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10:29:26
导语:在水利工程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现状
1.1人员超编,人才结构不合理
水管部门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员超编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用人权利过多干预和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如随意安置复转军人、乡镇干部。水管部门不得不兴办一些附属机构解决家属和子女的就业问题,这些行为导致水管部门基层人员不断增加,人员远远超出规定的编制,不仅增加了管理单位的经济负担,而且降低了管理的工作效率。
1.2水价标准低,水费收取率低
水费是水管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水价计收是否达到成本。目前水管单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水价低于供水成本,导致水管单位收入较低;农业水费收取率不高,导致拖欠缴费问题较为严重;水费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供水单位年年亏本运行,水管单位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2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深化改革的举措
2.1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水管单位的多种经营是指依托于市场经济,在做好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特点积极开展一些生产性经营活动,如养殖、餐饮、技术服务、旅游等。但多种经营的开展必须要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要有清晰的实施思路,遵循党中央新时期的政策方针,积极壮大自身经济实力。此外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还需要政府部门加以指导、监督,以规范其经营活动。水管单位自身也要加强内部审计,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严格财务管理,对多种经营单独核算。在市场成熟时,多种经营还可以采用股份制、承包制的融资模式。
2.2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
聘用制是最基本的用人制度,这种制度可以解决传统管理运行体制下干部能上不能下、用人单一化的问题,真正实现人才流动。同时我党也提出了新的时期要构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打破用人论资排辈的观念,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因此各水管单位可以根据人才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聘用制:对行政领导人员可直接采用聘用制、招聘方式,通过竞争来确定最适合的人选;对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及养护人员,要落实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推进聘用制;对于新进人员可实行完全聘用制,通过双向选择决定人员去留。实行聘用制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根据人才类型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使考核结果成为人员续聘、晋升、奖励的依据,使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2.3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
内部分配机制是提高单位内部工作积极性、增强单位活力的重要手段。水管单位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探索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以岗定薪。这种机制推行的前提是科学地设置岗位。根据岗位、责任和岗位目标任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这种以工种、工作业绩为主的分配制度可以真正实现重业绩、重贡献,从而建立起向人才倾斜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呈现出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总结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模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复杂性,导致其性质不清、资产划分不明,应加强对其资产性质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实施方法;管养分离既可以减轻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负担,又可以实现维修费用的专款专用,因此是适合于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管理运行体制模式。
作者:张文治 单位:渑池县水利局
1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意义
化发展的基础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还要明确总的科学化发展布局,做好制度化控制,并提出多样化的分类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水管单位大部分还属于事业单位,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存在的一些弊端渐渐显露出来,制约了水管单位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其他行业改革成功的案例,提出针对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可行方案。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事业单位的改革以及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
在了解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各种效益,从而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水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地区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水利管理的经济实力为主要基础,并把水费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从而完成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由此,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目前,有些地方在加快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增加水利投入的同时,没有对现有的工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工程的运行管理。同时,还存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明确、对管理体制的权利和责任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的水管单位没有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导致专款不能够专用,政府给予的补贴没有用到相应的项目中。综合性的单位占据目前水管单位的大部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工程混合在了一起,导致国家应该补贴公益性项目的费用没有及时到账,运行机制也无法按照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来运行。部分水利工程没有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导致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人员安排不合理、人员超编等问题增加了水管单位改革的难度。水管单位中的人员超编现象严重,这给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使水管单位本该有的竞争机制缺失,从而导致工程管理的维护费用严重不足。经费不足使工程得不到及时维护。水价标准过低,水费收取率偏低,导致收取的水费能否达到成本价将直接影响到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结合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的结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设计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条件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机结合,它的前提就是业主负责制,法人分级、分层的管理制度。其中,不管是法人的职责,还是组织管理机构,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人员的培训、管理方案的确定等,同时,还要负责资产的保值、增值。
3.2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与管理的结合
通过对项目各个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对已建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同时,还不能忽略对项目技术盈利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在项目的管理机构方面,首先要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然后初步确定水利工程的性质和人员岗位设定,最后通过相关的渠道证实经费的来源,防止人员超编、机构闲置现象的出现。
3.3建设与投资的结合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方面,应该考虑资金方面的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费用进行预算;另一方面,要结合考虑运行管理资金和建设中需要用到的资金。
4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分析,发现目前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
作者:甘波 单位: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1水利工程管理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水费的核算机制不科学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迅猛变化。在大多数农村以及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居民用水比重偏离了预期的计算标准。因此早期的水费征收模式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从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来看,不同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都是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要求,同时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水价成本测算制度。这些年来很多水利工程负责机构都没有根据具体的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标准来收取水费,通常实际的水价仅仅占成本价的一半左右,这样就会使水利负责机构很难实现简单再生产,也无法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必须实施一定的手段来改变目前水利单位的亏损现状。
1.2水利设备更新速度缓慢
尽管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已经有较为深入的发展,然而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中设备还是出现了设备老化,以及质量标准低等不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在泄洪量工程量上同国外一些标准之间具有相当的距离,譬如喀浪古尔水利工程,其总长为600.28m,洞直径为3.6m,正常引水流量为12.87m3/s,设计泄洪流量为176m3/s,最大流速为19.9m/s。非常溢洪道位于拦河坝右侧,全长为76m,设计泄洪流量37.1m3/s,校核泄洪流量185.6m3/s,这样就无法达到严格的标准要求;另外就是在坝高等方面,还是处于滞后的标准,喀浪古尔水利工程的坝高为61.5m,坝顶高为1007.5m,防浪墙顶高程为1008.7m。喀浪古尔水利工程硷面板堆石坝为465.4m。粘土心墙坝长为100m,面板堆石坝主要是爆破料以及砂砾石料构成,上游设设置30cm厚钢筋硷面板,以及钢筋硷趾板构成防渗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3]。
1.3部分水利工程质量偏差
在我国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比较长,经过自然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其水利工程的施工的质量偏差,一般很难达到水利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维修,很多水利工程设备逐渐开始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为日后的工程事故埋下祸根。譬如很多灌溉渠道出现涵管断裂以及渗漏等不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灌溉的整体效益。而且一些水利工程因为自身的施工质量问题,在后期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维修,使得水利工程的设备出现明显的损坏,如果汛期到来,很难得到防洪的需求,有可能会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改革措施
