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11:22:50
导语:在大学历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学业评价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维持教育系统平稳、有效的运转。但实际层面上的学业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的主流要求脱节,没有摆脱传统评价体系的固化与单一,忽视多维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忽视对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本文以大学生的视角,分析当前中学历史学业评价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学历史教育学业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历史;学业评价;新课程
教育是一个系统,学生学业评价好比是系统运行中的齿轮,维持教育系统平稳、有效的运转。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予以测量评估、价值评判,并将评价信息如实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发挥测量评价导向性、激励性、考察性、反省性的实践功能,以保障学生的基础学习,指导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与完善。中学生正处思维活跃,健全人格发展,主观能动性提升的关键阶段,所以适时、适量、适法的测量评价发挥重要的价值。
虽然新课程改革与素质化教育办法已实施多年,以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四有”型人才和关注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为目标,将学生从“被教育者”转变为“受教育者”,教师为教书育人的点拨者与引导者,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但是,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一方面是社会保障改革的机制与条件不完善,没有量化;其次,大多数中学特别是县镇级中学,鉴于高考模式与生源压力,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上改良不明显。单单就学生学业评价办法而言,笔者认为并没有摆脱传统评价体系的固化与单一,达到以学生为基准的内在性评价和以多元为手段的发展性评价。这样的学业评价更多成为束缚学校教学工作的樊篱,以评价为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忽视多维评价形式的综合运用;忽视对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
就中学历史教学为例,随堂默写的方式加以贯穿奖惩措施,成为许多中学历史教师惯用的阶段性评价方式,根据其知识点掌握的多少以此来判断学生某个专题的学习成效。不难否认,学生可能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中总统、议会、法官的权利”这类问题对答如流,甚至接近标准答案。但是,抛开这种机械性的评价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成为“被评价者”的现实漏洞,历史的学习也应该是体现纵深感与思考力,注重与现实的结合,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史料探究素质的提升,在学习阶段中的考察并非单纯拘泥在书本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并非是局限在知识性的问答式考察。笔者认为初高中历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人曰“读史使人明智”,史学的宏观性把控与反思对于处于思辨能力、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中学生“三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在现行条件中,可以开展历史课本剧角色扮演、活动结果报告、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历史专题沙龙等多样化形式展开,立体化呈现,使定量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得益彰,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梳理学习内容,培养历史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或许有些读者会反问,就历史考卷而言,题型的确定、提干的编排更多会考察学生在知识应用、分析史料、对比研究方面的能力,那为什么会说中学历史学生学业评价的滞后呢?笔者认为忽视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构成一大因素。中学课程安排注重“语数外”,对历史这一科目的关注度不高,故而历史教学常常存在“任务紧,时间急”的窘境,一味的赶进度,对测量评价结果的分析讲解只是一带而过,教师忽视对学生整体在能力应用方面的评价,而学生更是忽略将自身的阶段性评价结果作阶段性比较。这样的学业评价,在内容方面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文化与情感、合作与交流、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缺少最后分析环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挖掘无法巩固,事倍功半。
新课标下的教育评价既是素质教育“目标――实施――评价”这个循环节上的终结,又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反馈信息,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学业评价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推崇多元智能评价法,开发多向,多层次的评价方向与手段,关注评价评价结果的综合性、阶段性分析比较,启发学生自我监控和反省意识,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
曹阳,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校本科生。
作者简介:余林(1983―),男,苗族,贵州雷山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地方史,西部少数民族文化。
摘 要: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只有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学校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为了促进大学历史教学中教与学的高效性,大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历史教学;改革
引言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历史教学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一、大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改革背景
大学历史课程是高等文科院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文科人才所必备的历史素质,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在高等文科院校,大学历史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地帮助。因此,大学历史教学一直深受重视并且不断提出高要求。
(二)指导思想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于2002年启动的“质量工程”计划的精神,以传统大学历史教学内容为主线,辅之以历史训练、历史讨论、历史考察和历史素质培养四条支线,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历史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方向
其基本方向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建设教材优质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以教学理论研究为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深化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构建并逐步完善符合高校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历史创新教学体系。
二、大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主要内容
(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历史教学团队紧跟教学要求的新形势,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实行了新的分级教学模式以来,不断完善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班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探讨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团队在教学思路上的改革体现在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内容上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侧重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启迪,培养学生对学术的旨趣,注重在教学中体现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引导。
1、修订教学大纲
修订的教学大纲应当更加注重基础理论、方法的教学,突出重点内容的理解,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其更能适应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
2、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依照不同分级层次,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对历史综合知识底子好的学生,教学内容适当加深加宽,教学进度适当加快,以保证学生有扎实的历史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能力,特别是着重增加有关历史讨论和历史考察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历史学基础。
3、制定并实施后续精英培养计划
针对提高班和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增开历史训练课程,连续四个学期,不间断对学生的历史素质进行专项训练。
4、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使用的前提是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课堂练习、启发式提问、讨论、介绍有关学科的科研动态或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加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二)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使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丧失了。因此,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如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被动地听说,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在课后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由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是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四、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具体推进策略
(一)制订强有力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从制度上,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术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教师考核评估制度。学校要营造重视本科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一方面,通过宣传使教职工能够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精英教育的理念,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制定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如教师晋升中的考核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对本科教学的重视,设立核心课程教学岗位,对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鼓励措施等。在制度环境的营造上,学校、职能部门应做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实施保障工作。
(二)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意识,不了解学术前沿,没有创新的科研成果,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使教师树立起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意识,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把学生带到学科的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要进行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使教师能够了解教育理论的新成果,并运用到教学中。学校、学院应建立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在政策上、资金和资源配置上对教学适当倾斜,鼓励教师教学投入,开设新课,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三)先试点,后推广。鉴于历史教学改革内容复杂,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应当首先进行小范围试点,“精耕细作”,找出具体改革途径和方法,再进行大面积推广。试点中首先应当针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提出总体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思想品德、体质状况、艺术修养等方面。对于各方面的培养进行分解,通过不同手段和途径实现培养目标。分解之后应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主要是要对照总体目标进行设计,形成综合总体效果。课程目的的实现手段应当多样化,除了课堂讲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实践环节,对于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应当把社会实践作为课程设计中必备的内容。课程设计应当有助于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训练,最终考核也应当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中规定的目标,也应考核学生是否增强了各种综合能力。在试点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检验具体课程和培养环节的效果,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以期达到总体最佳效果。
(四)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在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学校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这方面,学校是主体。学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上要发挥主要作用。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系是主要的力量。在政策方面,学校有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每个学校都可以做改革的试验田,如在理顺研究所、系、教研室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进方面,学校层面可以做很多工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职责是积极进行历史教学研究,在历史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学校的职责是负责历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总体设计,制定制度和政策来规范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做好历史教学的组织协调与服务工作,负责营造重视历史教学、积极倡导历史教学改革的整体氛围。
五、大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评价
结合各学期教学检查的结果、听课情况、学生的反映情况和其他教师的评议,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担任高等历史课程的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教。
(二)教学督导评价
教学督导对学校所有担任大学历史系列课程的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三) 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
大学历史是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从学校和各个学院反馈的信息看,由于学生历史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各学院专业理论和讨论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凭借扎实的历史基础在各种历史竞赛胜出。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历史教师要在新一轮的历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使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顺应时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摘 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在社会、生活、教育等诸多方面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教学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多媒体历史教学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反思,提出一些措施,促使历史多媒体教学能够有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历史 多媒体教学 现状调查 反思
1 历史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调查
1.1 历史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
对于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方法相对于一些网上调查虽然繁琐一些,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结果的真实性与代表性还是可以参考的。由于调查人手与时间的有限,所以笔者只在自己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进行了调查,选取了一些大学发放了适当数量的问卷,虽然范围没有特别大,但也能代表一定空间的水平。
1.1.1 学生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整体评价
在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看法上,有81%的大学生表示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而对这种方式表示不适应或者有些不喜欢的占到7%。其他学生保持中立观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说明了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还是持支持与喜欢的态度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很大的,而且很受大学生喜爱。而少数大学生的不赞成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现今的历史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需要改善的问题。
在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评价上,有57%的大学生认为利大于弊,有27%的大学生认为利弊平衡,有16%的大学生认为弊大于利。由此可以看出,超出半数的大学生对历史多媒体教学是持肯定意见的,在历史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发挥其优势来辅助教学的完成。
在历史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上,有20%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38%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两者百分比已达到半数以上,充分说明大学生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认可与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
在历史多媒体的满意程度上,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据了55%,24%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剩下的学生持保留意见。这表明大学生在认可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对其还有一定的期待。
1.1.2 大学生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评价
