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2 11:06:27
导语:在农业生态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1〕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其生态农业的认知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在退耕地区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农民收入,退耕地区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引导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促使农民养成安全生产习惯,增强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作者:朱长宁 王树进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宁夏沿黄经济带发展生态农业的SWOT分析
1.1发展优势分析
1.1.1自然优势
宁夏沿黄经济带是宁夏的主要粮油产区,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较长,有利于作物生长,是宁夏农业的精华之地.此外,宁夏沿黄经济区具有煤、电、水、土地等资源的综合优势,辐射周边500km、2000万人口的区位优势以及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地区相近的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具备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1.1.2交通与物流优势
宁夏现已拥有发达的交通和庞大的物流体系.2008年2月,银川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启动;2009年1月,中卫香山机场首航;2010年5月,沿黄城市带的龙头———银川市建立了“绿色通道”;2011年上半年,银川市横跨贺兰县、兴庆区和永宁县的“物流航母”雏形凸现;2011年底,石嘴山富海公路港口物流基地等商贸物流项目加快建设,银川、永宁、惠农、平罗、中宁等多条连接滨河大道的干线道路建成通车;2011年12月,银川新火车站通车;2012年3月,银川—首尔航班首航.由此不难看出,沿黄经济带已经构建了庞大的交通与物流体系.
1.2发展劣势分析
1.2.1推广力度小,缺乏专业人才,农民生态意识浅薄
宁夏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质量不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首先,在农村,生态农业尚属新事物,农民对其认识肤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因而他们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很少考虑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只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于提倡和实施生态农业不重视.其次,没有人带头付诸实践,农业中的一些“短、平、快”技术往往受欢迎,而那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和运用.第三,在校学习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比率低.从事涉农行业的毕业生受农业领域收入低、不稳定、资金周转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跳槽”频繁,专业人才大量外流.最后,培训机构未完全建立与普及,技术人员的再学习能力跟不上,致使对农民的培训、讲解与指导等相关服务能力滞后,阻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制约了宁夏生态农业的发展.
1.2.2服务水平低,信贷能力滞后,农业发展资金匮乏
生态农业是新型现代农业,其服务水平与信贷能力应协同发展.但是,在宁夏生态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低服务水平与滞后的信贷能力互不匹配,导致资金严重匮乏,阻碍了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农家乐、观光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绿浪花”,它搭建起的是一、三产业的平台,其发展的初始资金至关重要,否则“农家蛋糕”只是一个构想的框架,就不会被合理分羹,也不会兴盛起来.而信贷服务尚未建立有效、完善的体系,农民就无法支付这笔庞大的资金.同时,信息服务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的信息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3发展机遇分析
1.3.1生态移民创机遇,生态农业受支持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在近几年大力发展起来,并受到了国家的好评与重视,成为生态移民的模范区.为了解决已搬迁到沿黄经济带的生态移民的生计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沿黄经济带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其总目标———“三个大台阶”中也提到: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要上一个大台阶.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题,沿黄经济带作为宁夏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抓住机遇,促进宁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3.2生态农产品成为市场的优先选择
近些年,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与保健,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作为必需消费品之一,其生态化及质量要求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呈现递增趋势.另外,国外市场上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生态农产品已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而沿黄经济带的生态农产品已在国内外打开了市场销路.
1.4发展威胁分析
1.4.1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不完善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高新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在处于西部的宁夏尚不够完善,其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1.4.2生态环境的破坏
宁夏是一个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尽管在国际低碳环境的新形势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之间的权重有所调整,但是重工业所带来的后遗症还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例如石嘴山市,大力发展煤炭业后,很多耕地的土质完全恶化,农作物无法耕植,还有中卫市的铝业废水排放,银川市的几家制药企业均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1.4.3生态农业发展与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生态农业的发展采用的是现代技术,实行的是规模化管理,走出的是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外,劳动力因素也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在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与劳动力之间的巨大矛盾.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领域的逐渐拓宽,劳动力严重短缺.例如永宁县的供港蔬菜基地,产出的设施蔬菜因为劳动力不足而无法及时采摘.同时,现有劳动力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劳动力数量很低.劳动力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农业的大投入和小收入,使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生态农业是高风险投资,制约了生态农业的普及和发展.
2宁夏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综上所述,现将影响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按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构造SWOT矩阵,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2.1SO战略(增长性战略)———发挥优势,再创佳绩
沿黄经济带作为宁夏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目标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领跑宁夏农业的特色化、有机化.因此今后的目标,要以新技术为先锋,发展新一代的设施农业.以小任果业等先进设施农业产区为示范点,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集合自然优势,实行专业人才培育,充分利用沿黄经济带的全新交通与物流优势,形成以选种、培育、种植、加工、批发、零售、包装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体系.以设施蔬菜和水果发展路线为参考系,增加品种多样性,加大设施园区的建设力度,扩充设施农业的覆盖面.以望远工业园区的构建为火车头,把沿黄经济带内具有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与正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园区和示范园连接,逐渐形成以设施园艺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带.以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为保障,实施长期增长性战略,使设施农业特色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将沿黄经济带的生态农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2.2WO战略(扭转性战略)———扭转劣势,狠抓机遇
2.2.1加强招商引资,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宁夏充分依托政治优势、人文优势、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地区,积极打造了中阿经贸论坛“一大平台”、“两大机制”、“三大基地”、“五大中心”,使宁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作为黄河金岸处的沿黄城市,一定要抓住机遇,以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为平台,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建立招商项目环保机制,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确保招商引资是促进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后盾,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
2.2.2恢复自然原生态,构建生态农业新模式
基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恢复自然原生态,宁夏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域的居民迁出,宁夏的生态移民自此拉开序幕.沿黄经济带也是生态移民输入的重要区域.迁到新地的居民,主要以建设园区、发展设施农业为主.引进新产业,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能够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譬如吴忠市孙家滩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等.由此可见,沿黄经济带迁入生态移民后的生态农业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土地数量有限,生态移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应大力发展节约型、可持续农业,集约人力与物力,构建生态农业新模式.例如以设施园艺为主,大力种植果树,引进新型苗木,进行葡萄培育、花卉栽培等;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拓宽产业面,建立以生态农产品为主体的“绿色工厂”,确保移民后续产业为新移民带来美好的居住环境.
2.3ST战略(多元化战略)———利用优势,走向多元
2.3.1物种共生模式———稻蟹混养,覆盖沿黄多地区
宁夏的稻—蟹生态种养起步较晚,以贺兰县新民渔业科技园区为首,进行稻田养蟹,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并且形成了物种共生模式———稻蟹混养,提高了农民收入.这种模式可以继续推行并争取创新,以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与此同时,沿黄经济带资源丰富,可根据现有条件,大力开展类似于稻—蟹养殖这种模式的基础工作,示点后进行推广,例如农林立体结构生态模式.通过生态移民,进行植树造林,种植牧草,绿化荒山,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在山坡低洼处建造鱼塘,家畜的粪便可以饲养鱼类,构建“林—果—草—牧—渔—沼”的立体发展模式,从而达到多种生物共存,呈现尽善尽美的和谐农业.
2.3.2合作社聚集人才,强化意识,助推生态渔业发展
合作社的建立也是开展生态农业的明智之举.通过建立合作社将劳动力与人才聚集,以培训和讲解的方式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缓解农业生产与劳动力之间的矛盾,扩大当地就业,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统一化.贺兰县常信乡的渔业就是典范.常信乡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统一化,集合了人力和物力,开拓了新视野,助推了常信乡实行以鱼—草养殖为主的“渔—农综合经营型”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另外,贺兰县的渔业资源为沿黄经济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鱼—草养殖的层面上,同时可发展以鱼—畜(牛、羊等)为主的“渔—牧综合经营型”和以鱼—草—畜(牛、羊等)为主的“渔—农—牧多元综合经营型”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领跑沿黄经济新起点.
2.3.3完善信贷服务,打造“农家蛋糕”,步入“生态农庄”式休闲农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呈现出差异化和需求多样化,人们都想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例如农家乐、观光农业旅游.但是,“农家蛋糕”根据地的建设需要初始资金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将“农家蛋糕”这杯羹分到沿黄各区乃至整个宁夏.因此,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就成为“农家蛋糕”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石,从而具备服务与能力的均衡性,迎合农家乐与观光旅游业的新型浪潮,发展集旅游、娱乐、度假等经营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模式.
2.4WT战略(防御性战略)———克服劣势,变向发展
2.4.1沙产业与节水灌溉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因此,未利用地的开发就成为土地市场的一支潜力股,譬如沙产业和节水灌溉新模式.因此,在推行以劣变优的新模式下,沿黄经济区以沙产业为根基,发展节水灌溉,例如以中卫市为主的一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单一品种连续耕种的工厂式、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力求创建沿黄沙漠地带的绿箱子,只有这样沙漠中才能持续出现绿洲.
2.4.2“黑炭”变“绿毯”
在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宁夏工业不仅要走低碳化,农业也要走低碳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嘴山转型后山水园林建设的特例,使“黑炭”变为“绿毯”,不仅缓解了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自身发展的矛盾,而且为沿黄经济带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因而,沿黄经济区要普及以上新的发展模式,以石嘴山为标本,在增设移民安置区、恢复原生态的同时,发展山水园林建设,赋予生态农业新的内涵.
