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0 02:44:47

导语:在企业人员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人员管理论文:浅谈加强企业人员的管理论文

任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三大资本:财力、物力、人力。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 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浅谈加强企业人员管理。

首先,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优劣之间的竞争。其次, “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用人机制,没有制定好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要想实现企业最终的目标和证明自我价值都是不现实的。

人员管理战略必须以企业管理战略为指导,企业管理是制定人员管理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此外,人员管理战略是企业管理职能战略之一也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营管理战略的实现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支持作用。同时又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员管理战略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战略、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等所有企业职能的确定和施行都有着驻足轻重的作用。

人员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1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激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是在组织环境中激发、指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或工作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无论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着名潜能学研究专家安东尼·罗宾就曾指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手段、怎样去激发这种潜能。

实行以“人格”为本的人员管理,无疑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学者曾通过调查发现,人格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占了20%到30%之间。而近来的学者在用预测人格观点的确实性等方法来研究人格对激励的影响时,对结果进行分析,也发现人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激励的效果。以“人格”为本的关键在于对员工人格的尊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从而激起更大的热情、干劲倍增。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建筑施工人员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缺乏财务管理体制的实施细则以及恰当的实施方法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探求具体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因而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准确性,或者财务管理活动与国家制定的与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相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增添财务管理的方法,因而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涵盖的内容不足,不利于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良好的管理。另外,企业在对国家指定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时候,由于企业和国家所处的角度不同,因而导致企业制定了错误的财务管理的实施细则,使得财务管理活动无法满足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的要求,容易引发企业与国家税务机关的冲突。在实施财务管理活动时,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因而缺乏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方法。

(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财务管理人员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人员,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一个知识完备、人数精简、较高工作效率的财务管理队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人员层次多、数量大、工作效率比较低的现象。除此之外,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其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有权无责,部分人有责无权,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而且有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等现象,这些都会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企业工作的效率。

(四)财务控制力度比较薄弱

如今,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力度比较薄弱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施工企业对应收账款未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于赊账单位也未进行严格的考察,从而出现了坏账、呆账的现象,导致一些应收账款不能得到及时的回收。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存货金额远远超过了成本的数倍,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对现金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现金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管理。

二、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的实施细则与实施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恰当的管理,必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中寻找财务管理的方法,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与国家的要求相一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是面向所有的企业,企业要想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财务管理,就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增添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法。另外,企业还要对国家制定的与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正确的解释,从而利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来满足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于实施方法,建筑施工企业要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采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方法。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已经成为了财务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主要实施者,所以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员工关注经济动态的意识。同时还要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聘请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计划、管理以及核算体系。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奖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并根据市场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调整,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财务管理、预算和监督方案,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将企业财务管理落实到施工之中。完善的监督力度还可以有效的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促进他们更好的从事自己的工作。

(四)加强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力度

合理的企业财务控制力度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并影响着管理人员对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完善企业的用人制度、法律制度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加强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力度,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能促进财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余部门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泽单位: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县级供电企业人员绩效管理论文

1县级供电企业人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很多县级供电单位没有精准的了解绩效考核的关键影响,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提升单位业务以及经济利益上,忽略了绩效考核。很多县级供电单位的干部阶层忽视绩效考核的工作,导致职员没有目标性,没有动力,进而对供电单位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2缺乏完整的体系和统一标准绩效考核,一定要有相应的对照物,就是考核规范。相对来讲,县级电力单位工作量重,子公司以及机构多,缺少相对健全统一的考核体系,许多子公司或机构都有自身的考核模式,出现了多种考核机制共存的情况。由于系统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考核规范,职员和其他机构相对比,易对考核成果出现误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绩效考核水准。因为规范不一致,易出现混乱,如果表达不清楚或者把不相干的数据用在考核中,有失公平,相关的考核成果也肯定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1.3缺乏合理的定位定位对一个单位来讲十分关键,电力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中,一定要进行一个精准的定位,这样才可以确保考核作业的顺利开展。很多县级供电单位对自身认识不足,在进行定位时存在偏差,对考核要面对的目标欠缺十足的考虑,这样,肯定会对考核方式的选取产生影响,定位不明确,对考核成果和单位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1.4内容不合理电力单位有许多机构,各自的责任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进行考核时,其内容和规范存在差异,但是在实际操做中,考核缺少目的性,每个职位的内容以及标准都差不多,使考核成果的精准性以及客观性下降,职员很难掌握全部信息,长久以来,肯定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还有,考核内容缺少整体性,经常会发生一概而论的状况,只关注任期与职位的作业目标,而忽略了别的部分。

2县级供电企业人员绩效管理措施

2.1正确认识绩效考核首要应使县级供电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认识到绩效考核的作用以及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并将绩效考核的各项内容公开化、透明化,有些企业对绩效考核认识不清,以为绩效考核会对企业和员工之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强化全体员工业绩考核的同时,还应对其有个正确认识,明确业绩考核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双方的互赢。

2.2将考核内容、方法合理化从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可知,绩效考核在内容和模式上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急需健全。例如在考核中,要按照详细的职位要求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或者考核,要确保考核的可信程度以及主观性,让职员性能和职位需求相符合。并且,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考核,确保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不能够一概而论。一定要综合真实状况,使用和考核内容相符合的考核模式,且模式不能太简单,要具有灵敏性,按照持续变动的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2.3正确选择考核方式,保证考核的公正客观首先对企业中的业绩考核和素质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由于业绩在成果显示上较为直接客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考核周期上可以确定为一到两个月;而对于员工的素质考核,因为无法量化,也无法获得直观的数据结果,只有通过长期的考核才能对结果进行确定,因此属于长期的考核项目,在周期上可以用年来做单位;其次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实现领导评分、上下结合、同级互评以及部门自评的方式,然后结合这些评价内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相关系数进行考虑,最终取得总体评价,这样所得出的评价才是最为公正、客观和准确的。

2.4加强工作分析因为对考评作业没有健全的解析,经常致使单位考核规范不一致,目标不准确,操做过程没有标准化等问题。在考核前,单位对职员的实际作业状况或者商品的输出本质并没有健全的了解,在拟定考核规范时,一般是借鉴或者照搬,所以很难准确的输出。因此在拟定规范之前,要深入单位,搞好实际考察,深入了解县级电力单位的运转情况和职员的作业性能,以此作为根据,拟定出和单位相符合的评定机制。

2.5考核中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在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考核主体的确定,可以设立专门的考核机构,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企业绩效考核的领导,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供电企业可以考虑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以及职工代表所组成,对企业中的考核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审核和抽查,对被评议的单位以及员工的申诉进行接待,从而实现对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

