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历史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13 09:01:58

导语:在历史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历史毕业论文

历史毕业论文: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作为文科教师,特别是语文与历史教师在教课的同时,我觉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纲的要求。文科的知识网络都是一套连贯性的整体,知识点必须全面,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整体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大纲要求知识点的熟记,这样,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才能被学生记得牢靠。

记忆文科知识,也像折筷子一样,一双筷子容易折断,但是一整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这个道理应用到知识的识记方面也是这样,一个知识点也许暂时可以被学生记住,但是不出多长时间就会随着知识的遗忘规律忘却!零散的知识点就相当于一双筷子,而知识面的整体记忆则相当于将多个筷子集中成把,知识的连带性就强,知识点连接紧密、强记于心,便很难被遗忘。

所以,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知识,一旦牢记,即使若干年不复习,也不会被遗忘。

因为历史知识都是处在一个历史整体中的,我们要考试的大纲知识也在这个整体中,一旦识记住了知识整体,把准知识整体的脉络,再去记大纲要求的零散知识,就相当于拿折断一把筷子的劲儿去折一双筷子,简直游刃有余。

好的历史教师会指引学生先学习知识整体,再将这整体中的单个知识点个个击破。

很多的文科生会有这样的学习体会。那就是,我们学习了四五年的历史了,可是对于家乡的历史却仍不了解。只记得大纲上要求我们这样记忆,这样的历史知识,终归是从书本上来的,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有的还很抽象,所以学起来会索然无味儿,所以,很多文科生的历史,从书本上来,最终又回到书本中去,只是应付应付考试,于生活无益,过后便不会形成历史知识在脑中的条件反射,学不学它,之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乎历史学便像书柜上的花瓶一样,美观而不实用了… …

其实,历史学并不是不实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历史本就是一门十分智慧的学问。只是应试教育将历史学刻板化了!刻板化的应试教育,不仅麻木了学生,更麻木了历史教育、历史教师。

为了考试而背记的历史知识,永远没有用处,只怕一参加工作便彻底忘却了上学时所记忆的知识点,更别提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试而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这种知识除下拿来应考,别无它用,也不会被学生记忆的时间太长,更与社会实践无益,多显得有些浪费我们的脑细胞。

多数文科生学完历史学后,知道的全是些夸夸其谈的大历史观,至于说自己家族的历史,甚至于自己所在县、所在省的历史着实也没有学清楚,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历史恰恰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的有用的、有启发意义的历史,别说学生不清楚,恐怕教历史的老师也不尽然全知。给学生一瓢水的前提是自己得拥有一桶水,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思考,整体记忆,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明晰并对一个历史知识点记忆深刻,就必须用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去诠释这个知识,只有教师懂得的多一些,学生了解过去的眼光才能更深邃些。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的历史知识,离他(她)们的生活很远,那又怎么让历史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应用到学生生活领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学习历史的那段岁月,我们只记得二战时,日本在1931年开始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至于说日本人哪天打到了我们的家乡,我在当时就很疑惑,老师只是整天让我们死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过去。我承认当时我们记忆的所有日军侵华史都必识、必记,但是我们恐怕更想了解的还是自己生长的、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这片热土上的历史。学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历史,也许不能当饭吃,但是在高中、大学毕业后,我们至少可以将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讲给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至于让以后我们的儿孙们问到故去的一切时,哑口无言,让我们这些上过大学的爷爷、奶奶情何以堪?

我觉得,地区级别的历史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本土历史熟练掌握,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放眼世界,从全国大的历史背景下熟记自己本土的历史,在知晓自己本土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整体掌握历史知识、熟记大纲考试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将历史知识记得牢靠。然后,以己所学,去教会学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历史价值观念。

如果仅仅将历史知识当成无趣的学习内容、只是将其当作应考的条目去死记硬背,即便是当时背记得滚瓜烂熟,终也不会形成长久记忆,因为这知识只是一个孤立的条目,没有形成知识整体记忆的链锁。这样的知识在应试结束没多久就会被忘却,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记不住,更谈何拿这些知识去创新、去影响生活改变生活,更谈何拿这些知识启迪智慧、开拓未来?于是乎,历史就这样变成了书柜上被作为摆设的花瓶,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历史毕业论文:初中历史教学毕业论文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地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开展分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外交事业发展》这一课时,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尼克松、、,表演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时的情境。同学们对这样的“穿越”游戏表现出兴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习动力

那么,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例如,对待落后的学生不带有感情色彩,做到一视同仁;在课下主动找学生交流,解答疑难问题等。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改进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通过调控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三、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对历史知识复习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历史练习题,然后把班级里的学生平均分成五组,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一节课过去后,教师提问“:请问二战的时候同盟国和协约国各是哪几个国家?”学生为了回答问题,热烈地讨论问题,最后最先抢答出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历史毕业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改进途径的探索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论文选题不当、论文抄袭等,因此,学院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如,在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标准上加强规范,完善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监督等。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改进;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0-03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展示。因此,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被课堂教育所占满,到了四年级期间,许多学生又忙于求职、报考研究生,对于本科生重要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难以重视,再加上学校只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四年级期间,无论精力和时间,大学生们都难以做好毕业论文。于是,许多学生往往采用网站上下载、书本上摘抄等方式来拼凑论文,再加上论文写作时间短促,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不受重视,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些行为谈不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反,还会严重败坏学风。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且,在其他高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方案

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实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1]。作为内蒙古地区一所培养师范学生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也摸索出了不少有效途径。以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为例,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即能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对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化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指学生从入学后的第一篇学年论文到毕业时的学士学位论文都由同一位指导教师相对稳定地进行指导,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年论文:论文索引。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选定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工作,写好索引。第二年学年论文:撰写研究综述。在做好索引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撰写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现状、不足、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三年学年论文:选定题目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定学年论文题目,撰写论文。第四年专业毕业论文:把三年级的专题论文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通过进一步地搜集资料充实内容,反复修改,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以2010届历史学汉班一名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例,该生于一年级写了题目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文献索引;二年级写了题目为《近二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雪灾研究综述》;三年级写了《1947—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及其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为《浅析1947—2008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该生四年的论文基本围绕着同一课题撰写,很有连贯性。这些规定的出台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因为,要做好一篇论文,学生们必须要有高深的专门知识。这就促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心地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根据论文研究的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自己所学的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对于这一改革及其效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认识是肯定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另外4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是必要的,效果良好。[2]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案也相继被该校其他院系所采用。实践证明,论文写作过程化比学生在四年级一年仓促撰写毕业论文要好得多,既减轻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困难,也降低了教师的指导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二、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一模式效果明显,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由于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并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少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论文题目选择不当,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时,就要求一年级各班级学生报送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不少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充实,选题仓促,所选题目要么过大,要么空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不中途改换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只得延期答辩。

