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3:42:02
导语:在社会医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作者:陈定湾 沈清 刘盼盼 高启胜 单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为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浙江省自2009年起,依托一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了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工作,我校是承担院校之一。社会医学是农村社区医生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对转变农村社区医生服务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生中如何加强社会医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制度设计,定向培养的农村社区医生毕业以后将至少在基层卫生机构工作5年以上,是我省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主要岗位职责是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综合性、连续性、整体性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基本医疗。因此,农村社区医生不仅需要加强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牢固树立新健康观和全科服务意识[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2],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照本宣科”的社会医学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农村社区医生的岗位需求。
2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科学确定教学内容
2.1依据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深入农村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我校确立了以“能胜任农村社区医生岗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临床医学专科层次实用性卫生人才”作为农村社区医生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和农村社区医生的岗位所需,我们紧紧围绕医学模式转变这一主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健康管理、慢性病与社会病防制、社会卫生问题和卫生政策”等作为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以期通过这些重点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改变“看病不看人”的传统观念,适应“治疗疾病为中心”转向“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2.2适当充实前沿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各项医改任务得到落实,一系列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使得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社会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因此,需要补充一些合适的,与农村卫生工作相关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例如,在讲授“社会卫生问题”一节时,可以引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的相关研究进展,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以及老年化的等社会转型的现状,以及带来的多种新的健康问题等内容;又如在讲授“卫生方针政策”时,要结合时事,补充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帮学生解读新医改中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
3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社区卫生工作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培养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沟通的能力,以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创新精神。
3.1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2种教学方法有其相通之处,都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误区,完成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的转变,提升自主参与意识和增强表达沟通能力[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几个鲜明特点,在社会医学教学中较为适用,可以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形式方面采用Seminar教学法,将这2种方法揉合于课程教学改革中。以“社会卫生政策”章节为例,开场是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新医改能否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来自一场辩论,正方为医改方案设计者和卫生行政官员,反方是学者和报社编辑,双方各持观点,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中间穿插几段对观众的现场调查。案例简单,内容并不复杂。在讨论中,教师提出了几个思考的问题:一是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二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在哪里?三是作为社区定向培养的学生,你是否愿意去农村工作?四是新医改对大家有什么影响?本案例体现3个特点:一是从看病贵,延伸到医疗保障制度,从看病难,延伸到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体现案例教学的延伸性,层层推进,逐渐打开学生的思路;二是辩论形式的案例内容具有冲突性,能够引起学生的讨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问题越辩越清楚,越辩越全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卫生政策出台难的理解;三是案例涉及基层卫生改革,有众多研究显示,给医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卫生的情况,有助于提高他们留在农村工作的比例[4-5]。同时,在教学形式上,结合Seminar教学法,采取分组辩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为了解实际效果,我们对2010级定向培养班的一些学生进行了座谈,反馈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造性思维,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3.2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法
社会医学的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达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目的,需要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一方面,通过参与社区实践活动,掌握社会医学课程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教学中,任务目标就是完成一份个人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通过对任务的分解,需要运用到“社区调查技术、测量工具的研制、社区卫生诊断”等综合技能,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中,以分小组完成一项“大学生新苗计划”为任务目标,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主动了解一些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文献检索、申请书撰写、抽样技术、现场调查技术、数据整理分析”等技能的运用,积累学术研究的经验。#p#分页标题#e#
4改变考试内容,丰富考核方法
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最终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的变革,考核要立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就社会医学课程来说,社会病因的分析能力,社会卫生问题的解决能力,社会医学思维方式和大卫生观的意识是我们考核的重点,而不是概念识记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考试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脱离书本上原原本本就有的内容,更多的是对社会医学思维、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在考试题型上,以主观题为主,侧重案例分析,而不必面面俱到;在考核方式上,突出和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实施过程性考核。课程成绩的构成包含了4部分:平时出勤率占10%,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和表现情况占15%,如参与案例讨论的表现等,实习实训内容的完成情况占25%,如实习报告的撰写等,理论卷面考试成绩占50%。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单纯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李小菊唐景霞毛璐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大凡一门学科初创或因某种原因中断而又重新建立时期,在理论上对其性质进行热议已是常见的现象。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建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时就是这样,甚至在振兴法学的过程中,连对“法的性质”的讨论也都是这样,这似乎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反映了学科性质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学科发展的方向。学科的性质界定得越科学、越准确,学科的发展就会越顺利、越成熟,否则,学科的发展就会遇到障碍,学科也不会尽快成熟起来。因此,一门新学科的诞生,或者一些中断了学科的重建,都有一个研究学科性质的过程。由于犯罪学在我国属于重建和新建的学科(相对于旧中国来说是重建,而对于新中国来说是新建),所以,这一过程是必然要经过的。况且,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状况,打一个比方来说,还处在“五胡乱华”的阶段。外来的理论五花八门,充斥在它的各个领域,占有压倒的优势,而国内学界的观点又大有“言必称希腊”之癖,并且众说纷纭,远未形成共识,甚至连学派的雏型也未形成,研究多半还处在“散兵游勇”的状态,缺乏有力的、有组织的整体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者对本学科的性质认识得还不十分清楚,科学程度不高,不能在较高水平上统一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犯罪学也没有与法学等学科可比的研究实体和组织机构。所以,犯罪学很容易被传统的刑法学等强势观点和外来的流行理论所左右,因此,人云亦云、盲从、唯外崇外、缺乏独立见解的现象在犯罪学的研究中比比皆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犯罪学的学科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尽早超越和摆脱这种判断混乱的阶段,促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必要性在于:我国目前已经步入了犯罪的高发期,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灾难是空前的,几乎可以和任何一种瘟疫相比拟。作为社会迫切需要的回声,犯罪学理论再也不能以片面的刑事追求诠释其功能了,它必须科学、准确地反映其自身的性质和精细、全面地揭示犯罪的原因。同时,准确地把握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是引领犯罪学理论研究健康发展的指南,也是犯罪学学科存在的价值要求。
要明确某一门学科的性质,首先需要明确“性质”一词的含义。所谓“性质”,是指由事物本质所决定的、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其外显状态是特征,局部特征反映的是次级性质。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根本性质、面貌和发展的属性,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的规定性,属于事物的核心部分。“本质”一旦消失,该事物便不成其为该事物了。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第一性质。事物除了具有第一性质以外,还有依附于第一性质的若干次级性质,即前边所讲的由事物外显特征所反映的次级性质,亦即第二等级的性质。第二性质不与第一性质处于同等的独立地位,它不独立于第一性质之外,是依赖于第一性质不同的变状而存在的[1]。也就是说,事物的第一性质具有惟一性,第二性质则不具有。一切事物均是如此,学术领域中的学科性质也概莫能外。
犯罪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百科知识式的学科。由于对其不同知识构成理解的片面性和认知深度的差别,所以,不同的人对其性质就有不同的认识。正像不同兴趣偏好的读者阅读一部内容丰富的《红楼梦》一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因此,不同的犯罪学读者、学人,在阅读和研究犯罪学著作时,对其性质的判断,刑法学家看见的是对刑法学的辅助作用,社会学家看见的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理论工作者看见的是基础理论,实践家看见的是应用知识。这些判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第二性质,但也未能准确地揭示出它的根本性质。
我们应当明确: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反映学科整体性质的,而学科的一般性质,即学科的从属性质或第二性质,则是反映学科某些局部特性的。学科的一般性质是由相关学科之间知识融合所构成的变状造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但是,决不能因此就将它看成是学科整体的根本性质。如果将某一局部性质看成了根本性质,就将产生以偏概全的结果,就会将学科的发展引向歧途。例如,以往的刑法学者将犯罪学看成是刑法学的辅助学科,结果是导致了犯罪学理论偏重于刑事惩罚,未能起到根治犯罪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学科性质之争实质上就是对学科的根本性质和从属性质、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之争。犯罪学的研究者对犯罪学学科性质之争,同样也是如此。认清了这一点,就要求研究者在分析和研究犯罪学学科性质时,首先要研究什么是犯罪学的根本性质和第一性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犯罪学的根本性质和第一性质呢?如前所述,笔者认为,社会医学属性是犯罪学的根本性质和第一性质。
二为什么说社会医学属性是犯罪学的根本性质和第一性质呢?这是因为:第一,社会医学属于医治社会病患,包括犯罪在内的学科。第二,社会医学的对象、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犯罪学也含有这两大领域的知识元素。虽然仅集中和限于犯罪领域,但犯罪却是社会病患中最常见、最易发的社会疾病。社会医学自然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尽管这一任务主要由犯罪学来完成。第三,这两门学科具有母学科和子学科的关系,它们应用的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它们都应用医学(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因此,将犯罪学归属于社会医学,在内容、对象和理论上都是合理的,是量体著衣。如果将其归属于刑法学、社会学或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心理学等),都只能是“小衣大人穿”,难以舒适熨贴。为了阐明社会医学属性是犯罪学的根本性质,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医学,以及社会医学与医学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社会医学,以往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各种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医学分支学科。两种说法虽然有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疾病与人的健康之间的生物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核心,因此与医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上述认识实际上应当是医学社会学,而不应当是社会医学,所以,将其界定为社会医学是不正确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修正,使之名副其实和名实相符。“社会医学”一词中的“社会”应反映为“医”的对象,而“医学”中“医”的对象则是“人”。“医学”完整的含义应为“人体医学”,“医学”的称谓应为其略语或简称。因此,两相对照,便可看出它们的对象,或者说它们服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前者是“社会”,后者是“人”。#p#分页标题#e#
社会医学和医学的对象虽然不同,但其内容和方法却极为相似。例如,医学在研究治疗疾病的措施与方法之前,首先要研究病状、病因,运用诊断的方法和技术,查找病因。社会医学对社会病患的治疗,首先也是分析状况、原因,观察和探索问题发生的症结,这相当于医学的诊断。医学的诊断方法有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测、量、看、验。“望”是观察患者的气色,判断病状、病情;“闻”是听患者亲人介绍病情;“问”是询问患者的感觉;“切”是通过把脉查看病情。“测、量、看、验”均是通过仪器进行诊断,例如,测查体温、量血压、透视内脏、验血验便等。社会医学对社会弊病、社会问题的分析也是通过观察、访谈、调查、测验等方法来获得信息、掌握情况的。医学是通过人体相关的器官、组织来诊断相关病状,社会医学则是通过类似人体器官、组织的社会构成要素来测查社会病态的,例如,通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政策、风气等观察社会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等。所以,它运用的方法也类似于医学的望、闻、问、切、测、量、验、看。在治疗方法上,医学通过药疗、食补、手术、疗养等方法,消除病患。同样,社会医学通过政策调整、结构改革、制度建设、发展经济文化等措施,恢复社会的正常功能,消除社会病患。
另外,在对疾病病因和社会问题的分类上,两门学科也有许多相似和相近的地方。例如,医学对病因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病毒(菌)通过不洁媒介侵入人体致病;二是受到外力重创导致人体损伤;三是饮食失调(暴饮暴食或极度饥饿等)损害健康;四是过度疲劳引起疾患;五是不良嗜好或习惯引发病患等。社会医学研究社会病态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样也需要进行分类,它可将犯罪的影响看作是病菌的侵入,把外敌侵略看作是外力重创;把经济危机、贫困等看作是饮食失调、营养不良;将暴力、色情文化看作是不良嗜好或不良习惯;等等。医学研究还采取人体解剖的办法,以分析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同样,社会医学也可将社会结构各个部分拿来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探讨障碍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出消除的办法。人们把社会作为有机体进行研究,将犯罪等诸多危害现象作为社会病态看待,并不是随意杜撰的。我们祖先就曾有过“上医医国”、“乃国病也”之说。例如,在春秋战国时代,郑昭公继位时,相国祭足担心在宋国为质的昭公异母弟公子突发动叛乱篡位,请旨去宋考察。行前未掌握宋欲利用其事谋利,所以一到宋国便被扣押,迫其支持突发动叛乱,若不服从,不仅威胁发兵攻郑,还威胁在出兵时将其杀死。祭足被迫答应放归后做内应。祭回郑后,称病不朝,百官闻讯,同赴祭府探视,见其未病,便问其故,祭曰:“足非身病,乃国病也”。
可见,将危及社会的事情视为社会患病,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再如,2007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在“海峡两岸”专栏中,讨论现今台湾家庭暴力严重的问题时,嘉宾台湾学者称:“台湾社会生病了”也是一例。至于“医治战争创伤、医治战乱”之说更是常见。这说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把一些难以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视为“顽症”或社会病,并非胡说。这在犯罪学史上更为明确。例如,实证派代表人物菲利就说:“人类在19世纪取得了战胜死亡和传染病的重大胜利。但是,正当传染病逐渐消失之际,我们却看到道德疾病在我们所谓的文明社会中大量增长;当有了运用实验方法消除各种病因的科学医治手段之后而使得伤寒、天花、霍乱等疾病大大减少时,我们却看到精神病、自杀和犯罪这三种令人痛心的社会疾病在不断地增长[3]。”不仅犯罪学界,社会学界也有同样明确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华德就将理论社会学看作社会诊断学,将应用社会学看作社会治疗学。显然,这是将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疾病来看待的。所以,社会医学就是研究上述一类社会疾病及其治理方法的一门科学。
三犯罪学虽然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医学,但它与社会医学也有明显的区别。否则,它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它的鲜明特点上。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医学的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专门研究社会病态中的“犯罪”这种疾患,而社会医学则是研究所有的社会病患,如战争、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社会动乱、贫困等。也就是说,一切社会问题,只要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或羁绊,就成为社会病态,社会医学就要研究治理的办法。因此,社会医学就是社会对策学。而犯罪学则集中研究犯罪问题,它运用社会医学解决社会疾患的方法,解决犯罪问题,因此,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的犯罪对策学。
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医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在治理犯罪的方法中突出了刑事科学中刑罚的色彩和作用。这一特点是从犯罪产生以来人类治罪方式中继承下来的。在古代,人类治罪一般都是基于报应心理和报复心态。因此,统治阶级制定刑罚极其严苛,刑罚不仅种类多,而且十分严酷。这种单一的治罪方式,导致了酷刑、肉刑的大量应用。直到18世纪,在犯罪学萌芽和形成时期,古典刑事学派基于社会契约论、人道主义原则,反对罪刑擅断等主张,提出了犯罪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减轻了刑事制裁的严酷程度,但在治罪方式上,还仍然墨守刑罚的单一形式。直到19世纪实证派犯罪学创立,由于社会背景的变化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特别是由于犯罪原因三元论的提出,打破了犯罪原因单因素论的垄断,促进了治罪方式的改革。以医学理论透视犯罪现象、分析犯罪原因、治理犯罪的学术思想被提了出来。虽然这种思想由于被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刑罚思想的强势地位所压制,并没有成为治罪的主流方式,但毕竟也产生了使犯罪学学科性质复归于社会医学的契机。尽管如此,由于同样的原因,刑罚的治罪方式在社会上仍然还居于主导地位。