2.6完善配套规章制度考核及考核制度本身都有无法完全克服的局限性,单靠绩效考核及考核制度自身是无法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为了保证考核客观公正性,必须建立与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其他一些规章制度,如建立涵盖全面、要求准确的岗位责任制,使评议有章可循;制定长远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企业文化,使素质考核有其长远目标可循,制定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准作业规范等等。

2.7不断完善考评模式对于绩效的绩效考评方式,有很多相关探索,普遍运用的考评方式牵扯到业绩、技术能力、态度和工作强度等要素。如果业绩目标主要关联到作业进度和品质,各个机构要在业绩上有很好的表现;具有职责感、纪律性;技术能力主要指业务、沟通和思想才干等;工作强度是指分派作业量的饱和状况和作业条件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单位职员绩效管理的用途越来越明显,对县级供电单位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而搞好绩效管理,普遍使用的措施是完善绩效考核,经过绩效考核,调节作业者的主动性,提高作业成效,进而推动供电单位的发展。

作者:高霞单位:国网翼城县供电公司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人员培训工商管理论文

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参加工商管理培训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有的企业非常重视,但整体来看,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仍存在问题。

1.企业不够重视

企业要树立不断进取的思想观念,不能只重视企业的生产速度,同时还要重视企业先进管理,重视制约企业发展的质量因素,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了企业管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较快,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新思想、新意识,也要紧跟时展步伐,加快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培训也要进一步加强。

2.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目前,企业虽然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认可度提高,但中小企业师资力量仍不足,因此达不到工商管理培训效果,或者效果甚微。需要成立专门的掌握先进工商管理知识水平的培训机构,并使工商管理培训知识与世界接轨,使企业员工达到世界先进管理水平。

3.培训形式有待改善

要改革传统的培训模式,探索新时期的新的培训方法,使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真正为企业发展发挥好作用,真正能指导企业管理工作实际。

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

目前,企业管理已逐步进入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时期,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新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适应当代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2.参加学术交流

应组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学会,参加企业工商管理专题知识讲座,参观学习,研讨等活动,还可以进行专著编写,翻译外文,交流各种信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3.参加继续教育

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企业工商管理人员改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参加自学考试、高等院校深造、假期函授培训、集中脱产基本技能培训等。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较快,要想与时俱进,防止知识老化,提高自身素质,就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较快,为了适应信息、网络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使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具有创新意识能力和竞争意识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充实,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张萌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会计人员素质企业管理论文

一、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1.部分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觉得只要按时完成、报送出财务报表就是完美的完成了工作,会计信息的来源是否符合准则、信息是否真实,不重要。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了解的很少、很片面,因为他们几乎都有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也就认识不到会计工作最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所得到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更可恶的是在企业中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会计人员,都存在做假账的现象,以显示其成绩大或者以此来偷税、漏税,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有些会计人员能力不够,职业道德浅薄,做的财务报表不够强悍,实际应用性相当不强。有些会计人员为了讨好“喜欢”政绩的上级,稍微诱惑一下,有的甚至不用诱惑,就把领导喜欢的东西做得相当漂亮。从而,万劫不复。

2.会计软件问题严重。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企业购买的软件只能在自身的平台上运作,不能与其他企业的软件相关联,更不能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再一个,会计软件由于自身的限制,不能够与本单位已有的软件相交融,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格格不入,不能让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根据需求实现共享。这些问题都使得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加强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1.优化会计指标体系,提高会计对内服务的能力。会计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是企业决策的基础,更是重要保障。因此,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会计部门就不仅要进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报送,还要通过各种会计指标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以及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真实、完整、及时的呈现出来,让使用者快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看出相关问题,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会计指标,它随着制度及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使会计数据所反映的的内容能够跟得上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提高会计分析制度,让会计真正成为领导决策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组织各种各样的相关培训让在岗的会计人员去参加,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知识,建立一支业务精、知识面广、素质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同时,加强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的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并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成为坚持原则、严谨求实、保守保密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者。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激励机制,维护会计工作和会计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使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能有效发挥。

3.建立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提高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针对我国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尽快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会计软件市场,建立会计软件的统一标准。拥有统一标准的会计软件,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共享,也可以加强自身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让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使会计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及发展,让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能够高质快速的完成财务报表,而且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出谋划策。这样,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发挥。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将源源不断的出现,找出、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及责任。因此,不管将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遇到怎样的问题,会计人员都要紧要的创造条件去解决,让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阙佳旖 单位:南开大学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论文

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尊老爱幼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尊敬老人更是重中之重的首要,很多老年人可谓是从年轻时代就呕心沥血投身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来,一直勤勤恳恳直到白发苍苍,对社会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退休的工作人员更是值得我们尊敬。最近这几年随着城镇人口得相对增多,老龄化的不断提前,使得我国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很多单位和企业都在进一步的改革退休年龄的问题,进而使得退休老人的档案和一些列的服务业渐渐被忽略,得不到随着他们的退休他们的档案和服务也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当我们一味的呵护祖国的希望,未来的花朵的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退休人员,他们都曾经为为国家的经济的建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是党和国家的一支不容忽视的专业力量更是国家的“国宝”,因此,这期间以企业的退休人员最为突出,他们档案的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更是十分值得我们是重视的。

二、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进入21世纪后直线上升,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人身权益保障、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时期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一)管理制度有待一定的完善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但是仍有部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不完善,存在一些弊端和有待处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档案标准不够统一,档案管理发展不够平衡,细节事项规定不够明确等等,而且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状况与不发达地区的成鲜明的对比,而一些小县城、农村和落后地区对于社保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更是微乎极微,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这种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管理、社保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交接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由于管理交接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在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时处理比较混乱,甚至有些企业随便录用一些社会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些非专业人员甚至对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等很多问题都根本不了解,以致形成档案随意堆放,无法分类整理、材料残缺不齐等等的现象出现。更严重者甚至导致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混乱问题而造成许多民事诉讼案件的发生。

(三)意识比较淡薄

企业把更多的经历投放在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方面,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人事档案只是企业与员工雇佣关系的材料,对于退休人员不会耗费精力去管理,或者只是应付管理。而退休人员由于对自身权益不够了解,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把人事档案同自身利益关联,不了解它的价值,没有对企业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三、新时期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完善性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体制

现代企业应建立一个专门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构部门,要想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进行,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制,专门负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二)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目录以及档案检索

