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

时间:2022-03-16 03:12:26

导语:在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精细化财务会计论文

一、实施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管理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过程,因此,其工作量繁多且复杂,实施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和严密的梳理,以真理出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供单位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精细化财务管理为其核心内容,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首先,采用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使单位采取潜力得以充分挖掘。精细化会计管理采用的是精细、严密、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得财务会计管理细致周到,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挖掘出单位的潜力,保证单位的任何物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其次,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为单位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能够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数据,让财务管理人员充分了解会计的运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第三,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贯穿财务管理发展管理的始终,并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集结广大职员的智慧,促进财务会计管理的精细化。第四,精细化会计管理是对单位全部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保障了各员工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经济市场大环境中水利事业单位保持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是实施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单位的竞争力,还能够深化单位的管理、提高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在目前的水利单位管理当中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可采取以下途径: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是改善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注重财务管理功能加注重于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精细化财务管理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单位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成本节约之间的联系,对单位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此外,通过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理念的转变,能够有效的控制单位成本,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增加单位经济效益。还应转变财务会计管理手段,从计算器、电子表格软件等向计算机电算化程度,营造良好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环境,使水利单位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经营管理中,进而提升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二)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在水利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是以单位的全局为管理对象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该管理模式下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贯穿于单位的各个环节。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是以细化预算、细化成本项目的管理,并完善成本结转与归集的流程。这就要求,逐步建立基于成本费用的控制系统,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加大重点业务与财务数据的变动跟踪;加强财务分析,不定期或定期向水利单位决策层提供各种财务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发展方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三)核算控制的精细化由于水利单位所涉及的项目范围较广泛,且内容较丰富,在管理时应注意各个项目类别的区分,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因此,水利项目的核算控制,则应严格贯彻国家专项资金的管理,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电算化管理,将水利项目名称、费用开支标准及金额等详细信息都输送至计算机系统中,以便随时都能掌握各个水利项目的支出情况,可为接下来的财务会计分析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财务分析错误,进而增强水利项目预算管理的刚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要做到记账精细化,尽量写清楚经办人、时间、地点、事情等,在科目的选择上要符合科目规范的要求。记账科目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后续会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譬如办公费、三公费等。

(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水利单位的发展战略科学的制定财务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编制程序,同时真实反映单位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第二,财务预算要求各部门按照相关的指标和规定完成预算操作,在执行过程中若是需要变更的地方应及时联合各部门经协商调整;第三,结合实际情况将各部门的预算申报和实际的执行情况与考核相结合,以提高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财务工作的准确性;第四,根据水利业务的性质,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建立分级核算的责任中心,将各项预算指标细化到每一个责任人,并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的预算管理格局。如:对日常公用经费如办公费、差旅费按人员测算人均定额,使单位收支指标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第五,建立实施预算执行的考核、反馈及纠编制,进而提高预算执行结果的权威性,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

(五)管理手段的精细化首先,实施日常经营手段的精细化。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开支,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做到细致入微,针对每项工作都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其次,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统一管理,促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面对繁杂的财务工作采用精细化的信息手段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人们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使工作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工作当中,以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帮助单位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六)岗位设置及分工的精细化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人员是执行的主体,同时也是单位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做好财务会计人员岗位设置及其分工显得尤其重要。水利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其工作需求,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进而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细化财务岗位,各个岗位应做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同时推行量化考核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制定财务会计人员资格认定制度、任期轮换制度及培训考核制度、岗位竞争机制等。此外,还应实现业务流程控制,定期对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流程给予检查。如:每月末或季度末清理往来款发放财务督办单、月末检查预算执行与处室沟通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半年核对检查账目等,让单位人员了解工作开展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率。通过以上方式,进而充分发挥水利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作用,确保财务会计管理的科学化及高效化,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为了顺应时展潮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体制,亟需对当前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加以改革。而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成本管理、核算控制、预算管理、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岗位设置及分工的精细化几方面来给予分析,旨在确保财务会计管理的顺利进行,实现水利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星海单位:淮安市淮阴区水利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管理财务会计论文

1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财务会计档案的内容不够健全,还有待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大多不能做到认真负责,许多工作人员认为财务会计档案并不是很重要。这便很容易发生档案管理欠缺,导致归档不规范或不及时的问题发生。与此同时,根据实际现状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档案的使用也非常不规范,随意性较强,这导致财务会计资料不全,根本无法真正实现财务会计资源的共享。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效率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所存问题的相应完善措施阐述

2.1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可以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欠缺会直接阻碍财务会计事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唯有事业单位先完善当前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内容,而后认真的贯彻落实,才可以真正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从而确保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进行。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制定完善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时,务必要先明确其核心目标,而后完全按照事先所计划的目标开展落实一切工作内容。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当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策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问题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从而真正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实施效率。

2.2加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并实行绩效评估制度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选用上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标准。此外,加强现有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是改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然而,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时常表现出素质低下的负面现象。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首先应当注重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建设,务必要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修养以及思想品德思想,从而建设起一支真正专业性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其次,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务必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培训与专业知识能力培训,促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消除一切消极思想,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人员应当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奖惩制度。针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应当加以褒奖,从而来激发财务会计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加以落实乃是一种发展必然。唯有不断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且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真正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邱宏利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论文

一、改革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十分的重要

是否能够为会计信息需求者供给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目标之一。预算会计也不能例外,必须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管理、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成本的了解、各个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单位管理等提供可以使用的较客观的会计信息。我国如今试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实行的年份较久已经不符合现今的实际情况,故而这种制度需要彻底的改变。由于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改革的重要,以及为了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和成绩效用、希望可以有效的控制自身的财政赤字,故而开始不断对预算会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诸如此类的国家还有很多,像加拿大、法国等都开始积极的引入权责发生制。一部分国家实行了预算会计后,其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报告能够公示的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负债的信息就更为客观实用。故而预算体制是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设计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预算会计系统建成的环境即为需求与制度的相互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和需求以及各种制度的安排都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预算会计系统是以特殊的身份出现的信息平台,它肩负着将政府预算运行的实际情况公开的责任,同时也受到了对于事业单位的利益有关的信息需求,也受到了其所在的国家对其颁布发行的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影响。但是我国的现状是不可能等到所有的环境因素能够与其需求相适应时才去实施。

(一)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利益相关的需求对于事业单位利益相关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也就只有预算单位的法定预算。故而利益相关者有两方面的信息最需要被关注的:其中之一为预算单位被授权为法定预算信息,利益相关者理解后就能掌握各个部门、单位以及各个项目的公共资源的具体的分配状况,进而对资源分配的总量和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分析,发挥资源使用的最大的效用;其二为法定的预算是超值还是节约的具体信息。由于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是各个单位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实际结果,利益相关者就利用这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信息,获取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果,找到了能够与预算符合的实际程度。

(二)公共领域的制度因素财政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有政府的收支分类标准、部门的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的制度,这些均在公共领域对预算会计的改革设计、科目的设置与所划分的范围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收支分类改革依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像往往会把政府的收入进行分类、支出功能进行分类和支出的经济开始分类,这些分类足够完备的构成了一个全面清晰的政府收支活动体系。

(三)部门内部的改革影响了预算会计对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要对其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各种预算以及内外资金的流动进行综合考虑,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到各个部门和其所属单位的各类资金的全部收支。此外,对部门预算的施行可以将事业单位的预算更加透明,细节更加明显。对于支出部门的预算管理观念有很大的改善,更使部门对于支出责任的意识有所加强。并且立法机构可以更加全面地审查监督政府的预算。

