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10:11:59
导语:在农业科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目前这种平台体系能够在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初级阶段,将数据的搜集、保存、查询等问题很好的得到解决,各个分中心能够将农业科学数据和用户的管理进行处理。这些数据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数据之间存在非常低的融合性和耦合性,但是物理上却表现为非常松散,无章可循;②农业数据物理低于分布于各个数据分中心,因此数据节点和数据中心的管理能力的差异,就会导致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③数据的主中心对于分布式的数据检索运用主要是通过元数据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各个数据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使得数据共享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深化,因而数据中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随着管理数据的增加,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比如很多用户就提出了对异源异构数据进行集成查询服务,因此就要对目前数据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用户的所有特殊要求,这便是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终极目标。
2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体系结构优化设计
体系结构是指一个系统组件和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而这个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储存和透明查询等,因此服务平台的稳定性、可用性和扩展性都受到了整个体系结构的影响。整个体系结构将所有的计算机体系都进行反映,由于对对象和层次的划分因此逐渐形成了各种体系结构。而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是设计的角度来构建平台的层次结构,设计主要的内容有功能设置、模块的功能、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等。平台数据整合的目标需求有:①对于异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的需求;②能够对融合之后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深入挖掘;③能够将新所有用户个性化服务的要求;④注入的新源新构数据在进行融合和整合;⑤数据的管理安全性和方便性;⑥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此看出所有的需求都是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少不了整个平台内各个层次、功能模块等配合和支持,不断对平台体系进行优化。
我国的农业科学共享服体系再根据目前的状况,以及信息的搜集情况、保存、共享和管理方面进行了改进,主要的优化模型如图3所示,它的优点就是: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简捷性。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都是按照层次进行功能的封装,因此各个层次之间的耦合性大大降低,但是各个层次间的功能会更加明确,从而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和运行的稳定性。②具有扩展性和灵活性。共享中心的用户的所有要求,都将会交给相对应功能划分区域分别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主要由应用支持层和数据融合层来完成,同时之后出现的更多问题也会有相应的模块进行解决;③能够和现存的系统完美融合,并且可以升级,在该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均包含了很多子系统、模块和组件,因此对这些子系统等都要进行重新开发和设计。
3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①建立一支服务能力强、高效精干的数据共享服务队伍,致力于共享服务的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工作中去;②将目前网络平台的软件硬件设施,同时加强客户服务的工具支持,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稳定;③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扩大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们从中受益;④建立多样化的数据服务渠道,使用其他载体把科学数据的共享范围进一步扩大;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尽量采用最快捷的最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于反馈的信息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注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该体系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体系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其评判的标准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体系结构会有不同层次和深度的问题要解决,然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程度来确定着眼点。本文就对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整个体系结构还要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加强,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为人们做出更好的服务和最大的贡献。
作者:宁可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1存在的问题
广西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农业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课程安排在大学2年级第2学期,共计64学时,每周1d,8学时。该实验课程主要是对水、大气和土壤以及植株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讨论评价等。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学时太少,实验的准备工作如药品试剂的配制、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和使用等均由实验员来完成。由于缺乏对实验准备工作的认识,学生难以理解实验准备工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加以重视。等到参与做科学研究或完成毕业论文时,连最基本的仪器设备都不会用,试剂配制操作不规范,甚至不正确,重复实验的结果数据差别特别大,监测数据不准确。二是上实验课时,一般由任课教师详细讲述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步骤、数据处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等,学生则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导致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不清楚,实验数据处理只机械地套用,很少加深理解公式的来源与原理,对实验结果的讨论缺乏深度,学生做过的实验印象不深刻,如果自己再重新动手做科研时,错漏百出,不知所措,对于实践的指导没有太大的意义。三是课程最终成绩的考核中实验成绩一般只占20%,比例太小,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实验时,几个学生为1组,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个别学生仅是配合他人机械地去做,有些学生甚至不动手,实验结束后写实验报告时互相抄实验记录来应付。由于学生人数多,任课教师只根据实验报告评定的实验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
2对策
2.1整合实验体系
很多实验指导书沿用时间太长,实验方法陈旧,验证性实验多,一般只模仿和重复教师演示过的实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同一专业不同实验课程多,但课时少,有些类似的和相互交叉的实验各自分离,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这些均不利于学生对科学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浓厚兴趣,实验教学的质量就难以提升,并且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就会无所适从。建议对一些相关专业农业环境类实验进行整合,调整、重组和增补,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形成一门农业环境大类实验课,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写方案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独立设计出初步实验方案,然后讨论筛选,并经过任课教师指导修订,形成可行性方案,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环境监测实验项目的选择力求全面性,内容涉及水、气、噪声和土壤植物等各个环境要素。
2.2改变包办的实验准备工作,尽可能开放实验室
以往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按照指导书,由任课教师讲解,用调试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实验过程中缺少思考、提问和讨论,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因此,需要把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改学生“被动式”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准备工作,由学生来准备药品试剂和仪器的调试和使用等,从基本仪器的使用到试剂标准溶液的配置均由学生亲自动手,按照自己设计方案来完成实验,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又提高学校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2.3改革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调动积极性。有些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完成任务似的把实验内容重写一遍,不经头脑,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有些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不是请假,就是人在心不在,没有积极性,认为没必要亲自动手,只要把理论知识学好,考试即可得高分,做不做实验都不影响结果。只注重实验表面现象,不认真分析本质,敷衍了事,出现问题,不认真深度思考寻找原因。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实行实验单独考核制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写报告,课上记录数据、现象、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开拓视野的空间,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数据,即使是错误的结果也能找出为什么,任课教师也要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着重检查动手能力的训练;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重点检查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方法、仪器设备等的合理选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平时成绩与实验报告相结合。对于学生在实验报告后的讨论,如有认真深入思考,有独到见解的创新思想,应加以肯定,在期末考评时酌情加分,从成绩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
2.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和科研项目
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项目是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业技能和提升创造性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广西大学实验设备处设立了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找资料,编写课题申请书,立项后开展实验,对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等一系列的锻炼,培养大学生在探索解决相关问题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和提升创新能力。实验室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共有资源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大学生通过对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了解和使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参加学术报告会,可以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有助于延伸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科学类环境监测实验与分析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创新,并推广到其他专业课,提高教学质量。农业科学类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很好地结合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试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完整的合理的教学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保障。但课程教学改革也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随着教学的进一步进行,肯定还会发现其他的问题,但不管怎样,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努力提高,进一步探索农业类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新内容。
作者:农梦玲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1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现状
受到不完善机制体制等因素的约束,造成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总体发展很不协调,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主体模糊,由于我国历来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上下调控与亲自领导为主,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尊重农业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的主导地位。另外,某些农业技术投资主体与利润效益位置模糊,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劳动者和企业主积极性不高,很难取得理想的收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以某个人的想法为转移,同时也不能由政府以行政命令行事。农业科学技术的领导者要时刻牢记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不违反制度的条件下,也需要给予地方科学技术管理机构一些自主决定的权力和灵活性,结合本地区科学技术实际情况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二是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欠缺。中央每年会在财政预算里划拨一些资源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健全。与此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拿出一些财政资金用以帮助本读取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是我国执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个级别的预算,而且地方自主保留的可支配财政资金本就不多,各级地方政府资金大量的支出投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对GDP增加贡献值不高,使得某些具有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经济的地方由于缺少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而痛失最佳发展机遇。三是政府对于大力宣传农业高新技术的工作没有加大力度,农民群众缺乏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热情。在我国农村农民群众是组成农业关系的关键。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想要转变为实际应用,必须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和衷心的拥护。我国现阶段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进行主导和垄断。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缺乏宣传的有力程度,再加上市场化的农业科学技术贸易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困难。另外,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范围规模小,经济收入低,对于使用高新技术缺乏高涨热情。四是我国农业总体机械化程度低、缺乏资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限制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转为实际应用,也使得农业新型技术规模效应及农业经济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构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新型体系
2.1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制定长期远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针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战略高度的视角制定预期性部署,对各自为政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强化和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转为实际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组建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的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把农科研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上。要重视农业科研领域,把农业科研作为农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制定远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不但是农业经济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措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取得进步也必须这样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长远着想,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从而促成三个层次配置的最优化,给予我国农业由现行农业转向新兴农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
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2.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
