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学德育论文

时间:2022-03-30 10:13:30

导语:在中小学德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学德育论文: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锻炼和培养学生道德生成的自觉性、习惯性,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环境,我校始终把“崇德尚学,有声人生”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墙壁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科学”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互助合作、尊老爱幼、团结友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走廊文化设置《弟子规》《三字经》便于学生诵读;名人故事时刻感染和熏陶着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先贤憧憬未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智慧设置文化园地、生活园地、图书角、展示台等活动板块。留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环境优美、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汲取营养,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讨

2010年开始,我校就开始探究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教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业”为基本内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业不同于家庭作业,重在生活与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教育性、长期性、实践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龄段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不同,所以我们要求“家庭生活作业”一定要适合每个学龄段分层布置。我们为学生设置了《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卡中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1.生活作业的内容;2.完成时段;3.生活作业完成的过程;4.我的收获;5.家长评价;6.教师评价。一、二年级教师布置,学生完成,通过定期召开班级生活会,邀请家长参加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实践中收获的快乐。三至六年级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生活作业内容自己填写记录卡。另外,学校给教师配发《家庭生活作业记录本》,让教师记录填写每次布置作业的时间、内容、目标、学生完成的时限,教师检查跟踪记录,阶段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外生活作业记录卡》,归档整理,载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再在总结反思过程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学校对“家庭生活作业”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期中、期末进行总结,并对教师学生事迹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奖设金卡、银卡、铜卡三个奖项。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给爸爸妈妈洗脚,给爷爷奶奶端饭、倒水,学生学会了感恩;通过洗手绢、叠被子、洗碗活动,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捡纸屑、清理街头小广告活动,树立了保护环境意识;通过洗脸、刷牙,学生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唤起了人与人的友善;学种花、学种菜、饲养一种小动物活动,学生学到了种植和养殖的知识;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主动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纸和笔,礼物虽小可彰显了学生的爱心;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给同学讲一个故事和童话,培养学生渴求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参观革命圣地、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点燃了学生爱国的激情,诸多事例证明了我们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开展布置“家庭生活作业”的探索,来唤起社会家庭、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责任,改变过去“育在家庭,教在学校”的观念。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探索适合儿童道德品质生成的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勇于担当,不断探索。

作者:张会恩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钟家庄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创新德育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黑龙江省学校德育现状

1.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建设(1)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比较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提升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制度来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但对新任职班主任岗前培训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把关,更多的是指派。(2)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黑龙江省60%的学校都能够构建自己学校的特色文化,围绕核心理念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德育模式。在对“您所在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开展的,有哪些特色做法”调查发现,黑龙江省60%的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开展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如佳木斯三中的学校文化均围绕目标教育开展;鸡东红星小学的办学理念是阳光教育,努力办规范自由的教育,让学生在灿烂阳光下自由呼吸,既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并启动了阅读工程:既阅读自然、阅读书籍、阅读社会,从而培养学生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让每一朵鲜花共享阳光,以阳光文化成就教育的阳光。(3)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学校都有比较完善的德育制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但有些制度制定没有尊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没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主动性,积极性。(4)家校共建德育网络建设。较好地建立了德育育人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需求来设计;教师培训的形式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深化。

二、黑龙江省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实效性不高,“重智轻德”现象仍然普遍一是德育目标空泛,过大过虚,可操作性差;二德育方法陈旧,重认知轻养成;三是学生评价,更多的关注智育,忽视学生道德品质成长;四是德育与家庭学校背离的状态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五学校德育更多的是走形式,并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是从上级或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出发,看重的只是德育的政治价值。因此,德育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很难形成德育实效。

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一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成长;二是德育脱离生活,成为纯粹的“学校德育”,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脱离,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的教育实践;三是过于依赖制度的强制性,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偏离正确的工作原则和方法,不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出发,正面教育,启发引导。

3.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作用发挥不大班会、团队会作用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不注重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没有达到全员育人的德育效果。

4.班主任培训特别是新任职班主任岗前培训力度不够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校本培训制度,为德育队伍建设、专业成长搭桥铺路,但是对新任职班主任更多的是指派,没有严把入口关。

5.家校共建活动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大部分学校开展了家校共建活动,但有些学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仍然有1/4的学校没有开展。

6.教师培训形式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调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传统的研培形式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如“教学论坛”,而这些形式我们还在延用;已经优化创新的培训形式,还没有更加深入进去,没有将培训的主体教师这一宝贵的资源充分地利用。

三、应对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黑龙江省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适合学生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等方面不断进行自主建构,让德育成为生活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1)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和梯队培养。(2)强化班主任科研意识,培养研究型班主任,整体提高班主任素质。(3)建立科学的岗位培训与聘用机制,加强岗前培训,竞聘上岗,加强班主任考核工作,保证班主任队伍的质量。(4)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激励班主任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

3.创新德育形式,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1)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班主任技能训练,提高班会、团队会的策划、组织、实施能力。(2)广泛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形成德育渗透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德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达到全员德育,时时德育。(3)建立“研培超市”,提供“菜单式”服务。组织专家讲师团下基层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引领。(4)制定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德育制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主体个性。(5)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整合三方教育力量,让学校教育走进家庭,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效能,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

5.不断提高省级研培部门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1)政策制定。协助教育厅制定有利于基层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2)研培活动。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研培主题和进行内容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分层培训;挖潜深化有效的培训形式,如参与式培训、经验分享、参观考察、案例评析等形式,调整或放弃传统的低效研培形式,如教学论坛等。(3)搭建平台。搭建省级服务平台,走向基层,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服务;搭建省级交流网络平台,互动研讨,资源共享;搭建省级能力展示平台,以大赛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搭建省级家校共育平台,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引领。(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注重德育评价,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郭春燕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中小学德育论文:台湾地区中小学德育论文

1台湾地区德育教学的新理念

近十多年来,台湾地区教育领域的最大变革就是“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和“十二年义务教育改革”,两项改革时间间隔短,改革力度大,理念冲击性强,对德育工作的理念有显著影响。“九年一贯课改纲要”中提出,其主要的理念是“中小学之课程理念应以生活为中心,配合学生身心能力发展历程;尊重个性发展,激发个人潜能;涵咏民主素养,尊重多元文化价值;培养科学知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十二年义务教育”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将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变得更为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出自己的胜利之花;更为注重多元化的前进道路,让每位孩子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

概括而言,新理念贯彻下的德育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其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锻炼基本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将道德拖回到现实情境中,使之具有实际的意义。其三是,拓展多元化层次的教学支撑点,实现道德教育的统筹性效果。最后是,营造更多的实践情景,使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塑造真善美的道德情操。

