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影视制作论文

时间:2022-03-19 04:09:13

导语:在影视制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影视制作论文

影视制作论文:Premiere课程设计影视制作论文

1基于项目教学的Premiere课程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课程设计任务设计为项目来做。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学生无主动设计而言,基本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安排步骤进行的。然而,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进行主动性以及创新性设计,对教学的成果起到促进作用。项目开发一般是通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等几个步骤组成的。本文以摩托车广告为题进行Premiere课程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组由4-5人组成。

2课程设计的项目开发阶段

2.1需求分析。项目组长从教师获取任务,即利用Premiere制作摩托车广告。获取任务后,项目组进行需求分析的制定。首先,确定用户的功能,即视频广告是以推广为主要目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其购买欲望以配合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其次,确定开发需求,使用premiere进行影视制作。最后是广告设计需求,确定广告剧本;确定广告中的特效使用,包括转场、视角转换,合并视频音频以及声音的淡入淡出等特效;确定视频的输出格式,使用AVI格式。

2.2概要设计。概要设计由全组成员讨论通过,并两个组员进行撰写。摩托车广告视频制作的概要设计如下:(1)介绍摩托车的几款热卖车型;(2)视频剪辑。将三段视频放入三个轨道上,首先截取人物和车辆被铁笼笼罩的几个画面。其次,将截取好的明星驾驶摩托车的画面放入第一组画面后。最后,进行视频拼接,调整合适的时间间隔以及时长;(3)视频音频特效。首先,广告图标的特效运动中在添加关键帧。其次,五张热卖摩托车广告的图片切换采用了Dissolve特效。再次,短片之间的特效,使用CrossDissolve,Swingin,Diptoblack等,一般维持1秒钟左右;(4)音频文件处理,将音频文件时间长度处理成与视频文件一样,在音频结束处添加淡入淡出特效;(5)渲染,按回车键对文件进行渲染输出格式为AVI视频格式。

2.3详细设计。(1)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的处理,制作热卖摩托车的宣传图片。将热卖车型的图片结合在一起添加视频转场。如图1中的视频轨道1所示;(2)截取三个短片进行拼接,并添加转场特效。如图2中视频轨道7所示;(3)最后,添加上音频文件,并在视频、音频结束的位置加入淡入淡出特效;(4)最后对影视制作进行渲染,输出AVI格式视频。

2.4项目测试。项目组要对制成的摩托车广告短片进行项目测试,组长选择两名同学作为测试人员,按照需求分析,测试广告视频课程设计成果是否达到需求设计上的要求,例如测试广告中的特效是否满足需求中的设计要求,广告中的图片是否处理完毕以及声音特效是否处理。最后,还要进行项目评价,从组员的自我评价开始,包括自己完成的任务的优劣,得到的经验等情况,之后进行互相评价,最后组长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让所有成员认识自己的工作以及作品的有点及缺点。

3结束语

本文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设计。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项目测试四步项目开发流程,进行摩托车视频广告的Premiere课程设计实例研究。从实践效果来看,本文提出的项目教学法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并为其他影视制作课程的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姜林峰 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影视制作论文:遥控多轴航拍系统应用于影视制作论文

多轴飞行器是一种配备两个以上旋翼轴的旋翼航空器,由安装在轴末端的发动机,通常是电动机驱动,带动旋翼产生上升动力。与直升机不同,多轴飞行器旋翼的角度固定,通过微调每个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改变旋翼的转速,用不同旋翼之间的速度差所形成的力矩实现飞行器的前进、俯仰、平移、转向等动作。由于每只旋翼的直径较小,相邻桨叶转向相反,且与飞行器支架刚性连接,活动部件很少。因此,与同为可以悬停的直升机相比,同级别的多轴飞行器本身的固有振动较小。基于这个突出特点,多轴飞行器是天然的航拍平台,辅之以多功能遥控器、航拍云台、摄像设备,多轴飞行器即可摇身一变,升级为遥控多轴航拍系统。遥控多轴航拍系统具备审批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场地要求低等特点,已经在航拍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地位。当然,遥控多轴航拍系统也并非完美无缺,基于现有技术条件,抗风能力弱、飞行范围小、续航时间短、特技动作少、飞行速度慢等缺陷还难以完全克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系统应用范围的拓展,难以从根本上取代载人飞行器和传统无人航拍器材的主导地位。

1遥控多轴航拍系统的优势

1.1飞行审批手续简单

目前,我国对民用航空采取的是比较严格的管制措施,《中国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进行飞行活动,应当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这就要求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飞行都需要向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申报。不仅报批周期较长,而且对申报主题的资格限制也相当严格——一般单位或个人很难得到审批。相对而言,小型无人飞行具备体积小巧、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等特点,在非特殊区域外飞行时,基本不需要审批。因此,使用小型无人飞行器进行航拍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设计影视制作成本低廉

遥控多轴航拍系统在本质上属于航空模型,所需要的设计方案、配件、耗材等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购置便利。尤其是近年来迅速普及的遥控多轴飞行器,与传统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相比,具备整体设计简单、电气件一体化、机械结构坚固、影视制作过程简单等突出特点,对影视制作者动手能力的要求亦较低,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初学者也能影视制作出简单的遥控多轴飞行器。

1.3操作简单不易失控

目前,遥控多轴航拍飞行器必备的飞行控制系统均内置有智能失控保护装置,通过与GPS和遥控器交联,能够实时感知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并做出反馈,精确调整各个发动机的功率,实现飞行器的平稳控制。另外,智能失控保护装置还能确保飞行器在失去遥控信号的极端情况下,也能自动悬停,并在信号消失且无法恢复的情况下,精确找到起飞点,以事先确定的安全路线和高度自动降落,最大程度上避免飞行器的坠毁。

1.4飞行环境要求较低

多轴飞行器的体积优势令其在起飞与降落环节对场地的要求极低。我单位配备的是国产大疆四轴飞行器,最小携行状态直径约0.6m,工作状态直径约0.9m。通过测试,其最小安全起降面积不超过9m2,最低安全起飞高度不超过3米,最近安全遥控距离不超过2米,对航拍环境的要求极低,非常适合在楼宇、景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使用。同时,由于多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是通过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来实现,在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的调节下,能够实现飞行姿态的精确控制,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无论是在街道、立交桥等复杂开放环境,还是在车库、展会等密闭环境中,均能实现有效控制,将一旦发生坠机后造成附带危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遥控多轴航拍系统的缺陷

2.1飞行范围小、续航时间短

就动力源来说,与传统的油机相比,电机的功率密度较大,达到最大输出功率的时间较短,且体积和振动均较小,安装方面,后期维护简单。因此,绝大多数航空模型选择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多轴飞行器亦不例外。目前主流的多轴飞行器使用的多为无刷电机。但是,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则无法回避电池能量密度低的天生缺陷。与生物燃料相比,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大约仅相当于汽油的1/30,持续输出最大功率的时间太短。以目前我部使用的四轴飞行器来说,电池型号是双天的XP50003GT-S,电压11.1伏,容量5000毫安,最长持续飞行时间仅为8分钟。出于安全考虑,持续飞行时间通常控制在6分钟以内。在执行拍摄任务时,如此短的时间仅能满足一个镜头的拍摄需要,如果需要反复拍摄的话,只能通过多次起降来实现,拍摄效率较低。

2.2飞行速度慢、特技动作少

就飞行原理来说,多轴飞行器的行进、平移和转向所依靠的是不同桨叶之间的转速差所产生的升力差。由于没有配备专用的推进发动机,多轴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较慢,在100米以上拍摄移动画面时会出现速度不足的感觉,画面出现长时间停滞不动的现象,缺少航拍纵览全景的流动感,所以在广袤空旷的地域进行长距离、快速航拍时不宜使用。此外,多轴飞行器的外露连接部件多,亦不适合在林地、灌木间做比较复杂的机动动作。

2.3飞行载荷小、抗风能力弱

多轴航拍系统的动力来自于电动机,虽然自身重量较小、提速较快,但冗余动力小,在提供正常飞行动力外,难以承载多余重量。就我部配备的多轴航拍系统来说,只能挂载重量不超过200克的GOPRO运动摄像机,且只能在4级风的情况下飞行,如果地形复杂,需要机动,则飞行条件还需要降低,一般不能超过2级风。

3如何更好地发挥遥控多轴航拍系统的作用

3.1做好前期筹划,细节考虑周全

根据脚本制定周密的拍摄计划方案,做到谋划在先。在升空拍摄之前,要对拍摄范围内的景物进行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找出最能突出形象、气质和品格的景物来,并根据影视拍摄连续性的特点,确定航拍线路、方位、高度和频次等,形成连贯的摄制方案,争取做到全局在胸,一次成功。

3.2统筹工作全局,突出航拍特点

飞行器在空中拍摄时应选择大气透明度高的天气和时间。除非特殊需要,操作时尽量不要迎着阳光方向拍摄,防止镜头进光。飞行时注意事先查看拍摄路线上方的电线、树枝或其他障碍物。在环拍景物时,注意合理设置遥控地面站,或采用地面车辆伴随控制的方式,避免失控发生。

3.3灵活把握时机,提升拍摄效率

就现有技术条件,多轴航拍系统存在动力储备小、飞行载荷低、抗风能力弱等天然缺陷,难以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的拍摄任务,因此,在实施航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前期筹划,选好起降点,规划理想飞行线路,尤其要灵活运用气象条件。以我部为例,尽管原则上不能在复杂气候条件下使用遥控多轴航拍系统,但在具体情况的处理上则可灵活对待,例如拍摄部队训练时,在做好飞行路线规划的前提下,提前完成设置起降场地、输入GPS信息等工作,即可在雨雪间隙择机迅速起降,完成复杂条件下航拍任务。

作者:魏世亮 张洁 段再超 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影视制作论文:课程教学改革影视制作论文

1课程的创新内容

过去学校传统的课程只是局限在一些视频编辑软件的学习,如:AfterEffects、Combustion、Premiere的学习,而实际上影视制作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基础理论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再加上实践的操作训练,笔者总结了几个模块课程,具体如下:

1.1材质

材质模块在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中,应属于最出效果的重点课程,是掌握影视后期制作中质感及光影表现的关键课程。通过学习材质节点相关知识制作生活中各种质感,学习展模型UV,贴图绘制制作复杂生物体及场景,学习灯光理论知识,高级渲染器使用,学习分层渲染和合成,表现复杂真实的幻想世界,学生可以深入掌握高端质感表现的专业技能。

1.2动画

动画模块在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中,是关于镜头控制的部分,是掌握影视后期制作中镜头语言表现的关键课程。通过学习路径动画、GraphEditor(曲线编辑器)、艺术设计课程之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谷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5影视包装镜头语言的运用,并渗入动画12法则,学生快速掌握影视包装高端镜头制作及动画节奏控制的专业技能。

1.3动力学

动力学模块在影视制作课程的学习中,是难度最大的课程,是掌握影视后期制作中自然效果模拟的关键课程。通过学习粒子动力学、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特效制作工具,学习表达式应用、布料解算、Hair(毛发制作)、Realflow(流体制作)、群组动画等知识,学生能够掌握自然动力模拟制作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对特效自然动力模拟制作的技能要求。

2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要想改进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改革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等,具体方法如下:

2.1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相互学习,独立思考。同时,学校会主动与当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邀请了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的相关节目负责人、北方传媒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邦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同时也会不定期的把本专业学生送到这些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和锻炼。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1)自主式学习

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导向的,因此必须使教育更加适合每个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或者叫个性化。很多学生愿意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学习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开放性教学,为实现学生这种自主式学习提供条件。

(2)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是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结成对子,分成小组,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协作式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出学习好的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学习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训练向优秀的学生学习,拉近彼此的距离感,刺激学习差的学生更具紧迫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提早体会到团队协作力的重要性。

