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认为,参加街头抗议的人既表现出狂热的一面,也表现出理性的一面。从G.勒邦关于《群体心理学》的开先河著作到警察所用的关于群体监控的教材,均将这些人描述为非理性的、愤怒的、情绪异常的,因而动辄就实施反对国家的暴力。[1]这种描述证成了国家行为者用暴力镇压街头抗议者——即便他们提出了合法要求和具有非暴力的特征(见诸如施魏因格鲁贝尔,2000;马丁,2007)。然而,社会运动和公民抵抗专家解释说,要想走向街头,需要一个明确陈情的目标,一种战略性计算和一种对资源的动员:街头抗议由审时度势的理性行为者来组织(夏普,1973;蒂莉,1978;邦德,1994;伯吉斯,1994;麦克亚当、麦卡锡和扎尔德,1996;德拉·波尔塔和迪亚尼,1999;祖恩斯、阿舍和库尔茨,1999;朔克,2005;切诺韦思和斯蒂芬,2011;内普斯塔特,201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热门期刊
泰国研究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