作者:杨玉锋 王国庆 王琳瑛 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沈阳沈北新区相关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种植业发展现状
沈阳沈北新区的水稻是新区种植业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20万亩,主要有盐粳48、辽优7号等十几个种植品种。曾先后获得“沈北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和“北霸”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2]。除此之外,新区还发展其它特色种植业,合计占地面积0.33万公顷,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味子种植基地。
2.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禽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新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区畜禽养殖业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升高、养殖种类繁多。二是投资规模大、养殖面积广。四是建设标准高、辐射程度强。
3.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聚集在辽宁辉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已拥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中粮集团、百事可乐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这些企业共同构筑了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果蔬(饮料)、(奶牛)乳品、生猪、肉鸡等八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产业是沈阳沈北新区的新兴产业,目前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具体项目包括:爱琴谷庄园,占地700亩,其致力于打造阳光度假、花卉果园、观赏采摘、休闲运动等多层次观光园区;万亩辽河花海,依托辽河七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6000亩,主要以种植油菜、芦苇、万寿菊、荷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带;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正式认定为沈阳市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稻田艺术画,占地面积280亩,它是现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艺术画;水稻开心农场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是以绿色有机水稻为基础,集学习、观光、体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水稻观光项目。
二、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法是由三个指标构成:(1)横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占有率;(2)纵坐标: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增长率;(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同市场增长率形成一个四象限的矩阵图。其理想模式是要重点突出和发展明星类和金牛类的优势与机遇,引导问题类向明星类和金牛类方向发展,尽量规避瘦狗类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与威胁。通过波士顿矩阵图中的四象限法,将其延伸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潜力研究中,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对本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四大突出产业的潜力情况做出如下具体分析:
1.劣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问题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场前景广阔,处于成长阶段,只是发展优势尚未突显,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明星类也有可能退化成为瘦狗型市场。因此发展方向取决于对问题类的正确引导。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型发展战略来增强发展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休闲观光产业属于问题类产品。休闲观光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是该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类产业刚刚兴起,在管理体制和发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及完善。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适合采用加强型战略逐步引导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明星类产品。
2.优势与机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增长势头良好,为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强化其主导地位。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属于明星类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现已拥有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及数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在增长势头和赢利水平上都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采用稳定型增长战略和创新型战略逐步成为金牛型,成为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保持良好势头,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特点,利用发展机遇使沈北新区的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优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类产品,其现状特点是,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增长率已经饱和,因其具有市场成长率低的劣势特征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及享有较好的规模经济优势特点,因此不必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该金牛类产品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支柱产业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才能不断保持其优势地位,逐渐提高其市场增长率。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分析,其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属于金牛类产品。这两类产业是该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发展规模,发展模式也日趋成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增长率逐年趋于稳定,因此可以通过采用创新型战略逐步向明星类转化,以提高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更好的发展本区的生态农业。
4.劣势与威胁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类产品,其发展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很低,因此没有发展前景,但此类产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弃战略,而是尽可能规避发展此类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仍要不断开拓发展机会。因此针对瘦狗类产品,要采取减少和剔除战略,结合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要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选择避开威胁,消除劣势。
三、沈阳沈北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计
1.生态型种植业发展战略
1.1发展壮大种植业优势产业战略。
优化水稻品质结构和生产布局,并从耕地保护,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水稻生产综合能力,更在急需时,保障全区仍至全市的粮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产能力;通过重点建设三大种植业基地,即集种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花卉产业基地、以五味子、沙参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观光、特色种植观光、农家院休闲为主线的生态林果产业基地,挖掘特色种植业潜力,大力营造各具产业优势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区域。
1.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战略。
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使农民更好的掌握优质良种及配套的种植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推广区域站及发展农业科研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适应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态化进程。
1.3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战略。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的一种高效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组合一体化的立体种养模式。技术上,通过在稻田中养鱼,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提供养分。这种稻鱼共生模式,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通过大力推广适合沈北新区的稻田养鱼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改变粗放型农业作业方式,以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生态型种植业可持续发展[3]。
2.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战略
2.1提升政府职能战略。
在政策引导上,政府基于对畜禽养殖业市场的准确调控,需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养殖户的优惠政策;在政策落实上,要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等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招商局、国土局、农林局、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型畜禽养殖业项目选址、签约、落实和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2.2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
按照沈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三大养殖基地建设:即北部生猪养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和东部肉鸡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打造万亩生态型畜禽养殖基地,不断完善畜禽养殖的产业链条,实现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畜禽养殖产业化水平,推动生态型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推行保障体系建设战略。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和应急体系;完善畜禽养殖业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确实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卫生。
3.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战略。
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原则的同时,将旅游资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3.2强农兴旅的发展战略。
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强调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意义,增强参与互动意义。未来,沈北新区应立足“大旅游”战略,其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应重点按以下三种类型发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农业生态观光型、休闲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现代体验式旅游基地”。
3.3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战略。
相关管理部门应健全统一、全面的关于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各行业间的行业协会等自律型行业监督组织,增强行业间各企业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促进共同发展;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中各企业也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农技知识、服务技能、诚信意识、生产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展示沈北新区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的风采,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强农兴旅的战略意义。
4.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4.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就沈北新区现有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分析,大部分的发展现状较为分散且规模尚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至于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难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应通过中小型企业间的优化整合,加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实现产业间的集群化发展。在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区现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裂变扩张实力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态型农产品加工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生态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帮助协作龙头企业做好相关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可以说,企业集群效应不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能增强企业间的整体竞争优势。
4.2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生态型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坚持自主品牌的研发,是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自主创新模式主要靠各级政府与企业共同完成。对于政府而言,通过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如对深加工产业中的技术开发性研究增加扶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引进和扶持独立的科研院所,并以此为依托,建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搭建流通平台,促进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使其能畅通地注入企业,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对于深加工产业中的各企业而言,更需要完善先进的研发体系,大量引进科技人才,打造专业的技术团队,专注于自主创新品牌生态型农副产品的研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作者:黎莉 佟岩 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1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理论与方法
1.1设计理论与原则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和市场导向原则,以食物链、生态位、系统工程、三效协同等为原理。要求尽可能多地增加生态位,形成互相保护互相利用的复合群体,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组分的相互关系和反馈机制进行调节,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亚系统功能之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和谐发展。
1.2设计步骤与方法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遵循“系统诊断分析模式框架设计生物物种选择产业发展组合生产效益评价结构优化完善”的一般过程。首先对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进行分析,明确问题和效益,确定系统的生物、环境组分;人是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者,居于消费者的地位。第二,“结构决定功能”,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核心即是定性的农业生态结构设计;将组分按照输入和输出关系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搭配,得到模式循环结构设计图以及说明。其后,对组分定量,进行投资和效益估算。最后在实施阶段,选用与模式配套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反馈调整,达到最适宜情形。设计方法有时间结构设计、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食物链结构设计、生产链结构设计等。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多种方法交叉共同使用。核心是进行人工代换食物链,控制物质、能量的转移途径和富集方式,建立正确畅通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在生产基础上,加入加工、销售、市场等环节,延长循环链,提高总收益。
2研究区概况
华阳河湖群地区地理位置介于11600~11633E,2952~3058N,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包涵龙感湖、黄湖、大官湖、泊湖四大湖泊,以及沿湖11个乡镇,总面积1665.55km2,占宿松县总面积的70.25%,湖泊面积650km2。2011年末总人口45.11万,农业人口25.00万,农业总产值占全县2/3以上。该区域按照地貌类型,分为3个区域:北部丘陵地区林木茂密,林果资源丰富;中部湖区面积大,水质优良滩涂面积大,水产丰富;南部地区是长江中游冲击平原,土壤肥沃,光热条件优越,粮棉产量高。
3湖滨带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得到以下模式类型:群落层面的生物种群多级利用结构,如空间资源利用型、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型;生态系统层面的组分能流物流连结结构,如生物共生共养型、农户(庭院)复合生态系统模式;景观层次的农业平面布局,如观光生态农业型等。
3.1空间资源利用型模式
空间资源利用型模式将种植系统和养殖系统联系在一起,在空间上进行层次的配置,在时间上进行衔接,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都能充分吸收资源,不同环节间产出和投入相接。
3.1.1草食畜牧业模式
湖滨带湿地滩涂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承担着整个地区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植被类型从水域向湖岸以“水生植被—湿生草甸—中生植被”为演变规律,局部水热交互的条件最适宜模拟草甸草原,种植人工草地,发展草食畜牧业。华阳河湖群地区佐坝乡,有湿地滩涂约13.4km2,以粗放饲养水牛和水产大规模的围网养殖为主,传统的养殖方式和滩涂地粗放利用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设计现代草食畜牧业模式,以佐坝乡王岭村沿湖湿地5km2为适宜区域,拟配置50头奶水牛,带动湿地森林、牧草、秸秆、水生动植物参与生产,形成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按照“水生植被—湿生草甸—中生植被”的演替规律,以丘陵为单元,坡顶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果园,山坡种植牧草,放养水牛,山脚筑塘发展水生动物和水生蔬菜,滩涂地养殖鱼虾螃蟹,形成“林木—牧草—水牛—水生物种”的梯形结构。在组分配置上,由森林、果园、牧场、水塘4大部分构成,基本成分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环境等,各成分彼此联系,物质流、能流和价值流流动顺畅。生态效益上,此模式营造了一个天然的污水过滤网。污染水体经过牧草和水生生物的过滤净化,同时营造了绿色的和谐景观,为发展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3.1.2“猪、鱼饲养沼气加工蔬菜水果生产”模式
湖滨带城郊经济以供养和满足城市人民生活和市场需求为主,主要发展禽畜业和蔬菜水果业,通过对农业模式的生态化设计和合理布局,为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华阳河湖群地区五里乡临近宿松县城,禽畜业发达,年生猪养殖近90000头,但规模和专业养殖仅占养殖量的2/5,鸡鸭禽类近400000羽,几乎全部以粗放的散养放养为主,带来的粪便污染,已经严重危及到南部湖泊水域的清洁。同时这一地区蔬菜种植面积较小,蔬菜供应主要依靠湖区南部,呈现肉菜供应不均衡的状况。针对这一矛盾,设计“猪、鱼饲养沼气加工蔬菜水果生产”模式。此模式以提供家禽、鱼类和蔬菜水果为主要目的,建设大型专业化沼气池,处理禽畜粪便,以沼气的综合利用延伸出产业链条。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相互交叉利用,高效清洁,系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3.2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
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是以废弃物,如秸秆的再利用入手延长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链条。将农业废弃物作为投入物质,引入更多物种加入生产系统,使能量层级提高、物质利用更为彻底,减少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3.2.1“农林废弃物沼气加工食用菌生产瓜果生产”模式
湖滨带农作物主产区的大量秸秆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设计特定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汇口镇位于华阳河湖群地区南部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粮棉供应区。2011年,该镇粮食总产量达到80000t,油棉花总产达24000t;同时该镇具有酿酒业基础,酒糟习惯性的直接排入湖泊污染水体清洁。设计“农林废弃物–沼气加工–食用菌生产–瓜果生产”模式,将秸秆、酒糟废弃物循环利用,引入沼气池,以食用菌、速生林带和有机瓜果延长能流和物质流。建设酒糟加工厂,1座酒糟加工厂每年可处理2000t秸秆,处理的秸秆和酒糟可喂牲畜,平均每头牛每天消耗秸秆5kg;在沿江林带间搭棚建设0.2km2食用菌培养基地;食用菌生产后的培养基和沼渣沼液转变为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温度、湿度以及肥力,可滋养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