(3)指导式学习

教师在整个教与学中还是起到一个主导把握的作用,教师需要给学生指明目标和方向,如果学生走错路或走偏路,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过来,不能大撒手不管,要有比较详细的课程指导计划。指导学生如何控制学习过程和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

3实训环节的改革

影视制作课程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训环节的设定是整个教学目标完成的重点部分。

3.1灵活开放实训室的时间

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外,其余时间应向学生全部开放,只有充足的实践时间,才能让学生做出好的作品。

3.2灵活改变实训内容

学生所创作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训,例如:“DV拍摄技术”、“视频采编软件”等设备软件操作类的实训课程,可以多上机训练;制作专题片、娱乐节目等综合类的实训课程,可以通过教师布置项目任务,让学生设计创意节目方案,书写文案,最终完成实训项目。

3.3灵活变通实训教学的内容

在原有的影视制作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创新类别的实训内容,例如:让学生尝试拍摄微电影、音乐MV、学校短剧、文艺演出、文艺访谈、记录片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爱好,自己选择实训的内容,从而真正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4创新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将传统的只重视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转变为期末大作业考核和平时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学生将以课程答辩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学生讲述自创的影视作品,由学校老师和业内人士给予成绩和点评。通过这些方法,拓展了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作者:谷冰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数字技术与影视制作论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创作者,尝试使用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和其他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与数字媒体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到数字视觉艺术,不仅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净化心灵的作品。

事实上,现代艺术的发展逐渐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工具,而计算机的诞生则则满足了这一需求。从内容上来看,电脑被看做成一个简单的辅助空间可视化工具,然而它的实际价值却并不仅比于此,电脑带来了审美的一场变革,丰富了媒体的表现方式。并且,许多计算机艺术的发明者与创作者,认为计算机的作用很大,不能只拘泥于表现一种艺术创作,它还能延伸成为独特的内涵,发展成艺术家的重要工作助手。

计算机通过数字方式和增强电影影像,打造许多神奇的画面,不仅能构建数字化的棚外场景、打造优质的滤光效果、合成数字化的影响,而且还能够修复增强数字式的影片、生成信息化素材、去除不必要的数字式线痕、集成胶片素材等等。山此可见,计算机的作用非常巨大,丰富和推动了数字化视觉艺术的制作。

与传统铅笔相比,电脑相对简单、廉价,计算机的生产与工作效率非常快,能够满足音乐创作者与艺术家的使用需求,即一种生产型的“罐头”。并且,计算机可通过自身的技术构造,提供一种艺术的替代品,即所谓的“艺术”麦当劳。此外,计算机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在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有很多令人烦恼的地方。

首先,电脑是科技的产物,自然与现代和传统的冲突。而怎样把传统的艺术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淬炼,实现与新电脑媒体融合,这将成为现在和未来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目前,全球的许多电脑设备大多会使用同样的软件工具,如果全部跟随主流,艺术创作将划船到极限,从而失去的艺术之美和深度。其次,如前所述,方便的工具,容易造成个人风格的缺失,和失去视力,因为一旦造物主过去依赖电脑修改功能,创造性动机是渐渐退去,例如:使用PHOTOSHOP摄影师可能如此,不拍照的决定性的时刻,如果使用计算机创造模拟化的环境,然后进行一定的修改。这样虽然能取得快速的效果,却没有艺术内涵。

也就是说,计算机艺术虽然与传统媒体的表现方法与表现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过其根本上还是无法在模仿过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风格。因此,怎样从过去的意境中破局,创造更加新颖和符合艺术内涵与艺术价值的计算机艺术,将成为计算机自成一格的关键要点,而不仅仅是带来新的艺术表达方法。

影视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的命运:通过数字化影视,传统的娱乐设施遭遇新技术的洗牌,数字化新时代诞生。当影视观众被其他传媒所吸引的时候,影视必须通过变革才能获得市场生存的机会。数字化运算创造出的多层合成的神气场景、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同时,配合上没有幕框的超大银幕视觉效果、真实的现场观影感受,这都是其他传媒没有的影视优势。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活动影像节目,影视数字化可提供娱乐化的特效节目、零距离的虚拟现场、动感时尚的电影种类,更加拉近观众与影视的距离。影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工具,使影视制作实现了全球化、娱乐化、多元化与随机化。

影视后期软件的操作界面越来越像电脑主机的配置,应尽可能低实现集成化、板块化,形成美观的影视视觉效果。过去的繁琐的影视制作流程,比如剪辑、特技、字幕等多集中在相同的后期软件中。比如COMBUSTION,DIGITALFUSION等技术软件实现了升级优化,具备的功能非常多。正是因为技术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软件的集成化成为许多软件)‘商的技术研发重点。

随着数字技术成熟,光和速度,实现虚拟映像通过媒体传播,复制不再是一个模仿、替换真实或虚幻的错觉,数字世界山虚幻变为现实。山于能快速地吸收和输出数字图像语言,形成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信息。因此,艺术行为是明显不同于之前,艺术家在大量的图像信息,选择、过滤、重组,不仅使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视野,拓宽视觉效果,更多地使用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意义存在的血管事件和与观众的互动。

数字电影和电视从根本上改变了命运的电影和电视,数字电视,创建一个新时代的娱乐设施。当电影和电视观众吸引其他媒体,电影和电视只能活再次创新。数字操作创建多层合成空气,声音音效,没有窗帘盒山影院大屏幕画面的即时性和真实性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娱乐,动作片,虚拟场景,各种各样的新计划将为移动图像显不生产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对于影视生产与广播来说,数字方式的出现,更能实现影像的多元化、随机化、市场化。

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从计算机和网络虚拟现实,改变极大的艺术创作,是实验的先锋艺术家热衷于新媒体和材料和寻求新的艺术形式,数字技术从出生日期和革命影响影视制作方式,扩大影视表演的空间创造出人们从未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甚至想象不到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产生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并提出一套新规则。从最早的观众接受,到现在已成为一个参与者,过去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形式,现在划分为平面绘画和三维雕塑,形象领域在未来将会展现重要的视觉艺术效果。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度等新媒体技术发展,未来的视觉艺术将呈现更高的质量,这将促使传统视频技术的新一轮技术革新。数字设备价格的下降,大容量硬盘的流行,流行的个人编辑软件的应用,使个人工作站架构成为现实,电影和电视变成个人的一项民事活动。同时,从性质上来说,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就像电影和电视的电影和电视,电脑和电脑。我们应该注意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关心文化和现实的经验。使数字和电影和电视,电影和电视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影视取得更大发展。

科学和技术帮助人类突破心灵的障碍,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创造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不可避免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因为人们儿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重要性在于凭借限制性的条件来进行穿孔,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进行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同时,艺术的价值并不是单一的,它不仅的艺术品自身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呈现一种对艺术的深层次思索。因为很多科技艺术家也是大自然的爱好者,不论使用什么方式的科技,来源于大自然与生活的职能结合,才能成为重要的艺术创作素材。所以,不管未来世界怎样变化,科学与技术都是艺术家意识形态的拓宽,是一种“高感度”的美学创作。

从诞生之日起,数字技术就给影视制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影视表现空间和变现能力,呈现出许多人们以前无法想象的艺术效果,甚至向所未想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同时,数字技术还丰富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形成一整套新规则供我们理解与运用。总而言之,新的数字技术丰富了影像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影像受众的需要。

作者:夏丽珍 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多媒体技术下影视制作论文

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会给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带来巨大变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对于影视制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制作软件的出现,不仅仅给影视制作人员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思想。但是,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就忽略影视制作过程中的传统技术,影视制作人员要掌握好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科学运用影视制作技术,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一、关于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基于计算机的发展,从数字技术发展而来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多种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将多种信息的采集、存储和表现等属性按照其内部规律,使其产生逻辑联系,让各种信息对外具有整体交互性的特点。作为近几年的热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己经成为影视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应用之一。如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数字技术、数据编码等技术的飞速进步,己经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做好了基础保障,正在促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走向成熟。

如今在影视制作中,影视制作技术己经成为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影视制作技术人员,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创意和奇特想象,都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实现。众多优秀的影视制作软件,功能强大,在提高影视制作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一,也给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

二、多媒体技术在影视技术中的应用

(一)传统影视技术在影视作品中应用

传统影视制作技术,对影视拍摄过程中的拍摄环境、拍摄器材要求高,影视后期制作往往难以满足影视作品的要求。传统影视拍摄中,多采用磁带进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导演利用对磁带的剪辑掌控,完成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在剪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如果想对某一场景进行时一间和场景的更换,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在剪辑过程中,对磁带内容,按照作品所要表的达具体含义,完成线性剪辑,保证影视作品的连贯性。对于作品中某一段场景内容的改变,只能通过重新录制进行作品内容的更换,不仅浪费时一间,也加大了影视作品的投资。这样的剪辑,过分注重剪辑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如果剪辑技术人员对作品理解不够透彻,难以保证作品质量。

(二)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影视制作带来了巨大变化。多媒体技术通过自身优势,解决了影视制作后期的各种问题。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己经超过了影视制作后期的范畴,包含了影视制作的前期准备、影视制作过程中的编辑剪辑和影视作品的后期。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己经渗透到影视制作的各个方面,掌握和利用好这些先进技术,对影视作品的创作将产生重大意义。

三、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影响的表现

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己经涵盖了影视作品的方方面面,对传统影视制作技术的缺陷进行了重要弥补。利用多媒体技术,保证了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不会产生损耗,加强了质量保证。基于现代计算机存储量大、存储介质轻便,可以为影视作品的存储、运输提供良好的基础。对数字化的影视作品,能够随意进行编辑剪辑,灵活掌握影视作品各个场景的播放顺序。如果影视作品的制作规程中发生错误,则可以方便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影视制作各个周期,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为影视作品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一)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影响的表现

如今,影视制作己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在动画制作中,许多有条件的电视台己经组建了自己的动画制作团队,开发了自己的制作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便捷进行动画作品的制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摆脱了以往的动画制作周期长、制作难度大的特点,给动画制作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制作质量上的提升,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制作效率。

多媒体软件的大规模应用,给影视制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特效带来了深刻变革。利用多媒体软件,通过软件提供的暗处理、加阴影等各种处理方法,能给影视作品带来效果良好的三维动画,如果需要,还能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外在场景等,进行变化更换。在影视制作过程中,主创人员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影视作品中创造出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场景和物品等。多媒体技术对于影视作品的表现,通过多媒体相关软件,可以将拍摄镜头和设计制作的场景完美结合,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性。

影视作品的编辑,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两大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非线性编辑己经对线性编辑有逐渐取代之势。如今,非线性编辑,在加强影视作品表现力方面己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影视作品的画面编辑和声音编辑影响深刻。以往影视作品的画面编辑,只能在己经拍摄完成的基础进行简单的剪接删除,而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影视作品的画面进行编辑,利用多媒体软件,仅需通过鼠标的拖拽,就能轻而易举的完成影视素材的时一长、画面的色调和画面配音等。多媒体软件之间的配合使用,能给非线性画面的编辑提供更大的便利,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非线性画面编辑中,利用多媒体软件,可以对影视声音按照影视作品的需要表达效果,使影视作品的立体感更强,给观众更大的冲击力。在影视作品的声音编辑中,将声音独立制作,根据影视作品的需要,使用多媒体软件可以对声音进行完美处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给影视作品的声音处理,不仅能带来便利,也能带来极大的自由度。在声音处理后期,不论是影视作品声音的常规处理还是声音的特效添加,多媒体软件和技术均可以轻松满足要求。在画面和声音的最终混录之前,利用相关软件,对声音进行不同的音效处理,包括效果、均衡等,对声音质量的保证,有着重要意义。

(三)多媒体技术对于影视出版和发行的影响

影视作品,只有进行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影视的出版、发行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现在,影视制作技术己经越来越依靠多媒体技术,制作设备己经逐渐被相关数字设备所取代,现代化的数字处理设备,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己经大大超过设备自身的价值。在影视作品的存储中,原来存储发行方式,己经被取代,更多使用现代化的存储设备进行发行。在全球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影视作品依靠传统媒介发行的时一代己经过去,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就己经实现了数字化,方便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影视作品的数字化,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影视作品的制作技术中,不仅仅给影视作品的制作、剪辑和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一也给影视作品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极大丰富了影视作品。

结语

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一,对影视作品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促进影视作品的发展,对影视制作相关人员来说值得思考。虽然多媒体技术给影视制作技术带来极大了便利,但在影视制作中,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仍需要保证影视制作的艺术性,确保影视制作精神的独立,为影视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

作者:林琛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讲师

影视制作论文:工作室制影视制作论文

一、“工作室制”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大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也有采用“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相补充的模式,还有独立开展“工作室”进行创新性教学的模式。那么,“工作室制”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哪一种在影视制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中更具有优势?