此次研究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重点。传统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将教师的讲解与板书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于记笔记。同时在教师的系统讲解下,学生能形成较为清晰的思路,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无法体现。而在多媒体教学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显示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反映难以记笔记,从而理解起来有困难,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够将知识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率也是一大研究重点。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太大,课上根本不能完全接收。由于信息量大导致教学速度快,以至于学生思维跟不上,这就使学生在上课时缺少必要的思考时间,更没有多余的记笔记时间。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问题。
1.2 历史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
对于历史多媒体教学教师情况的调查,是通过访谈的形式进行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可信度。访谈内容主要是针对历史多媒体教学下教师的感受。笔者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访谈、网上交流等方式,对20多位教师进行了访谈,大致了解了他们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体会与思考。以下是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1.2.1 历史多媒体教学基本情况
在接受访谈的教师中,有87%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而在这些经常使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75%的教师每节课都会使用多媒体。只有极少数教师不习惯使用多媒体,而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相对高一些,甚至有一部分年轻教师表现出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没有多媒体就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情况一方面体现了年轻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完善,但同时也体现了年轻教师传统教学能力的退化。从整体来看,单纯地依赖多媒体并不好,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完成,有些教学内容需要传统教学方式的介入才可以达到完善。而且,多媒体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忽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1.2.2 历史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备课情况
在多媒体的备课情况上,教师的差别很大。备课时间包括教师熟悉教材、分析教材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搜索资源的时间,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间等。访谈结果表明,教龄越长的教师,一般备课时间越长,他们对教材更加熟悉,但备课却更加用心踏实。因此,他们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更容易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完美结合。而一些较年轻的教师的备课时间与准备程度就差一些。他们在备课中遇到最多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利用课上的5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全部讲完,因此材料的取舍很困难。这也是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面对的一大问题。
2 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历史多媒体教学现状的一些陈述,表明在历史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认识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水平有限,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师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等,这些都是当前历史多媒体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摘 要:我国传统的课堂主要是使用一本书、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盒粉笔等工具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然而在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教育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大学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本文主要讲述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利与弊并分析其弊端的修正对策。
关键词:大学历史 多媒体教学 教学策略
1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益处
1.1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而对历史的形象性有所欠缺,这样容易使学生只学习了知识,思维方面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各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促进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个大脑都可以活跃地运动起来,通过这种思维的促进和感性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2 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大学历史课的课本信息容量非常大,主要提纲也是繁多,如果采用原始的口述教学只会让师生之间厌倦疲惫,课堂效率较低,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时,如果是原始的口述教学,那么教师则是按照每个条约在课本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讲述,当要拿来比较时,还需要又重新返回查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列出各个不平等条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差别,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1.3 营造历史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上,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多媒体可以播放许多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人肺腑的配乐,恰当的解说,鲜艳的色彩,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要想掌握好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原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课,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但是它毕竟也是有弊端的。历史本身是十分漫长且复杂的,仅靠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想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为屏幕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提高记忆效率
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对知识记忆进行巩固,不能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所以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非常关键。经心理学家分析,多个感觉器官一起工作会提高记忆的效率。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多姿多彩的历史视频画面,直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是加强了记忆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不利于师生间直接交流
在科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原始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面对面地跟学生教学,互相交流和沟通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教师的阐述,也知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明白自己要如何让去学习历史这门课,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才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的历史教师必须跟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内容,并给予指导。如果通过多媒体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计算机打交道,缺少沟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2.2 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削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网络已取代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教育界的主角。有部分大学历史教师,直接就将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而将播放多媒体视频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这就完全颠倒了主次,毕竟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根本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工作。历史教师不仅要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观察问题,规范学生的价值观,而多媒体不可能教会学生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3 完善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对策分析
大学历史教师应该把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再结合历史教师的口头讲述,中间还可以参杂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提高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精细,内容简单明了,有针对性,学生一眼就可以看懂,对于不同的历史知识点,应该采取不一样的多媒体模式,不能古板不变,应该因课而变,像逻辑不强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些讲述一句带过,而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就可以加入一些视屏播放,增强记忆。例如,当讲到《北京条约》这种逻辑不强的,就可以直接将条约内容列出,像《重庆谈判》就可以加入相关视频,为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历史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激发了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大学历史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历史的画面,通俗易懂,它打破了原有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历史场景更加生动,通过一些图片更是渲染和营造历史氛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直观的观看图片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扩大了教学课堂的内容。与此同时,多媒体虽然给教育界带来了飞快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毕竟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利与弊,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不能过于盲目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要做到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的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摘要:纵观我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大学之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学之魂,即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行却不见明显成效的今天,从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反思中国大学之魂,对于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学术态度、净化学术氛围具有实用意义,同时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深化提供思考方向。
关键词:大学之魂 学术自由独立 兼容并包 德育 大学人
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也一直在思考钱学森老前辈留下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众所周知,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一所大学得以立足并持续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对大学转型及其精神重建问题的合理优化以及创新的解决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从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大学精神的重建两个方面来反思中国大学之魂。
一、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
(一)古代
古代中国虽无大学之名却有大学之实。古代大学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强调的是实干精神,即对待学术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无论是学者名人,还是文人骚客,他们无不认同实干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性。诚意,正心,修身,译为现代文即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因此,高等教育教学在重视专业知识训练的同时应强调德育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中国,德育的教化功能以及对人们的德育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者注重的是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我国近代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视察山东时也指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二)近代
近代中国大学数量少,但质量高。鸦片战争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全面学习,逐渐建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现代意义大学的开端。前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是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在信中,他指出:“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教育之道在于让受教育者自由思考,鼓励创新。
(三)现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国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但大学教育仍未中断。“”时期,大学教育被迫中断了。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我国大学教育才出现了中兴。当时的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关注现实,勇于批判,学校的社团特别活跃。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学术努力向世界前沿接轨,老的学科出现了新的观点,被取消的学科迅速恢复,涌现了新的学派。这样,大学站在了社会进步的前沿。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精神再度进入误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很多高校亦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招生、教师评估、大学发展目标等方面越来越经济利益化。虽然国家极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出“211”“985”等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但收效甚微。
二、大学精神的重建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大学精神该如何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更好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呢?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分析。
(一)大学精神重建应重视德育工作
自古以来我国就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兴邦。大学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精神重建时重视德育是毋庸置疑的。要想建设大学精神,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的四大功能,即规范导向功能、凝聚感召功能、驱动激励功能、熏陶营造功能。规范向导功能即大学精神能为大学人行为思想是否合理提供标准。凝聚感召功能即大学人能在大学精神的号召下聚集在一起从事一些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活动。驱动激励功能即大学人会被大学精神所鼓励,奋发图强。熏陶营造功能即大学精神在无形之中对大学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有影响。这种影响如流水般无痕,却深远持久。另外,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同时还要注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精神育人。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名片, 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而良好的教风是一个学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浓厚的学风则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因此,重建大学精神理应高度重视精神文化这些软实力的作用。
(二)大学精神重建,政府应该放权,尊重大学教育的独立性
这里所说的大学独立性提倡大学人的理性批判。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大学人唯有始终秉持理性批判精神,方能弘扬与发展我国先进文化。1998年,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要求大学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强调大学师生应当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通过不断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增强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并成为预测、警报和预防的中心[1]。大学只有远离行政化,尊重学术独立性,让自由之风在大学里盛行,大学精神的重塑才有意义。也只要这样,大学精神才能持久,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三)大学精神重建,大学人应主动承担大学责任
大学精神的重建,说到底还得大学人自己来建设。大学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大学领导者,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与创造者。如蔡元培于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于清华“与时俱进,重视做人”;竺可桢于浙大“实事求是”。第二类是大学教职员工,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中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第三类是大学生,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继承者与辐射者。他们在大学中修养的大学精神精髓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同时还会感染身边的人。因此,增强大学人对大学精神重建的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精神重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历史专业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阵地。文章探讨了在历史专业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试图开创出一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历史专业 课堂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这就揭示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也不能脱离科学文化知识而进行空洞的教育。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历史专业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课堂教学中,传授历史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只有这样,才符合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其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历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讲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算起,我国已有一百七十万年以上的历史。距今7000到5000年,在黄河流域,半坡的先民们,就开始种植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在距今7000到6000年,在长江流域,河姆渡的先民们,开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可见,我国的农业文明已经超过七千年的历史。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们种的植粟和稻,至今,依然是人类的主要粮食品种。先民们还发明了原始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尤其是他们发明的蚕丝织布,使中华民族被誉为“丝的国度”和“丝的民族”。四五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时我国已开始迈向人类文明的时代。
