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4:49:36
导语:在环境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品味优美诗歌,带领学生融情入境“没有感性基础的理性认识,只是稀薄的理性,对于体悟性很强的诗歌鉴赏而言,应该走从感性到理性的路。”[2]在鉴赏着名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时,注意将感性的诗歌与理性的环保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先和学生一道寻着诗人那一行行充满色彩、跳跃着阳光的文字,去想象康河的模样和人与自然互为灵动的美妙意境,在学生们沿着春意阑珊的青春之河溯流而上,屏息感受这份醉人的美时,因势提问:如果康河也像我们见过的某些河流污水横流、垃圾遍野、臭气熏天、死鱼翻身……,我们还能来一个心灵“SPA”吗?还能“沉醉不知归路”吗?问题一下子击中了学生的环保神经,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呵护自然,刻不容缓,美化环境人人有责!
1潜心选择生态教育话题,为写作教学张本
“我们的祖先捕鱼打猎、穿行森林,与大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今天我们越亲近自然,就越接近生命的原点。”[3]224作为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与大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接触亲近大自然,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1.1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本源“观察实物及生活的目的在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4]高职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如何将这种体验流露在笔端、形成文字,是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多年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触景—模仿—反思”的教学方法。如曾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周末约学生秋游南山,在学生融入自然、阅览美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倾心研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让学生在诗中秋凉、月照、泉声以及浣女、归舟的动态和美中,感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欣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遐想田园牧歌的生活图,写作的冲动就此激发,行文的路径就此找到。
1.2锤炼写作的思维本质“生活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人,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后焕发理性的光芒。”[5]写作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经常将现实的生态问题作为写作话题,以此引导学生作为社会主人,行使权利,担当责任。比如针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在班级里开展以“保卫蓝天”为题的作文竞赛,并不断扩展竞赛的边际效应,将写作行为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对蓝天白云的向往与怀念中,冷静思考美与真之间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生思如泉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与现实状况的不满汩汩流露,思想的闸门就此打开,环境保护意识也再次得到了强化。
2精心设计生态教育活动,为语文实践搭台
利用活动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之产生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用情感染学生,使之产生一种神往的心理需求,而后教师用情感染,使之由情绪上升到情感的水平。由于在参与策划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家在系列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环保目标[6]。
2.1设置辩论模拟训练“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能说会道,谈吐不凡,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作是颇具语文素养的标志。”[1]56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辩论”活动,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环保意识,提高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结合社会热点和关注焦点选好辩题,根据调查研究撰写辩论稿;2)围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教给学生辩论技巧;3)根据双方优势、强项确定正反方;4)学生代表点评,教师总结深化。通过严格系统的辩论训练,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正如一位学生在发言中说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造就人才的土壤,而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有人用自己的愚昧和野蛮让环境雪上加霜,有人以自己的责任和付出为环境锦上添花。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环境,自觉努力学习,让学校更加美好。”
2.2举办有关语文知识的参与性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课程,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程是在与语文学科课程的共存共荣相辅相成中发展起来的。”[1]329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7]。“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8]为此,笔者经常在国庆、元旦等节庆日前夕,举行猜谜、抢答竞赛活动,把环保的内容贯穿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语文教材以外的生态环境素材,如中央电视台“第九 频道”、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动物星球”等栏目,让学生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介绍和讨论等;或者组织全班学生,学习续写游记,将旅途所闻所见所感以接龙的方式串成“班游地图”。这些活动身体力行,寓教于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宣传和强化了生态环境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解决问题、回馈社会的能力,升华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尝试开展生态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乡土语文开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独霸话语权,形成教师说学生记的一维模式,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有鉴于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尤其倡导那种“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9]。“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模式,也缺乏得心应手的教材与参考资源,因此只有具备自主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控性,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自我超越。”[3]35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既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无与伦比的山水资源,这本身就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自题写的“城市山林”,如今高高悬挂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带学生去踏青时,有学生念“城市山林”,有学生当即反驳,说这是米芾的笔误,应该写作“山林城市”,到底谁是谁非?笔者因势利导开展了一次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典籍、搜寻资料、比对印证、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既深入详细了解了米芾、米友仁父子“米氏云山”与镇江的关系,又全面梳理了自南朝以来,林木幽深、风景如画的南山接纳的文化名人和其在此创作的不朽佳作,还通过对“城市山林”和“山林城市”两个词语的流变过程感受到生态环保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从来就不乏生态文化的基因,从“阴阳五行”到“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生态理念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个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明代,文人学士更加向往闹中取静、曲径通幽的生活,山水清音自然成为“化物心游”的人生知已,镇江的南山也因此结缘更多的文人雅士。
如今,享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镇江,正秉持“生态立市、文化发展、绿色崛起”的理念,调优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加速建设令人向往的山水花园城市,脱胎于“城市山林”的镇江正越来越呈现出个个可感可触、人人得而享之的“山林城市”的现实模样,只要拥有善于发现的双眼,就可挖掘出生态教育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跳出语文来教语文,尤其要注意找准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人与自然之间的结合点。在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环保意识愈发强烈的今天,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环境元素,时刻关注现实中的环境问题,积极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方法,既是应有之意,更是必行之路。
过去,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只重视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当“绿心工程”的春风吹进了校园时,也吹进了我们教师的心田。学校首先在教师中进行环境教育意识的学习与研究,共同学习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论述与理论,提高了大家进行环境教育意识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接着组织教师仔细分析研究现行各科教材,还是渗透着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只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注意从环境教育的角度考虑。经过学习后我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挖掘了古代教学中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古诗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第三,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在感受古诗文美的意境,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村居》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居所,你选择诗中的环境还是现在的城中生活,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补;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点拨之后,大家成了共识--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
对当前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也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对自然环境接触的日趋减少,人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燥了,心境变得狭隘了。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优秀诗文的“土壤”也在逐渐消失。空气污染使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了无踪影;河水的污染使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的美景,“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的画面变得难得一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驱动占据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没有了,那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民风少见了;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不语响”、“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的清静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今天,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体验一种回归,一种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回归,一种豁达、开阔意境的回归,一种关注万物变化,与万物同喜同悲的回归,一种人类心灵家园的回归。通过教学,最终就是让学生明白一点--人类离不开环境,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挑战,环境保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早已把保护
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课标中列入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必须要有全民意识,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要依靠科技的进步,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寓环境保护教育于物理教学中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充分运用教材,在课内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充分理解。对现有教材认真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现行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许多章节是环境教育的内容。声学方面主要向学生介绍噪声污染对人造成的危害,如烦躁、耳鸣、头痛、失眠、恶心等,严重时还危及生命。光学方面主要向学生介绍现代歌舞厅闪烁旋转的彩灯、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灯、夜晚装饰城市的探照灯、各种霓虹灯、玻璃幕墙等会造成光污染。电磁方面主要向学生介绍无线电发射台,人们常用的电视机、手机、电脑、微波炉、日光灯等都能带来电磁污染,会造成人头晕、睡眠不好、乏力、头疼等,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物质形态方面主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仪器、仪表上的废旧电池,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各类垃圾以及使用后废弃的塑料纸、塑料袋等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
在教学中让学生清楚,当今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要求赋予新的认识,特别对于大城市,它已不仅仅是高楼、轿车和家用电器的人均占有率,更着眼于它的环境,即声、光、大气、固体环境污染的程度。大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劣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九年级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主要介绍了不同的能源,能源与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国能源的现状和未来能源
的开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具有环境教育的问题:①目前的能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②节能有何重要意义?③可以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它们有何优点?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搜集信息,翻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总结,使学生形成节能意识,对能源使用的负面影响有清醒认识,提出治理的方法。
在讲托里拆利实验时要用汞做实验,汞是有毒的物质,借此就列举日本水俣湾事件。从而使学生明确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们上课时都非常投入,积极发言,气氛活跃,印象深刻。
二、举办物理知识讲座,组织调查和参观,拓宽环保知识
对处于世界观、自然观逐渐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如果环境教育过于偏重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一些知识上,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消解对周围环境的美的体验。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实践活动更能激活课堂教学所提供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直接对话,使一些自然现象变得生动起来。
学完第一章的“噪声”一节后,我们举办了“噪声——致人死亡的慢性毒药”为主题的讲座,学完比热容知识后,带领同学去省气象台参观,了解太原地区气候的变化,请科技人员介绍“热岛效应”模拟“温室效应”,通过对比热容概念的知识迁移,学生意识到这些负面效应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由于人口激增,森林面积锐减,全球气温上升,干旱地区扩大,南极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一片片陆地将变小。认识到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在专题教育与学科进度匹配的前提下学生达到了认识与情感并重,物理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思想认识也有了提高。
三、细化研究性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宣传教育上,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物理课本第一章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观察你家或学校周围的声音情况,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我们结合环境教育细化了学习目标:①对此环境,感觉如何?②和这个环境相关的个人和群体,各自所持的价值观和态度有什么差异?我自己的感觉是什么?③保护本地环境,我的责任是什么?我能怎么做?