2.1提升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以人为本体,因此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对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水利相关部门必须对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期能够更好的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的进一步的提升。另外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同时相应的配备专业的办公设备,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必须将水利工程管理实现规范化的操作,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妥运行。
2.2构建科学的水价机制
在水利工程主要来源项目中,水费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价格的制定必须从具体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整。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水费收费标准,同时必须按照企业或者个人的用水的类型,对水价进行科学的划分,譬如农业用水,居民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等等。对于不同类别的用水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合理运用。此外水利单位不能任意的变化和调整水价,必须按照用水合同中的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水费的收取,群众从中起到监督的功能。
2.3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水利工程的负责部门必须明确权责,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关乎国民经济的重大水利工程必须直接由国务院水利相关部门负责管理,而河流区域机构就负责对该流域内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另外如果水利工程跨行政区域,那么一般是由上一级水利工程有关部门进行负责管理。不同级别的水管理行政部门必须实现政企分开,明确职责,规范管理方式,水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负责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如果出现问题,必须严格的追究责任,提升管理水平[4]。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水利工程管理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和手段,以期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作水平。
作者:康光辉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水利局直属社上水库管理局
1新时期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1.1健全水利工程制度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宣传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导方针、政策,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正确划分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确保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对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的设计实行招标制度,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对设计实行监理,督促设计者提高并保证设计质量。还要推行工程勘察体制,对工程施工过程实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要意识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要对农村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对农村水利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号召群众加入到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来,增强他们的自发意识,主动为农村水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2加强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了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还需要及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投入中起到带头和模范的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明确各个地方对当地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比例,更多地运用地方财政收入进行投资。为了防止对这笔资金的不正当使用,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使物尽其用。农村水利工程涉及广大农户,必须灵活运用“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水利工程发展机制,调动各阶层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同时完善“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扩大到跨村的斗渠、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
1.3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充分提高质量监督水平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要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责任,把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工程的最大效能。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对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培养出一个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质量监督职能。当然还要为这支监督小组提供专业必要的监测设备工具,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利用专业的工具对工程质量实施各种客观公正的监管。监管工作人员还要对工程采购的各种施工材料进行实时监督,以保证工程所采用的材料都是质量过关的产品,以防有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1.4加强农村水利人才培训,高度重视专业人员培养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工程项目要培养有新思路、新想法的综合型人才。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这些人才既要掌握现代水利工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熟悉工程管理工作,还要了解最新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经济管理头脑,只有这样懂技术、善管理的综合型的人才,才能满足当今水利工程的需要。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人才,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明确基层水利工作各个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选择部分优秀人员进行深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水利工程人员队伍,使得在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地质及地下水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都能有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
2结语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改变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局面,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调动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对策,发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强基础、惠民生、管长远”的民生工程,也是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作者:刘银生单位:河北省灵寿县水务局
1做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1.1建设与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结构简单、规模小、需要的资金少,但是农田水利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是能够通过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地头,有效的提高了农作物夏季抗旱的能力,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田水利工程不但在民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节水战略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是通过其能够正常运行来展现的,通过合理的管理维护来保障其能够正常运行,进而发挥其效益才是建设的目的所在。
1.2建设和运行管理缺一不可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行管理缺一不可,建设是维护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是运行管理的基础,管理是建设的补充和促进。然而对于水利工程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例如,水利灌溉工程一般在作物抽穗挂浆等时间缺水时节进行灌溉,补充相应的水分,一年时间有一半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同时防洪除涝设施有的1年只用几天,有的则几年只用1次等等。这就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出现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堵塞、破损等,造成一定的浪费,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发展。
1.3农田水利管理是水利事业的反映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切实反映水利大事业的成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工程规模小、建设数量多,是水利事业的“最后一公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的要求较高,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业,其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是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今年发生的全国大面积的干旱更是凸显了农田小水利工程不足的“短板”,虽然近几年开展了一些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很多随意性,由于对于该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各地建设的水利工程无法有效的连接起来,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2)工程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建设、烂尾工程以及工程质量及劳务纠纷。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造成完工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隐患。