中国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从来没有间断。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古老而历史又从未中断过的国家和民族。正如冯天瑜先生所说,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于两千年前趋于黯淡;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被来自中亚的亚利安人扫灭;创建过太阳金字塔的玛雅文化,也衰败于中美洲丛林;光焰万丈的希腊文化,则被罗马所取代;罗马文化又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毁灭殆尽,……唯有中国文化,却于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始终未曾中绝,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3]。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三代,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上溯几千年甚至百万年都可以找到历史的依据和根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的国家之一。至今,中国的古文字并没有变成死文字,它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现今通行的汉字。
中华文化在无数个世纪当中连续辉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出现过大幅度“断层”,甚至盛极而亡,唯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右中传承不辍。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值得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们应当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并让她发扬光大。通过讲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起“爱我中华”的坚定信念。
二、讲述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是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影响的民族。中国的文明在世界遥遥领先,我国长期以来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包括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古代中国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史学家、军事家等等,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经典著作,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指出:“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4]”。上述四项,世界上称之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充分说明中国古代曾经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其实,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浩如烟海,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远不止四大发明。例如,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主的数学成就,被马克思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九章算术》已被证明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它的计算方法,不仅能证实世界上许多新的科学成就,而且还是一些新的学科的促进力量。科学家们正在重新认识我国古代人民建筑长城和修筑大运河的建筑技术,得出它们的许多方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结论。其他方面,如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医药学、交通、冶炼铸造、酿酒、制漆等等,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培育了水稻、粟等农作物,并于春秋战国时形成农家学派。公元前256年,李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此后,出现了郑国渠、六辅渠、白渠、芍陂等许许多多的水利灌溉工程。古代的农具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得到改进。农业从粗放向精耕细作转化,产量不断提高。古代史上,还出现了贾思勰等著名的农学家和《齐民要术》等不少的农学专著。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一直领先世界。三千七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商代司母戊大方鼎的铸造,表明我国古代的青铜制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至迟在春秋中期开始采用的冶铁技术,比欧洲要早一千五百年。商朝时,我国就出现了原始瓷器。随着原料和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到汉代时,瓷器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出现了柴、钧、汝、哥、定等五大名窑,以及瓷都景德镇。中国瓷器大量外销,我国因之被誉为“瓷器之国”。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同样辉煌灿烂。劳动人民和无数的哲人先贤,以其丰富的精神文明成就,不断充实着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例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即出现百家争鸣,儒学在与佛学、道家思想的对立与融合中,历经二千多年不衰。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精粹宏篇不胜枚举,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异彩纷呈;中国古代艺术美不胜收,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等优秀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三、讲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光荣的革命传统,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先进人物总是起着重要作用。在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无权地位,他们的爱国愿望和要求,往往通过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先进人物的活动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教育观,历来重视把先进人物史迹的记述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含起来,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特别是国家面临存亡废兴的历史时刻,不同阶级和社会势力的代表人物,总要在爱国与卖国、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发生严重的分歧和斗争,而这种分歧和斗争,则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通过正反两方面历史人物思想与活动的对比及其荣辱褒贬,是非功过的评述,不仅可使学生别善恶,明爱憎,烘托爱国主义者的高风亮节,并在思想上引起共鸣,而且可以从历史的启示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精神。为了更具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讲授必须适当充实史料,丰富内容,增强说服力。这样才能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中国古代有崇尚气节的优良传统。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流露出令人敬仰的气节。苏武、张骞、岳飞、文天祥,一个个正气凛然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功臣。
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我国历史上有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那些不怕死的农民起义的英雄,敢于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
中华民族历来不能忍受外来侵略者对我国领土的侵犯。明清时期,我国人民进行了反抗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反抗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反抗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等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意志,使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
上述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富于革命的传统和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都是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宝贵资源。
历史是人文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我在美国大学历史系学习的几年,体会到人们教授历史的理念和角度却各不相同。有些老师倾向于选择大部头汇编的全史作为必读教材,把历史当成一幅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组成的全景图,以帝王的更替作为索引,带领学生“观图评述”,以图使学生对宏大的历史进程拥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而有的则对第一手资料极为看重,近乎偏执地追求接近所谓的真相,并通过对“历史真相”的了解,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寻找避免人类悲剧重演的可能性。
从文学著作看历史
文理学院是美国高校中以通识、小规模、高质量著称的本科教育。老师在教授历史的同时,将其与文学和哲学联系在一起,当成所有本科学生的基础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在选择科系之前,都要经历大学一年级的摸索和通识教育。专供大一学生选修的讨论课有许多不同专题,但无论你选择的是“印度女性”、“经济走势”还是“新能源”等等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题目,老师都会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要学会:如何在讨论中表达意见;如何规范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架构一篇论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幻灯报告;如何区分各个科系的脚注格式(由于我是历史系的学生,所以很快就被迫学会了熟练地使用历史系标准的“芝加哥式”脚注);甚至还有如何适应机械性的大量阅读……如果学生不能以合格成绩完成专题讨论课,就无法正式进入自己选择的专业学习。于是,专题讨论课常常会成为文理学院淘汰学生的第一个“鬼门关”。当时,身为大一新生的我并不知道,大三那年会有急剧攀升的海量阅读等着我。我自然也不会想到大四那年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从大一一路积累的基础训练和阅读能力会成为一切研究的基石。毕业时,我才懂得和那些学术训练相比,大一讨论课所学习的具体专题内容其实微不足道。
大一选定历史专业后,我有整整三年的时间通选学校开设的几乎所有历史课。而无论是哪一国、那一段的历史,我们总会被老师要求阅读一些看似与历史本身并无直接关联的文学甚至哲学作品。他们坚信追寻同时代人身临其境的“生活体验”会让学生对大时代有着更为直观立体的感受。
大二的时候,对俄罗斯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的我选修了俄罗斯文明史。出乎意料,拿到手中的第一本教材竟然是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一部诗体爱情小说。由于语言的隔阂,我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书中的诗意。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19世纪初俄国农奴社会的现状却跃然纸上。我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当时俄国的乡村和莫斯科,认识了平民与贵族,了解到源自西欧的传统在19世纪初已经成为俄国贵族争相追逐的时尚。正如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说,《欧根・奥涅金》足以称得上是 “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通过勾勒一位标准上流社会青年的形象,普希金细致地描写了奥涅金的所有细节:英伦范儿着装、流利的法文、优雅的谈吐和“玛茄卡”的舞蹈。这些都是19世纪初俄国年轻贵族身上特有的标签。普希金把奥涅金形容成“外国的古怪思想新的化身”, 却说奥涅金拒绝的女孩达吉亚娜“有着俄国人的心灵”。这固然是他们的爱情关系,但谁又能说普希金不是想通过他们的爱情和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抛弃影射大时代呢?奥涅金对上流社会浮华生活的从容和厌烦,一如其他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年轻贵族一样。如果联想到当时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就会发现,这来自上流社会的起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群受过启蒙教育,在思想上与世界同步的俄国人,在面对落后祖国时的深深无奈和抗争。
也许当时老师并不曾期待作为学生的我们能从这本文学著作中了解多少历史史实,但是文学著作能够给人带来的全局立体感却是历史读物不能代替的。
经典读物《了不起的盖茨比》
随着历史学习的深入,高年级的历史课程越来越倾向于从笼统的历史学习转向对某一个特定时期甚至是某一个特定事件的学习。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20世纪美国史。这是美国史里我最钟爱的时期,因为这里面有让人热血沸腾的20年代――繁华的爵士时代,也有奠定现代国际关系的两次世界大战。《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一直被美国的高中及大学奉为历史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双重经典,它自然也成了历史专业老师给我们定下的必选读物。
对于不了解“美国梦”实质的人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只是一个落了俗套的爱情悲剧:一个怀揣美国梦的贫苦少年盖茨比,在自身的努力和好运的眷顾下终于得偿所愿,过上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当他试图用金钱重温旧梦,迎娶曾经因为贫穷而失去的“女神”黛茜时,等待他的却是死亡和梦想的幻灭。他每晚从自己居住的纽约长岛“西卵”望向对面“东卵”黛茜豪宅旁的灯塔绿光。他不断举办最奢华的派对只为以此吸引黛茜的注意。最终,他奢靡的生活俘虏黛茜成为他的情妇,却仍然无法得到他心底所希图的认可与尊重。
作者巧妙地将看似完美的女主角赋予美国梦的意义之后,原本平常的爱情悲剧忽然显得意味深长。在小说的最后,盖茨比替黛茜顶罪,并因此命丧黄泉,而黛茜却和她丈夫一起重新躲回他们的上流社会。当读者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参加完盖茨比冷清的葬礼时,或许才能领悟到盖茨比这个名字所隐含的嘲讽意味――Gatsby,“门边”。金钱最终没能为他买到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尽管拥有巨额财富,但他与上流社会之间的距离,却如他和那道绿光一样,时时相见却遥不可及。百年前靠传统行业致富的老贵族――也就是所谓的“老钱”,与新兴致富的一代――即所谓的“新钱”中间巨大的鸿沟,不是任何后天努力可以填补的。而当读者把盖茨比与情敌的对决联想到美国的老钱与新钱之间的互相倾轧时,这部小说自然而然便具有了厚重的时代意义。
一个作家最好的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对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来说更是如此。几乎他所有的优秀作品(如《天堂的那一端》 (The Side of Paradise)、《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以及《最后的大亨》 (The Last Tycoon))都是他各个时期的自传。将这些小说按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一字排开,就是菲茨杰拉德的整个人生。而如果横向罗列它们的共性,便是美国爵士时代迷惘而炫丽的绝唱。他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对于美国梦的失望和对于“老钱”的怨恨并不是刻意强加于作品的“立意”,而只是他悲剧人生的亲身体验。然而作为学习历史的学生却可以通过他的个人悲剧,体会一个时代的无奈。当学生合上《了不起的盖茨比》,老师无需再赘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何等繁华,学生似乎也能从书中感到贯穿始终的幻灭感,隐约站在历史的角度“预感”到大萧条的到来。
教学重在启发学生
美国文理学院甄选的历史教材所专注的不仅仅是生动还原和解析历史本身。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美国的历史教育和教材拣选,同样承载了价值观传承的重任。作为另一本堪称美国历史教材宠儿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方面显然比《了不起的盖茨比》要更加严谨和厚重。
在选修了许多难度适中,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课程之后,大四的我鼓起勇气选修了学校以阅读量大和难度高著称的“法国大革命”。这也是第一次有机会从头至尾,仔细研读托克维尔的大作。
几乎在所有提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课上,老师都会把《旧制度与大革命》当成不可替代的经典教材。他关于革命起因的论述,是对喜欢想当然的学生的一记当头棒喝。托克维尔提出“公共繁荣在大革命后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大革命前20年中那样发达迅速”。也就是说,所谓的经济并不是大革命爆发的始作俑者。这句话所代表的普遍规律不仅仅针对法国大革命,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重大革命对于广大民众来说首先是一场浩劫,而非新生。革命之所以爆发,有时也并不完全归因于底层民众的生活窘境。爆发时更不是社会最贫瘠的时刻,相反,正是波旁王朝革命前的一系列改革和经济的复苏刺激了民众的期望。尽管物质生活正在缓步提升,但民众的幸福感却日渐低迷。几乎所有的阶层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30年前对同样的痛苦逆来顺受的人,现在对此却忍无可忍了”。托克维尔认为人们心中的不平衡才是大革命发生的内在基础。他对旧的政府既不同情,也不厌恶,在他看来革命无非归于两方共同的推动。“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推促自己的毁灭。”
在通篇论述中,托克维尔几乎不对任何集团和阶级做道德审判。这也代表了现今美国大学历史专业的一种普遍的客观态度。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很少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好坏善恶进行评论,而是着重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内在逻辑。比如,托克维尔将法国大革命前贵族对农民的剥削归咎于心灵上的“不在地主制”。托克维尔注意到,中央集权政府必然导致贵族的大范围聚拢。像巴黎这样的大城市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这个问题早在亨利四世当政时就已经被人察觉却始终找不到解决之法。因为这是集权国家的无法避免的副产品。等到路易十六当政时,“农村里几乎只剩下家道小康、无力脱身的贵族……他们也不像昔日那样有心照顾、帮助和领导农民;另一方面,既然不像农民一样承担捐税,他们就不会对农民的凄楚抱有满腔同情,因为他们没有这种经历。他们也不会分担农民的苦衷,因为无切肤之痛。这些农民不再是他们的臣民,而他们也未成为农民的同胞”。正因为这种心理和客观上的高度分离,使得贵族对农民的压榨毫无节制。“农民”作为社会的根基,同时成为人们竞相撇清关系的孤立群体。这是专制体制造成的无奈,如果历史课本仅仅站在道德的高度批判贵族,那么这段历史的借鉴价值将荡然无存。
也许是因为托克维尔尚未完成他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通篇找不到他对于法国革命的直接评价。托克维尔仅仅提供一个平台给人们思考,罗列关于同一事件来自各个角度的观点,却从不直接把抒发自己的判断放在首位。例如《旧制度与大革命》曾大段引用了保守主义奠基人埃德蒙・伯克的著名观点却并不对此做任何实质性评述。但对如此强烈的措辞不加以抨击,却也证明托克维尔下定义似的观点已经藏在伯克的总结里:“从这座被谋杀的君主制的坟墓中,却走出来一个丑陋、庞大、超出人类全部想象力的可怕怪物。这个丑陋的怪物径直向目的地奔去,不为危险所惧,不因悔恨却步;它无视一切固有的准则,无视一切常规的手段,谁要是对它的存在不理解,便被它击倒。”
通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后,学生会从心底对于混乱的、盲目的暴力产生一种警惕和厌恶。曾有人戏称这本19世纪的著名史学著作是经典“维稳”读物。的确,这种客观的、唯物的、引导式的观点论述比不由分说的填鸭更容易在心中生根发芽。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大革命在摧毁了政治机构以后,又废除了民事机构,在变革法律以后,又改变风尚、习俗,直至语言;摧毁了政府结构之后,又动摇了社会基础,似乎最终要清算上帝本身”。读到这里,学生自然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清算上帝吗?
