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科学论文

时间:2022-04-10 05:22:06

导语:在教育科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科学论文

教育科学论文:基础教育科学素养

摘要: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这样的科学教育目标取向,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基本的保证。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是提高学力的高标准教育。科学精神的养成既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学素养的要旨。科学素养的培养与科学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是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适切方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科学素养;学力;科学本质;STS教育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充分表明,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国家昌盛兴旺的根本。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的使命和科学教育的宗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

“2061”计划是美国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在此计划的出版物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要想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我国当前正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要的一条即是在课程目标上“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国从1992年开始,运用国际通用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表,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从公布的调查结果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处在徘徊的状态。[1]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十分复杂的。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反思,我们今天科学教育的内容还基本停留在实用的科学知识层面上,与人文教育基本上处于分离的状态,科学教育研究基本上是学科教育研究。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还都缺乏深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科学教育。本文从这种反思出发,对科学素养与中学科学教育的各个相关维度进行论述,旨在寻求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目标

尽管各国对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科学素养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也带来了差异,科学素养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则是基本一致的。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

考察各国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可以发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各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也有所不同,但从欧美主要国家这两者关系的比较中,我们认为其科学教育目标具有共同的特点: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课程目标从科学知识扩大到科学态度、价值观、判断力和审美意识,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对社会问题正确判断和解决的能力;对技术的重视;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等等。[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的总体目标,并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具体化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引导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指导科学课程的编制和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这样系统的改革为科学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教育的保障。因此,科学课程教育目标体现科学素养理念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特点、亮点,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切实地落实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科学教育中实施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在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差异,知识、能力程度的区别,教育目标应有所不同。但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理念是一致的。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简写为PUS)。[3]在现代民主社会,要加强公众与科学的对话,让公众参与是必要的。这从另一方面表明科学教育的范畴应该在空间上扩大、时间上延伸。

二、科学素养与基础学力

科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并使更多的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力(相当于achievement)是教育的内核,是学校课程设计的前提。学力的概念比较复杂,一般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尤其是指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能力。作为教学成果的学力,有人界定为“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亦即“学习者内化学科内容的成果”。钟启泉教授对学力观曾这样描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4]有一种“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部分可以比做“知识、理解”及“技能”,而隐匿于水面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和“关心、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显性学力”是依靠“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学力水平的提高是有内在联系的,冰山模型生动地描绘了科学素养含义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形象地表达出科学教育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提高科学素养绝不是以降低学力水平为代价,更不是以牺牲科学教育目标为代价的,而是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力水平。

三、科学素养在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科学素养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得到落实,这是关键。我国科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目标体系与科学素养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科学课程教育目标的落实也就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实现。

(一)科学知识的转型和中学科学的知识教育

知识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不同的知识界定,可以归纳为:1.知识是人类对于经验中蕴含的法则赋予意义而结构化了的结果;2.知识是人的观念的总和;3.知识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4.知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历史经验和现时达到的科学新成就的总和。知识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诸如知识性质、知识的真理性、知识分类、知识价值、知识生成和知识层次等。

后现代知识却在根本上实现了转变,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这样,后现代教育对知识的追求也要作相应的转变。1.在个人发展方面,着重于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2.在社会或国家发展方面,后现代教育应该着重于树立和传播以“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本土发展”或“内在发展”的理念。3.在知识发展方面,后现代教育应该着重于知识的多样性、异质性的发展。后现代课程建设追求的目标应当是:1.改革科学课程。要实事求是地在科学课程中反映人们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的新认识。科学课程的目标也要超越对具体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达到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社会和人类关系广泛、全面和深刻的理解。2.开发本土课程。认识完整、系统、历史悠久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唤起本土人民对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消除源自西方中心课程中的消极内容。3.加强人文课程。重新审视人文课程的价值,提高人文课程的课程地位,改革人文课程的内容,重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重视人文精神的宏扬。[5]当然,在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如何看待和体现后现代知识观需要慎重,但这种知识的转型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却是无可否定的。

(二)科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ichardP.Feynman)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科学教育中的“科学过程”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把科学过程与方法看成一个系统,是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

事物都有它的现象和本质,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科学家认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事实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透过现象,深入内部,抽取有关事物的本质,并且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结论,即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但科学家不管用何种探究模式,其基本的环节是共同的: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和资料的收集,猜想和假设的建立,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也与此相类似,表明探究学习体现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本质上的一致,反映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内在的统一。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既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纠偏,也反映了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三)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是近代文明之母,是文化的原动力。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精神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信念价值,科学给予人们一个永恒世界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正确的信念;解释价值,科学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对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科学的解释;预见价值,科学预见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使人的精神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认知价值,科学是各种认知形式中最成熟、最系统、最高级、最典型的;增殖价值,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知识增殖的价值;审美价值,这种价值充分地体现在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之中。科学的精神价值在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科学方法中体现出来,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是生产知识产品或追求科学真理,科学方法主要显现在实证方法、理性方法和臻美方法的精神价值之中。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精神价值集中渗透在精神气质之中,这种精神气质被罗伯特·默顿(RobertK·Merton)归结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6]

上述各种对于科学精神内涵的阐释,大致可以勾画出科学精神的轮廓来。科学教育要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科学精神的培养既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学素养的要旨。若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了解科学的精神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四、科学素养与科学本质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从经典科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站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视角加以审视,才可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层面上认识,在目前主要国家的有关科学教育标准的文献中,科学本质大致可以概括为:科学知识是多元的,具有暂时特征;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的论据和怀疑,但又不完全依赖于这些东西;通向科学没有唯一的道路,因为没有一种普适的一步一步的科学方法;科学是一种解释自然现象的尝试;在科学中,规律和理论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应明白,即使有额外的证据,理论也并不变成规律;来自一切文化背景的人都对科学作出贡献;新的知识必须要清楚地、公开地得到报道;科学家需要保存准确的记录,需要同行评议,其研究结果需要可复现性;观察渗透理论;科学家要有创造性;科学史既揭示了科学的进化特征,也揭示了科学的革命特征;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科学和技术彼此影响;科学思想受到其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7]

科学教师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本质才可能把科学知识讲活;只有掌握了科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差异,才能教好科学课程;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精神,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灵活主动、游刃有余。

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孩子们心中的童话世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不必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们自己探究到下课铃响,课程到此结束。为了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刚开始上课就让学生们不着边际地“提出问题”。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当做一种浪漫和随意的活动,这是值得引起警惕的。我们必须接受理论研究上不求甚解、实践探索中浅尝辄止的教训。

不懂得科学本质的科学教育,很可能会把非科学甚至伪科学引入科学教育。

五、科学素养与STS教育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和交叉学科蓬勃兴起的应然产物,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内在动机,正确理解和处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和追求,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型。[8]

