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语文论文

时间:2022-04-03 03:16:39

导语:在大学语文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论文

一、更新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本身,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本身的基础情况就相对较差,而且很多专业文理兼招,学生的总体情况很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很多纯理工类的专业,如机电类、建筑工程类的专业,本身男生就多,对于学习《大学语文》就由强烈的抵触情绪,再加之基础较差,厌烦情绪就更加突出和明显。就我们学校而言,很多专业还有大量的预科蒙授生。蒙授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触到的汉语本身就有显,尤其是来自牧区的很多学生,基本上不适用汉语表达。上了大学后和班里的其他汉族学生和老师在沟通上都存在着困难,更何谈学习《大学语文》。而且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如果内容上兼顾他们的话,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就太简单了,但是如果对他们放之任之的话,其结果就是这些学生成为“补考大军”的主力成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积极探索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办法。在我们的自编教材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学习篇、毕业篇、生存篇、情感篇、智慧篇、家园篇和娱乐篇。在每一个单元的选文安排上兼顾了不同学生的特点,既有较为简单适合蒙授学生和纯理工科基础较差学生的通俗文章,又有相对较难适合文科学生和基础较好学生的生发类文章。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安排,并且我校的CRP教务系统也为这种教学安排提供了物质保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情感篇、家园篇和娱乐篇,我们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文安排,这三个单元注重的是对学生心理情感、故乡情怀和艺术熏陶的培养。如《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毕淑敏女士短小的一篇情感散文,它通过一个心理学测试让阅读者学会理性思索和思考自己的情感世界。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和学生一起分享心理测试,并且通过对这个测试的追踪调查让有的学生从懵懂中明白了什么是爱,怎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我们的生活中爱又意味着什么。在家园篇中,我们根据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兼顾了不同的民族共同的家园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而娱乐篇的设置则完全是与大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相结合的。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艺术节,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加入到原创和改编的大军中,给予学生以必要的理论辅导,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艺术节上更能大显身手,更甚于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也能一才多能。

二、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弘扬,这种人文精神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而言更为艰巨。由于学生本身就读书很少,甚至不读书,但是他们接受的新生事物的能力却非常强。这使得学生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成为“谣言”的帮凶。杨绛女士曾经说过因为读书多,勤思考,所以“人心惶惶时并不惶惶然”。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相反,由于读书少,独立思考少,所以人心惶惶时,他们首先惶惶然。面对这样的窘境,学生也渴望能够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结合恰当的课本内容进行生发和引导,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既要立足于课本,更要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毕竟学以致用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他所学的东西能够马上指导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实践。也使得学生从思想深处意识到大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无关乎考试,无关乎升学,而是与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自己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意识到我要学,我得想。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课堂教学效果好了,教学也就进入到良性的轨道中。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可以,考试不可以;而对教师而言有必须有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中,考试还是目前而言比较行之有效,又比较客观公平的一种方法。但是应该如何来考,才能更科学呢?我们正在积极与学校教务处进行协商,试图建立一种机动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对于有些在艺术节中有原创作品或是改编作品并且获奖的学生,可以由本人提出申请,并上交原创或改编作品的理念或技法论文,并经《大学语文》课程教研室和教务处审核,可以将其平时成绩所占比重由30%提高为50%,甚至更多。对于参加辩论赛或是其他比赛中,在表达沟通或是写作等方面有突出成绩者,也可参照执行。而对于普通同学,可以通过独立组织话题讨论课或是独立组织班级的主题班会等形式,来适当提高平时成绩。而且这样一来,《大学语文》也实现了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更加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也能够在实际上配合学生工作部门更好地开展相关学生工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的队伍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

要想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构建与改革的诸多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在行政上由人文与旅游学院管理,任课教师以语文教育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大部分教师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从总体上来说,教师队伍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从教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整体课堂效果不好,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多数教师都是专业课和《大学语文》课程同时兼顾,多头内容使得很多教师难以兼得。加之青年教师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再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是公共课,上课时间会涉及晚上和六、日休息时间。因此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多数教师不愿意上,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以建立某种协调机制,一学期《大学语文》,一学期专业课。有效解决多头兼顾的问题,教务处在排课时尽量避免晚上和周末,既方便教师,又兼顾学生。当然这只是过渡时期的办法,建立相对稳定而独立的教师队伍才是长久之策。

2.《大学语文》课堂人数不宜过多。

班容大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一直是困扰《大学语文》开展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数情况下专业课都是小班教学,加之学生本身的重视程度高,课堂教学容易组织实施,师生互动效果好;而《大学语文》课程则不然,多数都是大班教学,人数至少都在100人以上,甚至还出现过160人以上的大班,教师根本兼顾不过来,更何谈进行师生互动呢。在我们长期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在不超过100人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的。

3.建立合理的教师考核体系。

我们目前的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评教和教师评教两部分,大多数学生在评教时,对公共课往往以应付了事为主,对任课教师并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而教师在评教时,又顾虑同事之间的情面,也不太关注教师对教学改革所做的努力。因此,我认为应增加第三项内容,例如公开示范课,公开发表的教改论文,独立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参加比赛等内容。完善目前的两项考核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教师加入其中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既要在内容上贴近学生,更要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还要在教师队伍上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其课程设置的目标。

作者:董莉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语文论文

一、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大学中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扬语文的人文性,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性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当下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上仍然没有找准中心,一味的侧重于学生文字表达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既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升华,也是提高和巩固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与写作能力的一种必要教学方式。同时,让学生接触和掌握《大学语文》课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其思想品质。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语文综合水平较弱等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一味的将知识向学生进行灌输和强塞,而是以教学辅导者的身份去指导学生重视自身的主体性,通过自我学习来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所起到的仅仅是一个从旁纠正和指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就要学会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只有从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的学习体系。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转变教师角色,并将教师角色定位成教学辅导者,在课堂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机械的传授知识。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做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课前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创设,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建构属于自我的学习意义。由于当前地方高校过于侧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热情并不像其他技能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负责唤醒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意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知识并不是一种无用功,而是一种能够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入当下流行的元素和学生所热衷的音乐、视频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意义,从而激发其学学语文的兴趣。

2.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重新找回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去主导课堂,去丰富课堂形式,从而完成课程教学。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更是如此。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较多,单一的讲解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倦怠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氛围的活跃,如穿插话剧表演、演讲和朗诵等环节,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应该是其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一次冒险。学生应当要学会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除了要进行记忆和掌握之外,更需要通过内在的吸收与消化来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进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学生对文章存有疑问并能够试着自己去分析和寻找答案,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自我主动性,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建构主义模式去探究和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知识技能。在进行《大学语文》活动课程的资料和搜集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去了解与收集相关资料,如参观文人故居、观赏名家名画等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文学创作环境后再去品味作者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与文字内涵,从而帮助其打开思路,获得良好的文学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时教师还要扮演好教学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构自我意识的知识体系,从而改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

作者:胡洁 单位: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教学方法背景下大学语文论文

一、大学语文性质定位

大学语文之所以不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对学习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一个普遍的认识是:目前就业形势那么严峻,教会学生生存工作的手段更为重要,至于语文课就少开甚至不开了,再加上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开设了12年语文课,到了大学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大学语文只是中学语文的延续,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然而一个民族之所以得以保存和延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语文课作为国人学习和掌握本国语言和文化,培养其高尚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民族特性的保持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培养和学习是长期的、终身的、潜移默化的。大学和中学作为学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总体来讲,大学语文课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在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核心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基础教育由于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制度的原因,在学生的思维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多年的标准答案让学生习惯了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思维模式。学生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十分的简单,说好听叫单纯,说不好听的叫傻,这样的人到社会上是会吃亏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高考而是面对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标准答案,他需要学生走出思维的直线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发散,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文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中:在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和文章的意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历史名人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介绍时,引导学生结合当代生活的实际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文化素质课。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不懂文学的人,思想难免会“缺氧”,一个文学素养差的人,其创新能力必然很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科学巨人,还是思想泰斗,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实的文学功底。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大学语文可以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的欣赏和历史文人们的思想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沉淀和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一味地强调传授实用技术和培养实用技能,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短期行为,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在这两个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大学语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程,如何让我们的文学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如何让学生在每一次课上都学有所获,笔者都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在教学理念上,树立大语文观,确立“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的教学理念