3.2.2“农林废弃物菌棒加工食用菌生产材料化加工”模式
对湖滨带农作物大量秸秆废弃物的处理,也可以采用“材料化”的方式。设计“农林废弃物菌棒加工食用菌生产材料化加工”模式,将农林废弃物、菌棒、食用菌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的基础上,进行废弃物的二级和三级利用。该模式以棉籽皮、木屑、秸秆等废弃物作为投入,产出优质高蛋白保健食品、绿化用的草皮以及生物能和新型建筑材料。能量逐级传递层层利用,特别是生产末端将废弃物由生物能转换为了化学能,利用彻底有效。
3.3生物共生共养增值型模式
生物共生共养增值型模式通过加入农副产品加工环节,超越普通农业种植业的价值和效益,实现由单一产品效益到增值综合效益。运用时空三维结构、生产链结构设计方法,形成综合的“农产品生产产品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处理”生态产业链。
3.3.1生态经济产业园综合开发模式
湖滨带土地肥沃,产品丰富,目前普遍以直接销售农产品盈利为主,缺乏循环的生产过程及品牌质量意识,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的产销思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华阳河湖群地区的华阳河农场,有耕地2km2,粮食、蔬菜和棉花产量占到宿松县的1/3左右。设计现代生态经济产业园开发模式,使其农、林、牧、渔、加工业及其他副业配套,成为统一体系。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厂为核心,联系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废弃物以沼气处理为主,引进蚯蚓对沼气产生的二次废弃物进行利用,一方面用于饲料加工,一方面作为有机肥还田,形成无害化循环。
3.3.2葡萄酒园区综合开发模式
湖滨带特色产品的发展往往趋同于大宗性农产品,在经营创收上不能发挥特色优势。因此,在模式设计上围绕特色产品,突破农业生产限制,发展加工、旅游等综合现代开发形式。南部洲头乡有1.53km2优质“葡萄产销一体化现代农业基地”,同时有0.20km2苗木、柑橘、蔬菜水果的有机种植区。设计以葡萄园为核心的现代综合开发模式,将农业种植、产品加工、旅游度假结合在一起。该模式的产品有绿色农产品、葡萄酒、花青素化妆品等,葡萄酒休闲旅游社区可吸引大量游客,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模式还能够安置大量农民就业。
3.3农户(庭院)复合生态系统模式
农户(庭院)复合生态系统型模式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把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结合,既能美化生活环境,又能增加经济收益。该模式的实质是以农户为单位建立高效的农户生态系统。此模式以农户自给自足为目的,应用广泛不受地区限制。粪便集中发酵沼气,提供基本能源,沼渣还田,提高农田肥力。每户配置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基本达到生活用水标准,建设果菜园、鱼塘此模式每户配备5~8m3沼气池,可常年饲养4~6头猪,种植15m3的果园以及10m3的鱼池。
3.4亲水休闲农业观光模式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具有突出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是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湖滨带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以及秀美的湖滨风光、农田景色,因势造景,设计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发展“农作物种植/小动物养殖+休闲观光+体验”型、“无公害果蔬种植+采摘+餐饮娱乐业+休闲”型、“农家乐/渔家乐+田园山庄+垂钓采摘”型等,将农业同休闲、养生、体验和农业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下仓镇三面环水,拥有约105km2湖泊水域,景色优美,以下仓镇为休闲观光农业模式的适用区域,小范围发展约8~10km2的湿地公园,综合配置上述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4模式配置与展望
综上所述,华阳河湖群地区湖滨带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上8种,各种模式能解决不同区域当前问题并带来一定的综合效益。“草食畜牧业”模式和亲水休闲农业观光模式适用于湖泊滩涂湿地地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之上的小范围开发为主,主要解决滩涂湿地粗放低效利用的环境问题;“农户(庭院)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以各农户为单位,针对解决农户生活问题;“猪、鱼饲养沼气加工蔬菜水果生产”模式、“农林废弃物沼气加工食用菌生产瓜果生产”模式、“农林废弃物菌棒加工食用菌生产材料化加工”模式,针对粮食主产区农作物废弃物、动植物粪便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多种变废为宝的方法;“生态经济产业园”综合开发模式、“葡萄酒园区”综合开发模式,以园区为单位,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大宗农产品批量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三产同步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资源的永续利用,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因此需要对各模式合理配置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保障。目前可重点挖掘“草食畜牧业”模式、“生态经济产业园”综合开发模式、“葡萄酒园区”综合开发模式,着重改变当前滩涂地粗放利用对环境施加的威胁,建立循环思路,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使资源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模式配置中,按生态功能敏感性区分,以“大面积搞生态,小面积搞开发”为指导思想,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以投资倾斜、培育龙头企业、奖励发展等方式鼓励农业生态化发展;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运销链条;由政府牵头、带动家禽企业、农户共同参与,建立如家庭农场模式的高效参与度高的组织形式。如果说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指系统的静态结构形式,生态农业技术则是实现模式功能的动态调节体系。一个好的生态农业模式必然有一个对应的、好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因此对生态农业模式配套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在模式定量分析和技术体系方面继续深入,以期建立各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体系,提高模式的可操作性。
作者:南箔 毕海洋 李波 卢书兵 妙丹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1生态农业的内涵解读
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现代生态农业等各种不同的模式,因为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巨量化学物质的投入来提升产量与经济收入的,因而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极大消耗,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所有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随之,生态农业这一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全球范围内各国关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一些国家称之为有机农业,一些国家称之为生物农业或者无公害农业,还有一些国家称之为持续农业等,但是对于其内涵之理解却是一致的。生态农业事实上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加以结合,全面而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让农业能够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所以,它已经逐步成为如今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之间具备了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理论认为这反映出人类积极寻求和自然界和谐共处之理念。循环经济运用于农业上即为生态农业,所以,生态农业也属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之实质在于用环境友好方式来运用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活动趋向于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相互统一。有鉴于此,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之间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两者均要求在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发展的新机制,以达到节约资源与重复利用能源之目标。
2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资源化
也就是要以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应当针对产业链之输出端,即废弃物,以充分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要运用对废弃物实施多次的回收、利用与资源闭合式循环,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而。资源化原则是一种输出端的方法,能够将废弃物再一次地转换成为资源,从而减少最终的处理量,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品回收以及综合利用。为了和资源化的过程保持适应,消费者要提升购买再生产品之意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之实现。
(2)再利用
也就是以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属于过程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产品与服务时间,尽可能地多次或者以多种不同方式来使用物品,从而避免其太早成为垃圾。要致力于发展白色农业,也就是要开发与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而生产出各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饲料和其他能源。
(3)减量化
也就是要用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所针对的主要是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到生产与消费过程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对于废弃物之产生,主要是运用预防方式而非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避免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之耗竭性开采与运用。对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则应当实施总量控制,在农业上主要是运用好该原则,使用最为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循环经济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路
(一)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当前,循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并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引导规范。因为我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较低,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显得极为淡薄,所以在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时可向其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民群众实施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了解资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之宣传,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要逐渐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
从而形成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体系。鉴于生态农业具备了人、财、物力的投入量相当大以及技术含量较高之特点,国际上通常采用投入和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比较晚、层次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经营较为分散,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当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个方面实施政策倾斜以及必要扶持,从而更好地拓宽农业投资途径,持续增加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之投入。
(2)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激励体系
要更加积极地倡导与鼓励企业承包与租赁荒地、荒山和荒滩等,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切实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
(3)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的出现。要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之实际来发展好生态农业,控制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不断加大有机肥、无毒性的生物肥料的施用力度,从而切实减少因为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各类污染,并且积极整治水土流失。四是要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出标准化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三)提升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加强农村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应当建立健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之引领机制,有效改进与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以及重新组合,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加以引导,对于环境友好的措施应当进行全力扶持与鼓励。应当建立起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切实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促进对新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之投资,并且致力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完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办法,各地政府要设置农业生态发展专业机构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并且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加以支持之力度
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用在生态农业科技建设与开发上,从而逐步形成和健全投资与收益相互挂钩的新机制,并且形成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
(2)要认真汲收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之精华
切实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因为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因而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非常好的继承与借鉴价值。然而,生态农业同样还需要高新农业技术之支持,如今,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均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技术化以及信息化,因而值得我们认真进行学习与借鉴。
(3)要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积极培育我国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咨询以及转让等各类中介机构,全面鼓励与引导建设各种生态农业协会,从而健全完善生态农业领域的科技推广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为生态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说
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尚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为不够系统和灵活,通常是照搬与照抄城市环保立法,在现实之中很难加以执行。相关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白,往往只能零星地散见于各类单项法规之中,缺少一部真正具备了统领性与可操作性的高位阶法律。因此,要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迫切需要以整合当前较为分散的条文或者立法为基础,形成一部以广大农村地位为主要对象,在农村具备了极强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农村领域循环经济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法当中也要明文规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列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状况真正视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相关监督机构以及人员,保障生态农业在农村地区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有效减缓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之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方针政策不仅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消除绝对的贫困,同时又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这就需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平衡发展,并且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最优化。
作者:杨艳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支撑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追溯到2006年制定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要积极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农业技术,全面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以及相关产业链建设。在第二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保护农村环境基础上,减少污染,支持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农业部根据该意见,也提出了一些配套措施,在全国划分出不同农产品功能区、主产区,选择生态农业发展好的地区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基地,而2007年恩施州就入选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市(州),经过7年的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地处鄂西南山区,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性气候,由于北部的巫山、大巴山屏障作用,减弱了南部冷空气势力,气候随着地形呈现出垂直变化,对热、光、水的再分配,雨热同季,夏季多、冬季少,常年雨量极为丰富,山体大,河谷深,主要河流是清江。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地貌呈现阶梯状,喀斯特地形丰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从湖北恩施土家族的地形、气候来看,不适合发展规模性的工业,这样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很少受到污染,这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好的基础。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地处鄂西南山区,矿产资源主要包含铁、煤、水晶石和硫等,农业资源主要是水稻、玉米和红薯等,经济类作物主要是茶、麻、桐和黑猪等,药材资源是当归、党参等,特产有猕猴桃、香菌等。
(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好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在茶、林、烟、畜牧等6大方面建设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本身的带动力逐渐增加,有超过100个农产品已经获得绿色认证。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从当地农业结构优势产业出发,集中精力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根据生态农业发展中相关要求,彻底改变原来的无序、粗放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增长模式,形成优势产业明显、资源利用效能高、无公害与产品效益明显的生产基地,比如恩施民族地区的药材、山羊、特色干鲜果、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有多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数每年都有所增加,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转变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推进生态农业政策的法制化进程
为了确保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应创建共同标准,让生态农业管理走上法制化之路,这需要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农业资源现状出发,实现生态农业政策的法制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并逐渐稳定、落实下来。同时,针对实施情况联系密切的一些问题,需要灵活调整相关政策,来适应新情况,实现生态农业有关政策与法律互补、协调,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保障体系,确保政策、法律的可操作性。二是保护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市场价格,适时调整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补贴标准,全面保护当地农耕地。三是全面规范生态农业各归口管理部门机制,明确各自的部门职责,为确保当地生态农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并注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组建高素质的生态农业研发队伍,发扬科技精神,紧跟生态农业发展的脉搏,具体来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落实到农业生产中。为此,在生态农业方面的成果面世后,要及时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对接,全面利用好科研资源,获得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全面整合并及时优化各项生态农业资源配置,此外,还需要构建激发生态农业创新激励体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对生态农业的贡献力,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二是创建有利于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研究与推广机构。组建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从事生态农业的种植户与企业做好技术指导服务。还要下大力气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条件,提升服务效能,将服务延伸至村,建立特色生态农业服务网络。同时,还要广泛建设新成果、新品种与新技术等的示范基地,全面推广并普及农业技术,注意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改革步伐,打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优质环境,落实生态农业技术。