STS教育是STS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STS研究在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是对当代科学教育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而采用的一种文化策略,是在当代社会与文化范式转变过程中应运而生的。STS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不只是对某些具体的科学教育策略进行调整和改革,它追求的是科学教育范式的整体变革,而且这种变革的依据就在于整个人类文化的转变。STS教育不仅将人类文化的总体战略具体化到科学教育领域,而且用这种文化战略的意图和理念指导科学教育的具体改革行动。可以认为,即使是最专门的科学知识,也能够把它恰当地理解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类活动的特定产物,即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STS教育强调科学素养和科学的公众理解,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和谐,体现了文化范式的转变。特别是STS教育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在课程的综合化中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综合与多维度的理解,以更真实地了解现实世界。STS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探究与体验,更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

STS教育以科学技术素养为出发点,以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将科学技术素养作为适应整个社会和文化战略转变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当我们思考以科学技术素养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改革时,STS教育自然就凸显出来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之路,是全面提高公民科学技术素养的有效方略。

综上所述,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基础教育是关键时期。这种培养,必须具体落实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之中。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学力水平的提升是统一的。提高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中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指导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纲领。

教育科学论文: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育发展的实践,不断丰富着教育发展的理论;反过来,教育发展的理论又指导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教育科学发展现的基本内容,是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践、基本理论,也是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教育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育科学论文: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的剖析,并且具体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目标模式。与此同时,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各个目标模式,明确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职业教育;目标模式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倡科学发展观[1]之后,学术界立即形成了讨论科学发展观的滚滚热潮。在教育界,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蓬蓬勃勃,同时还涌现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3]作为一个综合性和交叉性都很强的研究领域,科学发展观的深厚意蕴还有待于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

一、系统发展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层次目标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对于国情的判断,这个判断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的新背景、高起点,使得发展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系统地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从而把发展的各个环节科学地统一起来,即科学发展观的层次目标是系统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决定一切的关键之点是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发展本身带来的新问题,也只能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因此,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的设定与落实,理所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应该服从发展这个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且必须是科学发展。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理清发展思路,在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上统一思想,在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水平和社会贡献上下真功夫、下足功夫,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具体而言,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服务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肩负起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定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逐步扩大教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调整教育结构,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确保职业教育实现科学的、系统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取向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树立育人的新理念,在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上统一思想,在进一步解决培养人的问题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建立起严格规范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同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提倡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努力建设职业教育“中高衔接、专本贯通”的渠道,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此外,还要加强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要关心教师成长,关注教师需求,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快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

三、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范围目标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在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比如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在各个层面如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社会培训和终生教育等,在各个侧面如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后勤服务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如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后勤保障等,在各个专业类别以及职业教育的其他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样,就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要搞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要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各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要求。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逐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研究提出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制定各专业的设置标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及方案,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和谐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加发展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表达出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协调发展是此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重要目标。同时也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已经着眼于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要全面兼顾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并且从它们的相互协调关系中把握发展的总体特征和总体规律,使其能够有序循环。以一种关联思维来考察系统并突出其内部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以及它们的相互衔接、相互协同、相互和谐,即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目标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必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原则。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使职业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各个方面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这就是说,在确保职业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职业教育的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加强职业院校的制度建设。尽快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阻碍,在二者之间架起立交桥。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允许一部分办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或者将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适时举办研究生学历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相互并列的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有梯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要架起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下一级层次向上一级层次相互递进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为我国的新一轮经济腾飞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五、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时间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开始了新的变革。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将“可持续”列为“基本要求”,不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原则。由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可持续成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即科学发展观的时间目标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珍惜宝贵时间,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情,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手,千方百计,把职业教育工作搞上去。同时,要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一方面,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应急措施,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真正发展,也不是三年五载短期突击就可以办得到的。因此,一方面要让教师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工种或岗位、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以及管理制度;结合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持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一定要通过改革创新,使得职业教育这个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并且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内和比较高的水平上一直保持下去,真正做到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目标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加强对比较复杂和关联的经济社会的综合思考,正确协调好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利益调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就表明我们党将和谐社会的理念推进到了和谐世界的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全方位的全开放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的方法目标是统筹兼顾。在思考问题、决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使得整个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发展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获得系统发展的整体效益和最大效果,这就是统筹兼顾。落实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等统一发展。因此,在推进职业教育某个层面的工作之时,就必须统筹考虑到其他相关层面的工作的发展是否与之相适应。如果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就应该对相对落后的部分先行补救,消除短板,继续进行这个层面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夯实基础、坚持提升内涵、努力提高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改善条件,继续加强管理、打造特色、擦亮品牌,使职业教育进入全面、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还必须考虑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保持适度超前。就是要统筹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并且能够比较好地为社会整体发展服务。

作者:彭奇林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学论文:学前教育科学发展论文

一、普及教育科学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教育科学,教学科学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教育科学其实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而现代教育科学所研究的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大家已经熟知它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科学,如何进行教育的测量和评价科学研究,其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群体的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这都有待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调整。

1.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对象是婴幼儿,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低,行为控制力不强,好奇心极强,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其中,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教育性则是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目的,“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另外,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低龄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好学习者的人身安全。

2.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在根据既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变化、兴趣变化,并据此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另外,还要着重利用学习者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这样可以带动学习气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成果反馈,总结经验。学前教育的成果往往没有系统考试类的衡量标准,所以需要细心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和各项能力的提升程度来确定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并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来对比学习成果的优劣,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学前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性格塑造力,让学前儿童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二、借鉴国外成功的学前教育经验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幼教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育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苏联于1960年建立了学前教育科研所,内设早期幼儿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教学法、年龄心理学、生理学、美育、体育等实验室,研究所把全国学前教育问题的一切科研工作都统一起来加以分析和评价。国外的教育科学水平发展比较早,这种类似的教育科学实验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却屈指可数,那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科学经验来丰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遵循以下原则:

1.借鉴与修改

在观察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后再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它有哪些缺点和优点,然后进行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的根据是:每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分国家的,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当然可以拿来运用到我国的学前教育中,但前提是不能照搬照抄,要灵活地改良和修正,并在方法运用中反复总结经验,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经验落地本土,并发挥它的优势。

2.创新改革

在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加以改造和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改造,以达到先进水平甚至实现超越。但是创新模式实现起来很难,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还要能够找到彼此结合的创新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洞察力,要能够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找到学前教育的新思路。

三、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前教育,而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当政府逐渐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时,也就意味着学前教育的规范性会得以增强,而此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会被看做衡量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又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和完善,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家间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的观察角度,加大和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单纯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这必将是学前教育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相信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学前教育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人才培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郑蒙蒙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中心幼儿园

教育科学论文:义务教育科学发展论文

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第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首先,改革完善校长管理办法,制定校长上岗条件和岗位考评制度。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推举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有计划地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把优质学校成熟的管理经验传递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高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缩小干部能力差距。选派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进行1年至2年实质培训,提高副校长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期满后回原校任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注重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师全面发展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核心,以评估为手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师德典型,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交流机制,让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在城区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薄弱学校教师在优质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优质学校和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代课指导、引领帮扶,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一校多区或集团管理方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师统一调配,统一备课,统一考评。

第三,加强教育科研,使科研成果资源连锁,资源共享,使全区所有学校共同受益,共同提高全区教学质量。

第四,薄弱学校教师更应做到吃苦耐劳,敬业爱岗。面对教学设施差、生源质量差、学生管理难度大的现状,薄弱学校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挥洒更多的汗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第五,薄弱学校更要关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关爱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倡导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六,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均衡化,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力度,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统筹中央、省市、区各种渠道的项目资金,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危房改造、强化薄弱学校等建设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结语