2.导师对论文指导不够精细,一些论文仍存在抄袭现象。一般情况下,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每人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学年论文总共6~10篇(还不包括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担比较重。而且,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无法同学生选择的论文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教师本人还有课业、科研负担,甚至,一些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还有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辅导,由于精力有限,不少老师无法精心辅导本科学生的论文,对一些学生的论文写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教师却往往没有发现。

3.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措施,论文粗制滥造。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对计算机、英语,甚至驾驶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精力,本专业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反映本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采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方式来完成。学校为了毕业生就业率考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往往对于这些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论文顺利过关。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改进措施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历史文化学院也不断采取一些新举措,试图纠正这些不良倾向。为此,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商讨历史学专业论文写作的改革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毕业论文选题所具有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生所选题目要专业对口、可控性要大。因此,对于一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一些盲目性的问题,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选题方向,就如同科研工作者在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选题方向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一些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不限制学生自由选题,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陷入误区,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初步确定论文方向后,根据学生的选题,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给每个老师分配与其教学研究方向大概一致的学生毕业论文,做到教授中国史的教师能指导有关中国史的论文,世界史教师指导有关世界史的论文,近现代史教师能指导近现代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教师负担的论文数量多寡进行调剂,做到平均分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在学生的论文方向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将学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中,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可分派学生一些任务,如查阅搜集资料等。这样,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又可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学年论文与学生的各项荣誉以及就业、升学挂钩。作为毕业论文一部分的学年论文,学校可考虑提高学年论文的学分值,计入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成绩之中。在评选各项奖学金中,也应将学年论文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促使学生重视论文的写作。同样,学校也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毕业论文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结合起来,毕业论文成绩可在评选优秀毕业生等各项荣誉中作为参考标准,成绩优秀者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可免试推荐。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论文的写作标准,杜绝论文写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在此方面,不少高校采取了措施。“北京化工大学探索构建了大学生论文写作‘三位一体’措施性保障机制,包括构建论文写作学术委员会、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论文写作标准化参照体系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诚信教育”[3]。这一措施关键在于使学生们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这也可作为其他高校参考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各学院也应建立论文写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之外,主要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论文,凡是发现有抄袭现象的,要有相关的纪律处分,做到及早预防。

总之,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学校各种有效的改革,不仅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变学生只重视考试,敷衍论文写作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论文写作也是认识问题、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能在高校大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历史毕业论文:在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

高校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注重和培养,是提高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十分突出。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避免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出现盲目选题、写作不规范甚至全文抄袭的现象,能够做到选题有所依据、写作有适当的指导、答辩有一定的提高,从总体上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高校历史学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校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性课程的设置得以实施和体现。

研究性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体现知识的综合和能力的发展,注重体现专题性和综合性、开放性,加强实践性。课程理念表现为: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加强课程整合,充分发挥课程整体效益。着重在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习主体应具备以创新精神进行探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能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学习与理解,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能力。

高校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的设置可以搭建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力的平台。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给学生提供思考历史和探究历史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表述历史、对历史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历史的方法,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课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材料,以科研的方式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教学方式。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宗旨和目标,其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提倡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使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具有内在动力。

首先,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授课时间,既兼顾教材的系统性、全面性,还要适当介绍或探讨学科中比较深层次的或前沿性的问题。这种授课方式是学生比较欢迎的,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共同探究,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在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方法。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热烈地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观点逐渐明晰,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实现课堂上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

其次,教师要布置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熟练地使用信息工具和各种相关软件,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撰写科研小报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力求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研究性课程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及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研究性课程有利于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和探究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扎实、牢固,并形成初步的研究、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强化研究方法及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应贯穿大学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一、二年级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读书报告,写前沿性问题的学术研究综述、小论文;三年级,指导写学年论文;四年级,指导写毕业论文。

可以在毕业年级开设专题讲座课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专题课以中国史、世界史两大通史为选修课程,选择和通史课内容相关的史学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由各教研室集体研究确定题目,汇总后按照历史发展线索授课,要求所讲题目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给学生一定量的学术信息、参考书目及相关因特网址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比较丰富的资料,使研究课题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为顺利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保障。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分析论证,使学生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使学生初步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扎实、完善的知识积累和科研素养积累。通过平时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从总体上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能力和质量。研究性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体现在论文写作的三个程序上:

(一)开题。确定选题,制定提纲,理清思路,撰写开题报告。选题是专业论文写作的突破口,要求论题明确、立意新颖。研究性课程结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学生学会对专业基本问题的把握、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动向、最新的研究方法、观点和成果,使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对某些史学问题有所思考,具备了相关的理论、资料储备,做论文时能够从容面对。避免出现盲目选题、全文抄袭等不良现象。

(二)撰写。史学论文写作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论证有力。论据充分,资料翔实。研究性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献的查找和阅读,既培养、锻炼学生查找、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引证。史学论文写作重在驾驭史料,对史料的消化与处理应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史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杜绝史料的杜撰。

毕业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以及基本写作技巧等内容的掌握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专业课老师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勤思考、多动笔,通过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学年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写作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既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论文写作的积极心理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最终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格式规范。史学论文的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包括题目、摘要(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要求由学生独立按照学术论文规范进行排版打印。明确规范化的注释包含的要素:(1)作者;(2)论著名;(3)出版地;(4)出版社(或刊物);(5)出版时间(或发表期次和日期);(6)页码(或版次)。

3.修改定稿。学术论文修改的内容包括对观点、论据、结构、语言、注文的修正。指导学生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及资料的前提下,表达对某个历史问题的看法。并参照学术信息,考虑是否写出了新意;是否发掘新的材料或对材料进行新的解读。指导教师统稿时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论文的结构安排、逻辑层次,遣词用语的准确与规范给出修改建议、重点在于力求写出新意、提高质量。

(三)答辩。规范答辩程序,力求在规范中求进步、促发展。毕业论文答辩的功能在于考核论文质量与评定成绩、修补论文漏洞与完善论文、师生互相启发与学术切磋。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全面结束后要及时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对以后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建议。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本科教学质量状况。通过研究性课程设置,教师对于学生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都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师生共同研讨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使毕业论文的开题、写作、答辩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开放性、探究性,从总体上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毕业论文: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论文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通过传授和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历史中的事件、思想和观念,但是我们要运用最现代化的、最新潮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和组织学生。新课改以来,我们实行了更加开放性的教育原则,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从而开辟了一条更加民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发展和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加能够推动学生承担起学习的任务,增强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的辩论会,或者让学生演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小话剧等灵活的教学形式,来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快速地走进历史角色之中,激发其自主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和体会历史,增强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动力。同时,质疑也是学生独立成长、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以及独立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历史观念甚至是一些见解提出疑问,勇敢地反驳教师的一些看法或观点,并且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来探索真正的答案,争取能够做到想别人之所不想、见别人之所不见,不断优化和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更加宽广的发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历史课堂成为塑造人才的基地。