教育为本,理念先行。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么成为“高四语文”为高中语文补课: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分析文章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老手段、老路子、老方法,千年不变;要么最求时髦开设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学生学了一大堆,换个时间、换个形式啥也不会;要么纯语文、纯文学,满嘴之乎者也,迂腐到家、惹人笑话。只有把语文融入生活、融入时代,把语文知识和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把文学知识和学生做人做事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真正体现语文课程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审美性的课程特点。

(二)在教学目的上,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高考体制下,我们对语文、对作家、对作品进行机械式、肢解式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上面,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学习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成为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支撑他们精神的文化,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在教学内容上,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一定要让学生开卷有益

目前,大学语文在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语文课功能的发挥,给人们造成了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的错觉。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有一百二十多个版本,起码有九成以上质量不合格。有的教材错误颇多,有的教材内容空泛,思想单薄,选文规范性差等等,各种问题都十分严重。因此,选取规范的教材、选取经典的对学生各方面有帮助的篇目进行教学十分重要。此外,各学校还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编著一些适合专业特点的课外阅读物,如:《三字经》、《百首经典唐诗选读》、《百首经典宋词选读》、《百篇经典散文选读》、《百首经典歌曲选唱》等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增加语文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多媒体教学、电子版教材不断出现,它们具有的大信息量,视听结合,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等特点,大大地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大学语文教学服务也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于是许多老师开始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味的追求新奇:动不动PPT,动不动多媒体,非常时髦。但我们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授,不能代替师生间感情的交流,也不能代替老师人格力量的熏染。所以我们必须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观看相关影片、记录片,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通过在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通过在网上开辟各专题论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成立读书协会,增加讲座.组织辩论赛、诗歌朗诵、对联、集句,表演话剧等等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增强语文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教室、书本、粉笔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出课本,走出教室

首先,把课文讲解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在课文讲解时要改变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文章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实感受语言的美、语文的魅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语文虽说是感性的,但文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时和容易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最后,把文学思想的熏陶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播、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要让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在各种文学思想的讲授和传播中,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感染和熏陶一定要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一定要把这种思想和情操化为学生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功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去漠视、低估我们的母语教育。当然,大学语文仍然需要我们在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之真正负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任。

作者:毛元金 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大学语文论文

一、移动互联网是大学语文必须直面的时代新媒介

作为语言文学学科的语文,在其教学中需要遵循它的内在规律,而大量阅读则是适应这种规律的具体表现。一个人若是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太少,阅读贫乏者,一定是语言贫乏和思想贫乏之人。承载阅读内容的媒介对阅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手机阅读步入“”时代,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已深深植根大学生活,大学生传统的纸媒阅读习惯逐渐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取代。当大学生徜徉于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发生着随时随地的阅读行为,其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社会关系不断承受冲击之时,肩负人文素质培养及母语能力提升重任的大学语文必须思变。

二、移动互联网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1.网络的及时便捷冲击了传统教学形式。

20世纪末互联网进入中国时,师生拘泥于课堂的传统教学形式就开始经受冲击,移动互联网的诞生,让这一矛盾格外尖锐。移动互联时代,信息随身携带,无处不在,轻触屏幕,世界尽在眼前。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必将也正在颠覆传统教育,这对凭借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进行教学活动的传统语文教育构成了巨大冲击。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们喜欢埋头玩弄手机,大多数是利用手机在进行阅读,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也是对传统课堂的无声反抗。但在我国,大多高校的语文课依旧采取传统授课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讲者声嘶力竭,听者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也就饱受诟病。是学生群体性地不爱学习?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偏离了学生的期待视野,没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碎片化阅读造成学生学习浅思考。

碎片化阅读的主要表现就是,阅读的时间不具有连续性,而这种阅读模式往往存在于手机和电脑阅读之中,以及或是长的内容被拆散后,通过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手持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或是课后休息时间来进行不间断阅读,以及习惯性的刷新微博已是一种风尚。根据大学生的上述阅读偏好,目前出版界也在探索“微博图书”的构建了。碎片化阅读虽有快捷、及时、交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等优点,但大量挤占了大学生深度阅读的时间,使之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形成对碎片化知识的习得,而逐渐丧失了阅读经典和具有哲理性文字的耐心,这种满足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建构起他们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将阻碍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思辨能力的形成。正如研究阅读的权威专家、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由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定义。”她认为,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

3.多元文化语境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也相互碰撞,几乎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对此,中国也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当前的诸多文化撞击中,各类型的流行文化又不断侵蚀着传统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这是当下中国特有的文化镜像。作为全球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文化传播的场所与范围,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交锋与交融,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多向度的价值选择空间,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促使他们形成开放包容和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但与此同时,不同文化的差异、矛盾甚至冲突,增加了他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难度,影响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他们疏离传统文化,无异于在割舍其生存的根基与灵魂。

三、大学语文教学积极应对挑战的策略探究

对教育而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能是福音,也可能是灾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学语文教育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则是福音,否则将是灾难。

1.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走向开放是大学教育的大势所趋。放眼世界,适应这一趋势的新型网络公开课大放异彩。自2001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网络课件开放工程,逐步将该校全部课程资料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一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免费取用,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众多名校纷纷跟进。2011年国内知名网站上,一批由耶鲁、哈佛、牛津等名校名师讲授的视频课引起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的热捧。建设开放课程在全球已呈燎原之势。在语文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构建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2013年6月,首批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中,就有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笔者认为,尽管这是一门建设得非常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网站不仅有全程教学录像,而且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未必适合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学习使用,尤其是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的大学生。《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受众面广,且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各高校一方面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要开发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将真正的精品资源呈现给学习者,而绝不能提供次品、残品或废品。

2.培养深度阅读能力。

阅读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一符合语言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意味着,需要增强大学生文本阅读的深度,唯有这样才能在“干中学”的学习效应下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反观当前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所谓的互动性、趣味性阅读已导致他们在文章写作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火星文”。众所周知,浅文本往往导致浅阅读,有张力的文本才可能带来深度阅读。在异彩纷呈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遴选高质量、有深度的阅读文本,选择严谨而深刻的文本信息。再者,在进行深度阅读时还需要激发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大学生需要在文本的语言、内涵、审美张力产生相应的应力。可以这样说,“潜心会文本”和“多维度交流”是深度阅读最突出的特征;另外,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所发生的理解、迁移、创造等主观能动性活动又是深度阅读的功能定位。为此,教师在其中应扮演着引导、组织、互动的角色。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扮演,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信息的思考中来,并组织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并最终在相互互动中增强学生的文学感悟和应用能力。再者,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利用原始文本材料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概括力、思辨力等,以及借助类比和对比性分析与鉴赏等作业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悟和转化应用。

3.发挥文化教育功能。

需要从多个视角来理解语言的功能,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基因上下传承的载体,语言已成为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内在动因。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能仅仅将大学语文看做是一门课程,而需要从汉语言的传承视角来解读大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优秀群体,从而对于他们所开展的大学语文教学也必将与整个民族的发展相联系。因此,应大力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在兼容并包的开放心胸下应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借鉴他国文化中优秀元素,努力将他国文化元素融入到中华文明的炼炉中。此外,还需要对传承大学语文知识的文本教材体例进行优化,使其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与当前时代的脉搏相统一。因此,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知识体系,紧扣传统文化脉搏,以经典篇目诠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为学生开启透视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视窗。

作者:叶蓉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人文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情感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高校这种理性化、功利化的倾向会引起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精神、情感世界重视不够,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能力片面,缺乏深厚的素养,进而导致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大学人文学科逐渐萎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尴尬。面对培养目标“功利化”的倾向,大学语文学科也开始适应这样的趋势,试图去寻找自身的新的立足点和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多地向实用性更强的(如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倾斜,成绩测评也以所谓科学的量化为手段;同时,对于传统大学语文的篇章学习则更强调知识的丰富性等方面,而篇章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滋养作用重视更为不足。可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恰恰就在于情感的培养,因为,唯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生动的人、活泼的人、区别于机器的有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人。情感对于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能够激发起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应该具有成熟的情感,才能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正是当今人们面临的重要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课程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滋养的责任,情感教学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的内容,这也应该成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