实现硬件建设的均衡化,为推动樊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既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有力抓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李克君

教育科学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论文

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活动;人本性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人本性的教育要求和原则;时代性原则。在科学发展观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摒弃落后的思想内容,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全面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全面性,还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受教育主体的全面性;创新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得到加强和完善,必须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创新中求发展、求进步;实效性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坚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能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在坚持实效性原则的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将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的灵魂深处,做到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有效结合。

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首先,创新教育理念。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教育实际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满足受教育者各方面的需求;其次,丰富教育内容。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再次,改进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成败的关键,所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教育方法的改进,一方面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中,在渗透融合中达到精神实质的升华。另一方面注重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外在的主导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第四,创新工作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快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创新领导、保障、评价等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最后,丰富教育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丰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新时期,我们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朱道全 单位: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教师

教育科学论文:现代远程教育科学发展论文

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1999 年到 2002 年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参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学校就从1999年最初的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 5 家迅速发展到 67 家,注册学生近百万。现代远程教育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学校内部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和学习支持服务问题,校外学习中心的设置和管理问题,违规办学、违规招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网络教育的正常秩序。鉴于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从2002 年开始,政府加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行规范,并且加大了政策执行的力度,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与调控作用。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这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它规划了到 2020 年我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和改革与发展路径。实现这一纲要,将推动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将使现代远程教育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2 科学审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约束下,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大体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违规现象得到了有力的制约。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是审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标准,也是指导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灵魂。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认识不够准确

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又有很多教师不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在规律,认为只要把课程原封不动地放到网上就完成了。同时,现在“追求文凭”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将开展远程教育当作“追求利润”的快捷手段,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康发展。

2.2办学主体的定位不尽合理

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学习中心区域来满足相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目前,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起本为主,还有高起专、各类培训等,专业设置文科类居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较少,校外学习中心东南部分布较密,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总体来讲分布差异较大。

2.3从业教师队伍建设欠缺

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都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大差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正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也很少经过系统的远程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国内也缺乏进行培训及资质授予的权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

2.4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足

教学资源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上资源浩如烟海,但缺乏体系,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页,很难真正地利用到学习中去。很多学校的网络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但没有脱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授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2.5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有些学院不能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招生规模扩展迅速,而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没有完善,导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3 深入改革,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外,主要是由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上的问题,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的职责在于要全方位加强教学服务能力。

3.1明确未来发展定位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各类学校在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各类学校应参照《纲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树立具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3.2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一方面,各高校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办学条件,有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多方面的元素,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3加强从业队伍建设

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自身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高校来说,高校应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远程教育学,培养熟悉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教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建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对专职、兼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3.4优化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关键。高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在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学习过程要有相应的监督。结合网络授课,可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到学习中心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可通过网络论坛、QQ、微博、call center、邮件等途径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满足学生进行交互学习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师生、生生的人际交流,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集体感。

3.5加快有效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服务是世界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致力完成的共同任务。65%的高教机构认为,在线教育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资源表现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又有了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新的教学形式。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络教育的内涵,从而优化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3.6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

《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逐步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继续教育这个大体系中,促进教育资源大整合,以科学评价为基础,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将是现代远程教育下一个发展阶段最有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

3.7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物联网、3G技术、平板电脑等的出现使得移动学习将成为学习型社会重要的学习方式。试点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注重开发适合从业人员移动学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能够兼用的学习资源。探索既支持在线同步学习过程,也支持离线学习,并记录学习过程的培养模式,做好迎接移动学习时代到来的准备。

作者:眭群 单位: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论文:研讨当下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一、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部分学习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扩招,原有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急剧扩大化的教育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社会环境下,知识发展与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也造成了学习内容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偏失,甚至导致在大学毕业求职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认为“学的多,用的少”、“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相差太大”,这也是当前大学教育培养方向调整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二)师生关系矛盾凸现

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方向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向“解放人性、尊重个性与创新”的双向“沟通式”的转变。教师作为“师”的涵义在淡化,“友”的涵义在相对增加。然而,在这一发展转化的趋势下,由于目前对“师”、“友”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师生关系冷漠化。一方面教师可能认为“我才是教育的主体,是老师,甚至可以是家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另一方面学生可能认为“我是自己掏钱交学费来学习”,“我是消费主体,是上帝”,师生关系矛盾凸现。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

发展策略及调整方向研究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主体的大学,应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高等学校应该从思想教育、培养方式、教育教学体制等方面出发,积极应对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1.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处在迷茫中的,这首先是因为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迷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无法给自己正确定位。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能动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识上大学的目的和价值,认识自己对未来的预期,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这样,使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升华自己,才能在学习、社交、求职就业时不会感到茫然。另外,学校应该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大学不是一个游乐的场所,而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不应成为一个滋生腐化堕落的温床,而应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训练场。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行为目标,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做。要着力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与行为能力,丰富多学科知识,要不断升华自己,不能得过且过。

2.适时转变培养方式并积极指导学生制定

科学的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该做到统筹兼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计划生育的一代,由于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危机意识相对缺乏,并且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等种种相关问题时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迷茫中迷失了自己,倾向于回避现实生活,但由于没有发泄和诉求的渠道,便会选择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所以,高等学校应该适时转变大学生培养方式,在教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育人方面的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当前大部分高等学校所欠缺的。高校应该结合社会实际,指导大学生制定一个阶段性或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遵照其执行,使他们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把有限的精力投身于学习、生活、实践中去,积极应对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考试、社交、求职、留学等问题,而不是逃避这些现实问题,并努力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全面、协调地培养大学生个性与创新性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大学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应培育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锻造坚强过硬心理以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考验;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适当承担校内外相应的工作职责。尝试社会兼职,不断扩大他们的交往面和实践领域,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积极构建新型的学习型社会组织

科学发展观要求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新知识层出不穷,大学生必须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去学习了解这些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学期间除了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志向意愿、人生目标、爱好兴趣等状况,博览群书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从自我做起,努力构建新型的学习型社会组织。同时,也要求高等学校教育应注重牢固树立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艰苦奋斗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生活中不搞奢侈消费和铺张浪费,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5.努力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

在教育教学体制方面,高等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关注当前的经济发展动态的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高校内部初步出现师生关系复杂化甚至对立化的现象,师生矛盾凸现。这一方面与当前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学生评教制度)的不完善有关,由于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并没有起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而是将师生关系推向了对立。在师生博弈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学生能够给自己评价高些,有时候甚至只能对学生的部分不适当的行为进行忍让,甚至放纵。另外,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体现的更多的是对教师的禁锢,而对学生的约束却相对缺乏,这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更合适的教育绩效评价体系,以正确评价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与结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另外,针对学习内容与社会需要部分脱节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融入社会市场环境,努力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以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环境下知识发展与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的现实状况。

