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区域经济论文

时间:2022-03-26 03:34:43

导语:在区域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发展指标评价的区域经济论文

一、河南省区域人口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人口的发展应该表现在它的数量对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适应度上。该研究选取了5个指标,即R1常住人口(万人),R2人口自然增长率(%),R3社会从业人员(万人),R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R5失业人数(万人)。对人口发展的5个具体指标数据运用Eviews6.5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第一个成分R1占总方差的56.05%,第二个成分R2占总方差的24.18%,第三个主成分R3占总方差的13.96%,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94.19%。因此从原有的5个指标中选出3个主成分R1常住人口,R2人口自然增长率,R3社会从业人员。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E2:E2=0.5605PAC1+0.2418PAC2+0.1396PAC3(2)运用Eviews6.5对河南省18个地市3个人口发展主成分R1、R2、R3进行计算,并按照公式(2)计算E2,得出18个地市人口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郑州市1.896135,开封市-0.20825,洛阳市0.963991,平顶山市-0.37618,安阳市0.373884,鹤壁市-2.0076,新乡市-0.05886,焦作市-0.41124,濮阳市-1.09743,许昌市-0.31614,漯河市-1.4492,三门峡市-1.02835,南阳市2.386569,商丘市0.763534,信阳市0.111514,周口市2.006133,驻马店市0.702387,济源市-2.2509。人口发展综合排名前五名是南阳市、周口市、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排名比较落后的是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这和我省18个地市实际人口发展状况基本相符。由于对指标的选取存在个人主观因素,因此,结果不具有绝对性。

二、河南省区域社会发展指标分析和评价

社会发展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建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全体公民都有机会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该系统选取了7个指标,即H1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元),H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H3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人),H4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亿元),H5科技人员数,H6每千人口医生数(人),H7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张)。对人口发展的7个具体指标数据运用Eviews6.5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果:第一个成分H1占总方差的61.67%,第二个成分H2占总方差的18.64%,第三个主成分H3占总方差的11.52%,前三个成分占总方差的91.83%。因此从原有的7个指标中选出3个主成分H1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H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H3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学生数。接下来继续对已经选出的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直接用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综合评价指数E3。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是郑州市、洛阳市,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周口市,和实际发展现状基本相符。

三、综合指数分析和评价

本文在对18个地市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分析结果基础之上,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综合评价指数E。我们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三方面都很重要,综合评价指数E可以建立如下公式:可以看出,2012年河南省18个地市发展最好的是郑州市,其次是洛阳市;发展比较落后的是信阳市和鹤壁市,和目前我省区域发展的现状基本相符。由于指标的取得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河南区域发展的不协调。

四、启示与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18个地市的发展存在差距,呈现出不协调现状,应根据具体省情,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差距。现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区域协调机制目前,城市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还要取决于这个城市是否融入了“经济区域”的体系之中。要对我省进行适宜的区域规划,有利于减少盲目短期思想,实现长期全省的协调发展。要学习国外、省外先进的规划思想和思路,根据河南省具体位置、环境和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城市群、城市联盟,制订区域协调法,协调职能和法律的规范化。制订适宜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区域财政政策、区域人口政策、区域环境政策等等,缩小差距,不能让差距日益增大。制订区域型空间规划,根据当地经济、人口、社会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发展地区特产和产业。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还要积极培养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发展特色旅游景区,使我省各地市第三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

2.整合全球资源以利于河南区域发展河南是全国的粮仓之一,农业发展有基础,工业发展迅速,人力资源发达,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基础,从农业切入,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可以从黄河文化切入,发展创意产业。既可以分城市发展,也可以分南北两个方向发展,整合各地市特色,引入省外甚至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结合国家政策合理有效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和趋势,体现各地市特色、优势。

3.提高人口素质目前,经济发展很快,人口增长也很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还要提高人口质量。增加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措施提高本地人口素质,也可通过有利政策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一些重要的资源出现短缺,环境遭到破坏,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凸显出来。各地区要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努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突破。

作者:文秀勤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区域经济论文: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区域经济论文

一、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PDCA阶段分析

(一)P(计划)阶段:发挥区位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在PDCA循环模型中,P即计划是整个循环的开始同时也是整个循环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计划阶段的得失直接影响和制约后续循环的效果与结果。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对河北沿海地区的区位、现状进行战略管理SWOT分析工具,根据其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河北沿海区域临渤海、近京津,成就其腹地广阔与华北和西北对外开放窗口优势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京津地区的“极化”效应;具有良好的矿产、油气等战略资源潜质,但水资源的匮乏与环境承载力的降低却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2011年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其发展提供重大契机与机遇,但京津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思维与地方保护主义使双方合作难度系数增大。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区域发展相对缓慢除却其自身在资源、环境上的局限,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京津地区“极化”效应的影响。因此在规划上,应该着重注意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强调顶层设计的宏观规划,采用目标管理的SMART标准,统筹区域经济资源并发挥特色与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用系统论的视角,在服务业上应该继续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与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现有旅游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旅游产业,使其良性发展;物流方面大力发展港口工业,完善交通路网的建设;在工业方面则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京津地区、日韩国家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引进人才方面,积极吸引京津地区高校的入驻,以教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文化与创意、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人才流动缓解人才流失。

(二)D(执行)阶段:全面与贯彻并重的执行关于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孟卫东(2013)等曾通过对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博弈分析模型对其经济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增强河北沿海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政策制定的程序性与灵活性;提高政府公信力;协调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行政管理协调化与政策一体化。刘邦凡(2013)则通过对河北沿海区域政策非一致性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出政府应该在政策一致性的基础上改善治理理念与方法,并更加注重政策客体的反应。整个PDCA循环在本质上是动态的、持续的,因此指导河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政策也应该是连续的、动态发展的。在计划阶段,制定的政策具有宏观性、包容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加大政策的针对性。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在具体实行产业政策计划中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产业重组原则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重点发展造船板、桥梁板、高强度轿车用钢、硅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适时建设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政府方面更应该保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公信力,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物流与公路、海洋港通网的建设,以保证其产品原材料与成品的运输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同时在吸引京津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应当考虑到本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为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制造障碍,不以损害人居环境为代价。

(三)C(检查)阶段:查找漏洞,及时反思同志曾经说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怠工的最妙方法。”如果仅对既定规划不加思考地执行,同样也是一种对政策的曲解。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同样需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反思。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检查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政策是否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是否是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与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检查工作应该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采用短期检查与长期检查相结合,运用上级检查、组织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解决与反思。仍以沿海区域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规划中的钢铁产业为例,目前钢铁产业的重点项目有首钢京唐钢铁二期,石钢搬迁改造项目,马城、大贾庄、司家营铁矿开发。这些项目的落实势必会给当地产业技术革新与淘汰落后产能带来发展契机,但是铁矿石的供应情况、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相关物流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日益提升的产能需要;此外,钢铁产业属于耗能与污染较大的产业,大规模钢铁产业的集聚是否会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的集聚是否会带来同质化经营竞争而产生内耗都是应该检查与反思的问题。从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如铁矿石的开采、运输、冶炼等一系列生产环节进行梳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与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纳入政府对企业监管项目并重点监管,形成制度性规范,优化流程管理,提高钢铁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A(行动)阶段:动态、持续的质量改进“A阶段为两步:一是标准化,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标准化;二是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决策者偏好多样性与相机决策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政策程序性与灵活性,但无论是程序性还是灵活性,最终的目的都是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把全程循环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障碍纳入到下一个循环中。PDCA循环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封闭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逐步上升的螺旋路径,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不是一蹴而就或短期见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发展中不可解决的障碍,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或发展契机。以河北沿海地区钢铁产业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例,二者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PDCA循环圈,但是又相互嵌套在河北沿海区域经济的大PDCA循环圈,正是由于钢铁产业在PDCA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PDCA存在循环的必要性。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PDCA循环不仅关涉到河北沿海地区与其腹地,更是京津冀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其重在应该建立起发展规划的长效机制,并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与政策法规来保障实施。从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央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环渤海”概念匿迹到三次提到“京津冀”,都明确地传递出国家战略的调整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地位的升级,更是在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沿海地区勾勒出长远可行的规划与制度保障,进而推动更高层次的PDCA循环。