(三)下大力气改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物质投入,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优质循环。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做好农业环保设施、水利设施等的建设工作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将提升现有资源利用效能,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土地、水资源的节约技术等作为基础,做好农业环保设施、水利设施等的建设工作,重点包括两点:一是适时增加针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型农业的灌溉技术,废弃不科学的灌溉方式,倡导发展节水农业。二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耕地,禁止在生态农业发展地区开展非农业项目建设。三是充分利用好人畜粪便、废弃物等建设沼气池,使用沼液施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2.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管理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需要强调减量化原则,尽量减少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药、化肥等的施用量,控制生态农业污染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做好生态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工作,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来全面做好对生态农业的综合整治工作,禁止未经审批、登记的农药与化肥流入到市场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来调配使用比例,多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二是使用抗病虫害强的新品种,推广使用新技术,特别是综合运用先进的测土施肥技术,根据测土结果来优化农作物肥料的种植结构。三是创建适宜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行业标准,构建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进程。同时,还要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用和养结合的方式,抓好绿肥种植,施用腐殖肥来维持土壤持久肥力,进行科学轮作,适当降低土壤养分消耗,实现土壤养分平衡。建设与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灌溉项目,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态农业管理。
(四)改善生态农业融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考虑到恩施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支农金融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资金成为困扰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改善融资环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为实现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1.改善生态农业融资环境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因此,在项目安排、财政资金支付等方面,要突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激发生态农业发展的外部动力,这也成为今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可以在考虑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后,适时减税,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在尊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前提下,着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采用联保贷款、消费贷款等方式来全面深化改革,综合利用多种资源,提升对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化企业、农业产业龙头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信息担保机制,规避贷款风险。
2.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实现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需要提升招商引资质量,这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还需要做好招商引资平台,营造好的政策优惠,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开展网络招商、会展招商等形式,举办生态农业发展推介会,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恩施土家族生态农业发展,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五)推广安全标准化生产,提升生态农业管理运作水平
实施生态农业安全标准化生产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落实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农业安全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关注每一个生产细节,根据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以及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做到全程有效监控。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让广大农民能掌握安全生态农业标准,根据标准来开展生产;二是做好安全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广,让农业标准化实现从点到面上来,做好每一个过程的管理工作,提升全程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提升生态农业管理运作水平。根据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创建生态农业档案管理制度,创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追溯平台,实现优质高价。
三、总结
总之,经过实践证明,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现代新型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实现农村废弃物化害为利,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对实现恩施土家族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同时,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支撑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仅有产业政策的支持和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所以,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采取推进生态农业政策的法制化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同时还要着力改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改善融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最后注意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管理水平,打造适宜湖北恩施土家族生态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刘应元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髓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的精华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顾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获得了规模效益。因此,有学者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定义为:生态农业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规划、布局、组织与运作。具体说就是把绿色农产品生产作为一个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为主要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小规模、低循环、低效益是我们生态建设的一大特点。从事生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其生产呈孤立、分散的状态,生态效益不是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大多只局限在农业生产体系内,产业链单一,缺乏与农业系统外二三产业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绿色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呢?答案是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通过采用种养加、农工贸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可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分散的农户通过与龙头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法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性的产业链条,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依托市场指挥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和产品检测标准,统一销售。生态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态小系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内实现了组织协调。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这种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又能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他们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质量、绿色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绿色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面对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特别是国外的“绿色壁垒”,没有标准化生产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引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环境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能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绿色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常规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结合起来,组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体系。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融合了二者的精华,实际上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有机结合。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取得了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多级加工,开发出新产品、新产业,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运输的一体化经营,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没有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就没有生态农业的高效益,生态农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基地。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有长期稳定的联系或者他们自己就有研发机构。为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会经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为了让农民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会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训必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把现代工业和生态农业联结起来,最终摆脱了以前生态农业低效益的困境。常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参与主体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总结
生态农业产业化也是如此,农民从一体化经营中获得以前没有过的较高收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就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总之,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汪虹王丽玲刘玉珍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根据资源禀赋,构建“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
标准体系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选择和创建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制定相应标准,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和支柱产业。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不能盲目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模式。近年来,通过对创建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配套技术体系,逐步深化、熟化和生产实践应用,制定了基于“四水”(水禽、水产、水生蔬菜、水稻)、“特粮特经与畜禽”、“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等3种资源禀赋的13项地方标准(其中江苏省11项,扬州市两项),并颁布实施,初步构建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技术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提供了操作规程。
1基于“四水”生态种养模式的技术
标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水生蔬菜种植、水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四水”种植业和养殖业异常发达,形成了宝应荷藕和有机稻米、高邮麻鸭、邗江扬州鹅、兴化大闸蟹、盱眙和江都龙虾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带。在传统的种养基础上,嫁接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理念,研究集成了水产-水生蔬菜、水禽-水产、水稻-水产、水稻-水禽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并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目前已颁布实施的“四水”种养模式有9个,分别是:《茭白-克氏原鳌虾共作技术规程》(DB32/T1687-2010)、《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46-2013)、《克氏原螯虾-水芹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39-2013)、《克氏原螯虾-荷藕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40-2013)、《克氏原螯虾-芡实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38-2013)、《克氏原螯虾-鲢鳙混养技术规程》(DB32/T2337-2013)、《牧草-鹅-水稻链式操作规程》(DB32/T1157-2007)、《牧草-鹅-水稻-鸭链式操作规程》(DB32/T1667-2010)和《有机稻田套样克氏原螯虾生产技术规程》(DB3210/T54-2013)。
2基于“特粮特经与畜禽“模式”的技术标准
2.1经济林果隙地种草养畜禽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对缺水的苏北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效益良好的经济林果得到了迅猛发展,既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又积蓄了林果土地资源。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林果下面的隙地资源,种植牧草,发展畜禽养殖,创建了林果隙地土地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制定了《林-牧草-鹅-链式操作规程》(DB32/T1668-2010),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2.2鲜食玉米秸秆(牧草)养畜禽生态农业模式
鲜食玉米是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食材,许多农户采用分期播栽的方式,以达到均衡上市、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目的。每年到了10月、11月最后鲜食玉米上市后,就在玉米行间套种冷季型牧草如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等养鹅或牛、羊,同时将鲜食玉米秸秆,作为畜禽养殖的天然饲料。创建了鲜食玉米-奶牛-牧草生态农业模式,制定了《鲜食玉米-奶牛-沼气-牧草链式操作规程》(DB32/T1158-2007),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3基于“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模式的技术
标准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对均衡的地区,根据种植与养殖的对象和规模,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的配置,使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协调发展,同时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通过延长生物食物链,延伸农产品产业链。
3.1经济林果与畜禽、水产并重的种养模式
近年来,通过集约化种养示范,创建了在经济林果下种植牧草养殖畜禽、畜禽粪经生物发酵肥水养鱼的模式。资源配置:区域面积为1,000hm2,则林(果)、牧草所占耕地为650hm2,开挖建设水禽、渔共育的池塘250hm2,沼气、畜禽舍、围栏场地等配套设施25hm2,基础设施占用75hm2。一般养殖牲畜800~1,000头或养殖20,000只以上家禽规模时,建设500m3左右的沼气池。研究制定了扬州市地方标准《林-牧草-鹅-克氏原螯虾链式操作规程》(DB3210/T55-2013),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3.2鲜食玉米-牧草轮套作与畜禽、水产并重的种养模式
通过集约化种养示范,创建了与特粮特经作物轮作、套作牧草、秸秆与牧草养殖畜禽、畜禽粪经生物发酵肥水养鱼的模式。资源配置:区域面积为1,000hm2,则鲜食玉米或牧草种植所占耕地面积为800hm2,畜禽舍、围栏场、青储池等配套设施面积120hm2,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占用80hm2。养殖羊14,000~15,000只,或肉牛2,000头,建设沼气池800m3左右。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鲜食玉米-肉牛-沼气-克氏原螯虾链式操作规程》(DB32/T1686-2010),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二“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示范推广
1建立江苏省农业标准化
示范区为了快速推进“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步伐,应在“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实施的集中区,建设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主要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周边的农户看得到、学得会、用得上。如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2008年在江都市仙女镇银河农业生态园,建成了江苏省“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在邗江区公道镇现代渔业产业园,建立了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繁育与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12年在邗江区方巷镇徐氏鹅业合作社,建成了江苏省林间套种牧草养鹅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在高邮市送桥镇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开始建设江苏省牧草-畜(禽)-渔标准化示范区。以上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为“双链型”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板。
2创建“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产业化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农民土地承包条件下,分散的、千家万户式的自主生产经营。为达到“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必须创建良好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产业化运行机制,将农户组织起来,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的“双链型”生态农业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双链型”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大多采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示范区+农户”的运行机制,其生产经营的基本框架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合科研单位创办示范区,以示范区为样板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对示范区和参与农户实行农资统供,统一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的农产品统一回收,统一品牌销售、优质优价。
3创立品牌