针对太原煤矿多的特点,我们细化了参观洗煤厂的目标:你参观的目的是什么?你对洗煤厂的环保有何忧患意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打算如何从自身做起?
这样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让学生具有亲身体验的机会,了解现实情况,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具有知识容量大、时间紧凑的特点,能够成为环境教育知识积累的主渠道,但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
简明扼要,只讲了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够,所以物理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具有灵活性和未知性,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亲身体验和创新意识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教育系统
采集设备可以实时或定时采集小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要素并发送到监控主机中,该子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等各类气象要素传感器,以及噪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环境要素传感器.监控主机获取数据后再通过Internet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这样的众多小型站点联接在一起,便可构成一个更大区域的环境观测体系.实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基本结构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微C操作系统),其绝大部分源码采用ANSI-C编写,代码可读性好,可移植性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裁剪性.主处理器采用ARM7(advancedRISCma-chines)内核芯片、ARMv4T(Newman)结构、三级流水线处理,具有空间统一的指令与数据Cache,平均功耗0.6mW/MHz,时钟速度66MHz,每条指令平均执行时间1.9个时钟周期,利用嵌入式CIE调试技术简化了系统设计.传感器节点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采集节点配有ZigBee模块.ZigBee使用全球免费频率2.4GHz,具有网络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容量大、安全性好等特点.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节能环保.最大功率30W,输出电压12V,额定电流2A.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增减相应的传感器模块,例如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传感器,组合起来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采集到的数据传递到观测点监控主机后,能够定时通过因特网传输到网络环境数据库,且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恢复,容错性好.系统具有技术先进,测量精度高,数据容量大,遥测距离远,人机界面友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学校和社区小区域范围环境服务,也适合于气象、海洋、环境、机场、港口、工农业及交通等领域使用.实时数据采集与上传该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无线方式获取环境观测站采集的实时数据并显示.数据采集的基本算法如下:首先判断是否到发送数据时间,若到了执行数据发送命令,则向监控主机发送实时数据,否则等待发送时间窗口;在发送数据过程中须判断发送是否超时,若超时,则终止本次数据发送,转到等待发送状态,若没有超时,则接着判断数据接收是否成功,若数据接收失败,则转到等待发送状态,准备下次发送,若已经收到数据,则对收到的数据进行CRC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即循环冗余校验),校验通过后存入数据库并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展现数据.
面向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平台
由于数据采集站点设置在社区和校园中,因此可以获取实时、小尺度的环境与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将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感受,感知身边的环境情况变化,合理安排出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性学习.将若干个采集点的数据上传至环境数据库中,可以进行数据挖掘等获取隐含在数字背后的规律,从而构建更高层次的应用.研究表明科学探究环境普遍具有如下特征[11]:a.提供科学数据获取的工具;b.预置科学探究主题;c.通过网络支持科学探究活动各个环节的开展和管理;d.整合多种学习工具.利用技术构建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科学数据获取工具,可以预设面向环境教育的科学探究主题,通过真实物理环境与网络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虚实融合的面向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的设计该研究性学习平台以“感知校园、探究科学、保护环境”为主题,设置实时环境数据、综合环境数据、数据分析、环境信息查询、环境科普和3D环境信息展厅、资料下载和研究性学习等栏目.实时环境数据模块主要展现各采集点的实时环境要素数据,界面提供了选择菜单,可以选择不同的采集点和不同的环境要素进行查询,同时提供了数据下载功能,在研究性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需的数据下载到本地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挖掘,从而获得数据背后隐含的规律.综合环境模块可以按照区域来展示采集点的各种环境要素数据,对不同区域的信息进行比较,获取空间地理位置之间的环境信息.数据分析模块提供了环境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包括曲线图、柱状图、风玫瑰图等直观形象的图型,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环境信息变化的情况.环境信息查询模块提供了对社区居民和学生的区域性环境信息服务功能,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本区域的环境信息,如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的具体信息,更好地指导市民的出行.环境科普模块是一个资源平台,主要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环保意义,传递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为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环境、保护环境的窗口.3D环境保护展厅模块采用Web-3D技术设计了一个在线的虚拟展厅,立体展现环保知识,学生可以采用替身的方式进入到虚拟情境中,例如进入水资源的循环与利用展厅,可以看到一幅幅由图片、文字组成的文化长廊,电视里在播放水循环利用环保主题的视频等,通过虚拟方式的模拟一些在现实 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情境,使学生对环境问题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资料下载模块免费提供各类环境数据的下载和查询,同时对用户提供环保主题信息的资源的上传、下载功能.研究性学习模块通过集成开源课程管理系统Sakai实现.主要利用其中的论坛、blog和wiki等协作学习工具,针对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而设计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遵循“情境创设、设计活动、协作探究、反思提高”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支架.同时为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信息迷航,针对平台内部资源设计了个性化资源推送策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个性化资源推送策略设计学习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须实时的环境数据资源,还需要相关的其他网络资源,而在现有的研究性学习平台中多以学科或者主题分类的方式组织学习资源.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容易感到无所适从,造成学生的认知负担超载,甚至出现信息迷航.因此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推送相关资源可以节省学习者查找、筛选资源时间,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通常意义上的学习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他们进行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施、技术和环境[12].本研究中学习资源是指平台内所存储的数字化资源,如用户、用户群体、论坛帖子、blog、研究成果、主题、通知、日历、课程安排等.这些资源根据来源一般分生成性资源和非生成性资源两大类.生成性资源主要是用户在利用平台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一些资源,如论坛帖子、blog等,非生成性资源主要指用户上传的已有资源,如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等.学习者与资源是多对多关系,一个学习者可以拥有多个资源,一个资源也可以属于多个学习者.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主要动作关系是上传、下载和推送[13].学习者除了上传、下载资源之外,还可以对资源进行浏览、加精、评分等操作.根据学习者对资源的操作可以形成用户的操作统计属性(对哪些资源感兴趣),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可以形成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属性.为了方便学习者查找资源以及系统推送资源,须对学习者和资源的属性进行标记,即创建属性元数据.本研究采用标签技术分别建立学习者和资源的属性元数据.学习者的属性标签主要来自于用户注册时的信息(用户属性)、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属性以及学习者系统操作行为统计属性(对上传、下载、浏览、评论等操作的统计);资源的属性标签主要来自于资源提供者根据学科和关键字分类的标签以及资源使用者对资源的评价、标记等.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用户学习进度,系统可以将用户可能感兴趣,其他用户感兴趣或评分高、浏览次数多,相同领域的最优资源或相似领域的最佳资源推送给用户,从而可以快速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体现“利用用户交互数据可以创造巨大价值”[14]的思想其中,推送规则运算采用标签匹配算法实现,通过将用户属性、用户学习状态属性、用户操作行为统计属性与资源属性进行匹配,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主题,将平台中评价最高的相关资源、教师指定的资源和拓展的相关资源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推送给学习者,从而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信息迷航,实现个性化学习.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开展丰富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应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其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在感知中得到理性认识的提高;也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还可结合“地球日”、“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如有机会还可开展环境专题讲座,如国际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面向少年儿童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立体生态农业简介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是中学阶段环境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三个重要方式: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恰当掌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育机会;合理利用地理课外活动环境教育的有利战场。探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环境道德和环境参与和能力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参与和能力;环境教育模式
环境教育是随着环境恶化逐渐被人们意识并发展起来,从萌芽阶段到目前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目前国际环境教育已经向着更高的环境教育目标迈进。不仅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更加关注环境道德、参与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国中学的环境教育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趋势。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的观点,从而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如何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从事地理教育人员的责任所在,本文作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
这里之所以用“挖掘”这个词,在于环境教育材料在地理教材中不是现成可得的。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多学科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即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分门别类的渗透到物理、化学、地理等各相应学科,化零为整实现环境教育。也即通过地理课来实现一部分相应的环境教育任务。但地理课非环境教育课,不能按照环境教育的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体系,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决定了在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材料更多的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地理教材中。如果要实现环境教育的全部目标,就必须将其“揭示”出来。“挖掘”的本意指向下挖以发掘。在这里指通过深入分析地理教材,发掘涉及环境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将之恰当应用到教学中。在理想的地理教材中,应该既容纳了环境问题的内容和技能,又保持现有地理课程的完整性,在原则上要求应以现有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挖掘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其中一个方法是基于“问题”进行环境教育。这里的重点要求教师要敏感,善于发现教材内容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环境概念和原理的思考。使学生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意识。如“农村为什么也会出现空气污染的现象?”在地理教材中这涉及到大气运动,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环境问题。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结合,就可以通过同样内容的教学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再如“我们的温度出了什么问题,对什么的影响最大?”这在地理教材中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典型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通过该问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环境问题, 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行为的目标要求。二是基于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或者基于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组织案例开展案例式环境教育。这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灵活性。案例可以把一些环境科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形中。同样的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反映。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可以是不同的。这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以较好的进行处理。这点,林培英教授在《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中进行了论述。同时案例式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设身处地的进行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一定环境背景下进行学习,各种情感可以通过阅读案例情节而产生。当学生从案例中人物行为感受到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人物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价值的判断,因此,通过案例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非常好的方式。
二、把握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育机会。