二、有效利用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

挂图是历史教学课堂中十分直观和形象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轻松地突出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历史学科由于其自身拥有十分繁琐的年代、人物、地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清晰地牢固掌握具有难度,并且在这些知识的记忆过程中会拥有强烈的枯燥和乏味的感觉。教师想要让学生摆脱这种不良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生动想象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和启发,还可以使用历史挂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历史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以及总结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去分析、概括和总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比较顺利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挂图能够帮助教师详细地分析和讲解每一个事件的原由、经过和影响,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其中的道理和真谛,从而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辩证的看待每一件事情。

三、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不断磨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只有自身亲身感悟和体验过程的事情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学习也是如此,学生的成长更是如此。因此,在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习一定的“放手”政策,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地去探索和学习一些知识和事情,在历史课堂中能够勇敢地进行冒险的探索和尝试,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敢于犯错,用于承担错误并且改正错误。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独立地成长起来,才能够在错误中不断地磨练自己,使自己更加强大。为此,我们要正视学生在探索道路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在错误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自悟和更新,自主创造成功大门的钥匙。同时,教师也要善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错误的案例,采用积极点播和指导的教学方式,激励、暗示和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正确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早日形成更加成熟、宽广的思维。

四、提供给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意识

动手操作和体验是实践的最好形式,是学生思维内化的行为方式,更是思维体现的最好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索一些动手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发散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述我国古代重大发明的地震仪时,我并没有将张衡地震仪的所有知识都讲述给学生,而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模型,在分享一些数据、原理、外形构造等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资助选择材料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地震仪,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创造出属于自己思想结晶的地震仪,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学习、感受张衡地震仪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握历史,并且从中吸取教训,发展自己的必经之路。我们一定要运用最适宜的教学观念来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快速地成长和壮大起来。

历史毕业论文:社会主义和世界历史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世界历史进程理论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理论上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着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论证了人类社会从个人交往关系的不断扩大,发展到由民族的地域性历史转变为人类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是可能的”,共产主义也只有不断消灭“地域性共产主义”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存在;“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当年,马克思恩格斯用这一理论批判了德国流行的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今天,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理解和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具有根本的方法论意义。

人类交往的世界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品格

社会实践的现实定力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变革的根本,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改造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遵循人类交往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性要求,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为总依据,以战略性的现实定力和实践品格获得了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始终以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性而自豪,感叹“精神是世界的花朵”、“人是万物之灵”。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及其自豪感被哲学家们以精神、观念、理性、思想、理论的重要性“抽象地发展了”。

②在西方,黑格尔以“思想支配世界”把人的能动性编织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的信徒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怀着宏大抱负,试图把这种理论运用于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考察使马克思从一个青年黑格尔派走向“从前信仰”的反面,以新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历史观的虚幻性,从而把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们,无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分工的客观性,而是只看到“人”的理想,用他们的“标准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现实的人,并把“标准人”描绘成历史的动力,把现实历史过程看成“人”的自我异化过程,“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

③他们甚至把思想、意识或“自我意识”的作用夸大到这样的地步,“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所产生的自然的、必然的结果已经是真正人类的生活了”。

④以为只要我们给人以正确的理想观念或创制一套理论理想,“真正的社会主义”就能够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尖锐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⑤因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物,社会机体是人的交往关系之网,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交往关系由“民族的地域性历史”向“人类的世界性历史”转变的过程。人们的交往也不是人的“类本质”使然,而是受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制约。就历史的每一阶段而言,“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⑥“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⑦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⑧其实,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夸大理论的作用、理想的作用,急于求成,是理论家和革命家最容易犯的错误。邓小平曾经说过,“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因为“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⑨列宁在十月革命成功后立即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绝不仅仅是因为战争需要的外在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支配了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所以列宁后来说:“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创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急于向人民兑现革命战争年代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政治承诺,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急躁冒进地搞社会主义建设,在分配关系上,把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先是原本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结果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宣告完成。紧接着就搞了“化”运动,不顾农业生产力的极度低下而把生产关系提升到“一大二公”的水平,还以类似组织战争的方式搞了生产“”。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提出“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社会主义已经“占了压倒的优势”,于是追随苏联共产党并与其一起提出用15年时间“超英赶美”的空想目标。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惯性使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发生了‘’这样的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到严重挫折”。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打开人们封闭僵化而又夜郎自大的思维方式,从世界格局反思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出了几个重要判断:第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上占有优势,我们只有实行开放,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迎头赶上。第三,当代世界问题可谓千头万绪,“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说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东西关系是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南北关系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在这两大关系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但“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从而用“发展”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穷国与富国的利益交汇点。发展需要和平条件,因此,世界的主要问题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平与发展问题。第四,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东西来发展自己,但绝不能搞“全盘西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我们才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冷静看待自己的社会主义,辩证看待世界资本主义,以务实的精神了解世界、拥抱世界,进而影响世界、引导世界。通过与世界的普遍交往,我们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后发优势,在许多方面迎头赶上了发达国家,有的方面大大缩小了差距,有些方面还超过了发达国家。可以说,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因此,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世界,今天的世界同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党的十八大向世人再次宣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关于这个“总依据”的实践要求,同志是这样告诫全党的:“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 个人解放的世界历史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本视界

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都是基于对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人本主义的根本差别不在于是否关心人,而在于如何看待人,如何切实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基于世界历史进程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特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宽广人本视界。在马克思恩格斯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海尔曼?泽米希以十分高调的人道主义论调来消解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认为只有他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他写道:“为什么要分什么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呢?我们都是人。”瑏瑶“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归根到底都消融在人道主义中了。”瑏瑥怎样才是他所谓的人道主义、如何才能实现他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呢?他甚至天真地以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所产生的自然的、必然的结果已经是真正人类的生活了。”瑏瑦爱是人的本质,于是他宣布:“两性的结合只是爱的最高阶段并且应当是爱的最高阶段,因为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而真正的东西才是道德的东西。”瑏瑧“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也关注社会,但是,他们除了抽象的两性之爱的宏论,就是在分与合、全体与集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中抽象地议论所谓的“福利”和“类的平等化”。