1.教学目标制定上

课堂教学普遍以学科理论为支撑制定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但是缺乏与市场需求的动态联系,容易形成培养的脱节和滞后,行业适应性相对较弱。“工作室制”更便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动态接轨,使培养更有针对性和行业适应性,但是对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弱。

2.教学理念上

课堂教学偏重以讲授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能力提升,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学习动机往往是被统一设计好的,不能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该模式对于能力普遍化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相对较弱。“工作室制”培养基于体验式学习观,认为知识是由客观的社会知识和主观的个人知识组成的,认为学习过程是社会与个人交互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侧重于在实际应用中提升知识和能力;学习动机是由学生进入工作室自行设定的,便于驱动学生不断检视与督促自身学习行为。在教学方式上有助于采用一对一、手把手的形式,关注个体差异性,调动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个性发展。

3.在学习模式上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先学后作”,学生要按照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或技能进行验证、拓展学习,而后,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虚拟设计的项目进行课堂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和内化,这种注重客观的“社会经验”经过迁移和转化为学习者所理解的方式往往会因为学习者知识结构的不同,理解与接收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的脱节。“工作室制”本着“先做后学”的原则,使学生在进入学习之前,通过体验对于直观的知识、技术具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通过学习将主观的“个体经验”和客观的“社会经验”相结合,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建构,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策略上,课堂教学更多以集体学习为主,鼓励小组合作研究或创作,教师指导是基于普遍化基础上的随堂指导,在教学方式上更便于管理,但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灵活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室制”依据个人学习目标,主要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和合作,导师可以结合不同小组的不同内容、不同问题、不同对象进行随时随地指导,在教学方式上管理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学习内容、时间上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4.在师生关系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角色,学生多数是被动接受者,师生关系实质是“主动—被动”的主客关系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室制”中导师充当师傅引领的角色,为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师生往往是在共同协作甚至创作中共同学习,能够使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真正的“主动—主动”的双主体模式,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在评价方式上

影视制作学习评价往往采取考试和实践作品相结合的综合方式,侧重于结果,对于学习或创作过程监控不足,因此,评价方式不够客观、动态。“工作室制”是教师在工作室学习以及创作过程中随时随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习者进行观察和考查,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动态地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对于学习者问题解决更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但是,需要教师付出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更多。从学习效果、能力提升与行业适应性来看,课堂教学很难充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或所需进行选择,因此很难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更多是在教师影响下的指导和学习,很难将学生个体创造力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适应能力上,学生所学内容比较局限而很难尽快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工作室制”中,学习和训练模式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特点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者个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达到效果;在技能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手把手指导,教师的人文意识、道德修养、职业精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在适应性上,相对课堂模式,学生能够更快地与市场接轨并适应行业发展。通过比较分析可见,相比“课堂教学”模式,“工作室制”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个性化优势和培养效果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发挥和创新“工作室制”模式在影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影视制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影视制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室制”影视制作能力培养要素

(一)导师或导师团

导师或导师团是由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教师、技术人员、艺术工作者等担任,是“工作室制”培养中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和传授者。

(二)学习者

学习者主要是指进入工作室接受学习或训练的学生,通常是由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是“工作室制”培养中能动的主体。

(三)学习环境

工作室的学习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技术环境、艺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包括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空间环境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或训练所需的一切空间场地,包括教室、实验室、工作室、实习场等空间场所,为工作室培养提供场地基础;技术环境指开展工作室学习或训练所需要的技术工具和技术系统,是“工作室制”培养的技术保障;艺术环境指工作室内部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是工作室培养的软化环境;制度环境是指工作室建设所需要的相关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软化环境,构成了“工作室制”培养的环境基础。

(四)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是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追求一个共同的事业。”在“工作室制”培养中,实践共同体是“工作室制”相关要素的总和,包括导师或导师团、学习者、学习环境以及工作室的历史、习俗、文化、制度等所有因素,包括有形和无形两部分。实践共同体使“工作室制”培养的相关要素系统化,其自身又是社会共同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三、“工作室制”影视制作能力培养策略

“体验式学习的目的性意味着首先必须确定以下两点,学员的‘欲求’,即学员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学员的‘需求’,教学者认为学员需要的东西。”“工作室制”影视制作能力培养策略也需要在此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导师规划和学生欲求相结合,进行目标规划、职业定位、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设计与培养,使学习者的群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都得到发展,实现“工作室制”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

与常规方式不同,“工作室制”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依据市场需求,重视能力培养,创新设计不同的培养路径。首先,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规划定位,指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职业。其次,将培养目标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为制定训练总规划提供依据。再次,具体落实到每个阶段,需要将总规划再进行分段分解,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三下学期结束,每个学期为一个段,形成工作室“五段训练”计划,每个阶段侧重的形式、内容、特点各不相同,通过反馈以不断改进和修订总规划,使学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最后,学生将通过进入行业得到检验并形成最终反馈,便于为“工作室制”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二)创设学习情境增强感知

情境是与相关知识、能力的发生、存在相关联的一切系统,影视制作能力的相关知识、能力的学习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撑。在影视制作能力培养中,大部分初学者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传统课堂教学往往通过预先向其灌输一定的概念、理论甚至方法,使学习者被迫预先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这种方式实际上割裂了知识、能力与情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工作室制”培养是将知识和能力的发生还原于现实真实情境,再进行去情境化的方式,使学生感知具体、把握抽象、建构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形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系统。

1.进入情境具体感知。

进入“工作室制”的初学者需要通过具体感知,利用情境化等方式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具体感知经验。例如,定位于摄影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跟随创作团队进行拍摄准备和观摩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摄影师如何操作摄像机,如何安排画面合理构图,如何运用技术恰当表现,如何布置机位和镜头进行场面调度等,初学者可以在观摩导师甚至成手的演示中获得对于摄影镜头的初步感知,并通过导师的指点或者评价了解摄影的基本技术知识、技术标准和审美原则,积累自己宝贵的经验。情境化的过程与课堂不同,它并非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技术强化甚至审美感受的,而是综合了知识、技术、艺术、素质的丰富系统,开放地面向每个学习者,考察个体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类似过程获取自身所需的学习经验,通过模仿练习参与辅助性的工作,不断增强自身的信心而使自己尽快适应工作室的学习。这种方式不仅是“工作室制”初级阶段培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工作室制”进行新手评价或者新手选拔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2.对比情境反思观察。

影视制作能力的学习必须经过反思观察才能缩小知识内涵,使学习者真正获得个人感悟,形成自身经验。“工作室制”培养可以通过对比情境培养学习者的反思观察能力。这种对比既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情境对比,也包括自己与自己的情境对比。例如,在摄影能力的培养中,尽管初学者获得了具体感知,但在实践中仍然会和成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是技术问题?拍摄手法?拍摄观念?拍摄经验?这些情境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应当如何调整使自己的水平接近成手?初学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反思实践,促进自身的摄影能力的提升。另外,对比情境还可以是学习者个人不同情况的对比。例如在景别的运用中,什么情况下运用比较恰当?什么情况下不恰当的?什么情况下可以反用?通过对不同拍摄情境的感知体验进行对比分析和反思观察,有助于弄清影响景别形式和意义的关联要素和无关要素,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指导认知和实践。在实际课堂教学上,这些问题往往被过于简单化了,甚至纯粹成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生没能真正理解也就不能更好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

3.脱离情境抽象概括。

“工作室制”培养不仅需要将知识和能力进行情境化,也需要去情境化,使学习者能够将知识、方法、能力通过脱离情境后的抽象概括指导形成自身知识体系。对于定位编导的同学,需要了解编导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策划与构思、组织与调度、构思与创作等,但是如何能够使编导工作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的感知和建构,但是,这些知识仍旧是零散和碎片化的,需要通过抽象概括、实践验证形成系统,因此,学生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理论方法等来充实和提升自己。可以通过导师推荐书籍、作品,组织讲座或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实践过程引导归纳和提炼,使学习者能够将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知识经验在相互作用中发生活化反应,通过反思内化不断检验、纠正自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建构自己的影视创作知识、能力与方法系统。

4.再情境化行动应用。

真正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某种知识或能力,最关键就是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扩大知识和能力的外延,促进其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与转化。再情境化就是在社会真实情境中,将其知识、经验和能力整合运用到实践中的学习过程,这个阶段适合高年级学生。例如,定位摄影的学生可在实战项目中从事以摄影为主的工作来全面检验自身的摄影能力,定位导演的学生可以独立担任作品的导演创作工作。通过将自身知识、经验、能力、素质应用到具体实战中,在真实的现实情境中重新审视、检验自身对于知识、技术、艺术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重新巩固和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需要为学习者所承担的项目进行把关,帮助学习者分析情境化的复杂因素,使其确立在实战过程中行动应用的目标,以及对于自身知识、能力检测的重点,最终通过自评、他评、导师评价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完成学习过程。

(三)通过实战训练提升能力

“工作室制”模式下,运用实战训练是促进学生影视制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其前提必须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开展。实战训练在形式上可以采取社会实战、校企联合实战、学校实战等;在内容上可以采取商业实战、竞赛实战、创新创业实战等;具体实施可以采取日常化单项实战训练和项目化综合实战训练两种方式开展。通过实战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通过行动应用得以检验和巩固,技术和艺术能力通过行动应用得以转化和提高,人文素质通过行动应用得以综合提升,最终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日常化常规训练中,为提高能力导师可以根据学习者个人特点规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其中,技术操作和应用能力大多是显性能力,通过短期强化训练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导师可以引导学习者采取主题性拍摄、规定性剪辑、项目式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有目的地进行拍摄、剪辑、后期合成等实践活动,提高动作技能的准确性、速度型和熟练性,以提高影视制作基础能力。而导演、编剧、摄影、摄像、剪辑、制作等能力的提升需要艺术能力的支撑,艺术能力是一种隐性能力,需要通过观念渗透、思维启发、方法感悟和学习引导等方式来不断唤起、启悟和激发。在工作室学习情境中,导师可以通过工作室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给予学生一定艺术观念的渗透,带动学生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艺术修养,形成懂技术又懂通艺术的软性学习氛围。进行技术训练时,导师可以不断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等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找到更有新意的表现方法,反思创作中方式、手段、元素使用等方式,打破惯性思维模式,不断创新、融合技术与艺术寻求突破。在综合项目训练中,导师需要精心策划适当的实战项目,以竞赛实战项目、创新创业实战项目和商业实战项目等为依托,使学习者按照能力分配角色参与实践。竞赛实战项目是针对专项竞赛活动而设计的创作项目,具有很强的规定性质,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表现某项主题或完成某项规定要求,容易形成驱动力并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信心,适合低年级学生参与。竞赛实战项目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技术操作、技术应用和技术创作的熟练性、整合性和创意性。创新创业实战项目是基于某种新理念、新事物、新技术而尝试开展的,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创意项目,能够刺激其探索的兴趣和创业的动力,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影视艺术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适合中年级学生参与。在创作能力提升上,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学生在影视拍摄、剪辑、音乐、音响、用光、置景、后期合成等方面的动作技能的熟练性、整合性和技巧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促进社会适应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商业项目来源于市场,由客户邀请工作室制作影视作品并付给一定报酬的赢利性项目,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适合高年级学生参与。与学校学习不同,实战项目都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有目的性地应用技术,商业项目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往往要求较高,能够提高学生动作技能的熟练性、准确性和流畅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应用并掌握前沿技术,以适应行业化发展需要,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市场思维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技术能力、艺术能力、人文素质综合运用转化为经济价值。

