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化学小论文

时间:2022-03-15 08:46:07

导语:在初中化学小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化学小论文

初中化学小论文:探究性初中化学论文

一、探究性内容的合理选择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探究性内容有合理的选择,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一方面,探究性内容的难易要适度,要能够在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内容的选择要合理,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选取那些和生活现象以及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探究素材.这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与探究的空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讲“奇妙的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性实验.教师可以提前一天让学生将鸡蛋放在食醋中浸泡24小时,第二天学生都拿了个软皮蛋,这样就可以设问:蛋壳哪里去了?食醋的成分是什么?蛋壳的成分是什么?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觉得鸡蛋发生了什么反应?教师可以运用这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把鸡蛋放在盐酸中反应,让鸡蛋在产生气体作用下可以在盐酸里“游泳”,让学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面对生动有趣的实验,学生很兴奋,并且积极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的实验内容,通常是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良好素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也会更加深入.

二、实验思路的有效设计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实验思路与实验流程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现象以及实验效果,也会一定程度决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应当尽量让实验流程清晰合理,要让学生能够弄懂实验的基本过程,并且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独立操作的空间.另外,实验在设计时要凸显学生的自主性,要多设计让学生开展独立探究的过程与环节,要多设置一些疑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例如,在讲“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在实验教学前,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顾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燃烧的事例.学生很容易想到镁条、铁丝、木炭、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然后根据它们的燃烧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得出燃烧反应的特征,并且得出燃烧的定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燃烧的一些典型案例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用品:小木条、石头、小纸条、蜡烛、酒精灯、小烧杯、坩埚钳、火柴、石棉网等.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少学生会提出假设,指出自己认为的燃烧所需的条件,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直至探究出最后的正确结论.这样的实验思路与实验设计,不仅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实验自主性

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会忽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实验课程往往是以教学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很难在课堂上得到体现.这是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时有必要改善的地方,教师要设计更多引发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要增强学生的实验自主性,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教师应当更多地设计开放型探究性实验,将学生引入实验中,做实验的主人,而不是观众.例如,在讲“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猜想:猜想1:反应后质量变小了.木炭燃烧后化为灰烬,质量肯定变小了.猜想2:反应后质量变大了.铁燃烧后生成Fe3O4,质量明显变大了.猜想3: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木炭燃烧生成了CO2,铁燃烧还有氧气参加,这些都要计算在里面的.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尽量给予学生一些引导与启发.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也更加深入,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四、结语

总之,要想让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开展,就需要教师对于实验内容、实验环节以及实验的思路进行精心设计,这是探究性实验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根基.只有在合理的实验设计中,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同时,教师要设计更多引发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要增强学生的实验自主性,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

作者:薛亚玲 单位: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复习教学策略下初中化学论文

一、化学复习教学思路

化学学科概念多、抽象性强、理解性要求高,是一门兼具文科和理科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对此,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化学复习教学的四步走策略.第一轮复习是围绕教材,按照课本章节复习;第二轮是围绕教学知识点,实施专项复习;第三轮是围绕考纲考点,实施习题训练复习;第四轮是总结式复习,回顾前三轮的复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如此一来,从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到试卷中常出现的经典考题,可以实现“一网打尽”,从而实现有效化学复习教学.

二、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1.围绕教材,学生基础强化

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中考化学知识点无一不是来源于教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考查更加强调基础和实践.在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拔高和拓展,在一些不必要的题型和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教材必须是复习教学的重点.课本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课后习题、阅读资料等,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考点.在中考之前,必须将化学课本反复研读,将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研拓、实验技能等,加以总结.例如,在化学授课伊始,教材中给出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必然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不引入新物质.由此引出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概念,即是考查某一性质的产生是否需要化学变化的帮助.对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题:爆炸现象是化学变化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于本题,教材中明确指出化学中出现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必须区别对待.物理爆炸不涉及新物质的产生,如气球的爆炸,则是物理变化;化学爆炸,如鞭炮的爆炸,必定产生新物质,则是化学变化.如果对教材中的爆炸知识点看得不够仔细,自然就难以正确判断出该题的答案.对于初中化学的首轮教材化复习,不必追求深度,但是必须强调对教材的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句话.

2.围绕考点,化学专项强化

初中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概念虽然繁多,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往往是固定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化学知识,教师不妨一带而过,从而为化学难点和重点的复习腾出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特殊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失分点.对此,笔者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化学角、化学之最等兴趣活动.在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只有做到突出主次、真正减负,化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

3.围绕实验,化学素养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中考化学的核心考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针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题、实验推断题、实验计算题等,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利用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化学实验教学.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教学外,近些年中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此,教师不妨从中考化学的实验真题出发,围绕实验考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1)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CO2的性质是什么?(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分析:在该实验中,既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又涉及化学物质的性质,对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本题中,还涉及探究式实验,在第二问中,要求自主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区别.该题中,还隐含要求掌握CO2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

三、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师,都会导致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但是,将化学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化学复习教学的趣味性、高效性、实践性,是教师不变的追求。

作者:杨艳松 单位:江苏射阳县临海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启蒙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论文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启蒙教学的桥梁和主导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教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其主导的重要表现.学是学生的核心目标,是其主体的行为方式.显然,教学的过程,是以知识为纽带,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承与研讨、性格浸润和影响、人格建立和修正的总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讲,教师就是启蒙者.启人生之“道”的蒙昧、启生命依托之“业”的蒙昧、解一切“迷”与“惑”之未解.古语有“言传身教”.何为“言传”?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传授,传授的不过是一般性的经验知识.真正的教育是“身教”,而“身教”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力量.说初中化学教师是启蒙教学中的桥梁,意义便在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幽默的、和蔼可亲的、富于激情的教师,往往善于调动生活中的话题、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教师往往最受学生欢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通过自身的魅力和知识也吸引学生热爱他所教授的学科.因此,初中化学的启蒙,需要教师深化理解师生关系,做好调整师生关系的工作,从人格魅力、生命追求、教学态度等方面,激情带动学情,幽默引起兴趣.

二、丰富多彩的实验———启蒙教学的兴趣之源

就化学本身的特征而言,实验才是化学课深受学生喜欢的内在动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之源,化学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大量丰富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往往贴近生活.化学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的理论解释.化学虽是一门理论科学,但它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尤其是带有启蒙色彩的初中化学课程,为了启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为了启蒙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非常注重启蒙性的.一切知识都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或者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产物.实验是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的理论化再现过程.通过实验,化学教学拉近了生活和科学的距离,这是学生所以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实验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摆脱了枯燥的、一味地接受的课堂经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这是学生的兴趣来源之一.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就像猜谜语一样,有着悬念,有着预期.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注意力和思考都集中到实验中.探究的启发,让学生有着一种强烈期待结果的心理过程.这种“兴趣”甚至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关注和喜好.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抓住这一兴趣点,让实验成为化学教学的重点,达到化学启蒙的目标.

