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0 10:23:18
导语:在语文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改变模式,创新教育体制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最原始的僵硬的教学模式完全剔除,将素质教育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要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确立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开展教学模式的基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一个环境,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的影响下进行全面的提高;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能够将知识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吸收、消化。课堂上,不仅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让学生主动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确立小学素质教育新目标,将素质教育充分开展,有效进行。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注意方式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要把素质教育有关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要求落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就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具体体现在下述的“三主”、“三自”、“三有”等特点上。“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做到“教”为“学”服务。“三自”:即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质疑、自己析疑、自己解疑。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充分地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三有”:即教师尽可能让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论,而通过争论,学生就会有所发现甚至有所创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争论,借以去发现、去创新。语文课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分享体会。在作文点评课中,教师可建立“议、改、评”三结合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分组对习作进行阅读质疑、评议、修改、交流。小组经评议推荐出优、劣习作各一篇让全班同学进行点评,教师只在开始和结束时起点拨和总结作用。这样,学生学得高兴而有实效。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任务,只要我们从观念上、意识上牢牢树立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严谨的学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就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4开展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新要求
①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素质教育新体制,建立其素质教育教学模式;②引进年轻、专业的教师;对于年轻的教师,对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应用,能够最快的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开展;③学校应该开展课外活动,作文大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辩论会等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各项素质,为素质教育的进行提供了宝贵的基础;④开展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最先进的素质教学模式,进行按期培训,让教师潜移默化的进行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5开展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要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育时学生学习的基础,它整合了各个学科的内容将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能够充分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革新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人才。将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完整的结合,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在不仅只是传授专业知识,一味的将语文知识塞给学生,使学生学习僵硬化;而应该在课前充分准备,用疑问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到课堂上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要进行良好的互动,自主发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下,教师应该与学生友好相处,和学生成为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想事情;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结语
学校要完善教体系,带动教师发展素质教育,充分将素质教育灌输给每一位教师,做好培训工作,引进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不仅能够快速将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还会快速了解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其带给学生;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改变;切实将素质教育带到课堂上、课下;使学生学习环境有所改变;努力学习学校培训的专业知识,将其进行自主创新,使其成为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进行素质教育;学生应该积极接收学校、教师对于自己素质教育的培育,重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主学习性等;努力配合教师将水教育的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丽明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一、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
作为一种母语教育,古代语文教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传统。简言之,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语文学习和经学、历史、伦理学、百科知识合为一体
古代语文没有单独设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和经学、历史、自然百科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从先秦的《诗经》,到三国魏晋时期的《急就章》《千字文》,直到后来的《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学习内容都是综合性的。隋唐以后,直到清末,学校教育和科举有密切的关系,包括官学、私学和半官方的书院呈现出双轨制的特点:一部分人由蒙学学习,然后学习经学、史学、地理、诗赋及其他经济之才(经世济民),直到最后走科举道路;而更多的人只有机会在蒙学阶段学习。从汉代到明清,儒家学说成为各类课程的指导思想,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家塾、乡学、书馆、经馆起着指导作用。语文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识字—读书”教育,培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所以,所有蒙学语文教材都贯穿这一思想。
2.语文学习重视基本训练,主张循序渐进
首先,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识字教学。这是由汉字特点决定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经必先识字”被奉为原则。因此,文字和音韵的训练被认为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蒙学以集中识字为起始,在较短时间内让儿童掌握两千多字,然后再教以阅读、吟诵。从秦汉开始,历代有数量众多的识字教材出现,如前文提到的《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其选编形式为韵语、历史故事、诗歌,句式整齐、音韵谐调,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和记忆。其次,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写字教学。由于汉字独有的图案美,书法成为国粹,并从隋唐以后进入考试范围。可见,传统语文教育对写字十分重视。再次,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吟诵和背默。汉字之四声使格律诗成为语文教育一部分。历代教育者对诗歌教育都非常重视。“诗教”成为中国历代教育奉行的原则。从三国时董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到宋代朱熹的“读书须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诸多格言强调:读的目的是为了记忆。所以,读以后还要诵,更重要的是背。为了有利于背诵,熟读以外,还要求反复涵泳,深入体会。这种背诵记忆的训练一方面是“诗教”的需要,一方面也着力于将语感转化为写作能力。当然,这种强调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弊端,即片面重视感性、重视实践,往往忽视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结果学生“死记经书、熟诵注疏”,扼制了智力、能力的发展。这一点受到历代有识之士的诟病。最后,传统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反对学习过程中的“凌节”“躐等”的做法。先秦的《学记》里就有“杂施而不孙(顺),则坏乱而不修”的说法。宋代以后,各种学校都有比较严密的“学规”“章程”,详细规定了从小学生到成人的课程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3.语文学习提倡“质疑”“问难”
古代语文教育虽然被批评有“死记硬背”的弊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优良传统值得肯定。例如,从孔子的“学思结合”“启发式”到孟子的“多问则裕”“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再到宋儒提倡“读书存疑”“于不疑处有疑”,都是传统教育中优良的地方。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书院经常有师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辩驳的活动,如著名的学海堂、诂经精舍等。当然,这种“问难”“议论”一般都出现在年龄层次较高的学生中,并没有广泛地运用到蒙学中去。但是,这体现了传统教育中“问难”的特点。此外,清代的一些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创立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原则。例如,唐彪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互相辩驳;王筠则认为对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诱导。
4.语文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博约兼济
基本上,传统语文教育中,口语和书面语教学是脱节的。一般人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来学习读和写的。所以,学校教育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首先,强调多读。读得多,才能记得牢、思考深入,写起文章就能“取之左右逢其源”。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苏东坡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被读书人奉为圭臬。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史蒙卿的话概括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为:“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其次,强调读与写结合,从模仿到独创。从隋唐开始,传统写作可以称为“双轨制”:一方面,学写古文,主要以秦汉文章和历代名家之作为榜样;另一方面,学写应试文章,如唐宋读书人学习写策论、诗赋,明清写“制艺”(也称时文、八股文)、策论、试帖诗。无论哪一级学校都要教这类文章。著名的教育家颜元(习斋)反对程朱理学,但是在他办的学校里也有“帖括斋”(帖括就是学习八股文和试帖诗)。除了上述几条,传统语文教学还有许多特点。例如,读书要将精读、略读与泛读结合起来;重视声律、音韵、修辞、训诂,轻视语法,等等。这些传统都和汉字、汉语本身特点有关,也和汉族的思维习惯有关。
二、传统语文教育对当下教学的启示
现代语文教育是从1904年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些教学方法受到很大的冲击。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传统语文教育好像就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其实,正像朱自清先生在《古文学的欣赏》里说的:“历史是连续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母语学习的历史也应该是延续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在母语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我们要加以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笔者认为,从今天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完全可以从传统语文教育中获得启迪,来纠正当前一些不当的做法。
1.强调识字写字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汉字是我们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字。过去有一种否定汉字的倾向———所谓“汉字走拼音化道路”。殊不知,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一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至今仍然没有清除。再者,当今社会电脑普及,许多人提笔就忘字。同时,字写得不好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问题的根子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识字、写字,从临摹开始,到自己写字。这不只是写好了字,更重要的是养成做事认真的态度。宋学家程颢说,我写字时很恭敬、认真,不是要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做学问。但是,现在的小学教育似乎对识字写字教学有所忽视了。其实,在以前,写字教学还是很受重视的。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提写字教学,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2.反对躐等而上、陵节而施,提倡循序渐进
据我观察,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种超越学生能力的训练。流行的“阅读分析”练习题,以及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提的问题大多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叶斯帕森说:“语言学习要让孩子们到语言的海洋里游泳。”可是,我们往往不让他们“游泳”,偏要让他们在岸上不断分析、解释那“游泳动作”如何漂亮、如何合理,而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就是记住了也只是一些教参和考卷上的答案(充其量是一些名家的“意见”,连知识也算不上)。但是,由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可捉摸,学生总是答不到点子上,所以不断遭受挫折。传统语文教学要求背诵、默写都是有明确要求的,循序渐进就可以一步步学会阅读和表达。那种以“发展学生思维”为名,其实不着边际的满堂串问可以休矣。