(3)管理不到位甚至是无管理,由于资金相对不足,造成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同时后期缺乏相应的维护管理,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在未到使用年限的情况下较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不但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4)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工程监管,造成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及劳务纠纷问题不断,严重拖后了工程的建设进度,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切实落实好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是最主要的应对方法,通过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3切实做好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列举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以下一些应对措施:(1)将各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或是区域相对独立的灌区体系划分到位,通过职责的划分,使各区、县水利管理部门明确各自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做好各单位的调度使用以及运行维护的职责明确。(2)通过多方筹措,确保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一,首先应当完成各地区的主干水利工程,避免出现全面开花后的资金不足问题,集中资金完成一项工程。第二,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效益分别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及资金筹措方案。对于那些资金回笼速度慢的工程,需要通过各级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和各水管单位的维修养护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对于那些有一定回报率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进行市场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第三,可以通过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调动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为避免工程建成后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损毁,避免因工程损毁需要重复、反复建设形成的投入浪费,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设立工程维护基金,以补偿和奖励形式促进管理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第四,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反映出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4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来加强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但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文章通过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作者:王景伟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
1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措施
1.1明确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自始至终是农民或是用水合作部门农民组织,这一点应该得到明确,所应该遵循的是“民办公助”原则。政府相应部门要不断对农民进行相关引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所有所的,在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应该也是管理者,经营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己经营和租赁承包经营均可。
1.2用水计量常态化“供水到户、计量到户、定价到户”是应在北方广泛推广的一项水价制度。现阶段,在国有供水单位实施得较为广泛,下一步应该大力发挥农民用水部门的积极作用,将供水计量到户真正落实到位,应该看到没有农民用水部门的配合,在一些灌区光靠政府部门是不可能将这项制度落实好的。而南方比较湿润而且多雨,两部制水价比较科学合理。基本水费由国家承担,农民所缴纳的是计量水费。用水单位可以在小范围内按照面积缴纳水费。值得注意的是按水量收水费,公平原则很重要,各方的利益都要在考虑的范围。工程条件是是否按水量收费的根本前提。工程条件不好的地区,输水线路长,到达计量口以下至下游的农户水损失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水量收费很多农民是很难接受的。百姓的意愿永远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哪种方式可以得到广泛的认可,一般就选择哪种收费方式。用水可以采用阶梯价格。不仅可以有效增加管理收入,还可以减少用水量的浪费。但是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的灌溉条件和土壤情况都不同,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工程配套条件不完善的地区,水价的梯度应该做适当调整,可以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征收上来的梯度水费,应该本着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态度,应用在水利工程上。
1.3完善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议进一步明确乡镇水管站的行政事业性质,并作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配备必要人员和设施,落实事业经费。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能力建设,提升其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乡镇水利机构一起构筑起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乡镇水利机构应承担更多的公益性事业,如防洪、水土保持等,并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乡镇水利机构可以将小型水利工程移交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私人进行管理和经营。
1.4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经营权、收益权以及处置权等。对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进行变革,都可被认为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中的这些权利又是可分的,而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内容,明晰所有权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针对某项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所有权者应发挥主导者和发包人的作用,政府发挥指导作用,而不应大包大揽。实施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应根据产权归属、公益性成分、设施规模、受益范围等情况进行分类,确定具体的经营方式。对于以公益性(防洪和农田灌溉)为主、受益范围较广的,特别是跨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如灌排渠系、小型水库、较大的堰塘、小型泵站等),宜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由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和经营。用水合作组织管辖范围内的某些水利工程也可以由用水合作组织确定具体的经营方式。对村组集体范围内、受益范围较小、公益性较弱的小型水利工程,可以选择买断经营等方式;对具有防汛抗旱等公益性任务的小型水库和塘坝等工程,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不宜拍卖。对经营方式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应建立一套制度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基层政府或水利部门也应避免为了改变自身经济条件而简单变卖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另外,还应处理好经营者和受益户的关系,让这些水利工程既发挥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如用水户的用水权利、承包户供水责任、水质保护责任等都应明确,避免改制后引起群众矛盾。
2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不断建设的同时,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样重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给予全力地配合支持,共同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
作者:张敏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水利站
1.对水利工程及其管理工作的认识
我们先来探讨下水利工程的含义,其所指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防洪、排涝、农业灌溉、供水、水运、水利发电等基础设施,并且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水利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其次,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所指的就是在深入了解一项水利工程性质及其具体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措施使其趋利避害,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保证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
2.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2.1水利工程体制混乱,管理单位职责不明晰,我国的水利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其管理,体制主要有中央和地方管理,但行政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导致了政企不分职责不清的管理局面,水资源的管理权防洪安全管理权等常出现错位或者缺位现象,尤其是基层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往往是争抢利益而推脱责任,这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是相当大的障碍。
2.2对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虽然有相关技术支撑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质量的问题,不能对工程的管理贯彻实行。同时不能负起对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上到企业经营者下到工程的建设者都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不能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审核,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率低,没有完善相关的安全隐患防治办法,不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的培训都给水利工程的管理埋下了安全的隐患。
2.3管理方式落后。在水利系统中,管理方式基本上停滞在传统的思维中,工程建设一味听从上级的行政命令,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差。
2.4施工设计不规范,国家及水利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
3.提高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分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
3.1提高全员的管理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及预案演练等有效途径,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引导全员管理意识,领导工作的注意力要转移到依法加强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上来,从根本上转变只重视丁程建设,而要加强管理、建管并重。
3.2注重合同管理。首先,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增强合同的严密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要注意对合同执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充分熟悉合同内容,能够有理、有据的执行合同。
3.3加强全程质量监控。首先,重视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按照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及定薪等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其次,加强质量监控。
3.4迸一步规范水利行业市场。积极建立信用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项目法人的监督力度;切实强化市场准人与清出制度。