三、人类历史中的化学———启蒙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这个结论是化学学科本身的终极意义之所在.这无疑是增添了哲学对化学这门课程的考量,而这一考量使得化学课程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也更加具体而实用.在启蒙教学中,这是一项重要的启蒙内容,是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化学意义追寻的原因.在教学中,始终保持这一认识,能够避免让化学的学习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而变成枯燥的理论存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历史的,也就注定了化学教学应该放在历史中进行.这样这种启蒙教学才具备了真正的历史性的启蒙意义.化学是过去的化学,历史中的化学;也是未来的化学,化学世界中的未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火药之前,怎么会了解不同物质燃烧会有不同的爆炸效果.在发明烟花之前,怎么知道不同金属燃烧,颜色的绚烂.在启蒙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化学发展史的知识纳入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无疑在启蒙一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史,也在启蒙一个未来世界的创造史.回顾是一种启蒙,历史性的启蒙,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创新也是一种启蒙,发展性的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

作者:徐贵宝 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试卷命题实验能力中初中化学论文

一、中考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的要求

化学实验重在操作,在化学学习中不可替代.化学实验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来说都是重要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化学实验操作主要是通过寻找合适试剂、选择相应仪器、连接仪器装置等达到研究者的根本目的.实验人员通过控制实验对象,让其变化显示出其他的属性,同时,依据着变化出来的属性,通过实验仪器,让实验人员感知到实验效果.化学实验有自身的功能:认识功能、动机功能、方法论功能、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一般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步骤、认真记录和观察实验过程、收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反思等环节来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初中试卷命题中,着重考查初中生是否能够辩证的看待事物、是否能够采用合理的实验手段进行实验的设计、是否能够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经过了化学实验之后,要能够提高化学知识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审美能力.

二、中考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考查分析

1.考查学生的时代基础性

试卷命题环节中,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考查的时候,也会按照一定的准则.中考试卷命题的时候,肯定严格的按照我国教育大纲的要求,着重的考查学生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特点.在进行时代基础性考查的时候,主要是选择跟时展潮流相关的化学实验,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高科技的应用有所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的时候,要关注时展的特点,经常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报纸,关注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江苏省在进行中考的时候,就明确的说明了学生能够针对化学实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方案、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课堂讲述的时候注重实验的积累,引入时代热点的化学知识.在实验的时候,给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化学意识.例如,食品安全、健康元素、清洁能源等是近年来多省市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考点,考查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江苏省考题中出现了清洁能源使用情况,工业中利用磷镁矿制取氧化镁.可以看出将化学知识和时代结合考查是试卷命题中的热点.平时教学中可以将“化学与生活”这部分内容添加“检测六大基本营养素”的实验探究.

2.考查学生的化学研究性

中考实验考查的目的是选择优秀的人才进行深度的教育,所以在进行考查的时候,也会注重学生的研究能力.我国化学还处在发展的阶段,急需要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注入,所以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考查就把学生的研究能力放在了一定的位置,强调学生的动手研究水平.研究类的题目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限制学生化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物质的制取实验,这就是集中的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近几年的中考化学研究发现,经常会出现物质制取的替代实验考查,例如在进行氢气的制取的时候,教材中选择的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在中考化学实验考查的时候就会选择其他的替代药品,比如牙膏皮,电池上的锌皮等.学生在进行答题的时候,要明确的区分物质之间的不同,然后重新组装实验仪器等进行实验,同时还要对实验不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比如制取不含氯化氢气体的二氧化碳时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但是必须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来得到平稳的气流.实验的研究性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化学素质,符合时展的意义.

三、中考试卷命题中学生化学能力要求

1.确定学生的主体性

试卷命题中,化学实验在进行考查的时候,非常注重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加强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提高化学基础素质.化学实验能力建立在大量的化学基础上,学生要研究中考命题分析,在日常的课堂中注重观察每种化学实验的操作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上大胆的进行实验的尝试,使用新颖的方法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导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学生的猜测很可能是错误的,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不气馁,积极的化学实验的创新.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一项复杂的实验,学生个体很难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所创新和突破,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日常化学实验教学时,就要善于给同学们分组,让每个小组都能够有一套独特的化学交流和思考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教师要做好辅导作用,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例如在进行酸碱盐学习时,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之后教师提出疑问,“如何用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属于哪一类化合物?”可以让小组内先进行研究讨论,然后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教师要耐心的听取每组同学的意见,并且参与其中进行点拨,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同学们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表达,总结方面差,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着进行特色的实验,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动手操作,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四、结语

初中化学试卷命题的时候,非常注重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在进行化学实验的知识考查中,主要是考查实验猜想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细致观察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实验反思等能力.同学们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要注重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要反复斟酌实验方案,认真的思考化学实验的流程,适时对课本的化学实验加以变通,以提高化学实验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作者:徐健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农村中学初中化学教育论文

一、教学设施比较简陋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中学教育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教育水平整体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受到政策导向性和城乡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影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设施和用具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仍然比较简陋。例如,当新的化学教学用具开发出来以后,城市的初中由于具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可以轻松得到,而农村中学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此外,由于化学药品的采购需要经各级部门的逐级审批,导致学校对教学所必需的化学药品的采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不仅如此,从数量上看,农村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设施也明显不足,大部分只能由老师一人操作来进行实验的演示。

二、教学者与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如果说教学设施的相对简陋和缺乏是由于教育经费的问题,那么比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的是教学者与管理者的素质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初中教育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合理程度上与城市中学有着明显差别,显得更加不透明和利用率低。由于农村中学的相关待遇问题,往往一些高级的人才是不愿留到农村当教师的,高素质化学老师的缺乏成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大缺陷。农村初中化学老师往往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业务和责任心也相对不足。因此在历次的中考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从整体上与城市学生有明显差距,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缺乏竞争是农村初中化学发展的弊端

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相比,从小就相对缺乏竞争的意识,这与他们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竞争,幼儿园毕业要竞争重点小学,小学毕业要竞争重点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衡虽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在广大的农村,往往是不需要进行残酷竞争的,因为无论努力与否,镇里的初中都是可以进去了,这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缺乏竞争,使得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的过程中显得比较懒散,缺乏较真的精神,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外部不利条件,自然其学习成绩就与城市学生有了一定的差距。改变初中学生的教育状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广大一线老师和教育家共同努力,为农村孩子创造出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作者:钱勇 单位:云南省安宁市禄脿学校

