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5:10:22
导语:在手术护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8.41±19.26)岁;以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52±19.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①建立规范章程。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病人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等。对于考核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应对其进行再培训。手术病人的核对制度是指术前详细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号、床号、手术名称等。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核对,使用之后应先毁形,再消毒。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输血应执行“十对”制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③还应加强模拟操作,提高护理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自己。④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较多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⑤应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状况,提供最人性化的护理。如在术前访视时,可同时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多关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术中护理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圆满完成手术护理;术后随访时,应耐心提醒患者须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室术前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空气菌落数仅为(70.25±28.10)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40±80.50)cfu/m3,而此过程中,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下降,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技术得到了提升,但作为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理,仍有较大的挑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要为主刀医生提供优质的手术配合,使整个手术工作顺利完成,还要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就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目前,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任务量重、压力大、时间不确定等问题,使常规护理不能完全胜任。而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明确护理定位,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为92.31%;且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经联合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5.60±4.8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说明实施联合护理方案,可以缓解焦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出院后进一步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1.67%,显著对照组的69.23%。说明联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对手术患者行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本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武朝辉 单位: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大小、形状、条件设施基本相同的两个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手术室常规有4~6名医护人员。两组手术室在基本情况、人员配备、手术种类等方面如表1所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所有资料均应用于科学研究,绝不泄露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1.2方法:
两个手术室在手术前均由同一组清洁人员进行彻底的清洁,且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术器械也均经过相同的方法消毒灭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进行相同步骤的无菌处理。对照组手术室采用医院常规的紫外线消毒处理,应用ZXC-SGB型紫外线消毒车(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电源:220V,50HZ;功率:每根灯管30W;紫外波长:254nm),依据手术室的空间,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的数量,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研究组手术室采用感染控制路径进行清洁消毒,具体如下:每次手术结束后进行手术室内物品、手术室、通风等的常规清洁工作,然后再进行以下方法消毒:首先,采用循环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去除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以及微生物。将紫外空气消毒器打开30min,以便清洁空气,杀灭细菌。该机器可长期持续工作,每15min工作一次,一次持续30min,当手术室内有人员在时,也不影响其工作。再次采用外线灯照射杀菌,约用紫外线灯管功率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左右,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两个手术室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紧急抢救,手术完成进入病房后针对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护理,由工作认真、业务熟练护理人员主管约8~12例患者,实行8h在班、全天负责制,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责任组中每一个成员均有自己对应的患者,护士长依据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和精神康复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及时地向患者解释该病发生的诱因、原因和发病机制等,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定期复查。护理人员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鼓励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康复。术后通过各种护理方式来使患者放松心情,促进手术康复。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进行标准采样,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术后情况。在手术室中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在距墙壁1.0m处布点,将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手术室内的采样点处,将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作为采样的高度,采样时将培养基平板上的盖子打开,采样5min后将盖子盖上送检,检验部门需将培养基平板在37℃温箱中培养2d,观察结果。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上式中A代表培养基平板的面积(cm2);T代表培养基平板暴露的时间(min);N代表平均菌落数(cfu)。
1.4统计学处理:
结果均采用SPSS15.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的菌落总数如下表所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10例(31.25%)患者术后体温升高,11例(34.38%)患者术后白细胞升高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例(6.25%),4例(12.50%)(χ2=6.564,4.267,均P<0.05)。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和拆线时间分别为(4.64±1.13)d和(8.89±2.38)d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43±0.49)d和(6.43±1.89)d(t=10.152,4.581,均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4.38%(11/32),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9.38%(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6<0.05)。
3讨论
手术室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是易感染的科室之一,担任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设施技术的进步,手术室的条件也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的基本配备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设备的增加空间的增大相应的对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一个好的手术不仅取决于医师的手术技术,手术室的环境状况时刻围绕着患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手术的质量。近年来,医院感染的报道率在逐年增加,其中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之一,由于手术室内患者处于特定的状态,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处于严重状态再加之医师的侵入性操作,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患者相较于普通病房更易发生感染。感染发生增加,易诱导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负担,从而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是根本。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普通手术室为Ⅱ类环境科室,其空气消毒效果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菌落总数不超过200cfu/m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影响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手术室内物品器械过多,摆放不整齐,空气流通性差。②各种器械在消毒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彻底的清洁。③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频繁的出入手术室。依据以上原因,外科主管人员针对手术室进行了系统的规范管理,以便减低感染的发生,称之为感染控制路径。该方法从手术室物品的清洁、摆放、通风、手术室清洁、手术室消毒等几方面进行了规范的操作,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室的清洁度。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术前10min、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研究组手术室内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较好。研究组术后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抗生素使用、拆线时间以及感染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术后感染率,表明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隋晓玉 单位:河北省隆化县第二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①择期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无认知功能障碍;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⑤同意进入本研究,能配合调查;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手术者;②有慢性疼痛史;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等疾病者;⑤依从性差或不愿进入本研究者。