3.强调记忆背诵,增加知识积累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背诵古诗文被认为是“死记硬背”。其实,什么叫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同遗忘做斗争,没有记忆一切都无从谈起。德国维茨堡学派认为,在语言学习保持学习材料的效率上,带着记忆目的去背诵比不断重复学习更加有效。无论外语学习,还是母语学习,都需要记忆,尤其是口语和书面语不一致的文言文古诗词,不背诵等于没有学。朱自清认为,与其读十本诗集不如背诵三百首诗。这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然而,现在流行的标准化选择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鼓励学习过程中的“再认”,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回忆”,即记忆背诵。有的教师经常埋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其实,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根子在于读书少、缺少积累。这犹如造房子没有砖瓦一样,基础薄弱怎么谈得上建设恢弘的建筑。可以说的还有很多,例如传统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质疑问难,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是我们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作者:赵志伟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论性课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不少学校的古代文学课程从十年前一周四节,压缩至今天的一周三节甚至二节,总课时减少了近一半。如何在实际不足两年的教学中展现中国古代文学两千多年来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触及到更多的经典作家作品,为将来的古诗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应对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庞维国曾说过:“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它必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外化和内化相结合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理论强的课程兴趣往往不大,长期以来,古代文学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埋头笔记,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从文学史到作品选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高专的课堂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当中,拉近古代文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中“想学”的环节。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由于时间久远,文字障碍多、识记信息量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较多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帮助学生正视困难、树立学习的信心、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以《诗经》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带学生走进《诗经》的时代,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周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二是让《诗经》走进我们的时代。大学阶段,正是学生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学习入手,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距离,共同体会爱情追寻过程中的甜蜜与苦闷。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学生会认识到抛开文字的障碍,古代文学中这些经典作品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典作品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也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强迫性的记忆往往会让学生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经典作品的诵读音频,亦可将同学们中优秀的诵读上传至网络,在闲散时间,利用电脑、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反复聆听,并可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学习的热情,达到熟记的目的,同时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自信。
2.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优于听觉。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共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多媒体,一是可以补充大量的文字材料,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板书时间,缓解课时压力;二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例如,在讲庄子寓言时,可以将寓言做成动画、漫画;讲唐代文学时,展示唐代的版图、壁画、书法、绘画等来说明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先进与发达;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作品的时候播放相关音乐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意境的理解,又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样的文化情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打造“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搜集网络精品教学资源,如名家名作诵读、《百家讲坛》、爱课程网站中古代文学相关讲座,建立网络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学习延伸的课外。
2.3“散点透视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课时不断压缩,很多篇幅较长作品没有时间仔细研读,只能进行片断解读,点到即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精华内容,成了每一位高专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采用“散点透视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定点定位,以点带面”。定点定位,指教着确定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历时发展和共时结构中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位置来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点”和“位”的选择,都必需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性的。通过对“点”、“位”的讲授,带起了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类人物的思考与发现。例如在《诗经》中通过选讲《卫风•氓》,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社会女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受迫害与不自主,并使之对《诗经》、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来加以讲授,既要联系到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又注重作品在内容、风格、手法的纵向的因袭沿革、推陈出新。这样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辨析异同、把握规律、挖掘深隐、体味好处。
2.4“模拟课堂,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执教能力
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中小学语文教师和课业辅导老师。目前,人教版五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文6篇,占全部课文总数的5.24%。初中段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文共计49篇,占课文总篇数的29%,北师大版中国古代诗文共20篇,占课文总数的28%。这一比例与过去版本相比有较大提高。因而,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提升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能力,也是目前高职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取朗诵、口头讲解、专题讨论等实践环节之外,我们还可以“模拟课堂,角色互换”的方式,即在老师做讲授示范的基础上,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部分古诗文,备课后选取部分内容,充份开展课堂教学实训,让学生走上讲台,与老师实行“角色互换”,从而培养学生古文教学能力;实现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实训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及对古诗文作品的分析、感悟能力,学生夯实学生的古诗文基础,为将来从事中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及相关文化工作做好准备。
作者:饶艳
1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2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3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大学语文就是要将各阶段的语文教育进行衔接,并建立一个语文教育体系,通过案例寻找各阶段之间的区别和共通处,进而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定位。
作者:王祖光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的人才,极大的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用性和专业性,造成教育中的人文性严重缺失,使受教育者趋于功利性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可以这么说。一个缺乏足够语文素养的人,在现代社会是难以立足的,因为这个人的身心、智力、情商、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呈现出一种有限性,这样就很难与其他人共存,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我们所说的教育,不管是职业教育还是其他形式的教育,不仅要解决受教育者的现实问题,对生存的思考,更要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负责,职业语文的教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的写和记上,要进一步提高职业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的体现,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语文的正确发展方向,在多方面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掌握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体现,开发学生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面向21世纪的全面人才。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语文教育要提高重视态度,更新观念,为语文教育打下基础。为此,笔者认为职业语文教育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抓起。
1通过课前的演讲锻炼人文精神
课前演讲,是许多语文老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口语水平而专门设立的一项专项内容,而这项内容在职业语文教育中也应该得到良好的利用和体会,能够进一步的锤炼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对于课前演讲的内容可以灵活掌握,不要过于死板,不要一定是演讲稿,一则感人的小故事,身边发生的小事都可以成为课前演讲的例子。教师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应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找同学进行点评,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称赞,这样就有利于语文中人文精神的弘扬,从而进一步让学生受到语文中人文精神的熏陶。演讲的次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抽取,这样在课堂间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2语文阅读中体味人文精神
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青年期的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个时期学生主要在学校受教育,学校就成为了学生人格形成的“主战场”,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自觉的将语文的传统优秀教育和文章的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文明史上所包含的主要的文化积淀和建设的内容大多数都蕴含在优秀的文化经典古籍中,阅读这样的文章,能够使学生在无形之中体会到文化的气息,从而进一步受到语文人文精神的感染,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要职业的语文几教育能够坚持让学生诵读经典篇章,我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提高。
3写作领悟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一个目的所在,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活动,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作者所写的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处事风格等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容,在语文教育中,写作也要多注意人文性的灌输。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流露出来,不能藏着掖着,尽量说真话,讲真事,什么都可以写,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写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写眼前的现实景物,可以写一篇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写出自己心情的随笔,都是可以的,表达出自己的真感情,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灌输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语文作文的完成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每天做一点,相信学生总会得到真正的语文素养的熏陶。
4在生活中的“第二课堂”体味语文的人文精神
职业语文教育不一定在语文的课堂上,其实生活中有更为广阔的语文空间,语文教育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语文的人文素养上,更重要的是语文的学习要贯穿于整个的生活之中,因此,开设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公共课,各类文化课等,在生活中的多个方面来渗透语文知识。
5教师评价体现语文人文精神
新理念的语文评价主张突破限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来综合考虑评价学生的三个维度,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堂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体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深刻感悟,展示能力,创新思维,优化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自主性,把每一个学生的语文人文性培养作为教师应尽的义务,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在评价中无形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体现出应有的语文人文精神的渗透。
