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06:06:52
导语:在中国科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文作者:李励工作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科技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对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少问题还未形成共识,而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因此,知识产权研究将是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浙江省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主要内容
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全省科研院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联合省内主要科研院所、信息机构,根据各自的地区特点、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建设特色数据库,合力建设全省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全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建立全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图书信息系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根据浙江省科技经济的发展需要,按照统一协调、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所有成员馆信息系统互联,开展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资源共建共享公共网上信息优势,为建设浙江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目前,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三大系统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三方的文献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三家根据各自的资源配置和网络建设情况,合作建设的浙江省联合知识导航网,于25年12月26日向广大读者正式开放。
2浙江省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要建立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必须以数字化为基础,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必然涉及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与为用户提供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同等重要。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
2.1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化技术是利用光电扫描技术把文字、数值、单色和彩色图形、静止和活动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输入计算机系统。关于信息资源数字化,国家版权局1999年发的第45号5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6中第二条将制作数据化制品规定为复制行为,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版权局共同起草的5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6也十分明确地将作品数字化定为复制权。这表明,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属著作者的权利。因此,浙江省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法律规定尊重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争取知识产权拥有者主动授权,否则就会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2.2特色数据库自身的知识产权的问题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特色化的建设,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数据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的全省重点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建设的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根据各院所的专业特色建设一批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制作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传播时则易被复制且隐蔽性强,如果开发者权益得不到合理保护,则会抑制特色数据库的生产。因此,利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3解决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构,完善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
任何一项工程,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健全的协调机构,都不可能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样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在实施严密组织时,应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组织部门,联系知识责任者与知识使用者之间、图书馆与出版界、传播媒体、其他网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使作者的著作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免去了共建共享过程中各环节的困难和麻烦,同时有力地保护共建共享自身信息资源体系的知识产权。共建共享协调机构通过这种集体组织的形式去争取有关信息资源建设、传播和利用的授权,从而解决信息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时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及时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出现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矛盾和争端。
3.2加强与出版界合作,以规避版权
随着版权保护措施的总体走强,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必须加强与出版界进行合作,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优先从有关出版社获得一些科技信息资源的使用权,或以酌量交版税、分级次交费等方式规避版权。这样出版社利用自己专业编辑的专业优势及经验进行优化选题,并利用授权上的优先和经济性为浙江省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共建共享通过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数据、展示平台、信息数字化传输来对出版社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因此,加强与出版者的沟通,以适度合作的方式妥善解决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3.3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
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普及,因其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下载、打印等非法获取科技文献资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国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6中权利的限制条款规定了12种情况允许公众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正当的合法行为。因此,通过充分利用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可以解决浙江省部分科技文献信息采集和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于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界限的,我们应该在立法上争得5著作权法6赋予法定许可。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也是著作权制度下的一种权利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5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已将法定许可延伸到了网络媒体,且确认了网站信息传播者的法律地位,赋予了其类似报刊社享有的法定许可权利。为了解决新的版权问题,在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中有必要更多的享受法定许可的权利。
3.4建立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根据各自的地区特点、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以需求为导向,形成的各类特色数据库,以其实用性和新颖性,从整体上提高了浙江省科技文献资源的保障水平。作为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建立特色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十分必要。这些特色数据库需要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如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信息确认技术、智能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访问控制技术是一种访问者对特定网络资源是否能访问或者访问的深度和广度的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即将需要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先进行加密,当加密信息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解密的一种技术。它是保护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主要手段之一。信息确认技术通过严格限定信息的共享范围来达到防止信息被非法伪造、篡改和假冒。智能技术-.用户控制的范围内外散布和移动在各关键部位,具有部分的自治和自保护功能。因此利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是必要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现代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1],中国科技学术期刊事业在这30年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中国科技成就的载体之一,科技期刊的数目从1978年的约2800份[2]发展到2007年的4713份[3],中国学术文献出版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收录1978年科技论文61885条,而2008年收录科技论文2259027条,是1978年的36.5倍。自1989年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创建以软盘形式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至今,我国的文摘数据库已有十余家,二次科技文献也已达到十余家[4]。我国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和科技学术论文数据库经历了一个腾飞的过程,成绩喜人。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出版界的差别和问题。或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该做一下问题的梳理的时候了。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在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和数据库收录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模式做一些比较和反思,旨在与同行们交流,探讨今后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出版与数据库发展思路。
1中外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及其数据库的模式对比
到目前为止,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一般有下述三种主要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编辑部与出版社合作的模式,首先由主办单位的期刊编辑部负责收稿、稿件审理和修改、决定稿件录用与否等工作。一旦稿件定稿,则以后的排版、版权认定、校对、出版、(网络)单行本寄送、纸本期刊发行、数据库收录发行等工作全部由出版社负责,包括与作者的联系和互动。一般来说,一个出版社与很多期刊社或编辑部签订合作协议,其中网络投稿软件的开发通常由出版社统一负责开发,交给期刊社或编辑部使用,因此通常可以看到,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同期刊有着类似的投稿系统和主页,它们都在出版社的主页下有链接。
第二种模式是学术团体式的出版形式,有些大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所,同时主办好几份期刊,学术团体同时兼备出版社的资格和功能,专门出版相应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通常由学术团体负责审稿和出版的全过程,例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化学会(ACS)、美国数学会(AMS)、英国皇家学会(RS)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等都有自己的科技期刊及数据库。
第三种是期刊社把所有的流程都包揽了,这种模式通常是一些电子版期刊,他们实行网络化出版和OpenAccess(OA)的模式,让读者免费下载浏览。
与上述三种模式相对应的数据库通常是:第一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就在出版社,这个数据库是出版社的商业盈利资源,如SpringerLink数据库、ElsevierScienceDirect数据库;第二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在学术团体如学会,虽然学会是非营利机构,但是数据库也是盈利资源;第三种模式的全文数据库就在期刊社,通常主要以交流被引用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目前,也有一些出版社旗下的部分期刊实行OA模式,例如,HandawiPublishingCorporation旗下就有不少实行OA的期刊。
至于二次文摘数据库,通常与学会、信息研究所(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等研究单位相联系在一起,如美国数学学会(AMS)的MR、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的CA、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的EI、美国科学研究所(ISI)的SCI和ISTP、德国数学文摘社的ZBLMATH、英国机电工程师学会(IEE)的INSPEC、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VINITI)的《文摘杂志》AJ。这类数据库主要提供一次文献的摘要、评论、索引信息、检索,旨在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数据、知识等信息服务,支持最新的研究。
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据库产品的传播由纸本、磁带、软盘、光盘等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数字化传播,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出版和数据库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严格遵循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除了OA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二次文献数据库基本是商业操作的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基本上停留在编辑部负责审稿出版的全过程(各自为政)的阶段,当然有些编辑部把排版印刷工作交给一些专业的排版公司和印刷厂,发行方面一般是邮局发行、代办发行、自办发行3种形式。目前,已经有一些英文版的中国科技学术期刊与国外的出版社合作,走上述的第一种模式的路子,但是这只占很小的比例,因为中文期刊毕竟占绝对多数。
我国的科技期刊数据库始于1989年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创建的以软盘形式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后发展成为网路版的中文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5]。维普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化期刊合称为3大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是中国知识基础工程(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1995年立项的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发展而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上期刊信息资源之一。万方数据化期刊是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期刊网络服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1990年建成并出版了涵盖1.6万家企业的中国第一家商业化商情类数据库。3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主体都是针对科技期刊的全文收录,其操作模式基本上是由期刊编辑部提供期刊的纸本或电子资源,再制作成数据库的资源。与国外文献数据库载体的发展模式相同,我国的文献数据库同样经历了从磁带—光盘—网络的发展过程,且目前网络型数据库已成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主要形式。
与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不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全文数据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与其所收录的科技期刊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这是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巨大差别。上面提到的国外科技期刊第一种和第二种出版模式,它们与科技期刊数据库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和统一的操作模式。但我国的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服务商是由各情报所、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衍生出的公司,数据库的内容是由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所出版的科技期刊,两者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公司要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的。而数据库的建设要借助于各家独立于这些公司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其协调过程的困难性可想而知。
其次,我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具有很大的重复率。无序竞争、政企不分、以权代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是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中文科技数据库建设初期,由于各数据库的建设单位多为情报所、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国家事业单位,缺乏市场经济的体制规范和竞争意识,各个数据库并没有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争取各家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独家授权。而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对被哪家数据库的收录所产生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并不太在意,任由各大数据库对期刊文章进行收录、整理和分类,甚至以进入数据库的多寡作为期刊的评价指标,似乎进入越多数据库就越“高档”和光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自身特有的一个不同于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怪现象,这就是数据库所收录期刊的高重复率,尤其以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最为明显(见表1,数据来源于文献[6])。
表1表明三大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虽然所收录期刊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相当高的重复率。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也为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不便。由于各数据库均为收费数据库,各图书馆在购买时往往需要购买2到3种,而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相互重复的。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文章试图从各个数据库的异同进行比较来对图书馆的购买进行指导[6,7]。