1.2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8~60岁,平均(43.67±9.1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高中或中专18例、初中7例、小学5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4例、神经阻滞麻醉13例和局部麻醉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3.18±9.0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或中专20例、初中6例、小学4例。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5例、神经阻滞麻醉12例和局部麻醉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及交代注意事项、术中维护静脉通道安全及保证用物无菌、术后协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和完整交接护理用物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环境、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环境干预:
①术前访视,交待病区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环境护理。②预计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h,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器械碰撞,仪器不用时及时关闭,术中减少人员进出的次数、避免频繁,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也不要在手术过程中分析患者的病情等。
1.3.2心理干预:
①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②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系统。让家属及亲朋好友多与之交流,帮助患者正视现实,减少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反应。③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④护士可通过手机拍摄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设备,可减轻患者进入手术室的紧张程度。⑤手术过程中,倾听患者的感受,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加强非语言沟通,如患者感到疼痛时,护士帮助擦去额头的汗水;术中情绪紧张时,握住其双手,轻抚其肩部及额头等,使其感到安全及重视。
1.3.3生理干预:
①术前,教会患者全身肌肉渐进放松技术,每天2~3次,每次30min。②音乐疗法: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个人对音乐的喜好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舒缓愉悦的音乐,每天听2~3次,每次30min。③意象引导。进入手术室后,引导患者自己找到一个舒适的体位,思想集中、排除杂念、闭目养神,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宁静和轻松舒适的空间,从而进入放松状态。
1.4效果评价:①负性情绪:
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分经相关公式换算成标准分。②舒适度: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价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d,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比较:
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原,可导致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尤其是非全身麻醉患者,应激反应更为明显,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这种应激反应,十分必要。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化、综合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主动、预见性地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等。护理干预的核心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及行为等,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本研究对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术后1d患者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患者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环境护理可以改善住院条件,使患者处于愉悦的环境中,可以增加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度,减轻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于通过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保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行为,可以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手术顺利进行,并有助于术后治疗能够及时、准确、顺利、有效地得到执行,使患者的恐惧、焦虑、压抑、悲伤及无助等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帮助患者走出阴影,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素琼 陈玉 单位: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成都医学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8.41±19.26)岁;以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52±19.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①建立规范章程。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病人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等。对于考核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应对其进行再培训。手术病人的核对制度是指术前详细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号、床号、手术名称等。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核对,使用之后应先毁形,再消毒。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输血应执行“十对”制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③还应加强模拟操作,提高护理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自己。④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较多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⑤应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状况,提供最人性化的护理。如在术前访视时,可同时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多关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术中护理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圆满完成手术护理;术后随访时,应耐心提醒患者须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室术前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空气菌落数仅为(70.25±28.10)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40±80.50)cfu/m3,而此过程中,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下降,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技术得到了提升,但作为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理,仍有较大的挑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要为主刀医生提供优质的手术配合,使整个手术工作顺利完成,还要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就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目前,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任务量重、压力大、时间不确定等问题,使常规护理不能完全胜任。而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明确护理定位,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为92.31%;且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亦显示,经联合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5.60±4.8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说明实施联合护理方案,可以缓解焦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出院后进一步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1.67%,显著对照组的69.23%。说明联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对手术患者行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升本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武朝辉 单位: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1年1月~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手术室工作的28位护士,其中包括女性26人,男性2人;年龄为23~50岁;主管护师6人,护师12人,护士10人;大学本科11人,大专13人,中专4人。
1.2方法
对弹性排班联合量化计分绩效考核制度与传统排班加平均分配绩效制度在年手术例数、年加班时数、年欠班时数、年补休时数、人均日工作时间、薪酬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和比较。①排班方式: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决定下班时间,超时补休,欠时加班。即在完成常规手术后,除留下2名护士负责完成急诊手术外,其他人员按规定填写时间后即可下班。但必须保持手机联系通畅,如有第2台急诊手术,将随时呼叫最早下班人员,该人员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同时,除工作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主夜班接替外,常规手术均由本组人员完成。排班的原则是满足手术病人及手术医生的需要,合理有效地安排人力、物力,保持公平原则。同时,尽量照顾护理人员的特殊需求,使大家在工作紧张及工作量大时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在工作结束时能尽可能地身心放松,好好休息。②量化计分绩效考核方法:按班次、加班时间、手术时间及加分项目分别给予计分。主班值班时间为8:00~18:00记1分,并且每台手术加0.1分;夜班值班时间为18:00~8:00记3分;听班每班记1.5分;加班时间每小时记1分。手术时间按麻醉记录单切皮至关皮时间计算(全麻手术以切皮至麻醉清醒时间计算),手术时间小于2h,记1分,2~4h记2分、大于4h记3分。加分项目为特殊体位摆放每台手术记0.5分,特殊感染处理每台手术加0.3分。然后根据所得分值计算业绩工资。③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护理人员对现行弹性排班联合绩效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情况。本问卷自行设计,共7项,用3分制尺度对各项的满意程度评分,满意为3分,一般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用得分的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种排班方法比较
在没有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联合绩效考核制度的1年中手术增加432台,年加班时数增加170h,年补休时数减少172h,平均日工作时数由8.68h降至7.82h,护士满意度由45%升至98.5%,具体需要说明以下几点:①加班时间:按规定8:00~12:00,12:00~18:00,8小时以外的工作时数,按小时累计。②欠班时间:指实际在班工作时数未及8小时的数值,按小时累计。③补休时间:指实际工作时数超过8小时的数值,按小时累计。