二、“大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意义

比如,当我们讲到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词”的时候,往往会讲到它的起源发展、长短形式、题材内容等,如果我们以讲授的方法陈述和列举词体知识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到的知识也无法长时间在记忆中停留。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结果便会不同了。我们可以从大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开始谈起,询问他们目前听得最多、唱得最多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内容的,他们一定会说是爱情歌曲。这时如果告诉他们,词在初创时期,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内容跟大家爱听的流行歌曲一样也是以爱情为主的,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再来讲讲,由于诗这种文学体裁到盛唐已经被文人推到了顶峰,中晚唐诗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求新求变;而市井小民则更需要一种轻松的、能够表达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感的形式,于是词便产生了。这样讲起来,学生对于词体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就比较深刻,情感上对这种文体和相关知识也会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其实,这里我们就运用了情感教学,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这些原本疏离的知识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的时候,大学语文课堂就不再是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二)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认同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或者愿意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

一般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都会讲到《春江花月夜》,许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会有一种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的感觉。诗中出现了“捣衣砧”这个物象,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它的含义,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而如果请学生来猜测,“捣衣砧”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很多学生受当今影视文化的影响会脱口而出:洗衣服的。若教师此时马上否定他们的回答,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求知的感情,也会对自己的文化功底产生怀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如果以李白的《子夜吴歌》为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再和《春江花月夜》的情境相对比,请他们思考为什么捣衣总是会在夜里呢?若是洗衣服,该是白天才洗得更干净吧?这时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此时我们再把良人远征塞外,秋风乍起天气转凉,家人白天忙于秋收,晚上也不休息,把粗糙的布料放到捣衣砧上捶打柔软,为思念的亲人制作寒衣,悠悠月色之下捣衣声声,每一次捶打都蕴含着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挚爱深情。此时学生不仅理解了具体的文化知识,理解了“捣衣砧”在这里出现所蕴藉着思妇与游子之间浓浓的情意,更唤起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再如这首诗有景、有情、有理,美景、深情、哲理融合,在学生看来却常常有一种景、情、理割裂分离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诗人当时的情感并没有理解和真正的体认。诗人处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国统一,统治者胸襟开阔,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便会对中国历史上那个非凡的年代心生向往,产生一种向往国家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感、也期盼自己能够拥有那种昂扬的生命张力,因此自然也能体认诗人站在俯瞰宇宙、人生、人类情感和人间美景的高度来统筹全篇的阔大境界与情思。

(三)情感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进而提高与人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

讲到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如果我们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形象可感的介绍,加之作者自己生活处境的前后对比,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在那种国破、夫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年老多病的凄凉晚景下,在寒意袭来的深秋,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对周围的景、物极为敏感、黯然伤情?讲到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可以带着几十骑冲进数万人的敌营生擒叛贼、有勇有谋、却无法完成自己报国理想、无法解救同胞于异族铁蹄之下的英雄,是否也会在远眺长江北岸时扼腕叹息,甚至落泪不已?通过这样的情感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加贴近篇章作者的内心、人物的内心,在理解篇章的同时,也理解了他人的情感,这种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进而提高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

(四)文学作品具有的情感寄托和情感宣泄功能充分展示文学的这一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疏导学生的类似情感,另一方面还为学生寻找到一条情感宣泄的途径。

“大学语文”所讲授的作品与情感之间本来就自然存在着一种关系,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来源,文学作品又是作家情感的宣泄与寄托。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意识到了这种关系,《魏风•园有桃》中就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因为内心忧愁,所以作歌谣来解忧;因忧愁而作歌,诗可以解忧。《小雅•四月》中:“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君子作歌,来表达他的哀伤;《小雅•白华》中:“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思念心上人,用啸与歌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忧伤。作家想要表达的、文学作品表现出的那些情感往往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曾经有过或将来会有的情感,通过对作家、作品、情感关系的充分展示,学生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拥有却未曾恰当表达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宣泄出来。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一个表达自己内心、宣泄情感的途径,他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内心得以宁静。

(五)情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中所学的工具化技能与人文精神结合,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

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对作者的介绍或对篇章主人公的讲解,向学生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有着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有豪气干云但壮志难酬的英雄、有刚勇仁义又气节凛然的官吏、有借古讽今呼唤不畏专制振兴国家的诗人……当学生理解了这些人怀着“兼济天下”的热忱,尽一己之力以报国家的精神后,心灵自然会为之震撼、为之感慨,血气自然会为之燃烧、为之沸腾,他们也会愿意以自己所学,为当今的国家、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保护好学生这种纯挚的情感,必定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将来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可以服务于社会的人。

三、在有限的课时内使情感教学达到最好效果应注意的一些内容

(一)教师自身对情感教学的内容应有最大限度的认同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将授课内容作为客观对象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充满不信任,甚至把学生当作敌人。然而情感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是需要教师首先将自己的情感沉浸其中,以心灵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以生命的真诚来唤醒学生的真情,在融洽、真诚、开放的气氛中,教师和学生都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师生间进行真正心灵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人文关怀的滋养。

(二)创设情感情境,引导学生换位进行情感体验

情感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方面,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内容的情感情境的创设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教师要善于寻找可以引起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和容易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切入点,吸引他们关注教学内容,并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启发和引导

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共通情感,启发他们对自己的内心、精神进行反省,将人文知识内化,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改进课堂评价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立场上考查其情感上表现出来的理解、喜悦或是犹豫以及畏惧之情,并且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教师还应给学生更大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真话、表真情,任何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都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赏识和鼓励,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局限学生。

四、结语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而无意义学习只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这是一种与“全人”无关的学习。而意义学习就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的选择行动方式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大学语文中的情感教学,恰恰是对学生进行“全人”的教育,学生通过课堂上这种情感与个人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的行为、态度与个性———在未来步入社会后能够真正成为健康的人、对他人和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有用的人。

作者:王惠丹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外语系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生人生观下大学语文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人生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必要性

大学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人生观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不仅仅是教学工具,也是学生素质培养和人格培养的教育课程,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意义,进而获得成功。

(二)可行性

一方面,现在的世界发展迅速、发展多元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侵蚀着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已经没有了梦想和目标。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课文,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学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树立远大的梦想,进而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观不断形成的时期,大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同时对事情的对错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大学语文的课文都是中外古今的历史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

二、从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

诗人叶芝有一句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注入一些思想,而是给予学生一些启迪和教导。大学的语文教育是让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潜移默化地领悟一些精神。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润物细无声,而最好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有利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

(一)详细地介绍作者

在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遇到作者的问题,通常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的基本情况,无非是姓名,出生年月,称号和代表作等,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非常少。实际上,在很多大学语文的课题教学中,常常忽略教学的对象大学生,对于作者也只是粗略地介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同时,大学语文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篇都有着强大的教育意义和哲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作者进行详细的介绍,交代出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加通透,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作者的兴趣,而这些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人生观的思考,构建正确的人生观。比如,在学习《史记•刺客列传》(节选)的时候,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这些被后世人们称为“侠”的感情与恩义,即忠于所托、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轻生死、忘安危的精神,也能够了解作者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他一生坎坷,遭遇不幸,但是始终坚定信念,忍受侮辱,背负重担,发奋图强,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著作。他不仅仅留给后世一部历史著作,也给后世留下了坚忍的精神。在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些穷苦人家的学生,他们感到自卑,容易自暴自弃,沉湎于游戏,不思进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遭遇不过是小小的困难而已。像这样的作者还有很多,比如,屈原,苏轼等,每个作者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很好的人生观的教材。

(二)挖掘文章的意义

语文教育学家于漪对语文的人文性做过总结: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一些古典的文章,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意义。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那些经典的文章中蕴含着的精神和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文学史上一些大家都遭遇过不幸,但是最后他们都战胜了困难,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比如,屈原的故事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还有在学习《项羽本纪》的时候,学习项羽勇猛的精神,同时也通过学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难”知道不能简单地以成功和失败来论英雄。

三、通过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生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要被注重起来,这也会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产生影响。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当学习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应该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大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的学生,他们对社会接触比较多,了解的知识比较多,对于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应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抽出一段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历表达出来的观点正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教师可以乘机知道学生的人生观,发现思想偏激的学生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这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识。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发言和辩论,扩大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和观点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播放一些视频和音频,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减少课堂的枯燥性。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资料。