二、结论与建议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却依靠其天然的区位优势,也不同程度地依靠其腹地的经济支持,因此必须强调政府在规划与监管方面的主导作用,使其沿海地区与腹地协同发展,从而满足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诉求。与此同时,京津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虽然在国家扶持京津冀经济圈的顶层设计下有所收敛,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极化”效应却并未消失,因此河北沿海区域应该以整体的姿态进行资源的战略整合,突出优势,提高竞争力,形成发展的合力,缓解资源与人才外流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经济发展从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发展着,因此河北沿海区域经济的PDCA循环模型也应该贯穿于河北沿海经济发展并随之动态发展、变化,防止固化甚至形成“内卷化”效应,“即一种制度模式发展到一种确定形态后,便停滞不前或难以转化为更高级模式,进而导致该制度功效退化乃至丧失。

作者:刘邦凡肖俏李艳英单位: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区域经济论文:专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经济论文

一、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一)专业设置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适应性分析按照“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我校与之相契合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法学(海商法)等10多个等面向海洋的本科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的20%左右。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适应性分析按照《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强做大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我校与之契合的有电子信息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计算机类等近30个专业,占我校现有专业的45%左右,从比例上看,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分布与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相协调,但这些专业中,背靠产业支撑、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或不可替代的专业仍显不足,缺乏大规模多对象的协同合作,合作的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三)传统通用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根据厦门统计局的《2012年厦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2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呈稳中有升态势。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5.21亿元、1374.01亿元和1417.85亿元,分别增长0.4%、12.6%和11.7%。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0:51.1:47.9调整为0.9:48.8:50.3,二产比例略有下降,三产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是不断推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一区三中心”建设。突出发展金融商贸、航运物流、会展旅游、科研文教等现代服务业。学校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数量不多,有些专业存在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部分专业的办学力量还不强,主要服务面向和功能定位不清晰。

二、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学科是专业发展的根基,学科与专业是“源”与“流”的关系,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融合、优化、发展”的总原则,以理顺专业关系为出发点,整合资源,将有利于做强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以及服务对象相近、相互支撑的专业相对集中,使调整后学院的专业建设任务及服务面向更加明确,形成集中度较高的专业群体,推动学科专业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增设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凝练特色,提高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的契合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现有基础,增设相关新专业,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推动专业与社会的对接,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做强海洋工程、海洋技术及相关学科,以适应福建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根据“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与优势,应当积极培育为海洋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培养适应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需要的海洋经济、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等人才。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调查研究预测,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道设计与施工人才、深水港建设人才、引航人才、港口机械装卸技术人才、航运经营与管理人才、航运金融保险人才、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物流经营管理人才、海事法律人才、航运网络经济人才及邮轮经营管理人才等11类复合型人才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急需人才。学校可结合以上人才需求,量力而行的增设新专业,如结合学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及地理信息科学及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优势,增设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结合学校海上专业及机械类、能源动力类及土木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增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二是强化特色,在现有专业中凝炼涉海方向。如结合厦门游艇基地建设,航海技术专业可增设游艇驾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增设游艇设计制造方向;结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济学类专业可增设航运经济、航运金融保险方向等;按照厦门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邮轮母港发展规划以及海洋旅游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加强酒店管理方向和休闲与海洋旅游方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可增设邮轮经营管理方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可结合学校海上专业优势,发展海上通导方向,培养航运信息研究分析人才;结合福建是海洋大省,水产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水产品加工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渔业机械方向和港口机械方向;结合福建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策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增设水上运动休闲方向等。三是加强对传统通用性专业的调整、融合,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对传统通用性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如结合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可增设涉外法律方向的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可增设增设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等;结合英语专业毕业生全国总体大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可增设翻译方向等。此外,对于某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可进行撤销、归并或调整。

(二)整合资源,搭建专业平台,增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专业群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全校带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基础性的资源和平台统一集中,优化重组。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开放式运行,面向各学科、各专业的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使用。各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和项目的需要申请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加入各种项目,尤其是各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和项目的基础上应接受其他专业学生的使用申请。同时鼓励各平台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以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使用效益和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结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工程研究中心,打破学院壁垒,搭建“海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航运经济与管理、机械工程、海洋环境工程、电工电子”等学校层面的学科支撑平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学科的交叉、综合、渗透和延伸,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相互促进、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带动专业群甚至整个学校实力的提高。

(三)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的基础上,更要强调专业内涵的建设,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同时,遴选建设一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形成三级建设体系,以专业内涵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强化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鼓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及时、大胆的吸收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鼓励创新和实践,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能够扬长避短,办出特色,以满足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四)完善校内专业评估及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调整,时间跨度长,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学校要完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建立人才预测机制,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状况,保障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发展前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学生就业形势等重要因素,将学校现有专业进行分级,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从而确定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方向,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作者:杨淑林庄惠龙单位:集美大学教务处

区域经济论文:基于FDI的区域经济论文

1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计量分析

1.1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本文使用C-D生产函数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及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区域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区域投入包括资本和劳动力,构造出生产函数。式中:为统计误差,系数分别是DK、FDI、L增长对GDP增长的估计弹性。截距项表示个体影响的差别。其中GDP用各地区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来衡量。DK表示各地区的国内投资(亿元),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减去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计算。FDI即为各地区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L代表各地区的劳动力投入(万人)采用各年度年末就业人数总数衡量。本文采用2002~2012年江苏13个市的数据,将江苏省分为三大区域,苏南5市(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苏中3市(包括南通、扬州、泰州),苏北5市(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分别对上述三个区域采用广义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以此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1.2计量检验本文通过估计FDI对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增长的具体效果,并据此分析各个区域吸收外资情况差异。同时比较国内投资与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差异,来找出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运用Eviews7.0软件对计量模型(4)进行估计,本文得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级市的三个面板数据,其结果如表2、3、4所示。对苏南5市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FDI对GDP的增长有很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为0.141,且在t=0.0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DK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比外资的影响系数更大,为0.358。方程调整后为0.967434,F值为208.9451,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表明苏南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具有很高的拟合度,能对此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计量苏中3市的地区数据中,FDI的系数为0.069,DK的系数为0.458,并且都对GDP的增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分别在t=0.05和0.0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模型同样显示内资的对区域经济增长要大于外资的影响。这可能是外资相对于内资的规模较小的原因。方程调整后为0.993330,拟合度相当好,F值为864.7418,大大超过临界值,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在对苏北5市的计量结果中,FDI对GDP的增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其系数为0.063,在t=0.0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DK的系数为0.42,表明在经济增长中,外资的确起到了作用,但是相比于内资而言影响力相对较小。方程调整后拟合度相当好,F值为563.9200,说明苏北的面板数据方程整体显著,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1.3结果分析针对以上各个模型的计量结果,本文进行了如下分析:(1)江苏各区域的外资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由上述计量结果可知,三个区域的FDI系数均为正,且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其中苏南的系数为0.142,苏中的系数为0.069,苏北的系数0.063。这表明苏南地区FDI每增加1%,GDP将增加0.142%,苏中地区FDI每增加1%,其GDP将会增加0.069%,苏北地区FDI每增加1%,其GDP将会增加0.063%。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先进技术的传播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2)从FDI边际产出的回归系数看,苏南的数值最大,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小。这说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省内呈现较大的差异,FDI对苏南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其他区域。由于在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地理位置优势方面的差异,苏南的外资配套体系更为健全,从而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此后又通过外资存量和资源集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进而FDI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而苏中和苏北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外资在经济差距的扩大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3)江苏省各区域的内资也都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系数分别为0.358,0.458和0.42,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并且都远远大于其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这表明在江苏区域经济中,内资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外资,内资对江苏省经济的贡献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江苏内资实力雄厚,国内企业发展良好有关,其整体资金的整体规模大大地超过了FDI。由此可见,重视内资发展,合理的布局省内国有和私营企业也将大大促进经济发展。(4)从各区域的劳动力系数看,苏南为0.579,苏中为1.901,苏北为0.889,且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由此可见劳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在数据中可以发现,苏南的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明显不如苏中、苏北地区。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不难解释,由于人力资本的发挥与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苏南更多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对劳动力的依赖大大降低,因此劳动力贡献值就相对较少。然而苏中、苏北大量劳动力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其劳动力的产出效应就更明显。

