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物质存量动态演化研究

摘要: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自下而上法分析1992—2016年北京市房屋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建筑的6类主要建筑的10种建筑物质存量和流量。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6类主要建筑中的物质总存量扩大到1992年的4.91倍,达2001.91百万t;其物质输入量与2014年和2015年相比有下降趋势,为10852.07万t;其物质输出量仍有上升趋势,为3806.59万t;北京市道路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高输出的特征,房屋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缓输出的特点。房屋的废弃物具有较长的滞后期,且数量庞大。按现有房屋预期寿命不变,估算2017—2050年北京市房屋废弃物量,北京市将在2040年迎来房屋废弃物高峰期,届时废弃物量达5445.50万t。

关键词:
  • 建筑物质  
  • 物质存量  
  • 物质流分析  
  • 自下而上法  
  • 物质代谢  
  • 城市建设  
  • 北京市  
作者:
戴铁军; 李宜博
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124
刊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1-1085/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