(三)鼓励学生主动表达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表达来锻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能力。第一,课前演讲。教师可以在每节上课的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演讲,来阐述自己对于人生观的观点和看法。表达的方式不限,可以是一首歌曲,也可以是一首诗,或是一段话。学生和教师再根据学生表达的内容做出评价和讨论。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学生对人生观的了解,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建立。第二,集体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专题讨论,教师给出一些事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三,分组辩论。如果说集体讨论可以增加学生思想的宽度,辩论就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事情具有双面性质的认知,来提高学生对于人生的认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的一个重要途径,人生观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对作者的介绍来增强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作者:金亮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历史文化中大学语文论文

一、整合教材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一)文学离不开历史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六朝诗歌、文章,再到唐宋诗词、传奇,再到大元杂剧,再到明清散文、小说,这个过程是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用“文学”在写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流行的文学类别为什么各不相同,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氛围、宗教、审美观等不同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宋代是个时局动荡的朝代,宋朝的词人们,尤其是陆游、辛弃疾等人用生命谱写的历史与对国家的爱全部寄托在了长长的词卷中,读起来使人感慨万千,怆然涕下。讲解这类诗歌,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是贯穿整个宋代诗词创作的重要主题。

(二)作家离不开历史

我们说对作家要“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历史因素来分析其作品。作家的身世、作家的遭遇、作家的思想、作家的作品风格、作家的作品名句等,无不烙上他们所属时代浓厚的印记,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都会在他们的传说、传记、作品中渗露出来。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抗金斗争,到南方后,一直力图恢复中原。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故他的词悲怆豪迈。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中年后流亡南方,作品大都渗透着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一些饱含忧国之情。正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些经典篇章中,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表达的自己遇刑后的愤慨不满,让我们看到政治的黑暗;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大胆揭露了相府中的丑事:干谒者极尽谄媚贿赂之能事,权贵者极其贪得而故作清廉,让我们看到官场的腐败;李华的“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借洞庭之“澄澈”湖景,抒豪士之“冰雪”情怀,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隐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呈现出了南宋时代的特殊色彩。

(三)作品离不开历史

文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离开历史的,文学的素材更不可能离开历史,我们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历史背景的清晰与否直接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比如如果不知道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政策,学生就难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这次演讲的轰动效应。以课文《乐毅报燕王书》为例,这篇课文距今年代久远,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

二、学好文史的途径

(一)需要温故而知新

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相对于历史教材来讲,肯定不够系统,零零碎碎地分散在不同的诗文中。比如《乐毅报燕王书》这篇课文节选于《战国策•燕策》,这段历史一般人知道不多。但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极广,被许多秦始皇题材的影视剧反复演绎,而且中学语文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能背诵“风萧萧而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告诉学生乐毅的故事也是燕国的一段历史,但比荆轲刺秦王要更早一点。燕昭王采纳郭隗的建议,招贤纳士,乐毅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二十八年君臣励精图治,造就燕国最辉煌的一段传奇。他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之一。后因齐国使用反间计,他受到燕惠王的猜忌,不得已回归赵国。由于燕国自毁长城,没了乐毅做统帅的燕军被齐军打得大败,燕惠王反过头来归罪于乐毅,因而写信斥责他,乐毅不得已才写下这千古名篇自我表白。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再来学习这篇文章,就会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人物,并能从中引发很多发散性思考。

(二)需要拓宽视野,好学深思

还以宋代历史为例,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起家,因此,尤为忌惮武将效仿作乱,以温和的办法杯洒释兵权,不重视武将的培养,导致在对抗金、辽等时显得力量薄弱,常被后世称之为“弱宋”。但这“弱宋”只是针对军事和政治的,其他方面,并不弱小。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甚至感叹,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还有很多西方学者和他一样,也极为推崇中国宋王朝以及宋代文明。究其原因,其实正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另一方面的结果: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科技进步。宋代经济发展远超汉唐,达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宋代文化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高速发展,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那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就有苏洵、苏辙、苏轼、曾巩、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岳飞、陆游、文天祥、辛弃疾、李清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举不胜举。科技方面,汤恩比曾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弱宋”其实在军事上也并不是完全不堪一击,当年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西北部,例如西征欧洲,历时约8年,征服俄罗斯列国,进掠波兰与匈牙利所向披靡。而宋王朝独自抵抗了整整50年,欧亚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有这么强的抵抗能力。直至1279年,南宋流亡朝庭宰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10万余民众和士兵宁死不降,跟随投海殉难,才宣告宋朝的灭亡。在对比以上历史资料时,大学生们深刻了解到宋代存在争议的历史面貌,教师不必言明谁是谁非,只要把不同的观点都告诉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三、挖掘教材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

古今中外,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而能被收入大学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文,内在的历史文化因子都非常丰富,有的表现为对人生和历史的悲情抒写,有的则抒发伤时感世、心系天下的忧患情怀,有的表达回溯过去、时空穿越的开放意识,有的则寻求突破、探求和审己中的反思意识与超越精神,多角度地充分彰显了我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鲜明的文化艺术。面对丰厚的历史遗存,如何将存于历史文化中的无形力量,演化为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将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积累相关历史知识和当今时代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之中。以杜甫为例,比如华东师大第九版《大学语文》第一单元收有杜甫的《又呈吴郎》,第三单元收有杜甫的《北征》。结合2012年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恶搞图片走红网络,杜甫甚至还变身为很多影视动漫角色,这位历史上慷慨悲歌的现实主义诗人形象被彻底颠覆的事件。每次上这两课,我上课之初先提几个问题,诸如“怎么看待历史名人的被恶搞?”一些学生表示欣赏其中折射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认为作者并无恶意,只是一种游戏心态和幽默感的体现,是现代社会表达个性、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则认为这是世风日下与道德无底线的表现,这种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再提几个问题,例如“杜甫很穷,最后穷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但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不死,精神不死,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等。由于中学语文中已经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都知道诗人曾经置个人的寒冻生死于不顾,切盼天下寒士都能住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表达了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而现在所学的《又呈吴郎》则是他和亲友间的私人信笺,更能反映出杜甫为人的真实秉怀,这首诗没有一个字言及个人的不幸遭遇,完全是体恤别人的困苦,诗中的情感真切而真挚,逾千载而犹能炽人。这样的感情也同样很容易被学生认可接受。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继续追问,为什么杜甫时代的老百姓当时生活在如此的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他们会进而想更深入地了解唐朝安史之乱导致社会日益动荡衰退的那一段历史,教师可以顺势引出长篇叙事诗《北征》一诗的相关介绍:杜甫作为在职的左拾遗,以诗歌的形式向肃宗皇帝汇报了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这首叙事性抒情诗,虽然政治性极强,但由于使用了叙事诗的手法,并不生硬。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对它评价甚高:“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尽为工。至老杜《述怀》《北征》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公纪传,此固古今绝唱也。”诗人以赋为主、有比有兴,以一人一家之遭遇写尽沧桑历史,让我们看到安史之乱中百姓的凄惨处境,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学完这首诗就会体会到为什么杜甫诗歌被后人喻为“诗史”。

四、结语

总之,文学中必然要直接或间接地描述历史、再现历史、反映历史、思考历史,才会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另一方面,巧妙恰当地运用文学笔法描述的历史,才能因其生动形象受到群众的喜闻乐见。因此,从大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文与史的结合是一种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教学中,恰当地“谈史使人明智”,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

作者:罗青 单位: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多媒体教学中大学语文论文

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集视频、音频效果为一体,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画面等,除了信息量大的优点,而且形象、直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传统大学语文以书本为主,以语言文字传达信息为主的单一形式。大学语文以人文性、文学审美性和工具性为显著特征,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这是大学语文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的显著特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静止的、不可见的和难以形容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感性化,较之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抽象枯燥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吸收。特别是在讲授诗歌作品时,教师往往言不尽意,很难用文字表达诗歌的意境,也苦于不能将学生带入到诗情画意的情境中,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比单纯听教师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创设的意境。如讲授卞之琳的诗歌《断章》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韵味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人、桥、风景,月夜、窗户,这样的课一定很美,很动人,学生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比抽象地理解诗的哲理要有效得多。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之前,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口授,调动学生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一般采取提问式或讨论式,而且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都是合班上大课,学生人数多,课堂纪律差,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不高。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却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吸引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有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音频、视频产生很强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加深印象,积极主动融入教学中,参与教学,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下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激活,求知欲和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教学过程轻松而有序,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配乐诗朗诵,以便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

二、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局限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依赖设备的倾向