6.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支持力度

为解决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化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了305亿元支持“985工程”,安排了88亿元支持“211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从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状况来看,从1991-2005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或政府财政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且从未超过3%,总体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如2005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55%,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2.82%,甚至低于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安哥拉、埃及等低收入国家教育经费比例的平均水平(如表1、表2所示),而且这些教育经费资源主要流向于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流向高等教育的相对较少,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研究

当前高等学校在重视学生的招生人数的同时,相关的教育体制如课程设置、教学、实训等却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质量相对提高较慢,如何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呢?这首先要求高等学校在重视学生招生规模的时候,注重加强对相关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变化,培育他们健康的心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快完善现行的教育考核体系,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高校的高层管理决策人员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敏锐的嗅觉和创新性思维,从战略的高度规划高校的发展方向,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断适应信息化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变化。三、结论与展望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结合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积极构建新型的学习型社会组织,切实转变教育方式、改革教育体制,并不断推进当前高校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当前的相关教育制度与教育体系,坚持创新,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关于高校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策略与改革体系问题,限于篇幅,将另文进行研究。

作者:邱述兵 于维洋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育科学论文:谈思政教育科学化追求

作者:张永奇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英译为Humanism,意指从人自身的角度来思考人及人存在的意义。当前,“人文”一词被赋予新的内涵,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文”与“自然”对比,有人伦的意思;与“神理”对比,有精神教化的意思;与“野蛮”和“质朴”对比,有文雅和文明的意思;与“文功”和“武略”对比,有文治教化的意思[1]。总之,“人文”特指在人类社会化进程中,凝练而成的先进价值规范,它反映了人的理想、信念、德行和价值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人文关怀主要反映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在公平和正义的环境中让人更有尊严地生活,进而致力于整个社会和谐的理念。中国传统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阶级利益的工具,以麻痹人民大众为目的,在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缺乏人文关怀。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严格的等级区别,把受教育者置于绝对的对立面使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基础,《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知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则被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和知识的“容器”,从而使“学生对老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动态”[2],受教育者的思维受到某种既定的钳制,个人主体性难以伸张。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一种“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人的空场”,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诞生以来,人文关怀就内在地包含其中,这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表现的十分突出。从提出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解决的命题到在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科学认识,人文关怀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不断加强,并且认识上不断深化,人文关怀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类型相区别的重要标识,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必须认识到如果仅把人文关怀当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一阶段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就不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会贬低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只有把人文关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和科学化之路中去理解和把握,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才能理解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规定

肯定人本身的价值与尊严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特征,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在此,已经包含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赞扬,人文关怀的意识深入其中。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把人文关怀维度作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质和实践要求,深刻的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和固有意涵。在的视野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人民大众之间虽然视域不同,但不存在根本的对立,一方从某个立足点看到的情形和预设的目标不应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不断产生新理解,进一步沟通的精神源泉,当双方形成共同的价值时,新的意义就会产生,在对话和沟通中,人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和提升,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他反对把人民群众仅仅当作教育的对象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客体,人为的制造两者之间的鸿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他说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中已经包涵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所强调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性的影子,尤其是在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时,他认为只有采取讨论、说理的方法,才能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思想,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始终强调要把人当作最宝贵的财富,认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追求团结人、关心人的目标。在论及如何做好犯错误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勉励:“我们说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认识自己犯的错误,并且能改正,这就很好,就是很好的同志”[4]。在谈到想政治教育方法时,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5]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民主方法,把它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这个公式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脉相承,共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特质。在思想中,充满着对人民大众的尊重和热爱,他把是否尊重人民大众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成之初就凸显了人文关怀的维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传承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传承发展了思想的精神实质,把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密切结合起来,尊重人、相信人、解放人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色。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6]365他一再强调只有尊重和相信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不良思潮,要充分调查研究后,恰当的进行周到细致、充满人性的说服教育,避免采用粗糙、武断的做法。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教育的等级关系,反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单向灌输和粗暴教训方式。他指出面对思想问题时要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以势压人;对有错误的同志要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给他们进行合情合理、澄清事实的机会,对他们诚恳的自我批评要给予积极支持。在邓小平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坚持说服教育法,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点、品德规范,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他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地杜绝了“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7]。他多次重申“三不主义”,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民主的实施创造条件。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情,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承认并尊重个体的差异,通过先进思想的导向性,提升和开发不同层次人们思想的巨大潜力和潜能,尽可能使每个人按自身的不同层次和起点都能经过努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6]106,应避免用固定模式,单一方法和固化内容实行一刀切的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和活动中体现和确证的。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讲民主的论述,传承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广泛的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开拓创新

随着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明确提出了重视人的因素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人发展的高度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和对人漠视的现象,指出“越是经济建设和日常事务繁忙的时候,越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越要关心政治,关心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绝不能见物不见人”[8]25。为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人的生活相分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和感染力,指出要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发展的契合点。

他强调必须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次地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的培养结合起来[8]64。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有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如果人要成为人自身,他就需要一个积极的被实现的世界。如果人的世界已经没落,如果人的思想濒于死亡,那么,只要人不能主动的发现这个世界中适合于他的思想观念,人就始终遮蔽着人自身。”[9]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教育者认识并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吸引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转化为其内在的驱动力,才能在和谐而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而不能把受教育者视为对立面,看成消极被动的对象,实行单向灌输,强制压服。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10]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实践中生成、显现和融入人文关怀,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进一步拓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发扬完善

十六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关怀人、发展人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更为清晰和完善。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强调“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民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1]8。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他说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论述了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服务人民的导向,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2]。以人为本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它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他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1]15。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明确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这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和一贯立场。这一论述不仅适用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而且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正如候惠勤所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创新不但满足了当下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还具有超前性,满足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未来实践的需要[13]。相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重物轻人的物的取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取向,虽然在各个时期表述不同,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离开过人文关怀这一重要维度。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怀人、引导人、发展人的过程充分确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规定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彰显了对人的整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和主体精神的观照。

现代西方哲学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把教育过程看成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共同从事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构并达成相互间的积极影响和理解的过程。主体间性理论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否定,而是强调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主动的参与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的全过程,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理念,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主体性高度尊重的教育伦理观,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主体间性理论的要求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维度交相互映,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经验证明,一旦远离人的需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就寸步难行,相反,尊重人的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发挥巨大潜力,党的各项事业就会取得长足进步。“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14]。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个体交往实践才呈现为自主交往形式,即自由,马克思这一深刻的论断无疑揭示了人文关怀是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做保障的,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凸显人文关怀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坚持把人文关怀维度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路中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基本要求,在当前改革进入利益深度调整期的情况下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比其它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教育科学论文:教育科研促教育科学化

教育科研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遵循教育规律,解决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捕捉教育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造教育科研名优品牌的过程。教育科研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新观念、形成新思想、探索新途径、开拓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十五”期间,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立足教育发展前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育教学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科研在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立项课题和自发的教改研究如雨后春笋,在全区各地迅速展开,充分显示了全区教育科研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区的教育科研与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在观念、体制、方法、技术、管理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在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和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是这些年教育的发展速度快,各种新形势、新思想、新模式层出不穷。表现在学校教育从培养少数人的子弟变成全民教育;从阶段性教育变成终身教育;教育的大众化使介入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越来越积极,批评越来越尖锐。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构成了对教育研究的新压力。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发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教育科研和理论只有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有可能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教育创新首先是理论创新“,十一五”期间,我区的教育科研将主动置身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对丰富的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概括,把深入研究当前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获取教育科研的源泉和动力。牢固树立教育科研为重大教育决策服务的意识,对一些在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和当前我区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做长远的、全面的、深层次科学研究,提出新思路、新办法,为自治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与此同时,教育科研要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