2江苏省各区域利用外资协调经济发展的建议

上述面板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省内各区域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逐步缩小江苏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应坚持协调发展为本,动态发展为核心。下面对如何合理利用FDI,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优化布局生产力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2.1要实现苏南引资侧重点和引资方式的转变投资领域的拓展是苏南地今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重心。政府要更多吸纳高质量和高层次的外资,而不是一味追求外资的数量。这样的外资具有更强的溢出性和带动性。苏南应优先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如微电子、IT、生物医药等产业,引导FDI有秩序地进入,提升外资质量。同时,采取鼓励先进技术、允许适宜技术、限制传统技术的技术引进方针,确保FDI转移技术的较先进性。

2.2改善江苏省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分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为了促进外商投资逐步转向苏中、苏北地区,应努力提升公共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建立高效便利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以缩短与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的地理距离。可以通过省财政资金拨款和国家贷款以及其他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来充实投资硬环境的资金。其次要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比如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完善公开化的市场机制,规范现代化进程等等,达到降低外资进入的制度成本,优化投资软环境的目的。

2.3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首先,必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强苏中特别苏北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整体人力素质,吸引更多的FDI。政府需要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产学研结合机制,在吸引人才方面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2.4继续加强政府对FDI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在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的倾斜势必会影响到外资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深层作用。苏南地区政府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FDI的质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苏中、苏北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防止FDI结构与苏南趋同。苏中地区要发挥承南起北的地理优势,通过利用外资提升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潜力。苏北地区可以依托外资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发展绿色农业、海洋经济,使苏北农业走上低碳、高效、环保的良性循环轨道。

作者:张悦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区域经济论文

一、落实配套政策

一是营造率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实施差别政策,发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突出整体合理布局、注重地域功能差异,为各类企业进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视并制定物流、信息、会展、中介等服务贸易集聚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县域发展级别。三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制定推进支柱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激励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优势产业集聚,增强竞争实力。四是聚焦科技创新。财政支出与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合力,加快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五是聚焦节能减排。研究税收和非税收入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奖惩力度,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好国家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政策。

二、完善预算编审制度

一是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性质分类核算,更加清晰地反映钱从哪来、到哪去、用在何处。二是改进预算编审办法。继续完善分类核算的预算支出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促进财政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开展结余资金清理和非税收入调查,推进预算管理基础性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定额标准体系,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指标。坚持推行预算公告制度,通过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五是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

三、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加快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拓展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明确县乡管理体制,构建“条块结合”的全县政府采购格局;加快建设全县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使政府采购更加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二是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将改革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县域所有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同时推进县乡改革;在人员经费、政府采购项目、部分专项资金已经实施的基础上,建立财政性资金国库直拨体系,为全面实施国库直拨改革打下基础。三是推进区域公务卡制度改革。选择部分财务管理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切实增强公务消费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加强廉政建设。

四、探索预算绩效评价

一是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协同纪检、检察等相关主管部门,选择社会关注的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考评试点,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和领域。二是增强社会参与程度。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专家对绩效考评试点项目进行评价,预算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我考评,建立社会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三是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探索绩效考评结果公开的方式和范围,对绩效差劣或未按要求完成绩效跟踪的项目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根据考评结果,安排、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建立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大力加强财政监督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公开。区县、乡镇预算要重点选择与群众切身利益关联度高的事项,把握工作进程,拓展公开内容,积极探索预算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形式和范围,不断增强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二是依法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继续扩大报送区县人代会的部门预算范围,逐步提高预算报表内容反映的明细程度和完整性,探索扩大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度。三是完善财政监督机制。针对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检查,逐步完善预算主管部门、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四位一体"的监管体制,切实整顿和规范财经运行秩序。

作者:李波单位:齐河县审计局

区域经济论文: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论文

一、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

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范围,导致经济区与行政区高度重合,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国内前列。珠三角经济发展虽然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但是在2011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究其原因,在于珠三角中各市也深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区域内各地区存在着争资源、争投资、争中心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产业趋同。虽然,珠三角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优势仍会保持其经济的稳定增长,但这种行政区经济会逐步减慢其增长速度,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负增长,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现行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首先,我国现行行政区域的边界大多交错相接,使许多省区的边界界限不清,易引起行政边界纠纷,从而阻碍区域经济合作;其次,我国领土广阔,多数省区的行政面积过大,不利于行政管理,影响省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再次,我国行政区划层级过多,严重影响行政管理效率,不利于各行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最后,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而其中仅有4个直辖市,直辖市数量偏少,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直辖市对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好的桥梁作用。

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特别表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一方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虽能在短期内保护本地企业,发展本地经济,但这却不利于地方企业的长期发展,最终造成本地经济受损;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经济的排斥会引起外地的打击报复,外地采取同样的地方保护政策,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而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抵制和阻碍作用则是其最大的危害。市场经济要求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而地方保护主义则是以行政区为范围限制国家和地方的对外开放。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劳动、资本和产品等生产要素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和科学合理配,要求打破地区限制,要求变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因此,地方保护主义可以说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它在行政区内保护落后并抵制先进,使应由市场配置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转变为行政配置,使行政区内只考虑短期的地方经济利益忽视长期的区域经济利益。

二、促进我国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①减少行政层级,增加省级行政区及缩小省级行政区规模。我国行政区划层次过多,但省级行政区数量过少,且各省级行政区面积大小相差过于悬殊,例如:新疆省的面积是山东省面积的10倍多。过大的省级行政区必然导致行政管理层次的增加,不利于省级行政区对基层行政区的直接领导,使区域内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重新划分省级行政区,要在省内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经济发达地区带动经济一般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②增设直辖市。我国现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而其中仅有4个直辖市,直辖市数偏少。因行政区划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直辖市的设立促使其成为经济中心,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在增设直辖市时,更要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否则容易形成直辖市经济,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各地方对地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建立既有制度约束又有利益驱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各地方政府改变只追求地方利益的狭隘经济发展观,将区域内分散的生产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区域内成员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致使它们之间经常发生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我们需要构建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以适当而严厉的制度来规范区域内各方的行为从而保障它们各自的利益,以维护区域内各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③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机制。一些信息经济学家认为,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就是信息对称。所以,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构建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区域内分散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④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是为了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整体的最大化,但区域中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3.建立区域经济组织行政区划的调整是解决目前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较为直接的手段,但由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性,经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使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陷入“适应—不适应—适应”的无限循环过程中,从而使行政区划的调整经常化。由于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常性的调整必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因此,我们要减少行政区划调整的次数。同时。为了解决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在健全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前提下,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有效的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一定程度上减弱各地方的行政区经济,减弱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使行政区划能在较长时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整体统筹下,使区域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王淑梅董梦瑶李慧敏单位:沈阳大学

区域经济论文:新时期发展区域经济论文

一、新时期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地区发展本身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首先,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发达,基础设施齐全;其次,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有良好的人才输送基地,尤其是北京高校云集,能给该地区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再次,京津冀地区存在产业互补和生产要素互补性优势。河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能为该地区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支持。北京、天津地区人才丰富,使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工业制造能力增强。但,新时期该地区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产业链断裂京津冀地区并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性造成产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还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区域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与进步。同时,京津冀地区虽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定位较高,但是,周边很多地区仍然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属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位于产业链的最底端,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产业梯度落差大,容易导致产业链中间出现断层,产业发展滞后。另外,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使得该地区经济不能健康地发展。