三、分清预算和预算会计本身是存在的难题

预算和会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会计所特有的程序可以帮助预算系统监控资金的流动,故而会计就成为预算系统的信息载体,由此可以披露预算的执行结果。但是构建我国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系统就需要彻底分清预算和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区别。预算有两种,一种是法定预算,一种是单位内部的预算。法定预算有着一定的事前审批性、公开透明性以及强制严格性。由于事业单位预算是公开的法律文件,故而必须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详细性,使得公民和它的代表可以被理解,但是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审计、决算都必须全面向公众公开。而单位内部预算具有一定的内部性、非强制性以及较大的弹性。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是为了对本单位业务部门的业绩进行考核的,同时也会对总决策目标的贡献程度进行考核。并且对于单位内部的预算是没有固定程序的,有较大的弹性,能够在实行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等。当然法定的预算能够对会计进行控制,是一种特殊的预算会计,它可以作为事业单位法定预算的依据,也是对法定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一种反映。我国的法定预算不仅能控制会计的核算财政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收入与支出,还能核算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的一些非财政性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单位预算控制会计是法定预算控制会计的一种延伸方式,它是一个会计系统,是一个在特定记录上控制并对单位预算收支与实际收支进行披露的系统。它的核算对象包括非财政性资金的收支和财政性资金的收支。

四、对预算系统的总体目标

进行设想和对具体的路径设计我国政府构建预算会计系统的总体目标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需要有效的控制和记录一些特定主体对法定的预算系统运行的全部过程,以使得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隶属的单位与政府性基金的法定预算能够执行。其二则是这个系统可以对多维度的预算信息执行,进而满足不同的相关利益者对预算会计信息的需求。构建系统的具体路径从优化整合现在的系统和对综合的预算报告进行披露开始。其具体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对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调整在整个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系统中,我国现行的财政的总预算会计是最符合预算会计特征的子系统。预算编制基础一致的会计核算基础,也可以运用到这个系统中。同时要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理念进行到底,要明确支出确认的时间点。关于政府的收支分类科目要不断进行细分然后运用系统中,对收支的核算和报告更要进行规范。为了可以早日实现财政总预算会计全程控制的想法可以增加一个“预算授权记录会计”的环节。

(二)增加一个“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会计”增设一个“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会计”可以更加全面的核算和披露事业单位的全口径收入以及支出的信息。此外,也要将预算授权的最终结果归纳到核算的范围之内,便于最终对实际的收支进行比较。

(三)形成“法定的预算控制会计”系统,也要对事业单位综合预算报告进行新的编制现阶段,我国的“法定预算控制会计”会被改造之后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心的非财政收入支出信息部分进行整合,并最终对外进行披露。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系统的构建作为事业单位预算改革中的一大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具体路径的规划,而且对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设计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的准则体系的建设,以及需要对政府报告进行披露的模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作者:管玉涛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

财务会计通常是在一个周期内,对组织已完成的各项交易或信息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总体来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点。

(一)编制合理的单位预算,监督执行过程事业单位的预算一般是参考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来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财务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年度收入增减进行预算,编制收入预算,同时根据单位年度目标确定财务的需求,编制出支出预算。编制预算需要以收支平衡为准则,防止出现赤字预算。合理的预算有利于单位挖掘可能的收入,时时掌控支出的情况,到半年度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入或支出的预算,确保整年的收支相抵,一方面发挥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防止过度支出,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财务会计除了编制年度预算外,更重要的工作在于预算执行中的控制,特别是支出预算方面的监督与管控。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对于支出更要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分配,防止预算外支出。

(二)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是财务会计又一项重要职能。财务会计相关人员应起到实际监督作用,如单位采购核算与监督,采购流程是否合法,资金报价是否合理等,这些都需要财务会计人员的介入,防止经济活动中出现违法情况,确保单位资金利用合理合法,确保内部机构人员按照既定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进行组织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必要时应及时反馈单位总体财务状况。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控制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1.预算工作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一是编制单位预算的目的仅仅为完成工作,相关人员未能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使得预算金额不准确。二是仓促编制单位预算,再加上所采用的方法不科学,使得预算准确性低。目前,单位预算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基数加增法,其最大弊端在于预算执行容易与预算内容相脱离,最终因预算编制过于粗放、简单,导致单位编制的预算无法较好反映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预算作用大大降低。三是单位预算的执行过程混乱,特别是支出的审批制度不严格。部分事业单位把本不需要纳入预算的资金都放入预算中,或者是部分单位故意瞒报,私设小金库等,或是部分单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中途变更资金用途。支出审批制度的不严格容易滋生腐败问题。2.日常资产、成本等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一是事业单位较少进行实物盘点,财产管理意识缺乏,利用率低,甚至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等问题。二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导致各个会计期间资产总量虚增,且资产减值也得不到如实反映。

(二)财务会计核算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但面对会计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露。1.财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实际的内容。收付实现制度常出现本期已发生,但如果有未用现金支付的,就无法在支出中反映出来。例如,如果单位拖欠职工工资,这原来是本期要负担的,但因无现金支出,就无法体现在报表中;再如类似于应付借款利息等逐年偿还的债务也反映不出来。这样容易造成低估支出,虚增可供支配的资金资源,不利于正确的决策,同时也容易掩盖债务,不利于单位防范财务风险。2.无法处理越来越复杂的新业务。收付实现制中,事业单位对未支付款项但已收到的资产无需登记入账;对仅支付一部分款项的资产,也只按拨款单据体现的实际支付额确认和计量,这完全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采购业务。

(三)忽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队伍薄弱目前,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如把财务会计部门当成是经费支出、项目招投标流程中的“付款人”,仅仅是操作层面事务的处理者,没有发挥对单位财务全盘预算控制的职能,更谈不上财会工作应有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很难在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控制。也正是因对财会工作的不重视,对整个工作流程的设计不严密、不合理,各个岗位职能没有明确划分,对财会管理队伍的建设不重视,团队培训费用投入不足,无法改善团队整体能力。整个财会团队拥有极少掌握市场经济下现代财会技能的人,这也容易造成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再加上财会工作信息化不足,各项操作性事务主要依靠人工,不仅造成人力的浪费,也无法提高工作效率,相关人员无法向财务会计管理层面发展,缺乏全盘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务会计体制首先,针对目前收付制度的不足,应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确定具体的财务会计分析内容,真正掌握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的规律,不断改善财会工作,提高财会信息支撑经济决策的有效性。其次,应建立单位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制度。该制度能够有效控制事业单位各项支出,加强对支出的管理,防止腐败的发生。例如,设立流程明确、责任人明确的财务审批权限,且每笔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审批,规范单据签名。且每个审批权限要规定出具体的业务范围,不是业务范围内的审批签字当属无效签字。出纳在执行中,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设计,审查签字流程、签字人的权限及审批权限的业务范围等,这些条件必须同时符合,单据才算是有效的,否则不予以执行,拒绝支付无效单据的款项。这样能有效控制事业单位不合理支出,保障支出的合法性。最后,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实施再监督的有效措施,能够针对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查错,防止弊端,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所在,改善经营管理。但是,内审应与财务机构独立,保证审查的公平有效,对财务会计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二)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能力首先,严格控制支出范围和标准,以确保资金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将资金运用于事业的发展。对支出项目进行分类管理,评估成本可压缩的空间,重点把控大项目。而其他如会议费、车辆购置费、接待费等支出,凡是未纳入预算或者超出预算的支出,如果要追加经费均要上报审批,以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其次,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将基本建设纳入单位会计核算中,以真实反映出单位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情况,保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编制预算提供的支出信息完整、真实。最后,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一方面及时了解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妥善保护,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也能防止资产的流失,防止腐败问题发生。