2中文科技学术期刊数据库发展现状和挑战
由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必然走向商业化之性质,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其实从各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已经存在。只是数据库建设之初,由上所述各种原因,表现得不甚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据库产品移市场中所展现的巨大盈利能力和产品开发的逐渐完善,各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数据库内容的争夺上表现得尤其明显。2000年某数据库公司被多家期刊杂志社因著作权问题起诉,这当然是由各期刊社日益增加的版权意识
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更深层次的是数据库商之间的竞争结果。
这一时期,各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服务商为了扩大规模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了针对科技期刊的“争夺战”。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几方面:
首先,以内容争夺为主,通过内容争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由于数据库技术的普遍性和成熟性,数据库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业趋同化,即通过对所收录的各种科技期刊整理成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来提供文献检索和阅读的服务。因此,数据库的内容建设变得重要起来,从而形成了数据库服务商对信息资源——科技期刊的全文信息这一资源的争夺,而且各数据库商更加倾向于对科技期刊的独家收录。2008年下半年,多家科技期刊社(编辑部)收到了某数据库商关于独家收录的协议(征求意见版),竞争的激烈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部分期刊社已实行独家授权的方式,这无疑会调整现有产业链中的关系,且迫使数据库商和刊社加强合作,从期刊内容的单纯数字化和网络向深层次的网络出版和信息服务拓展[8]。科技期刊全文信息资源独家授权的争夺将是这段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其次,过程中更重视著作权问题的处理。各个数据库在建设之初,我国关于数据库的版权问题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数据库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法律观念,忽视甚至侵害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为日后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各家科技期刊著作权意识不断增强,且对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复收录的利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各数据库服务商也更加重视其所收录期刊文章的著作权问题。因此,在竞争过程不论是数据库商还是各种科技期刊都更加重视法律法规,通过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
再次,数据库商以合作协商的姿态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进行沟通。在尊重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意愿上,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精神争取各科技期刊的全文收录。例如,中国知网将全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发给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并通过提供各种有益信息,提供各种服务(如召开编辑培训会议)等方式来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各社(编辑部)对其增深了解、增进感情,赢取各社(编辑部)的信任和支持。
这一时期,各数据库商把主要精力放在数据库的内容建设上,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更多科技期刊的收录直至独家收录。由于科技期刊社(编辑部)与数据库商的非从属关系,这个过程将是漫长、曲折的。实际上,早期一些英文版的科技学术期刊曾经被国内的这几家全文数据库所收录,随着它们投于Springer或Elsevier出版社麾下,它们所属的论文已经全部撤出中文数据库。那么,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要做到像国外一样,全部科技期刊独家收录,中国的全文数据库将经历一场痛苦的重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来自国外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挑战。虽然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科技期刊的稿件资源比较充沛。但由于国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大,大部分国内科研人员的优秀稿件都被国外期刊吸引过去,这一现实直接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而间接影响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质量。
其次,一些先进的出版理念也给科技期刊数据库甚至整个出版行业带来挑战,如OA出版。OA出版理念是一种新的出版理念,并在实践中被积极探索。OA是OpenAccess的缩写,国内翻译为开放存取或开放获取。其倡导为促进学术交流而进行文献的免费获取。OA文献的出版是通过一些官方机构及非营利组织建立的开放存取网站或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出版成本一般由作者、政府及出版机构等提供。目前,已形成一些有较大规模的网络OA出版项目,如美国学术出版与资源联盟项目(SPARC)、科学公共图书馆项目(PLoS)等。国内也有一部分高校学报实行免费全文下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所建立的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也已颇具规模。这种新的出版模式无疑将挑战现有的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利益链条。
3关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发展的思考
数据库资源的争夺自始至终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在进行着,但国外的竞争多是在稿件(上游)资源的争夺上,而国内则是在期刊(下游)资源收录的争夺上。因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各服务商必须在合理处理与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的关系上多下工夫。尤其重要的是,各数据库服务商和各科技期刊社(编辑部)要有明确定位。
首先,数据库服务商定位。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服务商要合理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发掘数据库自身特色。一定要认识到数据库向精专细化发展的大趋势,例如做好某些学科期刊的数据库,专门收录某一学科的期刊。另外,要密切联系各中文科技期刊社(编辑部),争取收录更多的优秀刊物;同时,要把握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合理的市场化道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数据库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这不仅能为数据库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且也为中文科技期刊扩大影响力作出贡献,这将是中文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在是否接受被该数据库独家收录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必须明确把独家收录作为数据库收录的原则,不能一味迁就期刊社,必要时必须摈弃违反原则的期刊入库。实际上,各全文数据库必须明确意识到,放弃部分期刊,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除非有哪家数据库全面倒闭,不然你总得有所舍弃,让所有的数据库都能生存下去。
其次,中文科技期刊自身定位。
中文科技期刊的自身定位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各期刊必须充分了解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原则和版权的重要性,要形成关于数据库独家收录的统一认识。要结合本刊的办刊宗旨,从提高刊物质量和影响力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要盲目服从于被动的收录,应在认识到数据库收录重要性的基础上与各个数据库进行积极沟通,从而解决刊物是否要被收录、需要被具有何种特色的数据库收录以及收录方式等问题。
再次,政府在加强针对数据库发展的法制建设,规范数据库的发展,为数据库发展提供系列、持续的指导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探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我国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形成科学良性的发展和有序合理的竞争,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引入市场机制和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是重要的手段。可喜的是,数据库发展这种无序竞争、政企不分、以权代法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强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引导各数据库商遵纪守法,有序竞争,自由重组。实际上,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数据库的调整、合并、重组,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值得提到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的各大数据库已经意识到上述的问题,一些措施正在逐步酝酿或实施中,例如合并调整,收录期刊精专细化等等。
由于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读者是中文读者,国际稿件和国际读者的匮乏决定了国际化之路的狭窄,因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订户主要是国内的图书馆和科研单位。目前看来,我国的科技期刊还不太可能像国外一样,由出版社出版,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还会维持较长的时间。这里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期刊出版经费的各自为政所决定;二是国内原有的以出版书籍为主的科技类出版社目前是不太可能开展这种业务的,因为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发展至今已经颇具规模,不可能再由出版社另起炉灶,加入原本已经激烈竞争的行列。那么除非由目前的全文数据库承担起出版社的责任,不然很难改变原来的格局和态势。笔者这里建议,全文数据库商承担起出版社全部或部分责任,也就是说,把数据库利润用来发展这一块业务,做到多功能化,或许这是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做到独家收录的发展之路。这也或许可以解决部分期刊(例如高校学报)对主办高校的依赖性和综合性问题,顺利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的一个途径。
我们认为,过去的20年,我国科技走向世界,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各个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必将借助国家进入世界科技强国之机和网络技术之优势,在调整创新中发展壮大。我们相信,当我们庆祝改革开放5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成为各具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文化产业。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图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摘要】科技新闻传播是塑造国际科技形象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世界范围内传媒业迅速扩张实质是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本文客观分析了“西强我弱”的国际新闻格局,详细阐述了中国科技国际形象发展中的三大矛盾:多维性与统一性的矛盾;连续性与突变性的矛盾;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矛盾,及其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的不足,即: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滞后性;科技新闻传媒的边缘化;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对内、对外科技新闻传播方式不加区分;国际传播渠道不畅,传播能力较弱;科技传播体系组成部分相互割裂;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存在预期悖论。这将对完善中国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提升中国科技新闻传播能力,进而引导国际舆论对我国形成综合的、统一的、客观的国际科技形象大有裨益。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争夺强权的斗争不仅以政治压力和军事力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斗争”。而这场赢得人心的战争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传媒在海量的数据、事实面前,它不是照样传递客观信息,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对信息加以筛选,经加工整理,强化自己的观点、满足本国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需求。这些信息经过传递最终会在国际公众脑海中定格,形成国际形象。所以可以说,传媒虽然并不能决定国际公众的思想,但它却可以左右国际公众的思想。徐小鸽教授就曾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传媒业迅速扩张,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散播信息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较量中,我国由于新闻传播实力较弱而处于劣势。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中国在全球信息传播中力量失衡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客观分析国际新闻格局的背景下,总结中国科技发展中的特征,才能辨识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西强我弱”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信息传播网络,垄断了世界传媒的声音。据相关资料,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占据世界新闻总量的2/3,2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基本上主宰了全球国际新闻的报道。3 4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滞后,致使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中总是处于劣势,它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日益加剧,中国也不例外。资料显示,新华社的日发稿量为200万字,美联社为1700万字,合众国际社为1700万字。中国海外发行的报纸只有人民日报等少数几家,美国海外发行的报纸杂志有400多家。中国中央电视台仅第4套、第9套节目实现了全球覆盖,美国的卫星电视节目已经占到全世界卫星电视节目的50%以上。5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的信息只有0.4%,而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自由散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加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劝诱潜力。7中国传媒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对等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话语权的缺失。由此,中国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哪怕中国通过调整国家的行为表现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来努力改善已有的国际形象,很大一部分相关信息也会被西方媒体过滤掉,而达不到国家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国际科技形象发展存在三大矛盾
1、多维性与统一性的矛盾
国家科技形象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科技领域的各个要素在国家科技形象中所占的地位、表现形式和影响力都不同。各要素之间不能替代和取代,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化或平均化。各种科技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国家科技形象的多维性特点。
多种科技要素的综合传递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形象。如果各科技领域协调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则有利于国际公众对该国国际科技形象的认知。反之,在国际公众中易于形成混乱的国家科技形象。
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事业几经波折。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各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虽然在部分领域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但部分生产部门仍保留有十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这种反差给构建中国统一的科技传播形象造成了困难。
2、连续性与突变性的矛盾
对于国家科技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特征。良好的科技形象基础有利于促进国际公众对科技形象认知的良性发展,不良的科技形象基础则将成为建立良好国际科技形象的巨大障碍。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会促使特定国家在某一特殊时期进入跃升期,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在内的综合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变化打破了国家科技形象连续性变化的轨迹,更多的呈现突变性。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重大变革,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公众“落后的中国”的固定思维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事实的冲击下,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认识,这是我国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一个命题。
3、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当前,科技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科技传播依托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图书、电视、广播等,同时新兴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也对其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组成部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传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者和传播者。这种多元化导致从传播源、传播途径和受众形成复杂的网络。
新闻媒介是舆论的激发器、承载者,它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需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激励国民,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舆论的主导性是科技传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科技传播多元性与主导性是一对矛盾体。对科技传播“收”的过紧,一定程度上会使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科技传播内容的可信度较低。对科技传播“放”的过开,则不容易把握对外科技传播的声音。能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科技形象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八大阻力
1、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滞后性
近年来,国内业界专家对于从问题出发的、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较少。例如:如何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将传媒产业同新兴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结合等科技新闻传播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鲜有论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宏观战略研究和总结科技传播的发展状况。上述科技传播的研究着眼于科技传播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意义,不能真正解决科技传媒业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的问题。