(四)通过实践共同体提升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影视制作能力的高层部分,包括人文态度、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等,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在“工作室制”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实践共同体的特点来培养和提升。实践共同体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是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共享目标、意义和实践;其二是共同体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个体是更大集体中的一部分,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大的社会集体中的一部分,有助于共同体之间共享目标和实现价值意义。其三是共同体必须是能够使成员的身份发生动态变化,如从新成员到成熟成员,实现身份和意义的再生产循环。因此,“工作室制”所包含的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共同体,能够使每个成员在共有目标和信念的支持下,在导师或导师团的示范下,在成员的协同作用下,不断发挥自身价值并生成新的意义,使个体素质和集体素质得以提升。

1.工作室目标共享与信念凝聚。

“工作室制”的实践共同体是由多个为了实现共同学习目标的个体组成的。作为外部的条件,每个工作室都共享一定的传统、文化、习俗、理念和精神,它们有助于促进并影响着工作室成员共享目标、凝聚信念。作为内部条件,这种信念作为驱动力影响共同体内部每一个成员思想、意志、品格的形成。实践共同体凝聚与否,取决于目标、氛围、格调的生成,也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持续性建构,每一个环节甚至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工作室成员的发展。那么,如何能够使工作室目标共享与信念凝聚?首先,共同体建设应当具备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各项目标与机制运行能够得到合理保障,使共同体成员之间能够公平、共享、共建。其次,共同体建设应当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共同体成员的精神成长提供适宜土壤和情感归属。再次,共同体建设应当具备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实验室、技术平台、实习场等实践系统的建设,为共同目标达成与信念凝聚提供物质和条件保障。

2.导师(导师团)典型示范。

导师或导师团是实践共同体成员学习上的领航者,心灵上的引路人,在工作室中,他们是“师傅”,也是“先知”,又是“朋友”,师生之间的多重关系让导师(导师团)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更为亲近,因此,导师(导师团)的认知、态度、情感、行动对学生具有一种示范作用,导师(导师团)的创作观念和方法也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共同体的成员。尤其当导师具有一定的威望之后,其言行举止、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方法、价值观念等都会具有一种典型示范作用而影响着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甚至影响整个共同体的发展。因此,“工作室制”中需要导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管理和教育水平,发挥人格魅力引领共同体成员共同提升素质,形成良好人格。

3.工作室成员协同发展。

作为一个实践共同体,工作室成员之间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从工作室学习特点来说,任何一个成员的学习实际都是与其他成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探究、讨论、协商,获得共同的意义;从影视制作特点来说,任何一个作品的创作都需要一个小组甚至团队合作完成,实践共同体中成员相互之间不仅需要沟通、交流、分工、协作,还需要相互支持、帮助、配合,任何一个作品的创作都是共同体成员的共同结晶。另外,在上下届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成员和老成员的交替,具有一定资历的老成员往往可以作为“师傅”对新成员进行指导,形成了相互之间知识与能力上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新老成员交替发展的身份再生产。因此,在工作室这个实践共同体中,团结协作、新老交替的氛围有助于将共同体中的优良品质、学习风气和创作格调的传承,影响每个成员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影响每个成员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工作室制”影视制作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构成要素之间的活化作用产生一定的效果,需要通过必要的运行机制得以保障。培养策略的实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影视制作能力体系模型展开的,注重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展开技术能力、艺术能力培养以及人文素质提升的立体化过程。培养策略的实施体现了体验学习观,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将影视制作能力的学习与培养作为不断开放和建构的过程,不断完善学习者的能力体系,实现大学影视制作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效果。

作者:国玉霞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新闻学

影视制作论文:CG技术的影视制作论文

一、何为CG技术及其市场范围

1.CG艺术与设计

在维度上,包括我们以前熟知的二维影视和具有立体感的三维作品。从动静方面考量,既有一动不动的静态图画又有活跃不止的动态帧图。从行业的跨度来说,有为个人爱好而画、点缀衣服的花样、工厂里的图纸、无孔不入的广告,甚至互联网上的网页也与其密切相关。

2.游戏软件

在日本游戏软件带动下的人借助于电子设备进行娱乐的游戏红遍全人类,它肇始于美国。日本相关的公司利用它们多年来对动漫的了解和钻研,踩着新科技———CG的翅膀,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让整个世界侧目的壮举。短短十几年,爆炸式的增长达到了数以兆计的游戏产业局面,并把许多公司的名称引入游戏中,让它们自动为游戏代言。

3.动画

一部《铁臂阿童木》开启了日本动画的大门,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徒手绘画被认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工业。当然,CG技术的加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动画的飞速进程。

4.漫画

日本漫画业素来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媒介,有老少皆宜的美称。在CG技术到来之前即是如此。老一辈的作者喜欢通过扫描自己手工画来做到数字化,然而新一代的却不这样。他们偏爱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直接进行艺术创作,还有的把相机中现有的材料进行处理变成漫画。

二、影视业中CG的发展

CG出现的时间还不长。最早是在1976年的《未来世界》中。并且,内容仅是一台电脑,有制作CG的剪影在其显示屏上而已,短短几秒,转瞬即逝。真正算得上CG技术应用的当属1989年的《TheAbyss》。在这部影片中,技术人员采用特殊的剪辑技术巧妙地将CG和现实中的东西整合起来了。这项伟大的技术创新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我们可以在《侏罗纪公园》、《怪物哥拉斯》、《星球大战》等影片中找到它的踪影。在20世纪末,贯穿CG技术的《玩具总动员》推上市场,但是它并非为完全的“CG电影”,充其量为广义上的。因为它更偏属于3D动画。CG技术若要大展手脚必须挣脱动画的束缚。直到21世纪初,狭义上的CG电影《FinalFantasy》走上荧屏。在这部电影中,CG的重要技术“动作捕捉”体现得淋漓尽致,片中的每个动作都有很强的可感性。

三、CG技术的原理和成功示范

1.CG技术的实现原理

CG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场景和角色。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可以很好地诠释CG技术的贯穿。此外,VR技术的水平自然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在不同的层面突破影视业的界限。总而言之,VR技术为CG技术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虚拟角色即不存在的演员(VirtualActor),大而化之,利用计算机技术重现在荧屏上的仙逝的老牌演员和纯粹由计算机虚构的人物形象,如金刚、精灵小鼠等都可在列。后者的姓名、容貌、性格、作风等全部都是设计者自行设计的。“SQUARE”的“动作捕捉工作室”是CG技术不断创新的场所,有大量的受过特训的演员耗时耗力变换着不同的姿势。通过他们身上的感应器,不断机械化重复的姿态,将数据传入计算机。计算机将这些得到的数据经过整合后抵达到工作室,再将其进行三维加工。加工出来的东西便成为影视作品中角色的框架,只要再稍加润饰,立马就能变得神采奕奕、吸人眼球了。在生产动画中的压轴大戏被称为“关键动画”。

2.CG技术在影视中的成功示范

在2010年耗时十余年的《阿凡达》中,詹姆斯•卡梅隆采用了五种技术创新,达到了利用计算机充分模拟人类的效果。

(1)“表演捕捉”技术

该技术与时下流行的“动作捕捉”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更为充分地抓住演员的全部动作和细微的面部变化,通过电脑将真人与动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使动画中人物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与真人很是雷同,从而让整个作品更加具有三维的感官和展现丰富的色调条理。另外,演员也可以和不同的角色叠加。

(2)协同工作摄像机

该特殊的摄像机担负着伴随亦或是监督“表演捕捉”技术虚拟出来的角色并立即把它整合到一个当下的环境中去的作用。它还可以让制片人一眼看到现场在虚拟背景中的投射。卡梅隆可以在演员拍摄的过程中即时看到其在虚拟中的角色高大的蓝色纳威人在其他星球上漫步的效果图,以便他能很好地做出修正和指点。在该片中,角色和虚拟环境近乎完美结合,让观众直呼无懈可击。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十分微小的动作,而正是这些可圈可点的细节使潘多拉星球上的一切如此真实地在观众面前铺开。

(3)面部捕捉头戴设备

“表演捕捉”技术要求演员头戴一个能拍摄其面部表情的数字镜头,这个摄像装置采用微缩高清摄像头将其绝大部分的面部变化传达给他所对应的角色。在清晰精确程度上,它是普通技术的6倍,精确到连眼神的变化都一览无余。纵观整部影片,纳威人的面部表情都可以因角色情绪变化做出适当改变,无论哪一种拍摄角度都是如此。CG技术已经可以做到游走于快乐、难过、疑惑、愤怒而不露一点痕迹。

四、结语

CG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已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G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不断推动影视业走向新的高峰。

作者:哈娜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影视制作论文: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制作论文

一、全球背景下的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一)影视产业及影视制作

影视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本质上是不可触摸的、与文化有关的,一般需要通过版权的形式来加以保护。影视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与文化相关、通过版权的形式加以保护。影视制作业主要关涉到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产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竞争力,因此影视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影视制作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因此它除了受艺术家个人的影响外,还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范和秩序,受到与其自身相关的政策环境的影响。所谓的政策环境,是指政策生成、运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政策环境是培植一个产业的重要土壤,决定产业的兴衰及走向。而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就是指与影视制作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生成及运行。无疑,政府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全球化是各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处境,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更是影视制作投融资研究的重要前提。张玉国在其《文化产业与政策》一书中谈到了全球化的三个驱动力,即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人为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规则,它是全球化产生的主观性因素,制度安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是输家,谁是赢家。诚然,每个政府都希望既能发展本国经济,又能保全其民族文化特色。但大多时候两者并不能很好地兼顾,要受到各国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也要受到决定文化产业方向发展的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影响,通常是政府机构,他们不同的态度取向决定了他们会采取何种政策来支持本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资金对于影视制作这类技术性强、投入大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一国影视业的兴衰。

二、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比较研究

影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下面主要以美国、英国、韩国为例,介绍不同国家文化产业和与影视制作业投融资相关的政策环境,以此管窥各国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的竞争优势,并对中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发展提供借鉴。在选择国家时,笔者综合考虑了代表性、竞争力及可代签性三个因素选择样本。美国是全球影视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的模式无疑有其必要性。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影视业的国家之一,曾创造过影视业的辉煌。英、法等欧洲国家虽然与美国有文化上的接近性,但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英国却是支持“文化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这点与美国不同。在保持传统文化与发展影视产业方面,英国的一些做法对我国更有借鉴性。而韩国是一个亚洲国家,近几年来,影视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地理位置和文化上的同源性,对我国更有启示作用。因此,综合各方因素,笔者以这三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影响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一)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众所周知,美国传媒产业是全世界最发达的,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与制作,虽然从总量上看美国生产的电影只占全球的6.7%,但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体系主要是市场导向的,投融资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府并未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

大多数的美国文化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国家不应该有文化政策,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于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以下各级政府在财政上保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提供资金的资助外,联邦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允许影视业直接参与到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按市场机制运行。

2.创造良好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美国影视业特别看重国际市场,随着一战、二战后欧洲电影市场的萎靡,美国的影视业开始占领国际市场。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电影便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受众,60年代末,国外市场已占好莱坞总盈利的50%。时至今日,海外票房已成为美国影视业的重要贡献力量。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2012年全球票房显示,2012年美国电影的票房总收入为267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占171亿美元。海外市场的成功不仅与美国成熟的金额服务体系作支撑有关,更少不了政府对于自由竞争机制的支持。美国一直坚持文化产品应像其他产品一样,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通,虽招至以法国、加拿大为首的支持“文化多样性阵营”的反对,但仍对一些发展水平不太高的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美国不但在本国实行严格的知识版权保护措施,还积极推进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世界知识产驻组织版权条约》等法规、条约,都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坚持下纳入国际法体系的。

