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区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28 03:43:00

导语:在社区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管理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辖区内自愿接受管理的240例孕产妇中(观察组),年龄23~39岁,162例为初产妇、78例为经产妇;为接受管理的240例孕产妇中(对照组),年龄22~40岁,161例为初产妇、79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产前孕妇随访指导;(2)产妇家庭护理干预。

1.3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褥期情况比较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褥期问题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情况:母乳喂养障碍3例(1.25%)、脐部感染7例(2.92%)、病理性黄疸14例(5.83%)、红臀4例(1.67%)、湿疹12例(5.00%)、消化不良14例(5.83%)、腹泻6例(2.50%)。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母乳喂养障碍10例(4.17%)、脐部感染25例(10.42%)、病理性黄疸36例(15.00%)、红臀11例(4.58%)、湿疹24例(10.00%)、消化不良29例(12.08%)、腹泻8例(3.33%)。观察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孕产妇定期查体与产后访视保健质量,社区护理干预均在其中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指的是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及专业知识的人员以社区作为范畴,并将疾病防治、健康促进作为目的,为社区人群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的一种手段。对于孕产妇而言,由于产褥期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乳头皲裂及便秘等;同时,新生儿也可能会引发各种不良情况,例如消化不良、红臀、母乳喂养障碍及腹泻等。因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便显得极为重要。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孕期及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健康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余策云 单位:湖北省郧阳医学院堰桥医院

社区管理论文: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论文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理念、运作模式及主要优势

(一)运作模式

为避免传统社区管理“组织僵化”的科层化取向,社区网格化管理强调灵敏的反应运行机制,它要求突破传统“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层级模式,建立非科层化的新型治理模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纵横交错”式工作格局。当然,社区网格化管理并非将“网格”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层级增量和行政权力的运作末端,而是以“网格”为载体展开一种基于多元、民主、平等、高效等理念之上的网式沟通,从而构建扁平化的工作机制以迅速解决问题。此外,“网格化管理为在基层社会与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避免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从而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提高政府科层系统的行政绩效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优势

社区网格化管理从理论设计到实践发展都表现出了相比传统社会管理范式更多的优越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说,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优势突出表现在:一是动态管理,主动发现问题。“重事先防范化解,重源头治理解决,主动查找、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冲突。”二是资源整合,打破条块分割。“进行网格化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将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网式沟通,管理技术信息化。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单向度沟通模式,它注重信息化建设和沟通反馈,能够达到层级内部、层级与层级(包括同一层级、跨层级)之间的直接有效沟通。四是纵横交错,全覆盖无盲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纵向通达、横向覆盖,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无盲区。五是注重考评,网格管理责任化。在“定格、定员、定责”的模式下,网格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责任机制,就是要公开其问责程序与内容,使责任到人,以避免“暗箱操作”的问责困境。

二、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困境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和手段,网格化管理虽然有其优越性,但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传统行政管控型的管理方式的影响,这种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社区管理被动静态化、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沟通单向度和社区责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一)社区管理被动静态化

目前社区管理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式、静态化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很多“重事后管理,轻事前控制”的现象,社区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往往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习惯性地坐在办公室被动“等客上门”,没有把为社区居民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走访基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对社区环境中的一些“脏、乱、差”问题的管理往往采用被动式或适应式,缺乏事前的主动式管理。二是社区工作者被动式服从任务,简单根据指标进行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服务居民的态度。这与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观念、认知水平和学识经历以及传统遗留下来的社区工作体制、运作模式等都是有很大关联的。这种被动静态化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社区无法充分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

“随着市、区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不断增加,管理层次不断增多,很多工作都是通过设立在街道社区的派出机构来完成的。”由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不够深入彻底,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行政性的资源配置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社区管理在具体实践中也无法跳出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窠臼。“从本质上讲,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倾向是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一竿子插到底’的全方位管理思想和方式的延伸。”社区居委会以接受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承担过多政府管理部门下达的行政任务,忽视了寻找政府“行政性”与社区“自治性”之间的有效联结点,将难以促成综合性的良性管理局面,不利于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社区信息沟通单向度

传统的社区管理主要采取“社区———街道———区”依层级层层向上反映的模式,这种自下而上的单向度沟通结构忽略了“沟通”真正的内涵和价值所在。当前,社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单向度,不仅是社区管理组织设计不合理的结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和居民主体地位的忽略也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单向度,意味着问题反映上去,却没有及时回应,必要的反馈也就更加从无谈起,这将容易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难以在实践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的现实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

(四)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

随着人们利益取向与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实际上,与社区居民普遍高要求不相适应的却是社区服务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包括地区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甚至于部分社区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方面的承载能力严重不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均、社区工作者数量不多、素质不高等都是导致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这大大限制了社区服务的全面覆盖和社区服务均等化,不仅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且可能引起部分社区居民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严重阻碍了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

(五)社区责任机制不完善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社区管理往往采取传统的自查自纠等监督方式,也常常遇到“暗箱操作”的问责困境,无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注重考评,普遍存在“责任盲区”、“各自为政”和“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一般来说,社区责任机制缺失,是因为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信息未能及时向社区群众公开,或是公开透明度不够,无法对社区管理者形成足够力度的外部监督。因为,只有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监督,缺乏完善的责任机制,将在本质上影响社区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化与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我国大多数社区目前管理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手段,正在朝着社区综合治理与多元联动的方向发展。应适时地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升社区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树立科学化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社区网格化管理首先是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针对当前社区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体制改革层面,充分借鉴和吸收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理念。一是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这就要求社区居委会重新定位角色和职能,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寓服务与管理中,把为群众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二是坚持精细化理念。粗放式的管理早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下愈发复杂的社区管理,坚持精细化理念就是要社区工作者工作态度更加端正、认真、主动,工作内容更加明确、细化、统一,工作方法更加现代、定量、多元。三是坚持动态管理。社区管理层面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情况,静态式管理根本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和预知问题的走向,这就需要采用动态管理方式来时刻掌握社区的整体情况,在遇到某一问题时才能以最快速度采取有效措施阻止问题态势的扩大,争取“走”在问题扩延的前面。

(二)破除行政化倾向

随着社区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管理的路径选择依然更多的是自上而下,这也必然导致政府的过多干预。事实上,社区居委会并不是政府层级化行政模式的运作末端和街道办事处的延伸机构,打破行政化倾向是改进社区管理的必然选择。首先,准确定位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与街道的关系应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传统意义上、完整意义上的行政色彩浓厚的上下级关系,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理顺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其次,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虽然社区辖区范围不断扩大,社区居委会要应对的日常工作事务也越来越多,但社区居委会依然要重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地位,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深入社区走访群众,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最后,要明确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当前,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社会职能被剥离出来下放至社区,导致社区居委会不该办的事情必须办,应该办的事情办不好。对此,社区居委会要明确为居民群众提供社区服务的工作内容,把提供社区服务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和突出位置。

(三)加强现代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其重要内容。以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加强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大量引进专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人才,这是社区信息化建设最为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完善支撑社区信息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相关基础数据库,扩充专业化信息人才队伍,才能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及维护工作。其次,积极搭建各类信息化平台。从信息的采集、甄别到信息的传播、维护,都要依托各类信息化平台,如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网络等,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对信息进行集中梳理,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畅通的信息流通系统,及时而又方便地倾听居民群众的声音、满足居民群众的诉求。再次,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反馈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要求社区管理不仅要注重事后反馈,同时要注重事前和事中反馈,及时走访沟通,收集反馈意见,由此形成社区与居民之间反应灵敏的“上下衔接、上下联动”的沟通反馈机制。

(四)实现社区服务均等化

当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社会公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党和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社区管理要准确掌握社区服务“供给不均”和居民群众“享受不均”的现状,加快实现社区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加快实现社区服务“供给均等”。供给均等,意味着要克服供给不均和供给不足。要制定“倾斜”政策,做到平衡财政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硬件设备建设,打破提供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环境卫生等基本服务的二元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快实现居民群众“享受均等”。这也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质。享受均等,意味着居民群众在社区服务地区上、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享受均等。社区管理要注重扩大基本服务的覆盖面,确保社区内的居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均等化基本服务。当然,这里所说的社区服务均等化,并“绝对均等”,而是要在现有社区发展程度和水平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社区服务的相对均等。

(五)确保社区管理责任化

完善社区管理责任机制,确保社区管理责任化,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带给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之一。社区管理要始终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划分责任区,设定责任人,建立问责制。

四、结语

社区管理责任化首先要划分责任区,将整个社区按照地区、家庭、街道等标准综合进行划分,切忌单一性的划分标准。责任区需要相应的责任人进行责任化管理,这就需要社区综合考虑责任区的人口规模、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设定相应的责任人并明确职责和义务,以及对责任区出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应承担的事后责任,使责任明确化、具体化,保证各项责任的真正落实。建立问责制,明确谁来问责和向谁负责,实行自我问责和组织问责并举,同时要以制度的形式使之固化下来。只有将权力关在牢笼中,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也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和关键路径。

作者:王雪珍 单位: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社区管理论文: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论文

1相关概念

1.1严重精神障碍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中应用的名词,它是一个法律概念,不是一个专业诊断名称。《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1.2重性精神疾病