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现代档案管理的重点行动目标,现代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应该一改以往传统的手动记录管理的模式,应该建立健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断提高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程度,以统一的文字、图形等方式将退休人员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更为严格的统一管理,直接输入近电脑系统中,逐渐形成一个标准、规范、严格的系统管理模式、输入到电脑中保存应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退休人员档案利用效率。

(三)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措施

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过程中,现代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退休人员的管理情况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退休人员管理制度,同时应以一定的技术管理控制,进而使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起到一定的有效性,应时时遵循归类处理原则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对于社会化管理而言,企业及相关经办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四、现阶段企业退休人员档案信息话建设分析

首先,严格接程序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电子档案,以方便档案的查阅、管理,尽量做到当天接收,当天录入整理完毕,当天上架可查。建立电子档案时要求本着服务查询的原则,按扫描要件整理排序,结合对外服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适时增减扫描内容,尽量减少调档,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利用率。其次,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整理好的数据备份以及档案盘点,对于重要的移交表、协议书等资料一定要进行专门装订存放,并对录入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保存和备份。以此保证基础数据安全。为规范库房管理,还要定期对库存档案进行盘点检查,做到无误差。最后,依据电子档案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一律严格管理,设定一定的查看权限,没有权限的人员不得随意查看有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以及发放、生存认证、医疗等等有关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库,应有专门隔绝外网的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总而言之,企业中的退休人员,曾经都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为企业的发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对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尚不完善,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这为企业退休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生活上的阻碍。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到这个问题,将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事业当作目前的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

作者:周立国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电力企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外来人员频繁发生事故的原因总结

在电力检修及施工作业中,以致于电力施工单位与外来施工单位,往往过分注重员工的身体素质,要求其能够吃苦耐劳,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文化素养,要求较低,以致于经常出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久而久之成为了行业中的固定的模式,极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2降低事故发生的措施

电力企业在电站或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应构建以电力建设单位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将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加强外来人员的安全监督力度,发包方对于分包单位有着监督安全和指导工作的责任,应对外来人员的施工组织及技术、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电力工程事故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工期的流失,相关因素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应对工程中可能遇见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在施工现场应加强检查,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是否制定相关作业指导书,是否及时对外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且注意交底内容与实际是否一致,外来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外来施工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分工是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相关规定中需要进行监护的作业,监护人员是否安排到位;外来人员是否遵守相关安全纪律,相关设备是否合格;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安装规定架设;危险施工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护;外来人员是否在正式员工的带领下作业等。外来人员及所属分包单位都根据相关规定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台账。分包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工程进度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3致力于制度化、规范化及法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建立

3.1采取合理的手段,依法对外包工程进行管理

主要可通过对外来人员的工作资质的审查;对外来人员实行考核试用期制度;将外来人员的施工进行动态监管;采用优质作业奖励制度,惩处违规作业。

3.2总结经验,加强制度化的管理

在多次的建设工作中,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总结,不断累积相关经验,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的责任强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以人为本的外包工程管理。加强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防范于未然,杜绝事故的发生。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在工作现场进行,且应保证双方交底清楚,杜绝走过场的不负责现象;二是对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若外来人员素质较差,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行为盲目随意,使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加大,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再培训之后方能上岗;三是将外部项目的工作时间及外来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控制,若外来人员在工作中作业时间随意调整,使相关的安全监控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四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特别对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应做好全程监控,及时将相关问题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五是制定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安全考核是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与查处违章的工作,也是有效对外包工程及外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因此,安全考核不仅要对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也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激励效果,使电力企业外来人员的管理体系跟为完善,为管理环节的顺畅提供扎实的工作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难以彻底实施工作。从目前来看,外来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的力度是有限的,因此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外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对电力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事故发生原因采取对策,合理使用相关的监督手段进行工程的监督,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及法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本文作者:韩玉欣工作单位:国网山东阳谷县供电公司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论文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利用电脑网络、定期例会、各种书面材料等形式,及时传递财务、会计系统运行中的有关信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六)人员管理:

1、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2、集团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财务主管、集团会计主管、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3、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4、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可按核算业务量向基层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5、财务、会计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不设固定交流期限。

6、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由集团财会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有选择性地外部培训、定期的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7、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并综合被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集团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参考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8、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业务监督:结合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八)总结:

这种改进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了财会人员对企业的服务,通过服务强化监督。会计核算机构与核算主体之间是一种的对等契约关系,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支付费用,彼此相对独立,在集团内部管理、考核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有效的相互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分类和分层,将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融入企业并定位于中高级管理层面,解决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出路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进一步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

企业集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把财会人员管好了,财务管理搞好了,仅仅使得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显得真实可靠和管理所需的部分基础工作有人落实,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已经很高。如果不考虑企业外在的监督和推动因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还得依靠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各个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企业集团必须不断调整并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以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管理模式管理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人才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现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具体措施,着力于前睹性地发掘羞藏在专1技术人员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新风尚的形成,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辉煌的成就。但近年来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苗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终身制”后,虚套上了“美丽的光环”,躺在功劳之上,不思进取;有的只图索取不讲奉献;有的学历与业绩贡献成反比等应引起注意,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

(一)科技管理水平与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科技管理水平与专业技术水平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技管理水平是指担负一定行政领导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科技管理中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专业技术向题的水平。科技管理人员在人员工作中一般都能运用到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方法。科技管理方法是专业技术方法之一。科技管理水平属于专业技术水平的范畴。

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在中因能运用专业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了一、二个生产实践中的专业技术难题,工作较为突出,从爱护和发挥他们的才能出发,把他们提拔到科技管理岗位上,由于其本人还不具备领导一班人去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没法在管理水平上有所发展,只顾自己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或者因某些行政的事事务务反而耽误了对专业技术难题的攻关,形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管理水平与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二)“德”与“才”严重脱节

邓小平同志认为:所谓人才,就是德与才的统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的统一。对于“德”,即政治思想素质间题,业务工作能力强,不等于政治思想好,但政治思想好一定要技术业务工作能力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红。红与专的关系,实质就是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对在实际工作中达不到辞退条件,而素质能力较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或违反工作纪律,领导和群众都不满意;或政绩平平,缺乏职业道德和修养;只图索取不讲奉献;资历与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不能划等号的专业技术人员,把他请下领导岗位后,这小部分人放不下架子,没能认真在思想政治上、素质上找差距,而是产生消极怠工情绪,起反作用,这部分人具有“才”,但不具备“德”。造成德与才严重脱节。