2.地方经济壁垒严重,区域市场统一困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离不开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但是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和结构,导致生产要素不能在区域间实现自由流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整体上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地方政府合作意识不强,将各自的经济利益局限在小范围内,总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从而忽视整体利益,导致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同时,一些地区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地区保护主义,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缺乏统一的区域管理机制和健康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京津冀地区由多个省市区域组成,存在一定的地区行政区划。各地政府多以自身地区经济发展为主,导致区域内无法形成跨地区的统一的经济协调管理机制,这也导致京津冀地区的公共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区域内公共资源的管理工作无法开展。例如,北京的首都机场和天津的滨海机场实现了跨区域联合,但是,北京的首都机场又在原有的基础建设的基础上,新增了跑道和候机楼,使得与天津机场的联合流于形式,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虽然,京津冀地区政府高层在资源共享和经济发展共同进步方面做了多次协商和协调,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未能取得有效的实质性的发展。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京津冀地区涉及到多省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的单方面发展也带动不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北京地区的高收入及良好的人文生活环境对周边城市的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具有良好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周边城市人才、资金缺乏,不利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周边城市与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差别。这种差距进一步造成人才和资金的单向流动,阻碍了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二、解决新时期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

1.树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整体发展的意识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经济体,应该在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树立整体发展意识,将该区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逐渐消除地方经济壁垒,积极主动的寻求和建立区域经济市场,实现区域内自愿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以此来促进城市间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争取实现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此之外,各地区政府要转变自身管理职能,在提高区域一体化意识的前提下,为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好准备和服务工作。

2.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作互补由于京津冀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这一大前提下,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应该首先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领导机制,立足于整个地区的发展,更加做好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分工和分项目发展,从整体上规划该地区的行业安排,并统筹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开采局面。同时,在整体上统筹京津冀地区的地区规划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另外,各地区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该地区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和公平竞争、平等合作。

3.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制定区域整体发展规划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应该打破区域划分的限制,真正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域的领导机制,在统一的领导机制下,立足于整个京津冀地区。根据每个城市和地区的特点进行明确而有效的责任和产业划分,真正实现区域的优势互补和优势发展。另外,对于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也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对于资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状况,不能分城市和地区安排,努力将京津冀地区视为一个整体。

4.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京津冀地区不仅包括发达的北京市和天津市,还包括河北省内多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要充分依据京津冀地区城市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充分发挥各城市和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积极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比如,北京市和天津市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其有利的人才和市场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河北地区可着力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同时努力依托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其高科技产业。总之,京津冀地区要充分发挥各城市和各地区的区位优势,努力创建一个统一的区域环境,提高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

5.坚持生态环境发展,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要进行充分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因此,京津冀地区应该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上达成一致,制定出完整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例如,北京市区的沙尘暴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重点做好张家口等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必定离不开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和合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各城市和地区共同努力,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发展圈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程瑾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区域经济论文:科技投入作用下的区域经济论文

1研究设计

本文在传统的C-D生产函数中引入科技投入变量,利用基于扩展C-D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测算新疆1994年至2009年①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构建科技投入贡献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方面对全国30个(西藏因数据缺失除外)省市、自治区2010年科技投入贡献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据此分析新疆科技投入效率,识别影响科技投入贡献度的主要原因。

1.1模型与方法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R.M.Solow[13]提出了余值法,以此来测定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关系及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其增长速度方程的基本形式为:y=a+αk+βl(1)其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k为资金投入量增长速度,l为劳动投入量增长速度,a为技术进步速度。为测算科技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采取通过引入变量科技投入(S)的方法,将传统C-D生产函数的扩展为[8]:Y=f(L,K,S)=AtKαLβSr(2)其中,Y表示产出,At表示t时刻的技术进步水平,L表示劳动力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S表示科技投入。对模型(2)两边取对数可得模型:lnY=lnAt+αlnK+βlnL+γlnS(3)由此推导出科技投入(S)的贡献率为:Es=rs/y×100%(4)其中,r为科技投入的投入产出系数,s为科技投入增长速度,y为产出增长速度。由于科技投入是指全社会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很难从科技投入及其产出之间找出显著的函数关系。因此为准确分析影响新疆科技投入贡献率的原因,本文拟采用非参数方法(DEA)来测度和评价新疆科技投入贡献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简称DEA)是运筹学、管理学和数量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领域,由Chames和Cooper等[14]人于1978年创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此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同一类型的各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简称DMU)相对有效性进行评定、排序,特别能有效处理多种投入、多种产出指标时的评价问题。通过模型可以评价所评价决策单元DMUS是否技术有效,即资源是否得以充分利用。若技术效率ρ0=1,且每一个s-i0,s+i0都等于零,则对应的决策单元DMU为DEA有效;若仅技术效率ρ0=1,则对应的决策单元DMU为DEA弱有效;若技术效率小于1,则对应的决策单元DMU为DEA无效。

1.2指标与数据在测算新疆科技投入贡献度时,本文以新疆年GDP表示产出(Y),以新疆年就业总人口表示劳动投入(L),以新疆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资本投入(K),在科技投入方面: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简称R&D)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是科技活动中最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部分,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R&D经费内部支出额表示科技投入量(S)。指标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1995-2010》。在评价科技投入效率时,根据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了科技投入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投入指标:本文从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方面考虑科技投入要素,选择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R&D经费内部支出额、科技活动人员数和R&D人员4个指标作为科技投入指标,反映地区对科技活动的重视。产出指标:科技投入的目的是获取科技进步带来的效应,进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本文选取了4个产出指标:人均GDP,反映了科技投入创造的经济增长效益;新产品产值、高技术产业产值,反映了高技术产业化的情况;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考虑到科技投入转化为生产力进而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时滞性,单红梅和李芸(2006)[16]计算了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不超过2期。因此本文科技投入的4个指标为200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科技产出的4个指标为201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投入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产出指标中的人均GDP、新产品产值和技术市场成交额3个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1》,高技术产业产值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

2实证结果分析

2.1贡献度测算结果分析由科技投入贡献率计算公式可知,要计算科技投入贡献率,需确定科技投入的投入产出系数。为消除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变量取对数,对数化后的各项数据如表2所示,并基于扩展的C-D函数,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各要素的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达到99.5%,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99.3%。同时,模型总体显著性检验F值为733.567,Sig值接近于0,说明模型总体具有显著性。通过表4可以进一步看出,各个因素均通过t检验,说明各个变量均是显著的。因此,模型(3)的估计结果如下。0.023是科技投入的投入产出系数,说明R&D经费支出每增加1%,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即GDP增长0.023%;0.351和0.773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产出系数,说明就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即GDP增长0.351%和0.773%。由此也可以看出,新疆GDP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科技投入的产出效应很差。由于科技活动的周期性和投入产出的时滞性,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滞后期,因此本文将1994至2009年分为四个时期计算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新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4年至2009年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1994年至1997年间R&D经费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仅为2.62%,此阶段R&D经费投入虽然有16.21%的年增长率,但投入不稳定,由1994年的9959万元增至1995年的32113万元后,持续下降至1997年的16418.4万元(如图1所示),总体科技投入力度小,导致R&D没有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997年至2001年间R&D经费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5.43%,较前一时期有所上升,主要由于R&D经费投入的年增长率的提高和经费投入的稳定增加;2001年至2005年间R&D经费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度降为3.03%,在R&D经费投入的年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GDP年均增长率在上升,从侧面说明新疆R&D经费投入对经济的作用不显著,因此贡献率降低;2006年至2009年间R&D经费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8.94%,可以看出在2006年新疆开始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如图1所示),年增长率增加到39.31%,说明新疆开始重视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R&D经费投入促进GDP增长的作用开始显现。在1994年至2009年间新疆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4.58%的水平上,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40.71%[9],说明新疆的科技投入基本没有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此外,新疆R&D经费投入在总体上保持24.08%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因此,应对科技投入的质量进行把控,将科技投入最大程度转换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出,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2.2科技投入效率结果分析通过测算贡献度可知,新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进一步利用deap2.1软件对DEA模型求解,据此评价新疆科技投入效率,分析新疆科技投入贡献度低的原因,结果如表6所示。(1)综合效率分析。2010年全国30省份科技投入综合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269,综合平均值为0.685。达到弱DEA有效的省份有3个,达到DEA有效的省份有7个,从地域分布来看,DEA有效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两者在投入产出效率上都是优秀的原因为:发达地区是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在投入方面,表现为科技人才投入和科技经费支出较高,在产出方面,表现为新产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出效率较高;欠发达地区虽然投入不大,但处于起步阶段,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较高。非DEA有效的省份有20个,其中达到平均值以上的省份有7个,剩余13个省份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率处于平均值之下。2010年新疆科技投入综合效率值为0.467,低于全国平均值0.685,说明新疆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因此,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很低。(2)技术效率分析。2010年全国30省份科技投入的技术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400,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71。技术效率有效省份10个,非有效省份20个,其中,技术效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5个,表明我国科技投入的技术效率较低,区域之间差异性大。技术效率有效说明科技投入对资源是最有效率的,以达到最大产出效果,无浪费现象。而技术效率非有效的原因包括两个:一是在现有规模下,产出不足;二是在现有产出水平下,投入过剩,未达到最优配置。2010年新疆科技投入的技术效率值为0.768,略低于全国平均值0.771,说明新疆科技投入没有达到最优资源配置,还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技术效率无效是导致综合效率无效的原因。(3)规模效率分析。2010年全国30省份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536,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73。规模效率有效省份7个,说明这些省份已处于科技投入的最大生产规模且保持规模收益不变;非有效省份23个,规模效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4个,说明这些省份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无法成比例增加。其中,小于最大生产规模并处于规模收益增长阶段的省份有贵州和甘肃,其他省份均处于规模收益下降阶段。2010年新疆科技投入的规模效率值为0.608,略低于全国平均值0.873,说明新疆科技投入与产出失衡,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规模效率无效是导致综合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