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3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新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必然成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加强综合经济力极为重要的因素。农业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部分来源于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率。政府需要从宏观方面总体管控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的全局,抓住现代化农业改革的机遇,敢于创新,创立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符合的农业科学技术新型体系,服务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辉事业。
作者:杨慧 单位: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农业学堂迅速发展,在初等、中等,高等各级层次分明。例如1905年京师大学堂设农科,标志着中国近代官办农科大学的开始;1905江西农务学堂开办,1906年山东省成立山东农林学堂。据统计,到1909年,全国有高、中、初各级农业学堂95所,在校学生6028人[4]139。各级农科学堂都有详细的课程、实验、书籍等规定,学习专业分为农学、蚕桑、林学、兽医学等门类,讲求专业技术和实验操作,近代农业科技教育体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辛亥革命后,农业科学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学堂转化为现代大学,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逐步专门化。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成立,学制四年,成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史上第一所设置四年制农业科学方面专业的大学。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由南京高等师范农科改组成立,成为又一所我国近代著名大学农科。这两所农科大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史上诸多先河,它们培养的农科人才影响巨大,成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重镇。如金陵大学自1914年设立农科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20年中,共有本科、农业专修科及各种训练班毕业生1200余人,约占全国高等农业教育毕业生总数的1/3。同期金陵大学派往欧美的农科留学生112人,接近全国总数的一半[5]135-136。院长章之汶也曾经说过:“全国各农事机关,几无不有本院毕业生服务其中。”[6]南高、东大农科在邹秉文主持下,引进现代大学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其中许多成为著名的农学家、生物学家,如金善宝、冯泽芳、周拾禄、吴福祯、沈文辅、邹钟琳、王家揖、伍献文、寿振黄、严裕汀等均是东大农科毕业生。此后,新的大学农科、农业大学持续出现,比较著名的有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3年)、河南大学农科(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农科(1928年),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年),西北农学院(1934年)等。这些高等院校农学院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此外,中国还设立10余所公立高等农业专门学校,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到1937年,全国已有高等农业院校39所[7]31。在这个时期,农业职业教育获得深化发展。辛亥革命后,清末建立的专科学堂,到民国年间改为实业学校。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分为甲种和乙种,“甲种实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其程度分别相当于清末的中、初等实业学堂,而作为高职的高等实业学堂则归入大学系列的专门学校[8]。农业职业教育分为甲种农业学校(一般为省立)和乙种农业学校(一般为县立),校内学科有农学科、森林学科、兽医学科、蚕学科、水产学科等。据有关统计数据,1912年有甲种农业学校39所,乙种农业学校219所,1922年甲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79所,乙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327所[4]139。学生人数也有增加,如1912年,学生人数计14038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512人,乙种农业学校有9526人,到1916年,学生人数增至16482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982人,乙种农业学校11500人[9-10],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将乙种农业学校改为高级小学职业补习班或准备班,甲种农业学校改为农业职业学校,甲、乙两种农业学校的名称不复存在。1932年至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学校规程》,对农业学校系统进一步改造,各省分层设置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中班、农业实验学校,使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农业高等教育逐步专门化。随着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农学学科专业门类出现细分化倾向。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例,民国时期设置的专业系部有农艺系、森林系、植物学系、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蚕桑系、农业经济系、农业教育系、农业工程学系和农业推广部以及农林专修等,从而形成了细致和完善的专业体系[11-12]。据1946年民国教育部的统计,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系、组共计154个,据名称归类汇总为11类,25系5组[5]134。农学研究生开始出现,如1937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分为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农村社会、农业合作、农场管理等门类。上述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教育趋向于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总之,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初步建立起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到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培育了大量农业专业人才,这为农业科技体制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近代农学家群体出现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急需一批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的科技人员,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联名上折,请求政府派留学生赴美。1871年,清政府批准了派遣留学生计划,陆续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朝野舆论大声疾呼,要求派遣留学生,寻找民族自救的门径。而当时的邻国日本,经过数次维新变法向西方学习,成为强盛之国,这对中国触动相当大。因此,从1896年升始,清政府选定人员赴日留学,此乃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与此同时,农科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国外学习科学技术,他们回国后,从事专业研究,成为专职人员,从而出现农学家群体。据王国席统计,到1911年为止,清政府共向日本派遣公费农科留学生共计172名[13],其中包括陈嵘等著名农学家,另外还有若干自费生,约共有200余人。清政府向美国派遣农科留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24人,另外,在有关清华留学生史料中,记载有从各机关转入清华的官费留美生4人,这样,清末留学美国的公费农科学生有28人。另有学者刘曰仁研究,1881年至1911年,农科留美生约有51人,其中公费31人。清政府向西欧派遣农科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13人[14]115。综合上述数据,到1911年为止,中国在国外学习农科的留学生大约近300人。这些农科留学生归国以后,大多从事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如王舜臣、陈嵘、梁希、过探先、胡昌炽、邹树文、邹秉文等均是我国近代农业建设的奠基者与骨干。中华民国时期,利用各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培养留学生是政府留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如美国庚款留学生,1909年起,由清华园游美学务处办理选拔留美学生,1909年至1920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74人,1921年至1929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61人,共计135人[14]118-120。这个时期,依然有一部分农科学生到日本留学,主要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等校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的迫切需求人才。如沈宗翰、曹诒孙、程绍迥、吴福桢等归国留学生,均成为当时著名的农业专家。
张剑等人根据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统计了20世纪上半叶农学家的基本情况,他发现,在237名农学家中,有185人有留学经历,占78%[15]。再以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为例,中农所成立时,集中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专家,其中32个技正,约有20位有国外留学经历,这些人均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农业专家。伴随着国家教育的兴起,通过国内农业教育体系化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我国农业事业的学者。清末,清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学制上进行改革,推广学堂,培养各级专业人才。自此以后,各地大、中、小各级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纷纷成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支完全不同于旧式知识分子的科技队伍。在农业人才队伍形成方面,农业学堂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分农业、蚕业、林业及兽医四科,为农业专业人才形成奠定了基础。进入民国以后,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业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等农科大学相继成立,为农学家群体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农业专业教育也进一步发展,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浙江省立森林学校、江苏苏州农业学校、上海公立兽医专门学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农校,中国近代农业科学家有很多是从这些农校走出来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时期本、专科农科学生毕业人数,1912—1926年有1206人,1927—1936年有3122人,到1937年为止,共有农科学生毕业生4328人。另外,到1937年以前,我国还招收农科研究生13名[5]132-135。这些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构成了我国近代农学家群体的又一主要来源。例如园艺学家吴耕民、森林学家殷良弼、水稻专家卢守耕、农业专家沈宗瀚、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林学家贾成章、农业经济学董时进、林学家周桢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学生[7]116,耕作学家孙渠、遗传学家陈桢、作物学家叶元鼎、昆虫学家张巨伯、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戴松恩、土壤肥料学家张乃凤、水土保持学家蒋德麒、植物学家蒋英、农业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是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生,稻作学家周拾禄、农学家和小麦专家金善宝、棉花专家冯泽芳、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等人均是东南大学农科毕业生,玉米育种家和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农业化学家孙羲是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生,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林学家郑万钧在江苏省第一农校学习过,蚕体病理学家曹诒孙在江苏苏州农业学校学习过,蚕学专家郑辟疆在杭州蚕学馆学习过,蚕业科学家杨邦杰在湖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学习过[16]。总之,无论出国留学还是本土学习,他们毕业以后,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推广,成为专职的农科工作者,进而成为农业专家,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农学家群体日渐确立,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三十年代农学各学科领域里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重大发展。
二、农学社团的诞生和农学出版物的出现
之前,我国已有西方文化传入,分赴海外求学者也日渐增多。留学海外的农科学生,在留学所在地成立了农学学会,如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华农学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新中国农学会,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农学团体。而从海外学农归来者和国内的农界人士,也都在积极从事农学社团的组织活动。1896年,张蹇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务农总会”,1910年,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各省农业团体和农务人员组织了全国农务联合会,上述组织的出现是我国农学社团的开端。进入民国以后,农界学人大幅增加,他们分别发起组织农学社团,社团向全国扩展。1916年,以国内和日本留学生为主的二、三十个学农的学人,于秋季在上海筹备全国性的农学团体,以联合全国研究农业科学的人。1917年1月30日,筹备者在上海市召开了“中华农学会”成立大会,大会推举王舜成为临时主席,并选举王舜成为会长,余乘为副会长,林在南为事务部长,过探先为研究部长,邹树文为编辑部长。各科主任为各省著名农学学者。这样,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成立。中华农学会是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团体的标志性组织。1919年,中华农学会有会员200余人,分布于全国14个省份。到1936年,该会会员发展为2791人,分布于全国20余省市及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地[17],它内设农、林、土壤、植物病理、昆虫、畜牧兽医等多个专科学会,出版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农学家已经组织起来,形成有效能的科研力量,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在中华农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农学各分支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17年,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凌道扬和留日生陈嵘发起成立中华林学会;1929年,留美生邹秉文、戴芳澜等人成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30年,留日生吴耕民、胡昌炽、林汝瑶与留美生管家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193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由留美生胡先啸、李继侗、裴鉴与留欧生辛树帜等创办。此后,又相继产生中国农业推广协会、中国稻作学会、中国畜枚兽医学会、中国农具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农业学术团体。以农学会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的普遍建立,形成了有效能的科研组织,加强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形成的重要表现。
随着农业学术团体的出现和农业研究的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需要,科研活动的成果也需要展示,农学类刊物和著作应运而生。各农学社团创办了会报。例如中华农学会于1918年创刊的《中华农学会会报》,为当时国内农学杂志的权威刊物之一,专业性较强,内容也较丰富,被一致认为是国内重要会报之一。其他还有《林学》、《中国植物学杂志》、《中国稻作通讯》、《畜牧兽医》、《园艺学报》等会报,均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农学类刊物。除了农学社团创办的会报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创办农业类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农业实验所编印的《农报》和《农情报告》。《农报》创办于1934年,它传播农业试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农林知识,报告农事消息,解答农事问题,内容深浅兼蓄,是当时介绍农业知识与农业技术的重要刊物。《农情报告》创刊于1933年,在当时堪称国内农业统计的权威杂志。金陵大学农学院于1924年创办的《农林新报》,该刊主要报道关于农林问题上的各种新知识,及金陵大学在农林问题上的新发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于1939年创办的《协大农报》,内容多为研究与讨论福建省农事问题,以及协大农科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农学类书籍出现,例如周颂原《中国作物论》(1924年)、聂信予《桑树栽培学》(1933年)、熊同龢《应用昆虫学》(1933年)、金国宝《中国棉业问题》(1936年)、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1937年)等著作,中央农业实验所等机构编印的各种农学丛书和手册等,均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研究的成果。农学出版物是农业科学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农学出版物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加速了农业科学职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科技体制化进程。
三、独立的农业科学实验研究机构建立
