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艺术领域论文

时间:2022-04-10 11:13:33

导语:在艺术领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领域论文

艺术领域论文: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内涵及基本理念

摘 要: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是以音乐、美术、文学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等)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最终归宿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实施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具有的基本理念推动着幼儿园艺术课程改革不断迈向深入。

关键词:艺术领域课程;内涵;基本理念

一、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内涵

对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概念界定的文献比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杨敏的《幼儿园艺术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艺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等)为主要目标的各项活动的整体计划,它应该和其他子课程一起,围绕着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共同指向课程的总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二是在《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研究简介》中,笔者认为,它是统整音乐、美术、文学三门学科,以各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为主要依据,将其相关联处加以整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三是在《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与策略》中,笔者认为,综合艺术课程是在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中,注重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强调知识技能与人文主题的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这三种定义各有各的侧重点,前者侧重审美素养,后两者侧重各学科间的渗透性和整合性。基于上述的定义,我们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有了初步的界定: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是以音乐、美术、文学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等)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最终归宿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二、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基本理念

尽管人们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人们对艺术领域课程领域基本理念的把握却是一致的,其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促进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不管是一个人的幼年时代,还是整个人类的早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都是融为一体的,而且这些艺术活动还与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等紧密联系。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为活泼多样。所以,幼儿艺术教育也应该遵循这一艺术能力的形成规律,为幼儿营造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艺术学习环境。

(二)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

完整的艺术活动包括两个层面:即内容的完整和过程的完整。所谓内容的完整是指幼儿园开设艺术活动内容的本身应全面。这在调查中不难发现,节奏乐、音乐欣赏以及美术欣赏活动在许多幼儿园是很薄弱甚至是被砍掉的内容。这种内容的薄弱性和不全面性必然会限制幼儿艺术能力的充分发展。所谓过程的完整性是指幼儿艺术活动中的艺术感知、艺术创造和艺术反思。传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一大误区是删除了在艺术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感知、欣赏和评价,仅仅教授幼儿创作和演唱,而此处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则是把幼儿视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者,这种学习者自始至终扮演三种相互交换和交融的角色,即:感知者、创造者和反思者。他们必须亲自感知和接受艺术大师和同伴的作品,在接受中得到启发和创新。他们必须亲自动手创作,但创作又是建立在对大师作品的感知和对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的联想基础之上,或是对人类情感和生活有所体验的前提下进行。他们必须善于反思,通过反思将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升华,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回顾。

(三)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

现代幼儿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成为精英式的教育,基础教育必须使每个幼儿享有学习的机会,必须为每个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全面的基础。面向每个幼儿,意味着艺术教育要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有利条件。面向每个幼儿,还意味着艺术教育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审美标准。

(四)主张开展具有游戏性的艺术活动

1.在游戏中,幼儿得到大量机会“扮演”或“进入”不同的角色,而角色的扮演就无形地发展了其艺术对话才能,这种对话一方面丰富了幼儿的艺术感受,另一方面促进其语言智能的发展。

2.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频繁地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而这种自我表现相当大一部分又是与视觉艺术形象或造型能力紧密联系的,久而久之,幼儿的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交流智能会得到同步发展。

3.在游戏中,幼儿有许多机会得到节奏的训练,使他们的音乐和舞蹈才能得到发展,无形中丰富了他们追随音乐的直觉能力和音乐智能。

4.在游戏中,幼儿能频繁地得到“建构”事物的机会,而“建构”又总是与手的动作和工艺紧密联系的。很多时候,“建构”还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就无形中强化了幼儿的身体动感智能、空间智能和人际交流智能。

(作者单位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

艺术领域论文: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与创造”活动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建议,为教师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下面结合中班创意彩泥活动“美丽的瓶子”,阐述《指南》引领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表现与创造”的组织策略。

一、定位目标――把握“表现与创造”的活动价值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明确了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南》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表现与创造”的发展目标。

在学习、理解年龄发展目标后,我在组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瓶子”时,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习搓、捏的技能,会简单使用辅助材料和工具。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3.尊重幼儿审美标准,支持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二、展开形式――把握“表现与创造”的呈现方式

形形色色的瓶子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无论是造型或是色彩都有独特之处,更透着各种文化的传承。我引导幼儿用感官和双手去表现自己的情感,用彩泥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模样,避免重技巧而忽略幼儿的自身生活经验、愿望情趣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

1.完整呈现――借助生活经验。

借助已经完成装饰的创意瓶子,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色彩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幼儿观察完后,会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瓶子上都有什么”“你更喜欢哪个瓶子呢”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接着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

2.部分呈现――借助半成品材料。

一般来讲,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色彩大胆、造型夸张,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超乎想象的独特形象,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想呈现出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有创作对象“瓶子”,其次创作者会借助小工具进行彩泥压模。

三、活动策略――实现“表现和创造”的关键所在

中班创意彩泥活动“美丽的瓶子”实际上是引导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把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反馈在美丽的瓶子上,展现幼儿的纯真童心、童趣。

尽管幼儿是创作的主体,但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针对瓶子的形状、颜色,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探讨,如“这个瓶子上面更适合什么样的图案”“用什么颜色涂更漂亮”等等。

1.借鉴经验一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指南》中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美丽的瓶子”的创意过程,是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对话创造,并且从中获取自我表现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幼儿不断从记忆中搜寻生活中自己对色彩的点点滴滴认知,搭建创造“美丽瓶子”的知识支架。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视觉经验和独特情感开启表现和创意活动。

环节一:观察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瓶子,看,这些瓶子都是做什么用的?你怎么知道的?

幼1:这是个酒瓶,上面有画。

幼2:这是个花瓶,上面有花、有鸟,还有各种线条。

幼3:这是个青花瓷瓶,我们家有一个。

幼4:这是个蜂蜜瓶。

教师:怎样让大家一看就喜欢这个瓶子?

幼儿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交流,发现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美。

2.探讨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指南》中要求幼儿大胆表现,但是“我不会”似乎经常挂在一些幼儿的嘴边,这种现象值得教师深思。为何幼儿不敢画、不敢说?原因无外乎是教师以成人的审美和所谓的技巧制约了孩子的灵动。其实,“放任”孩子们自己随意去表现,往往有惊喜出现。教师“没有要求”,反而会触动幼儿的创意空间。创意活动“美丽的瓶子”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形成了对幼儿想象力的挑战。幼儿的创作过程应该是不断提升有意想象,借鉴创作的成品和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美的概念,大胆构建的过程。

环节二:探讨交流

师:怎样让大家喜欢这个瓶子?

幼1:我喜欢大海的蓝色,我想把这个蓝色的瓶子变成小鱼的家。

幼2:我想让这个瓶子变成蝴蝶的家园。

幼3:我想做个青花瓷瓶。

此时教师对于幼儿大胆的想象与表达要及时给予引导与鼓励,帮助幼儿探索制作,提高想象的能力。

3.探索制作――指导幼儿大胆地做。

对于中班幼儿捏泥,《指南》中目标是“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借助于瓶子进行捏泥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新的体验,引起了幼儿兴趣。我紧紧抓住幼儿对在瓶子上进行捏泥活动的关注,引导幼儿从整体创意与细节入手,提供表现与创作的空间。

环节三:大胆创意

教师:你想做什么?先做什么?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来做?

幼1:用瓶子当大海,用圆形做小鱼的身体。

幼2:做花园,两种不同颜色的一起捏成彩色的绳子做栅栏。

教师对于幼儿的发言要给与肯定,帮助幼儿梳理创作需要的元素,完成对瓶子的初步创意设想。同时,应按《指南》精神,倡导“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帮助”的顺应幼儿需要的指导,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展现个体才能。

教师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往往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如果教师强行打断孩子的创作,也许会给孩子传达一个错误的信号,继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给每一个孩子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利,让他们都有参加活动的渴望,在活动中成为主角。

环节四:呈现作品

教师:看,小朋友将瓶子当成了大海、花园、天空、草地,还有的将瓶子做成了家里美丽的装饰品。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让我们把瓶子放到展览区一起说一说吧。

孩子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在展览区,孩子们不但关注自己的作品,还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作品,展览区为幼儿提供更多欣赏、表达、交流、学习的机会。

《指南》精神强调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教师要善于倾听来自幼儿内心的声音,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肯定孩子们的表现和创造,用心等待幼儿的成长,努力营造属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那份默契和支持的心灵空间。

艺术领域论文:美国早期艺术领域学习标准解读与启示

【摘 要】艺术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各州从20世纪末就开始制定艺术学习标准。本文对亚利桑那等七个州的学习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州在标准的结构、年龄的覆盖面以及内容的制定方面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各州艺术学习标准的制定为我国修订与细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早期教育;学习标准;艺术

一、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的开展,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中、小学学习标准。到目前为止,共有45个州对艺术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做了具体的规定。随着运动的深入,标准的制定也向学龄前阶段延伸,艺术领域的发展标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美国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爱荷华、马里兰、怀俄明、佛罗里达和罗德岛等七个州为例,对其艺术学习标准的结构、年龄的覆盖面以及内容的制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二、 美国艺术学习标准总况

1.艺术学习标准的价值取向

从整体来看,美国亚利桑那等七个州早期艺术学习标准的价值观遵循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大体内容采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各州又进行了地方化。首先,从目标来看,七个州的总体目标都是为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艺术能力发展提供框架,从而促进幼小衔接,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并帮助父母及幼儿教师了解儿童,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有意义的、适宜的学习工具,提高儿童的表现力。第二,从宗旨来看,七个州都奉行儿童中心理论,把儿童看作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儿童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作为观察者对其进行指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的潜能。最后,从指导原则来看,七个州的指导原则基本是一致的,即在相信儿童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观察对其进行指导和沟通,强调在儿童已有经验基础上发展其艺术创造力,注重儿童的文化背景、各科学习的联结、父母及家庭在儿童艺术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此外,七个州都认为游戏是儿童艺术发展的最好途径,强调通过游戏发展儿童的艺术能力,并为儿童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美国此七个州在儿童艺术学习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所制定的艺术标准框架不是衡量和评价儿童的工具,而是为儿童艺术能力发展制定适当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自我能力,发挥其自主性,注重标准的灵活性。同时,七个州都认为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创造艺术的过程,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

2.各州艺术学习标准的年龄覆盖面

各州在艺术学习标准的年龄划分上有所差异,大部分州的艺术学习标准都是为三岁到五岁的幼儿制定的,但也有一些州提前到婴儿时期,还有一些州把它延伸到十二年级。例如爱荷华州把艺术标准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婴儿期(零到三岁),后一阶段为幼儿期(三到六岁),所制定的标准也相应的有所差异;佛罗里达州仅颁布并实施了四岁儿童的艺术学习标准,相对于其他几个州来说年龄覆盖面较小,但具体标准上规定很详细;加利福尼亚州在所研究的七个州中年龄长度是最大的,除了与其他州相同的年龄阶段,还制定了零岁到三岁以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标准,婴幼儿阶段的具体内容在结构划分上也是相同的,易于对婴幼儿艺术学习标准的理解;怀俄明州、亚利桑那州、马里兰州以及罗德岛州在年龄上都是三到五岁,具体的艺术学习标准各州针对本州的具体实际而有所不同。

