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5:53:09
导语:在计算机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现状
1各部门管理服务观念不一致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虽然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所属机构或组织均对其管理和服务工作较为重视,但是也存在着部分领导对该项管理服务工作重视度不够的情况,应当更多的依靠社会力量来为其提供管理服务,单位可不承担服务管理义务。
2离退休人员所享有的社会资源不均衡
离退休人员个人情况均存在一定差异,居住地和原单位之间距离过远便限制了人员参与单位活动和组织学习,而医院离退休人员因为子女长期不再身旁,突发疾患或遇到困难都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3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完善
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域,本县计算机信息系统起步较晚,截止目前为止仅建立市县网络体系。且未能与公安系统、财政机关及各银行网点建立相应联系,形成联网系统,也未能延伸至各乡镇、社区、行政村等网点单位,这无疑为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信息管理增加了工作难度。
二、关于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体而言,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把握该项工作的特殊性,积极探讨创新管理模式,明确管理主体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服务内容以实现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合理化和规范化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1明确管理主体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
①克服社会偏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管理服务观念,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全面做好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②强化服务意识,认识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不断增长的现状,树立大局意识,提升自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全方位开展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2健全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领导责任制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和社会稳定,针对部分部门领导对其不够重视的现状,应当进一步明确和事业单位领导职责,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各部门职能。
3创新管理模式实现针对性服务管理
①以党支部为依托,在社区可设立离退休干部党委以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工作指导,强化理论学习,提升离退休人员的政治悟性和自我服务能力;②以养老机构和离退休人员原单位为依托,针对儿女长期不在身边照顾的老人,强化日常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及原单位的资源帮扶离退休人员解决日常生活困难。③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内部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例:可建立“一对三”的管理服务模式,建立联系卡,定期上门了解离退休人员需求并予以解决。
4健全个人社会保险数据库建设
由上文可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促进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信息化。针对本县信息网络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加快健全个人社会保险数据库建设,于全县及全省范围内建立涵盖养老、医疗、事业及工伤等险种的信息网络系统,于本县内部全面构建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县、乡镇及行政村(社区)的三级信息管理机构。夯实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平台,着手开发具有技术应用成熟且便于操作的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以切实包扎好呢个离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计算机信息网络化发展之便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的完善不仅需要管理服务人员来进行服务管理,还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各种组织结构的资源力量,只有这样,方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提高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敏单位:江苏省丰县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处
一、计算机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病毒入侵是计算机管理过程中经常遇见的情况,计算机病毒主要分为优盘病毒与网络病毒两种形式,网络病毒又被分为多种形式,如可以不经允许就进行自身复制的蠕虫病毒,隐藏性的特洛伊木马病毒等。这些病毒的侵入轻则会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降低,重则会损坏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丢失,甚至损坏主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力度是不可估量的,当其进入某个运行程序中时,便会扩散到整个计算机系统当中。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当人际关系出现不融洽现象时,有人利用毁坏计算机中重要信息,或对计算机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篡改、删除的手段进行恶意报复,达到制造麻烦的目的的有意行为;另一种是指计算机操作或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在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错误操作导致计算机安全配置不当等无意行为。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众多可能的人为因素面前,计算机仍然面临着许多安全威胁。
(三)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现象无法为计算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即使国家已经对其加以关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这些法律法规还是存在着许多漏洞,许多不法分子仍然在法律的制约下轻而易举的钻了空子。因此,国家还需对计算机安全保护的问题加以重视,使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四)系统运维管理不规范。计算机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制度、机构建设、人员三个方面。制度管理主要是使得计算机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有理可循,有据可依,不会使计算机系统出现无序运行的现象,避免安全漏洞的产生;机构建设管理则是在计算机系统安全出现问题时可以将其有效解决的重要途径,对于防止问题频发起着关键作用;内部人员对单位计算机的操作情况极为熟悉,因此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是防止人为因素中有意破坏行为的关键。但在许多单位都存在着系统运维管理不规范的行为,把握不好制度、机构建设与人员管理三者的关系,对计算机安全产生威胁。
二、计算机控制自动化中的安全管理技术
(一)网络加密。计算机网络加密技术是对重要信息数据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采用乱码的形式,之后再进行信息数据的还原。其主要包括算法与密钥;两种元素,算法用来生成密文,密钥用来解密、编码。
(二)隐通道技术。运用隐通道可以实现由低安全级别向高安全级别主体发送信息,且不易被检查与控制,用户可以以反向思维进行信息传递。隐通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预防重要信息、数据、文件的泄露。
(三)水印技术。在不影响原内容的情况下,通过某些算法将需要隐藏的信息加印到原内容载体上,这种水印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的避免非法盗取信息的现象发生,也是进行数据信息保护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四)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为网络通信进行访问控制,对每一个连接进行检查,防止网络遭到外界的干扰。在防火墙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使用方法的准确性与防火墙设计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网络的安全性,才能将不安全服务进行屏蔽,降低风险,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度。
三、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在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对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其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是不可以仅靠控制自动化来完成的,因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计算机安全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完善计算机运维管理机制。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具有科学规章制度,高效管理机构,优秀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运维管理机制才能为其安全性提供保障。日常工作中可以提前对计算机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出补救措施,使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要求,制定奖罚措施,且落到实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发生。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犯罪等高科技犯罪案件频发,国家应对此进行关注,只有国家提供了大的保障,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细小工作才有进行下去的意义。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可以为很多部门单位提供有利的保障,使从事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四、结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计算机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解决已经成为现如今不可回避的事情,望以上观点可以为此做出贡献。
作者:董建华 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建立现场足迹图象库
建立现场足迹图象迹库,能够迅速查对犯罪前科和犯罪现场鞋印,进行串并案件,对多个现场鞋印进行查验、比对、鉴定,对残缺足迹人工分析后进行前述检验。现场鞋印检索系统分为半自动化和自动化两种,本文主要研究现场足迹半自动检索系统如何迅速准确地检索(鉴定),其中现场鞋印编码是技术关键,而传统的各种编码方法出现了重码率高,一些花纹结构很难确定的缺点,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鞋底花纹特征,步法特征及磨损特征,制定了层次明显、条理清晰的现场鞋印分类方案及查验方法,为现场足迹图象计算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1对鞋底花纹分类及进行编码
1.1.1分类与编码原则(1)分类编码的原则①各种鞋子均以鞋底前掌和后跟为分析编码的部位。②分析编码均以凸起花纹和鞋底边缘为依据。③由多种形状花纹组成的鞋底花纹以粗大花纹为主,几种花纹大小、粗细相似,按花纹分类顺序分步进行分析编码。(2)花纹类型的界定按凸起花纹的形状分为14种类型,分别如下:无花纹型;不规则型;网格型;线条型;波折型;角型;圆型;块型;图案型;文字型;;散杂型;跟型;赤足(袜)印类。
1.1.2编码程序和准则(1)鞋底花纹按编码程序:先编前掌,再编后跟。前掌花纹按:结构,主花纹,主花纹类型,副花纹,花纹方向,主花纹数量。边沿种类七步分析编码。后跟花纹按:边沿形状,花纹类型,花纹形状,耐磨块四步分析编码。(2)具体编码方案鞋掌编码第一步结构3相同种类鞋的查验相同种类鞋的查验编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待查验鞋印的鞋底花纹进行编码(根据2.1.2),二是对待查验鞋印形象特征、磨损特征、步法特征分别进行编码。相同种类鞋的特征分类是其编码的基础,也是相同种类鞋查验的技术关键。
2相同种类鞋特征分类
2.1现场鞋印使用特征分类现场鞋印使用特征的分类以形象特征检验、步法特征检验、鞋的磨损特征检验三种方法为基础,选择有代表性的、稳定出现的、易于编码的特征进行编码。(1)对现场鞋印进行分区将左右脚分为四个区:鞋尖区,鞋掌区,鞋弓区,鞋跟区。(2)对现场鞋印的使用特征分类①鞋尖区的使用分类鞋尖区常出现的特征是反映起脚部位的磨损特征,分为正起脚,偏内起脚,偏外起脚三种。拇趾磨损特征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四种。此外,还有硬伤及修补特征。②鞋掌区的特征分类鞋掌区的鞋掌磨损在鞋印上反映为前掌压痕,压力面形状分为条形,圆形,三角形,弧形,椭圆形,勺子形,其他形等。从压力面的分布位置来看可以分为中心压,电状压,靠前压,靠后压,偏内压,偏外压6种。此外还有硬伤,修补等特征。③足弓区的特征分类鞋弓区的弓压形状分为弓形压,方形压,三角形压,钩形压,点状压,不压,平压7种,根据弓压的宽度可以分为窄,中,宽三种。此外还有硬伤,修补,伪装特征。④鞋跟区特征分类鞋跟区的落脚部位特征分为正落脚,偏内落脚,偏外落脚3种。根据后跟重压点磨损的分布位置可以分为内压,偏内压,中心压,偏外压,外压,平压,偏后压7种。此外还有硬伤,修补等特征。
3相同种类鞋特征的分析编码