环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地理教学中,不仅需要注意从中挖掘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探索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而且要善于捕捉有利的教育机会。地理学科相对于其他数学、语文、外语等学科来说,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在于,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一些目标是相似的。如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环境教育的目标。这使得进行环境教育的机会比较常见。但在现实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不存在机会,而是教师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去把握机会。如在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地理教师都会讲到“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将重化工业转出地区的一些教师往往更加侧重于结合本地的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经济水平提高上下工夫。过多注重产业转移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重化工业迁入地的环境问题。再如将首钢迁出北京,大众关注更多的是转化北京职能,建设绿色北京等,而首钢迁入地的环境问题在教学中涉及到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对当地经济提高感到骄傲自豪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把握此时机会,进行环境教育,也可以将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积累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现实情况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可以提出思辩的问题“我们要放慢脚步,保护我们的环境,还是要加快脚步,发展经济,然后改善我们的环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区域环境意识,又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产业转移观。有时候,把握教育机会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精神状态来判断,当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提到一些环境相关问题,并表现出热情的时候,其内心活动就会比较活跃,此时正是实施环境教育的良好机会。
三、合理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环境教育
目前国际教育的目标从重“意识、知识、技能”的培养过渡为关注“参与态度,行为习
惯”的培养,关注受教育者的有效参与程度与行为习惯的养成。[2] 中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随之更加关注环境参与和能力。即要将环境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同时让有意识的环境保护和改善行为转化为无意识的环境行为习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参与。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地理课外活动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环境相容性行为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开展一些真实情景下环境保护行为。一旦学生的行为慢慢转化成为个体的行为,并不需要教师来组织和引导的时候,这些活动就成了他生活中变得有意义的事情,这时环境教育的目的在学生身上起到作用。除此之外 ,通过地理课外活动也有助于环境教育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据有人研究,“如果识记的课题成为活动的对象或者活动的结果,学习者积极的参与活动,即使没有识记的意图,记忆的效果也非常高”。[5] 活动过后头脑中形成的环境教育的知识反过来又将指导学生亲环境行为。如北京一些学校在节假日组织学生爬香山,拣起路上的烟头、食品包装袋等。学生的主体活动,或者说是劳动使学生可能对丢弃垃圾的人会产生心理上的不满情绪,这时丢弃垃圾属于错误行为的价值观可能将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价值观将影响学生自己的行为,从而可能产生不随便丢弃垃圾的行为。当然环境教育不能造成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教师也并不需要为组织学生活动而感到疲倦。有时候,教师可以从非常小的事情入手,倡导每天拾起一张废纸,一个烟头。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类似“今天,你给环境造成负担了吗?”这样的反思活动。同时,在进行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中将环境教育作为地理教学活动计划中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减轻教师在这方面的负担。
四、结语
在地理教学中探索环境教育的路程是漫长的,尚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开展环境教育的资金问题,以及课时问题等等。但是不论是从人类自身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满足时展要求来看,进行环境都是势在必行的。希望能在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中寻找二者之间切实结合点。使环境教育真正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省级示范高中的濉溪中学理应高瞻远瞩,放眼全球,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学校的争创活动中身先士卒,率先行动。二年来,濉溪中学领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将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师生环境素养,改善学校环境品质,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通过师生的宣传、实践活动带动了广大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并把环境意识和行为带向未来。现如今,“与环境真诚友好,同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濉中人的共识和行动的准则。二年来,在环境教育的实践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我们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师生全员参与
濉中领导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成立了由陈若强副校长任组长,吴志道副校长任督导员,由政教处、团委、总务处、教导处领导、县环保局领导,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全面具体负责绿色学校创建的宣传、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绿色学校创建办公室”,对每个成员具体分工,各司其职。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若干次,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情况制订奋斗目标,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做到平时有检查、有督促、年终有检查、有总结。学校办公室在制订每学期的工作中,均有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每学期的学校工作总结均对本学期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学校重视环境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利用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横幅等宣传阵地宣传环保知识、环保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校园环境建设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文明习惯,促进师生的环保观念向自觉行为的转化。学校设有环保教育宣传栏,各班轮流出宣传墙报,校园内显著位置设置环境宣传标牌,学生广播站定期播放环保的宣传内容。为了提高领导教师的环境教育水平,连续两年,周传军校长和吴志道副校长参加了全省创建绿色学校培训班,并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为了提高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的环境教育水平,学校教导处每年制订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集体培训,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问题,如地理中人口的问题、大气污染、水质的调查、西部开发对环境影响等;物理中清除噪音的途径,新能源、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化学中的塑料,化肥、农药对环境污染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某些有毒或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三害”处理办法等均是师生共同关注、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培训、探讨、教学,全体教师改变了观念,从繁重的升学考试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同学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健康、关注生活、关注发展、关注未来。
几年来,濉溪中学为了创办全省一流的省级示范高中,加大对软件资料的建设力度,不断充实学校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其中很多就是有关环保内容的。学校电视台定期播放有关录相片、图书室、资料室有关图书随时供学生借阅、查看。
二、加强校内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校环境教育要立足于校内,延伸到课外。几年来,濉溪中学教导处在重视常规教学的同时,引导广大教师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地理教师谢文为上好环境课亲自带领同学去考察相山污染的状况;生物教师杨立清取来濉河污水给同学们做种子发芽试验,启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水源。这样的课堂教学结合实际,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另外,地、生、物、化等学科教师每学期都要结合教学内容,上好环境教育课。在每学期的考试试卷中均有环保内容。
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 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除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外,各执周班同学严格执法,坚决制止部分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每天检查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量化评估,把评比结果纳入文明班级的评比之中。执周班同学率先垂范,增长了才干,培养了能力,受到深刻的实践教育。学校健全了各项卫生制度,坚持每天校内清扫制度。绿化区还划分到班,标志明显,便于监督。团委定期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行为,坚决消除乱丢废弃物、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学校要求教职工不能在公共场合抽烟。在教学楼楼道、班级悬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今的濉中,学生的环保习惯已经养成,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的社会这些同学定能成为合格的公民、环保的主力军。
为配合法制教育,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均聘请县环保局有关领导作环保知识、法律、法规的专题报告。每班每学期均开展有关环保的主题班会。
三、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把学生的环保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定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广大同学走上街头捡拾垃圾,清理县城公共场合的污染点。每周执周班同学都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庭院。最近学生会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回收废旧电池活动”,大力激发同学们爱护环境的热情。每年清明节,学校均组织部分师生植树种草。学校家属院的绿化、美化得到了加强,并注意在生活区留绿地和空间给师生。现今家属区楼房整齐,巷道平坦,种花植草,并实行了“五禁养”。全体职工家属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按时投放,随时清理。后勤人员定期到县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严防传染病的流行。濉中师生在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劳动中,在争创文明县城的活动中,在创建绿化学校活动中,严格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表现了濉中人良好的道德风貌。
几年来,学校积极引导同学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每周均安排一个班的同学外出参观考察半天时间,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校园劳动。他们先后到市酒厂、县化肥厂、矿山机械厂、县铝业集团、市印染厂、寇湾高科技示范园、武警部队等单位参观实习。通过参观劳动,开阔了同学的视野,了解厂矿、部队的生活,同时也调查了一些环保状况。在实践中同学们动手收集环境信息,写成心得体会,有的已上缴有关部门。
为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濉溪中学从去年始,在高一、高二年级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设了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学校教科室制订活动课学习计划,精选研究性课题和优秀教师,本着自愿、自动、自主的活动原则,组织了几十个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有很多从事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小组深入工厂,农村、矿山、居民区,风景区、河流等处开展调查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高二(3)班研究小组“关于濉河一段水面水质分析的调查报告”,高二(10)班“相山旅游景点污染问题”已在全市研究性学习研讨会上作了展示,并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濉中学生强烈的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除此之外,每年的节假日学校团委均布置有关环境课题,供同学们调查,并评出优秀调查报告。
每年的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学校都组织部分同学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书画比赛,并在本校内开展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校园建设陶冶师生情操
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搭配谐调。寂娱园、怡趣园、钟毓园来源于诗文佳句,内蕴丰富。三大园内大道小径,横贯斜穿,曲径通幽;花木松竹,四时花卉,品种多样;亭台池榭,假山怪石,相映成趣。
濉溪中学无愧于“省级花园式学校”称号,校园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我校校园的美化,既重“形”,又重“质”。“寂娱园”、“怡趣园”、“钟毓园”三座花园使人看后情思翩然。“奋飞”雕塑以手托电子模型的青年男女学生的形象为主体,以书本虚化而来的翅膀为背景,寓意深刻,耐人寻味。“金苹果”小品乃是国际教师协会的标志,衬以红、黄、蓝三原色的园环,更是理蕴物中,意趣无穷。校园中亭台池榭,假山怪石,丹枫翠竹,搭配谐调,相映成趣,不仅具有自然风貌,而且具有人文风情,确是做到了“每一处景物都会说话”。这不仅为全体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更陶冶了师生情操。
五、师生素质明显提高环境教育成果显著
经过学校大力宣传,深入教育,濉溪中学师生环保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同学们加深入了对环保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环境素养,并在实践中学会关注自然,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并对社区、家庭的环境教育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校后勤部门严格管理,节水、节电、节纸,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节约了开支,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部分教师在搞好环境教育的同时,积极撰写论文总结,并获得了不同的奖励。如王立芹老师的论文“人口与教育”,万景民老师的论文《寓于环境教育与化学教育之中》,杨立清老师的有关环境教学的论文等。原副校长吕介斌(已退休),周传军校长,吴志道副 校长曾先后获得县“绿化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如今濉溪中学绿化面积10975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3.65平方米,达到合格标准。学生中也不乏获奖者。王春龙同学在教育部举办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书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另外,还有部分同学在团县委举办的环保知识竞赛和书画比赛中获得不同奖励,几年来,理化生实验室被评为一类实验室,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人口教育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等。