三、 艺术学习标准的结构

美国早期艺术学习标准的结构包含四个层次,即子领域、各子领域标准条款、每条标准的行为表现指标、帮助儿童达标的准备性学习活动。七个州所制定的艺术标准在结构类别上各有不同,具体表现为:佛罗里达州的艺术领域划分为两个方面,即艺术的表达和表现以及理解和欣赏;亚利桑那州从三个方面划分了艺术领域,即创造、关联和评估。结构划分为四方面的有两个州,包括马里兰州,分别为觉察和反应、历史和文化背景、创造性表达和创造作品、美学与评论;罗德岛州没有命名为“艺术”的标准,而是直接命名为“创造性”,包括游戏、创造性表达、工具、艺术赏析四个部分。爱荷华州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将艺术学习标准分为五个方面来详细描述幼儿应达到的程度:标准、基本原理、基准、基准示例、护理支持;加利福尼亚州的艺术学习标准包括艺术感知、创造性表达、历史和文化背景、审美评估、联结、关系和应用。

四、 艺术学习标准内容

1.艺术学习标准内容的构成成分

美国早期艺术学习标准的内容在宏观上是相同的,基本都是根据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而制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各州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本地的艺术学习标准,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艺术资源,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增强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认识及了解。

2.艺术学习标准内容的具体目标

本文将各州艺术学习标准的具体内容中具有共性的、得到多数州认可的内容列举如下:

3.各州艺术学习标准内容的侧重点

美国各州在艺术学习标准的制定上除了表现出以上共性之外,在某些具体指标上还有所侧重。第一、各州在音乐上都强调动作与节奏,有些州则试图让幼儿通过使用乐器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如马里兰州、佛罗里达州;而加利福尼亚州对幼儿园的音乐标准中提到了让幼儿创作伴奏以及识别和描述基本的音乐元素。第二、在此七个州中,对舞蹈单独做出规定的有五个,亚利桑那州、马里兰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明确提到了即兴创作和表演;而爱荷华州和罗德岛州把舞蹈和音乐放在一起,基本上为让幼儿感受音乐进而创造舞蹈动作。第三、在戏剧艺术标准方面,七个州有四个州提到了模仿、使用艺术材料(道具、衣服等)、假装不同角色(尤其是生活中的角色)来表演戏剧。马里兰州强调幼儿识别戏剧表演要素以及对表演者和观众的认识;怀俄明州要求幼儿在戏剧表演中能够表现出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第四、在视觉艺术标准方面,七个州基本上都提到了通过媒体、艺术材料、工具等来发展幼儿的视觉艺术表现能力。其中罗德岛州、加利福尼亚州指出幼儿应使用视觉艺术词汇来表达自己对所看到的艺术作品的看法以及进行对艺术家作品的讨论;爱荷华州强调要给幼儿创造艺术氛围来帮助其学习视觉艺术;罗德岛州还注重通过游戏来提高幼儿视觉艺术的能力;加利福尼亚州要求幼儿用素材表现艺术作品并且在立体环境中创造立体的艺术作品等。

五、 启示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对幼儿在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指引,各省市对该指南仍处于学习阶段。对美国七个州艺术领域学习标准的比较分析可为我国早期艺术学习标准的修订以及各省市的学习和细化提供以下启示:

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艺术不等于技术,学前儿童的艺术不是专业艺术。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要坚持艺术的欣赏性、基础性和创造性优先,从多角度来审视艺术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发展。对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如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它们不仅仅是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课程标准,更要重视艺术的内在价值,让幼儿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底蕴,为提高自身的修养及素质奠定基础。

其次,在制定与修订艺术学习标准时,应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要注意幼小衔接,结合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做好过渡,以便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全方位的把握艺术标准。

最后,在学习和实施早期艺术学习标准时,要重视灵活性。“标准”不是一个硬性规定,不是考试大纲,而是幼儿领悟艺术、感受艺术的指南,是幼儿学习艺术、教师实施教育的抓手。各省市也可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遵循教育部的统一指南,并进而将指南细化,使之适合本地区教育条件与儿童实际,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艺术资源,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电脑灯在舞台表现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摘 要:舞台艺术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灯光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起简单的照明作用,更多的还是配合剧本以及人物表演,随之不断变化,使整个舞台效果更加的协调。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技术不断更新,功能逐渐强大,效果也越来越好。在实际中,灯光管理有一定的难度,操作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积极配合每一个工位,将最好的效果呈献给观众。本文对电脑灯在舞台上的用途及其布光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脑灯;舞台表现艺术;布光

作为现代化的多功能灯具,电脑灯在舞台上以其绚烂夺目、变幻无穷的灯光效果被频繁应用,对营造舞台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电脑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内部设有微型的电脑电路,能接受来自控制台的信号,经处理后,将其转换为机械部分,从而完成各种舞台效果。电脑灯的机械部分主要由步进电机组成,负责各种移动操作。目前,按照运动方式常电脑灯分为两大类,一是固定式,二是摇头式。在现代的商业活动、晚会和舞台艺术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一、电脑灯的优势

与普通的灯不同,由于内部安装有电脑电路,电脑灯能够接受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转换为操作命令,实现自动化控制,使得灯光控制工作能够更方便的开展;舞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表演时,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电脑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变化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电脑灯内的光源多是些亮度较高的金属卤化物灯泡,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色彩纯度,颜色有很多种变幻,有利于渲染舞台意境,协调整体效果;传统的灯光有很多效果都做不到,但电脑灯可以,如图案变化等,在三面棱镜的控制下,电脑灯的光束能够来回摆动,且图案变化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灯的频闪速进行适当调整,能够实现360°的移动,保证每个角落都能被扫描到;最大的优点在于各项功能的组合,通过棱镜、色彩以及光束运动等创造出绚丽多变的舞台效果,使灯光有了动感,在刺激了视觉的同时,对舞台表现力也有很大帮助。

二、电脑灯在舞台表现艺术中的应用

(一)舞台布光技术

灯光在舞台艺术中的作用是极其关键而又独特的,首先,所有的表演都要依靠灯光展示给观众,其他诸如服装、人物、摄影、道具等每个工位都需通过灯光才能使各自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其次,灯光操作者仅仅掌握电工技术是不够的,还需对光学、舞蹈、表演、美术、色彩学等都有足够的了解,因为舞台艺术要的是一个整体效果,灯光必须符合导演的用意,并结合剧本和具体表演做二次创作。所以,对舞台的布光看起来容易,实则很难。

灯光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可以说,没有灯光就没有舞台的空间时间。关于布光的要求,一般来说应符合四个要求,首先要调整好亮度、色彩等基本要素,给观众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其次,设计表演者的造型,为视觉呈现出一个立体结构,将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充分展现出来;再者,灯光的强弱、方位以及色调等应与舞台表演、剧本剧情相符,更好地烘衬出表演者的情绪变化;最后,要达到一定的意境,通过各项技术将舞台艺术化。

(二)电脑灯的作用

和影视布光不同,舞台布光注重的是现场效果,演员和观众是近距离接触,且舞台具有固定性,而在表演的剧本中,常常要进行多个空间之间的转换,这也正是舞台表演的难点所在。为增强故事的感染性,除了演员的深情表演,还需借助声、光、色、形等技术模拟出一个个与剧本要求相符的空间。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灯光,所以在布光时,为取得良好的空间效果,必须对舞台结构、道具摆放以及设备状态灯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舞台平面剖面图的绘画,舞台的高度、长度测量,吊杆的数量、相关设备的功率及运行状态等。一般而言,时空是分不开的,除了表现各种空间,布光也要符合时间的变化,如天气变幻、季节往来等,都需经过灯光亮度、色调、滤片等不断转换来完成。

在舞台表演中,地点、时间、人物是最基本的要素,而剧情的发展通常是由人来推动的,相对来说,时空较为固定,而人物是活跃的,是舞台的核心。人物的表演要通过灯光传递给观众,所以对人物的布光也异常关键。首先是人物的外形,主要是指服装、动作等,灯光一定要和演员的服装颜色相称,如果色彩反差很大,观众看起来会很不舒适。表演者的动作是苏浙剧情不断变化的,灯光也务必要跟紧,如动作紧促时,可将灯光调暗些,加强效果。

三、结束语

舞台表现艺术需要多项技术和艺术相互协调、相互结合,灯光是其中较为关键的要素之一,是整个表演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舞台的整体效果影响很大。在科技的推动下,各种灯具不断被研发,尤其是电脑灯的出现,使得舞台表现的艺术性更加完美。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与艺术领域的整合

摘 要: 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在语言活动我发现时,幼儿说的少,经常会出现不敢说、说的不全面和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但在进行艺术活动时,幼儿却可以放开思路大胆的说,动手绘画的时候也是不停的一边画一边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互相渗透的各领域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艺术活动中同样蕴涵语言教育的价值,“让艺术作品说话”也是培养幼儿语言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纲要》体现的重要先进理念。

关键词: 幼儿园; 语言; 艺术领域; 整合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语言教学同艺术领域结合,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一、语言与美术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一)在美术活动中整合语言教育。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教学呢?绘画前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景象,启发幼儿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有一次在组织大班的绘画活动《我喜欢的高楼大厦》时,先组织幼儿观看视频,欣赏世界各地不同建筑风格的高楼大厦,孩子们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美景以后,显得异常激动,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多高楼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见到过,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楼房设计的竟然是那么的别具一格,就像一件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似的,我便趁热打铁鼓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自己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楼房,结果全班四十多位小朋友,画出了四十多幅不同的画面,我便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画命名,并创编不同的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我先给孩子讲评了其中一幅画,先启发能力稍弱的孩子进行简单讲述,能力强的孩子都按捺不住了,我便适时增加了难度,要求每人的故事里至少要有两到三个成语或修饰词,孩子们各个乐不此疲竞相讲述,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结束后我把它们装订成册投放在语言区,供孩子们互相分享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实践,既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语言概括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语言活动中整合美术教育。如中班的《蒲公英的旅行》,第一个活动,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蒲公英飞到了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天安门广场;第二个活动,启发幼儿想象蒲公英还会飞到哪里?遇到谁?把它画下来。幼儿非常感兴趣,在“我画我讲”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活动《青蛙飞上天》,故事讲述了小青蛙想飞上天去看看,可是青蛙没有翅膀,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小朋友们真是异想天开,生动有趣。有的说:小鸟飞来了,像飞机一样载着小青蛙,小青蛙看见了美丽的田野;有的说蝴蝶来帮助小青蛙;还有的说小朋友来了,用大气球帮助了小青蛙,小青蛙看见了美丽的花园等等。老师适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再到全班评选故事大王。小朋友个个喜欢画故事、编故事、说故事,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愿说、想说、会说的愿望,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连贯性表达能力的发展。

