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7 03:26:49
导语:在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西部地区高校的社会工作,不仅在教学与实践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例如社会的认可度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下、师资力量薄弱、实习机构短缺等问题,同时也不利于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社会工作的同步发展。本文在优势视角下发现西部地区更多的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与沿海地区社工机构的合作,为西部高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认同感;社会工作;实践;资源整合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与探索中不断寻找着适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在国内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已在中国多所大学里陆陆续续地出现。全国已经有超过260所高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超过一万名的专业学生毕业。从最初社会工作不为人知,到现在国家把社会工作纳入专业硕士的范围,并且与学术型硕士享有同等地位足以看出社会工作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整体而言,当前很多高校在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进程中都面临着教学师资匮乏、专业实践教学难的困境,特别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这些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引入的舶来品,最先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获得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先从理论开始,再带动实践的展开,即“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1992年云南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2000年西北大学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生,这是西部地区最早开办社会工作的两所学校。在2000年时,西部地区只有三所学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到2005年时发展到近30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再到今天,西部地区已有诸多学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西部社会工作教育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部社会工作教育的快速发展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供,社会工作作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专业方法,逐渐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社会工作虽在西部地区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西部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无论是从教学还是实习,西部高校和东部、中部的高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二、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教学与实践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的认可度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已在各大高校中出现,也已经有了几批社工专业本科的毕业生,但由于社会工作是一门外来学科,在大陆的发展时间短,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还是很低的,对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专业价值以及专业方法都不甚了解,更有很多人表示对社工闻所未闻。与此同时,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很弱,除了社会上存在的社工机构,政府并未设置专业的的社工部门与职务。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被一些有类似职能的政府部门和一些政府组织包办代替,使得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认可度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高,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就比较少,价值观念转变较慢,特别是西部地区。不止是社会人群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部分高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也比较肤浅。这主要表现在虽然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学院乃至学校考虑的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与扩大生源的问题。同时,大部分社工专业的学生对社工专业的理解有偏差,对自我专业的认可度也较低,看不到自己所学专业何时能走向春天。在2011年于娜对西部地区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时发现,只有3%~4%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了社会工作专业,其余96%~97%的学生都是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因此,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社会公的认知还是比较少的,甚至有的学生有抵触和不满的情绪。
(二)专业教学师资与实验室设备的匮乏
在社会工作发展尚不完善的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的科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进步,在经济欠发达、社会教育事业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高校虽在教师培养与吸纳专业教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整体水平仍不高。很多高校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许多都是由社会学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来替代社工专业教师。教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界定没有明确的概念,讲授的很多都是社会学的专业知识。社会工作是一门极强调专业价值理
与专业方法的学科,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到长期的社会工作训练和熏陶,甚至连短期培训也没有,在自己都搞不清楚社会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教学,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不利于社工专业学生对于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及专业技巧的掌握与吸收。学校方面也缺乏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开展的支持,导致学院缺乏教师培训的经费与条件。
另一方面,西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表现在学校或学院对这个专业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模糊。一些高校不具备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条件,未考虑社工专业特殊的办学条件,凭借着主观愿望就开设了这个专业。因此各个高校在师资队伍、教材选择、实验设施的配备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都显得很薄弱,甚至很多高校并未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室。这些都不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
(三)实习机构的缺乏
由于社会工作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通过实践才能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获得个人情感体验与经验积累,才能让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三大专业方法进行全方位的体验,进而形成专业的价值理念,明确自身的专业精神,所以开展社会工作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中国,专业的社工机构除了在深圳、上海开设,剩下的只有北京。西部地区没有专业的社工机构。社工专业的学生只能靠去社区、民政、工青妇等部门实习,也有去ngo、npo组织进行专业实习的。何况这些民间福利组织、非盈利性机构数量又不多,自身的发展水平又比较低,需要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很难满足实习生的需要。短期内在这些非专业机构与组织实习,并不能得到单位的肯定与重视。同时,学生在实习中感到学无所用,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在实习中得不到应用。另一方面,学生了解到实习机构的非专业性运营也对社会工作失去了信心。
虽然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度较高,但是由于容纳空间有限,职务比较少,况且部门职位需要进行重重考核与筛选才能胜任,又增加了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四)实习督导的欠缺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可能都觉得不会太难。但要协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理论实践于具体的助人实务中,并且建立属于学生自身的实务技巧,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督导人员有计划的安排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实际上,社会工作督导早在十九世纪初已经开始。西方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历程都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在当中的重要性。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当迅速,目前已有超过二百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西部高校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师很少,受过社工督导训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在机构中,督导的选择也是随机的,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选择性,并且这些督导也是缺乏专业训练的。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第一批督导是政府从香港购买的,因此缺乏相应的健全成熟的督导机制,西部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三、对西部高校社工教学与实践的资源整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有诸多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显现出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不成熟,在教学与实践方面面临众多的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应该在教学与实践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从而更好地配合社会的转型。
(一)西部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西部不同高校的不同教学与实践的缺陷,可以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互助和资源共享。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进行专业教师互聘与实验室的观摩,进行优势互补,这样可以改善一些学校专业教师不足与教学状况不好的情况,也可以加强不同学校之间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对于不同省市的高校来说,可以积极筹备学术交流会,实现学术资源共享。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社工专家或学者来讲学,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二)在校内发掘资源,加强对社工师资的培养和实验室建设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资源有限,在社会工作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西部高校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资源,为社会工作的学生提供平台,进行实际训练。
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着环境适应性问题、情感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问
题逐渐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开展很多社工活动。例如,开办心理咨询、小组活动、个案工作和社会调查等。这些项目与活动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压力,还能促进社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专业认同感。同时,学院与学校应提供更多的经费用于社工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实验室建设,以便为社工专业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与实验场地。
(三)寻求与发展较成熟社工机构的合作,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东部沿海大陆地区的社会工作虽不如香港开展的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适应能力也比较强,社会工作性质的机构与社工专业机构逐年增多,开展的社会工作已初见成效,发展较内陆地区要成熟许多。目前,深圳有36家社工服务机构,社工从业人员预计在2012年达到5000人以上。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开办的较晚,机构中有一部分社工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机构急需专业的社工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这也为西部高校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学校或学院首先应该做出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与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尤其是起到领头作用的机构的合作。由于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一直处于扩展的趋势,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欠缺,这种合作为今后西部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在沿海地区社工机构的就业提供了可能。这种合作不仅是单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也能让沿海地区的社工机构了解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的教育状况,为后期更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促进与香港地区高校的交流,健全社工督导机制
在中国,香港地区因为沿海,接触外界事物较早,再加上经济比较发达,社会事业发展快速,最先从西方引进了社会工作。香港的社会工作从初期的慈善事业开始,已有100多年。作为专业化和政府的一项工作,也有了30多年的历史。香港社会工作人员数量多,素质较高。香港总人口约580万。社工人员就有8120人,占总人口的1.4%,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相上下。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地区,不仅在模式与应用方面值得借鉴,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开展方面也大有学习之处。
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落后,信息的传播方面也很闭塞,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想要改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的处境,就要积极寻找出路,争取与香港地区的高校建立联系,尽可能多的输送一些学生过去交流。社会工作本身就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这种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在香港发展的环境背景,从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经验,以便西部高校借鉴其可取之处。
(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借用政府拥有的社会资源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权利、有义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必须的帮助和支持,让社会成员不因为自己或者社会的原因陷入不可复加的地步。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管理和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在中国,由于现实中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几乎掌握了社会的所有资源,因而政府更具有责任和义务来提供案主所需的必要社会资源。我国现在相应的部门都有相关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部门,它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我国的民政部、民政厅和民政局更是主管社会救助、慈善、低保和优抚等公务的机关,这里蕴藏丰富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必须先要了解各种救助、补助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规定,法定程序,申请资格等,针对案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向有关部门申请,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与检验,更是该专业大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之前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机会,实习教育的成功与否或者充分与否直接关系专业的成熟和实习者的成长。本文尝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分析医科类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育,希望能客观的直面我们的现状,扬长避短,发挥实习的真正作用,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事业增光添彩。
关键词:医科院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医科类院校已经增至八所,高等教育者一直都在试图提高办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习教育的质量。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系作为我国第一个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医科类院校,在实习领域也进行了开拓式的探索。
一、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优势
(一)依靠丰厚的医学资源,社会工作实习优势日益突显
出身医学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医学资源,凭借着多年的医学办学模式,该专业采用“医学+社会工作理论+实践”的办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临床解剖、护理基础、基础医学概论等课程丰满了课程体系,在教学设施、实验场所、实习医院、学风建设等方面都与医学专业的办学背景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既具有丰富多样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又拥有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辅之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在众多的实习领域中,附属医院也成为主要的领域之一,已经与该专业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实习机制。
(二)乘借上升的社会需求,社会工作实习领域拓宽加深
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之一就是能够凭借专业的理论知识,评估出案主的需求体系,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满足层次不同的各类需求。需求的满足永远是事物发展的潜在驱动。而如今由于社会转轨换制,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要在专业的第三方组织内消化,正是这越来越显现出来的社会需求有效的促使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使得社会工作实习的领域逐渐的加宽加深。如今该专业的实习领域已经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群众组织有共青团、妇联、工会、老龄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等,更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来接纳社会工作的实习生。因此,社会工作也逐渐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三)依托政府的推波助澜,社会工作实习形式日渐丰富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部分指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加之,各省各地相继推出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和社会工作发展项目,项目购买、服务购买等都丰富了社会工作的实习形式。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还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计划,共同建设实训基地,都给社会工作实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差距
在看到社会工作实习经过艰难探索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客观的分析其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将对该专业的发展更付责任感。
(一)实习的边缘化
社会工作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着边缘化的现象。
1.与医科类专业相比,其实习机构对于实习生的目的、技能、知识、期望等均有着相对完整的概念与认识,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的上述问题则模棱两可,导致无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还是学校都需经过较长的时间与实习单位相磨合,增加了实习的时间成本与风险成本,同时也导致实习机构在思想上也有意无意的边缘化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
2.与专业的理论教学相比,实习环节所涉及的人员、机构比理论教学复杂,沟通与实施的成本偏大,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先行、专业滞后”这一特殊现状也加深了实践教育发展的负担。造成了很多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无奈之举。
(二)实习督导无力
实习督导在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力量,近年来,实习督导过程呈现以下问题。
1.学校督导力量薄弱
虽然我国大陆高校最近几年都尝试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理论素质,但现状是目前大多数实习督导均没有实践经验。
2.机构监督视角功利
实习督导中另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就是机构督导。而目前能够配备实习督导的机构数量并不多,即使勉强配备,也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在专业上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而且,机构也有自身的运作需求,往往从比较功利的视角上要求实习生的实习,他们更愿意从机构的经济角度而非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培养实习生,这也牵制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在实践中整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实习的效果受到影响。
3.两者缺乏沟通机制
联合督导是目前很多学者倡导的督导机制。笔者认为想要发挥其联合力量,有效的沟通是关键。而目前我们很多机构与高校督导的沟通停留在表面的诸如对实习生的考勤、实习成绩的评定等方面,而最需要沟通的如实习形式、实习内容、实习效果、实习的专业性等方面反而沟通很少或者达不成共识,这也成为阻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一大瓶颈。
(三)实习“过度专业化”
在这几年的追求实践教育专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的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强调个案、小组、社区活动本身,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只对案主的临时或暂时需求负责,而忽略了案主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只对实习要求与过程负责,忽略了案主潜能的充分挖掘。这种做法是目前实践教育权衡的结果,实习生以准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加入机构,试图从强调其专业性来与一般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加以区分,好像不做个案、小组就不是社会工作,过多的强调了实习的手段与形式,而忽略了社会工作的性质与目的。
三、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反思
(一)实务与务实之思考
实务性自社会工作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崇高的地位。或者说西方社会工作的诞生就是建立在长期的社会实务性基础上,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社会工作教育自始至终坚持的专业性基础。现时下的医科类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面临一个实习单位注重务实性这一非专业问题。在实习机构看来,接受实习生无非是能够为我所用,加之目前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上并未获得接受和普及,尤其是在医院的实习生感到在医院实习的边缘色彩非常浓厚,医院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是否掌握一些医务常识而非社会工作方法。这或许是市场的选择,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社会工作如何能够早日发挥其专业的优势服务社会,让社会工作的实务性与实习机构的务实性能够有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二)学术与实务之思考
社会工作的学术性与实务性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不能回避、相互依存的问题的两个方面。学术性可以增加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色彩,而实务性则是学术性能够更加务实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轻实务”的导向,致使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相关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解决。
(三)数量与质量之思考
实习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实习内容的数量与质量都必须成为我们实践教育工作思考的问题之一。由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政策导向及社会需求,使得社会工作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习生将要在机构寻求成长得到锻炼。实习机构的开拓是越多越好,还是在有限的数量下追求机构的质量为重,需要我们认证。我们国家要求高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时数必须达到800小时,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内容上有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监督。否则单纯的数量上的要求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四、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出路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转机