农业研究实验机构是农业科技体制的核心建制,它们的建立标志着农业科技体制化的正式确立。清末,在内外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准许引进和推广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其中,创办农事试验场是举措之一。1902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朝廷于保定创办直隶农事试验场,分蚕桑、森林、园艺、工艺四科,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具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农业科研机构。1906年,清农工商部领衔筹建中央农事试验场,于西直门外乐善园官地建京师农事试验场,试验场做了一些引进、实验和推广工作。此外,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农业试验机构,1898年,上海成立育蚕试验场,1902—1906年,济南、福州、沈阳、河北、江苏及四川、贵州等地区先后成立农事试验场等试验机构。至1911年,各省已有农事试验场等农业试验机构100多处。这些农事试验机构引进近代农业技术及其试验方法,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成为农业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条件与内容。这些试验场虽囿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而绩效有限,但它的实践启迪了民智,开通了风气,给中国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研的正式起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开始萌芽。辛亥革命后,农业科研机构有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南京政府前10年,各级各类农业科研试验机构不仅数量有较大增加,而且人才、经费、各项研究事业也都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出现了可喜的发展态势,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在此黄金十年时期逐步构建起来。20世纪30年代,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中国传统农业处于衰落状态,“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的困境和农村破产导致社会动荡的危机,大力进行农业科技的改良与推广,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期间,国民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农业、畜牧业、农村经济、养蚕业等方面实施技术改革和推广,并以持久有效为目的对农业技术改良进行广泛的研究。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国立农业研究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直属于国民政府实业部,为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其主要任务为:“一、研究及改进发展中国农业技术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二、调查及研究农村经济及农村社会;三、以科学方法研究农产品或原料之分级。”[19]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农业研究机构,政府给予其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以及良好的工作条件,中央农业实验所成为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建制中的标志性单位出现。在抗战前,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央种畜场(1933年)、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1935年,后并入中央农业试验所)等国家级农业机构,上述单位和中央农业试验所互相合作,开展了全国性规模较大的实验研究工作,使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抗战前,各省的农事试验场及农业研究机构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并且很多省农事试验场内部得到充实和调整。例如:1928年,陕西省设农棉试验场;1930年,浙江省设稻麦改良场,福建省设福建省农事试验场;1931年,四川省设中心农事试验场;1933年,湖南省设棉作试验场;1934年,广东省设甘蔗试验场,成立农林总场,同年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1935年,广西省设广西农事试验场。据有关数据,1931年,全国22个省市都有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特种及普通农事试验场及其他研究机构[20]。另据1934年实业部统计,到1934年为止,全国共有552个农事试验场[21]。
抗战开始,为了加强后方农业生产,后方各省还对省内各农业研究试验机构进行整合,建立了具有比较完备组织的省立农业研究中心。如浙江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四川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湖南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贵州省农业改进所(1938年)、云南稻麦改进所(1938年)等。各省研究机构以引进、改良、推广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为中心,开展各种农业科学试验和农业改进工作,对各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许多大学农学院相继成立,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构建了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又一重要部分。金陵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科、西北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等院校不仅从事农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它们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和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总之,这个时期,各级各类科学研究机构和农事试验场相继成立,形成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农业科学研究试验机构体系,这表明中国农业科学事业已进入一个有领导、有组织、有机构的体制化阶段,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核心建制已经完成。综上所述,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各要素已经呈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步确立。当然,因为是构建初期,农业学术性管理机构设立、学术评议、奖励政策等制定,尚不够完善,在日后的建设发展中,体制化日渐成熟。
作者:杨珉 朱世桂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
一、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国有机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后,经过20多年不断的探索,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条件,形成了有机农业发展的4种主要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了我国有机农业的科学发展。
(一)政府主导发展型
有机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其发展涉及到农业、环保、国土等多个部门,政府主导成为有机农业发展最普遍的模式。政府协调各部门对有机农业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宣传、示范、效益吸引等措施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有机农业的积极性,拓展市场,着力打造当地特色有机产品品牌,有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将有机大米确定为现代农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四新”产业之一,于2010年开始,强化政策支持,在基地区域布局、土地流转、鼓励有机认证、有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品牌拓展、科技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现已在永宁县建成有机农业(水稻)示范基地,有机水稻示范核心区434.7hm2,主推旱育稀植、稻蟹(鸭)种养技术,示范基地年有机水稻产量3260t,水稻、蟹、鸭、鱼总产值2426万元,与常规稻相比每公顷均增收5250元以上,同时,提升了大米品质,打造了该县有机大米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型
龙头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共同体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3]。这种类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企业与生产基地、村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具有明确的扶持政策,提供全过程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证,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由公司企业加工,出售成品[4]。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顾氏茶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有机茶生产,品牌效益明显,该公司有机茶基地出产的鲜叶比周边常规茶叶鲜叶价格高8~10倍,带动周边300个农户参与有机茶种植和加工。参与有机茶生产的农民人均年收入8900多元,是该县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倍,实现了企业、财政、群众共同增收的目标。
(三)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型
有机农产品在提升传统特色农产品品质,升级产品结构,打造高端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扩大出口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效果,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形成了特色产业升级带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通过质优价高、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有机农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5]。山东省金乡县是大蒜种植之乡,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金乡县审时度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有机大蒜为着力点,走“生态立县、有机富农”之路,在全国率先实施有机大蒜种植和推广。目前,全县已建成有机大蒜示范基地1333.33hm2,其中,高标准示范基地133.33hm2,有机大蒜不论在价格和出口量方面都体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此外,如江苏溧阳白茶、山东沂源苹果等大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有机产品和生产基地,有效增强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实现了提质增效。
(四)环境保护推动发展型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辽宁省大洼县西安养猪场发展了水生饲料“三级净化、四步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即将猪粪尿同冲洗猪舍的肥水分级引入水葫芦池塘、细绿萍池塘、鱼蚌蟹池塘,三级净化后,引入稻田灌溉,经稻田土壤沉淀净化为清澈无味的净水,再作为冲洗猪舍的水源再次利用,而水葫芦和水稻加工副产品是非常好的猪饲料。这一循环过程使能量、物质得到充分利用,生产的有机水稻、有机猪肉品质和价格都较高,同时有效解决养猪带来的脏水和蝇虫造成的严重危害。四川省成都市郊新津县兴义镇结合当地特色,以有机农业为抓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有机生态小镇”,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实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
二、我国有机农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效
我国农业部门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环境下,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有机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效。
(一)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安全健康食品
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有机食品提供了大量安全健康食品,造福了人类。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化学合成的添加剂等,产品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品质高、口味好。据研究,食物中的农(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直接的毒害,间接危害也很严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曾完成的多项研究指出,二英、邻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等性别变异化学物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人们很难保护自身和家人免受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有报道说,农(兽)药在降解过程中将形成各种各样的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的分子结构与动物体内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这可能是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基因工程食物的潜在影响普遍比较担忧,而有机食品绝对禁止引入基因工程技术。有机方式生产的食品、化妆品、纺织品从根本上杜绝了化学合成品的使用,重金属、农残、药残的风险降到最小。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必将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
(二)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生态安全
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尽可能实现系统内养分循环最大化,为人类的健康生存提供所需要的安全食物,并防止水土流失[6]。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十分强调农业系统的内部循环和物质平衡,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减轻了农村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机农业积极采用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虫草害,有效保护了农田生物多样性[7]。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家禽饲料添加剂,这对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湖北省宣恩县通过采取“猪-沼-X”(茶、果、菜、粮、药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采用物理生物防控措施,极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湖北省咸丰县积极推进农业环境改造与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农业,坚持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积极推进退耕还林,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通过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管理,关停县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推行环境保护村规民约,以此为农业生产构筑了良好的农业生态屏障。据统计,2011年我国有机种植面积26万hm2,减少化学纯氮投入4.68万t,折合尿素10.17万t,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畜禽粪便1170多万t,有效避免了常规农业施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力保障了我国生态安全。
(三)稳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有机农业作为将技术、资金、销售、管理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集合于一体的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把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集中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有机农业的生产,所以发展有机农业,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8]。主要有:(1)企业组织模式。由拥有农场全部管理权的公司经营,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实施管理,雇佣当地农民按照有机方式从事生产,同时,公司聘请有机农业和加工方面的专家对生产和加工实施指导。(2)合作社模式。主要包括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社务由全体社员协商,一人一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这些生产模式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抗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四川雅安市凯安林食品有限公司,一个有机魔芋生产企业,带动800多农户参与有机魔芋栽培,户均收入3万多元,最多的农户仅此一项年收入达到10万元。当地几乎无人外出打工,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无序的社会流动,减少了交通运输压力、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快速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有机产品的开发,很多地方都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区域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力,适应了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提高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有机农业的发展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有出口带动型的山东有机蔬菜、有机花生产业;国内市场带动型的江西有机茶、有机茶油产业;政府推动型的江苏有机水产品产业;生态环境主导型的云南普洱茶、芸豆产业;资源环境主导型的内蒙古杂粮杂豆产业等,以其优质、安全、健康、环保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内外两大市场。湖北省宣恩县通过有机农业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一是加大了名优茶比重。二是茶叶出口市场由欧盟、日本拓展至中东、非洲等地区,出口创汇能力逐年递增。三是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四是茶农增收效果明显。据国家认监委统计2011年我国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已经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4.6亿欧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不含转基因成分的有机食品需求将稳步增长,显示了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五)促进了生态家园建设