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医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它们的分类层次上具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医学是按系统、按领域进行分类的,如经济危机、社会动乱、国力不张、战争等。犯罪学则根据不同标准,在“犯罪”这一领域内进行分类,如不同性质的犯罪类型,不同手段、方式的犯罪类型,不同组织结构的犯罪类型等。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医学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它们采取治理社会病态措施所针对的对象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医学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针对和指向社会的,而犯罪学则是既针对和指向社会,又针对和指向自然人。这是因为,犯罪既决定于社会环境,又由犯罪人来实施,所以,社会和人两者均发生作用。不治理社会环境的缺陷,犯罪就有了滋生的土壤;不消除犯罪人的动机,犯罪人就会实施犯罪行为。由此来看,犯罪学的治罪措施不仅针对和指向社会,而且还要指向犯罪的具体人。#p#分页标题#e#
由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问题和治罪措施,在治罪方式中又有不可或缺的刑事方法,所以,犯罪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与刑事法律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从犯罪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得出来。例如,在古典犯罪学理论产生时,其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从社会契约论出发,将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报应刑”制度改为“责任刑”制度。所谓“责任刑”,是指犯罪人以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破坏了他和社会形成的契约关系时,按追究违约责任的方式追究刑事责任。民事上追究违约责任的惯例是权利义务对等,损害赔偿、返还原物等基本上都是按等价或约定进行的。据此,贝卡里亚以罪刑相适应原则对责任刑加以体现、确认和保障。同样,他又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罪刑擅断主义和酷刑制度,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用以限制酷刑和滥刑,促进了近代刑事法律制度的改革,这也是他的“道义责任说”的体现。他还力主以客观主义、纯理主义指导刑事司法的实践,即要求定罪量刑要根据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不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不惩罚思想。这些思想和原则都集中反映了他的犯罪学思想中的犯罪原因观和刑事法律制度中的犯罪对策观。在古典犯罪学派之后,实证学派又提出了“犯罪三原因”论,即从人的体质的、自然地理的和社会环境的三种因素阐释犯罪原因,从而突破了以往犯罪原因论的单因素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的犯罪对策论。多元的犯罪对策论强调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和主观主义,从而将主观恶性,即犯罪人潜在的人身危险性纳入其中,并提出了扩大刑事对策以外的社会防卫论。实证学派发动了刑事法律制度的改革、拓宽了犯罪对策的范围。在他们的推动下,其后继者又提出了多项措施,如辩诉交易、各种转处等,大大丰富了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
回顾犯罪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刑事法律制度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有犯罪学理论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犯罪学理论是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思想源泉。在我国,犯罪学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它的重要性已渐渐显示出来,并对刑事法律制度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的法律、法规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该法在制定时,人大法工委曾多次向犯罪学界征求意见,使该法较好地反映了犯罪学思想。但是,就对刑事法律制度建设的总体来说,犯罪学的影响还远远不够,犯罪学理论的声音还很微弱,还不能与古典学派、实证学派,以及西方现代学派相比。所以,犯罪学者应继续积极努力,开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并积极整合研究力量,争取组建国家支持的、有经费来源的研究实体,为社会治理“病患”和刑事法律制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认为,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中,犯罪学应发挥的作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将有价值的学术观点融入刑事法律制度中。例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刑事立法中明显淡化了刑罚的严酷程度,这种做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轻刑化”,这是一种趋势。刑事法律制度中的“刑事”二字,其含义,笔者认为就是关于“刑”的政策制定、出台和“罚”的规范设立与实施。这些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如果我们能像古典学派那样,将犯罪学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炼出能对刑事法律制度建设起作用的“主义”和“原则”,从而推动刑事法律制度的科学化、现代化、实用化进程,那么,犯罪学在这一制度的建设中就起到了应起的作用。如果本文所倡导的犯罪学学科性质属于社会医学是科学的,那么,将治罪方式的医学模式纳入刑事法律制度的建设中,就更能彰显这一制度的人道化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维护人权问题,从而使之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力量。
作者:李小菊 唐景霞 毛璐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医学是主要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院在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2010年9月起将在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专业增设此课程。我院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起步较晚,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达到社会医学培养目标的要求。
1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1.1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等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2]。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加强社会医学教育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1.2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医学人才的需要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使未来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益的方法,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3]。加强社会医学教学,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以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1.3课程建设的需要社会医学已成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医学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病人的重要课程,在各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各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
2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2.1教师方面①教师队伍人才缺乏,数量不足,没有形成有梯度的教学团队,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由不同带教老师分章节授课,课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难以提高;②理论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不完善;③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④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的“灌输式”,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⑤教师间集体备课较为欠缺,教师间的交流不足。
2.2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我院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而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掌握,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
3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3.1重视师资培养,组建教学团队目前,我院没有成立单独的社会医学教研室,由卫生管理学教研室承担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任务,该教研室有4名老师,承担着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如: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服务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学、卫生法规等课程,课程种类繁多,师资数量缺乏。因此,应积极扩充教师队伍。另外,选派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进修学习,加强本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经验。
3.2完善教学大纲,标准化教学课件根据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和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社会医学课程理论和实习教学大纲,新增拟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促进课程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拟定考试大纲,建立社会医学课程试题库。鉴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不同,带教老师亦不同,为了实现教学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带教老师应坚持集体备课、合理分工,将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课件标准化。尤其要注意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差异。
3.3加强实践教学目前,我院社会医学课程还没有开设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如:生命质量评价、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结合所学过的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知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去亲身考察不同人群的健康、疾病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的社会因素,提出有意义的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在学期末每组学生形成一份书面调查报告。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帮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中心)工作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等。
3.4加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医学课程有些章节内容适合以讲授为主,有些章节内容适合以讨论为主。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思考,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参与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注重教学互动,加强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去查阅、阅读文献资料,并以实例组织好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运用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发挥桥梁和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阶段,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通过分析比较,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各组努力达成较为统一的方案或意见。然后,由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陈述本组观点,发言时其他组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讨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丰富课堂内容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项目作为专题进行讲授,充实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例如:在讲授社会医学基本理论中卫生公平章节时,把相关课题(新疆兵团卫生筹资公平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总费用)作为例子进行系统讲授;在现代社会病防治章节可联系艾滋病课题进行讲解;在讲授慢性病防治章节时把“慢性病对兵团经济的影响”作为拓展知识进行讲授。
3.6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课时数较少,讲授课程内容时不能面面俱到,在教学中应将部分章节作为学生课外自学的内容,带教老师也可以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部分章节自学,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学生自拟题目撰写课程小论文,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写作能力。
3.7收集反馈意见设计关于社会医学教学方面的问卷,在社会医学课程结课时,发给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填写,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真实想法和建议,及时总结。再结合专家听课反馈意见,不断调整社会医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凌刚 马玉琴 汤明新 李婷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教育目的是宣传社会医学的新思想、新观点及新方法,培养医务人员正确的医学观,认识疾病和健康的本质,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倡导人群积极的健康观,促进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强化社会医学教育研究,对医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1]。
1问题和原因
1.1落后工作模式影响医疗服务的效果部分医务人员将医疗服务单纯的定义为诊病治病,没有将患者看成完整的、全面的人去对待,致使工作中见病不见人、重治病轻防病、重局部治疗轻系统保健,甚至只关心治疗技术,不注重服务态度和沟通意识,导致医患矛盾和纠纷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服务观念落后,仍沿用生物医学模式,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了解或在工作中贯彻不够,使医疗服务的整体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1.2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人员的身体素质较多的医务人员的行为生活方式与自己从事工作的性质相矛盾,存在嗜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平时工作中存精力体力透支而导致的过度疲劳,因工作繁忙缺少体育锻炼等,亚健康现象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将健康概念错误地等同为没有疾病,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迅速变化的社会形势,以及医疗工作的快节奏、高风险的特点,采取积极主动态度保证和促进自己健康的少,而被动应对的比较多,使一些医务人员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1.3人际关系矛盾干扰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生活中日益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同事之间相互轻视,缺乏信任、交流、学习、共享的氛围;上下级间存在技术垄断、隔代培养、压制别人开展技术创新等现象,技术增长缓慢;医患之间缺少沟通的渠道和艺术,导致医患纠纷频发等等[2]。这些矛盾使医务人员难以集中精力开展业务建设,甚至有的医务人员采取不理智的手段解决矛盾,造成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社会关系对个人健康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缺少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技能,严重遏制了医务人员的创新能力。
2对策
2.1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工作服务人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概括已知的影响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全部因素,综合分析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突出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使医务工作者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服务工作,把疾病既看做一种生物学现象,同时也看做一种社会现象,既要治病,更要治人,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诊治。在面向人群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大系统对预防医学的作用[3]。
2.2以整体健康观念完善自己保障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完满的社会适应能力。评价健康状况不仅包括体重等生物学指标,还包括了情绪与情感等心理学指标,以及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等社会学指标。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医务工作者必须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采取积极的态度,以乐观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尽可能的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健康的身体为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3以全面能力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工作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课题,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其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医务人员工作本身的人际关系复杂,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掌握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积极处理并正确引导各种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建立融洽的工作环境,使人际关系成为维系健康和推动事业成功的有力工具。
3思考
从以上影响医务人员健康和业务发展的问题看,加强社会医学教育意义重大。国外的经验证明:社会医学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本门学科的范畴内,还要贯穿到整个医学领域和卫生保健事业里去。通过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公共管理和临床医学本科的教学,开拓了学员的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拓展教育对象范围现代医学模式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行动指南,对所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将社会医学教育开展到所有的医疗卫生专业,由培养技术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转变,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培养出的新一代医学工作者更加适合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的效果。
3.2紧跟时展步伐社会医学对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及时发现和研究,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当前我国正处快速转型发展时期,很多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被发现,社会医学教育必须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将授课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及时关注和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以课堂理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满足民众对健康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3.3突出工作特点要求根据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种类的不同,以及医务人员年龄阶段的不同,对社会医学教育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4]。因此,在社会医学教育过程中,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了解大多数人的共同爱好,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大多数同学的兴趣,以多数带动少数,达到带动整体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增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效果。
作者:李小菊 秦江梅 唐景霞 毛璐 单位:石河子大学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目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2010年9月起在临床医学、临床(国防生)、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专业增设此课程。我校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起步较晚,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达到社会医学培养目标的要求。