(三)缩短财务报表周期为更充分、及时了解单位的财务情况,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价值,应尽可能压缩财务报表周期,除年报外,应制定短期的财务报表,如旬报、月报,将其固定化,形成制度。以此使单位管理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整体各项经济指标,掌握现金变动情况,及时利用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的相关信息,调整工作;同时也有助于单位领导提早防范,尽可能较少或避免经营风险。

(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程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工作效率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信息化处理更是亟需借助于信息化这一有利的工具。一方面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财务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另一方面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应变风险的能力。因此,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信息化的时代步伐,提高信息化程度。

(五)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财务会计是事业单位的直接理财者,而财会团队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工作质量,一方面要真正重视财会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财会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提高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入门门槛,严格要求相关人员通过会计资格考试,公平公正,择优录用。对于现有团队人员,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要给予培训,通过统一考试后才能上岗;新进人员在上岗前也应先进行培训,才能独立操作,降低失误率。通过严格把控从业资格,来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整体素质。

其次,要强化在岗培训,加强继续教育。财务会计知识更新周期短,需要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长期未能接触最新的知识,很难在管理技能上有所提升,只会陷入不断重复的琐碎工作中。再者,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思想道德都需要定期进行固化,及时进行警示教育,确保团队成员职业道德水平。最后,对单位财会队伍应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完善的制度把控会计工作,给予相关人员足够的信任,鼓励其积极发挥主动性,敢于揭露和制止违规和违法行为。

作者:卓妍彬单位:厦门市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时,由于自身及外界的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探析,概括了在应用过程中所现的问题。第一,从事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在管理会计领域,专业人员的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作用。另外,管理会计的员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误导下,忽视了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就导致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未能得到广泛地推广,也没有取得快速地发展。而且,由于本身职业的特点,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很难得到认可,这就使得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也就逐渐错误地理解为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不会太大。就目前的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说,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将不会起到较大的作用。第二,管理会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控制,也要适当地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探究。社会在不断发展,要想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就要学会将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能够做到合理地对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将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而忽略了对市场信息的重视,使得管理者不能更加全面的对单位进行管理,无法准确及时地将市场信息与单位内部信息相对比,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第三,在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管理会计发挥的作用受到影响。任何一种管理都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作指导,由于事业单位无法准确地在管理会计方面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导致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时,无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这两个基本的要求。在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的情况下,在实施管理会计时必定无法顺利地发挥出其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这就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作用,不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第四,事业单位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地位,认为管理会计对单位的影响不大,阻挡了管理会计的前进之路。有些事业单位甚至会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没有让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真正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导致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发展,阻挡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广泛应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中,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问题,因此,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疏导,让他们认识到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认可,使其获得工作的激情,更有利于管理会计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然后,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巩固和增强,适当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出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团队,使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得到推广,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第二,虽然说,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使得管理者更加科学地管理单位,将单位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但是,在新思想的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工作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仅进行内部信息的管理,也要学会掌握社会上的信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帮助事业单位更加顺利地适应并融入到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当中,让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的作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展现,促进事业单位和管理会计的共同进步。第三,在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会计制度,会使得管理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归纳总结等可以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从而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会计制度。在制度的指引下,进行工作时可以准确地了解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制度得到更大程度上地完善,也使得管理会计能够在事业单位中得到有效地推广和使用。第四,事业单位要重新审视管理会计这项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能够得到极大地发挥。要想让事业单位将管理会计重视起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跟上时展的步伐,认识到事业单位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综合能力,就要将管理会计当成重点采取的措施,大力推广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其次,事业单位还要对从事其他职务的人员进行思想上的修正,让管理会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确保单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最后,事业单位可以成立一些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组织等,这将更有利于提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三、结语

在当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一直都在探索前进。而管理会计会对事业的经济成本进行合理地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事业单位获得长远地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开始将实施管理会计作为提高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途径。但是,在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进行应用后,众多的问题便接踵而至,这将会使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无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探析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成为较为重要的任务,这不仅需要事业单位在理论中有较为准确地支持,还需要付出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管理会计能够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的管理能力,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发展和进步。

作者:冯晴 单位: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

一、组织学会活动,增强学会凝聚力

1.根据财政部要求,学会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组织行业内学会参加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网上答题竞赛活动。全市38个区县,参赛人数达到227人。通过此次知识竞赛,广大会计人员进行了一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对林业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规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开展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交流座谈会。新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有很大变化。为进一步掌握新制度,加深认识、理解和熟练运用,学会组织召开新制度交流座谈会,邀请全市38个区县财务科长集中进行交流座谈,效果十分明显。

3.倡导学会与学会之间加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二、发挥专业特长,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为贯彻执行《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严控“三公经费”管理,切实加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查找问题,提高资金效益,依法依规服务林业发展。一是配合市局,做好有关国家审计检查。重点加强黄奇帆市长经济责任延伸审计、财政存量资金审计、土地出让金延伸审计、全市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的服务工作。二是配合市局,做好国家林业局相关专项稽查。主要服务好天保、湿地、森林抚育等财政专项资金稽查。三是组织开展行业内审。会同市财政局对局机关及直属单位2012—2013年会计信息质量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开展机关及直属单位2013年财务收支内部审计、2013年特色效益林业专项资金内部审计、2008—2013年油茶产业专项资金内部审计等。

三、以人为本,做好会员服务工作

1.做好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发工作。本着方便会计人员、服务基层的目标,根据市财政局《关于贯彻财政部新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衔接规定的通知》(渝财会[2006]58号)规定,集中更换市本级林业行业内财会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IC卡,指导跨区县财会人员办理从业资格证户籍转移等工作。

2.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更新知识结构的重要渠道。按照市财政局规定,积极组织行业内财务人员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参训人员覆盖率为100%。

3.做好会计职称和新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考试工作。鼓励会员参加会计职称考前培训和考试;组织新招录财务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前培训和资格考试。

4.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培训。派员参加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林业财政政策培训、林业基建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培训、林业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和评估培训、财政支农资金培训等;组织召开全市林业计划财务知识培训、森林保险工作培训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财会人员业务能力,更新了知识结构,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

单位:重庆市林业会计学会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会计管理重视核算、轻视监督

事业单位自行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直管领导负责,会计人员不受上级财政部门领导管辖,所以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始终存有做假账不被查出的侥幸心理。很多单位对上级隐匿财政收入,财务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浪费严重。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办理,这样就铲除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的“假账”,事业单位各项收支和经济往来都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的账号,由专门的会计人员对这些账目进行监督,这样可以加强事业单位遵纪守法的意识,但是事业单位却普遍重视核算,缺少监督。单位资产管理与集中核算工作脱节,单位内部的开支标准和经费控制标准缺乏可行性,无法监督单位费用开支的真实性。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是沿用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不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这种记账、算账、报账的核算模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管理始终处于“人推着数字走”的被控局面中,财务管理控制落不到实处。