3.税收杠杆。

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除了直接的资金资助来发展其影视业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减免制作公司的税收,激励社会个体、企业对影视制作投资的积极性,扶持其影视业的发展。在国内,美国政府提供15%—70%不等的税收或现金刺激,用以支付影视制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如20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州采用税收抵免激励政策资助影视产业,由联邦与省政府联合提供44%的省内雇工工资。密苏里州为影视制片商提供了35%的当地制片开支的税收资助。在影视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美国政府不但不征收商品销售税,还对出口的影视产品减免部分税收,这些舍税收之小利的政策对于发展本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来说,实为明智之举。

(二)英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电影的国家之一,受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影视业几经浮沉。英国影视业的发展除了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外,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很关键,有时甚至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兴衰。如上世纪80年代,英国影视业出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导演和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然而这种短暂的复兴由于当时执政党对于电影制作投资额度的逐年减少,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90年代,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执政,政府加大了对影视业的资助,并对电影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影视业的繁荣与复兴。

1.大小制作兼顾的投融资策略。

在英国,不仅大的制作公司可以得到资助,小成本制作公司也有机会得到国家资助。1997年,工党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规定,制作成本在1500万英镑以下的英国电影,其制片及申请许可费用,可在当年享受100%的税收扣除,而成本高于1500万英镑的英国电影,可分三年享受税收扣除。

2.本土化与国际化。

英国本土的市场很小,想要发展,必须谋求国际市场。在拓宽国际市场的路上,一些英国电影人也仿效好莱坞拍摄大成本制作影片,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赫赫有名的英国兰克公司拍摄的《女王殉国记》,赔得血本无归。此时的英国电影人意识到,走大制作的好莱坞路线并非良策,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或许可以开辟出一条新路,并且获得了票房的肯定,名利双收。如《哈利波特》系列、《憨豆先生》系列、《肖申客的救赎》等英国本土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政府税收支持。

英国影视制作的发展与政府的税收资助密切相关,首先,通过税收开设电影制作融资渠道。如1950年代以来的“伊迪税”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影视制作业的发展。伊迪税是英国政府根据电影门票价格向影院经理征收的一部分税款,政府将该税款用于资助一些管理、资助影视业发展的机构。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保证了电影制作的融资渠道。其次,对电影税实行优惠政策。2005年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世界创意中心”,举措之一是通过税收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英国财政部为小成本制作电影提供高达20%的税收减免政策,而对于预算超过2000万英镑的大制作电影则提供16%的税收减免。通过这些税收政策,英国政府一方面鼓励国内低成本的电影制作,另一方面吸引海外资本的涌入。据统计,2006年英国电影业收到来自海外的投资达5.7亿英磅,比上一年增长83%。共制作了134部影片,《憨豆先生的假日》、《魔迪》、《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等影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完全的自由贸易使英国影视制作投融资陷入紧张局面。

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大举入侵英国市场,致使大量从事影视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外流,英国影视业开始萎靡。英国政府为抵制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开始发展民族电影,于1927年出台了《电影法》。该法规定,影院上映的本土影片需达到5%-20%,即“配额制”。配额制的推出使英国影视业免于受到好莱坞影片的巨大冲击。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女王撒切尔夫人主政期间,为了发展自由贸易,政府废弃了“配额制”、“伊迪税”等有利于英国影视业发展的政策,将影视业的发展完全交给自由市场去主导,导致了影视制作投融资资金短缺等问题,使英国的电影产业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韩国影视制作业的投融资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韩国影视娱乐业发展势头汹涌。尽管韩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影片,但是中小制作的影片在业内取得了良好口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加大文化产业投资预算,并出台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保护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法律法规及政府基金支持。

为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计划、设想,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关于电影等振兴的法律》、修订了《著作权法》等,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影视方面,韩国政府文化观光部下属的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是韩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在具体的扶持方面,韩国政府设立电影振兴基金对电影产业进行实质性的投资,发展影视业,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电影票税收及政府预算。

2.税收减免政策。

为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韩国政府2004年修改了《税收特例限制法》,将电影、电视产业纳入到减免税收和中小企业之列,减税额度达5%-30%。另外,修订后的《特别消费税》还规定,免除摄影机、摄像机20%的特别消费税。通过这种减免税收的形式,使引了大批业外资本进入影视产业,包括等大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关注韩国的影视产业。

3.建立融资辅导机制。

在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方面,韩国政府建立融资辅导机制,成立了抵押无息贷款、低利率的电影创业基金帮助影视产业融资。此外,电影创业基金也提供低利率的融资贷款,帮助影视投资者募集基金。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韩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畅通的融资管道。目前,韩国具有信保基金、技术信用保证基金等,对风险实业提供融资信用保证,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或政府基金的投融资风险。

4.通过电影节将韩国电影推向国际。

为拓展国际市场,韩国政府通过举办世界级的电影节,将韩国电影推向世界,为各国投资商建立与韩国电影产业参与者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打通海外融资通道。

三、我国借鉴

不论是美国推崇的自由贸易模式,还是欧洲的文化审查模式,亦或是与我国毗邻接壤的日、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千差万别。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希望通过不同的产业政策,寻求有利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以提高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我国政府也作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如完善市场化体系建设、促进投融资主体多样化、拓宽融资渠道等。借鉴以上三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国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尝试:

(一)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投融资主体

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使然,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既要考虑它的经济属性,适当放宽投融资主体的范围,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更要考虑它的文化属性,保护本国文化安全,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文化冲击,形成“攻守兼顾”的双轨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面对美、英、日、韩等国强势的文化冲击,我国政府仍需谨慎对待。在这方面,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可提供借鉴,他们为保持本国文化市场的独特性,有严格的文化审查制度,严格限制投资主体以及保持本国影片的上片率等举措。英国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一味模仿好莱坞模式也并非良策,相反,保持本国文化特色,反而可以走出一条自救之路。

(二)完善影视投资市场化体系建设

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投融资不同,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标的是无形资产,影视制作产业实质上是一种版权产业。而目前,国内影视产业在无形资产评估、版权保护等方面还不成熟。从产业规模上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影视制作公司的规模都较小,盈利能力有限且自身积累速度较慢,很难通过抵押进行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针对以上诸多难点,我国影视业迄待建立一套投融资主体和渠道多元化、金融市场配套成熟化、政策法规完善化的市场化体系。

(三)加大中、小制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在文化市场上,大制作公司的投融资渠道相对畅通,而中、小制作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限;在宣传、制作、院线等方面,中、小制作公司也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想要存活实属不易。但他们有时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如《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致青春》、《小时代》等。为帮助这些中、小制作公司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制作公司的扶持力度。在这方面,英国就采取了大小兼顾的策略,不但支持大制作公司的发展,同时对中、小制作公司也有有利的政策倾斜。

(四)拓宽海外市场,提高本国文化影响力

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拓宽海外市场也是影视业重要的文化使命和经济使命。打开国际市场能放大影视业的市场功能、提高收益,同时也能起到对他国实施文化影响、宣传本国形象等文化功能上。如《还珠格格》、《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寰传》等剧在国外的热播,说明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也让国外民众认识和了解到中国的独特文化,在对外交流、文化输出及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兵 王平 李本乾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论文

1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从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模块构成来看,前期注重理论教学,后期突出实践教学,且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以项目教学法展开此课程教学,必须充分考虑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给予学生理论学习与独立实践的机会,且要关注教学设计,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分解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力与应用力。

(1)项目分组。按照学生专长、学习情况将班级学生分组,每组7人,将每组学生按导演、编剧、摄影、音响、灯光等岗位进行内部分工,实行导演负责制组织模式,建立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管理模式。

(2)确定项目。项目确定一方面要符合学生专业要求,另一方面要突出影视制作特点;这就要求教学中一方面根据学生专业确定所选项目,如旅游专业以旅游外景制作、酒店管理、旅游活动为项目题材,商贸专业以商贸人物事迹、贸易活动流程、物流发展等为题材;另一方面提供各类影视项目,如各类DV大赛作品、校园电台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师生协商项目。在确定项目来源后,教师及时向学生解说项目要求,并展开讨论会确定作品主题,填写项目申请表;此过程,教师要对各小组所选题目加以筛选,且全面了解项目的可行性、艺术性,以保证项目质量、保证项目可行、保证项目符合学生实际、保证项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3)制定计划。计划制定必须完备,其必须包含文字稿本写作、分镜头稿本撰写、设备准备、现场录制、演员排练、后期剪辑等工作流程、时间、负责人等,在确定计划完备无缺后,执行工作计划表。

(4)实施项目。项目实施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此期间,小组组长要发挥领导作用,一方面积极向教师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充分对项目进行宏观调控,将遇到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小组成员,并进行全体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管理者角色,一方面根据小组组长所汇报的项目情况、阶段性成果,对学生实践行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旁听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必要时给予引导,以促使学生项目实践顺利进行。项目实施结束后,各小组要及时上交过程性材料、作品及工作文档,为后期评价提供依据。

(5)分析评价。项目实施结束后,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过程性表现、项目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其一,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激励评价方式。此评价集中面向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让每一学生均感受到自身成就。其二,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此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即为教师对每组剧本、剧照、工作文档等进行检查,确定检查结果,并结合作品完成情况,对每组项目达标程度做出评定;此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针对作品存在的问题、优点、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交流,并以问答、辩论等方式,使学生再次回顾创作中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其包括知识获得程度、自身不足、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以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学习观。小组评价集中于作品比较,各小组将作品在公开场所展现,如全班展播、网络视频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作品比较与评价,由学生推荐最佳作品后,将此作品在校内公映,以全面肯定最佳作品及创作小组成就。

2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的应用注意点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师中心教学方式,全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且实现了课堂中心向实践中心的转变;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且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要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科学运用项目教学法,还应做到:其一,项目选择要突出学校、学院特征,根据学生专业确定项目主题,将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与贸易、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相结合,以实现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其二,项目教学应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肯定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意愿分配项目岗位,并充分发挥组内榜样作用、组内协作作用,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其三,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甘愿做项目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教师应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协调、管理,及时展开阶段性评价,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实践中;教师除了进行项目指导、管理安排工作外,还应按计划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验资源等条件支持,并规范学生的实验资源利用行为,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项目教学法适应了影视短片制作课程实践教学特点;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短片制作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将项目内容与院校专业相结合,且立足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优化项目教学设计,实现项目教学效能,进而实现影视短片制作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关小舟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与多媒体技术论文

1传统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影视作品基本上采用的是磁带拍摄方式,为使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创作意图,在完成拍摄之后需要进行人工剪辑,而人工剪辑主要是通过电子方法,按照作品要求将素材剪接成连续的画面,该方法属于线性编辑,通常是按照作品的顺序展开相应的编辑,应用组合编辑的方式,使其成为连续的画面,再利用插入编辑的方式,针对某一段内容展开相同长度的替换,但是不能缩短、删除或者加长某一段内容,只能选择重新录制。该方式不能改变作品长度,而且在多次修改后,还会出现一定的衰减,进而降低了声音与画面的质量。其次,在传统影视制作中,基本依靠的是剪辑人员的个人水平,然而剪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如果过分依赖剪辑人员,可能会造成影片画面出现问题,如剪拼不合理、镜头不连贯等。最后,传统影视制作条件下,对影片进行的是单一的剪辑工作,在后期制作过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产生的影响分析徐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045程中若发现影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能是把有关演员召集回来,重新拍摄存在问题的部分,这样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增加了人力、物力个财力的投入。