3.5加强培训,提高扶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高度重视对水利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并按照岗位的需求及市场需要为从业人员提供深造机会,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管理水平,确保水利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与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来弥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水利工程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曲道杰单位:黑龙江省农垦二道河农场
1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到位,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但是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①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以及较强的管理意识,后期的管理普遍存在不足,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等现象较为严重,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理念呈现出一种落后的状态,大多照抄照搬其他地区,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②目前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都是依靠政府下发款项,政府给钱就建设,政府没拨款工程就停滞不前。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政绩,把本应用于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挪到其他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工程中去,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拿出一小部分钱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维修。同时,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成形,农村群众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观念意识差,都不愿意拿出钱来,仅有的费用与实际工程建设和管理所需的费用相差甚远,造成简陋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③对农村水利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案,造成一年建设三年坏,无法有效发挥工程效益。很多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有的只是采用目测的方式,走走形式而已,并未采用专业的技术测量设备工具进行严格的技术把关,质量监督缺乏力度,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没有使用有效的监管措施。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缺乏专业的监测人才,种种不到位行为并没有引起相关工作部门的重视,也这给工程的施工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④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管理都极具技术性,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实行科学管理。可是目前看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入体系,管理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在当前农村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中都存在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没能紧跟时展,还没有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及时优化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
2新时期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2.1健全水利工程制度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宣传力度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导方针、政策,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正确划分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确保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对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的设计实行招标制度,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对设计实行监理,督促设计者提高并保证设计质量。还要推行工程勘察体制,对工程施工过程实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要意识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要对农村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对农村水利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号召群众加入到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来,增强他们的自发意识,主动为农村水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加强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了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还需要及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投入中起到带头和模范的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明确各个地方对当地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比例,更多地运用地方财政收入进行投资。为了防止对这笔资金的不正当使用,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使物尽其用。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工程涉及广大农户,必须灵活运用“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水利工程发展机制,调动各阶层对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同时完善“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扩大到跨村的斗渠、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
2.3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充分提高质量监督水平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要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责任,把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工程的最大效能。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对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培养出一个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质量监督职能。当然还要为这支监督小组提供专业必要的监测设备工具,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利用专业的工具对工程质量实施各种客观公正的监管。监管工作人员还要对工程采购的各种施工材料进行实时监督,以保证工程所采用的材料都是质量过关的产品,以防有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2.4加强农村水利人才培训,高度重视专业人员培养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工程项目要培养有新思路、新想法的综合型人才。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这些人才既要掌握现代水利工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又要熟悉工程管理工作,还要了解最新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经济管理头脑,只有这样懂技术、善管理的综合型的人才,才能满足当今水利工程的需要。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人才,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明确基层水利工作各个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选择部分优秀人员进行深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水利工程人员队伍,使得在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地质及地下水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都能有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
3结语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改变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局面,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调动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对策,发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强基础、惠民生、管长远”的民生工程,也是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作者:刘银生单位:河北省灵寿县水务局
1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常言道:“三分建,七分管”,对水利工程而言,最基础的就是建设,而最关键的则是管理。工程管理的好坏,对效益高低带来直接影响,管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2.1体制陈旧、权责不明
近年来,大批水利工程在我国陆续发展起来,使我国水利工程体系逐渐完善和健全,建立了一套集防洪、灌溉、排涝、发电、供水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水利工程系统,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打下夯实基础,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总体来看,水利工程按功能要素不同,其管理体制有社会公益型与非公益型两类;而按照管理权限也可以划分为地方行政管理和流域(或灌区)管理两大块,但有的地方水利工程管理权属地方水利政府部门管理但业务管理权属流域或(灌区)部门管理,这种情况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格局,因此也产生了政事交叉、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的弊端,这使得在防洪安全执法权以及水利资源管理等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缺位或者是错位的现象。管理体制存在的漏洞,对业务主体和行政主体之间直接造成了权责不明的问题,出现了水利工程管理中“争利益、推责任”的局面,成为上当前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2.2管养一体、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型的灌区或者是水利工程,都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之间,在人、财、物的投资上受当时经济影响,各方面都十分欠缺,因此很多工程没有很高的设计要求,也没有高标准、高质量,很多渠道的防渗管理设备落后,历经几十年的运转之后,无法避免的会出现老化、垮塌以及水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为水利工程埋下隐患。这些现象的发生,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配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管养一体,是很多水管单位长期存在的管理诟病,运营与监督目标不明,措施不当;水管单位其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无法适应,单一的经营性资产产权,导致资产闲置问题严重,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处置管理权限,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经营性资产缺少发展动力,这使得在水利工程受到影响的同时,又影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水管单位是一个集多种职能为一体的机构,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方面,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抗旱减灾要依靠引水灌溉来实现,而它也是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推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以及农民可以安心务农的保障和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稳定增产也是依托引水灌溉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城镇乡村的第二、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水管单位功能,已经从单纯的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成了集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功能机构。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水管单位却并非全额财政拨款,甚至还存在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一些人员工资和工程基础运行费用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很多水管单位无法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将水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拓宽多种经营领域,因此,一部分水管单位面临着支出缺口增大、负债压力增重、生存空间减小等问题,使得很多水利工作者无法摘掉头上的“穷帽子”。