政策的支持上,2006 年10 月11 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些方针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实践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及各项配套制度出台也将给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提供新的契机。目前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瓶颈的突破,不但依赖于政府医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工作教育者的身体力行,更需要有一个“有困难、找社工”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医疗服务体系中,需要树立一种强调医患关系和谐、注重全人医疗和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观。
(二)专业责任感的坚持是关键
由于专业定位的原因,医科类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多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跟医学相关的课程,实习的领域也延伸至各类医疗单位。这就使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那就是我们始终都要坚持的专业责任感的教育必须随之延伸。
对于学生来说,到了医疗机构实习,并不意味着要全面熟练的掌握医学知识,而在于通过对医疗体系的思考,如何让社会工作这一看似植入的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于实习单位来说,要接纳来自社会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改变以往的完全以医院为主、实习生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旧实习观念,把医院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工作的专业责任感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让实习生成长的环境与机会。
(三)实习联合督导的建立是趋势
笔者曾赴瑞典考察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发现在瑞典,担任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都是专门的专职教师,他们本身并不承担社会工作教学任务,只负责实习过程的监督、实习机构的建立、实习计划的制定、与实习单位的协调沟通等,而且都是专业社会工作者。
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医科类院校社会工作实习督导都由专业教师兼任,这是由特殊的高等教育现状导致的,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擅长理论教育,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习教育训练,也没有专门领域的实务经验,导致他们在实习督导过程中压力倍增,同时实习生的督导需求也得不到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的学者提出的联合督导机制,便是一个很好的权衡下的选择。
(四)资源联动的能力是活力
医务社会工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环节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纯把实践教育独立出来讨论也是不科学的,在实践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理论教育的欠缺。注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能力建设,培养他们建立资源联动的能力应该成为实践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努力方向。
由于社会工作由西方引入,我们国家的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又一波三折,使得教育界存在一种趋势,那就是不遗余力的宣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伦理,像学者周沛指出的那样,专业化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强调方法的专业化、机构的专业化以及人员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社会事务性工作的主要特征,存在着过度强调“专业性”的情况,表现为,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社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忽视了其他学科在助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过于强调其在服务中的功能,致使社会工作专业“曲高和寡”略显“孤立”。这也给我们的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提供了一个启示,资源的联动,不应成为社会工作“去专业化”标志,恰恰是社会工作能力建设的表现之一。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其本质属性是实践性。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特征使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职业伦理,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际,构建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对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社会学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理论教学能够基本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还极为薄弱。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中,笔者以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近八年的实践教学为依托,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评估与反思,力图梳理和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有所裨益。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始建于2008年,实验室刚刚建成,实习基地基本落实,在此种情况下探索适合我们地域、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的摸索与学习中,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并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全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是指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里,全程专业见习与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抓好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全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分阶段,梯度式实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认知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社会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均不高,因此,我们的生源90%都是通过调剂来的,因此,在大一第一学期,我们主要通过组织“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加强新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新生适应性小组的工作者由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学生担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各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新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更能够锻炼大三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知识技巧的能力。通过大一第一学期“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概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新生已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这是日后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在大一第二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法院和检察院的矫正中心以及妇联等相关机构,初步了解这些机构的运行机制,与服务对象进行初步接触,了解机构社工在提供服务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初步认知,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认知基础。
(二)课程实践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引入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本专业教师采取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课程实践比例。除了基础理论的讲授外,其余部分教师在课前采取小视频的形式将教学重点难点在网络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内化基础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景式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社会工作实验室是一个以教师讲授、角色扮演、现场案例分析和监测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设备和系统,它作为社会工作钻研教学、科研、实务的重要一环,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有着极为突出的重要性。①在社会工作实验室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标和设计,进行角色模拟,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督导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导。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验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
(三)课程实训
在学习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基础上,大学三年级的学习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特殊领域的服务对象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分支社会工作的课程的理论讲授部分主要是围绕服务对象的特点所展开,其余的课程时间均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相应的政府职能部分进行观摩、实训,使学生尝试扮演社会工作实务者的角色。只有深入社会,接触到真正的案主,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
(四)综合实习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并对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有了较深的领悟,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专业服务的条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紧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在学院规定的实践课基础上,逐渐扩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开展为期近一年的综合实习。我国南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较北部更发达,获得国家资助的力度更大,而且社会工作机构较多,因此,我们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将学生输送到深圳、上海等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综合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有效的督导,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要求,机构的运作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都有了经验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人,多人具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理论知识能力相对较强,实务能力不足。在课程实践环节,虽然社会工作专任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讲,由于师资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对实验室教学的研究不足,因此对于实验的设计缺乏整体上的建构和整合。在综合实习部分,由于实习单位与学校较远,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形式进行沟通,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督导。
(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设计不足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虽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各分支社会工作等实务课程设计当中均包含实验室实践部分,但是教师都是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主要围绕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缺乏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缺乏,导致学生缺乏对于个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整体认知,无法灵活恰当的运用技巧,难以形成知识和技巧的有机整合。
(三)缺乏自营的社会工作机构
由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只有多样的实习基地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基地的类型应该包含政府相关职能部分、社区、群体组织等。但是,在北方地区非政府组织和福利组织较少,且发展水平有限,并且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较少,因此能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有限。目前,辽宁省共有6所高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其中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先后建立了“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仅是锻炼学生技能的场所,也是服务教师教学,配合师生科研的平台,因此,自营社会工作机构的缺乏,对我们实践能力的锻炼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四)实践教学缺乏制度化规范
通过近八年的探索,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明显滞后,例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步实习和集中实习的统筹和安排,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等工作,缺乏制度化的形式使其固定下来。由于地域性限制,缺乏充足的实习机构,我们在毕业实习阶段主要采取集中安排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对于集中安排的同学管理较为方便,而分散实习的同学的监管相对困难,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实习活动的质量很难保证。
三、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提高现有师资的实务能力
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运转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情况下,面对现有师资薄弱的情况,我们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相关政府职能部分、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者走入课堂,讲授实务经验部分,并作为学生的课外督导老师,并要求现有师资在相关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丰富实务经验。在综合实习环节,建立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和机构指导老师的联动督导制度,明确督导职责,制定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督导的考核方案,确保实习质量。
(二)部分实验课程单独设置,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教学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十分重要,部分实验教学应将其列入实践教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打破实验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观念。基础方法和技巧训练的实验部分可以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应该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实习整合各门课程的助人技巧,突出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多层次、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室教学中,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教研,集体攻关,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合作的实验室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展开,可以在校内招募案主,或在校内策划和组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三)建立社工机构,国际化办学,拓展类型多样的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学生的成长必须借助实习机构为平台,进行个案、小组、社区等全方位的专业训练,以获得个人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进而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确立社会工作的职业精神。②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进一步积极争取资源建立兼顾研究、教学和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专业平台。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发展较快,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搭建国际实践基地,激励并提升学生的专业热情,接触和学习前沿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教学制度是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得以规范执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使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生实践考核制度和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成立负责管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机构的成员可由既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机构可以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管理;选择、联系和确定实践教学的单位与机构;解决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作者:单晓竹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退休后老人的生活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逐渐脱离了社会大众群体,变成了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模式,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于社区的认同感较低。本文以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社区发展式教育为落脚点,通过举办“最美阳台”花草种植小组活动,促进老年人交流、分享种植花草的经验,加强沟通与互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利于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花草兴趣小组;发展式教育
一、老年人社区生活现状分析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和空间逐渐缩小,特别是退休后,基本上缺少和之前同事联系,沟通交流更是少之又少,主要以亲属人际关系网为核心,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与邻里关系比较生疏,人情往来较为淡薄,与社区等地域组织的关系也并不密切。在现实社会中,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因无事可做而精神生活多半空虚,多数老年人希望能够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活动,发挥余热,以增强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和丰富业余爱好,从而提升老年人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X社区老人每周参加社会工作者开展智能手机课堂的活动,丰富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便捷老人间的沟通。在此基础上,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强,由于长期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一旦“黑匣子”打开,会涌入比以往更多的空虚和萧条。亟待举办一系列活动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生活需求,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举办各类兴趣小组,乐器、戏曲分享小M等,为老人搭建一个共享平台以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
二、花草种植小组活动概况
(一)前期宣传
X社区是西安市的模范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利用社区公共平台,大力宣传“花草种植”小组活动人员招募的信息,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宣传栏等多种方式信息。同时社会工作者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大量调研,充分了解老年人生活中的真实需求,社会工作者制作海报、宣传彩页以及横幅,在社区内形成360°无死角的宣传网络,吸引大量社区老年人前来咨询。
(二)人员招募与遴选
前期报名的人员有40个,通过对花草爱好者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了解,经过慎重筛选,选择了20名作为本次活动的成员。建立“最美阳台”微信兴趣群,邀请组员、社区服务者和社会工作者加入群聊,将微信群作为消息推送的主要渠道,积极号召组员进行沟通讨论、分享经验。社会工作者统计了20位老人所需的花草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公示。
(三)花卉发放与种植培训
1.花卉购买与发放。社会工作者前往西安市花卉市场询问价格,进行三家比价,确保花草品种价格合理、优惠,若出现部分花卉缺货,应和组员积极协商更换,以组员的意愿为先,做最终的确认。给每盆花草标注品种,组员姓名和宣传语等。提前3日在微信群中通知领取的时间、地点,做好领取花卉/盆栽、肥料领取单的登记,并对每位老人及所领取的花拍照存档。
2.花草种植培训。社会工作者邀请花卉店老板组织2-3次花草种植培训,讲述不同夏季花草的特点及管养方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有以下几点:(1)花草种植注意事项,如光照、施肥、浇水、通风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花草的生长。(2)高温季节植株容易徒长,要及时进行修剪,修剪主要是进行摘心、抹牙、摘叶、疏花、疏果。(3)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夏季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施肥后次日要注意浇水等。
(四)“最美阳台”评选活动
社会工作者经过多方调研,制定评选条件和细则,要求环境卫生整洁美,布局合理设计美,养绿护绿风景美。通过微信公众号“最美阳台”评选活动信息,收集成员“最美阳台”的图片、文字资料,开辟专栏、网页,进行同步跟踪报道,邀请专家评选和网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最美阳台”10个及优秀奖若干,赠送纪念品。
三、花草种植小组活动实践探索
(一)增强老年人社区参与及认同感
活动期间,不少社区老人通过电话来访、微信咨询、公众号留言等形式向社区咨询活动进展情况,交流参赛情况,对本次活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网站上交流阳台布置、植物种养心得等,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我们应该重视与老年人的心理互动,不但能够减轻他们的失落感,而且能够为社区提供宝贵的经验财富,加强社区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工作,让老年人在老有所乐的同时发挥他们老有所为的作用,提升社区管理的质量。
(二)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
通过举办“最美阳台”小组活动,进一步倡导了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发现很多老年人为社会做贡献的热心犹在,能积极的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而依靠老年人兴趣爱好建立的花草种植小组,让更多老人实现了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的梦想。不仅转变了老年人单一的生活方式,增添了生活情趣,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同伴支持和社会支持,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
(三)共创绿色家园,强化绿化环境意识
呼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开展家庭阳台绿化美化活动,以扮靓居民家园为起点,让城市美化与家庭美化相互促进,提升居民的家庭生活质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增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广泛引导家庭树立绿化美化环境意识,坚持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努力营造“户户参与绿化美化,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小家庭的“绿色”文明促进邻里、社区的文明,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绿化文明。
四、总结
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建设“最美阳台”活动,改善家居环境,推进绿色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和谐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共同促进和谐社区的绿色发展,进而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绿化的价值导向!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自得其乐,同时能够关爱到身边的亲人及朋友,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摘 要】有效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对提高社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工专业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意义。项目教学法和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一致和融通之处。在社工专业实践教学中,把握好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最终达到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有效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立体化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编号:201202005)研究成果。