农产品发展“双链型”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高附加值、有“品牌”的生态农产品,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偏离了这一宗旨,生态农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产业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根本上、源头上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达到创立“品牌”农产品的目的,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够与国际接轨,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如宝应“倾心”牌莲藕汁、仪征“馋神”牌风鹅、高邮“红太阳”牌双黄鸭蛋、邗江“刮刮叫”牌鲜食玉米、兴化“红膏”大闸蟹、盱眙“盱眙龙虾”等知名品牌,市场价格通常比相应普通农产品高得多。
作者: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韩光明毕建花朱凌宇徐荣王桂良单位: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三位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制度
1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制度
基础要素在东林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三种制度基础要素共同发挥作用。首先,规制性要素特别强调明确、外在的各种规制过程。从制度建立的视角,地方政府出台的规制性政策文件对合作农场的制度和组织属性作出明确界定。2010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的通知。当前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合作农场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之一。应农民加入合作农场后转型为“职业农民”的需求,地方政府于2012年印发《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的通知,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人才成长机制。实行持证职业农民制。强制性的规制性要素是合作农场制度创新的核心成分,为合作农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基础。政府还在引导、财政和信贷扶持、税收减免、经营范围与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性规制。合作农场成立之后,内部建立起一套运行规章制度,涵盖合作社章程、农场协议、种植管理合同、农场员工规章制度(种植员、放水员、仓库保管员等)。但对合作农场的雇员来说,职位规则的激励作用尚不明显。种植农场的雇员,有2/3对于前一年的农作物单产、小麦和水稻的标的产量、奖金计算方式等一概不知情。然而,这种形式的好处是不用担心下雨影响生产等。因此,标准制定不合理也不会说。偿付规则的制裁中,包括由雇员自己填写打分表的形式,涉及偷拿集体财产、偷卖集体粮食等处以加倍罚款,2-3次以上将解雇。其次,规范性基础要素,强调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还存在说明性、评价性和义务性的维度,包括了价值观和规范。东林合作农场制度的主要创建者是东林村村两委,来自村集体层面的其他规则和价值观构成了合作农场的规范性基础要素,主要有《东林村村民自治章程》和《东林佳苑小区管理“十不规范”》。《自治章程》为村委会管理本村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财务这一职责提供了规范性基础,赋权村委会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村成立由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小组,对村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早期的规范性制度理论家帕森斯就将共同规范与价值观视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基于村集体的共同规范和价值观为稳定合作农场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制度基础要素。第三,制度的文化—认知性要素构成了关于社会实在的性质的共同理解,以及建构意义的认知框架。合作农场的社员大多生活在同一个行政村的村域共同体之中,东林合作农场的管理层与村两委属“一套班子”:场长即理事长,由村主任担任;副理事长也是村两委成员;其他成员则是按照技术分类的小组长(仅有日常生产管理的权责)。关于农场发展及利益分配的重大决策主要是由以村书记和村长为代表的村两委共同决策。在村民自治的情景中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威,构成了管理者与农场雇员之间互动的支持。在东林村,身兼私人企业老板的村书记与曾任蔬菜合作社社长的村主任,不仅具备科层制权威,同时也拥有魅力型权威。合作农场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代表议事会,文化—认知性要素为合作农场提供了一定的信任基础。
2三位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建立合作农场成立以后,村两委与上级相关农业部门开始密切的业务往来,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拓宽了农场产业化生产的思路。村两委领导去河南考察后,提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获得六项专利)。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及地方农委等合作,实现定性、定量生产有机富硒的水稻、小麦,单位产值约10.5万元/hm2,效益6.0万元/hm2。由富硒有机大米项目,因一个科技项目落户而产生了“一头猪、一亩地”和“富硒水果园”的生态种养殖项目,应用发酵床养猪及猪粪干湿分离新技术建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用米厂的青糠、谷糠、小麦喂养生态猪、有机硒猪,并实行母猪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肉猪生产的百分之百发酵床、自动给料系统。并与政府部门合作建成土壤氮磷拦截工程。当前生态养猪场占地3.5hm2、总投资1350万元,设计年产肉猪10000头,其中5000头为生态优质猪肉,产值3500万,效益600-800万,争取三年内实现每亩平均效益10000元。创建有机水果生产基地,占地4.0hm2,投入250万元,建有设施大棚、保鲜仓库,引进水果新品种12种,年产水果90t、产值70万元。继有机水稻项目、生态养猪和富硒水果园等生态种养殖项目之后,村两委带领下的合作农场正在积极创建东林生态旅游基地。利用3%的农业设施用地指标(政策规定)开展建设,打造集果园采摘、农场体验、生态农家乐、营销门店购物等于一体的生态游线路,打造集生态生产、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模式。整合外部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借助各类涉农项目,东林合作农场生态循环农业正走向“机械化”、“生态化”和“科技化”的新“三化”之路,打造“种植业(稻田和果园)+养殖业(猪场和羊场)+生态旅游业”三位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合作农场收益的60%归村集体,40%用于支付农场员工工资和奖金。在农场层面,实行“大承包、小包干”的经营方式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包括支付管理费及管理人工费的标准、奖励方式、支付方式,亩均管理费、月基本工资等。由村两委制定承包管理标的(年际有波动,一般以农户经营方式的平均亩产为基准),如2011年的标的为水稻7500kg/hm2,小麦4125kg/hm2,定奖赔各20%(按正常年份产量)。与种植农场不同,生态养猪场很难制定承包管理标的。当前村两委也开始着手入股分成的分配机制。当前的养殖业激励主要来自规模生产,通过循环农业规避个体养殖所面临的猪场环境压力,且能更好地分担市场风险。当前合作农场实现的利润,在按章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后,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每人200元(基本可以解决一人一年的口粮所需),共60万元。同时,合作农场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以低于市场价20%供应村便利店,村民可凭粮食银行卡定量购买。
二、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制度创新机制
1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共同约束机制
规制性、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三种制度的基础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建立起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村民就业保障与社会管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现代农业模式。地方政府出台的规制性文件,是合作农场制度创新的核心成分,为合作农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基础。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土地流转、设施用地、风险保障等家庭农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通过政府规制有效控制龙头企业经营中的“非粮化、非农化”现象。基于村集体的共同规范和价值观为稳定合作农场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在村民自治的情景中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威,构成了合作农场中管理者与农场雇员之间互动的支持性制度要素。以村集体为单位的合作农场,发挥着生产发展、就业保障与社会管理等多重功能。地方政府和村两委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合作农场发育的积极推动者,在组建引导、宣传动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动员大会、大讨论等,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舆论氛围,规范土地有序流转、统一村干部的思想。2010年太仓市出台《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合作农场的方法和形式、基本原则,组建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及主要政策措施等。在土地、人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政府出台了具体措施;其次,村两委作为合作农场运行的管理主体,在决策、操作、监督制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将治理组织和经济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的制度设计,合作农场的管理层与村两委属同一班子,运行规则主要是村两委决策。在东林合作农场,村庄层面对土地、人力、资金、技术、信息及社会资本等各类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顺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2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的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
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机制的再生产,是三位一体的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的制度诱因。对于合作农场的成员,由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养殖业)的特殊性(生产的周期性、以及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难以制定生产的管理标的。长远来看,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的面积将会受到规制性和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双重制约,不仅在政策上面临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的双重目标,在土地集中流转方面也会因边界不重合而受到村庄治理边界的限制。从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创新的视角,总的来看,土地流转实行“三权分离”的目的就是保障承包经营权带给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原承包农户以更多的财产收益,而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东林合作农场模式,一方面构建了“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农民参股”的承包地规模经营,强调了集体产权的合作优势;同时,它整合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统筹收益与置换,强调了农民作为承包主体的财产权和合作参与,进而突出土地合作化经营的规模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整合。最为关键的是,不单是土地资源,合作农场有效地在行政村层面进行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包括人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为最大化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创造最佳条件。
三、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多途径提高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绩效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表明,农业必须按照产业的特性(即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但完全依靠市场化不可能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提高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至为关键。基于太仓东林合作农场的案例,政府部门应采取多元方式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合作农场;加大财政、信贷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土地整治、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扶持合作农场的发展;依法减免合作农场税收,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支持合作农场参与粮食和农资经营,包括开展自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业务,向本组织成员农户代购和代加工自用粮食;保障合作农场建设用地,如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农业机械存放场库用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统筹安排用地计划。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发挥政府在外部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对合作农场的发育尤为关键。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中,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相关的指标权重,缩小GDP的考核权重,激励地方政府在追求产业绩效的同时,避免农业产业的非农化、农业种植的非粮化趋向。
2多维度加强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组织发育
具体体现在人力、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方面。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发育的重要因素,在太仓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另外,通过建立收益权与决策权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吸引年轻人才回流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设中。还可以允许非社员参加理事会,外聘专家和政府官员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等。股权设置方面,可参照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经验,建立外部的股份交易市场,允许非成员持股,但没有投票权。技术方面,需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支持,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信息农业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并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信息要素方面,建议通过网络支持,减少信息不对称,与其他合作社或合作农场的项目联结。除了积极引进农业专家和项目,需要搭建农业与市场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农业信息源和数据库,为应对现代农业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作者:王晓莉孟庆国单位: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一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1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象保障部门只是单纯的提供气象信息,不同的农业生态作物在不同气候下所受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对农业提供气象保障,有效布局生态农业结构,就需要明白气候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以下几个因素是最为主要的:温度因素,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农作物的活跃生长温度要大于10℃,作物在生长气期每天温度累积的总和,称之为积温,根据积温基本上我国可以划分出5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以及寒温带。当白天温度和阳光适宜便于作物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更多的养分,夜间温度低光照少,呼吸作用下降,便于自身养分积累;水分和光热,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水稻甘蔗等作物就是需要水分多的作物,而甜菜高粱等就相对需要较少,然而我国降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年降水量以400mm为标准,东西主要产业分别是种植业以及畜牧业,又以800mm年降水量将南和北划分为水田农业以及旱田农业。当水分和光热在空间地域上结合得越好,作物的生长也就越好,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地域水分和光热相差加大,因而对农业作物的生产也有着重要制约作用。
2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气象设备的运用,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测也越来越准确,气象保障可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预防提示,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作物生产的保护对策,从而保障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气象保障服务可以精准地提供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便于作物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进行产业布局,从而避免盲目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产量和质量,在不同气候环境下,作物的产量由于受到温度、光热、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作物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影响,其气象保障正好可以根据准确的气候信息指导种植方法的改善,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预警自然灾害,保护环境,天有不测风云,往往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会使得收成颗粒无收,良好的气象保障服务可以提前预警,便于对作物提前做出方法措施,以免受灾,气候的变化往往也会改变作物生长环境的变化,气象保障服务可以提供有效的天气数据,便于作物种植的转移,从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进一步加强气象保障服务
随着农业结构升级,对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专业更精确的气象保障,对此,除了继续保持发挥原有的气象服务优势外,也要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标准,拓展更多的气象保障渠道,进一步推进气象观测业务的力度与精细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问题开展更专业的研究探讨,加大气象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密切联系农业基层,从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三结语
只有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其他经济才可以更顺利地得到发展,农业作为经济产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力推进气象保障服务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农业发展。
作者:张崇辉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市海拉尔区气象局
一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分析
目前对太阳能发电方面研究较多的为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农业大棚发电项目起步较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晚,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对其研究最多的属欧洲和日本,但研究内容多趋向于对光伏组件与大棚的结合方式、光伏组件类型及发电效率等方面,如荷兰Wageningen大学、日本学者Yano及意大利企业的研究。针对发电项目对生态农业影响研究很少,日本学者Yano比较了太阳能电池板直线布置和上下间隔布置对温室室内光照和发电量的影响,国内昝锦羽等人就光伏温室大棚内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本文从光伏大棚发电项目对大棚的结构、大棚内农作物光合作用及大棚内温度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
1对大棚结构的影响
1.1普通农业大棚支架
普通农户自建大棚主要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其棚型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钢材结构和竹木、钢材、水泥构件等多种材料的混合结构。
1.2光伏大棚支架
在选择太阳能光伏支架时,一般均要考虑到风荷载对支架强度的影响及外界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的腐蚀作用,因此,对太阳能光伏支架所选用材料需进行特殊工艺加工,以加强支架抗腐蚀能力,从而让支架达到预期使用寿命。目前较为流行的光伏支架为采用热浸Zn处理过的优质钢件。可见,与普通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抗风、雨、雪,抗腐蚀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高强度和抗腐蚀性,可减轻自然灾害对植物伤害,有助于农产品品质提高。
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1太阳光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太阳辐射光谱随波长分布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紫外线占太阳能光谱7%,波长小于400nm;可见光占71%,波长介于400nm~760nm之间;红外线占22%,波长大于760nm。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园艺学家认为44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00nm~700nm的红光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而绿光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其它色素所吸收,然后将其用于光合作用,但大部分绿光将被反射以显示叶片特有的叶绿色。还有许多其它复杂生长过程需要来自于光谱中不同区域光的照射。
2.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辐射的响应