另一位“真正的社会主义者”鲁道夫?马特伊提出:“我促进总合的福利,也就是促进自身的福利;我促进自身的福利,也就是促进总合的福利。”“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单个生命和总合生命的有意识的统一,是和谐。”瑏瑨“有机社会的基础是普遍的平等,它通过个人和普遍之间的对立发展为自由的和谐,发展为单个幸福和普遍幸福的统一,发展为社会的〈!〉公共的〈!!〉和谐,发展为普遍和谐的镜像。”瑏莹他们据此攻击共产主义,认为“人在共产主义中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共产主义把人的依赖性引导到极端的、最粗暴的关系,引导到对粗暴的物质的依赖,即引导到劳动和享乐之间的分裂。人不能达到自由的道德活动”瑐瑠。马克思指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者理论体系中所谓“标准人”,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从这样的人出发,他们根本弄不清“单个生命和普遍生命之间”为什么会表现为“有时互相斗争,互相敌对,而有时又互相制约,互为基础”的深层原因,也解决不了人的任何现实问题,所有美好动听的主张都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基于物质生产的交往关系。随着交往的扩大,特定民族的经济关系必然要“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瑐琐,个人的劳动成果成了“世界市场”的要素,个人活动也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瑐瑶。世界市场虽然对于个人来说是“异己的、统治的”力量,但是,无论对于单个个人还是对于单个民族,正是在普遍交往中才能扬弃自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普遍交往中,个人之间以及“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因此,“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瑐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另一角度看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进程视野中的人的解放,绝不是老子视野中让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乐其俗”(《老子?八章》的小国寡民式的封闭性自我满足,而是人人平等、各民族平等的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发展壮大于改革,同样发展壮大于开放。我们的开放,从最初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发展我国落后生产力的单一目的、局部开放,到今天全面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全方位开放,使中国彻底告别了闭关锁国的历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国家。“世界”、“外国”对中国人来说不再是个陌生的、神秘的字眼,相当多的普通中国人开始走出传统的村落、社区、国家,活跃在世界各地,或经商,或留学,或探亲,或旅游,或考察,今天的世界,几乎所到之处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各种建设都有中国人的汗水,各种大事、难事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人的智慧。当代英国社会学家罗伯森认为,全球化本身具有一种“普遍的自律”和“内在的逻辑”瑐瑦。中国人三十多年开放过程的自律和逻辑证明,中国人通过世界化实现了现代化,又通过现代化推进了世界化,从而在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上开启了中国人发展进步的世界历史性的新阶段、新高度。这是中国人发展解放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展示出的价值魅力。

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

承接人类历史由地域性历史向世界性历史的转变,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结果,也是资本扩张的结果。这种结果既是生产力发展使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证明,“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瑐瑧。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瑐瑨当资本主义处于经济强势的时候,“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瑐莹。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平等,都根源于世界市场中的资本关系的强制,这种客观的国际社会关系,使得共产主义不能作为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无论是它的社会主体,还是社会制度本身,都是如此。

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瑑瑠共产主义一方面要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同时要“占有”人类创造的“现有的生产力总和”,因此,“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正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

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瑑瑡。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家们一直津津乐道于列宁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多国胜利论”发展为“一国胜利论”,而没有认真区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胜利”的根本差别。 其实,列宁心里很清楚,他领导苏联人民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链条上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那是一件极为艰辛的事业。于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布)立即宣布《和平法令》,废除沙俄时代与中国等国家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与德国签订了《不列斯特和约》,一方面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改善国家关系,防止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攻击,同时帮助中国等亚洲、欧洲国家的共产党,以扩大共产主义力量。经过苏联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的努力,无产阶级革命节节胜利,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形成了两个市场、两大阵营,而且几乎平分秋色、势均力敌。

由于传统的思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上的差别视作政治上的水火不容,把国家关系意识形态化。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曾经生死与共的美、英、法、苏、中同盟国,在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时,以英国首相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就挑起了扼杀“共产主义新生婴儿”的冷战,继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长期对峙和无休止的对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面开放的视野与世界互动,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动与外续动力的承接,彻底改变了人们两极对立的“零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全新的世界历史性的实践哲学。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断扬弃着“地域性共产主义”,也以新的向度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明,当人类交往由地域性历史进入世界性历史时代,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顺应普遍交往的社会趋势,学会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处,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长处,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吸收人类创造的先进文明,建立起真正富有包容活力、发展动力和价值魅力的理论、道路、制度,才能扬弃“地域性共产主义”,走出民族、国家、地区的限定而成为“世界性存在”。

民族性—世界性相互促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导效力

一个民族在长期相对封闭的生存生活环境中,会形成鲜明的民族个性,正是这种个性或特有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维持着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使民族及其文化囿固于“地域性存在”方式。然而,当民族与民族之间有了交往,以至交往普遍化时,民族个性中有部分成为适应普遍交往的亲和性因素,它既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这些成分会因为民族交往而逐渐融合为世界性元素;也有部分则成为阻碍民族交往、抑制民族发展的排他性因素,这些内容就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一个民族也只有在民族交往中自觉地抛弃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融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一方面,任何经济和科技落后的民族,如果不融入世界市场并遵守其规则,就将被世界所排斥、所抛弃,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在资本的世界市场中,“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不仅物质产品成了公共产品,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成了公共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瑑瑢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个性,一个民族就只能被资本主义世界所吞没,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特地位和独特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全方位开放不断扬弃自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同时,又以鲜明的文明个性迎接世界各民族文化,学习并借鉴世界一切先进文化,始终以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过程张力延绵于当代世界,以独特优势影响世界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开始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与现时代特征相互作用而熔铸的结果,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瑑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经验在于“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把中国经验与世界经验结合进来,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的文化品格是“包容”———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国家交往建立互信,从而包容不同文明的特殊性,借鉴其他文明的优越性;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共赢”———拒斥我富你贫、我安你乱甚至我活你死的思维方式,通过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追求的结果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下,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模式”瑑瑶,那么,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为世人提供了一种学会世界性共处共赢的思维方式,健全全球处世哲学,确立当代中国的“新天下观”瑑瑥。它告诫每一个立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国家,如何学会自尊与尊人,扬长补短,使自己与世界一同进步,共同美好。这就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瑑瑦深深蕴含的“中国品格”。

历史毕业论文:中国商法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论文

时局之变是中国商法近代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商法近代化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中国法律近代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国法律近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既涉及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也涉及具体的部门法,既涉及实体法,也涉及程序法,在法律近代化启动及具体操作方面,立法者确立了相应的法律变革切入点。”而商法就是它的切入点。作为切入点,中国商法近代化的根本原因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根本原因完全一致。

那么,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根本原因何在?对这一问题的解说,主要有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说”和 P·A·柯文提出的“中国中心观”。按照“冲击—反应说”的逻辑理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的影响,而按照“中国中心观”的逻辑,中国法律近代化变革是根本动力在中国内部,根据国内学者对“中国中心观”的解说,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经济决定论”,认为中国近代法律的变革建立在经济基础的变革之上;一种是“社会变动说”,认为中国近代法律的变革是由社会结构中诸如经济、阶层、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