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应用的名词,它是一个管理概念,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指一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明显,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精神疾病。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出现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要求,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2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2.1西方国家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及管理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西方国家,远古时代的人们不认为精神疾病是病。精神症状被认为是“神圣”的或“邪恶”的,受到敬畏或敌视。后来医、巫分家,精神疾病作为一类疾病单元逐渐被一些先进的学者所认识。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公元前460-前377年),学者开始认为精神活动并非魔鬼附体所致,而是源于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的不协调,扰乱了人体中的“精气”。到17世纪以后,原子论和机械论观点开始兴起,身体被看作一部机器,解剖学家揭示了循环系统和神经网络,并开始探讨神经系统在控制感觉与运动中的作用。精神疾病与神魔之间关系的学说受到质疑,精神病理现象得到确认。由于认识到其疾病性质,针对性制止病态发作的“疯人院”被建立了起来,由此拉开了欧美国家精神卫生历史上“禁闭时代”的序幕。而20世纪初期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的兴起、50年代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化学合成药物的出现、60年代开始的去机构化运动等,使精神卫生服务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长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局限性问题逐渐显现,“旋转门”现象受到高度关注。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发起的社区精神卫生运动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这场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让患者得到连续的、方便可及最少限制的精神卫生服务,而这种服务在患者生活的社区才最有可能实现。它要求服务模式从以精神病院为主转向以社区为基础,或精神病院与社区一体化的连续管理治疗。在专业机构的指导、规划下,在所管辖的自然居住地区内,以地区、机构或团体为单元,开展对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工作和社会适应的统筹安排与管理,融治疗、康复、就业为一体。康复医疗设施有“日间医院”、“夜间医院”、“家庭寄养”、“监护性工厂”、“家庭病床”等。为此,精神科医护人员必须走出医院,同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职业治疗师一起,深入工作单位、居民家庭等所有生活领域,提供广泛的精神卫生服务。实践证明,大部分病人在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回到社区生活中,并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完全能够继续提高疗效,适应正常生活,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近年来,平衡康复的提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又增添了新内涵。平衡康复强调: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方面的资源与措施,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程治疗、训练和再训练,以减轻疾病造成的后果,尽量改善其社会功能,使患者的能力得到提高,恢复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水平,进而获得以平等的权利参加社会生活,充分完成与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因素相适应的正常角色,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

2.2中国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把精神病人视为洪水猛兽,而是采取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古代官方对精神病人的集中管理始于宋朝的皇家收容院,将孤寡者与流浪精神病人纳入收容院。为了让收容的病人有地种,配给了田亩,称为“卑田园”。因为有田种、有住所,那时的精神病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中国现代的精神病院于1898年在广州成立,即现在的广州脑科医院,由传教士约翰•克尔组织建立,主要为流浪精神病人提供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全国各省都建立了省级精神病院,主要就地收容、治疗及管理病人,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精神卫生服务逐渐有了发展,采用了一些初级的人性化管理,如入院的欢迎会、舞会及出院时的欢送会等。上世纪60、70年代,因为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央发起了一场运动,将城市中的医生派往农村,并在农村培养赤脚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就是这一运动的产物,但并未形成牢固的制度。80年代随着经济的改革,卫生系统需要自我创收,需要财政经费投入的公共卫生服务消失,村医生纷纷外出打工创收,社区卫生服务瓦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90年代末,人们对以大型医院为主的创收型卫生服务模式产生了质疑,中央政府希望从根本上开展卫生改革,尤其是2003年面对SARS的突然来临,国家下决心重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关注,进行了大量改革尝试,探索适合中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精神卫生政策。2005年由中央财政采用中央转移支付的方式,在全国59个区(县)率先开展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2009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此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从无到有,逐步开展。

3我国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3.1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网络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从国家层面一系列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出台到原卫生部财政部共同设立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再到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2267号),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投入154.12亿元资金(中央91亿,地方63.12亿),对全国550个机构进行改造和新建精神卫生基础设施,配置部分必要设备.在各地方、各层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逐步建立,精神卫生防治队伍不断扩大,精神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3.2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

2004年,国家投资686万元在全国开展“686”项目示范区建设,探索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及工作机制。历经10年,截止2014年12月18日,项目示范区已覆盖全国314个市(州)的所有区县,相应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依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等,各地进一步细化各部门职责,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至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基本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正在不断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机制正在探索中成长。

3.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医生在医院坐等患者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彻底改变,专科医生走出医院与社区医生一起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患者在社区接受随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15年1月1日零时,四川省同意接受社区管理的患者已195188人。。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患者医疗保障调查、患者医疗服务需求调查、社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管理治疗结局等影响因素以及状况改善的研究己经取得不少成果,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3.4工作机制的完善

目前,精神卫生预防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治疗服务体系缺口较大,专科机构分布不均,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有待推进;社区康复服务还没有建成体系;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短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短缺,能力不足;患者医疗保障有限;部门协调机制不落实。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650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874家;有精神科/心理科的综合医院604家;有精神科床位的康复机构77家;精神/心理科门诊部(诊所)95家。精神科开放床位总数22.81万张。2011年底,全国精神科执业医师2.05万人;精神科注册护士3.53万人;精神科其他卫技人员1.30万人。由于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全国每万人人均精神科床位数为1.12张,远远低于4.36张/万人的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需要。最终结果是全国在册患者的随访管理率较低为68.70%,全国仍有31.30%的在册患者2014年未有一次随访,规范管理率更是严重不足。全国2014年11月随访的患者中规律服药的患者为50.23%,间断服药者为17.73%,未服药者为32.04%,总体治疗率也明显偏低。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创新工作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

3.5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质量的提升

3.5.1部分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及专科医生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热情不高,履职无力,导致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及点对点的技术支持未落到实处;部分精神专科医生规范化治疗技术及新技术掌握能力不够,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未能在社区很好应用。

3.5.2社区精防医生业务能力的不足,社区精防医生对症状评估、分级管理和药物使用存在明显问题,康复指导缺乏技术支撑,个案管理不规范。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在我国虽然开展不久,但其工作已覆盖全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所有省、市(州),直接服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4186862人,具体工作流程、工作制度逐步规范。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结局指标的独特作用,怎样让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怎样让患者获得良好的结局,应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对特定人群的管理治疗研究应更具体;应建立一些较为完备的预测模型来对社区管理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预测和干预。

4.1健全和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机制

4.1.1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欧美各国很早就把精神卫生纳入了公共卫生,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患病后都能得到国家的精神卫生服务。因此,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将精神卫生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成立由政府牵头,由卫生、民政、公安、司法、残联、教育、财政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法履职。希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救助机构、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精神卫生工作,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4.1.2加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治疗为了保证刚建立起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可持续性,国家、省、市(州)、县四级精防机构,要切实履行精防机构职责,积极引进国外行之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规范和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督导考核,将标准、规范落地生根。

4.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4.2.1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方面的协作,建立一支由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临床心理师、社会工作者、患者家属组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专业队伍,是做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的组织保障。在大学应该开设课程培训其它类型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精神疾病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疾病康复专家,督促国家人事部门建立相应的政府认可的工作岗位,从而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个标准的薪金水平和晋升途径。有计划地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落实能力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增加执业范围培训等不断壮大精神科执业医师队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有计划地加强社区精防人员的培训,使其能识别精神病性症状,规范开展基础管理及个案管理,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康复指导、急性应急医疗处置的工作能力。建立“合格监护人”制度,对患者家属和照料者进行精神疾病基本知识、家庭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监护管理能力。

4.2.2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开展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康复和照料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等,以适应居家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康复训练重点应包括让患者养成正常生活规律的习惯,使患者生活能自理;让患者进行学习和行为技能训练,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行为能力;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根据患者病前职业特点和身体健康情况,安排必要的工疗康复。通过综合康复矫正患者异常行为,锻炼患者的意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改善思维、延缓精神衰退;通过强化训练,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规律,恢复社会功能,为今后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家庭关爱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作用,精神疾病患者法定监护人不仅承担着对患者进行医疗看护的职责,同时还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其回归社会,并维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常规性开展以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保证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个人的能力潜质得到发展。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个关爱、宽容、宽松的社会支持环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大家庭。

4.3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测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及省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流转和应用。同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与各级公安、民政、残联等保持信息交换与共享。社区卫生机构要常态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线索调查及信息的登记与录入,准确把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4.4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社区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之间的无缝隙联系,建立通畅的转诊和联络会诊系统。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立适合各地情况的医院和社区一体化的重性精神疾病连续管理治疗模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合理的、连续性的、互动式的社区康复服务。

4.5加强保障,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比例

4.5.1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及门诊药物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4.5.2社区精神康复纳入医保报销。

4.5.3将残联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及门诊补贴在医院层面进行整合,以惠及特需患者。

4.5.4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低保补助。

4.6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搭建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服务平台,定期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和心理健康服务,提高社区人员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在各类学校要设置专门的精神卫生课程,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精神健康,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把精神卫生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文红 王丹 杨先梅 谢仁兴 单位: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社区管理论文:镇管社区与基层社区管理论文