2007年九江学院王殿元等人对硅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范围进行了研究性实验,测量了不同波长光谱下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池的相对光谱响应曲线。从该研究结果可看出,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响应,但最主要的响应范围为800nm~900nm,即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但吸收最多的是波长在800nm~900nm之间的光。对比植物光合作用最活跃的光谱范围与硅太阳能电池对光谱的响应范围可知,硅质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最多的太阳光光谱波长在农作物光合作用活跃范围之外,即这部分光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实质性意义。因此,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对大棚内植被影响较小。
二对大棚内部温度的影响
传统蔬菜大棚在夏天高温时棚内温度可达50℃以上,大部分蔬菜在夏天无法种植。2014年昝锦羽等人对光伏大棚内温度进行过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白天棚内温度大部分情况下低于棚外温度,夜间棚内温度高于棚外温度,即太阳能电池板在夏季和中午能阻止过多热量进入大棚,抑制大棚内温度过度上升,在冬季和夜晚时,则能避免温室内热能流失,降低晚上温度下降速度,可有效起到冬季和夜晚保温作用。
三结语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相比普通农业大棚,其运行对生态农业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有:a)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从大棚支架的材质上,较普通农业大棚更坚固,更能抵御自然灾害破坏;b)光伏农业大棚解决了普通大棚头痛的保温、升温的问题。不利影响主要为微弱的遮光影响。但这种影响较小,可通过选择不同喜光类型的植物及采用LED灯补光措施来减缓这一影响。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利大于弊。
作者:杨月梅曹艳芳王淼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1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主要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种新型的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生产的成本,节约能源,进而实现农业环境的自净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纵观这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属于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成分有机组合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内外交流、开放循环以及关系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其利用多层次的物质循环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效率。例如,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载体,可以将植物的秸秆、树叶以及草等植物进行加工处理,生成饲料,饲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粪便又可以养蘑菇、饲养其他的动植物,将饲养的动植物喂食另外种类的生物。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市郊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废弃物、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从而解决和控制污染问题,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兽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而来的。这种肥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植物根际的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能,同时还减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合成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技术将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中的农药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出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因它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所以难以大规模使用。近期又有学者提出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农药残留。由此可见,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决农药残留是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态农场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态农场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每年都以单调递增的速度增长。现代的养殖场将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来,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养殖场的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能源供应紧张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生物围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与废物进行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就会转化为能源、肥料、化工产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术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庭院经济营养项目较多,集约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资金周转与积累较快。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粪便与生活垃圾进入发酵池,可以直接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方式构成了多层次、多途径与多功能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发展新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注重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在农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相关作用,使其发展的更好。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是非常明显的,其所取得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为更好的发展农业,应积极主动应用微生物。
作者:洪彩霞单位:江苏中宜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一、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可以实现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较好统一。当基本的温饱解决后,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升级,必然助推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升级。在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上,追求量的同时,要按生态农业的标准确保质的要求。可以选择从满足基本质量安全的生态标准,向较高水平的生态标准分类发展不同质量级次的生态农业。
二、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主体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其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配置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于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要顺“市”而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已初现端倪。生态农业经营者在面临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一般市场风险外,也会面临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特别是他们精心营造生态产品的异质化、策划生态产品的市场细分时,还会面临其他不法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影响。为维护统一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发挥相应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公共治理服务。其次制定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切实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督链条,破解市场主体因“囚徒困境”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标识认证,保护不同级次生态农业品牌,让农业生产通过更加生态的方式而有利可图。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互补而不跨界。从这方面看,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
三、技术与制度的关系
不同生态农业理论都共同强调可持续性、安全性、自然属性。其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生态农业的发展存在返璞归真的趋势,强调回归自然,还是以一种纯粹的生态农业观,反思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的危害,强调去化学、去石油化倾向,技术视角的生态农业仍然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反映了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般自然规律。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中,现代技术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如各种自然生态链的恢复和完善技术、环境治理技术、生态循环技术、节水技术、转基因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生态植保技术等等。但是某些技术的使用如果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正确运用。尽管如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更要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同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除了技术外,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基础。生态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需要综合的制度变革,如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协同推进,这将有利于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组合,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利于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来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转变政策思路,按照微观机制重于宏观统筹的原则,以恒产促恒心的方式,提高微观主体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也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推行生态效益补贴,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正向激励,以提升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应用水平。对于滥用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为,更需加强反向约束的制度建设,让违法违规者得不偿失。
作者:闻新国单位:中共鄂州市委党校
(一)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针对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黄羊河集团公司抢抓机遇,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措施。在甜糯玉米、制种、芦笋、辣椒、果品等作物上全面积推广使用粘虫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生物诱芯、生物农药等物理及生物防病、防虫技术。果品公司有1000亩果园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黄羊河肉羊养殖合作社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迄今,黄羊河集团共有2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3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二)规范农产品生产技术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公司注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推行院企合作,加快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近年来引进推广甜糯玉米、芦笋、辣椒、洋葱等作物新品种1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膜下节水滴灌、玉米精量播种、“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物理(生物)防虫等先进农业技术。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以及肥料等农资投入品的统一购入、统一管理、统一发放,使农业新技术得到了快速、高效推广和应用,同时杜绝了不合格农资产品乱购乱投现象,确保了农产品生产投入品安全。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重点做大做强食品公司、种业公司、蔬菜公司、果品公司和肉羊养殖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发展。食品公司主要从事甜糯玉米、芦笋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现有标准化甜糯玉米种植基地2万亩、芦笋基地3000亩,已建成3000万穗真空保鲜甜糯玉米生产线、4000吨速冻玉米(蔬菜)生产线、2000吨玉米干籽加工线各一条,年产值1亿元。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HACCP、ISO22000、GAP及出口食品种植基地备案认证,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种业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杂交种繁育、油葵制种,每年落实制种面积3万-5万亩。投资3000万元建成现代化良种加工中心,拥有一套700吨/批玉米果穗干燥系统,一套10吨/小时籽粒干燥系统,一套10吨/小时精选分装加工流水线。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2000万元。蔬菜公司年生产销售脱水蔬菜1000吨、辣椒酱1.2万吨、鲜洋葱1万吨;果品公司建有标准果园1万亩、建成1万吨恒温气调保鲜库,生产的金冠苹果、皇冠梨、早酥梨销往全国各地;养殖合作社已建成8个规模养殖小区,养殖户160户,年出栏肉羊6000只,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各产业均形成了规范的基地栽培技术、生产管理规程、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主导产品的科学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
(四)探索节约生产模式
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公司探索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体系。一是引进大型饲草收获机、柔丝机、打包机,开发便捷式塑料包装青贮饲料等,在收获农产品的同时,对玉米秸秆等产品辅料进行收割青储,成为肉羊养殖优质饲料的主要来源。二是充分利用甜糯玉米秸秆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玉米果穗苞叶、玉米芯、穂柄、穗尖、花丝、不合格玉米果穗、麸皮等副产品,经再回收青储或粉碎风干后,成为养殖业的辅助饲料。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又能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形成“玉米种植(加工)秸秆等副产品加工饲料畜牧养殖有机肥玉米种植”的循环再利用模式。
(五)加强环境建设
提升企业形象近十年来,公司每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三纵八横”骨干防护林网体系,企业内部森林覆盖率达到23.7%,比河西走廊森林平均覆盖率12.3%高出11.4个百分点。借助民生工程建设,实现了对企业内90%居民区的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及亮化的“五化”建设和“队队通油路”的目标,企业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被认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黄羊河旅游业的发展,对展示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建设,黄羊河集团公司现代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已经成为区域内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典范。企业集团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并获得“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等荣誉。
作者:李宗文刘凯军单位:甘肃农垦黄羊河集团公司
1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主要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种新型的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生产的成本,节约能源,进而实现农业环境的自净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纵观这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属于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成分有机组合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内外交流、开放循环以及关系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其利用多层次的物质循环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效率。例如,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载体,可以将植物的秸秆、树叶以及草等植物进行加工处理,生成饲料,饲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粪便又可以养蘑菇、饲养其他的动植物,将饲养的动植物喂食另外种类的生物。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市郊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废弃物、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从而解决和控制污染问题,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兽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而来的。这种肥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植物根际的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能,同时还减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合成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技术将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中的农药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出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因它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所以难以大规模使用。近期又有学者提出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农药残留。由此可见,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决农药残留是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态农场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态农场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每年都以单调递增的速度增长。现代的养殖场将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来,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养殖场的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能源供应紧张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生物围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与废物进行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就会转化为能源、肥料、化工产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术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庭院经济营养项目较多,集约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资金周转与积累较快。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粪便与生活垃圾进入发酵池,可以直接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方式构成了多层次、多途径与多功能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发展新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注重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在农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相关作用,使其发展的更好。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是非常明显的,其所取得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为更好的发展农业,应积极主动应用微生物。
作者:洪彩霞单位:江苏中宜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1昆明地区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的自然要素
云南省会城市昆明,2013年市域总面积为21473km2,其中市区面积约330km2。2012年全市总人口为726.3万。
1.1地理环境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分类: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适宜传统农耕的基本农田和耕地较少。昆明地处西南边陲和云贵高原中部,滇池盆地北部,市中心海拔1891m。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市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
1.2气候特征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h左右,无霜期240d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昆明市高原农业特色突出,“斗南花卉”、“呈贡蔬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全市将重点在蔬菜、花卉、畜牧产业取得新突破,以绿色、低碳为农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根据上述人口、土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昆明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在昆明地区推广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较为适宜。