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濉溪中学领导和教职工面对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将秉承热爱自然、爱护地球家园的理念,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素质,面向未来,造福人类,担负起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的职责。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们的环保观念薄弱,造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正在加剧。为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我国政府把“搞好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全面教育体系中。教育部又与国际组织联合开展了“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研究”项目。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在这样的形势下,在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境意识等方面教育教学迅速开展。环境教育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与地理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地理教材就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作为开端,以地球的圈层结构来揭示地理环境的特点,以自然资源为纽带,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最后以协调人地关系作为总结。可以说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真正意义进入地理课堂教学。因此,要充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知识、树立环道德,发挥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一、明确地理学科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1、地理学科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融合在地理学科中,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作为教学的主线。
2、地理学科直接指导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通过各种课外活动,采取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知各种环境问题,树立环境观念。
3、地理学科成为环境的教育主渠道。运用教材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和全局意识,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亲近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二、凸显教材中能够进行环境教育的资源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现实教育资源。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道德教育资源。地理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破坏与污染,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界惩罚。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道德观念。
3、行为教育资源。让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生存,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和环保公益活动。
三、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教学重点,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开展环境教育。
1、强化资源国情认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依存度增加。当下人类无节制盲目开发利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严重,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合理利用与开发资源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资源状况,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耕地面积世界第四,森林面积世界第五,草场面积世界第二,各种资源人均拥有量极其有限,不容乐观。进而使学生产生危机感,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2、加强人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人口急剧增加是人类最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人均资源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率高、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又反馈于人类社会本身,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繁荣,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全球和我国的人口状况,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等,充分认识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3、增强环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而人类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变着环境。当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时,环境则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即良性发展;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时,环境则向人类的负方向发展即恶性发展。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认识到全球变暖的严重性,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并非一部分人,一部分国家的事情,只有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四、多样化地理教育方式方法,有效进行环保教育
1、运用讨论教学法,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我的环保教育能力。
2、重视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才能
指导学生进行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科学性。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学 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学生掌握和利用信息资源来和探索学习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引导学生做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衣物、玩具、书籍赠送他人,养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4、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兴趣
利用松花江流域因工业事故造成苯污染引起哈尔滨停水四天的重大事件,引导思考;从湿地公园遭破坏事件,引发深思,有效地进行环保教育。
结合科普讲解激发学生兴趣,人行道上铺透水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涵养水源;太阳能热水器;洗车、家用水循环利用装置等,让学生设计制作节水、节能装置。
5、利用一些重大环境和地理节日,进行专题环保学习、宣传和公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活动能力
地球日、环境日、无烟日、植树节等,在这样的日子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唤起学生与世人的全球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行动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提供了舞台和机会,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效果。
总之,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课内外资源有效结合,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达到增强环境意识,丰富环境科学知识,强化环保理念,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养成良好环境行为习惯和道德的目的。环境意识将得以植根学生的心田,引导参与环保行动,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校更美”。
一.优化环境建设,陶冶健康情操。
①加强校园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别致,环境幽静温馨,是学习的好场所。校园内设有标准国旗台、校训,《中学生守则》、《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均有上墙,教学楼上张挂名人名言,班级挂有国旗和班训。学校绿化规划布局合理,品位较高,通过环境熏陶,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师生们进一步形成了“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思想。
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集体荣誉感。
学校重视校园艺术节活动和校运会,连续两年均获得镇中学生运动会第一名的好成绩,党支部、政教处、团委会结合每年“三八”节、“五一”、“五四”、“六一”少先队活动、“七一”纪念建党系列活动、教师节、国庆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庆元旦系列活动,举行青春迎面接力赛、篮球赛、校园“十大歌手”赛、师生书画展、手工制作比赛、诗朗诵、故事演讲比赛、猜迷语、联欢晚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③发挥课堂主渠道,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力求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容,并把它作为制定教学计划,评定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政治课思想教育,历史课近现代史教育,地理人文教育等作为重点,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教育局面,思想教育成效显著。
④推行小组互助制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实行小组互助是提高班级学习管理的重要途径,是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一剂良药,我们以八(7)班推行“优秀红旗手”,八(5)班小组“互助学习”结构制度进行交流和推广,在三个年级建立小组互助制度,把学习、纪律、卫生、出勤等纳入小组评比内容,通过各小组间互帮互学,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打造文化环境,凸现文明意识。
不断加大组室文明建设力度,发挥文明组室典型示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1、深入开展星级文明组室创建活动,加强组室建设,规范行为,提高素养,提升组室文明程度。
2、以工会为主体,组织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3、强化校园环境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师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
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
4、进一步规范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切实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主要由干部作风、党风、教风、学风及校园文化氛围构成,党风及干部作风是关键,教风和学风是基础,它是学校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保证学校中心工作的精神力量。
6、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精心组织,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XX镇司法所把我校定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过举办讲座、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得到很好的社会教育。还举行上街宣传、文明劝导、青年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学生在教育他人同时得到自我教育,同时也深受社会好评。
⑨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和使用,提高学生自治自理能力。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干部培养,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班团队活动设计方案评比活动,学生干部经验交流,锻炼学生干部能力,当好班主任助手,发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提高学生自治处理能力。
⑩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心理辅导等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此外还建立谈心制度,做到班主任与学生、科任教师与学生、包年级领导与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工作实效性。
⑾完善德育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各年段设立家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电访等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园讲课,参加“百佳”学生颁奖活动。在“三个代表”活动中全体行政深入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倾听意见,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提高教育效果。
三.营造和谐心理环境,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①加强教学设施现代化装备步伐,建设校长行政办公室、学生电子教室系统局域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为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现代化铺设现代信息高速公路。
②学校布局合理。硬化校园主干道500m,道路两旁绿化。有400米环形跑道,水泥篮球场1个、足球场1个,体育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2500m2。学校将进行二期绿化工程建设,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增强了办学活力。
③加快图书馆、阅览室建设步伐。学校现有藏书二万五百多册,生均15册,教学参考书、工具书计一百多种,共一千二百多册,满足教学需要,丰富师生精神食粮。
④加快实验室建设。理、化、生实验室均按高标准配备,规范管理和使用,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场建设,师生车棚建设,师生公寓楼建设,文化走廊建设,生物园建设等,设施基本完善,品位较高,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⑤体、音、美器材均按高标准配备,满足教学需要。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在XX镇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扶持下,通过学校上下自加压力,在全体XX中心学校人员负重拼搏下,我校定能迈开新步伐,再接再厉,再铸辉煌。让我们为实现市级“特色学校”,把我校办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示范窗口学校而努力奋斗!