2.3机制落后、人才匮乏
基层水利工作具有一定艰苦性,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学历人才无法被吸引起来的主要原因,很多单位也许可以将人才引进来,却也很难长期留住。过多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及一些地方政府随意安置人员造成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不能胜任规范的技术管理需要,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技术力量不精。机制不够完善无法用“活”人,人才的使用机制不活,交流培养较少。往往多数人终身一岗,缺乏不同岗位的多重锻炼,因此,管理与专业,现代与传统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非常难求。而水利单位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计划体制的诟病无法消除,激励性政策力度小,无法挽留和吸引一些专业性强的重大人才。专业引进单一影响人才结构合理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管好工程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展综合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但一直以来,注重水利专业人员的引进,经济类、管理类人才引进较少,人才队伍在数量、层次、文化程度等发面与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长远发展。
3水利工程管理的改革措施
3.1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在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新形势下,陈旧的管理体制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水利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水利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体制改革,明确权责,规范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首先领导者要加快观念更新,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来,要加快依法管水、依法行政管理创新步伐,不但要从观念上提高认识,还要在方法上、习惯上进行新的探索。要变轻管理重建设为管建并重;变内部管理到包括社会水事活动在内的全面管理;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法规、经济、技术等多重管理。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创新现代化水利管理工作的新格局和新机制,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基础。二是要完善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健全效率机制。通过定编、定岗对单位进行减员增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激励机制。要针对水利管理工作实际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使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其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鼓励大家争先创新。建立竞争机制。管理人员可以实行聘用上岗制,增加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通过个人业务能力和水平来竞争上岗,保障岗位的最优化,为高新高优人才开辟更多发展空间。提升管理水平还要积极的利用市场资源,把握市场规律,找准机会去吸纳多方面生产要素,从而使自身实力以及发展方向得以增强和扩充。
3.2深化推进管养分离改革措施
“管养分离”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维护人员从管理机构走向专门的维养实体。维养实体机构建设目前尚不成熟,但这样的机构或者类似组织应加快建设节奏,通过具体实行累积一定的经验,最终推动其走向社会市场。“管养分离”就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把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推向市场,对工程实行物业化管理。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型体制,“管养分离”是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它通过岗位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以目标管理为方法手段,对管理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定责、定职,并将维养人员与职能与工程管理进行了有效分离,使管理机构实现高效率运转。它通过与维养人员与机构签订合同的方法,来使养护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从而使养护成本大大降低,通过依法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管养分离”体制起到了稳定队伍、增加收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它使工程损伤降到最小化,实现了低投入,高效益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的一种管理新模式。
3.3确保运行管理经费充足
首先,转变水管单位的职能,剥离经营性实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区别公益性和经营性水管单位的职能,把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职能转变到工程安全管理、调度运行、维修养护、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监管等公益性管理任务上来,明确其事业属性;对经营性职能,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把原属水管理单位的经营性实体分离出去,进入市场,并按企业机制运行。其次,多渠道、多元化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费。公益性水管单位采取多渠道、多元化落实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费。一方面要尽可能多的得到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借助一些相关政策力量,通过一些规费来补充维护运行管理资金不足;三是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拓展经营项目,扩大经费渠道;四是使经营性资产“活”起来,以出让、出租或者是承包等多种形式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五是可以适当的向受益个人以及单位进行征收。水利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展开综合性经营,加快实体兴办。提高水资源的商品化认识,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水利项目,促进水利化项目产业化局长。要通过管理人员各方面待遇的完善和改善,稳定管理队伍。要借助多部门力量来争取更多优惠政策,确保综合性经营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水管单位运行管理经费足额到位。
3.4以实施人才战略为突破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1)更新观念,推动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结合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发展需求以及当下人才特点,对当前人才现状进行全面剖析,要找出弊端,找到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规划。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要强化人才意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不但要客观而全面的吸引和利用各类人才,还要与其建立起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打破人才录用的“条框主义”,秉承德才兼备的原则,将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作为录用人才的标准,全面的去衡量和评价人才。要不断的为优秀人才创造更多条件与机遇,真正培养一批、吸收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水利管理专业人才。
(2)分门别类,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支人才队伍是党政人才队伍。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和政工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及时对基层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素质好、能力强、勤奋敬业、公信度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扩大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重点抓好一把手的选配工作。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加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促进领导人才的合理轮岗。以干部素质教育培训班和“每月一课”等为载体,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让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统领全局的能力,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支人才队伍是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必须要有过硬的技能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要通过专业人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使水利管理部门形成以优秀人才为中心的专业团队,让专业技能基础人才队伍成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坚实基础和不竭源泉。加大培训和评聘技能人才力度,通过优化创新评聘方法来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吸纳力度,同时还要鼓励在职人员自学成才,对在职人员通过培训、轮误码、岗位大练兵等各种形式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研究加快高技能人才成长机制,不断完善技能鉴定办法,及时、科学、公正地评定技能水平,加快分配制度的合理化建设,鼓励人才向知识型、技术型方向发展。第三支人才队伍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水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视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研究有利于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改进对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经营单位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推行工效挂钩,将经营单位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业绩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倪霦兰文婷工作单位: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根据多年从事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的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就具体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具有创新顺畅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系统健全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和规范开展;采用先进技术及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控制运用,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创造水利工程管理良好的法制环境,在维修经费投入、工程设施保护、涉水事件维权等方面均能得到充分的法制保障;注重和追求水利工程管理的工程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复合化”,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水平;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打造水利工程管理文化,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事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五化”,即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
