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09:37:22
导语:在职业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属于专科层次,通识教育的实施水平还不高,结构还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体制机制不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由于背景、层次和文化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认识还不充分。许多高校普遍认为通识教育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这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也必然导致学生忽略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还不够明确。通识教育较多地重视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培养,而不是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从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形成合理、有效、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更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和评价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又如,有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结构设置不合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出现功能交叉和职责不清晰的状态。再如,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组织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管理,使学生管理与课程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
(三)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教授,这些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此外,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和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言传身教,引导和感染学生。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贫乏,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教师的学历水平、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工作热情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识教育,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计划来看,当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普遍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而这类选修课也只是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多被看成是次要的、锦上添花的课,理工科院系尤其如此。许多工程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经典著作也知之甚少。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面向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普遍文化课程极端缺乏,如文学、艺术、哲学、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加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及课程质量都没有严格把关,往往被学生当作混学分的课或是当作增加课外兴趣的课。
二、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可知我国通识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多模仿欧美国家,专业设置比较宽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又全盘学习前苏联,特别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得各高校没有自主和自治权,统一由国家集中计划、管理,学校也必须按照教育部统一制订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去实施国家统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专门人才的着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虽然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在由国家统一制定规划的教育模式下,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主体依然是专业型教育。这样便难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培养出的人才千人一面,规格单一。
(二)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各单位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融入工作,为自身带来效益,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实效性。因此,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特别是有些院校为了自身的声誉,为了更多的生源,为了学校的就业率等,往往会选择现实的利益。对于学生而言,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往往将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视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和谋取职业的手段。所以他们在大学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通识课程只是敷衍了事。过分地注重功利主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由此可见,社会因素也是制约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实施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要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不是片面的“通才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培育,培养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价值,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学识更加全面,态度更加理性,这也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所在。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全面性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注重学生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和完整人格的塑造,使学生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通识教育理念和计划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例如,在学校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来统一管理实施我国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其下可设三个部门,分别是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其中,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负责整个通识教育的管理、规划和安排,策划和执行通识教育,并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构建、实施、改进、评价、监督及教师配备和所用经费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是通识教育中心的核心部分,负责所有通识课程的安排,以及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及时修订和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此外,为更好地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成长,委员会可从相关院系聘请教师,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层级优化的师资配置。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是专门用来负责及时反馈和发现问题的部门,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评价中心可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及校内外从事通识教育的相关学者专家等组成,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审议、推进、评价。通识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是检验通识教育效果实施的重要手段,还是践行通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操控者,因此,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创建一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上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良好的教师品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第二,要重视培训和开发教师的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去适应通识教育。
(四)合理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是通识教育具体实施的核心任务。通识教育“广”而“博”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设置要跨学科发展。通识课程不仅要涵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还要内容多元化、来源广泛化,而非局限于任何院系或科目之中。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将所学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学时应达全部学时的四分之一。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人文素质课等基础课程。选修课也不能像以往一样作为附加课,而是应该加强与各个院系的交流与合作,设置和各院系专业相关的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如数学、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美育、外国文化、历史、艺术鉴赏、应用文写作等。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实现两者的不断融合,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此外,在实施途径方面,可以对大一新生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习,第二年再分别进入各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除开设正式课程,还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素质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社团活动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施通识教育。进入新世纪,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专、精,但也因此步入了知识割裂和人片面发展的误区,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要想走出现有的困境,发挥高职院校应有的作用,必然要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教育中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李晓艳 刘正发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一、技能大赛凸显校企合作
1.设备合作
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一般只用于实训加工,而企业的生产设备一般只用于产品生产,两者无相互关系。为了使学校切合行业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通过设备的合作,企业可以将部分设备设置在学校,而学校可以将有关设备安置在企业,或者学校和企业共同购置设备组成生产实训车间,将设备进行合理分工、共同使用。这样,一是解决了学校添置设备的资金问题,也充分发挥了双方设备的使用效率;二是学生直接融合到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与企业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三是让学校、学生对企业设备的使用要求、设备更新做到了同步了解,避免了学和用之间的脱节,达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出色效果。
2.产品合作
职业院校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会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实训教学,但学生在实训中所加工的零件通常是围绕技能考工而设计的,零件单一而又枯燥,这会对实训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造成了材料的单纯性消耗,由于学校资金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实训材料上,所以不利于学校提供更好的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训;其次,发挥不了零件的自身作用,因为实训零件的结构、工艺、精度和企业产品都有所差异,不能作为产品投入使用,不利于学生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最后,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缺乏企业产品的实用性,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各种产品的材料、性能及使用场合等情况。因此,学校与企业需进行产品合作,学校可把企业最新产品引入到实训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产品的加工中,让学生体验作为企业员工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变换了角色和环境,自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消除了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将来就业的适应能力。
3.技术、管理合作
职业院校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一般局限于学校层面的技术和管理,不能及时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而企业做到了与时俱进,因为企业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则必败”的道理。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与企业的技术、管理合作,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设备维护、生产加工、学生管理、仓库管理等问题,积极和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商讨,并参与到实际的技术研究和管理中,找出最佳实施方法和措施。教师只有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才能学习、吸收先进经验,并应用到实际教学改革中。这样既能带动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现代技术要求,也能进行自身技术和观念的更新,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奠定基础。通过校企合作,既引进了企业生产岗位所需技能的内容、结构、标准,也引入了企业技能和生产管理文化。在提高实训教学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也与生产一线相衔接,使企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与职业院校师生得以共同切磋。学校和企业通过在订单培养、设备共享、教学指导、技术革新、人才互通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了职业院校技能教学与企业实际技能水平的对接,这对职业院校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二、技能大赛凸显“双师型”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是优秀人才的切磋和竞争,技能大赛成绩的优劣是与职业院校是否具有“双师型”教师息息相关的,那么“双师型”教师又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英国著名的工程教育专家、沙尔福大学的齐斯霍姆教授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只有由具有外科医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可见,只有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和技能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在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职业院校最缺乏的是“双师型”教师,虽然现在职业院校教师都拥有大学学历,有一张高级或是技师职业资格证,但实际专业能力还欠缺一些火候,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在技能大赛中,明显发现有些教师的理论水平很好,但操作水平不敢恭维;有些教师操作水平不错,但理论成绩不如人意。在今后职教师资培训中,要注意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观念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改革以往单纯靠听讲座或是流于形式的参观培训方式,要大力推进新的“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1.校本培训
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校本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可以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且技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导师,来积极帮助和辅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弥补专业技能上的缺陷,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如说课比赛、信息化比赛、评优课比赛,还有目前正兴起的微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在竞赛中学习,在学习中竞赛。另外,通过夜自修时间安排教师进行工种技能的训练,可以让青年教师及时弥补技能上的不足,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将技能融会贯通于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中去,并在教师间组织技能竞赛,通过技能大比武,在“比武”中学习,在学习中“比武”,为学校储备“双师型”教师后备力量做好准备。
2.企业培训
“以实促智、以实促实”。企业的技术和水平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应大力选送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培训,为教师创造接触企业生产实践的机会。通过顶岗生产、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亲临生产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的工艺分析,参与产品的生产检验、产品的市场销售,并积极开展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技术革新,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模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使他们既能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又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企业培训,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补充运用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本领,包括生产现场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强化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活跃性,从而加速“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
3.校校培训
以己带人、以人促己。兄弟学校之间要时常保持联系,并积极开展校与校间的交流培训,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通过相互学习,认真探讨和研究学校间“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尤其是与教师职称晋升、职务调整、进修机遇、评优评先等相关的条例,挑选或修改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条例条目,并让本校教师对条例进行熟悉和认识,以调整心理、克服阻力、端正态度,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使自己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另外,还可学习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包括兼职教师的聘用条件、教学管理、考核制度等。学校所聘兼职教师一般来源于企业一线生产工人,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他们的融入会大大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更重要的是把生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引入教学环节。通过校校培训,在交流中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在实践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达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之目的。教师在培训中不能只追求达标即可,而忽视内在质量,要以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培训目标。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技能大赛的客观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职业院校的要求,更是职业院校要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三、技能大赛凸显技能训练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Tellme,Iwillforget;Showme,Iwillremember;Involveme,Iwillunderstand.”我们认为应该遵循“说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这一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而技能大赛促进了我们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