1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2]。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医学人才的需要。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使未来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益的方法,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3]。加强社会医学教学,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以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课程建设的需要。社会医学已成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病人的重要课程,在各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各医学专业社会医学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
2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面有所改进,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教师方面:①教师队伍人才缺乏,数量不足,没有形成有梯度的教学团队,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由不同带教教师分章节授课,课程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难以提高。②理论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不完善;③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④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的“灌输式”,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⑤教师间集体备课较为欠缺,教师间的交流不足。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而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掌握,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
3加强社会医学教学的建议与措施
重视师资培养,组建教学团队。目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没有成立单独的社会医学教研室,由卫生管理学教研室承担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任务,该教研室有4名教师,承担着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如: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服务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学、卫生法规等课程,课程种类繁多,师资数量缺乏。因此,应积极扩充教师队伍。另外,选派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进修学习,加强本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经验。
完善教学大纲,标准化教学课件。根据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和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社会医学课程理论和实习教学大纲,新增拟定临床医学、临床(国防生)、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促进课程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拟定考试大纲,建立社会医学试题库。鉴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不同,带教教师亦不同,为了实现教学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带教教师应坚持集体备课,合理分工将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课件标准化。尤其要注意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差异。
加强实践教学。目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课程还没有开设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如:生命质量评价、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结合所学过的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知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去亲身考察不同人群的健康、疾病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的社会因素,提出有意义的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在学期末每组学生形成一份书面调查报告。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帮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中心)工作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等。
加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医学课程有些章节内容适合以讲授为主,有些章节内容适合以讨论为主。为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思考,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参与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注重教学互动,加强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去查阅文献资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参与式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运用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充当桥梁和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阶段,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通过分析比较,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各组努力达成较为统一的方案或意见。然后由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陈述本组观点,发言时其他组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讨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p#分页标题#e#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丰富课堂内容。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项目作为专题进行讲授,充实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例如:在讲授社会医学基本理论中卫生公平的时候,把相关课题(新疆兵团卫生筹资公平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总费用)作为例子进行系统讲授;在现代社会病防治章节可联系艾滋病课题进行讲解;在慢性病防治章节把“慢性病对兵团经济的影响”作为拓展知识进行讲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课时数较少,讲授课程内容时不能面面俱到,在教学中应将部分章节作为学生课外自学的内容,带教教师也可以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部分章节自学,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学生自拟题目撰写课程小论文,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写作能力。
收集反馈意见。设计关于社会医学教学方面的问卷,在社会医学课程结课时,发给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填写,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真实想法和建议,及时总结。再结合专家听课反馈意见,不断调整社会医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罗秀 单位: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健康内涵的扩大及医学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医学模式逐步确立,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已经从最初的预防医学的专业课逐渐扩展到医学本科、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模式转变不仅丰富了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从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来看,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Seminar教学法是西方发达国家文科教育的基本形式[2],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倡导在生长中获得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获取经验,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多主体交流与协作[3]。它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我校于2007年起,在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实施运用
Seminar教学法以“讲授-讨论”的结构模式替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模式。从结构模式上来分,可分为:教师指定题目的Seminar,学生自选题目的Seminar,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等;从由谁来领导课堂来分,可分为教师领导和学生领导两种基本的类型。我校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少(多为40~50人),均为小班教学,为实施Seminar教学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领导的、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教学法。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以下5个步骤。
1.1准备由任课教师在开展Seminar教学前2~3周,向学生宣布Seminar的主题和时间,必要时提供讨论的大纲。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分组,一般5~6人一组,各小组内自行进行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课堂报告等任务的分解。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活动。
1.2课堂引入在开展Seminar教学课堂上,由教师担任主持人,宣布报告主题,对报告主题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但不做任何学术方面的评价,以免对学生产生影响。时间一般控制在3min左右。
1.3学生发言与讨论这是Seminar教学的主体部分。由各小组的报告人向全班同学围绕主题进行详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各小组的基本观点,最后给出主要的参考文献。通过发言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口语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水平、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还可以对各小组的学术水平、查阅文献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综合考评。一般要求每组的发言时间在10min左右。学生分组发言结束后,根据发言人的内容,由全体学生围绕主体进行讨论,可以提问或者补充,也可以进行辩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掌控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要使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示,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避免讨论偏题。讨论时间一般为30~35min。
1.4总结讨论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对Seminar进行总结,结合教学内容对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讨论中出现的主要焦点进行恰当的引导。在结束后,由各小组学生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整理修改,形成书面报告。这部分的时间一般在5~10min。
2效果分析
为了解Seminar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从教学实践效果、学生自我受益评价以及学生满意度3个方面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实施Seminar教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先后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5份,回收率100%。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2.5%的认为该教学法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认为采用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占89.6%;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5.1%。整体来看,Seminar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讨论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探讨分析社会卫生状况、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是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以“教材说”为核心,以知识的单向传导为主要模式的讲授法教学,忽略了学生在认知、探究过程中获取学习经验,使得社会医学的教学显得沉闷、单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反应社会医学内容枯燥无味,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满意度低。
Seminar教学法的引入,改单向传播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课堂上消除了教师的权威,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在教师、学生和教材等多元主体间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从而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和谐的学习情境[3]。大家围绕同一主题,共同在课堂中、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往往还会带给教师新的启发与思考。Seminar教学法常常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成员的相互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学习伙伴的角色,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体现,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教师,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式、讨论式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情谊[4]。调查证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总体效果满意度都很高;对Seminar教学法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从教师的感受来讲,授课时课堂气氛良好、教学实施顺利、教学意图得到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可以说,Semi-nar教学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但是,在Seminar教学教改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教师而言,在开始Seminar教学前,应该就讨论的主题进行充分的准备、查阅大量文献,为向学生进行指导咨询做好准备;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开展Seminar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教师适应这种转变,把“教”与“研”相结合,以自由、互动的学术氛围组织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更好的掌控教学秩序,也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课前,教师必须联系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和研究案例,注意案例的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讨论热情[5]。从学生层面来看,Seminar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部分学生习惯了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反感甚至排斥,应付了事,课前不进行积极准备,资料收集不全面,汇报内容流于形式,讨论不够深入等,都影响了Seminar的实施效果。#p#分页标题#e#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调整。比如在开始的一两次课程中,预先就讨论的主体给学生提供一些主要的背景资料和获取资料的途径。经过尝试,使学生逐渐熟悉这种教学方法。对部分参与兴趣低的同学,可以预先给他规定任务,或者予以一定的帮助,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开展Seminar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为社会医学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使这一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来看,学好社会医学,除了要掌握医学的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放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使用。也就是说,社会医学更应该是一种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课程。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团队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也积极倡导“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与此相一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会计和机械设计等很多专业和课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它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规则、项目制订、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教学,强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这里所指的团队是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组成的小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水平相当,彼此信任和尊重。团队项目的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个人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具备不同的视野和与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获得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诸如“书面表达、有效倾听、成员间的理解和有效协作、在陌生环境下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压力、解决冲突”等软技能。
二、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制定项目。
采用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确保分派的任务既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团队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以确保案例既要用理论知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又要强调成员间的互动和做出决策。根据社会医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标准。本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设计了三个团队项目任务,分别是“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病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2.组建团队。
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表进行分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文化差异、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因素,每个团队由6~8人组成,根据项目需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并扮演各种角色,要求每个团队根据自身定位,制订凸显团队精神与特色的名称、宗旨、口号及队标等。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和团队合约。项目计划有助于团队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约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责任感。
3.制定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要完成预先设定的三个项目。由每个团队推举2名代表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分团,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团队的合作性与协调性、成果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以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及格为标准,最后以总得分排序,予以相应的成绩和奖惩。
4.项目探究。
教师于课前两周布置项目,各团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商议、制订学习方案,分工协作,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个人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视频、图片、文档等多媒体学习成果,并于课前一天将成果上交给教师。同时,各团队可根据项目内容需要,以文字、图片、道具等方法来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
5.成果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每个学习团队可利用项目内容的特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把形成的成果向全体同学以多媒体汇报或团队场景表现等不同形式展示。汇报人由各团队成员推荐,要求讲解项目的完成过程、创新与特色,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6.总结评比。