初中化学小论文:校本作业初中化学论文

一、当前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困惑

1.师生缺乏互动,课堂作业较少

课堂作业一直是巩固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业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从近年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化学作业.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来看:首先,教学任务重是其重要方面.知识传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老师也一直讲知识传输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新课改后,化学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此,在化学教学中,老师既要对其进行知识传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增强操作力度.其次,是教学效率有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作为化学教育的核心点,在化学授课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质量的提升,还必须保障教学效率,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而当前的化学教师很少能够做到效率与质量的兼容,在质量第一的环境下,很难提升教学效率.这也是师生互动少,知识掌握力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2.学生压力大,作业多

和课堂作业完全不同的是,大部分化学教师都很注重课后作业,特别是初三的学生.为了确保升学率,很多化学教师都会布置大量作业,校本作业是其最主要的方面.事实上,题海战术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在全日制教学的当下,学生的白天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化学作业繁重的情况下,化学与其他学科一起占用着学生的休息时间,导致睡眠不良,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3.作业把握不当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学生的教学教育上,仍然使用的是统一的方式,欠缺关注.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身素质不同,使得学生成绩差异越来越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学习差距,面对同样的校本作业,后进生完成起来很艰难,学习好的同学很容易,从而也让后进生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在设计初中化学校本作业时还存在问题,作业难易度把握不力,最后对校本作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反思

1.提高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数量

题海战术是传统教育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对提高学习成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将提高做题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在题型设计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题型多样化和学生的思考范围,从而达到提高思考能力的要求.例如,在“应用与练习”中,要求写出2H与O两种符号的意义,并列举了很多碳元素与有氧元素,让其他学生分析这两种元素的存在、相对质量、原子序数与元素符号.之后又要求列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并且认识各种元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是在巩固知识点,让学生熟记元素符号与名称,通过参与“元素翻翻乐”等游戏,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各个知识点.

2.均衡作业难易程度

从校本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成绩差异造成了作业两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差异,通过差异化教学,科学设计作业题型与难易程度.将全班学生与作业都分成不同档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且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在化学作业布置中,除了有目的、有针对的作业布置,还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方向的练习.

三、结语

总之,校本作业设计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现代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整合作业困惑,做好反思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杏春 单位:江苏盐城市神州路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知识网络思维导图初中化学论文

一、备课前先绘制思维导图,加强对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深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想要利用好思维导图,教师必须先要会绘制每个课题,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首先,能画出思维导图,说明你已经对每节课,每个单元的知识很熟悉了,对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有很深刻的理解。这会让你的备课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不会再沉溺于传统的教学而不能自拔,你会在绘制过程中开拓教学思路,想到更多符合学生实际的好点子,让你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真实的教学。其次,利用freemind等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提高教师个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也能够让你的教学更接近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前沿,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不断的从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面提升自己。从各个方面加强完善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紧跟现代教育的步伐。

二、课堂上适时加入思维导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其优势,让学生初步模仿绘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环节引入思维导图,这对教学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面对零碎的知识点,学生们通常都是一头雾水,在课堂小结或者单元总结的时候引入教师设计好的思维导图,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学生们的思路清晰了,课堂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让学生们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学习,体会知识网络构建对于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多的好处,才会让学生有主动尝试的想法。

三、课后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及时总结反馈,提高学生兴趣,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有了课堂环节中的初步接触,学生就会知道每一个知识点,还能用网络图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教师不妨利用好这个机会,让学生尝试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鼓励他们不拘泥于教师所呈现的那一种形式,尝试用多种图形,多种思路设计知识网络图,给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机会。第一次尝试可以不要求的很严格,只要学生敢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去总结知识点就可以,因为有些学生还没有太多知识网络的建构意识和能力,能初步模仿即可。对于想法独特,创新思维的作品,可通过手机拍照保留存档,整理成教学ppt,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交流、讨论,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及时呈现学生作品,会得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四、收集学生作品,发现闪光点,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导图创作能力

学生的思维相比起教师的,肯定是更为多向的,会更符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和贴近他们的思维发展区,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收集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思维方面的独特想法,对于学生的指导教学,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教学会提供更有利、更直观的素材。其次,教师虽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较好,但是相比起来思维会单一,所以思维导图的设计形式并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或创新,所以,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发现新的设计思路,以此来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让最终的成果既能凸显知识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也能被学生们所喜欢,让他们愿意模仿,主动创作,最终让这些可爱的学习主体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习的效果。

作者:马晓敏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教学情境下初中化学论文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即选取一定的生活场景,把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化学现象,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在《爱护水资源》一节教学伊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珍惜水资源,地球只有一个》,让学生明确“一杯水不仅仅可以解渴”的道理后,启发同学们说:“看了视频,谁能说一说在生活和生产中水的用途有哪些?”学生面对这样浅显的生活化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不喝水就不能存活了。”“水可以解渴、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水还可以用来洗衣、洗澡,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难以想象。”“水是工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水还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环境。”……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都能有感而发,因为教师收集的素材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所以,立足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激发化学探究欲望,是教师开展生活化化学教学的第一步,这也是激活课堂生机和活力,增强化学学科“生活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精置问题化情境,释疑启智

教学中问题探究的过程就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力求通过问题的引导和情境的渲染,让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过程,掌握化学知识,获取能力发展,这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起科学探究精神。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空气》时,教师先以视频“2011年度热词:PM2.5”为新课引子,引导学生进入“空气的组成”学习环节。首先,结合视频,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刚刚看了视频,你们对空气有哪些疑问呢?”有好几个学生踊跃举手说:“老师,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呢?”“为什么我农村老家的空气比较清新,而大城市里的空气质量那么差呢?”“空气里有哪些物质?它们的含量又是多少?”……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顺势引导他们:“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等问题。”其次,启发思考,实验演示。教师在此提出问题:“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请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呢?”“老师我来说。”已经有学生要求发言:“比如,我们用吸管喝盒装牛奶的时候,牛奶盒子变瘪了。”教师继续启发说:“很好啊,那你能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们欣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合作并准备了水槽、集气瓶等仪器,设计开展了“空气的存在”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了实验结论。再次,设置疑问,验证假设。教师紧接着指引学生探究“空气的成分”,问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那么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究竟是由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空气里含有哪些物质?”教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合作、讨论、分析得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有学生说:“人和动物都要进行呼吸,需要氧气,并排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我们从冰箱保鲜盒里拿出苹果之后不久,苹果上就会有水珠凝结,说明了空气中有水蒸气存在,因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经验,验证了“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杂质等多种物质”的结论。最后,延伸设疑,拓展认知。教师继续设疑:“同学们,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在最后,引导学生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认识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结合拓展资料“稀有气体的发现史”,让学生树立起科学探索精神,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以及稀有气体等多种成分”的知识。在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地创设问题情境,并灵活结合辅助教学视频、学生的生活经验、演示活动、拓展信息等来营造探究氛围,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设活动化情境,体验感悟

