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NSSL 初始CCN 数据( C = 600 cm^-3、k = 0. 6)及南京北郊观测拟合数据( C = 4 000 cm^-3、k = 0. 47)对安徽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模拟。结果发现CCN 浓度( CASE2)增大后,所模拟的最大雷达反射率较初始情况( CASE1),在强度和云体宽度上更加接近实况,且CASE2 生成了更多强对流单体;CASE2 的降水落区较CASE1 更为接近实况,且中心雨强大于CASE1,这主要由CASE2 中第一个单体更强的降水导致,而两者第二个单体贡献值相近。在过程初期,CASE2 中云水、冰晶粒子数浓度比CASE1 更大,使得云水粒子冻结时释放出比CASE1 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云体发展更为旺盛;两者单位质量中雪晶质量和数浓度相差不大;CASE2 比CASE1 霰雹粒子比含水量更高,从而在融化过程中形成了更强的冷云降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