2、科技新闻传媒的边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业态,伴随其中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科技传媒领域和受众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都给商业媒体了巨大的拓展空间。我国在科技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都受到商业媒体强烈的冲击,科技新闻传媒的定位常常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二者间游离,个性和特色日渐模糊。同时,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传媒最为重要的新方式,其个性化服务、互动式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直接触动了传统媒体的市场根基,在科技新闻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中国媒体的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总体水平不高,一些部门还将科技新闻编辑部门撤并。据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中国部分中央级报纸及北京市属报纸为期半年的调研统计,科技新闻的平均比例只占3%至4%,个别报纸甚至仅为1.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科技新闻传媒呈现边缘化趋势。
3、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
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的主流经营模式仍是围绕着传播内容将相关环节联系起来的,这种产业经营实体彼此间相互联系很弱。它对于传播产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较低,开发出的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这种经营模式只是在一个初级层次上运营。对于单个传媒企业而言,经营成本低,运行效率低,产出效益低。而对宏观层面上而言,在社会维持如此低效益的经营实体则需要付出很大的经营成本。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直接导致中国科技新闻传媒业缺乏同世界传媒集团竞争的实力,在对外宣传中往往受制于人也就不奇怪了。
4、对内、对外科技新闻传播方式不加区分
我国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对内、对外传播方式不加区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科技事件,通常用对本国国民的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对国际公众。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受众对于同一种表达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乔舒亚•库珀•雷默在《淡色中国》一文中也提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传播信息的误读。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郑必坚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这一说法是对“中国威胁论”回应。汉语的“崛”是一种象形文字,看起来像一座略有裂痕的大山正在被什么东西冲破。这个字也许在地理学意义上所做的讨论多于国际政治意义:它描绘的是一场地震。“peaceful rise”这个词在国际知识界广为传播,随之产生的效果却与郑必坚的初衷相悖。8
5、国际传播渠道不畅,传播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发展不足,整体新闻传播能力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科技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西方媒体帝国可以根据其国家利益的需要筛选中国科技信息,影响甚至左右本国国民乃至国际公众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舆论导向。即使中国科技传媒将部分中国科技的实际状况通过部分渠道传递到国际社会,但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经过多次信息丢失,最终在到达受众时信息很可能与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出入,因而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6、科技传播体系组成部分相互割裂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9在我国科技传播实践中,专业科研单位、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普组织各自拥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员团体,组织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有效整合专家资源,科技传播体系还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孤立的传媒资源与国际高效运转的传媒体系抗衡显然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7、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构建适宜科技新闻传播特色的定位和经营模式是决定科技传播单位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单位过去属于事业单位,缺少考虑市场因素,因此从业人员结构缺少市场营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这对于科技新闻传播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及其不利。
同时,科学技术向纵向深度发展和横向交叉发展,要求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工作者不光具备新闻功底,而且要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否则很难准确把握科技事件对社会经济所蕴涵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沿袭前苏联文理分科的模式,从事新闻的工作者专业层面较单一,对科技成果进行二度创作有很大的难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下科技新闻传媒的新需要。
8、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存在预期悖论
科技新闻以科技发现为主要报道对象,尽管报道内容有差别,但其中一点是共同的,即科技知识在科技新闻中必然存在。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科技发现报道随意化、盲从化;第二,自然事件报道求快化、求新化;第三,科技人物典型报道模式化、简单化。
面对扑面而来的科技新发现,多数记者很重视,很快将之报道出去。但在报道中,一味求快,就容易产生失时报道。报道者往往对科技发现持有积极的倾向性态度,但如果分析不站在科学的客观的立场上,即使是善意的赞扬,也会导致受众对新成果的过高期望,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最终会否定成果的学术价值。在意外事件报道中,由于时间有限易于只重事件表象而忽视了本质的真实。宣传正面典型人物,片面强调优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报道出的人物与实际中的人物产生很大距离。这些都会造成科技新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国际形象的塑造。通过经济改革和建设、对外开放以及和平外交等的种种努力,我国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近年来,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成为困扰我国与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建立互信和合作机制的阻路石。分析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完善中国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提升中国科技新闻传播能力,进而引导国际舆论对我国形成综合的、统一的、客观的国际科技形象。
[摘要]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因素中,科技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的科技战略有:科学技术兴国立国强国战略,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关键词]新中国;科技发展;科技战略
科技战略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住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在分析我国科学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一、科学技术立国兴国强国战略
把科学发展与创新作为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
沉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现实的落后局面决不能延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才能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的看法很明确: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3年,在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时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1]刘少奇也指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科学在涉及中国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此前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进行重视科学技术。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不论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或者是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3]同时,主张新中国开展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4]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5]总之,科技与党的中心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规划、对科技知识分子的认识、颁布科学“宪法”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提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科技发展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的认识。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6]
科教兴国,科技立国是世人的共识,为此,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同时强调要到2020年时,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上任以来,多次强调要发展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此,他深刻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可见,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既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压力,也是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保证。
二、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历史上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深刻总结。对此有继承,认为科学技术对于促进生产力具有动力作用,能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制定“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8]由此可见,进入计划经济后我国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不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还要造福普通民众。说明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上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所以,党中央一直主张将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的尖端科技和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又叫《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共57项,其中12项重点项目就包含有当时世界前沿科技课题、关系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新中国科技发展这个最早宏伟蓝图就是这一科技战略思想的体现。“形成了我国科技规划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制定的思路仍沿袭了第一个规划的模式。”[9]科学发展规划对中国此后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也强调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在他亲自批准下,1986年3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开始实施,以最优的科技队伍跟踪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火炬计划”和“973计划”也是这样思路的延续。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正是由于实施了高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从而缔造了载人航天、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水稻、深海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神话。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10]他特别强调要实现科技成果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要围绕国家目标进行科技创新,把能够带动整体产业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网络、大飞机等作为重大专项重点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突破,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
三、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
怎样快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大多数国家在二战后都在奋起直追,如果我国科技发展不打破常规,走别人的老路,就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地步。再加上,新中国刚刚建立,财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发展科技就必须像战争年代一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11]
于是,实施采取积极主动的、计划式的科技赶超战略;赶超战略,“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在实践中就逐渐被认同。所谓的“跳跃发展”,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重点突破”,就是迎头赶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学科、新技术。
关于赶超的问题,论述得更为清楚,“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12]
总之,在“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成就。我国不但在核技术、原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的同步发展,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
在科技发展的立足点问题上坚持自主发展、在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195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要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高度现代化的国防。[13]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国家由此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科技与现代化联系了起来。1963年l月29日,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4]在的建议下,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世界强国。科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伟大目标。
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自力更生,他在阐述自力更生与向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的辩证关系时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5]
强调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着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主要靠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16]
强调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上要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他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1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乃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有理由相信,在的科技创新思想战略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必定会早日实现。
五、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发展的支撑力量是人才,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科技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倡导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在1956年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强调,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光靠我们这些老大粗。这一点要认识清楚,要向全体党员进行深入的教育。但遗憾的是他晚年在指导思想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没有坚持知识分子政策,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邓小平吸取教训,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使科技人才得到了重点培养。他认为各级领导都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再不重视培养提拔年轻人就晚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不行了。”[18]邓小平清楚地意识到:除了自己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外,还要有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国门,因此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改革开放之初,一批留学生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他又殷切希望所有留学生都能像老一代科学家那样归国,为加快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做贡献。
明确了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发展和解放科技生产力中的主力军地位和作用,并从制度上确保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后继有人。为此,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年轻一代科技人才的成长,主张将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向第一线,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创新。