二、语言与音乐领域的整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听歌曲创编故事。首先选择有趣的活动内容,改变以往看图讲故事的单一,让幼儿将歌词与已有的经验结合,想象创编故事情节。如大班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幼儿会唱歌曲后,已经了解和掌握了歌词,我便引导幼儿把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改编为故事《森林运动会》,幼儿兴趣非常浓厚,根据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经验,有的创编了故事《骄傲的小猴》。森林里举行了动物运动会,小猴子参加了爬高比赛,它一边爬一边说:“我是第一名,看我的”,“啪”不小心摔了下来,小猫获得了第一名;有的创编了《快乐的运动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它们每个人将自己的本领表演给大家看,小狗赛跑第一,大象举重第一,小鹿跨栏第一;它们快乐地站在领奖台上,多自豪呀!在幽默、欢快的音乐中幼儿敢于大胆想象、讲述,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构建新的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表达出来。

(二)听音乐感受表演。音乐能激发孩子的表现,除了语言,孩子更喜欢肢体动作的表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还准备了头饰等道具,满足孩子表演的需要。如:大班音乐活动《捉迷藏》,幼儿戴着头饰轮流在时而活泼跳跃,时而沉重缓慢,时而轻柔优美,时而阴森恐怖的音乐中模仿动物动作,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当音乐一停,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以角色的身份讲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贝贝说:“我是大老虎,我躲在大树后面。大班音乐欣赏《狮子王》,先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乐曲ABA的结构,“狮子大王要过生日了,听一听,谁会来帮它过生日呢”?使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进一步增加幼儿的想象,使乐曲内容与故事内容匹配,有效地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其次,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乐曲性质创编动作,他们各自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了故事中狮王的高兴、神气、威猛、害怕等词的理解和掌握。更让每个幼儿享受到故事表演的乐趣。

(三)音乐旋律和儿歌、古诗的整合。儿歌与歌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歌唱的儿歌就成了儿童歌曲,好的儿童歌曲也常常是在好的儿歌基础上谱曲而成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把儿歌与歌曲的内在因素与特点做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儿歌和歌曲一样,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的变化。优美的音乐旋律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儿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节奏,如果儿歌再加上节奏表演后,就会使儿歌更具生命力。所以我在儿歌和音乐旋律整合的初级阶段,选择的旋律是简单的、幼儿非常熟悉的歌曲旋律。如《小花狗》、《两只老虎》、《蜜蜂做工》等歌曲,根据歌词的的特点配上相应的儿歌或诗歌。先让幼儿节奏朗诵,然后让幼儿配上符合儿歌内容的肢体语言和旋律来引导孩子理解儿歌的含义,最后配乐器伴奏,边唱边打节奏,但先要让幼儿了解乐器的特点,会看图谱。如碰铃、三角铁清脆、柔和,带有延长音;圆舞板木鱼则是结实明亮、清脆而短促的乐器。在儿歌和节奏整合的前期应根据儿歌的特点出示表示乐器的符号,认识了图谱以后,让幼儿根据提示自主来选择乐器来表演,通过尝试我发现在儿歌中加入音乐旋律节奏后不但使儿歌更加形象化、趣味化,而且幼儿对这种形式特别喜欢不但乐学,同时也不易遗忘。

总之,在语言和艺术领域的整合中,还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幼儿自主的学习。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探索,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些适合幼儿,更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的活动。单一的、传统的语言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的孩子,只有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及语言经验,丰富表述内容,提高语言水平,才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宗旨。后来我不断尝试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向多领域延伸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经过一年的尝试与探索,幼儿达到了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兴趣相统一,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我的整合课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优质课向全园老师推广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在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才能使他们主动的想听、愿听、想说、愿说……孩子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需要我们给她插上五彩的翅膀,让那旋律变得更加悠扬。

艺术领域论文:浅析影响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发展的因素及优化途径

摘要: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已经意识到了艺术领域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是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就影响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构建理想的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以促进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艺术领域课程 因素 途径

1 影响因素

1.1 教师观念

教师对幼儿通过高难度技能的训练,最终要使幼儿掌握并运用这些技能技巧,比如在学习音乐时,让幼儿长时间发高音。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训练无法让幼儿深刻体验美的内涵。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倡导每位教师改变重结果不重过程、重技能训练不重方法的传统教育观念。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使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过程充满愉悦。首先,教师与幼儿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都获得美感满足,都感到兴趣盎然,在使幼儿获得愉悦感受的同时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在艺术活动中,变“苦学”为“乐学”,在“玩中学”、“学中创”,满足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还要吸引幼儿在积极并富有创造性的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教师应想法设法鼓励幼儿参与,引导幼儿逐渐懂得怎样去思考,怎样在“不懂”和“不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去大胆地探索。要坚持正面教育,不断鼓励幼儿去观察、实践、探索、创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内驱力。

1.2 家庭环境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重要的模仿对象之一,父母对艺术的审美观念、艺术爱好等都对幼儿起着直接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家庭文化。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思维品质、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个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它以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和熏陶的方式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幼儿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社区文化

社区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都对幼儿艺术教育产生影响,教师要利用好社区这一教育资源,要重视社区文化的传承性,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开阔视野,才能使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也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艺术教育水平。但是,教师在实施社区艺术教育之前,首先要对本土的社区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比如风俗民情、基本设施等。其次,要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等知识结构,根据教育内容选择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去了解幼儿的知识结构。再次,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充分考虑涵盖幼儿在社区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常见的艺术内容以及大纲要求的内容,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教师预设目标、幼儿需提升经验等方面来开展,让社区的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为艺术教学服务。

2 优化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重要途径

2.1 艺术课程要具有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1]幼儿的艺术活动充满着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也充满了趣味性和游戏性,但是这种趣味性和游戏性具有随机性和即兴性。根据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特点,教师在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不要仅局限在一星期安排几天的艺术教育活动或是在一天中某个时间段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应实施融入幼儿的每日生活中。不管是每天进行的课程教学,幼儿园每天的例行活动,都要以全方位融入幼儿的每日生活为理念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意识地进行艺术教育,使生活环境成为幼儿学习艺术的重要途径,充分拓展幼儿热爱真善美率直天性的空间。因此教师不仅利用园内一日生活,让幼儿尽情游戏、表演、创作,而且还要带领幼儿外出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科学宫、游乐场,观察各种社会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直觉、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

2.2 艺术课程要具有人本性

人本性,是指以人为本,强调在艺术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一位幼儿,把每为幼儿看作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与思想情感。其次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最后,教师要善于帮助、引导幼儿发掘他们的艺术潜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指导下,教师要更新观念,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转为以“幼儿学”为中心,以“教材”为根本转为以“幼儿”为根本,针对幼儿感兴的艺术教育形式适当地引导、支持幼儿的有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首先具有幼儿个人参与性,即整个身心投入艺术教育活动中。其次,学习是幼儿自我发起的行为,必须是幼儿自主探究的,要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再次,学习是全方位的,它能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行为乃至个性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认识或技能的改变。

总之,艺术教育活动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尊重每一位幼儿,把他们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位幼儿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2.3 艺术课程要具有渗透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2]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使各领域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需加强领域间的渗透性,才能实现一种完整全面的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用一种生活性、人本性、渗透性的观点来理解幼儿艺术课程,我们就会发现,艺术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王金利,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天津 301900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

摘 要:我院艺术设计系自2003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紧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步伐,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不断地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设计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满足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

近几年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深入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毕业生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肯定。这得利于本专业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按照环境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归纳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对专业课程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构建,实行“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确定环境艺术设计的典型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取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等举措,调研环境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论证毕业生职业成长的主要有五大阶段:绘图员、助理设计师、设计师、首席设计师、设计项目总监。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1)设计绘图员。

典型工作任务:绘制施工图、绘制方案效果图、绘制现场施工标准、标注材料应用规格。

成长时间段(从毕业后累计):3~6个月。

(2)助理设计师。

典型工作任务:协助设计师与客户洽谈;协助设计师设计方案;协助设计师选取施工材料;汇编施工标准;协助设计师施工管理。

成长时间段(从毕业后累计):0.5~1年。

(3)设计师。

项目洽谈、签订合同;项目创意表现;方案效果表现质量监控;项目预算、成本控制;材料选取、施工管理验收。

成长时间段(从毕业后累计):1~2年。

(4)设计项目总监。

中型项目洽谈、签订合同;中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表现质量监控;投标方案设计;项目预算、成本控制;工程质量监控,竣工验收。

成长时间段(从毕业后累计):4~6年。

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归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群,并依据实践专家座谈会反馈信息,确定环境艺术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岗位知识要求,并根据市场调研和结合我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资源优势,确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助理环境规划设计师、绘图员和施工管理员。

助理设计师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环境规划设计软件,适应多种景观规划、园林工程项目的需求,掌握园林景观以及建筑的外观理论知识,具有方案设计与施工图、效果图、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运用恰当的设计元素进行景观、园林设计项目创作,熟悉和掌握环境规划设计项目的方案表现方式及制作执行流程,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学习并遵守行业规范。

绘图员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设计软件,掌握环境规划设计方案表现技巧,具有园林景观以及建筑设计方案与施工图、效果图等方面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环境项目的方案表现方式及制作执行流程,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学习并遵守行业规范。

施工管理员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环境项目施工图绘制软件,适应多种工程项目管理需求,掌握园林、景观、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项目施工管理统筹能力,熟练掌握项目的施工标准管理、安全监督,及质量监控执行流程,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学习并遵守行业规范。

2 归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

经过对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技术职业成长的五大阶段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归纳出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有手绘构思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制图、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植物与绿化配置等。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由主管教学的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一线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教育专家等组成的课程体系改革小组,在对专业开展全面、深入的社会需求调研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按照技术领域和企业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并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发融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并按工作过程设计各教学主题单元,开发系列以项目、案例为主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施“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4 主干课程(学习领域)教学运行设计

与广西长绿山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市艺巢装饰设计公司、樊汉环境设计事务所等单位紧密合作,根据环境艺术、园林景观工程技术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与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

5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能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职业教育特色更鲜明,确保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学效果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到达100%,对口率达90%,具有很高就业质量。