各团队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根据事先制定体现团队特征的评分表进行检查评比,指定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给出成绩。
三、项目实施效果
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课程更有吸引力。
很多学生一开始不太注重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认为这门课期末自己看看书、背背相关知识点就能过关。通过团队项目学习,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相关问题,逐步树立大卫生观和健康观,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2.提升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应培养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资源的整合,最终找到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最佳方案,这一过程让学生收获了很多。
3.提高了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到讲台上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报告和总结,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与不同视野和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团队成员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感。
通过在一起完成团队任务,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了责任意识,特别是完成的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时,成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
团队项目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不仅让课程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课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典型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还要兼顾难度、成果的具体化及学生参与度。好的项目不仅为团队学习制定了目标和方向,还能对学习内容起到启发、扩展、延伸的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成效。教师通过预先熟悉学习成果,分析其探究过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每个团队的特色与不足,为成果展示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监控过程。
教师应指导团队项目的整个过程,定期与学生见面,教师还应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可能出现的缺乏信任、害怕冲突、缺乏责任感、不注重结果等功能紊乱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冲突。团队成员的风格不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冲突的成因,获得缓和及解决团队冲突的技能。团队成员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发式来达成统一意见。对团队中消极或过分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针对项目中搭便车、无兴趣参加、参加活动无准备等消极的学生,教师应与他单独谈话,了解其不作为的真正原因,如果谈话不起作用,则应扣减其期末成绩。相反,对于那些在团队活动中独霸发言、过分活跃的学生,教师也应帮助他们学会多给别人一些机会。
3.课后总结。
教师要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完成后对项目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做好书面记录,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团队项目教学法是社会医学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与师资的限制,在团队的内涵建设、教学控制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尚存不足,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另外,在实施团队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如何在大的教学班级有效地采用此教学法、如何量化团队教学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有待进行后续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团队项目教学法,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作者:刘茂玲 邹宗峰 张东枚 单位:广东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一、学科研究意义与价值
1.就业形势良好。
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主要就职工作于医院等卫生部门,只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再定期进行相关的实习,以完全胜任相关的工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专业的同学而言,首要问题就是要掌握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一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要求最低达到研究生以上,所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同学努力学习是最重要的问题。
2.实践能力。
对于当前的学习而言,实践是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为就业提供有效保障,以及为今后的就业树立优质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基础。通过参与医疗管理实践工作,在与医疗技术人员和患者多接触、观察中思考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方向,更深刻地理解医疗政策,运用各种政策解决医患关系等问题。在一点一滴中不断锻炼、完善自己。
3.研究生授课探究。
目前的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连线国外的优秀讲师或是联系相关医院进行教学研发,同时也可以由医疗单位结合本身实际情况,与高校相结合进行授课探究,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与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且在现场讨论与远程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实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4.开展教学反馈。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能够带领学生走进真正的学习环境当中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学评价,让同学们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改善,最终为大家带来更加精彩与丰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更加快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二、热点领域的研究范围
1.研究领域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研发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变,过去的研发领域早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着改变,所以伴随着社会的热点领域的改变,学校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加以改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带领同学开发出更具备时代意义的学术领域以及更加具有研发意义的问题。
2.时刻关注国外动向。
作为任何一个领域及时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科学含量又非常的大,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有站在信息的前沿,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最新的动态消息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跳出华丽的舞蹈。
3.探索方向。
时下,社会医学当中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了医学教育类,其针对的研究人员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教育为主,医学教育或者是医学教育类人才的培养;还包含社会行为流行病学方面的探究,针对当前的自杀现象或是自残现象以及那些自虐成瘾的问题人员进行探索分析,还针对当前很多的吸毒人员或是酗酒人员、有网瘾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针对性行为出现的很多极端现象问题或是迷信程度比较大的人员,主要针对人类的健康问题进行探索分析,针对如何增强人类的健康问题以及针对病情加以分析。当前的医院管理方向还针对医院的运作形式与运作特点进行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对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针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完善研究与探析,针对医院的运营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医疗服务方式探索,针对不同类别的医院,诸如盈利与否性质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进行临床绩效评估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在卫生政策以及卫生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其改革的发展以及与卫生法学,探索卫生服务以及卫生服务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还有医患沟通问题,当今时代的医患问题是需要进行重点探索的问题,如何进行医患关系的疏通,是各大高校应该加以学习的。
4.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变化。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领域较多,但近一半处于研究网络的边缘“;卫生资源与卫生事业”“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农村卫生”是当前研究热点;“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公平性”“医院改革”可能会成为未来研究趋势。追溯到上个世纪,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逐步发展,全国当前从事医学研究的人员比例逐步提升,而且在诸多名校当中也已经有很多医学试点,越来越高端的人才在我国的卫生事业当中形成中流砥柱。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又如此之快的条件之下,谁掌握第一手的科学技术以及最新鲜的信息,谁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尤其是作为医学方面的学科而言,其科技含量更是非常高,研究当下最热点的领域对于医学学科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不断的挖掘与探索,相信我国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的发展前景会非常美好。
作者:宋晨鸽 单位:开封市中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设立有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高等院校,同时依据学科建设时间以及学校性质,重点选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后又选入具有综合性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2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和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其中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学科比较,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两部分,选取的指标是依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第三轮重点学科评估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并且指标评价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出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
1.3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服务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②教学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精品课程,对国家精品课程网进行检索,选择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精品教学课程教材主要是“十一五”以及“十二五”期间使用的相关本科教材。
2结果
2.1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
在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网中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并且在65所院校中,无医学专业的综合类院校有14所,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21所;医学类院校有20所,军医类的院校有4所,中医类的院校有6所;在开设博士点院校中军医类院校1所,医学类院校有7所,中医类院校1所,综合类院校10所。2.2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院校中,若是按照地区性质来划分的话,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中分布了29所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院校,在西部地区的9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社,在中部地区10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院校中,分布在中部地区5所,东部地区12所,西部地区2所。综合上述硕、博点分布情况来看,硕、博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中仅开设了硕士点,并且仅占到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并且从分布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
2.2教学指标分析
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以及主编规划教材。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主编教材、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方面表现发展较好;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社会学以及卫生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且从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取得成绩最佳。
2.3科研情况分析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5项指标。
3讨论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近30多年的时间,在这30年间,每一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均
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中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建校时间较长的科研院所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水平。区域以及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反映出院校发展不但受到外部环境限制,还与院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团队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能反映出人们对学科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科建设会向院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科发展之间的差异性。
3.2教学实力发展不均
针对教学实力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是教学实力较强的院校。其他院校虽然在各个方面也所有发展,但发展水平和这三所院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因医学类院校中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公共知识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以及宏观政策知识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之医学综合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时也缺少一定缺陷。因而,要不断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促进交叉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学科发展建设不但要重视提升科研能力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忽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要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对本领域所学知识进行广泛传播,并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不但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水平,而且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化。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作者:蒋曼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以社会而言,历史的过去可以追溯到无穷远,而历史的明天又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诚如庄子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智慧生物”自居的人类,生来便陷入自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冲突中,这些矛盾与冲突制约着人追求无限愿望的实现,与人自由的本质相悖。《西游记》中妖魔鬼怪争相抢吃唐僧肉,就反映了国民性格中受道家思想影响长生不老的观念。然而,所谓邪不胜正导致他们被一一收服或打杀。于是欲望和理性的矛盾便成为人性中矛盾之源。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因而超越关于人性定义的种种学术争论,广义的讲,它应是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社会条件下,人区别于动物的共性乃致本性。这种本性应该包括人正常的情感和理性。哲学史和伦理史的“人性论”、“人本主义”都曾在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禁欲主义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们脱离社会现实去抽象讨论人性,亦被历史证明是局限和不完善的。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以助人为宗旨,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正好迎来专业发展的春天。站在现在和未来的时空点上,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责任使命感:从社工尊重人性的基本价值理念出发,立足对社会现实的准确认知,以超越传统社会学和医学的独特视野,面对人—这个社会的个体生命对象,去寻求突破人性中弱点的方法,实现自助助人、协调有限人生与超越无限矛盾所派生的种种矛盾冲突与疾病状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全球化背景下人性的定位
无论赞同还是批评流行一时的现代化理论者,都承认“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仰在决定社会类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经济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与当务之急。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严谨灵活的政府机构形式,层次分明的教育制度等,以其现代化成就为模式,被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蓝图仿效之。然而,在经历长久的阵痛和难产后,许多人才象智利学者萨拉扎一样体悟到:“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的社会经济指数,更是一种心理状态。”
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国民心态经历的转变同样是动荡和复杂的。“这种复杂体现为文化冲突中价值选择的双重取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的人格和社会行为在趋向现代化;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多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向趋向严重的失衡、失范与失控之中。”
我国社会文化环境经历的封闭到开放、高度专制到相对宽松、意识形态色彩淡化的里程中,国民价值观也经历了从传统的“舍生取义”到市场经济“效益至上”的两难选择。现阶段政府推行的主导文化是“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主旋律,作为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形成的主体文化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引导社会时尚的主流文化则是鼓励创业、追求成功,作为亚文化的大众休闲文化悄然兴起,并形成对主文化的强力冲击。很明显,市场的诱惑下再大谈无私奉献是不太现实的,但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对自己、组织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并以此来寻找个人的恰当位置。
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效益效率,必然要求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这又与现代化所鼓吹的个人自由、个性化不可避免地冲突了。这种深刻冲突的直接结果便是传统价值观的没落、家庭观念的解体、个人社会角色的冲突、心理行为的失衡与病变。
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去放松身心。曾在世纪末中国风行一时的“西藏文化热”、“雪域情结”等,正是这种现实状况的反映: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域因素得以保持淳朴的风貌人情,身处五光十色城市环境中的人们内心又深深保留着对这样纯净天空的向往。然而,随着一支又一支旅行队伍的不断光顾,这片也许是最后的净土必将重蹈被污染的覆辙!