我国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的高校共有255所,与其他专业不同,社工专业的知识只有通过实务训练,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领悟、运用和熟练。一名合格的社工专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和角色素养也只有通过参加规范、系统、有效的专业实习才能得以养成。因此,专业实务训练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成长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必要前提。只有通过有效的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才能使社工专业学生对知识、能力和角色素养融会贯通,才能成为合格的社工人才。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是提升社工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关键。
有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
有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是指追求实践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即应该能够使社工专业学生三个学习阶段得到整合:一是认知阶段,使社工专业学生学会像专业人员一样思考。认知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停留在理解和认知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认知是基础。二是行动阶段,使社工学生学会像专业人员一样行动。在面临社会工作任务的时候,一个专业的社工人员不管他是否已经拥有足够的信息,都要准备好去行动、去执行、去实践。三是人格阶段,使社工专业学生学会思考,以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去行动。社工专业人员不仅要理解和执行,还必须有价值观、道德高尚和社会责任感。一个对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内容理解得非常透彻的社会专业人员,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素养,就是严重的缺陷。所以,有效的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是能够教学生去理解、去行动以及将认知、践行和价值伦理三者整合在一起的实践教学。只有使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角色素养都得到统一和一致提高的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方才是有效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整合性,是能够将学生的认知、行动和价值伦理集合在一起进行提升的过程,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方面得到了提升。二是综合性。它打破了社工课程之间和社工知识及能力培养的界限,综合运用社工专业的各科知识和技能。三是长效性。社工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社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社工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社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
从有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来看,可以说目前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原因并不在于各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相反,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性质,各院校都有明确的认知,都是相当重视实践教学的,体现在实践教学课时在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总课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重中之重的同时,也是一直难以突破的难中之难。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工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弱。由于社工专业在大多数高校都是在近十年内新办的,师资队伍本身存在问题。大量的社会工作教师是从其他专业刚刚转行过来的,不仅缺乏社会工作理论素养,也缺乏对社会工作实践环节的基本了解,对社工专业的实践大多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第二,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机构数量有限,难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和督导。第三,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接触到真正的案主,在四年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可能没有真正开展过专业的、对案主的社会工作。第四,实践教学课时有限。虽然,各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都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但相对于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需要而言,实践课时仍然不足。社工专业的实践课时一般由包括在课程课时内的实践课时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实习课时组成。但这两种实践形式都不是长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社工专业素养培养有较大的局限性。上述这些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会面对的现象;另一个方面也构成了实施有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所必须面对的前提背景。这就要求社工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正视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客观困境,e极探索符合有效社工专业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与有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契合点
项目教学法也称基于项目的教学,最早见于1918年美国教育家Pilpatick所撰写的文章“Theprojectmethod”中。1935年,德国学者petersen和杜威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项目计划――基础与实践》的论文。随后,项目教学法在欧洲教育界获得重视,被企业和应用型大学看作是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作为典型的教学方法加以推广。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是管理学中的项目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运用,具体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制订计划,借助多种资源开展一系列的调查、观察、研究,通过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1.目标上的契合点
项目教学法与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在目标上有着一致和融通之处。项目教学法打破了课程之间的藩篱,将不同的课程内容组合在一起,融知识获取、技能训练为一体,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真诚守信、敬业奉献、团体协作等品德。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之间地位平等,每个人都位于小组的中心,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所以,项目教学法使学习者获得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最终的目标落实在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上,是一种基于学生完整人格发展的教学方式。这与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合格的社工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判断一位社工是否合格,关键要看他是否能够根据现实的情况整合社工专业知识、技能,承担恰当的角色,是否有高超的互动能力,以合乎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做出灵活、合适的处置行为。因此,合格社工的素养归根结底也体现在是否具有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素养上。
2.功能上的契合点
项目教学法与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在功能上有着一致和融通之处。项目教学法具有整合性、长效性和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功能。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构建和技能掌握,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进行知识构建和技巧训练,主要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制订项目计划,解决实际问题,领悟知识,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可使用的知识,在经验和反思中有新的体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实践行动密切相关。并且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受教学实践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下、放假期间仍然可以执行项目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其克服了目前社工教学中的学生技能培养不足的缺点,体现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有效的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就是一个能够使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把认知、能力整合在一起的实践教学,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助人的实际专业技能的提升上。
3.现实意义上的契合点
项目教学法与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在现实意义上也有着一致和融通之处。项目教学法对突破社工实习的困境,使现实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纸上谈兵式的社工专业实践教学转化为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助益。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主动发起者是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扮演的是督导者的角色,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寻找现实中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项目教学法使社工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受课堂和专业社工机构数量过少的限制,可以在课堂和专业社工机构之外进行,具有长效性。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依托,可以使一些需要受助但没有求助意识的人员受到社工学生的关注和施助,有助于发现和增加社工案主。项目教学法立足于我国目前社工和社工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社工实践教学的困境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回应,使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和有效社工实践教学在现实意义上取得一致。
在社工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实现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社工专业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把握项目的社工专业性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主动发现问题、组织策划项目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但实现有效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项目,不是一般的项目,而是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体现社工专业性,能够训练学生社工实务能力的项目。课程内的实践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要帮助和指引学生,保证学生实施项目的方向不偏离社工实践教学的目标。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基础,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难度适当的项目。一般来说,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训练的项目应该集中于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体会和认识社工专业的项目。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则应该实施综合性且更具有难度和实用价值的项目,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来把握和注意的。
2.重视项目的反思、评价和总结
在项目教学法中,对项目的反思、评价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虽然项目教学法关注过程,但对结果的评估也是不可缺少,必须予以重视。因为只有对项目进行了切实的反思、评价和总结,才能知道预期的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能实现,才能使每一次项目教学的实施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才能够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由于项目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多样化的,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也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努力做到因不同的项目设计好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3.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施项目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与其他专业不同,社工专业的实践项目必须要和社会资源进行对接才能完成。学生由于自身地位和社会经验不足,在整合社会资源这一方面,如果没有教师和学校的帮助很难完成。这一部分的工作就需要由教师来承担,教师除了要打破校内院系之间的界限,还要积极增加学校和社会各单位的联系,为学生实施社工项目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对提升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构建有效实践教学有积极的意义,但项目教学法并不具有排他性,并不妨碍其他教学方法在社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带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改善目前社工专业实践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的状况。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咸阳
摘要:香港社工以政策倡导者、决策参与者、服务提供者、中介者的角色,全程参与拆迁的整个过程,服务环节相对系统完整。大陆地区社工主要在拆迁执行阶段介入,以拆迁执行人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参与工作,较少参与决策和政策倡导。基于德金行动研究模式理论所建构的拆迁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型包涵工作系统、介入周期、核心任务、身份路径四个维度,旨在将以社会工作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有效嵌入现有一元主体的工作格局中,以实现拆迁社区中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格局。
关键词:拆迁安置;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大陆;香港
城市拆迁关系到城市建设、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拆迁安置成为城市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艰巨任务。城市拆迁安置产生的利益冲突也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由征地、拆迁带来的安置、就业、补偿等问题导致的冲突,占维权式群体利益矛盾总数的45%左右[1]。十八大提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新时期社会管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明确为党委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主张,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与居民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在我国现有政策和社会环境下,社会自治如何与社会管理相互作用?作为社会力量代表的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原有拆迁系统,以何种身份路径参与共同治理?这些在治理实践场域中的现实问题还很少被研究。本文以拆迁领域的社区治理为目标,比较研究大陆和社会治理成熟的香港地区的拆迁社会工作,构建一个拆迁安置领域社区治理框架,为我国社会治理的全面推进提供典型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对拆迁安置的研究,法律、政策研究者一般持有“利益博弈”的宏观思辨文化视角,将拆迁视为地方政府、开发商(拆迁人)、被拆迁人三方利益冲突博弈场域,研究重点是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如何完善政策减少冲突。而从社会工作介入和社会治理视角看,拆迁场域是一个集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
为一体的居民社区生活场域,老旧社区更是有着浓厚地缘文化特征的社区共同体[2]。城市拆迁意味着区域移民过程的发生,被拆迁人将要远离曾经生活的熟人社区,远离原来出行等较方便的设施环境。被拆迁人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对熟人社区的归属感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这些均是拆迁社区治理中的经济指标和行政效率之外的关键问题,也是新时期社会治理实践的重要评量指标。而这些指标却往往被“利益博弈”场域下的研究者和拆迁者所忽略。这些正是本研究相对于既往研究的突破之处。
一、香港与大陆社会工作介入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现状
(一) 香港社会工作介入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现状及经验
香港的拆迁安置工作虽然艰难,但由此导致的冲突却较少发生,这与香港拆迁安置工作的机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密不可分。
1. 香港拆迁安置的工作机制
香港城市拆迁安置工作机制体现了较强的独立性和广泛参与性。工作主要由香港市区重建局和香港房屋委员会来负责。市重建局是独立于政府的法人团体,主要负责市区重建项目的规划、审批、拆迁安置及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和问责,由董事会负责决策和监督。董事会成员共15名,其中非公职人员11名,为相关领域的专家、议员等。他们代表香港民众和公共利益,不领取工资,属公共服务性质。在拆迁赔偿定价方面,市区重建局会按程序邀请不少于7家的独立估价师参与最终赔偿定价的评估,且全程由受拆迁影响的居民、地区代表监督。[3]香港房屋委员会(简称“房委会”)是香港房屋建设领域的综合职能协调机构。房委会决策时,由20多名委员组成一个决策小组,采用民主投票决策。其中半数委员是来自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的官员,另一半委员则是由行政长官亲自委任的“社会人士”,其中有专业工程师、商人、社工等[4]。可见香港政府在市区重建时重视对公众利益的监督、决策和实现,注意社会参与性。如图1所示,香港城市重建决策成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决策机制具有很好的民主性和透明性,在决策成员的代表性和民意表达机制两方面与大陆的政府决策形成鲜明的对比。
2. 香港社工介入拆迁社区的身份路径
香港成熟的社会工作服务基础、城市重建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为社工介入城市重建创造了充分的空间。社工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介入拆迁工作。
(1) 作为民意代表或委员会委员,参与拆迁相关决策。在香港,社工作为关注民生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门职业,已有70多年的历史。社工可竞选议会议员,或作为社工界代表,被邀请或任命为各种委员会委员,参与包括城市重建在内的各种公共事务。如香港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资深社工吴水丽便是香港城市重建局董事会委员,在香港城市重建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协调人,以民间组织社工身份参与拆迁社区服务。香港政府对每一个纳入“整体重建计划”的屋,都会出资购买一家民间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社工搭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桥梁,向居民传播政府政策,同时协助居民向官方反映意 见[5]。对拆迁重点区域的棚户区、临屋区进行拆迁工作时,香港政府一般会购买民间组织的社区服务。社工是社区服务的重要执行人,在社区面临拆迁重建的时期,社区服务的内容自然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社工也会自然地参与到拆迁社区服务中,与居民一起应对拆迁带来的变化。
3. 香港社工介入拆迁社区的时间选择与服务周期
香港政府规划的重建项目周期一般约6~6.5年,其中规划、收地及清场工作约需3.5年。在重建项目的立项、规划审批过程中,重建区居民和其他市民均可提出意见,这可让重建项目获得充分讨论。因此,较长的重建周期、规范透明的程序、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都为社工介入创造了充分空间。
港社工以政策倡导者、决策参与者、服务提供者、中介者的角色,全程参与拆迁的整个过程,与居民充分交流,代表居民与政府沟通协调,协助居民应对变化的局势。从早期参与规划到安置后的新生活适应,香港社工的服务环节相对系统完整。
4. 香港社工介入拆迁社区的策略、方法、服务内容
香港社工介入拆迁社区服务的内容形式非常丰富,具有比较清晰的介入周期和不同阶段的侧重点。社工早期介入突出政策影响和决策参与,中期介入侧重社区支持与组织协调,后期介入侧重社区重建与新生活适应。社工通常采用社区探访、居民会议、小组讨论、组织建设、资源连接、政策倡导等策略,将社区工作方法与社会工作行政及政策倡导相结合,强调民众参与及沟通协调机制的建设。社工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① 参与社区重建的规划设计,如社工参与到各种具有决策性的委员会中影响政府决策,在城市重建中从社区视角发声;② 搭建政府与居民的沟通桥梁,向居民传播政府政策,同时协助居民向官方反映意见,组织双方会见洽谈;③ 组织政策咨询会,宣传政策,听取民意,开展政策倡导;④ 提供社区支持,调动议员、律师等共同关注,协助居民分析问题,推动社区组织建设以更有效应对困境;⑤ 提供社区服务,开展社区照顾与社区新生活适应。
(二) 大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介入现状及问题
社会工作是目前大陆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社会治理和创新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政府寄予厚望,期待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价值理念和服务手法,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社会工作介入拆迁领域没有形成政策要求,不过近年来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自治、社会参与的载体,在部分地方政府的试点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介入到拆迁工作中来①。上海浦东的世博会征地动迁、广州越秀区东濠涌改造工程动迁、长沙地铁轨道建设拆迁等大工程,均有社工的参与,并获得积极的实效。
1. 大陆拆迁安置的工作机制
2011年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了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实施房屋拆迁须获县级以上政府土地行政部门的批准,并对被拆迁户采取国家规定的补偿安置,双方就拆迁事宜达成共识后形成房屋拆迁合同关系[6]。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拆迁安置工作的基本流程为:城市规划―土地收储―拆迁安置―改造建设,拆迁的执行周期为1~2年②。拆迁程序通常为区(县)政府提出改造项目申请,市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等政府行政部门初步审查,市规划局出具规划设计预条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发改委下达项目立项批复,报市规委会审定。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一般由区政府拆迁办对改造范围内的房屋、人口等情况进行调查审核后制定,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等政府行政部门予以复核确认后,由拆迁办组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拆迁安置工作。
可见,整个拆迁组织架构是政府(体制内)一元主体的运作模式。拆迁执行周期短,通常只有1~2年。拆迁工作涉及政府、拆迁人、委托拆迁单位、拆迁评估机构、被拆迁人及承租人等多元主体,而作为核心利益主体的被拆迁人(社区居民)在此架构设计中严重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只在拆迁安置环节出现,被动接受拆迁决策;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和民意代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政府职能延伸后体制内的一部分,失去代表和协商职能,也极大压缩了社工介入的空间。
拆迁安置工作的实施主要涉及决策层―执行层―被拆迁人三个层面。如图2③所示,决策层由市、区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组成,重点关注拆迁进度、资金监管和信访维稳;执行层由作为政府基层组织的拆迁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严格按照进度执行决策层的要求;被拆迁人一般是最后获知相关方案,在既定决策的范围内接受拆迁安排。由于参与三方(或双方④)的位置、立场及关注焦点差异很大,同时拆迁执行周期短又缺乏协商的机制和空间,因此拆迁实施过程中极易激化矛盾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2. 社会工作介入拆迁安置社区的身份路径及面临的问题
作为多元主体和社会力量的代表,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社会工作尝试以三种身份路径参与到拆迁工 作中。
(1) 以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作为拆迁直接执行人的角色介入。社工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拆迁安置工作。该类社工一般在社区任职,如大学生村官,在社区服务中尝试融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他们较熟悉社区,注重关系建立和人文关怀,也较易获得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认可。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在此方面的探索成效显著[7]。但其面临的问题是社工易陷入过度追求拆迁进度而忽视居民需求及处境的矛盾中,其所坚守的价值理念经常会受到挑战,或者被一般工作人员同化。
(2) 以服务机构专业社工的身份参与,作为拆迁委托执行人的角色介入。基层政府部门以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实施拆迁,政府起到协调监督作用。此类社工以相对独立的身份介入拆迁社区,能较充分地评估拆迁安置周期,更好地与多方有效协调,以实现综合治理,如2011年4月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中北段工程项目就采用了此种方式。[8]但其面临的问题是,社工在进入社区初期如何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及与政府决策层如何平等有效沟通,达成充分共识。