2007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质专业。

2010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

2011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实施“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一共完成10多项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八桂绿城、凭祥市友谊小学规划设计、北海斜阳岛旅游景区、龙胜滑石矿综合开发区园林规划等大型项目。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古典钢琴作品在现代各个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摘要:古典钢琴的魅力是无穷的,但是古典钢琴在中国却没有国外那么广为人知,近几年国内外开始把一些古典钢琴的作品运用到电影、歌曲、舞蹈和其他一些艺术领域,这些运用使各领域、阶层和年龄层的更多的了解认知古典钢琴,使古典钢琴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古典钢琴;现代音乐;传承;发展

钢琴在我国大众生活中还没有那么普遍,我国民众对钢琴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一些中国的乐曲和一些歌曲上,对于各种体裁的专业的钢琴曲大部分人还不那么了解。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也有一些新的艺术形式的建立。古典钢琴作为一门传统的古典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并没有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钢琴由西方传进中国,它的经济价值不菲,并不是普通大众可以承受的起,另外在钢琴刚传入的时候演奏和传授钢琴技巧的人才也不多见,钢琴进入中国以后,国外的古典钢琴作品我国普通的民众由于没有接触过,在最开始的时候还太能够欣赏古典钢琴作品。这些都是制约钢琴在我国的发展的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创作一些民族的钢琴曲作品,并拿钢琴做为歌曲和乐曲的伴奏乐器以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一些民族乐曲歌曲以钢琴的形式演奏出来,熟悉的旋律和感觉以一种没有见到和听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钢琴独有的艺术魅力一出现就征服了人们的心。但是古典钢琴作品却没有能够在我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主要是古典钢琴作品相对于我国民族不像民族乐曲改编的曲子那么通俗易懂,另外欣赏古典作品是需要了解一些作品的背景、风格及其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古典钢琴作品至今没有像西欧国家那么普及。

近十年间,古典钢琴作为电影配乐中的运用越来越多,配乐的使用使很多情节在情绪上起到升华的作用。不可否认配乐在电影中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古典钢琴相当多的作品放在任何年代哪怕是现在最流行的电影中也非常合适。尤其在一些爱情电影中作为配乐的时候非常能够烘托气氛,例如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女主角弹奏的就是乔治温斯顿改编帕赫贝尔的卡农。一时间大街小巷中都充斥这这段旋律,许多年情人也开始尝试这学习了解钢琴,钢琴开始作为优雅女性的一项技能代表,似乎在电影中美丽优雅的女主角再弹奏一段钢琴,就立刻成为了人们心中完美女神,这也是古典钢琴作品展示过后给我们的印象。也有直接以钢琴为线索拍摄的电影,例如《钢琴课》、《海上钢琴师》、《钢琴战曲》等等,在这些电影中我们了解了不同风格种类的古典钢琴作品,在剧情需要的前提下时而凄婉动人催人泪下,时而技巧高超惊情澎湃,时而如行云流水自然的淡淡的流入我们的心田。一些动画片中为了配合剧情需要也使用了许多古典钢琴作品,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加入了大量的古典钢琴作品如李斯特的《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2号》、肖邦的《24首前奏曲:d小调》、《革命练习曲》、《光辉圆舞曲降E大调作品18 》等等,这些作品在动画片的热播中从儿童时代就把古典钢琴作品的形象刻画到人们的心中。

钢琴在声乐领域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是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一部分。钢琴在演奏古典钢琴作品的同时,开始也为歌唱者伴奏,后来随着古典钢琴作品的深入人心,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把钢琴作品套上歌词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展示,一出来效果就非同凡响。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当它由钢琴作品加上歌词演唱时使我们更深的感受到它是如此打动人心和古典钢琴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有一些流行作品中添加了古典钢琴的演奏段落,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古典钢琴作品的优雅流畅的曲风一出现便迅速的征服了人们的心,例如元若蓝的《爱乘以无限大》中间就插入了钢琴作品《踩到猫》,诙谐可爱的曲子加上现代元素,使人们在吟唱着流行的旋律的时候也领略到了古典钢琴作品的魅力。一些音乐家改编了一些古典钢琴作品成为合唱曲,例如小约翰・斯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里姆斯基.克萨科夫的《野蜂飞舞》等等,从合唱的领域诠释了古典钢琴作品,展示了另一番风采。

在舞蹈艺术领域中,古典钢琴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舞种以古典钢琴作品作为伴奏的成功的作品都非常多。芭蕾舞跟古典钢琴作品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从最基础的芭蕾基训到成熟的作品,非常多的选段都是以钢琴来作为舞蹈音乐的,比较著名的有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等。其他国标舞、族舞、现代舞、当代舞、古典舞等等各个舞种都有许多的优秀的作品是用古典钢琴作品做伴奏音乐,并取得不俗的成绩,获得一致的欢迎和好评。

古典钢琴作品在现代,不仅仅是在电影、声乐、舞蹈这些艺术领域发挥着作用,在魔术、舞台剧、电视艺术等领域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不俗的成绩。古典钢琴艺术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在不同阶层和年龄段都有不少稳定的“粉丝”,相信古典钢琴作品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会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展翅高飞。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其目标、内容、实施各部分的阐述不仅赋予了艺术教育新的理念,同时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能够“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更重要的是《纲要》精神主张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主张幼儿大胆地表露个性,张扬自我;主张幼儿会欣赏自己,更要学会欣赏他人。

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精神创造的满足,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引导幼儿快乐创作。

孩子天生喜欢艺术,他们和成人一样有艺术审美的需要,并且对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又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不稳定、易转移,这时教师切忌灌输式,不要一味地强调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自由畅想、随意作画,幼儿通过自主性的创作,充分地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这其中,幼儿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出的童心、童趣,是成人无法想象的。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注意幼儿创作的流畅性。幼儿的现实与想象是混沌一体,很难划分清楚的,在活动时,幼儿会积极地建构想象的虚幻的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反思,拥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2对幼儿进行科学评价,促进不同层次的提高。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如果用横向标准来衡量,就会出现“能力强”和“能力差”的孩子,很难做到不失公正的因材施教行为。因此,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评价,首先必须善于观察、积极引导,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兴趣情绪、行为需要等,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提出不同的作画要求,促使他们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提高。

其次,教师要运用鼓励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纵向的比较。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时,我们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或许就是对他最大的鼓舞,给幼儿一种“我能行,一定行”的心理暗示,使他们在自信中完成艺术目标,提高自身水平。

另外,教师适时适度的在技能、技巧方面的引导,使教师变成了幼儿艺术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当幼儿完成艺术作品时,教师又成为欣赏者和分享者。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不仅调动了幼儿极大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有强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进入“能力强”的行列。

3创设艺术环境,形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纲要》中要求"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一味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和习得,很少把它和各领域活动联系起来,即便在幼儿园轰轰烈烈搞综合主题教育的时候,也只能算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整合。

3.1要通过多种途径,将艺术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相互渗透。如在进行《我用画笔画家乡》这一活动时,除了让幼儿通过不同颜色、线条展示家乡之美的同时,还可以融入社会了解家乡的美景、人文,融入语言创编儿歌等等。

3.2营造艺术氛围,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艺术,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种“隐形语言”,比如我们园内的假山、楼阁、莲池、游鱼,处处都是一种美的熏陶,各种节日欢歌笑语、无比欢畅,此时重在我们善于引导孩子留意美、欣赏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来进行艺术教育。

3.3区域活动,留下永久的艺术气息。在活动室内外,大到墙饰布置,小到区角活动,无处不在孩子参与的作品。比如泥工区、剪纸区、音乐区等等,通过成品摆放、观察记录、照片留影、多媒体摄像等,展示着幼儿在主动参与创造设计后,留下的发展足迹,潜移默化地给幼儿带来永久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愉悦。

4为幼儿提供机会,展示自我,欣赏同伴。

艺术教育要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操作过程,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作为艺术教育活动实施者和引导者,其多才多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以展现艺术的生动形象性和具体可感性,并与幼儿的心灵直接沟通。所以,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要转变那种以教师教,幼儿练为主的单一的、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

为幼儿提供机会,使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环境、艺术作品的互动过程中,在自我表现、自我表达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并且,要鼓励幼儿多欣赏同伴的作品,为幼儿创设条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通过合作意识,共同提高艺术素养。

总之,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已经远远不限于知识传承者的角色,而是要在《纲要》的指导下,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去与幼儿积极地互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出来的快乐,在艺术领域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艺术领域论文:数字艺术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之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应运而生。从网络文学到网络游戏,从数字动画到数字电影,从数字电视到数字广播,从手机彩铃到手机电视……一时间,这些花样繁多的新媒体艺术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速度在艺术生态园中恣意攻城略地,大大吸引了社会大众的眼球。然而,与此截然相反的一个现象是,对这类新兴艺术的考察和研究相对落后和薄弱,尤其是系统的有深度和创见的学术探索更为罕见。山东师范大学马立新教授的《数字艺术哲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数字艺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本书最引人瞩目的成果是创建并系统论证了“自由情感美学体系”。所谓自由情感即“任何审美客体激发审美主体产生的无功利性愉悦情感”,因此,自由情感就是审美情感,是主体在与审美客体互动过程中能够切身体验到的心理愉悦。显然,这是一个既不同于古典美学,又不同于现代美学的一个崭新的美学观,是马立新对美的重新“立法”。这一美学理念的独特价值,在于超越了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各种清高和孤傲的弊端,首次实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有机统一。古典美学将美作为一种客观属性来分析,而现代美学则将美作为一种纯粹主观属性,它们看似观点对立,但本质上都是一种美学上的机械论。这些观点单独来分析,似乎有其合理之处,但与实际的人生审美经验背离,严重脱离普通社会大众的审美生活,尤其不利于文化产业时代的艺术创作。

马立新在对古今中外的各种美学观分析、比较和批判的基础上,恰当地对准一般大众的审美生活和审美经验,并针对大众艺术产业发展的时代感召,建构起一种人人都很容易体验、把握和理解的美学理念,它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审美客体的普遍性和审美情境的重要性。“美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由王国,即美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审美主体不具有特殊性,即任何具有完全生命能力的人只要存在着审美情境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不具有共同的属性,任何一个客体都存在着成为审美客体的潜能,即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下都有可能引发主体产生美感。美是抽象的概念,无法比较测量;但美感是具体的,可以比较的,这就意味着美感既是可以分类的,又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不妨用‘美感指数’来表征美感的强度。”这些原创性的观点也许未必能让所有人认同,但的确为一般大众开辟了一条朴素、真诚和可感的审美道路。

第二,在创建自由情感美学观的基础上,本书阐明了数字艺术的独特美学原理——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自由情感是美的情感,是审美主体能够体验到的心理愉悦。那么,艺术或其他审美客体为什么能够激发审美主体的自由情感呢?马立新认为,原因就在于审美客体固有的不确定性机制。一幅好画的魅力就在于其丰富蕴藉的审美意蕴,这就是一幅画的意蕴的不确定性。一部好看的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其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出人意料,这就是故事的不确定性。同样的,一部好看的电影的魅力也必然在于其自始至终的不确定性意蕴。