当数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之时,世界更是日新月异:人们被各种信息所包围,被各种制度所规范,被各种角色所负累,为各种竞争而身不由己,为无形但越来越多的压力而焦虑、矛盾、孤独、恐惧┄┄
人们越是追求自由解放,越是感到身心受到束缚:
人们创造财富、追求享受,但是全球每天用于军事开支至少为25亿美元,用于控制生育的开支至少为1200万美元。
人们追求身体健康,但是全球每天至少有800人死于空气污染,15000人因饮水不洁而发的疾病过早死亡,更不用论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
人们疲惫不堪、战战兢兢:担心世界毁于核爆炸,担心受到恐怖分子袭击,担心北极冰川融化,担心爱滋病范围扩大,担心成为突然出现的金融风暴受害者,担心电脑被黑客袭击,担心忘记了信用卡密码┄┄
现代文明和全球化在带给人们愉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给人们深刻的危机。有学者指出:“现代化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和天的不和谐,人和人的不和谐。”抛开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复杂的地区与种族、宗教冲突暂且不论,具体到每个人则体现为个人内心深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不确定性:人的自然属性被动地出现物质化、世俗化倾向,满足于感官的刺激与放松成为主要休息方式;人的社会属性又被多元文化、过量信息左右。人与人交往的广度在增加,深度却不断降低,于是在寻求理解的同时又自我保护,从而更为孤独,不得不借助信息媒体这些虚拟的社区来找寻自我与蔚籍。
价值观的真空直接导致了信仰的误区,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新兴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利用了这一现实,在极端批判社会现代化的同时,标榜自己能解脱人生苦难,进入天堂。这迎合了一些人精神寄托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其得以迅猛发展,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去年在我国喧嚣一时的“现象”正是典型例子。
·个案、陈进兴、1999年台湾岛轰动一时的“白晓燕绑架撕票案”主犯。据《参考消息》报道:在部分程度上,正是新闻媒体不负社会责任的跟踪采访、密集报导,使得警方解救人质的努力化为乌有。陈进兴在残忍奸辱杀害年仅16岁的白晓燕后最终落入法网,临刑枪决前,他在狱中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出版《我的忏悔》一书并被新闻媒体大肆炒作;二是改信仰佛教为基督教。针对其书,受害者家属及有关学者均表示反对出版,担心给社会造成新的负面误导。而陈进兴自言更改信仰的理由是佛教讲轮回因果报应,恐自己罪孽深重,难得解脱,而基督教则宣扬忏悔即可得救。
且不论陈进兴忏悔的真实成分,也不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不论他投身基督教是否能真得解脱。其忏悔举动的本身,就足以证明其自然属性中对生命之留恋,社会属性中良心道德之不安。乐生畏死是人之本能,陈进兴自不例外。不良的价值选择,不法的图财手段,是陈进兴人性中的致命弱点。然而,将他正法以示法律公正、震慑罪犯和慰受害者之灵并大快人心外,本身不能改变既成事实,更不能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陈进兴既是凶手也是时代的悲剧角色。台湾《联合报》就哀叹“黑金政治”造就“残酷的孤岛”。因陈进兴而饱受误解与心理压力的家人,更是需要社工帮助辅导的受害者。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人类一直在为解放自己而努力着!面对全球化的现实局面,社会学家在激烈批判社会不合理因素同时,亦深为世风日下而感叹;人文学者在倡导守望精神家园之余,却发现曲高和寡;医学工作者在医治越来越多生理疾病之时,又不得不面对更多心理的不健康状态与困惑。作为一们新兴的应用学科,社会工作应当立足现实,结合社会学理论与医学实践,融合理念、方法、技术于一体,用社工实务去实际改变个人—团体—社会的不合理状态。一点一滴,精卫填海、壮心不已,向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向完满和谐的终极目标努力。
*身心疾病——社会文化矛盾在个体生命的折射
当我们把理性的目光投向这个幸福而苦难的世界时,发现个体的生命被世界作了各种偏性调整,而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自我的潜能。
人类自古以来就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即便在这个高度文明发展的现代世界里,人类中相当多的个体也在直接或间接地被疾病所困扰。不是此时有病,就是彼时有病;不是自己有病,就是亲人有病。
这里所说的广义疾病,不仅仅指生理上头疼脑热、血液器官的疾病;还指过度焦虑、恐惧、变态等心理方面;更指极端的不平衡、滥用药物、犯罪等社会适应方面问题。
疾病是大自然对人的作用,是文化对人的作用,是社会对人的作用,是遗传的作用,是作用的积累:
疾病是对人的教训,因贪图急燥、拿得起放不下,利欲熏心、苦恼不已,自我折磨。
疾病又可能是对不堪重负的解脱,疾病可以免除很多的责任,可以推卸很多义务,可以在最困难、最紧张时合理遁逃。
疾病还是人类社会的罪恶基因,社会中所有不合理的现象、文化、结构、制度、生活、伦理、道德种种,都将化为某些人的某些病。
疾病还是一个图画。它是人们所有被压抑潜意识的显露,是所有罪恶感、惭愧感的显露,是所有梦的显露。同时,疾病还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对潜意识的显露,是那么的婉转、曲折、那么令人惆怅,那么令人同情、感叹和关心;它令人安慰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痛苦、不平衡,诉说着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诉说着自己现在的种种心理情结。
当一个人在世界上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在心理时,不能用其它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最后一种艺术登台了,那就是疾病。它是人类一个巨大的、曲折的梦。正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所揭示那样:“人在梦中可以诉说清醒时不能诉说的语言,实现清醒时不能实现的幻想,释放清醒时不能释放的能量,解决在白昼时不能解决的现实矛盾。”人们用疾病解决家庭矛盾,解决自己面临的社交环境矛盾,解决种种情感冲突矛盾;人们用疾病折磨别人、困扰别人、报复并战胜别人,用疾病战胜环境,发出最强音。
从这些意义上,疾病记录着天灾人祸,记录者贫困、腐败,记录着人和大自然相斗争、相磨合的状态与历史;记录着社会的全部扭曲与不合理因素,记录着文化的全部罪恶方面。
从另一种意义上,疾病记录着一个人先天的身世和命运对他的安排,记录着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处境、不公平的待遇;同时,疾病还记录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记录着他与命运、与疾病相抗争的全过程。所以,疾病是对一个人心灵的缺陷与弱点非常公正的评价,又是人类社会一个巨大事实的存在。
*疾病治疗——传统医学的危机与误区
在20世纪,人类与疾病斗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远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重视公共卫生,推行预防接种,改善饮食和营养,加之新药和新诊断、医疗方法与技术的不断发明和推广,使人类的预期寿命明显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互联网上千里会诊、挽救生命,不再是神话而被传为佳话。联合国卫生组织更是把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美状态列为健康的新标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动,医院内环境污染、营养不平衡、临床分科太细、临床医生思维退化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也摆在面前。据中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近几年来,我国住院病人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中毒性耳聋的儿童逾百万,并以每年2至4万的速度递增。”有关专家认为:“以上问题的原因一在于患者无知,小病吃重药、无病也吃药;二是许多人吃大锅药,不吃白不吃;三是医院缺乏对药物的监控,假药泛滥;四是一些医生知识老化,对新药不熟悉又草菅人命;比这些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人类面临抗药性增强、免疫力下降的现实威胁。
当医学成为世界上最大一种商业、产业与行业时,有关医学方面的经济利益又在不同程度上制造着人类新的疾病。所谓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正是医药不当使用、医学不良宣传、不良医学文化和不良心理暗示的恶果。从这个角度,疾病也记录着医学的弊端与不合理。当人类的身心疾病越治越多时,就更昭示着传统医学的危机。
健康应当是生命的自然状态!生命站在意识的彼岸,决不能用解决自然、社会问题的方法手段机械地去解决生命的问题。但是,人们每时每刻接触社会,便很自然地用商品经济的思维去花钱买健康,这样生命变成社会的交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生命的主动性与潜能,这便是传统医学的最大误区!
