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简称'教内电检会')的改组,与国民党各方相继指控其审查失职、通过'左翼电影'密切相关。其中'国民党各方'不仅包括党务、宣传系统机构,而且包括行政系统机构、非官方组织。但最终促成教内电检会改组的,是非官方组织而非官方机构。这是因为,该非官方组织对一些争议性电影采取了'教育的与左翼的混合型解读'模式,由此驳倒了教内电检会所采取的'教育的解读'模式,最终坐实了国民党各方对教内电检会失职通过'左翼电影'的指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