6结语
总之,在职业语文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主要就是语文教育的工作者们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态度,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和有利条件,突破原有的语文教育的观念束缚,创设大语文观,在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的观念,就能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语文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真正将学生的语文人文精神落实到实处,开辟更多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育中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熏陶。
作者:张凤杰 单位:河北承德围场职教中心
一、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以为,“生活便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的必须”。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也就是生活的目的。生活囊括各种各样的状态与环境,既包括个体的,也包括社会的,群体的。教育与社会、与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而学校可以称之为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生活可以当做平常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所以教育就是儿童现下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的、固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学校的生活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符合、相一致,要与儿童的兴趣和要求相一致。学校的生活要顺应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适应当今社会变革的趋向并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特性就是生长,其实就是生活,于是教育就是生长,除却生长以外,不会有其他目标。所谓“生长”便是指孩子自己成长的各个时期,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含智力和德性方面。当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他学习的工具,而直觉是通过体内表达出来的;因此,身体教育的抑制活性,是本能的抑制,因此阻碍了学习自然的方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成长和生命是无止境的,因此没有最终的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中不断进步、改进、革新、重组,逐渐成长为并最后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教育即生长,要求舍弃稳定、刻板的儿童发展观,不断想办法创造条件激励儿童的本能成长,创办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获取经验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也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实验的、理性的过程,是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教育便是经过孩子本身举止去得到种种直接经验的进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必须以前人的经验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因此,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一切真实的有用的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进程要考虑到儿童身心成长情况与程度,兼顾到儿童的兴致,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杜威的教育观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孩子的积极举动来体验及寻找行动和担当结果之间的过程,即不断地使经验得到整合与重组。任何独立于这一过程之外的东西都不应是教育的本意。
二、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必须植根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感情上,脱离社会生活,那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头脑就会空洞,思想感情就会贫瘠。生活,是养育语文能力的沃土。而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学习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还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家庭、社会等等的关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发现语文,语文的视域是与生活一样的。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来学习语文,比如某一秒钟的情感体验,对某件事、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亲近自然时的那种愉悦、怡然的心态,甚至看到某一句广告词、某个宣传海报、某个明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的感触和想法,这些看法、想法的记录和抒发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的运用过程。我们每个人与他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观点,与别人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语文能力的过程。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过程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不断有人试图创设类似于“情境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把生活情境搬入课堂,把教学移出教室,让儿童在情境中与教师、与文本对话,在情境中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充分让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儿童自身成长的过程相结合,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的学习当成儿童的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即生活”,如此,儿童的自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外部的压力和忽略儿童自身的倾向,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必须首先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和兴趣,避免一味地教授,而不管不顾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想法。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选择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强迫孩子去学习文本、词的用法,而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能够调动起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这要求教师首先对语文要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如果教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地去讲授一些冰冷的知识点,又怎么让学生对它产生好奇和热爱?儿童的心理实质上是以本能为中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推进这种本能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压抑这种本能,不应以牺牲个人的独特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为代价,而把学生训练成一个个应付升学、考试的机器。“尊重儿童时期”,要充分尊重孩子生长的需求和时机。孩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游戏和娱乐。这种天性同样不能压抑,教师可以设法在各式各样的娱乐和活动中,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身体和人格及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协调的发展。
(三)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即“教材的心理化”,把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以此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五步”方法,使学生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能力,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此为导向创立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六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对经验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尊重。对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出自己的诠释。它能够引导学生真正主动学,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得以和谐地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一种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这也正是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理念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例证。所以,今后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把课堂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经验的获得和不断改造的过程,使教师愈少意识到自己在施教,教师就把自己当做班级中的一分子,使学生愈少认识到自己在受教,这样平等的教学对话关系如果确立起来,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真正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对儿童情感及价值观的启示课堂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那么课堂和学校就要担负起培育学生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杜威的教育本质观非常注重实践、实用的功能,认为凡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借来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拿来使用。比如小偷偷窃的经验也是一种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我们是绝对不能拿来学习和发扬的,而应该坚决地摒弃。要注意在实际的生活和教育中树立积极正当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要把那些适用的、积极的经验灌输到孩子的理念中,而把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造成负面影响的经验舍弃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实现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树立阳光、正能量的、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对杜威教育本质观的进一步理解和发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将其思想得当的运用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结语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对现世乃至将来会有很大影响。在我国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中小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正处在新的探索期和转型期,但现阶段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传统教育占主导,我们应该努力吸收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在强调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儿童身心两方面活动与发展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吸取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锋剑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仅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更需要培养专业技术和职业精神相结合的职业人才,而职业精神的培育也需要富有人文精神的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考。吉林大学的张福贵教授在论述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时引述了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大语文年会第十届会议中提出的大学语文的性质“就是要在‘高效素质教育’范畴中来界定:‘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即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1]文中也指出“这一界定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但是如此多的教育目的和标准,几乎就是‘完人’的教育,大学语文要真正承担起来恐怕是勉为其难的。”[1]确实,在当前不少高职类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课时较少,很难达到上述的功能。但是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来说,大学语文课程确实应该承担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仁爱精神、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是相关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或者说是职业素质。
1儒学思想与医学精神
与一般的高职院校相比,卫生类职业院校有其特殊性,护理、药学、检验等专业都与病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护理为例,曾有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名护士给病人输氧,不小心却是拿了一瓶氮气,导致病人死亡,可见医护人员的一个“不小心”往往就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危害。而当前的状况是,“在开放的医疗环境和过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护士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逐渐淡化,疏远医德修养,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护患关系变得冷淡。作为护士,不能用心温暖患者的疾苦,不能以关怀的态度了解患者的需求……护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也随之消失。”[2]医学者面对的对象是人而非机器,人是有感情的生物,而当前种种医患矛盾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护人员缺乏对病人的理解与关怀,缺乏仁爱精神。作为医护人员需要具有这样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大学语文课程需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培育的任务。仁爱,也即孔子所说的“爱人”[3],爱人是仁的内涵,在《论语•乡党》中提到马厩失火了,孔子下朝,没有问马怎么样,而是问“伤人乎?”[3]孔子向来注重对于生命的敬重,由此也可见儒家对人的关怀和仁爱。《孟子•离娄下》言道:“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护理人员只有具有对于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才能在面对患者时真正地从内心有意识地理解病人、关爱病人,形成“他者”意识。而药学、检验等专业也都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这样一种“爱人”的医学精神同样不可缺。正是因为这些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与病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所以在卫生类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更应强调其责任感、仁爱之心等医学所需的人文素质的培育。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思想中非常强调社会责任感。儒学者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数千年传承的儒家思想与医学精神历来息息相通。儒家思想中有着与医学精神相契合的内容,而这也是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儒家思想的内化可以使得卫生类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病人时潜心于专业知识,在世俗的诱惑面前表现得更有责任感,更能怀抱一颗仁爱之心。