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创设活动化情境,即坚持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贯穿于课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表现”,让学生在课堂内参与活动、获取体验来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在活动中实现内化和提升。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呢?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活动化情境的创设应结合“活动为主、多元互动、体验感悟、内化提升”等环节来进行。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课的教学,首先,“活动为主”,即坚持以活动为组织课堂的主线,把学生活动、师生互动巧妙融入“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教学内容中。其次,“多元互动、体验感悟”,即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小品扮演、小组竞赛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化学问题互动、体验探究过程、获取探究感想与体会。例如,为了引入新课“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设置了“医生问诊”的角色表演活动,让一位学生来扮演医生,对其他四位学生分别扮演的缺钙、铁、碘、锌等元素的病人进行诊断。在惟妙惟肖的表演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顺利进入了新课学习。还有,在引导学生理解“钙、铁、锌、碘等元素的重要作用”时,要求各学习小组代表用最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出它们的作用,利用了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他们分别概括出“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碘不仅仅是‘智力元素’”等,表现非常完美。最后,“内化提升”,即学生把化学知识、原理、技能有效内化,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质,树立健康意识,为以后的社会实践奠定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条件。可见,创设活动化课堂情境,就是要把课堂搭建成学生活动的动态、开放的“舞台”,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尽情参与、体验、感悟,习得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四、丰富实践化情境,拓展创新

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论之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勤于参与实践活动,这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质和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化情境就把课堂的教学情境设置延伸到实践中去,把生产和生活场景作为化学教育教学的背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调查研究、信息处理等方法,并由课堂所学推及身边的生产、生活、社会现象,正确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例如,笔者和几位学生一起到学生小鹏家中家访时,刚好遇到他家在粉刷墙壁。我们看到工人用石灰浆抹墙之后,就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过会儿,墙壁变得越发潮湿了。有些学生觉得很不解。这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一会儿,小鹏站了出来:“你们忘记啦?我们刚刚学过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抹墙时用的石灰浆中的成分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而为了加快反应速度,经常用在室内生炭火的方法。这样,生成的碳酸钙会比较坚硬。但有水生成,墙壁反而更潮湿了。”很难得的是,学生们在这样的场合中又一次复习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获得了新知。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化学肥料》之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一下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等资料,并整理归纳出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弊,准备在下节课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来展开课堂辩论。有的学生就到所在生活社区的农资经营部,向店里的老板和正在购买农资的农民伯伯请教。他们听取了很多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并认真记录下来,还细致观察了店中的一些化肥和农药的品种,拍了许多照片。回到课堂后,他们表现很精彩,让老师和同学增长了不少见识,有些知识更是课本里找不到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等实践机会到所在的生活社区,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产场景来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使他们理解“在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远不止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选择多种教学情境。无论教师创设何种教学情境,都应坚持从课堂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有助于教学相长的发展视角出发。我们需要更加细致严谨的教学态度,去不断探索、创设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更有实效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余芳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素质教育初中化学论文

一、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受原有教学思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只一味传授知识,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发展和产生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束缚在老师设定的方框内。这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升学率也提高了,但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只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这是严重背离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摈弃“填鸭式”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善于引导,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视野也开阔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一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任何事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直观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殿堂,让学生明白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和探究与此相关的物质奥秘,从而使他们产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三、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的优势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小组实验。在分组实验时,突破原有的教学思路,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有些实验难以操作或有一定的危险性,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直观、生动的动画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既学到了知识,又加强记忆,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应用。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责任。在教学中,立足教材,以学生为本,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沈瑞英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一中

初中化学小论文: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化学论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都听说过“鬼火”,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生活上的知识引入自燃的概念。又如,有一个成语叫点石成金,于是我在化学课堂上出示一块石灰石,向学生提问,这块石灰石能变成金子吗?从而引入化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许多学生在小学就学习过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于谦的这首诗反映了石灰石的哪些化学属性吗?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能够使学生乐于学习,更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在给学生讲解“空气中的氧”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了“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借助网络,去了解这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转变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课堂主宰者的角色,而学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地位的不对等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逐渐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作为一线教师,本人在化学课堂中也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更适宜扮演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关键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明确,教师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旁观者,应该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燃烧”这一内容时,就没有单纯地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我也做了实验的一员,给学生拿工具,同时提醒学生要关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引入燃烧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也让学生注意将燃烧需要氧气与镁金属在燃烧中不需要氧气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化认识。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统一认识,共同发挥作用,构建知识结构。

三、改进评价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策略与维度,使得评价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评价应该具有全面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这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也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立足这三维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俗话说,龙有九子,子子不同。每个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肯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如果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要求,势必使教学难度增加,而且也有很大的不现实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做到差异评价,充分尊重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艺术性和针对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一概用“好”“不错”这种毫无特点的评价方式,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评价时还要说出这样评价的具体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心悦诚服,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否则,教师的评价就会失去价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杨玉环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营乡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生成资源中初中化学论文

一、弹性预设,结合学情设计方案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进行了解,然后再结合教学任务来进行弹性预设,给学生的生成预留空白,使整个课堂可变、可控、可塑.例如在学习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来建立情境,激发学生对方程式的回顾.老师:同学们,通过这一段时间对化学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一些方程式,你能用文字写出多少个化学方程式呢?问题的建立调动了学生对方程式的回忆,学生认真地将熟悉的方程式写了出来,从而引入对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之间关系的探究,以调动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观察,将学生的思维从定性拓展到了定量,这时给学生留有猜想、讨论的空白,使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从而建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助于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生1:我写的是铁在氧气中燃烧,我认为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生2:我写的是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我认为反应后质量减少了.生3:我写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我认为反应后质量没有改变.学生的猜想使得课堂顺利地进入了实验的探究阶段,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分析下,设计了严谨的实验,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预设,为学生的生成预留了空白,使学生得到了自由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课堂的生成,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捕捉生成,利用资源顺势引导

动态的课堂随时有无法预料的生成产生,教师要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地结合多种生成来推动课堂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旧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新问题的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资源来引申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物质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一边让学生观看“粗盐的提纯”这个实验,同时及时地收集整合学生的生成,推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索.生1:过滤只是将食盐和泥沙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蒸发过程中只是水减少了,也没有新物质生成.生2:原来颜色灰暗的粗盐,经过加工得到了洁白的食盐,外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生3:你们两个说得都对,只要我们检验一下最后得到物质是什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样更深层的思维,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从“海水晒盐”的角度来分析食盐的制备,掌握其中水蒸发的实质.师:学生的这个想法很好,每个人的观点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海水晒盐是让海水在阳光下晒,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整个过程就是水的蒸发,大家认为是一个什么变化?学生的讨论不再针对粗盐提纯的实验,而是更深层地涉及到了物质的检验,这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肯定,给学生解释物质检验的重要性,这也将作为我们今后学习化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为今后的物质检验建立铺垫.这样的生成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意外生成,结合学情深入探究