2台湾地区德育教学方法的设计探讨

多元化发展是台湾地区开展德育教育最独特的经验,这种多元态势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源于教学目标的千差万别,源于教师各自富于特色的教学手段和学生良莠不齐的学初面貌,也来源于教授内容的繁冗简缩。实际开展时,达成教学目的的途径又是多样的,通常而言,实现途径有:正式课程(相关课程的开设)、非正式课堂(校园活动、社会活动等)和潜在课堂(周边氛围、友人互动等)。即使是同一种途径,不同的老师在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时,也会采用各种个性化的方案。而且,台湾地区德育教学不只在教室内开展,他们已经突破了学校的限制,走向了社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迅速增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得到多样的整合。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主要有体验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道德讨论法、价值欣赏法等一系列成型的手法,每种都可以拿出来作为单独的案例供大家研磨。

3台湾地区德育多元化开展的启示

台湾地区的德育工作,使道德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各学科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德育氛围。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借鉴的经验有注重从多平台、多渠道,运用多种手法开展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多种资源,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知善、行善、好善”理念的统一,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发展,努力帮助他们完成五美的均衡。开展德育工作,切记要贴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不能随意架空,要懂得改革步骤的把握,注重根本思想的转变。

作者:华倩倩武宁单位:山东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现状

(一)高校与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首先,道德教育应该包括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在我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通常不太重视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两方面的内容。其次,审视目前的德育内容多是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笼统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少,反映时展内容的少。第三,我国的道德教育没有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制定出符合他们特点的内容,经常有简单重复的现象,也没有解决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德育衔接性问题,往往造成道德教育超出其年龄段学生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管理机构不统一首先,我国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德育管理机构,高校和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了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地对学校和社会进行宣传,因此也没有形成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核查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再次,学校及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德育管理体制,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但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校风、学风方面的建设。

二、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原因探究

(一)高校与中小学对德育衔接的认识不清虽然我们党和国家一向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学校依然没有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目前,社会及学校普遍认为当前的德育成果不太理想,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德育衔接问题的重要性,并做了理论研究,但是许多学校还没有理解德育衔接的真正含义。党中央、教育部的文件中一再强调德育衔接,但因为宣传、领会学习等种种原因,学校及老师并没有贯彻实施。总的来说,是对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造成的。

(二)现行教育制度自身缺陷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行教育制度自身存在缺陷,目前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来考核及评价学校和学生。因此学校通常只重视和加强智育,即使学校、老师及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性,迫于社会现实,也会淡化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在未来社会中有竞争优势,而决定一个学生是否有优势的主要依据就是考试分数,德育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学校及社会往往通过教师评语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德育状况,但它很难正确、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应试教育的弊端不除,德育评估的方式不改,德育衔接的问题就会依然存在。

(三)德育改革缓慢随着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德教育应紧跟上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各项改革和研究中,学校德育研究在许多方面显得理论脱离实际。特别在德育衔接这一块,学校并没有切实解决问题,将德育衔接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中。另外,中小学德育管理和大学德育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道德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三、高校与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全面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第一,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改变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标准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水平合格的人。第二,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学校的考核应更注重对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而不是单一的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复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重视道德教育。

(二)明确大中小学德育的各自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识德育衔接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需要高校与中小学明确各自学段道德教育的任务,共同努力、共同实现。高校与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树立德育衔接意识。实际上,中小学应该为高校打好基础,德育也不例外,而高校应该和中小学进行交流沟通,为中小学提供导向,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

(三)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德育目标既是德育工作的目标,也是德育工作的导向,更是检验德育工作的标准。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为划分标准,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现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根据目前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其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功能。为高校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制定统一的标准,明确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作者:王蔼然曹顺仙杨桃红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关于传统蒙学的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传统蒙学与现代中小学德育范畴的交叉和变更

很多蒙学教材采取类书的编撰方式,这种近似于百科全书式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传授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相比于现代的中小学德育,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蒙学之所以称其浅显,并非表现在它所涉猎的范围上,而在于其表述的程度上。基于其广博的属性,对于孩童蒙学教育也与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范畴略有差异。

首先是年龄阶段的异同。蒙学在古代称为小学,但此小学并非现代之小学,它并不以确切的年龄阶段为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标准,而是以学识的程度去衡量。“识得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者方为小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一直到高中学习的都是古代小学所讲解的内容,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有了更系统化、更深入长久的教化时期。但对于德育的重点时间段,古人与今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蒙学对道德教育特别强调人在十五岁之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在这时,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因而以纯正的品德标准去教育非常重要。正如程子所说:“人之幼也,心知未有所主,则当格言至论陈之于前,使充耳盈腹,久而安之,若固有之者,后虽有谗言斜秽,不能入也。”伦理道德教育,在这一时期具有先入为主的意义,此后,知与时长,化与心成,逐渐形成人格的雏形。从这一点上看来,现代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8岁至14岁是与传统蒙学有着较大的顺承关系的。

其次是德育内容的异同。蒙学教育内容分如下几项:一是“远大的志向”,这是古今德育的共同要求。古往今来,志向高远与否被看作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分野,只有志向远大高尚者,才能得到君子的称号。对于童蒙时代的孩子,让他们志存高远,即使后其有所不足,也“虽不能为圣人,亦不失为贤者”。有道是“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本身立志不高,仅学常人随波逐流,必然会沦为言而无信,错不知悔的下等人。因而童蒙的教育是在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中拉开距离,进而驱使自我不断地前行。现代德育中也是如此,“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孩子如果不立志,就很难有所作为。成功的人必然是立志的人,志向能起到引航作用,能起到激励作用,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使人意志坚定,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能使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惰性,所以要想实现梦想,不仅要立志,更要立长志。如今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增设了励志故事讲读,各种课后辅导教育报刊上励志故事也层出不穷,反映的正是童蒙时期对孩子志向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现代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孝悌”教育,但其实这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无论是三纲五常还是四书五经,都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之义是以后进阶之本,唯此才具有登堂入室的资格。而孝悌的外在表现就是礼,“要常低声下气,语言祥缓,不可高声妄论,浮言嬉笑”。又如坐要“定身端坐,齐脚敛手。”站要“拱手正身,不斜支旁倚。”古人对儿童的言行举止都有要求,这在现代看来是对儿童天性的一种束缚,很多教育机构都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对被教育者实行“散养”。但多年实践发现,这样的教育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反而会造成天性泛滥、进退无礼、道德失范的局面。因此,对于蒙学的“孝悌”不应完全否决,而应批判接受。