(3) 以服务机构专业社工的身份参与,作为独立第三方协调人的角色介入。拆迁执行人是基层街道社区,社会工作机构以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外的独立第三方协调人角色介入。如2012年,笔者参与的长沙市开福区众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介入长沙开福区旧城改造工作就属于此类。在这种情况下,社工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促进拆迁双方互信共识,完善拆迁安置服务协调机制。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专业社会力量,受到决策层或执行层的邀请参与,而非委托执行。但该类社工在参与的过程中,也面临独立第三方身份在不同的期待和诉求中如何明确服务定位的问题。
3. 社工介入拆迁社区的时间选择与服务周期
(1) 规划时期介入,完整参与拆迁过程。社会工作机构被邀请参与拆迁早期规划和决策协商,可以较系统地参与从规划到实施及后续的完整周期。社工在决策层面的参与是以政府开放的态度及双方既往合作信任关系为前提和基础,如广州越秀区政府委托社会工作机构执行拆迁任务是以2008年开始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具有一定独立的自主性和专业权威。
(2) 执行阶段介入,参与拆迁执行过程。社工或社会工作机构被邀请在执行层面参与,协助政府落实决策,参与周期为拆迁安置执行期。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基础是社工介入的前提。该类参与方式下,社工须紧密结合政府中心任务要求开展工作,常缺乏独立的专业自主性和选择权,且工作周期随着拆迁周期结束而结束。如南京市江宁区的社工以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长沙众仁社工服务中心在执行阶段参与均面临这样的局面。
(3) 收尾阶段介入,处理拆迁遗留问题。面对拆迁上访、拆迁群体事件、拆迁钉子户等比较尖锐的矛盾问题,政府在采用传统方法处理不理想的情况下,邀请专业社工介入,或者专业机构设计服务项目与政府合作进行主动干预。该类参与方式具有较强的专业权威,参与周期可独立把握,能较系统地有效干预。如宁波海曙区泰安社区为拆迁户专门开设社会工作室,开展社区拆迁户培训活动和社区组织建设[9]。上海P区政府面对C镇上访问题的现状,在政府工作陷入被动状态下,最终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机构项目,邀请华东理工大学社工专家介入该区的拆迁上访户服 务[10]。
可见,由于运行模式的单一主体性及执行周期短,大陆地区社工主要在拆迁执行阶段介入,以拆迁执行人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参与工作,很少参与决策和 倡导。
4. 社工介入拆迁社区的策略及服务内容
笔者综合现有文献及对多个有社工参与的拆迁项目跟进调查发现,无论从哪个阶段介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手法策略的运用都具有共性,其服务内容集中在9个方面:① 参加工作会议,执行决策层的拆迁安置方案;② 情感支持。与拆迁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③ 政策支持。提供政策解释、法律援助及相关信息;④ 多元利益表达与多渠道沟通机制建设。组织多方洽谈,促进多方协商,促进互信共识;⑤ 弱势家庭救助帮扶,如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救助关怀和资源动员;⑥ 拆迁附带问题协调解决。与拆迁相关又非拆迁所直接处理的附带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⑦ 签约户的后续服务;⑧ 特殊个案管理及危机干预,如钉子户家庭、上访户家庭、财产纠纷家庭、特殊困难家庭等,进行综合帮扶协调,避免过激行为和矛盾激化;⑨ 城市社区融合,主要是拆迁后期针对农民市民化及新生活方式养 成等。
从服务策略看,相对于一般的政府系统拆迁工作人员,社工作为民间力量参与拆迁工作,其服务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和尊重。社会工作的接纳、尊重、支持、资源连接等专业理念和策略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社工注重多方关系建立、多元利益表达、人文情感支持、困难问题协助及特殊个案管理,在关系建立、情感支持、顺畅沟通、促进信任、生活服务、资源连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综观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在介入拆迁安置领域的探索可知,在政府强势主导的格局下,社会工作界已经寻找到适当介入拆迁安置工作的空间,并通过沟通探讨及专业服务,在实际行动中逐渐赢得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在该领域初步建立起一定的专业地位和社会认同。
二、香港与大陆社会工作介入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的比较分析
上文用相对统一的框架,详细疏理了香港与大陆拆迁安置的工作机制与社区治理经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香港的经验对大陆的机制创新与治理实践可提供有效参考。
(一) 拆迁社区治理的决策机制与治理主体
香港拆迁安置的工作机制体现了较强的独立性和广泛参与性。其中各级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成员,半数是来自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的官员,还有半数则是由行政长官亲自委任的“社会人士”担任。在市区重建的决策机构组成上重视对公众利益的监督、决策和实现,体现市区重建工作的社会利益的本质,并力图保证社会参与性。香港城市重建决策成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强调在较健全的法制框架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相对而言,大陆拆迁安置工作的决策和执行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整个拆迁组织架构(及单位成员)是政府一元主体的运作模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自治力量的代表在决策层面缺乏参与的机制,没有纳入决策机制和治理主体的范畴。在决策成员的代表性和民意表达机制建设方面与香港差距明显,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的差距。
(二) 拆迁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与权力关系
香港拆迁安置中的冲突也时常发生,但冲突各方及各类社会力量,均可以在法治框架内独立行动。法院可以对政府强拆发出临时禁制令,而不只是为政府发出强拆执行书。各级议员代表拆迁民众的利益发声,而不是在政府立场上“做工作”。拆迁民众组成的拆迁自助组织合法存在,未被视为非法组织打击。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帮助未被视为“非法介入”。媒体自然而然地投入采访报道,而未被要求“回避”。各种力量各依本分、各谋其事,使一个社会冲突不是被简单处理,而是展现在公众面前,冲突过程是全程体制化的、公开化的[11]。相对而言,在大陆,“齐抓共管,攻坚克难”要求各种体制性权力步调一致地服从上级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合法参与主体通常与政府同步或失声,而权力不认可的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均被冠以“非法”之名,受到排斥和打压。在拆迁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及主体的合法性方面,权力在制度框架内的运行机制方面,大陆与香港差距明显。
(三) 社工参与拆迁社区治理的资源动员与参与程度
无论决策委员还是机构社工,香港社工一般以较强的专业身份和公职身份(如相关决策或执行委员会委员身份)介入拆迁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与公众认可。他们代表民众或服务机构参与,在资源动员方面具有良好的组织基础,可以调动司法部门、政府部门、各级议会、专业组织(如律师等)、自治组织、社会媒体等资源。香港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自治组织,成熟的民众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机制,为持续有效的民众参与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大陆的社会组织与公民社会发展比较滞后,以社工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介入往往缺乏独立性与公信力,更多依托本地组织及志愿者组织的资源。同时由于社会工作机构及社工本身的影响有限,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都很难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开展动员[12],更多是在具体事务或个案层面上的参与,难以真正触动决策和行动。
(四) 拆迁社区治理的工作手法与目标导向
在社会服务的大环境下,香港社工以相对独立的身份介入,注重宏观层面的介入,多采用政策倡导、社区教育、居民会议、社区组织、资源连接、社区支持等间接工作手法,辅以提供直接社区服务,注重民众参与权利的实现及社区生活的重建。香港社工的主要工作是与居民代表集体协商如何解决问题,与居民代表有组织地制定工作方案,并做好方案的协调沟通,全面参与拆迁的决策、执行及后续事项。而大陆社工则更多以依附性的身份介入拆迁,在服从政府既定拆迁方案的基础上,注重微观层面的介入,多采用心理情绪疏导、复杂个案管理、社区帮扶救助等大量直接工作手法,辅以适当的政策咨询。主要工作是与居民个别化地协商沟通,制定个别化的服务方案,完成补救性的工作目标。
上述比较分析可见,大陆与香港在拆迁社区治理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差距明显,香港拆迁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及其主体身份合法性得到法律认可,公权力没有驾驭法律制度之上,而是依法收敛和理性克制,与社会自治力量均在法制框架内规范运行,是香港拆迁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石,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特征。相对而言,大陆地区在拆迁安置工作中政府一元主体的工作机制,与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相距甚远,一元主体的运行模式不断激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挤压民众的参与权利和社会自治的空间,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拆迁社区治理实践模型的建构及政策建议
现代社会治理通常包括政府自身的改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良、社会自治的加强三个方面。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理念和主张。在拆迁社区的治理实践中,政府需要从传统的一元主体社会管理转向时展要求的多中心社会治理,努力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取得成效。
理念的转变需要有实践的载体。基于对香港拆迁社区治理的经验分析及对大陆地区治理局限的深刻洞察,在此尝试提出大陆地区拆迁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型,以有效践行新时期的社会治理理念。本模型的建构旨在将以社会工作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有效嵌入现有一元主体的工作格局中,以实现拆迁社区中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格局。拆迁社区治理实践模型包括工作系统、介入周期、核心任务、身份路径四个维度,具体如图3所示。
(一) 工作系统是社工介入的前提基础
工作系统分为决策和执行两个层面,也是社工的两个介入层面。在这个系统中,决策与执行为相互影响的循环关系和周期关系的动态系统,类似于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⑤的螺旋循环探究过程,而非一次性的、静态的上下关系;介入周期是社工介入的时机选择,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对应决策、执行及后续决策与执行,亦符合循环和周期的逻辑;核心任务是社工及其他多元主体介入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周期为单位划分,分别对应该阶段介入的工作重心,不一定均能实现,可作为介入内容的参考;身份路径为社工介入的不同渠道,也是其他参与者介入的身份渠道,是社工资源动员的重要导向。不同阶段、背景可选择不同的身份路径和工作任务。
(二) 介入周期即参与层次方面
香港拆迁工作较长的重建周期、规范透明的程序、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都为社工介入创造了充分空间。不同的身份可选择不同的介入层面和时机,可参与、影响决策,也可介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影响和参与决策。目前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受到政府、社会工作学界、实际工作者三方的影响[13]。就拆迁领域而言,社工介入的周期更多集中在“中期执行实施阶段”,以拆迁执行人和服务提供者为主要角色。“早期规划决策阶段”在规划决策层面的介入(包括参与和影响决策),即参与决策者和政策倡导者的角色功能发挥,还有赖于新时期社会治理理念的内化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价值的社会认可,有赖于建设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社工的介入不会是一次性的和万能的,需要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持续影响的过程,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在当前大陆社会工作由政府主导弱自主嵌入的情况下[14],即使介入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不一定意味着整个介入失去意义。在当前的处境下,社会工作应该为实践权与专业空间的拓展,为问题的点滴改善而感到欣慰。决策与执行互为影响的循环周期关系,为社工在各个周期和层面的介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社工的介入思维、策略及手法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三) 核心任务即工作内容方面
为便于表述,本模型提出早期、中期、后期三种相对性的分类方式,其对应的核心任务如图3所示。需说明的是,模型中的核心任务是该阶段工作目标的参考导引。社工可在有效分析本地拆迁社区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介入处境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工作内容,有意识地推动多元主体参与,逐渐完善参与方式和载体,最终形成以拆迁社区为焦点、社会体制各方力量在法治框架内均能独立有效工作的合作行动模式。社工需要与社会各界力量紧密合作,作为政策倡导者、决策参与者、服务提供者和中介者,作为政府、民众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桥梁纽带,全程参与拆迁的整个过程,在治理结构中发挥社会协同的枢纽作用。在“早期规划决策阶段”,社工的核心任务是推动多元参与主体建立,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不同主体的特定优势,承担政策影响者和决策参与者角色功能,介入决策系统,与原有决策主体建立信任关系,表达社区视角的声音,形成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合理机制。在“中期执行实施阶段”,社工承担多元主体中介者与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作为中介者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多元主体力量在机制框架内有效发挥作用,具体包括稳定顺畅的沟通渠道建设、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建设、矛盾协调处理机制建设。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核心任务是政策咨询与法律援助、个案管理与危机干预、资源连接与能力建设、情感支持与情绪疏导、弱势困难家庭帮扶、拆迁附带问题协助解决,为预防缓解矛盾创造更多可能性。在“后续工作开展阶段”,因前期建立的信任关系及参与机制建设,社工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元,以政策影响者、后续决策参与者、后续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全面参与后续工作。核心任务包括遗留问题解决、特殊个案管理、社区生活适应、社区组织建设、后续规划论证及新周期的决策规划。整个参与的过程,也是多元主体社会有效协同的探索过程,也是新时期社会治理理念在拆迁领域的实践过程。
(四) 身份路径即介入渠道方面
身份路径在工作开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参与者的角度立场、目标定位、资源系统、手法策略及工作成效。目前大陆社工多以社区干部、机构社工的身份,作为执行人或独立第三方介入。这对于本土拆迁社会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现实意义,能让社工积累本土经验。但在面对整个拆迁组织架构是一个行政管理非常强势的政府决策模式时,无论是级别关系,还是社会认可,社工显然缺乏影响力度。本模型提出更多元化的介入渠道,社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身份,协调不同身份的相关者有效介入,形成多方平等参与的问题解决机制。由于参与各方角色、目标取向、境遇和背景不同,多方参与方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也必然不同。合作的关键是实际行动中的信任理解和良性互动。社工在影响政策决策的过程,处理理解偏差、执行分歧等实务操作引发的实际矛盾问题中,除了微观层面个体化的服务外,更需要相对宏观层面的有效介入,需要建立多元利益表达及平等协商机制,需要更多元、更有影响力的身份渠道介入。
城市拆迁安置是个事关民生的系统工程,必然需要综合社区治理与多方统筹协调,社会工作在实务运作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专业优势。希望本领域的研究及实务模型的构建,能够给我国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实践一些启示。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极具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以培养帮助别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性工作者为主要目标。面对教育功利主义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需要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初级、中级、高级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从而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社会工作源自于欧美的慈善事业,后来逐渐形成系统的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增进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诞生于 20 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全国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面对教育功利主义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生源减少与就业困难的尴尬境地,因此需要大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突破以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知识为主的传统,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系统、专业、规范的实践教学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要义
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理念认同程度以及专业技能应用水平。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理解实践教学的内在客观性。
1.灵活多样性。社会是运动而非静止状态的,社会所发生的问题形式多样,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工作环境具有多变性和不可控性,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可塑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决定了实践教学需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教学情境,模拟真实社会生活场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拟真的教学训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作性。实践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具有系统性特点,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涉及教师、学生、学校、实习机构、服务对象等多个主体。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协调好不同内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保证教学效果。
3.内涵性。所谓内涵性就是要注重实践教学的价值观培养,这是对社会工作者最本质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1]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专业价值观,促使学生在理想追求上表现出热爱人类并服务人类、维护正义、促进公平、爱护环境等一系列倾向。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部分,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1.初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学习。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对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开学典礼、新同学见面会、安全教育、《学生手册》学习、班委竞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对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了解,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凝聚力。专业认知学习是加强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必要环节,包括专业介绍、导师见面会、新老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加深专业的认同感,树立专业理想,同时增加对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中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调查、社会统计、SPSS软件应用等)及实操课程(表达交流与写作、个案、小组、社区及社会行政方法等)的学习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理论作为对一般事物的抽象与归纳,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因此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实操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检验并不断强化已学知识。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的学习应进行有机整合或融合,专业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将两类课程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获得有效提升。
3.高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指利用专业技能和方法进行各种类型的综合性实践与实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福利院、救助站、社区等实践基地尝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独立开展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入企业与各类咨询机构,实际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类似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取向,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2]。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模式以“灌输”为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课堂如同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如同看戏的观众。这种教学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特性背道而驰,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实践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就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将社会生产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件作为个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M解决的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
案例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就自己与他人对案例所做的分析发表意见,如此一来,学生在分析案例材料后,需要查找相关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教师来说,案例教学法也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控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并需要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2.项目教学法。该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其典型特点是将学习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相融合,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究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促使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4]。
“项目教学法”围绕一个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等,其主要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拟定项目主题。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讨一个或几个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第二,研究工作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制订项目的可行性工作划,明确每一项工作的分配、流程、标准以及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第三,组织项目实施。选定项目主要负责人,明确项目组成员具体任务,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落实项目任务。第四,检查考核评估。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对项目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优点与不足,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即项目完成预期目标情况如何。第五,评比总结归档。各项目组首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互评,然后交由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进行评分,最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将相关资料归档或集中展示。
3.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相关的设备和方法,通过专业操作,引起实验对象发生变化,然后从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中验证知识或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可以利用学校和社会力量,组建社会工作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室设置四大功能区:第一,个案工作区。学生利用个案工作室的软硬件设施,开展个案辅导、心理咨询、谈心谈话以及简单心理实验等相关实务性训练,在观察、学习、参与中提高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技能。第二,小组工作区。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工作区,开展小组工作,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团体成员的团体经验。第三,多媒体教室与观察区。可以供教师上课,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提供给学生观摩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实务技巧训练。第四,控制区。控制区是实验室的关键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区的监控系统对相关专业教学活动进行协调组织。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均由学生来扮演,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角色体验经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可以积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经验,增强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效果。