学生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使用旧眼光来看待、辨析和评价,就会形成“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出现意料之外的生成.教师要敏锐地抓住课堂的“冲突资源”,导入学生的深层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有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给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来讨论.老师:大家看到讲台上这支燃烧的蜡烛,有哪些办法可以将其熄灭?熄灭的原理是什么?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到了不同的答案:采取用水泼的方式来降温度,使之达到着火点下;用剪刀剪掉棉线使火焰脱离蜡烛,去除可燃物……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忽然有个学生说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意见.生:老师,小时候我们家生火的时候常常用扇子扇,炉子里的煤就着了,那现在用扇子扇为什么火焰会熄灭呢?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我的思维一时形成了短路,不知如何来面对,许多有共同经历的学生也跟着附和,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教师就不能敷衍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层地探究燃烧的条件,从降低温度和促进空气流通增大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两个方面来讨论,通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讨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了分析、比较,更对以后的探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整合反思,提升能力实现创新

课堂的生成对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学生在思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实现自身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教师可以多方面的整合学生的生成,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反思和借鉴,不断地修复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从而搭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成中逐步地总结金属的性质,以增强学生对金属认识的更为全面、具体.生:妈妈有一个银项链,银白色的.生:我爱喝的可口可乐的瓶子是金属铝做的,很薄、很轻.生:家里的暖气片是铁做的,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生: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等等还有很多,学生充分的结合了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己看到的金属、学过的金属进行总结,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从自己的角度来讨论“我眼中的金属”,结合学生的生成,顺利的总结得出了金属的性质。师:大多数的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延展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以和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在学生的不断生成中,学生对金属的认识越来越丰满,逐渐地搭建出了金属的知识框架,全面、具体地掌握了金属的性质.通过这样的生成整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顺利地实现了学生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

五、结语

课堂处处充满生成,随时绽放学生个性的花朵.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漠视这些生成性资源,积极的进行分析、评价整合,挖掘出潜在的教育价值,就能够顺利地找到学生与新课之间的对接,以学生的主体为课堂的中心,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成就学生快乐的课堂时光。

作者:唐治英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新昌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论文

一、搭建平台,利用原理实施探究

每次实验都是一座美丽的山峰,实验生动的再现了物质的性质,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阶梯,使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攀登,在分析、猜想、假设、讨论和设计方案中,体验思考探究所带来的乐趣,不断完善和修复自己的思维,以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时,在给学生演示硫酸铜的实验时,加的水过多或过少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演示过多或多少水给实验带来的现象,组织学生建立小组讨论,对实验进行改进.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在学生的层层的剖析下,逐渐的掌握了实验的要领:为了得到硫酸铜晶体,加入的水量要适中、要均匀.结合学生的讨论,学生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选择了一支干燥的Y形试管,在两侧分别装入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对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进行加热,就会分解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在水蒸气会在另一端冷却与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化合为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这样的反复实验、反复加热,使得实验的现象非常的明了,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学生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充分尝试到了创新带来的喜悦,使的学生收到了莫大的鼓舞,极大地高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探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对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合作互助,利用操作体验形成

合作是学生思维的交汇,促进学生思考的全面性、严密性,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修复和完善.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努力的将自己最全面的思维展示出来,促进了学生对自身的努力.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彻底暴露了思维上的遗漏,实现了对操作的修改、突破和创新.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就可以从原理指导,使学生了解制取氧气的三种不同的制法,从中选择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教师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实验,亲自体验氧气的生成、收集和检验,通过学生的合作操作,学生之间就会相互的观察,指出相互之间的操作不同,讨论哪一种操作更为科学、更为严密,从而使课本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有个学生认为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必要非要在导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结合学生的这个想法,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分组操作,一组使用棉花、一组不使用棉花,其它的条件均相同,对比生成氧气的速率.在这两组实验的对比中,学生明显的看到没有加棉花的实验出现了堵塞现象,产生气泡的速率减慢.这样的实验有效验证了实验当中的小技巧,给理论的学习提供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使得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再完全的依赖于课本,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三、强化迁移,利用延伸提高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往往一种方法能够解决多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使学生从课本顺利地走向生活、走向应用,领会探究物质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学生对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认识后,教师就可以采用延伸性的问题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镁、铜、锌的活泼性,一时间学生纷纷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建立了各种各样的验证方法: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利用金属与其盐溶液之间的置换来判断金属性;利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等等还有很多,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写在板书上,让学生讨论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具体的操作措施,哪一个更为简单、可行、高效?学生纷纷的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观点,相互之间进行不断地完善、改进,最终设计了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通过延伸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调动,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了解了再比较中酸不能用硝酸、钾钙钠的盐溶液不能相互置换,从根本上理解了金属的通性和特性.通过这样的延伸实验探究,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和归纳总结,掌握了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

四、总结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的核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力法宝.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中,教师要巧妙的利用实验教学的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学生的“感性观看”逐渐的转化到“理性思考”上,在不断的“深思熟虑”中开拓视野、灵活思维,使实验教学这朵课堂之花更为绚丽多彩.

作者:倪成艳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北校区

初中化学小论文:合作学习下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纵观全世界,各国教育都在强调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个人的力量势必很难实现。在当代教育中,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初中化学,作为一门探索性的课程,通过相互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习。另外,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严重缺乏这种意识。因此,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无疑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门解释事物规律的学科,初中化学的学习一定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逐渐成为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学生探究与发现中伴随着喜悦与感动,在惊异中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采用的是异质分组的方式,而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兴趣、能力、知识面上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相启发、相互探讨都会将思维导向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出现一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挑战性

作为一门趣味性极强的学科,在化学课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那些自身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环境下有效地解决。因此,对问题设计而言,一定要实现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与意义,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具备探讨意义。但同时,问题的设计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因为这样会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无从下手,让学生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会学生学会质疑

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制定学习目标与任务,接着让学生提出疑问。如,在《二氧化碳》教学中。学生对二氧化碳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二氧化碳灭火、制作汽水等用途也具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在昼间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材料”、石灰水能够有效检验二氧化碳等常规应用知识。在学生有初步认识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质疑,如“二氧化碳是什么性质决定的?”“二氧化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途?”等。学生提出这些质疑后(教师应该选取其中具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氧气的性质进行回忆,对其物理性质(色、味、溶解性、密度等)、化学性质(还原性、氧化性、可燃性等)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探讨,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而言,实验课堂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现象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向往。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每一个演示实验的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实验时对其他类型的实验方法进行认识与掌握。当然,如果能够让学生自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最好。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显然,由于课堂时间、实验器材等限制,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自主的实验。