二、传统蒙学与现代德育工作方式之比较

中国传统蒙学的精华主要体现在训蒙方式上,也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蒙学,其方法纵然受当时当事的制约,但其适应儿童身心特征和我国语言规律的特点确实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抽取出来,做适当的变更后,在新条件下加以使用。在古代训蒙方法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承认儿童年龄和生理的特殊性,提倡顺应其天性的教育。这点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中就可见一斑。明学家王守仁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时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谨,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儿童喜玩乐的性情,决定了童蒙教育既不能严苛也不能一味放纵,必须宽严有节,刚柔并济。一方面要严格,因为蒙学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收其心”,也就是使儿童乐嬉游的天性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必须做出详尽的规定。传统伦理道德所禁绝之处,即儿童无所通融的禁地必须遵守,而且,儿童“心易放而难收”,他们处于学习阶段,对日后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些规定也应尤其严格。另一方面,如果急功近利,又会使儿童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应该严中有宽,只要与基本原则不发生冲突,偶有过失也不能严厉呵斥,有必要曲为导引,好言相劝,古代把这种方法叫作“爱养”。古人的“宽”还有一种被今人应用得恰到好处,就是奖励机制。古人会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奖励,有一份成绩,就会有一份表彰,使其意识到寸有所长,进而增强自信心。这也是有史料为证的,王筠曾说:“孔子循循善诱,孟子教亦多术,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使其得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蔑不欢欣,而唯命是从也。”

由此可见,我们如今小学中最常见的“小红花”奖励并非是小儿科,而是对于古代奖励机制的一种变化,让孩子们于无形中培养起自信的心态,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古代训蒙原则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也是现代教育中被忽视的一面,就是“少授专精”的教学理念。几乎所有的训蒙方法都强调教授学生的书文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急躁贪多,刻意求速,此处未详,彼处又起,一直这样潦草地做功夫,那么只能什么也学不好。这种“百家通不如一家精”的想法也体现在对人从业方向的培养上,虽说礼乐射御书术样样不落,但学到一定时期,古人就会让学生选择其特长的一项精细研习,而非现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这样大锅烩,一直到成人之后才选择今后的从业方向。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了很多天才被扼杀的现象,多出很多在某一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大家。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经常抱怨没有“大师”出现,却无力扭转的原因,如果不从启蒙教育入手,我们的未来不仅被国外的教育落在起跑线上,更无颜面对我们悠远、优良的教育传统。另一点应提倡的是“寓教于乐”的传统。举一个例子:《春秋谷梁传》记载,昭公八年,在畋猎的时候讲习礼仪。割兰草插在地上,作为畋猎的界限,把战车竖立起来,插上大旗作为辕门,辕门的大小以车两个轴距离辕门两侧四寸为宜。在畋猎之中,如果车轴碰到辕门就出局,因为说明驾车技术太差。畋猎还要求,驱车奔驰,战车扬起的尘土不能飞出车辙之外,马在奔驰中应该四蹄相应,快慢适度。驾车之人不能失驰骋之节,禽兽跑出设定的畋猎范围之外不准追杀,这是取战争之中不杀投降者之义。射中的禽兽太小要放生,取不虐待幼小之义。这是在畋猎过程中一边习文,一边习武,让学生既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又明确了道义的准则。

三、现代中小学德育从传统蒙学中应当汲取的因素

现代中小学德育与传统蒙学相比,无论从教育范畴还是工作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我们仍可以从传统蒙学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为我们所用。

1.对于教师的要求

传统蒙学的管理与教学,完全取决于其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这就给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学问好、勤奋、管理严格三个方面的条件,“三者兼备,乃明师也”。教师首先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些教学多年的蒙学教师提出:“为师者,其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弟子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其弟子必多轻诞。是以文人才士,虽不必过学迂腐,但俨然为人师范,举动间亦须稍自检束,令子弟有所敬惮。”教师的品行,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品行;教师的举止,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养成,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师品”。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勤奋,自己却日上三竿,高卧未起;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己却行为轻佻,“则虽令不从矣”。清人张行简在《塾中琐言》中提出:“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有一种责任,那就是时时处处检束自己的行为、品性,以作为学生的“模范”。这种责任和随之而来的约束,并非来自于外界,而在于教师对自己的“严律”。教师只有“师品”端正了,才能使学生视之可亲,就之可敬。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师范”实际上表现为“品性”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学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学问好的蒙学教师难求,而且对学问难以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标准,所以,只能以“尽心尽责”来要求教师们了。这种责任感,正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效法的精神所在。

2.对于课程课标的要求

蒙学中强调有教学计划、学习日程、学规以及学生守则。蒙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行为养成;大学——明理、穷理的阶段。在小学阶段,是“教人由之”,教导学生如何去做;在大学阶段,“乃使人知之”,让学生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上都应有明确的区别。这点沿用至今就形成我们的课标与课程纲要,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实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怎样结合社会发展进行道德教育,成为现代教师与教育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怎样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有何特点等,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古人借鉴。

3.对于与家长的沟通

蒙学的教师多受雇于学生家长,所以在教学计划的拟定上要与家长商量,“宜先问其父母之志,将来是否欲习举业”。一些教师特别强调,无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作教师的一定要为其权衡,如果学生既无天资,家又无余财,而一定要走科举之路,教师应道明利弊。当然,教师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仍然是由家长来作决定,教师只能根据家长的决定来拟定教学计划。对于当代教师而言,针对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特质来培养孩子显然是一个减少师生矛盾的良方。现代教育中逐渐兴起的家访即是古代蒙学中对于家长参与教学的重要演变。学生不只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的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倾听家长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传统蒙学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其中糟粕之处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少阻碍作用,但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加以改进和继承,相信还是对我们的初级教育特别是德育有一定帮助的。事实证明,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因袭的蒙学传统在教育体制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改革后的教育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不得不承认五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骨子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西方文化怎样侵蚀,仍然未曾改变的是我们“二人结构”的人格设定,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意识关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在双方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这样的“二人结构”也就是群居型结构就形成了。“仁”拆开来就是“二人”,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这样的社会形态也要求我们有着传统蒙学带给我们的“仁”的传统。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处理的亲朋友人之间的关系正是为了适应我们的“二人结构”而生的,我们没必要因为融入世界的潮流而改变自己的民族情怀,反而应该在“国际化”的视野中保留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因为独特,所以独立、有价值,被需要,如果我们的未来被西方同化,那么便是我们民族亡国灭种的开始。因而,保留传统文化的熏陶,保留民族精神的根源,要从承袭和发展民族未来的德育开始。

作者:龚艳玲单位:长春市安民街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养成教育中小学德育论文

一、通过抓突出主题的养成教育,没有削弱学校的德育,反而使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德育需要培养生成的要素可以说都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诸基本因素分别独立地发挥作用”,“某一基本因素有突出发展,就可以在智慧活动中取得非凡的成功。”“智力因素的水平不厌其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应适当(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过高或者太低均不能取得最佳效果。”(沈德立,教育科学出版社:《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第8页、10页)我校抓住“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教育主题,以突出“主题性的养成教育”来统摄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感到工作实在,落到实处,教育的凭借恰当,措施具体易操作,教育效果好,学校风气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秩序、礼貌、友爱、上进”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参与各种活动,学习成绩名列会师镇小学前列,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二、充分证实了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题应是“秩序、礼貌、友爱、上进”