如果说,提供多方位的思考角度、启发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当学生问出这样的问题,这本教材的拣选就已经成功了。
托克维尔的理念和美国文理学院的历史教育不谋而合。所有的老师都有着相对独立却基本认同的价值判断,他们的观点就隐藏在为学生尽心选择的“教材”里,对下一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洗脑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从大一开始让学生慢慢了解、适应、认同老师们的价值观,等到离开学校时,才恍然大悟。学校在培养我们独立思考习惯的同时,我们也已对学校、或者说对美国的价值观产生了认同感。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大学历史; 开放式教学; 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它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开放式历史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
1“开放式教学” 的特征
1.1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立足点。“教师的教”是在备课中设计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教学实施过程基本上是不变的、 封闭的,很容易忽视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开放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关心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学生为本。大学生朝气蓬勃,敢想敢说,求知欲强,勇于探索。尤其是大学阶段,是学生独立认知、独立思考、独立践行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教学工作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仍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这些学生就不可能拥有创新能力,他们也就不可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2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大学期间, 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多,开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历史学科的学生,除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可以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档案馆、博物馆等资源。这样一种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才能对历史、对社会得出更真、更新的认识,才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1.3它是一种创新性的存疑求索。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启发剂”,也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的教育价值观也提到,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 掌握结论, 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传统式教学只是知识的灌输,教师设疑,教师解答,对所有问题都给出定论。其实, 随着史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对某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诠释和评价也在相应变化,因此,要有一个开放的认识环境,不束缚于前人的定论,才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式教学就是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4它是一种着眼于应用的实践性探索。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过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其最终目的是对现实的关怀, 是对构建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现实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关注的问题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应该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这正是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次次良好的体验,进而爱学习,善于学习。
2 实现历史学科开放式教学的途径
2.1确定开放的教学目标。在前文所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方法中可以看出,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是由学生体会、归纳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灌输的死知识,而是能力性知识。这种知识不但适应了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拓展思维的品性。所以能力性知识的培养,就要作为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目标。如学习“德国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战争”,按教材要求,以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影响为背景,介绍马丁·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介绍“人民的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的性质、意义。教师把基本知识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后,就可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着眼点的不同,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设定不同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了解了欧洲民众的信仰,认清了宗教在欧洲中世纪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拓展了知识面;有的学生则对教材中说路德是农民的叛徒、“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的说法提出异议,发展了辩证思维……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互抒己见,激烈辩论。这个问题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查寻、组织、分析资料,独立思考,形成思辩并系统阐发观点的能力。
2.2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教学实施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其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大胆的学习和探究。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许多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打破了以往定式,而且这些形式各具特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选择和利用。比如:分组讨论式是强调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情境复现式是由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复现历史情境; 自主学习式是以学生带着教师展示的问题自主学习。此外,组织历史辩论会、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编演历史短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形式。与传统封闭的形式相比,这些形式灵活多样、自由开放,无论是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留有很广阔的发挥余地。它们都已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限制,是历史知识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桥梁,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
2.3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形式十分单一,且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优化评价机制、实现全面开放的目标,目前最有效、最可行的是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应采用“闭卷 +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此外,对于考试题目的设置宜采用开放式试题,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余地。比如,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思路:可从当时政治体制入手,可从中国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入手,还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入手;可从家庭伦理包括婚姻、继承方面的因素入手,可从古代法律生活入手,还可综合各种因素……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它锻炼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才能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总之,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应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它调动了师生两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在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第三,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大学历史; 开放式教学; 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它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开放式历史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
1“开放式教学” 的特征
1.1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立足点。“教师的教”是在备课中设计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教学实施过程基本上是不变的、 封闭的,很容易忽视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开放式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真正关心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学生为本。大学生朝气蓬勃,敢想敢说,求知欲强,勇于探索。尤其是大学阶段,是学生独立认知、独立思考、独立践行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教学工作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仍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这些学生就不可能拥有创新能力,他们也就不可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2它是一种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在开放式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大学期间, 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多,开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历史学科的学生,除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可以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心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档案馆、博物馆等资源。这样一种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才能对历史、对社会得出更真、更新的认识,才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1.3它是一种创新性的存疑求索。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启发剂”,也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的教育价值观也提到,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 掌握结论, 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传统式教学只是知识的灌输,教师设疑,教师解答,对所有问题都给出定论。其实, 随着史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对某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诠释和评价也在相应变化,因此,要有一个开放的认识环境,不束缚于前人的定论,才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式教学就是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会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4它是一种着眼于应用的实践性探索。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过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其最终目的是对现实的关怀, 是对构建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现实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关注的问题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应该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这正是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次次良好的体验,进而爱学习,善于学习。
2 实现历史学科开放式教学的途径
2.1确定开放的教学目标。在前文所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方法中可以看出,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是由学生体会、归纳出来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是灌输的死知识,而是能力性知识。这种知识不但适应了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拓展思维的品性。所以能力性知识的培养,就要作为开放性教学的重要目标。如学习“德国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战争”,按教材要求,以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影响为背景,介绍马丁·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介绍“人民的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的性质、意义。教师把基本知识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后,就可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着眼点的不同,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设定不同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了解了欧洲民众的信仰,认清了宗教在欧洲中世纪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拓展了知识面;有的学生则对教材中说路德是农民的叛徒、“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的说法提出异议,发展了辩证思维……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互抒己见,激烈辩论。这个问题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查寻、组织、分析资料,独立思考,形成思辩并系统阐发观点的能力。
2.2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教学实施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其核心应该是学生的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大胆的学习和探究。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许多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打破了以往定式,而且这些形式各具特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选择和利用。比如:分组讨论式是强调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情境复现式是由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复现历史情境; 自主学习式是以学生带着教师展示的问题自主学习。此外,组织历史辩论会、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编演历史短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形式。与传统封闭的形式相比,这些形式灵活多样、自由开放,无论是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留有很广阔的发挥余地。它们都已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限制,是历史知识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桥梁,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
2.3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是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形式十分单一,且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优化评价机制、实现全面开放的目标,目前最有效、最可行的是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应采用“闭卷 +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此外,对于考试题目的设置宜采用开放式试题,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余地。比如,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思路:可从当时政治体制入手,可从中国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入手,还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入手;可从家庭伦理包括婚姻、继承方面的因素入手,可从古代法律生活入手,还可综合各种因素……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它锻炼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才能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总之,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应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它调动了师生两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在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第三,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
摘 要 剑桥大学历史系美国历史研究中心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美国史研究机构。该中心有着广泛的课程供博士生选择,博士生以三年为期,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崭新的课题,并撰写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任务只是帮助学生澄清某些思想,而不是包办一切。
关键词 剑桥大学,美国史,博士生培养模式
剑桥大学的美国历史研究中心是全欧洲最著名的国别研究机构,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十年来,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青年学者。据统计,全英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美国研究学者(Americanist)毕业于剑桥大学。①除此之外,它还吸引了大批美国学生。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笔者在剑桥大学历史系美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习。结合在此期间的学习,本文将介绍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历史博士生的一般培养模式及其启发意义。
1.培养目标:在未来成为一名历史学家
按照剑桥大学的规定,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造就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为了将博士生们培养成未来的美国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心为所有的博士提供了一整套严格的学术训练。从课程的设置到论文的写作,从学术交流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无不体现了这个总的培养目标。总之,打造专业的学术水平,为美国历史研究的薪火相传培育“下一代”,是中心的目标。
2.课程设置:课程多样化,以自学为主
美国历史的基础知识教学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有志于攻读美国历史研究的博士申请者必须在本科阶段选修与美国历史相关的课程。
本科美国历史课程包括两部分,分别是PART I和PART II。PART I以时间为轴,对美国的历史做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括。美国通史、美国史学史、美国断代史等都属于这一类。PART II则以专题为线索,突出课题研究特点,内容涉及美国黑人史、美国经济史、美国政治制度、美国外交史、美国性别史、罗斯福新政研究、冷战研究等等。所有课程皆由美国研究中心的老师负责讲授。
然而,课程讲授只占学习过程的一小部分。由于每次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教师往往根据课程需要,只概括主题与线索,或者针对某一问题,概括研究现状,而不会详细的讲解每一个问题。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大量相关书目,才能真正理解整个课程核心内容。针对每一门课程,负责讲授的教师在学期初会开列出一个参考书目,学生们会根据课程安排和自己的兴趣,选择若干书目精读。阅读相关参考书也与期末测评相关联。每一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列举十几个题目,由学生自选其一,撰写学年论文。教师根据论文质量给出成绩。这个成绩既是对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也是该学生在申请攻读博士时的重要依据与参考。
对于中心的博士研究生来说,课程安排则主要以讨论课为主。博士生的讨论课包括两类。一类是专题讲座讨论会(seminar),一类是研究生论文讨论会(workshop)。专题讲座讨论会由中心负责人主持,聘请世界著名美国史研究学者为博士生做专题报告。这些学者大多来自美国的知名大学,也有来自英国本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高校的知名专家。讲座的题目是精心设计好的,与博士生所研究的课题有很强的关联性。在笔者学习期间,专题讲座讨论会一共进行了20次(每周一次)。题目涉及跨国美国史研究、美国选举与人权、美国宗教思想、美国经济与社会正义研究、美国南方研究等等(具体题目参见表1)。在每位专家做完演讲之后,博士生们要针对其演讲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或者给予评价。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们的知识广度得到了扩展,与世界各地知名学者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为美国史研究的后备力量进入国际学术圈做了准备。
相对于专题讲座讨论会,研究生论文讨论会则相对灵活,没有固定的题目。研究生论文讨论会完全由博士生组织,由中心指定专门的教师负责主持。按照要求,这类讨论课也是每周一次。每次由一位博士生向其他学生宣读一篇论文,论文基本上是他们博士论文的一部分。针对宣读的文章,其他学生可以在论文结构、资料和选题方面提出建议或者批评。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们在不仅可以尽早发现自己论文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论文答辩打好基础。
3.博士论文:博士生的主要任务,考核制度严格
按照剑桥大学研究生院的要求,博士学位是一个研究型的学位,需要学位申请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从事一个有价值的、原创性的课题研究。因此,博士研究生从一开始就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撰写博士论文上。