1.参与技能训练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仍然比较重视课堂上的“Tellme”,考核多为根据“Tellme”的内容来设置,而技能上仅“Showme”而已,这样的学习是很难培养学生技能兴趣的,且技能水平也是很难增值的。要想实现技能兴趣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技能训练,即“Involveme”。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要在摸索和总结的过程中,结合实践进行专业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最终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参与技能训练过程中,始终要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紧密结合,学生学到的技术与技能就会终身不忘、终身受益。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2.明确训练目标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服务宗旨,坚持以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职业技能训练要注重学以致用,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动手能力。因此,在技能训练中,一定要明确训练目标。通过明确近期训练目标,学生强化技能训练,以参加高级工职业资格考试、技能大赛为手段,检验技能训练效果,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可以明确远期训练目标,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具体强化和重点训练,并结合企业实际产品进行训练等,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训练好、好就业、好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3.改进训练方式
教师要充分发掘现有条件,积极实践训练方式的多样化,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仿真操作、示范操作、小组协作、自主探究等,使学生在训练中不仅能听中学,看中学,还能做中学,玩中学,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而不再是单调的、枯燥的训练。另外,教师要热心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训练动机,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要善于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训练气氛;还要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和学生一道寻找技能方法,并且能勇于承认训练中的过失和错误。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才能找回那失去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训练方式,享受技能共同提高的快乐!职业教育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面向就业、创业的教育,而其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培养,又是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实践证明,技能教学抓得实、抓得好,学生则就业好、收入高,学校办学就蒸蒸日上。
四、技能大赛凸显创新精神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创新不仅是生存发展、长盛不衰的动力,也是内需扩大、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如果说校企合作、“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最大潜力,创新则是教学改革的最大动力,因此,要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优品质、创业胆识的技能型、素质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传统教学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中体现创新,比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所谓“教为不教”,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教师通过对问题严谨的分析,深刻揭示所讲课程内容的内在规律,而学生则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汲取”,积极学习课程知识,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自然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达到了良性循环的效果。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讨论小组一般由8个左右学生组成,教师为导演,针对给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学生为主角,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包括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与解答。讨论式教学无疑是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状态,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现了学习风貌。
3.实践式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点。要形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动态良性循环,必须熟悉实践教学的方法。教师必须亲临教学实践第一线,采取教师演示、示范,学生模拟、实操,师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学会自学,特别是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实践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产生质的飞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创新思维与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要处处贯彻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创新能够驱动职业院校更有质量、更有竞争力地改革教学,并把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赢得未来。技能大赛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特色,也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要在这舞台上激情挥洒,需要我们看清方向,认真做好教学改革,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张斌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1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情感因素
1.1教师间关系
教师作为主导职业教育的关键,有其特殊性。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既是老师又是师傅;教室既是课堂又是车间。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可这类师资队伍年龄较低,教学过程中存在想当然的做法,所谓的操作规范,也是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模仿来的,与实际的生产实践存在差距。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同事间缺乏情感交流与关怀,教师间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一个专业、一门学科的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整体,同心同德,相互学习(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学习),共同承担对学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1.2同学之间的关系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差,基础没有学扎实,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进入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动机和目的还不明确。这些学生年龄偏小,还有点小聪明,家长多舍不得放到社会上去摔打,送进职业院校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校体制的管理下健康成长起来,顺便学点职业技能,接受系统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升文化层次,以适应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选择。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部分,家中有钱,希望孩子在规则的教育下掌握一定的技能,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手机、睡觉现象明显,少数人根本就不想学习,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有空的时候常在一起玩,跟社会闲杂人员的关系密切;再一部分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意识到学习技能的必要性,想掌握实用性技能,改变人生途径,他们学习的兴趣较高,学习成绩较好,但也往往瞧不起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不学习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不知道怎么学习技能,在课堂上多在观望,也不学习,他们往往被同学们孤立。同学之间没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成长的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
1.3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交往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都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完美的人格可以成为学生向上的楷模;相反教师的不良言行也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师生交往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业、品德长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4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成员对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成员的帮助含有亲情因素,因而教育更有意义。有的家庭成员懂技能、因此还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效果显著,自主学习得以实现。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也很重要。父母亲对子女的成长关注,除了物质上的支持满足外,同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好的情感交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
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消极的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1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具体到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挂科。父母及家庭社会的关注,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浅薄;师生关系处理中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对抗或无所谓态度,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跟同学缺乏情感沟通,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周,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恶劣,相互拆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听课学习。严重的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2.2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各种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在:①个人的卫生习惯: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②行为举止:个性张扬,无论是否文明、礼貌。走路摇摇晃晃、勾肩搭背、东张西望、四处游烟。③言语习惯:开口便曝粗话、脏话。④对人、对事的态度: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没有感恩之心;事不关己,抱无所谓姿态。
2.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尽如人意,学会了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和与众不同的极端价值观。考虑问题,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和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遇事讲朋友意气、江湖气习。
3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关怀,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正面影响。
3.1对职业技能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各职业院校多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学校全员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关怀少数人群(如高校开展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明显提高。加强企业、行业的交流接触,加深了产教融合,企业、行业的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共同开发教材,部分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或把部分课堂搬到企业的车间展开,使学生时时刻刻处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企业、行业的专家走上讲台,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面地教授给学生,先进的技术、工艺手把手教与学生,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的周期,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合适的中高级技工和各类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调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a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会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c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会更加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有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是人格尊重还有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③有利于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理智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④有利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而有理;b严而有度;c严而有方;d严而有恒。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3.2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成就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其次,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注,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成就业的成败,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成长。
3.3对学生上岗后成长过程的影响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毕业后,大多成为了企业的一线骨干力量,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因此,学生上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约着,或拓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
4重视情感因素,能够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工程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就业环境,减少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歧视,提高学生学习业技能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创造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教师能够专心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成长。因此,重视情感因素,关注情感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能够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整个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作者:顾平林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解读
1“.双元制”教育模式内涵。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学生既在中高职院校进行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又在企业进一步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它是一个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教制度。
2“.双元制”教育模式特点。
健全的法律法规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实施,德国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易于操作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及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重视实践技能,与生产紧密结合,以能力为本位确定培训目标,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双元制”的一个特色。“双元制”教育模式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锻炼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企业积极参与,实现校企合作共育英才,德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实现了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承担部分项目教学任务,以衔接理论与实践操作。另外,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成功还有一点就是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且培训、考核方法灵活,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使职业资格证书更具有权威性。
3“.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目标。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不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学生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启动了一批示范性职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支持示范性职业院校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促进了职业教育院校的改革,增强了项目院校的办学实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教育的整体管理来看,其根本原因在教育结构方面。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基本形成体系,但教育模式依然以学历教育为主,轻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现在基本上依然采用的“灌人式”教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且边远地区教育形态落后,通过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为了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应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总结不足,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边远地区发展的职业教育新道路。
三、“双元制”教育模式对边远地区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1.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的改革。
职业教育是以锻炼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技术改造、服务等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课程内容必须与职业标准相对接。要紧紧掌握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依据企业需要开发出对应企业员工职业标准、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教材及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校本教材,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关键。传统的课程设计就是简单地提炼教材内容,缺少创新性思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较低。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课程实施方案,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并且根据课程讲授对象及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来确定课程内容,要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设置要结合地方产业、依据企业需求进行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组织课程开发小组,以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为主,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情况及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模式的改革。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动手演练操作,强调学习过程的互动交流。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专业技能采用AID培训方式即分组教学。而现阶段我国边远地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还较匮乏,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无法实现分组教学,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组讨论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同时职业院校教师也应重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应用院校现有各种设备和实物教具,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职业能力的培养。