我们重点进行了以“秩序、礼貌、友爱、上进”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研究,能否体现小学养成教育的充分性和全面性,这是研究课题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理论方面,小学养成教育的凭借和依据是《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主题就是通过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来的。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证明了突出“秩序、礼貌、友爱、上进”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带给学校的是良好的秩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班风校风的进一步良性发展,学生积极上进,努力争先。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张扬,师生的进取心理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在主题性的养成教育中得到增强。通过反复的良性的重复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印刻下“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一组词语符号,学生成年后,这些词语符号一定会在他个人人生的各种十字路口和关键阶段,起到良好的“提醒、警示、强化”作用,为学生个人在人生中不断成长进步发挥良好的自我督促、激励作用。我们认为,从积淀学生人格核心的要素来看,“秩序、礼貌、友爱、上进”,这些主题都是儿童人格核心中需要积累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要素能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自然地培养习得,日积月累,终成品质。这五种品质虽然相互联系,但每一个品质所反映的内容毕竟不同,不能相互覆盖和相互代替。在教育过程中不提倡对几种品质同步进行齐头培养,分步推进是必要的;如果条件不允许,在一定的时期内只能进行一种品质的养成训练,教师也必须具有训练其他品质的意念,从而使教育游刃有余,生动而具有后续性,实在中蕴藏着前瞻性,单进中体现出整体性,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出适合我校特点的“主题性”养成教育内容体系

我们把小学“秩序”教育分解为三大块:即学习上讲秩序、活动中讲秩序、生活上讲秩序。每一块又列出若干条目,每块、每条都是在“秩序”的统摄下,为突出“秩序”服务的。学校将这些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宣讲、展示,让学生熟悉它、理解它,在学校生活中践履它,长期规范,经年积累,学生的秩序意识逐渐形成,秩序习惯逐步养成,为良好校风的形成、保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秩序”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研究探索出《礼貌教育内容体系》《友爱教育内容体系》《上进教育内容体系》,并分步实施验证它们的操作性、实用性,通过教育实际的摸索,完成了我校主题性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框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养成教育提供了凭借。

四、克服了德育中的空洞做法

德育的倒置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来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是德育空洞做法的直接后果。德育特别是小学德育,主要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基础,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为学生的人格形成积淀良性要素。可一段时期中,为了突出德育的所谓方向性功能,在小学德育中高唱口号,用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来作为具体的教育要求,用远大的方向性要求来作为操作性目标,师生无法把握,只有紧跟唱口号,呈现出一派虚假的德育繁荣。“空必假,假衬空,虚假教育出歪风”,不切实际的空洞教育只能培养强化人们的两面性个性,阳奉阴违,投机取巧,作风漂浮,好高骛远,最后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损害。我们从最基本的、最实在的“秩序、礼貌、友爱、上进”着手,以它们为主题开展德育工作,强化“秩序、礼貌、友爱、上进”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导学生要做一个“守序、懂礼、协作、上进”的人。如果现在在校园中遵守学校生活秩序,长大成人后进入社会生活,就会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我们坚信,一个“守序”的人,决不可能走向社会的反面;相反,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可见,克服空洞教育是多么重要。

作者:贾宗敬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南咀小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德育是开启和实现人性中德性潜能的“通道”,而德性存在于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中。因此,中小学的德育应重在育好学生的“四德”,即育关爱他人之德、关爱国家之德、关爱生态之德、关爱自己之德。

1.育关爱他人之德。雪莱曾说“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就如同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就是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所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中小学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达到“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的境界。

2.育关爱国家之德。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植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热爱国家是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东林志士所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引导中小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推己及人,整体和谐”的人和观;“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的家和观;“以德服人”、“兼容并包”、“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平观,“万物一体”、“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天人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

3.育关爱生态之德。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之中。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首先,突出生态道德意识教育,使态生态道德观念逐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内存素质和自觉要求;其次,突出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突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为将来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奠定基础。

4.育关爱自己之德。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是实现了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是实现着的道德。道德自律能力是道德他律的效用基础。众善,道德自律能力使之;众恶,道德自律能力由之。一个关爱自己的人就是不断提升道德自律能力的人。道德自律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道德自律的习惯形成道德自律的生活,道德自律的生活化成道德建设的社会资本。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学生不懈提升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他们不断地走向更高尚、更聪明、更富有。

中小学德育论文:浅谈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现状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 现状 焦点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风骚,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

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中小学德育论文:研究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其功能,然后从三大方面分析了当代德育教育的窘境和困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小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德育的新思路,以利于道德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我们社会和谐。

关键词:道德教育 困惑 建议

一、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德育功能

道德,神圣地矗立在那儿,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充满神秘感。《说文解字》称,“道,所行路也”。后来,“道”逐渐被引申为事理,引申为人们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法则、规矩和规范。“德”在《卜辞》中写为“值”或“惠”,从“直”从“心”,意思是人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得端正就是“德”。

德育能向人们传递不同形态文化,如人们如果拥有好的道德素养,就会有拥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还可以传递深浅不同层次的规范文化,如我们学生的班级纪律、日常的法律意识,深层次的文化。德育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负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我们教学目标的情感目标。

二、当代德育的十字路口选择

1.当代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消极的价值观使得人们丢失了德育的意识。我本身也是一名党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按照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信仰积极地要求自己,并做出有利的选择:有些人信仰基督教,这也是让人从善,积极面对人生的一种信仰,能够按照基督教的精神去行动;但是一部分人并没有自己的信仰,不知道生活何去何从,再加上现代生活的物质化追求,使得他们丧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而德育在这些人面前的监督效果显得有心而无力。这样由于不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得原本的德育显得无能为力。

2.利益为上,金钱第一的心理,使得当代德育教育弱化。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有着“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我们更主张“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帮助其他人富起来。”这样势必出现贫富差距,如果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就会使得人们有着难以平衡的心态。这样有些人就会想到“急功近利”的挣钱手段,比如在地铁上、街道旁、经常看到乞丐,而且花样多样化,有年迈的老人,有年轻的残疾人。让人看了心痛不已,这些人很多都是“职业乞丐”,在乞讨“别人的同情心”,却忘了自己的道德。又比如假冒伪劣商品充满了市场,消费者尽管睁大“火眼金睛”,也会上当受骗:更令人失望的是在学业上也有“急功近利”现象发生,学生开始找“”。就是找人替考,这些学生似乎忘了自己作为学生的一个职责。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人有钱,却不懂得怎么花,怎么做一些对人类有意义的事,而是不断地挥霍,忘了人性,忘了向善的本性,忘了本真。

