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哲学原则之“三变”

摘要:康德道德哲学的原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早年他把道德情感看作道德的最高原则;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则从自律中证实意志自由,却陷入自我循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强调对道德法则的意识是“理性的事实”,主张从道德法则中引申出自由;在其最后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中,最终认为意志与自由无关,而只有任性才有自由。任性直接与行为有关;准则也来自任性,从而从任性的外在行为自由能够并存的条件中开出《法权的形而上学》,从道德法则对任性的准则的决定中开出《德性的形而上学》,二者合在一起,完成了其《道德形而上学》。这是康德关于道德哲学原则的晚年定论。

关键词:
  • 康德道德哲学  
  • 道德法则  
  • 意志自由  
  • 任性自由  
作者:
詹世友
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上饶334001; 南昌大学
刊名:
道德与文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道德与文明

道德与文明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2-1029/B。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