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集了2010—2011年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布设的36个流动地震台和2009—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17个宽频带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事件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H-κ算法分析获得了53个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此外,结合已有的81个台站的研究成果,给出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北缘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地壳厚度在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渐变的特征,最厚的地方出现在华北克拉通西端的阿拉善地块(~48.7±3.0 km)。研究区平均泊松比为0.27,泊松比高值异常出现在河套断陷带,意味着可能具有较高的地壳温度或者存在壳内部分熔融。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呈现出显著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的差异性,意味着在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中,不同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地壳改造过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