3.多元文化的时代使得道德教育再次走上了迷茫的道路。在全球的冲击下,在民族文化出现的危机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出德育的引导性作用,提高全民族的爱国之心,提高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而不能一味地效仿国外,是德育面临的紧急的任务。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一)学校文化与道德教育相互影响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同学校环境的改造联系起来,努力创造理想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校风”“班风”等就是一种学校文化,是指“在各自的学校里。洋溢着巩固学校统一、鼓舞学校精神的某种风气、氛围”。形成校风的要素就是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历史传统,也包括庆典和活动。例如上海师大有“学思节”,华东师大有“丽娃河节”。在中学可以开办广播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也可以每周创办“彩虹周末”,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知识才华,并从中体会德育意识。

(二)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相互促进

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借助各科教学,才能培育学生形成敏锐的知性与丰富的道德情操。形成深厚的文化能力。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和保证,就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态度、道德行为。智体美等不仅具有同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可能性,而且应当尽量使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教学都是说教式的教学,各门学科实现本学科固有的教学目标才是重要的。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了解国内外知识。为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知识能力。学校道德教育有两个要点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关注的:一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材料,让学生不仅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能达到德育目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与德育的紧密联

系性。二是日常生活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两个方面既是生活指导的问题,又是道德教育的问题。例如日常乘车时,给老弱病残人让座,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生活中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就会促使他们学会为他人着想,这也是德育的育人功能,能够使人从善,从美。缺乏这两个前提就不会有好的教学。

借助道德教育的这种促进作用,学科教学在成为出色的教学的瞬间也就产生了逆向的促进作用——出色的学科教学也有助于道德教育。这样,两者便处于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中。会利于促进学生——将来的社会成员的心灵和谐,使他们拥有一种静心智慧的魅力品质,使他们达到一种高雅脱俗的境界。有了心灵和谐的人,何愁没有和谐的社会?

中小学德育论文:探析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教师 培训 课程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中小学德育论文: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论文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育 德育

论文摘 要: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较为重要的功能,然而这一点却经常被中小学音乐教师甚至学校所忽视。本文从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实践活动和学校音乐氛围营造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的途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大胆进行教育实践,深入挖掘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我对此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那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强自尊、乐观向上的信念的优秀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及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战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融交响性、写实性于一体的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既有中华民族的英勇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中学课本所选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段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其快速大跳的动机与逐级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游击队员们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这样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给人无穷的力量,收获激情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人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的效率远远胜过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单调的说教。音乐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着眼于情感体验,并指导学生学唱、背唱其中优秀的主题及段落。学生的感性材料积累多了,逐渐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自然会被优秀的民族音乐所吸引,继而自觉领会、挖掘其中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有力支撑。

二、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开展好。这样,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音乐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集体协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领,要求每位学生在声音状态、力度变化、口型和呼吸、起声、收韵等方面都尽量一致,各声部声音要均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在学校的拉歌比赛中,学生忘情地歌唱,在齐唱班歌的时候自信而骄傲,大大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这种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艺术作品而团结协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三、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成为广大师生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沟通情感的桥梁。恰当利用音乐资源,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早晨,清新、纯净的乐曲(如《校园的早晨》、《朝景》等)陪伴师生走进校园,可以使新的一天充满活力;午休时,抒情、徐缓的音乐(如《美丽的梦神》、《摇篮曲》等)可以为学生的梦境增添浪漫的气息,提高睡眠质量;写字课上,典雅、古朴的乐曲(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隐隐响起,会使学生有一个恬淡的心境。“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身心愉悦,定能由美生爱,激发热爱学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当然,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还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点,它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德育论文: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论文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育 德育

论文摘 要: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较为重要的功能,然而这一点却经常被中小学音乐教师甚至学校所忽视。本文从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实践活动和学校音乐氛围营造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的途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大胆进行教育实践,深入挖掘音乐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我对此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安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那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强自尊、乐观向上的信念的优秀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及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战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展现了抗日必胜的光明前景。这部融交响性、写实性于一体的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既有中华民族的英勇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的特点。中学课本所选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段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其快速大跳的动机与逐级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游击队员们为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这样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给人无穷的力量,收获激情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人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的效率远远胜过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单调的说教。音乐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着眼于情感体验,并指导学生学唱、背唱其中优秀的主题及段落。学生的感性材料积累多了,逐渐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自然会被优秀的民族音乐所吸引,继而自觉领会、挖掘其中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有力支撑。

二、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游戏等,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到只有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开展好。这样,将思想教育融于音乐训练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音乐能力。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让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部的旋律,熟练后再集体协作合唱,理解合唱的要领,要求每位学生在声音状态、力度变化、口型和呼吸、起声、收韵等方面都尽量一致,各声部声音要均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在学校的拉歌比赛中,学生忘情地歌唱,在齐唱班歌的时候自信而骄傲,大大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这种动力又来源于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向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艺术作品而团结协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三、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成为广大师生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沟通情感的桥梁。恰当利用音乐资源,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早晨,清新、纯净的乐曲(如《校园的早晨》、《朝景》等)陪伴师生走进校园,可以使新的一天充满活力;午休时,抒情、徐缓的音乐(如《美丽的梦神》、《摇篮曲》等)可以为学生的梦境增添浪漫的气息,提高睡眠质量;写字课上,典雅、古朴的乐曲(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隐隐响起,会使学生有一个恬淡的心境。“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身心愉悦,定能由美生爱,激发热爱学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当然,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还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点,它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尊重学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构建

[摘要]

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是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级管理为载体。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班级德育对象的能力,掌握班级德育方法的能力,创新班级德育方式的能力,确立班级德育规范的能力,整合班级德育力量的能力。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班级德育工作,要以德育能力为核心,构建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

一、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的特点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虽然是道德教育,但并不是道德教育的全部,也不可能实施对学生全面的、系统的道德教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班主任德育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

道德品质是为人类社会大多数人广泛认可和遵循的调节人们行为方式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依据基本道德调节的关系类型,即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及个体与自然,将道德品质相应地划分为个体与自我方面的道德品质、个体与他人方面的道德品质、个体与社会方面的道德品质及个体与自然方面的道德品质。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开放、多元为重要特征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时期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应是优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意识的综合体现。

(二)班主任德育以班级管理为载体

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并不是通过系统上课而是通过班级管理为载体而进行。因此,班主任所进行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因时、因事而进行的,针对性特别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通过发挥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落实与创新管理育人新途径。