多媒体授课主要依赖电脑和屏幕,教师很多时候会被多媒体所左右。一方面当设备发生突然故障或者停电再或其他突发情况导致多媒体无法正常使用时,课程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往往由依赖设备而导致依赖这种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如果课课都用多媒体,堂堂都放多媒体,则势必会使教师的传统授课能力退化,甚至出现有的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或多或少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课堂上不运用多媒体,没有屏幕显示就觉得乏味,没有视频、音频效果的“刺激”就仿佛提不起兴趣。有了多媒体就兴致勃勃,没有多媒体就昏昏欲睡。此外,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举止、语言、表情以及板书的设计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屏幕无疑成为学生关注的中心,教师往往成为了从属或配角。

(二)多媒体教学影响了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不同的教师赋予课堂教学不同的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往往融合、体现着教师的个性,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富有特色。所以教师应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有的教学风格被固定化的程序湮没,成为课堂的附属,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制约自身的思维空间,减弱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使得本为课堂辅助的多媒体成为主体,影响教学风格。此外,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动画、影音效果,盲目运用多媒体,忽视了传统教学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教学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学生接受知识和能力锻炼。

(三)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师生情感交流不足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课堂是充满“情感”的场所。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有些教师演变成为了操作电脑、演示屏幕的机器。因为教师成了操作者,所以学生充当了观众,电脑则成了中介工具,师生沟通、学生间的交流经常被忽视。有些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展示的教学流程过于程式化,而且一旦学生的思维偏离课件事先设定的“轨道”,教师总会极力将其“引回”甚至“强拉”到课件既定的程序里。有时教师自己的注意力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注视鼠标和屏幕,缺乏肢体语言的提示,课堂表现力、感染力减弱。很多经典散文,需要师生共同去慢慢鉴赏、品味,如果以具体、生动的画面代替,可能会破坏学生的想像空间以及作品传达的美妙意境,从而也影响师生在共同品读作品时情感沟通的效果。当前,多媒体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代替”和束缚现象,如以录音代替范读,以屏幕显示代替板书,以现成的图像束缚学生的想像,以固定化的程序束缚教师的课堂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僵化死板,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等都显得尤为不足,由于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大学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作者:王凤英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大学语文论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论文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人文素质,明显区别于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科学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其中,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工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等。相辅相成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加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面对“科学主义”和“货币拜物教”给自然、社会与人性带来的危机,当代教育应如何抉择?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给出了答案:跟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在“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努力“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对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阐释。邓小平同志强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也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就教育的本质功能而言,如果说古代教育以传承过去为主,现代教育以接纳现实为主,那么,当代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设计未来”。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将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功地设计未来。加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升华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有利于培养出知识扎实、修养好、能力强的人才。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现实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种语言的习得过程也是对特定文化的吸收过程。同样,对某种语言的摒弃也意味着对特定文化的摒弃。“强势语言的‘入侵’以及网络这种新兴媒体对交流的要求,影响到社会母语本体的安全,使得社会母语内部的语音、词汇和句法受到影响而出现许多类似‘洋泾浜’的现象,或在用本民族社会母语时不时嵌入强势外语的语码。这些语音、词汇和句法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母语的纯洁性。”这反映的正是当下的实际情况。当代青少年也包括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在使用汉语时出现了不规范、同音、简化及不完整等现象,这对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负面的影响。比如,有些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是大学生汉语能力的一种退化。究其原因,这与大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家长、同龄人和社会的关注并掌握话语权不无关系;同时也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如何应对?其实,对本民族文化的吸收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随着对本民族文化吸收的增多和对本民族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大学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能力也会提高,从而更加促进其对本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培养、情意的完善和情操的陶冶,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天,新时代的大学新生对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现状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2013年秋季,笔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初期研究显示:认为最缺乏能力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学新生为72人,所占比例为65.5%。这其中,有15.5%的大学新生明确表示“在与人交往时,尤其感到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有19.1%的大学新生明确表示“要当众作即兴演讲或者有准备的演讲时,尤其感到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有16.4%的大学新生明确表示“尤其感到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2014年秋季,笔者以演讲能力为主要调查项目,对某高校大学新生进行了“大学生能力现状”二期调查,参与者为六个专业共六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实际参与人数为235人。调查中,我们发现:第一,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间,报名比率的差距很大。教师在课堂上第一次提出,要求准备有演讲稿的“课前演讲”任务时,立即有学生当堂报名,自愿接受上台当众演讲的任务,此种学生在所在班级占的比率不同,六个行政班级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是34.2%、33.3%、29.7%、27.9%、2.6%、0.0%;此种学生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1.3%。第二,报名比率在日后又有变化。初次报名比率极低的两个班级,在课前演讲进行第一次后就陆续有同学报名自愿上台当众演讲。课前演讲进行到第十七次时,先前的2.6%上升至31.6%,先前的0.0%上升至25%,后来的变化甚微。第三,若不受报名时日的限制,自愿报名上台当众演讲者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0.2%。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对比一期与二期的相关数据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工科大学新生亟待培养和增强的能力之一。大约有65%至70%的大学新生对“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与书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自信。可见,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语言文化素养表示不自信。

三、“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面充当重要角色

工科院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不仅仅包括汉语言文学,还包含了历史、哲学、美学以及狭义文化等多种人文内容。它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文学感悟能力;培养和增强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真假、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与审美能力;训练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同时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首先,“大学语文”课堂是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华经典、锻造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素养的坚强阵地。自近代以来,海禁大开。中国人和西洋思想接触之后,儒家的中心地位便渐渐被动摇了。固有的中心思想虽被摧毁了,新的中心思想却并未建立起来。于是,近代、当代的中国人便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步入歧途。然而,“立国之道,尤有其大经大法,……断非剽取他邦文物所能为功。”我国立国之道的大经大法,已为我们的先民所验证,这就是存于经典里的以“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经”,是我们“先民数千年来精神所系者也”。“经”,是我们中国“文字之所从来,学者不欲保存吾国文字则已,如欲保存之,以振起中国特立之精神,则读经一事,其关系岂不重且大哉”。而中国人的精神即我们的国民性———“中山先生谓我民族生而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诸德”,“固有的道德和智识的策源地即在经书,而恢复固有道德和智识,也只有从读经下手”。即便是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经典依然是现当代最有价值的思想养料。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从经典中认识古代的文化。例如,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可以读《易经》;要了解古代的文物制度,可以读《礼经》;若以史为鉴来解读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可读《春秋左氏传》,春秋二百四十年里的治乱兴衰,一定程度上可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贵的借鉴和参照。我们为了“明天”而读“昨天”的文化,或是政治的或是经济的,或是思想的或艺术的,都可以从经典中找出有价值的资料。另外,“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真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工科院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专业规范和课程体系,那么,在工科院校里应如何教授经典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讲,一要选取显明易解的善本;二要注意选择程度浅深相宜的读本;三要有通达的教师来指导;四要批判地继承。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变化相对于语言来讲“较慢、较规范,延续性较强,要多写多练,在书面语表达的练习中去促进口语表达的规范发展”。所以,加强文言文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加强文言文教学,可以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和塑造工科院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文言文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其次,“大学语文”课堂是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提升学生语言文化能力的有效平台。通过名篇阅读、诗词鉴赏、口语交际训练、写作实践、演讲训练等形式,“大学语文”课堂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其生动性、趣味性对工科院校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演讲训练为例,最初上台演讲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从准备演讲稿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从互联网上下载文字资料,而自己加工、润色的部分并不多;二是,从上台演讲时的口头语言表达情况来看,很多同学会被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束缚”住,不能流利、自然的表达,“背”稿的痕迹明显,有的同学慷慨激昂一番却给人以空洞无物之感。教学中可以以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一是“静中生慧”,即在课前作有准备的演讲。这种演讲可以是全命题式的,也可以是半命题式的或者是无命题式的自由演讲。要求结合幻灯片文字播放,适当插入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二是“急中生智”,即台上同学完成有准备的课前演讲之后,由台下同学上台进行点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事先可不指定点评嘉宾,这样利于台下大多数同学进入“观众”的角色,也利于台上与台下的互动。以上两种训练,在辐射度、广度、深度、独创度、灵活度及敏捷度等方面有益于大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大学生在处理新问题时的品格素质。这种在课堂上的“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举办辩论赛也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选择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并由本班学生充当主持人、计时员、评委、智囊团成员、亲友团成员等,辩论正反方均派出四名选手,以“国际大专辩论会”为模版,适度创新。这种训练可以培养与增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对新事物认知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对事物的忍耐力等,培养了大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其语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当今,高等教育注重培养与增强大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在提高大学生品格素质与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它在训练大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同时,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大学语文”可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智慧基础与心理基础。高等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和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为增强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可靠的思维保障与心灵支持。