3主要结论与建议

通过新疆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测算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1994年至2009年间新疆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4.58%的水平上,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40.71%,说明新疆的科技投入基本没有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新疆科技投入贡献率从1994年至2009年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R&D经费投入在总体上保持24.08%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说明科技投入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GDP同比例增长。(3)通过DEA对新疆科技投入贡献度评价可知,新疆科技投入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非有效,导致科技投入的贡献度较低。(4)科技投入综合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处于规模效益递减阶段。说明新疆科技投入没有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没有达到技术最优和规模最优状态。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新疆科技投入处于贡献率低、综合效率非DEA有效且规模效益递减的现状,忽视此事实,盲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仅不会带来GDP的同比例增长,还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因此,应在现有科技投入规模下,加大科技投入相关方面的改革,明确科技投入目标,把握重点,提高科技投入的准确性;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科技资源的有效性,将科技投入有效转化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出;同时,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核算和监督机制,在科技投入前期进行及时有效的预算,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科技投入的清晰度,使投入的科技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媛媛孙慧单位: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同行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前不信任分包商的现象以及技术溢出现象加剧了风险的力度。公司组织结构日益呈现出逆垂直式的发展趋向,其中以产业化的模式最为明显,国际化的区域生产网络系统也逐渐成形。苹果、戴尔等电子通信公司相继把企业的精力聚焦在高收益与高风险的“核心项目”,诸如产品的标准界定、质量掌控、市场销售以及服务业务项目的整合等。此外,把产品的生产制造托付给合同的制造方,制造组装与品牌销售分离,让生产更趋近于终端市场,从而确保公司内部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实际情况以及迅速发展的组装技术脉络相一致。通过全球生产网络形式形成的新型国际化劳动分工,自然地承继了以往国际化劳动分工所具有的部分特质。新型国际化劳动分工的区分标志是产业间的分工,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类型是劳动密集型,发达国家则主要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继而构建起垂直分工特色化的国际分工系统结构。新型国际化劳动分工的主要框架结构是产品分工的价值链,据此形成逻辑化的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形态,从而促使生产分工的各个功能部门内部关系更加密切,空间载体之间的经济依赖性更为显著。在现代技术与产业发展背景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存在着属于自己的劳动密集型程序,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知识技术密集的流程、纺织服装产业相关的设计与创意流程。跨国企业在国际范畴中寻求如何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策略,并选择适合的组织与生产模式,不仅涉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还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流程的空间地理方位的转移,形成严谨的逻辑化的区域经济系统,在研发、管理甚至是销售等环节,都体现出了国际化价值链的趋势。

相关概念的界定

价值链定义。价值链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年)提出的。他指出,每家公司均是在设计、生产、营销、传递与辅助相关产品时开展的一系列项目的集合体,这些全部活动均能够通过单项价值链加以说明。公司价值的创造须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所构建,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基本性的活动与辅助性的活动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有生产作业、内部后勤、外界后勤、市场、营销以及服务项目等,而后者则主要涵盖有购置、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司基础设备等。上述各异却相互存在着关系的生产销售活动,即构建起创造价值的实时流程,也就是价值链。制造和销售分离的定义。本文中所指的制造和销售的分离并不是针对公司销售产品的范畴展开的区分,而主要基于国际视角来区分集团公司下各个分企业的职能与功能加以分离,也就是根据生产和销售的职能区分构建单独核算的职能企业。具体而言,生产公司专门负责的是生产与制造产品,营销企业专门负责的是产品的营销和市场,二者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与独立性的特点,通过相互协调配合的方式展开营销。区域产业链定义。区域产业链的概念定义代表学者是陈朝隆。他指出,区域产业链是指某类特定区域内所构建起的产业链条或是链段,是整条产业链在确定区域范畴的一种形态。他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深入地把区域产业链的定义加以诠释,指出区域产业链属于一类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机构,其运作与发展的主要规律与地区发展与产业机构运作的基本规律相关。不足的是,就有关区域产业链出现的层面而言,并未把产业链与区域产业链二者加以有效地分离。区域产业链的主要构成是被视作经济行为的主体链环,其链接方式主要是串接。产业链的流程是不同公司内部产业通过联系与缔结之后所产生的。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新型国际劳动也得以分工,并呈现出相应的区域经济逻辑化的特征:第一,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所具有的动力更为多元化。不单拥有数量丰富的低廉劳动力,同时涵盖了功能完备的市场吸引力、优惠的招商政策、低廉的土地成本、交通运送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贸易政策的改变等。第二,技术发展与全球化的向前推动深化了国际劳动分工的级别与水准。和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特征的新型国际劳动分工相较而言,ICT产业变成新型的国际劳动分工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新型国际劳动分工的一个核心推动力。第三,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日趋明显,电子信息与通信等在西欧、美日等国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后工业化为主的国家也面对着相似的问题,经过国际范畴的布局协调,维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实力,变成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区域的首选对象。第四,新型的国际劳动分工解构了以往只是生产制造流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推论。研发、管理、营销与服务等各个生产性服务业活动和生产制造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变成价值链创造的一个核心步骤而被纳入至新型的分工系统内。第五,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然而更为关键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球金融资本跨界式的流动,领先的交通运送技术确保国际价值链区域经济的合理配置,包括市场原料、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市场的国际化配置,从而提供更为完善的国际化生产网络系统。综而论之,新型的国际化分工系统体现出多层次化的特征,涵盖了多种产业及其产品在制造与销售方面的分工情况,同时也包括了相同一种产品中各个增值步骤的多个领域的分工情况,此类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国际化价值链中区域经济的多种分工的范畴、潜力与深度,同时打开了提高生产率提升与促进经济递增的新型格局,从而使得原先国际化价值链分工系统更趋逻辑性。上述研究系统构架的前提是价值链的总结以及商品链的定义,在此前提下辅以空间与网络等定义,从而在更为广泛的研究系统中诠释当下国际生产组织出现的新改变,形成当下全球化和区域发展分析的关键性研究构架。这种宏观性的构架正体现出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特点。