在这里,有必要将中医、西医这两种主要的医疗体系作以简要对比:
曾被称为国粹的中医,从整体观着眼,以阴阳、五行、脏腑的辨证施治及独特的经络学说为结构,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点出发,讲究养生之道,医食同宗、防重于治,在治疗中以中草药为主、辅之以针灸等手段。中医注意到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讲究“三分药补、七分食补”和“是药三分毒”因而中医治疗对人体毒副作用小,但疗程长、见效慢。
西医从对人体器官功能的运动、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循环六大系统的生理解剖入手,治疗上以服用化学药物和手术、器械为主。疗程短、见效快。后来又发展出精神治疗、心理医疗等。
随着现代化的节奏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虚实辨证的中医不再为来去匆匆的现代人所钟爱。而服药、打针与动手术的立竿见影西医成为主流医疗方式,中医迅速退化为其附庸。然而,人们对健康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西药越来越明显的副作用,特别是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进展的艰难,迫使西医不得不开始注重以往被忽略的脏腑器官相互影响作用,中医也开始借助现代化的精密仪器检测治疗效果。这样,中西医结合,由治疗型向“生理—心理—社会”预防型模式转化的“未病医学”成为大势所趋。
中西医都有着很好的理论和治疗法则,只是在社会的熔炉中被歪曲了。来自病人、社会、经济方面的需要都在迫使医学考虑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从而使他们理论与治疗法则中所欠缺的一面迅速膨胀起来。正如中国一句格言:“针尖大的洞,斗大的风。”
中西医两种医疗模式的对比正好从某钟角度深刻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中医也是在遭受列强凌辱和“洋务运动”的民族落后历史背景下开始被冷落的!他们的结合又在预示着两种文化的交融乃至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国民性格的新塑。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本土化的珍贵启示。
*精神分析——架起尊重、了解每个人的桥梁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技术,并透过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应用其临床资料,建立了许多许多学说。这些学说不仅促进了精神医学界的新发展,并且为通往“人了解人”的道路上开启了一扇大门,还打破了“理性支配人类行为”的一贯信念。精神分析对人类思想和生活影响之大,竟与哥白尼、达尔文并列为划时代的杰出人物。精神分析揭示了人们心理上“潜意识”的存在,在之后的心理学家荣格又创立了“集体无意识”理论。你的过去影响着你的今天,你的今天又影响着你的将来,因而你是连续的。潜意识指个人,而集体无意识指民族。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士认为:“一个可称为心灵仓库和人类所有体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位心灵敏感者能把他挖掘出来获得过去及未来的信息。”荣格发展了上述见解并试图描绘出集体无意识的结构,他认为:“在个人潜意识的心灵深层,存在着一个融合。”虽然生活在各个民族、社区的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平等与尊严、安全与归属的基本需要是相通的。按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一生中较迟发生的事不论他们看来多幺重大,都不能抹杀那些早期的影响力量。”正如诗人威廉·爱滋华斯所写道:“孩子是成人的父亲!”社会工作者正好可以做上文中提到的这样一个“心灵敏感者”,以真诚为前提,以工作对象性情中弱点为入口,进入其心灵仓库去探本溯源,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并帮助他重塑健康、完整的意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人格。
社会工作互动——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性
“如果你送人一条鱼,
你只能使他果腹一餐;
如果你能教他如何捕鱼,
他将会终生不饥。”
这是一则东方寓言故事,它典型地说明了关于治标治本的道理。
面对生理机能性疾病之时,仅仅从表面肤浅地予以“头痛医头”的治疗,而不去试图改变造成这种疾病的不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深层次原因。迟早也会旧病复发的。
面对心理的疾病或障碍时,仅仅满足于一时的放松、倾诉,而不去触及巨大冰山的底部,又怎能放下诸如悲观、消极、失望、骄傲、狂妄自大、嫉妒或过分的羡慕、过分的追求或过度的忧虑等等思想包袱呢?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行为变态者就是那些“其行为没有得到他们文化制度所支持的人”(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况且,现代医学发现证明,许多生理的疾病就源于心理的因素或两者相互影响。
正如面对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时,也许比给他们一箪食、一豆羹或一丝怜悯同情更为重要的,便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对他们一句简单的鼓励,也许会激发出想象不到的潜能与戏剧性结果。所谓扶贫不如扶志,正是被许多扶贫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
肆虐全球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固然有着各方面复杂的原因。但在戒毒“生理脱毒——心理脱毒——后续社会监督”三阶段中,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便是心理脱毒的第二阶段。与之相比,依赖于简单的强制方法或药物替代就能轻易地实现第一阶段的生理脱毒目标,但问题在于单纯这样复吸率极高,治标不治本。
通过对一些戒毒工作相对于强制方法较为成功的、带有社工色彩的“社区模式”诸如:“金碧模式”、“戴托普(DAYTOP)模式”、“PS33模式”等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我们发现:虽然具体的方法不同,但他们共同的原则,同时也是与强制戒毒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平等地对待这里每一个戒毒者。通过对每个戒毒者人格价值的尊重与信任,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应用各种辅导方法,以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良知与爱心,鼓励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积极的心态、人格,从而回归主流社会。笔者分析,这里的戒毒治疗之所以成功率相对较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人员突破了戒毒者社会属性中渴求平等、尊严和正常生活的“弱点”并与之形成了互动。在此之前他们也许体验过不止一次的强制戒毒,处于种种原因加上逆反心理以及内心深处对深深的依赖感并未切断,又因复吸而自觉不自觉地来到这里做最后的尝试。这里平等的环境让他们体会到久违的温馨,小组家庭式参与方式让他们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与责任,关于生存心态与技能的培训又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奇迹”得以出现!当然,这些正在实践探索中的模式也有他们这样那样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的专业化。但他们毕竟为戒毒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开辟了一条值得深思的新路。谁能因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否定鸟儿曾优美地飞过呢?
在突破人性弱点进行治疗矫正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好比催化剂的作用,真正发生有意义变化的却是工作对象本人。当然在这种把握得与失、刚与柔、进与退的艺术过程中,社工自身的心灵体验更为丰富,理解能力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工作修养方法技巧得以不断提高,自身一些不良意识行为甚至思维方式也可得以返观内照与修正完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互动。
中华传统医学兼哲学伟大宝典《黄帝内经》指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从这个角度,完全可以给社会工作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了:论上医,我们不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家;论下医,我们更不是悬壶济世的杏林医生;既然“社会工作是一们融合理念、方法、技术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新世纪的社会工作者只能本着对全球化背景下现实状况的准确了解,借鉴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正如只有从医学、生命科学等角度彻底破解性在生命中的秘密和规律,才能真正促进道德与法律的开化和进步。我们应该促成社会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即医学实践化——康复社会工作务实,促成医学的社会系统化——尊重人性及生命的潜能,帮助生命的个体认识、接纳自我,塑造健康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乃至人性,进而协调并着手解决社会制度中不合理与不和谐的方方面面,最终促成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世界上越是艰难而富有挑战性的事物,也许从事起来也就越有价值与意义。新世纪的社会工作者正是这样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挑战者!
作者:吴辉 高黎黎 丁宇 赵香梅 张合喜 桂立辉 单位:新乡医学院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需要医学的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我国自建国后各大专院校逐步开展了社会医学的教学工作,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教学方式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局限在课堂教学[1-2],即便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不能很好地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因此,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本科生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主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框架,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以获得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经典实施方法是:情景构建—提炼主题—论证答辩—应用创新—反馈评价。社会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实行主题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有多大?学生能否接受?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
选择新乡医学院本科专业大三选修社会医学的37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为20.40±0.80岁,学制为统招5年制本科生。调查时间为该年级本学期课程结束时。
2.研究方法和内容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样。量表内容包括主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教学方法的优点、缺点。结合同学们已经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如采用主题教学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问卷集中发放回收,回答问卷用时12.32±2.14分钟。
3.结果
3.1对于主题教学法的认识由于医学生的专业性比较强,对于非医学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本次调查,有53%的学生对主题教学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认知率较低。经过老师介绍主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现场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后,同学们对该方法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表示了解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所以,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们对于主题教学法优、缺点认识的真实反映,具有参考价值。结果见表1。
3.2主题教学法的优点主题教学强调学习者围绕对某个主题的探索来进行建构性学习,所谓的建构性学习,就是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主动与其他成员共同合作、积极交流。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代替纯粹的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结合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结果见表2。
3.3主题教学法的缺点该方法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实践过程中[3-4],发现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该方法大范围应用的关键。该方法教学,所需时间比较长,学生准备的周期也较长,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讨论往往陷入死胡同。作为主导的教师团队,不能构建有价值的情景,不能掌控讨论的深度和宽度等问题,不能控制讨论的节奏,一些教师难以适应该教学方法。
3.4现阶段社会医学实施主题教学法的可行性评价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社会医学教学,跨文化冲突和进行有效的沟通,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交际效率。跨文化交际模块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跨文化交际导论、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和演讲等。实践教学模块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和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脱离实践教学的纯理论教学是行不通的。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定位于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对接。课内实训是通过模拟情景教学,学生在模拟情景下体验并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校内实训主要是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如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进出口单据模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模拟实验室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在仿真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作者建议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实践教学分成国际贸易、商务翻译、旅游会展和英语教学四个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定期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校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而且,对应不同的模块,可与周边一些企业、报关行、翻译公司、旅行社、会展中心和中小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形式既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以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在建立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模式的建设等问题,以期全面打造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新问题、新困难不断涌现出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才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永乐 张宏 张兴旭 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6年多来,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防治和消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两个方面,而对职业病的社会成因的研究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过度精神(心理)紧张等方面,还缺少系统的研究,没有提出较为可行的社会干预措施。笔者拟从社会医学的角度,分析职业病发生发展的社会成因及其作用形式,进而提出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医学策略。
1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恶劣。根据2005年卫生部的不完全统计,各地报告的尘肺病人累计已超过60万例,其中已死亡近14万例,现患各种尘肺病人47万例,并且每年以10000~15000例的速度增加。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每年200起以上,伤亡千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1]。严重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问题,不仅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公共安全问题。
2职业病的社会成因分析
职业病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府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企业生产水平不高、技术设备落后等社会原因。更重要的是有些企业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严重缺位、缺乏维护职工健康的强烈意识,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分析导致职业病的社会成因,有助于帮助我们提高对职业卫生问题的认识,进而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1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过程当中,依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尚难全面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应保不保,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
2.2劳动用工制度管理混乱尽管《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6年,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不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问题依旧普遍存在,致使劳动者不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真相,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等健康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权益受到侵害后,又因没有签定劳动合同而无法索赔,有的青壮年农民工在患职业病后,被用人单位辞退,得不到应有的诊治,错过了救治机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2.3社会人口流动导致农民工猛增,成为新的职业病高危人群我国有人口13亿,农民占了9亿。根据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和世界平均农业生产率推算,我国的种植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就够了,加上农村工业经济,到2000年末我国农村就业人数为4.99亿人,到2005年农村剩余劳力上升了两亿人。改革开放20年间,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人数已达1.3亿多,占城镇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农民工曾一度占城镇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是城镇中最肯吃苦、待遇又最低的劳动者、建设者,却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在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加之他们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差,已形成游离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并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卫生工作的新课题,关注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
2.4部门监管不力,联动机制尚未形成职业病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2]。但《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部门间配合不够,职业病防治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如对用人单位涉及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没有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也没有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有关部门(主要是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工商、劳动等行政部门)照样准予立项、许可、年审和投产运行,从而埋下了职业病的隐患。
2.5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愈加突出,新的职业病危害不断产生当今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深受由此带来的化学污染等各种危害的伤害。自1940年以来,已有近2000余万种新化学物质问世,而每年仅有1000余种新化合物通过常规的毒性鉴定获准上市,在全世界常见的8万余种化合物中,约半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500余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日渐普及的现代家电用品、五光十色的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不仅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深受电磁辐射、以及光、色、噪声等的危害,而引发各种职业病。同时,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工业,重复、单调、紧张、高脑力低体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社会高竞争、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的压力,使人们的心理性和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多。有报告指出,现代社会中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即“心理性疾病”、心理与躯体相关的所谓“心身疾病”、真正的躯体疾病三者各占三分之一,提示人类的心理—精神疾患已经到来,这也符合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3]。
3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医学策略
职业病严重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一旦患病,不仅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产生负面的政治影响,有损于国家的声誉和形象。有些职业病如晚期尘肺病、重度职业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以延缓病人生命。而职业病又具有病因明确、易防不宜治的特点,采取医学和社会学综合防治对策和策略,对于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具有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医学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重视职业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职业病防治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因此,应遵循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的原则。①一级预防:即对致病因素(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防治,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这是预防职业病的根本措施。如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危害因素或使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达标。②二级预防:即“三早”预防—早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如定期组织健康检查、高危人群的筛选等。③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症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出现并发症,预防伤残,促进康复。其中,“一级预防”是二十一世纪医学科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大幅度降低作业人员对有害生产因子的接触程度,早期发现职业人群在细胞乃至分子层面出现的损伤,深入研究低剂量理化因子长期接触对人体的影响,是二十一世纪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过去那种以职业人群为对象,以“二级预防”为主要途径,和环境卫生分离,忽略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防治的职业卫生传统模式,已难以满足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现代社会需要。新形势下职业卫生工作必须树立“大环境”、“大卫生”概念,将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融为一体,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逐步更新内涵,调整重点,主动变革工作模式,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
3.2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干预措施
3.2.1加强领导,提高社会重视程度职业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单靠卫生部们孤军奋战,形不成合力,难以奏效。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为工作切入点,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力开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职防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强组织与协调;强调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3.2.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一是要面向公众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广造舆论,营造人人关注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针对职业病防治的主要环节,重点加强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增强他们的遵法守法意识,提高做好职业病防治的自觉性;三是要加强劳动者劳动技能培训和防治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3.2.3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针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3.2.4加强科学研究职业病防治专业研究机构,要发挥人才及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探索降低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的新技术、新方法,并承担起职业病防控技术的指导与培训。政府要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等举措,加强和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3.2.5生产工艺改进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工艺流程,以无毒代替有毒,以现代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以机械化作业代替手工操作,力求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生职业危害和发生职业病的机率。