如在民族地区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如何破解移民教育、女童教育的难题等,都需要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教育科研还要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科学论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解析

摘要:“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缩写,“人本管理”的概念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产生。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人本管理”,是对“人”与“自我管理”的双重强调。要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目标,“人本管理”机制必须做到应用情理去打动、去感化学生。当然这种管理模式的开展必须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需求,在自我管理机制成熟的条件下,思想政治的教与学之间实现良好交流的目的,此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人本管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解析

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培养高质人才的必要需求。目前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得体且到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此时实施“人本管理”的管理机制也备受重视,这种管理模式始终秉持“尊重学生,关怀学生,爱护学生”的管理原则,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本文作者对“人本管理”的内涵进行解析,并探究近阶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挖掘“人本管理”在大学思政教育实现科学化中发挥的重大意义。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获得这样的信息。所谓的“人本管理”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管理工作。“人本管理”的思想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产生的,但是其得到真正应用是在其形成的三四十年以后。“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是对人性的尊重,在考虑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对其开展管理工作,此时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当然学校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实“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超越与完善,它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人的需求,素养以及发展等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力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品性,磨练人的意志,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大学生就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践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机制,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追随,它应用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各类学科达到了“软管理”的目标,实现了对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管理”。另外“人本管理”与思政管理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使单纯的教育方式得以转换,对大学生采取各种激励手段,使他们从思想上有所认识和感悟,当价值观得以统一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1.高校领导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得以有效落实。大多数高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但是高校领导并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赋予重视,当然他们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所起到的重大意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教师一般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他们有的是辅导员,有的是其他任课老师兼任的,有的是学校内勤管理人员;另外高校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金投入的相对较少,致使师生失去了深入探究的积极性。总之由于高校领导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重视,导致这一门课程的排是应付行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目的也就不会达到。2.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过于落后,不能将时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等相关内容呈现在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陈旧与落伍,不能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致。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大学生发展的需求,此时大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感受以及想法得不到抒发。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不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这样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健全。教学方式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显著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取单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记牢定义就会达到教学的目标。由于教师不能及时的应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手段,不能采取游戏式情景教学模式,这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就缺乏兴趣,有的大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就无法落实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目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调动出来,当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意义也大大减半。

二、探究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有关路径

1.尊循学生的教学原则。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的高校教学目标,那么就必须明确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它也是实现科学化的基础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遵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开展教学工作,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及诉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以及导学。另外教师应该时刻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谈论环节,使师生间的思想得到有效的对接,这样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更为丰满。教师除了遵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还应该积极践行人文关怀的原则,关心以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过程,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措施以及方法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与安慰。此外教书育人的原则也是思政教师在关注中必须坚守以及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了达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工作的同时,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2.健全以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利用“人本管理”促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此时的教学方法必须实现改善的目标。大力倡导“人本管理”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就应该撇开“传授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力争使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合适的时期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此时学生对思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及领悟,达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扩充,是对“人本管理”的认可与追随,这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也是显著的。3.增添教学设备,协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用“人本管理”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互联网技术的引用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需要。互联网利用自身传播效率高的属性,及时的为大学生传递一些与时俱进的社会信息,使学生对社会热门事件或者焦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引用为学生打造一个崭新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在校园网站上自己的言论以及见解,这样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就被营造了。坚持“人本管理”,学生受到尊重,他们的言论以及建议是自由的,但是必须属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范畴,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的思想达到更深层次发展的目的。

三、“人本管理”是对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机制的追随

现阶段,大学生功利主义色彩是浓厚的,“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有透彻的认识以及深刻的感悟。另外“人本管理”的实施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的与“生活教育”的人本管理体制相交融,此时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联系实际生活,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

四、结语

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践行“人本管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他们的行动受到思想的有效支配与管控,学生不知觉中获得满足感。总而言之,“人本管理”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及教学方式等众多方面的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肖玉 单位: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教育科学论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准则与特征

1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方式的科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国与国之间教育科学研究的差距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教育的差距和研究的差距。现阶段,我们国家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而增强国家和民族在各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必须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1.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有先行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保障。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变革教育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渗入教育生产力要素,从而提高教育生产和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准确认识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推进教育改革并预测改革结果。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先决条件越来越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先导。

1.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社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而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则是教育专业化的标志。就目前看来,教育的专业化最少包括教师的专业化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职业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在教师个人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教师作为职业要想提升到专业化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研究。教师职业化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育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越来越成为培养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而立足岗位的行动研究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关教育的决策问题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需要,要求教育管理向专业化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教育决策要依靠专门化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实际、面向决策的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基础,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质量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作保障和检验标准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改进教育行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与现代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体制,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是实现管理科学、培养专业化优秀教师的现实需求和紧迫任务。

2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守科学研究准则

科学研究是运用系统和实证的方法探索知识的活动和过程,具有调查思考、去伪存真、反复提炼、不断深化的特征。科学有共同的准则,第一是规律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可验证性,第四是有利用价值。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共同规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起到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2.1教育科学研究服从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教育现象,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就要研究真问题,就要以事实材料为基础,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得出结论,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运动变化的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类,教育科学研究要求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社会实践活动就需要做出理论说明和逻辑验证;需要科学假设和如实陈述研究问题;需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的系统观察设计和可靠的资料数据收集;需要科学和适用的研究方法;还需要依靠科学的逻辑性获得并呈现出可靠的研究结果。

2.2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具有不宜观察、因素复杂、普适性差、误差较大等特点,这是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无损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研究者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规范。1)科学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研究课题的属性和研究目的,针对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采取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次,研究者要处在中立的立场上,还原事物和现象的本来面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结果呈现上要如实表述,不能单纯追求标新立异。2)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普适性差的特征决定了研究中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观点和创新的手段不可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3)实用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教育科学研究是针对教育问题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其研究结果要应用于教育实践、指导实践,切实做到研以致用。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在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1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实践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因此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决策、教育实践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共同构成完成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的发展形态看,教育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为的过程,教育机构越来越专门化。现代教育发展成为制度、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复合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任何人和组织都难凭传统经验和生活常识从容应对,必须依靠专门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和专业人士。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决策者、实践者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教育工作成为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广泛而持久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泉,从微观的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战略管理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不再是少数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专利,而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3.2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具有人化特征和复杂性

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教育行为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人既是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客体,既是研究的方法手段也是研究的目的和服务对象,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教育现象充满复杂性,这就意味者不同的要素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明显的复杂性,许多研究项目具有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研究才能取得成效。

4结论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向自然科学研究学习,但也不能趋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社会科学的研究准则,发展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价值,使其科学性日益为人所知。在教育领域不能只有教育学科而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教育活动的层面,而是探究其中的共性规律,以事实为依据,以现象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以解决问题为使命。