强调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他强调“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19]“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展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他高度重视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主张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21]同时,他希望“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22]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准确的科技战略定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综合国家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新时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重要借鉴。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研产出数量及质量均呈现了明显上升趋势,但科技期刊的发展步伐却出现了一定程度滞后。从整体环境来看,我国科技期刊数量较多,但精品期刊数量有限,期刊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其传播力与影响力有所不足。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市场;运作
1.我国科技期刊概述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基本覆盖了各个学科,包括社会、经济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期刊体系。近年来,科技期刊发展较快,部分科技期刊已被国际著名文献数据库所收录,其学术影响力也愈来愈大。从整体环境上来看,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并不长,整体规模不大,精品科技期刊数目较少,特别是缺少国际性的大型期刊出版集团[1]。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特别是国际期刊出版集团的进入,对我国科技期刊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期刊还处于发展期,离成熟化运作还存在一段距离,部分问题还有待完善。
2.当前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2.1优质稿源流失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稿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生命力。而我国相关科研评价过于强调影响因子等指标,造成国内优质稿源不足。相对于国际性科技期刊而言,国内科技期刊影响力有所不足,这种影响力的缺乏,导致无法吸引优质稿源[2]。相关统计表明,选择国内期刊投稿的研究人员,其比例仅为20%不到。相反,SCI、EI等却成为国内研究学者所热衷的投稿目标。另一方面,我国科研人员对国内期刊审稿的积极性不足,他们更希望担任国际期刊编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优质稿源的不断流失,使得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形势变得愈来愈严峻,让国内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受到了制约。
2.2财政投入不足
科技期刊属于典型的学术性产物,难以与社会生产直接关联,所创造的利润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刊经费投入。目前,国内多数科技期刊只能靠行政拨款维持运营,但实际上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对科技期刊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阻碍。除财政投入不足外,科技期刊公共资源建设投入也存在明显不足[3]。国际上大多数高质量科技期刊有网站作为支撑,对比来看,国内电子期刊软件平台建设显然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方面。以上公共资源建设,仅仅依靠期刊运营团队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必须经由政府方面提供财政支持,才能保证资源更新,为科技期刊发展创造出一个良性环境。另外,国内科技期刊基金项目建设并未得到重视,基金资助范围较为狭隘,资金量偏低,多元化融资投资政策不足。
2.3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有所不足
科技期刊发展需要有专业性人才作为支持,但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来看,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足。科技期刊与部分传统行业一样,管理体制存在滞后,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手段,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进来。近年来,科技期刊知识结构及年龄逐渐老化,给其日常运作带来了较大影响。特别是综合性人才的缺乏,让科技期刊行业缺乏活力。而且,人才培养政策不健全、人才交流平台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更是让科技期刊发展举步维艰。
3.促进科技期刊发展途径探讨
3.1完善科技期刊运行体制
要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首先要对科技期刊运行体制进行不断完善。科技期刊管理应该以市场为中心,让其发展能够跟上市场的步伐。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只是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应该将相关权责、职能交给社会经济组织或中介组织担,为科技期刊创造出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需要为科技期刊提供可靠的法律体系保障。通过出版法、刑法等对出版自由进行限制;通过版权法对著作权及邻接权进行保护;还要对出版发行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化法制管理,以保证出版物正常生产、销售。另外,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不开社会力量支持。应鼓励民间大型集团与科技期刊相互合作,促使公共服务社会化,从而打造出高品质的刊物,以扩大科技期刊在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2加强宏观政策扶持
加强宏观政策扶持,借助政府引导作用,让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方面可采取优惠税收政策,来降低科技期刊运营成本;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科技期刊提供发展动力。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将工作重心置于政策调节、市场监督及社会化管理,以此来推动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工作。除此之外,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科技期刊质量建设。通过构建退出机制,对部分低水平期刊社进行合并、整合或停刊,将优先的财政资金投入到优质期刊、精品期刊的打造中,以提升国内科技期刊整体质量水平。
3.3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人才培养,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宏观来看,行业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发展策略,通过各种优势条件从全球范围内吸引科技期刊专业人才。同时,要重视高等教育,利用高校平台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当然,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并不是朝夕之事,其中涉及到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市场动向、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动员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技期刊建设当中,构建出一个综合化行业管理平台,以促进科技期刊和谐发展。
4.结语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正处于瓶颈期,特别是在国际化竞争中显现出了一定劣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引进社会力量作为发展动力,为科技期刊创造一个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以促使其突破瓶颈。
摘 要: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本文重点就中国当前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科技创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能源保障脆弱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还必须面对碳排放与控制的挑战,碳排放控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核心内容。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围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发展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贡献率,使低碳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低碳经济的本质分析
低碳经济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达到减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的,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与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实现碳排放控制,通过生态碳汇建设、碳捕获及碳利用技术的进步,消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以及碳捕获与碳利用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创新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减轻单位GDP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发展安全清洁的核能技术和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在创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研究非传统化石等新能源技术.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成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根本。加强国际合作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是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纽带。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吸收消化发达国家在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和标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策略
(一)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代表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低碳技术,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革新,通过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力量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就我国目前在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继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低碳技术。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低碳和新能源产业放款,提高研发资金的整体水平。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和低碳方面掌握着关键技术,处于技术领域和占据技术的制高点。我国低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也不高,需要加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自身的研发实力,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一步赶上发达国家和掌握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定和机制,例如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就可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力,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低碳产业上的技术提供,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制度的创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共同制定新能源和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定创新。科技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作为基础,进而带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以此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
新能源被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是2030年后的产业主流,而守着丰富煤层气资源的晋城,如何使煤层气成为今后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加大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力度,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煤层气,使煤层气产业为晋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样需要科技作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向绿色经济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研发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企业现有的生产水平或者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水平进行研发投入,只有将科技创新系统和低碳经济发展系统进行协调发展才能使得这两个系统间共同推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舶来品,科技孵化器经过中国地域性的转化,孕育和孵化出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科技孵化器对当代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并针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求中国科技孵化器对当代高新企业培育的策略。
关键词:孵化器 高新企业 培育 策略
一、引言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高新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竞争不断激烈的经济浪潮中,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高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以此增强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科技孵化器正是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之下产生的。孵化器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中由于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孵化理念和结合本国经济现实发展了政府主导的科技孵化器,例如江苏省于1996年成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99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由此看出孵化器经过中国本土化的转化主要指一种创业中心或者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用于支持中国的技术企业、高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科技部并于2000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申了对企业孵化器的定义:“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是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技术创新基础,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国家对科技孵化器的重视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方面能力不足,需要科技孵化器的重要支撑和技术引导。
二、科技孵化器对当代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分析
科技孵化器作为一种科技创业中心,对当代高新企业的培育是和它为高新企业所提供的管理和服务是紧密联系的。在 科技孵化器为高新企业进行提供服务和管理的同时完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孵化器孕育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
科技的力量无所不在,它更是成为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科技孵化器对高新企业的培育应该首先提供技术支持。由于刚刚处于孕育期的高新企业还不具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科技孵化器作为一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它能够成为一条将处于孕育期的高新企业走向成熟企业的通道和桥梁,企业孵化器可以借助自身技术优势,提供给高新企业技术支持。
(二)科技孵化器培育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体系
管理是一个企业进行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与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孕育发展期高新企业虽然在科技孵化器的技术培育下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是在管理上却非常欠缺,例如市场开拓的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企业运转所必须依赖的管理层面。而作为创业中心的科技孵化器却能提供高新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管理体系,比如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技术和资金管理等方面。
(三)科技孵化器完成对高新企业的投融资培育
资本是任何一个企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对于高新企业更是如此。高新企业算是高投入的产业,因为它涉及到技术的投入。只有保证高新企业的资金投入和运转更加自如,这个高新企业才会更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所以完成对高新企业的培育不仅要有建设其技术引导力和管理执行力,更应该完成对高新企业投融资的培育。科技孵化器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种孵化资金、创新基金、融资担保等方面的培育。孵化器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和平台,能够减少高新企业自己投入资金的风险,通过引荐和促成高新企业与其它相关单位的合作,完成对高新企业资金投融资的培育。
上述提到的科技孵化器对在孵高新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的培育只是培育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完整的培育过程还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并且科技孵化器对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科技孵化器的运营机制是属于市场运营机制的,需要跟随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改进。目前我国的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三、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中国科技孵化器在赔育高新企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转化成了社会科技力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科技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服务不足,主要是停留在技术孵化、管理孵化和投融资的孵化方面。2、中国科技孵化器在进行高新企业的培育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孵化期,导致孵化时间模糊,影响高新企业的毕业时间和走向社会的进程。3、孵化手段比较单一,孵化内容不明确。4、中国科技孵化器出现只注重孵化企业的数量,而忽视孵化质量的问题。
(二)中国科技孵化器在当代高新企业培育的策略