3.2.6加强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职业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的职业卫生策略,其基本含义是:①为最广大的劳动力人群提供服务;②劳动者健康监护、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是劳动者和企业应该得到的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③国家应提供基础职业卫生服务的优先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据估计我国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只有20%左右,有的地区可能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有职业卫生服务70%~90%的覆盖率,这是严重制约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础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应当成为防治职业病危害“治本之策”的重要内容。
作者:龚幼龙 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1980年卫生部了《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医学院校纷纷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0年历程。前10年是社会医学的创立期,中间10年是社会医学的发展成长期,近10年可称为社会医学的成熟期。“人生三十而立”,一门学科从创立起,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社会医学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科建设领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1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1通识教育推动社会医学的教学工作
在医学生中提倡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交叉渗透。社会医学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医学生中普遍开展人文学科教育,不仅在预防医学专业、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社会医学课程,而且还涵盖部分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于医学院校,而且中国人民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据统计,全国100余所医学院校里有80%的院校都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全国大约有500余名教师从事社会医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第二个特点是,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教学,还是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班都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第三个特点是学科内容的扩展。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主干课程,已经扩展成系列课程,如复旦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内已经开设24门相关课程;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开设了15门相关课程;其他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系列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体现了通识教育的优势。第四个特点是“精品课程”陆续涌现。由于社会医学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健康观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工作越来越引起师生们的重视,许多院校在社会医学教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开设的社会医学课程被省教委评为“精品课程”,显示出该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教材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显示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1981年武汉医学院梁浩材教授的第一部《社会医学概论》问世以来,各院校自编了10余种不同格式的社会医学教材,百花齐放各领风骚,也显示了学科发展期间的不成熟程度。2000年卫生部规划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第一部社会医学规划教材,使社会医学教学领域的“三基”内容基本上取得共识,目前教育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的社会医学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三版都已修订出版。第六,社会医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改革,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循证医学思想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得到应用,现场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正在试验推广。[2-3]
1.2参与科学研究,使学科发展获得生机
科学研究是社会医学这一门学科发展的动力。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社会卫生状况,探讨影响社会卫生状况的因素和提出完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策略。与上述研究目的相对应的是形成社会医学的“社会诊断”和“社会处方”的基本思路,在社会医学科研领域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即社会卫生调查方法、社会卫生分析方法以及提供策略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三种基本策略,在卫生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并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每隔5年一次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已经实施了4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卫生服务资料的一项常规工作,这是我国社会医学领域最早并有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参与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和目前正在制订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是应用社会分析和评价的典范。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并在开展健康状况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是社会医学领域内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方法;国家医改方案是解决当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对策,在医改方案的制订、实施监测评价过程中,吸收了广大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者参与。社会医学形成的一套比较规范的社会卫生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医改领域得以应用,说明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社会医学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作用,导致社会医学成为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我国卫生领域许多国际合作项目中,纷纷要求社会医学的工作者参与并发挥作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从卫生Ⅰ到卫生Ⅺ项目,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到评价结题,都有医学院校教师们的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之一是培训了我国卫生领域一大批管理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WHO、UNICEF、欧盟、DFID、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以及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如哈佛、牛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与我国开展的卫生合作项目大多涉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教师们主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而且推动了我国卫生学术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取得较好的地位。例如引进了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社会评价”方法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在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4]总结社会医学学术研究领域积累的经验,形成了三个研究的特色与重点:一是社会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社会调查与分析评价方法,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有重要应用价值;[5]二是健康评价,从群体的宏观评价到微观的个体评价,如开发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汉化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都已经在健康状况评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疾病评价,尤其是对社会病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病因,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防治策略等,更是社会医学的研究重点。
1.3学科建设蓬勃发展
1978年,从社会医学的先驱者钱信忠、陈海峰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开始,吹响了我国社会医学发展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初,各医学院校逐步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1982年武汉医学院开设了第一期社会医学师资班。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全国已有30余所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每年平均招收200余名硕士研究生。1994年全国第一个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在上海医科大学成立,目前已经有12所院校设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博士生学位培养点,每年有近300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被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2年该学科被批准列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年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由于在卫生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被卫生部授予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6]由于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在前30年取得长足发展,据第九届全国社会医学学术会议统计,到2007年底除了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院校外,又有杭州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5所院校的社会医学教研室被省教委(或总后卫生部)评为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
1.4交叉学科具有生命力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实践表明,凡是能够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行为学科等,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重点发展方向。例如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吸收了心理学方法在社会病防治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成绩显著;潍坊医学院吸收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慢性病、行为干预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教研室引进“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方法,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成功经验应该在社会医学领域加以倡导和推广。
2挑战与期望
社会医学面临医学模式转变的形势下,找准了学科定位,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院校社会医学发展不够平衡,只有少数院校社会医学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数院校社会医学教研室师资力量薄弱,勉强维持;能力建设只局限于开设课程,缺乏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核心主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存在重复内容。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和卫生政策分析等都有这种反映。如何与相关学科进行衔接,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3)能力建设有待开发。社会医学在面临医疗改革的大气候下,存在许多有待从宏观政策方面研究的课题。虽然社会医学在这方面曾经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是总体而言,社会需求与实际能力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提高社会医学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是促进该学科发展的关键。
(4)加强协作。在社会卫生领域面临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大型、综合和复杂的课题,一个学科、一所院校往往难以胜任,需要组织多个学科、多部门参与,以提高社会医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竞争力。社会医学学会在组织大型科研题目立项申请工作中能够扮演协调组织者的角色,为了促进学术研究整体水平提高发挥规模效应,学会应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的作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社会医学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期望今后我国的社会医学工作者继续投入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精品课程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学科建设中取得新的成就。
摘要: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文探究如何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师生互动平台,旨在构建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社会医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社会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刘燕群 单位:江汉大学
摘 要: 为了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医学课程特点,优化课程模块;引入小班教学;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证明,社会医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社会医学 小班教学 视频案例
社会医学是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学生从事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素质和技能。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所出现的基于增强知识传播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与社会医学相关的开放课程不断涌现。面对知识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革新,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社会医学教学进行探讨,优化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使学生既能达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长期的社会医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帮助医学生建立社会医学思维方式和树立整体医学观、社会大卫生观放在首位,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考试命题等教学环节上,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按照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模块
我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了社会医学,但教学时数不多,教学学时从48减少为32学时,这与庞大的社会医学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因其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将两门课程相重叠的知识教学内容梳理出来,通过合理分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社会医学的重点与精髓。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既有学科内在联系,又体现学科重点的四大教学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理论,涵盖了社会医学的概论、基本理论与观点、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掌握学科概念、内涵、性质及医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等基本问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疾病观、大卫生观。第二模块为人群健康与影响因素,涵盖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政策、社会病防治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树立起社会防治的观念,熟悉当前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政策措施,重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养成。第三模块为社会医学方法技术,涵盖了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国内外生命质量评价、国内外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研究与评价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特定人群的健康问题和促进健康的社会卫生策略。第四模块为社会医学热点与前沿问题探讨,包括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等新兴领域或热点问题,如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以新医改为契机,糅合前面三大板块知识,要求学生关注、认识和了解社会,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把握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逐步体会社会医学作为应用科学,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
2.引入小班教学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在我校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实习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希望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小班教学法在该门课程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土壤。通过毕业实结座谈,发现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将类似的问题集合成社会医学教学大案例,每个案例精心设计3―5个简要案例并提出6―8个问题,其中设计1―2个各组共同准备的问题,然后每组分配2―3个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与QQ课程教学讨论群在课前5―7天到网上,给学生预习。①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以自愿的方式结为学习小组,每组3人,根据教师在教学平台的案例思考题,首先需要自学社会医学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寻找答案,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文献数据库查阅参考书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各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当课后作业上交,计入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②课堂教学:每次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由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自主担任主持人,组织学习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发言。再次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可以提出提3―5个课堂讨论中发现的新(学生事先不知道)问题,以此考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是针对案例的思考题,按教学内容顺序依次发言,发言的过程中采取小组成员自愿发言与主持人随机指定发言相结合方式,主持人的随机指定发言可以有效避免各学习小组学生间轮流进行课前分工准备,而其他学生不准备的问题。其中共同准备的讨论题组织大家积极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引导和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③课后辅导:学生课后通过学校的“天空教室”教学平台与课程教学讨论QQ群、微信群,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向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在线题库,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结束后登陆成绩网络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④评价指标: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学习体会报告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QQ讨论群聊天记录与网络留言等。每位学生每次课堂表现按5分制记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习体会报告是学生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前每人所写的关于个人体会、对小班教学方式的感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占总成绩的20%。面对学生要求改革考核方式的呼声,期末考核改变过去闭卷笔试考核方式,采取自主汇报的形式加以考核。每位学生可自选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相关话题,准备15分钟以内的幻灯片的内容进行汇报。评委由教师和每个小组的组长共5人组成,根据汇报内容准备情况,有无新意,观点是否正确等,各自打分,最后取平均成绩,占总成绩40%。
3.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视频案例是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视频案例教学就是用超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多媒体)的形式捕捉和描述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完成教学活动。在社会医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外,还引入了视频案例教学手段,与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提供的材料非常丰富,包含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具有空间的、动态(活动)的特点,能够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2]。
在视频案例选择过程中,首先遵循权威性,权威性是视频案例的来源必须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和国家计生委等;其次,视频案例应当反映现实,说它反映现实,首先是说它具有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卫生实践,案例真实可信,是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如国际医疗保障制度教学中,选择纪录片《神经病人》,该影片通过制片人走访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以普通人的视角探讨不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与加拿大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法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之间的优缺点;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世界上是否有最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使社会医学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选择视频教学案例重点是根据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选择视频案例。针对章内容可以选择导入型案例,针对节内容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针对课时内容选择单纯型案例(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3]。如在医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先按照传统教学,讲授医学模式的概念,演变史,再选择BBC制作纪录片《发现者》之《医学的百大发现与发明》作为40分钟的视频案例教学,该视频生动展示了西方医学百年来在解剖学、药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医学模式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最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以及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现状,让学生思考艾滋病既作为一种传染病,又作为一种社会病,该如何有效进行预防与控制,让学生明白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科学、社会进步的综合作用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如何面对疾病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如何正确与患者交流沟通,诊疗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4.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望较强,能够充分认识课程内容在专业知识链条中的地位及与日后从事职业的关系,期望值较高。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了“重视基础,及时扩展”的方法。重视基础就是在授课过程中,突出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基本研究内容、学科研究方法等重要性,通过讲深讲透学科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例如,医学模式演变及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卫生状况及卫生政策等专题上,分别用2―4个学时进行深入讲解,同时以学科相关的著名学者的学术论文为例,对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抽象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时拓展是指在教学中对具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进行广泛涉猎探讨,通过较宽视野的知识介绍,较尖锐问题的探讨分析,带动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当前卫生改革中与社会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应用卫生管理学、心理行为学、卫生经济学、社区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锻炼其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又注重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糅合贯通,加强其对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