3.1特征编码的原则编码对象是现场提取的鞋印,是在对鞋底花纹分类基础上进行编码,方便查找且特征明显进行编码。
3.2编码程序和方法编码程序为分区进行编码,各区按照磨损部位特征及分布位置特征,磨损部位形状,其他使用特征三步分析编码。对于不同种类鞋是否是同一人所穿,经刑事科技工作者多年的辛勤探索和钻研,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争议,由于篇幅有限,不在本次讨论之列。
作者:刘丽莉郑井运单位: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1计算机应用于彩票行业的必要性
彩票的管理工作需要计算机技术提供支持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之前,彩票行业的运作效率比较低下,系统化的管理没有得到建立,单纯地依靠人工方式影响了工作效率。很多人都不能及时地了解彩票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兑奖信息等等,也无法有效地对销售管理过程和彩票的管理风险、资金风险起到一定的积极监控作用。因此,在彩票行业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计算机技术提供支持,促进其更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建立。
2福利彩票中的计算机管理工作
2.1计算机技术用于提高彩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规范彩票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彩票的生产管理和购买管理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统一印制、统一发行以及在彩票的生产管理上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都需要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彩票行业起到积极的管理作用。从喷墨印刷技术到检测手段的完善,让彩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得到了创立和维护,提高了彩票行业的管理效率。
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伪造、骗奖等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打击,规范了市场管理彩票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更多的购买者参与其中让我们的市场变得更为的丰富和庞大,这样的环境也滋生出了一些伪造、骗奖等彩票投机活动,这对我们彩票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面对这些现象,我们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以设置一定的防伪技术,并不断地更新防伪技术,采取防透视油墨、防磁性油墨等等相关的技术对彩票本身进行有效的保护,在不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彩票市场管理活动中,我们还能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提高彩票行业的安全性,保证购买者和国家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彩票防伪技术,并通过研发创新,找到更适合于我国彩票行业发展的电脑防伪技术,提高彩票行业的安全性,让这些造假现象得到一定的抑制和改变,促进彩票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2.3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及通过将它们运用到彩票行业的过程中,这不仅仅能够促进彩票销售、彩票生产、彩票管理的优化,还能够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真正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深入过程中,也给彩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在《彩票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到:国务院特许发行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未经允许,禁止发行其他彩票,禁止在中国发行、销售境外彩票等等。对于彩票发行机构国家也有明确说明,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彩票行业的管理和运作。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彩票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人们被允许在网上购买彩票,以及彩票的电子化,境外彩票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渗透等等,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国彩票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就需要我们针对新的环境,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出相应的法律规范,以提高彩票市场的管理效率,让它能够在健康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2.4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彩票市场的管理效率在我国彩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说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时候,我国还是采取印刷彩票的形式,彩票的销售、发行、数据收集、管理等工作都十分的繁杂,工作人员的任务繁重,彩票市场的管理效率低下,这对彩票行业的快速发展都起到了阻碍作用。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数据收集、促进销售,还在彩票的防伪、信息收集上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在彩票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依据市场特点,积极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彩票市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化发展。
3结语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福利彩票事业也受到了诸多的影响,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福利彩票中的计算机管理问题,我们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现彩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数据的分析促进彩票事业的发展,保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艳冀单位:河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1方案解决思路
从导致公共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的原因入手,提出如下解决思路:⑴拆除还原卡,让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杀毒软件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升级,保持一个健康的计算机系统环境;⑵杜绝U盘等移动介质的使用,堵住病毒的源头。图1所示为方案实际工作示意图。首先,让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杀毒软件通过网络保持实时升级,及时打上补丁,堵住系统漏洞。所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均不安装任何还原卡,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组成多媒体专网,由“网闸”(“网闸”允许多媒体专网中的计算机访问校园网、Internet,但不允许校园网、Internet上的计算机访问多媒体专网内的计算机)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保持计算机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病毒库实时升级,进而达到保持计算机系统健康和环境健康的目的。其次,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杜绝U盘、MP3等移动介质的使用,确保教师使用的课件没有病毒,堵住病毒源头。⑴禁用计算机USB接口,使病毒不能通过用户移动设备传播,杜绝病毒来源。计算机设置普通账号登录,杜绝用户随意安装和删除软件,保证计算机各软件正常使用。⑵教师上课用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登录到“网闸”(校园网其他服务器或Internet的邮箱或云盘)下载得到,由于“网闸”能对教师上传的课件定时杀毒(Internet上的邮箱或云盘等服务也具有杀毒功能)进而保证了所用课件没有感染病毒。另外,上课时教师也会偶尔访问Internet的其他资源,由于计算机系统健康的环境和最新的杀毒软件环境,即使访问的网上资源有病毒也可随时清除,从而保持计算机系统的健康。
2方案实现
2.1多媒体专网多数高校均已建成功能完善的校园网,如基础线路允许,可建立物理专网,即每个教学楼多媒体教室通过一台智能可网管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通过2芯光纤直连到网络中心,组成一个真正的物理专网(也可通过建立虚拟局域网的方法实现),然后再通过“网闸”接入校园网。
2.2多媒体教室计算机⑴安装360安全卫士,实现操作系统、OFFICE软件、浏览器等软件的实时升级,使系统不存在漏洞,以防感染病毒。⑵安装360杀毒软件,实时升级,保持病毒库的最新状态,实现对病毒的即时查杀(也可通过购置网络版杀毒软件实现)。⑶禁用USB接口,进入BIOS设置,选择“IntegratedPeripherals”选项,展开后将“USB1.1Controller”和“USB2.0Contr01ler”选项的属性设置为“Disabled”,即可禁用USB接口。最后给BIOS设置上一个密码,这样别人就无法通过修改注册表解“锁”上述设备了,如果有USB接口鼠标或键盘等设备,用ps2/usb转换接头转一下或采用PS2接口的键盘和鼠标即可,如此就能杜绝教师使用U盘、MP3等移动设备,堵住病毒源头。⑷建立普通账号,如“jiaoxue”,密码均相同,上课教师通过该账号登录系统,将管理账号修改密码,密码只有管理人员知道,防止上课教师随意安装或删除软件。⑸保持桌面清洁,建立批处理软件,放在启动项中,每次启动系统将桌面上教师上课用的课件自动清除。
2.3“网闸”“网闸”为一台服务器(用高档PC替代也可,但注意数据备份)要求配双网卡,要求硬盘为企业级硬盘,2T以上容量,这样可保证每个用户的FTP空间在1G以上,运行平台采用LinuxRedHat9.0,起FTP服务器、用户注册服务器、服务器、多媒体专网监控服务器和杀毒服务器和隔离Internet病毒的作用。⑴Linux系统安装LinuxRedHat9.0系统安装比较简单,我校用一台普通PC充当服务器,内存2G、4T企业级SATA硬盘1块。分区时建立FTP卷3.4T存放用户资料、WWW卷100G存放数据库和WEB数据、VAR卷100G、USR卷100G、ETC卷100G、/卷100G、HOME卷50G。软件安装时选择MySQL数据库,APACHE选择支持PHP模块,选择VSFTP模块,分别为eth0、eth1网卡配置IP地址,为eth1网卡配置好默认网关,其余默认安装即可。⑵FTP服务器首先,编辑/etc/vsftpd/vsftpd.conf配置文件,将anony-mous_enable=YES,改为NO,此句禁止用户匿名登录;增加ch-root_local_user=YES,此句将用户浏览范围限制在自己的家目录中。修改完毕保存,用servicevsftpdrestart重新启动vsftpd服务。其次,限制用户的使用空间。在Linux中限制用户的磁盘使用空间使用的是Quota,一般Quota在安装Linux时就已包括在内核中,不需要另行安装。Quota可以从两方面指定磁盘的储存限制;使用者所能够支配的索引节点(inodes)数量;以及使用者可以取用的磁盘区块数量。在使用Quota监视用户时,一旦用户使用空间超出缓冲值(soft)就会发出警告,如超出限定值(hard)就会禁止用户再储存文件。以下为在linux上启动quota的步骤。第一步,在要限制空间大小的卷/ftp的OPTIONS中加入usrquota,grpquota参数,修改完成之后,重新挂载/ftp分区。第二步,使用quotacheck-cugm命令在/ftp下生成磁盘配额的配置文件aquota.group和aquota.user。使用quotaon命令启动磁盘配额。第三步,用edquota命令设置用户空间大小,本文软限制为1800M,硬限制为2000M,用户超过软限制会得到报警,超不过硬限制。可用repquota命令查看用户的磁盘配额情况。⑶用户注册服务器用户注册服务器实现用户ftp账号的自动注册,以及硬盘空间的自动限额。在⑴配置好quota的基础上,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实现用户前台注册,前台界面如图2所示,后台exec.php代码如下,当用户提交数据后,系统调用脚本check.sh检查/etc/passwd和临时文件newuserlist中是否存在用户,若不存在,则将用户和密码写入newuserlist文件,否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第二步,由cron计划任务每隔5分钟调用用户添加脚本user_add.sh,将其添加到系统中,完成用户注册和磁盘限额。⑷服务器IPTABLES是LinuxRedHat9.0系统自带的一款防火墙软件,同时具有服务器的功能,实现将多媒体专网进行NAT转换,多媒体专网内的计算机均能够通过校园网访问Internet,除“网闸”外,校园网和Internet上的计算机均不能访问多媒体专网,实现对多媒体内网的保护。⑸杀毒服务器ClamAntiVirus(ClamAV)是免费而且开放源代码的防毒软件,软件与病毒码的的更新皆由社群免费。目前ClamAV主要是使用在由Linux、FreeBSD等Unix-like系统架设的服务器上,提供文件的病毒扫描服务。首先,通过代码安装和服务设置将该软件安装到服务器上。其次,使用计划任务,让“网闸”每天凌晨3:01定时升级病毒库一次,每隔1小时调用clamscan,对所有用户目录中1小时以内所修改过的文件杀毒一次,并清除感染病毒的文件。
3多媒体专网监控系统
多媒体专网的正常运行是本方案能成功运行的关键,为了有效监控多媒体专网的运行状况,笔者开发了一套基于PHP的多媒体专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实行分层监控,第一层从多媒体专网核心交换机到各教学楼的智能可网管交换机,该层监控整个多媒体专网;第二层从多媒体专网到各多媒体教室,该层监控每个多媒体教室的运行情况。
3.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分数据获取和显示两个部分,数据获取部分首先对多媒体专网第一层各智能可网管交换机依次监控状态,并将检测结果存入数据库,再对第二层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依次监控状态,并将结果存入数据库。数据显示比较简单,按照两个层次依次显示即可,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图3中最上面表格为多媒体专网主干网情况,如果运行不正常,则以红色标志显示,此时必须马上安排维修。图3中下面表格为各教学楼中每个多媒体教室的运行情况,多媒体教室可以显示“不在线”,表明该时刻该教室没有教师上课。