二、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结构

关于德育能力,虽然我国学者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但是对德育能力的结构性形成共识,认为德育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1]德育能力是指运用个人知识、经验和智慧,把握、引导和控制所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使之朝向德育目标形成的个性特征。[2]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

(一)了解班级德育对象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了解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生本人(即姓名、生活习惯、气质、个性特点等),了解学生家庭和社会交际。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谈话、学生文本解读、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自我介绍。在实践中,中小学班主任主要采用谈话、观察、向科任教师及家长了解情况等途径获取感性认识,较少采用查看学生文本资料、问卷调查和学习相关资料等获取理性认识的途径。另外,在德育过程中,中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要注意把握学生的价值观。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价值观中的缺失必须加以引导,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班主任要树立了解学生的“禁区”意识。如果对学生没有教育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就不应该去了解学生,这就是所谓的“禁区”。这些禁区包括:学生的身体隐私,不愿披露的日记和书信等容易引起学生心灵伤害的负性事件。[3]

(二)掌握班级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班级德育中,中小学班主任教育与引导学生的方法,以谈心为主,然而体验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和引导方式运用不足。另外一项关于班主任教育方法的现状研究表明,仅有10.6%的班主任常采用移情方法。调查结果反映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与学生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表明班主任在教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说教,忽视情感教育。[4]学校德育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也是班主任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一般来说,德育方法可以归纳为认知取向的德育方法、情感取向的德育方法和行为取向的德育方法。谈心式的说服教育,是认知取向为主的德育方法。班主任与学生谈心除了要注意时机、方式、对象外,还应掌握务实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使学生口服心服。另外,中小学班主任还要注意综合使用各类德育方法,重视情感取向和行为取向德育方法,如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质疑答疑、师生研讨、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开展实践活动,等等。

(三)确立班级德育规范

德育规范具有正向德育功能。陈桂生教授在《中国德育问题》中指出:“班主任工作归结起来便是组织班级教师集体和培养班级学生集体。”[5]可见,班主任核心工作就是组织和发展班集体。群体规范理论认为,群体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体。也就是说,班级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精神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且富含内聚力的群体。班级作为群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具有自己的组织管理规范———班规。班级德育规范(简称班规),是一种极微观的德育制度和德育规范,它是规范、引导每个班级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所有规则。首先,班主任是确立德育规范的引导者。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自始至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里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优秀是教出来的》作者罗杰•克拉克教师年仅28岁,是全美最佳教师奖得主,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教师。他执教的学生都是来自美国最贫困的家庭,学校的资源也不丰富,但是他硬是一次次让自己所带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克拉克教师的教育热情及其制定的培养学生综合习惯的55条班规。其次,道德学习是以学生共同约定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对于道德学习来说,重要的不是“守什么规矩”,而是“守规矩的习惯与品德”本身。班规从制度化到走入学生的心灵,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文明行为,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确立班规的关键在于借助班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综合习惯;而中学确立班规的关键在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构建民主精神。再次,执行德育规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德育规范的制定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使其不断发展。所以,当学生违反规范时,班主任不能简单处罚了事,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认识到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然后逐步进行引导。最后,要防范德育规范的控制型制度文化的倾向。德育规范在制定时若仅仅维持眼前班级的正常秩序,这种“近视化”的行为,就会导致“在班级中出现一种管理主义的倾向”。这种控制型的制度文化在很多中小学班规里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四)创新班级德育方式

班级德育形式和手段是影响德育过程的重要因素,形式和手段的僵化和老化都会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创新德育形式和手段,重在强化德育过程的渗透力和吸引力。班级德育过程的吸引力,就是指更新德育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班级德育过程的渗透性,就是将德育有机地融合于各类班级活动之中。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班级德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带来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班主任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设班级博客,利用QQ等网络工具,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其次,在班级活动中创新班级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占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班级活动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升班级活动的教育性、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发挥“活动育人”的独特功效。班会活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自1998年起,国家教委以规章的形式明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专门分配给班主任的教育时段。其中,主题班会是班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心更明确,教育性更强。在班级文体、科技、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班级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文体、科技、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当代的班级活动越来越具有课程的品质,需要班主任教师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

(五)整合班级德育力量

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班主任通过人际沟通和协调,主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班级德育应以班主任为主,由学校(师生、员工)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和社会教育力量构成班级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等进行沟通和协调,整合班级德育力量。学生既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资源与力量。班主任教师一方面需要协调好学生之间关系,让个性鲜明的学生形成互补、互助的共同体;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是班主任班级德育的有力助手。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调节班主任与家长关系时,班主任应起到主导作用。班主任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及时向家长反映和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交往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树立“边界”意识,不过分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

三、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

目前我国有400多万名中小学班主任。[6]由于中小学班主任都是学科教师兼任,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却忽视其德育能力的培养。从某种上意义上说,这种忽视也是忽视德育工作的一种表现。现实中一些教师确实存在着“不会做”德育工作的现象。因此,增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是目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以德育能力为核心,构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

班主任专业能力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关键。合理、清晰的能力结构既是研究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也是改善德育困境的举措。目前关于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的理论论述较多,缺乏实证性研究。以德育能力为核心,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能力要素主要包括:了解班级德育对象,掌握班级德育方法,确立班级德育规范,创新班级德育方式,整合班级德育力量。

(二)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要改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德育的重要负责人,而不是唯一负责人。当前我国中小学将教师队伍分为学科教师与德育教师两部分的做法,将“教书”与“育人”任务分离,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压力增大,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的改革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德育导师制、全员德育制),呈现出一种整合化的趋势,即中小学教师的“教书”与“育人”能力有效整合。其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能力的培养。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先天不足”。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德育能力十分欠缺。[7]目前关于在岗中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能力的培训内容很少涉及。通过培训,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学习与掌握德育规律,了解德育对象,通晓德育的方法、途径等,顺利完成学校德育的任务。最后,要利用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德育资源。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丰富,德育科研意识与能力较强。重视对优秀班主任的表彰,成立市、区、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教研制度,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认同感,促进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

作者:赵丽霞 武在争 阴山燕 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心理相容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心理相容理论概述

心理相容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提出的,心理治疗要取得最佳效果,医生必须处于双重角色,一方面,医生作为治疗者,要有强烈的关切、同情和乐于助人的态度,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帮助患者消除病痛,减轻痛苦;另一方面,医生要站在被治疗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通过心理的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体察患者病因所在,只有这样,医生和患者双方才能达到相互沟通和信任。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而德育中的心理相容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没有心理屏障,产生彼此间心灵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言谈举止、思想观点、个性品格等被对方心理上所接受,形成心理协调,使德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心理相容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的体现,马克思论断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所以德育也是如此,建立关系才是德育开始的根本,真正的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心理相容的关系正是这种“我和你”的相融关系。