2.2护士评价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28份,收回28份,共调查196项,其中“一般满意”3项,“不满意”1项,护士的满意度为98.5%。
2.3医生评价
手术室实行弹性排班联合量化计分绩效考核制度用于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后废除了过去的传统排班加绩效平均分配制度,既合理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又体现了技术风险、责任风险与绩效薪酬成正比、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从问卷调查中可获得手术医生对护士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的结果分析。
3讨论
3.1科学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传统排班制度由于管理者难以合理、公平的安排加班人员,所以只能让全体护士坐等下班,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如果遇上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的急诊手术需叫护士回岗工作时,由于护士一直处于工作或坐班状态而未等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会导致身心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弹性排班则灵活的将原来等待下班的时间用于安排护士休息,既将欠班时间变为加班时间,使加班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辅以量化计分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工作安排更加合理,确保了手术安全
弹性排班让手术室的护士长能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管理作用,合理调配排班。根据每天的手术量、手术大小和难度、上班实际人数实行弹性排班,由于取消了接替班制度,从而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了手术安全。
3.3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合理的绩效分配激发了护士的奋发进取精神,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总结,努力提高手术的配合质量,积极与医生沟通,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手术医生的肯定和认可。
作者:黄燕林 耿彩艳 郭炜 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本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76例。实验组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9.51±2.32)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5例,中学37例,大专及以上34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者33例,椎管内麻醉者43例;手术类型:骨科手术25例,肿瘤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17例,妇科手术11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97±3.04)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6例,中学39例,大专及以上31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37例,椎管内麻醉39例;手术类型:骨科手术21例,肿瘤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9例,神经外科手术18例。所有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良好,无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进行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备皮,术前禁食禁水等常规准备,术前做好仪器等消毒准备,术中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进行止血操作,同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①术前访视:有效的术前访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访视前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常规信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访视内容及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细致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将手术疼痛、导尿管、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状况制成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指导患者术中体位、手术室环境、术前注意事项等。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向患者讲解麻醉感及疼痛的感受能力,观察患者的语言、表情变化,及时与患者交流身体变化情况,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变化,应给予安慰鼓励。护理人员操作应轻柔、有序。③术后护理:患者清醒后立即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当患者术后出现躁动、情绪不稳定情况时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术后护理人员应进行回访,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术后运动,指导患者及家属减少压疮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手术配合情况及焦虑状况。(1)患者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患者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以上为满意,得分为90~81分为较满意,得分80~71分为基本满意,得分<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患者数+较满意患者数)/总患者数×100%。(2)护理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术后心率、血压正常,未出现不良情绪,不良反应轻微;有效:患者术后心率、血压出现轻微波动,出现轻度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无效:患者术后心率、血压出现较大波动,出现明显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总患者数×100%。(3)焦虑状况评价标准:术前、术后均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分≥14分为焦虑,得分13~7分为轻微焦虑,得分<7分为无焦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护理模式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患者的手术质量及生命安全。手术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同时也会对精神造成高度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效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通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同患者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状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文献报道,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病体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臧玮娜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北院区麻醉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8月于本院行前列腺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8.3±4.7)岁,经检查发现:其中前列腺Ⅱ度增生、Ⅲ增生及单纯性增生患者分别有23例、16例、11例;合并尿潴留、心血管疾病及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有22例、18例、10例。将上述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均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予以基本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护理
在手术进行前1d,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探视以了解各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过往手术效果等手术相关情况,帮助患者排解其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的信心,争取患者的配合。
1.2.2手术设备的护理
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手术设备,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应于手术进行前的1天进行检查以保证各设备均能得到正常使用。同时,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连接、操作。
1.2.3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首先应保证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注意手术间的消毒及其温度、湿度,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给予患者麻醉操作,并帮助患者取适当的手术体位,避免压迫患者腓总神经,保证患者的舒适。患者体位安排好后,前列腺手术进行之前,应保证各患者得到一定的保暖防护。另外,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及时提醒手术医护人员注意自己的位置,不能将手臂或手术器械放置于患者上腹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4术后护理
手术后患者体位应取平卧体位,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叮嘱患者将头偏向身体的一侧以免误吸。手术后留置的导尿管应固定在患者大腿的一侧,叮嘱家属在搬动患者时应保证动作轻盈不可剧烈搬动。同时必须保证导尿管的畅通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解决。在保留导尿管期间,要保证对患者进行至少每天2次的尿道口清洁,并更换1次/d尿袋。手术结束6h后,患者可正常进食,保证营养的充分摄入。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免由于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与此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周期、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护理组患者康复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BPH)又被称之为前列腺肥大,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子为主,是一种良性的前列腺病变,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中老年男性性激素代谢紊乱所致。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的主要手段是电动切除术,这一治疗手段不仅安全、有效,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便困难等。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康复周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由此可见,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可保证如下几点:①保证手术后患者导尿管的畅通度及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②通过心理疏导保证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③全方位的护理从手术前护理、手术设备的护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及术后护理四个方面实施,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进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梅 陶桂群 龚利洪 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60例,包括外科骨折手术、妇产科分娩手术等,男83例,女77例,年龄21~60岁,平均(31±6.2)岁。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8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措施,在医护人员配备上也保持相同的水平。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即指导患者在术前的准备以及禁忌,尤其是对于术前需要空腹的患者要特殊指导;术后进行基础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特级护理或是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工作;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表现在术前根据患者的个性特质对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并且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熟悉手术环境,术前注意事项和术中应进行的常规配合如体位摆放,减少不安因素对手术的影响;术中要在患者手术前1h内准备好一切手术需要的备品和器具,根据患者的手术要求调整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和患者进行沟通、时刻保持微笑来减少其紧张感、孤独感,严谨手术操作,避免一切操作失误给患者来带来的伤害;术后要对患者解释手术的成功性以及时刻监护患者的伤口,调整病室的物理环境,营造一个有利患者恢复的环境;详细指导术后禁忌注意事项。