作者:徐晖 黄霞 尹晓红 滕驰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接受美学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论文

1接受美学理论与高职语文教学

1)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提出接受美学理论。该理论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基础,着重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读者的能动创造,引起人们对文学活动中接受过程的关注,在文本、读者的相互关系中提出了“读者中心论”、“召唤结构”、“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该理论也指出,读者是第一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没有读者的阅读,文本则毫无意义。由于生活经验、文学经验等各方面不同,不同的读者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作品意义的生成过程,作品未经阅读前,有许多“空白”或“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阅读”这一具体化的活动,才能将“空白”有效填补,作品才能从阅读的“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美学意义。

2)接受美学理论融入大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文学理论,或以作品为中心,认为文句和作品意义是固定的;或是以作者为中心,认为作品是作者经验和心理的反映。在这两种理论观照之下的语文教学,则表现为对课文寻找标准解读。然而,高职学生文学素养较低,较有个性,反感说教以及复杂深奥的事理,若只是以寻找标准解读的方式开展教学,必然会使语文课堂陷入尴尬境地。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一个为自身而存在,并在任何时候为任何观察者提供同样面貌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自在那里显示其永恒本质的纪念碑,相反,它倒象一份多重奏乐曲总谱,是为了得到阅读中不断变换的反响而写的。这一观念阐释出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为阅读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语文在教学中需要阅读欣赏众多文学作品,教师在授课时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阅读是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切身感受、理解和评判的审美活动,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对话,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

2接受美学理论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读者中心论”的运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读者是文本意义的生成者,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以读者为主,以具体化为主,读者是第一性的,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文本只有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读者感悟、阐释和解读后再生的艺术情感与形象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要想促成接受活动的完成,读者必然应处于中心地位。

1)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同等的,即同时作为“读者”的角色参与阅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与文本对话、交流的主体,他们自然也都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可设计“学生个人解读”环节,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作品,并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带进课堂。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适时表达鼓励和共鸣,适度进行指引与提升,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主动交流,并分享阅读体验。

2)培养学生良好的对话意识。

要真正落实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教师广博的学识、丰厚的生活积淀应在与文本对话中承担首席地位,在课堂上做到恰到好处地收放。不可因学生的肤浅理解而随意指责,也不可对学生解读成果进行一味表扬,这样会终止与学生的对话。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态度,及时完善学生的认知和审美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我是阅读主体,我也是作品的创作者之一”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通过电子邮件、QQ群、微信群等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

2.2“期待视野”的运用:贴近与超越学生的期待

接受美学指出,读者阅读文本时,会更关注符合期待视野的内容,倾向于将符合暗示的意象纳入到自己的视界,同时读者又期待文本能打破习惯思维,有与原期待视野不同的内容进入自己的视野。所以,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相反相成,定向期待决定读者对作品的选择、理解、同化,创新期待又促进读者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扩大和深化读者的期待视野。

1)把握学生的“定向期待”。

学生会按自己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当这些内容合乎其期待时,就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不仅限于教材,可结合网络文学讲授和讨论最新流行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可从职业基本素养中提取人文专题,如职业信念:《复仇》与《梵•高的坟茔》,职业知识技能:《傅雷家书二则》与《史记•刺客列传》,职业行为习惯:《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与《现象七十二变》。通过专题研讨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且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更有时代感。

2)洞察学生的“创新期待”。

高职学生较为关注新奇事件和社会热点,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探讨社会人生,可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具新鲜感和开放性。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扩大和深化学生的期待。例如,在《诗经•氓》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品的文句魅力和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陌生的文本,如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英国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国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苏童的《妻妾成群》等作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比较和讨论。通过学生视野的背离和超越,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冲击和视野的变化,课堂讨论活跃而颇具个性。这样的讨论不仅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看到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审美接受水准的明显提高。

2.3“召唤结构”的运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把文学作品分为未定性文本和读者具体化文本两部分。作者只是提供了一个未定性的文本,只有通过读者阅读后的具体化,作品才真正完成。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文本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具体化就是读者的接受过程,就是读者阅读的再创造、读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实现。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就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即所谓“召唤结构”。

1)鼓励学生发现文本的艺术“空白”。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发现作品的空白,鼓励学生在文本意义未定和空白处填进自己的想象,通过补写、续写、改写、讲故事、境界升华、演绎文眼等方法,让学生解放思维,参与作品的想象和玩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文体召唤结构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热闹,并不见得能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某些古典诗词的教学,适当的朗读之后,教师无须过多地提示和解读,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静静地思索,自由驰骋思想,让诗的画面浮现眼前,这样会更易于学生领会诗的内涵和意境。

2)带领学生将文本融入现实生活世界。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时代特点,由文本而激发新的联想或想象,进而赋予文本新的内涵,这不但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促进两种视角的转换,一是由写作时代向阅读时代的转换,二是由作者文化背景向学生文化背景的转换。如在《论语•侍坐》的教学中,可结合孔子独赞曾皙“吾与点也”这一意义空白处,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畅谈职业生涯规划,联系和谐社会理念讨论孔子的政治主张,这样的课堂教学远比单一的文本知识传递要更有效。

3结束语

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高职语文教师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心理,让其愿意紧跟教师一起学习和交流,而且还能带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阅读创新空间,让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体验到参与作品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将接受美学理论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文学鉴赏力等,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李娥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语文论文:衔接性视野下大学语文论文

1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阶段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在中小语文教育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大学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具有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习惯。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4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大学语文就是要将各阶段的语文教育进行衔接,并建立一个语文教育体系,通过案例寻找各阶段之间的区别和共通处,进而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定位。

作者:王祖光 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大学语文论文:模块化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一、“模块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思想境界的提升、对自我人生的思索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需求以完成此方面的升华,思想开始成熟的大学生尤其如此。要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模块化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容的包容性

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古今中外经典的诗、词、文、赋、小说、戏剧作品,这一点在各种大学语文教材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如果仅限于此,大学语文就基本等同于高中语文。我们所说的“模块化教学”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在一个模块主题下不仅包含文学作品,还包括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内容,因为在古代文史哲等学科本来就属于一体,不同学科可以同时体现相同的思想。对不同学科、不同国家相同主题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启发,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如,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我的信仰”模块,包含宋代哲学家张载的《西铭》、佛家经典《六祖坛经》,选了穆旦、北岛等现代诗人的诗作,还选了爱因斯坦的《我的信仰》、法国史怀泽的《敬畏生命》,通过不同文化、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理解“我的信仰”的含义;“美的历程”模块,既选择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篇章,又选了林语堂的《中国书法》、杜甫的《丹青引》等经典作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主题模块的包容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必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主题的明确性

“模块化教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目标明确、主题突出,能使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学习和思考。教师选择什么样的主题绝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在众多有关审美、社会、人生、思想的主题中如何挑选最富代表性、最能引起学生共鸣、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在指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心得,选择了“我的信仰”“品格修养”“爱情婚姻”“《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等主题。在单元学习前,笔者结合教材导言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对学生予以引导,在作品讲解过程中尽量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作品内在的关联;在每一主题讲解后,笔者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以便将学习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学习前就有明确的主题,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充满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不同作品之间都存在内在的关联,避免了以往单篇串讲方式带来的边学边忘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的深刻性

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更具主动性,厌倦老生常谈的枯燥说教,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意识,希望教师的讲解具有深刻性,这一点正是“模块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基于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几千年积淀的经典思想资源,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表现出很强的认同和学习欲望。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无疑是三大核心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对此,一般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是选择某些经典篇章(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中的名篇)逐字逐句讲解,这种方式和中学教学很相似,大学生们基本可以靠自学完成,因此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如果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有意义、有趣味的文化单元,在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对传统思想有一个全方位、较为深入的了解,使每一个主题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想象的旅行和思想的冲浪,那么这样的学习对他们就具有吸引力,也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任何好的教学理论都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实施。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开展“模块化教学”并非易事,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具体来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特别注意。