二、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
对于类似江苏沿海射阳河闸、黄沙港闸、新洋港闸和斗龙港闸“四大港闸”的挡潮闸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可作如下描述:
1.工作开展规范化
体制完善,职责明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类定性准确,机构设置合理;维修经费落实,实施管养分离;全员竞争上岗,职责明确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以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健全完善。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运行规范,安全高效。贯彻水利部颁布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修订挡潮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启闭机械、电气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设备操作规范,同时不断完善和及时启动防汛防台和反事故等各类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运行控制科学化
智能守潮,运行预警准确。运用传感技术和自动报警系统取代人工肉眼观测,进行智能守潮,准确把握潮水规律和水情变化,适时发出开关预警,随时投入闸门运行。中央操作,闸门启闭及时。工程运行实行中央集中自动化控制,并有一机一柜单台就地手动操作作为备用。中央操作系统迅捷可靠,闸门启闭次序可控,实现对称开关,改善流态,维护闸身安全。远程监控,调度运用科学。建立工程运行信息网络系统,对闸门开启状态、上下游水位变化、排水流速流量等图像及数据实行远程适时监控和传输,工程管理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随时随地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工程运行作出科学判断和合理调度。清淤保港,港道排水通畅。实施《江苏沿海挡潮闸防淤减淤运行规程》,加强闸门运行科学控制运用,采取带水位差、开孔流和利用潮汐等水力措施冲淤,必要时辅助以机械清淤,保持闸下港道排水通畅。
3.维权保护法制化
法制宣传有阵地。开辟水法律法规宣传画廊、板报专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喇叭广播、散发材料、设点宣讲等形式,唤起全社会水法制意识。水政监察有队伍。配备专、兼职水政监察员和必要的水政执法装备,加强培训,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维权保护有力度。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加强平时日常巡查、节假日重点巡查和汛前清障等工作,把可能引发的水事纠纷案件和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工程运用效益化
保持工程完好,发挥工程效益。按规定开展工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工作,加强工程位移、闸身裂缝、河床变形等项目观测,搞好工程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防汛岁修、应急抢修和除险加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立足防灾减灾,发挥社会效益。顾全大局,服从调度,关闸保水灌溉时杜绝跑冒滴漏,开闸泄洪排涝时坚持争分夺秒,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降低工程控制流域范围内干旱、洪涝等灾情可能造成的损失。坚持人水和谐,发挥生态效益。贯彻“水量与水质并重”的水闸管理原则,合理调配和调蓄水源,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排涝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群闸调度排水补水,保水活水,改善水质,修复生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经济效益。加强水土资源开发管理、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和政策法规性收益管理,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经济,获取一定经济效益。
5.管理环境人文化
建设精神文化,职工情趣健康。建立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开展职工运动会、技能大比武、歌咏大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推进工作。建设物质文化,条件不断改善。守潮室、控制室、值班室等场所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对于地理位置偏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达到职工吃有食堂、住有公寓、行有“厂车”。建设环境文化,管理环境优美。按照“园林式单位”标准,搞好工程范围、管理院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创造整洁、优美、怡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行业文化,团队形象良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加强爱岗敬业和爱闸如家观念教育,职工情绪稳定,单位风清气正,社会形象良好。
三、水利工程管理“五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水利工程管理“五化”的主要内容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完全统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犹如大厦,离开了规范化的体制机制、规程规章,就失去了根基成为“空中楼阁”;以科技为先导的水利工程管理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精准控制运用的客观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唤起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才会有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必须接受防灾减灾、生态经济等“复合效益”的考量,否则现代化就没有意义;水利工程依赖人的管理,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综上,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大范畴内,规范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体现,法制化是保障,效益化是考量,人文化是根本。水利工程管理“五化”构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四、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五化”)的初步实践
近年来,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单位贯彻《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并且创造性地把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实施水利部“1000分制考核法”结合起来,以水利工程组织、安全、运行和经济“四项管理”作为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五化”的基本载体,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射阳河闸最为典型。该闸建成运行已近60年,素有“江苏沿海第一闸”之称。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射阳河闸分别把住“四项管理”的4个关键,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科学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使“老工程”焕发了“新活力”。2012年通过水利部专家组考核,成为全国第60家、江苏第12家、苏北第一家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1.组织管理以文化引领
竞聘上岗、分配激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闸管所连续被评为省、市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运行班获“工人先锋号”和“五一文明班组”称号;将启闭机房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气息相互交融,射阳河闸建筑群被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射阳河闸赋》、《老闸门》等雕塑小品和“观澜台”“、听潮亭”等亲水景观星罗棋布,生态环保警言、古今名人诗句随处可见,洋溢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息;院落整洁、鸟语花香,是当地唯一的“市级园林式单位”。
2.安全管理靠预防为主
工程安全鉴定、实施加固改造,“防”字当头,一丝不苟,工程运行基础牢靠坚实;管护范围明确、界桩标志明显,工程管理拥有“防”地,工程安全更具保障;建立水政队伍、加强水法宣传,坚持查防结合、制止违法行为,独创《水政考核手册》在全市推广,水政中队被评为盐城“十佳”;安全网络健全、安全责任明确,防汛措施可靠、防汛抢险有力,闸管所被授予“盐城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工程几十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3.运行管理需效益考量
4次修订《工程管理工作规范》,2次完善《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组织工程检查,开展工程观测,及时资料整编,注重成果运用,工程状态随时把握;土工石工混凝土精心养护,闸门电气启闭机及时维修,工程设施完整完好;服从防指调度,强化控制运用;坚持科技先导,实现智能操作,工程效益发挥充分。年均排水量达40亿m3,占“四大港闸”总排水量的50%以上,为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工程支撑。
4.经济管理由规划主导
制定资源开发规划,科学划分三类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搞好水土保持,控制开发区域发展经济林木,可供开发区域实行招商引资。资源规划主导,综合经营齐上。“千亩银杏园”、砂石建材场等项目颇具规模,特种种植养殖、船舶维修制造等项目初见成效,水利工管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闸管所被评为“江苏省水利综合经营先进集体”。在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射阳河闸创新“四项管理”推进“五化”建设的做法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受其影响和带动,新洋港闸、斗龙港闸成功创建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黄沙港闸也通过了江苏省二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考核验收。
五、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由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效益化和人文化“五化”构成,明确“五化”具体内容和建立“五化”评价体系,是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前提。江苏沿海“四大港闸”创造性地把建设“五化”目标与强化水利工程组织、安全、运行和经济“四项管理”结合起来,加快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前行的步伐,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同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借鉴。
作者:朱国贤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水利工程管理处
1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
1.1工程管理相对落后,设计及施工不够规范
农村地区过度垦荒,致使水体植被不断变少,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致使水库库底的淤积层在不断变厚,但是承包证既未形成清淤意识也不具备清淤能力,长期的淤积问题给工程蓄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还面临着洪灾的威胁。我国农村的很多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均不符合规范,虽然国家及水利部门就水利工程出台了很多规范、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可是很多个人以及水利基层单位并没有真正掌握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再加上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一般为民办公助,由于建设资金比较紧张,形成了能省就省的思想。基层的水利技术人员因为缺乏全面的艺术及建筑学知识训练,通常会过分重视工程的功能,对其美观以及艺术性要求较低,这样农村的水利工程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重粗老。
