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二维码案的定性分析

摘要:近些年,随着互联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盗窃、诈骗案件中所反映出的作案手段也不断变化。这些手段从不同角度来看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性质,进而影响到罪名的认定,近两年在学界引起热烈讨论的偷换二维码案就是如此。这类案件的争议点就在于,偷换二维码获取钱款究竟是窃取他人财物,还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其实也就是盗窃罪和诈骗罪二者应如何区分的问题,此外也存在着谁是受害者的问题。只有真正掌握这两个罪名的根本区别,才能够从具体案例中抓住关键点,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关键词:
  • 偷换二维码  
  • 盗窃罪  
  • 诈骗罪  
  • 处分意识  
作者:
王晨珂
单位:
安徽大学法学院; 安徽合肥230031
刊名:
长治学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

长治学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4-1328/Z。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4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