3.2监控系统实现关键代码监控系统数据获取主要是通过Linux内置ping命令获取多媒体专网交换机和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对其结果分析后存入switch表,数据获取程序由cron定时计划每10分钟调用一次。
4相关问题
4.1方案执行需要配套的制度方案仅从技术上对媒体教室计算机运行模式进行了改变,按照该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多媒体教室病毒及运行问题。技术是为管理服务的,为了能使该方案正常运行,根据我校的经验,管理部门还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⑴提前下发通知到各院系,将多媒体教室运行模式改变的消息通知到各位任课教师,并让各位教师登录到注册服务器注册用户,熟悉资料上传方法。⑵传统多媒体教室运行方法在教师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完全改变过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开始我们可以不封掉USB接口,用一个月的时间让教师适应新方法,即从服务器上下载课件,但偶尔也能用一下USB设备。这种方法既给教师一个适应期,也能检测一下该方案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管理人员一个适应期。在适应期中,我们将多媒体教室改变运行模式的通知、多媒体教室新模式运行的开始时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使用方法、技术咨询电话等做在桌面背景图片中,时刻提醒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方法,以免新模式运行时引起各种不适应现象。
4.2相关故障的解决在整个方案运行的过程中,多媒体专用网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网络出现故障,教师将无法上课。根据我校多媒体教室新方案运行的经验,在新方案运行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⑴必须准备充足的备用设备。如备用“网闸”至少1台,备用“网闸”及时备份“网闸”上的各种信息和相应资料,档次不求太高,可用普通PC替代,交换机2台以上,计算机3台以上,均做好各种配置,以备随时替换故障设备。⑵严格值班制度,时刻监视多媒体专网监控系统,一有故障,马上根据故障特点做出相关处理。若各教学楼到网络中心主干线路问题,立即将临时服务器拿到相应教学楼,供老师们上课临时使用;若为教学楼交换机故障,立即更换设备;若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到相应教学楼交换机线路故障,应先将该教室计算机打开USB接口,拷入上课课件,优先保证教师上课;若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故障,应马上更换备用计算机。
5结束语
针对公共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网闸”的高校公共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管理方案,有效解决了公共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病毒泛滥的老大难问题,该方案思路清晰,简便易行。“网闸”服务器相关软件均为Linux下的免费开源软件,不需要额外投资,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在校园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只要对公共多媒体教室运行模式稍加改变即可投入运行。
作者:谢延红钱爱增单位:德州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1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集中技术、人才、知识的重要单位,在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科学管理、知识更新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远超于一般企业。高等学校运行本质虽然与企业有所不同,但是在高等学校当中仍然存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的基本特征,尤其如今高等教育规模正日益扩大,高等学校的管理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流下就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从而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和引进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降低高校办学的费用和成本,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经过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已经超过1400万人次,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率已经接近15%,已基本实现高校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如此庞大的人群随之也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增强高校的竞争力、综合实力以及不断加大的管理工作,给高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应用以现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而开发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如此庞大信息量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软件建设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全校信息的管理工作。该系统由诸多的子信息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全校信息的管理工作,能够为学校的正确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方案和信息数据,科学合理的为学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学校各项管理达到最优化。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无形资产、设备仪器、地产、房产);后勤管理子系统(餐饮、宿舍、教室等);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子系统(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财务管理子系统;科研管理子系统(横向、纵向课题);人事管理子系统(人事档案、人事工资管理、教师培训、人才引进等);学生管理子系统(学生工作、就业、招生等);教学管理子系统(研究生、本科教育)。各管理子系统又分别由相关的信息管理模块相构成,下面由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3高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B/S3层结构模型,由作为系统基础,同时数据库采用连接技术,使底层数据库与ASP页面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是以ASP3.0作为基础,作为一种Web创建的新型应用程序,能够实现通用代码以及相关控件的封装,这些相关空件包括数据绑定的列表框以及与服务器运行相关的HTML按钮,另外还包括其他的复杂控件。因为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所以才有其作为系统的基础。①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靠性。配置的是XML文件,从而不需要进行DLL的锁定以及注册组件,进行Web应用程序的配置仅需对文件进行相应的复制即可完成。②编程模型简单。服务器编程方式采用与HTML相类似的声明式,所以工作人员进行页面创建只需要借助于ActiveServerPages代码即可完成,而且包含AOL、MicrosoftInternetExplore、Netscape及Opera的浏览器均可显示。③具有更加齐全的功能。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文本编辑器全面开发所有的功能,依靠Vi-,能够将VisualBasic扩展到Web领域,从而能够再设计上实现Web窗体的可视化功能,而且包括熟悉的操作技巧。另外,开发人员能够利用编辑器上的各种编码,为快速有效的设计提供支持。④支持更广的开发语言。与传统支持的Jscript和VBScript有所不同,能够实现25种以上的.NET语言,包括、C#以及等,研究人员对于开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具有更广的选择性。⑤性能更加完善。作为编译后的CLR代码在服务器端运行,依靠缓存服务、本地优化、事先绑定以及及时编译等来进行系统性能的提高,在内容与代码之间存在分离,从而保证实现页面动态编译上的性能提高。每个HTTP请求的传入都会被提交至新实例页面当中,所以研究人员对于代码线程的安全性问题就可以减少担忧。
4高校实行信息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意义
①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依靠现有的校园网络为基础,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公众化和公益化。计算机对信息的存储能力较强,而且对于信息的处理也更准确速度也更快,因此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实行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海量数据处理,以电子管理信息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当中,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给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人员对于信息的查询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
②高校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高校对学生信息能够实行系统化的管理做到了充足的保证。高校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高校学生的信息进行电子信息的系统化优化管理,同样也是确保高校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在相当程度上,成功完成对高校学生信息的系统管理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高校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高校现存的管理资源做到科学合理的组合优化,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系统化的管理效率。对于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依靠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教师科研情况、毕业设计、学生成绩、教师信息、以及在校学生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管理处理,进而能够优化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提升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
5结语
B/S系统模型具有3层结构,依靠作为基础,并能够对数据库连接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应用,对于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均能有效应用,能够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对于高校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能够迎刃而解,显著提高高校各领域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准确的管理。另外,高校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还将对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保障,保证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作者:李兵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1计算机的发展史简介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人类世界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起初它的目的是用来计算弹道的数据,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处理着海量的信息。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在计算机硬件飞速提升的同时,各种软件也快速出现和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信息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更加便捷、快速和准确的搜集、储存、处理。
2信息管理简介
2.1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就是人类社会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而综合采用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的活动。
2.2信息管理的过程信息管理,总体来说,就是在对信息实施管理过程中人类做的一系列活动,即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四个动作。而信息管理的过程,则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2.3信息管理的特征因为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所以管理具备的一些基础的特征,信息管理也具备,比如其职能是预先的计划、精准的控制、有效的领导、可控的组织。
3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3.1信息管理系统:新的管理理论
3.1.1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一起不断发展的新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目前的阶段所认知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和设备或者其他处理的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而管理信息,则是由下面六个方面构成:信息搜集、信息传送、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维护以及使用。