然而,数字艺术除了这种一般艺术固有的意蕴上的不确定性之外,它还具有强烈的致瘾作用,这尤其表现在像网络游戏、微博、QQ聊天软件等新型数字艺术品种中。如何解释这一特殊审美现象?马立新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数字艺术具有的致瘾作用和它较之传统艺术强烈得多的自由情感激发功能的根源,在于它与生俱来的双重互动机制,他发现一切数字艺术的创作、传播和消费都必然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借助于电脑的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本身就充满一种莫名的魅力,马立新将其定义为“本真情感”。然而,他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并不足以产生特殊的魅力,也就是说,数字艺术特有的互动具有不同于人际社会中的那种互动的特殊性质,这种性质他认为就是互动中的“不确定性”。这一发现揭示出数字艺术的美学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一发现也破解了互动性数字艺术的致瘾机制,从而为根治和戒除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网瘾毒瘤带来了希望。

第三,本书系统阐明了数字艺术的生产机制。数字艺术在创作主体、创作思维和审美诉求三个方面都显现出迥异于原子艺术的特点。首先,数字艺术家获得了高度自由的创作个性,自我确立了民主的创作秩序,实现了彻底的精神解放,建树起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格,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思维范式——数字思维;数字思维既是一种多向度发散性的思维,也是一种平等性和平民式的思维,还是一种创新求异性的思维,更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放量思维。最大限度地制造感官快感,最大限度地开拓新奇的审美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体验梦想,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制造“轰动性产品”,是数字艺术创作中主要的审美诉求。

第四,本书对数字艺术传播规律的探讨也不乏创见。在数字艺术传播中,传播和媒介不断融合,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间传播方式的区分,在数字艺术传播中变得微不足道,语言、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数字时代逐渐成为一种整合的传播形态,过去独立的多种传播渠道融合成为一种媒体,网络媒体便成为数字艺术传播中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数字图像、数字电影、数字文学、数字游戏等多种数字艺术形式也统一在这一传播媒介中。同时,网络媒体打破了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双向交互成为传播的主流,传受双方的界限已不再明显,最为重要的是受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数字艺术在数字媒介和传统媒介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扩大受众群,除了满足最直接的数字传播媒介受众群,数字艺术转化为原子艺术走向有形的市场,也满足了传统受众的传播需求。但媒介和受众并不是影响传播的唯一因素,数字艺术传播与传播环境相互制约,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最终与社会大背景挂钩,受制于政治,并走向市场。

本书所首创的关于数字艺术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的水平。这标志着在数字艺术研究领域,以马立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其独立的思想意识和开创性的科学发现,正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形成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领域论文:浅议陶瓷艺术领域的项目管理

【摘要】通过分析陶瓷艺术领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管理应用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提出了陶瓷艺术项目管理改善的创新原则和方案。

【关键词】项目管理 陶瓷艺术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陶瓷艺术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其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策略。陶瓷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艺术机构是具有产业性质的创意、制作并销售的企业。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和形式经历了初创、提升和创新。实践证明,用传统的陶瓷艺术管理模式强化产业管理,是无法促进和发展陶瓷艺术产业文化的。因此,深化陶瓷艺术创业管理体制,实现陶瓷艺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陶瓷艺术界和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二、陶瓷艺术管理的内涵

传统的陶瓷艺术管理者主要由一些优秀的陶瓷艺术家自己成立的,采用的是作坊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艺术家忙于行政事务而影响了艺术才华的发挥,同时管理的成效也不理想。目前,随着陶瓷艺术产业的迅猛扩大,对懂艺术、懂管理的人才需求甚多,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素质,还需要有先进的创新创意、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个优秀陶瓷艺术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明确自己在陶瓷艺术发展中的位置以及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陶瓷艺术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三、陶瓷艺术领域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陶瓷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很长,但是由于人才、意识和经验等方面的因素,项目管理的我国陶瓷艺术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陶瓷艺术机构多把精力放在工程创意、设计和制作等方面,而对项目管理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前后不衔接、相互不配套,因此,影响了项目管理在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积极作用的发挥和效益的增长。一部分机构往往只习惯于关注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而对项目管理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没有建立或健全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机制;要么是没有聘用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造成了只能保证陶瓷艺术品的工艺和质量,却不能保证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很难满足陶瓷艺术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运作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陶瓷艺术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

(二)执行控制力度不够

项目管理无论是制度再健全、管理项目设计再周全,如果缺乏应有的执行力,这种项目管理也是无法推广,项目管理的作用也是很难得到发挥。在实际的陶瓷艺术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阶段,通常包括建设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艺术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往往存在陶瓷艺术管理执行者通常处于一种非主动性位置,很难发挥陶瓷艺术工程核心建设执行者的组织功能和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项目管理的真实效果。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陶瓷艺术工程在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关键的建设要素,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建造质量与水平。随着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陶瓷艺术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剧增,导致项目管理人才和相关陶瓷艺术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使得项目管理缺乏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约了项目管理的实效,甚至会影响陶瓷艺术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

(四)缺乏懂陶瓷艺术、会管理的复合型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项目建设实施的重要的管理人才,处于核心位置。其在项目建设中起着主导、指导和引导作用,是沟通内外、引领各种需求的集中交汇点和执行点,对项目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情况下,由于对陶瓷艺术领域中的项目经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对项目经理重使用、轻管理,使得项目经理缺乏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项目经理自我加压、强化业务学习、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动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建设的实施与发展。

四、项目管理在陶瓷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

陶瓷艺术领域的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模式,另一方面要针对陶瓷艺术创作的特点创新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力求项目管理在陶瓷艺术领域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陶瓷艺术项目管理理念

项目管理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经营管理理念,深刻理解项目管理就是要以实现目标为最根本目的而开展一系列的行动,针对陶瓷艺术行业的特点,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以理念的创新,指引项目管理实施的创新,增强项目管理的实效性,推动陶瓷艺术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陶瓷艺术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具有其本身的特点,而陶瓷艺术企业的创意、制作、管理的过程,又具有明显的个体性、阶段性特征,这就给陶瓷艺术领域中的项目管理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管理陶瓷艺术活动,就必须要结合陶瓷艺术创意和陶瓷艺术销售的特点。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确保项目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

(三)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信息快捷、管理规范的优势,把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作为提高陶瓷艺术机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将信息化管理纳入到陶瓷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进一步提升陶瓷艺术机构的管理水平,强化成本控制,确保艺术品的质量,增强机构的竞争力。

艺术领域论文: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标准研究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日趋重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近年也在飞速地改革与发展之中, 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论述,以及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结构设置和教学的现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相关课程教学设置的目标定位,以此进一步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体系的新的建构方案。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标准 幼儿艺术领域

一、艺术领域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去年10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五大领域,其中艺术为五大领域之一,强调了艺术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因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艺术领域的课程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同时,相对于幼儿对艺术的了解与学习,作为成年人群的大学生,艺术领域课程的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随着近年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前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体会和对多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走访、调查和研究,发现了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中共同存在的若干的问题。

其一,艺术领域课程结构存在缺陷,课时设置比例不均衡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艺术类课程的结构呈现不合理化的倾向,艺术领域课程科目的课时分配合理性略有欠缺。例如手工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的课时分配目前为54学时,在第四学期一学期内完成,手工与玩教具制作这门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和“学”之间有一定时间的实践练习环节,而54课时每周2-4课时的较集中的“教”让学生缺乏了实践练习的“学”的时间,这样就出现了由于课时安排过密而降低了学习质量和效果的问题。同时,手工与玩教具制作课程应分材料和玩教具两大版块,分别在两学期里完成,因此,课时数的设置上也应建议设置为72学时,分两学期完成,这样,不论从教学效果还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安排上都更为合理、有效。

其二,各门艺术课程之间缺乏较好的融汇、贯通环节。传统的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每门课程都各自独立,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导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了知识孤立、单一、片面和遗漏等现象。与此同时,艺术领域课程体系多为偏重于技能技巧类课程,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理论的教学比较欠缺,也是课程架构中存在的问题。

其三,当前许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培养技能、技巧型的教师,这种注重于对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能歌善舞、能写回话;另外一种培养以理论研究为发展方向的教师,这种取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认知、研究、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但减弱了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这两种培养模式都过于极端和片面,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高校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也是对艺术类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三、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标准构建方案及其实施途径

鉴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课程中存在的种种情况,如何改善和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确定艺术领域课程的教育目标。

音乐、舞蹈教育目标。首先要形成以音乐的美育功能培养人的教育技能,其次是培养音乐素质,并形成如下几种能力:通过乐理、和声、伴奏、音乐欣赏、舞蹈、艺术概论的学习和实践及音乐、舞蹈技能学科的学习与训练,具有音乐、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创作能力,具有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方法组织学前儿童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舞蹈教育活动的能力。

美术教育目标:需要在美育功能的激励下,培养学生的教育的目标,进行艺术素质的提高和训练,在美术的课堂当中需要掌握几种能力,通过绘画掌握绘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形成相应的造型的能力和手工制作的能力,这些需要在设定的美术环境当中进行,同时可以给学生开设美术欣赏课,进行装饰画、泥塑、折纸、手工等各方面的制作。综合利用美术知识的专业化的发展的要求,不断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要跳出艺术教育的框框进而实现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其次,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领域课程,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琴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内容。乐理和琴法课是相通课程,需要由同一个老师进行代课,这样会让学生的音准、节奏和识谱等能力能达到系统化的提升,例如在整合课程的时候,学生会更加的熟悉所要呈现的内容,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理解的能力。声乐课上,应改变成人声乐专业性模式的技术上的要求,增加有针对性的、适用于幼儿园领域各年龄班特色的儿歌、谱子和曲调,使音乐课成为一种技能和欣赏的课程。同时,音乐作为一门综合课,还包括幼儿音乐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幼儿合唱与指挥等实践应用型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应先由基础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入手,然后再进行声乐的练习,再次是幼儿的简单歌谱练习等,重点是强化乐理和琴法的系统化过程,两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提高学生音乐的敏感性。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领域课程包括美术技能(素描基础、简笔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画、儿童主题画创编)、手工与玩教具制作、幼儿园装饰环境创设、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内容。美术技能课程的重点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技能技巧、以实用美术教育内容为主,侧重基本造型、色彩、幼儿园领域美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手工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手工玩具制作和手工教具制作。课程的重点在于材料的熟悉与应用技能训练和幼儿园领域玩具和五大领域教具的制作。美术领域课程的结构应为:美术技能课程为先修课程,应在第一学年进行,其次是手工与玩教具制作和幼儿园装饰环境创设课程。有了美术技课程打下一定的美术基础,才能进行手工与玩教具制作和幼儿园装饰环境创设这样的实践应用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领域课包括舞蹈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舞蹈鉴赏等内容。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以下方式,把原来的舞蹈课进行分类,每个类别以一个点展开讲解,也可以融合进去其他的内容,比如各种舞蹈形式的融合,民间舞、藏族舞等等,以及东北秧歌的学习,需要进行管穿性的结合,不断的将舞蹈的编创和各种舞剧的表演结合,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对人文知识和音乐史的教授,同时也需要进行各个小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最后,艺术领域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 适当、合理地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课时比例。时间对课时的保证将提高艺术课程的提升空间,在合理课时设置的保证下,同时对艺术类课程的发展也应进有相应的调整和实施,不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艺术教育进行实施,而且还将班级内的舞蹈编创的评比,或者是画画的评价更多地放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进而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类课程的热情,并且让他们进行下园实习、调研,增加实践一线教学体验和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音乐、美术、舞蹈是实践性学科,是集艺术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课程,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表演、鉴赏等方法学到艺术方面的知识,提高艺术能力,进行艺术方面的熏陶进而培养素质。在为学生创设机会的同时,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可在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的活动当中提高艺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提高学生艺术素质能力的要求和基础,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各种技能课程的实施和整合,必将促进艺术教育可以真正的为学生服务,锻炼学生良好的素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水平,制定良好的教育方案,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

