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关涉儿童秘密的失当行为及其实践矫正策略

摘要:秘密伴随儿童的成长并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存在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的儿童秘密主要有指向个人隐私、人际情感和错误行为等三种类型。面对复杂而神秘的儿童秘密,教师常常会出现失当行为。无论是"错误公开"的伤害还是"自以为是"的侵犯,无论是"有意揭穿"的惩罚还是"鼓励告密"的离间,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儿童消极的教育体验。教师的这些失当行为主要由"习以为常"的惯习以及"教师自我中心"的行为立场造成,而对儿童秘密的成长性意义认知不足以及对儿童隐私性需求的轻视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为此,就需要教师重建儿童秘密观,并谨慎划定教育不可逾越的边界,同时还需确立儿童立场的隐私认知,并构建"人道主义"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
  • 教师  
  • 儿童秘密  
  • 失当行为  
作者:
蔡辰梅
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大后科研流动站
刊名:
当代教育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7-1408/G4。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