(三)学历、能力水平与业绩贡献未能有机结合

学历是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学识水平的标志,但学历并不等于实际工作能力。有的大中专毕业生几番苦苦补考后取得了学历,不但专业知识未真正达到最高要求,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无从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不用说实际工作能力。这部分人工作水平较低、业绩平庸,甚至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空挂专业技术职务的衔,工作能力有限,不能独立处理问题和完成所担任的工作。他们在取得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后,打击了另一部分学历层次低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产生不良情绪,会使专业技术职务失去应有的光彩和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有个别被聘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其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不一定就比得上没有专业技术职务或比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低的强。事实上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坏风气。如今,我们根据各企业的管理层次设定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位,不应让平庸者占了专业技术职位。

二、改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注重素质育人才

同志提出:“领域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们认为专业技术干部也要讲政治。在迎接新历史时期,专业技术干部的前程任重道远,时代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坚持不懈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虽说专业技术资格是“终身制”的,但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把优胜劣汰方法引人人才培养和使用中来,把铁交椅搬走,换成活交椅,把专业技术职务时刻置于动态管理中(不聘或低聘),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专业技术人员有一种紧迫感、压力感、危机感,并在评聘分开中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国有企业实行对专业技术人员或科技管理干部“让”和“下”了,有效地强化了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责任心,通过做过细的政治思想工作,让这些从科技管理岗位退下来的同志放下思想包袱,专心搞专业技术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安心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使学历、资历与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能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又红又专。

2.评聘分开,以真才实干用人才

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引人竞争机制,一定要评聘分开,要对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聘任实行职数控制。职数控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生产和管理的需要便可,不能滥没。在职数限定的范围内,掌握以下评聘原则: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与从事的专业岗位不对上口时不聘;②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对薄弱的不聘;③工作业绩不突出的不聘;④对已聘人员在工作中群众意见较多的不聘;⑤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处分的不聘;⑥工作失职或发生生产事故,造成损失的不聘。严把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关,把德、能、勤、绩以及其他考核内容量化细分。

3.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人才

资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虽资历不深,但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较强,业绩贡献突出。我们要打破常规选人才。

(1)一要打破求全的形而上学思想,坚持重其所长、重实绩、重潜力、不求全、不听邪、不看一时一事的原则选人才。对那些学历虽不高,然而通过刻苦自学和实际工作的锻炼,较好地掌握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具有真才实学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使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干、得民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同时要树立培养和造就成熟而健康的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格观念。专业技术人员不但要有善于用科技抓经济、管经济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富有开拓性、应变性和科学性地运用客观规律去驾驭经济市场的人来搞科技管理工作。

(2)二要打破“年轻易傲”的片面思想,坚持重实绩。邓小平同志在谈到起用年轻人时指出:“一般人认为年轻人骄傲,这个并不完全是坏事,越有能力,越有自信。真是有点骄傲放在适当的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①由于我国还存在着人才顾忌超群起飞,社会排斥超群人才的消极思想,针对这种世俗观念,我们要坚持栋梁方正位,只要是棵好苗子就重育,只要是人才就重用,让消极思想没有市场传播,让奋发成才成为企业风尚。按照邓小平思想坚持看实绩、看表现、看创新思想,大胆启用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实践证明,年轻人是有能力的,是大有作为的。

4.活化管理,广开贤路出其才

人才难得,而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我们要爱护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专业技术人才各尽其才,允许人才朝着有利于发挥和发展的方向流动。(1)广开流动之路。通过公开招聘缺员岗位,让有贤之士自荐报考,合格录取聘任,使专业技术人员在车间之间、技术岗位之间、管理和技术岗位之间、党政之间流动。让专业技术人才越流越精,干部越用越活,为一批一专多能多向平衡发展的干部队伍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几年来,国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多人实行了岗位之间的调换。(2)广开锻炼之路,让专业技术人员向多方面锻炼发展:一是一线锻炼。新人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都要分配到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期满后,要通过专业技术专项题的论文答辩,由企业初次评定职称领导小组进行评审,听其是否能把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论文答辩不合格者,延期转正定级和评定职称。如国家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实习期满后,可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为助理工程师,企业实行对工作积极的毕业生,可按期转正,但对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达不到要求者不给予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这样做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重在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贡献。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引人竞争机制,使专业人员有危机感。二是专题锻炼。把某单项工作或某项阶段性工作交给某个培养苗子去管理、去负责、去完成,在实践中磨炼才干,给他们提供成才的空间,给他们压担子。

5.效益挂钩,多种方式激励人才

人才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石,没有人才,什么宏伟目标都不可能获得预期效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党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思想,给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识才、爱才、育才、用才指明了正确方向。国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腾飞的技术保障,我们对专业技术人员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一些其他方面的奖励措施,如将聘任后的专业技术职务与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和奖金挂钩,实行住房分配、收人分配一条龙的倾斜政策措施来解决人才成长的生活之优、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物质待遇,可以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宽心、更顺心。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论文

近年来,各地纷纷组建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有由原行政管理部门改制而成的松散型企业集团,也有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体系,还有以业务为纽带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的关联企业联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企业集团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也将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业务范围的变化,面对崭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了的经营规模、陌生的产品和市场,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也必须相应改变。采用什么组织形式、如何实现有效控制、怎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往往是集团管理层首先要解决的。

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正是由于财会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的总部,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财务会计人员身上,期望通过对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条强化管理和增加监督力度的途径。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

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利用电脑网络、定期例会、各种书面材料等形式,及时传递财务、会计系统运行中的有关信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六)人员管理:

1、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2、集团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财务主管、集团会计主管、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3、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4、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可按核算业务量向基层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5、财务、会计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不设固定交流期限。

6、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由集团财会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有选择性地外部培训、定期的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7、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并综合被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集团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参考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8、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业务监督:结合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八)总结:

这种改进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了财会人员对企业的服务,通过服务强化监督。会计核算机构与核算主体之间是一种的对等契约关系,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支付费用,彼此相对独立,在集团内部管理、考核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有效的相互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分类和分层,将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融入企业并定位于中高级管理层面,解决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出路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进一步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

企业集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把财会人员管好了,财务管理搞好了,仅仅使得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显得真实可靠和管理所需的部分基础工作有人落实,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已经很高。如果不考虑企业外在的监督和推动因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还得依靠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各个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企业集团必须不断调整并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以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财会人员管理论文

近年来,各地纷纷组建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有由原行政管理部门改制而成的松散型企业集团,也有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体系,还有以业务为纽带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的关联企业联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企业集团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也将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业务范围的变化,面对崭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了的经营规模、陌生的产品和市场,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也必须相应改变。采用什么组织形式、如何实现有效控制、怎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往往是集团管理层首先要解决的。