二、中小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心理相容的现状

周军关于对师生关系认识的调查表明:50%的教师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22%的教师认为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他们;8%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他们;还有20%的教师没有回答。董永贵的研究也表明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表现为教师管与不管、不爱管、不敢管和管得不当等几个方面。当前中小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不相容现象,师生之间相互不信任、缺乏沟通、没有情感交流,功利化,老师只是简单的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传授学生最重要的人文知识———如何做人,鲁洁曾说过,不仅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人更是一个整体人,不仅有理性,也有理性也有情感等非理性,人不仅有意识性,还有身体等,只是单纯的教授科学知识这本身就不科学,他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全面性。其次,部分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对学生训斥、讽刺、责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也就很难和学生建立良好沟通的关系,要想让一个人信任你,就像建大厦一样,需要长期的时间。

三、心理相容理论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启示

何谓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所推崇的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一种教育。德育的本质就是育德,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德育工作遇到了难题。而心理相容对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班级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它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心理相容呢?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情感性教育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任何一篇佳作都是作者情动于中的产物,这样才能感动读者,德育也是如此。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最伟大、最扣人心弦的是情感这根弦。诺丁斯也认为,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因此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在班集体中,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员。情不是空洞的表白,更不是一时的作秀,需要教育者一点一滴的实践,教育本身就像是个栽树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细心浇灌,细心呵护,投入足够的情感和爱,而且这种爱应当是无条件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才能渐渐融化在一起。

(二)重视赏识性教育

以往的德育工作,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的问题,认为只要解决,学生就会变得品格高尚,殊不知,这只是进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死胡同,并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告诉我们,消极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积极品质原本就是我们人身上固有的一种本性,它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包含着对于尊严、品德、人生目标和生活意义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通过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马文•科林斯说过,“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到这位老师并不在乎他和他的学习,那么,无论教科书是多么好,学校的设备是多么优越,这个孩子都不会愿意主动学习的。”,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无论对于好生还是差生,教育者要多鼓励,多表扬,对他们的进步要多肯定,以激发他们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师生互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师生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努力实践和谐的师生关系。无数德育实践证明,只有当师生关系和谐一致时,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但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性格、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良好的沟通往往是解决很多问题的良方,教育者相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所处的关系位置较高,因而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不愿跟被教育者进行沟通。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和被教育者保持平等的位置,用心去感受被教育者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不断的磨合,了解对方的爱好和习惯,相互尊重各自的习惯和爱好,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

(四)提升德育工作者修养

古今中外,人曾经将自己与神相攀附,认为达到“圣贤”、“神人”的境界才是人生最高境界的体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都要求对于“人欲”的绝对克制与消弭。只是,人不是来自于神的世界,人不是神造就的产物,相反,神却是人创造出来的完美的化身,这样的完满的形象是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德育工作者才能摆正心态,更好的认识自己,放下那份高傲的身份,才不会对学生求全责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并不只有疾病的一面,而同时人身上具有发展自我潜能、积极向上的力量,德育工作者身上如此,被工作者身上也是如此,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有时候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德育看成一场舞蹈,当然,这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先学会欣赏自己,然后才能欣赏对方,这样德育过程中,才能达到心理的相容。马文•科林斯在开学的第一天都会跟自己的学生说:“我只是一个比你们活得更久一点的人类而已。我并不比你们聪明,并不比你们伟大,但我一直会在这里帮助你们。我也会犯错,如果我犯错了,你们不要不敢告诉我。老师不是神,老师的嘴也不是祈祷书。我们将会一起努力”。所以,教育者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积极的榜样,积极的了解学生,了解什么是他们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教会学生们改变那些能改变,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可以学会接受,同时,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

作者:李成龙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我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

问题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

构建道德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下中小学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还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摒弃了传统观念中落后的理论,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曙光,重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并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新时代下中小学的教育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不良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创中小学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张海珍卞逢祥单位: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小学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

中小学德育论文:大中小学德育培养特点分析论文

思政课教学模式探讨教育部曾经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目标,以保证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但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教学衔接问题仍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方面着手探讨衔接问题,以期能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大中小学德育培养的目标特点

(一)中小学:“个性”的潜意识培养中小学德育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个性”培养。

小学主要强调习惯与性格的培养;中学主要关注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个性”的培养需要经历社会实践的熏陶,特别是中小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要求以“潜意识”的培养方式为主。但中小学生尚处于“个性”培养的初始阶段,要想养成自觉的、稳固的良好“个性”,绝对不能单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关注个体的活动,通过实践教化与知识的沐浴,使学生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个性,这既符合个性的形成规律,也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

(二)大学:“个人素质”的显意识塑造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等都需要系统培养与定型。

高校德育教学培养目标着重强调综合素养的提升,包括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社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等的提升,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很明显,高校重在理论“灌输”,通过有意识的理论“灌输”,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全人”教育。大学生是经过多年知识与实践熏陶而具备一定成熟“个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需要有意识的理论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力量,塑造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实现“全人”的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充分体现育人的主要功能。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特征

(一)中小学:“实践”主导教学模式由于中小学德育教学“个性”培养目标的限制,中小学思政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有助于中小学学生“个性”的培养。

“个性”培养需要自觉性、稳定性。学生的性格、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本身就是长期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能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稳定。

2.实践教学符合中小学学生自身的特点。

中小学时期是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最好的培养时期,也是未来思想素质提高的关键和基础阶段。中小学生个人习惯、性格等因素均处于无序状态,如果要培养符合社会国家需求的“个性”品格,必须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采取“实践”的教学模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通过社会实践潜意识活动与课堂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才能实现“个性”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与德育教学内容一致。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安排主要以“实践”为核心,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教学。知识编排总体上比较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自身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如高中思政课内容就突破了传统政治课的理论模块,摸索出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内容安排。知识的讲述方面则以条块编排为主,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将各种知识结构分裂开来,系统解剖。

由此可见,在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中,必须把课堂目标贯穿于社会实践中,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在“潜意识”状态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理论塑造”主导教学模式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定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决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依靠知识记忆的模式,而要侧重于理论熏陶,否则就难以完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1.理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经过多年的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生活习惯、性格等基本形成。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主要通过提高自我认同感,判断自己的“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由“潜意识”的状态转变为“有意识”地培养,这就不断地需要理论性提高。通过有意识的理论学习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升华到一定程度而使其定型,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2.大学思政课内容以理论“灌输”

为目标。大学阶段思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求以理论塑造为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理论的重要性。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明确区分了理论与政策的特征,突破了把政策作为理论来论证的思路。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探讨,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困境

