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是否更公平

摘要:近年来,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定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指标到校”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这一政策意在均等分配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本文以“指标到校”政策在Z市的执行情况为例,发现以分数为核心的一套评价激励体系占据了教育政策执行的主导地位。尽管案例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已然凸显,但在“分数评学生,分数评老师,分数评学校”的效率评价体系之下,教育系统中各利益群体还是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产出视为首要目标。在被分数评价的同时,各利益主体也以“分数评政策”,使得这项教育公平政策被视作一项“不公平”的教育政策。每一项教育公平政策的执行都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分配。如果仍然将绩效作为评价教育以及教育政策的唯一标准,那么公平的教育就难以成为让人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
  • 教育公平政策  
  • 政策执行  
作者:
王世岳; 文东茅
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南京210093;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100871
刊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4848/G4。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3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