2.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预算控制不强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单位缺乏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和工作经验进行财务运作,财务会计的随意性较大。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但是管理内容较为落后,不能够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财务管理制度无法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预算管理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前提条件,但是很多单位的预算控制能力不强,结果影响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财务的随意性较大,财务控制不严格,只要领导签字就可以报销,财务控制容易出现透支现象。财务支出没有计划性,就容易导致资金挪用现象的出现,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行。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对策分析

1.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单位负责人要对财会报告的真实、完整负责,加强对单位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都能够掌握内控的基础知识,积极改善组织内环境。为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事业单位还应该积极引入企业管理方法的授权批准机制,内部牵制、物帐分离,防止接近资产的人私自挪用资产。同时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

2.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时要做到事无巨细,清晰明了地安排好各项支出。财务管理领导要严格把关,除非特殊情况,不要随意更改预算,严格按照程序上报审批,责任到人。同时各部门要积极合作,积极反馈预算管理状况,做到资产明确,账目清晰。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做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管理制度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向前发展。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财会工作效率,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3.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管理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才能够做好这项工作。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事业单位首先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门槛,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得参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于缺乏经验的工作人员,单位要提供机会对其进行培训,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事业单位领导要严格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单位应该财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鼓励和嘉奖那些优秀的会计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来约束他们的违法行为,保障各项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小莹 刘凯 张锋 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创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1树立科学理财的新理念

根据我国的先关法律法规规定,在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其负责人起到主导的作用,在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了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这需要行政和事业单位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到树立科学理财的新理念,调整支出结构达到优化,使财政开支用在关键地方,发挥财政的高效作用,提高财政的使用率和透明化。

2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国情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法制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人员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使用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做到对优秀财务会计人员的适当奖励和对出现工作错误的人员的相关的惩罚,从整体上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完善财务会计的法制建设。

3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控制,建立内部审核审核制度

事业单位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重要依据是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购买以及相关金额的监督、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对财政工作落实中的过程的监督,要实现单位内部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监督过程中,应做到监督的具体化,把各项责任明确到个人上,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专人专项的监督。审计人员对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相关岗位进行监督和核实,尤其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和活动做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工作,杜绝违规现象和损害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的事情出现,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单位利益,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和创新。

4构建全面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网络被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也不例外。网络的应用加快了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完善了经济事项的发展过程和效率。因此,作为政府和党的形象部门,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把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加快财务会计创新措施的落实步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依据市场的发展分析单位的财务状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推进财务会计管理的进行。

5加快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技术性、法规性,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管理需要依赖多方面的支持,例如领导的关注、相关职员的认真负责等。只有领导有较强的管理意识,才能带动会计人员的认知提高,从而实现管理的创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经济建设进行的同时,需要加强体制的完善和改革,还需要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培养其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影响着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因此会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从业技能,在财务会计管理创新中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最大的贡献,促进事业单位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卢冬雪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卫生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机制弱化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内审机构未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了,内审人员由事业单位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的制约,这使得内审人员的对事业单位的监督能力弱化,使得他们为了不得罪单位领导,对领导的经济行为进行睁只眼、闭只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失效者不产生压力。包括审计、财政等在内的政府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审计部门只重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轻视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有效性的审计,对事业单位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造成审计部门的执法功能弱化。而财政部门重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二)违纪违法的现象时常发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还存在漏洞,有的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利用虚假发票等。某些事业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国家法律法规,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伪造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常常陷入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境,不得不弄虚作假,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做假账。假如单位的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单位领导往往会怀恨在心,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刁难甚至打击报复。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有效的资产会计内部控制

加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和审核的会计控制,检查对一项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部门是否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是否提供多套预算方案进行比较筛选。要及时的对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日期、规格、零配件、原始价值、性能等进行逐项验收,并确定其使用年限、大修理周期等,同时填制“固定资产验收清单”对上述事项签字确认,之后交财务部门入账。根据“固定资产验收清单”及原始凭证做记账凭证并登记明细账、总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于报废资产,使用单位编制报废申请单,写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上报财务部门,获准后,由使用部门开具固定资产报废通知单,财务部门收到执行完毕的报废通知单后,及时注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来完善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一种改革会计的行政隶属关系、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关系的全新会计管理模式。使会计人员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派驻的会计人员人事档案、职务任免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派驻单位没有隶属的关系,从而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所服务的单位脱钩,委派人员的人事关系留在原单位,其经济收益、相关福利纳入财政局统一发放,不参与被委派单位的人事和经济分配,削弱了委派人员与被委托单位的隶属和依附关系,增强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有利于减少被委托单位对会计人员实施监督工作的干扰,使其尽可能公正的加强日常监督,敢于抵制被委派单位相关人员的不法行为。使委派会计正确处理好“独立性”与“服务性”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三)建立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事业单位里不相容的职务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这可以对涉及的有关人员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付款人员,审核人员,记录应付帐款人员应岗位分离。收费员与稽核人员,记录收费人员不得有利益关系。事业单位的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并且会计人员要在一定工作年限内进行岗位轮换。会计人员要加强对经办人签字的原始凭证的检查,检查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原始凭证有无涂改、伪造报销凭证等弄虚作假现象。会计人员把己审查后的原始凭证填好报销单,经当事人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做记账凭证,财务负责人审核后予以报销。会计人员要根据此登记总账、明细账。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套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下,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完成好事业任务。

作者:刘燕琼单位:湖南省农业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机制弱化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内审机构未建立,即使建立起来了,内审人员由事业单位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的制约,这使得内审人员的对事业单位的监督能力弱化,使得他们为了不得罪单位领导,对领导的经济行为进行睁只眼、闭只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外部监督机制弱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失效者不产生压力。包括审计、财政等在内的政府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审计部门只重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轻视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有效性的审计,对事业单位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造成审计部门的执法功能弱化。而财政部门重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二)违纪违法的现象时常发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还存在漏洞,有的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利用虚假发票等。某些事业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国家法律法规,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伪造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常常陷入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境,不得不弄虚作假,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做假账。假如单位的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单位领导往往会怀恨在心,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刁难甚至打击报复。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有效的资产会计内部控制

加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和审核的会计控制,检查对一项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部门是否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是否提供多套预算方案进行比较筛选。要及时的对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日期、规格、零配件、原始价值、性能等进行逐项验收,并确定其使用年限、大修理周期等,同时填制“固定资产验收清单”对上述事项签字确认,之后交财务部门入账。根据“固定资产验收清单”及原始凭证做记账凭证并登记明细账、总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于报废资产,使用单位编制报废申请单,写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上报财务部门,获准后,由使用部门开具固定资产报废通知单,财务部门收到执行完毕的报废通知单后,及时注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来完善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一种改革会计的行政隶属关系、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关系的全新会计管理模式。使会计人员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派驻的会计人员人事档案、职务任免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派驻单位没有隶属的关系,从而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所服务的单位脱钩,委派人员的人事关系留在原单位,其经济收益、相关福利纳入财政局统一发放,不参与被委派单位的人事和经济分配,削弱了委派人员与被委托单位的隶属和依附关系,增强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有利于减少被委托单位对会计人员实施监督工作的干扰,使其尽可能公正的加强日常监督,敢于抵制被委派单位相关人员的不法行为。使委派会计正确处理好“独立性”与“服务性”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三)建立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事业单位里不相容的职务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这可以对涉及的有关人员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付款人员,审核人员,记录应付帐款人员应岗位分离。收费员与稽核人员,记录收费人员不得有利益关系。事业单位的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并且会计人员要在一定工作年限内进行岗位轮换。会计人员要加强对经办人签字的原始凭证的检查,检查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原始凭证有无涂改、伪造报销凭证等弄虚作假现象。会计人员把己审查后的原始凭证填好报销单,经当事人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做记账凭证,财务负责人审核后予以报销。会计人员要根据此登记总账、明细账。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因此如何设计出一套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有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下,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完成好事业任务。