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的分离理论构建

建构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分离的理论模型。分析一个包括两个不同国际化区域的经济体单位,其中一个区域位于发展中国家,其表示参量为o;另外一个区域位于发达国家内,其表示参量为c。全部的经济主体兼具生产者(涵盖有品牌商)与消费者的双重角色,能够表达成生产方-消费方(或是品牌方-消费方)。假设经济主体的集合是一个连续统,全量表示成参量M,其中的区域o与区域c所表示的经济主体数量参量依次是Mo与Mc,且有Mo=Mc。而在此经济体系内有两类最终的商品x与y能够生产与消费,全部的经济主体均对它们有着消费偏好。出于满足消费的目的,他们能够自主性地生产或是由市场环境加以购置。结合相关的研究目标,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假设:商品x与y包括了两个生产程序,其一为制造组装程序,其二为品牌营销程序。其中,前者的目的在于生产产品,后者的目的则是销售产品。假设品牌营销程序所达到的功能是减少商品买卖的双方主体在交易时所产生的交易开支。须留意的是,若经济主体只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即x与y时,品牌营销则无存在的需要。反之,若生产方-消费方并不进行品牌营销,而仅仅通过专业品牌方加以提供,那么此时能够被视作生产方-消费方过渡至专业品牌方购置品牌方面的服务,此时即出现品牌服务的相关交易活动,此流程自然会出现交易的成本。学者庞春将此营销活动视为一类交易性服务,据此构建起一个内在分工的一般性均衡模型,并诠释交易服务的内涵。根据他的建模理路,本论文将品牌营销流程(相应的经济主体是品牌商)纳入到基础性新型的古典模型系统结构中,并依次用x与y参量(x与y均不低于0)来表示生产方-消费方对两类消费品的自给量参量,同时用xs与ys(xs与ys均不低于0)依次表示生产方-消费方对两类制造商品的供给量参量,用xd与yd(xd与yd均不低于0)依次表示生产方-消费者对两类制造商品的所需量参量。相应地,依次用r、rs和rd(r、rs和rd均不低于0)表示品牌服务项目的自供量、供应量与所需量参量。制造商品x与y(相应于制造组装流程)、品牌服务项目的生产关系式依次表示为(相应于品牌的销售流程,此处假设x与y两类制造商品对于品牌服务所提出的要求是一样的)o;x+xs、y+ys和rs依次所表示的是制造商品x、y与品牌服务产量的参量。此处须假设的是制造组装流程的生产效率的系数一致,同时固定化的学习成本亦一样,也就是依次的参量是φi与a(φi与a均大于0);品牌销售流程的生产效率系数与固定化学习的成本参量依次表示成ηi与b(ηi与b均大于0)。还假设如下:各个区域生产流程的生产效率系数存在着差异性,主要的表现是区域c就制造组装程序中对应着并不高的生产效率,至于品牌销售程序上则拥有不低的生产效率,函数式为ηo<ηc,且φc<φo。从而可以推导如下:(4)从上式(3-4)可知,区域o就制造组装程序而言拥有外生的对比长处,而区域c就品牌销售程序则拥有外生比对的长处。因为制造组装程序归属为低端的生产程序,品牌销售程序则归属为高端处的生产程序,因此假定制造组装程序的固定化学习成本少于品牌销售程序,也就是b>a,那么参量Lx、Ly与Lr则依次表示经济主体应用于x的制造组装程序、y制造组装程序以及品牌销售程序的劳动份额参量,就是专业化的水平情况。假设经济主体相应的禀赋制约性函数式表达为:(6)其中,上述式子中的px、py与pr依次表示制造商品x参量、制造商品y参量以及品牌服务参量r相应的价格。借助于柯布-道格拉斯型的效用关系式来表达经济主体效用函数式如下:(7)上述式(7)保证了经济主体所加以的多元化的消费偏好参量。为了使得便捷且没有失去一般性的特点,假设经济主体对于x与y的消费品拥有一样的偏好,也就是α=0.5。若并不是自给自足类型的生产方-消费方,即非自我供应品牌的服务,就须从市场购置品牌服务项目,那么此市场交易流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本论文表示品牌方-减少交易成本的参量是1-λ(λ∈(0,1)),其交易成本和提高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是相同的,均为厂方争取规模更大的市场、完成更多的利润方式,消费方向其余区域的生产方-消费方(包含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生产方)销售品牌服务过程中所制造出的单位交易开支,那么λ参量所表示的是此交易流程中所涉及到的交易效率。因而,品牌服务买方现实所获取的品牌服务参量是λrd。相类似地,表达生产方-消费方的参量是1-k*(k*∈(0,1)),包含有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生产方。替其他的生产方-消费方销售产品x或是y所出现的单位交易成本参量,那么k*表示此交易流程中所出现的交易效率参量。据此,制造商品x或是制造商品y的买方现实所获取的交易量是k*xd或是k*yd参量。可见,相同交易于区域中与区域内部的交易效率并不相同。假设因为存在着空间距离的缘故,区域中交易的相应效率超出区域内部的相同种类交易,假设相同种类的交易于区域中与区域之间的交易效率参量k*依次表示成k与k1,那么可以推出:0<k<k1<1。

综上分析,当下国际化生产网络研究面对关键挑战,是如何广泛地整合国际生产网络系统结构,并通过物质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优化。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论,即对于国际化价值链网络的研究,必须聚焦于公司组织管理抑或是制度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而基于关系网络的研究方法能够确保这种合理的国际生产网络分析,因为这种研究视角既不落后也不超越社会化程度。在涉及到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时,涉及到的理论有新经济地理、政治经济学以及行动者网络理论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价值链的区域经济是当下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制造组装和品牌销售分离角度来分析国际化价值链的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既梳理了有关价值链、区域经济以及制造组装与品牌销售分离的相关理论,也通过量化的研究进行模型的建构,从多方面的视角展开研究。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已经形成了多个成熟的区域经济体,本文的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陶琳琳 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下区域经济论文

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

“均衡”作为一个术语,最初来自于经济学领域,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沿用到教育领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教育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与统筹兼顾,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本质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因而兼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办学思路,在职业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关涉时间与空间、区域经济与文化、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多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大军过程中,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为、企业行业参与态度、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情况等因素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要关注职业院校内部与外部、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多维度协调发展。同时,这种均衡是动态的相对平衡,均衡为理想状态,常态为非均衡,遵循着“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轨迹。基于供求关系平衡原理下的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表现在资源均衡、发展均衡和布局均衡三大表征。资源均衡指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均衡配置。发展均衡表现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均衡,职业教育本身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的均衡。布局均衡是指职业院校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情况,包括城乡职业院校、区域内外职业院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东西部职业院校在数量上的布局均衡。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错位

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角色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和运行轨道等错位现象,反映在职业教育中,则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过多干预上。具体表现在,政府对本应由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确立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不必要介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扮演着全能者角色,政府对职业教育管得过多过死,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政府角色错位既与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扮演的全能者角色一脉相承,也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还与职业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还必须依赖政府紧密联系。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个别官员为个人政绩着想,总是或多或少高估政府能力,大事小事一起抓,最终既阻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自身也疲于奔命,效率低下;从行业企业上看,有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中受制较多,行业部门也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职业院校管得过多过死,职业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我们认为,政府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关联性,在职业教育由外延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同样需要转变管理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二)职业院校:思路失衡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请进来,走出去”,即通过与外界更加广泛的交流,以开放、灵活、发展的眼光开门办学。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职业院校过于依赖政府或主管部门政策性的规划,课程与专业建设按部就班,缺乏实效性,培养的毕业生与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本身的官僚化、行政化则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因为有政府近乎“溺爱”的支持,弱化了职业院校自身的免疫能力,无论是学校宏观发展思路,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固有套路,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均缺乏足够创新,职业院校逐渐成为向本科输送学生并成为本科院校的附庸,“职业”内涵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三)企业:动力缺失

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依存关系,不仅表现在人才供需上的依赖关系,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员工培训以及师生实习实训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由此,无论从现实发展还是法律规范方面,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与动力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才需求与评价机制上,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足,流水车间里的单纯体力活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反应灵敏上的要求,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员工岗前培训提升工作满意度,对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内在的支撑动力;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无论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职业院校都趋向于大批量、统一化,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特征和专业标识,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体现其固有的职业教育价值。

(四)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政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提升自我、扩大影响的重要办学方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有余,内容不足。如前所述,政府因错误政绩观的影响,在过多的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一定大事小事都能办好,最终受制于自身能力与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在参与多方合作过程中,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自身动力,甚至因为政府“强迫”不得不参与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则由于自身协调能力及影响能力有限,在开展政校企合作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多实用少。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一)政府在市场机制下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掌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理,职业院校资源配置也应在市场框架下通过自由平等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由此,政府需要改变角色定位,从宏观而不是微观上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在布局均衡上,政府基于信息与资源优势对职业院校在一定区域中的数量及规模进行总体把握,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均衡方面,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可以有方向性的向农村职业教育薄弱地区投放,从宏观上掌控职业教育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均衡方面,政府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平衡,同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职业教育退出机制,对那些缺乏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要通过重组、改型甚至破产等方式使其退出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保持良性竞争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

