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反公地困局”——城市更新中的机制设计与规划应对

摘要: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通过建立土地征收-出让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城市边界不断扩张,农村宅基地被绕开以及大量外来人口中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共同刺激了大批城中村的出现.近年来,出于追求经济利益与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政府试图加快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但常常推进缓慢,加剧社会矛盾.本研究引入“反公地困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对目前城中村改造的困境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民间频发性“钉子户”导致的“漫天要价类反公地困局”,以及政府常态性“多机构管制”所带来的“九龙治水类反公地困局”;并提出未来需要通过两步博弈的机制设计来重设拆迁谈判机制,有效遏制“钉子户困局”,同时通过“放权简政”式的规划体制创新来全面破解“多机构管制困局”.

关键词:
  • 反公地困局  
  • 城市更新  
  • 两步博弈机制设计  
  • 规划审批程序简化  
作者:
栾晓帆; 陶然
单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刊名:
城市规划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2378/TU。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