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及其意义:来自锆石U Pb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的证据

摘要:陆相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对认识该时期全球性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新发现的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二叠系-三叠系接触关系开展详细调查研究,系统采集了界线上下的古生物化石,对老龙头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试分析,并确定了老龙头组与下伏林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短暂沉积间断.生物地层显示林西组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老龙头组古生物匮乏,可能与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有关.而老龙头组中3个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251.5±2.2 Ma、249.7±2.5 Ma和249.5±1.8 Ma,时代指示为早三叠世,然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准确位置还需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南段普遍存在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的早三叠世岩浆事件,古亚洲洋沿着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发生碰撞闭合,其闭合时限至少持续至早三叠世,老龙头组是两大板块拼贴碰撞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 晚二叠世  
  • 早三叠世  
  • 林西组  
  • 老龙头组  
  • 生物地层学  
  • 大兴安岭南段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谭红艳; 李伟; 杨晓平; 杨涛; 马永非; 刘淼; 司秋亮; 汪岩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辽宁沈阳110034;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
刊名:
地球科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2-1874/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