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演变与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为了优化上海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海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途径。首先,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获得了2008年和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绿地等景观类型分布,应用Fragstats软件获得景观格局指数,比较了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其次应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叠置,确定了生态网络结构的间断点;最后与《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比较,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发展建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2008~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由38∶51∶5∶6演变为46∶39∶7∶8。(2)上海市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下降;建设用地的优势景观类型地位强化,郊区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入侵,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绿地系统面积增大,但连通性不足,结构待优化。(3)经最小阻力分析获得上海市105条潜在生态廊道线路,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具有较好的环状度;经叠置分析识别出上海市骨干生态廊道的62个间断点,主要分布在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以及奉贤区。(4)经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网络骨架基本保持,但局部的生态网络结构存在问题,上海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廊道空间萎缩,东南部生态空间出现碎片化。

关键词:
  • 上海市  
  • 生态品质  
  • 景观生态网络优化  
  • 景观格局  
  • 景观格局指数  
  • 生态廊道  
作者:
刘兴坡; 李璟; 周亦昀; 陈子薇; 丁永生
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1306;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模拟研究中心; 上海201306
刊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2-1320/X。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