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质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肉质性状指标包括pH、色泽、嫩度、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等,这些性状受到包括牛的品种、年龄、性别和基因型等遗传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和屠宰工艺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同一品种牛,屠宰月龄较小的母牛或阉牛,其肉品质较好;不同品种或群体的牛,会因钙蛋白酶抑制素、钙蛋白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脂肪酸结合蛋白4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等基因的多态性而产生肉质性状差异。屠宰前的应激反应和屠宰后的排酸方式因影响肉的极限pH而改变肉品质。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突变促进产肉性能的同时,可能对肉品质有一定影响。本文就影响牛肉品质的若干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牛肉  
  • 色泽  
  • 嫩度  
  • 肌内脂肪  
  • 脂肪酸合成  
  • 肌肉生长抑制素  
作者:
王鑫; 李光鹏
单位:
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010070
刊名:
动物营养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5461/S。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9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