2昆明地区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具体案例
笔者对昆明地区推广“猪—沼—果”和“猪—沼—蔬”生态农业模式的二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已建成正常运行的一个案例进行了验收监测。已建成运行的项目选址为昆明市西山区团结办事处龙潭大河果园,建设昆明明君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3000头,同时放养鸡、鸭、鹅,以此延伸农业养殖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所在区域为山区果园,主要种植苹果,由于果园土壤肥力退化导致了产品品质退化。项目引入后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产生的养殖废水和粪便经沼气池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施用于果园改良土壤肥力和苹果品质,由此实现养殖废水、粪便零排放。另一个正建设完善项目选址为昆明市西山区团结办事处龙潭小村,建设西山区团结现代农业观光园,其生态农业模式与上述昆明明君生猪养殖场为同一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①应用了生物发酵床干清粪工艺,通过生物发酵有效地将尿液、废水、粪便转换为高效有机肥,消减尿液、废水、粪便和除臭的效果优于其他清粪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养殖“三废”的处理能力和去除率;②在种植方面,除了苹果、桃、梨等果树外,还进一步延伸种植了大棚草莓、蔬菜、花卉,以及有机蔬菜盆栽育苗;③在养殖方面,进一步延伸放养羊,利用山上林间放羊,形成植物与牲畜间生态循环;④设置了生态餐厅和盆景展示,形成具现代生态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⑤将沼液、沼渣进一步生物发酵为腐质肥,提高了有机肥效和农业生态循环率;⑥引进推广改性塑料圆筒卧式全自流太阳能增温沼气池新型沼气技术,被列为西山区引进沼气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点,积极示范推广。
2.1验收监测项目概况
本文验收监测的昆明明君养殖生态农业模式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生态环保投资16万元,主要用于地下水防渗处理,沼气、沼液收集池,雨污分流管网,初期雨水收集池,粪便发酵池,安全填埋井,饲料加工机械除尘装置等生态环保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项目养殖场圈舍、仓库及生活办公区建在当地主导风向西南风的下风向,远离村庄和居民区,场中间和周围保留原有大部分苹果树,形成绿色屏障有效阻隔项目噪声和异味外逸污染扰民。项目各圈舍设置排水管道,圈舍废水和生活废水引入沼气池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作为浇灌水和有机肥用于周边果园的施用,不外排。
2.2验收监测项目污染治理与验收监测
2.2.1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猪的排泄物、圈舍冲洗水等,以及日常员工生活废水,全部进入沼气池处理,经处理的废水作为果园的农家肥施用。项目产生的污水在平水年0.8~0.9hm2(12~13.5亩)的果园即可消纳,项目周边果园面积超过33.33hm2(500亩),可完全消纳所产生的废水,不外排。项目生产生活废水产生总量为3.2m3/d,1168m3/a,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作果园农肥,不外排。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无废水外排,实现了整个“猪—沼—果”能源生态系统废水零排放。
2.2.2废气项目废气来源于三部分:一是饲料加工设备产生的粉尘;二是猪舍和猪粪堆场散发的恶臭,即异味;三是厨房油烟。①粉尘:项目设置自制的饲料加工设备。粉尘主要由饲料的配料、提升、混合、包装过程中产生,项目的饲料加工设备为全封闭系统,设置除尘效率99%的布袋除尘器有效除尘,且远离周界。由于全封闭生产和车间、果树的阻隔,粉尘不会飘逸到周界外。②异味:猪舍和猪粪堆场是散发恶臭气体的主要场所,圈舍采用常规干清粪工艺,经每天的清扫,将粪便外运发酵,使产生的异味大为降低。项目位于敏感点的下风方向,有山体阻隔。通过距离扩散作用和山体、果树阻隔,可有效降低项目所产生异味对外环境的影响。经验收监测,养殖场猪舍、沼气池、粪便发酵池等污染源产生的异味在周界各监测点的监测值为17~37(无量纲),达到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7标准,即:臭气浓度≤70(无量纲)。实现了异味达标排放,不扰民。③生活废气:项目设置有员工小厨房,厨房每天工作3~4h,产生少量油烟,项目在厨房安装国家认证免检的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油烟,达标排放。
2.2.3噪声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猪的叫声以及饲料加工机械。牲畜均在圈舍中饲养,饲料加工机械位于封闭的仓库内。噪声经墙壁隔声和距离衰减降噪。项目粉碎饲料和喂猪食等生产操作在昼间8h内单班完成,夜间无上述操作,不会产生机械粉碎饲料噪声和喂猪食引起的猪叫噪声,且养殖场中和周围有大量的果树隔声降噪。经验收监测,养殖场周界各监测点的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6.2~55.0dB,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实现了噪声达标排放,不扰民。
2.2.4固体废弃物养殖场猪的粪便产生量约为1314t/a,每天进行人工清粪,粪便在经防渗处理的粪便发酵池堆放腐熟后作有机肥,施用于本项目附近的果园。发酵后的粪便重量约876t/a,需19.467hm2(292亩)土地用于消纳粪便。项目周边的果园面积超过33.33hm2(500亩),可完全消纳项目养殖粪便。项目建设两个安全填埋井,灭菌、安全填埋病死猪。项目另有少量的兽医药品包装物、沼气池渣及旱厕粪便产生。牲畜医疗废物,经集中收集,妥善存放,交兽医废物收集处理单位处理;旱厕粪便进入沼气池处理,沼气池池渣清理后送至附近果园作为农家肥。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桶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率达到100%。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完全处理处置,不外排污染环境。
3综合效益与节能减排实效分析
以上述生猪养殖项目为代表的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果树、蔬菜)、养殖业(猪、鸡、鸭、鹅)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符合昆明地理气候、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农业和养殖生产实际,其应用推广优化了农村能源结构,“三废一噪”污染防治措施有力,农业节能减排实效显著,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1经济效益
促进生猪生产。通过兴办沼气,多养猪可多产沼气,多产气就能节约大量的薪柴和煤炭。据调查,建池户一般比没有建沼气池的养殖户,户平均要多养3~5头猪,每猪纯利都在80元以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提供大量的优质沼气肥,推动果业和其他农业经济的发展。沼肥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可替代化肥,节约种植成本。“猪—沼—果”模式经营户沼气节能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户均5280元,人均1040元。
3.2社会效益
优化了农村能源结构,彻底改善了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尤其是实行了沼气池、猪舍、厕所的三结合布局,人畜粪便进入了沼气池,消灭了蚊蝇孽生场所,一些寄生虫和病菌在沼气池内得到杀灭,减少了疾病传染,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同时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
3.3生态效益
节能减排实效。兴办沼气,开发再生能源,可大大减少对森林资源消耗,农户建1个6m3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约柴草2.5t,相当于0.35hm2林木年生长量。1个8~10m3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其所产沼气用作清洁燃料1a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5t,所产沼液可替代1t尿素用作农肥,杜绝了化肥对农田土壤的污染,节能减排实效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沼气肥是一种优质农家肥,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及耕作性能有着积极的意义。据调查分析,施用沼气肥的水稻田,3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微生物十分活跃。土壤已不再是依赖化肥为代换物的简单介质,农民施用化肥、农药量大为减少,不仅减少了农业投入,还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的污染,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3.4存在问题
(1)明君养殖实例沼液推广面不宽,仅用作果树施肥;
(2)明君养殖沼气未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效能,仅作为厨房燃气;
(3)团结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沼气池还在建设中,农业生态循环和节能减排实效未能完全体现;
(4)昆明市对“猪—沼—果”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的力度不够,试点和经验较少。
6昆明市深入推广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对策建议
(1)沼液是优质有机肥,可进一步推广用作项目周边果树以外的其他农作物施肥,或将沼液、沼渣进一步生物发酵为腐质肥,以提高肥效,减少污染。
(2)沼气产气正常时可考虑进一步推广用作小猪圈舍加热育仔、点灯照明、煮饲料、蔬菜花卉大棚保温、沼气发电、厨房燃料和浴室热水器加热等清洁能源或清洁燃料。
(3)应以打造蔬菜、花卉、畜牧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为契机,积极研究创建昆明地区新型生态农业模式,促使“猪—沼—果”模式向“猪—沼—菜”和“猪—沼—花”模式延伸。
(4)西山区团结现代农业观光园是西山区引进沼气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点,同时也是具现代生态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值得积极推广。
(5)应积极推广改性塑料圆筒卧式全自流太阳能增温沼气池和沼气发电等新型沼气技术。
(6)应强化对沼气池用户的安全培训,严格要求沼气池维护的安全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7)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属地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组织有关专业机构顶层研究设计适宜昆明市的新型生态农业推广模式。
(8)加大调研范围。建议有关部门或机构进一步拨付课题经费,组织调研课题组深入调研,提出有益推广的对策措施。
(9)建立示范典型。积极扶持和构建示范基地或推广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加大推广力度。
(10)建立保障机制。上层建筑制定鼓励和倾斜政策,实施政策保障;相关部门统筹组织行业应用推广,实施组织保障;财政计划加大并落实扶持资金,实施资金保障。通过3大保障机制,把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的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以此助推昆明市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
作者:王劲 陈云进 单位: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
1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重庆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一般海拔高,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很好,被现代工业污染小,武陵山,大巴山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河流、水库、池塘、水资源丰富,大部分水质清新无污染,形成重庆地区罕见的绿色生态环境,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发展“无毒、无公害绿色食品”这一特色产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重庆市开县满月乡,草原丰富,可以发展肉牛、山羊等草食动物,乡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在“特色”上做文章,带动扶贫示范区的建设,使扶贫示范区上了档次升了位。
2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市场信息传递不快
重庆三峡库区农民,因为由于处在边远贫瘠的自然环境,交通闭塞,通信不畅,缺乏市场需求的更多的了解,更不用把握市场。大多是“凭着自我感觉抓生产,跟在别人后面搞调整”,产品质量不高,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更少;品牌意识不强,持续发展力弱;产业规模小,形成不了支柱产业。
2.2科技推广力度不大
重庆三峡库区在农业科技,尤其是生态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上严重滞后。即使有一些实用技术,也是覆盖面小、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产品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年轻人不爱农、不懂农、不从农,“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
2.3示范基地建设不强
重庆三峡库区不少生态农产品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而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或零星的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吸引不了市场,缺乏参与大市场流通的能力。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中介组织不完善,产业链缺乏张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滞后,大多数农副产品以原料进入市场,很难实现更多升值。
3重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采取的有效措施
3.1更新观念,切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第一,要调整品种结构。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人多我新”的原则,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并彻底改变主要从事种自养自足产品的现状,向生产更多优质的产品转变,从而占领省(市)及国际市场。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地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第三,要畅通流通体系。把分散、零乱的产品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联系定点销售地,抢占市场,扩大产品销售。
3.2树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农技站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依托农校、农函大,搞好农民科技培训,鼓励“土专家”“田秀才”,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加工信息和科技承包服务。例如,重庆市移民局和西南大学合作,制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并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的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又例如,重庆市开县提出了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在稳定粮油和生猪生产的基础是,着力发展柑橘、蔬菜、中药材和山羊、生态鱼、肉兔等特色产业。现有开县锦橙、开县木香、开县春橙、开县龙珠茶、“九龙山”大米、龙须牛肉、开县冰薄月饼、水竹凉席等驰名品牌。开县近年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作者:潘仲海 单位:重庆市开县党校课题组
1立体生态农业存在困难和问题
1.1基础条件薄弱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境内沟壑纵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且布局不均匀,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坡地多,耕作条件差,且多数未开发整理,土地生产能力较弱。
1.2劳动者素质低
由于受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粗放生产管理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1.3扶持政策资金不足
一方面由于受县级财力所限,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无法安排,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项目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但企业反映办理手续非常繁杂,关口多、门槛高,无法争取。
1.4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总体结构不合理,农技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没有一套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在品质上缺少比较优势。
2对策和建议
2.1优化立体产业区域布局
要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高海拔地区抓林果、中海拔地区抓粮烟、低海拔地区抓热作、科学发展畜牧业”的立体空间布局,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好特色、用足特色、开发好特色。
2.2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庄、法〇、妥甸等乡镇为主发展优质粮食、蚕桑、早青蚕豆、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大麦地、安龙堡、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冬早蔬菜生产基地;以法〇、鄂嘉等乡镇为主发展茶叶生产基地;以独田、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生态猪牛羊生产基地。加快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以蔬菜、鲜食葡萄、农作物繁种、热区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热作经济。
2.3激发发展活力
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者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结合双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应把其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并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和农机补贴项目。
2.4培育发展主体
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5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养殖业重点示范户培育,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指导特色农业开发和生产。有针对性地搞好科技培训,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力争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6打造绿色品牌
品牌是产业的名片,也是产业的生命线,更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把打造绿色品牌纳入整个产业发展规划,把产业资源开发与培育产业品牌有机经合起来,按照绿色生态的标准规划建设,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打响立体生态农业品牌。
作者:刘克愚 李荣华 李常学 苏亚芳 李顺勇
一、黑龙港及运东地区盐碱地的成因
1.气候因素
全区属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降雨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全年降雨量90%集中在夏秋两季,仅七、八两月降雨就占全年的80%,暴雨期经常出现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极易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春季多风少雨,全年干季长于湿季,在旱季蒸发强烈的影响下,土壤表层水分不断蒸发,土壤中毛细管水流运动又不断补充,使原来溶于水中的盐分聚积地表,危害作物生长,形成了盐碱灾害。雨季是自然淋碱的时期,但雨量分配不均,极易造成涝灾。夏秋积涝往往招致秋后地下水位升高,促使春季土壤返盐。该区群众在治碱实践中,把涝碱的相关性概括为:“涝碱相随,旱碱相伴,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化气升,气散盐存。”
2.地形地貌因素
黑龙港、运东地区大部属于黄河、海河冲积平原,运东近海地区属滨海平原,水土含盐,地表水、地下水径流不畅。黑龙港地区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由临漳的68米降至北排河的7米。地面坡度上陡下缓。运东地区地势平缓,地面坡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为1/万—1/2万,地貌除吴桥、南皮、孟村、盐山一线黄河故道附近较为复杂外,余皆地势低洼,排泄不畅。运东地区的排沥河道均属直接入海的潮汐河道,这些河道均为泥质河口,地面坡度较缓,河口淤积严重,使沥水排泄受到严重影响。运东地区盐碱成因除与内陆盐碱因素相同之外,又有不同特点,主要是受海潮影响。一是大部分是海潮淹没的土地,地下水矿化度高达21—35克/升;二是海水倒灌,南排河在高潮位时可倒灌到沧县东关,严重影响了两岸排咸;三是海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四是地形低洼,排沥受高潮位顶托。运东地区,大部分海退地,成陆年龄较短,形成了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大面积的盐碱荒地。
3.地下水影响
地下水条件是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因素。黑龙港、运东地区地下埋藏着一个庞大的咸水体,其储量多达1 539亿立方米,厚度自四五十米至二三百米不等。咸水体一般顶板上界在20至40米,并有1 900平方千米直接露出地面。地下水不但分布广,而且埋深浅,一般为1.5至2米,矿化度高,一般矿化度大于2克/升,运东地区高达30克/升以上。一般地下水越浅,潜水蒸发越大,地下水愈浓缩,矿化度愈高,土壤盐碱化愈重。咸水体是导致土壤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其埋藏的深浅与矿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盐碱化的轻重。除上述因素外,还与土壤质地有关,与人为活动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运动中,人为治水活动违背客观规律,也加剧了盐碱灾害。本地区旱涝碱咸问题,在整个黄淮海平原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灾害程度最重,治理的难度也最大。