边远地区高职院校可通过现有资源组织实施进行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两个课程的学习。通过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格政治素质;通过学生社团的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学习新技术与知识转移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从四个方面进行实施: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学习培养合格的政治素质;采取AID培训方式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事业心,爱岗敬业,责任心强;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分析能力等。引进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
4.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管理有效、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现阶段我国边远地区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实际动手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有所欠缺。为了改善师资结构、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企业技术能手、行业专家,积极鼓励新入职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并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强化新入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等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一支力量雄厚、结构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结语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基本功能,还承担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和社会发展供给合格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深化边远地区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适应边远地区产业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评价标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刘震 刘哲峰 于彭 李亚彬 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一、军事职业教育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实行大学、分校、学区三级管理体制,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由对应的空军职教部、分校和学区职教办具体负责。由于与院校教育、部队训练衔接融合不够,加之军事教育对军事训练助推的滞后性,使得在实际运行中只有职教部门对职业教育的体系进行管理和操作,成为一种单向、封闭的管理模式,缺乏联动。机关职能部门的助推作用发挥不明显,惩戒制度得不到落实,致使军事职业教育影响力减小、官兵重视程度降低,对构建军事职业教育长效运行机制非常不利。
(二)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
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持续性质量管理,是提高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机制。目前,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只是做到了对教学结果的监控,对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运行状态缺乏质量监控,致使大学对分校、学区的教学管理做不到严格、规范和科学的指导。质量监控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缺乏制度保证,以监控促管理的作用不突出,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
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是干好军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现行的各级军事职业教育部门均为编外单位,职教管理干部令岗不一,缺乏专业化的、稳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个别单位军事职业教育部门有名无实,管理人员配备不齐,职责分工不明确,人员变动频繁、流失严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标准难以得到保证,对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还有的单位军事职业教育办公室没有独立办公场所,同时身兼数职,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军事职业教育工作中,影响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深入落实。
(四)奖惩激励效果不突出
奖惩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严格落实奖惩激励措施,可以在军事职业教育中树立鲜明的导向,激发官兵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现行的各级军事职业教育奖惩激励办法来看,首先是奖惩激励机制的层次性不明显,没有针对广大官兵的实际和特点作详细调查和分析,如士兵与干部、机关与基层、院校与部队等,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对他们更有效等等,激励措施存在针对性不强、简化等弊端。其次,大学每两年一次评优的时间跨度太长,没有每学期或每学年对工作和学习突出者进行激励有吸引力;而且受奖的官兵人数甚少,没有充分发挥奖惩激励的效能。第三,针对课程学习成绩结果奖励较多,而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出的成绩鼓励和肯定较少。第四,军事职业教育的激励措施刚性化凸显,精神激励不够。教育教学的重大决策往往缺乏官兵参与,影响了广大官兵投身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诸如交流沟通、尊重信任、肯定赏识、排忧解难等能满足学员精神需求的情感激励方式较少受到关注。
二、对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进的措施
(一)完善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空军军事职业教育与一般的军事院校教育不同,校区分布广、工作头绪多,学员数量大、教学任务重,统筹协调难度大,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带头作用,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各级的“党委工程”,须纳入部队全面建设体系,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明确各级主官是军事职业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掌握部队军事职业教育开展情况,狠抓基层教学工作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将办学和学习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其次要着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部队实际,着重建立健全机关协调联动、教学管理、教员培训、考场管理、奖惩激励、教育宣传和检查评估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军事职业教育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军事职业教育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各教学单位办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按照三级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活动主要由学区组织实施,大学和分校要加强对学区教学质量的监控指导。在运行过程中,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监控,着力于正面指导和引导,使被监控者化压力为动力,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监控范围上,注重过程评价和实际应用,监控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适合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和易于操作性,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要有较明确、便于操作的工作指标和评价标准,而且要被各部门及人员接受和认可,并能积极参与到监控和评价中来。在构建监控体系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地给予不同类别人员利益表达和相互监督的机会,体现普适性原则,避免使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教育的质量。当然,质量的多样性并不是质量要求上的随意性,任何层次的军事职业教育都应有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各单位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三)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在《空军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激励办法》的基础上,分校和学区要根据单位实际,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军事职业教育奖惩实施细则。按照“经常检查、定期考试、客观公正、赏罚并举”的原则,各级要定期检查和通报所属单位军事职业教育开展情况。学区作为军事职业教育工作落实的末端,要严格执行奖惩规定,对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优异者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成绩不合格、未完成年度最低学分或者未按期毕业的要坚决予以惩戒。将学习制度落实、考核成绩等与单位评先和个人立功受奖等紧密结合,将岗位素质所需的必修课程完成情况与晋职晋衔、选取送学等挂钩相连,官兵感到没有“捷径”可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自然会高涨起来。
(四)组建精干的管理队伍
军事职业教育工作法规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管理干部队伍,是有效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亟需解决机构缺位、无正式编制的困境;各级职教部门在职教管理干部队伍的配备上,要严格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学习积极性高、业务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对于人员配备不足的单位,上级要加强督促并及时解决;针对职教管理干部成长进步难、培养周期长、流失比较严重的实际,各级要研究对策、拿出办法,努力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政策法规的变化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各级要加强对职教管理干部的培训,严密组织业务学习和考核。同时,积极为职教管理干部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对工作优秀的干部优先表彰奖励、优先晋职晋级,大力激发职教管理干部安心本职、积极作为的激情干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军事职业教育要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切实提高空军官兵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打造“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李小林 罗红英 单位:93995部队
一、概念内涵与外延
专业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高校通常以专业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招生、教学以及协调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并以专业为基本单元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我国高校的专业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简称高职专业)则是指的高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所设置的专业。高职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布局(英文是layout)本指下棋时从全局出发进行布子,引申为对事物的规划安排。因此,专业布局是一种战略安排,指通过专业的开设而形成的高职专业布点及人才培养的类型、空间及历史专业分布结构,同时,它既可指战略安排的过程也可以是战略安排的最终结果。从外延上看,它既可以是一个区域内高校的专业结构安排,也可以单指一所高校或一个院系内的专业结构安排,其中包括了专业布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专业资源配置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涵。高职专业布局涉及了三个层面的问题,即供给总量是否能满足需求;结构是否优化合理;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和要求。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高职专业布局界定为:区域内高等院校开设高职专业的布点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分布结构安排。
二、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两大标准
1.功用主义标准。
与较为强调基础理论素养的本科、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规律、原理和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计划以及决策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为社会产生直接利益。高技能人才的这种特质决定了高职专业教育与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布局还要综合考虑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传承文化等任务的话,高职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则应全面服务于产业的发展。高职专业布局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根据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具体来看,包括专业大类布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地区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否匹配;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供给数量与主导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匹配;新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否匹配等。
2.人本主义的标准。
服务学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高职专业教育也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应届学生的学习需要,还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在岗职工和社会人员职业培训、进修等多样化的需求,而这很可能成为未来高职专业教育的重心。考虑到高职专业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定位,具有专业规模和辐射半径相对较小的特点,在质量趋于均衡和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高职专业布局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度收缩辐射范围,为学生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一方面,在办学条件允许下,让学生可以方便地就近接受高职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贴近行业、企业,更加便捷地为行业、企业一线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高职专业空间布局距离贴近行业、企业一线,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3.两大标准的统一。
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并不矛盾,学生希望高职专业教育能满足自己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最终能帮助自己实现就业、提高收入以及美满人生。而行业、企业等需求方也希望高职专业布局能便捷地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等服务,帮助行业和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最终统一在了劳动力就业市场,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满足了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衡量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最直接的标准还是看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和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具有即时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专业布局调整只能努力寻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匹配,并且由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就使得绝对匹配几乎难以实现。
三、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和影响因素
1.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
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通常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计划主导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绝对控制权,专业的设立和调整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且教育主管部门通常会制定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标准,设立严格的专业设立和调整门槛。该模式下专业布局体现出很强的计划性,教育主管部门有着绝对主导权,使区域内高职专业的基本质量得到保证,专业规模和结构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管理模式过于僵化,使布局调整往往对于劳动力市场信息反应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职业岗位的快速更新,影响了专业资源配置效率。另一种是市场主导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拥有自主权,学校独立面向市场举办专业。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能够灵敏地捕捉劳动力市场信息,并根据职业岗位不断更新变化的信号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但是这一模式也容易滋生诸如专业名称混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等乱象。市场主导的专业布局模式使得各个学校倾向于从学校本位出发来进行本专业设置和调整,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极易导致区域层面的高职专业布局出现失衡,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高校受到自主办学经验不足、劳动力市场和高职专业资源整体配置信息不对称的因素的影响,区域高职专业整体布局失衡的现象更易出现。
2.影响因素。
从实际操作层面具体来讲,高职专业布局实际上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方面必然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和结构,并从根本上制约着高职专业布局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阶段以后,第二产业比重通常会大幅下降,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占据主体地位,高职专业布局也必须适时调整和缩减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规模,并大力发展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形成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主的专业布局。第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资源因素。专业是由人来论证设置的,必然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相关决策者的办学理念和专业观并不相同,从而影响到专业布局。如有的决策者注重专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调整紧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的决策者则更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强调稳定性、发展性和专业群建设,专业设置和调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高职专业开设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作为基础支撑,如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一定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基本的教学实习经费等等,因此在考虑专业设置和调整时要受到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与能力的限制。第三是学生和家长因素。生源是影响专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还要对潜在生源进行论证,没有生源的专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学生和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地理位置和专业类型的偏好,对于专业未来就业和发展预期等都会影响到专业的需求和布局。第四是政策调控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自主权的赋权程度,制定专业指导目录及院校和专业布局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对于优先发展专业和落后淘汰专业的相关引导政策和力度,也都会对高职专业布局产生深刻影响。最后,区域开放性程度也会对专业布局产生影响。较为封闭的区域通常会形成大而全的专业布局,而较为开放区域劳动力市场及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当区域内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外部高职专业资源得到补充,同样,区域内高职专业教育也可以为区域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同时,区域内高职专业建设也可以通过与区域外部的合作进行互补。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特点与问题