一、以功能定位为内容,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社区是行政管理的终端,更是政府与居民直接联系的桥梁、纽带。因而在践行镇管社区的具体工作中,首先在社区管理功能上给予正确定位。镇政府与党委必须根据社区的具体行政功能,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以及具体的行政支持,从而让社区真正有事做,而且还要做到位。这就需要镇政府与党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具体服务内容,按照就近、便捷、优质原则服务于社区。结合党政两条线,镇管社区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分别为党组织系统,即镇党委—社区党委(党工委)—居民区党支部,在镇管社区中居于核心地位;而行政系统,则为镇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居委会体系。在社区管理层面上,则坚持居民民主、社区共治等原则,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要求,社区党委、管理委员会、社区委员会以及综合服务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的组织机构框架,丰富社区管理内容;着重运用服务理念、协商管理等思想指导开展具体日常工作。镇管社区具体服务内容则对接镇一级的各大中心以及办公室,承担起镇政府委托具体事务。从社区各组织机构功能来看:社区党委是在镇党委领导下,具体负责社区党建工作以及具体党的活动;社区管理委员会,通俗地说也就是社区综合办公室,主要上承镇政府以及各大中心,是具体行政服务的办事机构,属于镇一级行政的延伸,除了完成上级部门交代的各项工作,还要积极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而社区委员会则相当于居民自治组织,主要职能是在社区党委以及管理委员会双重领导下,组织社区所驻单位以及其他群众组织、居民等参与一些公益性、群众性的社区具体事务,比如参与定期听证,以及选举、监督评议等。而综合服务中心则更多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直接延伸与有益补充,除了具体事务,还需要积极统筹、协商乃至协调指导军民活动以及其他相关事宜。

二、以群众需求为起点,建立服务导向机制

某种意义上讲,社区是居民的家,是他们的心灵港湾;而社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居民而服务。为了能够更加便捷、有效、高效做好居民服务以及管理工作,作为镇政府需要根据社区管辖范围、以及具体区域大小,并且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做好服务工作。比如可以改变办公模式,由以前“坐办”到现在“走办”,即直接到居民家里办理具体事务,方便群众。另外还可以简化办理手续,或者方便群众,可以直接在服务中心最显眼的地方张贴行政手续以及具体步骤,或者公布具体办事人联系方式,以便随时随地为群众做好服务。现在网络发达,社区中心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乃至社区网站建立网络虚拟服务中心,让群众不出门就可以办成事情。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镇管社区,更需要建设好服务中心,从方便群众出发,立身处地为群众解决实事,比如可以筹备图书室、阅览室乃至棋牌室,甚至还可以方便群众娱乐,把广场“借”给他们跳“广场舞”……而这一切都需要从群众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服务做到一线,做到群众心坎里。这才是镇管社区工作重点之一。

三、以居民幸福为标准,落实居民自治机制

虽然社区属于镇管社区,但本质上也是居民自治的管理范畴,因而在日常工作上更应该把军民的生活幸福作为第一要素。这就需要在社区具体工作中,不仅需要强化党的领导,强化镇管社区所有工作必须置于党领导之下,发挥政府与社区纽带功能。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必须把军民自治放在首位,必须在稳定大局的情况下,积极与群众做好沟通,做好交流,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此,社区应该从群众出发,为群众着想,尊重群众民主权利,真正把群众社区自治落实到实处。比如可以每月召开社区驻地单位联谊会议,或者居民信息沟通会,对社区驻地单位以及居民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需要作出回应。职权范围内的,能够答复的三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需要与上级联系的,尽量做好协调,实在无法解决的也必须做好耐心解释,从而真正做居民的“娘家人”。当然更重要的是放“权”于民,凡事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需要做到征求居民意见,从而形成社区大事共商,小事协商,问题共治等管理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体现了民主自治功能,真正发挥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好铺垫。

四、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构建社区共治机制

社区共治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更是镇管社区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毕竟社区的主体是居民,是群众,而社区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群众民主权利的根本保障与体现。上头千根针,下面一根线。社区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由于受到财政支持以及镇行政框架约束,很多时候虽然得到“精简”,但要想提高社区服务质量,达到与城市中心社区管理一样的标准,那么就必须发挥“人”的最大优势,坚持社区协商共治制度。比如充分利用上级部门以及社会的管理服务功能,本着服务社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理念,尽最大可能调动社区群众自我教育乃至自我管理的积极能动性,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共商共治创造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区的事情社区办。比如可以成立“社区议事中心”,通过居民选举,协商议事,对社区事务评议,发挥监督职能,从而实现社区共治机制。当然,如有可能还可以打造社区活动中心,吸纳社区居民热心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或者成立社区志愿者行动小组,比如才艺表演,美化社区以及邻里帮扶等等,从而真正实现政府与社区的互利共赢。镇管社区的协商共治政策,更多的是从居民内在需求出发,朝着共同的管理目标努力,力求形成健康的社区舆论,争取凡事大家议、大家管、大家评的良好舆论,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之,镇管社区是一个特定历史的产物,它作为居民与政府的桥梁,国家与社会的接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镇管社区是基层民主的基本体现,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同样也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点,比如拆迁等等问题。因而作为镇管社区工作人员,更需要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既要做好上级部门落实的事情,更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工作。而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居住环境,营造幸福和谐社区,更是镇管社区建设的持续动力。这就要求镇管社区必须尊重社区居民的意见,以群众需求为起点,以居民幸福为发展方向,以社区民主自治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为重要载体,以公共服务为常态任务,以社区福利为恒久指向,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为打造生态社区而奋斗。

作者:郭莘彤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社区管理论文:可行性慢性肝病社区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北京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房山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共466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352份,社区内小型事业单位体检结果114份,对以上档案进行分析。

1.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以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慢性乙肝、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就医费用,了解这些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认识及与三级医院之间合作转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1.3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估算出慢性乙肝及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看病负担及对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意愿和认识。结合慢性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中的发病情况,就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脂肪肝患病率

结果显示,3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3.7%36.9%,且93.5%的患者血脂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21例,45.1%的患者合并脂肪肝。这些脂肪肝患者中,91.9%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9.7%合并糖尿病,62.2%合并血脂异常。在小型事业单位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5%,这些患者中,24.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91.2%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2.2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970份,其中慢性肝病患者800份,社区医师170份。慢性肝病患者有效回答问卷480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318份(男︰女=210︰108),脂肪性肝病162份(男︰女=97︰65)。

2.3治疗及花费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月均花费为994.2元。其中,85%以上的患者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花费为279.3元。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为165.4元,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681.2元。

2.4患者接受社区管理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中,57.2%的患者愿意接受社区管理,16.4%不同意接受社区管理,26.4%的患者没有明确回答。在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这三种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0.9%、14.2%和4.9%。在这些患者中,有大约85.6%的患者希望通过社区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至三级医院,98.2%的患者希望由三级医院安排患者回到指定社区医院就诊,并与社区医院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尽可能于社区完成治疗,必要时再回三级医院看病。

2.5社区医师参与管理意愿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正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

3讨论

3.1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5%左右,且9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患者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根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结果,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分别为994.2元和279.3元。以此计算,慢性乙肝患者的年平均费用约11940.4元。而据之前的统计,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323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757元,肝细胞癌患者为38267元,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其年人均收入的3~4倍。显然,这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的药品消费明显低于之前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病程进展,防治或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这样,不仅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减少今后的医疗费用。以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长期慢病管理,监督指导其用药与治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脂肪性肝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戒酒、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并未获得治愈,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稍有好转,但停药后,实验室指标依旧如前。而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饮酒,则所有治疗均无效。可见,如果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戒酒督导,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还可减免药费负担。所以,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重在管理,而非用药。这需要社区医师的长期管理和宣教。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从而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持和改善患者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治疗,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社区管理可以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大大减少现有的不必要的花费。

3.2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

3.2.1大部分患者希望在社区接受管理和治疗,并在病情需要时再转至三级医院就诊

根据我们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及80%的脂肪肝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的管理。可见,大多数患者有接受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意愿。同时,85.6%~98.2%的患者希望建立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和转诊制度,并在随访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判断并协助转诊。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管理,还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老百姓受益。这样看来,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主观上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及病情监测,这种要求与医改方向完全符合。因此,无论从患者本身还是从医改大环境看,实行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都具有主观上的可行性。

3.2.2社区医院具有完成慢性肝病管理的基本条件

从医院设备上看,各级社区医院正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完成血液生化、常规、甲胎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上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因此,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在社区完成慢性肝病的管理且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仪器设备。从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也是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都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和时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于社区进行随访,定期与肝病专科医生进行沟通。社区医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因此需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卫生服务的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在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部分医师的相关培训,使社区医生对于以上两种慢性肝病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完成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了准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协助这些医生管理患者,并完善现有的转诊制度。同时,我们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的以上两种慢性肝病监测和转诊的规范,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综上所述,从患者角度看,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希望获得社区医师的管理指导;从社区医院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基本具备了完成常见慢性肝病管理的物质条件,社区医生在愿意参与这些患者管理的同时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得社区医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初步具备了完成慢性肝病管理能力。可见,对这两种常见慢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3.3慢性肝病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具备了必要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3.3.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医疗单位与各层次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网络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了系统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为了解人群健康、发病趋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对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提供了依据。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是以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目前,各个社区开始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但各个地方起步时间和完成水平有很大差异。即使是一般的体检资料也不够全面。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应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脂肪性肝病,可以借鉴“四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社区管理的经验,由于许多脂肪肝患者合并“四大慢病”,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筛查,掌握部分脂肪肝患者的情况。