清政府于 191 年 1 月 29 日,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发上谕,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引起清政府变法的直接事件是 19 年“庚子事变”,“庚子事变”是当时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西方列强自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国经济的过度侵略和对政治不断加强的干预,导致了清政府统治阶层、中国的平民阶层一致反抗外来的侵华势力。结果,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为了巩固政权,清政府的统治者开始反思,反思维新派提出的变法主张的合理性。回溯历史,18 世纪,英国政府正式派遣商业使团来华,身处“华夏中心主义”的清政府拒绝道:“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后又几经努力,与清政府建立正常贸易关系无望的英国,于 184 年发动战争。这场战争,摧毁了大清王朝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随后的不平等条约,不仅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还加重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瓜分,清政府被迫纳入到不平等的对外交往中,掌控经济的能力也进一步丧失。不仅外交上清政府陷于困境,在内政上,清政府的统治地位也不断地削弱,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的力量一直不断。

鸦片战争的爆发,国家主权失去了完整,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首要的矛盾;虽然民族矛盾成为首要矛盾,但清政府与国内人民之间的矛盾并未缓和,反而加剧。自 1895 年“兴中会”成立后,革命党的力量日益增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使得反清力量不断增强,国际国内支持革命党的力量越来越多,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受到致命的威胁。面对外交内患,清政府急欲自强图存,采纳了洋务派等改良主义的建议,采取了工商立国的一些措施,但是这些表面上的改良措施对于积疴深重的清政府根本无济于事。经济上,清政府的贸易逆差逐年加大,187 年为 84 万两,1875 年贸易顺差为 11 万两,而此后均为贸易逆差,并且逐渐增长,至 195 年,达到 2.2 亿两。8军事上积弱经济上积贫的清政府,在巨额战争赔款及镇压农民起义花费大量白银之后,进一步加大对国内人民的经济压榨。虽然维新派提出了全面变法的主张,但顽固的清政府并不想让极致的专权有任何的松动,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颜面扫地,同时也宣告了改良措施的失败,但清政府仍然固守“祖宗之法不足变”,19 年庚子事变中清政府的彻底失败,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变法。复杂的国际竞争使得中国身不由己便已置于世界经济格局中,对国际关系认识上的幼稚,轻易便丧失了主权,为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危机,而国内的农民起义及革命党人的活动,让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在此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审视变法的意义。

历史毕业论文:学生分析能力高中历史论文

一、建立成熟的知识体系,创建历史知识思维

1.围绕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总结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展开论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分析综合能力。

2.理清基本的历史线索,通过不同的历史线索带动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反抗史,这三个脉络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史,通过三个线索的总结,使得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历史。

3.从历史基本结论出发,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结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主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出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之本的理解。

4.按不同的专题进行专题归类总结,使得历史知识能够横向结合,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可以把历史分为不同的专题“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诸多专题,把不同时期的专题进行比较记忆,从而增强立体分析能力。

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近年来高考历史的考察加重了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对历史分析能力的考察要求较高。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和用辩证历史观来分析问题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高中时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对历史事件做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综合。如因果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关系,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适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结论,从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我国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方式产生(生产关系)→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上层建筑)→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而新兴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反过来又促进了战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

三、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表述的训练

高中历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回答材料分析题目时更是有了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概括语言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表达历史事件。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用课本上的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具有表达能力。还有就是在平常的练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能力,注重题目回答过程中语言表述,对答案进行噶扩、提炼、升华,做出准确合理、有条理、清楚地表述。从而使得分析的问题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四、注意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现在发生的事就是以后的历史,以前发生的很多事情在某种场合下也会出现重演,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重大政治生活、时事热点,根据这些热点去历史中寻找相关内容,根据历史事实的处理方式,来为当前出现的事实作参考,从而为分析当前重大事件找到相应的方式方法。另外,一般这样的重大事件也是往年考察的重点。所以,要注意历史教学与现实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总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历史知识的记忆,形成历史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这些方法论来分析历史事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思想。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准确合理、有条理、清楚地表达历史事实的习惯。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去解释当前的重大事件。从而提高学生总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崔玉净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

历史毕业论文:教材整合下高中历史论文

一、教材整合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目前,我们所用的属于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对于教材上,也存在弱点,即具有较差的时序性、整体性、以及知识系统零碎。分析学生的情况,其基础较差,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来说,理性小于感性,所以,我们教师应在对教材的整合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的理解、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达到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历史知识在把握上达到时序性、整体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伴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冲击着教师旧的教育理念、知识的结构。对于新历史教材,受“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的影响下,在指导的基础上而编写的,对于教师,在学习整合历史教材的基础上,自身的素质达到提高。

二、教材整合,把握的原则、方向

对于教师,往往对历史教材进行整合,为了指导、帮助学生而建立的,即完整体系的历史知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设计的。在教材整合方面,从以下的原则、方向等方面把握:

(1)对于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而进行。

(2)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材的具体内容而开始。

(3)在学校和国家的推进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积极去配合。

(4)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我们要依据课程的标准、模块去教学,所构思的模块是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框架。

三、教材整合的基本策略

1.整合同一版本的教材内容

(1)从课程的主题出发而整合。

对于历史新教材,其专题的编写模式主要以教学主题而编写的,从必修教材或选修教材开始,或者涉及到小的单元、小的一节的内容,都以特定的、某个教学的主题而编写的。在历史教学中,对于每一节课,中心思想是教学的主题,而主题属于一节课的主导和纽带。我认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确立主题。根据主题而重新规划教材的结构,再进行教学的设计,使知识结构是严密的;逻辑顺序是符合所要求的,对于学生来说,在主题下而去学习,从而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对于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其主题是: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第二,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这一主题为中心而设计。对于教师的备课、教学过程,要抓住“主题”,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来优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在过程中,要抓住“主题”,来达到知识线索的清晰,学习的效率提高。

(2)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教材的整合。

对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包括:横向的联系和纵向的联系。对于横向联系,以时间为点,即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所存在的联系;对于纵向联系,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考虑,这里把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都考虑在内。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我们所遵循的是:历史知识内在的联系、知识的规律,这样利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掌握。

2.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

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从知识的重合点开始进行,达到整合。根据课程标准,这是教材的依据,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的是课程的标准、要求,属于同一个的知识点。对同一知识点来说,虽然说法上不同,但是,教材内容的重合很多,对于我们教师的备课、教学过程,所关注的是这些重合点,为了优化主干知识,也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整合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1)从实用性开始,整合要注意有度。

对于现在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往往知识是丰富的、内容是复杂的。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习过的历史知识会遇到,这样的历史知识很少,但是,新课程要求掌握这些知识,为了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的备课要全面。在整合教材中,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

(2)从服务教学开始,合作其他学科而整合。

对于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趋向专业化,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以前的知识储备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以及开展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整合。

4.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整合

在高中,历史教材学科严密的知识体系打破了,编年史体例改变了,以专题为主的教学,其专业性是较强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出发而整合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有意给予学生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逻辑、关系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在教材的线索达到理清,在历史知识、体系达到建构,这样,学生就会掌握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历史教师,对课程的标准和历史的教材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得到一个合理的、教材整合的方法、策略,来指导教学的实践,为了学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使得学生得到提高,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作者:夏永伟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第一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学生学科素养高中历史论文