作者:刘燕琼单位:湖南省农业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无法在实践上得到充分运用

在实际中,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不能提高效率反而阻碍效果的发挥,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长远发展。追其原因,是因为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的思想意识上的淡薄,管理会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其值为是闲职,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依旧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管理会计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有些事业单位更是可有可无的,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完善和发展。在有些的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不是独立的部门和机构,而是与其他的业务交织在一起,这也隐藏了管理会计的优势,不利于管理会计方法的实施。反而会阻碍事业单位的效率的提高。对于管理会计本身而言,自身也存在固有的问题:管理会计方式比较抽象,难以应用实施,管理会计方面的资料难以收集,这就阻碍了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虽然管理会计方面的数据模型容易理解,但是实际的可操作性差。管理会计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路,但是却没有一种明确的做法,因此,有关人员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努力更好的实现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

收付实现制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因为事业单位的性质特殊,首付实现制更适合业务简单的会计核算处理。这种核算基础不仅可以方便事业单位向上级部门汇报财政收支情况,也有利于事业单位做出预算和决策。但是,随着事业单位逐渐的发展,业务逐渐走向多元化,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首先是首付实现制度并不重视成本核算的内容,这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准确计算事业单位业务成本支出,也不利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评价。同时,很多的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科目和核算的内容都不能与单位自身编制预算报表一一对应。这样严重的不符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编制预算的进度和工作量。也就是,现阶段我国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是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以致于区分不同的事业单位特有的项目和核算比较困难。此类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上的问题,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发展。

(三)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管理会计不同于一般的会计核算,这是管理和会计相结合的学科,其专业人员必然需要符合综合型的需求。管理会计人员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力量,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关键环节。虽然管理会计如此重要,但是我国有关的管理会计人才却是相当匮乏。首先是我国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实际需求。其实在管理会计中,管理会计人员不合格,必然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阻碍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会计应用范围

对于一般的事业单位来说,复杂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并不是阻碍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管理会计实施效果的发挥才是最重要的。管理会计的实施要建立在不断实践的总结,如果不能发挥管理会计降低成本的优势,一切都是空谈。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管理会计的机构,这样才可以对管理会计工作制定出客观、公正的指导,进而确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并不断促进其长远发展。事业单位不应当对模型和理论的产生过度依赖,应当加强和重视的是对管理会计对象的研究和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尽量舍弃那些无用的词汇和概念,增强实际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并定期聘请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自身管理会计的培训以及指导工作。

(二)重视会计规范工作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会计管理部门必须要结合单位财务目标,注重会计绩效的培养,考核会计绩效,明确会计责任归属等。会计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参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管理,努力发挥财务监督、指导等职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会计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提高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严格规范会计日常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基础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努力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计管理部门应该配合有关工作,帮助会计人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制度。

(三)努力提升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在最近几年,虽然管理会计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经济市场上的高速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会计人员产生的速度,这就使得会计有关的专业人员在素质还达不到要求,这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非常具有必要性,亟待将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具体的做法如下: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的严格管理和严格把关,对于没有获得上岗证的会计人员不能使用,对于无视王法的人员做到严格惩罚。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来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另外,当会计人员聘用之后,事业单位可以逐渐开展一些会计方面的专业职称及定期岗位培训等方面的考试,这样才能促使会计人员积极准备会计专业知识,进而管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其次,事业单位也可以定期设置培训机构,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培训,加强后续教育水平,一旦国家出台相关新政策,相关人员应该更新知识,这样才能落实国家的财务政策,也能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第三,要增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培养会计人员廉洁奉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

三、结束语

近年来,事业单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长远发展,事业单位必须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支出、提升事业单位的效益。因此,管理会计是事业单位的必然选择。但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要采取提高管理会计应用范围、重视会计规范工作、努力提升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等措施,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水平,进而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作者:龚丽蓉 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卫生监督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成本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对象概述

在当前的成本控制中成本作业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通过成本会计核算可以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思维观念进行再一次的更新和升级,而不是只是在单纯的进行一项成本控制的方法。成本会计核算可以让事业单位的服务和客户产品体验度有所增加。所以在当前事业单位中成本会计核算是一种有效的财会管理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对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是对绩效这个单一的指标进行衡量,但是事业单位的服务和产品有时候难以进行量化。因此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评估时候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考核单位在降低成本的工作上的努力程度,进而为评估事业单位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虽然说计划经济体制早已破除,但是在事业单位内部还是有着残余,特别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很多老职工对成本会计是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当多的基层领导更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有的事业单位只是管理层面上强调实行成本会计核算,没有切实有效的落实到位。自然也不能够利用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优势,没有能让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发挥应有的效用。我们可以知道在知识经济和新的制造业大的环境下都是会对成本会计核算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今天,知识经济成为了左右技术类事业单位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站稳脚跟,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传统背景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有着时间上和作用上的滞后性。事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有时候对无形的消耗没有太多的关注,导致了知识和技能在成本消耗统计中出现统计误差。具体体现是计提折旧不规范,很多账面资产和实际资产不符合。

2.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存在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我们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根本原因是基层的会计核算和报账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在专业知识方面比较缺乏,他们之前往往是从事出纳或者是一般工作人员,缺少对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导致了在提交数据的时候不能规范的填写资金流的各项具体名称,对于资金性质、来源、开支等信息不甚了解。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在很多的事业单位中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单独设立的部门,这个部门不能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更不能准确的把各项开支信息及时的通过网络上报到成本财务部门,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滞后不能够适应事业单位技术进步的要求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在不断的加快,也是只有不断的加快技术改革的步伐,才能让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发现很多单位在进行新的产品研发和新服务项目时候并不能够及时的对成本核算的技术和条件进行改善,导致了成本会计核算往往不能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发展状况。更有事业单位对于成本核算新的方法并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和利用,直接导致了与同等事业单位相比在成本会计核算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监督体系不完善是大部分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通病,以至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在整体效益和用保效益方面提供的数据中作假,直接导致了成本核算的数据的可靠性。

三、提升事业单位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措施

1.转变观念。

事业单位在实行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落实,对主要人员要进行培训,量化各类执行人员在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中的工作。用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职工和干部,让他们用新的技能进行工作。特别是在领导层中不断的学习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相关知识,让他们尽快的转变观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让他们重视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在人力和物力中可以相应的加大投入,另外也要建立一些整套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制度,在科学化和规划化的制度下执行日常工作。落实责任制到个人,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可以有效的开展。

2.改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针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调整现有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是关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指出,“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应在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增记,并把所购固定资产全额计入事业支出账户。可是现行核算易导致事业支出失衡,除了不真实可比性也不强。现阶段,事业单位应从现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制度规定中借鉴经验,增加“累计折旧”项于会计科目中;为确实反映资产净值,“固定基金”可经由折旧计提调整来实现,把分录改进成贷:“累计折旧”,借:“固定基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调整后,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原净值更直观地体现的同时,免除净资产的虚增。