有机农业生产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倡导建立种、养结合的生态系统,力主实现系统内部循环,通过轮作、休闲、种植豆科作物等农业措施恢复土地肥力,通过有机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提高土地肥力,减少对外来物质的依赖。这一要求促进了猪-沼-X生产模式的推广,有机生产需要、沼气池的建设极大改变了农村村容村貌。如湖北省咸丰县积极推进宜居村庄建设与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相结合,围绕特色民居改造和宜居村庄建设,大力实施“五改四化两建”工程,麻柳溪村以有机茶叶基地建设为主线,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家居温暖清洁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
本文作者:李显军、刘建华、张慧 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科技成果,加强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交流,可以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弥补自身不足,也可以将我国少数民族的智慧发扬光大。同时,各少数民族只有打好农业发展的基础,才能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发展,从而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关键词:
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优势;现状;问题;策略
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动各少数民族以及全国各地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竞争力。然而,当前就如何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农业科技成果为中心,加快培养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本文以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展国际交流为例,对遇到的问题以及探索的成果意义做简要分析,以期更好的发展农业。
一、我国少数民族开展国际交流的优势
1.地理位置独特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很多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边界之处,如黑龙江省、云南省、广东省及海南省,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居住。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祖国的边界,与接壤国家的劳动人民在农业技术上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例如,黑龙江处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地段,与横跨亚欧大陆的俄罗斯地区山水相接,隔海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便于两国接壤处的人们开展贸易,民间往来频繁,开展国际交流的群众性基础好。因此,黑龙江地区具有开展国际农业科技技术交流的地缘优势。
2.技术悠久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农耕文化传承,西藏少数民族种植青稞的技术、海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种植热带水果的技术等等。如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之一,历来就是种植大豆、水稻的重要地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点农业大省,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在农业科技方面也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了一只实力很强具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科技力量超群。
3.有合作的良好基础
由于地缘关系,我国的少数民族与接近国家地区的人们从古至今就保持着良好的交易合作关系,互换品种、共同探索种植技术、以及进行经贸往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们历来就有经济上的交易往来,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黑河及牡丹江更是与俄罗斯地区的城市结为了姐妹城市,城市间的友好互动促进了两国勤劳的劳动人民在农业技术上的交流互动,这种友好传统更是带到了现在,发展为在农业科技及上的友好切磋互进。
二、我国少数民族农业科技交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参与国际农业科技交流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难以自我筹集昂贵的资金费用独自开展国际交流,农业科技交流上的资金投入短缺,使得很多农业科技无法投入实践中去检验,导致研究被迫中断无法继续进行。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征,在农业科技和技术交流上的投入资金回收时间较长且成果并不能保证。很多资金投资者更喜欢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回收快、效果显著的资金项目上来。
2.少数民族农业科技技术交流成果的技术归属问题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应在农业上表现为交流双方对农业科技知识成果的归属问题易产生分歧矛盾。如果交流双方针对归属问题不能很好的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那么不仅会导致合作中断,更会影响交流方的感情,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和往来互动产生影响。对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朝鲜族等,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人们合作交流日益加深,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随之也产生很多比较新颖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若这一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那么很多农业科技技术将无法投入实践中检验。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和俄罗斯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的长久发展。
3.农业科技技术国际交流的规范性问题
我国各少数民族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会由于语言及地域差异等原因,组织起来较为困难,并且民间交流的随意性,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等。往往会产生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如开展日期的延时、托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会使双方交流的积极性下降,严重情况下会产生信任危机。
4.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履约率低
开展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往往会伴随着相关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的进行,在共同合作的过程对双方各自的技术进行探讨交流。然而,农业科技技术合作项目的履行率并不高,这种情况使得很多交流不了了之。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俄罗斯等国,开展国际交流,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如俄罗斯经济转型时期,经营环境的不稳定,因此俄对外农业科技交流的随意性较大,变化无常,存在技术贸易壁垒,农实际履约率不高。
5.国际交流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因素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和韩国,虽农业资源有限,但是资金方面比较充沛,投入到农业科技技术交流中的资金较多,农业技术发达,农业研发能力很强。日本和韩国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并居于中心地位,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参与提出了诸多限制,使我国处于被动地位。黑龙江面临的问题是,日本和韩国都加大了对俄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投入,极力拓展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市场,使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该地区的农业开发和科技交流举步维艰。而俄罗斯方也有意与日本加强国际交流,致使忽视了与我国少数民族开展农业科技技术交流的进展。
三、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开展国际农业科技交流
1.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
我国少数民族在开展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与交流方共同就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为下次更好的开展交流与合作打好机制保障。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制定相关规则注意事项,更好的避免矛盾纠纷的产生,双方地区的政府可积极引导,并吸收相关科研机构及高校参与,共同交流科技技术,将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常态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2.设立农业科技交流基金项目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应该多方招商引资,丰富筹资渠道,吸收更多的资金支持,解决开展国际交流的经济难题。同时,各地政府也应该引起重视,加大对本地少数民族的农业研发投入,并帮助少数民族有效的吸引投资者,吸收多元化投资者。资金上的短缺制约了黑龙江少数民族与俄罗斯人们交流合作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技术成果进入产业化生产,人们更加认识到了开展国际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周期较长回收存在一定风险。为了解决交流上的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寻求政府帮助,以政府做主导,进行招商引资,拓宽融资的多方渠道,将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减少资金风险,解决少数民族开展国际农业技术上的后顾之忧,促进更好的开展交流活动
3.农业科技产业化
我国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技术交流的目的是更多的借鉴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与教训与远东地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目的是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科技,加快农业技,推动本地农业发展。因此双方本着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宗旨开展交流与合作,将更多的科技技术运用到实处。这样才可以丰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产量,为解决世界粮食难题贡献力量。
4.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交流
进一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开展交流合作的水平,使其更具有价值意义。开展交流合作的本质是人才的交流人才的合作,所以人才国际交流的关键。因此,应该争取有意向的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交流群体中。更好的科研机构及高等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我国农业劳务输出人员的科技技术培训及针对性的语言培养。人才的培养要更加多元,参与培训的人员需掌握动植物良种选育、种植养殖及农业节水等先进农业技术知识,使他们能够进行专业性的交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将国外技术引进和传播自己的农业文化。双方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可将合作纵向化发展。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我国少数民族与世界各地的人们积极开展国际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将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技术发展广大,还可以吸收各国有益经验,提高本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以农促工,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比国家单纯的技术支持更有利更长效,可以更好的解决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作者:云南 昆明 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专家估计,我国人口将在30年内达到峰值,今后中国人靠谁养活?许多的学者满怀信心地这样回答:“中国人靠农业科学技术养活!”。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促进人类的发展举足轻重,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为我县走新型工业化强县的道路做好了无形的铺垫。农业科学技术要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应用,必须借助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本人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奋斗多年,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的确对全县粮油、多经等农作物在精心选种、科学栽培、防病治虫、配方施肥、防灾减灾、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加大收入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就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此及其思考谈几点个人观点。
一、新形势下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一)原始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是制约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
总理在新政府工作中把农业改革列为四项重要改革之首,并在其新政府施政报告中讲到:“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缓慢,已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增产不增收不仅关系到我县的农村改革、发展和大局的稳定,同时也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虽然我县今年取消了农业税,但随之而来的农资价格的猛涨,原始农产品可比价格进一步降低,一定程度上地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农业科学技术虽然越来越被农民重视,但其在农民心中的实际份量将不得不由原始农产品的可比价格来决定,原始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给我县的“三农问题”提出了挑战。农民对农技干部推广的良种良法,除了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采取农业技术外,几乎是不闻不问。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口粮田外,不愿意去想怎样把庄稼种得更好。至于市场销售多少余粮,国库需要多少存量就与自己无关。全县农作物的生产依然靠天吃饭,这样的农业生产客观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强品质等上方面很难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
(二)农村劳动力的相对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着我县农业科学技术的具体实施
我县*年底人口为81.36万,其中农村人口65.52万,占总人口的80.53%,我县以农业生产为主,是个农业大县。除龙集、仁义、安富镇的部分地区相对平坦外,90%以上的镇都以丘陵为主。田土面积0.3-0.5亩及以下者居多,不利农业机械化运作,我县农业机械化程度极低,农业生产依旧处在粗放经营阶段,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要靠人工来完成。通过笔者多年的调查,我县绝大部分青壮年正在外务工,家中余者中老年、学生、小孩居多,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足总农村人口的40%,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播种载秧、保水施肥、防病治虫、翻土犁田、收获运输等不得不靠中老年人来具体完成。04年末全县常用耕地面积47.5万亩,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平均每人耕作1.8亩。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的不足几乎是我县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有限的劳动力直接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各个环节的真正落实。
(三)农民知识水平不高给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带来了障碍
我县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占总人口的43.4%,其中初中占23.3%,高中为3.7%,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7.72%,而且文化素质低的主要集中在农村。我县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民习惯于他们所掌握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科学技术认识模糊、消化力差。农民对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敏锐度和掌握情况必须基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因此,在农业生产上重栽培、轻管理,习惯杀虫、忽视防病,只顾单家独户生产、不愿集中统一管理;只想种好口粮田,乐于手上和麻将、脚下踏拖鞋而不谈田土长杂草、庄稼患病虫;农技干部下村社将技术,他们拉家常、织毛线。不愿良种良法,科学栽培管理,独自串种、粗放管理的农户还有相当数量。
然而,农民又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和应用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效果。随着我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原始农产品可比价格的降低,许多有文化的农民转移到了二、三产业中。同时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农村绝大部分学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受收入水平等的制约,难以继续深造,将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知识水平将会进一步降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将会更加的困难。
(四)农技推广体系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致使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难以畅通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中间环节,起到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推广体系,在我县当前却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1、我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够
据我县农技体系调查结果显示:县镇两级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干部编制422个,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共有212人,县级占70人,60%的农技干部是学农学的,各镇在村级换届后有44名懂农业技术且熟悉业务的农技干部到各村担任村支部书记,除去部分实际不在岗的,我县每万名农民人口仅有2名农技人员,而发达国家如法国每万名农民人口农技人员为13.5人,美国为7.5人,日本为5人。精通技术、看懂市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主要集中在县级农口单位,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镇级干部数量极少,农技推广工作多由不懂农业相关知识的干部来承担。整个农技推广体系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整体不高。