3.1.2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一个成熟而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标准:信息需求准确、信息可采集和加工、可通过程序向管理者提供信息、可管理信息。
3.2信息管理系统定义的演化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们表达出了很多的新管理的理论。1950年年代,西蒙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理论。处于同一时期的维纳则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即所谓的控制论。在1958年盖尔的理论提出:“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而在这个时候,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会计过程,出现数据处理的概念。到了70年代,WalterT.Kennevan给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到了80年代,教授GordonB.Davis,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则给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此定义则全面的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组成、功能。
3.3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企业中真正被应用是在90年代初。刚开始企业是通过FoxBASE系统开发出来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把管理者从繁复的记账、对账、分类统计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近20年来,管理信息系统在我过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而管理人员则对计算机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要求也相应逐步提高。
(2)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标准已经引起企业和政府的相当程度上的重视。
(3)信息系统的普及化,百分之九十五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在此之上实现了日常的一些办公。有百分之五十的企业局部实现了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网上办公。
(4)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观念的提出,促进了管理者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也方便用户。
4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4.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管理成本
4.1.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成本的构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成本,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硬件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软件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数据采集付出的费用、储存整理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时间成本、对相应人员的培训费用。
4.1.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了时间成本在传统的信息采集中,数据的储存受限于硬件,而数据的处理则首先于软件,早期的计算机,对数据的储存量不是很大,处理速度也不是很快,并且不能快速的使用应用数学模型软件使得信息管理对决策做出依据,信息管理系统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使用周期才能出一个并不是十分准确也很原始的有效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单位时间越短,付出的员工工资、场地租金、设备维护费用等等会越少。
4.1.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了企业费用成本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企业对数据的采收和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硬件和软件的提高,对释放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有较大帮助,虽然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提高,付出的个人工资也提高,但是劳动力的释放,会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则总体经费会有一定的下降。对于设备的硬件建设和维护,软件的建设和使用,这些费用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作为初始成本折算在产品的价格中,在以后需要同样规模的数据的整理甚至更大、更复杂结构的数据处理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很快处理完毕,从而节省企业的生产周期费用,规避了企业为一些风险付出的成本。整体来说,会企业的费用成本降低。
4.2计算机信息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收益指企业在这个系统开发运行中的铲除。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收益有以下几点:
(1)信息系统的财务收益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后,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时候能以货币度量的产出。主要来源有:
①产品产量增加或者质量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
②拓展新业务带来的经济收益。
③降低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产品的利润提高。
(2)信息系统的管理收益管理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管理技术与手段也不断提高,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带来的经济收益。不过这部分无法用货币直接度量,是隐形的形态。其主要来源有:
①管理手段提高后带来的收益。
②专业化水平改进后带来的收益。
③内部的科学化、协调化带来的收益。
④决策的更科学和准确化带来的收益。
5结语
在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有效、科学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其中以信息管理为重要手段,数据的收集处理的快速准确化,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也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组织内部进行更合理有效的调整,对组织外部的各类企业有更好的交流,而本身的重大决策,也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作者:俞永江单位: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1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的重要性
银行中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如同虚拟世界中的金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银行计算机系统中的载体是实实在在的资金,强化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是保障存储用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是我国银行发展建设中的主要任务。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承载、保存、输入以及管理等功能,是为存储用户提供安全服务的主要平台,因此强化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银行发展建设的当务之急。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信息安全要求银行防止他人蓄意操纵银行安全数据、非法侵入篡改数据以及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在保障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减少因系统隐患引发的业务中断问题,因此,银行必须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维护。随着银行电子化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在掌握基本业务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我国银行计算机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偏低,加强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2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的现状
我国银行管理系统大多以网络为核心,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分散性、灵活性和协作性的特征,在银行的发展建设中受到广泛欢迎。但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制度,硬件和软件的更新速度超过银行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人员数量不足、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
2.1软件文档工作不健全软件文档工作不断健全主要表现在:银行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今后维护工作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导致实际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2.2应用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发展速度非常快,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储备很难满足快速更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需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掌握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错误操作以及目标不明确严重制约着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的发展。
2.3软件设计标准不统一在实际维护过程中银行没有针对计算机管理维护系统出台统一的软件设备及标准,相关的规范和制度缺失,设计的软件存在较大差异,可读性非常差,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因此问题重重。
3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的对策
3.1应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软件和硬件快速更新的环境下,银行业务人员相关系统的操作规范比较模糊,应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银行要为每个柜员设置一个操作员号,登陆系统时必须输入身份信息和密码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其次,银行还应该根据柜员的身份信息设置权限,柜员必须严格按照自身的岗位需求从事各项操作。银行还应该实行统一化管理,选择专业人员负责该事物,减少操作者姓名与操作员符号不相符等问题的产生;再次,银行应该严格要求柜员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登录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提高个人信息隐秘性的同时,减少因信息泄露引发的系统故障;最后,银行还应该及时更换调离工作岗位职工的登录信息,职工条例岗位后原有的登录信息应该及时注销。
3.2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是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数据库是银行信息系统的核心,直接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行,因此,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第一,备份系统数据。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及时备份相关数据,当系统发生故障停止使用后不会因为没有备份而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等问题,银行只有有计划地进行数据备份,才能提高数据库受灾后的复原能力。第二,银行还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建设银行数据仓库,将发展信息数据存储在同一位置,方便今后的查询和使用。第三,银行还应该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全面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3网络业务的维护和管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电子业务取得较大成就,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银行网络系统逐渐成为了破坏分子关注的主要目标,加强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是保障银行发展信息安全、促进银行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网络业务的维护与管理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网络业务维护与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因素:
3.3.1检查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否具备充分的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外界或者内部人员没有经过授权私自接触关键设备,因此,银行应该强化物理安全措施建设,在银行网络中心和重要设备中安装防火墙,切实保障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
3.3.2网络业务的维护与管理还要求从业人员检查数字签名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确保该位置数据传输设置了加密和解密系统后,检查使用技术是否具有专业性和可靠性。
3.3.3网络业务的维护和管理还需要银行结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制度,在强化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及时清除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4网络业务的维护和管理还需要银行利用计算机手段加强安全检查,在完善营业机构安全性的同时,为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正常依耐性提供技术保障。另外,银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病毒防治系统,为提高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总之,银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在银行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建设中应该在明确计算机管理系统维护意义的前提下,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银行的发展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高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
1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概述
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HIS)主要是指把医院各种文献、各种数据资源,以及各种媒介信息等统一集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它具有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数量大、以及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利用该系统医院将以往的信息资源从纸质文字变成了磁性介质中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中的光学信息,让医院信息的储存、传递以及查询变得更加便捷。并且数字化打通了医院业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全程监控,比如:对来院看病就诊的每个患者都可以实施数字化的提醒及服务;对整个诊断治疗的过程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医院所有资产、人力资源已经相关科研成果等各方面事务进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远距离传递信息。其次,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图像图形信息、音视频信息等引入了计算机系统,然后把图像、文字声音集合在一起,形成了能够传递记录的信息,提高医院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2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
2.1网络构成及配置要求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由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各个环节组成,采用的是网络拓扑结构。具体配置要求系统具有一定的简易操作性,较易掌握、配置以及管理,通过对目前网络的升级即可实现,且能够保护部分投资。其次,区别对待数据流的优先级,和以往的IP网络中提供的BestEffort很相近。网络服务器选用的是双机备份的容错技术以及不间断电源UPS,在网管工作地点采用的是中等档次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按照TGP/IP协议标准,整个网络系统依据每个局域网的相关要求保证网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开放性、平稳性、高效性与可扩充性的有机统一。
2.2就医流程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门、急诊管理系统、患者住院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病历管理系统、药房管理系统、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以及医学影像等多个管理子系统,可以为医院相关医生和领导的决策分析提供各种业务统计数据。患者按照各种管理系统的具体流程进行就医。
2.3模块划分首先,门诊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门诊收费、挂号管理以及门诊药房管理等各个模块,在这个系统中对于门诊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分科挂号、收取各种不同类别的检查、化验、治疗以及药品费用。以便于建立患者医疗信息档案,随时查询患者的各种诊断治疗信息。比如:患者检查治疗的各个项目,医生开具处方的用药明细以及收费情况。同时,还能够为患者提供门诊、急诊的退号、发票等作用,及时快速地按照不同时间段汇总门诊各个科室的工作报表。其次,住院管理系统系统主要是对进出入医院的患者正常治疗情况进行记录、查询,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基本资料,比如: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收取住院押金、相关检查项目的划价、计算账目、收费或者退费等。可以保证统计出的患者各项费用明细,各个科室费用的正确性。而护理管理系统模块让患者能够在自己所在的病区随时查看个人全部费用明细,减少了累计记账为患者带来的欠费、漏缴费用的现象,能够统计出各个科室结算费用的报表等。最后,药房管理模块主要针对药品从购入到各个科室之间发生的全部事件进行记录,处理药房的日常事务。具体内容包括药品采购的申请、药品入库或者出库、药品调价以及药品进销存账的管理、维护药品目录,进一步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等等。把药库和各个药房相互联系,实现数据自动传输的功能,能够及时反映出药房的进入销售以及库存情况。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快速生成各种明细或者汇总的表格,方便月结,避免了认为操作过程中很难掌控新价格,从而导致不必要损失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2.4数据库文件在医院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该系统会整合医院各个管理环节,然后生成后续的管理系统模块。这种作用能够让医院的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扩展过程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也为和其它系统保持联系做好了准备工作,系统能够为不同借接口的局部使用提供有益的帮助。其次,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内部储存的关系型数据库,并且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庞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或者是单机的管理,杜绝了信息收集混乱情况的出现。
3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运用
3.1病房收费管理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医护人员科学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患者的全部诊治信息都会在计算机网络中心进行双机备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针对所有住院患者的信息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账目非常清晰、减少了计算环节,规范了财务核算流程,且可以实行HIS管理、每天清单。
3.2病区管理利用该系统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实行HIS管理转抄医嘱工作,节约了实践,提高了为患者服务的质量。应用HIS能够将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收款位置、药房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稳定性也非常强,保证医疗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促使病区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信息管理方面发展,既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医患矛盾,改善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3.3药品管理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医院药品从计划采购、入库调价、领取药品、药品到期等一系列环节适时监控。药房的工作人员先把药品信息(药品名称、规格以及价格等各种信息)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再经过发药处理、药品输送等环节送到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中去,收款人员能够根据电脑提示的信息保证患者药品费用的准确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快速度建设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升医院管理质量,能够确保医院各种信息资料的真实可信度,为医院相关领导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进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在建设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时,必须密切关注现行医院信息管理的情况,以及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的趋势,及时开发应用新的网络技术,才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杨小霞陈鹏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信息科
1关于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1.1信息化、信息化安全的含义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自上而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而信息化安全,顾名思义是指网络里的信息安全,具体来说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防止恶意攻击,使系统能够连续、正常地工作。由此可见,信息化安全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五大特征。
1.2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的重要性对高校而言,校园内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就是校园网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教学局域网、图书馆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等。高校外网则主要是指学校提供对外服务的服务器群、与因特网的接入和远程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等。由此可见,信息化安全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
2计算机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2.1计算机信息化缺乏专业的管理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安全并不被重视,尤其是在高校里,虽然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监管,但管理人员多数是缺少专业技术的非专业人员,以至于在电脑系统突发故障时管理人员因为技术限制,不能在第一时间排查和维修,很容易导致整个校园网络陷入瘫痪的状态。相反,如果有专业人员对校园网络系统进行维护或管理,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即使发生了故障,专业人员也可以自己排查问题并进行修理,省时又便捷。
2.2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忽略其保护性能而使得软件或硬件设备出现故障,例如病毒侵入、垃圾信息袭击、浏览页面无法正常打开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电脑系统遭受病毒侵害引起的。电脑系统一旦被病毒入侵,电脑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资料很容易被泄露,因此,在维护电脑系统安全方面一定要加强防范和管理。比如在电脑上网时,可以打开已安装的杀毒软件来进行安全控制,一旦发现电脑有被病毒入侵的可疑迹象,一定要开启杀毒程序,否则整个系统都将受到威胁和破坏,有些商用电脑遭到威胁损失会更加惨重。同样,高校的电脑系统出现问题也很容易使学生的档案数据、个人私密信息等核心信息被泄露。
2.3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相对利用率较低20世纪初,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开始研究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如今的美国,其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早已从范围较小的研究领域扩散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因为各地的文化差异较大,所以,中国对电脑的利用率或使用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电脑更多时候也仅仅是科研院所或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单位在广泛使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提,上述企、事业单位的电脑安全信息化专业性偏高,如果要普及,将会对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3信息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就上文中提出的关于高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增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专业化
