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恕道--心学伦理的内在张力及其克服

摘要:心学是一种复杂且多元多样的思想体系,心学内部诸种思想形态的演变均与社会政治实践密切相关。明代心学家以陈白沙和王阳明为代表,建构了恕道的两种形态:因应万物变化、一体地予以包容接纳的"平等"形态;以情为核心建构富有情谊的公共社会的"差等"形态。这两种形态在阳明学派中以内在张力的形式存在。黄宗羲对感应与恕道的诠释克服了这种张力,并建构了一种极具创造性的个体性伦理体系。厘清上述心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对于开发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 良知  
  • 恕道  
  • 万物一体  
  • 感应  
作者:
陈畅
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上海200092
刊名:
道德与文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道德与文明

道德与文明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2-1029/B。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