一、立足全面,瞻高望远———史观的运用

近年来,江苏卷较重视各种史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里都有体现,迫切需要我们师生一起重视各种史观概念。最基本的史观,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史观的基本内涵。其次,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史观来研究历史问题,使其能准确、熟练、科学地运用各种史观来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的第2问:“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此题是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亮点之一,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尤其体现在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此题要求学生对“王韬课士的近代性”进行论证,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学科素养。比如:历史诠释和论证能力。解答时,学生需要分析题目,然后从考试选拔的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出“王韬课士”所具有的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驾驭这道题的要素之一,就是能真正掌握近代化史观的内涵,不是简单地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三个角度来诠释“近代化”史观的内涵。

二、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能力的提升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即是史料学。”西方兰克学派认同“: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胡适曾讲过:研究历史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的命制上多以各类历史图片、文物、学者观点、漫画、表格、社会生活场景等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20道选择题都是采用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如选择题第6题社会生活场景、第11题历史图片、第15题表格题、第17题是学者观点等,几乎没有一题不是通过新情境来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此类选择题既感觉有新鲜感,但又有感觉到有难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答此类题目的准确率呢?笔者认为需要在历史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增大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力染课堂,感知升华———情感的渗透

《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历史教学的内容实际上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和社会中的人进行了解和认识,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使学生学习做人、懂得做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里素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简而言之,现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功用愈加注重品德教育。笔者再次联系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主观题。王韬用向当权者上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见。在阐述他的西学观点的同时,我们更要向学生强调他的爱国及坚毅的人生观。王韬在献策失望、未受重用之时,化困难为毅力,在“西事方殷,海疆多故”之际,他忘却了个人的饥寒,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他在同朋友谈论国事时,“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数行下”。在流亡海外期间,王韬仍时时关注着苦难的故国,如其诗中所写,虽然“九万沧溟掷此身,尚戴头颅思报国”。可见,教师必须挖掘每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处处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蕴,让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不仅跃然纸上,更撼动人心。教师以其独特的个性感染力让课堂有所表达,有所震撼,有所永恒!所以“以事带人”的理论再好,如果太重的是“事”而太薄的是“人”,历史教育的血肉也就流失了,留下来的骨架虽然可以支撑历史教育,但是缺乏流动的活着的思想和情感。这等历史教育作用于教学,就别指望它有活力、有思想!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提高历史教学效益,就需要师生共进退,一起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并追求效度、准度和速度。

作者:周丽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年表资源高中历史论文

一、年表资源的含义和表现特征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历史资料更是多如牛毛,要全部学习是不可能的。近几年高考越来越倾向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注重研读高考题型,以此为切入点,把隐含的知识通过年表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么在制作年表资料时,教师要注意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针对性。年表的设置要服从教学目标,比如梳理知识、整体把握历史进程,一般是编制阶段年表,而要展现史事细节、传达历史情感则一般编制大事年表;其次,适度性。学习史事需要再现过程,因此教师要适度地开发教材,引导学生读透年表精髓,进而引发抽象性思维,塑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代表性。年表内容的选择,应该囊括那些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规律的并符合教学目标的史事。

二、年表资源渗透历史教学的细节研究

1.年表资源是教学课题的枝叶,是史事生命力的体现

我们平时看电影时,如果剧情吸引人,再加上演员演技好,那票房自然就高了。历史课亦然,如果课题设计得妙,再加上老师讲解到位,那么学生自然兴致高。那么在设计教学课题时,教师就要思考如何让这棵树枝繁叶茂,让其生动起来,具有生命力,这就表现出年表资源的独特作用了。比如教师在教授课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就有20多个,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中对其所在的朝代或国家的贡献、作为都不一样,各种事迹繁琐,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年表资源来展现每一位历史伟人的所作所为,有重点地、突出地展示历史伟人的功与过,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观察分析这些历史的“枝叶”,从中体会并比较历史人物,做到正确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伟人,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2.年表资源俨然知识网络,是史事内在联系的载体

在专题框架下,涉及到的史事时间跨度长短不一,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内在联系的认知就无法形成,那么对于历史史事的发展特征、所体现的历史规律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通过把专题内的各个事件整合为知识网络结构,不仅保证了历史的系统性,也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学生识记历史史实,同时也使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笔者听一位教师的《辛亥革命》,印象深刻。从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的颁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等,执教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己列举大事年表,梳理知识。再通过教师引入历史人物对当时事件态度的历史资料,使学生“倾听历史背后的声音”,学生容易理清各个人物、事件的对应关系,也感悟到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年表资源“穿越历史”,表达丰富的历史情感

历史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但是历史长河,生生不息,人的智慧再大也不可能完整地记载和传达,特别是历史教材,只能以非常有限的篇幅来还原历史面貌,导致偏重于概念或理论的体现。若是教师照本宣科,很容易导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失去了“历史”背后所承载的感召力、生命力。所以,不乏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但是他们却喜欢读历史课外书,究其原因就是课外书籍具备了生动的历史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通过年表资源的整理,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历史事件的学习探究,寻找视角,见微知著,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体味历史事件中所涉及人物的情感纠葛,进而从中感悟到历史所承载的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能力等。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是集教材、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等要素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而历史学科的过去性、阶级性、多样性等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利用年表法来整理归纳历史事件,清晰地呈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年表素材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甚至逻辑推理,不仅识记了基础史实,更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年表资源有规律地传递着历史科学知识信息,老师授课以此为平台,能够调动学习兴趣,引发思维火花,最终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年表法是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灵活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解所学,为将来的人生奠基。

作者:陈静超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情境教学运用下初中历史论文

1情境教学法概述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有较大区别,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历史情境,把历史事件或人物设计成形象的语言或情景剧,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或事件所蕴含的历史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2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2.1创设教学情境要实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必须以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为核心,情境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情境教学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情境细节,从而达到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创设教学情境要真实。

历史知识反映的是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这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但不能影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要确保展示给学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真实无误,从而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觉,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

2.3创设教学情境应多样化。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情境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因相同的情境模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产生更深的印象,把历史事件或人物所蕴含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2.4创设教学情境应具有针对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并不是全部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因此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适合情境教学法的内容,并选取特定的人物或事件,确保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初中历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化的历史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3.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历史反映的都是过去的事件或人物,因此学生不能通过直观的感受了解历史知识。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反映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视频、图片或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历史事件或人物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了解历史,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

3.2结合人物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人物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等创设不同的情境语言,把人物的细腻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人物特点。结合人物特点创设情境,便于真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3.3结合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故事能够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经典的历史事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故事场景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得到更深的体验感受,使其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

