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欧盟身份认同教育——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

摘要: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德国公民对欧盟身份的认同感逐步提高。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除了关注当下的欧洲一体化政治实践之外,还应从更长远的视角关注身份认同教育,而德国中学历史教学承担着欧盟身份认同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结合欧盟和德国的教育指导政策,通过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欧盟身份认同的主要内容,阐述和分析德国如何借助中学历史教学来塑造青少年的欧洲史观,从而完成欧盟身份认同教育,为欧洲一体化实践服务。在德国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循序渐进地激发、培养和深化青少年学生的欧洲意识,以此达到欧盟身份认同的教育目的。德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德国公民欧盟归属感的提升,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德国将继续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欧盟认同教育。

关键词:
  • 德国教科书  
  • 中学历史教学  
  • 欧盟身份认同  
  • 公民教育  
作者:
陈富
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上海200083; 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014010
刊名:
德国研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德国研究

德国研究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1-2032/C。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