2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影视制作的影响

2.1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影响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快速进步,影视节目受到广大观众喜爱与支持的现代社会当中,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制作的结合已经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在电子编辑条件下,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和场景可以和实拍镜头结合制作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节目,再利用明暗、透明、加阴影和纹理匹配等处理方法则可以进一步对制作效果进行完善,让人的表情更加丰富和逼真,制作出十分生动的三维动画。有些影视制作者利用2D/3D技术创设出多种虚拟化的数字影像,这不仅将人类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制作成本,为影视制作的修改与剪贴都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尤其是十分有利于小成本的视觉短片制作。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电视台在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片,几乎上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影视制作人员的想象变为现实,同时也在提升工作效率与图像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改善影视制作者的工作现状,特别在影视制作的绘制图像和视频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2在影视节目的出版、发行、传输方面的影响近些时间以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大众接触最为密切的影视节目的出版、发行与传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影视作品的加工处理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其次是电视节目存储设备的变化,数字设备逐渐增加,传统的存储设备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最后是节目的传输过程,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电视信号,其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几十亿,用户可以快速的接收并观看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实际上,这些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先将现有节目数字化,随着数字化电视的开通,现在正逐步向制作数字化节目发展。总之,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影视制作,既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也可以实现其简单易操作的目的,大大增加了节目的交互性。

3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3.1硬件方面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条件下,影视制作的相关硬件也得到了完善。但是,由于影视制作中有大量的图像信息需要进行处理,这还不无法满足创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其计算量相当。影视后期制作人员需要的是运算速度更快,具有更强图像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为了满足相关工作需要,相关硬件设施就会朝着更加便捷、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求储存设备的相关硬件也会高速发展,以满足影视作品的存储需要,因此,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要求硬件具备更好的处理效果,更加强大的储存能力。

3.2软件方面的发展趋势在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结合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与影视制作的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其在软件方面额发展趋势主要变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软件的开放性与协作性将继续扩展,尤其是在网络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于软件兼容性研究也逐渐深入,并突出表现在协作性与开放性两方面的研究,因此,这将是未来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的趋势之一;二是向集成化发展,以实现更佳的处理效果,为观众提供更加可靠的视觉盛宴,同时为影视制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在未来影视制作中,可以将原来彼此独立的相关软件重新整合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软件制作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影视制作的诸多弊端,提高了影视制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影视制作的视觉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媒体技术在给影视制作带来了革命性变革,给影视制作人员的创作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盲目追求数字技术的使用,人文精神的丧失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制作的影响,积极推进多媒体在影视制作中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这一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加速影视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作者:徐冰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数字化发展特征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前影视制作的数字化入手,着重剖析了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化素材、数字化存储以及数字技术合成方面的现状,旨在利用现有的条件,不断提高影视制作的数字化水平。

【关键字】数字技术影视制作素材存储合成

前言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介入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特性,也使影视制作平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影视制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场变革开始于美国,最先使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的著名导演詹姆士·A·卡梅伦认为:“视觉娱乐影像的制作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认为:“我在发展数字技术方面的主要兴趣在于能加快电影制作的过程,从而使我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我的想法。我一直致力于改进我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能力,因为主要的电影制作过程仍然停留在19世纪。数字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它可以使电影制作人员更富有创造力(无论是在特殊效果还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并且使电影制作工作更加轻松。”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工序大大简化,制作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集导演、摄影、美工等于一身,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影视作品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人员的个性,从而为影视制作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制作空间。

一、影视素材创作数字化

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影视镜头中的景物可以由无数个独立拾取、记录和处理的影像元素来合成,从而大大拓宽了制作人员的创作想象力。许多影视素材都是通过实拍,然后利用专门的采集设备转化为数字影视素材的,再根据创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特效处理;有的影像素材,从头到尾都是创作人员通过不同的编辑软件创作出来的。这些素材可以是图形、图像等静态素材,也可以是动画、录像等动态素材,还可以是声音素材。

图形、图像作为一种静态素材在影视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素材可以通过拍摄、采集或扫描等方式使其数字化,然后通过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成各种效果。如果制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甚至可以自行创作,而且自行创作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现,并可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集成功能。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PaintBrush、Illustrator、CorlDraw以及PhotoDraw等等。

作为动态素材的录像视频素材,主要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将呈现在屏幕上的影像截获,并以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从而获得可利用的数字化视频素材,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视频捕获或抓帧。通过抓帧得到的原始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做二次处理,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制作人员的创作要求提供了条件。这类处理软件有Premiere、AfterEffects以及VideoStudio、DSP等等。还有一种动态素材——动画,它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创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剧本或创意进行制作,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美感和技术含量,这类软件有Maya、3DSMAX以及Software3D等等。

近几年,随着音频技术数字化的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支持处理长样本文件(文件大小只受硬盘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机存取编辑。音频素材记录在硬盘上,无损编辑不会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效果,同时还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一个片断或在整个音频样本实现编辑,不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都不会影响信号的质量。

二、影视素材存储数字化

随着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影视素材的处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来记录在电影胶片、磁带上的声音、视频和图像将逐渐被存储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上,使常规的胶片、磁带的存储转向数据硬盘存储,视频磁带录像机逐步被数字录像机所取代,这将是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飞跃。

数字化存储设备主要有磁存储器(如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如CD-ROM、DVD等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这些存储设备存储的素材都是数字素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3种数字存储器各有利弊,作为单个的存储器都不能满足影视级的存储需要。目前许多影视素材(无论是高清的还是标清的)是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存储在硬盘阵列系统中的。通过网络技术将诸多影视编辑系统设备与硬盘阵列连接起来,各个编辑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访问硬盘阵列,从而形成在线数字素材库。

例如,目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所使用的S2A8000光纤磁盘阵列,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容量大、可扩展性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虚拟存储技术,使数字素材的存储看起来就像存储在一个大存储池中;而且采用了高宽带和并行处理方式,使影视制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快捷地得到所需的数字素材。

三、影视合成数字化

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像合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特效混合处理的过程。如抠像、叠加以及色彩通道合成等多种合成手法都在影视制作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法在乔治·卢卡斯的代表作《星球大战》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影视合成的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它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专门的采集设备数字化,并用计算机将这些数字化素材合成为最终作品,然后输出到磁带或胶片上。其画面效果要比传统的光学合成方式要好得多。例如曾轰动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就以数字化的合成技术实现了诸多惊人的视觉效果,其中最为经典的男主人公教女主人公在甲板上飞翔的镜头大家还记忆犹新。它就是通过在绿色背景下运用运动控制捕捉技术进行原始素材的拍摄,然后用三维软件设计“泰坦尼克”号,通过虚拟摄像机拍摄一段轮船以及海水运动的画面,最后在合成软件中进行最终的效果合成。这些数字化的制作和合成手段及方式,都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影视工作者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合成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合成技术的便利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合成的作品比传统的合成效果更加精美,更加不可思议。这成为了推动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

目前我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逐渐拥有了世界水平的一些软件、硬件设备,已具备了影视数字加工、数字特技制作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了诸如《紧急迫降》、《惊涛骇浪》、《极地营救》、《十面埋伏》等多部数字化技术含量较高的影视作品。当前根据我国影视制作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培养一批具有创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化制作能力。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中三维动画应用研究论文

1UleadCool3D(2·5版)

Ulead(友立资讯)公司1999年最新推出的Cool3D2·5中文试用版,制作高品质动画与3D特效变得更容易、愉快。它提供了三种文字字体特效:中空字、烙印字、外框字;八种物件动态特效:弯曲、倾斜、缩放、移动、旋转、跳舞、环绕路径、自然路径;三种整体特效:阴影、光晕、动态摄影。下面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这个软件的应用。

首先进入Cool3D界面,选择主菜单“编辑/插入文字”或点击“插入文字”按钮,输入要做成动画的文字并根据需要选择字体、大小和斜体等。在“百宝箱”中点击“物件样式/材质”,选择材质图双击赋给文字。点击“物件样式/移动”,选择一种移动路径双击之,也可以通过“移动物件”、“旋转物件”工具按钮一帧一帧地按自己的风格设计文字运动的轨迹。点击“范本/背景”,选择合适的背景或打开一个设计好的背景图像文件。在最后一帧用“移动物件”工具,根据背景将文字调整到适当位置,以免遮住其它广告词。至此,制作基本完成。点击主菜单“档案/建立影像档/TGA档”,生成TGA系列文件(注意:文件不宜太多,因动画的总帧数有一定的限制)。若以后要用作3DMAX的动画背景,就选择“档案/建立视讯档/视讯档”,生成avi文件。

然后进入华风影视制作系统的“图文制作”模块。点击屏幕左侧“屏幕开始”按钮,弹出“屏幕开始”对话框,在“位图”下点击黑色框,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天气预报标版广告的背景图像文件。点击屏幕左侧工具栏中“动画工具”按钮,沿广告窗口拉出一矩形,大小正好填充窗口,弹出“动画设置”对话框,在“TGA”文件名下,点击“打开”,选择由Cool3D制好的TGA系列第一个文件。选择主菜单“项目/制作”,生成imd文件。播放此文件并录入录像带,再通过编辑,将节目覆盖于节目底带中某一城市处。

23DStudioMax(2·5/3·0版)

电视片头、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精彩的字幕特技。虽然Cool3D可方便地制作三维字体的动画,但要做出更有个性、更有表现力和更精彩的字幕,就须使用3DMAX。它的强大动画功能要配合制作人员高超的空间想象力才能体现出来。其造型、材质与贴图及动画设置涉及到雕刻、美术和动力学等知识。例如做一个手机模型,要用到放样、弯曲、编辑子物体网格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象捏泥人一样把一个立方体“捏”成手机,而且越使之逼真,制作过程就越复杂。这里借用镂空贴图功能,可既简便又快捷地做一个手机模型。

首先借助Photoshop5·0中文版做两个图片。设置Photoshop的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打开或扫描一张手机的图片,用选择框工具、索套工具和魔棒配合Shift与Alt键选定手机部分。点击菜单“选择/反选”,选择除手机以外的区域。“编辑/填充”,使用背景色填充,将背景设为白色,将图片存储为pic1·jpg。“编辑/填充”,使用前景色填充,将背景变为黑色,确认背景区域仍然被选择。“选择/反选”,选中了手机部分。“编辑/清除”,手机部分变为白色,将图片存储为pic-2·jpg。然后进入3DMax2·5界面

(1)在Create命令面板中点击Geometry按钮。点击卷展栏ObjectType中的box按钮,在Front视图中键一个立方体。

(2)在Modify命令面板中设置Parameters卷展栏下的Height为0。

(3)点击主菜单Tools/MaterialEditor(材质编辑器),选第一个样本球。按maps卷展栏中Diffuse的None按钮,跳出对话框。

(4)选择框内列表中的Bitmap项,点击ok按钮回到材质编辑器。

(5)点击BitmapParameters卷展栏下Bitmap按钮,选择文件pic-1·jpg。点击水平工具栏的assignMaterialtoSelection按钮将材质赋给立方体box01。

(6)点击水平工具栏的gotoParent按钮回到maps卷展栏,选按Opacity的None按钮,重复(4)、(5)步骤,选取文件pic-2·jpg赋给立方体。

至此手机模型就建成了,点击Render按钮看一下渲染的效果,如果手机太暗可调整材质编辑器中的自发光系数值(BasicParameters卷展栏下的Self-Illumination)。

接着就可以做手机的动画了。由于3DMAX的动画制作较为复杂,这里仅介绍,怎样加入动画背景。点击主菜单Views/BackgroundImage,在弹出的对话窗中点击Files按钮,选择一个avi或flc动画文件,动画背景便显示在当前窗口。但是这种方法设置的背景图像在渲染结果中是看不到的,要想使之作为场景的一部分进行渲染,须用下面的方法。