4结语

总之,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在观念、方法及手段上与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从而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秦素红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一、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课虽然是一门副课,通常安排在下午,学生的学习状态欠佳,精神不够集中,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起精神,积极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楚汉争霸,项羽被汉军围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项羽当时的情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形容,当学生回答出来“四面楚歌”时,接着再启发学生用这个成语展开故事内容。当项羽带兵逃至垓下时,差不多已到了粮尽兵残的绝境了,晚上听到楚地民歌从四面传来时,以为刘邦已经攻占楚地,自己实在走投无路了,感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在乌江自刎。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对项羽这个历史上的英雄形象有了了解,对楚汉争霸的这段历史有了了解。在历史课上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上历史课。

二、优化初中历史教学途径

1.探寻历史教学切入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只有学生喜欢的历史课堂才算得上是有效课堂。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如何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学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对象,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备课,这样才可能摸索出真正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面对初一新生第一节的历史课上,教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名和姓的历史。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刚接触的新课程,任课教师也比较陌生,所以学生对自己新课程的任课教师比较感兴趣。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名字,它又有什么含义和历史;之后讲述什么是历史。找好切入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非同一般。再如,在讲中国近代史的侵华战争时,教师可以有意对比四次列强的侵华战争,试问:中国一次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会明白:落后就会挨打。接着教师再发问:当时的中国落后在什么地方?使学生明白:制度的落后和科技的落后。然后再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成就展示给学生,他们就会明白,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他亲身经历环球5年才得出的,完成《物种起源》一书,花费了23年的时间来完成。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所具有的那种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属于过去的状态,学生听起来感觉似乎很遥远,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现实中不可能将历史重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通过动态的影像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就易于理解。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网络查询一些历史信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这些先进的科技信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而且也容易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学生要真诚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必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恒心,把微笑、鼓励、尊重和信任带进课堂,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内容即使很丰富有趣,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还需要学生课下自主的学习,加强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法国大革命》一课讲完后,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问题:对拿破仑的功与过进行评价。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拿破仑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这样,学生就会比较深刻的认识拿破仑的形象,客观地来评价。这样的课后任务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也是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延伸。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得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不断尝试和探索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对历史课堂充满信心,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毛桑旦 单位:甘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情境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一、教学优势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很多初中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学习兴致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化,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能够提起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提起学习兴趣,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正是如此。

2.强化知识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的历史知识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很多又是十分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之中,既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3.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严肃的课堂氛围,以一种幽默化的语言方式展开教学,既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主动性学习。

二、具体教学实践

1.构建和谐课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众多教学优势,就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的历史学习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一种课堂环境下,教师才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也能保证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足够的动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因此,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中,构建和谐课堂是十分关键的。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历史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之于学生的作用只是从旁引导。这样,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讨论,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能为历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要想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挖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好奇是人的天性,更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势必会对一些知识或是一些历史事件升起好奇之心,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更深一步的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历史图片中体会历史的魅力所在。此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短篇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感受,才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现实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现实情境的创设。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会更加关心那些与自己有着紧密联系的事物。这种结论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通过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情况的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亲密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例如,教师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等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地方,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更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首先概括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优势,然后就教师如何进一步深化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出发,从构建和谐课堂、强化学习兴趣、创设现实情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教学参考。在初中的各大学科中,历史学科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历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厚重感,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这也表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提升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实践,以期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作者:段勇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枫叶国际学校

历史毕业论文:自主探究性初中历史论文

一、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节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南京条约》的四条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开埠”和“议税”四个词语进行记忆,然后让学生们思考这四个条款对中国分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轻松记住《南京条约》的几条内容,而且在讲解了《南京条约》之后便让学生思考其影响,也会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养成挖掘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马关条约》后,学生也会主动思考《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新的影响。教会学生在面对相似的历史知识时如何进行类比,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熟练利用总结归纳、类比分析等学习方法。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努力打破常规,利用初中生爱听故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通过创作小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知识学习,帮助教师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实现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维度。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些清朝的大官员们都是谁么?”学生大都表示不认识,教师继续说:“其实啊,这几位是当时倡导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同学们不认识他们,但一定认识下面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出现在中国都跟他们有关系哦。”然后教师向同学们展示报刊、京师同文馆、电报、铁路等图片。有的学生看后说道:“原来这些都是他们发明的啊!”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不可能,我记得这些都是外国人发明的。“”说的没错,这些东西的确是外国人发明的,他们几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把这些技术引入中国的。”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快看看课本,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洋务运动会引进这些外国人的东西呢?”这样一来,教师很好地将洋务运动这一章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消除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恐惧感。

三、加强讨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交流和讨论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实现对同一历史知识的思考方式、认知角度的互换,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而且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互动,最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每节课完成课堂内容的讲解后,向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探究性课题,并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组织主题辩论的活动,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学习的某一章节的知识进行辩论。这样,不仅营造出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完《秦朝的建立与灭亡》后,教师组织了一次辩论活动课,提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两个观点。在辩论开始后,教师并不参与到双方的辩论中去,而是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错和引导。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特别是出现学生在辩论时偏离课堂内容,扰乱课堂秩序时,老师能够及时地制止和控制。例如,在辩论时谈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时,“过大于功”的一方学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这对我国的文学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研究古文学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而“功大于过”一方有位同学接到:“没有焚书坑儒的话,我们现在要学的书就更多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教师这时站了出来,及时制止了这位同学,才没有使场面失去控制。这种交流和辩论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四、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自主探究性学习而言,疑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所谓“学贵存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特别是初中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面对很多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对历史中很多人和事提出质疑。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时,不能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否定和打压,要鼓励学生的质疑,并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师还要对历史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找出自己存有疑问的地方,帮助学生确定探究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实现自主探究学习。长征是红一方面军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时而实行的战略大转移。当时在学习这一内容时,部分同学对这一决策提出了质疑,认为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牺牲了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和士兵完成的长征付出的代价太惨重,所以长征这个决策犯了重大错误。教师耐心听完后并不忙于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表扬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以此为主题,要求学生对进行长征的背景、评价、意义等进行探究。学生通过积极查阅资料、与长辈交流等途径,了解了当时红军所处的危险境地,明白了作出长征这一决策的被迫性,理解了长征对于保全革命基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的重要意义,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这样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完全源自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质疑,相比于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显然更有帮助。

五、结语

总之,要想落实好初中历史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从教学的主导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要想充分发挥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创新,将更多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历史课堂上。

作者:沈苏苏 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课堂导入策略高中历史论文

1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课堂导入策略,具体以下意义:第一,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第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生动的历史课堂氛围;第三,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见,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出导入策略的作用,历史老师必须在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科学、适当的导入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合理地把控历史教学课堂导入。一般情况下,课堂导入策略在讲课的前五分钟导入,为本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优质的课堂导入是确保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当然这就需要历史老师积极、客观地看待导入环节,选取合理的导入策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1温习导入策略