社会医学是一门从社会学与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它连接了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两大领域,高度关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政策措施、策略和方法,并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社会医学同时具备着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结论政策性强、研究结果时效性强的三大学科特点。社会医学的这种学科特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关注现实生活、捕捉学科研究动态、掌握卫生政策变化、探究学科前沿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要抓好备课环节,及时收集资料,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掌握改革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做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关注的问题鲜活生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一是做到所有的课堂教学数据、资料来源准确实用。二是做到及时更新、适时有效,如在全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示后,及时调整、充实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数十组数据,并与前四次调查结果作相关对比分析。三是把握国家有关卫生政策的动态,及时捕捉主流媒体的相关资讯,如每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中有关医疗卫生问题的报道,与会代表关注的医疗卫生热点问题等。2014年度,我们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追踪调查,及时了解并介绍了全国及浙江省的情况及发展趋势,等等。准备这些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自我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
5.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势的发展[4],未来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桎梏,打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立或者过分依赖的关系,创造更积极、平等、活跃、开放的教学氛围[5],适时把握学科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强化教学效果。
摘要:团队项目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提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社会医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团队项目教学法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队项目教学法;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其主要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来看,学好社会医学,除了要掌握医学的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放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使用。也就是说,社会医学更应该是一种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课程。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课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团队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也积极倡导“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与此相一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会计和机械设计等很多专业和课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3]。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它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规则、项目制订、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教学,强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4]。
这里所指的团队是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组成的小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水平相当,彼此信任和尊重。
团队项目的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个人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具备不同的视野和与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获得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诸如“书面表达、有效倾听、成员间的理解和有效协作、在陌生环境下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压力、解决冲突”等软技能。
二、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制定项目。采用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确保分派的任务既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团队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以确保案例既要用理论知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又要强调成员间的互动和做出决策。根据社会医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标准。本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设计了三个团队项目任务,分别是“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病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表进行分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文化差异、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因素,每个团队由6~8人组成,根据项目需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并扮演各种角色,要求每个团队根据自身定位,制订凸显团队精神与特色的名称、宗旨、口号及队标等。
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和团队合约。项目计划有助于团队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约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责任感。
3.制定规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要完成预先设定的三个项目。由每个团队推举2名代表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分团,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团队的合作性与协调性、成果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以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及格为标准,最后以总得分排序,予以相应的成绩和奖惩。
4.项目探究。教师于课前两周布置项目,各团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商议、制订学习方案,分工协作,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个人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视频、图片、文档等多媒体学习成果,并于课前一天将成果上交给教师。同时,各团队可根据项目内容需要,以文字、图片、道具等方法来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
5.成果展示。项目任务完成后,每个学习团队可利用项目内容的特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把形成的成果向全体同学以多媒体汇报或团队场景表现等不同形式展示。汇报人由各团队成员推荐,要求讲解项目的完成过程、创新与特色,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6.总结评比。各团队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根据事先制定体现团队特征的评分表进行检查评比,指定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给出成绩。
三、项目实施效果
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课程更有吸引力。很多学生一开始不太注重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认为这门课期末自己看看书、背背相关知识点就能过关。通过团队项目学习,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相关问题,逐步树立大卫生观和健康观,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2.提升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应培养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资源的整合,最终找到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最佳方案,这一过程让学生收获了很多。
3.提高了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到讲台上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报告和总结,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与不同视野和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团队成员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感。通过在一起完成团队任务,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了责任意识,特别是完成的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时,成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团队项目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不仅让课程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典型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还要兼顾难度、成果的具体化及学生参与度。好的项目不仅为团队学习制定了目标和方向,还能对学习内容起到启发、扩展、延伸的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成效。
教师通过预先熟悉学习成果,分析其探究过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每个团队的特色与不足,为成果展示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监控过程。教师应指导团队项目的整个过程,定期与学生见面,教师还应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可能出现的缺乏信任、害怕冲突、缺乏责任感、不注重结果等功能紊乱问题。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冲突。团队成员的风格不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冲突的成因,获得缓和及解决团队冲突的技能。团队成员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发式来达成统一意见。
对团队中消极或过分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针对项目中搭便车、无兴趣参加、参加活动无准备等消极的学生,教师应与他单独谈话,了解其不作为的真正原因,如果谈话不起作用,则应扣减其期末成绩。相反,对于那些在团队活动中独霸发言、过分活跃的学生,教师也应帮助他们学会多给别人一些机会。
3.课后总结。教师要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完成后对项目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做好书面记录,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社会医学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与师资的限制,在团队的内涵建设、教学控制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尚存不足,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另外,在实施团队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如何在大的教学班级有效地采用此教学法、如何量化团队教学法取得的效果等,都有待进行后续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团队项目教学法,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摘 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医学人才求职竞争越发激烈。提高医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扎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将有助于医学类毕业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
关键词:医学 毕业生 就业
长期以来,医生被看成是有较高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稳定的一个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年年增长,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同时,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太强,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仅限于医院及医药相关产业。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1.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1.1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博、硕士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预防、影像学、麻醉学、检验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情况正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
1.2就业层次下降幅度明显。能够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渴望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员已经超编,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都相应提高了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层次开始大幅下降,尤其是传统医学的毕业生更为明显。
1.3基层难以招到优秀毕业生。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2.1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专业设置不合理,热门专业设置出现一窝蜂现象,而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成为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2医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误区。首先,期望值高,择业观念陈旧,希望工作一步到位。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择业是人生大事,第一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和生活。因此,在择业过程中,为了找到一份理想、体面的职业,他们往往放弃了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结果出现与期望值相差太远的情况。其次,毕业生定位过高,过于在意个人利益的得失,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精神。
2.3医学毕业生普遍认同的就业渠道单一。目前,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首选是医疗单位的本专业相关岗位,对于非医疗单位、非本专业岗位则不容易接受。而对于可以吸纳医学毕业生的医药公司、民营医院等就业机会,多数毕业生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很难接受。
3.改善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几点思考
3.1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医学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应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就业市场发展及时调整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深入思考和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倡导实践性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和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2积极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理念,使学生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的城市去施展才华。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村官计划”的平台引导学生,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3.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就业领域。学校应通过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开展丰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教育竞赛等,扎实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求职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它的解决不能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努力,而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作者简介:郭秀利(1973-),女,山西大同市人,所学专业预防医学,主治医师。
【摘要】艾滋病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之后,在人类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传染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员交往频繁,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渗入,国人性道德观念由此发生了偏离,加之当时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普遍缺乏,成为艾滋病疫情由国外蔓延至我国并在国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在没有疫苗预防和特效药物彻底治愈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各项宣教措施,提高人群卫生防患意识是当前控制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健康教育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已超过了历史上其他传染病病种。到2000年底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幸免。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70万,而有约200万人死于艾滋病[1]。我国自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现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流行形势非常严重,在没有疫苗预防和特效药治愈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卫生防患意识是当前控制本病的关键。
1.艾滋病在全球迅速扩散的社会原因
艾滋病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的性自由、性解放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造成贫富不均,由此产生人们精神空虚,吸毒、同性恋、暗娼、嫖客等浊欲横流,这些畸形的生活方式为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培植提供了有利土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员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文化、信息、交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西方不良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渗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人们的性道德观念也出现了混乱,一些酒吧、宾招、卡拉OK、舞厅、休闲、美容等场所和一些商务交往存在不同程度以色情服务来招徕顾客和吸引客户。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造成夫妻分离,子女缺乏照顾。、、同性恋、吸毒人员逐年攀升,加上我国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卫生防范意识差,成为艾滋病侵入我国并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色情(性行为)活动和静脉吸毒共用针具。
2.加强健康教育是当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随着全球多元化的变化,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青少年一代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据有关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调查资料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的,20.2%的男大学生和10%的女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经历。这些不正常的性观念为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埋下了隐患,并为艾滋病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
人类性道德观念是千百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行为准则,违背了人类性道德准则,势必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正常生存,是生存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惩罚。要使人们有健康的性行为,首要问题是进行健康教育,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健康教育,才能使社会上绝大多数成员知道艾滋病的严重危害,知道如何洁身自爱,才能最大程度的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2.1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教育。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朦胧阶段、性活跃期,也是性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把青少年性卫生教育搞好,让他们能用科学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抵制西方国家“性解放”堕落观念的侵蚀,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对社会的巨大危害,自觉肩负起防治艾滋病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祖国建设大军的中坚力量,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所在,做好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保证。
2.2加强对妇女的健康教育。家庭是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是家庭卫生文明的核心,在艾滋病的性传播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不仅可以通过性传播,还可以通过怀孕(垂直传播)感染给下一代,给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加强对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单、讲座等多种形式,把艾滋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普及到每个妇女,将对家庭及全社会艾滋病的控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加强对高危人群卫生管理与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包括:同性恋者、性乱者和有多个性伙伴者、静脉药瘾者、接受输血以及血液制品者、血友病患者、性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配偶、性伴侣及其子女等,据我国几个省市对妇女调查情况显示:文化程度以初中者最多,占56.5%,其次依次为小学、高中和文盲;职业分布以无业者最多,占52.4%,其次依次为服务人员、个体户、工人等。文化层次较低,缺乏对艾滋病认识及应有的卫生常识是艾滋病蔓延的高危点。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及卫生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加强禁毒宣传;开展各行各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严格血液及血制品的监督管理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及“扫黄”力度;坚决取缔暗娼活动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措施。全面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宣传也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又一重要举措。2.4加强对病人和性伴侣的健康教育。加强对病人和性伴侣的健康教育,使艾滋病感染者主动接受监测检测、艾滋病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其性伴侣接受检查和治疗,杜绝传播他人的不安全性行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只要人类还存在不安全性行为,艾滋病的流行就难以控制。目前在没有艾滋病疫苗和特效治愈药物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健康的性行为教育才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