2文本阅读与人格内化
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通过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解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5]大学语文的培育功能与思想政治课不同,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影响学生的,而是在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不经意间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除了选择部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外,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同样需要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正如《中国文学史》中所说:“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而且,越是这样的作品,越能使读者在感动之余受到某些启发,领悟到某种哲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人生态度……”[6]优秀作家的作品就属于那类“成就越高”的作品,它们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淀,为人们广为传唱,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儒家的入世精神激发着历代儒家学子以家国为己任,以君子人格作为自己行为的楷模,大学语文课可以择取部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积极影响的优秀诗词文赋为文本,特别是学生所熟悉的作家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从而使文中所表现的儒家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为学生熟知的大诗人杜甫所受的教育是正统的儒家文化,其诗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儒家的仁爱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作者自述生平的一首诗,在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同时,也倾吐了其仕途的失意,揭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诗歌语言朴实但风格沉郁,颇能体现杜甫诗歌的风格。诗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7]”是千古名句,多读书方能下笔生花,方能生动地反映所思所想所见。“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7]足显杜甫在文学上的自信与追求,再结合作家身世,诵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7]又能体会了杜甫“忧民爱物”这样一种儒家的执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诵读、学习诗歌并结合卫生类高职专业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把学医者的执着追求、爱人敬人的仁心与从业责任心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培养学生的医学精神。还有如大文豪苏轼,学生学过其《念奴娇•赤壁怀古》,熟知这位大文豪骨子里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可以列举苏轼诗词体现出儒家思想进取精神的部分来进行讲解、讨论。韩愈、辛弃疾、陈亮等等大家的诗文皆可择而取之,进入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精神。总而言之,通过选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在获得审美的基础上把儒家思想中与医学精神契合的部分内化,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人文素质。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1专业不同各有偏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有选择、有偏重地选择教学内容。比如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无微不至地护理、关爱病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仁爱的熏陶。而药学与检验专业,更要讲求诚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君子“慎独”等有关内容。另外,教学时结合专业,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行有益的创新,而不能迂腐固执、不求变通。如与护理专业的学生讨论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3],就可以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让他们认识到,在护理的岗位上,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能够抚慰病人,更利于病人的康复。
3.2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在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要起到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除了在内容上有所选择以外,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案例,通过让学生课前演讲、分组探讨、写作小论文等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要坚守语文教学的岗位,就得在教学中不仅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为从小学到高中长年累月的语文学习已经让这些“90后”的高职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倦怠情绪,早已厌倦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而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让教学的资源、教学的方法更丰富。比如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一个语文教学的网络平台,这样课前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网站等网络资源供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融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为一体,形象直观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课后作业也可以通过博客等方式让学生随时上传,学生间互相评价交流,老师登录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交流迅速快捷,还能加强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总之,在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极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能进行适当的选择与创新,使得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医学精神,才能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培育更多的人性化的卫生类人才。正如冰心所说的“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作者:王东林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许多优秀的文化得以保存至今,得益于教育的发展。历代优秀的教育家为后人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经过历史的锤炼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历史不断向前,教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障碍,当我们遇到障碍时不妨回头看看,从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中寻找一些启示。儿童天真、好奇、活泼好动,蕴藏巨大潜能,可塑性强。成长阶段对他们施以有效的教育尤为重要。《周易•蒙卦》中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人将启蒙教育视为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可见古代十分注重儿童的启蒙教育。在古代教育者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蒙学教育方法,其中散见着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1蒙学教育思想中的精髓
1.1重视道德的养成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在接受系统教育之前儿童对许多事物都处于探索发现的状态,启蒙教育是奠基阶段,根基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成长,所以古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教予儿童知识之前,先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蒙学教材中渗透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如《三字经》中就包含了“仁、义、诚、敬、孝”的思想,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帮助他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积极向善的本心。
1.2注重朗读与背诵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主张多读书,注重读者的自我体验。古代蒙学教育也是如此,主张儿童多读书。与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分析的教学方法略有不同,蒙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蒙学教材选文对仗工整、注重押韵、富有节奏感,适合儿童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夫子不但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培养童蒙的语感以及自学能力。音乐性较强的蒙学教材利于儿童的背诵。如:《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相较于深入分析课文,夫子更加注重童蒙的自我阅读体验,往往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与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参悟课文的内涵。
1.3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立人的事均无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对童蒙的教育就应从点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久积累而成的。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童蒙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分别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这五个部分对童蒙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4内容丰富的蒙学教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古代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向儿童展示着大千世界,扩展童蒙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童蒙教材还引入大量贴近生活的故事,对儿童进行人文思想的熏陶。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这些故事让童蒙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得。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多元教材教材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儿童,虽然儿童的注意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注意的稳定性不好。课堂上除了需要教师时常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外,教材的选文也很重要。过于艰深枯燥的内容不易引起儿童的注意,相比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的选文更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启蒙阶段的教育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材选文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关系密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育,为教育开拓了崭新的视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有着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优点。在传统的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设计多元教材,增进教材的趣味性和音乐性。多元化的教材能让学生在读准课文的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他们发现语言趣味性的一面,开阔视野,培养语文兴趣,为今后深入的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提供可能。语言文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不容忽视。优秀的语文课堂不在于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方式,而在于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教学方式终究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充满挑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在吸取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踏踏实实的走好课程改革之路。
作者: 魏巍 王秀霞 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有机地整合素材,提炼可用观点