1.高职专业建设起步较晚,但专业布局总规模成长较快。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解决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在我国的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相继举办的一批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短期职业大学,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从而也标志着高职专业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正式确立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积极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专业发展迅速。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职专业在总量上突飞猛进。到2012年,我国的普通专科院校已经达到了1297所,高职(普通专科)专业数达1158种,专业点达46263个,当年招生314.8万人,在校生达到964.2万人,招生和在校生数分别比1998年时增长了7.3倍和8.2倍。
2.专业布局的学科和行业门类覆盖面较广。
为了规范高职专业设置,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2004年教育部首次制订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成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依据。高职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当前的高职专业广泛覆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和78个二级类,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0大学科,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20个行业门类。
3.办学主体趋于多元,专业布局统筹乏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先后经历了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三教统筹”,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加少数重点中专学校“三改一补”,以及采用多形式和多模式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经历了深刻变革,最终形成了“六路大军办高职”(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多元化格局。高职专业举办主体涉及了普通本科高校、独立高职学院、成人高校以及中专院校等几个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各类主体的办学性质、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各不相同。专业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高职专业布局的统筹优化面临着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
4.高校面向市场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盲目性。
高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实行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政策,学校被赋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热衷举办办学成本较低的经济、管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落后专业淘汰速度慢、新开专业市场需求论证不充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配套等问题。高校的专业开设和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市场因素以外,也往往受到办学资源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专业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高职毕业生以务实的就业观念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劳动力市场颇受欢迎,就业率普遍较高,但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起薪并不高,实际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我国当前的专业布局模式还难以应对供需失衡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
5.开放性是专业布局得以优化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布局的开放性还明显不足。
一方面,在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中企业、行业的参与不足,导致学校对于市场信息把握不够敏感,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行业企业一线需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受到当前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在举办高职专业时,普遍存在着地方本位的倾向,缺少大区域视野,造成了高职专业建设跨区域协同合作不够,影响了区域内高职专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
五、提高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思考
1.坚持学校自主和政府主导相结合,推进高职专业布局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一方面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好各类院校市场敏锐度高的优点,鼓励各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要打破专业设置和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专业布局调整的统筹权;以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出发点,结合高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分布的现实情况,对高职专业整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向进行长期规划,提前布局,促进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进步更加吻合,并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有用性。
2.探索产学合作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高职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适销对路,受到一线用人单位的欢迎,就是衡量专业开设成功与否最为直接的效标。而做到这一点,单靠教育系统这一人才供给方的封闭谋划很难完成,显然离不开人才需求方行业、企业等的深度参与。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正是学校和企业行业建立起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设置的论证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有力地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和专业布局的不断优化。笔者建议设立主要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代表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的论证、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调整等。而作为需求方的行业、企业应及时提供人才需求和预警信息,并配合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奖励和引导政策,为建立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和布局调整长效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构建高职专业资源区域共享机制。
高职专业布局应突破严格的省级行政区划,尝试构建区域性高职专业联盟,促进区域内高职专业资源的共享,完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建立高职专业合作激励机制,鼓励区域内富有实效的专业建设合作,对围绕区域发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所急需高技能人才所开展的合作项目给予多种方式的经费资助和政策倾斜。同时,探索建立面向区域的、更具开放性的人事、财政、户籍、社保以及招生制度等,开放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要素市场,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作者:杨振军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一、切实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1.顶岗实习有利于促使中职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好职业教育。
顶岗实习的实施,促使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较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顶岗实习有利于促使学校强化师资力量,建立健全实习指导教师库。
通过实习的实践锻炼,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3.顶岗实习有利于促使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较稳固的劳动者
补充了技术力量,解决了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同时丰富了企业文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4.顶岗实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学生提前到岗位上去“像工人一样”地工作,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既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得以增强。
5.顶岗实习有利于促使学生边学技术,边获工资,还能实现提前就业。
特别是部分贫困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报酬,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顶岗实习也有利于促使学校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得以提高,社会声誉得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因此,顶岗实习可促使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实施的现状
总结近些年来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实施的实际,主要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1.普遍性特点。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实施了顶岗实习工作,几乎所有的学生也都参与到顶岗实习环节中。
2.差异性特点。
因所学专业、所处地区、学校、政府重视程度的不同,学生顶岗实习在时间、地点、岗位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多元化特点。
这一特点主要是指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管理的多元性。一般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主要呈现“学生自主管理”、“企业(厂方)管理”“、学校(指导教师)管理”等形式,尽管各自管理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又密切相连。
4.随机性特点。
主要表现在专业对口和实习地点、岗位上。由于种种原因,事先确定的实习企业、专业岗位等,在学生即将到岗时都还有些许变动,甚至实习中途也要不断地变动,更保证不了每生都能专业对口。
三、中等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近些年来,尽管中央把职业教育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在社会、政府、学生、家长、职业学校中的被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顶岗实习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权责关系不明确,组织、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①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不积极主动,由于不同程度地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他们对顶岗实习的接收、安排不乐意,学校每年的顶岗实习工作都困难重重,并且已确定的合作关系很难长久维持。②顶岗实习合作协议中权责关系不平等。接受实习的企业往往利用就业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在与职业学校或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中,享有较多的权利,承担较少的责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直接侵害实习生权益的条款。③组织管理方面虽呈现“学生自主管理”、“企业(厂方)管理”、“学校(指导老师)管理”“三结合”管理形式,但实际中不规范,落实不到位。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顶岗劳动”,只要求实习单位环境比较好、劳动强度不太大并有相对满意的报酬就行,对于进入企业后实习环节的安排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视;学校认为顶岗实习就是“企业顶岗”,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应由企业来承担,而不是学校;企业则认为顶岗实习就是“顶岗生产”,学生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要求从事劳动,其他并不重要,学校则应配合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用人不育人,实习管理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的随机性很强的状态。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学生专业不对口,顶岗实习学生不能胜任顶岗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①校内实训设备条件跟不上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在校的训练和已形成的技能,无法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工作要求。部分中职学校实训设备条件差、落后并且数量严重不足,已不能适应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或多或少地制约了顶岗实习的实施。②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力量薄弱,不能完全适应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近些年来,各中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技能训练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但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仍有差距。“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不强、整体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奇缺”是目前各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师资问题。③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④接受实习的单位由于企业发展的限制,提供实习的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实习生的专业要求。
四、中等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中问题对策初探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和管理方式的随机性、实习地点分散化和实施过程的不稳定性、实习内容多样化和具体实习时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富有成效,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必须通过政策保障、健全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拓展和稳固实习基地,加强队伍建设等办法做好实习工作。
1.借用理论和政策为依据,加大宣传和对学生教育的力度,提高对顶岗实习的全面认识。
①现行政策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也先后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下发文件,进一步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要求、税收减免等进行了政策规定。②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工作,让用人单位、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能理解,实施“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环节,让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配合,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么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顶岗实习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应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实习生进入市场实习的规则之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实习的高效益。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实习领导小组,在征求实习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规范、实习工作细则、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外教学实习工作流程、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学生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并落实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和优秀实习教师评选办法。另外,作为学校应重视签订实习协议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权益,学校与实习单位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为了促使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安全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离校前与学校也要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学校必须与企业、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强调查研究,拓展顶岗实习岗位,强化技能训练,为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要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通过有计划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技术开发研究“送教上门”或“请教入校”,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训练学生的某些特殊技能,增加企业与学校的相互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
五、结语
实践证明,顶岗实习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但在实践中还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实施。
作者:张兵 单位:襄阳市职业中专
一、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境遇
(一)现实表征:职业论与专业论的张力失范
第一,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的偏颇。由于社会的认识,人们的观念等原因普遍将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定位于专业教育的淘汰者,认为该群体接受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学习甚为困难,即不具备再继续接受专业教育的条件。基于此,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便定位于授受职业技能,以保障学生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实现。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欠缺。职业教育课程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工作任务操作化技能的训练,并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形成职业经验和职业能力,但却极少关注学生作为“社会职业人”的职业素养,也极少提供共性知识的储备学习,所以导致学生上岗快但技能的迁移性差。第三,课程结构的失衡。为了彰显职业院校职业性的特点,不少院校非理性提高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课时设置比例,导致课程结构出现失衡。这种失衡表现为职业论的功利性和专业论的基础性之间的张力失范。
(二)表层冲突:研究范式的二元对立
课程研究范式二元对立思维一直就存在,由于研究者自身经历、研究信仰和教育背景不同,其往往认为某一种研究方法更适合职业课程研究,而对其他的研究范式存在偏见。实际上,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范式不是永恒的、绝对的,任何一种范式的合理性强调到极致而完全排斥其他的研究范式都是片面的,同样推行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的霸权也都是有害的。首先,从方法论的历史来看,一个研究范式的出现,其应用范围和精确性都是有限的。某种范式之所以获得重要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的复杂化,范式的普适性受到挑战,对于新问题,旧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而当新的研究方式获得研究群体的认可之后,旧的范式就被新的取代。其次,从研究主体来看,课程研究方法的范式是被“研究共同体”接受和认可的,研究方法范式的选择受研究传统、社会需求、研究者认识上的偏见或局限等方面的限制,是“生活世界的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所以课程研究方法的范式并不是价值无涉。“人的任何思想和见解都包含着一种任意的、偶然的要素,这种要素依赖于个人的状况、能力和爱好给个人设置的限制。即人的任何思想和见解都包含着一种错误的要素”。最后,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特点来看,“人”作为课程研究的主体,其复杂性决定了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在课程研究中,如果试图用单一的研究范式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同样推行某一种范式而排斥其他可以使用的范式,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将复杂的课程问题简单化。
(三)深层冲突: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取向异化