3.3.2社区医生对于常见慢性肝病的认识尚有不足,应完善专业知识的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医生还不了解常见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对超声医师也要进行培训。

3.3.3关于患者的隐私问题应给与充分重视

在管理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可能会发生妨碍患者隐私的情况,特别是前者。由于国人对于乙型肝炎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歧视患者的情况应特别注意。我们考虑,部分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正是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于这类患者不能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应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再对患者进行主动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保密。这同样是影响管理结果和成本效益的关键,需要对社区医生严格要求。

3.3.4完善社区基本药物的配置

目前,所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均未在社区医疗机构中使用,影响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医。实际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同样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应使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可以解决“看病难”,还可以缓解“看病贵”。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多于脂肪性肝病患者,部分原因就在于社区目前没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4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脂肪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实际中存在必要性及初步可行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社区医师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等基础上,可以对这两种慢性肝病进行有效的社区管理。

作者:王宇 欧晓娟 段维佳 展玉涛 孟庆华 张向东 张华兴 赵可星 贾继东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社区管理论文:3种管理模式中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1国外农村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

1.1美国自治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美国是一个有着优良自治传统的国家,乡村自治在整体国家自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村民委员会是美国乡村自治的权力机构,拥有乡村自治、乡村发展的重大决策权,同时还享有一定的立法权限。这种自治性的立法权不受联邦及各州政府的干预,当然,并不由此表明,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对村民委员会没有管理权。在美国的很多州,均以宪法或法律的形式对乡村自治制度进行了规范,比如纽约州就专门颁布了《纽约乡村自治法》,该法是纽约州乡村自治制度发展的法律依据,内容涵盖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美国乡村自治的核心是村民委员会动员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自治功能。在村民委员会之下设立具体的村级自治管理机构,包括各种议事机构与执行机构。美国各级政府与农村社区的关系比较松散,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政策指导,二是为农村社区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宏观的政策指导,就是政府通过各种财政、税收等相关手段与政策来推动一些与农村社区相关的生产、生活项目,由此来带动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负责农村社区相关的公益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精神与文化需求。在法律法规制定上,联邦及州政府一般只负责制定乡村自治以及涉农投资、开发、信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农村社区管理与发展具体事务的法律法规均由村民委员会制定。由此表明,美国的农村社区管理基本上处于一种社区与居民自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社区、村民是社区管理的主体,拥有决定社区发展的绝大部分权力,在自治管理过程中,其权力不受联邦及各级政府的干预,村治机构无需对政府负责,只需对社区全体村民负责。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是起辅助与指导作用,不参与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各级行政权力也无法延伸到农村。美国的这种自治模式给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也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但这种管理模式,对地方自治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各种完善的公共制度来支撑。从长远来看,社区自治模式是农村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

1.2新加坡行政主控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为了消除种族隔阂,实现社会稳定,开始着手发展组屋社区计划。行政主控型社区管理方式就是在组屋计划中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至少超过150万人没有住房,不但如此,快速的人口增长远远超过了新建住房的增长速度,为了解决人口多、住房少的矛盾局面,1960—1980年,新加坡实施了组屋计划,20年间修建了各类公租房6万多套,并专门成立了组屋发展局,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作用,广泛吸收社会各种资源,为组屋建设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还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措施来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人多地少,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与节约成本,组屋社区建设多为高层建筑,实行集中居住;社区配套建设也由政府统一规划,各种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一般配有学校、图书馆、医院、体育馆等公益场所,在完成了“居者有其所”的目标之后,新加坡继续在此基础上推行组屋社区计划。从1980年之后,新加坡政府主要通过完善组屋社区的公共设施等活动来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组屋社区计划的推行加快了新加坡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农村社区完全被组屋社区所取代。亚洲开发银行显示,到2010年,新加坡的城市化率达到了100%,传统的农村社区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但这并不说明,新加坡社区管理模式没有意义。总体而言,新加坡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完全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的,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型,人民协会作为政府体制的一部分,负责执行政府关于社区管理的具体事务。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直接而具体的,社区管理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与新加坡政府体制是一致的。

1.3日本农村的政府与社区互动型管理模式

日本的农村社区是以村落或村落联合体为基本的载体,农村社区不仅是村民共同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执行政府政策、进行村务行政管理的机构。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农村社区管理主体已趋多元化,社区服务设施也比较齐全。从整体上看,日本农村社区管理是由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公民等共同参与的,其中民间力量是社区管理的主要力量。社区自治性组织是以社区全体社会成员为基础而形成的公共性管理组织,包括町村长及其助役、行政委员会、地方公营机构及议会村级事务局,主要行使各种具体的行政事务,在居民日常生活、日常事务、服务、公益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这种处于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混合模式,是在政府与居民的双重主导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与居民的积极性,但两者的角色分工不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主要负责社区的发展规划,为社区发展提供技术、政策、经费的支持,政府规划带有较强的政策性,社区与居民无权决定社区发展方向。社区与居民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规划与政策,处理社区中的日常事务,在日常事务管理中,社区与居民拥有较大的决定权,政府不会干涉。由此可见,日本这种双重互动模式中社区自治还是有较高的水平,但政府的作用也比较大,两者相辅相成。

23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

2.1共同之处

2.1.1社区管理机构比较健全,权责较为明确

尽管3种模式下农村社区管理主体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都有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不同层次的机构。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居民素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不同,各个管理主体在农村社区管理中行使权力的幅度不一样,从而造就了管理模式的差异。从整体上观之,政府一般负责农村社区发展的规划与政策指导,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下,政府的规划与指导的力度不同。社区组织及居民是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模式下这种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自治性程度不同。

2.1.2在农村社区发展中非政府性社会组织的作用较为突出

无论是哪种模式,都充分利用了社区现有的人力及组织资源,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其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在这些资源中,非政府组织是较为突出的,一般称之为社会中介组织。在美国,长期形成的自治传统使得社会中介组织非常发达,其在农村社区管理中扮演着居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建设,并实施具体的服务项目,在社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公益性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本,政府与社区是双向互动的,非政府组织同样承担了政府与社会沟通的任务,特别是将政府的政策与规划传递给社区,同时也承担了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在新加坡,虽然社区管理是政府主控型的,但也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为社区提供服务,同时在执行政府的相关政策。

2.1.3农村社区管理较为法治化与规范化

上述3种管理模式均强调在社区管理中,要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管理的具体制度,同时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强调法制的统一与公平。在农村社区管理中,确定法律的权威性,提供社区管理的科学性、开放性与高效性。在美国,自治传统由来已久,联邦及州只负责制定自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他的具体涉及村治的法律法规均由社区自行制定,有理事会、村长、村法官来实际执行;在日本,农村社区管理法律法规也很明确,政府与社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有些涉及村级自身事务的,由村议会来制定;在新加坡,虽然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全由政府制定,但实际执行者还是社区管理者。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农村社区管理的规范化,不同的社区管理机构及管理者行使不同的职权,互相配合,使得社区管理非常规范。

2.2差异之处

2.2.1产生背景

3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体现了3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作为社区自治型的美国模式,更多体现的是美国浓厚的法治传统与民主意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分权与自治是其文化核心,农村社区管理也体现了这样了分权与自治;作为政府与社区互动型的日本模式,社区管理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是也受到了日本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专制传统的影响,政府的权力在社区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新加坡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强调行政权力的垄断与高效,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社区管理模式明显体现了其行政主控型的国家政治文化传统。

2.2.2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自治型模式中,政府与社区是完全分离的,政府只负责政策指导,不干涉具体事务,日常事务完全是由社区自行处理决定;在日本互动型模式中,政府与社区并不完全分离,政府虽然是指导与规划,但与美国不同,日本的这种指导与规划是负责社区中某些具体事务,能够形成具体的管理状态,可以说政府与社区分工不同;而在新加坡行政主控型模式中,政府与社区是不分离的,紧密结合在一起,社区完全在政府的领导管理下工作。

2.2.3社区管理主体

在新加坡行政主控型模式中,社区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机构,社区组织只是执行者;在美国的社区自治型模式中,社区管理的主体是社区及其自治机构,其负责社区管理各种事务,政府不干预;而日本互动型模式中,社区与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

2.2.4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定位

在新加坡行政主控型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进行直接管理,具体负责社区的各项建设;而社区组织也完全纳入到政府的体制中,是政府体制的一部分;居民并不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事务。在美国的社区自治型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进行宏观的指导或是用税收、财政、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节;社区组织是独立的社区管理主体,不受其他主体的干预;而居民也是主动、积极参加社区事务管理。在日本互动型模式中,政府的功能是指导与支持,承担一部分具体职能;社区组织也承担部分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职能;而居民也较为主动参与部分社区管理事务。

2.2.5表现形式

在新加坡行政主控型模式中,社区管理完全是一种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一部分;在日本互动型模式中,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监督与指导之下的一种半自治型管理方式;在美国自治型模式中,社区管理完全是自治管理。