3.1.1加强网络自身建设网络自身建设主要是指软、硬件的安全。硬件的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网络信息化中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我们来举例说明,校园网的正常运行,首先要保证其硬件能正常运行,换句话说,也就是保证其核心零部件的正常使用。软件方面的安全问题则应考虑下面几点:①有必要对用户和账户进行一定的权限管理和安全设置,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就要加强安全管控。②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保证有相对专业的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工作能力强、认真又负责的维管人员进行专业化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3.1.2保证信息化过程的安全信息化是计算机管理中相对关键的一个环节,为此,在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应做到无缝隙、无遗漏、无死角的把关和管理。除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外,双方应签订相对保密的协议,为此,对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统筹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逐级建立安全机制,这也是保证信息化安全的重要方法。
3.2及时查补信息化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查缺补漏,及时更新,可以有效降低信息化过程中受到攻击的频率。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2.1建立系统的病毒防护措施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电脑病毒会随时对电脑造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系统的防护措施,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
3.2.2防火墙可有效抵御“非法入侵”防火墙可以有效抵御网络内部存在的不良入侵,它是保护网络内部安全的必备软件,可以在防火墙内设置各种技术参数防止非法访问,以此确保系统的安全。一般情况下,网络中的部分漏洞往往是利用个别软件的弱点展开袭击的,所以,只要时刻警惕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就能很好地避免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
3.2.3及时更换过期老化零部件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部件出现老化现象或使用不灵活时,应该咨询业内人士或专业人士,询问是否是上述问题引发的,如果需要更换,就必须及时更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化安全系数。
3.3提高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的利用率相对专业的信息化安全团队对于提高计算机安全信息化管理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这就对专业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专业队伍如何培养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个人自身学习和业务水平的提高;②吸收有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存在不仅能提高信息化的有效利用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质量的信息化资源;③对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开设相关的信息安全课程和辅导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提高其网络修养,培养其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才能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化,这是信息化过程的第一道安全阀门。
4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化高校的标志之一,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因此,未来要想保证高校信息化高效、安全运转,就必须要提高信息化安全意识,要用实际行动来加强网络信息化安全技术的运用。同时,高校也需要完善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体系,不给任何威胁可乘之机,争取做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警示和约束两手一起抓,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不安全的信息隐患。
作者:董瑞玲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1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概念呼之欲出,从狭义上讲,档案计算机管理就是指档案通过硬盘、软盘、磁盘及光盘等介质进行存储,进而形成电子文书、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形式的电子材料;从广义上讲,档案计算机管理就是在组织内部通过搭建网络平台,使各机构之间、各部门之间形成良性的、开放式的档案信息平台,让档案资源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以及更共享。政府机关档案实现计算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和现代化意识的体现。首先,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检索的效率,传统纸质档案自然而然受到了电子档案形式的冲击,放眼全世界,放眼新时期的各企业单位,档案计算机管理高效便捷的特点已经形成共识,这是计算机技术本身赋予这项工作的优势;其次,实行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势必能够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意识,只有让这种意识武装了头脑,现代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档案的计算机高效管理。
2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应用策略探讨
2.1加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实现档案计算机管理最大化。这是政府层面、国家层面的策略意识问题,我国国内档案工作计算机管理的普及程度已十分可观,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力度,为档案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多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对于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而言,计算机技术的注入势必会带来高效的工作,从基础性的业务管理到档案采集、归类、整理、检索及编目环节等,操作功能完善了,专业化程度高了,大大提升了档案信息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2.2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做好优势互补。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进程中,传统的档案管理形式并未消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还不能解决我国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旧形式与新技术需要长时期的磨合。我们发现,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电子文件的信息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如随意增删的问题、原始性和凭证性模糊的问题、法律效率低下的问题等等,这就使得政府机关内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形式在相当一段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这套内部的双轨制档案管理系统会长期并存,两种形式的优势互补能够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凭证性。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将两套体系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在两种机制之间建立一个互补的通道,将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以文本方式和影象方式共存,制定特定的、完善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保障数字化档案建设安全、有序地开展。
2.3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计算机技术给政府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对于电子档案而言,一旦安全性出现问题,整个政府机关的工作都会面临着威胁。所以,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必须把安全、保密的原则放在第一位。档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是记录组织和个人活动的重要凭证,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涉密文件、涉密材料等,如果这些不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一定会给机关带来损失。信息安全的关键在于“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必须的一环,从上而下地提出具体明细的保密安全细则,对档案中涉及的秘密信息必须采取保密安全措施,如对信息采取加密的措施、动用保密文件要通过领导的审批手续、对相关计算机设置密码及使用权限的设置、安装防火墙、对系统上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升级、增添漏洞补丁等,除此之外,还要对涉密计算机的电磁泄漏问题进行控制,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要分开,涉密计算机不能相互访问,非涉密计算机不能处理、存储涉密信息,有涉密内容的计算机不得上互联网,不得用互联网传输涉密信息,内部网与互联网必须实施物理隔离,对平时不用的密码、密钥或有关涉密载体应配备保密文件柜或保险柜存放,对管理使用涉密计算机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管理、培训。
2.4让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更符合标准化流程。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确定相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只有严格执行《档案著录规则》等内容才能保证政府机关在档案计算机管理过程中的档案数据库结构,努力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增加政府机关工作的透明性,规范性。
2.5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是不得不提到的一点。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与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检索方法,这样就要求档案人员的素质要不断提高,逐步培养他们不仅要热爱和熟悉档案工作,而且还要掌握档案工作中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努力掌握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理论和技能,将档案数据接收、存储、提供等业务环节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提高网络化管理意识,由传统档案管理向网络化管理方式转变,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培训、自身学习增强责任意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协调处理,严格遵守《档案法》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而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
3结束语
政府机关实现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是信息时展的要求,一方面也是政府机关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机关在新时期的工作更阳光、更透明,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我国各个政府组织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保障,档案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会受到信息化趋势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社会建设发展历史进程中证据、信息、记忆的积累中心,是城市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发挥档案价值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档案信息管理必然选择网络化理念以指导其实践,网络化管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21世纪档案信息资源的发展方向。
作者:申敬单位:定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
1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要求
