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巨型古滑坡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摘要: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km,宽9km,平均厚度约250m,预测体积达到约10亿m^3。古滑坡后缘为典型的圈椅状地貌,两侧边界多沿基岩地层中的次级断层发育,并在地表呈阶梯式的台阶状地形。堆积体的岩性主要由二叠系阳新组灰岩组成,局部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多具碎裂-松散结构。整体上看,该滑坡体风化强烈,中前部发育大型纵向冲沟,暗示形成时代较老。综合分析认为,巧家古滑坡成因极可能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作用下,导致巧家东侧山地发生持续性的构造抬升,并在巨大地震活动触发下形成。关于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在未来的大地震活动背景下,是否可能导致古巨型滑坡复活,或该区是否还存在发生类似巨型地震滑坡的风险等问题,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 小江断裂带  
  • 金沙江  
  • 巨型古滑坡  
  • 地震地质灾害  
  • 工程地质  
作者:
冯振; 吴中海; 曹佳文; 胡萌萌; 哈广浩; 康怀信
单位: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刊名:
地球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3474/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9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