(1)点击Tools/MaterialEditor弹出材质编辑器对话框,选中另一个样本球。

(2)在Coordinates卷展区中,打开Environ互斥开关,然后在标示为Mapping的下拉式列表框中选择Screen项。

(3)选按maps卷展栏中的Diffuse的None按钮,在所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Bitmap项,点击ok按钮回到材质编辑器中。

(4)点击BitmapParameters卷展栏下Bitmap按钮,选择avi或flc动画文件。

(5)点击主菜单Rendering/Environme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CommonParameters卷展区None按钮,弹出

Material/MapBrowser对话框,选取BrowseFrom区的MtlEditor,双击右侧列表框刚才选的动画文件,弹出Instanceorcopy对话框,点击ok。关闭所有对话框,渲染(透视)窗口,可见背景与场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点击Rendering/Render,设置总帧数和分辨率,在RenderOutp本论文由整理提供ut区点击Files按钮给动画命名(flc文件),点Render按钮即可生成动画文件。此flc文件可在华风影视系统的动画播出模块播放。录进录像带,使用华风的特技功能在节目中加入标版广告窗口。

三维动画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时代的主流,把它引入电视天气预报中可使节目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中数字化技术管理论文

一、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理论方面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这一类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理论方面进行讨论,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对传媒界、从业人员、影视制作观念的影响。《数字技术对电视媒体的能动性研究》从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了传播技术学派的理论以及它所引发的争议。通过对数字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通过数字技术对电视媒体的影响的重点研究,研究传媒技术在传媒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作者认为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巨大推动作用是积极的,是正面的,这种积极的能动作用将为我们正确认识传媒技术与传媒事业的关系带来新的视角。《数字技术对影视从业者的影响》这篇文章,数字技术在贯穿影视制作全过程的应用中,其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制作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数字特效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上,而是对影视制作从观念到具体创作实现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作者从编剧、导演、摄像几个影视制作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浅析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对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影视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进行了论述,重点阐明了在电影数字化进程中应该建立新的电影观念。《关于数字技术与影视创作观念的冷思考》,认为数字技术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者认为应冷静地看待数字技术对影视生产的价值。数字技术的确为影视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美学表现手段,但从创作手段来看,传统的影视拍摄手段仍然有无尽的开掘空间,辩证地看待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二、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中的美学方面的影响

比如,《数字技术从电影创作到接受的美学思考》这篇文章,认为,当前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仍属于初级阶段,但其本身急剧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其牵涉、融汇多门类学科的特性,使数字技术的概念和范畴仍纷繁复杂,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规范。其着重论述的数字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在与电影制作结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侧重于其在电影创作和接受方面引起的影像变革和美学意义。《双刃剑、双重视阈与审美价值—论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针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刃剑”特性,文章在“双重视域”的学理审视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剧艺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主张回到影视剧艺术生产的文化语境,在审美情境中贯注生动的历史具体性,弘扬人文精神的审美价值理想。

三、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具体方面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从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制作中的某一方面,比如影视制作的人员、影视效果、拍摄镜头、后期制作编辑的影响。数字技术已进入电影创作的全过程,从前期策划、实际拍摄到后期制作,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及其在电影中能够实现的效果,已大大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由于技术手段的可能,数字技术对电影叙事、电影语言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改变,它所引发的对电影本体真实性的思考,都是当代电影人无法避之不谈的。比如,《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镜头的挑战》这篇文章,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影视制作领域,传统镜头画面的构成、产生方式以及我们对镜头画面的固有观念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微观的、新奇的画面令人震撼,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只有没有想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成为了可能,数字技术正挑战着我们对影视镜头固有的认识和观念。《谈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影视制作》一文,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原来人们对影视创作的理解,在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学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所造成的新的影响给影视;动画和广告的创作的观念的转变,对创作出电影品质的动画影片已不再是不能实现。这里就目前数字影像的新技术成就来分析当前影像创作,及培养具有相应知识体系人才的现实问题,以及在视觉感知层面来谈视觉心理学在影视动画领域中提高创作表现的认识层面,和如何在视频创作领域里拓展思路,提高技术使用,与开发和应用能力来更好的提高创作水平的问题。《影视制作中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从影视制作的数字化入手,剖析了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化素材、数字化存储以及数字技术合成方面的现状,旨在利用现有的条件,不断提高影视制作的数字化水平。在当今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电影业,尤其是中国电影业中独特的武侠电影,其画面表达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浅析数字技术在武侠影视画面表达中的运用》就武侠电影的这种变化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处理手法展开论述。这篇文章认为后期数字特效将与人景物、声光色、镜头运动等一起被归为视听语言的元素,从影像造型的层面上来看,它已成为以传统电影摄像光线、光学、运动、色阶为参照的第五种手段。《浅析三维影视动画中的数字技术》从数字技术目前发展的高峰三维动画入手进行分析,三维动画在影视领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内外许多影视、广告都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合制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概念

在目前的计算机领域里,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把数字化作为基础,采集多媒体信息后,在进行编码储存,处理之后在表现出来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这样的一种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和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方面技术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也逐渐的完善起来。譬如我门可以通过对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及数字式帧合技术的应用,让影视工作者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制作出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影视节目。同时,各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影视工作人员在宣传和发行影视作品的时候,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给现代的影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有很多广播公司,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纷纷展开和通信公司的合作,通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途径,比如卫星,有线电视网等进行新的业务活动,譬如类似电话和传真这样的本来属于邮电的业务,现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进行。

1.影视节目的制作方面

影视节目,在多媒体技术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节目的效果。早在1987年广电部信息资料中心就同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一起,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制作了“十龙贺春”二维动画片,证实了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图像质量。在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全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造型方法、光线跟踪法重现光照以及对物体表面进行明暗处理、还有透明处理、加阴影和纹理匹配等等),制作出极度逼真的三维动画场面,包括一些非常细节的表情、毛发的变化。还可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各种虚幻的场景,包括一些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景。这些通过电脑特技创作编辑出来的场景也可以与实际拍出来的场景,进行无缝连接,创作出梦幻般逼真的精彩镜头。

非线性编辑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逐步的代替了线性编辑,并且作为目前的主导编辑方式,在影视节目的编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声音和画面的编辑工作。首先就是画面编辑,画面编辑工作在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下显得轻松而有简单,更改画面素材的位置或长度,只需要轻松移动一下鼠标就能做到,而画面素材的色调、淡入、淡出或者是升格、降格等其他参数也能够轻松的调整,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图片效果,可以把非线性编辑软件和一些其他的图片处理软件,结合起来共同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这样获得效果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立体思维感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也得到了增强。原本单一的电视画面,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能够通过多重信息的叠加,产生新的意义。例如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作宣传片时,用非线性编辑合成的精美的剧情画面位于屏幕正中,右旁竖版出现的是对应的主要演员的字幕,下方则是这个电视剧将要播出的时间。整个宣传片把声音、画面和字幕有机结合,给观众以强大的震慑力,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其次是声音编辑:非线性编辑在声音制作上和传统的制作工艺一样,声音也是分别制作的。假设素材的拍摄采用同期声,则可以在媒体编辑工作站上和画面同步进行同期声的剪辑,不过声音的录入需采用无压缩格式,后期配音和混录则可以在音频工作站上进行。在音频工作站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字运算功能,使得声音的各种常规处理和特技都可以在瞬间完成,尤其是数字处理,声音质量很高,而且编辑结果可直接用于最终混录,所以直到最终混录之前,也还可以保持分离的对白,音乐和音效的创作和编辑仍然保持和画面的一致。同时,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具有愈来愈多的音频处理功能,如均衡、效果、缩混等,极大地改进了录音的效果,和模拟记录的声音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滤去背景杂音;在其进行复制和编辑配音时可减小音质损失;在后期制作的演播室中可以与数字化记录音响、音乐及自动对话转换记录进行良好的混合。这使得声音的后期创作工作获得极大的自由度,是非常有价值的。

3.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

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有相当多的设备,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处理的技术,譬如储存设备的变化,如VCD、DVD这样的,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都改变了影视节目制作人的制作方式,再如传输设备,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大量的节目被数字化处理后,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输送到用户那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电视的开通,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被制作成数字化电视节目,并以每秒几十亿的速度传送到用户那里,而且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起来不但简单,而且效率也高,做出的节目也非常的精彩。

三、结语

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法和创作理念,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要沉着应对,冷静看待,不能被发展冲昏了头,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注意他的缺点,在降低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接受新的技术和理论,这样才能让影视制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

作者:张路单位:大连大学音乐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高职影视制作教学传播学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基本情况在教学目标上,传播学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将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特殊媒体来进行研究,针对电影、电视讲授影视传播的基本规律。通过传播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传播的基础理论,掌握影视传播的各个环节,深刻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从传播学角度观察周围影视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转化为影视制作、传播工作中的指南。(1)教学内容:梳理传播学研究历史,阐述基本理论,围绕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传播类型,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进行全面的分析。(2)教学方式:该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平均周课时为2课时,以课堂讲授为主。(3)教学资源:教学资料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关教材与参考资料;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等,获取现实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关注传播发展动向,作为例证。(4)考核方式:采取闭卷笔试,同时参考学生平时出勤、作业提交及课堂表现,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30%与70%的比例进行核算。

1.2学生认知现状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2.1学生学习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2教学实施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2.3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①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影视制作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论文影视制作数字化软件个人化DV

[论文摘要科技的发展引发了影视制作的数字革命。数字影视后期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影视制作设备和流程,在各个方面对影视产生了巨大影响。

“数字化影视”是一种将某些传统制片技术通过计算机和数字、音像、处理盘式记录以及网络等技术集合而产生的新的影视制作方式下制作出的全新的影视类型,它是一个从前期到后期到发行完整的流程。

数字化的出现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计算机使影像创作得以复兴;另一方面看到各种兴起的市场,数字技术进入数字化使影视发生革命性变化,重新定义。计算机和软件在影视各方面得到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用计算机改变、增强和重新造型影片原始画面的实践活动稳步发展。计算机以数字方式和增强电影影像的方法创建出一个个神奇的画面:用资料影视作数字式棚外场景、数字式彩色校正、滤光效果和绘画、数字式影像的合成、数字式动画制作、数字式影片修复、数字式线痕去除、数字化影像增强、数字化缺陷消除、计算机生成素材和胶片拍摄素材的集成。

影视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的命运:数字化影视创造娱乐设施的新时代。当影视观众被其他传媒所吸引的时候,影视只有进行再次革新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数字化运算创造出的多层合成的神气场景、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加上无幕框的特大银幕画面所形成的影院放映的临场感、真实感将是任何传媒无法比拟的。各种非凡效果的娱乐节目、动感电影、虚拟现场以及各种新型节目都会为活动影像节目生产注入新鲜血液。影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由于数字化方式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多元化、随机化、全球化和可追求化。

数字技术从诞生之日起便对影视制作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他不可思议地扩展了影视表现空间和变现能力,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向所未想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产生出新的叙事方式,并提出一整套新规则供我们理解,使用,突破。新的数字技术不仅产生了新的影像作品,更在培养着一代新的影像受众。

一.改变了传统影视制作方式

从制作层面来说,从剧本写作的电子化,素材传递的数字化,布景搭建、照明设想的数字化模拟,以及电子化的场记,现场的数字化录入,数字化编辑,都将大大提高影视视听质量和效果的精度、强度和感染力。同时又有利于导演更好的思索创作。

影视后期制作系统逐步由模拟制作系统转化为数字分量制作系统;数字信号的记录媒体也由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化为由磁带、磁盘存储的多元化的媒体存储方式;计算机工作站的介入,打破了由切换台、特技机、编辑控制器一统天下的制作模式;非凡是以PC为核心的非线性编辑、2维动画、3维动画的逐步成熟,使影视后期的技术变得更加多样。