三、结论

总之,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小组的组建,能够让学生们在互帮互补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操作获取化学知识,不但能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作者:温凌群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石城二中

初中化学小论文:有效运用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一、从课程标准到实践教学

化学原本就是以实际操作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改革针对化学教学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强调了以实验为主要真的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化学学习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化学实验室就是一个阵地,是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去的重要阵地,只有我们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到位,才能为一切提供重要前提,发挥实验室的阵地作用,它是唯一而又不可代替的。

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课程开展的思考

在课改形式下,我们要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把过去的书本教再动手做的模式转变成学生产生疑问,我们再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的新的化学教学模式。有一些化学实验很难看到效果,或者效果十分不明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多次反复验证,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学应该怎么做,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顺应当今课改状况下的实验室使用状况,调整实验室建设

当今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转变,我们面对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过去我们实验室中已有的各种器材、药品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了,大大的阻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增加与一线教师的沟通,共同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制订实验室的采购计划,无论是实验仪器,还是药品,都需要详实确切,不能有一点马虎,这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有效开放和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树立为教学服务的大局观念

化学实验室负责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化学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样说一点都不为过,有了过硬的教师队伍,才有了最优质的实验室。我们要改变思想观念,把过去只是管理的思想转变为一种大局服务观念,开放实验室接受教师和学生们的监督,更好的为化学课程服务,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提升实验室的应用效率,把课堂和实验室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实验室教师秉持着更好的服务教学的态度,为学生和课程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使化学教学走向成功成为一种必然。

五、结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实验室已经越来越重要的存在于课程之中,能够利用这一阵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的在学习中培养能力,都取决于我们对于实验室的实际运用是不是有效,这一课题值得我们实验室教师深度思考,认真研究。

作者:高扬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第二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论文

一、当前化学作业设计特点

1.作业的设计应体现主观性

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水平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业设计必须体现学生的主观性态度.当前教育模式需要突破原有应试教育的限制,改变仅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的方式,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设计因人而异,以学生主观性为设计基础,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概括.重视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

2.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实践性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众多类型的实验,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能力,作业实际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作业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生产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合作性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之余,布置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类的作业,与同伴进行合作,彼此间交流,交换意见.让学生彼此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交流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体系有大致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转变学习理念,从接受知识转化为探究知识,进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重视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在实践中保证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下将对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1.开发教材中的个性化作业

初中化学教材是学习的理论基础,教材内容广泛,涵盖的知识面广,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魅力,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以教材为基础,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学到很多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部分内容由于过于生活化,因此对考试成绩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做此类作业是消耗时间,因此忽视该部分作业.其实这些作业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布置相关习题.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十二单元中学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该课知识.人体必备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别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让学生自主探究六大营养物质的特征,并根据自己的实践调调查,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该物质的食物及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蛋白质,有什么作用?此类实践类作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开发生活中的个性化作业

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将生活中体现化学知识的案例作为作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能仅教给学生基础化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在作业设计中结合课程要求、教材内容及具体情境有针对性的开发个性化作业.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单元中学到《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在作业布置中需要让学生自主整理燃料对身体的危害,对土壤的危害及对动植物的危害.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论述.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化学知识,更能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认识,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升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大化学”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在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化学作业设计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结合在一起,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例如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11单元中学到《常见的盐》,为了探究碳酸盐和酸的反应,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家庭自主实验.让学生取少量的纯碱放入玻璃杯中,取少量的食醋倒入玻璃杯中,观察两者间的反应.利用家里的存在化学现象解决问题,例如家里烧水的水壶里、洗澡的喷头上及饮水机的出水口等存在白色固体,用食醋浸泡一段时间,观察其变化,并做好记录.实践类作业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实验,考验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设计的能力,进而开发更多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这使以纸笔作业为主体的作业系统中多了另一种形式,此类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作业,考验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其次学生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创造了探究性思维教学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4.个性化复习整理作业

由于化学学科本身涵盖很多知识体系,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需要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复习完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突破常规方法,例如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自主进行总结和概括,自主梳理框架结构,填充重要的知识点.其次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让学生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自主论述,作为口头作业.很多化学实验涉及到很多步骤,需要学生掌握每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能自主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作业步骤中,可以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自主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提升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初中化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点,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在作业设计阶段需要渗透新的教育理论和基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作业进行整合,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有更透彻的理解.在个性化作业的设置、需要建立适当的反馈和评价系统,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李增蓉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乡镇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一、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室不足

地处农村的乡镇初中,远远比不上城里的初中,无论从校容校貌,还是从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两者相差甚远。很多乡镇学校只有一间实验室,所有的实验课都只能在那间实验室进行。因为场所不够,因而极少安排实验课,又因为不是专用的化学实验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充分

这里所说的设施配套不充分,不是前面所说的化学仪器短缺或化学药品稀少,而是一些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就笔者所在学校来说,学校的用水是靠镇里的自来水厂来供水的,如遇到停电、水厂设备出现故障等,就会出现无法供水,甚至连续几天停水的问题。短时停水的情况,有时一天也出现好几次。如果遇上供水不畅的那天同时几个班级上实验课,那简直就是大灾难。一个班级实验完了,遇到停水时仪器不能及时清洗,势必造成对下一个实验的影响,直接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无法按计划完成教学工作。

(三)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对农村学生来说,做不做实验,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又因为学生平时动手操作少,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教师往往不是很愿意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方案和途径,而是把实验步骤定好,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验证课本中的结论而已。这样的学生实验,少了探究的乐趣,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实验效果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也就提不起兴趣来。在笔者学校,发现有教师在讲解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时,许多学生在下面闹腾,如任意摆弄仪器、药品,同学之间聊天、打闹嬉戏,用手机听歌、玩游戏等。出现这些情况,均因为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所致。

(四)教师重视不够

现在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自认为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平和不合理、评选优秀不透明等,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和怠工行为。现在很多乡镇初中的化学教师基本不安排学生实验,有条件的不安排,没条件的就更不用说了。更为严重的是,在初中化学教科书里有50多个演示实验,大部分乡镇初中的任课教师只做几个与中考有关的演示实验而已。