艺术领域论文:浅谈浪漫主义艺术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摘 要:简单概述浪漫主义艺术兴起的背景,就浪漫主义在绘画领域的体现进行分析,重在探讨英、法、德、俄等国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绘画人物。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绘画代表作

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激情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当新古典主义走向保守时,浪漫主义提出了许多与古典主义不同的乃至对立的主张。古典主义主张抽象理性的描绘,浪漫主义则主张具体情感的表达;古典主义艺术表现上多为类型化,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多个性化;古典主义重视以线与轮廓为主导的严谨素描造型,浪漫主义则特别重视用色彩来创造饱满的形象,用奔放的笔触创造有生命力的动感造型。

一、浪漫主义艺术兴起的背景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的萌芽和源头。浪漫主义是艺术创作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提倡神话、想象、虚构、夸张,将艺术当作主观激情和心理真实的表现。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作为绘画艺术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二、浪漫主义艺术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一)浪漫主义的先驱――戈雅

经历过17世纪的辉煌后,西班牙美术界沉寂下来,直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达维特的同代人奇才戈雅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沉寂的局面。1800年,他为查理四世全家绘制了一件可以与《宫娥》相提并论的肖像画《查理四世及其家人》,这幅笔法流畅、色彩绚丽的作品,虽然大体上保持着宫廷肖像画的庄重构图,但他对国王夫妇这对至尊人物形象的塑造却是十分大胆的,那生动的近似漫画式的处理,似乎暗示着嘲讽。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冷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比,戈雅的激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造型、主观的色彩,更直接地传达了他个人的感受。戈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代浪漫主义者的深深敬佩。

(二)浪漫主义在法国的兴起

1.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席里柯

泰奥多尔・席里柯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绘画的先驱,他深受前辈大师们的影响,创作出一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席里柯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终生充满着激情、幻想和痛苦,并把这种感情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席里柯28岁时创作了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尔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梅杜萨之筏》是席里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取材于当时“梅杜萨号”远洋船触礁事件,表现遇难船员乘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终于看到救援的船只,一刹那间人们所表现出的激情和求生的渴望。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整个色调阴森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

2.浪漫主义的雄师――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德拉克洛瓦精力充沛才华横溢,被左拉誉为“浪漫主义的雄师”。他重视色彩的热烈奔放,认为“色彩是绘画的主角”。德拉克洛瓦所画的形象色彩饱满热烈,有强烈的音乐感,能表现出一种诗意的美。这是这位艺术大师的最大创作特色。作为浪漫主义画家,他是最善于运用色彩的,这和他重视主观感情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他的名画《自由引导着人民》,就是这样一幅具有时代意义的浪漫派杰作。《自由引导着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取材于1830的革命,那是法国人民最后推翻封建王朝的“光荣的3天”。德拉克洛瓦以象征手法在画面视觉中心塑造了一位丰硕半裸的女性形象,她一手握枪,一手高举三色旗。她是自由的象征,正在勇敢的领导人民前进夺取最后的胜利。画面构图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动势,在女神的周围安排有法国革命代表性阶层的人物形象。人群中那个孩子象征着年轻的法兰西。

(三)英国、德国、俄罗斯浪漫主义艺术的迅猛发展

1.英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以威廉・勃莱克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绘画,拓展了艺术审美的新范畴,启动了个性与自由的艺术契机,在与僵化的学院派艺术抗衡的同时,更注重了情感表现与幻想情境。接着,19世纪上半期,康斯太布尔和透纳又在风景画创作上,树起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旗帜,将平凡的乡间生活和激动的海上情景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进入一个更为饱满的精神天地。

2.德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可将其视为典型的德国流派。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自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

3.俄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的肖像画艺术在突破传统束缚的同时,更注重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精神的因素,强调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情感世界。像基普林斯基(1782~1836)、特罗平宁(1776~1857)等人的创作,他们分别以贵族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形象来揭示那个时代的精神品质和情绪。绘画中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基普林斯基。他的优秀作品《骠骑兵达维多夫》使他获得院士称号。1827年基普林斯基为普希金所作的肖像曾受到普希金本人的肯定。

三、结束语

对于浪漫主义的兴起、发展及与此有关的知识,以上也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述,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艺术学界仍将继续进行更深的探索与研究。

艺术领域论文:艺术市场中的跨领域合作

苏富比(Sotheby's)是全球拍卖业的鼻祖,成立于1744年3月11日,至今已有267年的历史,业务遍及全球34个国家,并且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始人山姆贝克(SamuelBaker)的事业从受约翰史丹利爵士(John Stanley)所托的一场藏书拍卖起家。此后,苏富比的拍卖范畴从书籍逐渐扩展到名画、装饰艺术品及珠宝,这个过程几乎等于全球拍卖市场的变化演进。如今,苏富比在领航艺术品拍卖之余,还与其他公司进行跨领域合作,开拓拍卖之外市场,如苏富比国际地产、苏富比钻石、苏富比艺术学院、苏富比名酒、苏富比艺术贷款等。其中苏富比钻石是苏富比与斯坦梅茨钻石集团跨领域合作的典型代表,本文希望通过浅析苏富比钻石的市场营销策略,了解艺术市场中的跨领域合作的优势及目的。

一、资源互换

与苏富比合作的是全球最顶尖的钻石公司之一的斯坦梅茨(Steinmetz),至今该公司已在钻石领域内拥有70年的经验,曾经切磨过赫赫有名的203.04克拉的戴比尔斯千禧之星以及59.60克拉的斯坦梅茨粉红钻,被誉为是业内的切磨行家,“最好钻石的制造者”。除了在瑞士日内瓦的总公司,斯坦梅茨在美国、英国、比利时、以色列、印度、纳米比亚和南非都有据点,拥有钻石领域内的广泛资源。

斯坦梅茨钻石集团过去是苏富比相当大的委托客户,二者有长久的合作关系。斯坦梅茨虽然钻石资源充沛,但对于亚洲市场、客户的品位及需求的认识并不充足;随着亚洲客户对于钻石珠宝的需求度增加,珠宝私人洽购业务的不断成长,苏富比也日渐出现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基于取长补短,共同挖掘商机的目的,斯坦梅茨和苏富比萌发了合作的念头。

苏富比拍卖行和斯坦梅茨钻石集团正式合作起始于2005年7月13日,对于这种跨领域合作双方互换了什么样的资源,两个公司的代表人表达得很清楚一一斯坦梅茨的首席执行官Nir Livnat认为斯坦梅茨提供了绝佳的钻石资源,独特的零售系统以及传奇般的切磨工艺;苏富比钻石的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表明苏富比提供的则是引以为傲的珠宝鉴赏专家团队,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品牌,国际化的客户基础以及全球范围的营销市场。

总而言之,通过跨领域合作,苏富比钻石相当于购买了斯坦梅茨现成的一套钻石系统,然后嫁接现有的资源进行销售。这是个多赢联盟的独特模式,具体优势如下:

(一)缩短产业链,减少外耗和风险

从商业链条上讲,苏富比钻石通过合作简化了商业链。多数珠宝商和珠宝品牌都是位于下游做零售,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承担了钻石从开采、切割、打磨为成品钻的各环节费用。然和苏富比钻石的合作伙伴斯坦梅茨钻石集团处于钻石王国的上游,它可以直接从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商戴比尔斯下属的钻石贸易公司DTC(Diamond Trading Company)拿取钻石原石,从中挑选出最优质、最大颗的进行切割打磨。切磨完成之后,苏富比钻石的珠宝专家们再挑选出合适的成品钻,用来决定是作为裸钻销售还是设计为钻饰成品。这巧妙地绕开了繁复的环节,降低了衔接和积累的损耗,从而使产品的价格更有竞争力。

据Patti所说,苏富比拿到最新的上乘钻石之后,并不需要马上付钱,因为项目是两者合资运营,所以等到产品卖出后,双方才会结算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资金预付成本,也相当程度上消解了运营风险。

(二)嫁接客户资源,拓宽宣传和销售渠道

苏富比的首席执行官威廉・舍利丹(William Sheridan)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苏富比非凡的客户资源――可以“与世界上最富裕的人建立别人所无法建立的纽带”。斯坦梅茨通过与苏富比的合作,可以嫁接这个老牌帝国积攒百年的核心客户,大大拓宽了宣传和销售的渠道。其他的珠宝品牌一般需要在昂贵的地段开设奢华店铺,请明星做代言,并在电视、报刊和路面上做大篇幅广告,不仅花费宣传资金,还让产品从制作到售出需要比较漫长的周期。相较于此,苏富比钻石无需实体商店,其成品钻石的详细信息会出现在苏富比的网站上,出现在定期发放给客人的图录中,还可以在苏富比全球各地的办公室查询,这些都不需要额外的广告费用和黄金地段的店铺租金。最终,苏富比钻石还会随着拍品一起全球预展,利用苏富比成熟的渠道,最终销售给购买艺术品的顶级客户。