1.2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不高
因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不够健全、运行方式比较单一以及管理职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致使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效率极度低下,很难调动起水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致使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农村的部分水利工程由于运营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开展较多的经营项目,所以很多小型的水利工程被荒废。部分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和企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均不同,导致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资增资等均不能正常被那里,使管理人员的积极大大挫伤。另外,部分河道防洪工程、机电井、小流域的工程、提水、自留、塘坝以及小水库等工程均无人原理,给水利工程职能及效益的正常发挥带来的很大的影响。
1.3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监控措施不够完善
很多基层的水利部门的质量保证机制以及质量监控措施均比较缺乏,因为水利工程的维修资金短缺,导致许多的水利工程存在着年久失修现象,尤其是部分病险工程并未得到比较及时的除险加固,致使水利工程的效益锐减。另外,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还是以目测为主,凭着直观的印象来下结论,各种先进的监测仪器以及设备极度缺乏,也没有综合性的监测人才来开展监测工作,致使在开展质量的监控活动的过程中缺少说服力。
1.4农村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可是水利工程内部的机构设置不够科学,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不够合理,致使管理的效率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业务水平较低,监督以及设计工作一般是县级以上的单位负责,致使基层的技术人员产生了思想惰性,给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②技术人员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深造,使技术水平提高较慢,再加上没有深层次实践的经验,致使基层技术人员很难接受比较有深度的工作。③存在着一人多能的现象,某些技术人员不仅负责技术服务,还要承担政府监督、施工、监理以及设计等职能。
2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2.1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在我国农村地区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的工程资金,因此中央必须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积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实施改造以及维修,并增加各种新型水利技术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够适应水利发展的要求。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强化对农村地区中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指导,努力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中来,有效发挥出政府的引导意义。同时还要避免出现挤占挪用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的行为,水利施工单位要向主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及时地汇报水利项目的开展情况,和财政部门进行积极的协调,努力争取地方的配套资金。
2.2实施科学化管理,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含量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扭转传统的重建轻管的现象,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要把相关资产及时地移交给相关的个人以及单位,并向他们颁发使用权以及产权证书,通过个人承包、拍卖经营以及专业管护等形式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形成适合当地的社会情况、不同工程类型以及切实有效的运行及管护模式,进而使各水利工程进入到一个良性的运行轨道中。另外,还必须要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的其他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使水利工程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农村的水利工程不仅有生活供水、农田灌溉以及水产养殖等供能,还有防治地方病、降渍、除涝以及防洪等减灾除害的功能,因此,在以水利为核心的基础上还有公益性以及经营性,并且防洪除涝等类型的工程完全属于公益性工程,并不具经营的条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水利情况,按照不同的功能做好管理工作。
2.3强化人力综合人才的培养
在新时期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必须要有新举措、新思路以及新观点,而强化人才培养是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管理单位内部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计划以及人才管理机制,通过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形式来对水利人才进行多方位以及多知识面的培训。就目前情况来看,不仅要对水利人才实施水利工程的相关业务管理知识培训,还要强化经营型人才培训,并选拔善管理、懂经营以及具备市场经济能力的综合性的水利人才,这样才能够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除此之外,水利单位还要建立必要的人才管理及激励机制,通过职位晋升以及物资奖励等方式,来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其以更好地姿态来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这样才能够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进步,农村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各农村地区建设了许多的水利工程,可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得到较好地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其中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强化人才培训等方式,使我国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真正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健单位:丽水经济开发区水利服务站
1水利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1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1.2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1.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1.4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1.5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1.6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2水利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2.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2.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3开发人力资源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4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5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2.6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
1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施工任务不足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在众多企业或个人的眼中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篷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许多国外的施工企业必将蜂拥而来,争抢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1.2企业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不足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1.3场竞争能力不足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是因招标及评标不合理现象,这有待于社会去改进。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2.1严格合同的预管理。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谨、公平,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
2.2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每一份合同的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减少合同执行难度。
2.3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以合同为准绳。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以及其他服务单位,都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对于设计变更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依据合同条款规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2.4完善合同清算工作。合同履行结束,逐一对合同进行清算,一方面,合同竣工资料要求齐备并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字认可。
3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出优质水利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一些环节:
3.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3.2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是代表国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
3.3成立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组成的质检组织,由建设单位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每项工程及施工各阶段都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3.4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主动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组织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质量关。
4施工中对环境的保护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4.1防止扰民与污染①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②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随时通报施工进展,并设立投诉热线电话。③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④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4.2加强水质保护
4.2.1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
4.2.2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