(五)领导监督不力

做任何事情,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化学教师不上学生实验课,若是校长过问,教导处督促,相信怠课情况会有改观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有的学校最近几年从来没有上过学生实验课,学校领导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笔者认为,领导监督不力是实验课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改进乡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一)领导重视,配齐教师及设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只要上级领导重视,教学质量就必然得到提高。对实验员、化学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校的情况配足配齐。对于化学仪器短缺、化学药品稀少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各级学校每个学期结束时,实行列册汇报,由主管部门统一统计,统一汇总,统一采购,统一配发。领导重视,供给保障,就能顺利开展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二)启发教学,培养兴趣

针对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不愿做化学实验的情况,首先,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对不做实验的学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力求从评价上促使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再次,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验开始,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如制取汽水的实验等。

(三)教师主动,尽心尽职

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的蜡烛”。要让这些灵魂工程师充分燃烧自己,体现神圣职业的人生价值,领导就得多关心教师,设法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工作主动了,就会尽心尽职,努力搞好教学工作。

(四)创造条件,社会支持

对于实验室不足的问题,因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创造条件,让社会上的企业家帮忙,由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出资兴办实验楼,改善办学条件。对于学校供水不足的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在实验室的楼顶设置水塔,这样在自来水供应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应急供水;或是学校自己打水井,一旦遇上停水,可以马上抽水,解决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最好途径,因此我们应该上足上好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

作者:覃荣德 单位:藤县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初中化学小论文:培养初中化学教育论文

一、化学内容教学的不足之处

初中是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最好时间,不过现在学校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还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对现在初中学校的师资力量、软件设备不能够紧随时代潮流,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都是出于初级阶段没有很好地应用,所以对于教学方面我们要极度重视起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必须更加注重素质的培养,因为具有良好的素质对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现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学生之间的不文明现象比较多,学生之间因为素质底下就会经常发一些谩骂,甚至动手的事件。所以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是老师教学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各地区的化学教学特点

1.实践教育

统计显示,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初中部分的化学课大部分是实践课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课程方面更喜欢做实验,对化学充满兴趣,而且他们还将实验课程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讨论和比较,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加大,对于课程的内容就更加地喜欢,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该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见证自己所想的和自己所看到的现象,慢慢地就会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到促进作用,他们在教学方面还配合多媒体教学特点,结合动态画面让学生对化学本身的特点作出正确认知。

2.亲自动手

湖南长沙初中的教学大部分会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让学生在不用老师的情况之下结合课本所给出方法理解课本内容,如果遇到不能够更好地注意安全的实验,老师们就亲自监督、警告、提示学生,培养学生动手的方法。某个老师曾举例:有一次学生们在做净水器实验的时候,有学生让老师看自己的成品是没有按照课本要求做出来,所以在某一个方面缺少了步骤,不过这名学又通过自己的想象替换了一些方法,而这种方法也能作出净水器,过滤掉杂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笔者总结的教学方法

1.先进理念武装

根据教学的特点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好地展示出学生的化学理念的培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认清化学的本质特征,通过理念教学特点让学生亲自经历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最好的方法,这样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更好地了解化学,慢慢地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对环境的认知,更好地保护环境,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而且以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思想理念去创新、改造环境。

2.综合素质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不可回避。因此,要安排好学生实践的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讲课过程中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常用多媒体教程展现化学放映的动态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从综合方面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

四、总结

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而作为时代推动者的青少年,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青少年的最佳时期就是初中,化学不仅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知识领域,更能够培养青少年素质。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优化人教版化学教学,不管是对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欧春雅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

初中化学小论文:实验教学下初中化学教育论文

1通过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已经学生学习化学的表现来看,化学实验教学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以及启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化学实验之所以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因为试验中所产生的某些现象,例如:光、颜色的变化、燃烧、产生的气体、生成沉淀、爆鸣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新奇的化学现象可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性、积极性,以便于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意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获取的成功会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的、主动的学习。

例如教师这样说到:“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化学这门学科吧,那么我们就来动手做一个比较有趣的化学小实验,这个实验的题目就叫做‘舞动的木炭’”。首先要取出一只试管,并在里面装上固体的硝酸钾3~4g,接着使用铁夹将其固定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在逐渐的溶解之后取以小豆粒大小的木炭放入试管中,并且要继续的加热。待一会时间观察,会发现小木炭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跳跃起来,一会上下,一会翻转,就像是在水中跳舞一样,同时还发出了灼热的红光,看上去非常的有趣。“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小木炭的优美舞姿吧!”当老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很多的同学举手说要亲自来完成这个实验。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看着固体硝酸钾变成液体,观察小木炭的动作,这样奇特的现象早已经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的吸收住了。待实验完成之后,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有谁能告诉我,小木炭为什么会在里面舞动呢?接着学生在就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他们千奇百怪的想法让你意想不到,不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并借助化学书上的相关理论,学生们便可以得出争取的结论。原来是因为:小木炭刚放进硝酸钾液体中的时候,硝酸钾的温度还比较低,未能使小木炭燃烧起来,因此小木炭在试管中静静的躺着;待酒精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之后,使小木炭的着火点达到了,这时才和硝酸钾发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同时还放出了大量的热,让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主要是因为硝酸钾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之后放出氧气,氧气又立刻与小木炭发生了反应从而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就是产生的这个气体让小木炭在试管中舞动了起来。当小木炭在跳起来之后就脱离了下面的硝酸钾液体,中断了反应,致使二氧化碳气体就不再发生任何的反应,当小木炭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的时候,反应又产生了,使小木炭再一次的跳跃起来。通过这样循往复,所以小木炭在试管中不停的舞动。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情景教学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新事物。通过对实验的尽心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发挥化学实验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关于NaOH溶液与CO2之间的反应,教材中是这样设计的:将NaOH溶液加入到装满CO2气体的矿泉水瓶里,通过塑料瓶变瘪的现象来证明NaOH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其现象非常的明显。但是有的学生会认为这种现象并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还有可能是CO2溶解于水所造成的,因为学生对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在这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接着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将它继续探究下去:第一,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塑料瓶变瘪到底是不是因为CO2溶解于水造成的?第二,除了使塑料瓶变瘪,你还有没有别的思路来证明NaOH溶液究竟是否与CO2发生反应了呢?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对照试验解决疑问,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更有兴趣来继续第二个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了验证反应发生与否的方法,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进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这种主动探索的兴奋性,激发了学生的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按照皮亚杰的认识论观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主体在中介(教师或伙伴)的帮助下,独立自主地作构建性的学习方能有效实现,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而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与构建。例如,在探究铁器生锈的条件时,先启发学生提出下列三个假设:

(1)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2)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水与铁发生了化学反应;

(3)铁器生锈是水、空气中的氧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假设,再引导学生设计下列三个实验探究:

①在一支干燥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并用橡皮塞塞紧;