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正是由于财会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的总部,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财务会计人员身上,期望通过对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条强化管理和增加监督力度的途径。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

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利用电脑网络、定期例会、各种书面材料等形式,及时传递财务、会计系统运行中的有关信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六)人员管理:

1、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2、集团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财务主管、集团会计主管、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3、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4、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可按核算业务量向基层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5、财务、会计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不设固定交流期限。

6、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由集团财会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有选择性地外部培训、定期的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7、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并综合被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集团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参考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8、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业务监督:结合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八)总结:

这种改进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了财会人员对企业的服务,通过服务强化监督。会计核算机构与核算主体之间是一种的对等契约关系,一方提供服务,一方支付费用,彼此相对独立,在集团内部管理、考核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有效的相互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分类和分层,将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融入企业并定位于中高级管理层面,解决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出路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进一步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

企业集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把财会人员管好了,财务管理搞好了,仅仅使得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显得真实可靠和管理所需的部分基础工作有人落实,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已经很高。如果不考虑企业外在的监督和推动因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还得依靠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各个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企业集团必须不断调整并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以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建筑企业预算人员管理论文

1、压力管理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英国、荷兰等国每年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北美地区因压力所付出的代价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占全部职业病索赔的比例,由1980年的5%,上升到1990年的15%.根据美国压力协会的估计,美国的工作组中由于压力问题造成的员工缺勤、离职、旷工、劳动生产率下降、高血压、心脏病的医疗和经济索赔,以及人员替换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年均为2000~3000亿美元;这为工作压力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500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1].

预算人员在企业投标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成功地报价不仅能为企业带来项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使预算人员成了最容易产生压力的人群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是有利的,而过多的压力则影响着个人的工作表现。因此,适当的压力管理不仅对于预算人员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也对其准确的主观判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压力管理不仅与个人的压力应对行为有关,而且与企业所给与的支持程度有关。

本文通过预算人员及参与者的研究,分析了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以及压力水平的差异。组织压力管理是一种应用在工作情景中的哲学,用来激励个体和组织以减轻压力产生的副作用[2].它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潜在压力源并为员工提供自我压力管理培训来实现。压力水平的优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里状况[3].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帮助个体克服畏惧和防止任何紧张心理。组织压力管理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压力出现前改变潜在的压力现状,当压力产生时减少压力产生的副作用和管理压力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应地,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成3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不同的阶段,压力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4].在初级水平阶段,要采取措施调整或者减少工作压力源对个体的消极影响。通过实现个人和环境的适应来优化压力水平、行为和满意度。在二级水平阶段,主要是集中在压力管理上。它使员工扩展身心技能,从而增加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在二级水平阶段,要对个人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有益调整采取激励措施。在三级水平阶段,组织要对那些因压力而遭受到严重健康影响的个体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这一阶段的压力管理是采取介入方式,如实施员工援助计划和咨询服务。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使组织和员工双方受益。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压力的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

2、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是为在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提供的咨询服务,它对于员工的情感、心理和生理健康至关重要,是工作满意的源泉[5].它帮助员工重新认识压力状态下的损害,同时,通过让他们感到会有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来增强自身应对环境能力的信心。来自同事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和有利于缓解压力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决策过程。

由于员工在组织中的需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方面,组织支持相应的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体系,这两种支持对于员工处理角色和人际需求非常重要。认识到组织和个体的这些正式和非正式方面,可以为组织生活中的需求管理提供可选择的补充方式。

(1)正式支持体系包括信息、设施、评估和情感支持,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正式支持并通过在公司应用的实效性来衡量,它包括3个主要的类别:情感支持,职业发展和报酬体系。情感支持通过三项指标来衡量,即“娱乐活动”、“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计划”。职业发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个人发展计划”、“深造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来衡量。报酬体系通过“加班费”和“医疗保险”两项来衡量。

(2)非正式支持包括来自工作场所同事的支持,它应该是组织正式支持的补充。通过调查者对同事和上级支持的程度来衡量来自组织非正式支持的效度。组织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两项。

3、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预算参与人员,包括预算员、计划员、工程师、项目经理、采购员、项目经理和主管进行了调查。共有73名被调查者填写了问卷。为了比较预算人员和其他参与者的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差别,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预算人员和其它预算参与者统计。研究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支持、压力及压力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组织支持对压力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正式支持来说,非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的相关程度较强,即非正式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另一方面,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之间有微弱的负向相关关系,说明正式支持对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影响不大。对预算人员而言,“同事支持”和压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其它预算参与者组中,只有“职业支持”对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相比较正式支持而言,组织所提供的非正式支持更能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

(2)组织支持对压力源的影响。同正式支持相比,非正式支持对于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更加有效。那些得到“上级支持”和“同事支持”的预算人员,很少会感到“工作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主性”以及“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能够从上级和同事那里得到关于他们工作的建议、指导和帮助。由于有上级的大力支持,并被给予充分的信任,因此工作中的不安全感就会减少。然而,对于A型行为,上级支持越多,他们受到的压力越大,这是由A型性格的特点决定的。A型行为较容易冲动、富有竞争性的,总是使自己处于忙碌状态,并总是急于解决问题。因此,当上级支持提供给他们时,他们会觉得有更多的责任,压力也随之变大。对于正式支持,公司的“情感支持”能使预算人员放松,让他们的压力得到释放。至于其它参与者,只有非正式支持对大多数压力源有影响,包括组织压力源、任务压力源和个人(人际)压力源。假如职员能够从组织得到足够支持,很少会发生缺乏自主性、缺乏反馈、工作与家庭冲突、工作负荷轻和较差的工作安全感的情况等。不过,正式支持似乎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这与预算人员组的情况有显著差异。

(3)产民预算员及参考者的压力水平。不同职业的人所感受的压力水平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通常比预算队伍中的其它参与者要大。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引起的。预算人员是决定工程报价的关键人员,而其它参与者是为促进预算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持。为提供准确的评估,预算人员需要完成所有的细节工作,因此也承受更大的压力。

对两组成员来说,由于他们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条件的不同,压力的来源是不尽相同的(Gmelch,1982)。预算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不公平的待遇”、“缺乏反馈”和“缺乏自主性”。其它压力源中,只有“工作与家庭冲突”使预算人员产生压力。但是,对于其它参与者来说,在预算过程中没有压力源与压力有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样的压力源条件下,预算人员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存在,而非预算人员则不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4、建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承受更多的压力。换句话说,当有压力源时,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更加敏感,更容易遭遇压力。二是组织支持能够减少压力源。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越少。三是组织支持,尤其是“非正式支持”能够有效减少压力。