(一)模块的选择

以上面所列四种大学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为例,徐中玉、齐森华版本,丁帆、朱晓进、徐兴无版本为12个单元,夏中义版本为16个单元,温儒敏版本为25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有4-10篇不等的选文,少数单元选文在10篇以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以目前大学语文的课时量来说,根本无法完成所有单元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舍成为重要问题,选择哪些单元和篇目,放弃哪些单元和篇目,需要大学教师慎重抉择。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单元时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教师的专业特长。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主要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不同专业,不同专业出身的教师会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在单元选择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而不是抑制这种选择偏好,因为教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往往能够游刃有余,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选择单元和篇目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时教师觉得很重要的单元和篇目学生却不喜欢,这时不妨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投票决定选择哪些单元,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一些理工院校的学生,教师还应该针对他们的专业特色,适当增加相应内容,强化大学语文在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化功能。

(二)模块的实施

在进行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因为每一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此问题的看法。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教师可以借此掌握学生对此问题的了解程度,以便开展下一步教学;二是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如,当讲解“我的信仰”模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论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促使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谈论进一步讲解人为什么要有信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信仰,信仰对人的一生意味着什么,然后展开有关信仰文章的讲解,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把“人文关怀同信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有内在的醒悟和提高。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时对学过的单元分组讨论,然后让每组选一个代表演讲,或者选出观点相左的学生进行辩论式讨论,让学生在思想交锋中思考社会和人生。模块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在品格,为了体现学习的当代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就某些与主题相关的时事建立博客、微博或微信,让学生以留言的方式展开讨论,以便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采取和西方文化比较的方式进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三)课后的沟通

课后沟通分为两种:第一,教师主动和学生的沟通。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接受情况,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第二,学生主动和教师的沟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模块教学的成功与否,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能否主动和教师进行课后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在每单元讲解后都会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和作业,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撰写小论文或人生感悟式的文章,然后有选择地在课堂上点评。学生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思考得到重视,教师是一个可倾诉的对象,就会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和教师讨论相关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向教师倾诉他们在人生、爱情、信仰等方面的困扰。教师应该重视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师生互动也标志着课堂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结语

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绝不会因为使用了某种理论和方法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关键还要看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因此,要想取得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提高。

作者:赵超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学语文论文:高职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论文

一、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语文教学目标与专业目标相对接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形成教师围绕目标教,学生围绕目标学的良好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满怀激情地奔向教学目标。在这里,我们除了要准确定位一节课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外,还要明确其专业化目标。所谓专业化目标,是指根据文本蕴含的专业因素结合专业特点而确立的目标。专业不同,专业化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我们在学习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第一卷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建筑类的专业特点,把专业化目标确定为:结合文中的建筑描写,分析建筑描写对烘托环境、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学习《诗经•定之方中》时,我们可以将专业化目标定为:本诗体现了哪些建筑设计理念?整体结构不以时间为序,而用插叙手法,原因何在?又如岑参的《登慈恩寺》是怎样将建筑、自然与佛教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塔的高大之美是通过哪些手法表现的?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在教学内容上凸显专业特色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学习兴趣,就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动力,而不是一种负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要是围绕专业方向来组织的,专业是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学习兴趣与专业兴趣密切联系。为此,我院选用了由熊子龙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大学人文基础教程》,这本教材由中国传统文化、人与世界、人文与建筑三个模块组成,并附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大学生阅读参考书目两部分内容。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内容编排和选用上突出了鲜明的建筑行业特色,是为建筑类专业的高职学生精心打制的精神拼盘,非常适合我院建筑类专业学生的使用。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适度处理,将第一、第二模块的内容略讲,其中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重点讲授第三个模块,即人文与建筑与我院学生的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比如,讲授建筑民俗、民居特点、宗教与建筑、诗词与建筑、小说与建筑、散文与建筑、楹联与建筑等章节时,选取了《诗经•定之方中》、《登慈恩寺》、《沧浪亭记》、《黄冈竹楼记》、《平郊建筑杂录》、《乔家大院》、《滕王阁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巴黎圣母院》、《罗马》、《再别康桥》、《都江堰》等诗文,鉴赏、临摹雕塑作品和书画作品,播放《莫高窟》、《故宫》、《圆明园》等纪录片,这些内容既满足了学生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需要,又迎 合了学生的专业“胃口”。事实证明,这样的内容选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很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莫高窟》时,许多学生都流泪了,看后,学生都踊跃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大都情真意切、言之凿凿。这一课不仅是一次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的欣赏课,更是一次人文情怀的培养课,很好地实现了大学语文的多重功能,是一次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有效典范。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不受学生欢迎,不符合学生需要。结合本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院校的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择其一二加以具体说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语言、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与建筑类专业有关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学习“文学与建筑”一讲时,教师先设计情景问题,要求学生在在观看视频资料时思考几个问题:一是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如何?二是文学与建筑的融合是怎样体现的?接着用多媒体播放各地的民居图片、《中华民俗大观》和《中国古建筑》纪录片选段,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和各地民居的风采。看后,根据之前设计的问题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课后,要求学生以教材中出现的诗、文为蓝本,谈谈自己对“建筑和文学二者是如何互融的”这一命题的所思所想,将其写成字数600-1000字不等的短篇论文。这一节课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讲授《宗教与建筑》一讲时,教师在授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先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宗教对我国文学、建筑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宗教与文学、与建筑的关系,老师将学生带到基督教堂、清真寺和佛教寺院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请相关人员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宗教、对宗教建筑有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认识。参观完毕,教师现场布置了下节课的辩论题目:宗教风水是迷信吗?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两个正方组、两个反方组开展辩论。这样,学生自觉地去查找资料、撰写辩论稿、模拟辩论,通过这一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一次参观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大集合”。实践证明,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个别学校采取写论文的形式。显然,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体现不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高职学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顺利就业,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组认为,应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写短篇议论文的形式、口头演讲的形式、小组作业形式等。当然,不管采用哪种考核方式,都要将课堂参与其中,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将出勤率、课堂发言、讨论等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平时成绩占30%或40%,期末考核成绩占70%或60%一并计算,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一考核方式,摒弃了原有“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同时体现了语文课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具体考核方式介绍如下:比如小组作业的方式,一般3-5人一组,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考核任务。每组成员分配好各自任务,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合并汇总,交付最终作业。小组作业是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口头演讲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表达和互动能力。针对大学语文与专业相关的论题,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观点,可借助PPT或投影仪向大家陈述。陈述后,有回答问题环节,学生解答大家的提问。这一形式,充分检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写短篇议论文,要求学生针对所学专业的某一话题或某一问题写一篇小型议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学生通过写短篇议论文表述自己的观点,既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检验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结语

此次与高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对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首先,与专业相结合,延展了大学语文原有的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属性,增加了专业性、职业性的新特点,使其更加适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其次,与专业相结合,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的课程。最后,与专业相结合,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助一臂之力。总之,在提倡学科间、领域间相互融合渗透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持其应有的魅力和活力,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走上一条“返魅”之路。

作者:李海英 胡海燕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语文论文: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一、博证解读弥补内容的轻浅

信息化时代,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形形色色的自媒体平台,将碎片化的信息,推到世人眼前。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5后,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第一代,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拥有庞杂的信息碎片,而且储存量正在与“秒”俱增。大学语文,以母语为语言,文学为内容,大学生已历经小、初、高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如单一介绍专人、专书的基本信息,间或穿插逸闻轶事,定然与同学已有的信息储备重复。如此,学生听大学语文课程(单就内容)的动力与兴趣将与“秒”俱减。笔者经过教学观摩,认为就内容而言,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方面,可从内容广度上专注于“人无我有”。如辞赋类作品,初高中一般涉猎《离骚》、《橘颂》,如不刻意搜索某篇文章,网络上对古文的介绍亦多浅尝辄止。大学语文可讲《天问》、《登徒子好色赋》等。《登徒子好色赋》极尽夸张之能事,对比东家之子与登徒子妻,将古语浅译后,令人捧腹。不过这样求广的挖掘,未必一定收效良好,如上述的《天问》佶屈聱牙,在教学中若不能深入浅出,会令学生望而生厌。内容的广度毕竟有“尽头”,更多时候,可在内容深度上追求“人有我优”。同样一个故事,普通人讲和相声演员讲,效果迥异。同样的题材,大学语文老师站在文化高点,用博证的方式解读,收效不同。比如讲授《颜氏家训•兄弟篇》,可结合儒家伦理中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来讲,告诉学生五伦之中最脆弱的一环非君臣非朋友非夫妇而是兄弟。结合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阋墙事件———周氏兄弟,介绍二人不和经过。联系鲁迅先生逝世次日,在北大授课的周作人给学生讲《颜氏家训•兄弟篇》,依据周作人学生的日记,回溯当日情景。经此解读,学生通过颇具现场感的周氏兄弟,加深了对《颜氏家训•兄弟篇》的理解,而这些知识与收获,也不同于学生已习得的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钱谦益时,可加入贰臣文化讨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是当年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所撰挽联,亦是所有贰臣文化人的真实写照。民国时期才子黄浚著有《花随人圣庵摭忆》,文笔极佳,被南京大学著名教授程千帆钟爱(为其晚年把玩在手的两本书之一),联系其不亚于谍战片的通日寇事件,不单是有趣的解读,更能增进学生对文艺理论“文品不等于人品”的理解。学生主动回忆文学史上著名的贰臣文学,也是一种贯古通今的融会。