摘 要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被称为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方法,也是将行为干预研究成果证据化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循证实践的学术渊源、改革与创新举措等从多个纬度进行阐述其对社会工作教育改革的影响,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升级创新。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社会工作 教育改革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干预,而循证实践是一种专门针对干预类研究的方法论,两者一拍即合。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前提包括献身于案主的最大利益、价值引导的实践、目标指引的实践、问责制以及追求证据的科学标准。这些前提意味着,社会工作实践必须回应案主的需求和伦理,应该是目标引导和结果导向,需要仔细审视和问责,需要经由科学检验的知识来引导,也需要评估其效果。具有这些特点的实践不仅是我们所追求的好的社会工作,而且其本身也包含着以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本质。为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工作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也为了促进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该学科研究领域的方法升级和范式转变,占据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建立基于循证实践方法的社会工作智库平台势在必行。循证社会工作将自然而然地成为实现社会工作本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智库的学术渊源
目前,全世界已经形成了循证社工作的多种“智库”,其中Campbell协作网是最经典的一个社会工作证据“智库”平台,学术渊源为牛津大学循证医学智库平台,旨在收集,整理和推广适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1)一座“产-学-研”的桥梁。该智库在社工实践端可提供线上与线下的支持服务;在教学端可提供身临其境的优质案例和教材手册,在研究端可提供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该智库不仅可以及时反馈社工的经验指导实践,还可以将复杂的学术结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可操作性手册,甚至可以让中国特色的社工实践以国际化的学术语言走向世界。
(2)一种“大众参与,万众创新”的通道。基于循证医学、互联网加和大数据的原理,可以实时收集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政策支持和干预的证据服务,是以一种让高质量证据支持实践,又让一线实践不断修正理论,建立社工之间,社工机构之间,甚至各机构之间的网络,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创新理念和服务,并获得创新红利。
2改革与创新
智库的建设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起到改革创新的效果。一方面是对国外社会工作证据的纳入,拟引入Campbell合作网,美国CEBC(The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Conservation)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Health-evidence平台等国际上公认的循证证据。另一方面是对国内证据的纳入。这里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对现有学术研究平台数据的整合,即对知网,万方等平台中的社会工作研究结论通过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整合;其二,是对未来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提出中国化的标准。因此,这些已有的数据平台都将是“智库”建设的研究对象。我们的目标是尝试引进国际上现有的循证社会工作研究范式建立相关数据库及研究标准并纳入一定量的证据,建构一种科学化且操作简便的社会工作证据生产和推广方法,以筛选和利用现有证据,并促进更多证据的生产、转化以及推广。
3挑战和困难
在社会分工精细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教育、实务和研究都面临着证明其存在价值的压力,具体表现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有效性受到质疑;专业学科在顶尖研究型大学中生存困难;制度化是否能确保专业化;专业化是否等同于效能化;缺乏服务质量和专业霸权;无法说明与证明服务成效;研究到实践的距离落差大、难对接;专业资格证照和专业知识的效度被质疑;社会组织管理层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处置效能等。国际社会工作界为了应对以上困难和挑战,经过多年努力,积极开展干预性研究,评估现有的社会服务计划,进行系统评价,并通过发展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智库来传播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专业机构和学术界合作转化干预研究的成果加以应用,并进一步研究。
一、广西某高校X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原因。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偏低等宏观原因,也有家处偏远山村地区、子女多、劳动力年老体弱、家庭成员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微观原因,具有区域性、历史性、自然性等特点,一时难以彻底解决。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状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水平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属于弱势群体。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小家贫,表现出懂事、上进、坚强、有毅力等特点,努力学习,试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部分困难学生因长期营养不良,体质欠佳,精神萎靡,容易出现焦虑、自卑、敏感、迷茫、消极等心理问题,成为经济和心理的“双困生”。
二、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X学院的实践
近年来,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在政策内容上,以奖助贷为主、勤补免为辅。“奖”即奖学金,本专科生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各地各高校自行设立的奖学金等。“助”即助学金,除国家助学金外,各地各高校亦设有各类助学金,主要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开支。“勤”即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总体而言,目前X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津贴较低,难以满足困难学生的需求。
三、X学院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困难。(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所需材料可信度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一般由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村委会或者学生父母所在的单位加盖公章,这些部门每年处理大量类似事件,不可能一一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2)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公正、客观评价。经走访调研发现,X学院的各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在工作能力、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方面参差不齐。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如果不够了解申请者的情况,评议时便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有失偏颇。
2.o偿性资助比例偏大。我国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让很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功不可没。与其他高校类似,X学院也存在无偿性资助比例偏大的问题,无偿性资助是出资者将资金“无偿”资助给大学生,深受获助学生欢迎。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广、受助者众多、申请门槛低,只要证明够“贫困”就可以了,但在评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平均主义,影响学生人际关系,不利于鼓励学生奋发图强。
3.勤工助学岗位少。由于校内岗位有限,绝大部分困难学生通过校外兼职等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生活费,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大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难以寻求帮助。据调查,超过半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学校多组织勤工俭学介绍会、勤工俭学培训等活动,提供值得学生信赖的勤工俭学渠道,让更多有勤工俭学意愿的学生得到实质性帮助。
4.学生诚信意识不足。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因自卑故意隐瞒自身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学校除了加强心理疏导外,也应进行诚信教育,端正学生心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资助。此外,调研发现X学院的学生存在迟还或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的现象。
四、建议和对策
1.根据理工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探索高效的资助方法。X学院是理工科学院,相比其他学科背景的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勤奋、理性等特点,更加独立和现实,富有责任感,意志坚定、自我约束力强,追求完美。大多数人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业余爱好少,领导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欠佳,综合素质一般。理工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往往在心理上特别敏感脆弱,面对挫折容易表现出怯弱和自卑的一面。据了解,X学院的学科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学生必须参与实践才能得到提升。建议积极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政府或企业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
2.加大奖励性资助和有偿性资助的力度。针对助学金比例远高于奖学金比例、无偿性资助远高于有偿性资助的现状,建议适当提高奖励性和有偿性资助的比例。某些困难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关心集体活动、不为学校和班级做贡献,仅因家境贫困就可以得到资助,其数目甚至比优秀学生的奖学金还多,这样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适当减少门槛低的助学金数量,增加对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有要求的奖学金数量,可以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改变现状。
3.加大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持。高校应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处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个别辅导等,加强挫折教育、情绪调节教育、人际关系心理教育等。通过新生入学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宣传栏、校院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信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当前困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
4.以就业为依托,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规模庞大,就业竞争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市低保家庭,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承受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建议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从助困资金中拿出部分款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选课费用,如对他们开设普遍较差的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面试技巧等课程,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参照新生入学时“绿色通道”的做法,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开设“就业绿色通道”,进行全程就业指导。
5.严惩弄虚作假,建立诚信追究机制,开展诚信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只能以学生本人提供的书面报告、学生所在地区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为主要依据,若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学校难以一一甄别。建议学校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大力宣传、加强教育,对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核实立即处理,树校园正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诚信追究机制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既能提高资助育人的功效,又能把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6.加大实地走访力度,促进资助工作深入化、立体化。家访能更直接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学生受资助的情况告知家长,减轻家长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但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来自五湖四海,因人力、物力有限,无法一一实地走访。以X学院为例,辅导员每年寒暑假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计约4―6名,只占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1%。建议通过随机抽访或重点对象访查的方式,核查学生的真实情况,对那些企图弄虚作假骗取资助金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另外,开家访工作交流会,分享走访经验,也能够促进家访工作更好的开展。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高校应加强资助工作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本校的资助细则,努力实现资助全覆盖,从教育扶贫到教育脱贫,从扶助完成学业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各类矛盾日益凸显,医疗问题首当其冲。“看病贵,看病难”成了居民日常普遍关注的问题。病人和医生的角色与地位越发尴尬,对于医务社工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医务社工所接受的教育是否让他们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是否受用?国外的社工工作在本土是否可以借鉴?社会工作开展服务项目运作是否能有效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持续性,这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康复促进项目;志愿者服务;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与医学实践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内涵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现代医疗团队不仅要包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及护士,更要包括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2007年11月,卫生部承担的卫生系统“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和岗位设置政策研究”结题,并了《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指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迫切性: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这是建立医务社工制度的战略机遇期和最佳的时机;医务社工制度建设是“重塑”卫生系统与医护人员社会形象,改善公共关系和医患关系,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
一、背景
嘉兴第二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下康复医学中心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康复医疗机构之一,拥有符合国际化标准无障碍康复设施病床200张。我院秉承“助人自助,能力提升,爱心助医,和谐医患”的社会工作理念,于2011年9月成立福音医务社会工作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两名。且于同年12月份在康复医学中心启动“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此项目旨在以关注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开展各类适合患者的专业服务,使患者真正得到方便和温暖,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沟通桥梁,达到和谐医患的目的。
二、实践
解决医疗服务领域中的社会问题,满足患者多层次服务要求,仅靠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2]。福音医务社工部成立后着手实施“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把社会工作引入到临床医疗中,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改善康复对象的社会问题,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1.摸底调查 了解需求
(1)前期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患者进行需求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医疗保障情况、生活自理程度、功能障碍类别、参与医院团康活动的意愿及除医疗康复外的其他需求。通过问卷初步了解患者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医疗以外的服务也已列入他们的需求中。
(2)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包括工作压力量表、自我复原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在调查中发现,过度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效能和医疗安全。
(3)每周五安排社工一次病房探访及通过不定期访谈,了解患者对服务的需求和当前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对有明显情绪不良,心理困扰及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制定个案服务计划,整合其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其自主能力促进康复。
2.协调关系 拓展资源
(1)传播和推广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同时在院内外做好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倡议。对内通过内网、院报报道社工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不定时发表社工培训及学习的经验交流及志愿者服务的心得体会。对外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做好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工作。
(2)在医院内部发动职工参与医务志愿者队伍,组织新职工参与“医患体验”活动。内容涉及门诊导诊、健康咨询、本院文化传播、心理沙龙、社区活动。
(3)协调、组织相关社会支援系统的资源,与本地多家大专院校签订院校共建协议,成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同时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
3.爱心助医 优化服务
(1)病房陪伴。针对康复中心的住院患者开展每周一次的社工探访、志愿者病房陪伴服务,为患者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安抚等服务。
(2)个案服务。由社工查房自主发现、医护人员转介、病人求助三大途径了解病人及家属产生由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或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其生活适应能力。
(3)小组活动 医务社工以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和康复干预服务,组织病友俱乐部,鼓励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经验的分享;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等动力带给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4)社区服务。组织有医学知识特长的医务志愿者下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疾病知识的介绍、健康宣教、健康体检、义诊等,为社区居民及学生提供专业的保健常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社区干部互助组成员及义工进入康复病患家庭探访,义诊。同时进行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了解社区病患需求。
三、探索
新一轮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调公立医院应当坚持公益性的办医方向,医院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为医务社工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3]。但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1.在较多的医疗机构,医院决策者、医务人员及病患的观念依然守,难以接受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方介入医疗团队。
2.目前内地的社工教育不足以应付医疗机构在服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3.医务社会工作要扩大宣传志愿者是重要的组织资源,是医院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群体,促使社会对其的认同,拓展、整合、运用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医院志愿者行列,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医务志愿服务的氛围,将其建成一个常态机制。
作者简介:孙艺(1980.1―)女,大专,科员,就职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摘 要:农村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农村的社会福利,推动农村的社会发展。面对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其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社会工作应更加注重科学全面的需求评估,这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保障;应制定目标明确的服务方案,这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关键所在;配备德才兼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这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农村 ;社会工作;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最新定义是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体现。它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在农村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农村的社会福利,推动农村的社会发展。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城市化远远高于中国西部地区,即我国的西部农村人口远远高于城镇人口,在县一级,农村人口比例基本占到全县人口的80%,如何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做好社会工作,这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1 农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农村社会工作,如果按工作性质来划分,农村社会工作可分为消极被动型和积极主动型两类。所谓消极被动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指对发生各种困难的农村居民给予帮助或对已出现的农村社会问题采取应急措施,如对“五保护”、“高龄老人”进行救济、对受灾地区的农民给予援助等。所谓积极主动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指开展具有预防性和建设性的工作。预防是为了尽量减少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生,如搞好疾病预防,防止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建设性工作指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工作,如文化娱乐,农村文化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1 政策落实有困难
如国家关于平整土地款、扶贫款、种子补贴、化肥补贴、农用设备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情况仍存在纠纷,纠其原因一是农民获取信息的路径不畅;二是农民的维权意识不强;三是政策制度在传达中有非常大的不可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是对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大。
1.2 资源匹配不平衡
医疗、教育资源匹配城乡不平衡。农民生小病会找“赤脚医生”,或到“乡镇卫生院”,但乡镇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比较滞后,一是基础设施陈旧,医疗设备老化,医疗环境差;二是医务人员流失、短缺,尤其是高技术水平人员匮乏;三是医护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诊疗技术和水平较低。以上种种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1.3 儿童就学、长者养老问题堪忧
2001年正式开始“撤点并校”改革,使得大量农村原有的中小学被撤销,让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导致了大量农村学生的辍学,年幼的孩童过早开始寄宿生活,产生大量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问题至今难以解决。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因素,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年轻人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
1.4 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危机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社会竞争激烈,除事业危机感外,已婚人员出现异地生活危机,子女教育、老人养老等家事危机……种种压力使农民工背负强大的后顾隐忧,如不能得到及时的调处,势必引发社会问题。
1.5 发家致富的迫切需求与文化技术相对滞后的矛盾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迫切希望增收致富与文化技术相对滞后、土地产出效益较低存在矛盾;农民对快捷方便优质生活的迫切需求与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矛盾。如此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快速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加以分析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改善。
针对农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与需求,社会工作者应该怎样做好工作?