高中历史内容包括中国近代现代史和外国近代现代史,内容繁琐,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之感。往往历史事件环环相扣,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新知识和旧知识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老师在教学时,利用讲课前5~10分钟,温习和回顾旧知识,利用相关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激活新旧知识的关联。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中,由于“柳条湖事件”导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被完全占领,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挑起战争,国民政府一味妥协;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也标志着我国抗日战争的开端。老师组织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同时也提到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2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策略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教育行业亦是如此。目前,多数学校都开始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设备,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形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改革开放”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播放改革开放的相关视频与音乐,并根据教材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改革开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3悬念导入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悬念,比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导入策略。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悬念设计的目的是能快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良好的思维活动,以确保整堂历史课顺利进行。在对学生设计悬念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难度适中的悬念。若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课时,在讲课前5分钟,老师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其势头迅猛,政权达到全盛时期;但是在领导阶层,其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导致其政权急剧变法,大好形势急转直下,那么这件大事是什么呢?通过这些的悬念设置,能让学生迅速回顾旧知识,并大概了解新知识的内容,更容易快速融入新课的学习中,从而实现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必须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策略,比如温习导入策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策略、悬念导入策略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活动,迅速将学生从休息状态转变到学习状态,确保整堂历史课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为实现高效率历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郭默克 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第八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论文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最怕的不是学生不懂不会,而是学生不思考,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到问题时,老师不应忽视或讥讽,应予以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学生如果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中。鼓励学生敢问问题,并善问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言:“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提问,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当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作为老师,先应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们所给出的答案。对出现的错误不要急着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另外寻找其他的途径,让学生发现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在学到唐朝这一段历史时,笔者的学生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女人祸国。并举出了历史上的一些史实加以证明:商朝的妲己,因为她商纣王沉溺酒色,最后亡国;西周的褒姒,因为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亡了国,因为杨贵妃,唐朝由盛转衰。真的是这么简单的吗?当时笔者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而是把这个问题留成家庭作业:找一找商、西周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唐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当第二次上课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已经不容乐观,再加之纣王、幽王、唐玄宗他们的所做所为,而这几位女性,最多起了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假如在教学中经常一开口就指出学生分析的不准确、不完善,久而久之,你的课堂会变为死水一潭,学生更不会喜欢你的这门学科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见解,乐于发表见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三、多看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也要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鼓励他们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施其长。老师用赏识的心态使学生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品尝成功,进而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

四、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遇到学生上课不带书,你会怎么处理?你可能会很生气,会训斥他;你也可能会惩罚他,杀一儆百。但依然还是有不带书的学生,怎么办呢?笔者的做法是:首先会把书借给他使用,其次,笔者会请这位同学在下节课上课时为大家讲一则历史小故事,借以来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惩罚”的方式,效果挺不错。首先,当堂课的内容,这位同学肯定会认真学习,因为他毕竟用了老师的书,有点不好意思,投桃报李,一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另外,这种方式学生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还为他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会精心准备历史故事的。其实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很愉悦,但笔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一定记得下次把学习用具带齐。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把尊重、信任和理解留给了学生,学生会释放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长此以往,师生间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局面,这种局面对教学是极其有利的。

作者:叱雪萍 单位:南京市伯乐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学生社会责任感初中历史论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一)很多学校没有有效地将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历史课上,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历史知识,而且关注点放在新课程标准上,忽略了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结合起来讲解,导致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无法发挥。

(二)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脱节

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讲课时,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悟并学习在面对社会责任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做,促进自身修养和行为的进步。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历史教师只是讲解历史知识,忽略将历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二、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

总的来说,历史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言语引导、典型示范和制度规范。言语引导。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道理引导学生,使学生明辨是非黑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当然,历史教师需要结合时展、学生需求,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言语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唤起他们善良的本性,从根本上认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责任。典型示范。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剖析历史人物内心情感、优秀品质,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的有力引导是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高素质、高社会责任感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制度规范。有纪律,才能有标准,才能有保障。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强制性地约束学生行为,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深刻认识社会责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自觉性不强,自主性缺乏,科学合理地行为规范能够给他们帮助。

(二)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的情感波动比较大,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让他们牢记在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可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要利用现有资源,并不断寻找新资源。传统的课本、习题册是基础,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影音,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其次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来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明白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促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片或是书籍,让学生有选择地了解,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观。有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自学空间,反倒会促使他们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理解更透彻。

(三)培养学生社会行为能力

对社会责任感有了充分认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将理论付诸实践。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像在重大的历史纪念日,向路人或是小学生宣传纪念日的由来和故事;每个人轮流做值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集体荣誉;参观烈士陵园或是历史博物馆。把学生从课堂上带进社会,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从而学习并践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待提升,历史教师需要努力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去,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责任感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作者:王晋蒙 单位:乌兰察布市实验中学

历史毕业论文:创设情境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1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师能够将课本中所蕴含的历史事件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的真实情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要使得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设定的情境进行表演从而能够达到深入体会当时背景下的人物和时代的特征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所设定的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情境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设计的情境应与历史的真实情境相吻合,突出情境教学中所具有的情感丰富、主题明确的特点,从而通过生动的情境设计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升华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

2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

2.1使用情感和语言烘托教学情境

历史课程本身具有十分浓郁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情感烘托教学的情境能够很好的感染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情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真挚,饱满的情感和动人悲壮历史故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深入地感受历史所具有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对历史的理性认识。

2.2使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强化历史情境

历史的课程的教学就是向学生叙述过去的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以为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历史的依据。而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口述过去的社会生活现象,是很难打动学生的。所以,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者实物等工具辅助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而模型和实物所带来的新鲜感会引起学生无意的注意,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无意的注意转化为有意的注意,从而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实物和模型不仅能够形象逼真的反映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境,而且能够包含许多历史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能够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这比教师生动的讲述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动性。所以,在情境教学中使用图片、实物和模型等教学工具能够将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3使用视频资源再现历史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像电脑、多媒体和录像等许多新型设备已经投入到了教学的过程中,为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些设备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课堂教学中的试听效果。通过多媒体或者录像等途径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使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编写相应的解说词,帮助学生理解视频资源中所再现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等设备的运用将不可能再现的以往的历史再次“近似的”展现出来,并通过声光形色等不同的信息,使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历史痕迹,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记忆能力。这样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3.1围绕教学主题设置教学情境

要将情境教学融入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或者其他的教学设备,但应使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主题相对应,创设的情境应生动形象以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历史,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严格围绕教学目标,不能够偏离教学主题,设置的情境不能过于庞杂。同时课堂上,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3.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与其他的文科课程不同,历史课程具有较强的思维性。所以,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开阔学生的情感观。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设置的情境应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和探究性,保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通过课堂上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设置相应的历史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和电影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找出答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无论使用的是多媒体声像的情境,实物情境还是问题情境,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使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良性的互动。而不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至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在一旁看或者听。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带入所设置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所设置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4总结

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设置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突出教学的主题和目标,课堂上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建吉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