1.3观察项目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调卷问查,统计分析其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和归院检查,统计其术后并发症以及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住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恢复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导致了人们对医疗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益完善的制度已经成为了当今医护工作者的追溯目标。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正是将治疗质量大大提高的关键性措施,这一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给予患者生理上的照顾,在心理上的指导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对于就医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发展的担忧都时刻影响其心理变化,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抵触、害怕等现象。手术室中存在着意外和死亡的发生,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增添了恐惧感,而实施人性化护理正是“对症下药”,护理工作者的爱心与责任心使患者打破心理的恐惧、孤独等消极感觉,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与理想化,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起到推进作用,使医患关系变得和谐,这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巨大进步,对于患者的健康也起到了保障性,提高了社会综合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减缓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增强治愈效果,减轻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真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手术室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年龄64~76岁,平均(69±3.7)岁。患者均为单纯前列腺增生,无长期心血管疾病史,无运动障碍及其他生理系统疾病合并症。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年龄、BMI指数、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1d下午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发放术前访视卡,使患者了解术前自身准备内容,术中配合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手术室护士术前阅读病历,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状况、过敏史、术前准备情况及身体状况,以便充分做好准备,使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②术中护理。手术当日进行早会,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并列出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准备膀胱镜、电切镜等常规器械,并提前温水加热冲洗液。术前与患者做好交流,适当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过程中不谈论无关的话题及患者的病情,避免影响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心。在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和器械,保管好手术切除标本等。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2~3d内,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冲洗液颜色及进食情况等,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收集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信息,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客观评估。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进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进手术室后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1.54%,与对照组21.15%相比更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越来越多的男性患者因排尿困难加重而接受TURP术,该手术本身技术成熟,应用普遍。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给予一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首先,尽管TURP术为经尿道的微创手术,但是手术失败所带来的真性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难免会引起男性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虑,造成患者术前心理不同程度失衡,并产生一系列身心变化,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同时,经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且术后长达数日的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对患者来说耐受程度不一。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多数伴有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亦或性功能下降,必要时需口服药物治疗。此时,术前、术后针对性的适当心理疏导以及护理指导尤为重要,若只给予常规护理,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受,这些生理上的创伤与心理上的恐惧都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即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使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恐惧的心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初步掌握一些围手术期的自护方法,从而降低其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使其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另外,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手术室整体护理标准,使手术室护理有其独特的模式和规范,从而不断丰富手术室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逐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前列腺增生围术期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从而利于手术的进行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平 范建梅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1案例资料
患者,女,32岁,2014年7月27日10:00入室,在腰硬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子宫切除后,医生将消毒残端的2块小纱布塞入阴道。关腹前、关腹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正确。但术毕未提醒医生从阴道取出纱布。术程顺利,于12:50返回病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14年8月3日出院。患者于2014年8月8日晚自诉阴道有异物感来院检查,由医生从患者阴道内取出2块小纱布。
2进行鱼骨图分析
2.1进行鱼骨图分析前的准备
成立分析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质控员担任副组长,其他人员担任组员。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应主动报告护士长,立即召集小组成员,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以后护理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2.2找出主要原因
(1)护士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在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2)对手术清点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责任心不强,过度相信主观经验。(3)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不到位,有向深部填塞纱布时未提醒医生,术毕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4)护士人力资源配比不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导致心理压力过大。(5)护士长在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平时警示教育不够。(6)手术安全意识欠缺,思想不够重视。
2.3确认根本原因
科室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科室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与医生沟通不到位,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未做到弹性排班,人员配比不合理;护士长督导不到位,平时教育不够重视。
2.4制定改进措施
(1)认真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强调执行手术清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预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2)定期组织对年轻、新护士的核心制度培训,尤其是强
3GRP78的研究展望
各种关于GRP78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表明,GRP78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有极紧密的关系。在人HCC病例的观察中,GRP78的表达水平增高往往肿瘤的恶性度也增高;在GC患者中,GPR78阳性表达的病例预示着的淋巴结转移和更差的预后,并且GRP78的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分期相伴随;在前列腺癌的患者中,GRP78表现强阳性的病例化疗后癌症的复发和死亡率均较弱阳性患者明显增加等。对于一些肿瘤,GRP78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GRP78对肿瘤细胞亦有保护作用,抑制GRP78的基因表达或抑制其功能可作为化疗的目标或组成部分,抑制应激过程中诱导出的GRP78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减慢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GRP78的研究可能会创建一种新的、有效的抗癌疗法。