根据上述结论,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压力过程中,表示不同的阶段。

(1)组织应当努力控制压力源以防止转化为压力。本研究发现,对于两个组来说,组织支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支持都能够减少压力源。情感支持,例如娱乐活动、职业或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对预算人员的工作不安全感和反馈缺乏有影响,但是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因此,更多的感情支持应当提供给预算人员。至于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都能够有效减少两组的压力源。同事支持要求组织创造一种员工相互帮助的友好氛围。上级支持是指预算人员和他们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尝试与下属交流,例如,对于下属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当下属工作出色时给予赏识。然而,对于A型人,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就会越扩展。此时,组织应当给予他们完成工作的足够自由,因为他们通常会让自己承担尽量大的责任,即他们能够控制自己来做好工作。

(2)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在压力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对预算人员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故它应当更加重视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当预算人员不可避免的产生压力时,组织就面临减少他们压力感的问题。组织的非正式支持是减少压力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组织采取的主要步骤是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为上级支持提供各种渠道。对于其它参与者,只有职业发展与压力有关,这表明当为他们提供的职业发展时,他们的压力就会少,换句话说,当职业支持很少时,他们可能会有压力。为其它参与者提供全面的预算技能培训、个人发展培训、进修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能够使他们觉得压力小。

(3)组织应当把重点放到压力管理上而不是为了减少压力源。当压力转化为对个体的伤害时,组织应当为他们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在这一压力水平的管理上可以采取介入方式,如员工帮助计划和工作场所咨询。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使组织和员工都受益。

从根本上来说,建立从减少压力源到压力管理的整个系统对于建筑企业至关重要,员工和组织两者都将从中受益。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对建筑企业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研究

1、压力管理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英国、荷兰等国每年因工作压力造成的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北美地区因压力所付出的代价每年超过 2 000 亿美元。1993 年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因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占全部职业病索赔的比例,由 1980年的 5%,上升到 1990 年的 15%.根据美国压力协会的估计,美国的工作组中由于压力问题造成的员工缺勤、离职、旷工、劳动生产率下降、高血压、心脏病的医疗和经济索赔,以及人员替换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年均为 2 000~3 000 亿美元;这为工作压力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这一数字超过了美国 500 家大公司税后利润的 5 倍[1].

预算人员在企业投标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成功地报价不仅能为企业带来项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使预算人员成了最容易产生压力的人群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是有利的,而过多的压力则影响着个人的工作表现。因此,适当的压力管理不仅对于预算人员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也对其准确的主观判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压力管理不仅与个人的压力应对行为有关,而且与企业所给与的支持程度有关。

本文通过预算人员及参与者的研究,分析了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以及压力水平的差异。组织压力管理是一种应用在工作情景中的哲学,用来激励个体和组织以减轻压力产生的副作用[2].它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潜在压力源并为员工提供自我压力管理培训来实现。压力水平的优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里状况[3].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帮助个体克服畏惧和防止任何紧张心理。组织压力管理大致上可以分为 3 个阶段:在压力出现前改变潜在的压力现状,当压力产生时减少压力产生的副作用和管理压力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应地,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成 3 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不同的阶段,压力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4].在初级水平阶段,要采取措施调整或者减少工作压力源对个体的消极影响。通过实现个人和环境的适应来优化压力水平、行为和满意度。在二级水平阶段,主要是集中在压力管理上。它使员工扩展身心技能,从而增加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在二级水平阶段,要对个人压力和应对方式进行有益调整采取激励措施。在三级水平阶段,组织要对那些因压力而遭受到严重健康影响的个体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这一阶段的压力管理是采取介入方式,如实施员工援助计划和咨询服务。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状况,使组织和员工双方受益。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对压力的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

2、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是为在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提供的咨询服务,它对于员工的情感、心理和生理健康至关重要,是工作满意的源泉[5].它帮助员工重新认识压力状态下的损害,同时,通过让他们感到会有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来增强自身应对环境能力的信心。来自同事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和有利于缓解压力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决策过程。

由于员工在组织中的需求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方面,组织支持相应的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体系,这两种支持对于员工处理角色和人际需求非常重要。认识到组织和个体的这些正式和非正式方面,可以为组织生活中的需求管理提供可选择的补充方式。

(1)正式支持体系包括信息、设施、评估和情感支持,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正式支持并通过在公司应用的实效性来衡量,它包括 3 个主要的类别:情感支持,职业发展和报酬体系。情感支持通过三项指标来衡量,即“娱乐活动”、“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计划”。职业发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个人发展计划”、“深造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来衡量。报酬体系通过“加班费”和 “医疗保险”两项来衡量。

(2)非正式支持包括来自工作场所同事的支持,它应该是组织正式支持的补充。通过调查者对同事和上级支持的程度来衡量来自组织非正式支持的效度。组织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两项。

3、组织支持、压力和压力源泉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预算参与人员,包括预算员、计划员、工程师、项目经理、采购员、项目经理和主管进行了调查。共有 73 名被调查者填写了问卷。为了比较预算人员和其他参与者的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差别,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预算人员和其它预算参与者统计。研究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支持、压力及压力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组织支持对压力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正式支持来说,非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的相关程度较强,即非正式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另一方面,正式支持与压力水平之间有微弱的负向相关关系,说明正式支持对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影响不大。对预算人员而言,“同事支持”和压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其它预算参与者组中,只有“职业支持”对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因此,相比较正式支持而言,组织所提供的非正式支持更能减少预算人员的压力。

(2)组织支持对压力源的影响。同正式支持相比,非正式支持对于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更加有效。那些得到“上级支持”和“同事支持”的预算人员,很少会感到“工作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主性”以及“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能够从上级和同事那里得到关于他们工作的建议、指导和帮助。由于有上级的大力支持,并被给予充分的信任,因此工作中的不安全感就会减少。然而,对于

A 型行为,上级支持越多,他们受到的压力越大,这是由 A 型性格的特点决定的。A 型行为较容易冲动、富有竞争性的,总是使自己处于忙碌状态,并总是急于解决问题。因此,当上级支持提供给他们时,他们会觉得有更多的责任,压力也随之变大。对于正式支持,公司的“情感支持”能使预算人员放松,让他们的压力得到释放。至于其它参与者,只有非正式支持对大多数压力源有影响,包括组织压力源、任务压力源和个人(人际)压力源。假如职员能够从组织得到足够支持,很少会发生缺乏自主性、缺乏反馈、工作与家庭冲突、工作负荷轻和较差的工作安全感的情况等。不过,正式支持似乎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这与预算人员组的情况有显着差异。

