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

摘要: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在糖酵解最后一步起着不可逆的作用,可以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和丙酮酸。通过在NCBI和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数据库中对丙酮酸激酶基因的比对分析,选择家蚕微孢子虫丙酮酸激酶M2亚型的一个基因(NbPK-2,GenBank登录号EOB11679.1)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长度为1 359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等电点为7.13,相对分子质量为51.7 kD,没有信号肽;NbPK-2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其含有38%的螺旋、21%的延伸片段和40%无规则卷曲。通过qRT-PCR检测感染微孢子虫后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NbPK-2表达水平,发现该基因在感染后24 h内处于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而此后表达水平开始降低,至144 h达到最低值,在168 h又有所升高。研究结果可促进对家蚕微孢子虫糖酵解途径的研究,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 家蚕微孢子虫  
  • 丙酮酸激酶  
  • 基因克隆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表达谱  
作者:
张志林; 齐静茹; 尚瑞沙; 陈红丽; 张铁岭; 沈中元
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江苏镇江212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018
刊名:
蚕业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蚕业科学

蚕业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115/S。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63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