2、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县、镇两级尤其是镇属农技干部长期行走在田间地头,工作辛苦,工作成绩很难得到肯定,加之待遇又低,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撤乡并镇及村级建制调整后,各镇、村、社行政管辖范围更大。各村、社现无农技员,村里的“三职”干部对农业科学技术普遍不懂又不重视,仅靠农技干部把农业科学技术真正落实到田土,很不现实。特别是*年初,镇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被核定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虽然经费渠道未变,但农技人员已是人心不稳。“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享受浮动工资”、“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享受提高津贴8%”等规定的津补贴更是得不到落实。
大多数镇的农技站办公房屋都不同程度的被当地政府平调或变卖。据统计,全县被政府变卖房屋895.77㎡,被平调房屋1090㎡。有部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要利用现有的房屋做农资生意来向政府上交利润,各镇几乎无自己的办公场所,培训地点、实验仪器更是不谈。
镇领导对农业生产不太重视。在人事权力充分下放到各镇的情况下,会以各种工作需要为由,随时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抽调精兵强将,重点抓诸如财税、计生、殡改等工作。给每位农技干部规定每月微薄的交通费补贴,而不实报实销,造成许多农技干部垫钱下村,有的甚至怕下村,不愿意下村。几乎的镇领导还规定农技干部的福利待遇要自己找,憋得部分农技干部也只好上班做生意,下班跑生意,有机会的当然就不会错过“跳槽”到效益好、又轻松的单位。
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已处在“线要断、网快破、人将散”的令笔者心伤的关键时期。
(五)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我县农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资金逐年增加。”目前,县、镇财政都比较困难,每年用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农发资金非常有限。在每年都要不停地做工作的情况下,市、县年均财政投入不过五、六百万元,镇财政拿出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极小。大量急需推广的农业科学技术苦于经费的不足,而难以推广,调查研究、技术储备就更不能开展。如我县各镇表现出的农田福寿螺、龙虾等有害生物入侵与危害的系统调查研究,因需要专家和经费作支撑,所以无法开展。政府资金投入严重的不足致使许多好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途夭折。
正是因为在财政预算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之下,才使得如今的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人心不稳,工作不实。在农技知识的推广上,镇农技干部借村社干部会,口头宣传;借镇上的黑板,办墙报;借赶场天,搞科技宣传。其实,他们并没忘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主战场在田间地头。据我调查,村社干部自身对农业技术掌握情况差,并且很少向农民宣传有关技术,农民要想获得相关农业科学技术、品种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赶场天到镇上去看墙报,但真正看得懂的农民又不多。有的只好通过农资销售人员,做些植保防治工作,病虫危害的大面积流行与此不无关系。由于经费紧张,县有关部门也只得把对农技干部的技术再教育时间、次数尽量压缩,甚至不搞,取而代之的是引发资料,发放简报。
(六)部分项目实施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给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带来负面影响。
许多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的实施,给农民带去了极大的实惠,对项目实施区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我县实施的农民再教育“阳光工程”、“沼气清洁能源工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然而,有少量农业项目的投入和实施带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政府只注重资金投入,轻后续管理;有关部门只注重项目的引入,脱离农民实际需要,只重生产指导,不管市场引导;不看时效,只想评奖。如“各种园区的建设”、“农业综合的开发”等等,“去年栽桃子,今年砍桃子栽梨子,明年换种竹子,不然全长杂草”的例子不是没有。
通过“点”的示范带动面上农技工作的推广,思路是非常正确的。但不成功的项目实施,使成熟的、整套的农业科学技术早产,直接造成项目区域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置疑,致使许多农民这样认为:“凡是政府搞得,都是整人的”。
(七)种子销售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给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新的挑战
种子市场的开放,可以打破垄断销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据我县种子管理单位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全县仅水稻、玉米两大种子品种已愈100种,并且都经过相关部门审定可以上市销售的。不同品种的栽培管理方式虽然大同,但细节上还是存小异。只要是新品种,有利润,种子销售商都极力劝说农民购买。对于新品种在我县是否适合栽培,对哪些病虫危害抵抗性强,对哪些抵抗性差,采用何种栽培方式,何时施用何种肥料等等栽培技术,除了包装上仅有的说明外,几乎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有些农户甚至为了图便宜,私自串种,既不了解品种名称,也不知道品种特性,有的甚至给生产上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如我县河包镇金牛村的部分农民,串种栽培,该品种极易感染稻瘟病,造成大面积叶瘟,又如安富镇古桥村一农民从江苏购进一优质稻品种进行栽培,生产上因我县与江苏气候差异大而表现出品质、产量低,同时也极易感染叶瘟。农技干部对雨后春笋般的新品种的技术指导,也表现的力不从心。
(八)强调新技术的培训而忽视常用技术的推广
常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普遍,作用巨大,新技术的出现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会得到极大的推广与应用,常用技术和新技术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都非常重要。而时下最流行的培训是针对新技术的培训,常用技术的培训较少。常用技术虽然推广应用多年,而农民真正意义上掌握的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九)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可以随心所欲的独家独户劳作。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由他们自愿接受方可开展,不可强制进行,许多涉及包括许多家庭在内的统一实施的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落实。如在病虫的防治上,几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结果造成病虫互相传播。独家独户的小农经营方式不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二、对我县农技推广面临问题的思考
20*年,经重庆市统计局评估后,我县的GDP为49.8914亿元,其中农业GDP为14.0667亿元,农业人口占80.53%的农业大县农业GDP却只占全县GDP的28%,这足以说明我县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20*年,我县年末常用耕地面积为40014公顷,人口数量为80.64万人;2001年分别为39860公顷,80.7万人;2002年分别为36093公顷,81.03万人;2003年分别为33356公顷,81.33万人;20*年分别为31655公顷,81.36万人。5年内,人口增长0.72万人,常用耕地面积却逐年下降,共减少8359公顷。
邓小平说过: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在政策效应一定的前提下,科学技术要成为主要变量。我县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人口数量在增加,常用耕地面积又在逐年减少,全县农业要发展,不但要有一系列良好的政策作保障,而且农业科学技术必须得到充分的应用。但前,全县农技推广工作正面临许多不利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我认为,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诸多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针对根源,着眼未来,从现在抓起,并着重从以下几个大方向去作些思考。
(一)跳出农业抓农业,是解决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这是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农业资金投入的受益主体是农民,对政府的财政、税收没有直接效益,我县县、镇两级财政均有不同程度赤字,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预算不能完全保障,更不能逐年递增,农技推广体系运作不灵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关系密切。每年五、六万元的市县支农资金中县财政投入仅占3-4%,年人均农户不足10元。
当务之急,就是要在稳定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上,以“办企业、抓特色、扩集镇、夯基础”的经济工作发展思路,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通过实施“科技兴企、外引内联、龙头带动、品牌推动”四大战略,不断培植税源,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全县人民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都要行动起来,利用我县优良的资源和地理环境,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县的跨越式发展营造和谐气氛。只有树立“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税收促县”的发展观,方能实现“税丰、县强”,跳出“农业抓农业,抓好工业带农业”,是解决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一条可行之路。
(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资金投入,落实好各种积极的农业政策,激起农民热爱土地,热爱科技的热情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必须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来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建设。从本人长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体会来看,各级党政领导对农业生产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但在具体抓这方面的工作是,实际情况就有所不同。尤其是镇党政领导,抓农业时重在口头,注重表面,投入不见效果,是他们的头痛工作。要打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必须扭转党政领导对农业生产不实的工作作风,彻底转变农业生产是包袱工作的思想。在落实好党中央、地方的各种积极的农村政策的同时,不断出台积极的农村政策,支持农业发展。
今年,重庆在党中央20*年1号文件的指引下,取消了全市农业税的征收,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55年农业税的征收史,农业生产进入了工业反补农业的进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第二次高涨。据我国加入WTO后相关协议规定,中国农业补贴可达到农业产值的8.5%,而我国平均只有2%。我县在市级资金的全力支持下,仅在20*年对10万亩再生稻(每亩5元)和4000亩撂荒地(每亩15元)进行了补贴,
我县、镇两级财政也应该在财政预算时,预留部分资金,对种粮大户逐户造册,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奖励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保证足量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政府也可通过多渠道方式,如先拿出启动部分资金,融入社会资本,用于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专业大户等。同时继续加大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严重减产、绝收的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唯有这样,才能解决长期的口头农业,疲软农业,农业科学技术才会有应用的阵地。
(三)快速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实施的主体,再好的农业技术,没有农民来操作,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我县农民是认识到了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他们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高,然而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吸收能力都不强。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必须快速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针对在家务农的农民而言,县政府可以以镇村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先重点对种粮大户、农业生产积极性高的农民以及村社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如前几年农业广播学校对他们进行的“绿色证书”的培训,目前农广校承担并正在实施的由中央六部委共同启动的“阳光工程”农民技能转岗培训等都是很好的举措。对刚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不愿再继续深造的年轻人,在对其农技培训的同时,也要重点培训他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应该把握长期、持续的原则,形式可以变化,切忌因政策规定培训而培训,没有政策就不搞培训。
经过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快他们吸收农业科学技术的速度和效果。年轻农民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后,有的会向二三产业转移,之后他们将带回资金和信息,作用于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会将促成土地的部分集中,小规模生产易于形成。规模经营将减少农业生产的单位成本,农民将不会满足于口粮田的管理,他们会不断的提高农田复种指数,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的发展。
(四)想法设法加强农技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农技干部是联系科研单位和农民的纽带,承担的职能属政府公益性职能。农技推广队伍摇摇欲坠或者崩溃,单靠农业科研单位和部分农资销售者与农民直接接触,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既是不现实,又是对农民的不负责。许多发达国家正是源于此,十分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如在日本,通过考试被录用后,则成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者,同时成为国家公务员,承担农技推广的职责。而我国农技体系编制为事业单位,且正在改革。越是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人员越是人心不稳,工作不畅,我县农技推广体系表现得比较突出。我认为,要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体系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解决好农技队伍应有的各种待遇,稳定他们的工作情绪
农技干部是农技推广的传递着,镇里面的农技干部更是如此,他们不但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而且也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指导者和解释者,其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效果。我县绝大部分一般农技干部出身在农村,秉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正是这样,党的农村政策才得以充分贯彻到农村,农业科学技术才得以推广到农户。然而,他们多数也得靠工资养家糊口。
我建议,县财政应该把他们的工资待遇恢复为财政全额拨款。对正在从事物资经营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可以派出专人技物结合,有偿服务。除个别承包外,所创利润,应计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预算外收入,用做相关的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镇财政不应从中收取管理费用。县、镇两级财政应当保障“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享受浮动工资”、“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享受提高津贴8%”的发放,对多年在岗而未享受待遇的要予以补发,同时适当提高福利待遇。通过各式各样、行之有效的举措,在稳定农技推广干部工作情绪的基础上,进而激发他们的干劲,服务于我县“三农”。
我县已经在从事农经工作的农技干部中经过考试,选拔出了35名农经公务员,正在着手向社会公开招聘90名农技员的工作也有序的进行着,县农业局于今年6月被纳入了财政部门统一预算单位。这些诸多的政府行为表明,我县党政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农技体系的问题,并正在着手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2、进一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质量,组织他们进行综合素质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拓宽知识面以及市场分析的能力意义深远。我县应在有关单位牵头下,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一套可行的针对县、镇两级农技人员培训的方案。方案除明确定期、不定期培训制度外,还应包括在培训前由承办单位向主要领导打报告,物价部门审批,财政统一支付培训费用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综合素质培训的及时到位,保质保量。只有农技干部综合素质在得到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才能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建立镇级农技人员聘用县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
农技体系用人制度改革后,各镇拥有对农技人员的完全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县级部门与之只存在业务联系。因此,在镇工作调动后,部分农技业务熟练的人员转移到了别的工作岗位,大量不懂农技工作的人员却从事了此项工作。这就不但增加了培训成本,而且也影响到了农技推广的效果。