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教育实践的载体,承载着传承社会文明、服务区域经济等社会价值,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等个体价值。但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这使得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定位摇摆不定,因此设计出的课程体系也大相径庭。实际上,只重视职业课程社会价值的职业院校,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或者依据行业企业需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的课程,这样建构而成的课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服务性和产业对接性。而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也多定位于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把学生培养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人”,把学生的塑造溶于社会价值建构之中,甚至牺牲个人的发展单纯满足社会需求。而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和普通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有所差异,其宗旨应该一样的。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出发,“职业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具备应对社会职业流动和社会职业变迁的综合能力,并养成真、善、美的完美人格”。于是不少职业院校为了平衡对社会需求的过度追捧,又将职业课程理念定位于个人本位的取向,针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情况来建构学科体系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通用性素养的职业人。但这样的课程体系虽然符合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宗旨,却又忽略职业教育的特质。课程设计如何在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状态,确实是课程研究者们值得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二、职业教育课程范式的转换
职业院校的课程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务之急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即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问题。二是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三是课程改革的路径问题。而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课程改革的知识论问题,即职业院校究竟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范式的转换,首先表现为知识存在范式的转换。
(一)课程知识存在范式的转换: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主要是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岗位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学科的系统知识,其基本逻辑是“先明确学生能够做什么,再根据要求推定他们知道的”,而不是“先让他们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这表明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包含两条基本观点:第一,职业教育课程首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而专业教育课程首先学习的是系统知识。第二,职业教育课程中的知识是与任务相关的方式进行选择和组织的,而不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关系组织的。而职业教育课程之所以以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内容,是因为在职业活动中,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本身就存在明确联系:(1)职业活动中的工作任务是相对确定的。(2)工作任务的确定性程度,决定了其所需知识的确定性程度。也就是说传统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表现为工作任务与职业知识关系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使得职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成功区分开来。而随着技术的革新,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当前职业活动中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达到一定程度时,职业活动与专业活动之间的界限便趋于模糊。也就是说新时期职业课程中工作任务的确定性在逐渐销蚀。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为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工作任务的名称表述虽然相同,但工作结果可能不同。当这种不确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使得职业性工作任务具有了专业性成分,并且与专业性工作任务呈现交融状态。基于此,新时期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表现为工作任务确定性的销蚀。而工作任务确定性的销蚀,要求从业者掌握与该项工作任务更为广泛的知识,而这个广泛性知识又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表现为对广泛的普适性知识的掌握。第二,表现为对原理性知识的掌握。第三,表现为经验性知识的储备。
(二)课程研究方法范式的转换:线性研究转向复杂研究
职业教育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一直没有专属于自己的研究范式,其研究范式都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而来。从最初的思辨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量的研究范式到质的研究范式,每种研究范式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时代特征及适合的场域,但同时每种研究范式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以往研究者所秉持的思辨与实证、质与量的二元对立思维严重阻碍着不同研究群体的对话与交流。实际上,职业教育现象、职业教育问题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单一的范式很难解决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必须从单一的、线性的研究范式转向复杂的、多元的研究范式。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它们在推动科学研究的复杂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复杂性科学的形成,伴随而来的便是复杂性研究范式的兴起。复杂性研究范式以“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和涌现性”为特征,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同时复杂性研究并不是对立范式之间的简单糅合,它对不同研究范式的整合有其内在的逻辑。虽然目前复杂性研究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具体方面贡献并不大,也还没有在对经典研究范式“破”的基础上“立”起来,基本上还处于一种理念状态,但复杂性研究范式为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思维,必然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与优化。
(三)课程理念引领范式的转换:冲突到融合
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引领范式的树立应该消融专业论与职业论的内在张力,弥合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取向冲突,建构以人本主义课程观为纲、融合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课程行动体系。以人本主义课程观为纲,是因为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理念选择的冲突使得课程研究者处于迷茫、混沌的状态,而人本主义则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学者明确指出,人本主义逐渐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导向合理的哲学范式。这是因为人本主义职业教育课程观重视受教育者全域价值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价值的人本关照,避免单向度训练的泛化;第二,课程权利的人性自由,提防学科体系课程的霸权;第三,课程内容的人本渗透,避免单纯的工具理性至上;第四,课程实施过程的人本回归,挽回职业教育实践价值的缺位;第五,课程评价的人本关照,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以融合为目的是试图借用中庸的思想——“执两用中”,既不单向度趋附于某一种价值取向,也不完全排斥另一种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而是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形成具有预设性、生成性等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间性”调和区域。而“间性”调和区域对建构职业教育课程行动体系具有操作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整合岗位职业知识、学术知识、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实践知识。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序列方面。依据职业课程的规律,现行职业院校开设的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类:经验主导、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思想政治课程,身心健康课程,学历达标课程(英语、计算机等)。根据这五类课程的不同性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时,既要兼顾职业技能的训练、受教育者的认知心理,还要考虑到个体发展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于是最终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职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职业课程又包含职业专业课程和职业通用课程。这种序化的课程行动体系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不偏废职业技能训练,也不缺失个体认知的人文关怀。第三,“间性”调和区域还可以运用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结语
概言之,在职业化的情境中,职业教育融合课程理念淡化职业论主导下职业能力生成的绝对界限,并在专业论理念导向的工作任务模拟和训练中融入职业精神培育元素,重构职业教育行动体系课程。
作者:谢丽娜 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一、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高门槛
1.苛刻的准入门槛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典型方式是分段接受学校教育与实践教育,起点是接受了中等教育(例如高中教育)的毕业生。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或者至少6个月的实践工作;第一阶段是大学阶段,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制为4年;第二阶段是预备实习阶段,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进入为期两年的实习期;第三阶段是国家考试阶段,一共有两次国家考试,经过第二次国家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如此完成一个职教师资的培养过程,才有资格受聘担任职教师资工作。大学学习阶段:在高校培养职教师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本科学习阶段:入学者至少有26周的企业实习等工作经历。二是硕士学习阶段:硕士阶段不再设置单独的硕士学位考试,而是将第一次国家考试作为学位考试,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也就意味着获得了硕士文凭。预备实习阶段:大学学习结束后即开始了教师的预备实习,预备实习为期两年,主要在教师进修学院和职业学校进行。在教师进修学院主要进行师范专业课程学习,由教育学、专业教学等课程组成。在职业学校主要开展实习培训,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形式主要有三种:学生旁听、有教师指导的授课、单独授课。每周为8至12学时,其中学生每周应旁听2学时。国家考试阶段:第一次国家考试合格者取得见习教师资格方可进入预备见习阶段。在教师的预备实习结束之前,新教师须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即取得政府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大学学习成绩、论文、所学第一专业的试讲、所学第二专业的试讲、专题座谈等。国家考试要求十分严格,对于以上五个方面,考生均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总成绩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视为不及格。据德国近年来的统计,有约20%的实习教师无法通过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2.严格的在职培训
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教师参加工作后必须接受师资培训。每年每位教师有5个工作日可脱产带薪参加继续教育,每年至少有2周时间到企业实习。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是分级分类接受培训的,包括州、地区和学校三种层次的培训。全州范围内的进修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内容为通识培训和企业锻炼两部分构成。地区性的进修是相邻学校的联合培训,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三天。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非常重视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此外,高学位课程也为在职教师开设,目的是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研修的机会。以柏林大学为例,教师可以在任何相关学院注册博士、硕士学位课程。
二、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特色
1.完善的培养培训体系
从培养体系看,德国,职教教师是一种独立的、专门化程度极强的职业,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从本科到硕士,甚至是到博士生培养的专业设置。本科阶段的学习更注重的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而硕士阶段的学习更注重的是一般教育理论与教学法的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两年的预备实习阶段、两次国家考试相辅相成。整个流程下来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充分保证了预备教师已具备了作为一名职教师资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从培训体系看,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培养培训渠道多样化。如: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学院、高等职业学校内部成立的教师培训机构,职教教师联合会,大学的教育系,学校与学校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联合的培训机构等等。
2.高度重视专业教学法
在大学学习中,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硕士阶段均设置了专业教学法模块,在硕士阶段学生还需进行专业实践,目的是加强对专业教学法的理解及实践运用能力。在教师的预备实习阶段,实习教师需在教师进修学院学习高达140-280学时的专业教学法。通过专业教学法的学习,教师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才能将专业知识最好的传授给学生,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实践能力综合培养
在德国,学生若想进入大学学习职教师资专业,必须具备至少26周的企业实习经验。并且学生在大学期间也要完成为期26周的企业实习,这样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在为期两年的预备实习阶段,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下,基于问题导向去尝试进行授课。另外,德国政府对于愿意提供教师培训的企业给予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参与到教师的在职培训中来。
4.考试要求非常严格
宽进严出。在德国要想成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首先通过本科学位考试、然后先后通过两次国家考试。考试由考试委员会按照考试条例进行,委员会由大学教授、职业学校校长、企业专家及有关考试机构的代表组成。考试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同样重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及考试过程的严格性充分保证了对考生的全面考察,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出考生是否具备成为职教师资的能力资格。
5.强有效的法律支持
法律健全使德国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都有法可依。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确保“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常运行。另外德国对职业教师培训也有明确的法规——《职业教育培训师资规定》,还有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对于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资格、考核、继续教育等方面都有具体而严格的法律规定。
三、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高地位
在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都必须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但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教育和教学的实践能力,而且应当处处为人师表。
1.公务员的身份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联邦政府规定,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与政府官员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不受解雇的威胁,并享有免缴劳动保险费等权利。国家公职人员的工资分三类,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均在第一类中。在德国人眼中,教师职业是一种相当崇高的职业。教师职业受到青睐。每个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只要不犯法就终身不会失业。
2.丰厚的薪酬待遇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享有优厚的工资待遇。无论与欧洲其他国家同行相比,还是同国内其他职业工作者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并超过国内平均水平。职校教师的工资一般相当于工人工资的1.5至2倍,其中工作五年左右的理论课教师6470欧元/月,换算成人民币约51760元/月(按照1:8汇率计算)。除基本工资外,教师的收入还包括地区补贴、婚姻子女补助、职务补贴和房租补贴等。考察表明,在德国当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可谓是“上大学容易毕业难”,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平均需要7年,4-5年能毕业的人很少。难度最大的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这大约要花3年左右的时间,德国的制度设置杜绝了“走后门”的陋习,竞争和筛选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教育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为教师,而一旦实现当教师的梦想时,年龄已经在30岁上下了,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职业备受尊重,教育界人才荟萃。
四、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1.紧扣职业热情主题,加强职业引导工作
在德国考察学习期间,不莱梅大学研究院的Hauschild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的投入与产出成本测算和职业教育的定位。通过调查问卷研究职业热情、企业热情和道德热情对职业定位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三者之间职业热情影响最大。反观职业教育现状,如何提升学生对职业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如何提升职校教师的职业热情?研究显示教师的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学生的选择和定位是否长久、稳定并充满激情,而非全部受制于收入的多少来决定职业热情的高低。教师的职业热情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职业热情和定位,通过培养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归宿感,最终实现学生的职业热情和归宿。基于此,建议学院从两个方面,加强职业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对在岗教师的职业引导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实践、考核、待遇、事业等多方途径,制定教师的成长计划,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爱校兴校、为人师表的职业热情、企业热情和道德热情。另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一定要考察教师的在职业引导上接受到的教育,加大对教师在职业热情、企业热情和道德热情三方面的考核力度,认真分析其入职担任教师岗位的工作动机,防止投机教师职业以及不具备为人师表素养的人员混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为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人才引进上把好选人的第一道关。
2.紧扣实践能力主题,加强学历提升工作
基于学历层次不高、年轻教师比重较大的现状,学院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但是学历提升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拿一个文凭,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上。在教师学历提升期间(例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要对下企业实践锻炼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职称评定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职称评审制度建设。以往职业院校教师评职称依据综合性大学教师升职称评等级标准实施,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差异性。强化教师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导向之升职称评等级,把“教师到一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的实践成果”作为评职称的依据之一。此外,学院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要在职称评审领域给予政策倾向。
3.紧扣产业园区主题,加强各类培训工作