(二)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下的动态过程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想状态,遵循“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路线。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优先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地区分布上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加上因经验不足而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水平、区域数量等方面出现差异,职业教育呈现“非均衡”态势。随着职业教育质量与规模的逐步发展,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水平和数量上有了较大提升,向社会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开始与区域经济协调并行发展,呈现“均衡”态势。但这种均衡态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会随着社会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必须在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指标等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相应改变,职业教育又处于“非均衡”态势。职业教育也就在这种“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适应与调整,逐步成长与发展起来。

(三)“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特征使其发展具有多因素、广视角、宽口径特征,我们将与职业院校发展相关的政府、社会、企业行业及职业院校本身等四者综合考量,形成“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是,政府基于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将资源配置权限交给市场,市场依据供求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同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各种资源的供求关系均衡,其中包括生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一定区域内的职业学校数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等,影响供求关系均衡的因素有社会、职业院校、政府、企业行业等。我们将这四个影响因素称为“四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为“一体”。“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要求社会、职业院校、政府与企业行业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社会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是,社会通过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对职业教育及其培养的人才进行综合评价,影响甚至左右职业院校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进而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各种因素均需要在职业院校里经受检验,作为中心,职业院校需要综合各方资源和意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线,因此职业院校的发展绝非自我单向度前进,需要与外界进行充分的资源和信息交流。政府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起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制度、经费等杠杆对职业院校进行方向性调控。企业行业是人才的最终落脚点,既需要社会各界向企业行业提供为我所用的优质人才,企业行业本身也需要与外界保持信息交流畅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将职业教育置于社会大环境下,有利于职业院校扩展视野,强化办学能力,同时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从经济学角度认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固有含义,有利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平张艳艳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金融政策下区域经济论文

一、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

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区域货币分布不均。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其货币乘数较低,因此在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的算法下落后地区非配到的资金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缺少资金支持就无法进行当地招商引资以及各项基础建设,对经济落后地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发达地区本就有能力进行自建,再加上大量的货币被分配到这里,其建设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扩大,此消彼长的建设方式不断拉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二)再贴现政策

就目前我国再贴现政策而言仍旧不够完善,使用的仍旧是相同的利率政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的票据难以实现不同地区的同化,很多时候难以发挥票据的一些基本功能,例如票据的融资功能等。票据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这种想象尤为明显。经济落后地区难以实现融资,经济建设以及市场发展受到阻碍,造成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三)金融机构分布不均

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外资银行、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在东部发达地区银行遍布,银行种类多,数量也多。而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只能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带看到银行分布。金融机构的数量决定了当地的融资能力,由此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融资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发展以及地区建设上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常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当地企业以及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缺少银行的支持,对自建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而言想要获得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明显不太实际。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在经济落后区域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基于原先统一的金融政策造成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必须针对性制定区域金融政策,以此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构建,投入大量政策性资金。例如我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国家应该颁布区域性金融政策,首先明确当地政策性银行的首要职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应该被主要应用与区域经济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应该为地区预留相当一部分的建设资金共当地的区域建设,保证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资金。在西部地区建立专属于当地的金融机构,旨在为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例如一些当地的开发银行或者投资金融机构,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融资,保证稳定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二)完善经济落后地区金融市场体系

落后区域的经济水平建设不仅要为当地建立专门的金融组织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组建统一的金融市场,以此带动当地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分割,在东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国家有能力统一金融市场,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通过金融市场统一促进东部资金流入西部,在东部资金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实现资金在西部的有效利用。统一金融市场后还要在西部构建区域金融市场,提高当地金融市场的层次性,从而根据当地企业层次的不同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建设。

(三)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

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在宏观上掌控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加大对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助于中央根据区域发展的市局需求分配资金。另外中央可以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率、贴现率等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增加经济落后区域的货币分配量,保证其经济水平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我国目前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等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加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建设。

三、结束语

金融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已经在我国得到充分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水平明显高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为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可以颁布区域经济金融政策,为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缩小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作者:白翠萍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港口物流区域经济论文

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口,港口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港口物流是经济的一种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其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促进的作用,也可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涨,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就长江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言,其可以催生相关行业的发展,给泰州市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江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泰州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像交通运输、道路、高架桥、快速铁路等运输设施。在长江港口贸易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泰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匹配长江港口的实际需求。如果不匹配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很有可能会阻碍长江港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在快速发展的港口贸易需求下,泰州市城市基建必须紧紧跟随发展脚步,这样才能有助于港口贸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性。

二、泰州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建设

长江港口连接河海,可以实现综合运输,这也是长江港口重要性的集中体现。长江港口不仅可以实现内内运输,还可以实现内外运输,是联系我国中东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江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辐射范围也比较广泛,经过长期的发展,长江港口已然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重要港口,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江港口的规划建设中,要根据其港口位置、水深条件、水域环境、周边设施等加强规划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港口物流的发展。在港口规划建设中,如果没有根据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盲目构建规模宏大的港口,很容易造成资金、材料、设备、人力、物力等浪费,削弱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的资金储备。反之,如果港口规模较小,同样难以提升港口贸易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港口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港口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社会条件等综合判断,加强规划设计,在水深条件不好的地方,规划建设中小吨位的港口泊位,在水深条件良好的地方,规划建设大吨位的港口泊位。长江港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完善长江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长江港口规划建设成一个重要的物流、商业、产业集中地,有效缩短物流运输距离,最大便利地推动长江港口的发展。

2.发展集装箱运输扩充港口的运输能力

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集装箱运输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港口物流的运输能力,集装箱运输也已经成为大型港口物流运输的主要途径。对于长江港口来说,集装箱运输还不发达,集装箱运输量相比同类港口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长江港口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集装箱运输。目前来看,长江港口主要运输矿产、矿建材料等大宗货物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能够提升长江港口运输大宗货物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中转功能,进而实现长江港口的全面能力提升。长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相关统计来看,泰州市在运输大宗货物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总量可以占到总量的45%左右,但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只有不到20%,还有很大一部分提升的空间,可见长江港口要想真正迈进国际化的大港口,必须注重集装箱运输,提升自身的集装箱运输能力,进而在运输矿产、矿材料等大宗货物时,充分发挥长江港口的优势,在发展港口运输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港口的贸易交易量,并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协调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泰州市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3.用信息化技术来武装港口服务与运转水平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随着货物运输量的不断提升,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港口的信息化技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只有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港口的运转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港口的现代化建设。在长江港口的发展过程中,能否为客户提供实时追踪查询的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的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桌到桌”交换,将成为未来港口的竞争焦点。因此长江港口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互联网络,从而实现货物取、送、运、抵等多功能的查询跟踪服务,更好地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在长江港口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构建与企业的网络对接服务,加强货物装卸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港口装卸效率。

4.促进金融行业发展为港口经济提供资金保障

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二者的发展实际,注入一定量的资本、资金,通过资金保障与扶持来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构建和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根据港口城市的发展特色来开辟特色的贷款融资渠道,不断进行渠道建设,为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总结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贸易,港口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港口物流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港口物流提供充足的货源、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江港口作为中东部的重要港口,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规划建设,根据港口辐射范围、水深环境等,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港口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从而提升长江港口的综合实力。

作者:沈建单位:泰州市港久货运有限公司

区域经济论文: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论文

一、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国与国之间已经从更深层面展开了全面的竞争,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正直做到培养优质人才和重视人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外经贸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商务英语在专业定位过程中,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根据区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训方案和目标,更好的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

高职院校设置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祥光企业培养输送专业的英语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需要企业提供实训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找好搞好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设置及培养方案完善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松散,联系太少,导致企业不了解高校,高校也不了解企业,或者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企业没有信心为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实习实训等条件,企业和高校双方逐渐失去互信合作的基础,这直接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本研究设计并制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调查报告,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访谈,掌握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信息。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构想和具体思路