在语文教育学习中,即使作文素材再怎么丰富,也需要学生具备恰当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机地整合,在作文中合理运用素材。指导学生对作文中将要使用或有可能使用的写作素材,要反复思考,细读揣摩,分类整合,归纳总结。采用什么样的分类方式进行整合呢,一般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角度进行分类,比如按照积极与消极、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主流与支流、内因与外因等方式来整合素材。或将现实生活与素材反映的规律、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整合,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根据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借鉴高考优秀作文,这也是一个让学生迅速掌握如何有机地整合素材的一个实用捷径。每一年高考,全国各地的语文考试中都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优秀作文中的素材反映出的观点要么见解独到,要么认识深刻;要么文采盈然,修饰手法运用得活灵活现;要么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多样;要么材料典型鲜活,内容丰富充实……总之,每一篇优秀作文都有它独特吸引人的地方,其在文章结构、审题立意、语言表达、素材积累等方面,对我们的学生都有借鉴意义。比如,关于《史记》作者司马迁这个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高考优秀文章,多角度挖掘素材,整合出独特新颖的论点,然后学生展开广泛的讨论,并给出了以下观点:
(一)义薄云天
在得知李陵叛变的情况下,司马迁敢于替自己的朋友李陵做辩护。即使是在森严的朝堂上,甚至面对的是九五至尊的汉武帝,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司马迁的义无反顾。
(二)爱岗敬业
出身在史学世家的司马迁,将毕生都献给了伟大事业——《史记》的创作,并且执着坚持下去。
(三)创新精神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以人物传纪的形式创新史书的最新形式,并被后世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
司马迁的父辈都是史学家,从小在这样浓厚的史学氛围家庭中,导致司马迁热爱史学、关注史学,长大以后并成为一名史官。
二、灵活地运用素材,创作优秀作文
好文章中一定有好的素材,但是好素材就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就好比有了好种子不一定能种出好的庄稼,有了米不一定成炊,有了砖不一定成楼一样。所以,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还必须学会灵活运用素材。
教师先教会学生有机地整合写作素材,还应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写作素材,以达到“以少胜多”的理想效果。如运用仿拟的手法,改动语段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这个词语可能是几个分句中共有的一个词语,这段话可用来阐释另外一个问题,表达另一层意思,表现出来的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内容。如:“幸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亲密;幸福就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的那种洒脱;幸福就是‘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那种情趣;幸福就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种企盼。”这段话中的“幸福”一词可以根据情况换成“奉献”、“亲情”、“关爱”等词语。灵活运用素材的另一种办法是对素材进行灵活的变通。“任何事物或事理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去观察、去分析,便会获得不同的发现。”这句话说明素材所蕴涵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素材中的某个元素的某个层面、某个角度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跟特定的内容建立一种有序联系,使之构成阐释与被阐释、证明与被证明的逻辑关系。据此,从写作要求所谈的主题或话题的实际需要,对我们所要刻画的人物或事件的积极乐观向上或消极具有警示作用等方面进行合宜地放大,同样亦可选择素材的某一情节或者某个重要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或阐释,还可以把素材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合理的拓展。通过以上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实现灵活运用素材的目的。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高中学生了解一定的写作素材是没有多少难度的。关键在于高中学生是否具备合理运用素材的能力,这才是作文写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或学者去对高中生如何对素材进行运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对高中作文教学作出更趋完善的诠释。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对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进行有效的衔接与统整,能使各学段教师认清自己学段的任务,明确自己所处学段的职责,能使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更具有意义,促进学生循序建构自己的知识,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问题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主动为小学生平稳过渡到初中,较快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未雨绸缪,就可以更早、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铺就一条绿色通道。
在新课标全面推进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关系到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衔接中小学语文教育
1.1需要掌握衔接的内容
小学生在升初中之后,总会感觉教育内容的重复性,因此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充分的体现了在小学与初中教育之间存在这一种不应该有的“软”问题。在接初一之前,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教材,将中小学教材目标、要求和内容进行比较,明确其中的差异和联系,从而进行有目的教育;而其初中教师还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找出中小学教材中的联系之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1.2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在给初一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的兴趣只是浅表的,因为阅读的量比较少、理解内容较为肤浅,以及在记忆方面较为机械性等;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又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提倡自主创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情境自学、开展课内外活动学习、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1.3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小学生在毕业之后求知欲望会十分的旺盛,对简单重复的教育内容会显得厌烦、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力量。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药注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增加有趣的、新的知识,以便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的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例如,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2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兴趣的延续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年龄特点,心理因素等,明显感觉到教材内容变得深奥,不好理解,加之教材中有些知识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教材内容的深刻性、重复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没有兴趣等心理。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要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怎么样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延续学习兴趣呢?
2.1课堂上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因为同学的年龄特点,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占主要地位,虽然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倡导“大语文”教育。所谓“大语文”教育就是要针对传统式的“小课堂”而提出来的,结合宏观和微观、课内与课外,有效的研究语文教育的规律。逐渐将“灌输式”转变为“讨论式”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形式方面要求活泼、生动、形象,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
语文是用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具有实用性的一门学科,同时,它还是一门集思想性、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很高的学科[1]。它凭借着独有的魅力,使学生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中机械性的学、记、背、练、讲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对新知识点的引进,丰富课堂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再加之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定会取得满意的教与学的效果。
2.2精心的备课,巧妙的导入
通常一堂小学语文教育课,教师在导入方面直接借助教具或者是提出该堂课的中心思想,然后学生围绕着这些进行思维;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散发性思维的训练。
良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一半。正如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是需要一个巧妙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该堂课的框架和重点上。例如在教育《地下森林断想》一文时,可以这样的设计导入:请问同学们见过长在地下的“树”吗?当同学们在摸不著头脑的思考期间,迅速给同学们介绍相关的材料和图片,让他们感知其过程。当学生们的心被教师抓住之后,这堂课就很容易顺利的完成。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直接的、简单的提问和沟通,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升该堂课的教育效率。
2.3运用多媒体技术,延续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教育理念、手段、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被得到广泛的运用。多媒体在进入课堂教育之后,给教育带来极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课堂的有效率,增加课堂教育知识的容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无形之间促进了教育的质量。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的理解,突破时空的限制,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去感悟抽象的事理,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以便于在愉悦的心境中对事物进行多方位的感知,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只是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育活动,因此在教育中要合理运用,把它的效能发挥到最佳。
总而言之,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十分的重要,但同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更加的重要,进行合理的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通过巧妙的导入和钻研性的指导教育,及其多媒体的使用,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人得以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它担任着信息传递的使命。其次,在人类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语言是将其内心的心理表现与生理活动转化为外部交流语言的工具,它是对人类思维的反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语言交流锻炼其思维及表达能力,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的重要前提,在一定层面上能够促进其智力的提升与发展。开展语文课程教学则是保障学生掌握语言、合理应用语言的前提,是奠定国民教育、传承我国文明、延续母语的重要表现。因此,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始末。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传递人文风貌,提高整个民族语言文化水平的重要职责,它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与价值特征,属于传统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从汉语言文学自身专业特点来说,它关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重视语言教育的实用性,但其适用表现并非体现于实际应用的部分,而主要在于精神概念的影响方面。汉语言文学教育并非直接注重经济效益创造的学科,它更为注重社会效应。伴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神话与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同时,也正迈向与社会文化相交的轨道中,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三、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一)教学目的一致
语言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均在于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的应用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从属于语文教育,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汉语言文学教学注重对学生精神面貌及文学素养的培育,而语文教学重点则在于突出其工具性特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与鲜明,要求所创作作品的语言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及其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透过语言能够感受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事物的性质等。而生动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的独特性、灵活性与动人性。但汉语言文学教育同样是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并将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其重点目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若脱离了基础的语文教学,则无法满足普遍性教育的需求,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专业程度差异
相较语文教学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专业性知识与内容,一般设立于中专、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学底蕴,与汉语建立深厚的情感。而语文教学,除了其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功能外,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放性思维能力。(四)在强调人文关怀方面有一定的一致性无论是语文教育抑或是汉语言教育,均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求文学进入学生的心灵,发挥文学渲染与洗涤作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洋溢着人文与理性的光辉。两者均重视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与情感的丰富,关注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四、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一)教育理念的对接