2 社会工作者对应需求应做好以下工作
2.1 科学全面的需求评估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保障
为了使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更为科学有效,机构必须由专业的调研评估团队进行实地访谈调查,通过全面合理的调研方式介入,找准需求,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实现社区和谐。如针对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内容包括老人的生活状况、闲暇活动倾向和服务需求等信息,通过了解其生活状况和他们对服务的需求,作为老人服务内容策划的参考依据,给农村老人提供更合理的服务;针对农村青少年的基本信息、自我认知、家庭情况、社会适应、服务需求等方面,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农村各类青少年的现状,通过归纳整理,评估农村青少年现存资源及面临的困难,了解其对服务的需求。要想做好农村社会工作必须先了解中国的土地、农村、农民,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只有了解农村,了解这“土气”中的需求,先融入才能介入,社会工作才能在农村发挥作用。
2.2 目标明确的服务方案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关键所在
以服务为本(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协助而非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做好服务,将能力建设作为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将促进农村社区福祉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在农村社会工作过程中,强调社会工作者利用同理心,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服务对象的思想能够传播出来,使得服务对象能够获得能力并且保持社区的发展动力,在农村这一特殊的环境下,社工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价值观的指导下,以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介入到以农业生产、农业户口为主的农村社区建设当中,应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重建政府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自信心、自尊和权力意识,成为桥梁;(2)通过与村民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和社会政策改变,成为主力;(3)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和社区卫生项目,提升村民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4)通过农户家庭、社区提供支持服务,重构农村互助友爱精神;(5)挖掘农民自身潜能,完善、提升农村社区竞争力,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建设发展;(6)协调农民、农村社区以及农村政权组织的关系,促进农民社会福利的完善。
社会工作易讲难做,特别是农村社会工作未曾有成熟经验可取,本土化的发展就需要植根当地,这对农村社会工作者来讲是极大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成熟的社会工作行业不同,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因为不完善,不成熟,所以社工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他人不被理解,理念价值不被认同,工作实效不被政府认可,民众没有“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因此,中国的社工们还肩负有宣扬社会工作理念的使命,还需要社工怀抱更大的理想信念,执着坚持践行社工理想。
2.3 德才兼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保证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能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才能够胜任社会工作,创新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养不仅能够鼓励个人发展、发挥个体潜力,更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在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待遇低,环境差、技术手段落后的情况下,会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评价,受到管理机构的批评与指责,受到被助人的无理取闹,工作中的小失误被扩大化等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会产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抵抗挫折的能力是难于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个人、家庭、特定群体等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从而起到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职场上的工作行为,体现着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工作人才只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助人自助,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市场法则上,人才是自己凸现的,没有人会说你是人才。”当你找到了贡献社会的独特领域和机会,并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自然而然地会把你当作人才。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真正实现“人才”认同,其自身应在职场中体现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助人自助,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我认为各家机构都应将其作为首要任务加以推进。人才队伍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障,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朝阳事业,更加需要专精人才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在实践中总结思考进行理论研究,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才能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人才”不是符号,更不是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专精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冼炼、实践空间的历练,是要经历大浪淘沙般涤荡与洗礼后方能成长起来的。这一过程中不仅社会工作者要准备好接受挑战,而且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们更要准备好为这些专业社会工作者们提供实战的平台,预留出成长的时间、空间。
当然,作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首先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薪酬奖励制度,这是队伍留人的保障;其次科学人性化的培训分享学习模式是队伍素质提升的手段;第三适时的心灵减压输导活动是队伍永饱热情的途径。希望我们的农村社工人才队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壮大。
总之,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入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越发的表现出其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给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作为朝阳事业,社会工作定会遍地开花,我们期待着社会工作的春天,期待着农村专业社会工作得到蓬勃发展,期待着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作者简介:尤文静,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女,硕士,内蒙古自治区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青年研究所秘书长,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研究方向:青年政治。
【摘要】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是在西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理念框架和服务策略,注重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对案主治疗方案的适切性指导。文章通过简要介绍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思考其在养老机构中介入小组工作的可行性,并对证据为本的小组工作的发展性模式进行探究,最后指出其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证据为本;实践范式;老年小组工作;发展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1-02
一、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
(一)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证据为本的实践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兴起的一种工作理念和范式,它以辩证的思维整合工作者的个人工作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与服务对象的背景,力图在综合全局的情况下找出最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工作方案。因此它所呈现的是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的出现代替了权威为本的实践。①何雪松老师将证据为本的实践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并且认为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拟定问题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各方面综合考虑。2.工作者在拟定完框架后应该为其寻找最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3.工作者利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估证据的价值,包括: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适切性。4.工作者整理基于科学证据的治疗方案,选择一个出于案主意愿的介入方案,并逐步设计开展各个流程。5.着眼于案主问题的解决和潜能的提升,对干预的结果进行鉴定。②
(二)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的应用价值
1.证据为本的实践使得针对服务对象的特定服务方案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出于服务对象及其问题的特殊性考虑,证据为本的实践必须在充分比较每一种基于相关证据的治疗方案的前提下提供最适切的方案,因而大大提升了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和服务水平的科学性。
2.证据为本的实践在服务案主的过程中将科学研究与临床智慧相结合。③参与其中的工作者能够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评估证据、应用证据的工作习惯,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工作者从纯粹知识经验运用模式的把握到科学分析实践验证模式的考量的过渡和整合。
3.证据为本的实践使得评估工作的展开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服务效益。评估工作建立在科学的证据和显而易见的结果之上,并且工作者对资源的整合可以更符合案主实际情况,优化了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这使得目前社会工作机构资金不足的困境得以缓解。
二、证据为本的实践范式介入老年小组工作的思考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④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尤其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应对他们所遇到的各种生活问题。而当前,我国的老年小组工作多是为老年人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衡量,这些活动在系统性和连续性上还有很大欠缺。⑤如何以更科学的社会工作实践来回应老年人的需要是我们社会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一)证据为本的小组工作在养老机构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老年人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小组工作成为一种工作的首选方案。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都重视人的群体性需求。⑥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互惠互动,工作者的心理治疗策略的积极介入,摆脱常见心理问题。
2.证据为本的实践范式必须建立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而老年人群体的问题与需求相对来说较为普遍且集中,复杂程度并不高,所以能够大大降低针对问题框架的证据筛选工作难度。
3.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服务对象,老年人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更高,更愿意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工作者能够与服务对象进行积极探讨,明确某一治疗模式在以往案例中显示的成效与后果,包括风险,收益等,让其与社工一起针对相关证据来作出决定。⑦
(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出于风险性考虑,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存在许多值得社会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1.证据为本的小组工作在我国的可借鉴经验不足,所以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考虑服务方案面对老年人群体时是否具有适切性,避免人为地刻意控制某一环节以求具体科学操作标准的可视化。
2.科学的流程和依据问题的证据支持有时会使得工作者的思维模式被局限在某一领域内,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范畴。这就需要工作者在开展证据为本的实践时从更宏大的视角来分析工作问题,具体可以结合优势视角理论,“人在情境中”的原则,或是采用系统的全局分析,避免证据绝对化。
3.由于老年人的表达方式与我们年轻工作者存在较大的出入,在初步接触上可能出现理解偏颇,使得工作者的工作进程存在许多盲点,以致活动过程拖沓,问题改善不明显。所以年长的、经验丰富的督导人员要从旁指导,若必要的话,督导要充分了解活动的整体进程和每次活动安排,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并告知工作者。
4.证据为本的小组工作实践尝试的各个活动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无法掌控的问题。其对养老机构各方面要求比较高,并且对工作者本人的专业素养和较为熟练的工作技巧要求也是一大考验,这就需要工作者结合客观实际,咨询督导意见,综合多方信息,权衡利弊以作决定。
三、证据为本的小组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发展性模式探究
发展性模式是小组工作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将其与证据为本的范式融合更有代表性。该模式的核心强调发掘个人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特别注重个人的社会功能提高。⑧其目标在于宣泄个人的负面情绪表达,提供情感支持使服务对象感受到接纳和关心,正视角色的变化,了解更多应付困难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尊和自我欣赏能力。
(一)了解和调查小组成员的需求并提出问题
工作者通过与老年人朋友“同行”,深入认识他们,与他们共同经历、交流、走访相关人士,从个人、环境、以及互动视角来获得小组成员的需求体系,从中了解问题的成因,解决问题的入手点。面对众多不同的服务对象,工作者必须从小组成员的整体利益出发判断当事人的问题轻重缓急,决定接下来所要寻找的证据是基于某个重要问题还是所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的整合。证据为本的视角要求所提出的问题是具有可解决性的,能够运用当前的科学知识来论证的问题。工作者应适当深入挖掘老年人朋友在哪些方面存在能力的欠缺,他们消极情绪的源头在哪?
(二)找出与问题框架相吻合的证据并对其进行评估
确定小组成员的问题体系后,工作者找出支持发展性模式在成功解决老年人陷入心理情感不适状态的客观依据。可以利用检阅文献的方法或者是具体的成功实例,还可以是社会心理统计数据的前后对比作为科学的证据。同时,工作者可适当回顾开展相关活动中运用发展性模式的经历,将科学证据与亲身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出有效证据。在对证据的评估上,引用信度与效度工具来检测证据的科学性、影响力、可行性。重点考察问题与资料的相关度,结论对特定人群的适用程度,证据的影响因素对具体条件的限制等。兼顾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机构和服务对象以及督导三方相结合的分析逻辑。
(三)结合科学证据灵活制定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的目标应与老年人的需求相一致,与问题体系相符合。所阐述的理念应指出其科学依据,可以灵活地根据活动的进程进行调整,以满足组员的需要。工作者也应当从更广的角度与范围来对活动进行设计,整合发展性模式所基于其上的优势视角,注重服务对象的经验特点与证据的契合,切勿将老年人朋友当成“有问题”的对象,人为地控制现实中的活动方向,意图与科学证据所显示的成功案例亦趋亦步。“应当是怎样”的思维定势不利于老年人群体的潜能提升,反而会陷入僵化的实证主义泥潭。
(四)实施服务计划
首先,计划的开展分为几次活动来进行,工作者必须扮演好辅导者的角色,为有心理、社交和家庭感情维系需要的老年人提供辅导;扮演好使能者的角色,协助老年人在没有社工支持的情况下成立自助小组;扮演好咨询者的角色,向机构的管理人员、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让机构、老年人及其家属受惠,同时促进不同社会服务之间的联系。⑨其次,活动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老年人的积极参与,适当阻止发言欲望较强的老年人,鼓励较为内向的老年人畅所欲言,以便从各小组成员的角度出发结合科学研究的结果来判断何为有效的,才能够据此提供进一步的专业服务。此外,对于资历较浅的工作者尽量在督导的协助下开展活动,避免仅靠权威人物的立场或者是经验知识来行事。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十分重视对工作者进行专业的督导,督导要充分了解负责活动的社工是如何开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给与其指导,培养其批判性的思维和认知。
(五)结案与评估鉴定
证据为本的实践有助于工作者进行科学的判断,所以评估环节要贯穿服务过程始终,并且不断向该范式所要求的规范性评估方式靠拢。当老年人能够提高自信,有效运用工作者提供的各种潜能释放技巧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通过尊重他人来提升自我满意感的时候,小组就已经接近尾声了。工作者要处理好老年人的离情别绪,与此同时将干预的结果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到达预期效果,从而说明介入模式的有效性和证据的充分有力,并将其作为一个新的临床证据服务于类似的社会工作案例。
四、证据为本的范式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展望
老年人群体的问题解决关系到我国社会能否处理好老龄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机构养老工作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但如何处理好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如何以更科学的方式服务于老年人,是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的一大使命。当然这种取向和范式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并且在我国的应用也只是凤毛菱角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忽视这种趋势的存在,而应对这种视角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如果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这种模式,那么这也许就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转型所在,我们就能够向政府和民众展示社会工作的专业魅力,就能够找出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化发展路径,实现专业化与规范化并重的方向。
摘 要:社会工作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本土化的源流。主要指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引进以后,中国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社情进行不懈探索而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济贫思想及其制度安排,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被取消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必须不断地推进历史经验的开发,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现实性转化,也就是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实践价值
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严格说来,社会工作是“舶来品”,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发展起来的。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尽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可还是遗留下多部有价值的著作。但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被中断,使得社会工作元气大伤,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北京大学重新恢复,中间有三十多年的间隔期。以至于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后从海外引进的一门新专业,而不知中国已经有过很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为了开阔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视野,并为吸收借鉴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整理重印了一套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命名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这套丛书包括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朱亦松的《社会政策》和《现代社会主要问题》(两种合一),是真正能够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界最高水平的作品。本文即以这套丛书收录的社会工作著作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
一、何谓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
社会工作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本土化的源流。事实上,任何一种外来事物,如果不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肯定是无法在中国立足的,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由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香港、美国引入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了中国社会工作被取消以后的一段历史空间,而形成了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故而许多人认为社会工作不存在本土化的历史经验,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
一般认为,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但这只是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上定论的,也就是比较社会工作的定义。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著作里,已有不少学者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源流,比如彭秀良就明确表示:“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一同到来的,但这并不能否定近代中国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一个源头。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兼爱互助的思想以及偏重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都对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思斌教授在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所写的序言中,更是以“社会工作的历史品格”来加以概括的,显然在理论表述上又进了一层。
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呢?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引进以后,中国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社情进行不懈探索而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济贫思想及其制度安排,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被取消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前一个方面来说,《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整理出版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来说,可供我们分析和总结的东西尚有很多,或者说远未开始做工作。明确了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含义和范围,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层次的讨论,即如何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如何开发
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开发是一个很重大的实践课题,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密切合作,协力推进,结合当下的社会工作实务不断地总结经验,挖掘历史上的优秀遗产,形成切合实际的实务模式。
开发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民国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开发。《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整理出版虽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但是,该丛书只收入了四本著作,远未能揭示出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出版物的原貌,因而降低了其资料价值。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中值得整理重印的至少还有:关瑞梧的《区位儿童个案福利工作》、宋思明的《医院社会工作》、吴榆珍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概要》、钮长耀的《社会工作(初稿)》、柯象峰的《社会救济》、孙本文主编的《社会行政概论》、金陵大学文学院组织编写的《社会福利事业行政与人才训练》、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社会行政与社会事业》等。除去这些图书以外,散见于《社会学界》、《社会建设》、《儿童福利通讯》等等期刊上的为数不少的社工论文,也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亟应整理重刊。再有一项比较成熟的实务成果也应提上开发日程,这就是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社工档案,尽管开发难度大一些,却是当时社会工作实务最成熟的一个个案,绝对不能忽略掉。此外,沪东公社、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等等,也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第二,对延安时期开始的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关注的是民国时期的专业社会工作研究成果,而不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工作实践,这虽然是研究视角的不同所致,但也反映出该丛书编者追求专业至上主义的理论偏好。事实上,自抗日战争开始,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工作实践就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而这种探索又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雏形。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要使专业社会工作逐步取代行政性社会工作的主导地位,必须对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我们讲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也必须包括自延安时期起步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经验,而且其中的不少做法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例如,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的经验,绝然是对社会工作方法的一大贡献,或者说是对专业社会工作提倡的社会行动的一个绝好的注脚。《社会工作学术文库》作为连续运作的社会工作图书品牌,应该拓展视野,将行政性社会工作的某些经典著作收录进去,并进行深度开发,以期收到全面开发本土社会工作历史经验的效果。