1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污染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室内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动向。用新的化学方法解决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当今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化学的问题还必须要化学来解决。作为一门课程,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为此,本课程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只作简单、形象的介绍和描述,重点介绍常见的化学污染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调整,本课程形成了以下教学内容体系:一、绪论:介绍化学的发展、化学的贡献以及化学污染与环境问题。二、化学与能源: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核能等的使用与相关环境问题,化学能源,绿色新能源。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与能源的使用直接相关,三、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四、化学污染物:概述常见的化学污染物,无机金属、非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有毒污染物。五、大气环境与化学:大气的组成及大气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大气环境问题(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酸沉降、臭氧层耗损、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的防治。六、水环境与化学: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天然水的组成、性质,水中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水环境污染与治理,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需氧物质污染、水体中有毒元素污染、有机有毒物污染,水质标准。七、土壤环境与化学、固体废弃物: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污染过程,重金属、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防治。八、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质量,常见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监测。九、生命现象与化学:生命的元素,生命有机化合物,环境激素,核辐射与基因突变。十、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食品主体成份,食品霉变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食品加工污染,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十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发展趋势。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文理科学生同班上课,除了教学内容上要兼顾外,还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授。(1)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环保类系列丛书;或让学生联系家乡或自己亲历亲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再查阅相关资料,写调研报告。(2)借助多媒体、影像资料等,图文并茂,介绍历史和当前的重大污染事件。如在学习化学与能源专题时,给学生介绍《石油与战争》及相关视频资料,以更加突出能源的战略地位,同时在能源的争夺中,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学习水环境与化学时引用央视的新闻调查《河流与村庄》,以事实讲述水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科学的数据、直观的画面和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环境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采用案例教学,鼓励课堂讨论。如引入新闻事件,关注新闻热点。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报道与环境相关的新闻事件,如近年的紫金矿业含铜废水污染汀江、墨西哥湾原油泄漏、浏阳的镉污染事件、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2012年中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等,都可以是课堂上的讨论话题。(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如中国环境教育网、环境教育网以及各大网站的环保专题等,学生可以从上面获得很多相关知识和环境方面的信息。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相应的专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扩大学生的视野。
3教学效果
《化学与环境》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四年,每期有学100多名学生选修。这些学生的构成包括理科、文科、体育、艺术等各专业学生。通过几年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目前学生已能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愿意选该课程。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部分,理科学生一般很容易理解,而对文科学生来说,往往很基本的理论和概念,也需要多遍讲解。学生普遍欣赏与现实结合的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少理论,多直观画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每一章都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可以是围绕本章主要概念和术语来命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题,撰写专题论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问题讨论、作业、期末考查等给出综合成绩。经过几年的实践,该课程已经形成相对合理实用的教学内容体系,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基础相差太大,影响教学进度;一些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不认真,上课就是为了挣学分;由于课程都是安排在晚上,无法给学生开设实践课。
4结语
实践表明,在高校开设《化学与环境》公共选修课很有必要。精心选取适合多专业学生 基础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大家关心的环境问题,学生可以获得化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CAI充分发挥课堂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两起令人瞩目的事件。一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另一件是,以环境保护为特征的绿色革命。
在全球范围内汹涌而起的绿色浪潮,使人类文明走入了绿色文明时代。它比知识经济影响更为深远而广泛,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且也影响着人类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政治结构。绿色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人与自然重新结盟、和谐共处,以代替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相互对峙的旧文明形态。如果说,工业文明是以工厂、机器和产品为主要特征,那么绿色文明则是以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以及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流、绿荫覆盖的山川和大地为其主要特征。绿色文明和知识经济正是当代人类社会两股相互激荡、相互融汇的洪流,推动着人类向着21世纪迈进。
我们要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环境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地理课作为环境教育的首选科目,担负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初一世界地理(沿海版)第五章“世界的人口和自然资源”最后一课时“人口、资源与环境”,是一节很好的环境教育内容,但是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师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环境教育效果。用自制的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简称CAI)课件来辅助教学,能取得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理想环境教育效果。
一、 用美丽的风景熏陶环境之美
崇尚绿色,融入自然,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思想的一种追求。在课件的开头,首先用动听的大自然音乐吸引学生,更用一段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录象片段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泉水的叮咚、百鸟的鸣叫、动物的嬉戏、草木的翠绿,让学生自由欣赏、自由议论、自由感叹,仅仅课前的2分钟,学生已陶醉在大自然神奇的美丽之中。再加上全节课件的底图都精心选用最美的风光的水印图,清新脱俗,赏心悦目,令人向往,这是任何语言难以言传的环境之美的意境。 请欣赏
二、 用生动的视频警示环境现状
专家发言说:本世纪,是人类文化的伟大胜利,是自然界的伟大失败。现有60亿人的人类,对自然界生态链和环境的破坏,几近毫无伦理道德可言的地步。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民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从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在课件里,供学生选择浏览的有丰富的视频:“人口增长”、“有毒废料”、“油污染”、“核事故”、“酸雨危害”、“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狂耕乱采”、“过度捕捞”、“森林消失”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事例,配有激进的音乐和深情并茂的解说,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这是任何文字难以描述的景况,难以引起的共鸣。惊叹之余,引道学生思考得出,协调我们人类发展与环境的途径。
三、 用深刻的漫画探索环境伦理
专家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已有人与人相处的道德教育,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教育,现在要加上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伦理观念。大自然的价值在于她的支援生命功能,而不只是大地资源;人类尊重并保育大自然的多元性,才是尊重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多元性。人类应该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相应调整,理智地树立起全新的行为理念。
漫画“苦难的母亲”揭示了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据此,我们应该怎样来决定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呢?明智之举是:只有控制自身的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才能谋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给地球母亲带来巨大的压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漫画“请把我也带走把”、“砍伐的背后”揭示了森林破坏的恶果,由于人类乱砍乱伐,使森林面积大大减少,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其实也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森林被破坏又与我们平时多仍一双一次性筷子、多发一张贺卡、多浪费一张作业纸有密切的联系,漫画“无题”“水流”现象揭示了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通过分析讨论漫画的寓意,同学们明白了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并决心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这比任何理论的说教更具说服力,更有感染力。
四、 用丰富的资料扩展环保知识
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最基本的环境知识,最当前的环境问题在中学生中却还很缺乏,学生不是没有兴趣,而是不只从那里去了解,为此,课件收集了大量学生想了解而无从了解的环境教育相关知识,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浏览:“世界十大公害事件”、“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和纪念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新中国环保历程”、“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我国环境与保护主要法律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西部大开发环境建设先行”等。由于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或浏览,因而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扩展了环保知识,了解了国情国策,树立了“开发资源,重在保护;;利用资源,贵在节约;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造福子孙”的正确资源观和环境观。
五、 用热烈的讨论倡导环保行动
行动起来保卫美好家园!讨论怎样“清除白色污染”(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对环境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怎样“选择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实际上就是指由资源消耗型消费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20—14029为环境标志标准))。怎样“建设绿色
学校”?此外,还要提倡和实现参与意识。环保需要义务监督员,我们本市主要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这些问题和原因,你有何对策?响应我市的“青山、碧水、蓝天”环保工程,怎样做一个力所能及的环保卫士?这些问题的提出并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既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提高了学生关心生存环境,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六、 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国情国策
在学习了资源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讨论得出我国资源绝对值和人均值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地大物博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还要看到人口众多,因而人均资源少。在分析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后,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在了解了环境污染现状及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后,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及我国环境保护方针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这样,自然地渗透国情国策,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再觉得是教条,而是明智之举。
古人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在我国古代也早就将能不能保持好自身的环境卫生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看了。李鹏总理也要求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资源意识,长大担负历史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环境保护教育任重道远。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 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3.开展丰富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师应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其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在感知中得到理性认识的提高;也可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还可结合“地球日”、“/:请记住我站域名/植树日”、“节水日”、“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如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文艺晚会、展览环保绘画作品以及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扩大学生环境知识信息量。如有机会还可开展环境专题讲座,如国际环境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面向少年儿童的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立体生态农业简介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传统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合分析、创新能力的锻炼难以兼顾,造成了专业实验项目以基础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但从试剂配制、仪器组装与调节到实验步骤的讲解等整个实验过程过程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实验,机械地操作仪器设备,很多学生根本不动脑筋思考,即使数据不好,也不会分析和查找原因。[10-11]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专业实验的兴趣,更不能充分调动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下降,失去了在考研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过去的专业实验教学是与理论课相配套的,而且一般是先讲理论后做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开学到期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快到期末时许多理论课都要安排专业实验,由于仪器设备数量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使得很多仪器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经过几届学生的使用后个别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专业实验教学并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教材,大多数以课程附录中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些实验项目由于编写较早,又没有及时进行内容上的更新,因此一些实验内容过于简单,而且所用的仪器设备多数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目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个别课程附录中没有的实验项目由指导教师事先编好实验讲义打印后分发给学生。