二、中外比较拓宽思辨的维度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基于相似的生命历程生老病死及其他普适情感,人们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也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故中外文学不论主题抑或写作手法均有相通,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七缀集》)。辩证角度看,世界尚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种族、时代、环境等因素,中外文学的不同也是显然的。大学语文以中外文学为授课内容,在学生已习得基本的中外经典基础上,从中外比较处建瓴,可拓宽学生的思辨,凸显大学语文独特价值。如讲授余秋雨散文时,必然涉及余秋雨其人其文的纷争,著名者有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在介绍争论经过后,请学生思考余秋雨是否需要忏悔,结合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无忏悔文学”请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有无忏悔文学,如果没有,为何缺失?补充说明西方文化中,最具忏悔意识的俄罗斯民族,其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义的著名特征之一就是忏悔,并以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佐证。中国文化以乐感为特质,从孔夫子始即以乐感文化为主导,以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等为佐证。经此番思辨,学生可感知中华民族特性,对外国文化也有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重审已知内容,遂有洞天之慨,而辨析本身也迥异于网络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赵氏孤儿》片段时,除却让大家体味其中蕴涵的宗宋之思,还可以参读伏尔泰《中国孤儿》,比较二者的似与不似。相似处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不似之处在于对生命的珍重。《赵氏孤儿》中任何人,为了襁褓中的赵氏孤儿,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中国孤儿》中则有了不同,程婴夫人发话“:为什么要用我的孩子换回赵氏孤儿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联系著名戏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被称为延宕的王子,而延宕的背后,是对生命的珍重。还可引发大家对死刑的思考,到底是否应该有死刑,我们是否真的具备处决他人宝贵生命的权利,借助中外文学的比较,学生亲身参与讨论,思辨力得到提升。

三、以精神引领为最终导向

大学语文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已具备基本文学知识与文化史识的青年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一个人的精力与专注度毕竟有限,“鱼”无法满足受众(尽管客观上教师有此意愿),教授学生以方法,促之以学习的愿力,是为教学应努力的终极方向。

1.教授学生以方法。

不同的书,版本之间有巨大差异。比如古籍需看是否依据好的底本,外文书籍,需选卓荦的翻译者。这些知识,教师烂熟于心,对于蹒跚于辨别的学生而言,必须加以提点。再详细些,法文书籍,若有傅雷翻译,首选傅雷版;《论语》可看学界公认杨伯峻、钱穆等人的注译本。授课讲苏东坡时,可介绍其“八面受敌”的读书法,让学生在点滴中习得受益的阅读方式与习惯。

2.可通过书目介绍,促进学生学习的愿力。

单纯的书目清单,收效甚微。在课程讲授时,提及某本书的某个细节,反而会激发学生的愿望与兴趣。比如课中讲到仓央嘉措的情诗《那么静》,在优美的诗句品读中,推介仓央嘉措诗集的版本,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喜好,及时告知他们相关书籍文章的信息。比如有同学酷爱流行作《明朝那些事》,可介绍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二月河《康熙王朝》等,进而启发学生历史是当代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此类书籍,需张大眼睛,尽可能注意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从而迫近历史。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教师的职能正在慢慢发生转变。一如北大教授朱青生所言:“即他不是授业者,而是再次被要求作为精神导师。在巨大的知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树个人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这信息泛滥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条能够幸福度过一生的航道,这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的主干,任重道远。

作者:孟羽中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

大学语文论文:新思维教学视域下大学语文论文

1高校语文课改现状与问题分析

笔者以为,下述原因是目前国内高校语文教学处境维艰的关键:

1.1教学师资队伍不稳,水平良莠不齐,课程性质定位模糊

设立中文系的高校,基于职称、职务晋升以及未来学生就业等诸多现实考虑,大部分人拒绝教授语文,新人则缺乏高校语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经验及把控能力,教学质量不高,长此以往,高校语文课程遭到边缘化,沦为配角;众多高校对语文课程的开设意图不明,对于高校语文课程将要解决的问题模糊不清,部分高校甚至仅停留于为一些中学、高中阶段语文没学好的学生补课,只进行基础知识教授,形成事实上的课程设置的不清,性质定位不明。

1.2高校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理念不足,地位摇摆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文化都在发生巨变,外国流行文化纷至沓来,对国内文化形成强烈冲击,改变了年轻一代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均有质的转变,以往教学所禀持的纯文学教学语境荡然不再。全球文学探索转变显著,文学从精神转向了物质层面,生存成了第一要义,因此,文学时不时地越界、拓宽非文学的发展空间,学科边界模糊化,文学讨论转向艰难。

2高校语文教改新思维

2.1充分创新高校语文教学思维,打造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大众文化语境。

沿续传统时不忘求新求变,关注教学内容、形式的新颖性,保持与世界高校语文教学的同步,从思想上、内心深处激发大学生学学语文欲望。

2.2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目标,遵循既不重复中学、高中语文内容

又不偏离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现实这个原则,让学生感觉高校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确实在提档升级,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学属性,形成大学语文以传播文化观念、人文思想为主旨。坚持“文化语文”教学观,充分把高校语文教学与史、哲、艺术等学科实现联结、融合,构建以高校语文为主的“大语文”架构,进而使得高校学生于此架构内全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语文是百科之母这个事实,明白高校语文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所负的重任,也就是说,务必紧抓“文化”主线,打破学科间、特别是语文与专业课程之间泾渭分明、互不相干这种事实,构建以高校语文为主的知识“共同体”,以便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构建学生的长远意识,打造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2.3坚持高校语文教学时代性、趣味性、应用性、学术性等原则。

第一,要有专业、称职的教师队伍,以保证高校语文课程具备相应的学术品位。第二,注意学术性,讲究趣味性,增强课程吸引力。本来高校语文教材及教学要求就强调了史料丰富、内容新奇、异彩纷呈等潜在意蕴,称职的教师会让这些书本中的浓香有效地向学生灵魂深处进行浇注。第三,高校语文的生命力体现在其时代感。没有时代感的语文教学要么充满历史的霉味,要么充斥未来的虚幻。所以,高明的教师会借用历史的沉淀及未来的多元,酿制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让其充满时代的新鲜、有趣与正能量,让学生觉得学了很管用,能借由大学语文的引导,深思过去与未来,创造美好现代生活。老师借由高校语文课程讲授,阐释当前社会现象、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考历史、现在与未来能力。

2.4进行专题性、发散性教学,提升文学欣赏水平。

教授高校语文课程,务必遵循文本内容这个中心,进行发散思维引导、养成,收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知识、内容,积少成多,集小为专,形成专题化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综合能力,非如此,不足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引领功能。通过专题化引导、发掘,发散性讲授,诱导学生深挖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把握文化发展脉搏,而不是迷惑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高校老师务必注意,方法传授远胜知识给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提升大学生文体鉴赏水平。

2.5实行开放式教学、考核体系。

打破单一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资源,拓展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等的关注,增强学生洞察力。社会天地广阔,知识体系丰富,进行开放式教学对于学生视野拓展大有裨益;与此同时,改变既往单调、枯燥评价、考核机制,构建灵性、全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测度系统,实行学在平时、考在平时,而不是学期结束,出几道题,检查知识记忆,形成一种真正的素质养成与运用。将知识考察、创新相结合,强调学生的挑战、超越意识。

作者:付地娟 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基础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