之所以把论文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以论文为主的学术训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种培养,博士生们才能够构建一个持久的学习和研究,并获得必要的技能,才能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不断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为未来的学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以承担更为复杂的研究。
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导师从来不包办,题目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与导师商量后决定是否可行。确定好题目之后,学生们会主动地搜集各类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导师们通常将学生介绍到美国某些档案馆、资料室和研究中心。这极大减轻了学生们搜集资料的艰辛,为博士生们更好从事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因此,对于中心的学生来说,资料不是制约他们学术研究的难题。近年来,中心的教师强调学生要尽量从事小切口、大思想的个案研究(case study)。因此,选题大有越做越小的趋势。2005—2009年美国史专业博士生论文题目参见表2。
中心对每一位博士生论文的要求非常高。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必须达到三个要求:
第一,创新是中心对博士生的最高要求。博士生所提交的论文必须“对知识界有重要的贡献,比如揭示一部分新的知识,将过去无关的事实联系起来,创建一种新的理论或者修正过去旧的理论”。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论文选题不当、论文抄袭等,因此,学院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如,在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标准上加强规范,完善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监督等。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改进;规范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展示。因此,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被课堂教育所占满,到了四年级期间,许多学生又忙于求职、报考研究生,对于本科生重要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难以重视,再加上学校只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四年级期间,无论精力和时间,大学生们都难以做好毕业论文。于是,许多学生往往采用网站上下载、书本上摘抄等方式来拼凑论文,再加上论文写作时间短促,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不受重视,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些行为谈不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反,还会严重败坏学风。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且,在其他高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方案
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实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1]。作为内蒙古地区一所培养师范学生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也摸索出了不少有效途径。以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为例,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即能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对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化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指学生从入学后的第一篇学年论文到毕业时的学士学位论文都由同一位指导教师相对稳定地进行指导,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年论文:论文索引。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选定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工作,写好索引。第二年学年论文:撰写研究综述。在做好索引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撰写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现状、不足、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三年学年论文:选定题目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定学年论文题目,撰写论文。第四年专业毕业论文:把三年级的专题论文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通过进一步地搜集资料充实内容,反复修改,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以2010届历史学汉班一名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例,该生于一年级写了题目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文献索引;二年级写了题目为《近二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雪灾研究综述》;三年级写了《1947—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及其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为《浅析1947—2008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该生四年的论文基本围绕着同一课题撰写,很有连贯性。这些规定的出台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因为,要做好一篇论文,学生们必须要有高深的专门知识。这就促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心地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根据论文研究的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自己所学的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对于这一改革及其效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认识是肯定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另外4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是必要的,效果良好。[2]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案也相继被该校其他院系所采用。实践证明,论文写作过程化比学生在四年级一年仓促撰写毕业论文要好得多,既减轻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困难,也降低了教师的指导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二、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一模式效果明显,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由于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并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少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论文题目选择不当,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时,就要求一年级各班级学生报送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不少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充实,选题仓促,所选题目要么过大,要么空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不中途改换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只得延期答辩。
2.导师对论文指导不够精细,一些论文仍存在抄袭现象。一般情况下,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每人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学年论文总共6~10篇(还不包括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担比较重。而且,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无法同学生选择的论文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教师本人还有课业、科研负担,甚至,一些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还有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辅导,由于精力有限,不少老师无法精心辅导本科学生的论文,对一些学生的论文写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教师却往往没有发现。
3.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措施,论文粗制滥造。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对计算机、英语,甚至驾驶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精力,本专业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反映本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采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方式来完成。学校为了毕业生就业率考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往往对于这些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论文顺利过关。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改进措施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历史文化学院也不断采取一些新举措,试图纠正这些不良倾向。为此,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商讨历史学专业论文写作的改革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毕业论文选题所具有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生所选题目要专业对口、可控性要大。因此,对于一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一些盲目性的问题,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选题方向,就如同科研工作者在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选题方向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一些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不限制学生自由选题,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陷入误区,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初步确定论文方向后,根据学生的选题,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给每个老师分配与其教学研究方向大概一致的学生毕业论文,做到教授中国史的教师能指导有关中国史的论文,世界史教师指导有关世界史的论文,近现代史教师能指导近现代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教师负担的论文数量多寡进行调剂,做到平均分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在学生的论文方向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将学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中,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可分派学生一些任务,如查阅搜集资料等。这样,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又可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学年论文与学生的各项荣誉以及就业、升学挂钩。作为毕业论文一部分的学年论文,学校可考虑提高学年论文的学分值,计入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成绩之中。在评选各项奖学金中,也应将学年论文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促使学生重视论文的写作。同样,学校也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毕业论文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结合起来,毕业论文成绩可在评选优秀毕业生等各项荣誉中作为参考标准,成绩优秀者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可免试推荐。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论文的写作标准,杜绝论文写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在此方面,不少高校采取了措施。“北京化工大学探索构建了大学生论文写作‘三位一体’措施性保障机制,包括构建论文写作学术委员会、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论文写作标准化参照体系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诚信教育”[3]。这一措施关键在于使学生们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这也可作为其他高校参考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各学院也应建立论文写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之外,主要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论文,凡是发现有抄袭现象的,要有相关的纪律处分,做到及早预防。
总之,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学校各种有效的改革,不仅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变学生只重视考试,敷衍论文写作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论文写作也是认识问题、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能在高校大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作者简介:王利中(1971-),男,祖籍天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摘 要:为满足社会需求,台北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创建社区大学。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发展经过萌芽期、试点期、创设期和发展期4个阶段,在课程开设、经费来源、课程规划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其发展与运行对我国大陆城市社区学院的创办、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台北市;社区大学;历史;现状
1998年3月,由台北市民间人士组成的社区大学筹备委员会在我国台湾地区大力推动社区大学的创设。台湾地区第一所社区大学——文山社区大学于1998年7月在台北市设立。目前,台湾地区已有81所社区大学,其中,台北市已成立12所社区大学。台北市作为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社区大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一、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发展历史
台北市社区大学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期、试点期、创设期及发展期4个阶段。[1]
(一)萌芽期(1998~1999年)
为响应社会对社区大学的需求,台北市教育局在1998年7月启动了设置社区大学计划,以委托研究并合作试点的方式,委托财团法人人本教育基金会进行台北市设置社区大学规划研究暨试点文山社区大学计划委托研究。台北市教育局于1998年9月在木栅国中开始试点台湾地区第一所社区大学——文山社区大学。
(二)试点期(1999~2002年)
1999年3月,台北市成立社区大学推动委员会,着手进行行政法规、创办计划等与开设社区大学相关的议题的研讨。
台北市教育局最初只计划在市内南区与北区各设置一所社区大学,分别是文山社区大学和士林社区大学。2000年,又增设了南港社区大学和万华社区大学,完成东、西、南、北4区均衡设置的目标。但是,社区大学的数量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教育局又于2001年9月增设大同社区大学和信义社区大学,达到每两个行政区就有一所社区大学的目标。截至2002年,台北市已创设6所社区大学。
(三)创设期(2003~2005年)
为了让市民能方便入读,台北市教育局采取小幅度增加经费、降低主管机关委托办理事务经费和课时费以及提高学费等财政手段,到2003年将原来的6所社区大学增加至12所,达到每个行政区设置一所社区大学的目标。2003年2月,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务委员会根据《原住民政策白皮书》成立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区大学推动小组,并于2004年4月19日正式成立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区大学。
(四)发展期(2006年起至今)
目前,台北市每所社区大学都具备至少4年的实际办学经验,在行政管理、师资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开发、学生服务以及社区参与、社区经营等方面,都在向制度化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二、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创办基础
(一)社区大学设置的制度基础
根据台北市政府于1999年7月制定的《台北市政府试办社区大学实施要点》,社区大学在台北市以试点计划的方式于1999年9月正式开始试点实施,具有实验性质,并无法律依据。2002年6月,台湾地区《终身学习法》实施,其中第9条规定,台湾地区的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为推展终身学习,提供国民生活知能及人文素养,培育现代社会公民,得依规定设置社区大学或委托办理之;其设置、组织、师资、课程、招生及其他相关事项,由各级政府自定之。社区大学的设置具有了法律依据。之后,台北市社区大学设置计划依据经历了几次修订(见表1),目前实施的是2007年8月公布的《台北巿社区大学设置及管理办法》。[2]
(二)公开评选须知及合同书范本相关规定
台北市社区大学以公办民营方式运行,由台北市政府采用公开评选方式委托公(私)立学校、依法登记的财团法人或公益社团法人运作。目前受委托经营机构为一个社团、三个学校法人和八个基金会,为了引导社区大学朝正常与专业的方向发展,公开招标及与承办单位签订合同的相关规定及合同范本非常详细,便于承办机构严格遵守(见表2)。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公开评选须知以及合同书范本主要按《台北市政府试点社区大学实施要点》的修订而修改,并伴随相关主管机关委托办理事务经费与约定事项的调整而进行修订。
(三)课程开设及其他规定
社区大学提供的课程主要分为学术性课程、生活艺能课程以及社团活动课程3大类。其中,生活艺能课程开设比例较高。在社区大学试点初期,台北市教育局在相关文件中规定了社区大学的开课原则、课程申报及审核要求。2001年3月,台北市教育局首先公布《台北市社区大学开课课程规范及注意事项》,目前课程开设依据是2008年10月最新修订的《台北市社区大学课程开设要点》。与开办社区大学相关的其他规定如社区大学收退费标准、社区大学教学点等也分别有详细的规定(见表3)。
三、台北市社区大学的经费来源
目前,台北市社区大学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主要有3个:学费、台北市教育局预算内补助和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补助。[3][4]
(一)学费收入
根据《台北市社区大学收退费标准》,社区大学按照授课时数收费,每期18周,每周3节(每节50分钟),每门课学费为新台币3000元(注:本文提及的“元”均指新台币)。这项收入是目前社区大学维持运行的主要来源。
(二)台北市教育局提供的补助
台北市教育局每年提供一定的预算来支持社区大学运行,每年预算经费稳定、充足。台北市教育局1998年至2008年资助社区大学经费见表4。
(三)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补助
从2003年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公布《教育部门补助及奖励社区大学及其相关团体要点》,在原本补助要点的规定中加入了奖励要点,并重新界定了补助与奖励对象及标准,其要点如下。[6]
1.补助及奖励对象
(1)补助对象:①台湾地区直辖市、县(市)政府(以下简称各县市政府)自行设立的社区大学,但不包括乡(镇、市)政府设立者;②各县市政府委托依法登记的财团法人、公益社团法人或大专校院设立的社区大学;③以推动社区大学相关业务为设置目的,并依法登记的财团法人或公益社团法人,且未设立社区大学者。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历史的重要作用,指明了进行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三种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最后呼吁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改革,实现历史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历史;影视教学;学习方式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历史课就一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旧唐书?魏徵传》中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的传统之一,由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历朝历代重视修史的惯例。目前国内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学,一些大学还专门设置了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历史的教学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历史是史书上那些干巴巴的名字,距离他们很遥远,听上一节课还可以,一直听下去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虽然高校的历史专业教材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也只是版本不同、时间早晚而已,在其内容设置、体系编排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教师也不容易提起激情。最后,历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维持在满堂灌的形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写,学生在下面记,等到下课老师走了,学生也合上笔记不再翻看。这样必然导致大学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降低,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进入教学,大大丰富了大学课堂的形式。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多媒体引入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突破,最终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 历史与文学相联系,活跃课堂,掌握多种知识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一直就有一个共识“文史不分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是语文老师将文学的教学与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历史背景来讲授文学,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而历史老师则很少在讲历史时提到文学,就是提到也是在讲该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笔者认为,在历史的教授过程中,适当加进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可以增强历史课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世界历史时,提到欧洲,教师就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文学与历史是相映发展的。在介绍中世纪时,由于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中世纪的政治特点就表现为,政教合一、神学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禁欲主义,与之相应,此时的文学就表现出四种类型,即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民间英雄史诗,中世纪的文学除了但丁的《神曲》之外,就没有其他可圈可点的了,由此可见中世纪的黑暗。再如讲到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就可以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将雨果、司汤达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进行相关介绍,使同学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可以在视觉上对此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这样相互借鉴,既可以使历史的把握更准确,也可以使同学们欣赏一些世界名著,拓宽视野,同时,也可一改过去历史课堂死气沉沉的场面,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 讲历史变为说历史,历史人物走下来