一是要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师范素质和教师基本功培训。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都经过了为期两年的预备实习。当前我们基本上是直接选用大学毕业生(硕士为主)来担当职教专业课教师,因此,必须对新教师进行师范专业培训和专业教学论方面的培训。对新入职的教师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师范技能的培训,主要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的集中训练,实践一般为1-2周。培训结束时要进行达标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和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挂钩,存入个人业务档案里。二是要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培训。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第一,选送新入职专业教师到园区合作企业进行1年的实习,熟悉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第二,认真组织实施两年一个周期的专业教师到园区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系部结合专业和师资实际情况,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第三,依托园区企业进行师资培训。我们可以借助园区搭台,主动积极地邀请企业参与到教师培训中来。园区可以来协调企业和学校在整个职业教育的领域达成协作关系,保障双方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解决具体问题。
4.紧扣国际接轨主题,加强国际项目合作工作
我们参观的欧洲(柏林)商学院,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快速发展,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就缘于它以国际化、实践教学委办学特色的办学理念。该校毕业的学生都成为企业高管、或是创意届的精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内,青岛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为我们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加强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在中国设立奖学金,为中国职业院校培训教师。从2004年起,该学院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合作,先后提供奖学金为1000余名职业教师和企业人员赴新加坡学习等。我们可以与德国、新加坡等在联合办学方面、师资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者:胡湘梅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1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优势分析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上,永安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职业教育资源丰富,职业教育体系健全
据统计,目前永安市拥有4所中职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其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5个省级精品专业,综合教育实力雄厚,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专业设置上,本区职业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建筑、电力、电子信息、水利等热门专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优秀人才。此外,永安市职业中专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拥有20个专业,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1.2工业基础雄厚,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近年来,永安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工业发展基本面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永安市是福建省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的所在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目前,全市共有35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主要业务业务包括能源技术开发、建材生产、能源资源运输等。其中,仅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274家。随着本区企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其对人才的需求量随之提高。这就客观上为永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相比于其他地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具有相对优势。
1.3城市化水平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永安市地处闽中地区西部,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本区交通发达,公路铁路干线众多,具有一定的运输优势。鹰厦铁路、泉三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随着永安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连续18年处于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各项建设一片良好。这不仅有利于其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利于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生源较为稳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劣势分析
与此同时,永安市在教育中心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2.1职业教育的大众认可度低,教育处境尴尬
目前,永安市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普遍得不到企业、家长、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末流教育,是正常升学目标难以实现情况时的无奈选择。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存在歧视职业教育倾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生源质量低,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毕业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尊重,就业形势不理想。
2.2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不足,缺乏科学有效地教育指导规划
永安市政府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的划分上缺乏科学指导,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甚至引发了恶性生源竞争,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仅以三明地区为例,该地区存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实训基地建设不合理、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落后问题,各院校为抢夺生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但仍谁也“吃不饱”。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了其人才培养质量。
2.3区位优势不明显,本地生源流失率高
永安市地处闽中山区,在区位上处于明显不利地位,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度。一方面,外地生源不愿到此艰苦地区接受学习,招生吸引度不高;另一方面,本地生源想去沿海地区开阔眼界,学习知识和丰富阅历,生源流失率高,严重影响了永安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3关于山区城市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议
在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时,山区城市应该深入挖据自身潜力,不断完善其职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3.1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合理整合和分配职业教育资源
为有效减少抢夺生源情况的出现,作为山区城市应该积极发挥其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规划,因势利导,统筹兼顾,明确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为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部门可以针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这一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鼓励和引导各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增进各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3.2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争取将职业教育做强做大
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就必须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工作,严把招生质量关,从源头上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积极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优化专业体系结构,使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此外,了解和掌握当前就业市场发展形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招生吸引力。
3.3建立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广泛开展职工再教育活动
加强对企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不仅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还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如配电工、维修工、井下爆破工等,政府部门应要创造平等就业环境,消除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并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参与专业等级考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定期检查企业落实职工继续教育政策情况,确保企业资金到位,制度落实,职工继续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3.4提升职业教育地位,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加大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功能,消除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二是合理调整和控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比例,最大程度地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积极提升毕业生质量;三是加快用人体制改革,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建立职业岗位激励制度,激发职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以上努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可以顺利完成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其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其职业教育功能。
作者:邓华 单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追求核心价值,重塑教育目标
1.1教育理念的回归
传统的职业教育肩负人才培养、一定的科研研究及社会服务三种职能于一身。以往大家普遍认为这三者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后一种职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履行好前一种职能,也就是说这三种职能不能同时发展。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将三种职能有机结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加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将取得的成果运用到社会服务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工作,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较强社会主义责任感并具备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教学结构的优化
2012年国务院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决定突出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各种岗位的基本通用能力,例如语言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笔者曾对所供职的某职业学校商务管理专业2009年至2013年共462名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在抽取的120名毕业生中有67名学生反映除了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外,语文和英语与数学这些基础课程对他们的工作有较大帮助,这一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55.8%。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语文、英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日常文书,从容地处理一定的涉外工作,而数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以及经济学原理。鉴于此,职业教育应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合理配置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重。不仅要广泛地适应就业岗位,更要适应市场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避免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出现。
1.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职业院校学生践行核心价值的前提是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即人们对所从事活动的判断标准。价值观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者应该广泛宣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激发学生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关心国家兴衰,做一个正直、诚实、充满信心的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凝聚学生的向心力为将来实现中国梦、实现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2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职教育沿袭“应试教育”的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激发学生自身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教学内容陈旧。有许多毕业生反映到了工作岗位发现所学的知识有些已经明显滞后,必须在工作中从头继续学习。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地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2.1优化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知识瞬息万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内容几乎都是对既有知识的传承,这样空洞、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这样陈旧的教学内容自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制定教学内容,依据科学发展的相互交融特点综合规划课程体系。例如在文科专业应该增强文理结合,加强文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内容,在不增加课时量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知识结构的组合。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应该增加实践课的分量,增加企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2.2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许多老师一直沿袭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模式,这显然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等丰富多彩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针对某些信息技术依赖较高的课程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还可以选用混合学习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生水平。
2.3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以往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考评模式大多是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以实现中国梦为导向的新的高职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下,考核制度不仅要包含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评,更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例如文献检索、调查设计、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考核形式上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课堂试卷测试。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撰写调查报告、考取某项具体职业技能证书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考评方式,最大程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加强人文教育,改革与创新校园文化
近期发生的复旦博士毒杀舍友的事件震惊了整个教育界。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位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的名校博士生为什么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将同学残忍毒死,我想答案恐怕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无论哪种教育它所面对的对象都是人。人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生存技能、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外,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被唤起,这就是人文精神。实现中国梦需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需要我们的学校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为之宣传,为师生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
首先,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它的办学软实力,反映的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思想以及目标,它更是一种隐性的力量潜移默化中催人奋进。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创设环境、塑造典型等方式,以物理环境、演讲、晚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更加轻松地接受这种校园文化。此外,回归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作为目标,这样能切实加强职业院校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德才学识与教学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广大教师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会更加敬业爱岗,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言传身教带动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学风是学生行为的集中体现。学生则将在这种浓郁的人文校园文化影响下将中华民族“人性美”的传统发扬光大,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而校风则是教风与学风的有机结合,有了优秀的教风与学风我们的校园也一定会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总结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梦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教育腾飞的梦想。教育是经济发展、国家繁荣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为己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制造、加工、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不可忽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改革与创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起到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
作者:周艺菁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一、职业教育同项目教学法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的时候,使用项目教学这种方式,更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因为它非常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现在,职业教育学校比较推崇这种手段,采用此法,将一个个项目进行完成,教学中偏向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锻炼,提升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的实践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业实践,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理论引导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日渐成熟起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应对社会的能力,通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自己完成的任务来学习到职业知识,更好地适应教学。