二、盐碱地的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盐碱地的治理,把除涝治碱列入了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活动。经过40年的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科学治碱新路。治理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仍然沿袭传统方法,开展以农业措施为主的局部改良。推广起高垫低、耕作晒垡养坷垃,修土埂畦田和沟洫台田技术,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牧草,种植抗盐作物,并采用水利排灌措施引水洗盐。如黄骅、孟村等县采用沟洫畦田法,每隔50至100米挖一至二米深的排水沟,沟沟相接,形成排水渠网系统。降雨时,排涝洗盐,降低地下水位。河间、盐山、东光等地采用“土埂畦田”的办法,每30—100米围筑起土埂,高约尺许,利用降雨渗透洗盐。沧州专区在1956—1958年共修沟洫畦田、台田和土埂畦田354万亩,增产粮食29 350万斤。1955年,沧县白草冢、崔家窠及黄骅周清庄等地利用南减河秋洪放水淤灌9万亩。淤灌后积聚河泥厚达10厘米,每淤灌一次可种三年好庄稼。采取这些方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但农民一家一户都可以干,群众性的治碱活动,“把全省盐碱地基本上限制在已有的范围以内”。第二阶段(1958—1962年),以水利措施为主进行治理。从1958年到1961年举办了大型除涝治碱工程,大多数地区已经受益或部分受益,有的效益十分显著。如运东地区的青静黄排水渠,控制面积1 891平方公里,在连年沥涝中,发挥了排水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黑龙港地区,从1959年修建了南大排水河以后,为黑龙港南部地区沥水开辟了入海尾闾,它既可以排涝,又能充分满足排咸治碱的要求。新建的排水扬水站及灌排两用扬水站,大部分起到了显著的除涝治碱作用。另外由于水库的拦洪蓄水,使洪水与沥水分了家,进一步改善了除涝治碱条件。但在平原地区治水上,强调贯彻“以蓄为主”的方针,到处拦河打坝,大搞平原蓄水工程,忽视了排水导渗,致使大面积地下水位提高,造成次生盐碱地面积大量增加。黑龙港地区盐碱地由1958年的184.6万亩增加到1962年的279.3万亩;运东地区在没有隔碱防渗的情况下,兴修大浪淀平原水库,周边20万亩盐碱地严重碱化,该区盐碱地由111万亩扩大到148.8万亩。1962年全省盐碱地面积达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最高水平2 321万亩,全省有盐碱地的县份达到116个(包括当时属于河北的天津市郊县),占耕地面积22%,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962年以来,各地根据全省治碱会议精神,初步处理了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碱化严重地区暂时停止了灌溉,解决了地区间的水利矛盾,新建了必要的骨干工程,开展了群众性的治碱除涝措施,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变了土壤含盐情况,实现了治碱会议提出的“基本停止发展,程度不再恶化”的要求,部分地区并有所改善。如邯郸地区,废除了老漳河、支漳河等拦河坝和平原水库等16处,停止了碱化严重又无改善条件的大名县卫东等灌区的灌溉,有的采取了浇“关键水”“保命水”的措施,并加强灌溉管理,基本上控制了碱化发展,初步治理了22万亩轻碱地;40多万亩低洼易涝地获得了收成。第三阶段(1963—1972年),水利工程为主,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1963年全省遭受特大洪水,1964年又发生大面积沥涝,在“一定要根治海河”号召下,总结洪涝旱碱灾害的历史教训,首先抓住解决洪涝灾害这个主要矛盾,并结合改盐排咸的需要,实行全面规划,系统治理。从1964年冬开始,利用一个冬春,按三年一遇治理标准首战运东地区宣惠河,揭开了根治海河的序幕。从1965年开始,大规模治理盐碱地集中分布的黑龙港及运东地区。黑龙港地区开挖了南排河、江江河、老沙河、清凉江、索芦河、老盐河、老漳河、滏东排河、联接渠等骨干河道,14条主要支流、21条一般支流河道。运东地区治理了沧浪渠、大浪淀排水渠、廖家洼排水渠、石碑河、青静黄排水渠等,并完成筑堤建闸、造田植树等配套工程。
1966年冬至1967年春开挖了北排河,并完成滏东排河与北排河的相机排水枢纽。由于扩挖南排河、新辟北排河两条入海通道,排涝能力从治理前的194立方米/秒增加到668立方米/秒,运东地区诸河排水能力由220立方米/秒增加到613立方米/秒。以后又陆续扩建主要支流24条,一般支流162条,大大提高了排涝排碱能力。海河的治理,解决了华北平原洪水沥水及地下咸水的排水出路,为综合治理旱涝碱咸打下了基础。在修建根治海河工程的同时,为迅速改变洼碱地区的面貌,沧州地区1964年掀起以排为主,台、排、改相结合的沟洫台田建设高潮。1964年春天,沧州市佟家花园大队,在一块盐碱地上修40亩台田,是年七、八两月降雨总量达723毫米,超过历年同期雨量1.5倍。40亩台田,不但没有淹涝,还全部获得丰收。而其附近未经改造的盐碱地均受涝严重,减产或无收。1965年春天,全村139亩盐碱地都修成台田。该年全区干旱,全村粮食平均亩产353.5公斤,台田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86.5公斤,比附近涝洼地高出三四倍。其中,台田上的小麦平均亩产173公斤,这个大队也因此成了沧州地区小麦高额丰产的先进典型。沧州专署及时召开现场会,在全区推广佟家花园经验。1964年冬至次年春掀起群众性大搞“台、排、改”高潮,全区投入劳力50多万人,一个冬春修成台田25.3万亩。1965年2月23日至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河北省委书记阎达开等陪同下,视察沧州市佟家花园、盐山县薛沃和东赵庄、沧县大孙庄子的台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盐碱地区推广沧州地区治碱经验。从此,台条田建设在沧州,特别是在运东低洼盐碱地地区成为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冬春农闲季节群众自觉进行维修和新建。1977年统计,沧州地区共建成台条田200多万亩,其中运东地区占2/3以上。第四阶段(1973—1980年代),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70年代初期,随着盐碱地的治理,特别是海河等主要河系的治理,除涝排咸能力大大提高,盐碱地面积显著减少,涝和碱的矛盾缓和了。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干旱和水源不足的问题突出了,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局部地区次生盐碱化威胁加重。多年治碱实践说明,在低洼平原地区,单独解决旱、涝、碱、咸问题,不仅难以解决其中一种灾害,还有可能引起另一灾害的加剧。因此,在治理上不能采取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单打一的办法,必须对旱、涝、碱、咸问题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统一规划,旱、涝、碱、咸综合治理。为了探索综合治理规律,1973年“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中设置了“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课题”。根据国家任务,河北省先后建立了九个综合治理试区,进行综合治理的研究和示范。曲周县和南皮县为河北省的重点,各地、市、县也建立了自己的试区。根据旱、涝、碱、咸的内在联系,开展了井渠结合,采补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咸淡水混浇,微咸水利用,抽咸补淡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黑龙港、运东地区的盐碱地治理发挥了重大作用。地处黑龙港地区的曲周县,历史上是个老碱窝。为了发展生产,同盐碱进行了长期斗争,采取过沟播、起碱土、围埝蓄水、修台田、种植红荆和苜蓿等办法,但由于没有掌握盐碱形成的综合因素,采取单一措施,效果并不理想。1973年秋,中国农业大学(当时称北京农业大学)石元春、辛德惠等六位教师组成科研组,在曲周北部建立了一个耕地面积6 000亩的“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试验区”,开展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经过七个春秋的辛勤探索,总结出了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中心,以浅井和深沟为主的“井组沟网结合,农林水并举”综合治理的方法。综合治理措施分工程部分和农林部分。工程措施是调控水量和水位的主要手段,包括井群:一眼深机井(淡水)和三至五眼浅井(咸水)为一井组,联通使用,做到分层开采,咸淡混用。特别是浅井,它是建立浅层地下水库、调节水量、控制水位、排除地下水和土壤中盐分的主要设施。沟网:即以深沟为骨干的深浅沟系统。干、支均为三四米的深沟,联通成网,将土地分割为四五千亩的地块,为一独立的治理单元。深沟起到灌、排、蓄、补(引渗补淡)的多种作用。每一治理单元内,在浅井和深沟已能控制潜水位的情况下,只设排除地面径流的浅沟系统。灌溉—排咸系统:灌排分开,灌溉渠系中还结合排除浅井抽出的咸水。农林措施主要是平(平整土地)、压(人工压盐)、肥(增施绿肥和有机肥)、林(农田林网化)、种(选用耐碱良种和科学种田)等方面。这是发挥和巩固工程效益,综合治理旱涝碱咸,培肥土壤,建立高产稳产农田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经过综合治理,曲周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1980年,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对曲周试验区进行考察。1982年,28万亩盐碱地被定为“河北农业发展项目”,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分别向曲周县提供折合人民币2 349万元的低息贷款和价值689万元的食品无偿援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上第一次引进外资。河北省政府提供无偿配套资金996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曲周加快了改土治碱的步伐。在中国农大教师的指导下,全县组织了200多名技术人员,发动了上万农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碱工程。施工五年,开渠、挖沟、打井、建涵闸、植树,仅盐碱疙瘩就平掉1.25万个,共动土1 013万立方米。1987年底工程竣工,盐碱地由16.6万亩减少到3.4万亩,减少67%;灌溉面积由0.6万亩增加到21.2万亩。1983至1988年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 000万公斤,棉花1 793万公斤。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土壤学家萨博尔奇教授称:“中国盐渍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②,国际上先后有52个代表团到曲周参观考察。为了探索运东地区治理盐碱的路子,1974年2月,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北水利专科学校等在南皮县乌马营建立了综合治理旱涝碱盐试验区,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其基本措施是:以排为基础,建立排灌分设的两套沟渠系统;浅机井与深机井相结合,进行咸淡水混浇、轮浇,并利用咸水灌溉或进行抽咸补淡;平整土地、培肥土壤、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发展畜牧。初建时,试区面积2.6万亩,组织2 000多人,搞了挖沟打井。1976年又将试区扩大到7万亩,全县抽调劳力组成1 500人的农田建设专业队,常年搞骨干渠道,受益村搞田间配套和平整土地。到1980年,乌马营试区取得显著效果,老试区盐碱地基本改好,好地由1974年的6 777亩上升到1.82万亩,盐碱地由1.4万亩降到2 545亩,由占耕地的67%降到12%。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79年粮食总产比1974年增加1.45倍。南皮县乌马营试区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治碱专家的充分肯定。1982年11月,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认定为开发区,贷款协议在罗马签字,与曲周一起成为全国第一批农业利用外资县。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 210万元,其中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贷款折合人民币3 220万元。试验区范围扩大到8个乡镇81个村庄,总面积23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9万亩。从1983年1月开始到1987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共开挖各级排灌渠道193条,总长333千米,动土方75.5万立方米;开挖田间排水渠1 130条,总长339千米,动土方203.5万立方米;修节制闸14座,建各种桥涵290座,扬水站1座,其他小型建筑物700座;打机井930眼;平整土地7.5万亩,修防渗渠道45千米;营造防护林240万株,建果园1.5万亩,苗圃2 895亩,种牧草4万亩。农户利用贷款购买小拖拉机560台,柴油机泵2 890套,并利用外资购买部分化肥、农药,办起8家工厂。经过治理,盐碱地面积由10万亩减少到2.8万亩,除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1987年粮食总产达到3 240万公斤,棉花总产173万公斤。昔日盐碱地正在变为米粮之乡。与此同时,深县(今深州市)、束鹿(今辛集市)等七个试验区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九个试验区的经验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省的盐碱地治理进程。到80年代末,全省大规模综合治理盐碱地工作基本结束。
三、治理成就及其经验
经过40年的治理,黑龙港、运东地区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排灌系统的完善和机井数量的增加,使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全省盐碱耕地由1961年的1 771万亩减少到1990年的418万亩,减少了76%。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 65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5%,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3.9倍。其中,井灌面积4 614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4.3倍④。易涝面积由2 677万亩减少到456万亩,易涝面积大部得到控制。曲周、南皮项目区,水浇地面积由1982年的17.2万亩增加到1987年的38.6万亩,增加了124.5%;盐碱地由24.6万亩减少到7.6万亩,减少了69%,其中重度盐碱地减少最快,已减少83.1%;荒地由6.72万亩减少到0.96万亩,减少了86%。35.2万亩易涝面积已基本得到控制,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超过原设计五年一遇的标准。农业机械、电力设施等有了较大发展。项目区农机总动力由1982年的6.6万马力增加到1987年的14.3万马力,增长了115.5%;机耕机播面积由12.7万亩增加到20.7万亩,增加了63%;年农用电量由1 290万度增加到2 457万度,增加近一倍,通电村庄由211个增加到238个,项目区实现村村通电。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粮棉产量大幅度增加,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电力设施、农业机械,尤其是排灌设备的增加,为农业生产旱涝保丰收奠定了基础。全省涝碱地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亩产50公斤左右,增加到1990年的200多公斤,高产地块达500公斤左右。曲周盐碱治理区1987年粮食总产达6 765万公斤,亩产366公斤,比治理前的1972年分别增长3.5倍和4.7倍;棉花(皮棉)总产369万公斤,亩产55.5公斤,分别增长了15倍和4.2倍。由吃返销粮到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987年提供商品粮161.8万公斤,商品棉49.6万公斤,分别比1982年提高2.88倍和4.78倍。黑龙港、运东地区正在成为河北省粮棉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重点开发区。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83年前,曲周、南皮项目区农业总收入2 309万元,纯收入1 550万元,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1987年总收入达13 844万元,纯收入7 361万元,年人均收入375元,分别增长5倍、3.75倍和3.7倍。据典型农户调查资料表明,曲周、南皮项目区1982年人均口粮也只有190公斤,到1987年,人均消费粮食达233公斤,增长22%。治理前口粮以红高粱、红薯干为主,治理后则以小麦为主。肉、蛋的消耗也从人均2.7公斤和2.3公斤增加到9.7公斤和10.4公斤,分别增长2.5倍和2倍。
农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由草房、土坯房变成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从不到8平方米,增加到25平方米(包括生产用房)。户均耐用消费品由4.3件增加到16件。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治理前,在黑龙港、运东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盐土堆,仅曲周县项目区就多达1.25万个,造成地面不平,地块凌乱,人称“平原丘陵区”。通过综合治理,盐土堆被全部平整,土地成方连块平坦。治理前,土地碱化,树木稀少,满地都是红荆和毛草,盐蓬碱蓬丛生,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初春一片白,雨季一片水。治理后,林带成网,树木成行,郁郁葱葱。仅从1983年至1987年的五年间,曲周、南皮项目区就新植树1 179万株(包括果树、防护林网、果粮及林粮间作、三旁植树及片林),曲周县项目区林木覆盖率达18%,比1982年增加13.3%;南皮县由1982年的3%提高到9.3%。林木对防风、提高温度,减少蒸发量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显而易见。总之,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盐碱地治理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不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人们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一是旱、涝、碱、咸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交替为害,在治理中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不能单打一。二是对低洼盐碱区坚持以排为主,平原蓄水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不能超过临界深度;平原水库搞好截渗。三是井渠结合,发挥渠排井灌的作用,用井渠结合的措施,调控地上水、地下水、土壤水的运动,使之变害为利。四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结合,发挥水利命脉的作用。河北治碱经验,特别是曲周的成功经验,为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生产样板,推动了黄淮海平原区域农业的研究、治理与综合开发,为扭转我国南粮北调和长期粮食短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各国治碱防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刘洪升 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基地概况
试验基地设在宁海县桑洲镇里山季村,该地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态修复试验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了示范区24hm2,其中核心示范区5.33hm2。该基地属于山区丘陵地貌,四周植被以毛竹、茶叶为主,灌溉水源为山涧泉水或山顶水库,清洁无污染,山区稻田属冷水田型。示范区内田块土质为黄泥砂土、砂质壤土,酸性,土地肥力为中等偏下。
1.2试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本试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
(1)自然灾害,如台风、连阴雨等,容易导致田间性引诱剂控制失效,稻瘟病、纹枯病等严重发生;
(2)稻飞虱,稻飞虱重发生有可能造成较大减产;
(3)稻谷收割后的价格因素,该因素也会影响本试验结果。为保证本试验的可靠性,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技术进行了政策性和技术性支撑。主要包括:
(1)为加强基地对自然灾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基地全部购买了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障基地最低收入达500元/667m2。
(2)为加强对基地病虫害的技术指导,不定期邀请有关植保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病虫害测报,并及时提出防治意见。
(3)在稻飞虱大发生时,及时进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并适当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4)及时进行优质农产品的宣传与销售,确保上市后的农产品被市民所接受,实现优质优卖。
1.3采用的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1.3.1土质控制技术。通过对核心示范区进行田间调査和土样采集分析,掌握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基础地力。土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示范水稻生产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合理运筹肥料投入,控制肥料总量,优化肥料种类,适时、定量、精准施肥。通过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应用新型肥料(功能微生物肥、菜饼肥等)、种植绿肥和土壤污染修复作物等多种技术,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提升农田质量和自净能力,实现农田持续高效安全使用。
1.3.2物理控制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频振式杀虫灯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达到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基数的目的;具体为:每1.33hm2挂杀虫灯1盏。对于小型害虫如稻飞虱、蓟马、叶蝉、烟粉虱等,则利用其具有趋黄色物体的习性,通过挂黄色黏板来引诱、黏杀,从而减少田间为害虫量;具体为:在育苗阶段,挂黄板20张/667m2。
1.3.3性诱剂控制技术。针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的药剂防治效果差或抗药性突出等问题,推广应用性诱捕器诱杀害虫技术。通过性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能有效控制下一代害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从而减少田间施药次数。具体为:稻田每667m2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捕器各1套,菜区每667m2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捕器各1套。
1.3.4生物控制技术。通过进行营造蛙类适生环境来放养蛙类、种植香根草引诱螟虫、种植开花植物引诱天敌等技术研究,达到生物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田间除草剂和农药用药量的目的。具体为:利用山区原有的蛙类分布,进行田角挖塘养蛙的方式,增加水稻田中蛙类的种群数量;田边主要道路种植香根草引诱螟虫采卵,然后集中杀灭,以减少田间虫口基数;种植芝麻等开花植物或保护好田边路边的野花,以增加农田中蜘蛛、寄生蜂等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充分发挥天敌对农作物害虫的生物控制作用。
1.3.5生物农药控制技术。对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及稻飞虱等各种水稻病虫害,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农药、BT生物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矿物油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结果与分析
2013年夏季,连续45d的高温导致稻飞虱繁殖快、世代重叠、虫量上升,据调查,稻飞虱7月3日0.3头/丛、7月18日1.4头/丛、9月11日4.6头/丛,稻飞虱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还未造成严重危害。从性引诱剂引入的成虫量看,7月10日调查,二化螟成虫量平均为6.7头/桶,幅度4~10头/桶;7月26日调查,稻纵卷叶螟成虫较多,平均为25头/桶,幅度18~45头/桶。从田间为害程度看,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较轻,田间二化螟每1000丛有1个为害团,每团为害5~8丛,且直至收获前未见田间有白穗。稻纵卷叶螟虽引入成虫量较多,但调查田间叶片仅有少量苞片为害,据此可判断,二化螟雄性成虫和稻纵卷叶螟雄性成虫均已基本被引诱入桶,从而导致田间幼虫数量急剧减少,因此田间为害较轻。通过农业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当地杂交水稻平均产值为1500元/667m2,而经过生态修复的田块,产值可达2100元/667m2,产值增加600元/667m2,扣除生态修复增加的成本200元/667m2,纯经济收入增加400元/667m2。
3结论
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各项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如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减轻了农残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避免了盲目、过量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了化肥对环境的“立体污染”;同时也具有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经过生态修复的水稻田产值可达2100元/667m2,纯经济收入增加400元/667m2。通过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在广大农民中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肥”的观念,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陈武健 安学君 陈英子 胡远党 刘桂良 单位:浙江省宁海县桑洲镇农技站 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 浙江省宁海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浙江省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