3.变革财务报告体系及有效监管运行。

预算制度时期,使用者较简单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显著特征,预算拨款使用是其主要体现,也就是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被挪用等;关注重点资金的安全性,而非财务成果评价。新形势下,财会信息须满足不同需要是由事业单位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发的。为考核经营成绩,向投资及筹资决策提供参照,事业单位自身势必要求恰当、正确地体现财务成果。因此,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需要变革,要与新形势相契合,有必要统一选用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但相较于完全市场化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理财环境特殊。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掌控投资及债务规模,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国家应律法规定事业单位举债及投资资金比例,规范审批程序;符合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标准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须编写合并报表等。

4.成本控制理念的创新。

事业单位传统的成本管理经常是以资源节约为依据的,然而有些事业单位对于成本片面的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成本节约,导致了一些必要开支也被缩减,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平稳发展。因此在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中要正确掌握企业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平衡点,进一步研究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本增减和企业受益的增减之间联系,才能够制定出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

作者:张晓波 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含义

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并向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的预测与决测、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点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范畴,都起源于企业生产管理;目标相同,不管是向内部或外部提供会计信息,都是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提升供给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财务管理则是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执行为主线,确保各种形态资产的安全完整。

具体有以下几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仅限于内部管理人员,是保密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包括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都可获悉。会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财务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为了能提供便于管理用的信息,会计主体可以是多层次的(如可以是一个责任单元或责任中心);财务会计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并反映其资产负债的财务状况、收支信息等。会计事项的处理规则不同:管理会计不局限于会计规则、可以不受规则限制;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计量单位不同:管理会计可用非货币单位计量(如实物单位等);财务会计则以货币计量为主。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准备条件

修改的国家会计法规增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条文规定,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并同时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外部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并消耗财政预算资金,依据《会计法》的规定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核算、反映预算资金消耗的来龙去脉并形成会计信息,依据《审计法》、《预算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也需要有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内部管理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合法、合规及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真实、客观的非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有的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来源于职能活动非财务信息。建立完善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需要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支持条件。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是财务状况等信息的直接使用,有的是对财务状况等信息的调整与加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管理会计提取信息的需要。

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成本项目并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条件。根据经政府批准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即“三定规定”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依据职能划分活动项目并确定责任单元。在责任单元内依据职能活动划分成本项目、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按照成本项目费用与职能活动任务大小的变化关系,确定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环节与技术方法

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与决测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开展的特点、环境影响、历史成本及先进成本等因素,确定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时间函数法等方法可预测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成本。采用因素分析法、增长趋势预测法可预测事业收入。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根据专业咨询机构对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咨询成果,确定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目标成本,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进行专项职能活动决策。

管理会计事中规划与控制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其开展职能活动的预算资金供给规划是按照常规职能活动的预测成本、专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预测成本及预测事业收入计算确定,其预算资金供给形式有财政预算拨款及社会融资两种。采用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及责任中心控制制度等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的成本控制进行事中分析并发现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及时改进、弥补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最终达到优化、节约职能活动成本的目的。

管理会计事后分析与评价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消耗财政预算资金,其产出和成果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产出和成果与财政预算资金消耗之间的关系,确定产出成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及公平性,并评价其产出成果是否符合绩效管理目标。用产出指标(如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等)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数量与品质。用效益指标(如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及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标等)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给社会及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影响和结果。用绩效评价标准(如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支出定额标准及资产配置标准等)来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完成程度。

作者:罗开造 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预算财务会计论文

1.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社会是进步的,经济是发展的,现行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的制度始建于1997年。在公共财政的背景下,都对公共财政的财务管理行为和会计核算行为都产生较大作用。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技的大力发展,事业单位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大,科学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是还存在部分科学事业单位尚未实施企业化转制的,仍保持原先的事业单位组织形式。

2.科研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会计的要求

科学事业体制的改革尽管对科学事业单位的财政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财政单位地管理较接近于企业的成本效益核算,但是,并没有完全相等。1997~1998年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新的事业单位制度会计成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活动的一个平台。为此,科技体制可以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对于现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加大力度。提供更多不同的会计信息,引进更先进的财务会计方法。公共财政的的改革也需要增加对其的监督功能,也可以要求改革现行科学社会制度。保留适当的预算方法,以此实现体现预算管理的目标。科技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对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任务的要求,并不是一致的,这就带来科学事业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如何结合的问题。

3.科学事业单位施行预算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目的是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重点是预算收支核算,以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及行政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对于科学事业单位来说,预算会计是本单位的会计活动的必然任务。

4.现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不能直接完成预算会计的任务

现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基本不能直接的显示政府拨款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只是科研单位收入、支出、结余的一部分而已。再就是,现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尚不能直接反映出科研单位执行公共财政改革措施的情况。

5.现行科学事业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

实现现行科学事业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需做到以下几点:1.准备查簿模式将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更多的分科目,如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这个基础上,设置基本支出汇总表和项目支出汇总表,用月份的方式进行核算,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预算经费设计的科目较多,独立设立二级科目难度系数较大,容易造成混乱,比较适合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中;2.单独核算模式单独核算模式是单独的将预算会计科目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可支用预算款进行汇总,实现和财务会计的平行核算的方式。这种模式处理的信息较多,难度较大,比较适用于业务多的事业单位;3.多维单独核算模式多维单独核算方式就是将准备查簿模式和单独核算模式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核算方式。这种方式融合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优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6.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受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尽快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应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我们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平台,从而尽快实现现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融合过程的不断深入,毕竟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单位科学事业不断发展而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作者:赵平 尹毅 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当代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论文

管理会计体系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内部管理的信息,并且能够监督其预算执行的过程,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与完善管理会计体系非常重要,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其投资力度。

1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各个单位与企业都在进行着改革,因为传统的很多制度都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哪个企业或者单位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懂得在各方面进行创新是非常关键的。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构建全新的会计体系十分必要,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会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行政事业单位有些人员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思想中走出来,如果一直沿用早期的管理会计方式,会严重阻碍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挥。行政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不再接受公共受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公共受托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起源于国家社会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而不是起源于我们经常理解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的情况。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受托的现状就是委托俩链接相比较而言比较长,这种现象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因为链接比较长,在这链接中,委托人与人如果不经常沟通,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或者是各个部门的权利在分配的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问题,所以总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最重要的是各方的利益经常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这就非常容易引起纠纷。正是因为出现所有者虚位的现象以及相关部门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监督,而实行监督的前提就是要保证所有的信息真实完整。除了这个办法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行为是很难获得的。通过上述的阐释,我们可以知道,因为目标各种各样,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委托链相对来说又比较长,再加之所有者虚位以及相关部门并没有建立或者完善奖励机制,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行为有不容易观察到,这些不利因素必然会给行政单位的公共受托责任带来消极影响,而降低影响程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足够多的信息。近些年来,因为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公共受托关系要想得到解除,就可以提供有关信息,而且要接受总体的评价。尽管本文所说的管理会计其主要责任是内部管理,但是在外部管理上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完全综合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这样就可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行为不容易观察的劣势。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就能够将其所承担的公共受托责任逐渐的解除。

1.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的效率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改革,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职能够在新时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以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背景,所以国家不断地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也就代表着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信息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关的信息评价机制以及激励机制都随之进行改革,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定重点问题,那就是没有相应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这样就不能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就降低其决策的效率,所以改革的同时也应该逐步的建立管理会计信息体系,这样才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其行政效率。

1.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现代使用的公共预算其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取向,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国家出台了很多规范和政策,而实际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如果预算标准正确,其就可以为该体系提供相关的数据与标准,进而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其管理过程中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反映给有关人员,这样就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在后期处理时也能够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也便于考核相关工作人员业绩,更为重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期间所用到的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这样就可以用最小的行政成本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最大的作用,进而使各方的利益一致。从上述可知,管理会计信息体系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足够的信息,对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算控制已经成为相关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非常必要。

