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对民族舞剧创作的三点启示

摘要:距《醒·狮》来沪的首次亮相已过数月,感性逐渐褪去而理性慢慢回归,笔者对《醒·狮》的"燃点"进行了重温。《醒·狮》的成功,不仅仅来自创作者立足岭南传统的文化深耕,也来自剧中所传递的生命状态的自然舒张,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舞台语汇的交融碰撞,而这些恰恰涉及舞台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两个重要方面。《醒·狮》在题材开发、情感表达及舞台语汇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不失作为民族舞剧创作的一种范式而为其他创作者所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
  • 舞剧创作  
  • 民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舞台艺术创作  
  • 内容与形式  
  • 生命状态  
  • 情感表达  
  • 创作者  
作者:
廖夏璇
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刊名:
当代戏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当代戏剧

当代戏剧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1-1040/J。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8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