历史人物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一直是躺在历史书中的名字,毫无生气,让历史人物从冷冰冰的书本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历史也就成为了活着的事物。采取这种办法教学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轻松很多,现在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百家讲坛》最初就是由厦门大学历史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而被观众迅速熟知的。《品三国》的出现,使得一些普通人也对于三国时期的故事日渐熟知。再如被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通过他之口,两宋风云被缓缓讲述了出来,学生们不用埋在故纸堆里读《宋史》,就可以得知宋代的风云风貌。由此可见《百家讲坛》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强大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历史人物从死气沉沉的书本上走了下来,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走到了普通人的身边,这也使历史走向了大众,不再呆在厚重的书本里。又如,借助博客讲明史的当年明月,洋洋洒洒七本书,将明朝的历史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了出来,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一个个向我们走来,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不被普通人了解的大明王朝逐渐向我们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而来,他们在闲时娱乐的时候就可以掌握自己本该掌握的知识,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 启发性学习,以专题进行演练,进行研发性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历史课的习惯认识是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并且要背过这些大量的、无聊的东西。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国外的大学,背诵几乎就从来不是历史系学生们的一个基本功课。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是围绕一些历史专题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写论文。在他们看来,历史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探索和进行实践的过程。历史系的学生们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围绕一个个专题,去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然后再写成一个个可以给读者看的东西。这就是说历史的事实虽然很重要,但是毫无疑问历史的方法更重要。笔者十分赞同国外同行的观点。在将以上两部分内容落实好后,学生们会对于历史学有一个宏观而全面的把握,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总体状况来设立一些专题进行训练。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再让小组决定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时间就可以交给同学们自己来支配了,由于大学生们的空闲时间相对更多,他们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制作课题。等到教师约定的时间,学生们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研究状况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与讲解,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们自己的讲演能力、组织能力,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还可能会让老师学到不少,所谓教学相长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历史学学生们的知识面,历史系的教师们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为学生们开设一些相关历史选修课程,如《四大家族专题》《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中国文化专题》《世界文化史》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学遍必修之后,利用选修来调节学习状态。
总之,大学的历史学习是一个更为放松、更为开放的课程,可以利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探索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都是探索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我们呼唤新的历史教学方式,我们期待着高校历史教学的改革,由此来培养出既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同时又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历史学本科毕业生,使他们能够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挑战。
[摘要]教育实习在师范大学未来教师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实施半年制教育实习的经验,各个实习基地的情况差别很大,实习生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差别也很大。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师范大学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类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强化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同时应加强师范大学学院层面对教育实习的指导。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生,教学效果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实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体现师范特点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以往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六周。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根据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教育实习为半年。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习也是半年。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尽快实现他们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然而,仅仅增加教育实习时间并不必然提高实习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了一些探索。
一、教育实习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最近几年指导历史教育实习的经验,我们发现各个实习学校的情况差别很大,实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实习学校,特别是名校,学生授课的机会很少,有些甚至只上过一节新课。而教学实践能力要经过反复操练才能获得。把教育实习时间增加到半年,就是要给学生反复实践的机会。如果只上一两节新课,尽管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老师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也很难在教学上有大的长进。还有一些实习学校安排的课则太多,有些学校把课全部交给实习生上,实习生没有充分的备课时间,有时候来不及备课就上讲台,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在这类学校,学生实践的机会非常多,但是缺乏充分的准备,缺乏有效的指导,即便上再多的课,也未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实习生的教学本身也有一些问题。根据我们现场听课观察和对指导老师的访谈,归纳了实习生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教学内容不熟悉,也不会组织教学内容。一些实习生对所教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确,给学生的讲解也不清楚。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内在联系,知识与知识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第二,大部分初上讲台的实习生对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不会根据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取舍教材内容。有些实习生虽然补充了很多材料,但只是文字的堆砌,像流水账,主线不突出。
第三,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实习生过分依赖多媒体,离开多媒体设备,就不会讲课。讲课用书面语言,缺乏生动性,不能吸引学生。
当然,每年的教育实习,也会有不少教学效果非常好的实习生,有些实习生比指导老师上同一节课的效果都要好,但这毕竟是少数。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学校的问题,另一类是实习生的问题。对这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实习学校
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少,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太多。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实习学校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在实施半年制教育实习之前,我们曾经在北京的各个实习基地做过调查。67%的教师认为,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影响中学教学质量,学生和家长会反对。另有28%认为会影响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不同意。在与中学校长的访谈中发现,重点中学的校长多不愿意接受半年教育实习,如果一定要安排,就要对每个月上课的数量有限制。而在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的调查中,校长却希望一学期的课都能让实习生上。据了解,凡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会希望实习生顶岗实习,发挥支教的作用。半年制教育实习开始实施以后,实际情况与事先调查的结果相似。有一部分实习生在中学的两个月中,只讲了一节课。而另有一部分实习生一进校就开始上课,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没有机会听实习学校老师的课。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有个别是因为指导老师的课少,无法给实习生安排。大部分是因为实习生教学效果不好,指导老师不敢让他们多上课。特别是一些名校,学生、家长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学校不可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给实习生提供充分的上课机会。而有些学校让实习生顶岗实习,确实是因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实习生分担教学任务。
(二)实习生
实习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如对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不熟悉,对一些历史知识把握不准确,语言表述能力欠佳等等,这些与学生的备课情况、综合素质有关,也与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有一定关系。历史教学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如何备课等等,大学教学论类课程里面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做过一些实践练习。通过在中学的教育实习,学生可以把大学所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从教育实习效果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语言表述等等,尽管中学指导老师也反复指导,但是实习生上讲台讲课后,还是有很多问题。这说明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段的训练,不是通过在中学上几次课就能够培养出来。而要延长训练时间,除了增加在中学上课的次数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的实践教学类课程。前面提到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完全保证实习的数量或者质量。对于师范大学来讲,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完善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适当训练获得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到中学实习的时候,能够把一节课的内容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指导老师就有可能让实习生多上课,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一节成功的课,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讲课的时候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述正确清楚,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语言再生动一些、形式再活泼一些,就是一节好课。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语言、教态等等,完全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进行训练。总之,教育实习中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在中学实习的时候可作进一步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探索
根据对教育实习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师范大学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习生。如果实习生能够在进人中学实习之前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准备,进入中学后能把第一节课上好,实习学校方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即便在名校,只要指导老师发现实习生上课效果还不错,也会放手让他们上课,锻炼越多,效果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在普通学校或师资缺乏的学校,实习生如果本身能力强,则可以独挡一面,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而要解决实习生的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特别是要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加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目前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师范生的《历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技能训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和《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历史教材分析》课有48学时,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约16学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做历史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须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教材分析示范,约9学时,请中学老师给学生做教材分析,让学生对教材分析的方法有直观深入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约23学时,老师确定课题,让学生自己做一节课的教材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材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一节课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打下基础。《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有16学时。在学习过《历史教材分析》之后,与《历史教学概论》同时开设。“概论”主要由老师讲历史教学的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如何备课、如何做教学设计等等,“技能训练”则主要让学生进行试讲,实际操作《历史教学概论》中介绍的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比师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有48学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练习两大部分,每部分大约各占24学时。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课程的沿革、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例结构,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历史教材分析的方法等,实践练习让学生选择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节课做教材分析,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于中学历史课程和教材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掌握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的方法。《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分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三大部分。知识讲授约8学时,向学生介绍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等。案例分析约20学时,精选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先观摩,然后分析研讨,学习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经验。实践练习约20学时,由学生自己选择一节中学历史课做教学设计,到讲台上试讲,然后师生共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并能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创新历史教育见习模式
历史教育见习分为中学现场观摩、校内远程视频观摩和录像观摩三种形式。现场观摩一般是先听课,然后再和授课教师以及该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研讨。校内远程视频观摩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即时传送到大学的教室,学生在大学教室同步观摩中学历史老师的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进行讨论。录像观摩主要是选择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观摩,研讨。目前我们采用较多的是后两种形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优秀中学历史课观摩研讨”的基本模式:同学课前预习,写出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一观看优秀课录像——授课教师说课一中学特级教师或历史教研员评课——大学历史专业课教师评课一回答同学提问。同学们的预习和听课记录是教育见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这种观摩课师范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都可以参加。经过几轮尝试,同学们反响热烈,认为这种形式的观摩研讨非常有效,收获很大。当然,这种观摩研讨要动用大量人力,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可能每次见习都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是和其他见习形式穿插进行。
(三)实习的集中指导
由于各个实习学校情况不同,对实习生的指导力度也有差别。为了保证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强学院层面对教育实习的集中指导。根据我们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经验,实习期间,可以每一周或两周召集实习的同学开一次交流会,介绍自己在实习学校学习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组可以选一节课进行试讲,各组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中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教育实结时,也可以安排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播放实习期间的教学录像互相观摩,请中学老师和大学教学法老师点评。
(四)对实习学校选择的一些思考
由于各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已有知识基础等情况差别很大,所以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会各有特色。普通中学能够锻炼实习生的教育能力,因为普通中学的教师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转变为爱学习的学生。重点中学则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类学校的学生往往不满足于教科书中的内容,教师要补充大量课外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实习生应该对这两类学校都有体验。可以让实习生分段在两个中学实习,一段在示范校,一段在普通校。以四个月的实习时间为例。第一个月在师范大学校内进行教育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个月在示范校实习,第三个月在普通校实习,第四个月返校做教育实习成果汇报,交流实习经验。这样能够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不同中学的学情,体验和实践因材施教的原则。
[作者简介]郑林,男,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目前基于GIS的景观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领域,对于GIS应用于中微观的景观研究探讨的研究成果仍然少见。本研究通过把GIS分析技术应用于武汉大学校园景观分析,在GIS技术应用于中微观景观分析层面做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为前期准备工作与相关成果。
关键词:GIS;武汉大学;景观分析
1 引言
武汉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围绕着珞珈山与狮子山为主体的校园景观环境代表着武汉大学悠久的校园历史与独特的人文环境。两座山周围有着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群,如老图书馆、老文法学院、樱花古堡、理学院、行政楼等。这些建筑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与交往空间。珞珈山与狮子山所围绕的武汉大学历史校园景观环境,有其可分析与利用的价值。
传统的景观分析是一种基于人的主观认识的分析,是一种对环境的感性认识。而GIS强大的空间及属性数据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为实现数字景观规划、量化分析、三维场景下的可视化景观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建立GIS的景观要素库、三维景观模型库等,结合遥感影像,景观规划工作者可以在较真实的、较直观的三维景观环境下进行景观规划与量化分析。