对此,应建立镇级农技人员聘用县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各镇在对农技人员进行工作内部调整时,应充分听取县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做到少抽调农技人员,尽量不抽调业务骨干。对必要的调整,出结果后,必须及时上报县级有关部门,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以核心示范片为基础,扩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影响力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在具体实施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通过实施区域内的示范片来具体展现。其中核心示范片又是大量资金、技术、人员“打捆”后农技推广效果最完美的体现者。现在的农民对任何农技推广效果不相信听到的,只相信看到的,核心示范片可以使他们“口服心服”。任何农技推广都可以以核心示范片为基础,在资金、技术、人员充分“集成”的前提下,全身心地做好包括统一良种供应、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栽培管理、集中病虫防治等在内的农技关键环节的展示,让核心示范片内的农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农业科学技术给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带来的效果。从而带动他们主动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热情,进而带动非核心示范片的农户也加入到此行列。如今年县植保站在清流、观胜等镇搞得小麦条锈病集中统一防治,其核心示范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带动了全县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农技干部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在采用现场会、院坝会、发放资料、电视广播、农网广播等形式进行技术宣传、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多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的农户。
(六)以规模化生产为带动,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
规模化生产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技推广的难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体制的基础上,农技干部应该加大规模生产的宣传,正确引导一定范围内的规模生产和土地的合理转包。农业生产一定范围内规模化后,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就会更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就将更加的自如。
在农技推广项目的支持下,我县以核心示范片为基础,规模化生产为带动,农业特色产业现已初见成效。如包括吴家镇万亩蔬菜园区、盘龙镇生姜基地在内的3.5万亩集中成片的蔬菜基地;初级田、塘、库、堰、多功能粮鱼地4.5万亩,实施“三高”渔业示范片1.9万亩;8000亩的水稻杂交制种基地;盘龙、远觉、合靖、大建、吴家等镇在内的万亩优质苎麻夏布原料生产基地;分布于广顺、安富、双河等镇的密植速成茶园基地1.5万亩;我县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红碎茶基地;还有今年正在实施的3000亩“科技兴粮示范镇”项目。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生产起到的推动作用正在以上诸多基地中得以体现,基地中的农民也正在从中受益。许多地方自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生姜协会等组织形式,并通过这些组织形式对生产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在基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七)把握常用技术和新技术同时推广,统筹培训,协调运用的原则
常用技术的应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关键,新技术的推广可为农技推广注入新的活力。在对农技干部和农民的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常用技术和新技术一并培训的原则,相关项目的立项和引进时也要考虑到此方面的内容,千万别只重视新技术的引进而忽视常用技术的推广。
我县常用的农业技术主要应做好以下这些:针对春旱、伏旱频繁的出现,每年都要发动群众关好春播用水,同时突出几个“早”字,既思想上早认识,措施上早规划,物资上早落实,播期上早安排;不厌其烦的向农民宣传良种栽培,减少串种、老品种、感病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的品种栽培;继续推广合理的密植栽培技术;推广以底肥为主,看苗追肥的施肥方式;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在我县深受农民的欢迎,如水稻上能带来增产的三维栽培,减少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抛秧技术;能提高水果品质和商品性的套袋技术;能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促进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产量的草莓、马铃薯脱毒苗栽培技术;特种水产养殖技术;用壮大养鸭业来抑制福寿螺、龙虾发生量的新技术等等的推广与应用。
(八)加大农资价格的宏观调控,加强农业执法力度。
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资价格控制措施,“最高限价”的设定要针对不同品种,“最高限价”要以市场行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为参考要素,防止“最高限价”以确定,几乎的农资销售价格都向“最高限价”靠齐的现象出现。
随着“两杂”种子销售市场的放开,农资销售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竞争。农业执法部门要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的执法力度,防止农资市场坑农害农的事件发生。
(九)加大重视小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促成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我县现存耕牛极少,主要是中老年人在家种地,耕作水平与几百年前差不多。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农用小型机械的应用展示,并从资金上加以补贴扶持,加大农用小型机械在农村的应用,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精耕细作的前提可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才可能得以实施。
结束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在我县正面临诸多的问题,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它,积极的出谋划策,困难只是暂时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我县农业生产的问题,而且还关系着我县的“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县的发展大局。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出现的诸多问题,农民会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由传统资源投入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从外延式增长过渡到内延式经济增长。本文对以往农业科学技术贡献率的测算方法进行研究,总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式,意在为如何研究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农业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总结
在中国加入WTO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与国外大型农业企业相比没有优势,因此,必须要转变我国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的内延式生产转变,以高效率、高产出、低成本的农业生产为发展方向,适应国际化趋势,保证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1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相关研究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只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农业科技的创新以及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等;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还包括政府政策、管理水平的提升的因素[1]。在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中,针对科学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以及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做了一些系列研究,例如:周方深入研究了技术进步的内涵,将索罗模型中的科学技术定义为狭义的技术,在排除资本、劳动力要素以外的技术定义为广义的技术进步,修正了索罗模型,提出科学技术进步应当包含索罗式技术进步、资本增密式以及规模经济式三种方式;赵达薇通过改进的索罗模型,测算了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中1953-1993年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同时,徐瑛将资本空间密集、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变化三个变量融入改进的索罗技术进步模型,测算了我国1987-2003年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徐会奇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采用1995-2008年相关数据,测算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得出农业经济增长的外部性显著。这些有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有利于研究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将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研究方式分为基础模型式和经验模型式两种。
2基础模型式
基础模型式通常包括C-D生产函数、丹尼森的增长因素法、索罗余值法以及数据包络法等。其中索洛余值法简单易操作,被广泛采用,国内学者以及农业政府部门在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常常采用这个方法[2]。它时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将技术进步、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作为自变量,农业产出作为因变量,进行指数化建立等式,其中资本、劳动力因素的指数分别代表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在加入时间序列因素,就可以经过数学变换将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表示为经济总进步率减去物质资本、劳动力的贡献率的差。这里面的关键则是求出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
3经验模型式
经验模型式是对农业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的产出系数弹性进行直接推导,在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即物质、劳动力的弹性值之和为1,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分解农产品价值,测算各要素的弹性系数[3]。具体为把农产品的价值表示为商品的可变资本、商品的不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之和,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仅发生价值的转移,没有价值增值;在可变资本中,其一承担物质原料到农产品形成的中间完成者,其二维持劳动的持续进行,其三则是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可以把农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价值和可变价值两个部分,不变价值由物质资本形成,可变价值由劳动力和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的。在经过相关假设和数学推导,就可以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表示为1减去物质投入、劳动力投入贡献率的差。
4结束语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可以取得相关数据以及资料时,采用基础模型测算要素的产出弹性,进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比较方便有效,既有数据支撑又有模型基础;而在缺乏相关数据或者数据不是很可靠的情况下,可采用经验模型式进行要素弹性的估算,这样可以避免数据不再带来的测算偏差。因此,对农业科学技术贡献率进行测算时,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模型方式。
作者:高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在人为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之后,需肥规律也要有所改变,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肥料利用率,确保作物能够顺利生长,并保证食用安全,因此文章主要是具体分析设施农业中土壤养分的主要特性,并分析了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以及常用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科学施肥 设施农业 技术要点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主要是以塑料大棚以及温室两种类型为主体,这是一种常用的种植生产设施,人为地控制生态环境对作物进行栽培,这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很大的优点,它能够在人为创造的肥水条件下,栽培蔬菜、水果等产品,使全年的食品供应实现均衡,并且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有效调整产品供应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上市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市场,而且还能够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特点。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除了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还能对气候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符合作物的种植生长条件,使作物能够正常的生长[1]。
1设施农业中土壤养分的主要特性
1.1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分布非常不均衡
在设施农业中,由于对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发生不合理的情况,因此肥料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施肥量充足,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养分分布非常不均衡。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指标,这样蔬菜的质量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蔬菜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超标,比如重金属,而无机污染物也会出现超标的情况,比如抗生素[2]。此外在对作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如果采用还没有完全腐熟的鸡粪进行施肥,这样将会产生烧根、熏叶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种植人员对微肥的作用认识不充分,绝大部分的高龄大棚中的土壤所含的氮磷钾都会出现超标的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养分均衡性问题,从而严重缺少微量元素,最终导致生理病害[3]。
1.2土壤发生酸化
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土壤pH通常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土壤酸化。而经过不断的研究之后发现,出现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施肥的时候氮肥的含量过多,氮肥在通过硝化反应之后,将会产生硝酸,这样土壤就会发生酸化;第二,施肥过程中采用生理酸性肥料对作物进行施肥;第三,植物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之后,一般会产生大量的代谢酸。例如植物在对阳离子进行吸收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使细胞内外的电荷不发生失衡,由此根细胞就必须需要有等量的H+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使根际的pH不升高;第四,土壤中的阴阳离子通常出现失衡情况[4]。
1.3土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设施农业中土壤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种植过程中采用了以下的几点措施:第一,对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采用的是有机肥;第二,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土壤的熟化过程;第三,人为创造的高温高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土壤的黏化过程。1.4土壤微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一般土壤相比,设施农业中的土壤微生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连续使用有机肥对作物进行施肥;第二,连续进行耕作,采取精耕细作的方法;第三,土壤中pH以及盐分对微生物群落产生很大的影响[5]。
2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以及常用的施肥方式
2.1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
设施农业中需注意的施肥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必须对作物进行CO2施肥。一般来说大气中的CO2浓度在360~370mg/kg之间,而CO2饱和点主要在800~1800mg/kg之间,相差的数值相当大。露地作物生长的环境并不密闭,CO2的浓度通常都可以不断地补充,浓度的变化比较慢。而设施农业中的作物处于处于密闭的环境,CO2浓度变化非常大,当光合作用强烈的条件下,CO2浓度将会出现发幅度的下降,很有可能小于CO2补偿点数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植物的生长[6];第二,必须对作物进行灌溉施肥。在利用微灌系统的情况下,灌溉施肥必不可少,这主要是因为滴灌湿润的土壤有限,并且采取传统施肥模式的时候,如果土壤比较干燥,肥料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的滴灌效果不明显[7]。
2.2设施农业中常用的施肥方式
常用的施肥方式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主要是指在对作物进行栽植前,就把肥料放入土壤之中。通常联合使用有机肥与长效化肥,在施肥的过程中肥料的施入量要小于盆土总量;追肥主要是指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通常使用速效肥,并且需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此外还需要分成多次进行施肥,每次都采用不同的肥料,当作物处于生长期的时候,主要是以氮肥为主,同时采用磷、钾肥等肥料[8]。
3结语
设施农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蔬菜和水果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设施农业的作物种植中,种植人员不仅需要了解作物的种植环境,而且还需要了解作物的生长条件,这样才能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采取合理的施肥方式,进一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最终促进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
作者:王艺璇