作者:詹西荣 范婵 胡亚心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医院莲河总院手术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1±12.8)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1±13.4)岁;手术类型包括:胃肠部位手术、子宫部位手术、四肢手术、卵巢部位手术、肝胆部位手术,依次为20例、21例、15例、15例、9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如抗感染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情况不了解,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大致操作过程以及手术相关知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充分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在此期间尽可能平复患者激动情绪,给予心理安慰,并指导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术后护理
患者进行完手术后行动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擦拭身体,换洗衣裤,并保持床单整洁。注意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和保持相对湿度,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出现,护理人员应立即告之医生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以便能掌握患者的病程情况和心理变化,便于更好地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服务。
1.3满意度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经护理之后,患者病情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一般:护理之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生活质量略有提高;不满意:经上述综合护理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时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上述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28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达到95.00%;对照组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依次为10例、12例、18例,满意度仅为55.00%;两组间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01,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尤其是手术患者,更需要优质化护理服务。因为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创口,恢复时间又较慢,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影响最终的康复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对患者进行优质化护理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者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通常情况下,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优质化护理服务,一般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在这两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在本组实验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优质化护理服务,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其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并在术后对患者病房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擦拭身体,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5.00%,而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55.00%。由此可见,进行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桑梅芳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1.术前探访
1.1探访的方法:
由巡回的护士进行术前探视,减少在手术室见面时患者对护士的陌生感,在探视时应该穿工作服,且行为必须得体、端庄,增加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安全感以及可信度。术前探视的时间一般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应该尽量避开患者午休、就餐、医生查房的时间。此外,探视的时间不能过长,大概在10-20分钟左右。
1.2探访的内容:
①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和主管医生、护士联系,或者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麻醉方式、拟定的手术名称、生命体征、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药敏史以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等。②探访患者:在探访时,切记不能使用手术名称、病名或者床号代替患者的姓名去称呼患者,见到患者之后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明探访的目的,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过程、麻醉的方式、手术的体位、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心理,保持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③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想法以及需求进行了解,尽可能的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2.术中关怀
2.1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士应该进行友善的接待,患者看到熟悉的人之后,紧张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有安全感;在患者等待手术时,焦虑、恐惧的情绪达到高峰期,此时护理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态度应该更加的亲切,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以让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体贴、关心。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在手术过程中只暴露确实需要暴露的部位,并将患者的敏感部位遮掩住,维护好患者的尊严。
2.2建立良好的环境:
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半个小时左右提前进入手术室,将室内的温度、湿度调节好,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室温保持在20-20℃之间;将手术需要的各种设备、仪器、药品都准备好,并检查设备、仪器是否正常,避免在手术时出现慌乱。
3.术后回访
在手术结束时,护理人员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配合医生将伤口包扎好,并将血迹用温湿纱布擦干,帮助患者将衣服穿好,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和病房的护士做好工作交接,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手术结束后的第三天,开始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状态、体位固定是否到位、有无循环障碍或者神经压迫现象,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术后的感受,并针对患者的疑问以及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保持好的情绪,促进早日康复。在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化的氛围,使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使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达到一个新的等级。
作者:黄英姿 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滨湖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31例,年龄14~71岁,平均(38.2±6.3)岁,病程5d~11年,平均病程(2.3±1.0)年。其中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分阶段法将其分为两组,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患者行风险管理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常规管理下行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士接待患者时,须仔细核对患者的科室、名字与住院床号、年龄、手术所用药物、手术方法等,确保手术患者与手术通知单一致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皮肤、病情、整体情况作准确评估,并询问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了解患者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情况。在患者将所有问题问答完整后再开始进行护理操作;若患者意识不清楚,则由家属完成问答。
1.2.2手术时风险管理
护士在手术前检查手术所需器械与药物是否准备完善,并检查药物的规格、质量。在手术中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护理。暴露手术野、采取措施避免坠床事件发生。术前核对患者资料,包括验血报告、麻醉方式等。手术后严格核对药物与器械的数量,再进行切口缝合。手术用药严格核对药物名称;用药前核对药物质量与浓度,以及用药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须采取药敏试验后再选择适合药物。输血时,确保配血单、血袋是否符合,确定血型、血袋号码与血液量,再次核对后方可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在手术时密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在检查患者具体情况后,向医生报告。
1.2.3手术后风险管理
手术完成后,将切片标本置于标本袋中,并填写好患者的基本信息,再将标本送检。若为一般护理标本,须在手术后作处理,固定于甲醛溶液10%固定液中,在核对检查后申请清单,随后放置于待检处,确定无问题后再送检。护士长落实监督制度,将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完善。让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并将实际情况告知患者,将手术风险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定期学习相关法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纠纷、投诉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1.18%,对照组为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手术室风险,可能引起伤残、损伤等一系列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所以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合理应用风险管理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将手术风险降低,减少患者手术死亡率。经本研究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降低护理后纠纷、投诉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秦丹 单位: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研究从我院在2011年到2013年间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中随机选取100例,其中有男性病人54例和女性病人4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3岁,平均(60.5±1.5)岁。所有病人经过肠镜和病理检查,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术后病理检查Dukes分期为A期有病人41例,B期有病人22例,C期有病人22例,D期有病人15例;根据癌症部位分为直肠癌39例,乙状结肠癌61例。现从100例病人中随机选出5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配合,其中有男性29例和女性21例,平均年龄(60.9±1.3)岁;其他50例作为对照进行常会护理,其中有男性25例和女性25例,平均年龄(60.1±1.7)岁,两组病人在性别、病情、年龄、术式选择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都由病人自己或家属鉴定知情协议,自愿接受治疗。
