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形空间电极电流变阻尼器的电场仿真分析

摘要:传统电流变阻尼器的电场强度与电流变液流动方向垂直,在高速冲击大剪切速率工况下,电流变液的剪切速率使用上限无法进一步提高,限制了它在更高剪切速率区间的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的交指状电极结构,能够提供二维正交电场分量,其有效电场强度可用电流变液工作区间内各点位的电场平行分量与0.3倍的电场垂直分量之和来表示,此数值的最小值与该电场分布下的电流变液屈服强度成线性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内齿形空间电极电流变阻尼器,具有三维正交电场分量,即使在高速冲击下电流变液发生湍流,也能够在工作区间内有效地控制流体运动行为,提升电流变阻尼器在高剪切速率工作区间的电流变控制能力。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内齿形空间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空间电极几何参数对空间电场有效电场强度体积分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电极间绝缘层厚度增加时,有效电场强度体积分的数值逐渐增大;电极长度增加,该值先平缓增长、在拐点后快速增加;随着正负电极交角有效值的增加,该值逐渐减小;电极对数增加,该值呈现上升趋势。上述结果符合电场平行分量能够增强电流变效应的假设。

关键词:
  • 电流变液  
  • 冲击载荷  
  • 内齿形空间电极结构  
  • 有效电场强度体积分  
  • 仿真  
作者:
李尧生; 窦世磊; 徐鲁宁; 韩立
单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710049
刊名:
电工电能新技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2283/TM。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