由于课程附录或教师自编实验讲义中的实验步骤几乎全是文字描述,虽然实验步骤描述得比较清晰,但对于某些实验现象或仪器的基本操作往往使学生把握不准或理解模糊,加上教师在实验课上语言讲解或现场演示不清楚,使得很多学生基本操作不规范,专业仪器设备错误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率较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以培养“医工结合”特色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改革目标,自2008年以来我们组织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对实验项目进行删减、整合和更新,参考国内外着名高校关于专业实验教学的先进改革经验,确立了“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并对专业实验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具体总结如下:把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与课程分离,整合为一门实验课——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并将其分成三个层次:环境工程基础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包括了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包括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毒理学的实验内容。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依据实验室现有条件,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科研究热点中确定项目题目和研究内容,由学生设计实验路线和方案,自主实施实验方案,撰写专业报告。在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分别设定三个实验模块(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并适当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学时比重。这种“三层次三模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避免了不同课程设置的实验项目出现雷同现象,如环境监测实验中的“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与环境化学实验中的“大气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内容非常类似,将前者删掉保留后者。在环境工程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的设计中,从学科研究热点和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进行筛选,选择实验条件能够满足的项目进行开设,尽可能使项目内容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设计的“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和吸附性能评价”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内容包括羟基氧化铁的制备条件的确定、吸附-解吸实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评价等,既能锻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综合分析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原理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体系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项目的选择与安排,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内容、考核方法等。由于在本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不仅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而且增加了很多新的实验项目,目前市场上没有现有的实验教材可以直接应用。因此,我们组织人员自编实验指导教材,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高。目前,在专业实验的教学中主要由指导教师利用板书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讲解完了再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现场演示。有的实验现象单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学生听了之后仍感觉比较模糊,如滴定实验中到底溶液呈现哪种颜色指示到达滴定终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进行实验仪器现场演示时只有少数距离近的学生看得清楚,造成很多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专业摄像机拍摄了很多仪器操作和实验现象的照片、视频资料,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主要实验现象,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有助于实验效果的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项目。首先,学生需要按照项目要求先把实验方案设计好,经老师审核合格后才可到到实验室作实验。其次,学生需要自己完成配制试剂、仪器组装与调试、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主要实验环节,有了问题之后可向值班教师请教。如通过“曝气条件下校园生活污水和医药废水中COD和BOD5比值的测定”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COD和BOD5的含义和反映水体有机物含量上的区别;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另外,把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和多媒体课件等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相互交流实验体会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实验成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了解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技能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将专业实验单独设课后,除了将正常的学生实验操作、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外,还增加了实验 理论和操作考核。实验理论重在环境样品的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和监测方法原理,其中有些内容是实验课上讲授过但是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考查学生课上是否认真听讲。操作考核重在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会正常使用等,现场打分。在结果评定过程中,操作考核占30%,理论考核占30%,实验报告占20%,现场操作和平时成绩占20%。
一、环境教育学微妙精深,至关重要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怎样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如何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怎样对已经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完善的治理,已急需找到解决之法。人类生活的环境江河日下,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疾病令人防不胜防,各种各样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立即改善,以保障生命的安全、生活的和谐与经济的顺畅发展。
环境教育由来久矣,几十年前就呼声不断,然而,环境教育由于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上,仍然停留环境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仍然以道德约束之。固然,这些不可缺少,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必须是全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教育,如此,才有希望臻于完善。
环境教育中环保知识是基础,法律约束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宣传环境伦理思想。因为它是各种环境教育知识的综合,如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不一而足。环境教育益处多多,能够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改善文化观念。而且,在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二、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教育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1.分析人类环境的今昔演变,研究其利人与不利人的条件,从而为环境教育学指出研究的方向。
2.彻底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怎样协调这种关系,使得人类既能更好地生活,又能促使人类社会环境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3.分析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全球性变化趋势,对人类的利弊。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三、什么是环境科学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其分支较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
1.自然科学方面: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物理学等等。
2.技术科学方面:环境工程、环境医学。
3.社会科学方面,在这方面较多,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学、环境政治学等等。
四、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要求,必然推动了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人的素质随之增高。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基本的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生活的质量与和谐。人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功能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
五、环境教育学的创立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发展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环境教育不可或缺。具体来说,环境教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环境法律法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研究环境保护政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明确环境管理的任务,学习环境保护法,从而增强环保观念,完善法律意识。
3.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和环境发生接触,由于需要,与其对立,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行为造成大量的无可挽回的灾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伦理学,旨在号召全人类自觉地保护自己唯一的生存家园,让生活环境改善,避免一切的污染,将生态环境做到最完美的改善,对所有的资源做到永续经营、最大的利用,做到最大的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经济的增强、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利益都大有裨益。人类只有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地球,人类才能和地球保持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证,人类才能永远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环境 教育的深入开展,让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对于生存环境伦理而言,势在必行。民族要兴旺,祖国欲繁荣,舍此别无出路。我国人均资源极其微薄,如果不合理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让每一点资源都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要高瞻远瞩,造福子孙。
1.掌握环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我们要树立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己任,促进自然的良性发展,保持人类爱护家园的优秀品质,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大事,谨小慎微,慎终如始,关爱地球母亲,从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促进环境的改善,日日努力,逐步使得向最佳生存环境迈进。
2.自觉抵制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要从我开始,从身边做起,抵制不良行为,对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耐心规劝,严厉谴责,利用法律给予限制和打击。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学的意义重大,加强环境教育,降低能源消耗,就是对健康的养护,就是对生命的滋养,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对人类的祝福。因此,我们应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思想,节约资源,制止浪费,保护地球,做环境保护的永久卫兵。
论文关键词:地理 教学 环境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摘要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对我国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木论自然保护区概况、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概念,以及在保护区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分析了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自然与环境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野生生物种的灭绝、物种多样性的锐减,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人类的关注。自然保护区的提出和建立,保护了一些珍稀物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群众进行环境教育,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现以木论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之路的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提供参考。
1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环境教育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环境教育会议上正式定义的,旨在促进整个人类的环境忧患感,促进人类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并避免新问题出现[1]。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划分了自然保护区。世界保护联盟(iucn)把自然保护区定义为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或海域。而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我国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 999个,占国土面积的14.4%,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目前,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2]。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群众进行环境教育,也成为环境工作者及地方政府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可以理解为向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群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技能,转变不重视环境教育的旧观念,促进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关系建设,以实现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培养社区群众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帮助保护区和周边地区人群获得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关系建设,促进社区共管,实现自然资源和周边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2木论自然保护区概况