以往的基于GIS景观分析多为宏观层次的如景观斑块分析、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指数分析、景观生态分析等。张林艳等(2008)对景观格局分析指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在简要阐明构建景观格局指数中颇具代表性的理论基点(如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镶嵌模型)的基础之上,针对普遍存在的混淆和误用景观指数的事实,叙述了合理选用景观指数的基本原则。最后,引介国外Ritters和O’Neill等人所推荐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5个景观指数:平均斑块边缘一面积比、蔓延度、相对斑块面积、分维数及斑块类型/景观类型/土地覆盖类型”①, 为广大景观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张永达等(2004)进行的以GIS为核心的昌平区景观生态分析与规划信息系统研究,采用COM 组件技术建立一个通用的GIS 平台,并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景观指数分析与景观规划等模块,主要为景观指数的分析与景观规划研究提供参考;②蔡明玉等(2008)进行了基于3S 技术的城市辐射效应景观分析,采用了3S 技术进行缓冲区分析,并以蓬莱市为例从景观与斑块两个层次对城市辐射效应与景观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③贾维花等(2011)进行了基于TM 影像的曲阜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景观分析;严登华(2004)进行了东辽河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刘国海等(2011)进行了基于GIS 技术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王彬等(2007)进行了基于GIS 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郝彩莲等(2011)进行了滦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Ruedisser,J等(2011)利用GIS 技术在澳地利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研究;Carver,S 等(2011)利用GIS技术提出了一套可反复利用、可借鉴的方法支持测绘以保护自然景观,并在苏格兰的两个国家公园:Cairngorms 公园与Trossachs 公园进行验证,支持景观特征的评估、发展与控制……由此可以看出,以GIS技术为平台进行宏观层面的景观分析论述十分常见,但是对于中微观层面的景观分析的论述却比较少,因此,在这一领域急需做出理论与实践性的探讨,为中微观层面的景观分析与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试图在GIS环境下对武汉大学校园景观进行分析,探索中观层次的景观分析方法。
2 研究目标
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目标如下:
1)校园景观GIS建库
根据对珞珈山与狮子山的调研,结合武汉大学地形图,构建景观分析原始数据库。建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形、现状建筑、现状交通、现状绿化、现状水域,形成数据库,全面反映校园景观的真实情况。
2) GIS环境下的景观分析方法探索
根据建立的GIS校园景观库,对现状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现状结论与问题,以及对以后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如,地形分析(坡度、坡向)、建筑物分析、绿植分析、水域分析、道路分析、日照分析、天际线分析、节点分析、视域分析、视线分析、视点分析、高程分析、轴线分析等等。
3 )三维景观可视化研究
结合三维建模软件,通过建立景观要素三维模型,实现校园景观的三维可视化浏览与动画等功能,将武汉大学历史校园景观展现出来,让规划师、公众与决策者能够对武汉大学历史校园景观有一个详尽的理解,为以后的校园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
3.1校园景观GIS建库
关于校园景观GIS建库,研究需要实现的目标如下:
1)真实再现现状。通过对地形、属性的描述、照片及简介链接等多样化的手段,还原一个丰富、真实的现状环境(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2)能够支持空间、景观分析,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要能够支持后续的空间、景观分析。进行的空间与景观分析能够为后期的景观规划提供所需求的数据与信息,能以量化的方式为后续规划与管理做出指导,形成关于武汉大学校园历史景观的珍贵资料。具体而言,研究需要完成以下建库内容:
①地形数据库:对所选片区进行地形TIN模型建立,形成高程数据库。
②现状建筑数据库:对片区内约千栋建筑的普调数据,进行信息入库,包括建筑名称、建筑结构、建筑层数、使用单位、建筑风貌、建筑质量、建筑功能及年代等,同时建立武汉大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型,纳入到GIS数据库中。
③现状绿植数据库:对现状绿植进行两个层级分类,一类是沿道路的行道树划分为带状要素,二是片区的绿植划分为点状要素,点状要素可以分为大型点状与小型点状要素。
④现状交通数据库:对现状道路的调研数据进行GIS建库,建库内容包括:道路名称、道路类型、道路宽度、服务对象、人车流量、畅通情况、路面质量、铺装类型、历史价值、照片链接、道路断面、校门、交通标志等。
⑤现状水域数据库:对现状的水域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GIS建库,建库内容包括:水面面积、形状、水面周长等等。
3.2 GIS环境下的景观分析
地形坡度与坡向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技术的关键数据库之一,通过建立武汉大学珞珈山与狮子山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三维地理空间模拟,产生出坡度、坡向、平面曲率、汇水面积等等,通过这些因子在地貌形态模拟与生态环境研究上的应用,可以为后期景观分析(景观视线分析与天际线分析)与规划提供依据。
建筑分析:对于建筑的分析主要是对武汉大学现存的老建筑进行建设年代、建筑层数、建筑风格与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对于老建筑的分析有利于形成历史建筑保护与后期景观保护规划,例如根据GIS分析的建筑年代在校区的分布情况进行建筑分类保护,根据分析的建筑层数控制后期规划与建设。
绿植分析:对于绿植的分析可以深入到绿植的面积、绿植的种类、绿植的生长规律,乔木的生长年龄、冠径大小。根据绿植的生长规律预测武汉大学历史校区绿植未来变化情况,指导未来绿植规划与建设。
交通分析:对于交通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通的可达性、交通与景观空间的联系性、交通对于景观视线的引导性等等。景观分析中的交通分析是关键点,交通分析可以为后期的景观分析中的交通规划提供量化的依据。
水域景观分析:武汉大学历史校区中的水域只有未名湖与月亮湖,武汉大学历史校区外围有着东湖良好的水域景观,对于水域景观可服务的范围与可视性进行分析,指导后期水域景观规划。
轴线分析:轴线是景观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元素,武汉大学老校区在进行规划时严格考查了轴线关系,合并校区后也存在着明显的轴线关系,对老图馆—工学部一号楼轴线、理学楼—行政楼轴线、人文馆—卿体育馆轴线三条轴线进行分析,研究景观轴线规划景观丰富度与景观缺失,为未来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提供建设性方案。
4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关键在于对现状景观环境的分析,因此关键技术在于如何使现状的环境在GIS环境下再现,并对各类景观要素进行定量性的分析。
本研究首先从国内外已有的基于GIS的景观分析入手,收集武汉大学历史校区的景观要素数据,把相关数据输入到GIS研究平台,形成GIS基础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完成坡度/坡向、现状容积率、绿化率、水体面积、道路可达性、现状天际线、现状轴线、景观节点、景观视域、景观视线、景观视点的分析,形成现状景观图纸;完成前期分析后,根据景观规划要点:地形、建筑物、绿植、水域、道路、天际线、节点、轴线等进行GIS景观规划数据库的建立;最后形成GIS景观规划总数据库,实现景观规划设计数据查询与景观规划管理(技术路线详见图5)。
5 总结
基于GIS的景观规划研究是对传统景观规划研究的批判性提升,既吸取传统景观规划研究中的相关要素,又利用GIS分析的先进技术实现传统景观规划研究中不容易的量化分析,是景观规划研究质的升华。本研究目前已完成武汉大学历史校区相关景观要素的前期数据调查与收集,并进行了GIS基础数据库建立,初步进行基于GIS的景观分析。当然,在研究中有着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希望得到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指导。
摘要:古今中外史学思想都渗透着道德史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历史教学中贯彻德育思想的思路:历史学科的的德育思想要结合现实,并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人生观与职业观的培育密切结合。
关键词:德育思想;大学历史;教学过程;人格修养;人生观;职业观
大学历史课程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重任。史实是客观的,历史课程往往意味着对史实的传输与复述。但是,大学历史课程不能简单地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成为大学德育思想的重要载体,使大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放眼世界,鉴古知今,从而更加珍惜现实,热爱生活。古今中外的史学思想也都体现了这种既尊重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的现实主义思想。
中国古代的史学思想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说文解字》日:“历,过也。”“史,记事也。从右持中,中,正也。”大意为历史就是记录过去的事件,记录历史要保持中正。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特殊性却使先人的历史观很早就突破了客观记事的意识。
首先,古代学科体系尚不健全,造成文史界限不清,文史著作一起承担着记载当时几乎所有文明成果的重任。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和史学论述就不局限于对史实的记载和考证,还承担着今天地理等自然科学、时政等社会科学的重任。所以中国古代的史学意识能轻易地突破纪实性的藩篱,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服务现实。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德性”意识根深蒂固。与西方传统中崇尚智慧的“智性”文化相比,中国古代文化是不折不扣的“伦理道德型”文化。儒家思想曾充当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根基也在于对史学的阐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其记载鲁国史实的《春秋》一书体现了褒善惩恶的春秋笔法,这为后世史学思想作了奠基,并使儒家道德伦理型文化深入人心。“《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西方史学界的道德意识同样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奠定了道德史观的基础。“史学目的论上,中国古典史学从惩恶扬善、鉴诫资治到经世,与西方古典史学的垂训目的相同。”古希腊的伊索克拉底很早就提出了“历史是道德范例”的观点。吉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的李维著有《建城以来史》,体现了史学教育功用的倾向,“把罗马史家的垂训思想发展到他那个时代的水平。李维对罗马人的精神风貌的称颂是多具深意的,这就涉及他的道德史观。在他看来,罗马的兴衰存亡,可以从道德的演变来作出解释:罗马先人崇尚清贫节俭、英勇奋斗而使国家日益强大,后来因奢侈贪婪、不思进取而使国家日益衰退。总之,国家随道德的力量而日益发达,又随道德的沦丧而腐朽衰亡。道德似一把无形的尺子,可以衡量出罗马国家历史演变的状况,史学的鉴诫作用及道德的教育力量于此可见一斑。”
历史教育本有的德性意识却在新时期受到严峻挑战。新世纪的中国处于转型期,曾被视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也不再单纯。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日益功利化的大学排名也使得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不再把育人放在重要的地位,以教书育人为第一使命的大学校园就这样把自己的使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面对这种岌岌可危的形势,教育工作者亟须改变思路。在大学自然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摆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惯性思维,重视人文素质和德育的培养。无论从事什么专业,大学生都要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德育修养,以过硬的人格魅力提升竞争力。大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应以历史责任感,把专业知识的讲授与德育结合起来。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略述一管之见。
首先,历史学科的德育思想要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密切结合。中外历史上的道德楷模层出不穷,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实例,向学生加强正确的思想引导。如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极为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他在《论语・公冶长》有这样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决不能为了现实的功利放弃道德原则,从而形成了超凡的人格魅力,影响后世。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又谈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高雅的追求可以培养出君子彬彬有礼的气质和举止。同样道理,不学历史也无从找到定位人格魅力的坐标。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更透彻地映照出自身的不足。
其次,历史学科的德育应该与大学生的人生观密切结合。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现实的功业很重要,但成就功业的主体――人本身必须首先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否则,再大的理想都会成空。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实例。如唐太宗善于纳谏,重视听取反面意见,即便名臣魏徵再激烈的诤言他都能接受,最后终于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本人也以一代明君的正面形象彪炳史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秦始皇与隋炀帝二人的暴政,他们在国家一统、繁荣富强的背景下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把放纵欲望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最终都因穷奢极欲、忽视民生,使国家走向衰落,其自身也留下了暴君的千古骂名。
教师在讲述这些历史事实的时候,决不能只满足于史实的灌输,更要把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现出来,提醒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在正当的人生追求下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否则,如果一味地通过不择手段来达到成功,即使一时得志,但在下一步的高层次竞争中最终还会遭到失败。大学历史课程如果没有德育的熏陶,学生就会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会举一反三,不会从历史事实中真正汲取经验教训。如果大学历史教师一味地把渲染血腥的史实和花边传说视为吸引学生的手段,最终也会使学生迷失人生的方向。
再次,大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要与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密切结合。在大学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心灰意冷,不但在最终择业的时候无从下手,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知道如何作准备。他们往往盲目从众,见别人考各种资格证自己也考,见大家涌向竞争公务员的千军万马中,自己也毫不犹豫地追随,完全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面对这种难题,德育主导的职业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观教育看似与历史教学毫无关联,实则不然,历史教学完全可以承担一部分正确的职业观的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各种压力,尚未立业的大学生精神压力更大,往往感到迷茫,在各种负面新闻的影响下,更容易形成消极心态,放松道德追求。其实,负面新闻频出并不能代表社会更加不公,只是从侧面说明现在信息更加透明;微博等代表社会舆论的先进网络手段加强了对尚不完善的社会制度的监督,这样公众的良知会有更多的表达手段。所以,大学生在择业中也不妨把网络监督等手段与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在以德立身的基础上再以德立业。
另外,现在传统文化复兴满足了很多人的求知欲,尤其是很多因各种原因错过高层次教育的大众更加渴求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大学历史系学生完全可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结合现在先进的网络手段,开设各种知识讲座,以平易近人的手法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现实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冷门学科。大学历史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专业优势,高屋建瓴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这种德育主导的职业观。
总之,历史教学关注史实,史实应客观,但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动机和心态不能冰冷无情,应多以道德的血液净化之,这也是古今中外历史研究者的共识。基于这个理念,大学历史教学就应贯彻德育理念,以期对受教育者的人格修养、人生观、职业观都能产生健康向上的影响。
摘要:“授――受”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这种历史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去问题化”。教师通过“糊涂”教学可以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其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式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去问题化;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受广大师生的诟病,被认为是“去问题化”的“授――受”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热情。但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都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单向的“刺激――反应”。以大学历史教学为例,大学历史教师喜欢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舞”。有研究表明: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大学历史教学如何体现这种理念,超越传统教学的困境,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为一位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师,笔者深刻理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意义建构等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在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学中,笔者试图尝试一种与“授――受”式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索研究性的“糊涂”教学。
一、大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差异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去问题化”的“明白”教学,即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历史学习越“明白”,教师的历史教学越“成功”。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历史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启蒙,所以基础性和确定性是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其确定性,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范围是确定的,知识的性质也是确定的,因为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是难以进入中学历史课本的。这种确定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权威,留给他们思考与选择的空间很有限,所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记忆。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跨越知识的边界去探索新知被认为是多余的,挖掘知识背后的问题被视为“钻牛角尖”。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的是“知识都掌握了吗”“内容都理解了吗”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知识出教室,“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转化为知识而结束。在这样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成为“副产品”。尽管中学历史新课程对内容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教学目标的艰巨性和学生历史知识基础的薄弱、学习时间有限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仍然是以“授――受”式教学方式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空间都被限制了。
大学的历史教学与中学的不同。中学历史教学以打基础为主要目的,以边界明确、内容确定的知识为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受到历史启蒙教育。大学历史教学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目的,重在帮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开拓自我发展空间。因此,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局限性,改革“授――受”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糊涂”教学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糊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明白”到“糊涂”,再从“糊涂”到“明白”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在“已掌握的”“没有问题的”知识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没掌握的”空间,存着无限“有问题的”视角,变“我明白了”到“我糊涂了”。其次要让学生从“糊涂”中明白过来,积极探索通向“明白”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在质疑状态下积极探索学习,独立思考,用心论证,形成自己的见解。
“糊涂”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突破中学历史知识的界限,把学生大脑中封闭的历史知识“外壳”击碎,变封闭的知识体系为开放的结构核心,即变“明白”为“糊涂”,变“已知”为“未知”。大学历史教学已突破了基础性的局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教师通过扩大知识量突破学生大脑中历史知识的边界,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无限丰富性和无限复杂性,引导他们理解历史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无限的,因此在历史学习与探索中永远不存在“我已经掌握了”,只存在“我又进步了”。大学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知识的界限,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无限的历史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阐释不同的学术争议作为重要内容,把相互冲突的观点与认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历史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确定,只有相对的确定。在探索历史过程中,无论是深度的拓展还是角度的变换,都可能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确定性认识,因此,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糊涂”教学法的第二步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人以渔”,即引导学生在“糊涂”中去追寻“明白”,这是“糊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当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被打破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糊涂”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问题对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来说是求知与探索的诱因。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大学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展示其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口才,把学生的疑问置于其“权威”论断之下,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也击垮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中学“明白”教学的延伸,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能力上难有大的提升。