2.2.6运行机制及后果

在新加坡行政主控型模式中,其运行机制完全是行政主导,所产生的就是大政府、小社会的结果;在美国社区自治型模式中,其运行机制是由社会组织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后果是小政府、大社会;而日本互动型模式运行机制是由政府与社区共同主导的,各司其职,其后果就是朝着自治方向发展。

2.3简单评价

3种模式各有所长,各自适应了本国的历史传统、政治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美国的社区自治型模式,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也是联邦制国家的代表。在美国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有着悠久的法治自治传统、实行分权制衡体制的国家,其社区管理模式是其自身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的一个缩影,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或联邦制国家,如英国、德国、芬兰,农村社区管理也是这种模式。新加坡的行政主控型模式则是体现了悠久的东方专制传统与儒家文化色彩的一种社区管理体制。新加坡实施的国家资本主义,强调行政权的垄断和社会事务管理的高效率,这种社区管理体制印证了其政治体制;同时也应该看到,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经济有较强的外向性,这样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社区管理上必然会强调行政权的主导控制以及社会资源的统一分配,各项具体社区事务由国家统一垄断,由此来达到社区管理的高效与统一。当然,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体制是适应其国情的,总体来说,新加坡的这种体制是由其特殊历史文化与政体所决定的,没有可推广性,也与当今世界基层组织的民主自治发展趋势不符。日本的双向互动型体制也是适应了其东方专制主义与西方民主法治交融的一种制度,是比较符合日本现存政治体制与经济制度的。日本的这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在农村社区管理中也采用了这种双向互动型体制,如意大利、法国、波兰和韩国。

3借鉴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经验来创新中国的农村社区管理

当前,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部分地区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按照“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多村一社”的地域特征,形成了苏南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山东诸城模式、宁波地区“联合党委”管理模式、广东中山市农村社区管理模式。这些地方将农村社区管理积极融合到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国外3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来设计中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创新体制。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中的自治理念、自治运作机制,还可以吸收日本模式中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机制以及新加坡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以“强国家、强社会”为价值目标,结合中国农村发展的弱质性,采用中国化的方式来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总体而言,中国农村社区管理创新要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前提,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农民需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管理的优势,形成“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3.1以保障农民利益及需求为核心要义

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弱质地位,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的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农村社区是农民生活的载体与平台,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中国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必须以此为中心,动员社会、国家等各方力量,解决好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身份变更的利益问题。

3.2强化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主导性

自治管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制度已经基本成熟,因此,继续发挥与强化农村社区自治管理的经验与方式是“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主导点。中国农村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村社区自治管理是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固有的文化、规则、乡缘、地缘优势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够较好地将熟人社会资本运用到自治中来,有利于化解社区内部矛盾,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民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农村社区的归属感。应该继续发挥农村各种自治团体的作用,像农业合作社、各种合作理事会等,让这些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以保障农村社区自治制度的强化。

3.3发挥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辅助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中,乡镇政府以行政管理、国家权力延伸为主要管理方式。在“四位一体”的模式中,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应该推到次要地位,不再起主导作用,这有点类似于日本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政府机构的作用,其主要负责农村社区发展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社区发展的方式与计划,结合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给予农村社区一定的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扶持,负责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3.4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监督作用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监督不可缺少,在农村社区可以成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引导,还可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职能,推动农村社区的民主化、自治化进程,监督、保障、落实农村社区居民的各项民主权利,使农村社区自治制度得以彻底推行。

3.5改革原有的村民自治管理职能

在此模式下,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主导,中国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继续存在,但可以淡化其固有的政治、经济职能,让村民自治制度发展成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制度,通过各种民主选举的方式,组织农民自组织。这些自组织类似于新加坡人民协会中的辅助机构,发挥这些自组织在农民社区管理中的辅助作用。

作者:梁淑华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社区管理论文: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社区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300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36~80岁,平均(58.7±2.4)岁;体质量45~80kg,平均(68.5±3.4)kg;病程1~3年,平均(1.8±06)年。对照组男90例,女60例;年龄40~82岁,平均(55.4±3.1)岁;体质量50~85kg,平均(61.4±4.2)kg;病程0.5~3年,平均(2.1±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包括监测、服药、饮食、休息及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出院1周进行第1次随访,其后6个月随访1次,注意随访期间有无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有无因并发症就诊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

1.2.1社区管理方案

出院前准备:首先在患者出院前2d对其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并发放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让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参与调查,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传。随访及健康指导:患者出院第1周进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3个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回访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运动、血糖水平、病情和心理变化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正确的运动指导及饮食指导,教会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出现并发症的及时要求糖尿病医生及其他专科医生会诊。知识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通知观察组各患者参加,通过知识讲座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学会自我监测,同时还可促建患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康复。

1.2.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1年内不同时段(1周、6个月、1年)的血糖控制水平、医嘱遵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并以试卷或问答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程度的差异。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1周后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认知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6个月及1年后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出院1周后血糖检测、运动及饮食控制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出院6个月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自我检测、运动及饮食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行为意识、生活习惯及服药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患者依从性主要取决于其对疾病和治疗认识程度,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越高,对医嘱的依从性就越强,所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有效的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有护士及医生督导,常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药物治疗等各个方面均有较高的依从性,但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需要依赖患者自身对医嘱的依从与执行,一旦患者离开医院,缺乏医护人员的持续监督与指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对医嘱的依从性相应下降,影响疾病的预后。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持续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强化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方式后发现,出院后第1周,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认知并无明显不同。但在6个月后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逐步提高,而对照组则随着病程延长而不断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更能了解何种因素可影响血糖的高低,可有效的掌握病情变化的基本技能,说明社区管理方案中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强化有利于患者对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认知,为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做好基础。社区管理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对患者的持续监督管理,指导患者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并能按照医生的要求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由于出院时的指导,两组患者出院第1周在饮食及锻炼、遵嘱服药等方面并无不同。但对照组患者随着离院时间延长,脱离医护人员的督导管理,运动锻炼及饮食、血糖监测等欠规律,部分患者出现用药失误,依从性逐渐降低。本院处于象山半岛,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民,文化水平较低,遵医行为较差。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可有效的提高该地区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有利于转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忠庆 杨小燕 鲍红丹 单位:宁波市第四医院

社区管理论文: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调查中所选取的病例均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杨家坪兴胜路社区、冶金村社区、西郊三村社区有固定的居所(指在社区固定住所居住时间超过2年及2年以上)并接受本院医务人员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共127例,其中男56例,女71例,年龄43~87岁。

1.2方法

选取本院经过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人员,采取入户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并发症、生活方式、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知识教育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患者进行了免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压等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软件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录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

在127例接受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74例(58.3%)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的方式进行降糖,22例(17.3%)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约有13例(10.2%)患者未采用任何药物方式进行降糖。进行学历分组研究后发现,在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51例患者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在未采用任何药物方式降糖的患者中,约有10例患者为初中以下学历者。进行经济情况分组研究后发现,在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43例患者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在未采用任何药物方式降糖的患者中,约有7例患者家庭月收入不足3000元。

2.2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及运动调查

大多数患者(98例,77.2%)能按糖尿病饮食控制,其中62例为初中以上学历。但参加规律运动人数少,仅有37例(29.1%),见表2。

2.3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情况调查

无1例按要求查血糖。大部分患者(54例,42.5%)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血糖见表3。

2.4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127例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很有限,对糖尿病症状、饮食、运动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多,分别达75.6%、42.5%和40.9%,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见表4。

2.5社区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后对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127例中参加糖患教育的38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好。

2.6社区糖尿病患者糖脂检查达标情况调查

127例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检查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小于7%)率低,血脂达标(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三酰甘油小于1.5mmol/L)情况不满意,见表6。

2.7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等情况调查

127例患者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情况约2/5有并发症,其中以高血压为主,占50.4%。

3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统计发现,在导致居民残疾、死亡等的原因中,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达到11.28%。与之相反,成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病后的治疗率以及血糖控制正常的达标率均较低,分别为10.00%、30.00%和7.00%。因此,如何改变这种显著的“一高三低”趋势显得尤为重要。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教育、血糖监测、药物治疗5个方面,在社区范围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1对糖尿病的态度

自身对糖尿病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患者在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的态度。而对该知识的了解,患者自身的文化程度以及受糖尿病教育的力度起着重要作用。从对该社区的调查中发现,该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93例(占73.2%),说明该社区的患者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包括医务人员自身教育,也包含了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此外对健康人群的教育以及患者之间的相互教育也包括其中。如果健康教育做得好,那么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越多,越能够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接受教育组94,7%,未接受教育组29.9%;对糖尿病药物及副作用知晓,接受糖尿病教育组89.5%,未接受组33.0%,对糖尿病并发症及预防知晓,接受糖尿病教育组86.8%,未接受组27.5%。此调查还发现该社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的预防及治疗知识掌握不够,如:(1)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对饮食、运动等其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重视不够;(2)不采用规范化治疗方式,或认为一旦采用降糖药物,就可以不用监测血糖;(3)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认识不够,认为糖尿病反正无法治愈,只要能吃能喝,消极治疗;(5)心理负担过重,一旦血糖控制不好,就干脆放弃治疗。