(一)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对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呈逐渐增加的态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推动校企合作,探索适应校企共同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的当务之急。

1.畅通人才培训、使用和成长渠道,扩大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高职院校和企业不仅在单位间合作,还可以互派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去对方的单位工作,并且进行经常性的轮流换岗,使得这样的互派工作人员实现动态化和制度化,让双方从外部和内部互相解对方,也可以在院校开办提供专业服务的校办企业,在企业设立类似教学形式的学习部门、兴趣小组对实习生或试用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平培训,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2.优化组合,调配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的职责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实习场地、工作岗位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二者的发展是互信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的关系和职责理顺,才符合双方的共同需要。

3.学校和企业建立联合机构,共同出资,共同监督

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协商,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建立责权分明的联合机构。从学生一入学一直到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整个过程实现全程监管,层层负责,让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整个过程完全程序化,使得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实现最大化。让学校和企业都得到实惠。

(二)教学课程的的设立

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有实用价值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是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有别于其他学科而偏向于实用型的教学。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成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课程的主要思路。通过聘请优秀的专业工作人员、有实战工作敬业的专家、行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环境对工作内容和行为体系进行调研和分析,然后进行职业能力的分解、组合,最后对课程进行定位,明确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估体系。

(三)建立见习基地,实行场景教学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最终是要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完全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场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根据行业和岗位需求,建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将系列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成一个系统。

(四)加强和区域政府教育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寻求政府支持

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是讲求效益的,企业是讲求利润的,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关注专业发展动态,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在专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参与专业建设研究,实现政府、经济和高职院校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全面联动。

(五)搞好专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教育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并且越来越普及,受教育的结果不仅深刻的改变着社会经济,也改变着个人的生活。商务英语作为新生的实用型专业,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多种渠道与地方各个部门开展交流合作,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发展完全融入到地方社会。

四、总结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其表现出的巨大的发展潜力确是不容忽视的,应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确立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动手运用能力;实现学校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精确把握对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力推广实践教学,推进校内实践项目建设;扩大社会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来辅助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实现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同步健康发展,达到双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和合作共赢。

作者:申霖康宁卢振军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

1引言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快乐指数,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在这一治国思路的影响下,国民收入可以用来支配用于购买基础生活物资之外的收入占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国民可以用来休闲的假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区域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改善,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逐步增强,同时对拉动当地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距离旅游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如何借国家发展旅游、建设边疆的良好势头,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而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内蒙古成为我国旅游强省,是未来内蒙古旅游产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区域旅游形象的理论概述

2.1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可以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的具体形态,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域形象是区域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在人脑中形成了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是指区域内旅游的相关服务和景色给旅游者留下的感知形象。

2.2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主要通过区域内旅游景观的整体印象、旅游基础设施印象、相关服务印象以及区域内旅游文化的印象所共同构成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在社会媒介上的广泛宣传,将其旅游形象传递给广大公众,从而在其心里留下印象,最终对其旅游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游客到达区域旅游目的地后,其客观形象会对其主观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游客会将这种印象再反馈给区域中,从而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改造。同时这个过程是不断周而复始的。

2.3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包括旅游者原因、区域旅游目的地原因、信息原因以及外力原因共同构成。

3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1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

尽管内蒙古发展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内蒙古旅游资源潜力深厚,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资源、群众有愿望、市场有需求的条件下,内蒙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扎实有效地实施“旅游兴省”战略,不断完善设施、提升品位,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内蒙古旅游产业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上涨。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9万亿元,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入境游旅客明显增加。随着内蒙古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如离境退税等政策的出台,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再加上新的国际航线不断开通,内蒙古各旅游景点入境游客明显增加。

3.2旅游对内蒙古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旅游产业,辅助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内蒙古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旅游包罗万象,可以开发的方向点非常的多。比如自助烧烤、绿色养生、放牧生活体验等等。这些方向上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的资金,这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内蒙古当地的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为区域,以家族为主体开展的。每个旅游接待的实体多数都是一村的牧民。他们向客人提供导游、饮食、居住、烧烤、放牧、渔猎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赚取较高利润的经济现象。这对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改善了内蒙古区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内蒙古地区推动旅游产业,就要有能够吸引旅游消费者来旅游的优良环境。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地方还是当地的牧民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主观积极性,来建设和改善当地的环境。地方政府将会乐于将财政支出投入这一层面。而当地牧民也将会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群策群力,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参与建设。这是由旅游业的特点而带来了益处。而这样的改变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卫生、医疗、交通、通信、居住、商超购物等物质环境和绿化、环保、等软环境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4)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旅游产业地的软环境必然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具体细节,从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在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着影响。在我国很多的旅游城市,市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以后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实际利益,也因此产生了全民共建发展旅游的主观积极性。由此可知,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努力保持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1保持稳定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要避免发生同质性。因此在对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之前,必须对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来说,草原旅游和民俗旅游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宣传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2制订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要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为基本原则,以建设名牌景点、开发旅游精品和组织特色旅游为重点,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旅游强省”的宏伟目标。同时各级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做好规划,加大力度对主要景区景点进行综合整治及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管理要保证交通要道的工程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其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于相贤单位:河套学院

区域经济论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论文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技术。掌握某一领域尖端的技术是企业运营的秘密武器,目前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以技术垄断为主。实现这种垄断形式的最主要条件就是拥有掌握具体技术的人力资源。利用技术研发新型的产品,以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是拥有专业技术。根据对我国的技术工人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现在我国对高级技工的需求是巨大的,每年的短缺数量高达十万。当前,地方政府每年都将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争夺高科技人才上。由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地政府逐渐转变观念,开始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培养。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最有效的培养人力资源的方法就是教育。所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建设力度。落实到各地政府,培养本地的人力资源周期相对较短,见效较快。因此可以说,做好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当地人力资源的连续性,从长远来看,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素质。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由于全球范围内开始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往那种单一使用经济资源的模式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资源稀缺,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过,若是可以合理利用人口,就可以将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口优势,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众多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中,浙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其土地面积有10.55万平方公里,在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不多,不过却成了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根据历年来的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居全国首位,那么浙江要如何保持当前的经济形势,并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全省人口优势,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分析,对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员中的比重进行OLS回归分析,最终得到的DW值是0.14。这个数字表明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同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员比例有直接的关系。保证了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才能确保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从以上的论证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未来,经济得到增长后,地区会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入,继而增加高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对上述的分析进行总结可以知道,人力资源可以强有力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证明了人力资源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

建议通过协调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对于如何培养人力资源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讨论:

1.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努力改善人才质量,增加人力资源数量。还是将浙江省作为案例,虽然拥有著名的浙江大学,但也应当注意建设其他重点大学。大学是培养区域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政府部门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就业机会,给地方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创造出合适的工作环境,防止出现人力资源的损失。学校可以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有目的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令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能够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2.大力引进外省优秀人力资源。只是依靠当地拥有的人力资源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地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往往会受到区域限制和平台限制,使得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所以地方政府应当吸引外来的人力资源,注重引进高端人才。为外来人才提供完善的发展平台才能吸引人才,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应该重点发展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这样才能有利于人才集聚。除此之外,对于人力资源也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但是人力资源的增加也会给区域管理增加压力。所以,地方除了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应当注意管理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最终让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推动第二、第三产业。以往占区域经济比重较大的重工业作为第一产业,要想实现生产率的增长和利润的增长就得增加资本投入。二、三产业需要的则是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源。历史证明了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一产业逐渐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各地地方政府逐渐削减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中国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需要加快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逐渐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区域经济要想平衡稳定发展,就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我国的现状人力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地区都存在落后区域,这些地区的基础建设往往不够完善,工作环境恶劣,导致人才流失,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最近几年,城市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急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政府部门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长效机制对于扶持农村地区经济而言是必要的,适当的协助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善人力资源吸收机制。

四、结语

中国处于经济结构的变革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愈发强烈,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同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贡献最高的一环。各个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下,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力度。随着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加,区域经济得到了增长,继而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培养。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协调稳定。

作者:郭会丽单位:河南郑煤矿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