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践的动力问题--以东亚的性理学为例

摘要:在道德哲学中,通常认为,只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才会为道德实践提供动力,而单纯的道德理性则不会。而东亚儒学,尤其是东亚性理学,对此问题其实有深入的讨论。从朱子、王阳明、刘宗周、李栗谷、李退溪等人的思想来看,在人的心理意识结构中,情感、意志、理性都可以为道德实践提供动力。只不过,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三者的侧重或排序有所不同而已。对道德实践而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为我们提供道德实践的动力。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道德实践动力的认识。

关键词:
  • 道德情感  
  • 道德意志  
  • 道德理性  
  • 道德实践  
  • 动力  
作者:
高海波
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084
刊名:
道德与文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道德与文明

道德与文明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2-1029/B。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