确立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建立开放的教学观点,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同时,关注文学的创新与发展,以开放的目光迎接现代文化的融入与交流,实现语文教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适量地注入更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而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同样需要添加新时代开放理念与意识的教育,实现教学理念的对接。
(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对接
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还需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以教师作为教学的指代者,展开开放式的教学方案,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采集更多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节目、教育频道、课程录像等,为学生组织更多教学资源片段,围绕语言课程教学内容,纳入更多符合课程性质、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进而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强化,实现语文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对接。
(三)现代技术指导学习的对接
当前在部分高校已开展了开放式的远程教学模式,将课程的开展与现代技术的应用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与现代技术运用方面有其显著的优势,在导学方面的能力相较传统教学而言提升明显。包括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系统操作等,自动化程度较高。为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教学技术方面的对接,必须在广大中小学内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开放式教学,为日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思维能力的对接
语文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出勇于实践与具备创新精神的符合型人才。细化两者的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与体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与分析能力,同时能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为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均在于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的应用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为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必须从教育理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技术指导、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出发采取措施,强化两者之间的交流互通,进而提高文学对接的有效性。
作者:孟伟军 单位: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三国的时候,曹植七步成诗,这首诗救了自己的一条命,如今我们学习语文,决不是为了救自己的命,也不是单纯为了会作诗。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对语文的重要性进行认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思想性。语文的工具性指的就是语文是一种工具,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处处都需要它,例如我们有很多的同学将来基本都不会成为诗人、作家,可是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还是在学习其它文化课的时候,哪怕就是听别人的一句话、演算一道应用题,都必须要弄清楚他人的意思与题意;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人能够离得开看书、看报纸、写信、填表格一类的事情,而这些都必须要建立在语文的基础上。从这里不难看出语文是一种用处非常广泛的工具。
语文的思想性则是指的,学习语文不仅可以使我们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使我们受到各种教育,例如审美、德育等方面。从语文课中,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例如刘胡兰,、、王进喜、白求恩等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能够时刻对我们进行鞭策,让我们清楚应该如何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让我们分清是非,认识美丑,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让我们学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这就是语文的思想性。
二、语文学习意识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学习意识是我们对于学习的一种潜在看法。当我们看到一种新的事物时,有良好的学习意识的人便会去探究为什么。苹果砸到了牛顿的头上,于是乎,有良好学习意识的牛顿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在此之前,相同的情况一定发生过很多遍了。
学习意识是真理和知识的探测器。有学习意识的人时刻都保持着一种对周团事物探本究源的最敏锐的神经,一旦得到学习的信号,内心的对知识的求知激情便燃烧起来,去追寻那最终的最根本的自然奥秒。语文学习意识包括多方面,它们都能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情感意识、兼容意识、有意阅读意识等都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意识。这些意识能够让学生不再认为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拥有良好的语文意识,可以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走弯路,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三、学习语文应该具备的意识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的情感作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意识。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情感,用情感去理解情感,用情感去体味情感,用情感去欣赏情感,把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愫挖掘出来,艺术的光辉才能照亮读者心扉。只有拥有情感,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语文中的情感,更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用心,更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例如《我的母亲》,在平凡的语言下,蕴含了一份真挚的感情。通过平凡的语言,作者勾勒出了一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这一篇文章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想要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到那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情感意识作为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情感意识,学生才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情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实体”新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兼容意识。多元化是如今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也是现代化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外延性——兼容性,只有这样,所学的语文知识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语文的学习不同于其它的科目,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让学生必须要具备有意阅读意识。有意阅读意识即是有目的的阅读意识。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这点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例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中所涉及到的那些知识,直接为学生们讲解,也许他们会感到迷茫,但是如果在课前让他们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学生们不仅仅能够积累一定的知识,在学习这一篇课文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而这只是有意阅读的一方面好处。
“写”之意识,其包括了书写意识与写作意识两方面。书写意识指的是学生要有练得一手好字的意识。在语文考试中,有很多时候学生的字会对学生的最终语文成绩产生影响。写作有时是一种冲动,也是一种习惯。写作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写作意识的强烈程度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很多学生都不注重“写”之意识的培养,但是在一些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却对“写”有了要求,例如2007年临沂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题:中华民族勤俭为本,自古就有提倡节约的训言。请把下面这句话任意半句书写在下面,力求做到正确、规范、美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相关意识的培养
(一)情感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教师用自己的修养情感去感染学生。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出自己的情感意识,教师就必须要自己先拥有丰富的情感。例如于漪老师在她的作品《往事依依》中对老师教学激发她的情感这样写道:“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往事依依》虽然只是一篇课文,但是确是一位教师真实的经历,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如果教师没有真实的情感又如何能够感动学生,还谈何培养情感意识。
古人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经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就先让学生听歌曲《母亲》,让学生先建立一位辛苦、勤劳的母亲形象。然后再来认识课文中的母亲。再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一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鼓励每组充分发挥想象创作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比赛,看看哪组演得最好,让学生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演绎出全新的“现代”孔乙己。这样能够让学生学生在角色意识下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念来培养自己的情感意识。
(二)兼容意识的培养
兼容意识的培养不同于其他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兼容意识的培养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开发与利用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课外乃至校外都有着极其丰富多彩而便捷的学习资源。网络文化的形成对现代语文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供了绝好的契机。虽然网络语言简略、概括性强、立体化、个性化强,但是其中的用错字、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混用等不良习惯却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网络文化,教师们不能够一味的进行抵制,那样会让学生感到疏远。教师应该采用兼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网络文化,并让学生形成兼容意识,学会分别事物的好坏。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适量的使用一些网络上的经典流行词汇,例如“囧”“雷”“萌”“槑”等,这些曾经新潮的流行词,现在已经不再是只会出现在网上的新潮词语而是每天都会出现在日常对话、交谈甚至是学生的日记作文中,在课堂上运用,不仅仅能够垃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无形中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兼容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兼容意识。
(三)有意阅读意识的培养
有意阅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有意阅读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认识阅读目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话题(或主旨)意识、统观意识、句间关系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中的文本意识可以在教学一篇课文前,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处境等情况先进行了解分析,然后带着这些知识再阅读课文,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例如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学生要想了解诗中之意就必须要了解虞世南的生平以及该诗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句间关系意识即是整体意识,对于一篇文章,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就鼓励学生结合上下语境运用“猜读法”大胆推断,在此基础上还指导学生通过“跳读法”将疑问暂且跳过去,捕捉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材料,如中心词、中心句、作者的评述文字等,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总的句间关系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让他们逐渐的体会到有目的的阅读与没有目的的阅读之间的区别,最后养成有意阅读意识。
(四)“写”之意识的培养
要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人类文明史以来所积淀的各种优秀作品,并在这些精神遗产的启迪下,学会观察与思考。强调真实情感的表达,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就必须要提高对写作内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端正写作态度。同时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留心自身四周的事物。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写作也是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关键,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与规范用语。
要对学生的书写意识进行培养,就需要从学生的书写习惯入手。初中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因此已经比较缺乏时间进行专门的练字,因此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1)每天坚持20分钟的练字,教师必须要指导到位、评改到位;(2)从作业的书写出发,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3)开展各种活动优化写字氛围,促进学生水平提高.