3.2饮食方面

糖尿病饮食管理在血糖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饮食控制管理中,不但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也要保证日常营养所需。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应遵循以下饮食管理原则:(1)控制每日摄入饮食总热量;(2)有效的平衡膳食结构,在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应占65%、脂肪25%、蛋白质10%;(3)尽量避免摄入一些高糖高脂食物;(4)定时定量、低盐饮食、戒烟、少喝酒。本组病例中进行饮食控制的98例,占77.2%,但由于无法对每日饮食的摄入量进行有效的量化,绝大多数患者只大概知道不能吃得太多,但对摄入量及饮食结构不能进行准确把握。在本调查中,有29例患者没有进行饮食控制,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自我感觉无症状,目前没有发现并发症,而且由于文化程度低,主观认为没有控制饮食的必要性。

3.3运动方面

研究已经证实,运动控制体质量这一方法是促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外,运动同时还具有加速血糖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采用运动来控制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进行:(1)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2)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高强度的运动,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轻、中度有氧运动;(3)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每周运动4次以上,每次时间控制在30~60min以内。本调查中,能坚持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只有37例,占29.1%,绝大部分患者不能坚持规律运动。调查发现,导致患者不能有效运动的原因主要有:(1)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骨关节病变等疾病时,运动不便;(2)一部分青中年患者由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运动;(3)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运动在治疗糖尿病中所发挥的作用;(4)偶尔运动,无规律。所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运动量不够或过度,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3.4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应根据医师建议科学有效地进行。建议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当血糖没有达标时,应至少每周正规检测1d(含7次)血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如果已经血糖达标而且生活规律,若无特殊情况应每两周正规检测1d(含7次)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果血糖达标且生活规律,无特殊情况1~2周检测1d(含7次)血糖。本调查中所有患者均未能规范的检查血糖,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觉得血糖监测费用大、麻烦以及主观没有认识和明白到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3.5药物治疗

调查发现在采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存在许多问题。经过规范化治疗后,部分患者当血糖恢复正常或自觉症状消失后便擅自停药或减量服用;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下降容易漏服或误服。在本调查中不服药患者13例,主要是因为该部分患者自觉症状轻,服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多。此外7例患者擅自口服所谓的降糖保健品,主要是因为其对糖尿病药物治疗认识不足,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年纪大、药物费用和自身经济状况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3.6并发症和相关检查指标方面

糖尿病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脂代谢障碍,是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27例糖尿病人中一半有高血压,冠心病也占约30%,调查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重视空腹血糖和血压,但不关心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不主动检查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等,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危险因素不知晓,或认为无症状就不检查,或因为检查费用等问题不检查。

4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医学管理模式,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共同参与所形成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许多原因均可影响规范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如果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必须对糖尿病管理做到个性化和人性化。此外,在评价糖尿病规范管理效果的时候,不仅仅是评价单纯控制血糖,也要充分考虑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所需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最后,参加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对疾病的专业知识,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制订出具体的个体化管理治疗方案措施,做好糖尿病教育,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刘红娟 陈兵 晏丕军 郑万平 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重庆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社区管理论文:人本位思想中社区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中心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将人本位思想作为社区管理方式的核心思想,我中心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服务站点8个,中心医护人员共137名,其中护士62名,年龄22~54岁,平均(31±7)岁;包括主管护师10名,普通护师22名,护士30名,均为护理学校毕业生,具有较踏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1.2方法

1.2.1确定社区护理管理体制

按照社区护理工作需求设定护理人员岗位,包括治疗护士、轮班护士、责任护士、办公室护士等,护理人员依据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及爱好等向中心管理部门提出岗位申请;管理部门每年依据年度和日常考核成绩、岗位竞聘成绩等安排护士的具体岗位,依照人本位思想达到人员和岗位的最佳匹配,使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工作热情进行护理工作。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按门诊管理、出诊管理和感染管理等多个方面,由中心管理部门以及护理部管理科和社区各站点护士长共同确定综合考核标准,并由上述部门组成监督管理小组,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检查或抽查各中心及站点的护理工作,对发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建议;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护理风险的培训,对上门服务及家庭病床护理项目施行知情书、协议书等方法,保证患者的事先知情权,防止医患纠纷的产生。

1.2.2建护理服务体系

在中心和各服务站开展人本位思想的护理服务,突出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日常生活、基础、专科等方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社区护理服务由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护士进行,要求这些护士具有全面、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对患者日常治疗负责的同时,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制订康复计划;日常进行社区走访以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建立社区患者的资料库,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及时且正确用药。护理人员要不断总结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人本位思想不断改进服务,让社区患者及家属放心。

1.3考核方法

对采用人本位思想进行服务管理前后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9个社区服务点的62名护士,考核内容有护理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以操作实践考试和理论考试来实现,并在9个社区服务点的400例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工作。

1.4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人本位思想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践和理论成绩比较

实施人本位思想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与实施人本位思想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患者满意度比较

在实施人本位思想后,40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389例),明显高于实施前的64.0%(2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本位思想要求管理人员了解每位工作人员的价值、个性、尊严和需求等,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以及正当的利益。该中心在此工作中展开了创新性的改革,首先是对社区的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本位思想的教育,使人本位思想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有效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在社区中实现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其中8名护士完成了本科学历,16名获全科护士证书,3名被评为全优护士。同时,为取得群众信任,该中心展开一系列服务模式的完善工作,并对护理工作的态度、质量进行把关,以护理的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为理念建立自身的形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本位思想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与实施人本位思想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在实施人本位思想后40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支持上述观点。总之,在社区护理中运用人本位管理思想进行管理,可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对外形象得到明显的改观,并对社区护理模式进行完善。

作者:孙雪雁 单位: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

社区管理论文: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论文

1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1)通用性:由于各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情况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系统建设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库和先进的技术为基础,设计出灵活、适应性较强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模型。

(2)科学性:对于通过调研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使其符合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技术发展潮流的要求。

(3)动态性:业务数据和模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应能够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的变化而调整,且应该留有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外部系统互通的接口,成为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4)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业务模型的构建必须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有实用价值和适用性。

2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本研究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结果应用、模型库管理及系统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解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起点,该模块可以反映卫生管理部门当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引导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相关政策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该模块包括绩效计划类型、计划录入、计划调整、计划查询及计划分析五个模块,按照考核周期的不同分为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及重点计划。

3.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用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分,应具有数据审核、自动评分及绩效查询等功能。

(1)数据审核:系统会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自动审核,审核规则包括记录完整性、记录重复性、数据类型、数据项阈值及数据逻辑等方面的校验;

(2)自动评分:系统可以通过输入的调查信息或从其他业务系统接口自动获取数据,按照事先设定的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得分,并显示出每个机构的最好和最差项目,并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和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双向转诊率及群众满意度等重点指标对同类机构进行排序;

(3)绩效查询:绩效查询可按时间、指标进行查询,可通过曲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同时系统也提供自定义查询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功能用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深层次的管理问题,督促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该部分包括绩效标准评分、绩效预警及统计分析。

(1)绩效标准评分功能采集和存储了一定范围内的绩效数据,可以计算、分析该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基准,为制定绩效管理标准提供循证支持;

(2)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排序汇总、历史数据纵向比较、机构之间横向比较、指标偏离分析及报表生成等;

(3)绩效预警功能主要是根据绩效指标的各月完成值来计算各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按时间过半、目标过半的原则对年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可用“红”“黄”“绿”灯进行直接表示,其中红灯表示指标未按期完成,黄灯用于警告管理人员已接近截止时间,绿灯表示指标已按期完成。

3.4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功能可以支持卫生管理部门和其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方便上级及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结果反馈和交流互动两个子模块。

(1)结果反馈,包括月度、季度及年度考核结果,支持实时动态反馈方式,即各类考核结果生效后,自动反馈到相关机构;

(2)交流互动,便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层的想法上传给上级管理机构,以实现有效沟通。

3.5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功能以业务数据、绩效得分及绩效反馈等方面的信息为基础,使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最优分配和充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结果应用功能具体包括经费测算、查询分析及图形显示。

(1)经费测算,可以提取机构的基本情况数据、绩效得分数据及业务数据等,借助经费测算模型得出经费拨付额度,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查询分析,上级部门及机构管理者能够通过该模块来查询机构基本情况、人员基本情况、工作量及服务质量等的一系列考核指标。

3.6模型库管理

3.6.1考核方案知识库

考核方案知识库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指标管理、体系管理、方案测算及体系生成。

(1)指标管理,主要实现指标维护功能,包括对考核方案知识库里的指标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

(2)体系管理,主要是针对指标体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及查询等操作,其中增加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抽取、指标权重计算和方法集的构建三个步骤;

(3)方案测算,通过导入历史数据计算出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同一地区的绩效得分,测试方案的代表性和区分度;

(4)体系生成,指标库提供核心指标、备选指标及扩展指标,适应具体考核方案的变化,每次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都可灵活定义,即通过项目改变、权重系数改变等方法,以考核方案库中事先设定的指标体系为模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组合成多种新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调查表。

3.6.2评分基准库

目前,大多数绩效考核指标的得分是按经验进行设置的,缺乏数据的支撑,因此设计评分基准库的主要目的是为绩效考核树立一个标杆。绩效考核评分基准库包括历史数据库和预测模型。