4.2.3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4.3水土保持
4.3.1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4.3.2施工活动中采取设置给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乱砍、滥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
4.4生态环境保护
4.4.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4.4.2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4.4.3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5总结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创新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主动地不断地进行制度、机制、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焕发生机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将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1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2.4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组织管理
为了正确处理用水单位之间在用水利益上的关系,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一般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国有管理的灌区,属哪一级行政单位领导,即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专管机构,根据灌区规模,分别设管理局、处或所。集体管理的灌区,由乡、镇设专管机构或专人管理。
工程专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建立健全灌区群众性民主管理组织;进行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实行计划用水,开展有关试验工作;组织水费计收,健全财务制度;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是落实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机构建立后,还必须配备一支有技术、懂业务的管理队伍,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
组织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组织保证。因此,应该注重运用组织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4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开展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以及水费征收等工作。它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以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的必要环节。
在以上四方面管理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开展这些工作的组织保证,经营管理则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采用经济手段发挥工程最大效益的关键。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探讨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是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等四方面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更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实践表明,一个工程即使有缺陷,如果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善,仍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反之,一个较好的水利工程,如果管理不善,不断损坏,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字: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新农村建设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住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1.引言
钢筋焊接网是通过专用设备在工厂加工,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垂直叠交排列,全部交叉点均通过全自动智能化的GWC型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用电阻熔接法点焊(低电压、高电流,焊接接触时间一般不超过0.5s)在一起形成的钢筋网片。是一种代替传统人工制作、绑扎的新型、高效、优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钢筋。钢筋焊接网是建设部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之一。
钢筋焊接网即可用于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也可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大量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板、楼板、屋面板等。在市政、水利工程领域如:混凝土路面、桥面铺装、桥涵挡墙和基础混凝土以及污水处理池、水库等工程中也有广泛用途。焊接网也可利用弯网机弯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来适应不同构件的需要。目前,焊接网的应用范围已从板类构件为主扩大到包括梁、柱类构件的多种类型结构。
2.钢筋焊接网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
钢筋焊接网是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等欧美国家20世纪初,就对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较多的试验研究,并相继制定了钢筋焊接网标准、图集、规程、使用手册。经近百年的应用与发展,在国外已被建筑界广泛采用。目前德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焊接网的用量己占钢筋总用量的50~65%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在亚太地区钢筋焊接网的应用也得到一定发展。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焊接网应用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制订了焊接网产品标准,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和设计手册中对焊接网的构造要求等作了专门规定。焊接网已大量用在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和构筑物中,目前焊接网的产量大约占35%以上。
钢筋焊接网技术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的,10年多来,特别是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钢种。冷轧带肋钢筋的迅速发展,为焊接网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我国焊接网产品首部标准已于1995年12月起实施,对于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10月,国内应用焊接网的民用与工业房屋建筑工程有500多项。主要用在高层及多层住宅、办公楼、宾馆、医院、学校、仓库、厂房等建筑的楼板、屋面板、墙体、地坪、地下室墙壁、基础以及游泳池的池壁、池底等部位。工程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及两湖地区。同期,国内钢筋焊接网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也达180多项。
目前,水利系统钢筋焊接网的应用还比较少,我院在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中,引用了这项新技术。经在济平干渠工程的应用,效果良好。在即将开工的胶东调水倒虹吸和暗渠工程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验证这项技术的优良性能。
3.钢筋焊接网的特点:
3.1改善混凝土结构性能、提高钢筋工程质量
钢筋焊接网片是在工厂加工而成,网格间距尺寸、钢筋数量准确,克服了传统人工绑扎时由人工摆放钢筋造成间距尺寸误差大、绑扎质量出现漏扎、缺扣的现象。焊接网的网格尺寸非常规整,远超过手工绑扎网。网片刚度大,弹性好,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不易局部弯折、不产生变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匀、易于控制,明显提高钢筋工程质量。由于采用纵、横钢筋点焊成网状结构,达到共同均匀受力起粘结锚的目的,加上钢筋断面的横肋变形、增强了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使得所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结构性能得到改善,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的内在质量。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混凝土路面内配置焊接网铺装层时,可有效减少70%左右的由于荷载或湿度引起的混凝土表面龟裂。对于混凝土受弯板类构件,使用焊接网可以提高板刚度50%左右,提高抗裂性能约30%,有效减少裂缝宽度约50%。
3.2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钢筋焊接网将原来现场制作的全部工序及90%以上的绑扎成型工序全部进行了工厂化生产,除保证钢筋制作、绑扎的质量外,还可大量降低钢筋安装工时,减少用工数量。从济平干渠使用焊接网的南大沙河倒虹吸与采用普通绑扎网的田山沉沙池倒虹吸的比较看,使用焊接网比绑扎网少用人工60%左右,提高钢筋制作安装速度50%左右,大大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排水费用。即将开工的胶东供水工程,排水问题也是工程施工的难点,钢筋焊接网的使用,将会给工程的顺利进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节约钢材、净化施工环境
由于焊接钢筋是一种规模化连续生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损耗,据统计,扣除单元搭接所增加的用钢量后还可以节省钢材2%左右。由于采用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按施工进度运到现场后即吊运至作业面,现场不必设钢筋加工场地,即节约了场地又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解决调直钢筋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等问题,促进了现场文明施工。
3.4方便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
采用按照产品标准生产的合格焊接网,在安装和验收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和检查网片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就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安装简单,检查方便。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为影响而造成的钢筋根数误差和规格错误。免去了验收时检查钢筋规格、间距、钢筋漏扎、绑扎不牢固和错扎等大量的繁琐工作。
4.在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尚需合理解决的问题
钢筋焊接网作为钢筋工程的技术进步的确有许多优点,钢筋施工走焊接网道路是世界钢筋工业发展的潮流。焊接网既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也是一种高效施工技术,是钢筋施工由手工操作向工厂化、商品化的根本转变。目前,该技术在建筑、道路等领域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在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时,尚需处理好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钢筋焊接网的性能特点,选择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工程进行合理应用。可由易到难,先在远距离调水工程的倒虹吸、暗渠及桥面铺装等构件上应用。注意总结经验,同时积极准备在其它构件中试点应用。
(2)做好合理的设计,目前,水工专业还没有使用焊接网的技术标准,可参照《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进行设计计算,选择合理的钢筋焊接网规格和铺设方向,解决好焊接网片的搭接处理。由于焊接网生产企业加工装备原因,目前还难以做到任意定制规模尺寸的钢筋焊接网,仍存在最经济规格尺寸的问题。
(3)解决好钢筋焊接网的运输、储存、吊装等问题。鉴于钢筋焊接网制造成一定规格尺寸的单元网片,为了保证网片的运输、吊装过程中不出现弯折等变形,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同时,钢筋焊接网的储存也涉及场地,二次运输和吊装等问题,也应有一定对应措施方能方能保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