1)计算机系统构建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应首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结构),这款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计算机行业公司及人士的推崇和看重。在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时应着重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靠性等特征,除此之外,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处理数据及提供远程的查询服务的功能,以保证运输业务的顺利开展。计算机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操作系统的选择也应当合理、可靠。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是Microsoft公司研发的Windows95/98/2000的系统,服务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也是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4.0中文版的系统,即ServieePaek6、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4.0,选用同一公司的系统,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协议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国际的标准,一般由广域协议、局域协议及各种路由协议组成。
2)计算机网络模型构建的要求。煤炭铁路运输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需要构建合乎规范的网络模型。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信息网络模型的完整性,一般应用托肯建模的建模方法对煤炭运输管理过程进行模型的虚拟和建立。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逐渐普及和应用,TWPN即工作流网络在煤炭企业的HR(Humanresource)即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中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工作流网络的应用不但可以作为模型来有效的处理企业信息,采用转移集合的方式对煤炭企业所进行的企业活动的控制过程和数据信息反馈进行建模,对于煤炭企业的工作规划与进展的引导作用立竿见影,因此为了实现模型的可控性及合理性等重要功能的体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模型的构建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
3)数据库及功能模板的构建及设计要求。煤炭铁路运输的货源数据库是由各个装、卸车站的货源数据的采集点与分局网联合组成的,货源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并存放托运人递交的要车申请及相关办理信息,包括托运车及托运货物的类别、去向、货物的重量及总量等信息。货源数据库的信息采集要求每个信息点所采集及上交的信息准确、无误且要按时上交,以保证运输数据的及时处理及运输工作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①货源信息及记录表。货源信息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控制点的信息以及图幅管理过程可控的基础性环节;②原始信息及数据记录表。它是实现外业信息有效管理的信息储存表,主要记录的是煤炭的发送量及货车的路途周转时间等信息,便于以后相关信息的查询与管理;③管理人员信息表。它主要用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管理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的存储,以便于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调度及安排;④数字化图像信息表。它主要用于储存计算机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图幅信息的编辑及调整,及时的存储图像信息,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及分析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在功能模板的构建与设计环节中,一般步骤来为:①矿区调研;②概念模型抽取;③测量模型建立;④数值计算;⑤结果检验。功能模块的设计简单来讲就是把设计样板构建成实物框架的过程,如上步骤所示,进行一个矿区环境的调研和摸索,并建立相应的理论上的模型,再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和仿真试验完成功能模块的构建,使矿山测量的图幅管理实现数字化的目标。
2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1)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技术应用到煤炭铁路运输业中,可以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局限,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的一体化。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便于运输数据的处理,而且还有利于避免人为造成的结果失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实现整个运输过程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比如自动计算、自动储存等,并能直接打印,使得线路数据计算、运输点坐标计算、数据信息表格制备一体化的完成。
2)实现数据的高效率管理,界面可视,便于操作。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图形数据及其他数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在图幅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切实的反应路况、货物的运输状况等。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达到系统界面可视的效果,且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煤炭铁路运输业的管理效率。
3)实现铁路运输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用,在大的信息环境的作用下,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综合利用人力资源,有助于实现管理精益求精,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也可以极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对于构建一个健全的铁路运输的管理体系具有显著的作用,以实现促进煤炭运输业获得极大发展的长远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与时代接轨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仍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系统的构建、模型的设计等重要环节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实现计算机技术与煤炭业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煤炭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曾茂林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1设计构想与数据处理的先进性
我们设计这套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减少医院的损失,解决药品划价不准确的问题,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使用电脑快速准确,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繁杂的手工事务及其差错。设计是按医院实际情况由浅到深不断完善而成的。该系统选用Windows系统作为客户机的操作系统,有较好的使用界面并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的作用。由于选用了目前应用最多的MSSQLSERVER数据库,故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系统。联机事务处理能力强,实现了在信息发生地一次性地数据录入,各系统共享,对繁忙的多窗口业务能及时响应[3]。多年来,药品划价一直由手工操作,由于医院药品品种多、杂,单凭人脑记忆估价,难免会出现漏洞,这也是多年来患者抱怨药品价格时常变动,同药不同价,同处方不同价的问题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院的公众形象,自从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后,药房省了划价这一环节,患者只须先到收费处预交一些金额后持条形码卡到医师处看病、开处方,就可直接到药房取药,由于医师工作平台与门诊药房及收费处联网,药品信息直接在网上流动,医师开方时直接电脑录入处方,患者卡中资金足够即可到药房刷卡取药,刷卡后经药剂人员审核合格后即可配药并同时自动打印处方所开药品清单。
2药库管理
2.1入出库药品入库后,质检员和保管员要联合验收,再对药品实行统一编码,依据药品编码规则输入药品编码登记入帐。在自动生成总金额、优惠额的同时,计算机提示输入有效期及存放下限等,自动监控药品的有效期及限量,随时报警,定期提供药品告急通知,以便及时制定采购计划。计算机还可提供滞销药品通知,作出有效期警告,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避免因药品的过期失效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信息标准化与管理规范化是顺利开展软件应用的关键,在过渡时期,我们曾将手工帐与电子帐本并行3个月后才取消手工帐。同时我们还逐步调整了药库、门诊药房、中药房原来部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操作中日月季年的具体工作流程,把工作内容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管理中去,使药房的常规工作逐渐符合网络化系统的管理标准。
2.2病房药房管理病房药房服务于住院患者,传统是由病房护士持医师的药疗单或临时医嘱来领药。采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后,当各科室医嘱下传到药房,计算机提示有处方传来。输入药师代码后,计算机进行1式2份打印,完成处方处理。药房根据处方提前将药品摆出,病房直接派护士查对取药即可。方便了患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病房药房药师摆药后,护士再核对区核对药品,分工合作,责任分明,减少了药品流失、浪费和差错。运用计算机管理还可加强基数药品管理,各病区均备有一定基数的急用药品(称基数药品)以应急时之用。联网后,临时医嘱或新收患者用药,均要录入电脑,中心药房打印集中配药表和口服补药表,作为病区补充药品凭证。这样既加强了药品管理,也保证了基数药品的补充。
3系统管理与辅助功能
系统管理包括为药品设置与药房有关的属性,如点帐药品以及药品各类分装设置,新药的介绍,256种药的配伍禁忌等,方便了临床医师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此外,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修改密码、选择输入所需代码,保证系统安全,防止他人非法进入系统,破坏或更改数据。总之,药库、药房及各临床科室间通过中心工作站汇成网络,每个部门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相互协作,数据共享,分时处理。该系统在科长、主任及院长监控系统的监督调控下,为药品管理决策者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和数据,又使院内药品工作实现程序系统化,管理科学化,过程自动化,处方规范化。
作者:李建平单位: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
1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简介
息管理就是人类社会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而综合采用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的活动。信息管理,总体来说,就是在对信息实施管理过程中人类做的一系列活动,即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四个动作。而信息管理的过程,则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2高校教务系统在院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2.1高校教务系统是院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高校教务系统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平台承载着学校日常事务的、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以及各项组织活动的重要信息,是教师与院校、学生与院校、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和提供管理信息依据的重要组成,是整个院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2.2教务系统的基础功能教务系统的基础功能需要包括:教师查询个人信息、学生选课信息和课程通知等,录入学生成绩、课程计划、教学日历和个人信息等,删改各项信息的功能。
2.3教务系统的组成教务系统的组成有:
(1)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生在被高校录取后,高校需要录入学生的信息,比如姓名、年龄、专业,以建立学生在本校的学籍,构成学生的个人档案。而学生在入学后的各种活动中的信息也需要录入其个人名下。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到个人的成绩,也可以进行选课、注册等操作,这样学校管理者便通过教务系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选课情况,个人成绩,以及每学期新生报到情况。另外,在学生毕业时,可通过教务系统进行审核。在传统的审核工作中,学生的信息巨大,由此带来的工作非常繁琐,学校付出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较高。
(2)教学资源的管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分配、教师的规划、教育场地的调配和统筹安排等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高校教务系统则提供了一个平台,以便管理员进行统一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
(3)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是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具体化操作,有:教学任务管理,专业规划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对基础数据(学院代码,专业代码,课程代码等等)进行管理,再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任务的合理安排。