(1)历史数据库,历年的相关数据资料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依据,将其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以供分析利用。数据的存放应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区分维度,根据不同指标维度的特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各个维度的数据结构应保持统一,能够实现分类检索且容易访问。数据库应保持持续更新,为评分基准的制定提供最新的依据。

(2)预测模型,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建立评分标准。通过创建计算程序,从数据库中抽取出各个指标的历史数据,运用适当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指标评分的基准,同时可对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给予可视化展示,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6.3经费测算模型库

经费测算模型库的主要目的是结合绩效考核结果,预测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为卫生行政部门向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拨付经费提供支持。经费测算模型库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即公共参数设置、经费拨付测算及统计分析。

(1)公共参数设置,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录入统一的参数,主要包括年度拟拨付总额,机构管理、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的比例系数、难度系数、质量系数,标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等。

(2)经费拨付测算,根据选取的测算模型及计算方法测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情况。

(3)统计分析,查询历史经费测算指标和数据,并以图形方式与历史经费测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7系统管理

3.7.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可以支持在线数据采集、本地数据上传及软件接口数据导入三种数据获取方式,对其他非在线数据可通过系统界面进行人工录入或通过其他软件导入。数据可分为基本数据和绩效数据,其中基本数据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属性数据,如服务区面积、服务人口数、年龄结构及固定资产等;绩效数据指能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业绩的数据,包括公共卫生数据和基本医疗服务数据。

3.7.2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权限管理、角色管理和组管理3个子模块。

(1)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设置系统资源(功能菜单项、按钮及输入控件等)的使用或访问权限。用户可以拥有一定范围的权限,分为领导用户、专家用户、工作人员用户等。

(2)角色管理,对拥有相似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定义角色的概念,如系统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用户及访客等角色。

(3)组管理,为更好地管理用户,对用户进行分组归类,实行多级指标配置,分级用户授权。如一级指标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机构管理;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分项指标;三级指标是绩效考核的操作指标。系统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实行分级授权,专家用户可对一、二、三级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操作,而工作人员只能对三级指标进行修改操作。

4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水平与能提供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居民的幸福安康,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绩效管理是集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为一体的过程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功能设计是建设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设计方案考核知识库注重实用性和智能性,通过引入知识库、标准库和模型库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将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融为一体,为绩效管理的实现提供有效工具。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的功能模型设计为后期开发信息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信息化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今后应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和整合卫生服务相关信息,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运行状况,为数据的共享和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胡红濮 代涛 陈荃 高星 李娟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社区管理论文: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论文

一、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现状

当下,大学生宿舍社区面临着管理上的瓶颈:首先,高等院校社区管理原则和目标还很模糊,高校管理层并未把社区管理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导致因缺乏理论指导而走了很多的弯路。其次,大学生社区配套的管理和服务设施依然跟不上高校发展的节奏,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再次,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发生变化,由以前的高校后勤部门转为社会上的物业公司承包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比较复杂,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偏重的是物的管理;最后,大学生群体构成的社区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无法满足大学生对精神方面的追求。高校宿舍社区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园地。但自学分制实行以来,学生自主时间增多,部分同学自我控制力差,常沉溺于虚拟游戏,不能自拔,正常的专业课学习难以维持,很多学生因此而休学、退学,甚是可惜。尽管很多高校都要求辅导员入住大学生宿舍社区,对所属楼栋或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直接管理,但现实是高校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人数众多,想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每名学生的信息并非易事,等出现问题时,相关的学生可能已经进入成绩预警或准备留级了。因此,构建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模式,“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刚性制度的约束与柔性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指导性、预见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教育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宿舍社区为中心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活动和交际的主要场所,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在宿舍。“创建学习型寝室不仅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更有利于培养优良的学风。”但大学生只是把宿舍当成休息的地方,宿舍的育人功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和高校学分制的不断完善,原有的宿舍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的大学生管理重点应转移到宿舍中去,实行以宿舍为单位细胞,食堂区、商业区、文体活动区紧密配合的综合管理模式。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要求转变管理观念,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使宿舍从“宾馆”型向学习型转变。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更是要深入学生宿舍,把宿舍真正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辅导、谈心谈话和党团活动的主要阵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完整的服务体系为依托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衡量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服务型社区,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的本质要求。”高校学习型社区管理模型的构建需要以完整的大学生服务体系为依托,调动社区文化的各种积极因素,让居住在社区的大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加强宿舍社区与食堂和商业服务区的互动。

“社区是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文化特色保持、传承和创新的根据地。”大学生用餐时播放励志音乐,定期开展爱护环境、节约粮食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区。商业区的店铺可以鼓励大学生在不影响的学业的情况下进行创业经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

2.设置心理咨询室。

高校中大多数学生都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完全适应集体生活。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大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在这些群体中,容易出现情感问题、交际障碍、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情绪等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咨询部门每周设置两至三次的心理咨询日,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对症状严重的学生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们随时都能保持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

3.设立大学生活动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绿色助学通道等。

为了适应学分制下大学生时间相对宽裕、个性发展相对自由的特点,大学生活动中心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节目,把大学生的业余活动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大赛的活动,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培养潜在的竞争力。绿色助学通道为学生解决助学贷款、校内外助学工作岗位信息公布等问题,为经济暂时困难生提供助学平台,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能轻松求学。

(三)大学生社团建设为基本点

社区要素中的“组织”指的是“社区中对社区问题与社区发展有关的单位和组织。”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建设是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管理模式构建的基本点,是引领高校第二课堂的关键要素。高校大学生社团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让活动走进宿舍社区,让社区的每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参与到社团中来,在社团中锻炼自己,通过社团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社团与社会实现无缝对接,全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通过相互联系、取长补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学习型宿舍社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在育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可以运用此模式,及时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后进学生不断去实现赶超,促进宿舍社区大学生的整体发展。通过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就能树立目标,找到真我;培养向教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社会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社区居民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和风气,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

作者:邓根飞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社区管理论文:新时期退休干部社区管理论文

1.对于新时期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认识

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要简单的认为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只是定期举行几场活动举行,有困难帮助解决或者尽力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就算可以了。这些情况在以往是勉强可以的,但在新时期,只做这些工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时期的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何能够落实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离休干部的作用,怎样才能为退休干部的生活、医疗、文体活动等提供更好的保障等,都成为了新时期下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做好新时期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充分认识到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对于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是党赋予的组织凝聚老干部、关心照顾老干部的重要责任。。部的重大职责,对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做好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

2.退休干部管理部门自身的工作和提高

2.1积极拓宽服务和管理的途径

要做好退休干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首先就应该积极拓宽管理和服务途径,不仅仅是在生活健康方面对退休干部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且还应该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必须要考虑由于行业不同而导致的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差异,不同行业的退休干部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一些行业的退休干部,要不断满足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追求,在自身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要耐心为老干部们讲解和宣传一些必要的知识,努力用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来抓获退休干部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学习工作,让退休干部有所教、有所学、有所乐。在丰富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要对退休干部服务更加周到,细致,充分关心每一位退休老干部的日常生活情况,积极化解一些日常生活矛盾,主动上门服务,为退休干部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遇到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做到让每一位退休老干部满意。

2.2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进一步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要求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人员具有“三心”,即耐心、细心和信心,所谓有细心就是指要细心开展各种服务工作,包括上门服务,在各种对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务必要做到热情细致和周到。比如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去体检,协助退休干部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深入退休老干部家庭中,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对于无子女而且有年事已高的退休干部,更要加倍注意和关心,要经常性的为他们端茶送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使这些无子女的离休老干部们能够安度晚年。除此之外为离休干部庆贺生日,以及做好家访和重大节日的慰问等。耐心,就是要不怕工作任务繁重,不怕累,以实际行动照顾到每一位离退休的干部,让他们明白,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还是能体会到来自于社会的温暖。有些离退休老干部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仍然有想继续勤恳工作,不服老不服输的性格,离开工作岗位后难免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暴躁或者生气时难免的,因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有耐心进行细致的开导和劝说,提出建议以及进行一些必要的道理和政策地讲解。信心,就是要对这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要保持信心,抱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因为这些退休的老干部已将自己生命中的全部精力贡献于对社会,而年老退休后,他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已经结束,为社会的奉献也终于结束,这些退休的老干部们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应该用自己乐观积极的态度和认真的工作精神,让他们的晚年过的幸福安详。

3.针对退休干部的开展工作的具体形式和方法

3.1积极开展适合退休干部的文体活动

积极组织和开展有益于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的活动,使退休干部老有所乐,是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相关的管理部门可通过定期组织针对退休干部的体检,或者春游、秧歌和其他各种适度简单的健身活动等来提高老干部对于娱乐健身的兴趣,也可以组织退休干部进行探索和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通过大自然的环境使退休老干部的身心更加舒畅。此外还可以组织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和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地方,借此来勾起退休老干部的一些沉思和回忆,或者举办一些针对退休干部和老年人的文体娱乐活动或者文艺汇演等。在平时应当和一些退休老干部进行来聊天和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增进交流和感情,和他们身心愉悦,身体健康。