影视后期软件的操作界面越来越像电脑主机的配置,尽量做到板块化、集成化,这样看起来既美观而不显繁琐。传统的繁琐的影视制作流程,如剪辑、绘图、字幕、声音、特技等,被越来越多地继续到同一个后期制作软件中。例如DIGITALFUSION、AFTEREFFECTS、COMBUSTION等软件比之间的版本相比,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SOFTIMAGEDS则干脆把后期制作的几乎所有方面都集中到一起,具剪辑、合成、绘图、声音、特技等于一身。由于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软件的集成化成了各大后期软件供给商的共同追求目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主要的后期制作软件都会集成各个制作阶段的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后期制作系统。有利于影视后期制作人员“举一反三”把握更多的影视后期软件。

新的媒体格式不断涌现。高清楚度电视HDTV的出现、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影视后期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变化,各软件厂商不断完善软件功能,紧给市场步伐。在AFTEREFFECTS后期的版本中已经支持HDVD、MPEG4及REALMEDIA格式的制作、其他各种软件也增加了新媒体格式的支持。伴随经济的发展,影视也在飞速发展,今后还会有许多新的音频格式、视频格式出现。

二.使影视进入个人化书写时代.个人DV作品

数字设备价格的下降,大容量硬盘的普及,个人编辑软件的大众化应用,使个人工作站的构架成为现实,影视越来越成为一种平民行为。把握这种技术,任何人都可以独立拍出影片,而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资金的新问题。时尚一族可以利用数码科技来宣扬自己的个性。从来和影视毫无关系的人。也可以亲自制作一部影视,过一会导演的瘾。有了好的构思,再也不会因囊中羞涩而束之高阁。DV自诞生以来佳作不断。穿入中国后也佳作不断《老头》、《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北京弹匠》、《群众演员》等都是一些错的片子。超级秘书网

数字化的DV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条新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可否认,数字化为扩展影视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和艺术潜力。但我们在正视数字技术给影视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时,不应丢掉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丢掉对本土生活的热爱、体验、思索和真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扬长避短,不应将数字技术用滥。我们需要数字技术,却不能完全依靠数字技术。

技术从来就不是唯一,正如影视是人的影视一样,电脑也是人的电脑。我们应该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不忘对文化、现实的体验关怀。使数字化和影视真正结合,影视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并驾齐驱,使影视获得更大发展。

影视制作论文:数字化影视制作论文

一、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为了使影视制作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应当使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得影视制作更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不断地提高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制作人员对数字化技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技术的指导和艺术的创造灵感下不断地完善影视制作的质量,丰富影视作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制作人员要对影视制作的数字化、计算机化以及制作设备的高度集成化有所认识,使得制作环节以及制作工种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影视制作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需要多门专业知识以及影视制作的多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由艺术家和数字化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首先由艺术家制作故事版或者是分镜头剧本,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模型模拟真实的影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高效的拍摄场景使用方案,并在拍摄现场设置灯光照明、场面调整和摄像机运动等拍摄细节的问题,避免在拍摄现场出现设备浪费,场地使用时间过长和场地使用成本过高的状况,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对影视制作的后期进行数字合成,实现最佳效果的影视制作效果。为了不断地提升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掌握水平与艺术水平,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就是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要求制作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二维以及三维的动画制作和非线性编辑。从事录音工作的制作人员应当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掌握必备的录音工程技术的知识,同时,英语素质和计算机素质也是要同期加强的,因为当前集影视制作的多数专业化软件都是以英文版本的形式出现的,在熟悉整个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阅读设备说明书的时候都需要制作人员的英语专业素养。为了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在对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以及艺术融合的培训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给制作人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没有工作任务的约束之下,使得制作人员自由发挥,制作复杂的特技效果,在真刀实枪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影视制作的制作人员克服技术的难点,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在制作影视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和艺术效果融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水平的影视制作。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之下,影响制作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不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当前的影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在进行制作人员素质锻炼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多地强调影视制作的形式,否则会对制作人员的思维产生较强的局限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之后的影视制作的形式变得单一、格式化,对影视制作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局限性。

二、总结

艺术与技术是共同发展进步的,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一门艺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对影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明艺术创作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处理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和互相依存的一部分,本文对数字化技术与影视节目制作艺术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对未来影视节目的制作人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未来影视制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空间,数字化影视制作的作品能够更加丰富,能够更加满足广大观众对于影视节目的需求。

作者:李媛 单位:长治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投融资影视制作论文

一、影视制作投融资的特点

(一)影视投融资周期较短

就当前影视制作时间来看,一般比较短,影视作品在经过制作、发行环节后,其投资阶段就结束。在影视作品放映开始后,投资者通过票房、版权的出售等多种方式来回收资金,就整个影视制作周期来看,影视投资周期比较短。

(二)投融资风险大

影视产品一种文化产品,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影视产品这种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在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中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盗版风险、竞争风险等,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每一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影视制作项目功亏于溃,以至于投资商血本无归。

二、我国影视制作投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视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并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影视制作作为影视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在当前全球产业发展潮流中,影视制作能够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视制作既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资金密集的事业,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生存下去,就会产生投资、融资行为。同时在这个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及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不仅政府对影视产业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一些商业银行、投资家、厂商也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投资和融资的渠道。

(一)影视制作投资现状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影视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满足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我国电影产量一直以20%的增幅高速增长,影视作品数量逐渐增加。2、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影视制作产业已经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据相关数据表面,截止2006年,我国国产电影投资主体已经超过300家。从当前的影视行业产业链角度来看,一些原有的影视公司加速了全产业链布局,力图纵贯产业上下游,最终打通投资、制作、发行、终端等环节。如中影及华谊兄弟投资建设院线、万达成立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另外,许多投资商、厂家也意识到影视制作产业发展的噱头,逐渐加入到影视制作行业当中来,为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壮大了影视制作规模。

(二)影视制作投资面临的问题

1、影视作品未能进入影院放映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院放映的影视作品大都是一些商业片,其主要是以票房和版权为主,像一些公益类的影视作品很难进入到影院放映。同时我国低成本影视作品比较多,与那些耗资巨大的影视作品相比,其进入影院放映的机会就相对较小。2、缺乏风险评估体制在这个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我国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每一个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之所以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影视制作,就是向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高回报,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对影视制作产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对影视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进而造成影视行业亏损的企业不断增加,进而挫伤影视企业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三、影视制作融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融资金额小

在我国当前影视制作产业中,主要以小成本的影视作品为主,我国每年生产的小成本电影占到总影片数中的80%,大部分影视作品融资数额只有几十万、百万而已,而欧美一些国家的影片融资数额几乎等于我国一年的影片拍摄总合,与欧美国家相比,融资金额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影视制作企业大都是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来进行融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建设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自此,政府不再成为影视制作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些商业电影逐渐成为现代影视行业的主流,由于影视投资、融资风险的存在,许多厂商、投资者都不愿意为影视制作提供资金支持,从而造成了我国影视制作融资渠道单一,进而不利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四、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创新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风险是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想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影视市场进行全面评估,加强风险意识。首先,在影视制作前,决策者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掌握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加强风险预测及评估,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制,才能确保影视制作投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其次,在影视制作工程中,要重视影视制作质量,要注重影视制作过程的管理及生产,确保影视制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企影视制作企业在进行负债集资时,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的特征进行集资,合理的负债有利于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财富目标,避免盲目的负债,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互助融资

互助融资作为当前中小企业较为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就是几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共同进行融资,进而降低融资的风险性。互助融资可以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将一个企业、一部影视作品的风险分散到组织内的所有企业,降低银行直接对影视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有效降低风险,更好地满足银行放贷的要求。同时,在影视融资过程中,影视制作企业实行互助融资,可以集中力量解决资金规模问题。影视项目投资具有项目投资大、周期短的特点,只要组织内企业错开投资时间,就可以让有限的贷款资金在不同企业间流转通过,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语

影视制作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这种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当代社会及人们的需求,加大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与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联,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不仅关系到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影视制作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针对影视制作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为我国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提高影视制作产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赵钢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影视制作论文:网络视频课程影视制作论文

1目前网络视频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这种单调的表现形式容易使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也难以体会教师教学的魅力。课堂授课氛围差,欠缺艺术性。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网络视频课程制作要借鉴影视制作的模式,打造开发优秀的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平台,以学习者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学习者的多方面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视频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影视制作对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启示

由于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都是以视频形式来呈现的,在许多方面具有相通性,二者关系见表1。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形成影像在基本原理、艺术表现、制作过程、传播手段几个方面具有相通性。但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在创作目的和功能上存在本质差异。网络视频课程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艺术理论恰当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准确体现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由此看出,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从制作原理、过程到实际发生效用的途径都具有相通性,具备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

3基于影视制作视角的网络视频课程制作与开发

高质量的网络视频课程开发应以高效严谨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为基础,影视创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创作经验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策划、组建专业制作团队、脚本设计、拍摄、后期制作几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应配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3.1选题策划

和影视创作之初的策划一样,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初期也应先做好选题策划。笔者引入剧本的理念。网络视频课程剧本统领着网络视频课程的建设和质量。网络视频课程剧本设计应以学习者需要为核心,主要是进行课程的总体构思,包括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然后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活动,甚至细化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全部过程。在剧本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为主导的理念,按照人本主义的课程观,从学习者学习需要出发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编排可以借鉴影视剧中的剧情设计,引入情境设计,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时,应借鉴影视表现中的美学理论将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搭配,使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学习者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情景。

3.2组建专业制作团队

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可以借鉴影视剧创作模式组建专业团队,需要组织一个效率高、懂高等教育、懂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开发队伍,形成一支包括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高水平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队伍。分组确定分工职责,各业务组可以设置如下。领导组:制定相关方案政策,负责视频课程的管理,设计剧组内分工协调运行模式。统筹指挥教学视频制作的筹备和投产,决定导演和主讲教师的人选等。导演组:视频课程制作的组织者,负责视频课程的全程制作。应与主讲教师充分地沟通、研究,共同策划教学视频的设计制作方案。编剧组:由学科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创作剧本,拟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等。主讲教师:参与剧本创作,课堂讲授。主讲教师是视频教学片中的主角。通常由知名专家、学者来授课,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学科基础比较扎实、屏幕形象良好、普通话标准、富有表现力、讲课时富有激情的人员来讲授。摄像组:负责分镜头设计,摄像、导控、音效、灯光、剪辑、合成等后期制作。技术组:主要负责策划视频课程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效果以及制作,需要熟练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美工设计软件,具备很强的软件编程和开发能力。

3.3拍摄

将优秀课程的教学进行实况摄制并精心制作,是网络视频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的有效保证。在录制过程中,主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态,学生要注意自己的学态,互动性要强。在录制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应注意借鉴影视剧拍摄技术中光线和景别的运用,做好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拍摄,以及师生交互的过程中镜头的切换、场面调度、现场布光、声音的采集等。

3.4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的视频课程的课堂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最终制作成一部连贯流畅、主题明确并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教学录像片,包括片头设计、字幕制作、画面剪辑处理、文件生成与网络传播等。片头设计一般应包含学校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内容信息等,字幕包括章节字幕和知识结构的提示字幕。在文字设计上,注重字样造型设计和摆放位置,使其富有美感,既能体现出教学视频内容的严谨、严肃性,也要体现视频作品的艺术性,引人入胜,便于学习者记忆。画面剪辑处理是指借助影视制作艺术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口误等内容加以精简。整个视频素材编辑完毕后,预览整体效果,经专家组审查后,按需要格式对录像片输出,最终生成视频文件格式,便于上传、下载以及在线观看。

4结束语

图书馆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要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信息育人的作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建立网络大学堂,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读者所利用。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课程的教育传播优势,提高其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率,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为图书馆远程教育发展增添无限活力与生机。

作者:李博 邰峻 安美荣 单位:中北大学

影视制作论文:高职传播学教学影视制作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

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

贴近学生,教学相长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

贴近热点,常换常新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影视制作论文:高职影视制作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100%。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1学生学习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教学实施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3教学评价情况

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完全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

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