作者:杜启军单位:华北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教育科学论文:中职教育科学发展论文

一、对创设和谐校园人文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1.育人作用。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校园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而校园文化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组织者是社团。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炼下,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的学生社团,为学生发展个性发挥潜能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图进行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在社团活动中锻炼才干,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能力。2.创造作用。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商定目标,自主策划内容,自由分配角色,自我调解冲突,自我评价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开拓、迎接挑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如在现代舞社团中,学生自己确定主题,用旧报纸、塑料袋等材料制作服装,并通过舞蹈的形式加发展示,倡导环保,效果甚好。3.承载作用。学生社团具有较好的教育、导向、凝聚、娱乐和参与功能。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社团活动营造的氛围,构造的人文环境,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不断地积累和沉淀,使校园文化底蕴不断深厚,并生生不息,传承不衰。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为了保证学生社团能顺利运转,学校必须加强管理,并加强对社团的指导。我校社团活动实行了教师指导制度,即聘请相关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完善社团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他们都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在社团成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学生骨干,组织社团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学生社团的生命在于活动,深入挖掘活动中的教育因素,使该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让社团成员通过参加活动而受到教育。

二、对提升学生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作用

1.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高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没有显著特长的同学在不断参与社团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所及之处,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特长;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很快就会在社团提供的平台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艺,发现自己的价值,进而对学习、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信心。2.拓展交际,锻炼能力,提高适应性。社团成员来自全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参加社团活动,同学们就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拓展人际关系;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技巧;可以扩大联谊,锻炼口才和交际能力;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品质;如果能够在社团中担任职务,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创意等各方面的潜能,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提高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3.扩宽知识,夯实专业,提升就业能力。许多社团结合中职学校的特色,其活动是与专业、就业相关的,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知识的深化、延续、应用和发展。它们进一步扩宽和丰富了专业知识,为学生实习、就业、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参加普通话社团可以让幼师班的同学提高口语水平,为以后的幼教职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4.陶冶美育,释放压力,促进创新力。同学们在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获取真知,提高思想境界,培养真、善、美的良好品格。学生社团能给同学们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减轻心理压力。参与社团活动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同学们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维护,这不仅有利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挥,而且可以释放压力,使学生学会包容、学会乐观地看待困难。5.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中职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中职学校社团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加入一个社团,可以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影响使社团成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三、对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用

德育涉及到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提高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都不可忽视。学生社团具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社团中,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爱校情怀一向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有着强烈兴趣认同的学生组织的社团,很多的活动都洋溢着朴素的爱国与爱校气息。比如我校在“12•9”活动纪念日,学生社团开展大合唱、摄影、绘画等一系列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2.社团活动彰显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社团组织本身就是一个集体,聚拢了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在某种意义上,社团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存在,而社团活动更使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如篮球、健美操社团不仅从中发展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团的活动和讲座,进一步增强社团成员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到新的高度。社团的每个成员都为这个集体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所在的社团发展和壮大。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轻,因此中职学生有更多的课余自主支配时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普遍感觉空虚无聊,因此从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组建的社团活动将成为丰富课余生活的一贴良方。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社团的活动中,在社团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健康情趣。4.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减少学生流失。社团活动是社团建设的灵魂,要保证社团长期有活动,社员人人有事做。同学们加入心仪的社团组织,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就会得到应有的发挥并得以固化和延长,从而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占满了学生的课余休闲空间,广大同学即使身置校园,依然“有去处”、“有玩头”,并在活动中找到快乐、自尊、被重视和被认可的感觉,从视觉上、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进而对校园生活产生留恋感和依赖感,大大降低学生的流失率。

总之,学生社团的建设是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学生工作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目的意义,不断地给予引导、大力支持。我们要结合中职学校和职校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管理,提供良好的社团活动环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生社团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王智 单位: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科学论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一、内涵释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分支,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伦理这个词源于希腊文ξ’θοδ(ethos),它最初表示一群人所居住的地方,后来指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性质,最后用来表示人所有的性格、品质、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伦理就是在人身上具备的与品质相关一系列素质及如何达到这些素质的正确行为,如果引申一点来讲,伦理就是完善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做法。”可见,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完善幼儿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但幼儿有其自身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如身体正在迅速发育生长、心智尚未成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差、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情绪冲动性大等。这些特点意味着幼儿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也意味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更具特殊性,更应关注研究的伦理性,避免对幼儿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和伤害。

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科学研究的首要伦理原则。许多国际科学研究组织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中都表示:“当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时,其自愿同意参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所涉及的人应有表示同意的法律行为能力;还应该是自己作出的自由选择,不能受任何压迫、欺骗、强迫、欺诈等其他隐性强制因素干扰;还应对所设计的研究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保证其作出基于理解的和正确的决定。”在教育研究中,“知情同意”一般是指在开展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必须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对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风险和益处以及受到损伤时的补偿方法等。也就是说,在研究对象对研究有了一种清楚的认识之后,自愿作出决定是否参与这项研究。并且“知情同意”在研究中“需要多层次的贯彻与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研究之前”。研究对象愿意参与到研究之中,并不意味其必须完成整个研究,研究对象有权利随时退出研究。但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够健全、没有足够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这时就应该向其家长征得同意并签订书面的同意书,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要有家长的监督和尊重家长要求幼儿随时退出的权利。当前,面向家长发放的问卷或将幼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部分都没有向家长和幼儿告知研究的目的、意义、预期的风险和研究数据最后如何处理等信息。很多研究也没有征求家长和幼儿的同意,而是直接通过幼儿保教机构发放问卷或直接进行研究。有个别的研究即使在征求同意后,也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在大多数的研究过程中也都没有幼儿的家长在场监督。甚至有些研究还具有一定的“软性”的强制性,让幼儿不得不参加、不得不坚持完成整个研究,或者用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诱导幼儿参与和完成研究。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幼儿情绪产生波动或者研究内容给幼儿身心带来不适,也不能随意退出。个别研究甚至以隐瞒研究人员的真实身份或者研究的内容、目的等“欺骗”手段,来获得所谓的真实数据。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也严重地侵犯了家长和幼儿的知情权、自主权。“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人员与幼儿之间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幼儿没有得到研究人员绝对的尊重。我们应该尊重幼儿,把幼儿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自由、独立、完整,并有其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

(二)关于“无害性”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完善幼儿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一切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损害幼儿性格、品质的研究都是有悖伦理的,都是应该被禁止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无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幼儿的身体、心理、情感几个方面:

1.身体方面

幼儿的身体发育尚不完全,但在个别研究活动中,研究人员在设计研究时不顾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和个体差异,企图让低龄幼儿承担较重的身体负荷,或者对幼儿的运动量制定统一的标准。更有一些研究人员,为了获得研究的数据,试图测试幼儿达到其身体或某器官的最大负荷量和超出负荷量后幼儿的反应,这都会给幼儿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些问题在关于幼儿身体健康评价、体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中时有发生,个别研究甚至造成了幼儿的体力透支、韧带拉伤、器官功能损伤、大小便失禁等伤害。