木论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始建于1991年(当时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4月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20.6 km,南北宽11. 6 km,总面积10 829.7 hm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0~18.7 ℃,年均降雨量1 530~1 820 mm,年无霜期310 d,相对湿度较大。保护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石山裸露面积80%~90%,土壤覆盖面积不足20%,且土壤多分布于岩石缝隙间,只有洼地或谷地才有成片土壤。土壤为由白云岩、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石灰土,局部出现由燧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硅质土。木论林区属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极为完好,覆盖率高达96%,为世界同纬度地区所罕见。林区内物种极为丰富,在已知的1 048种高等植物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1 种,广西特有植物30多种,木论特有植物6 种。在保护区内,仅兰科植物就达128种之多,包括国际濒危保护的兜兰属植物5 种,堪称植物王国“熊猫”的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 onalis)在林区内也有群落分布,其数量居全国之最。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有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736户,总人口3 200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人均耕地面积500~1 000 m2,人均粮食100~270 kg,人均纯收入1 040~1 480 元[5]。
3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木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有294人(占9.1%),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 863人(占总人口的57.6%),中学以上文化的有810人(占25.0%),学龄儿童270人(占8.3%)。因为教育文化落后,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所以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绝大部分还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产业结构单一,家庭收入60%~70%来源于传统的种养业,外出务工收入不到30%。社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等,养殖的畜禽及水产品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鱼等。保护区东部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经济收入较高,农作物产量、节柴灶、沼气池入户率较高,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西部社区的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家庭只有旱地,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单产较低,并且野生动物啃食和毁坏农作物较为严重,社区群众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比东部高[5]。目前保护区部分群众已经开始植桑养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仍采取比较原始的粗放养蚕模式,不提青、不分批、不除沙,增加蚕病传染几率,并直接影响经济收入。在桑蚕生产中病死蚕、蚕沙等随便倒入房前屋后,甚至倒入河中,不仅导致蚕病频发,陷入恶性循环,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
3.2环境教育模式和内容单一
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即使一些比较著名的环保组织(比如ngo)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模式也仅限于环境宣传教育。这些宣传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法规类、知识类和技能类。法规类内容一般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类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意义、现状,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一些乡土知识等;技能类内容主要是在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内容的同时,尽可能地使一部分人掌握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基本技能[3,6]。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木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还不完善,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环境教育面向的主要对象还是社区群众。另外,目前的环境教育还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
3.3科技力量薄弱
木论自然保护区现有34名管理人员,其中正式职工11人,临时聘用的护林员23名。据了解,在木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林、生物、环保等专业的科班出身的人更少(不到30%)。护林员一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主要由一些退伍军人或社区中责任心较强、威望较高的村民担任。由于人才缺乏、经费紧张、实验场地和设备短缺,因而极大地制约了保护区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开展[7]。
3.4社区关系亟待协调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在经济贫困而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地区,靠山吃山,向森林索取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砍伐林木、猎捕野生动物、采集野生药材通常是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保护区的建立,切断了村民的部分经济来源,客观上使村民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社区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8]。由于保护区的设立,原来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区域划到了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无力承担社区群众的经济补偿费用,当地政府同样无法提供财政补贴,使这部分社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比以往更加困难。据2007年pra调查统据显示,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500~1 000 m2,人均口粮100~270 kg,人均纯收入为1 040~1 480元。由于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未能及时落实,因此在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的问题上,社区与保护区的矛盾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7,9]。
4木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对策
4.1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一跃而成为全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蚕茧产量逐年提高。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又明确提出河池发展有色金属、生态旅游、桑蚕等特色产业。而木论自然保护区又位于桑蚕生产第一市——河池市,紧靠桑蚕第一县级市——宜州市,有利的地理位置为桑蚕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桑蚕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农业生产和生态问题,除了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收入、解决社区群众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以外,还可以利用桑枝、蚕沙发酵沼气等解决燃料问题,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产业。保护区管理局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社区桑蚕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积极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提高社区群众养蚕技术水平,并指导群众合理解决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考虑到群众经济基础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可以在原来沼气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为将来的生态旅游项目奠定基础。
4.2优化环境教育模式,丰富环境教育内容
通过木论gef(全球环境基金)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开展,初步明确了群众的基本需要。在原有的环境法规、知识类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和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等内容,环境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与科技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之路。
4.3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走科技富民之路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广西一些自然保护区自主科研和环境教育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实力也比较薄弱,致使许多应当正常开展的工作力不从心,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也常常滞后。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及科学研究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因此,依托地方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在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前提下,走自然保护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之路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这种结合,既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又能提高社区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还能加强社区群众与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2010年1月,结合广西林业厅gef小额贷款科研项目的实施,河池学院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在保护区周边的社区(下寨屯)联合举办桑蚕养殖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群众踊跃参与,反映强烈。在听课过程中,群众主动反映他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索取相关资料。这种专家现场指导、群众自觉参与的技术培训和环境教育方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4.4协调政府及社区关系,走合作共赢之路
加强社区共建,带动社区发展不仅是保护区的责任,同样也是当地政府的任务。保护区群众处在多个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不应该出现真空区,而是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保护区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了解当地政府发展规划,并听取社区群众意见,群策群力,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能否处理好政府和社区群众关系,关系着保护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保护区和当地政府的良好形象。
5结语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粮食、蚕茧等农产品价格的提升,依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调整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村产业结构,主动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群众经济收入,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以农民喜闻乐见的生产技术培训带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对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意义。
【摘 要】 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它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幼儿园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让儿童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儿童。
【关键词】 环境 幼儿园环境 布置
谈到“环境”,谁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身处在一个环境中,环境可谓无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儿园环境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环境。幼儿园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的一切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传话语无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与条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要有计划的绿化园地,重视幼儿的环境布置,要使幼儿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里。”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综上所述,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把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
近年来,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巧妙绝伦的构思及高超非凡的技巧走出了一条“边学习、边实践、边完善”的成功之路。然而多次外出参观学习便发现,有些幼儿园在具体创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一、只求美观,强调环境装饰性摆设。有的幼儿园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高档的壁画,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过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试问这种毫无意义的墙饰怎能为环境教育主体的幼儿服务呢?显然,这与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的幼儿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主体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再漂亮的墙饰也只能是孩子们眼界以外的摆设。
其二、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应当营造一种美好和快乐的氛围,以此激发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喜欢与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师所创设的环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为了不让幼儿加以“破坏”,有的老师还硬性规定只能看不能动,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点辍。这样,严重缺乏可让幼儿参与的活动变化的内容与机会。
其三、一成不变,轻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有些老师为省时省力,节约装饰开支,一学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环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失去时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让它成为“永久的装饰”,还把这视为节约材料的好方法。其实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变性,不能及时为幼儿传递一种新鲜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对它失去原有的兴趣,对它“视而不见”。