“糊涂”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当学生“糊涂”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采取“糊涂”策略,即不直接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解答问题,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教给学生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然后尝试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其他人的思想与观点,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会吸收但不盲从、尊重但不迷信,坚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敢于承认“糊涂”,勇于面对“糊涂”,是科学探索的前提。大学教师常会把自己的探索成果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也能受到学科前沿研究的启发。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往往是学术前沿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可以把学生的研究触角带进学科前沿。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而学生在与教师共同探索中也可以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查阅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学会提炼观点和论证方法等。
三、“糊涂”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介绍一个运用“糊涂”教学法的案例――“亚细亚生产方式”教学。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讲授唯物史观历史规律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难以回避的教学内容。从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算起,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含义的争论已逾百年。在20世纪,中国学者也曾对此展开过三次大规模争论。一大批著名的学者都曾参与争论,提出的观点非常丰富,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政治现实也极为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通过讲授把问题讲透,而学生仅听教师的讲授也很难真正理解问题。对师生来说,最困难的还在于有关争论最终没有一个统一结论。面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糊涂”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了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他们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然后,笔者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中国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随后,笔者打破时间顺序,把各种观点进行归类。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阶段论,即把它定位为五种生产方式的一个阶段,或是原始社会,或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等;二是特殊论,即把它视为特殊的东方社会形态;三是放弃论,即把它视为马克思后来放弃了的一个不确切的概念。讲述完之后,笔者开始接受学生提问。不出所料,学生对于如此众多的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与论述感觉“糊涂”,于是疑问也就随之产生。
当笔者停止讲授时,学生立即踊跃提问。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可以看出,学生们是想从笔者这里直接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显然是他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笔者告诉他们笔者自己也还在探索与思考之中,没有形成最后的看法。对于笔者的“糊涂”,学生们显得很诧异。
也许是笔者的“糊涂”让学生失去了“说错”的压力,也许是这样的确刺激了他们的思维。笔者期待的情景出现了:学生们开始踊跃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令笔者感到兴奋的是,有学生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追寻马克思的本义;还有学生提出,理解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仅要看他们立论的理论依据,还要看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因素……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宽泛,笔者引导学生们集中精力探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这样,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思考进一步探究的方案。
笔者告诉学生,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起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一段话:“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五个时代。”学者们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就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争的理论源头。有学生立即提出,序言是对正文的说明,要理解序言的内容,首先要看正文,即查阅《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笔者和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个正确思路,于是就确定了探究的第一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很快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作前后,还发表了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多篇文章,他们认为这些文章也是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底稿,应把《资本论》也联系起来看。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对社会所有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晚年他还写了大量“人类学笔论”和“历史学笔记”,其中关于公社的论述也是理解马克思晚年“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重要参考。
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超乎预料。大部分学生都认真查阅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最后,笔者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还与笔者一起讨论。当然,这正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糊涂”教学法作为大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尝试,在学生中的反响是超出预期的。从学生们的课后感想中,笔者发现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一是他们不再把记忆视为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二是他们开始认识到历史学习是需要探究与思考的,真正的收获来源于探究与思考;三是他们不再迷信权威的观点和结论,开始学会独立探究、自我论证,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四是他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深刻体悟,逐渐学会了研究问题,学会了分析与鉴别问题。
综上所述,“糊涂”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的学习。
自上世纪末,国家开始在中学进行历史科课程改革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教学观念变化的指导和带动下,国家教育部也放宽了在教材方面的束缚,先后出现了几个版本的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还有一些地方性教材,使教材变得越来越丰富。教材的内容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大学历史教材的缩写,变成了适应当代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新版教材。与大学历史系教材有了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历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这种变化,并思考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新形势下的
大学历史教师必备的思想素质
传统的大学对历史教师一般的素质要求是:对于所担负的某一段历史的教学,只要熟悉此段历史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历史史实,给学生讲清楚也就可以了。较为负责任的教师再深入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也就足够了。无论是中学教学适应大学教学,还是大学教学适应中学教学,都没有考虑学生发展的因素。实际上,这种大学历史教育是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培养精英的一种教育模式。
如今,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以育人为主。新形势下的大学历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作重大的调整。
首先,以较高的教师德性从事教学。实际上,高校教师德性是培养中学教师德性的关键一环,虽然不能说高校教师的德性决定了中学育人的水平及效果,却可以对将来中学历史教学的主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德性越突出,那么这种影响力也就越强大。
大学教师德性的构成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心理上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个人的高度负责精神。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形成的关键期,他(她)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社会的复杂性造成了对中学生影响的不确定性,面对正处于心理发育叛逆期(或逆反心理期)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主要以社会性影响为主,思想与品德的教育为辅,容易使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偏差。学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与教师接触最多,教师也最了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正面的、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人生观及道德观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除了历史学科有其自身优势外,历史教师的德性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在现今,大学教师除了要拥有敬业精神及高度的责任认同外,还应具有平等精神、关爱精神、人格尊重等德性,把内在的善良动机和情感付诸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教师之德,潜移默化,培养出德性较高的中学教师。
二、教师的公正德性。教师针对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公正自古就有,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公正德性的完美表现。首先,孔子倡导举办私学,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实现了一种社会性的公正,它是教师公正德性的最高层次。现今在许多大学里,许多贫困学生面临的辍学、欠费退学或不能正常学习的情况,无疑是教育公正德性的严重危机。折射在教师身上是对物欲、金钱的狂热追逐,从而多方面丧失了教师的道德和良心。虽然是少数现象,但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广泛的。其次,是孔子在具体的教育实际中,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合理的需要和合理的评价。这种教育可谓尽善尽美。所以,当代教师应该像孔子那样,用心去体验教育的公正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遵守教师的公正德性,把公正真正落实到不同材质的学生身上,正大光明、质朴、公道,把无私、关爱的“仁”的品德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才能发挥教师德性的效力和作用。
其次,以职业为美点燃自己教书育人的生命之火。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来传承的,特别是历史教育,在知识传承、文明传承和精神传承中居于主导地位。历史教师职业不是热门专业,但是它在社会精神文明及价值观教育方面又是其他专业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选择了历史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来说,要建立以职业为美的心境,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新一代的成长、人类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心理上美的体验与意识,形成以职业为美的内心情感。当达到这种境界时,就不再把历史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对社会的一种牺牲或付出,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创造,它创造了年轻一代的灵魂,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美的最高境界。具备了这种情感,历史教师职业就不再是枯燥的、贫穷的、冷门的职业,而是愉悦的、高尚的职业,是能够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职业。
新形势下
大学历史教师专业结构必须发展
以往,大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性非常强,排斥了其他相关学科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对社会的解释与理解是单线条的,无法发挥历史学在认识社会时的优势。自八十年代以来,大学历史教师虽然在历史研究方面拓宽了渠道,但在教学上变更较少。自上世纪末中学教学以面向生活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以智力开发为主,使中学教材的内容失去了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再具有体系性,而趋向于知识以历史为核心的综合性。它基本涵盖地理学科、政治学科、法律学科、心理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等多种学科的内容。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时接触过某一单一学科,距离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仍较遥远。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高校历史教师在坚持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必须扩展单一的历史知识结构为复合的知识结构,以便于运用综合知识为学生做出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榜样,使学生逐渐地学会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在历史教材内容中就已经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知识,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要对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中几种知识的体系,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即可。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的吸引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意识,而且为将来驾驭变化了的中学历史教材奠定了坚实的意识基础。
在知识结构之外,专业结构还包括能力结构、专业服务精神两个方面。能力结构可以包括教师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等。教育与教学过程并非仅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需要达到多种目标的过程,并且每一种目标则需要一种或几种能力来完成。专业服务精神是历史教师对历史专业的执著,包括上面所谈及的思想素质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抵抗能力。
大学历史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学历史教育方式的变革开始极大地促进大学历史教育方式的改革。在中学历史教材变革的同时,其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学历史教学也不得不适应国家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中学教师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改革。
教学观念的改革。以往大学历史教育和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历史精英型的人才,在历史学科方面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体系和较深的历史理论水平,也就是说是培养历史研究型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上是大学历史教学的缩影。大学历史教育承担着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师队伍,就要首先使这支教师队伍具备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公民的素质、意识和能力。改变单一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其培养方向首选复合型人才,其次为能力型人才,再次为观念开放型人才。
教学方法的变革。为适应多种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改革过去那种完全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根据学生参差不一的情况,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主题对话、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问题的研究、撰写论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力,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现代化的声音资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地情景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综合环境的改革。历史教育主要以思想教育、精神教育、价值观教育为主,单凭几个教师或单个的历史系来努力是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应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教师在教学中所描绘的那种环境和理想,使学生受教于其中,乐在其中,树立牢固的信念于其中。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弊端,知识在讲授与接受过程中总处于不断减损的状态,是大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弊端的症结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方面,为使知识能够在被学生获得与掌握的环节中取得一种增量,需要教师在教法上与学生在学法上都同时作出改进。
关键词:课堂教学;讲授与接受;减法与加法
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这与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对大学科研的侧重有关。如职称和薪级标准制定上偏重科研量化而轻视教学过程,重科研轻教学也成为大学历史教师普遍的思维方式,又有观点认为“学问大了,教学自然会好”。在这样的观念下,大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众多弊端,如历史学科本身重独立与完整,忽视相关学科之间必要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狭窄,思想单一。又如教师偏重教法轻视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学生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小。学生学习通常只停留在背诵知识的层面。理论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相对缺乏等。
多种弊端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向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缺少关于创新能力的锻炼,这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上有突出反映,“在教与学关系上只重视教师灌输而忽视大学生独立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缺乏启发式。但是,素质教育这种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素质,大学历史教师之间也曾多方研讨,力求改进。但是各种弊端仍未能有大的改进。一个原因是缺乏好的教材。教材编写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各类教材大同小异,千人一面。其次是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有时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启发学生讨论,可是无法形成热烈的讨论。
要想解决大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端,需要同时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两方面分析。从教师“教”的方面说,教师通过日常积累获得的创新与理论思维,有时并不能达到自觉的运用,很难拿来启发学生。自己理解的东西未必能让学生理解,想和说是两回事。从学生“学”的方面说,高校的考试体系大多偏重对知识内容的考核而轻视学生多种能力的检验,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以记诵知识为主,未能有效地自主学习。
其实,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从知识传播学的意义上看,是一个有关减法与加法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活动从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熟悉时已经展开了,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可能完全复原教材的全部内容,受限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设计教案的过程又经过教师有意的剪裁,教师理解所得的知识做的是在对教材全部内容做减法;而教师在课堂讲述中,同样受限于主体意识与客观条件,讲述的知识又是自己理解所得知识的减法。学生在听教师讲授的同时又是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吸收的过程,则是在做着对教师讲述部分知识的一个减法;最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真正记忆到的知识更是自己在课堂当中掌握部分的减法。至此我们看到,从教材所含知识到学生最终的获得知识,一直处在不断减损的状态当中。知识减损直接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全面;老师在知识掌握程度上无法逾越前人的教材。直接一些说,学问到最后,便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俗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如何超越自己的老师?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加法,目的是使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得形成某种增量,这也是根本解决课堂教学各种弊端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时下的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兴趣教学、情感教学以及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提倡方面等等,都是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增量,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知识在传授过程中产生的减损。另一方面,创造出更多额外部分的增加。
课堂教学中做加法,需要在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方面做出改进。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强调个性化教学风格。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应具有自己特殊的风格,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信息,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减少各类知识信息在讲授过程当中的减损,由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能“举一反三”的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也应有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复习,学生要成为真正课堂的主人,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开展深入的细致思考,并寻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除此之外,大学应该有一些规范,保证教学的进行符合自己的特点,但更应该有相当自由的空间,使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的教和学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