总之,语文学习意识包括多方面,这里只是对其中的四个意识进行了探讨。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这些意识的培养上,还应该积极的对其它的语文学习意识进行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部门没有积极做出宣传,实践性教学理念的传播和贯彻受到影响和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性,其生理和心理上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对于课堂教学的各种规范和准则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很难在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很难建立桥梁进行沟通和交流,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出现偏差,不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特色
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指的是学科问题的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这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民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教师素质水平要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要有配套的实践教学设施制度,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较高的默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规划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中具有主导作用,要实施实践性教学,教师就应当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含义和真谛,以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实践性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语文修养水平,改进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性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制度是引导和监督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障,要开展实践性教学,就要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制度,只有发挥广大教育学者的积极主动性,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和决策,保障教学设备的健全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对实践性教学进行管理,才能促进实践性教学的长效有益发展。学校要加大物力财力的投入,为实践性教学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教师和学生作为实践性教学实施的主要受益人,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和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对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实践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具有其独特的特色。数字资源库包含基本资料、扩展资源以及大量扩展性阅读文献,包含非常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开展提供开放性的数字资源,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共享资源进行学习。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大都是表面化、形式化,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现代语文教学模式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丰富多样,通过理论教学将知识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战训练是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围绕项目学习展开,要以专业的学习任务为依据、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学习目标,进行产学结合,提高专业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实践性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问题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行学习,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性教学必须注意的是,在课题确定方面,要以现实性为基础,教师先将自己的课题公布出来,提出研究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根据老师的指引,自己确定研究课题。研讨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要把一些确定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归纳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强化对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的认识。呈现成果是实践性教学实施的最后阶段,主要是通过文字表述研究结果,使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结合为一体,突出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具有主导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教师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要提取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材料,通过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实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
四、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现代知识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各门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兰海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杨树岭小学
一、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教师要尽量指导学生懂得更多的思想内容,使语文这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体系,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学会生活。
(二)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绕着教师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和语文学习潜能,加深学生对人性化意识的重视,形成一定的体验感悟。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人文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中出现了太多的物质诱惑和思想诱惑,使人易于产生浮躁的心理情绪,使人陷入思想的迷途。当前我国很多高中学生对肯德基、麦当劳、香奈儿等内容较为熟悉,而不能清晰地说出我国优秀思想哲学家孔子的理论。大部分学生属于独身子女,家长的溺爱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奉献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自我意识强烈。所以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应用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作品或者名言,使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这篇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学习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深入感受当时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恰同学少年》等相关电视剧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直观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引入杜甫的《春望》,温故而知新,引领学生对古代诗人爱国思想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设计人文情景,引发人文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建情景模式的方式,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的掌握知识并提升自我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的方式,感受当时马丁·路德·金的慷慨情绪。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朗读的形式,使这首文章能够更加富含魅力和趣味性,加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深入领悟当时马丁·路德·金渴望黑人自由、权力平等的愿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加深学生的坚定意识和对梦想的不断付出。
(三)应用实践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真切检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动的实验活动方式,在学生进行愉快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不断丰富自我语文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并加强团队之间的配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实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小组内明确的分工合作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教材《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活动,在学生对课本内容完成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本篇文章共有多少个偏义复词?”“这首诗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负责深入思考一个小问题或者小部分,从而形成完整的答案整合,加快学习的效率并能够保证质量。在不断的小组协作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具有包容性和内涵性的学科,加强学生对高中语文人文性的学习和研究,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文化,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的修养和内涵,彰显语文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保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为我国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作者:覃华丽 单位:湖北省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一)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字词教学
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育开始,字词教学就已经成为学生必须经历的教育过程。从现行的多种中学语文教材来看,每一单元都会拥有专门的字词教学内容。字词教学偏重的是识字与释义的教学,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积累,从而让学生拥有更深层次的阅读基础和写作基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媒介,而字词又是语言的载体。也就是说只有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学生才可以学习、交流和成长。这就体现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二)中学语文教育的阅读教学
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阅读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成长的过程。阅读是除了倾听以外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人类要从报纸、杂志等诸多介质中获取信息就必须通过阅读,在阅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最终提炼自己需要的信息。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也是支撑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学生要领悟公式的使用方法就必须阅读相关的解释,通过阅读明白公式的使用方法和推理过程。学数学中包含应用题的教学,其本质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阅读,进而理解题意,最终进行解题。从上述言论来看,阅读能力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每一篇课文讲述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阅读能力。总的来说,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更进一步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应用性和工具性,也就体现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三)语言表达教学
最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口头语言表达教学,对于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两个途径。第一,口头表达。学生通过说的方式,以清晰的逻辑和分明的层次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想法。第二,写作。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在纸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无论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是建立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的。通过语言表达教学,学生才能拥有清晰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才能够用流利的语言或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以及语言表达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四种能力正是支撑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能力,也是中学语文教育最直接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这三大教学内容也是应付考试的主要力量。在这种背景下,众多中学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当作主体,其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支撑,其主要目的是应对考试。这种想法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二、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相比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其人文性特征更加深邃,但也始终贯穿中学语文教育过程,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被大力推进的教育目标。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情感教育早已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刻感受丰富的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众所周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饱含感情的文章和素材。《我的战友》、《小英雄雨来》、《丰碑》等众多的文章就表达了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我的母亲》、《再见了、亲人》等课文表现了伟大的亲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情感体验,其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无形之中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就已经超脱了中学语文教育表面的教学目标,从科学性上升到了人文性,是一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教育过程。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
另一方面,在语文教育中还渗透了对学生的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发现美、鉴赏美,最终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以《桂林山水》、《林海》、《海上日出》等课文为例,通过学习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大自然美丽的景色,由此产生对美的向往和憧憬。《白杨》、《竹石》这一类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心灵和精神。通过语文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将会逐步提高,将会带着对美的向往和憧憬面对生活,逐步产生心灵美。这正是符合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中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总的来说,通过中小学语文教育学生不仅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领悟到了丰富的情感和各种精神。通过语文教育,学生能够感受到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能感受到亲人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还能感受到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美丽,这正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有力体现。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
结合中学语文教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表现,以及研读素质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更加肯定地得出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其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并不存在高低之分。
(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是相对独立的,两者的教育方向、教育方法不存在共同点。首先,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倾向于语文教育的应用性,即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应对考试。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却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精神、思想和心灵方面的教育。从表面来看,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对学生取得成绩并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其次,语文教育中科学性教学目的可以通过直接的练习来达到,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而语文教育中人文性教学内容则更倾向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情感关怀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心灵进行培育。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又是统一的。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无论是科学性强调的能力还是人文性强调的心灵其最终目的都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学习和成长。从一定程度而言,我们可以将中学语文教育当作一个原点,而其中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就成为一个岔路,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相对独立。但最终,这两条岔路会在终点重新结合,两者的终极目标是统一的、确定的。结论经过分析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中拥有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这两种特征在语文教育的过程和内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上没有交叉点,相对独立,但并不能摆脱两者拥有相同的最终目标的事实。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既对立又统一,并不存在高低浅显之分。这就告诉众多的中学语文教师不应该从主观上忽视人文性和科学性,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使两者结合,以此达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目的。也只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保证人文性与科学性共同发展,才可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我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杨军 单位:烟台市桃村一中