2.心理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指出:“在心理上受过伤害的儿童,在其成长中所遭受的思想和心理阻滞,甚至比在肉体上受过伤害的儿童更大。”这也说明了保护幼儿心理的重要性。然而,在许多研究开始前和研究进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很多时候会无意识地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或者所研究的内容即是对幼儿的伤害。比如在对幼儿进行分组研究时,研究人员对幼儿说:“能力强的幼儿坐到左边这一组,能力差的幼儿坐到右边这一组。”或者研究的内容是反映幼儿情绪情感变化和外部因素对幼儿心理、行为影响的一些研究,在研究中会加入一些来自外界的刺激因素,这其中就可能包含一些不当语言和行为或是对幼儿的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威胁、恐吓等,这些都很容易伤害到幼儿脆弱的心灵,这样的言语无形之中也会让幼儿产生自卑、恐惧的心理,甚至影响幼儿终身。

3.情感方面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德性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身心。”由此可见,幼儿的情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以往以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即使有的研究人员做了详尽的伦理分析,其中多数也都是关于防护研究对象的身心伤害,而情感方面的伤害往往被忽略。在许多研究中,研究数据的获得是基于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的密切关系,“这一关系包含着大量伦理含义,譬如开放的观察场所、彼此的信任、承诺和保密等。”研究人员在进行观察研究、行动研究或质的研究等过程中,以研究人员本人作为研究工具与幼儿进行接触,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亲密关系的进展情况同研究结果和数据交织在一起。有的研究人员在与幼儿的接触过程中为了获得幼儿的信任就夸大某些事实或者作出一些美好的许诺,但是在获得了研究数据或研究结束后就断绝了一切的往来,把亲密的伙伴关系和作出的承诺一概抛之于脑后。幼儿的世界是简单的,情感是单纯的,幼儿也是极容易相信人的,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对幼儿的情感产生伤害,造成幼儿对社会的信任缺失。

(三)关于“保密性”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在科学研究中,保密性原则的目标和内容大致为:“保护研究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个人处境、行为习惯、怪癖和社会关系等个人隐私数据不受非授权散播。”作为自然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理所当然应该享有隐私权。幼儿的隐私应该包括幼儿身体上不愿意暴露的部位,幼儿的医疗信息、健康信息以及幼儿不愿意公开的其他信息等。当前的许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对幼儿隐私权的保护相当薄弱,幼儿和家长的相关信息被泄露给其他研究人员或商家,给幼儿和家长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此外,在观察研究和访谈研究结束后,幼儿的图像资料、视频资料、访谈报告等信息的处理没有受到重视,也缺乏专门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这些信息在研究结束后被随意地处置或丢弃。虽然研究人员无心散播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最终也可能被其他人了解,这不但违反了科学研究的保密性原则,情况严重者可能会触犯法律,这需要研究人员高度重视。

三、对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指出:“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因此,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实现科学研究和伦理的平衡,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完善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是达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伦理目标的基本保证。“通过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颁行各种法律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使得研究过程尽最大可能地尊重被研究者(被试)的权利,使研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对被试的身心伤害降低到最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伦理方面的法律,有学者多年前即撰文呼吁立法以保障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但是并没有提及应在法理上明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在立法过程中,应根据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低龄、弱小等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应单独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和权益,以保障幼儿在研究中免受侵害。

(二)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国际社会除了通过专业学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颁行研究原则、守则、标准等措施来规范研究行为外,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学校部门、科研单位还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审查部门对研究项目计划书进行审查,确保研究活动不会危及研究对象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在学前教育及相关领域内整合人力资源,组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对区域内拟开展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进行伦理审查,并且在研究过程中进行随访和监督。如果发现在研究过程中未对研究对象做到最大保护,伦理委员会应及时提出警告和意见,对于不接受警告和改正的,伦理委员会应及时予以中止,以确保研究人员从伦理上真正关心和保护幼儿的权益。

(三)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伦理素养

“研究伦理学(ResearchEthics)试图对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规范与问题给予说明和探讨,是近2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应用伦理学的新分支。”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和与幼儿相关的其他专业中,开设研究伦理学课程对提高研究人员的伦理意识和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国内的诸多高校和学者都认识到开设研究伦理课程是培养和提升研究人员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但这一意识还未真正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开展研究伦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兼顾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和与幼儿相关的其他专业开设研究伦理学课程,以提高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伦理素养,尤其是提高科学研究伦理意识和对科学研究伦理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能力,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伦理观。

(四)保证在研究实施前进行伦理评估

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在对以幼儿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研究中都规定,研究者在计划研究时必须对伦理的可行性进行认真评估,经过课题小组成员或者自发地针对这项研究临时成立的伦理问题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在项目或论文中要单独设立伦理风险报告。以当前在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观察研究为例,某研究人员设计实施了“不同噪声强度对幼儿行为影响的研究”,由于研究的需要,研究人员会在幼儿正常游戏的环境中增加噪声,这些噪声可能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人员在设计研究提纲的同时,应对此次研究的目的及提纲中涉及的观察方法、观察内容、采集到的观察资料等方面进行伦理评价并形成伦理风险报告。其中应该明确:研究中会应用哪些强度的噪音;分别使用各种强度的噪音多长时间;这些噪音可能会对幼儿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本次研究预期会得到哪些益处;研究人员在观察中会与幼儿有哪些接触;拟观察的内容中是否会有涉及隐私的内容;研究过程中是否设置监督人员;如何处置研究中突发的幼儿不适;观察报告中如何对研究对象进行隐私保护;研究结束后如何处理观察记录等涉及伦理的内容。然后将研究提纲和伦理风险报告提交给课题小组或临时的伦理问题讨论小组,对此次研究进行初步的伦理评估和改进。如果通过初评,接下来再将通过初评的研究提纲和伦理评估结果提交给相关单位进行审核,并将研究内容、方法、风险等讲解给幼儿及其家长,征求他们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开始前的这一系列的伦理评估,将大大减少研究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五)幼儿保教机构和家长应该明确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幼儿保教机构是研究进行的主要场所。幼儿保教机构应该依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提高保教人员、科研人员的伦理素养,在做到自律的同时也依法保护幼儿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幼儿保教机构也有权利和义务对将要面向本单位幼儿进行的科研课题进行伦理审查和监督,也可通过多种形式同社会和与家长进行互动,向社会和家长介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请多方一起参与对研究的监督。家长作为幼儿的法定监护人,有保护幼儿不受侵害的权利和义务,对研究有知情和拒绝的权利,并且可以要求在研究过程中在场监督,在研究过程中有权利随时让幼儿退出研究。只有幼儿保教机构和家长明确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基本原则,更好地实施和监督研究,才能使相关研究真正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

作者:李冬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论文: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加强幼儿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实施了幼儿教育改革制度,幼儿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大。必须在明确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影响因素;科学方法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幼儿阶段都是必经的阶段,通过加强幼儿教育,不但会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想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必须注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加强幼儿教育科学方法探究。