(一)“实践型”教学与“知识型”教学的矛盾由于应试教育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大多以沿袭传统的“考试”为核心的主导模式。小学思品课普遍存在被忽视的现象,中学思政课则因“考试化”而存在“知识化”现象,忽视了思政育人的目标,产生了“知识型”教学与“实践型”教学的矛盾。

1.实践与教学严重脱节。

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讲授基本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对社会实践问题关注不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大大减少,缺乏实践对知识的检验,特别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问题,知识型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象也比较严重。

2.理论知识讲授过深。

由于升学考试的需要,教师往往把基本理论开发过深,超越学生的实际,一些应该在大学阶段才能安排的理论在中学却已经讲授。这种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特点都具有一定矛盾。

(二)“理论塑造”诉求与实际探索不足的矛盾大学德育培养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学定位于“理论塑造”型,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学思政课教学却存在理论探讨不足等问题,加剧了与中小学思政课衔接的矛盾。

1.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心认同感不足。

尽管中央一直强调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高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地位。但实际上,从学生到老师甚至部分领导都存在把思想政治课教学表面化现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课堂教学被边缘化局面普遍存在。学生上课是为了追求学分与考试成绩,教师则认为该学科实用性不强等。因此,教学中存在轻视思想政治课的现象,忽视了思政课“理论塑造”的特性,降低了思政课的功能。

2.思想政治课理论探索不够深入。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科研经费、及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自身不被重视等问题广泛存在,导致思政教师不愿真正倾心于理论探索。理论讲解与实际结合的“度”很难把握,理论讲解的深度远远不够,很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塑造的教学目标。学生则存在单纯应付教师的现象,缺乏真正探索理论的目标,实践教学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课理论塑造人的根本目标。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对策

(一)拓宽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1.实践渗透于教学。

结合我们所进行的课堂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到内心深处。一定要通过事例或学生参与的实践为主导模式,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为实在的东西进行传教。

2.行为培养渗透于教学。

加强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参与加强学生对道德意念的体会,增强自觉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的实施管理机制,在良好规范管理下加强行为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或个人活动,会给孩子潜意识的教育,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去参观烈士陵园,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对烈士的景仰之情,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二)探索大学思政课理论“灌输”

模式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教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现有教师的讲课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探索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机制,探索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探索“浅入深出型”理论灌输模式。

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时,大学教师一定要寻求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把握理论核心与实质。从社会实践与学生自身的问题出发,“浅入深出”地阐述理论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关心理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与社会实践出现的矛盾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探索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特点,总结理论的科学性。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难点,结合理论分析,既容易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兼容性,也能提高理论的可行性,增强课堂的教育效果。超级秘书网

2.完善理论灌输的“多样化”课堂模式。

大学教师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的转换,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实践方式等。但多样化的基础则必须把握教学的主题,把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把逻辑主题讲解透彻。

3.探索案例与理论结合的“度”。

针对大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问题,特别是政治理论枯燥无味的特点,我们最好选取适当得案例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有助于理论的把握与理解。但在案例选取的过程中,一定注意典型性,注意案例分析的方法。

既不能把大部分课堂时间都用于案例教学,也不能学生爱听什么就讲什么,要合理把握二者结合的“度”,注意基本理论的分析传授作为重点,适当补充其他社会知识为其服务。

总之,我们必须关注大学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在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实现小学生“知事”;中学生“明理”;大学生“求道”的阶段衔接目标,保证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功能。

中小学德育论文:中小学德育人才创新

一、培养创新人才对德育的挑战

既然创新人才是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组成的,那么,学校教育就应该为两个方面因素的形成作出努力。一般地,我们把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智育重在时人的智力开发,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才智机构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为此,学校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这方面任务的重要手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人的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应取代社会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应该说,我们国家对学校德育是非常重视的,曾一度被提到“德育首位”的地步,但在实践中常常是“嘴上说起来重要,实施环节上次要,一忙起来都不要”。德育不放广为接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种德育是一种社会发展意义上的德育,即这种德育不顾学生个体的发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社会意志甚至党派意志,从而使这种德育打上了重重的政治色彩,德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工作实际上是作为思想工作或政治工作来做的。虽然也承认德育包括道德品质的教育,但实际上也是围绕“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品质培养的。德育在我们国家包括政治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但进行完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泛化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德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强调它的地位本无可指责,但这种政治性的德育完全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德育应该由以社会意义为主转为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主,担负起发展学生非才智性因素的重任,只有这样,德育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2.德育的内容必须进行改革。理论上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基本上已经演化为以政治为核心的德育。这种泛政治化倾向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为中心任务的时代一脉相承的,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时期发生了背离,固此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德育工作的障碍。德育理所当然地担负培养全面的、完善的过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而且应当作为主要任务。随着现代他的逐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品德的养成将成为学校德育的当然之责,而且是德育工作为社会所负担重要之责。

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现代公民意识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德育的政治性弱一些,再弱一些,让道德目的成为德育的主旋律。

3.德育与诸育的协调。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苑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诸育当中去,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二、创新与创新人才

所谓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时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创新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客观存在,但来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另一种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发明式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为了创造新的世界。创新最本质的特征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冠军”没有“亚军”。它追求的是“新异”、“独特”、“最佳”、“强势”,并必须有益于人关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具有这种发现式创新成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他们是人类社会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是新的生产力的封喇者和代表者。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这次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仅属于少数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那么,能创新就是创新人才吗?朗加明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品德性、才智高、胆魄大和毅力强的素质,富有创新意识,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或改革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根据这一定义,创新人才的素质应该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反映的是创新人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完美统一。它要求创新人才不但要知道如何创造,还需要知道为什么去创造,前者属于创造技能的问题,后者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才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人才,能够创新但不符合人类进步普遍价值标准的人不能算作创新人才。

三、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德育新体系的建立

德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主要承担着非才智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工作,因此,德育必须政变原先的内容体系和培养方式,创造出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配套的斯体系。一般说来,非才智性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这是非才智因素的主要部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来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心理方面的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原先的一些政治性课程可以削减,多开放一些心理保健和心理训练方面的课程,在5个方面进行强化:

①情绪控制:

自我安慰并摆脱焦虑状态;控制冲动和愤怒;处变不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信心、希望和勇气;化解不良情绪。

自我感知:对自己仇缺点和所处环境的准确感受和把握,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③自我激励:持续保持热情,不断明确目标,始终专注于同标。

④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的感受。

⑤人际交往:顺利进行人际交往。

2.品德。

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外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过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3.思想。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影响思想的知识: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马列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知识,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测验评价。情感教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情”,必须予以加强。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观察分析问题,形成世界现和方法论,这是在“意”和“行”层次的内容。

从这个新体系看,它完会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础出发点,把德育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非才智性因素来处理的。我们相信,如果将德育与人的发展、人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德育会在长期低述的徘徊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是德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21世纪的挑战,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