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2.1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思路

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特点,构建其管理会计的前提是设计、执行和完善预算管理系统,目标是提供管理决策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终都要通过预算管理系统衔接起来,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时,以预算管理系统为构建基础,需要正确处理好与预算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关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以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将预算管理的职能与行政单位的业务活动全过程联系起来,并将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嵌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同时与预算会计系统衔接起来。

2.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内容

2.2.1预测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条件,运用各种科学的预测手段,经过合理正确的运算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和问题做出科学的估量,为制订规划、编制预算提供资料。预测方法通常报告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其中定量分析法又可分为趋势预测法和因果预测法。

2.2.2管理决策系统

管理会计的首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更为复杂,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决策的目标相对单一,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目标则相对多元化。在构建管理决策系统时,需要考虑为实现不同目标而采用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通常包括调查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2.2.3全面预算系统

根据确定的目标,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系统应当将预算管理的职能与行政单位的业务活动全过程联系起来,其主线是预算管理,核心是资金管控,重点是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在预算执行中,为满足单位领导多方面的决策信息需要,主要从经费支出和预算项目两个角度,对执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

2.2.4预算管控系统

根据确定的目标和预算标准进行各项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分析、评判日常经营活动成果、确定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并把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管理部门,以便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预算管控的方法通常包括归口管理、分权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等。

2.2.5项目管理与责任

会计公共部门预算支出主要由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构成。其中,基本支出预算管控的有效手段常采用定额管理办法,所以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是对项目支出进行管控。建立和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有利于提供项目支出的相关信息,便于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实施项目库管理奠定了基础。

2.2.6业绩评价系统

根据预算、控制资料,运用责任会计方法,定期进行业绩考评。业绩考评主要包括业绩评价和业绩激励两个方面。通过将业绩策划和控制的结果与评价方法和激励手段相结合,以一定的评价模式和激励机制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职员的业绩行为,不断提高单位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达到将单位领导和员工的努力引向业绩指标所反映的特定方向的目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会计体系能够逐渐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委托责任解除,避免委托链接过长也带来的各种问题。

作者:柳珺 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所存问题的相应完善措施阐述

1.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可以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欠缺会直接阻碍财务会计事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唯有事业单位先完善当前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内容,而后认真的贯彻落实,才可以真正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从而确保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进行。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制定完善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时,务必要先明确其核心目标,而后完全按照事先所计划的目标开展落实一切工作内容。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当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策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问题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从而真正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实施效率。

2.加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并实行绩效评估制度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选用上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标准。此外,加强现有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是改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然而,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时常表现出素质低下的负面现象。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首先应当注重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建设,务必要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修养以及思想品德思想,从而建设起一支真正专业性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其次,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务必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培训与专业知识能力培训,促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消除一切消极思想,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人员应当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奖惩制度。针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应当加以褒奖,从而来激发财务会计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加以落实乃是一种发展必然。唯有不断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且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真正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邱宏利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信息管理会计论文

一、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呈现的特点

(一)内部控制更加规范化与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是将会计信息进行规范化、高效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方法与相关措施都是由计算机来进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发现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就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内部管理工作人工操作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很多的工作内容可以应用管理系统来进行智能化管理,将内部控制流程与要求设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减少人为的干预,提高内部管理工作效果。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呈现数据化特征。在内部控制中为了提高控制效果,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对相关的会计数据纳入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信息化处理,对重要的信息施行相关的保护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的完善提供参考信息,进而提高内部管理工作效果。例如,事业单位施行会计信息化管理后,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会计账簿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的,会计报表也可以随时调取,不需要等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总结与报告,因为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自动生成。数据化的会计信息可以减少或者是规避信息造假现象的发生,规避事业单位发生违法或者违规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

(三)扩大内部控制的范围。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施行会计信息化管理,单位的管理与控制范围都进一步扩大了。内部控制不仅涉及人事的内部控制,还涉及到设备的配置以及应用程度的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管理范围,施行信息化处理,也提高了信息处理与分析效率,辅助内部控制的相关管理工作。

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水平

(一)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与管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财会人员对专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管理,通过专业的会计工作节约事业单位的运转成本,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进行专业的核算、确认、审计会计信息,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提供科学的会计信息。为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能力,促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效率提高,需要事业单位加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另外,事业单位中还有很多的会计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这些会计人员参与专业培训,巩固与提高业务能力。财会人才在实践工作中要结合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内容开展财会工作,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要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变更的财会信息。为了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事业单位可以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培养一批年轻的财会管理人员,熟悉现代会计信息化资源管理技术,培养财会人员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另外一方面,事业单位对于那些富有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要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这些财会人员熟悉掌握并应用会计信息化资源管理技术。会计信息化系统会及时更新,在实践应用中需要会计人员适应系统更新要求,提高会计人员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管理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培养与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我国的事业单位缺乏竞争压力,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也没有很好地培育出来。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内部控制,内部管理工作需要培养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让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内部控制人员都在思想上与行为上重视内部管理工作,营造浓厚的内部控制管理氛围。内部控制环境的培养与优化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来调整内部控制的治理机构。例如,会计信息化会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的信息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与控制,事业单位在财会部门要增设一些会计信息系统监督管理部门,设置专业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与控制,对财会信息进行维护与处理,升级与更新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相互配合,理解与支持会计信息化资源管理,培养内部控制环境,重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需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理念,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学习内部控制知识,让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

(三)构建风险预警控制机制。财会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会工作进行管理与控制中会面对许多的风险,在内部控制与管理中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管理,需要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的控制效果。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增加了一些新的风险,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为内部控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风险。事业单位面对财会信息风险加大的形势与挑战下,事业单位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结合实践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发现风险及时预警,提高风险的控制效果,为内部控制工作管理奠定制度基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存在漏洞会增加内部控制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呈隐性状态,需要风险预警机制来洞悉与发现这些潜在的风险。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组织,保证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提高内部工作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风险,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作者:王雪锋 单位:平顶山中医药学校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一、预算管理改革与创新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创新,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要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服务支出需要。要统筹各部门、科室经费管理,努力满足社会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定员定额管理。在预算管理上要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预算修正,切实增强预算执行和约束能力。要将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相结合,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坚决取缔违规收费,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开,及时公开预算和决算情况,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和债务规模。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奖惩的方式,积极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化解逾期债务。

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创新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较为混乱,管理机构及职责不清晰,资产配置不合理,部分国有资产违规使用,资产处置不合理,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资产统计不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不明确。具体表现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不统一,对下属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国有资产安全性不高,资产账面数与资产实有数不相符,有的资产采购不走政府采购,而是自行采购。在出租出借等方面报批手续不完善。资产管理不科学,与行政事业单位所履行的职能不匹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造成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资产处置不符合规定程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必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管理好资产出租、出借的审批权限,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及时向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资产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新采购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减少的固定资产及时报批。严禁设置账外账和账外资产。做好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和日常监督检查。三是优化资产配置,科学使用资产。资产配置应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保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要建立国有资产使用制度,规范相关行为,做到物尽其用。四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认真定期盘点,做到账、实、卡相符。不得以各种形式占用、使用国有资产举办实体经济,国有资产不许出租、出借。四是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应按照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相关处置应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理。在取得没有原始凭证的资产和拍卖、置换、转让相关资产时要进行资产评估,积极进行产权纠纷调处,认真做好统计报告工作。五是严格监督检查,落实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三、内部控制管理改革与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操作性和详细性,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内部监督,不按制度执行、监督和考核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二是风险管理层面较低,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关键控制点的寻找上以及关键风险点的控制上还较为薄弱。三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在一些关键岗位如出纳、支票管理还较为薄弱。四是风险管理较为滞后。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主要在政府债务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债务问题较多,一些地方债务仍未化解,一些新的债务问题已经产生,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须从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六大方面入手,着力建立基于风险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旧债务风险未化解的情况下,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问题。