1.2手术及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都选取结石位,全麻,人工气腹,四孔法进行腹腔镜手术。术间研究组病人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包含术前访视、胃肠道护理、皮肤护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等,对照组病人只进行常规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P<0.05时有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研究组病人的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理念不断被人们所提及,腹腔镜以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对其他内脏器官干扰小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极大地改善病人预后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方法,占据结直肠癌治疗的主导地位。但腹腔镜更趋向于微创、深入、疑难,且使用器械多,具有极高的预见性、灵活性和专业性,极大地提高了护理配合的难度,然而手术安全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以往的护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安全需要,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则成为热门研究课题,旨在全程预见性,提高手术的可行性、依从性及安全性,进而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胃肠道护理、皮肤护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流食,停止食用牛奶、豆类等,口服20%的甘露醇500ml以及甲硝唑0.4g+卡那霉素0.5g;术前访视病人,观察病人身体状态,评价病人手术耐受程度,安慰病人,解除病人不良心理;准备手术所需器械,严格检查、消毒,熟悉器械性能,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器械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所需器械,消毒铺巾,术中集中注意力配合术者,巡回护士仔细检查病人基本资料,密切监视生命体征等。在本组研究中,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研究组病人的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结直肠癌病人应用腹腔镜手术结合全程的优质护理配合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淼波 单位: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2-11月收治的112例手术病人为访视对象,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7.6±2.4)岁;肝胆手术病人45例,胃肠手术病人40例,妇科手术病人15例,骨科手术病人12例。
1.2方法
将112例病人依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运用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手术室护理不给予术前访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1.3术前访视方案
观察组实施术前访视的具体方案为:(1)认真做好术前评估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病人接受手术之前应该仔细查阅病人的病历情况,并且跟有关医务人员详细了解病人的体质、药物过敏史、交叉配血、药敏实验等基本资料,同时注意询问及了解女性病人是否处于月经期。(2)访视手术病人。①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访视病人之前应该先作自我介绍,向病人介绍自己的职责,详细说明本次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②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术前精神状况,如果是长期处于卧床状态的手术病人,则应该向病人详细询问日常的饮食与营养情况,以及肢体活动、压疮等相关情况。③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告诉病人在术前1d的晚上21:00后就要禁食水。对配有假牙的老年病人应该告知其术前要把假牙摘下。同时告知病人在术前要将金银首饰、手机等一些贵重物品收藏好,不宜带进手术室。④依据病人学历及文化认知水平,灵活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向病人详细介绍麻醉的种类与方法、手术室的内部环境与手术设备、病人术中应该放置的体位、接送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与流程等。⑤帮助病人详细检查术前心率、术前血压、术前呼吸指标与皮肤的完整性,积极做好病人术前麻醉诱导与输液等方面的准备工作。⑥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发现存有手术疑虑的病人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实施心理疏导,尽量向病人介绍同类手术病人的成功案例,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病人树立手术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提高病人的手术治疗依从性。(3)科学制定计划。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师、医生对病人手术方案进行评估,参与讨论如何科学制定富有个性化的、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方案,为病人科学设计符合手术要求的手术体位;认真做好术前各种器械物品的准备与安排。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血压与心率等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调查分析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运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心率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普外科手术室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手术复杂、病情危急的病例。有些病人的病情严重、十分危急、同时病情进展速度又快,加上手术过程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导致普外科手术室存在各类护理及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护理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些新理念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添了许多活力。术前访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普外科护理方法。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病人入手术室的收缩压与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术前访视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普外科常规护理的效果。笔者应用术前访视的体会是:术前访视能够显著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之信任感,提升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设备、手术环境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帮助病人掌握更多的与手术治疗相关的信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以及对手术的恐惧感,让病人在手术之前就摆正好心态;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往往是从病人的心理特征出发,遵循以病人为中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来介绍手术治疗概况、手术成功的案例、宣教普外科手术原发病知识,从而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信心,改善护患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术前访视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护理满意度、大幅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积极改善病人的心理焦虑情绪,值得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丹 伍琳林 刘琳伟 沈丹 单位: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截石位手术的患者,入选患者均无静脉栓塞、心脑血管疾患,同时排除下肢外伤史、脊椎外伤史以及下肢局部皮肤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1.2±3.8)岁;手术持续时间52~83min,平均手术持续时间(63.2±12.1)min;22例为椎管内麻醉,18例为全身麻醉。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3.4±4.1)岁;手术持续时间53~82min,平均手术持续时间(66.4±11.8)min;21例为椎管内麻醉,19例为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截石位体位护理、血压、心率及脉搏等生命指标监测、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访视。术前应对患者展开细致、全面的访视,根据既定访视流程、方法以及指引,确保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全面性。②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应积极迎接患者,以真诚、亲切的态度以及温柔委婉的话语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其焦虑情绪,并引导患者快速熟悉手术室环境,平复心情,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此外,应告知患者术中仪器设备监测可能发出的各类声音、麻醉效果以及因麻醉产生的感觉,以免患者因不适感而出现突发事件。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不可急于搬动患者或将其下肢快速平放,而应轻拍患者小腿肌肉,同时观察其心率以及血压波动,引导患者做被动屈膝运动,3~5min后可将另一侧下肢放平。此外,在复苏过程中患者可能伴有神经兴奋性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予以密切监护,以免患者躁动而发生坠床事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神经、血管受压情况、皮肤压疮发生率、足背静脉怒张发生率、下肢运动感觉异常情况(包括足外侧、足背以及小腿外侧位置丧失感、皮肤麻木以及针刺感)。