(3)产民预算员及参考者的压力水平。不同职业的人所感受的压力水平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预算人员的压力水平通常比预算队伍中的其它参与者要大。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引起的。预算人员是决定工程报价的关键人员,而其它参与者是为促进预算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持。为提供准确的评估,预算人员需要完成所有的细节工作,因此也承受更大的压力。对两组成员来说,由于他们的任务性质和工作条件的不同,压力的来源是不尽相同的(Gmelch, 1982)。预算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不公平的待遇”、“缺乏反馈”和“缺乏自主性”。其它压力源中,只有“工作与家庭冲突”使预算人员产生压力。但是,对于其它参与者来说,在预算过程中没有压力源与压力有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样的压力源条件下,预算人员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存在,而非预算人员则不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4、建议

本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承受更多的压力。换句话说,当有压力源时,预算人员比其它参与者更加敏感,更容易遭遇压力。二是组织支持能够减少压力源。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越少。三是组织支持,尤其是“非正式支持”能够有效减少压力。

根据上述结论,组织压力管理可以分为 3 个不同的水平,即初级、二级和三级水平,在压力过程中,表示不同的阶段。

(1)组织应当努力控制压力源以防止转化为压力。本研究发现,对于两个组来说,组织支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支持都能够减少压力源。情感支持,例如娱乐活动、职业或情感咨询计划和生活方式培训,对预算人员的工作不安全感和反馈缺乏有影响,但是对其它参与者没有影响,因此,更多的感情支持应当提供给预算人员。至于非正式支持,包括同事支持和上级支持都能够有效减少两组的压力源。同事支持要求组织创造一种员工相互帮助的友好氛围。上级支持是指预算人员和他们的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尝试与下属交流,例如,对于下属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当下属工作出色时给予赏识。然而,对于 A 型人,组织支持越多,压力源就会越扩展。此时,组织应当给予他们完成工作的足够自由,因为他们通常会让自己承担尽量大的责任,即他们能够控制自己来做好工作。

(2)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在压力管理而不是减少压力源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对预算人员可以产生最大的影响,故它应当更加重视预算人员的压力管理。当预算人员不可避免的产生压力时,组织就面临减少他们压力感的问题。组织的非正式支持是减少压力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组织采取的主要步骤是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为上级支持提供各种渠道。对于其它参与者,只有职业发展与压力有关,这表明当为他们提供的职业发展时,他们的压力就会少,换句话说,当职业支持很少时,他们可能会有压力。为其它参与者提供全面的预算技能培训、个人发展培训、进修津贴和职业咨询计划能够使他们觉得压力小。

(3)组织应当把重点放到压力管理上而不是为了减少压力源。当压力转化为对个体的伤害时,组织应当为他们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在这一压力水平的管理上可以采取介入方式,如员工帮助计划和工作场所咨询。通过提高个体的精神健康,使组织和员工都受益。

从根本上来说,建立从减少压力源到压力管理的整个系统对于建筑企业至关重要,员工和组织两者都将从中受益。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

[摘要]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员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江西省5家企业的168名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其中有效样本为136名。样本分布情况:男性54名,女性82名;30岁以下为73名,30至39岁为49名,40岁以上为14名;大专及以下58名,本科72名,硕士及以上为6名;供职于外资企业70名,股份制企业37名,其他企业29名。

2.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WCRS)为测量工具。施测方式为个体施测和团体施测相结合,指导语相同,当场填表,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交卷。

二、结果

1.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

采用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136人进行了测试,经因素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或因子,它们分别是:宣泄与接纳(F1),包括量表中的第5、16、17和19项;认知调节与退避(F2),包括第1、2、7和10项;偏向归因(F3),包括第11和18项;第四个因子(F4),包括第3、9和13项;防御策略(F5),包括第4、6和第20项;避免情绪困扰的策略(F6),包括第8、12、14和15项。本研究根据梁宝勇的六因子模式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企业管理人员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分别为F1=10.94±2.86,F2=9.53±2.28,F3=3.90±1.56,F4=7.99±2.27,F5=7.78±2.07,F6=9.33±2.62,其中“宣泄与接纳”因子得分最高,“偏向归因”因子得分最低。

运用快速聚类法对所有被试在20个项目上的填答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共聚类成两种应付类型:“应付类型1”和“应付类型2”,这两种应付类型的管理人员分别占调查总体的32.6%和67.6%。在应付方式项目的选择上,两类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有第1、3、4、5、7、8、12、13、14、16、19、20项,“应付类型1”的得分均值显着大于“应付类型2”。其中“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得分在3.00以上的应付方式项目(即“总是”、“经常”或“较常”选择该项目)有7项,按照得分高低依次为:第8、3、4、7、19、5、16等项目。

2.应付类型的差异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的SCL—90测查结果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有显着差异,即“应付类型1”的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小于“应付类型2”。可见,不同的应付类型对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症状检出率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高一些。

表 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测查结果

三、讨论

以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应付方式6个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达显着水平的自变量为第一和第三主成分,由回归方程推测,第一个主成分所包含的应付方式(第5、16、17和19项)组合成的应付型式为积极的,即选择该应付型式的被试SCL—90总均分较低,两者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均值显着低于“应付类型2”,这说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梁宝勇提出的“积极的”应付型式与我们本次研究中得出的“应付类型1”所包含的应付项目有一致之处,如包括第5、16和19项,这说明某些应付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跨情境的一致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两者所包含的应付项目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被试人群不同,因而应激源也是不同的,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应激源来自工作,这与一般人群有很大不同;第二,这种差异可能说明人的应付方式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跨情境性,但与人格因素相比,其普遍性可能要低一些。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应付类型1”与“应付类型2”存在显着差异的13种应付项目的具体内容,发现很难用“积极”或“消极”等词汇来概括出它们的性质,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实这样一个观点:大多数应付方式不宜笼统地说成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该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一直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止,该市企业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已达××人,其中社区管理的退休人员××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99.9。除异地安置人员外,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社区(乡镇)管理率均达到100,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及统筹外待遇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真正实现了与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的所有关系、所有待遇的全面脱钩,为欠发达地区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新路子,其做法为:

一、创新模式,退休人员待遇实现社会化发放。

该市在实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着手把统筹外的待遇也纳入社会化管理,从而使退休人员彻底从“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晚年生活各方面有了更多依托和保证。在解决落实统筹外待遇社会化发放所需资金的艰苦工作中,该市采取了企业提取、土地出让金弥补及政府兜底等举措,多管齐下筹措资金,共筹措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统筹资金__万元,彻底解决了退休人员、特别是无主体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保障难题,退休人员与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全面脱钩,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全部由社保机构直接发放,实现了完全彻底的社会化管理。