针对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科技孵化器在培育高新企业的过程中丰富孵化内容,提供除了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之外的孵化。2、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孵化期、毕业期和考核标准,完善入孵高新企业的毕业机制,保质保量的完成高新企业的孵化和培育。3、丰富科技孵化器的孵化手段。4、转变科技孵化器的管理理念,减少政府在科技孵化器中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孵化器真正与市场接轨,完成从政府操纵到企业化经营的转变。5、提高科技孵化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作者简介:石磊(1980.5-),男,江苏南京人,大专,助理研究员,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高新技术孵化,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在政府的带动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下,我国初步形成了科技金融结合体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如R&D经费投入不足、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受阻、科技贷款市场缺口大等。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理论,提出完善科技金融结合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 科技贷款 创业风险投资
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元,总产值增速继续回升,产品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稳步上升。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高技术产业占比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近年的最低点12.3%。尽管如此,政府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的脚步却并没有停留,而是更加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展。
近年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贯彻中央应对危机、加快发展方式的部署,建立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科技与金融的对接。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出台了一个关于积极开展信贷的通知,1996年五大银行贷出了700亿元,支持了7万个项目,当时联想、海尔、华为、远大、同方都是最早期的科技与金融结合贷款出来的企业。1997年以后,为突破高新区融资渠道的困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科技部与银行开展捆绑发售的融资方式,1998年到2003年成功地发行了高新区的集资债券,为高新区的建设拓宽了渠道。
二、我国金融科技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经费投入相对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及财政部的数据,我国R&D经费投入从1987年74亿元增加到2010年7062亿元,增加了近100倍。1987—1997年,平均年增幅超过10%,而1998—2010年平均年增幅更接近20%。
但是,从横向比较,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国际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76%,而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通常超过2%。以美国为例,从80年代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额超过1730亿美元,已经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1%,而高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1996年的35%,我国高科技产值占GDP不足18%。
(二)创业风险投资起步晚,发展快,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创业风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发展十分缓慢,到1998年“一号文件”出台,创业风险投资才掀起了一阵高潮,一批新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成立,以上市公司为主的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由近20家增加到720家,创业投资管理资金总量由30亿元增加到2406.6亿元。虽然发展快,但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创业资本来源看,政府出资仍占据主体,政府引导基金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结构仍以未上市公司为主体,占总资本的33.3%,政府出资与国有独资投资机构出资合计占比37.6%;截止到2010年底,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累计出资234.07亿元,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达到170家,引导带动的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达924亿元。从创业资本投资企业阶段看,许多创业风险资本投资于企业发展的成长期或成熟期,而最缺乏资金的种子期和起步期投资却明显不足;从退出的机制上看,退出渠道亟待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创投资金退出方式以IPO方式最为流行,据统计,2010年,我国风险投资业上市退出(IPO)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全部退出项目的29.80%。以IPO机制退出,占用资金时间长,但回报率高,2010年IPO退出平均收益率高达221.87%。总之,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虽然发展快,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资金来源有限、缺乏有效退出机制、激励机制不合理、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我国科技金融的问题解决建议
(一)完善我国科技贷款机制
1、推进利率市场化
如图1:利率管制政策下的利率上限rc低于均衡利率r*,使得科技贷款的需求远远大于科技贷款的供给,人为造成科技贷款市场缺口G=Dt-St。因此,推动利率市场化,放开利率上限,实施利率自由化,通过提高利率减少劣质企业科技贷款需求,同时增加科技贷款供给,最终消除科技贷款市场缺口,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2、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在科技贷款市场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加入信用担保机构,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将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目前,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在许多地方已经初见成效,因此,政府也可以相应地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此外,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需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二)发展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产业
创业风险投资对于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已被各国政府所认识。因此,需要将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作为我国高科技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主要是为创新型高科技技术企业的产品研发、市场培育和推广等阶段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有NVCA(创业风险投资协会),欧洲有EVCA(创业风险资本协会)专门服务于创业风险投资。美国虽提倡“管的少的政府管得好”,但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高科技的重视,特别是有政府背景的创业风险投资和政府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由此足见,在发展高科技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国务院在颁布的《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便把创业风险投资在内的金融支持作为了重要的内容之一。
(胡骅,1987年生,福建福州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今年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二十周年。从最初的一家到如今的六百多家,回眸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二十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有许许多多需要总结和思考的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专门组织撰写的数十万字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二十年发展报告》,全面总结和回顾了我国孵化器二十年建设的历史和发展成就。笔者有幸亲眼见证和亲身参与了这项壮丽的事业,以下就事关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发展走向的十个焦点与热点问题谈一些个人浅见,供读者批判和讨论。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定位
国际上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定义大致有三种,一是:“孵化器是经济发展的一项工具,它围绕初创科技企业的需求,提供商业资源与服务,以加速初创科技企业创业成功(美国);二是:孵化器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初期的指导与支持,以加速创业成功的组织。(英国);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公共或私人研究团体向初创型企业提供基础性支持服务的平台,孵化器通常同时提供物理空间和商业支持服务,以加速形成新的知识型企业(欧盟)。
孵化器概念1984年最早在我国官方文件中出现,这个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在我国有条件的城市试办科学园区,同时提出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科学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有关优惠政策。1987年6月,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武汉。经过二十年不断完善和修正,我国目前对孵化器的定义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质定义为是围绕初创科技企业需求,提供服务的一种组织形态。从中国二十年的实践看,六百多家孵化器绝大多数能按照其功能定位进行建设和发展,但也有少数孵化器有所偏离和异化,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类:
1.“挂羊头,卖狗肉”。这类孵化器以为有了孵化场地,引进一批科技型小企业,提供一些物业和商务服务就可以称之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它们缺乏对科技创业企业发展规律和需求的了解,缺乏对入住企业的辅导和培育能力,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无法有效发挥,这种类型实质上是科技房地产或科技企业写字楼。
2.“花瓶、自留地”。这类孵化器往往硬件条件优良(甚至奢华),政府对入孵企业的扶持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大,入孵企业技术水平也较高,服务内容似乎也面面俱到。但是它们忽视了企业的核心需求和发展目标,也较少地关注孵化器产出企业这个核心目标。它们更多是用来表现区域科技工作的“亮点”,供领导参观,或借助领导重视之机,建设的一个部门“自留地”。主要领导更多地把孵化器作为自己升迁或出政绩的场所,工作务虚不务实、重外表、重排场、轻功能,重数量、轻质量。这里的服务往往缺乏体系,相互割裂;管理人员忙于应付接待等事务,较少地把精力投入到企业服务上;高额的投入只能靠政府补贴埋单。
3.“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类孵化器或许急于填满场地,平衡资金方面的投入产出,或许自认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服务需求是一致的,它们把“鸡蛋、小鸡、大鸡”都放到了一起,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服务。因而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大家都不满意。归结到底还是孵化器究竟定位是什么没有搞清楚。
4.“急功近利,贪大求全”。这类孵化器没有认识到建设孵化器只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一种促进方式,认为孵化器可以解决产业化中的所有问题,可以“包打天下”。它们没有系统分析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动辄建设十几万、几十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集建设、招商、管理、社会服务等一身,成为“二政府”。它们把孵化器作为当地的政绩工程,作为赢利的机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部门。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将孵化器的功能和概念进行了无限扩大。
5.“无本之木”。这类孵化器片面强调服务,认为只要是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就是孵化器。它们没有或只有比较少的孵化场地,大多采用远程、虚拟等孵化手段,从根本上没有解决物理空间这个初创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
笔者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定位的核心是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对初创型科技企业有价值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因而,孵化器一般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有孵化场地,二是有公共服务设施,三是能提供孵化服务,四是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五是产出为健康成长的企业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企业家。我们判断一个机构是否是孵化器,不能看机构名称中是否有“孵化器”三个字,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具备了这几个特征。这几个基本特征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充分必要条件,不应有偏颇或缺失。
二、孵化器的投资建设
国外的孵化器绝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投资建设的,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兴起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给予了积极的财政资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国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地,除很少部分是企业投资建成的外,绝大部分是由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等事业单位投入建设的。并且,为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还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在孵项目,扶植初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为了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降低科技企业创业成本,国家和地方通过税收减免、项目支持等手段支持孵化器和在孵企业发展;还相继支持建立了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平台。
笔者认为:我国孵化器孵化场地建设类型虽然各有千秋,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1.政府投资建设,或采取资产划拨、委托管理的方式由孵化器管理团队经营使用,或由孵化器自行建设。这类孵化器的规模除了根据需求大小外,更多的取决于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地方财政的能力。领导重视、财政状况好的地方,比如国家高新区,建设资金充足,后续发展也有基本保障;资金紧张的地区,或是科技行政部门建设的,则规模较小,而且大多只能是一次性投入。
2.利用剩余场地兴办孵化器。高校、研究单位或国有大企业办的大多是这类。他们将自用的剩余场地按照孵化器的要求进行分割和安排,吸引企业入住。这类孵化器一般就在这些主办单位的场院内。
3.政府给一定的引导资金或廉价土地,由孵化器或主管单位(股东)出资建设。许多孵化器进行发展扩大时,往往也采用这种方式。这类孵化器要承受一定的债务压力,经营的压力可能会使少数单位过于考虑入住率、房租收入等资金平衡因素,从而忽视入住企业的选择。
4.由科技房地产转为孵化器。这类孵化器大多为民营企业主办,采用企业法人主体经营。他们要么看重孵化器的无形资产和在孵企业发展的潜在投资机会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要么就是瞄准国家和当地对兴办孵化器有现实的政策优惠。这类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和经营管理主要取决于大股东对孵化器的理解和认识,差异很大,甚至可以说鱼龙混杂,需要相关部门下大力气进行引导和规范。
5.整体租赁(合作)经营。这类孵化器所经营场地的产权既不是政府委托,也不是自建自有,而是采用与产权方签订租赁合同、合作经营合同等方式,在一定年限内,由该孵化器团队进行经营管理。这类孵化器要么是新办孵化器在起步期的一种权宜之计,要么就是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扩张采取的一种输出管理、整合资源的做法。
笔者认为,孵化器场地建设有多种方式,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有利的方面,但也会为后来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同的问题。现阶段很难评判何种方式是最好的,并且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得孵化器各自的优势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是新建孵化器,还是现有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都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导向,利用现有的资源特点和自身的优势能力,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将来经营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三、孵化器的管理体制
世界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充分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本质上是一个以“制度性框架”与“中介性体系”为根本特征的智能服务产业,其主要产出是各种概念的新企业和企业家。
国外企业孵化器的主流是受到政府资助兴建的非盈利性中介机构。同时,由于孵化器从事的是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公益性事业,通常在运行中也能得到政府不同形式的补贴支持。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的发展是政府意志和民间意志的双重体现。政府支持并通过立法体现,已然成为孵化器在我国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以“火炬计划”为引擎、以中央政府少量投入带 动地方政府大量投入、推动孵化器发展的强有力制度模式,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然成为我国政府引导经济发展成效最为卓著的手段之一。
为了打破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借鉴国外孵化器发展的经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就开始为发展孵化器建立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保障。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享有法律地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或者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支持和保护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得以有组织地为创业者提供公共的、完整的、制度化的服务。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标及有关政策指引下,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有利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的长效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体制是不尽相同的。从创办主体来看,目前,我国90%以上的孵化器是由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和高等学校创办的,属于纯国有资产的孵化器。这些孵化器大多以事业单位的形式存在,或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少数则以国有企业的形态存在。不到10%的孵化器是民营资本或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构建的企业。
从管理体制看,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管理,大多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的性质类似公务员,其收入和管理也参照主管机关的公务员。此类孵化器没有真正独立的财权、人事权;对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深度,则视其主管部门对孵化器重要性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财力上或多或少缺乏政府的保障,在人事上依然没有自主权,孵化服务的本质工作也不能根据孵化企业的需求来用人、定岗、定薪,只能是根据现有的人员来定工作。