第三,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开发,不应只是图书资料的简单整理,而应立足于历史资料进行再加工,形成具有高度理论概括性的研究成果。前面所说的需要整理和开发的两大类图书资料,只是作为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开发的一个铺垫或基础,更重要的工作在于后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王思斌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概念做过仔细的讨论,他最终认定本土社会工作在实践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即政府部门(如民政、劳动、卫生)提供的服务活动和群团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面向本组织所覆盖人群中有困难成员的服务活动;一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我们要开发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也需要从这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着眼,在认真梳理已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实现历史经验的现实性转化。
三、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
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现实性转化,也就是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上的概括最终仍然是为了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因此,发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的实践价值,就是要以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为基础,使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发生适合于中国实际的转变,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
收入《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的四本著作,都表现出了力图使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倾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从全书结构来说,以阐述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学术地位为开篇,以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为终篇,中间讨论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等内容,体系上的完备不言自明。在论述依据的选择和实务资料的举例方面,既注重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又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达致了先进社工理念和本土化经验的对接,尽管这种对接还称不上是“无缝”的。其中,蒋旨昂对关涉社会工作的几种基本概念做了专门讨论,最后确定了选用“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术语,并对其他的关联术语做了严格的界定。他说:“所谓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社会事业、社会福利乃至社会行政、社会建设,只是同一内容之相异的名词罢了,有些甚至只是同一事实之不同的译名罢了,随便应用,都无不可。我们却以为一个名词应该代表一个确定的概念;同时,一个概念应该有一个确定的名词来标明。”为了讲清楚各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蒋旨昂给出了一幅示意图,以层层递进的格局清晰地揭示了从社会需要起步,到完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过程。
通过阅读和思考《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中的四本著作,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即总结和汲取社会工作本土历史经验是为了发挥其实践价值,以对今天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所助益。
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开拓性,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分支,在促进家庭和谐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因为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家庭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使得社会工作的介入面临诸多困难,“清官难断家务事”使得社工的介入在“案主自决”和“提升意识”方面陷入两难抉择……探究其原因,探索实践出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家庭方面的重要作用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出路
一、中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背景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观不断转变,家庭方面主要的变化是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功能的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当今家庭问题也层出不穷,家庭暴力增加,离婚率上升,亲子关系紧张,老年居家养老障碍等。家庭问题的不断出现,家庭内容和环境,功能的而不断改变,都迫切需要新时代的工作方式——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有很多种,依照国际通行的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而言,家庭社工是指为了缓解和解决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困境,通过使用社会工作的专门方法、知识和技巧,使处于困境中的家庭缓解其在婚姻关系,抚养关系和养老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增进家庭的和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其本土化的历史根源,“老娘舅”在很久之前就从事着相关的家庭关系调节工作,可是多集中在对于婆媳矛盾的调解。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等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的严重障碍,社工专业相关活动在我国开展的进程并非十分顺利,家庭社会工作领域就更为艰难。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对于家庭社会工作开展中“保密”原则的质疑,对于社会工作对于“提升案主意识方面的怀疑。
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扶植力度以及社工专业人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专业技能的不断增强,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的而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相关活动的不断开展,我国家庭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也需要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与协助,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当今中国发展与世界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社会工作机构的开办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区建设情况的重要因素,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开办情况也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指标。
二、中国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1.“家丑不可外扬”使得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难,社工“保密”遭质疑
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家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私密领域,有关家庭的研究与活动的开展,通常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工作一般是运用在家庭出现问题,或者是家庭的发展遇到障碍的时候,可是,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等,使得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困扰。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活动的前提是案主赢得案主的信任,家庭成员之所以不接受家庭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很大的原因是对其专业的不信任,或者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伦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严守案主秘密。尊重案主的保密原则是赢得案主信任的关键。案主因为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而对工作者采取戒备的心理。当然,一方面案主对于工作者“保密”原则的质疑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这一质疑又具有差别,主要集中在案主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程度的差别上。有过相关咨询经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人,怀疑度相对较低,当然,这个也要受社会工作者个人专业素养高低的影响。
2.“清官难断家务事”使得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难
如果说“家丑不可外扬”使得社会工作者的起初的介入难度大增,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社会工作在开展介入工作过程中的难度的具体描述。在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服务中,我们的案主往往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一对夫妻,或者一对亲子,也可能是一对婆媳,这些都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体,而且由于诸多信息的“不透明性”,完全隐藏在家里,外人很难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这无疑加重了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难度。一方面难以得到充分的信息,另一方面即使信息充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任然是一个“外人”,这使得案主在事后可能会产生对工作者的怨恨。在开展相关服务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一方面避免案主的担忧顾忌,另一方面更好的尊重案主没开展
服务。
3.“案主自决”VS“意识提升”
我们知道,社会工作开展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伦理守则是尊重案主自决,那么,如果说案主自决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非理性因素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该如何采取服务?在笔者实习过的A社区,一个妇女因为不忍丈夫的家庭暴力而向社工机构求助,经过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者发现案主的丈夫是一个卡车司机,具有严重的酗酒嗜好和暴力倾向,还参与赌博,曾经甚至输掉了运货的卡车。在相关评估治疗之后,工作者建议案主离开丈夫居住,可是案主陷入了纠结,她一方面害怕丈夫的暴力对待,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自己的丈夫。这时,如果我们以为的尊重案主的自决,就很难保障案主的权益,此时就应该对其开展相关的意识提升辅导。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其成员的思想观念的也相对保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十分重视意识提升的作用。
家庭社会工作要应对的两大矛盾就是,个人幸福伦理和家庭责任伦理, 这就涉及价值伦理的选择,不同的价值群体主张不同的价值取向,面对这种价值难题,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力,因为价值两难,必须有一方做出牺牲,而这个牺牲者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将很难开展接下来的服务活动。家庭成员的平等互助显得尤为重要。
4.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本土化难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最初起源欧美等发达国家,7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不断面临着本土化的难题。在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社会工作相关伦理的本土化。因为在我国,家庭是一个更加私密的场所,很多家庭生活的内容更加隐秘。我国人民特别是内陆人民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这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社会工作伦理方面需要更加强调保密性和意识提升的作用。同理心的运用和自我表露的技巧的运用,会更有利于案主的信任与配合。
其实,究其原因,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宣传力度不够,普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一些人通过影片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到社会工作这个词汇,会以为社工就是“把孩子强制带离父母身边的坏人”,“破坏家庭的一类人”,“打探他人隐私的人”,这些,都是对社会工作者职业的片面理解,对家庭社会工作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不利。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普及社会工作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这些负面的消息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都有十分重大的阻碍作用。
三、相关建议与思考
1.加大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其专业价值取向无可怀疑,家庭社会工作更是为了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家庭关系的更加和谐而开展的相关服务。我国很多人不接受家庭社会工作是对其专业服务不了解所致,很少有接受过相关服务受过伤害之类的案主。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工作,更好的发挥家庭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家庭方面的作用,我们要注意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理念的宣传,通过公益组织和公益广告等方式,让大众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其开展的服务是什么,都遵守什么伦理守则。只有让广大民众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宗旨与服务,才能有助于潜在的案主主动寻求相关服务,外展的案主更好的接受相关助人服务。例如很多老年人居家养老造成了诸多的不便,但是因为考虑到传统的家庭才是社会照顾的自然机构,只有缺乏家庭照顾的才会寻求国家和社区的援助 。加强口碑宣传,在宣传上采取“滚雪球”的宣传方式,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主的困难,尽社会工作者的最大努力,在保障案主隐私的前提下和同事研究商讨案主的情况,寻求解决方案,实现案主的最大利益。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案主转介时,要充分做好转介准备,相关的交接工作要做好,尽量使案主受到的影响最小。而且要注意的时,尽量不要子啊一段服务中案主被转介超过三次,在接案评估过程中要严格谨慎,仔细评估该机构和工作者是否具备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只有好的口碑,才能有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2.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伦理的介绍
家庭社会工作的伦理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一脉相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案主隐私的保密,因为家庭关系的隐私性较强。二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尊重案主和同理心的保持,社会工作者只有充分的尊重案主才能让案主放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保持同理心,才能让俺住有“被理解”的感受,也才能更好的了解案主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开展服务活动。工作者只有明白案主的相关心理,才能明白案主采取特定行为的原因,也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三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和同事和机构的关系,不能因为其他事情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在服务工作的介入过程中,工作者要与同时配合,一方面尊重同事的工作,保障案主隐私,另一方面需要的时候向同事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四是工作者在促进机构研究和专业化过程中,更要注意的是自己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连接各种相关服务资源,更好的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
3.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伦理只有更好的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开展服务活动。虽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当案主发现“外来的”经文不能够给人们带来福祉,甚至是窃取了家庭的隐私,此时的“经文”恐怕难以服众,“外来的和尚”恐怕也再难有人问津。所以,在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案主隐私的保密,对于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的调查也要更多的采取专业观察,而非相关访谈。以为国家文化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服务模式和策略有其的重要。
4.提升案主意识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民众,特别是在内陆地区,民众的思想意识方面还要加以提升,很多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于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接受的能力欠缺。体现在家庭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十分明显的例子。在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大多数婆媳关系紧张是求助家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并非所谓的“婆媳是天敌”。她们的冲突主要集中的根源仍是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一组婆媳相互描述的游戏中,工作者让婆媳分别描述期望对于对方行为表现的期望与现实,对比描述结果,工作者发现,很多婆媳关系中并不涉及什么重大的感情冲突,而是表现在生活细节的差异与思想观念的不同。甚至细微到衣服是当天洗还是隔天洗这样的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对于双方意识的改变,接受差异的存在。
5.社会工作者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巧和能力,以服务质量来说服案主
无论家庭社会工作怎样宣传,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服务质量的保证。我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较低,高校社工人才的批量操作生产更是使得专业社工人才的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保证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服务时的服务水平。这无疑给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造成障碍。只有不断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巧和能力,以扎实的专业服务,才能使案主产生信任,更加重视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是面对老年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明白女性老人,独居老人,未婚老人等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些家庭需要更多的帮忙和照顾 。
6.严格社会工作的准入机制,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度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机制等造成的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是社会工作的毕业人员严重超出服务需要,毕竟社会工作专业化刚刚起步,而生产数量则过剩。 ,能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相关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的专业人才缺乏,这使得我国社会工作的活动的开展面临专业化的挑战。相关部门应该不仅仅是从资格考试过关率上来限制人数,更应该加快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服务人员。
四、小结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其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都相对更加曲折,再加上那个特殊的服务领域,家庭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更大。但是,由于其在开展家庭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民政部门和社区组织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其未来道路会更加平坦,其发展方向会更加明确。未来家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状态下我国家庭关系的问题的不断凸显,迫切需要家庭社会工作者相关助人服务的开展。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者也更好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运用更切合我国实际的本土化伦理守则,帮助家庭成员处理好婚姻,养老和抚养关系困境,更好的为构建和谐家庭服务,更好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作者简介:常魏(1987-),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
摘要: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及应用型本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要求,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及学生基础能力等方面展开,探讨如何提高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社会工作;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岳颂华(1979-),女,湖南益阳人,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7)
美国1995年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将社会工作定义为是一门应用科学,用来帮助人们获得有效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并促成社会变革以增强所有人的福祉。[1]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相当强的新颖文科专业,它强调专业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由于直接对人进行工作,学生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作对象问题的解决程度以及人们对专业助人行为的认可,因此,如何培养出既有职业操守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社会工作培养目标中首先要重视的。
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要求各应用型本科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应用型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就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特别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一、课程体系体现应用型特色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衡发展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是明确的,要使培养的学生既具备高深学问的知识素养,同时又要能运用高深学问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2]兼具一般研究型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但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在办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向:或重于理论,或重于实践。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一般研究型院校及职业院校的重要区别。因此,在社会工作的课程设置中,既要保持理论的基础地位不变,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理论基础夯实了才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和知识更新,因为应用不应该是继承性的应用,而应该是创造性的应用。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体系也应该是独立而完善的,不应该完全依附理论而存在。
2.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
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因此,只有紧跟市场需求步伐才可能找准教育教学的关键点。并根据市场需求及部门人力资源做好专业特色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块设计上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模块主要实现的是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可以在专业方向上设置模块,也可以在专业选修上设置模块。在保证学分、教学时数等课程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程科目。而在设置具体的课程规划时也可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修改。