1背景和意义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战略任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以自然生态环境、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不断探求其真相、性质和规律,取得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影响和促进农业发展的综合智能、技能和物能的多学科、深层次和高水平的实践探索活动。其实践活动中自然产生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对于丰富科学技术资源宝库、客观反映和再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历史及今后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客观反映农业发展历史面貌的第一手史料是档案。档案存凭、留史、资政和育人的价值被广泛认同。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延伸和细化,形成的不同形式载体的档案成倍增加,建档领域、归档内容和保存形式等随之变化。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战略要求档案馆藏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措施之一是要加强档案标准化工作。档案工作正在走向依法管理、开放和现代化。加强全覆盖建档,全范围收集档案资源;健全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科学整合档案资源等,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和法制保障。
2存在的问题
强化依法管理,已成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农业科研规范化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是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是农业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法制建设,建立规范一致的标准,是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和档案事业的客观需要,更是今后工作查考、研究借鉴、探寻规律、如实反映农业科研成果创新、技术演变、改进方法和科技推广等的有效举措。目前,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建档、分类、归档、鉴定和安全保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建档不科学。直接记录和反映农业科研单位职能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与国家、行业设立的重大农业科研攻关项目研究形成的文件材料混淆建档;记录同一研究活动的纸质、实物、照片、声像和电子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不能同步齐全建档。二是分类不规范。因地域、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差异造成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效益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内容、名称也各不一样,可能造成归档路径不畅,原分类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导致档号不准确、标引混乱和查检准确率低,从而影响服务质量。三是归档不全。农业科研工作的主战场在田间、地头和试验室等,形成的记录材料不同于文书档案,具有特定的处理程序、法定的责任者和归档期限,由科研人员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自行设计、标识、记录并通过实践验证而成,不注重记录载体的质量,随意性强且自行保存,会因科研人员调动、离职和退休等原因,造成归档不及时、不完整和质量瑕疵等。标准指一种或者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具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以及操作方法的规范文件[9]。现有国家、行业标准不能满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标准,是提升和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有效举措。
3主要做法
3.1以库藏资源为对象自查分析
任何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作为参照。一是对库藏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进行清点、核查、统计和分析,摸清实存案卷的实际情况。二是梳理历年来的制度建设、借阅利用及利用效果登记情况,以便统计分析、查找不足和总结经验。三是核对实体案卷与检索目录的完整准确情况,抽查检出实体案卷排列与标引路径,探讨改进措施。
3.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问卷调查。针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概况、库房建设、设施设备、档案人员、管理制度、库藏情况、查阅利用、数字化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意见,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对反馈问卷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分类归纳,掌握普遍性问题、个案和强化管理的意见。二是考察调研。走访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业科研单位,与档案专家、文秘人员交流沟通,了解其管理现状、突出问题、制约因素与规范措施等。三是文献查考。重点搜集查阅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内容、形式和管理等现状、问题以及发展目标和方向,学习借鉴成熟理论和先进经验。
3.3汇总分析
采用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调查内容、数据进行全面汇总分析。研究探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对其工作内容、属性以及涵盖范畴、建档对象、归档内容和鉴定原则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与内在联系,界定相关概念。提出建立其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长效机制保障的建设模式;提出其数字化管理的策略与技术途径;提出建立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管理的标准体系。
3.4研究实践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详细设计、起草和制定相关标准,并在实务工作中应用实践。一是建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为科学建档、有序归档、检索标引和准确查检提供指导,为实现应建尽建、能归尽归搭建平台。二是制定管理规范和农业科研项目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完成职能研究工作与大中型农业科研项目研究任务中形成文件材料的分类建档,规范管理。三是建立地方标准体系。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制订定有关要求,履行申报、征求意见、修订完善、专家评审和质疑答辩等程序,申报地方批准或国家、行业标准,推进法制管理。
4内容框架
4.1《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范》(DB62/T2343-2013)
本标准定义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研文件材料、农业科研档案、卷内目录、备考表和归档说明书等术语;针对农业科研文件材料的产生、形成、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和归档,到转化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整理、保管、借阅利用、鉴定销毁和统计开发等各业务工作,逐一提出管理原则、细节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4.2《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DB62/T2344-2013)
本标准规定其分类标引的基本原则、不同类型和主题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分类标引规则及程序。以库藏实体资源和扩充建档对象为前提,广泛涵盖农业教育学科、农业科研领域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搭建十九级一级类目和四层级类目。针对未来新增对象预留建档空间和路径,设“其他”类目。建立科学分类的指导和依据。
4.3《农业科研项目文件归档整理规范》(DB62/T2345-2013)
本标准定义农业科研项目、农业科研项目文件材料、农业科研项目档案、档号编制和全宗号等专业术语。提出农业科研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整理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档号、全宗号等编目规则。
5作用
5.1为扩大建档对象开通渠道
在今后农业科研事业发展进程中,凡是具有社会价值、农业科研价值以及关涉农业科研人员利益的记录史料,发现一项、收集一项、建档一项,提供建档平台和归档通道。
5.2为提升档案质量进行全程指导和管控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标准体系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是为全覆盖科学建档、齐全归档和分类管理提供宏观指导。二是为建立统一的检索、标引体系,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提供规范一致的指导和依据。三是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法制化,切实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保存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文献史料,维护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真实、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升参考、查证和研究利用的服务能力,彰显存凭、留史、资政和育人的作用,提高目标管理率、归档完整率和参考利用率。
5.3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化工作逐步深入,办公自动化应用、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和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等已经开启档案工作新起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以及农业智能设备、装备逐步推广应用等正在给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11]。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标准体系,全程指导,科学建档,准确归档,储备丰富的档案资源,优化馆藏,强化服务,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自身装备,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加速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郭秀萍 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经营。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均需在单位面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以低水平、重复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既不适应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更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尽管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造成农户兼业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
1.2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场农业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供需双方交换,生产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错乱,不符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储运加工系统不畅,导致“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大大地抑制了广大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解决好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的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及病虫害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已走出实验室,成为动植物育种的常规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正逐步侵入和占领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同样未能幸免。尽管该技术在提高产量、抗逆及抗病虫害方面比传统作物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却无法准确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危害食品安全,更不利于我国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平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2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8世纪以来,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技体系引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数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努力进步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尽管我国人口增加了2.4倍多,但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t多,增加到5.9亿t,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
3农业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是“三农”建设的基础,而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特征,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到现代化农业工程——超高产作物选育、现代化的畜禽育种技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老话,从中反应出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尤其是经典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促成了现代化的作物、畜禽选育技术。高密度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使科技工作者更方便地定位疾病和生产相关候选基因,其衍生出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成本。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抗病、抗逆育种,使得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被誉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更是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在党和各级政府协同努力下重点针对盐碱障碍耕地淡水匮乏问题,改善种植结构,改良工程和农艺措施,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综合利用咸水和雨水资源对这一饱受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的问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进城务工,而留守农户身兼数业,无心种田。这些归根结底是传统劳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农业产业化,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应时而生,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理念来规划农业生产,通过土地集约经营,不仅可以加速农业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能加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高效快速流通也是困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农产品“七区二十三带”布局的完成,现代化的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技术为“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结论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促进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这一过程中显现出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粮食和食品安全及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借助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稳定快速地发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解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共同富裕。
作者:张征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现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1.1师资力量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招生规模急剧膨胀,学院原有的各专业的共建实习基地的容纳能力已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因此,容易造成实习教学供给能力不足,形成了实习任务难以安排的局面。加上近年来物价指数上扬,各种费用都随之上涨,而实习预算经费没有多大的涨幅,直接限制了实习的活动范围,导致学生与农业生产,科研和社会生活的接触相对较少,使实习面变窄,这些对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都是今后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4~5]。
1.2实习基地减少的挑战
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目前,随着很多学校的新教学楼,宿舍等随着扩招的学生数量的增加,部分实习基地被占用,另外今年来试验基地的建设显得相对落伍,实习基地的管理也缺乏规范化,很多校内的基地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所有制模式已被新的体制所取代,很多农业实习基地不愿意接受单纯以实习为目的的学生,而且,很多毕业学生不愿意到一些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大多仅靠指导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个人关系而勉强接受。基于这种状态,很多校外的实习基地逐渐面临着减少的挑战[6]。
1.3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挑战
发展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生产实习活动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向大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很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都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对于培养学生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新动向,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实习活动的质量,不仅是培养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也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