1.4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具体内容涉及护理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患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与体位放置、麻醉以及手术积极配合,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提示为满意;60~90分提示为一般;<60分提示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本身也属于一种应激源,其术创程度往往与患者生理及心理反应成正比。患者一旦产生过激反应,则会对其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手术耐受力以及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不利于麻醉与手术的实施。特别是截石位体位导致患者隐私部位完全暴露,加之患者对麻醉以及手术方式不甚了解,对于医护人员和手术室环境较为陌生,因此经常出现焦虑、羞耻以及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患者在此情况下处于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导致其手术依从性减弱,不利于术中配合。从临床角度分析来说,截石位是为了确保患者适应手术需要而做出的一种强迫姿势,具有较高的体位摆放要求,同时难度也相对较大,一旦摆放不当则会造成软组织挫伤、大腿根部皮肤以及血管神经受压。此外,患者下肢悬吊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继而引发麻木、酸痛、肿胀以及瘀血等合并症;腓骨小头受压则会引发腓总神经受损。在重力影响下,患者头高脚低位时双肩部以及头枕部负担较重,术后多发酸痛不适,甚至出现压疮。临床研究表明,在流体静力学效果下,长时间截石位会导致心脏输出量改变,手术结束后若未合理摆放下肢体位则会造成突发体位性低血压。所以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着更为专业和严格的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人本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不断提升个人护理技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分别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患者展开全方位护理,有效避免了膝关节按压、腓骨小头挤压以及腓总神经受损的现象,同时也规避了传统截石位体位导致双下肢悬吊引发血液回流障碍以及根部皮肤受压的问题。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截石位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李爱红 钟巧婵 曾志霞 单位:东莞市清溪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将1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8例,男性50例,女性48例,患者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0±15.20)岁;观察组患者98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占48例、50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1~79岁,平均(41.36±2.1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初步统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流程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主要有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随访,具体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手术室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能够事先熟悉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护士与患者交流期间应保证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评估,对患者进行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帮助患者了解麻醉方式和麻醉体位,使患者事先知晓麻醉期间的配合方式,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一般流程以及手术前的禁食、禁饮等注意事项。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临床治疗保持乐观态度。
1.2.2术中护理
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对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采用语言交流方式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若患者的疾病症状或体征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应将临床治疗措施实施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并且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减少患者隐私部位暴露的时间。
1.2.3术后护理和随访
加强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在手术结束后给予病情的告知,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怀疑心理。术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患者皮肤上遗存的血迹和消毒液,帮助患者更换床单、衣物等,加强术后的手术切口保护和护理,做好常规引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加强保暖。术后1~3d做好术后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患者临床期间的疾病情况变化,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4评价标准
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总分100分,以<70分、70~89分和>90分为界点,分别表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设计的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状态、不良反应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状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焦虑状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评估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肿瘤患者在病情、年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他们对于手术治疗、麻醉方式等情况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其中部分患者由于对医师的信任度不足,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就会对手术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在李玉兰的研究中表明,肿瘤患者一般都是首次接受手术治疗,面对的是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加上各种器械的影响,就会产生心率加速、血压升高、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因此手术配合程度较低。加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术中加强鼓励和支持,术后加强护理措施和随访,能够有针对性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打消患者的疑虑,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8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52例,基本满意43例,总满意度达到96.9%,高于对照组的86.7%。另外,患者的血压、心率正常例数明显增多,焦虑状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可见其临床应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肿瘤患者的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急反应,对于手术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海燕 单位: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
1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较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概率高。因此,手术室护士感染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较多。
1.1.1锐器刺伤
手术室护士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相比,在日常工作中,除接触注射器输液器外还经常接触缝合针、手术刀、手术剪、各种止血钳、布巾钳、电刀、骨科用的骨剥、骨刀等各种尖锐锋利器械,受伤的危险性更大、污染机会更多。
1.1.2带伤参加工作
个别护理人员皮肤黏膜有损伤或有小伤口时,照常参加日常工作,无形中增加了被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机会。
1.1.3自我防护不当
个别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薄弱,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时只戴PE手套或紧急情况下不戴手套,徒手进行操作,增加了被污染机会。
1.2化学因素
1.2.1化学消毒剂
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碘伏、酒精等),它们对皮肤、眼结膜、上呼吸道黏膜都有极强的刺激作用。比如:护士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肿瘤、月经紊乱、细胞核基因突变等;戊二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结膜都有严重刺激作用,如结膜红肿、过度流眼泪,个别人有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现象。
1.2.2麻醉剂
麻醉师使用大量的各种类型麻醉剂(如吸入性麻醉剂异氟醚、异氟烷等),这些麻醉剂可呈气态状弥散于空气中,也可经患者吸入后再由患者呼气时排出大量的麻醉废气。若工作人员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导致麻醉废气在医务人员体内蓄积从而危害健康。
1.3空气环境污染
紫外线:经常接触紫外线灯的照射,如开关紫外线灯管时护士的皮肤和眼睛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过长可引起皮炎、皮肤发痒、眼病、流泪等,严重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还可继发白内障等。
1.4X线照射
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骨科手术,常常需要使用C臂机辅助手术,进行定位、留图。因此手术室护士经常直接或间接受到X线的照射,长期受到X线的照射可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可逆的危害,如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造血功能低下,机体免疫力降低等。
1.5身心损害
由于手术室工作压力大,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带有体力性质),对护理人员操作要求比较多,再加上长时间站立,血液在下肢潴留,回流不畅,手术室护理人员患下肢静脉曲张的概率较其他科室高。再加上经常延迟下班,饮食不规律,手术室护理人员极易患慢性胃炎及胃溃疡。另外,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工作气氛,长时间注意力集中,手术间吸引器、电刀、监护仪等各种医疗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噪声,再加上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变化,对手术室护士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种持续性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手术室护士患偏头痛、神经衰弱、痛经的概率增多。
2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对策
2.1避免锐器刺伤
2.1.1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各种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如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注射器及输液器针头刺伤患者和自己。
2.1.2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器械时一定要稳、准、快,对手术刀、手术剪及尖锐器械传递时应使锐利面朝向自己,以防误伤他人。
用过的尖锐器械应妥善放置,以防误伤护士。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手套破裂时应立即更换。
2.1.3手术完毕后,手术刀片、缝合针等应放入利器盒,并正确安装、取卸手术刀片,不可用手取卸,以防刺伤护士。
2.1.4职业暴露后的急救处理
若发生针刺伤或刀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伤口,上报院感科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若患者为乙肝阳性,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并定期追踪监测。
2.2树立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
养成操作戴手套的良好习惯。若为感染手术,应戴双层手套、口罩帽子,使用护目镜。
2.3减少空气污染
2.3.1采用无臭氧石英紫外线灯管或循环风进行空气消毒,有条件者可用层流手术室。
2.3.2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消毒剂
如:戊二醛容器带盖或尽量不使用戊二醛消毒液,在倾倒消毒液或浸泡器械时操作者要戴手套、护目镜、口罩、帽子等。
2.3.3减少全麻吸入剂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有条件的医院尽量利用密闭式麻醉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利于患者呼出的麻醉废气排出室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对医务工作者的损害。
2.4减少X线对人体的危害
骨科手术要尽量减少X线机的使用次数,照射时控制照射时间和距离,医务人员最好穿作者简介:刘咏莉,女,本科,主管护师。防护服。有条件的医院使用防护屏障,在使用X线照射时医护人员可站在防护屏障后,做好自我防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专门的骨科手术间,手术间的围墙上做好防护,以防损害其他手术间的医务人员和患者。