这类事业单位体制的孵化器与政府的关系比较模糊。有的地方政府把企业孵化器作为自己的一个部门,赋予了一些行政职权,指派了一些政府的管理任务。对孵化器的考核不按其发展规律行事,过多干预孵化器的管理和运作。这就使得这些孵化器一方面不得不承担一些与孵化器业务无关的招商、甚至建设的任务,大大分散了孵化器创业服务的精力,弱化了孵化器的功能;另一方面,有的孵化器没有摆脱政府机构的模式,行政色彩浓,常常用行政管理代替孵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水平较差,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以企业体制建立的孵化器,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的孵化器,他们运行机制较为灵活,并享有自主的财权和人事权,但却面临着孵化器自身商业模式中的孵化服务的定位与盈利问题。出于尽早收回投资并进一步盈利的考虑,少数孵化器对孵化服务的认识浅薄,没有建立起促进初创期企业成长的服务体系,偏离了定位,个别孵化器甚至以孵化器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出现了只注重出租率、靠收取房租维持等的异化现象,与孵化器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孵化器自身的运作与管理上看,由政府创办的孵化器,大多由政府出资建设孵化场地和基础设施。这样的方式虽使经营者没有了还本付息的压力,但也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同时地方政府赋予孵化器额外的工作也就似乎顺理成章了。有的孵化器承担这种额外的任务大大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这样的孵化器要发展,也只有等待政府追加投入方能实现。
由企业投资兴办的孵化器,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孵化器,从方向上和运行机制上值得充分肯定,但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定位和目标,防止在孵企业比例大多不高,服务水平难以提升的问题出现。
目前,政府引导下的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趋势,涌现出了一批适应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需要、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孵化器,在体制和运作机制上也不断创新。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除了通过向孵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直接收入赢利,部分发达地区的孵化器已经开始尝试采用“创业导师+专业孵化”的孵育模式,通过投资参股被孵企业,利用在孵企业高速成长后的股本扩张,实现赢利和发展。在这方面,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早期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案例,未来必将更上一层楼。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有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兴办孵化器的热潮中,但总体上社会资本介入还较少,孵化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还有相当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孵化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既充分发挥孵化器功能,又能实现孵化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今后相当长一个阶段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讲是我国孵化器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但要特别注重解决产权与经营权的关系,解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可以通过成立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明确责、权、利,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对原有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效果进行改造;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孵化器实行专业化管理,用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从业热情,从根本上提高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质量。
除了通过向孵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直接收入赢利,孵化器还可以采用“创业导师+专业孵化”的孵育模式,通过投资参股被孵企业,利用在孵企业高速成长后的股本扩张,实现赢利和发展。
四、孵化器的管理团队
团队是有相同的劳动性质、收入来源、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人们组成的。不同团队的利益、欲望、态度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作用的性质的不同。作为成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仅要维持企业孵化器的正常运转,还要承担培育企业与企业家的重任,更要成为创业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各界连接的桥梁。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领军者为探索中国孵化器发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贡献了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领导者,他们所具有的新视野、他们所创造的适应性管理引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孵化器管理团队的构建,管理人员的配置,特别是领军人物的选择,是孵化器功能能否发挥、效益能否实现的关键。管理团队建设由孵化器所采用的管理体制决定。我国的孵化器管理团队大致呈现以下三种面貌: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体制的孵化器。由上级编办批准一些人员编制,派遣一名(或多名)主要领导,进而再“招兵买马”。人员多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也有少数应届毕业的学生。大家边学习、边实践、边充实。随着孵化器的发展,人员编制满编后,要么继续向上级申请扩编,要么招一些临聘人员。这样的团队刚开始比较有活力,大家都想有一个好的业绩,但随着时间推移,工作动力开始减少,工作热情开始降低,特别是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在待遇、地位和保障方面的差异,分配机制缺乏灵活性,人员又很难流动等矛盾,使得这个团队开始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无法得到深化和提高。
2.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体制的孵化器。它们脱胎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编制控制和分配机制相对灵活一些,由于实行聘任制,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在待遇、地位和保障方面的差异也较小。这类孵化器往往可以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增加人员,但要减少不合适的人员,仍然不是那么方便。它们团队的凝聚力和能力体现,往往取决于政府前期投入和其他支持,生存压力太大,则无法吸引好的员工,反之又会出现前一种方式的问题。
3.企业体制的孵化器。这类孵化器虽然在团队建设方面可以克服事业单位体制的一些弊端,但是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企业赢利性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它们往往从降低成本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服务人员的支出,从而影响了服务团队的人员充实和素质提高,也导致了服务水平的下降。
综上三种不同团队建设模式的优缺点,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的孵化器管理团队的建设应该根据其管理体制的不同分两步来考虑。首先,事业单位体制的孵化器,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方面的突破,积极减少和消除“直弓”(在编职工)和“弯弓”(临聘人员)间的各种差异,人尽其材、才尽其用;人员的配置,要以不断增强活力、强化和保障服务手段和能力为目标,建立“适者生存”、能者发展、庸者淘汰的用人机制;并从管理体制上积极向企业体制探索和过渡。其次,企业体制的孵化器,应该从功能上进行适度分离,将长线目标、短线目标进行合理分治;积极考虑和探索投资收益等长线功能,稳定和适度发展商业性短线业务,并用这两线的收益和政府的转移支付来确保孵化服务的资金及人员保障。孵化器内部采用不同的考核机制,力求核心的孵化服务不会被削弱。
五、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养成
对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是孵化器的核心业务,孵化器的服务能力是孵化器的根本所在。国际孵化器实践创造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在过去二十年中对国际经验不断引进、消化、继承、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是在不断引进、消化、继承、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总结起来,我国的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九个方面四十二种:
1.创业辅导。包含创业咨询、政策辅导、手续、创业论证、商业策划等内容。
2.管理咨询。包含企业诊断、管理运营、财务、法律咨询、专利服务等内容。
3.交流培训。包含管理培训、技术交流、创业论坛、导师辅导、专家咨询等内容。
4.项目推介。包含成果展示、项目申报、新闻、工程咨询、市场调研等内容。
5.市场推广。包含展览会议、产品对接、信息咨询等内容。
6.融资投资。包含融资策划、银企对接、融资担保、孵化基金、风险投资等内容。
7.人才引进。包括校企合作、猎头服务、人才招聘等内容
8.专业服务。包含技术平台、专业孵化、技术合作、专业论坛、检验测试、技术联盟等内容。
9.基础设施。包含办公场地、中试场地、商务会务、后勤保障、物业服务等内容。
我国的数百家孵化器中,并不是每一家都提供上述的全部服务内容。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深一点,有的浅一点。这些都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无可厚非。服务内容的供给既要考虑被服务企业的需求,更取决于孵化器服务的能力。
笔者认为:孵化器服务能力的养成,应该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加以解决。
1.自我建设。孵化器理应具备的基础性服务、保障性服务、部分商务性服务以及渠道、信息的供给,它们是孵化器理所应当要自行建设的。因为这些服务内容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孵化器功能的缺失,而且这些服务内容需要有长期、频繁、稳定的供给,不能靠临时性的弥补。这类服务要靠孵化器、要靠孵化器团队自身来供给。这类服务的养成,要靠团队人员不懈的学习和积累。
2.合作建设和养成。对于一些单靠孵化器团队自身不能完全解决的服务内容,或者是完全自身建设和养成成本太高的服务,应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加以供给。这类服务虽然重要和不可缺失,但要么普遍性不高,个性化较强,重复性也不太强;要么建设和运行成本高、对服务团队要求专一,致使孵化器无力单独承受。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合作,是孵化器这类服务养成的重要方式。
3.引进建设和养成。有两类服务应该通过引进的方式来加以供给。一种是孵化器完全不具备自身建设的可能性、合作建设意义也不大的服务,另一种是社会化比孵化器自身建设更加优良、便捷和成本低的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对于新创办的孵化器,特别是一些从房地产转型的孵化器,则可以考虑直接通过与周边建设较早、孵化服务水平较高的孵化器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从他们那儿全套引进服务,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和提升。
后两类服务,虽然孵化器不需要完全由自身建设和养成,但是在场地提供、收费补贴和优惠、服务方便及时、以及信息供给等诸多方面,孵化器仍然大有可为,而且责无旁贷。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在服务能力的建设和养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在服务内容的拓展方面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我们欣喜的看到,一些孵化器已经在积极探索服务的输出和延伸。
服务的输出,就是将一个孵化器经过长期经营和实践获得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服务模式、服务规范、服务内容、服务策略、服务评价体系等,通过建立各种合作方式,包括服务人员的输出,完整地导入一个新办的孵化器。使这个新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快速形成了服务能力。
服务的延伸,就是孵化器将自身的服务能力延伸到了在孵企业之外。这种延伸首先是向前延伸,孵化器开始关注项目源泉,为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项目,甚至是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前期预孵化,为在正式注册企业之前的项目开发、小试、中试、商业策划等方面提供服务。另一个延伸就是向后延伸,孵化器为毕业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的服务。这种服务更多的是定制物理空间、产业化所急需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展资金(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等)、以及市场拓展等。第三个延伸就是将服务延伸到现代企业加速器或高新区其他企业的服务中去。笔者认为这种孵化器的服务延伸也是高新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提高高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避免另起炉灶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真正起到孵化器在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六、孵化器的专业化分工
孵化器从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上区分,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性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前者对服务对象没有特别的要求,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方面也不需要提供专门的特殊安排;而后者则需要在服务对象、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特定的考虑。
笔者认为,专业孵化器是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较为高级的阶段。专业孵化器在建立之初就明确了专业领域,从本身的人才、设备配置上具备专业化的基础,通过提供专业化设备、专业化服务来吸引某一行业内的创业者,这些企业通过专业技术服务被吸引到孵化器,从单个企业逐渐发展成覆盖行业的产业链。实践证明,专业孵化器较之综合性孵化器具拥有更强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整合效率,孵化成功率高,投入产出比高,有利于吸引本专业范围内的优势项目,有利于聚集本专业领域内专家的优势力量,有利于形成本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等等。专业孵化器还可以发挥聚集效益,降低企业的创业成本,而创业成本的高低对于初创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孵化器除了提供综合性孵化器的一般共享服务外,还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中试基地和专业化的技术平台,减少了初创企业设施的投入。另外,专业孵化器还拥有专业化的技术咨询、专业化的管理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为初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运作、经营管理及市场开拓方面节省了成本。因此,专业孵化器具有创业成本降低、创业效率提高、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信息传递加快、容易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创业成功率较高等诸多优点。专业孵化器对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孵化器建设的初始阶段无一例外的都是建设综合性孵化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出现专业孵化器的形态,并且逐步形成一种发展的方向和态势。
我国的专业孵化器的雏形应该是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专门针对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大学教师、大学生创业的需求,由大学建设的一种专业孵化器。虽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后来还考虑了企业所处阶段、技术专业特点等因素,也在服务手段和内容上有所变化和区分,但是,应该讲这样的专业孵化器从一开始只考虑了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专门化。这种主要考虑服务对象的专业孵化器还有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专利孵化器、八六三孵化器等等。笔者认为这类孵化器虽然可以在广义上称之为专业孵化器,但是由于它更多的着力点只是在项目和企业的引进方面,管理团队配置、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方面并不需要太多的适应和调整,较多的地方采取的是与综合性孵化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相似的管理经营方式。
根据创业企业从事的专业技术进行一定的分类,并按具体技术内容搭建相应的技术开发、检测、信息等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供给在孵企业使用。这种不仅考虑服务对象区别,也在服务手段和方式上做出相应调整的孵化器是一种中级的专业孵化器。目前国内有不少孵化器属于这一类,如生物技术孵化器、新材料孵化器、软件孵化器、集成电路孵化器、环保孵化器等。
笔者认为,所谓较为高级的专业孵化器应该是服务对象来自于特定技术领域的企业,许多甚至是成立企业前的一些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服务手段和内容是为这些被孵企业和项目而专门针对性地设立,不仅有技术开发、检测、信息等专业化公共平台,有进行技术开发的专家咨询队伍,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而且还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的政策研究、商业策划、市场调研、产业链及其配套信息供给、人力资源组织、创业风险投融资供给等。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组建的专业孵化器可分为两种模式:完全集群模式和分类集群模式。完全集群模式,就是按照产业集群的理念,将整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成一个特定产业的科技企业集群。分类集群模式就是将科技企业孵化器里的各种科技企业按专业进行分类,同一专业的企业集中安排在一个区域,形成局部集群,以此确立分类集群的模式。我国已有不少大型孵化器将地域、楼房作出一个合理划分,构建各个专业孵化器,形成“一器多区”、“分类发展”的布局。
专业化分工和服务是我国孵化器发展的总体趋势,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需要因地制宜地积极研究和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笔者认为建设专业孵化器是孵化器进行专业化分工的一种路径,但是,孵化器的专业化分工并不等于就是建设专业孵化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条件差异比较大,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应该是大家遵循的一条原则。现有的孵化器要实现专业化,首先要认真研究当地的优势和条件,研究项目和企业来源的特点,研究所能提供、配置和整合的资源条件。在充分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首先在团队等内部资源方面进行整合和调配,在做好综合性孵化器服务的前提下,用孵化器发展的增量来实践和探索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并逐步提高专业孵化的能力和水平。有条件的新办孵化器,可以从一开始就瞄准专业孵化器的目标,以较高的起点开始起步。
现有的孵化器可以考虑采用分类集群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的各个局部是一个专业孵化器,因此,在局部上,它具有完全集群模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点。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物理结构灵活,便于将孵化器做大。在“一器多区”的格局之下,便可不受空间的约束进行扩张发展。若一个地方的孵化场所不够,则可以分散建设,由多个地域构成,但它们仍在统一的管理下,共同发展。这种分布式结构的孵化器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科技园。二是易于解决孵化场地不足的问题。采用“一器多区”、“分类发展”的分类集群模式,可以盘活和挖掘现有分散在各处的土地资源和房产资源,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过程中,缓解用地矛盾和解决孵化场地不足问题的有效方法。三是便于分专业进行场地安排和设施配套。由于各专业的企业对场地空间、水电供给、环保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若将它们交叉聚集在一起,势必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效率,并且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采取分类集群模式,可以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各专业集群场地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规划、设计、装修和设施配套。四是有利于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孵化器的整体管理水平。