二、细分市场

苏富比钻石是全新的裸石或钻饰,并不在拍场上成交,而是随拍卖预展之后销售给私人客户,这其实是苏富比对市场的细分。1986年以前,拍卖行经手的珠宝几乎都是二次流通的。其后,随着在拍卖行交易潮流的兴起,苏富比和佳士得同时开始拍卖各珠宝品牌刚刚上市的新品,其珠宝拍卖成交额迅速增加5倍。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倾向于购买全新的珠宝。黄林诗韵曾在访谈中表示,苏富比钻石的客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习惯在苏富比珠宝拍卖上竞标的客人,但是有时他们会着急要买生日礼物致赠亲友或自己佩戴,常会碰到等不及拍卖会的窘况;另一类客户是考虑到拍卖会上的钻饰被人戴过,或是不习惯拍卖场上的紧张,喜欢坐下来,慢慢听专家的讲解,然后安安静静地挑选合适自己的饰品。这种全新的、顶级的可以随时购买和拥有苏富比品牌的钻石首饰是完完全全针对想要买顶级钻石的拍卖行客户设置的,这就是苏富比钻石通过跨界合作在拍卖和珠宝领域内做到的市场细分。

三、客户拓展

除了利用苏富比原有的丰富客户资源之外,苏富比与斯坦梅茨的跨界合作还可以吸引来更多潜在的客户。苏富比钻石的主席黄林诗韵,同时身兼苏富比亚洲地区主席要职,除掌管着顶级珠宝资源之外,其领导的苏富比伦敦私人签约客户部,5年来涉猎了印象派与现代画作及当代艺术等多项领域,黄林诗韵本人也是一名印象派和现代画作的资深专家。这意味着她也可以为购买钻石的客人提供更多有关艺术品的知识与信息,培养其成为有品位的艺术品藏家。另外,苏富比钻石的售价多高达百万美元之上,通过售价把购买钻石的客户进行了筛选,若客户冲着购买苏富比钻石而来,那他的财力也足够可以支付一幅不错的画作。苏富比将会定期向苏富比钻石的客户投放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图录,在预展中也常能看到苏富比钻石与印象派、当代艺术、红酒、名表一同展出,拓展兴趣点相近的客户,刺激同等梯次的货品的销售。

通过对苏富比钻石跨领域合作的营销策略的浅析,可以看出,拍卖公司在艺术市场中,已经不再满足于第二市场,通过与第一市场中资深企业的合作,抢占第一市场份额――为资本进行扩张,形成完整的垄断。跨领域合作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能够为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客户群落”的国际拍卖行带来多领域的掌控和多渠道的输出,优势加乘。但是,跨领域合作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比如说,斯坦梅茨钻石集团是钻石领域的龙头老大,故只能提供最好的钻石资源,如果客户喜欢红宝石和祖母绿,仍只能去拍场或去珠宝店购买,抑或再和新的珠宝第一市场中的企业合作彩色宝石部分。这些日后还待探讨,但我们现在可以目睹的是在勇敢开拓和合作中诞生的苏富比钻石,将作为一个艺术市场中跨领域合作的经典案例,像钻石一样恒久生辉。

艺术领域论文: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华传统图形应用探讨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图形内部是富有我们特有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它不但有效的表达了我们文化中的底蕴与一些好恶的观念。现代设计工作可以充分的吸收其中的特色部分,让设计的作品更加的具有表现力。同样,现代艺术设计利用传统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让传统的文化特色更好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

传统图形;现代艺术设计;融合

在文字产生以前,我们人类是依靠图画以及图画的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从不少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有不少的图案,这些都是表达了人类早期对于他们所生存环境的认知和人类的对未来的祈福。伴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人类科技的进步,载有图形的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因为对外交往的扩大,也会与其他文明相容并演变结合。这样就必然造成了我们所独有的图形。这个图形艺术代表我国的华夏文明5000年的智慧结晶。我们在有效的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财产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如何将其发扬光大,让全世界人民都认同我们所独有的文化,并接受它。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的开拓,要将传统的瑰宝与现代的流行文化中的精华相结合。这样就能够在现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文化具有承接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延续的特点,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艺术的加工与设计。我们艺术设计的主旨是为了大家能够享受到充分的美学,这其中隐藏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就成为了不少人从事这项工作的动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起艺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让他们为文化的发展和积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需要打造富有我们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思想,将我们的文化以及所特有的民风民俗与现代的设计思想相结合,这样不但能够将设计的内容进一步的丰富也可以让设计的思路更加宽广。这也就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第一,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的爆炸时代已经来临,现在已经是高速传播的图像。我们的设计思想处处都有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里面,这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深处。在创新的过程中,所有有特色的文化都是由所在的特定地区的日常生活的积淀,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和与之相应的人文生活。本土所特有的文化特色会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彰显出来。现代的艺术设计虽然处处都透露出了我们现在的审美观点和时尚精神,然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并从中仔细的研磨就会发现传统的儒家文化还是深深的嵌入在其中。让现代的设计理念能够与传统的文化相结合,并结合的恰到好处是今后我们艺术设计的发展的方向。

我们上溯到战国时代就会发现我们的前辈的设计也是深受当时各种文化的影响,道家、法家、儒家这些诸子百家的文化都可以在各种作品上寻找到痕迹。道家所宣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玄学和周易、八卦这些在各种作品上的表现都是很明显的。这些传统的思想打造了富有我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思想,一步一个脚印的记载了我们国家在平面设计方面的历史进程。

第二,我们的先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创造出当时领先其他国家与民族设计理念。我们如何才能使用好先祖给我们的瑰宝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人员。我们是有责任和义务向其他国家的展示我们的特色文化,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传统文化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现在的设计工作,需要多多挖掘以往的文化遗产,同时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依靠。也就是以传统的文化特色为其中的精髓所在,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表现。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达到好好利用我们的传统特色文化,同时也能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之下展示我们的传统特色文化,并可以凭借这个基础,创造出富有当今时代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文化,让我们的设计作品被大家所认可并接受。

第三,我国的不少传统图形并不是先祖的随意涂鸦,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的,在其中能够找寻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子。有些传统图形还有这一定的历史典故与传说。所以说,这些传统的图形我们不能简单的认同其社会价值,还应当看到其在设计工作中的实用性。我们在使用这些传统的图形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与现在的艺术设计技术和观点相结合,可以让设计出的物品形象上更加的丰满,造型上让人容易接受并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图形通过其自身的表现来传达设计者的意愿,从图形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图形还是处在原始社会中的结绳记事之时就已经承担起了记载信息和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功能。现在的设计工作中,将本土的特色文化融入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们需要避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发生。要利用传统文化来营造出一定的意境,让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后来创新已经是一个不可能逆转的潮流。图形符合传达着设计者最初的思想,表示出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只有这样的图形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而我们积极地创造各种富有生命力的图形文化,也就为现代的艺术设计创造了丰富的设计土壤,让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元素可以采用。

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探索本土文化特色,将富有东方文化哲理和意蕴的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审美的视觉模式之中,会赋予设计以全新的精神内涵和现代艺术设计语言。根植于本土文化土壤的中国设计师正在努力探寻多元文化思维在审美表象上的和谐意识及创新精神,在开放的视野中构筑特色化的中国本土设计风格。

传统图形是中国传统精神的凝聚,注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是经过炎黄子孙长期劳作、积累和高度提炼的结果。中国传统图形源远流长,形式丰富,意蕴深厚,积淀着数千年历史的审美和生活智慧,为当代的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可再造资源。

艺术领域论文: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并且取得很大进展,要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体制,给幼儿提供比较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很多,在这些研究中看到我国幼儿语言渗透教育的缺陷,针对这种缺陷提出对策,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艺术水平。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是幼儿园。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蒙养园、幼稚园及托儿所,其实就是孩子在学前教育学习的教育机构。二是语言艺术。一般语言艺术是划归到艺术门类当中,就是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语言这种手段,有意识地塑造一种审美形象,它是一种艺术形式。三是渗透教育。幼儿教育具有渗透性,这是大家公认的,所谓语言渗透教育,就是在语言教学中,受教幼儿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就能在平时活动或者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一定语言词汇与表达能力。

三、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不足

每一件事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也是这样。就幼儿语言学习看,在学习前首先要做好准备。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很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在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上还存在几个问题:

(一)高压、高控制。

第一就是这种教育是一种高压、高控制教育。一节课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发言,幼儿们基本上只是在听老师讲,没有太多的发言机会,这样的语言课堂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一个人讲,幼儿们都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则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也不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低效、低关注。

上完一节语言课,最基本的要求是让所有幼儿有所收获,不管收获大小,让他们的语言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幼儿语言课的目标,同时是要求。在一些课堂上,老师会通过提问,然后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一些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不举手,也不发言,进而被老师忽视点,没有得到关注,这是因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广泛性及提问的方式不科学造成的,带来的后果是课堂整体取得效果不明显。

四、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要营造一种平等教学氛围。《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此,老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教育氛围,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够很好地促进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吃掉黑暗的怪兽”,在这个教育活动中,老师一次设计了六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达到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第一个问题是:黑夜和白天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开头引发幼儿兴趣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白天与黑夜哪一个好?这个问题需要幼儿自己动脑筋去思考。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那个地方有黑暗?这个是让幼儿去理解暗黑的含义。第四个问题是:你认为黑暗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幼儿质疑,假如没有黑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就要学会判断。第五个问题是:你一个人敢睡吗?这个问题就是带有鼓励性质的。第六个问题是:你们需要黑暗吗?这个问题比前面的问题都要深奥,是一个能力提升的问题,可以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老师创造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六个连续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们都参加,与老师、同学讨论并积极发言,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在活动中产生精彩纷呈的师幼互动。

(二)给予鼓励,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幼儿语言艺术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力及个性等。要深刻保持对幼儿的尊重,给予鼓励,而不是在幼儿上课不愿意听课或者吵闹时给予严厉的批评。在幼儿今后发展过程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在幼儿园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乐读、悦听、乐意学,而不是用压迫的方式。比如在老师讲故事时,故事如果内容比较多,就要分开讲,在讲到一部分时,停下来问他们:“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做?”这时幼儿就会认真听,并且积极与老师讨论,不时还问老师问题。把故事渗透到语言教育中,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自己去发言,从这种教学中不断培养语言能力。

(三)把握关联,让其他学科参与进来。

幼儿园的语言艺术领域的渗透教育就是要把其他的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到语言教育当中,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一是音乐与语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美妙的音乐背后都是存在故事。比如音乐《小人书,你别哭》,在听完这个曲子后,就让大家积极谈论,这首曲子你喜欢吗?好听么?听到这个曲子你会联想到什么东西?为什么?老师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发言,不仅能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听音乐学语言的能力。二是数学与语言,在枯燥的数学教育中渗透语言教育。数学是一门比较乏味的学科,它不用太多的语言表达。为了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用一些游戏方式解说那些数学概念,让孩子在说说玩玩中就把这些东西掌握。另外,还可以让体育、美术及其他的学科都参与进来,这些学科之间形成互动。