②在另一支试管中注入一定量刚煮沸过的水,往水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铁钉浸没在水中),在水面上加一些植物油,塞上橡皮塞;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往水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铁钉一大半浸没在水中,一小半露在水面上);一周后可观察到第①、②试管中的铁钉都不生锈,而第③支试管中的铁钉生了锈,并且在铁钉与水、空气交界处锈得最厉害。根据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假设(3)是正确的,即铁器生锈是水、空气中的氧气共同对铁作用的结果,进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通过这样的层层分析,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问题探究的思路,教给了学生问题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问题,要转变这种教育理念,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小论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中化学论文

一、以趣味性的化学魔术作为课堂导入

化学可以说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一些实验现象是非常有趣的,并且值得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化学教学的开始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有好的开始才能够顺利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如果单靠教师的语言导入就会显得比较单一,形式上的单一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想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课堂导入阶段就需要多下功夫,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来开始课堂教学。有一些化学实验想象可以称得上神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给学生“变魔术”,教师可以让学生配合自己完成“魔术”过程,让学生能够观察到魔术最终的现象,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切实的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满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钠的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水点酒精灯”的魔术,首先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水能够将酒精灯点燃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学生都会感到疑惑水怎么会将酒精灯点燃呢?在印象中,水通常都是用来灭火的,怎么可能支持燃烧呢?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酒精灯,然后进行魔术演示,接着学生会观察到水真的将酒精灯点燃了,这样的现象马上就会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被这样的魔术现象所吸引,并且急切的想要知道出现这样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导入,想要知道真正的原因,那么就开始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了解钠的化学性质,就会得到想要的答案。

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可能对一些化学现象和学习内容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都不是很清楚。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一些化学研究方法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一些教学计划。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更加具体的学习化学知识,从中收获知识,教师需要在举行实践活动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按照学习计划来开展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下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并且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水资源浪费或是污染的画面,首先就是让学生对于水资源有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可以设计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化学工厂周围进行观察,寻找附近的河流,观察一些化学工厂附近的水流情况,水资源是否受到了污染,根据学生观察了解到的现象,教师可以进一步的讲解水资源保护以及净化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从理论到实际的教学计划,逐渐的带领学生深入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实际化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计划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综合实践课程能够顺利的开展。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在教学的过程中,实验和理论知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化学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进行机械的学习或是简单的记录一些笔记,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说,教师应该探索和创新全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让学生从真实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同时体验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让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步骤完成实验内容之后,教师再给学生揭示实验的原理,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水的净化”这样一个实践活动,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用一些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可以采用明矾、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等方法综合运用的形式来进行水的净化,学生要掌握实验的目的,同时了解实验步骤。接下来的实验步骤,首先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观察,然后向杯中加入少量的明矾,用玻璃棒搅拌,并且加入少量的活性炭进行搅拌,通过最终的过滤,然后观察最后的水样,完成净化过程。那么这一实验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明矾到了水中可以电离出两张金属离子,其中的铝离子又很容易水解,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最终的反应原理也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实现明矾净水。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入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要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好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有规划的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作者:夏志刚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初中化学小论文:初中化学用语学法指导论文

一、初中化学用语的分类

以功能为标准,初中化学用语可分为物质组成用语,物质结构用语以及变化用语。物质组成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及化学式三种;物质结构用语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等;变化用语则包括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等。其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学习入门三种重要的化学用语。

二、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困难原因分析

1.教学评价的原因

当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评价方式仍以传统的“一卷式”考核方式为主。单一的考核标准导致了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情感关注的忽略,“填鸭式”教学成为主导,大量的化学用语被要求强行记忆,未准确理解的化学用语从根本上导致了化学用语学习的困难。

2.化学用语本身的原因

化学用语是表征可察宏观世界及本质化微观世界的化学符号,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跳脱出与具体事物间的联系,化学语言将不具备任何意义,这种极强的抽象性从本质上导致了学习化学用语的困难。

3.教师的原因

当前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判标准,这一现状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关注知识层面,所有内容的讲解仅从知识角度出发,缺乏对学生发展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大量习题的机械训练,在磨灭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探究化学用语本质的兴趣。

4.学生的原因

初中生从心理学角看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但并不成熟,仍具备一定的表面性,难以深入事物本质;另一方面,此时的学习者,已具备一定并不系统的化学用语储备,这种不算科学的概念等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定式思维,进而阻碍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准确理解。

三、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策略分析

1.明确化学用语学习目的

做好任何事的前提是自身具备强烈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而这一切均源于明确的目的,学习化学用语亦是如此。当前初中生对于化学用语的认识仅停留在书写便捷、硬性记忆的阶段,忽略了化学用语经过长期发展沉淀其中的特殊意义——和物质组成、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密切相关的本质属性。只有细致分析每个方程式,让学生领会到学习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然就可激发自身对化学用语的学习热情,是学好化学用语的前提条件。

2.提前感知,循序渐进

化学用语繁多,切忌短时间内试图全面掌握。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依据教材设置,提前将化学语言的教学穿插在教材章节中,做到知识点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头脑中对于化学用语知识的掌握具有系统性;学生在对化学用语的学习中,应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认真对待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角标,每一个方程式的具体含义,只有对每个章节、每个方程式均准确掌握,才有可能保证日后化学用语的系统、准确掌握。

3.注意构建化学用语体系

化学用语具备高度的抽象性及简洁性,其以极其简单的书写方式对应着丰富的宏观及微观信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准确写出化学反应的反应式,还应对反应式中的系数,符号,角标,元素符号等进行细致了解,对其进行宏观、微观角度的全面讲解;学生在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过程中,则应下意识的去把握化学用语的通用性,力求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化学用语体系。

4.规范化学用语使用规范

化学用语诸多特点存在的首要原因就是其国际统一规定的标准化,良好的化学用语使用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应注意日常用语的规范使用,另一方面则应下意识的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使用化学用语。比如,在化学学习的记录过程中,碰到物质描述的时候应尽量的使用化学式对名称进行代替,对于物质用途、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描述时,尽可能的使用化学式等化学用语进行表达。反复的使用,经常的联系,将会最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反射式化学用语思维,达到良好的化学用语学习效果。

5.实验加强用语直观性

初中生的记忆模式中,抽象记忆不如具体形象记忆来的巩固直接。化学语言可以说是用简洁的、抽象的符号及方程式表达了复杂的、只管的化学现象及物质组成、变化。因此,对于化学语言的学习过程,需要重视“内容还原”,注重抽象符号的具体化,简约方程式丰富内涵的详细讲解。而,还原这一切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讲解过程中,充分结合化学用语的讲解,让学生从宏观的、直观的感官感受对其进行深刻记忆。此外,实验过程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化学用语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