1幼儿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1.1教师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分析: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当中,都有教师综合素质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低的话,就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创新运用教学方法。且很多教师无法有效掌握计算机运用方法,多媒体使用得不规范,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另外,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招那些刚刚毕业的女教师,这些女教师经验不够,无法掌握幼儿教学技巧,管理效率偏低,会阻碍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1.2家庭教育因素分析:对于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幼儿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父母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要将孩子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明确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没有明确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1.3教育设施体系因素分析:要想保证幼儿教育工作有效落实,还必须配备完善的教育设施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幼儿的运动欲望,通过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加强幼儿教育[1]。如今,很多地方的幼儿园都进行了改造,设备投入力度也比较大,激发了幼儿的潜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的幼儿园资金不足的问题,教育设备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幼儿的教育需求,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受到影响。

2加强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研究

2.1全面了解幼儿行为及心理特征:要想有效实施幼儿教育,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幼儿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强,但其也具备个人做事、解决问题的态度[2]。大部分幼儿都很敏感,接受不了他们的批评,自身认知能力比较简单和单纯,导致其情绪转变幅度异常明显,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个人情绪的左右,难以控制个人行为。因此,教师必须严密结合幼儿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成长。

2.2及时关注幼儿心内想法及个人行为:幼儿的个性比较鲜明,有着独立的个人性格和内心想法,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和理解他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加强与幼儿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并给予保护[3]。如果发现幼儿行为不正常,教师不要冒然干扰和指责,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用幼儿的思维看待问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好好呵护他们。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发表个人意见,并耐心倾听,注意保持语气温柔平和,给予幼儿心灵上的关心和爱护,促进幼儿良好心态的形成。

2.3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幼儿往往是活泼好动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选择多样化和充满趣味性的教育形式,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4]。例如,在讲授音乐课堂知识的时候,在新歌教授结束之后,可以开展歌唱比赛,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和表现自我,不但能够增强幼儿的音乐学习意识,还能全面检测幼儿的学习情况,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唱技巧。

2.4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必须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都盼望着孩子健康成长。相对于教师来说,父母和孩子生活的时间更长,因此,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但如今很多幼儿家长都意识不到自身的教育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和幼儿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要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学校中的情况,还要询问幼儿在家里的一些问题,只有教师与家长协调合作、共同进步,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5完善学校的幼儿教育设施体系:在当前的幼儿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教育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基于该现象,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幼儿园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幼儿园教育设施,还要注重加强绿化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幼儿学习压力。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一系列有效的基础教育优惠政策,争取足够多的资金,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软件,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完善幼儿教育设施体系,大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从根本上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

2.6加大幼儿卫生保健力度:在加强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还要落实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要制定出符合幼儿生活特点和行为特点的作息制度,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安全责任制度,完善校园安全防御体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5]。要加大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加强幼儿卫生检查,及时落实好疾病预防接种工作,避免幼儿患病。此外,学校还要制订和完善幼儿饮食方案,合理运用体育器械,引导幼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其身体素质和基本抵抗力。但与此同时,要准备好相关运动保护装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运动保护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教育方法,消除幼儿教育影响因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孙志莲 单位: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中心幼儿园

教育科学论文:市场营销创业教育科学化思路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业教育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国外创业教育开展较早,许多国家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并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各高校也给予较大的支持,哈佛大学1947年开始开设创业教育,此后创业教育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国内虽然也成立了相关机构,但仅仅是行政上的指导而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也仅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课时安排较少,有的甚至只是作为第二课堂的内容搞一两场专题讲座,没有将创业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即使有自发开展创业教学的高校,也只是将一些有创业意识的少数尖子生作为培养对象,而对大多数学生的创业教育仅仅是介绍性的讲解。另外,许多大学生也缺乏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他们认为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经营活动”和“社会实践”参加多了,经验积累丰富了也就会创业了。

(二)创业教育机制不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并没有以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创业能力等同于知识能力。创业教育课程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课堂教学传授而轻实践教学,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寥寥无几。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现有的创业教育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创业教育科学化发展。

(三)缺乏优化的创业教育环境

高等院校是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对象,但创业素质培养并未得到学校相关政策(目标培养、激励导向、评价体系)上的倾斜,缺乏创业氛围。政府部门作为引导员,其在引导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尚未出台一整套有效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企业没有发挥其在创业教育中的导师作用,给予创业教育必要的支持。社会民众对创业的认识不够,尚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创业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四)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亟待加强

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经历。然而,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从事企业管理学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比较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当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只能纸上谈兵。有的教师虽然是从企业聘请过来的富有经验的人员,但由于他们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

二、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科学化的的基本途径

实施创业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创业教育更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践行“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目标决定了不能按照旧学科体系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以能力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本文来自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一)科学的创业教育需要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与社会支持

要在高职教育中全面贯彻创业教育观念,变职业教育为创业教育。要在大学生中灌输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让大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是促使其成才的重要模式。然而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首先要为创业提供必要的法制保证,呼吁和协调社会各界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高校应积极走出校门,放下身份,多方位、多渠道地与企业取得联系,广泛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争取创业所需资金。企业也应该发挥其在创业教育中实践导师的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科学的创业教育需要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缺少一支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市场营销管理师资队伍。因此,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教师的创业经验,努力锻造一支符合本校创业教育实际、能够勇于探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参与创业模拟活动,如ERP(企业资源计划)沙盘实战模拟演练、网络模拟公司的组建与运营、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学校还可以用引入创业成功人士兼职任课教师的方式,使得“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传授。

(三)科学的创业教育需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学校要通过刚性与弹性结合、培养模式多样化与培养方案个性化相结合来改变现有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教育的空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内、书本内和学校内,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实训相结合。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既重视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又重视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理念和技能,使其能识别别人忽略的机会,从而创造价值。它特别重视对学生识别机会、把握机会、创造价值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应将专业课程、专业案例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创业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待人、认真踏实工作的处事原则。

2.实践教学方面,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作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工作积累经验。

(1)改革教学方法与形式

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与—合作—讨论—分享—提高”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设计以“新产品上市”为例:第一步先明确教学目标,怎样进行市场分析;第二步布置教学任务“芜湖奇瑞准备进军中端汽车市场推出新品‘瑞虎’,请你为其做一个新产品上市的策划”;第三步分组合作研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定负责人并进行分工;第四步参与体验,各小组开始实地调研并撰写新产品上市策划方案;第五步小组交流讨论,各小组陈述策划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体验;第六步老师分析点评,老师对各小组的分析报告进行点评,给出建议;第七步各小组再对所撰写的策划方案进行修改;第八步,教师再次点评和总结作业。教师本着“合作———竞争”的核心思想,充分强调相互学习和分组对抗,并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专题报告(营销领域的专家、学者)、讲座(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验、调查等方式。

(2)改革考试制度

通过一纸试卷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合创业教育的培养要求。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应建立一种能综合评价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人创见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我院《市场营销》课程为例,2012年该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分三部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20%),案例分析能力(30%),实际操作能力(50%)。第一二部分依据平时的表现,第三部分通过实地操作评价打分(例如学期结束让学生写一份策划书或结合节日设计一份促销方案等)。两年下来,该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受益匪浅。

作者:丁伟1赵中见1李祖武2笪秉宏3工作单位: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