1.4就业形式的挑战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仍然处于严峻的形式,虽然毕业生产实习作为必修课程,学校的教学计划有很多的具体要求内容,但是指导教师执行起来会遇到很多问题。生产实习一般是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这段时间正好同毕业生就业,考研等时间冲突,在安排生产实习中,学生更多的以优先选择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方式,占用了毕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再加之本科毕业生中严峻毕业形式所激发的考研热,使一些按照农业生产时间安排的实习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如期进行。
2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2.1实习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式,对传统的单一集中实习形式进行了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和主管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学校的生产实习的同时联系一些与今后的就业有关的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后期再统一进行集中实结。这种模式实施后使学生不再单纯被动地接受统一的安排,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寻找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实习单位,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实习。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对工厂化育苗的内容有过讲授,然而实际的生产中育苗公司如何进行大规模育苗设施及程序,生产周期如何控制,遇到具体情况如何解决等这些都是要通过实习来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对此类企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在用人单位结合企业情况实地学习,同时,学生通过实习的过程对未来工作情况也会得到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也通过实习更好地考察和锻炼学生。在实习后期实习生返校后又可以进行充分地对实习生活进行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毕业实习的主动性。
2.2实习内容指导
要加强生产实习的指导,就意味着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中需要进行的准备增加,为此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征求实习意见。目前,实习方式日趋多样化,毕业实习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问题,还是直接影响毕业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实习之初,教研室就注重学生的意见和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认识,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征求学生对实习的意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完善实习教学体系,对学生比较感兴趣与生产结合比较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如花卉温室基地,工厂化育苗基地,大型温室园区,农展会等选取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习地点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对于校内的实习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些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根据校内的学科优势和当地设施产业的特点,分主次在校内展开实习。
(2)制定实习计划。首先,在制定实习计划时要抓住一些主要教学环节的把握,突出实习中关键性,规律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重要内容的把握,分成几个相关专题如,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作物植株调整,设施园艺作物田间管理,无土栽培,园艺设施,生产基地规划等内容,让指导教师进行具体的内容讲解,演示后,学生亲自操作,掌握其原理,操作技巧,观察结果。其次,在时间安排上,除了根据专业理论课开设的情况,安排社工专业实习在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合理时间外,还应考虑本专业在实际生产的特点,安排应季的实习内容。由于我校地处北方,实际生产中更多应用的温室类型是日光温室,可以根据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在冬末,根据季节和栽培作物的情况对温室的环境进行调控,进行加温,通风换气等调节;在初春季节安排学生做一些日光温室的育苗生产的实践环节,把握育苗的关键环节,在让学生更贴近实际地体会农业设施生产的环节,解决实际生产遇到的技术问题。此外,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安排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实习项目,劳动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科研需要安排,各组可以不同,应使每位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吃苦耐劳,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让学生亲自体验播种的整个过程,包括营养土配制,浸种,催芽,播种,播种后的管理等;在设施作物田间管理中,把握温,光,水,气,肥的控制及病虫害防止等等,将课堂的抽象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
(3)制定实习细则。科学制定实习细则是保证生产实习质量,实现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针对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生产实习任务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要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的学,食,住,行等各项工作,在实习前对整个实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该把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深入和继续,在每个环节都要具体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准备,实习过程中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校外实习中应该通过了解实际选择的实习地点和实习方式,制定实习计划,增强对实习的指导力度,以我校今年的校外实习为例,在实习未开始前教研室相关教师就制定了实习细则,规定了校内外的实习组织方式,校内外基地实习的内容,生产科研基地的确定,实习纪律,考核方式及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对实习过程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提供考察报告,专题报告等,这些都使学生的实习一开始就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实习成绩评定。实习成绩是反映学生实习综合效果,分析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设工专业的实习过程包括校内基地,校外基地及一些生产科研基地的实习,过程复杂,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评定,也应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如对提交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现场实习表现,实习单位的证明和其他实习资料等。
(5)实结交流。在生产实习结束后,进行总结交流工作是实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本次生产实习后,交流工作在学生中认真展开,还向本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介绍,同时邀请了相关的专业教师,管理教师。交流会上,主要由参加实习的学生和教师对整个实习的过程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实习工作的展望。通过交流总结发现,学生们普遍觉得对设施工程专业这样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来说,实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实习的过程对设施农业这个产业加深了了解,丰富了专业认识,对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专业指导教师来说也更加丰富实习课程的内容,为将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基础。
2.3实习管理
对实习的非科学监管是引起当前设工专业实习形式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我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特别对这种同步加强实习的动态管理实现对专业实习的有效监管。在实习开始前,由园艺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指导教师组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院和教研室两级领导负责实习的全面工作,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各项技术实习工作。学生要拟定详尽的外出实习计划,提交指导小组进行审批,经审批小组同意后方可进行,且提倡在对实习单位选择时尽可能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申请是否获得同意主要在于实习计划的详尽及与实现本专业学习为目的。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结合学校的监管,大大强化管理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作,也大大提高了实习管理的有效性。
3结语
生产实习教学是本科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结合目前我院的新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实习内容及管理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本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完善实习模式,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等实习过程的优化建议,相信这些会为未来新学科的发展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蕊须晖马健齐红岩李天来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一、高等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况
进行网络教学需要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环境,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平台始现于1996年底,其中LearningSpace—IBM作为IBMLo-tus公司开发的分布式教学平台,提供了自学、非同步协作学习和“虚拟教室”同步交互学习3种在线学习模式,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我国的网络教育平台始于1998年,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一些网络教学的实践活动,开设了相关网络课程,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具备了雏形。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应用较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技术力量雄厚、平台成熟稳定、但价格昂贵的国外商业化平台,例如当前市场上唯一拥有百万级用户支持能力的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二是比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教学管理的需要,适应性较强的类似清华教育在线、南京易学天空教室这样的国内商业化平台。三是针对各个高校自身教学特点开发成本较低的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这类平台在兼容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四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特定需求对软件源代码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开源软件,如Moodle等开源代码。
二、设施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由生物学、环境学、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复合型专业,2002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设,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均设有本科专业,该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专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关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讲授农业工程学、温室建筑与结构、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以及设施植物栽培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设施农业的生产、设施工程、环境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实践,培养能在科教、产业、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尽管全国高等院校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部分课程都在多媒体教室里完成,但这也仅仅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代替板书教学的初级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初级课堂教学形式存在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互动不足、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现在大多数网络教学都是针对单独某一课程单独进行,关于专业课教学互动网络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目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主,缺乏专业重点骨干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只注重课程建设模式,缺乏教与学互动、教与学相长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专业课教学远远滞后于教学目标。因此,在设施农业科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媒介,整合设施农业科学课程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避免高校专业课程课时减少的弊端,为师生建立一个信息对称的互动平台,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三、设施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设施专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开放性、共享性、互作性等基本特点。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为核心,资源的利用与技术的应用方可实现教育信息化。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的重要手段,其涵盖知识范围广泛,科学技术更新迅速。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和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网络服务,这不仅顺应专业自身对传统教学模式革新的要求,也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发展。因此,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健全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助于推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突破时空的限制。新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课程的学时明显缩减,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法顾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讲授更多的新知识。网络教学平台则能弥补这一教学知识不足的弊端,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教师上传到网络平台的教学课件、讲义或参考资料,灵活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个人电子终端的普及也使得学生拥有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信息设备,随时随地接受学习信息,高效学习的条件。这种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教与学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3.创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实现交互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的E-mail、新闻组、公告栏、博客日志、在线讨论区、邮件列表、聊天室等同步、异步交流工具,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能更便利的共享信息,交流讨论,也能使不同时空的学生在该环境中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平台强大的交流协作环境就体现于此。论坛和邮件是学生共同学习和师生交流的重要交互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解答他人的疑问来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开解答学生密集反应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优化课堂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创造平和的学习氛围。网络平台比课堂教学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自愿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学生在老师面前通常会有的拘谨,为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还具有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等优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可以在网络互动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能够消除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心理压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同时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专业课时知识容量的要求和学生对学习形式多样化及自主性的要求,这些都将显著提高教学成效,极大推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创新与发展,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提高及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作者:胡晓辉李建明张智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