七、孵化器的投融资服务
国际上的相关统计认为,创业投资在发达国家对技术创新经济作用的增量占当代技术创新经济增量的70%。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孵化器内的在孵初创企业,资金是各种需求中最重要的一项。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超过70%的企业孵化器能为在孵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而且,这种投融资服务在欧洲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孵化器也是十分普遍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性的金融环境才刚刚起步,非常的不完善。一方面债权性融资由于小企业无法提供可以质押和担保的有形资产,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而银行风险规避的需要等因素,导致了小企业基本上很难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债权性融资。另一方面,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很不完备,天使投资又基本上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企业在股权性融资方面也是举步维艰。
非常令人振奋的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在探索解决在孵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且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目前我国的孵化器在为企业融资方面,大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疏通现有政府资金渠道,争取政府计划和课题的资助。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孵化器通过政策咨询和培训等方式,积极向在孵企业推介政府资助计划,帮助企业完成申请,获得资金支持。
2.组织银企对接、投企对接,积极向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投资人)推介在孵企业和项目,力求企业融资成功。有的孵化器还与投资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完成投资前的部分或全部相关项目筛选工作。
3.利用政策性返还,将地方财政的奖励性资金直接返还企业。
4.建立孵化基金或企业互助基金,为在孵企业解决小额、短期的资金周转,以解燃眉之急。
5.利用自有资金和上级部门提供的资金,建立企业担保基金,为在孵企业融资担保。
6.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或机构,直接向在孵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同时也和其它社会投资一道形成组合投资。
上述六种主要做法相互间并不排他,有的孵化器六种方式同时具备,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比较好的选择。应该看到的是,后三种方式对于孵化器本身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政府或孵化器主办者的层面,建立起风险控制和风险补偿的机制。
笔者认为,孵化器直接对企业进行股权性投资,不仅是增强了孵化器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内容,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股权性的投资,孵化器可以培育更加专业的服务团队,提升孵化器对科技企业的抚育和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使孵化器自身在这种投资中获得盈利,建立起孵化器自我发展的健康机制。
八、政府促进孵化器发展的作用
与世界各国孵化器的发展相同,我国的孵化器是由政府作为主体来推动的。政府之所以成为孵化器组织最大的“投资商”,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不再依靠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向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一系列的制度产品,用公共的制度性服务与微观主体“交换”来达到的,即政府以“组织服务”交换公共目标。比如:社会的科技进步、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等。
作为政府来说,支持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期望通过孵化器的工作,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商品化率,使孵化器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种桥梁,成为政府科技政策、基金、扶持资金措施等的具体中间层面的承载主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给予孵化器资金、人才和渠道等方面的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孵化器发展最早、数量最多的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大约一半以上的孵化器是非营利机构;在西欧,孵化器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近年企业兴办孵化器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有77%的欧洲孵化器是非营利机构。
国际经验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典型的经济学上称之为外部性的组织特点,即其工作的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收益者并不是其自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外部性具体体现在:其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努力和付出的成果使入孵企业直接受益,体现在入孵企业的成长和利润;其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努力和付出的成果使当地政府和社会受益,体现在通过孵化器的努力,为当地培养优秀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了部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当地的税收来源以及形成了当地对外产业招商的产业基础;其三,各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努力和付出的成果使国家间接受益,具体体现在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促进了地区和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表现出很强的溢出效应的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对象初创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而言属于弱势群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孵化器不能向在孵企业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收取服务费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即,孵化器作为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市场失灵”,但自身收益的实现相对困难,从而必然导致孵化器内部性收益缺失。因此,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平衡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内部性收益不足和外部性收益溢出,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政府管理者、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者和经营者共同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关键。但是政府的支持应当逐步从直接投入转变为间接投入,应该从直接出资建设孵化器、同时维持孵化器的运行逐步转变为通过政策和其它手段购买孵化器的公益性服务,以政府获得的孵化器外部性溢出收益补足孵化器一部分缺失了的内部性收益的不足,即政府从目前“所有者、管理者兼经营者”的身份中逐步退出,仅保留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以公正的社会管理者角色平衡孵化器的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政府的间接支持可以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为孵化器的初始建设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的建设信贷;第二,对非营利组织的孵化器的孵化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第三,对孵化器的孵化场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占用税和营业税;第四,补贴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和使用的支出,降低在孵企业的使用成本;第五,提供投资风险补偿金,鼓励孵化器和其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在孵企业;第六,提供担保风险补偿金,鼓励孵化器和其它担保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第七,设立专项项目资金(创新基金等),支持在孵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第八,落实在孵企业的相关政策。
通过政府采购孵化服务来进行财政的转移支付,形成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反哺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孵化器的服务水平,确保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使其他投资者在兴办孵化器的过程中获得补偿,从而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多种管理体制的孵化器大军。
在当前,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政府扶持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国家意志为本,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弘扬科技创业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支持和扶持各类孵化器的创建和健康运行。政府支持孵化器发展由直接支持向间接支持的转变,就是要将创建者(包括投资者、赞助者)、运营者、管理者相分离,将政府界定为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从直接出资建设孵化器转变为支持各类主体创办的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逐步改革现有事业单位孵化器的体制,采用转制、托管、售卖等方式,打破政府自身集“所有者、管理者兼经营者”于一身的束缚,特别是要从“运动员”的身份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孵化器体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此外,政府应努力创造适合孵化器发展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来办孵化器,并能够让各类创办主体都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形成孵化器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形成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从依靠政府投入转向面向社会,并形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的转变。
九、孵化器与现代企业加速器
加快科技企业辅育体系建设是《国家技术创新环境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火炬)“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快科技企业辅育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有三项:一是要以创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加快形成科技企业孵化的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二是要依托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三是要建设促进企业高速增长的现代企业加速器。
从广义上讲,以孵化器为载体的支撑服务体系和以促进企业高速增长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加速器均可纳入产业孵化的范畴。这两个不同载体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孵化器在于培育新产业、新苗,现代企业加速器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林木。
现代企业加速器主要为高成长企业提供新型空间载体、服务网络以及个性化的高端服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充分满足高成长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具有更强的集群吸引力和创新网络形态。
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软硬件环境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孵化器的配套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专业化配套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政府针对在孵企业和孵化器自身的优惠政策也落实到位。但是,随着大批入孵企业的迅速成长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孵化器在空间发展、服务能力等方面也越来越无法满足毕业企业的进一步需求。另外就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一大批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扩张期。这些“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的中小企业”被业界称为“瞪羚”企业,它们的年产值一般在2000万到两个亿之间,办公与生产空间需求面积一般在500到20000万平方米左右。高成长企业对空间、资金和服务是一般孵化器所难以满足的,急切呼唤着一种新的能有大量资金支持研发成果转化、能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大规模物理空间的科技园区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出现。于是,以满足高成长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企业提供加速发展的机制――现代企业加速器应运面生。
现代企业加速器是一种以高成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充分满足高成长企业对于空间、管理、服务、合作等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网络。作为一个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有机整体和产业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现代企业加速器对于目前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同样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意义,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以经营地产、以土地招商、大企业入驻建厂为主的招商模式,而代之以经营房产、大企业入驻带动小企业入驻,从而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过去所没有的知识溢出、技术溢出环境和价值链整体提升环境。
同样作为科技园区服务的供给方,现代企业加速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服务对象上存在根本的不同。孵化器所服务的对象以种子期企业为主,帮助其顺利生存、成长。现代企业加速器所服务的对象以成长期企业为主,帮助其快速壮大,同时还可为开展新业务的大企业提供体系化的服务。从物理空间上看,加速器提供的产品更加丰富,有标准厂房、中试研发中心和定制生产基地;与入驻企业的合作方式灵活,出租与出售并存。从服务内容、服务层次、服务特点上看,加速器重视服务的性价比和市场化,提供基于成本的基础型服务和高层次、高增值的发展型服务、延伸型服务。在工作目标上,加速器追求与入驻企业共同增值,服务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特点,紧贴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由于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较大、融资渠道更多方式更灵活,现代企业加速器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区域价值的提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科技园区资源的集中、有效的整合工具,现代企业加速器主要帮助企业营造空间价值链、延伸产业价值链,尽可能地把资源整合到高成长企业周围,建立通往政府、产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的广泛渠道和接口,组织和搭建现代企业加速器创新网络。这一全新的创新网络将以一系列新的服务标准区别于传统的孵化器。网络编织得越广,加速器的价值就越大,企业的根植性和区域贡献意识就越强。
现代企业加速器一般有四个特点:一是具有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开放与快速专业化空间扩张的功能;二是具备资源有效整合的能力;三是具有市场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四是具有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特点。
企业加速器发展了一种可升级拓展的、值得继承的方法论,它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组织的制度体系与融合来实现市场效率的提升。随着高成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展会服务、财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等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加速服务,为高成长企业跳跃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现代企业加速器服务框架体系包括“三个保障、四大平台、五类服务”。三个保障是基础型服务:一是提供开放的、可快速拓展的空间;二是提供优质的、高增值的配套设施服务;三是提供优惠的、远瞻性的政策服务;四大平台包括市场网络平台、技术支撑平台、规模化融资平台、高端HR平台;五类服务包括全方位商务服务、开拓性展会服务、深层次财务法律服务、合作型咨询服务、定制的、互动的信息服务。
现代企业加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实践者和研究者对其进行探索。但是笔者认为当前也出现了两种认识误区,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警惕。
第一种误区是加速器既然有别于孵化器,就应该组织全新的团队来经营。诚然加速器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它确确实实又是一种针对科技企业的服务机构,在服务理念上与孵化器是异曲同工的。因此,在一些高成长企业多来自于孵化器毕业企业的地区,或者是孵化器在高新区有较强延伸能力的地区,完全可以由孵化器团队通过服务延伸、调整、充实和相对区分的方式,来实现加速器的服务和管理。这种做法有三个好处,一是孵化器长期跟踪服务于科技企业、特别是经孵化器孵化毕业的企业,他们对科技企业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了解,可以比较方便和快的作出一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二是孵化器已经具备了服务为本的理念,业已形成的资源条件可以比较好的加以利用和延伸,较之新组建的团队不易异化为重管理、轻服务的组织;三是另起炉灶的方式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二种误区是既然加速器也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可以完全按孵化器现有的服务内容来服务于高成长企业,甚至在物理空间上也没有必要与孵化器在孵企业加以分离。这种误区的思想根源是没有真正了解高成长企业与初创企业在服务需求方面的差异,没有理解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内涵差别,甚至把加速器作为一个可以用于炒作利用的品牌和概念。这种误区导致了服务对象的混淆、服务内容的盲目、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单一,既无法做好加速器工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孵化器的功效发挥。
十、孵化器的绩效考核
本文起始,笔者就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和基本特征进行了一些议论。明确了孵化器的这些定位和特征,我们来评价孵化器是否实现其目标就有了依据,考核孵化器的绩效也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诞生于以中介服务为基本定位的制度设计,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门为扶持创新、创业而设计和运作。这样的一个体系实质上是要构建一个环境,为创新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发育提供支持和服务。这样一个环境,仅有物理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整合社会资源的中介服务能力,才能成功地孵化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衡量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发挥如何的标准或关键是看它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培育创业人才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和成效,技术中介、投资融资等重要中介服务功能对满足各类创业者服务要求,提高创业成功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意志使孵化器获得了纳入政府所辖事业机构框架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创新空间,制度化的创新机制和准公共机构的体制使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获得了特殊的生存和发展机遇。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获取了大量政府投资,成为政府的大规模采购品,政府并不要求这种制度性投资的产品或者说是采购品短期内有多少直接的回报,其作为重要政策工具的社会性与当初发展高新区的初衷也大不相同,也可以说,孵化器和高新区是两种不同的制度性的产品。