1、社会对于语文教育实用以及人文审美的要求
1.1教育与社会的核心是一样的
教育对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融入到社会中,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服务做准备,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以及发挥做准备;第二个方面是需要加强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有效的引导是学生成为有信念有理想的公民;第三个方面是需要加强对学生心里健康方面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第四方面是需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教育。
1.2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不适合“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来讲,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来讲,并不适合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进行。在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生综合情况进行区分是当前情况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对人才进行培养,只不过是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已。一般来讲,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学生工作的重点则是在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对于语文教育来讲,需要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期,同时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审美意识引入到课堂上,要在坚持课堂教育为主阵地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来实施素质教育。这样才可以让语文课堂有内容、有形式、有目标,充分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社团为阵地,以文化为支撑,以职业为目标”的思路来广泛幵展素质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流动的的高职教育虽然都是培养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实用性专门人才,但是应有不同专业的区别。文秘专业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就不用用同样的一套标准来要求机械电工专业的学生。农林系、财贸系的学生更注重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更高,这在教师的语文课堂上应该有所体现有所侧重。
1.3高职语文教学可推行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育不可僵化教学方式方法,可以采用比中学语文教育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的素质提升需要,间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建立语文教育的立交桥,不单沟通专业学习,也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审美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学生的优秀人格,让他们真正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性技能人才。高职语文教育要改变目前不受重视的赠旭:境遇,就必须以“质量”和“特色”取胜。必须找出与一般大学语文教学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实用性、实践技能性和“就业导向”作为自身特色,对学生的情况必须了解透彻,以严格的专业训练,扎实的基础学习作为自身的质量保障,让语文课不再成为“故事会”。
1.4正能量的人文文化的功能
如果它能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就能够指导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帮助学生产生集体主义激情,让学生对班集体、同学圈乃至延伸到企业、工厂等就业环境,能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新的集体有归属感;能激励学生从容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境,自我勉励自我调适,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丰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3、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但具有其相应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般角色扮演任务——他们是在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角色特点。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传承技术成果和职业规范。这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之处,也是其优势所在。把握好了这一点,我们的高职语文教育就有了方向。当然,要教育出一名优秀的高职学生并不容易,因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技术成果,领悟职业规范并内化于心确实是更不容易。
作者:汤艳玲 陈艳 郝春生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受学习环境、教学条件的局限,农村的中学语文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由于教师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学生思想拘谨、视野狭窄,社会评估唯分数论,导致学生厌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仍需我们努力解决。
一、农村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新教学理念接受迟缓,对学生缺乏心理上的正确引导
农村地处偏僻,信息流通缓慢。而农村教师大都受到过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他们曾经也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习并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接受教育新理念会比较困难。而正是这种相对比较迟缓的改变使语文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在整堂课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充当着主要角色,而学生更多时候都是一个个在观看或聆听的观众一样,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也没有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发展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但教师也有必要认识到育人不仅是从文化上、知识上对学生进行武装,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信息技术设备缺乏
农村语文教学单一落后的原因主要还有现代化信息设备缺乏,电脑网络没普及、无图书室、无教育杂志的学校比比皆是。就是学校偶有几本图书,也是“古色古味”且被封于书柜中。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语文课堂仍是一人、一书、一粉笔,至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只是听说过而已,没有真正用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所以,语文教师只能靠陈旧的教学方式去讲,学生也只有依然陈旧下去。
3.分数仍是评判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
对于教师和学生,分数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一种对他们进行评判的标准,但对学生或教师学习工作上的认可单一用分数来衡量是很不科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追求成绩,一味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分数、分数、高分数的做法只会从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
4.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教师却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懂得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致使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和改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是不能满足现有教育教学的需要,使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严重影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广大农村师生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唯分数论英雄显然已过时了,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不一定都是考试门门得高分的人。学习分数高固然好,但我们不能把分数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和乐趣,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鼓励自主学习,感受学习乐趣
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获取的知识一定比通过教师强制性学习获得的知识要牢固、长久。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发表自我见解,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3.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差,也很少买书,即使是条件好一些的家底,也没有花钱为孩子买书读的思想意识。而学校里因办学资金短缺,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的能看的图书也少。有的是学生本身就不喜欢读书,对看书没兴趣。多方面原因使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高。而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很好的一种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丰富,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特别是要求学生用心灵去诵读、去倾听、去倾诉、去感悟,真正理解读书的意义。
三、农村语文教育的进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1.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教育,教师应当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使评价、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制造等级的方式。
2.改进农村办学条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可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社会各界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
3.鼓励开发农村有利的教育资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学校要大力提倡并鼓励广大农村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村这个大舞台,努力将语文教学走出课堂,面向自然,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进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进而理解课文。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种种要求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惑,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姿态迎接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实现历史性的跨越,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作者:马海峰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
一、人文特色
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中职语文课程而言,其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这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具有的人文特色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表现:
(一)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作文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学是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工具。中职语文教学在一定层面上也是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全面施展,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激发。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课程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渗透,使语文这门学科的审美性和功能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的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中职学生大多接触到的学科都是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这些学科大多是对技术的指导,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显得枯燥而乏味。通过语文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在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堂压力,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朝着正常的心理方向进行发展和延伸。
(三)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语文学科中包含着很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延伸。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相比于一般的高中院校学生而言普遍偏低,这也造成了他们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对他们进行语文素质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自信,促进心智的发展和完善,使他们更容易从生活中的低谷中走出来。
二、应用特色
这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与一般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更偏重于学术性不同,中职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应用价值。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需要突出一定的实用价值,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高中文化的程度,同时还需要掌握一门专业的技术,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是技术工人或是一些初、中级的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能够突出它的实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这些能力:
(一)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这主要包括日常的应用文和学生日后就业的岗位专业文书。在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时,教师要侧重文章的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格式正确等。此外,教师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写作速度,使学生掌握对文书进行修改的有效方法。应用文可以涉及到很多个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侧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的锻炼:对于机电、化工、电子、建筑等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对说明书、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对于财经、管理、市场营销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合同书、文字广告、工作计划、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用文的写作应该保证实用性和文字的流畅和通顺,这对于学生日后就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往往很少有机会参与社会的活动,提供给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就非常少,因此在中职的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中职语文的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要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清晰的表述,用词需要得体,做到言之有物、表达清楚和态度大方等,这对于学生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符合职业要求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阅读能力
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依据产品说明书来正确地操作设备、更好地领会上级领导精神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特色
不同于一般高中语文教学中单纯地从教材中提取语文知识,中职的语文教学工作需要从工作和生活中出发,在专业和生活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将语文教学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专业知识、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这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学到的语文知识,对专业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感悟和摸索,这可以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从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过渡和结合。
作者:舒慧娟单位:湖南衡阳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