二、建设一支具有高胜任力的师资队伍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3]只有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教师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在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中就容易有所欠缺。教师的实践包括两种方式: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比如,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多位教师具备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和就业指导师等职业教育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并积极参与实践环节,为实践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及实际经验,并能为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预设方案。而科研实践能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科研带动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社会工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社会政策、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等都是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也是帮助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了解社会发展的前沿,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并不断地更新到教学中去。社会工作是服务型的专业,教师需要有服务当地的意识,对当地人情风俗、政策法规等都要有所了解,在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中才能更切合实际。这样,学生工作后即使遇到全新的问题也能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避免顾此失彼。
三、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1.系统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
社会工作的实践不同于理工科,具有不可重复性及伦理道德原则。因此,学生最初实践能力的锻炼只能来源于实验室中的情境模拟和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成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基本保障。而且,环境本身对教育教学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宜的实验室环境能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内化社工的理念与思维。如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如果依赖于传统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将无法使学生体验到社工的工作环境,无法进入“助人自助”的工作状态,且由于群体心理的影响,学生潜能将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工作实验室一般包括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家庭访谈室和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小型访谈室、团体活动室是其需要配备的一般硬件设施。另外,还可配备相关的数据采集设备,如多媒体设备、网络、摄像设备等,以及模拟与观摩的硬件设施,如沙发椅、单面镜、监控系统等。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案、小组等各种方法的模拟和演练。
2.搭建校外实践基地体系
作为应用型学科,社会工作应致力于“学以致用”,积极与社会接触,发掘潜在的社会需求,联系共建单位,搭建办学平台。从当前的发展状态来看,社会工作仍主要是针对弱势群体,校内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此,形成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后备基础。这样,学生也可有机会结合理论与实务技巧开展实际工作,深入社会实习,发展实践知识,达到校内办学与校外要求接轨。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已涉及司法、禁毒、医疗、社区服务等多方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可根据专业特色与专门机构接洽,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中又可进一步探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时,可以聘请校外基地的工作人员作为学生校外实践指导教师或督导,也能更好地使人才培养与市场相结合。
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1.发展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灌输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自主创设现实情境,思考现实问题,进行自我探索,教师只是提供充分的资源与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案例或实践中的问题,而且通过实践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特点,这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内化的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
2.加强多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并不是零散的教学单元,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从操作方式上来分,可以包括观摩、情境模拟、实地调查、实务操作。在一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往往包含有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地开展各课程的实践环节,将已学习过的多门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设计包括学生选择课题、自编问卷、统计与分析数据等内容,包含的课程门类较多,在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或者多门课程的教师综合指导。而且,实践教学很多时候也无须单独列出,可以是一种嵌入式的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边学理论边注重实践。
五、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往往注重的是专业实践,这也是进入行业的基础。不过基本的社会能力也很重要,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这些一般并未具体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对此我校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特点招募服务对象或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实践。还可利用学校的素质拓展培训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拓展训练,如开展团队辅导、团队训练等形式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志愿者服务、学校、医疗、社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机构服务等。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社会工作必将成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专业,但服务意识的欠缺和服务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很多人并不清楚社会工作的内涵,中国人内敛的文化特性也决定了人们难以主动寻求专业的援助。因此,对于服务于人的工作,社工精神应常驻每位专业社工心中。如何让普通的学子拥有专业的服务理念、职业操守等都是专业教育中应达到的目标。除了价值上的认可外,更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和自主服务能力,将社工的理念、方法内化于心。
【摘 要】目前,乡镇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发挥社会工作介入在发展留守儿童个性、陶冶情操和健康心理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分析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与特征,探讨社会工作介入促进留守儿童健全面发展的策略,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社会工作介入
随着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持续增加,大量的学龄期儿童被留置在家中,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在空间上、时间上长期阻隔,改变了乡镇家庭面对面的初级群体交往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大量的留守儿童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起来,社会工作介入应当发挥出怎样的作用,有待深入的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发展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他人代为抚养、教育的孩子。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新的特殊群体,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乡镇、农村之中。由于在常年生活在亲情缺失的家庭环境中,缺乏良好的亲子沟通,留守儿童成了有家的孤儿,在学习、品行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亲情缺失、教育缺失以及社会环境问题等都极大地阻碍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自信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非常需要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然而,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时间不多,无法向亲人倾诉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得不到足够的关怀。留守儿童一般由单亲抚养或隔代抚养,家长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又由于一些乡镇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不高,校风不好,读书无用思想的蔓延,导致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埃里克森将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认为处于学龄期的小学期儿童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阶段。儿童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和使自身成为社会生产者所需具备的专业技巧,体验孜孜不倦的勤奋和稳定的注意带来的乐趣,获得顺利完成任务的勤奋感。如果儿童没有能够形成勤奋感,就会丧失信心而产生自卑感。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能够在今后的独立生活与工作中充满信心。鉴于此,有必要加强社会工作介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介入的作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勤奋感,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一)心理发展方面的介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大多源于其对自身、他人和生活情境的错误认知。与正常儿童相比,一些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敌对、冷漠、孤僻和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社会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引导留守儿童认知重构,改变错误的认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比如,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父母出外打工,没有时间陪伴自己,而形成父母不爱自己的错误认知,并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此时,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进行认知重构,使留守儿童认识到不合理信念,引导留守儿童主动进行校正。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留守儿童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与艰辛,以改变留守儿童的错误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行为养成方面的介入
一些乡镇留守儿童会出现小偷小摸、打架闹事、爱说谎话等行为问题。在改变留守儿童认知后,社会工作者还应当进一步地引导留守儿童改正行为问题,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模式来帮助留守儿童。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如果留守儿童发生不良的行为,就进行负强化,让留守儿童在进行不良行为时产生厌恶反映,当留守儿童停止不良行为时,就撤销惩罚,从而使留守儿童改正不良行为。必须注意的是,监护人对行为的态度会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行为养成。因此,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深入探访留守儿童寄养的家庭,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介入引导。
(三)学习方面的介入
社会工作者针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模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学校老师、同学、监护人等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和学校教师一起拟定可行的留守儿童学习计划,并督促留守儿童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对留守儿童的积极学习行为进校必要的奖励,对计划拖延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从而对留守儿童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留守儿童进行直接辅导时,社会工作者应当指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引导留守儿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加强心理发展方面的介入、行为养成方面的介入和学习方面的介入,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摘 要】学年论文是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定位不准,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某高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论文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等环节入手,提出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社会工作
在文献研究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且研究颇为深刻,或者只是集中在选题上,对学年论文的探索研究十分少,那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年论文研究就更缺乏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剖了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在摘要中已简述,并就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深入探索,望能给大家寻找一条有效、顺利实施学年论文的道路。
一、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撰写与指导是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选题,设计社会研究方案,实地开展资料收集,并在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其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问题调查与研究能力,运用资料与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开展培养计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但是很多部门、师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年论文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部分高校学年论文实施的相关部门布置仓促,未能给师生留余充分的准备时间,只要按期收稿,不计学年论文质量和实施效果。
第二,一些院校老师仅把学年论文写作当成一次课程作业,要求过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第三,大部分学生也趁着将其作为一次课外假期作业,出现学年论文写作内容雷同、平泛、松散,如:(1)学生大面积的“百度粘贴”;(2)论文泛泛而谈,没有真正深入主题,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3)论文结构松散,主题性不明,脉络不正确,没有具体的结论和写作目的等。论文选题更是缺乏深度、创新性和实用性,如某同学学年论文选题“浅谈中国应试教育”,首先,乍一看选题挺大的,细究到底是谈中国应试教育的好还是坏,还是别的什么方面,没说清楚;其次,中国应试教育近几年一直受到批判,显然,这个题目选的毫无新意,更不提创新点了;最后,谈中国应试教育最终将论点落在哪里呢,从题目完全看不出。
(二)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力度把握不当
在实际的论文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年论文发展时间短且实践少,部分指导老师对学年论文的概念意义欠缺深虑,导致在指导学生时模糊不清,应付了事。另外,在较短时间的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易出现选题太具体,过于专业,无法继续写下去,如一同学学年论文写“参与式治理在陌生人社区普遍运用的探索研究”,在此说明参与式治理是社区管理的创新之举,目前发展尚不成熟,只在少数地区的少数社区开展,也是很多专业社工师和老师学习的内容,那么一个初学者能将其“研究”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或者选题过于宽泛而夸夸其谈,如某学生写“公务员热与大学生就业”,就简单围绕公务员热的原因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泛泛而谈等,以上这些都深深影响到学生完成学年论文的质量,与最初的期望背道而驰。
学年论文的正确定位要讲究“中庸”,简单说就是学生要把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互联系,符合自己所处的专业水平,实事求是,既不能将其看作专业的学术性论文,又不能将其看作简单的论文实践作业。当然这个定位不是绝对的,要求老师视教学进展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定,学生自己也要视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定,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的学年论文实践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衔接不明
学年论文的设计是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做基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同一教学环节(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相继而又相隔的两部分。要实现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很好的衔接,当前最紧急的任务还是深刻认识到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之间的正确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平时操练与准备,要使两者紧密接轨。其次,师生都严格要求学年论文的撰写,选取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题目,使得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能够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的工作量也减轻了。
(四)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尚未形成完备的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如没有建立相应的学年论文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学年论文写作过程的抄袭问题缺乏应对机制、没有统一的训论文管理规定等。故应形成一整套学年论文管理方法和培养模式。
从2010年开始,社会工作教研室开始进行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工作教研室十分重视学生学年论文的写作,形成一系列规定,比如,学年写作时间、指导教师安排、写作规范等。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教研室把学生学年论文写作当作一次重要的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机会。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特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实际运用,比如到社区进行调研,参与社工服务机构的日常项目。虽然该教研室已经具备开展学年论文培养的一定经验,但在培养制度建设、培养模式总结和相关理论探讨方面仍然不够。
二、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实践
(一)选题:既量力而行而又尽力而为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并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限于本科学生的研究能力。题目的研究的范畴过于广泛或过于专业,将很难驾驭,故要求选题时要量力而行,选取一个具体适中且具有实践性的论文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是合适的,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则经常存在,这样选择的实用性就很强,可行性大,在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可保证论文的质量。
同时选题要尽力而为,学生要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动力,老师也要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才能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和动力。在论文的选题时运用创造性思维,让论文有新意,有吸引力。尽自己最大可能为论文选择题材。
(二)文献研读:明、甄、敬
学生在开始学年论文写作之前往往并未深度阅读相关资料,另外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限,有学术价值的新资料较少,学生们也较少关注学术期刊,所以在知识储备和信息支持方面相对薄弱,必须进行大量文献研读,否则在论文正式展开写作阶段会感到资源不足、证据不充分,使自己力不从心,难以推进。
老师应组织或指导学生阅读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尤其重点介绍社会工作文献和社会文摘等检索期刊,让学生甄选出比较好的论文加以参考;进行文献研读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所选课题的研究程度也可以更进一步研究将其补充完善,敬重他人研究成果。简而言之,文献研读要做到明了、甄选、敬重。
文献研读可为文献综述做基础,学年论文对学生的学术性要求低于毕业论文,对于一些研究较为深刻、成果突出的课题,学生再拿出来进行研究时,可进行一个完善的文献综述,并指出自己的研究亮点会给论文添色。
(三)研究设计:准备充分,不断修炼
学生在文献研读一周左右要开始下一步的研究设计,此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案和方法。其中包括调研材料拟用到的工具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具体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补充,达到研究设计的目的。
(四)资料收集:全、准、精
学生根据研究设计,利用调研工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调研。做到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全过程中,学生要敏锐捕捉收集大量有用的材料信息,做到随调随录,收集全面;其次,面对复杂的材料,学生要善于归纳处理,与命题关系紧密相关的,需在论文中详细阐述的要保准,关系不大的要舍得去除;最后,资料收集过程中要做到语句精炼、明了,表意清楚无歧义。
(五)论文撰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经过上述的准备就到最后且最重要的论文撰写环节了,写出提纲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已得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进本逻辑构架进行组织。在建立了论文写作的提纲之后,对整个篇章结构进行谋划,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文献、致谢等重要部分,从而形成初稿。最后是定稿,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论文符合格式规范,这个格式规范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学生要具备应用主要的文字处理、排版编辑的能力。这样下来,一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格式规范的高质量学年论文就形成了。
三、做好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实训
整个学年实训应分为三阶段:讲座阶段、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反馈阶段。做好三阶段的实训对应对学年论文实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顺利完成上述实践有指导意义。下面详细表述:
(一)讲座阶段
专业教师就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等知识点开展讲座,教导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写作认识,提高学生的学年论文写作能力,为学年论文的实际写作奠定基础。
(二)论文写作阶段
本阶段采用导师负责制,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写作小组,这要注意合理控制每个导师带领的学生个数,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导师辅导的质量和满足学生的相关写作需求,当然论文写作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同时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论文调研、写作任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年论文。
(三)论文反馈阶段
本阶段由专业教师挑选出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现象或问题,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反馈,学生也可向老师反映自己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写作困惑,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比较和总结中进一步加深对学年论文的理解,提高认识,为下期写作打好基础,最终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基。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督导,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研究方案设计、调查的实际开展等环节,单独列分,多方评定考核;也可因材施教、可根据社会关注问题的重心的变化进行调整调查研究内容。将整个实训落实到位,扎实推进。
四、结语
学年论文的写作,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具体题目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加强学生的论文写作功底,学年论文的实施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故在此呼吁:重视学年论文写作的培养,建立并完善相关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办法,让学年论文实施规范、有效。
作者简介:程鹏立(1977- ),男,安徽池州人,社会学博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崔亚笛(1992- ),女,河南陕县人,重庆科技学院2012级社会工作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