笔者认为兴办孵化器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初创科技企业的需求,以提升初创科技企业成功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系统性的商业性辅助活动;提供增值性服务是孵化器帮助初创科技企业加速发展并降低失败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效运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都是围绕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阶段所需的关键因素而提供相应服务,集中体现在:便捷的经营管理支持、相关的资金筹措便利及服务、相应的商业和技术支持服务、适合的办公场所提供和物业管理支持、共享的专业测试和实验设施及场所,等等。同时,地方政府利用政府的力量设立孵化器,必然期望孵化器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来发展当地的企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因而,也可以说孵化器是区域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一个抓手。
但是,孵化器具有典型的经济学上称之为外部性的组织特点,即其工作的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收益者并不是其自身,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无法形成从播种到成果收获一体化的封闭循环。这种外部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孵化器努力和付出的成果为当地政府和社会所受益,通过孵化器的工作,解决了部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当地的税收来源以及形成了当地对外产业招商的产业基础;其二,孵化器的努力和付出的成果使入孵企业受益,加快了成长和增加了利润。
因此,在对孵化器的绩效评价中,必须充分考虑孵化器发挥其社会效益与孵化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如何平衡。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也是要界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定位,明确其经营管理目标,并立足于建立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笔者认为:只有真正搞清楚孵化器究竟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对孵化器的运行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考察、考核、评估。评价和考核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应该从孵化器的社会效益、经营效率、孵化能力及管理规范等四方面进行考量,其指标设计要充分注意积极鼓励并引导孵化器更好地实现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定位,进而实现其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在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对孵化器绩效的考核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目标,引导各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提高经营效率、孵化能力,并不断规范管理。
2.鼓励发展原则。要继续鼓励孵化器的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实现孵化总量的快速增加,扩大创业服务的受益群体范围。
3.突出重点原则。要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效益、经营效率、孵化能力及管理规范作为重要指标,突出重点。
4.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原则。要充分考虑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结果导向的绩效性指标应占有重要权重;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孵化器的发展历史较短,孵化器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因而,也要对孵化器的经营管理效率和孵化能力等过程性指标进行评价。
5.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为保证评价过程客观、透明,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部由定量指标组成,其评价的基础数据以国家统计局认可的火炬计划统计为主,必要时再辅之以调查数据。
6.分类指导原则。评价的结果应该根据需要,对具体孵化器的发展环境、发展成效、存在问题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描述,针对性地引导孵化器发展。
上述十个问题是笔者在工作中感觉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路径影响比较大的问题。由于本人理论水平不高,对现状的评价、对问题的判断以及对策思考存在许多不足和偏误。希望能掷出一块砖,引起全国同行们举一反三的思考。
【摘要】二战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和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但是总体上看是中国越来越善于迎接和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加速实现中国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中国科技发展
新科技革命发端于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二次大战中大量用于军事目的的科学技术开始转向民用,形成了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它对人类的生产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时间上看新科技革命发端的时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对一个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国家的科技发展必然产生影响,从影响的特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改革开放前的国防科技大发展时期
作为第一代领导人的核心,已经从战略上认识到新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955年3月他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所建设的、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①。他们明显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建国后,中国人民的本来愿望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的社会面貌,但是周边环境和国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国防安全,着眼于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认为中国要建立强大国防,赢得相当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发展以原子弹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武器,他指出我们“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②、“也要搞人造卫星”③等设想。1956年4月,由、聂荣臻等领导牵头,成立了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也称《十二年规划》,在《十二年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1963年制定了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年规划》。这两个科技发展《规划》,都是紧盯新科技革命的前沿领域,以新兴科技为科技发展重点,配合军事和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制定的,在科技发展战略上采取了“赶超”策略,使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就,很多技术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为将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紧盯国际尖端科技,密切注视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军事发展的深刻影响,把发展原子弹、氢弹等新技术武器,确定为科技规划中的最大重点,实现了高新技术的突破。但由于把科技革命的认识过分局限在国防需要和政治建设功能上,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整体国民经济科技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到70年代中期,我国除了与军工有关的科技如航天、导弹、核能等迅速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之外,其他方面的科技力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总体科技水平不高,影响了中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科技为经济服务转变,促进科技全面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新科技革命已很好地解决了科学由潜在动力转变为现实动力的中间环节问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成了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
这一时期我们结束了十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重新重视起来。以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科技发展的全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表明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航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于1985年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依靠、面向”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发挥。
在促进科技为经济服务的同时,继续大力加强高新科技研究,是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特点。邓小平回顾我国“两弹一星”事业时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④在他的推动下,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863”计划,目的是“有选择地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建立必要的高技术产业”,1988年出台了旨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实施了一系列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些举措极大推动了中国高新科技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科技产业化。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科技资源配置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个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宏观环境正在形成,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科技成果数量大、层次高,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通讯卫星的成功发射,更多的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原材料、重大装备、能源、交通等技术领域的突破,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时期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社会战略的实施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形成了新高潮,知识经济初步显露,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素质发生了质变,劳动者从事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越来越多,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都纷纷制定和实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科技文化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尚未得到全面的认识,某些领域仍存在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事业不发达,劳动者素质不高,社会对科技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小,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中共中央把“科教兴国”确定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在中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后,中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此后的几年中,国家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0.6%增加到2003年的1.32%,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其自主筹集的科技经费大幅度增加,到2002年达1676.7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的57.1%⑤,国家科技发展体系更加合理,基础更加坚实。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发展还是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或“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产业技术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进口,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低下,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新世纪国民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也正在相应地不断增加,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科技发展遇到了“瓶颈”。面对科技发展新形势,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有23个部门组成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经过三年,十二易其稿,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进入新世纪我国第一个科技规划,将指导今后15年的科技工作,“自主创新”是贯穿《规划纲要》的主线,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从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整个历程看,新科技革命对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个时期由于我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国际背景对我们的限制,以及“”十年的严重干扰,使我们没有完全跟上新科技革命的节拍,但是仍然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成就,奠定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从1978年开始的后两个时期,我们紧跟新科技革命的最新趋势,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促进了中国科技全面的发展,为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科技保证。(作者为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基金项目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G―001)
“街上自有‘黄金屋’,街上自有‘颜如玉’”。上一个鸡年(1993年)的5月16日,一张全国行业报曾以这样的引题整版篇幅圈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光荣与梦想。由此上溯9年,1984年5月16日同一天四通公司成立,1984年11月1日联想前身计算所公司创立。至此,“两通两海”“联想”等40多家新型科技企业聚“街”而起,不,是聚起开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国的城市区域名称里终于有了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新经济形态的科技街。再往后,由“街”开“区”,成为现在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国社会的从众心理、赶潮效应这一回用对了方向。十来年间这样的一“街”(科技街)一“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模式便呼啦啦神奇拓展。形成全国十几条科技街和5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
然而,中国大都市中的“一街一区”与生俱来就存在着身份身价上的不平等!
科技街基本上是在自生自长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立街基础多是计划经济时期高校院所集中的城区,中关村最典型,成都磨子桥、南京珠江路、西安雁塔路、长沙朝阳路、天津科贸街、济南山大路等都如此,然后政府才出面引导加领导,最后往往由所在城区政府派出主管机构,成立科技街管委会。一般是区政府科技局下辖管委会。区科技局在省会城市顶多是处级,自降一等管委会也就是科级,跟街道办事处平级。而且在中国行政体系中,这样的派出机构衙门小且不正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行政和执政能力问题。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城管、卫生都是管委会的平行机构且又是强力部门。更不要说街区规划、土地开发。
再看看同城中的国家级高新区,人家至少是市政府派出机构,有的甚至副市长兼管委会主任。如无锡就是副市长挂帅,工商税务等政府班子一应俱全。由于在城郊结合部围地而治,原本就不存在老城区中的机构并列的磕磕碰碰。有财政拨款、提留,有各种科技产业扶持政策、专项基金。在中央有科技部归口业务指导管理,更有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协同支持。
由此可见,高新区是国家“罩着”的国标跑道,高新区管理机构是动力充沛的引擎。
“一街一区”一对比,中国科技街发展的瓶颈一目了然。
由于科技街始终未纳入国家管理体系层面,处于转型期的科技街,内部动力、发展机遇与国家政策乏力的矛盾已有所凸现。
1. 科技街市场发展提升了,而产业经济则空间甚小。靠经销积累了资本的企业、在街上小型科技园孵化器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都有拓展产业空间的要求。科技街在原有区域里是不可能辟出足够空间的,高新区同城横移是最短途径,这就需要街和园区管理机构协调,街小区大,机构分立谁协调谁?因此不少企业在高新区注册,在科技街运营。
2.科技街卖场与网络电子商务交易的链接失衡。各科技街之间也需要连成一片的商务网络。在这一领域,政府主管机构、电子商务服务商和战略投资机构有着巨大的全国网络资源和资本重组空间。
3.科技街资本市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在市场人气充足的表象下,驻街企业的资本贫血症已显露症状。吸引海外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吸纳国内社会资本,必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科技街主管机构共同谋划资本市场之路。
2000年12月15日,南京、西安、沈阳、成都、无锡五城科技街一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IT社区联盟”。联盟的成立是中国科技街发展史上的战略转折点。从此打破了封闭式各自发展的格局。目前已有12条科技街加入联盟。许多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媒体一直在跟踪研究、报道科技街区域发展模式,各级政府机构与驻区企业也在思考科技街未来,目前对国家政策的期待有如下几点:
1.中央部委可由科技部牵头,发改委、信产部、商务部共同参与委托智库深入调研,拿出相应的配置政策。
2.国家级高新区发展好的城市尽快实现国家级高新区与科技街管委会并轨。沈阳三好街、南京珠江路已在探索实施,这是比较现实的体制、机制改革。这样才能真正使一个城市的科技产业与市场形成前店后场配置,产学研互动,从研发、制造到市场出口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链。
3.高新区发展不理想的城市两相并轨反而两败俱伤,不如将科技街主管机构直接升格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4.动员科技街管委会和大卖场投资经营者、品牌连锁专卖店、骨干企业,打破封闭格局,建立全国科技街商务发展中心和资本运作中心。
十几条科技街加起来国土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一条条街接起来比不上北京二环路的周长,而GDP加上配套服务行业不下7000亿元(仅中关村一地就达2000亿元)。配置更强力的引擎,提升为国标跑道,科技街会还中国更大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