目前,职业院校正处在加速发展形成自身特点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很好的了解社会上的各项项目,增强他们将来去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很好的解决职业教育学科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从而实现技术--科技--生产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与科教兴国的目的与意义。
二、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我们要尽快使得这种教学手段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以满足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目前,当老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面对的挑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分别介绍。
(1)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转变
在学生运用项目手段的时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完成任务,对知识进行构建,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主要起到了一个对话型、服务型的角色。我们将项目教学整体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进行设想,第二个阶段进行准备,第三个阶段进行方案的实施,第四个阶段进行评价。我们拿第一个阶段来说,老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进行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选择让学生去完成任务,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老师要将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其他任务进行布置,让学生提早准备好;在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就是要根据前两个阶段的准备进行实施了,在实施的时候,老师要创设一种教学氛围,让学生好似在一个项目任务中,通过逐步引导,完成任务。最后,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差差异点,逐步完善自己的项目。从而能实现角色的转化。
(2)教师应发挥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提出疑问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根据情况开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问题,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提出疑问,解释疑问。只有学会抓住主要的问题,学生才会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去体会意境,在学生学习情绪积极下,就能比较好把握课文的大概意思和整篇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反复阅读课文、议论下,更容易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在阅读课文时,他们要善于发现,在中心的关键字眼上,下功夫,通过反复的琢磨,理解课文的内容才能达到更好。
(3)教师必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每一个教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指引学生如何去实践,为今后走上社会,积累丰富的经验。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的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更加喜欢思考问题了。强化了团队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将这些目标一一实现。
三、总结
综上所述,单纯依靠教师是不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的,还需要各个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校企能否真正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社会的关注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效果,因而项目教学能否落实同样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杨密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锦西工业学校
一、湖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与问题
近年来,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湖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2011年在全国首创并推行的技能高考,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为中职学校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2011年建立“楚天技能名师”制度,吸引了一批企业技术技能专家参与中高职教育;2013年组织开发了6个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并从2014年秋季开始在全省职业院校一年级新生执行;2014年起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并扩大“五年一贯制”专业试点范围。现有11所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技术型普遍高校转型发展。34所本科高校226个学位点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举措为推进湖北新时期职教体系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制度政策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湖北省职业教育现状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性还不够强
一是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以高职教育为例,湖北省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基本涵盖了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一线岗位群,已基本形成以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土建五大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与湖北省“十二五”时期的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3.1%、1.7%)明显低于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3%),导致就业市场上第一产业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面向湖北省“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石化、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不平衡,其中财经、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布点数、在校生数过多,而面向文化创意、动漫、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的专业则显不足;从湖北省要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面向节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还较少,这方面的重点专业还是空白。二是在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方面,近年来,虽然政府有倡导,学校有行动,但湖北省职业教育的主体还是全日制学历教育,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的培训人数远低于在校生人数,未充分展现对劳动者技能提高的功能。
(二)开放性不够,与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指导较少。以人才需求预测为例,省内基本没有相关的权威数据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很少牵头组织调研、分析预测和本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在设置专业之前,一般都是各职业院校自行开展调研,这既造成不同学校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也因人力物力及社会资源的限制,调研很不充分。二是与企业的合作大多仍停留在较浅层次上。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实际上是为了追求用人的低成本,愿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还较少;湖北省虽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但知名企业在职业学校建立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很少。这既有政府政策法规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到位的原因,也有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原因,还有职业院校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三)职业教育体系自身的系统性还有缺陷
一是职业教育的层次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只限于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虽已启动———2014年4月省教育厅正式组织在省属本科高校开展“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但其人才培养还未进入实质性探索;一大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还未在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是职业教育的阶段不完整。按照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三个阶段的划分,省内基础教育中的职业启蒙教育流于形式。在小学、初中、高中,虽然开设了劳技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但是这些课程由于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得不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课程被随意挤占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学校没有配备相应的教师。
三是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衔接不畅。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尤其是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所办的相同专业竟然学习的内容也一样,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只是中级工,与中职学校相同,高职的“高等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专业设置上,中职和高职的专业目录是分开制定的,缺乏统筹,中职的专业与高职的专业对应性不强。湖北省2011年实行技能高考以来,进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逐年增多,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讲,还面临着中职、高职课程重复、甚至倒挂的现象。由于中职生源的学生较少,高职院校一般没有对其单独组班教学,而是与来自普高的学生共用一份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生源的学生在专业课教学时要重复学习中职已经学过的内容,在基础课学习时又可能跟不上学习进度。
四是非学历职业培训与学历型职业教育之间衔接不畅。非学历职业培训与学历型职业教育处于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之中,管理机构不同,运作方式也不同。虽然前些年,湖北省曾开展了双证沟通的试点,但是并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通过非学历职业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无法凭借证书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学历型职业教育。五是横向融通困难。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流动困难。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被严格限制,而且可供选择的学校数量很少。
综上,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已形成规模与特色,新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已经起步,但与国家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依据自身情况进行整体设计。
二、湖北省现阶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基本思路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国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要求,根据湖北区域发展情况,在湖北省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中应以适应本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在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具体思路包括:树立“服务需求”的理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选择湖北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的专业建设试点;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按照“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设计衔接方案,将应用本科转型与国家示范性高职校优秀专业试点相结合,进行中高职协调发展及高职本科实践,探索高职教育的学位制度;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系统构建服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社会职前、职后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构建路径策略
根据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可从三个层面来考虑:一是宏观层面,包括编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各行业主管等多部门合作的职业(终身)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调整改革招生制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验区等。二是中观层面,开展专项试点工作,包括中、高职(专科、本科)衔接试点、本科高职试点及高职学位制度试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试点、集团化办学试点等。三是微观层面,各职业院校、各专业领域的改革,包括建立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专业结构及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标准体系;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建立以职业标准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灵活升学、选修、培训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对接的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等。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非学历教育、以职业继续教育为重点的继续教育、短期职业培训等。上述新时期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如图1所示(其中蓝色区域为宏观层面、红色区域为中观层面、黄色区域为微观层面)。
(三)重点任务策略
1.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是国家层面重要战略,实现这一战略,需要各地区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根据各自具体情况推进。通过各地区的积极实践,探索其规律,从而推动整个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2010年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已在不同层面开展了多样化的新时期职教体系的探索。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教育状况不同,因而进行职教体系探索的切入点也不同。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尤其是职业教育大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基础,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与教育的互动(相互支持)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统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系统布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优化职业教育整体布局,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新时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体系的对接,架设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桥梁的制度环境保障。目前,职业教育的“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要找到切实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实现普教职教协调发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及其他资源的投入,畅通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渠道,等等,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因此,要积极建设制度创新平台,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健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机构制度,确保联席机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二是架设教育部门、人力资源、行业主管部门合作的“立交桥”,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通力合作的机制,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2.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湖北省有非常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应用性普通高等教育资源,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有较长时间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经验,也有合作培养职业教育学硕士的办学经验,2014年起又有一批省属院校启动应用本科转型试点,这都为提升高职教育层次、探索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湖北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实践中,一是要调动现有高职院校(专科)的积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经验提供及实践探索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选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品牌(重点)专业试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二是利用湖北省现有的一大批承担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通高校的优势,积极探索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这种“转型”可以是院校层面的,也可以是专业层面的,转型的关键在于包括培养目标与模式在内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
3.促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也是现阶段建设新时期职教体系的核心任务。我们应以中高职(专科)教育衔接为切入点,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层次间的直通车。要在湖北省已经完成的应用电子技术等六大类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其主要任务包括:明确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的定位即准确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建立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专业结构,完善并全面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标准体系;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建立以职业标准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中高职贯通的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等。
4.完善职业院校功能。职业院校应突破单一学历教育、关门办学的传统模式,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互认为重点,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的沟通衔接。加强社会服务,完善学校的功能。因此,可以招收有工作经验的职教毕业生接受较高层次职教学历的为试点,逐步推进职业院校功能的完善。
5.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综合实验区。新时期职教体系建设是一项区域性、综合性的工程,可以在省级专项建设项目推进的基础上,发挥各地区的作用,组织区域性的试验区,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如以区域为基础探索各级教育的科学定位、科学分工、科学布局,加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体系的对接;实现集团化办学,优先安排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试点;区域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沟通;区域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在某个区域取得职业教育体系推进的经验。
6.职业教育师资源头培养试点。高水平、双师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职业教育师资数量、质量的缺乏已经成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湖北省作为职业教育大省,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师范院校。因此,应探索职业教育师资源头培养的路径,如通过有教育学专业的普通高校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联合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创办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立高职院校新教师下企业培养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等。
作者:刘晓欢 陶济东 单位:汉职业技术学院