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创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目标是依靠单一的账户管理体系并将其作为管理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其意义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是建立完善国库单一支付体系,将财政性资金都存放于国库或者是银行所开设的财政性特设银行账户中。预算单位即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银行账户就被取消,转而开设零余额管理账户,预算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直接上缴到财政专户或国库中,而相关的支出则依靠财政授权支付或者财政直接支付,在进行支付时依靠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将相应的费用支付到劳务或者供应商手中。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单位的收入及支出都被纳入到国库集中管理中来,真正实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及支出都通过国库来实现。在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要大力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部分预算单位没能够严格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一些预算单位为应付上级检查,象征性地为职工办理了公务卡,但是实际使用率较低,没有积极引导公务卡消费及结算,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公务卡结算及报销流程,不少公务卡成了休眠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按照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一是要规范相关操作,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收支按照规范程序在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置于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二是明确相关职责,合理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不得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也不得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三是改革中要有所创新,既要加强管理,又要减少资金的使用和拨付途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逐步向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过渡。四是完善公务卡制度。进一步发挥公务卡结算方式的优越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公务卡消费引导,积极培训公务卡结算透支消费的基本知识,提高持卡人用卡意识,熟悉公务卡结算制度和流程,提高公务卡结算比重,减轻工作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潘凌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会计中心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论文

1.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和地位

1.1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展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型的发展格局,不在向传统的形式单独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拨款。当代的事业单位不仅自筹资金,还发展经济,这需要财务会计对事业单位的整个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做到准确地核算和监督。会计在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的职能。本职工作内容主要有明确经费方面的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的渠道和制定相关的监督原则、内容和职责等等。

1.2财务会计的职能是参与经济决策和成本控制

财务会计人员在做好核算和监督工作之外,还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的经济发展,并参与经济决策和成本控制的工作。做好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数据指标的预算工作,原因是预算的数据指标是事业单位进行决策的科学依据;监督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变动,以此来明确事业单位的活动目标;做好预算工作,能为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和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3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占主导地位

财务会计管理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先关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财务监督、核算和控制,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计划和活动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是当和国家政府的具体形象,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我国的财政国情和政策方针,群众可以通过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状况了解到我国财政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创新措施

2.1树立科学理财的新理念

根据我国的先关法律法规规定,在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其负责人起到主导的作用,在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了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这需要行政和事业单位按照相关的规定做到树立科学理财的新理念,调整支出结构达到优化,使财政开支用在关键地方,发挥财政的高效作用,提高财政的使用率和透明化。

2.2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国情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高度重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法制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人员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使用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做到对优秀财务会计人员的适当奖励和对出现工作错误的人员的相关的惩罚,从整体上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完善财务会计的法制建设。

2.3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控制,建立内部审核审核制度

事业单位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重要依据是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购买以及相关金额的监督、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对财政工作落实中的过程的监督,要实现单位内部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监督过程中,应做到监督的具体化,把各项责任明确到个人上,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专人专项的监督。审计人员对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相关岗位进行监督和核实,尤其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和活动做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工作,杜绝违规现象和损害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的事情出现,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单位利益,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和创新。

2.4构建全面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网络被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也不例外。网络的应用加快了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完善了经济事项的发展过程和效率。因此,作为政府和党的形象部门,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把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加快财务会计创新措施的落实步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依据市场的发展分析单位的财务状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推进财务会计管理的进行。

2.5加快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技术性、法规性,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管理需要依赖多方面的支持,例如领导的关注、相关职员的认真负责等。只有领导有较强的管理意识,才能带动会计人员的认知提高,从而实现管理的创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3结语

事业单位经济建设进行的同时,需要加强体制的完善和改革,还需要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培养其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影响着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因此会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从业技能,在财务会计管理创新中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最大的贡献,促进事业单位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卢冬雪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卫生局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论文

1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现状分析

由于这种国家拨款的方式使很多的事业单位都不需要对其本单位进行必要的预算,因为他们只要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就会获得预算内的拨款,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考核以及财务的管理并不是他们的重点。各级事业单位由于对其的放任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这就使管理出现混乱局面。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够,财务会计制度方面自身存在着漏洞,使拨款缺乏监管,资金的随意和盲目的使用经常发生,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财政负担。

2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及财务管理的影响

2.1知识经济拓宽了事业单位会计上作的内容

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始进入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传入我国的会计核算领域,其发展依据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依靠智力和知识的创新。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无形资产应当视为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单独计量核算。否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将不完整。

2.2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会计目标主要是以实体资本出资者与债权人作为出发点来详细记录会计主体与经济相关的事项与活动,达到有关利益最大化的效果。知识经济以知识资本作为基础,可以确保经济主体资本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知识经济使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在空间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网络的连通,使得全球的经济逐步走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有形的会计凭证逐步被无纸化核算所代替,资本的流动速度更加快捷方便,但操作风险也随之加大,在客观上要求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2.3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组成,制式化、具体化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的体现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财务信息和市场信息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机制,知识和技术的指向性明显。会计报告的内容就有了新的要求,增加了获取最准确的数据辅助决策的难度。

2.4知识经济要求事业单位有一批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

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有一批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新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需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模式有所改变,而且急切需要一批精通业务的综合性管理人员。会计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还必须要求掌握比较新的财务基础知识。不只是具有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基本基础,而且应熟悉国际上通用的管理会计和审计知识,进一步掌握相关经济、法律、财税、金融知识,基本具备现代会计管理能力。

2.5知识经济将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改变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决策三项内容。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拓展了传统会计的智能。知识在会计工作中成为重要部分。并要求事业单位会计要参与企业单位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和信息,这将成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充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才能了解市场的竞争状况。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也需要依靠市场生存,所以,如何提高自己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资金发挥最佳效果直接关系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整套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成为必然选择。

3应对知识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创新策略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法制建设。其一是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另外是为了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规则的秩序。相关部门应对照《会计法》出台的各项法规,对本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运行受到一定监督,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维护会计准则的法规,很规范的对国家财产进行保护,更好的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国家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对于那些国家财产保护的实绩进行宣传并且奖励,而对那些违法行为则追究到底,以打击挪用公款,公款吃喝现象。

第二,进行事业单位财会各项相关制度的改革,应该具体明确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基本职能,即规范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以避免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会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的相互影响,克服并相应改变过于重视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加以轻视,并能够结合事业单位具体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到支出结构的优化组合。最后,要注意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管理绩效的考核管理,以巩固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革新成果。

4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带来双重影响,在对其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的同时,还给其提供一个进行改革创新的机会。因此,财务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绩效考评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建设等方式保证财务管理的各项政策得以实施。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应对该形势的到来,合理进行改革,极力争取自身能够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中作用较大的一个角色,并且最终可以直接转变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进而加快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作者:杨晓晰李凤泽单位: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财政局资金管理中心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