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分析及预测

摘要:认识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作用规律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型模拟、GIS和多目标情景模拟等方法,在定量分析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基础上,分析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关键驱动要素及粮食增产潜力,为流域耕地利用动态调控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流域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变化空间集聚性显著,耕地量变、耕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变化幅度分别为39.2%、23.6%和19.3%,上述变化导致粮食减产44.1%;(2)1985~2015年耕地量变对流域粮食减产贡献率为50.7%,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地量变则分别以43.4%和76.3%的贡献率成为前后15年粮食减产的主要驱动因素。集聚在流域北部56.8%的区域受耕地量变影响显著;太湖东南24.3%的区域和杭州-桐乡-嘉善一线等18.9%的区域分别受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影响较大。随时间变化,耕地量变影响加剧,粮食减幅增加;(3)未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压力较大,低-中-高方案变动下耕地量变影响范围缩小53.5%,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影响区分别增加了2倍和1.25倍,粮食增产区由5.4%增加到54.1%。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时空差异显著,未来响应变化敏感区将是流域粮食增产潜力区和耕地利用关键调控区。

关键词:
  •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  
  • 粮食生产  
  • 指标分解  
  • 情景模拟  
  • 太湖流域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王晓萌; 王丽艳; 王雪然; 葛京凤
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4;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0500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8
刊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2-1320/X。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