一、建立纵向流动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我国是一个重地位、重层次极为严重的国家,再加上受“劳力者地位不高”“蓝领待遇比白领低”的观念与现状影响,高职受教育的学生其基本素养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再加上生均拨款也低于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是不足的。从国际上职业教育取得成功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是以国家资格框架为基准建立与普通教育学历(包括本科及以上)等值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培训)的分级制度,其关键是要获得社会认可的“等值”。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的教育是在国家包分配体制下,以“学制”或“学历”来确定人员的行政等级和工资标准。但现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已经基本面向于中小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在这个前提下,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即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本科”教育的企盼,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不能激发高职院校的发展的动力,这就很难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国家应通过设置标准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使目前的高职院校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在一个起跑线上,通过质量这个标杆来建立应用型本科预科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使质量和内涵真正成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
二、服务需求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技能型人才是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员设备操作能力、动作技能和产品的制作能力。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从职业教育的职责来说,职业教育要承担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承担着培养能够自主创业的从业者,同时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需要的技能性培训活动。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开放性和多样性特色体系,他能够为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提供系特色列化的课程,也能为社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单项的技能技术培训,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更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需求、服务于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十三五”,我们要建立符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中职学校分类为3B和3C,将高职院校分类为5B和ISCED4,完全摒弃高职(大专)这个教育层次,通过这种合理化的标准分类,可以界定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便于和国际教育的接轨和我国教育资源的输出。采用这种教育体系,初中毕业生就有三个选择,即选择3A、3B和3C,3B的学生完成其层次的课程可以直接升入5B学习,3C的学生如果想继续升学,就要去ISCED4类学校,完成5B的预科课程,才能升入5B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就是要对3A、3B、3C、ISCED4和5B进行分类设置,实现分类管理和评价,而不是现在简单的高职院校不能升本科,部分本科院校转入职业教育,这种简单的设置解决不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
三、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类型
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好三个主要角色的作用:一是办学投资者和办学成果的购买者,要建立基于“分类设置的拨款制度”,建立基于“培训成果”的购买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二是职业教育区域统筹者和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建设的协调者,要统筹好区域各类职业教育的资源,形成有效合作和有序竞争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协调政府各职业部门,形成合力,支持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职业教育领域的规范者,即为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行业、企业的办学行为,确保学员利益。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规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建立“2+1”的联合办学模式,即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可以完全交给企业,学生的学费收入和地方政府的生均拨款,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支付给企业,使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办学中获得一定的收益,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是真正在教学层面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扩大和拓展行业企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加快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制。因此,我们要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研究出台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一些法规、规章和制度,使职业教育真正形成“招工”与“招生”对接的新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该在办学理念、办学类型上真正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要真正发挥职业院校“应用技能和动手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普通高等教育是靠“教”与“学”,“教室”与“实验室”;职业教育应该是靠“训”与“练”,“实训室”与“生产车间”,真正培养出追求“完善”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一定要走开放办学之路,要将行业、企业的产业技术标准迅速转换为岗位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核评价与产品检验对接,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适应学生和社会人员多种需求的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里应该有四类课程,一是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一类是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技术性课程,一类是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和普通本科衔接的学术性课题,一类是服务社区休闲及单一技能的模块化、片段化课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一定是一个服务于学生、服务行业企业、服务于社区的课程集合,在这里学生、企业行业员工、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构建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实行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课程相互认证、学分相互承认和成绩相互转换。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中学合作交流,深入区域初高中学校开设一些技能型、劳动技术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区域高中学校也应深入到区域中职学校开设一些高中的文化性课程,为普通高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创造条件。
同时,要完善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中高职衔接基本上都是专业层面的衔接,这必然造成课程的重复设置,或课程内容的重叠。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性问题是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认证体系。今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重点是实施课程内容及培养规格的衔接和课程选修机制,依据职业人成长规律,建立岗位新手、进步初学者、内行行动者、熟练专业人员和技能技术专家能力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中高职在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态度领域的有效衔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五、总结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意受教育者需求、中等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树立改革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坚持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办学方针,加大课程体系、内容改革力度,强调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并重、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原则。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使中国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人生出彩”的教育。
作者:汪长明 单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1构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1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有相对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但都缺少施工现场的实践锻炼,实践操作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学的质量。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的深度合作,给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强实践教学的意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高职学院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
1.2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课程体系,“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模式正是完美体现了这一要求,对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构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或要求相对接、实践教学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相对接。这种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模拟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实践操作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细致入微的调研、分析、总结,确定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内容的选择、项目的设计等,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完成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尽力做到学生“零距离”就业。“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的能力目标是按将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是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案例或项目进行设计;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评价主要以自我评价、分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来进行考核,并在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态度、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实践教学保障更真实体现在学校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
3基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构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能力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质量保障体系。
3.1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主要由职业素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构成。实践教学能力目标体系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更加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目标即是能力目标,其核心能力目标是通过多层次的实践教训练,不断使学生形成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以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按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解决工程项目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展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最终实现“零距离”就业。
3.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使学生熟悉未来工作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掌握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处于操作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实习、工种实训、课程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并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专业技能。
3.3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大量相关资料,创建与实际工作相似的工作环境、相似的工艺流程,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的环境和工艺流程,使学生在与实际工作相似的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模拟教学法主要适用于课程实训的教学过程中。②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也充分体现“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综合实训中。③“教、学、做”一体化方法。该方法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学改革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方法是在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型课程体系、可操作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活动和职业能力评价为基础构建,贯穿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方法的内容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通过教与学、学与做、主体与主导、学校考评与社会考评等各种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教学全过程。④顶岗实习法。是通过学生在建筑施工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在完成不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履行工作的职责,熟悉工作环境,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资源条件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实践教学资源条件包括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其中硬件条件主要是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软件条件是指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正常进行,并能有效地反映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和质量,所以应做到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管,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现有实训室2个,还有建筑工程管理模拟实训室正处在筹建过程中,校外实训基地8个,并且还要在辽宁省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充分保证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序进行。建立一支具体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7人,占总数的87.5%,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9人,师资力量的合理配备确保实践教学正常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体现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最终考核方法与评价。
作者:石书羽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一、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学校缺乏与企业间的联系
我们经常说,要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可是对于那些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到了却不一定能力及时得到运用,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节。表现在很多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较少。学生既然选择了职业学校,那就说明学生不仅是想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一门专业的技能,因此走进企业中去,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与实际当中,才是学生来学校的初衷。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实习的机会。主要是学校有积极性,但是企业却不愿意参与进来,究其原因,很多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认识不全面。一些企业宁可从大学里面找一些理论知识强、学历高的毕业生,也不愿意从职业学校招一些学历低技能水平高的人才。使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因此学校要多于企业联系,定期的组织企业来学校参观,消除企业的疑虑,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去,让企业走进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有些学校重视招生数量,教学设施不全
生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职业学校只重视生源数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却忽视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推荐,而且有些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有偿招生。在招生时说得天花乱坠,当学生真正的走进来时,学校就会表现出说一套做一套,当学生毕业时却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也许在短时间内学校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样做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不仅荒废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降低了学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以后的招生上面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还有,学校的教学设施跟不上,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练习,例如:理化实验室的建设、图书馆藏书的数量、体育馆的各种体育器材是不是全面等等。因此,学校在注重招生的同时,也要为学生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过得充实。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
二、职业学校长远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一)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职业学校就是为而培养技术性的人才而存在的。拓宽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的渠道。对学校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应放宽年龄、专业、学历条件,鼓励外聘懂技术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利用独特的优势,在办学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除了从师范院校招聘一部分教师以外,还要与优秀的企业建立联系,把优秀的人才请进来作为特聘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培养、培训体系。教师要定期的去企业内学习,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就是努力将企业的需求变成学校的教学行动。为此,应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多设置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工作岗位,或者是与学校建立定向培养目标。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找准方向,找准目标。学校还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转变思想观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且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的升高。一些企业已经把对学历的重视逐渐转变为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职业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服务产业升级的水平,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田水单位:辽宁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