二、建好平台,社会化管理机构运作规范有效。

目前止,该市已建立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机构10个,乡镇退休人员管理机构21个,全市社区和乡镇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建成率达100,机构的人员、经费、设施、制度、服务工作到位。为确保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走上制度化、科学化、正轨化渠道,我们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实行严格考核。一是建立联系卡制度。目前止,共发放联系卡6997张,发放率达到100。二是建立社区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每一个社区建立了退休人员党支部和退休人员自管小组,目前止,已建立管理小组56个,纳入自管小组人数6997人,管理人数达到100,实现了退休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是建立退休人员信息库。社保机构为每一个退休人员专门建立了退休人员信息库,内容包括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等,并把信息资料直接传递到各社区(乡镇)管理站。目前止,退休人员信息入库率达到100,实现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三、真情服务,打造一方老年人欢乐家园。

各社区和乡镇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根据自身的条件,常年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让退休人员燃起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同时,退休人员也自觉地通过帮扶结对、志愿服务等活动,去帮助别的更多的老年人及困难人员。一是完善服务站设施。各管理服务站利用书画室、健身室、音乐室、棋牌室、托老所等10多种服务设施为退休人员提供了各种活动平台,开展书画大奖赛、登山活动、象棋赛、读书活动等各具特色的比赛活动。此外,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还利用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开设30多种疾病诊疗和健康咨询,使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二是开展结对帮扶。退休党支部经常走访群众,发现有群众因失业、残疾、大病致贫时,便及时与党员骨干联系,开展了“奉献爱心,扶贫结对”活动,每个退休党员都至少建立一名扶助的对象。如西门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的61位退休党员干部分别与67户低保对象结成对子。三是建立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各社区退休党支部针对部分高龄、老弱、病残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向各社区发出“诚心关爱,真情奉献”的倡议,设立了社区家政服务队、文化艺术服务队、卫生保健服务队。同时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为70岁以上退休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宣传老年病的预防和防治知识,并在每年的老年节组织免费为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常规体检,为7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证,让持证老人能免费坐公交车、游公园,充分享受国家和政府对他们的真切关怀。

企业人员管理论文:公交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论文

管理人员是公交企业中的重要工种,包括各级任职的领导干部和各级各部门各岗位负有一定责任的一般干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企业内部政策、制度,并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决策;制定计划、措施,负责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此外,管理人员都负有较重要的责任,有的还掌握人、财、物等一定权力,因此管理人员,特别是其中的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的经营成败,同样,其职业道德素质也对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从公交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职业特点来看,其职业道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是公交企业员工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管理人员首当其冲应当自觉遵守,并以自身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感染、教育、引导职工,不断增强企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服务乘客,关心职工”是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它从两个侧面反映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即“一心为乘客”。从分工上看,管理人员一般不会上车直接为乘客服务,但职业道德要求管理人员履行职责要起到促进运营一线员工为乘客提供满意服务的作用。

服务乘客要求做到“乘客至上”。公交企业是服务行业,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各界乘客,企业的性质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乘客至上”的原则,就是说,公交一切工作的立足点都要放在千方百计满足乘客出行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上。比如,在制定延线、设站、延时、运力配备等运营工作计划时,就要认真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出行、候车、换乘不便,公交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在制定服务工作计划时,把乘客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治理重点,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群众的满意率。而在车辆技术、设施、保修、后勤服务等方面,要坚持“为运营一线服务就是为乘客服务”的思想,为一线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心职工”也是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管理人员对职工的管理,目的是提高素质,最大限度调动其生产、工作积极性,自觉为企业的经营生产做贡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首先要做到从政治思想上关心职工,对职工政治上的进步要求予以重视、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思想上、认识上的问题。其次要做到在工作上关心职工,对职工提高文化、业务、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予以支持,并千方百计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第三要做到从生活上关心职工,尽可能解决职工在劳保、医疗、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安心生产,并注意改善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陶冶情操,使职工能在身心两个方面健康成长。

“注重效率,提高质量”是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其职责特点所要求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注重效率,提高质量”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增强职业责任感,对所承担的工作极端负责,一个缺乏职业责任感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具有较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增强职业责任感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忠实履行本岗位职责,杜绝失职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求管理人员要当好领导者、决策者的参谋,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意见和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运营生产的正常进行。注重效率,提高质量

“注重效率,提高质量”还要求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一般而言,属于上级领导交办的认为,管理人员普遍能够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很少扯皮推诿,而同级或下级要求办的工作,就容易发生推、拖现象。因此,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属于“份内”的工作要尽心竭力去办,属于份外的工作,也要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深入调研”对公交企业管理人员而言是基本功,公交是服务性行业,工作的基本点应该围绕服务对象转,哪里有客流,乘客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意见,都需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导改进运营服务质量。“深入调研”也要求管理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现场办公、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同时认真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精通业务”是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普遍要求,具有良好的业务技能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做到熟悉掌握国家、政府颁布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令、法规及政策。如负责劳动管理的人员要掌握《劳动法》及一系列劳动政策、法规;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要掌握各种交通法规等。其次要了解掌握本企业和本专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章和业务知识。第三要做到提高文化素质,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安排、实施、检查、指导、汇报、总结工作,这些工作环节离不开“说”和“写”。“说”要求逻辑性强、针对性强、重点明确,体现了管理人员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写”要求符合上级精神和本单位实际,文从字顺,达到内容和形式的较好统一,体现了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文字等综合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要注意提高文化修养,打好“说”和“写”的基础。

“坚持原则”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政治要求。公交企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经营宗旨是为人民

服务,“坚持原则”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要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不能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其次要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办事公道,不能有偏有向,感情用事,挫伤职工积极性。“团结协作”是公交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特点所决定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然要与上下左右发生各种联系,因此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配合、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企业整体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有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感情的沟通与融洽。作为公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树立“大服务”、“一盘棋”的思想,克服“小团体”思想,杜绝推诿扯皮,坚持个人、部门、单位服从整体的原则。

“遵章守纪”于“廉洁自律”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结果。作为公交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明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纪律守则,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还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每名管理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国家、是人民给的,只能代表党、国家和人民行使职权。如果利用职权之便,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大开方便之门,“吃、拿、卡、要”,最终只能成为腐败分子,丢掉权力,被人民所唾弃,在这方面,教训的例子颇多,管理人员要切实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