2.5防止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在每台手术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各仪器设备的性能,确认性能良好安全后方可使用。电刀尽量采用一次性负极板,避免烧伤患者。
2.6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身心损害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若为连台手术,应更换当班护士,以减少高强度工作给手术室护士带来的身心压力。
3结语
总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及应急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能更好地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身心损害。
作者:刘咏莉 单位:新绛县人民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术前访视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0例,年龄12~66岁,平均年龄(38.5±12.0)岁,体重指数(BMI)20~24,ASAI级12例,ASAII级18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14例,胸部手术15例,其他1例。观察组30例,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39.6±12.1)岁,体重指数(BMI)21~24,ASAI级14例,ASAII级16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16例,胸部手术12例,其他2例。两组需行手术治疗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性术前护理,主要内容是,进行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的告知。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护理之上,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具体方法:①术前注意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通过术前阅读患者的病历,对患者病情特点、手术方式、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术前访视主要是针对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不清楚,手术治疗不明白,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方法,同时告知患者的自身病情,手术治疗基本过程,消除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其中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护理过程中手术环境、术前准备、麻醉、护理人员态度等进行满意或者不满意的评价,每一项指标分值范围是0~10分,0分为非常不满意,随着分值升高,满意度越高,总分100分,高于80分为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记数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率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临床重要的治疗场所,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急诊抢救的重点科室。术前访视是手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护理环节,护理人员要注意调整好手术环境,进而利于术者有良好的视野,患者有良好的手术环境。同时不但提高了手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快的完成手术,降低感染可能性,还可以提高患者一定的手术耐受性,更好的配合术者完成手术。术前访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大量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特点、学历、职业类别等,对患者进行充分细致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可能对手术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评估,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和预后不良情况作提前准备。护理人员术前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原发病的基本情况,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在术前访视过程中,患者有一些疑难问题存在,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解答,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主管医生询问并讲解。另外,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过程中还要对患者一些隐私性的问题做好保密,避免泄露和侵犯患者的隐私,减少伤害患者自尊心的可能性。由于手术患者往往对手术引起的创伤有过分的担心,护理人员全面的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特点,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其沉默寡言、情绪抑制的发生,举例周围手术成功的例子,帮助其建立正确的面对手术治疗态度,缓解不良情绪对于手术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告知患者正确的调整心态,对于手术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护理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容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4年4月8日至7月8日择期手术210例。男性105例,女性105例,年龄22~78岁,平均(49±6)岁;全身麻醉80例,腰硬联合麻醉90例,局部麻醉强化25例,局部麻醉15例;普外科手术70例,妇科手术30例,产科手术25例,骨科手术50例,胸外科手术15例,整形外科手术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即术前1d去病房查看病历,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询问病史、嘱患者术前清洁皮肤、禁食禁水、取下活动假牙和手饰以及注意事项。手术当日着医院发放的衣服进入手术室,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间开放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医师施行麻醉,配合手术医师传递器械或进行巡回工作,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首先要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增加了大家优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患者更加细心和耐心,注重工作中的细节。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探访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准备。进行个性化护理,最好安排工作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利用沟通技巧的专业护士进行访视,仔细查阅病历资料,向主管医生及护士了解患者情况,进入病房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手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形成正确认知,及时解疑答惑,保证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询问患者病史、既往用药史与过敏史,综合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尤其对恐惧悲观型的患者,采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了解患者某些方面特殊需求,协助解决,使其处于最佳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态,掌握动态心理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尽可能地消除患者面对手术的恐惧感、紧张感与陌生感。认真落实三方核查。检查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调节室内温度,确保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室温22~25℃,湿度40%~50%,心脏、颅脑手术室温要求偏低,应注意保暖。落实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力求术前30min至2h内输完,手术超过3h追加1次。骨突部位敷压疮贴,防止压疮发生。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时遮挡身体,调整患者体位保持自然舒适状态。适当按摩非手术部位,避免出现水肿。若患者出现嘴唇干裂或者口渴情况,使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术中输液注意加热液体至合适温度,防止发生低体温。对清醒患者提出的要求在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各种危急状况或者突发状况。
1.2.3术后护理:
术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擦拭干净患者皮肤并清洁口鼻腔分泌物,注意保暖,以卷轴法或利用滑板取代传统的搬移法将患者送至病房,以减轻由于震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与疼痛。将各种引流管理顺有序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后,并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与病房护士交接签字方可离开。术后1~3d访视患者,密切监测各种体征,患者苏醒后指导其尽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针对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饮食指导。患者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循序渐进进行,以患者身体耐受程度为标准。了解患者术中感受,听取患者意见与建议。建立患者档案,患者出院后及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定期复诊。
1.3观察标准
通过自拟问卷调查,观察2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患者入院后都将早日康复出院视为就医的最终目的。但由于病情的复杂或医疗水平的局限性,往往短期不一定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和家属往往会担心、失望、不安,尤其择期手术患者,当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多半患者心理活动较为复杂,存在焦虑、烦燥等不良情绪。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焦虑状况差异很明显,提示优质护理能够有利于打消患者的担心与顾虑,使患者能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和恐惧心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而且优质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手术室护理过程,术前注意观察患者心态与病情,积极做好心理调节工作与术前准备,能够使整个护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术中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与手术医师、麻醉师主动配合,协助医师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保持舒适状态,坚持无菌操作。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与功能锻炼。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满意度,提升临床质量,与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此种护理模式有相对较大的实施空间,不仅加强术中护理,而且注重术前随访以及术后回访,3个阶段兼顾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3结语
总之,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内涵,激励护士努力学习,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显著。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低耗、高效、放心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中推荐广泛应用。
作者:刘锁梅 田青梅 王刚 单位: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