(4)选课管理每年开学,有成千上万的学生需要通过教务系统来进行选课,所选科目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这时需要有一定的筛选条件,也需要及时的录入学生的选课信息,以及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学生。
(5)排课管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在系统中生成的数据。系统可根据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等进行自动化排序,也可以手动调整,而在排完课后,教师和学生能及时的得到排课通知。课表编排,可根据教学课程安排,调用学籍资源、教学资源等生成科学合理的课表。
(6)成绩管理在学期结束后考试,由管理员输入学生成绩,学生可从教务系统中获取自己成绩,及时得到成绩反馈。而保存的数据,在教务系统中储存下来,也可以作为以后查询和统计的一种途径。
(7)测评教学质量管理以往传统的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测评,不但花费时间长,而且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数据不全,数据确实,数据错误或者数据丢失的情况。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则方便评测人员快速的、准确的获取相应的数据,也能让更多的人,比如学生、教授等交叉测评,提高测评的层面。即保证了测评的多样性,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运作和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务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工具。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突飞猛进,管理信息化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伴随着因特网及其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搜集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信息化成为未来的趋势。由此可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最急切的需求,是教务管理信息化。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录入、整理更加准确。在传统的信息搜集过程中,人工搜集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数据的不准确性、不及时性以及缺失,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后,降低人工带来的大量错误。学校中日常用到的大量数据,比如学生的学号、个人成绩、课程数、班级数、班级人数与信息、场地信息、教学时间等等,海量的数据,由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处理后,会更加准确。
(2)对教育资源的安排更加科学和合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软件,对录入教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处理学生选课情况、院校的教学计划、场地信息、教育时间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教育资源更合理的安排,从而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减少院校各种测评中的错误,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院校每年都会面对各种测评,教学质量的评测、教授工作情况测评、学生毕业审核等等,会汇总大量的数据,以传统人工录入和计算,会出现大量错误的情况,复查起来非常麻烦。由计算机的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把准确的数据反馈到教务系统中,使得更多的人能看到其结果,使得测评工作的层次更加丰富,测评的数据也更加准确,复查更加便捷。
(4)对院校的整体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高校因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复杂,高校需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针,及时调配资源,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其重要的依据便是教学系统中的海量、多层次、复杂结构的数据,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则为这些数据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4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4.1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教务管理系统在日常事务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可及时的处理这些数据。经过长年累月的数据积累,教务系统所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学生的成绩,学籍的变更,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可得知学校整体运行的状态,对于这些数据,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有下面几种的利用方式:
(1)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对成绩数据计算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分布等。
(2)进行趋势分析:比如对连续多年的教师教学测评成绩绘制趋势图,与全校平均值进行对比。
(3)进行关联分析:比如分析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间的相关性、学生成绩和学生给教师评分的相关性等。
(4)进行数据挖掘:比如根据学生基本特征挖掘出具有哪些特征的学生更加容易取得好成绩等。
4.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解决高校教务系统中遇到的问题教务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教学组织、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学位审核等工作,以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的操作中,当前各高校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根据高校层次、定位、地域的不同,会有所差别。这些目前这些主要的教务管理系统都是构建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管理平台,但是这些管理系统分别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稳定性不足,纠错能力不足,功能不够齐全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
作者:俞永江单位: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一、计算机通信存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计算机通信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大众的信息不会遭到窃取,保护人们的隐私不会遭到泄露。
1、计算机通信的硬件存在安全隐患
计算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其中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通信应用的正常使用需要借助很多硬件工具,比如显示器、电线电缆、网线电源等等。有的通信内容还需要借助计算的光驱、USB接口,并且需要利用计算读盘才能实现。而且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快,通信涉及的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为计算的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计算机在企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也记录了很多企业的机密文件,但是很多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计算机经常暴露在人流较大的环境中,所以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很容易遭到破坏,甚至人为干扰。如果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受到侵扰或者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企业的机密泄露,或者企业的文件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计算机短路或者信息丢失等问题。由此可见,想要解决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计算机硬件的安全保护问题,要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妥善的保管与管理,避免其遭到破坏。
2、外部网络干扰攻击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其对信息的保存与传递,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或窃取,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外部网络对这些信息进行侵扰。所以必须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效的对其进行保护,防范不法分子的侵犯行为。计算的通信技术的应用,首先必须连接网络,只有联网后才能将信息传输,而现在很多网络都是对开开放的,网络环境没有一定的防护措施,而且很多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可以轻易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窃取信息。所以外部网络的攻击是导致通信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网络黑客利用外部网络盗取其他用户的信息,窃取其重要的通信密码,给人们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3、计算机使用者的操作以及通信管理出现安全隐患
计算机通信的安全与人们日常使用的操作的规范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计算机在运行通信工作时,使用者的操作行为与习惯也决定了通信的安全性。很多计算机初学者,由于对计算的功能还不够了解,经常出现操作失误,这也对计算机通信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计算机通信服务的想要正常使用,使用者必须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很多企业的网络通信没有专业人员负责,通信的管理工作不善导致的安全问题很多。
二、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防护措施
1、加强通信设备和硬件的管理与保护
前面已经提到,计算机通信的顺利开展必然有赖于正常设备、硬件的良好运行。举例来说,无论是计算机的主机出现故障,亦或是通信电缆断裂导致线路不畅,那么整个计算机通信就无法正常开展,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所以,加强对计算机设施、通信设备及其相关硬件的管理、维护和养护,应该是防护计算机通信安全问题出现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要对所有的硬件设备和设施进行有效的记录,及时、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检测,对于存在安全。
2、采取多种措施防范网络攻击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必然要和开放性极强的网络环境发生联系,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尤其以网络攻击为典型代表。网络攻击往往使得计算机通信数据丢失、系统崩溃,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针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防火墙技术、杀毒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对通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监测,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例如,计算机设备和通信硬件设施要及时的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开展检测和杀毒,对出现的木马、病毒要立刻进行处理。
3、加密机制
加密是提供数据保街的最常用的方法。按密钥类型划分,加密算法可分为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两种。按密码体制分,可分为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算法两种。用加密的方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可以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使用加密机制后,还要有与之配合的密钥的分发和管理机制。
4、身份鉴别机制
身份鉴别机制是指收发双方以交换信息的方式来确认实体身份的机制。交换信息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通过收发双方的多次交互完成。通常用于身份鉴别的技术有口令技术和密码技术。口令技术一般由发送方提供,接收方进行检测,以判断用户的合法性。密码技术则是将交换的数据加密,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解密,得出有意义的明文。
三、结语
保证计算机通信的安全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原因很多,我们只用充分的了解这些问题才能建立出有效的保护机制,实施必要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日常问题的总结与积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自己的信息、利益不被侵犯,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且使用计算机通信功能时一定要规范操作,避免由自己的失误造成的信息泄露。
作者:孙长波单位:哈尔滨威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