3.2发挥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的作用

老年活动中心是退休干部进行文体活动或者进行精神文化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要充分发挥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主阵地作用,比如活动室要针对老同志的独有的特点,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例如老年人喜欢下象棋或者打牌,就应该单独准备有供退休干部进行娱乐活动的棋牌室,老年人喜欢阅读书籍报刊以了解国家时事或者健康咨询,就应该单独设有阅览室供应阅读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协调好与居住地社区的关系,并且鼓励和推荐老同志参加居住地的社区活动,使其对推动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3.3发挥退休干部的余热和积极性

有许多退休干部文化和艺术功底比较高,我们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或者娱乐才能的机会,比如可以创立舞蹈队或者秧歌队,让一些善于娱乐活动,身体健康的退休干部们充分展示舞蹈或者艺术才能,这样,既在活动中让退休的老干部们活动和锻炼了身体,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好像重新拥有了青春活力一样。在文化艺术方面,退休的老干部们一般喜欢戏曲,因此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成立各种戏剧团队,如蒲剧队、京剧队、豫剧队,或者是戏曲沙龙晚会等等,借助这些戏剧团队激发和培养退休老干部们对戏曲艺术的热情。总之,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文化和娱乐生活,让退休的老干部们在娱乐中重温艺术,再重温艺术中找到娱乐,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开展文化和艺术活动是,为稳定离退休队伍夯实了基础,带动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促进稳定和谐的发展。

4.结束语

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做好退休干部工部的管理和服务工做不仅仅是老干部服务工作部门的任务,更应该是各个单位和部门都应该做的任务,我们必须要认真落实和贯彻新时期党对于退休的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要求,积极开拓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方式和手段,促进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贴心化,为社会的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谢全华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绥化供电公司

社区管理论文:治疗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市东丽区的2个社区根据WHO1999年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社区管理组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6~75岁,病程4~22年;常规组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4~82岁,病程3~23年。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肿瘤及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社区管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社区干预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指导

按照“教授讲座为主,资料科普为辅”的原则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其它方式,如患者不定期去医院与医生、护士面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患者利用授课闲暇时间,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分享等。

1.2.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定时定量”的原则,少食或不食甜品、蛋糕、淀粉类、瓜果等高糖食物,多食高纤维食物(如绿色蔬菜)、粗粮及其制品(如粗谷和小麦)、优质蛋白食物。切忌暴饱暴食,同时戒烟戒酒。

1.2.3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坚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安排在早、晚餐后半小时为宜,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年轻人可选择骑自行车、游泳、舞蹈,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方式。

1.2.4心理指导

心理因素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是影响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原因。因此,社区管理中,一是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糖尿病,二是要了解患者产生消极心态的真正原因。帮助患者克服“满不在乎”和“过分在乎”的不良倾向。

1.2.5用药指导

督促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社区管理中,不仅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说明,还应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同时,应当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社区管理组和常规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进行监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比常规组患者,社区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超过9000万人,且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后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经验表明,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更需要正确的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和合理的运动。一旦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尽早接受糖尿病教育,改变生活方式,达到改善代谢控制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常规组,在进行有效社区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提示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显著控制作用,实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指导等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建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有效、系统管理糖尿病患者,合理分配、使用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糖尿病防治深度和广度。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促使其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利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翟加臣 单位:东丽区无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社区管理论文:我国社区教育管理论文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意义

社区教育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居民素质的手段,是基层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相应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社区为单位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从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看,社区教育的重点是推行社区公众教育,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人接受、人人参与教育为宗旨的社区居民终身教育。它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最佳途径。但是目前是社区教育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二、社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正确

我国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虽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一个教育背景下,使得广大民众只重视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为了考试而学习,一切宗旨都是为了提高分数,而一旦上了大学,就大喘一口气,多年的学习生涯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误区,学习仅仅是指12年的义务教育和4年的大学教育,仅仅是指在学校里的8小时,而忽略了学校外、成人后的终身学习、社会教育。因此也从未把目光投射到校园外的社区中来。正是这样一个全社会的认识误区,才使得社区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加大社区教育的投入,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2.社区教育资源存在问题

社会对社区教育认识不高,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中存在着许多不足。

(1)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缺乏。

就现阶段来看,在社区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不现实,一般多是采用兼职的形式,即使这样,教师资源都得不到保障,大多数优秀教师都供职于各大学校,由于时间、待遇等各种原因,能来社区兼职的寥寥无几。社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大部分社区的管理者来自于退休老职工、下岗职工等,没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得合理规划管理社区,也不懂得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教育。

(2)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完全。

调查发现,社区管理人员中相当一部分对社区教育资源了解甚少,对社区教育概念模糊。这种不了解直接导致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重视、不会利用的现象。

(3)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流于形式。

即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利用,往往也是利用的不全面,流于形式。并且出现对知识的偏重明显高于实践的现象。如:有的社区对居民进行防火防盗知识宣传,却很少加以实践演习。还有一些社区设施的修建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3.社区教育内容单一枯燥

社区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往往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该进行什么内容的教育。据调查,在有限的开展教育宣传的社区里往往都是以安全、防火防盗等俗套内容为主,更有甚者以教育的名义推销产品,这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得人们更加进入了社区教育乏味、无用这样一个误区。4.社区教育经费短缺社区教育经费多来自于收取的管理费用,一般政府不会在这方面投入,教育经费不足也是许多社区不进行社区教育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系统化地建立完善的社群教育机制

1.改善社区教育现状的方法

改善社区教育现状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实践活动,把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落到实处。打破身份界线,拓宽社区用人渠道,广揽社会精英。同时挖掘社区居民的潜能,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申请加大经费投入,另辟渠道筹备资金,居民可以自发成立教育基金,每月定期向教育基金缴纳一定的费用,届时可用基金定期举办教育宣传活动,购买书籍等,这样自投资自使用省去了申请经费的繁琐。

2.社区教育多样化发展

开拓社区教育渠道,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1)居民道德教育。

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使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可综合运用道德知识、法律、社会舆论等方法,科学有效地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居民的道德认识,陶冶情感,树立正确的信念,坚定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居民身心健康教育。

身心健康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家庭已逐步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饮食和身体锻炼已他们的必修课,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使生命具有活力,充分发挥其潜能。心理健康是人民维持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必需条件。社区管理者可定期请心理卫生老师来做心理健康宣传,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

(3)家政教育。

家庭的文明、幸福是社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政教育是向社区居民进行家庭科学管理教育,主要包括:育儿、营养与配餐、家庭关系、家庭装饰、家庭理财等。家政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家政教育可使人们增长生活知识和家庭管理知识,以科学的方法来经营家庭,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

(4)社区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们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需要。社区应经常组织居民学习法律,法制教育内容非常广泛,社区可选择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婚姻法、民法、财产继承法、老年人保条例、青少年保护条例等内容进行宣讲。通过法制教育使人们树立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守法、用法,在做到人人遵守法律的同时还会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逐渐完善,城市社区的教育问题开始显露出它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睦幸福及生活质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和社区工作者必须把社区教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来落实。

作者:贾媛 单位: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

社区管理论文:肺疾病社区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2014年8月社区9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医院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2±6.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2±2.8)年,观察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6.8±6.0)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6.3±3.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社区护理管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康复指导、回答患者咨询和用药指导等,未进行社区一体化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社区-医院-家庭”三位一体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社区个人健康档案,由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整理COPD资料,评估患者的家庭、经济、病情和文化等。②系统化健康教育,由医院、社区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COPD相关知识讲座,解疑答惑,发放知识手册,提高患者依从性。③康复指导,指导正确咳嗽、排痰和氧疗方法,指导合理饮食、康复锻炼方法等。④心理护理管理,多与患者沟通,给予鼓励性语言,减轻其精神压力,保证有效睡眠,提高其治疗康复信心。⑤社区建立COPD预防护理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配合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定期体检、咨询了解患者病情。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护理管理期间患者的再次住院数和天数,自行设计问卷调查COPD知识知晓率,包括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和家庭氧疗四项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经3年社区护理管理后的肺活量、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后对COPD知识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的再次住院次数(0.6±0.5)次,再次住院时间(8.6±5.4)d,对照组再次住院次数(01.0±0.6)次,再次住院时间(14.2±8.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社区居民由于“三不到位”(即家庭料理、社区护理服务、家庭经济不到位)。现实中存在“三不定”(不定期注重诱因的防护、不定期服药治疗、不定期注重并发症预防)现象。COPD“二咳一喘”症状反复出现,病情不稳定,并发症不断增多。本研究实施“社区-医院-家庭”一体化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符合社区新形势下医疗护理管理的新理念。社区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再次住院天数和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社区护理管理使“二咳一喘”症状得到控制,减少了发病率和复发率,缓解了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等不良问题,减轻社会、家庭、医院负担。阶段性评估提示观察组对COPD知识的知晓率好于对照组,说明社区护理管理利于社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提高其治疗康复依从性,是该病重要的社区防护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医院-家庭”一体化这一研究课题项目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具有科学性、广泛性、实用性,该护理管理模式为构建温馨和平安的社区人文和社会环境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提高了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人类寿命,具有深远社会价值和重大人类历史意义,值得进一个步借鉴推广。

作者:黄燕华 黄小燕 区秀娟 谭志红 莫华龙 廖华标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