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发挥环境创设活动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与主题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氛围,让环境创设成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呢?我园对环境创设尤为重视,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环境创设比赛活动,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创设心得:
1 让幼儿及其作品融入环境,使环境科学化、艺术化
幼儿每次的作品,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为此,根据幼儿每次活动的作品类型,我会提前设计出不同风格的版面。当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我会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把已贴上标志的作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当全部的作品张贴完成后,就会形成一幅别具风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儿作品“太阳花”,我先用纸板制作了一棵大树的树杆,再用彩色卡纸做出两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导每个孩子的花儿错落有致地粘贴在树干的周围,一幅凝聚全体幼儿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一棵“太阳花树”,兴奋不已,他们不停地互相欣赏着、议论着,在不知不觉中将个人融入了集体,既分工又合作,不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当家长接送幼儿时,幼儿会很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某某的,这是谁谁的……家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感到无比自豪。这样创设的版面环境在无意中成为家园联系的桥梁。应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以幼儿为主的版面时应以幼儿作品为主,教师创意为辅,教师的创意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丰富的环境对3~6岁的幼儿而言,是会说话的。孩子不仅受环境的刺激而丰富积累直接经验,而且还与环境互动,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孩子们的作品布满墙面和教室,使孩子感受到“这是我们的教室”的温馨和亲切!
2 让环境随季节、时令变换
不同的季节、时令,周围环境事物都会在不断的变化。通过变换不同的环境让幼儿感知季节时令的转化和更改。如:春天来了,先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感知春天,再进行制作活动,幼儿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绘画、剪贴出相关的作品。“黑黝黝的小蝌蚪,带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黄黄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来了的美丽图画。同样,夏季的粉荷盛开,绿树红花,秋季的硕果累累,黄叶飘飘,冬季的白雪皑皑,大地苍茫,都是环境布置的重点,这些突出的带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作品让幼儿一目了然,并由于亲身的制作体验而记忆深刻。
3 让区域环境生活化
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材料。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内容,将他们蕴含在区域、自然角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学区内收集许多好玩的感应玩具、汽车玩具和发条玩具。幼儿对科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当自己亲手播种科学的时候,教师毋庸多说,幼儿就会收获良多。在图书区投放大量的科技图书,投放名人、伟人的图书、图片及资料照片。图文并茂,深深感染着幼儿。在角色区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卫生筷、果冻盒,易拉罐、小玩具……丰富认识社会的经验,实际交流体验生活的乐趣。在音乐区投放世界名曲,优美儿歌、vcd等,耳染目儒。在操作区投放各类纸张、彩笔、油画棒、铅笔、剪刀、胶水、广告色等,手脑并用。幼儿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完成与主题相符的内容,教师抓住机会引导被激发好奇心的幼儿,一起研究,共享发现的快乐,而不要让他们盲目探索,更不能给幼儿错误的概念。幼儿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学学做做,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目的。
当区域环境生活化时,孩子周围就形成了一个自主宽松的认知环境,他们在交流中思想进步,在合作中动作迅速发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让环境动静交替
所谓环境动静交替,就是把版面布置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版面上已布置了春天来了的画面,再结合主题知识,引导幼儿学习种植“小豆豆发芽了”,教师每天带领幼儿观察记录豆豆的生长情况,豆豆发芽了,豆豆长叶了,豆豆长大了……在自然角让幼儿主动观察会变的小蝌蚪,是先长后腿还是长前腿,尾巴在长出前腿后还有没有等等。这样的环境动静交替,幼儿充分感知万物始于春,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在与环境,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产生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掌握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怎样思考、表达和主动建构经验,体验了探究过程的乐趣与艰辛,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
全国特级幼儿教师应彩云在《孩子是天,我是云》一书中写道:“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丰富环境吸引着幼儿,激发着孩子的构思、想象和创造,使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显性教育和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环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同时也展示着他们的点滴进步。环境虽小,却展示着智慧,滋润着心灵,探索者成长。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前体验着快乐,炫耀着成果,欣赏着自己的美满世界。
总之,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让他们的眼睛在经过纯美色彩的无数次浸染之后,变得懂美爱美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变得灵巧起来,让他们的心灵在无数次欣赏之后,变得纯净美好起来。我们应该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让有限的活动环境成为幼儿无限成长的阶梯。
摘要:尽管环境教育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加强环境教育:,树立和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每一位环保工作者的职责,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环境.教育提出了若千建议。
关健词: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1、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环境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环保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基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以提高在职干部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一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
1.1成人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与事业要求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
1.2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专业环境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2003年统计,全国己有近200所各类高校开办了环境保护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己基本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人才供需不尽对口等问题。
1.3基础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由环保事业的地位和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的,环保问题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需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抓好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意义深远。一是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社区和全社会,二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时要避免下一代出现同样的环境问题,需要对下一代灌输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观念。三是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但我国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在认识上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环境行为为主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加外在教材上基础环境教育基本依靠有关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理念和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之间环境教育衔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4社会环境教育现状。社会环境教育面广而且内容丰富,重点应是两方面: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教育,包括各级领导,他们是决策者,在环境保护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有正确韵政绩观,从而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重点污染企业领导的环境教育。企业领导的环境法制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排放,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制和环境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从而自觉防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开展环境保护20多年来,环境教育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任务的繁重,缺乏有力的支持与保证,目前,环境教一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归如以下几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管理制度,许多市、县环保部门没有机构、没有资金、没有专门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理一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系统的教材,而参照欧美的参与式教学,日本的体验式和中国的探究式让环境教育者无所适从;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与农村差异、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差异,而在西部、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巫需理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现行环境教育不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对从事环境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要求较高,而现状是此类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
2、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
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克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基础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写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意识教育。高等院校要逐步调整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使之完善合理,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结合专业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以及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2加快
课程建设。研究调整和完善环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达到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能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体现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穿和渗透新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和观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办法等。
2.3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决策层是第一训导顺序己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开设环境课或讲座,提高决策层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领导亲自挂帅、安排专职或职人员成立环境教育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在安排经费时,要将环境教育纳入预算,给予优先考虑。厂矿企业、医院等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中,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2.4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生态教育的认识。
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程,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形式搞好环境教育的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利用多渠道、多各级环保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教育机构,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建立培训基地,教育部门也应有相应的机构并有专人负责环境教育工作。通过专题课程、图片展览、演讲、征文等活动,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引导青少年在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关心生态建设的责任感。
2.5层层推动,加快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自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委要求创建绿色学校以来,各地对研究评价绿色学校的指标,绿色学校的评价标准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建活动更新了学校办学理念,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环境教育。但要坚持原则、宁缺勿滥,合格一所验收一所。
[论文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环境教育 必要性
[论文摘 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1]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纪,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2.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主要包括gdp、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1.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概念,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2.关于宏观政策方面,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怀化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太平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中坡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只要坚持“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