(四)实行家园合作机制。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家庭是幼儿园的最佳合作伙伴。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要建立一套家园合作机制。幼儿园的老师平时要本着合作、平等原则,在教学中要赢得家长的支持,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这个经济社会中,不少家长都有一种功利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在孩子的语言教育中就是学会认识多少字,把这个作为一个孩子语言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衡量标准。有时一些家长还会把自己孩子会背诵诗词的事拿出来对其他家长炫耀。为此,我们应该看到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这种现状,从实际出发,大力宣传,随时、随地、随机地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把这种教育理念输送给家长,让家长知道,除了认字以外,孩子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画画等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要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实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五、结语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伴随着我们终身,在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事情,都会用到它。对于幼儿来说,语言教育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幼儿园语言艺术领域渗透教育的重要性,找出这种教育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找到解决的对策,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艺术水平。

艺术领域论文:儿童歌舞剧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体现

【摘 要】黎锦晖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创造了儿童歌舞剧的音乐体裁。这是一种崭新的针对少年儿童的艺术形式,如今也不断应用于各小学、幼儿园中,尤其在幼儿园教育中重要性不断扩大。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艺术领域

一、儿童歌舞剧

提到歌舞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而黎锦晖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结合中国国情与西方音乐开始创编并初步形成一种崭新的音乐体裁――儿童歌舞剧。

儿童歌舞剧主要包括四大元素,分别是剧本、音乐、舞蹈、舞美。而儿童歌舞剧也正是这几个元素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运用。在剧本的选择中,选择形象鲜明生动的作品,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剧情结构,选择一些贴近儿童生活或者感兴趣的题材,要保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儿童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鼓励儿童进行一些剧本情节创编的工作,激发创作的热情。而在音乐和舞蹈的设计上,儿童歌舞剧主要表现手段是音乐歌舞,歌的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齐唱、合唱、幕后伴唱等,舞的形式可以是动作造型、律动、即兴表演,或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它区别于普通儿童剧就是因为有大量的音乐伴奏、歌唱与舞蹈来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情节的矛盾冲突、剧情的不断发展。它又区别于歌曲也是因为充满了戏剧性,利用音乐手段完成戏剧性也正是儿童歌舞剧的一大特征。在表演的时候,尽可能给孩子发挥的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在原有的程度上自由表现出来。在舞美方面,在服装与道具制作上,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段完成,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加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孩子成为歌舞剧的一份子,不断投入新的热情和活力。

二、学前教育艺术领域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艺术领域的教育对于幼儿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两大内容,主要的表现形式则是音乐、美术、舞蹈和表演,是希望幼儿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参与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发现和感受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并积极参与艺术表现和创造,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儿童歌舞剧就艺术领域而言,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展示。

三、儿童歌舞剧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体现

首先,上文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冈察洛夫曾说:“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可见幼儿美育对于幼儿的艺术培养与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儿童歌舞剧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因此通过观赏或表演儿童歌舞剧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

幼儿艺术领域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音乐、舞蹈、绘画、表演等可见的艺术形式上,还体现在对幼儿的行为品德,社会交往能力的潜移默化的艺术熏染上。让孩子们获得快乐,这种真善美的品质就在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不断传达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形成美好品德,这也符合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主题的阐述与升华全部融入于歌舞表演,通过人物情感的表达,剧情的不断深入,不断渗透,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能够感知美、欣赏美,这就是儿童歌舞剧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最主要的体现。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发展,最恰当的就是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事情出发,通过他们自己的加工,想象和再造后,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可以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创编儿童歌舞剧。整个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到表演过程中,孩子不仅仅在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在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技法上也得到了启示,最重要的是孩子更加体会到了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乐趣,这也达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无论从欣赏和感知的方面还是从表现与创造的方面,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儿童歌舞剧将不同艺术魅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的艺术高度综合起来,对培养儿童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有着巨大意义,在帮助儿童主动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培养儿童富有爱心、学会合作、融通各领域知识等方面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领域论文:走向综合材料艺术表现领域的中国现代漆画

摘 要: 在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艺术观念逐渐超越传统美学的范畴,对综合材料的重视和运用几乎成为现代艺术共有的特征。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极大地拓展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有着数千年辉煌的中国漆艺成为现当代艺术密切关注的资源,而现代漆画作为一个年轻的画种,不像其他画种一样传统深厚而纠结于固守与演变的较量,而是同时兼具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直面当下的年轻态势,它在综合材料艺术表现领域无疑蕴藏着更大的表现潜力,而当前的漆画实践也恰恰印证和践行了这一方向。

关键词: 现当代艺术 综合材料 中国现代漆画

从上世纪60年代初为数不多的漆画前辈开始专门从事漆画创作以来,中国漆画艺术已走过了风风雨雨40余年,而对于一个画种来说,这40余年仅仅是一个开端。漆画依托于数千年漆艺的辉煌,但同时作为一个年轻的画种,又将遵循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艺术的观念已脱离了传统美学束缚,而综合材料的运用几乎是众多现代艺术所共有特征,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拓展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在中国漆画展中,除了使用传统材料技术语言的现代漆画外,各种新型绘画性的或非绘画性的材料也层出不穷,都以巧妙的构思及技巧很好地将各种材质与画面的造型、色彩结合得更加完美。更有一些摆脱了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内容表现、体现材料本身所特有的内在精神的作品,使材料从载体走向了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从当前漆画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现代漆画不像其他画种那样,有着成熟而固定的语言程式,也不像其他画种一样困惑于固守或演变的较量,而是紧密地结合现代艺术发展的开始走向了综合材料艺术领域。

一、进入综合材料艺术领域的现当代艺术

艺术的发展始终是动态的,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来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探索,以取得技术和观念的更新,已被艺术家广泛尝试。显而易见,现代艺术在抽离了对色彩、造型最真实的模仿以后,笔触、结构、各种材料的独立表现力量显现出来,潜伏的意念表达开始复苏。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高,材质之美提高到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同样高的地位,艺术实践使材料的物理形态传达出一定的生命意味,材料从载体走向了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

综合材料既不是艺术的流派,又不是某种阵营的标志。在国外,用某种固定的材料来为自己划分阵营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而是进入了综合材料艺术状态,甚至很难分清它们的界线和属性。而国内,由于我们过去艺术分类过细过清的原因,艺术家很多还是停留在画种分界的表层,往往对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采取一种拒绝的态度,对所从事的画种美其名曰“纯正”和“地道”,殊不知他们在捍卫的同时,已经背离艺术的真正精神。对综合材料艺术的研讨将有助于帮助中国人转变习惯的审美和思维方式,更好地解读当代艺术和进行艺术创作。而对于新生的中国现代漆画来言,有并轨于世界当代艺术的直接意义。

二、中国现代漆画具有综合材料应用与表现的先天优势

中国传统漆艺经历了7000余年的历史演变,技法和材料应用源远流长,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就记载了上百种漆艺的材料和技法。漆艺就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不同质感材料的艺术创作,并且带着很鲜明的东方特色。

漆画创作所使用的材料是大漆、合成漆等适合固着于画面的媒材。大漆有着温润的光泽、优雅瑰丽的色彩,年代越久越能显现出高贵的气质,材质具有朴实、含蓄、品质的独特之美,打磨推光后的漆板乌黑铮亮,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艺术品。合成漆也有着色彩丰富的优点,两者的美感和表现力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漆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干固性,可以层层磨显,幻化出迷离的、斑驳的色层,这是别的绘画材料所不具备的。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写道:“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乔十光先生的漆画《水乡》以大漆为粘合剂,用蛋壳镶嵌表现出了江南的白色房子、漆黑的屋顶、银灰色的水天,使画面呈现诗一般的意境。可以说,乔先生将漆的材料美、技术美,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发挥了出来,材料在他的手中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同时其独特的材料魅力又能成为艺术表现的主体。

由此可见,漆画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质感的艺术,能很好地对接当代艺术从观念到材料的进程,具有综合材料应用与表现的先天优势。

三、进入材料表现领域的中国现代漆画

由于历史的因素,中国艺术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真正认识到材料语言在绘画中的价值,但短短20年已取得了不少的进步。画种界限日趋模糊,开始出现“综合”,艺术家渐渐地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手法,试图通过材料的综合应用和材料的观念表达,从常规的画板、画布、纸张中游离出来,并从平面走向空间,材质之美提高到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同样高的地位,材料从载体走向艺术的自我表现与观念表现,出现大量体现材料本身所特有的内在精神的作品,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已成为先锋前卫的艺术作品。

中国漆画也开始进入综合材料的艺术领域,传统的漆画创作往往过于注重严谨的漆工艺技法及繁多的漆艺工具使用,漆画创作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层面上的创作,它与别的画种所面临的问题一样,那就是如何重新认识材料的美感及材料的内在精神,使材料由承担内容的载体转变为既是承载体又是表现主体。漆画家和其他艺术家的区分也日趋模糊,比如旅德艺术家苏笑柏近年来使用大漆在麻布、板面、青瓦等载体上的艺术创作,有绘画特征和材料表现特征,又具有装置艺术特征,界限十分模糊,画家参展和出版的归属也只能按他过去油画家的身份去划分。而漆画家程向君的漆画作品以大漆为媒介,大量使用了麻布、图片、纸张等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结合,采用刮擦、拼贴、堆砌、压印的综合技法,材料的个性表现特征十分明显,既是内容承载体,又成为艺术表现主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质的选用,绘画技巧、工具和艺术风格逐渐改变。这些年来,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漆画创作提供了广阔之路,漆画的技术手法、材料与制作程序将更加丰富多样。随着漆画表现形式的日趋多样,注重材料语言的运用,在创作中“从材料角度构思”变得极为重要,它要求艺术家具有材料意识,善于发现材质美,体现和利用材质美,融艺术想象与材料表现为一体。而面对现有的漆画材料,我们要去把握和挖掘;面对没有被利用的新材料,我们应该去尝试;面对司空见惯的材料,我们也可以通过打破重组,使之成为新的材料,产生新的精神。不再拘泥于传统漆画技法所要求的按部就班的严谨程序,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进行漆材料各种组合的可能性尝试,体现漆材料的材质美,让精神穿透材料,使漆材料具有自身的生命力量感。尝试着从关注材料技法到感知材料的精神内涵,最终呈现材料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观念价值,将成为漆画创作新的切入点。

四、展望

艺术的发展始终是动态的,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自由和创新才是艺术的主诣精神。古老的传统漆艺因其特殊的工艺材料属性而更具有兼容精神,从惯常涉及的有形创作方式中脱离出来,打破造型与色彩的束缚,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介入。同时也把材料从单纯作为画面载体提升到深化艺术语言的主体地位,演绎材质本身蕴含的内在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必然方向之一。漆树分泌的神奇液体孕育了无比辉煌的中国漆文化,而走向综合材料表现领域的中国现代漆画,因材料本身蕴含的艺术生命力的觉醒,必将焕发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