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3 11:06:53
导语:在计算机本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数据结构课程是通过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中非数值计算数据的关系、存储和操作等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结构清晰、高效率、鲁棒性强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我校,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等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电气教育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尤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数据结构课程更是一门核心的综合性专业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ACM/IEEECC-2005教程将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之首。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相关的教学改革一直不断,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改革;
(2)教材体系的改革;
(3)网络共享资源的建设。
基于以上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讨论,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1)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细化,降低学生对理论的要求,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部分。在课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足够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尽可能掌握概念性及一般性知识。另外,我们开展了基础知识点的题库建设,并通过测试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测评。
(3)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在线测试平台完成教师制定的练习和测试,巩固学习效果,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完善教学资源和题库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直是以研究型为主,教材中存在着大量比较艰深的理论知识。
我们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出发,对理论知识的内容和要求作了相应的降低和调整。教学过程中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了最低要求。应该指出,由于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不同,我们设定的要求可能不能满足学生某种职业规划的要求。对于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设定为多媒体制作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但对于选择程序设计、游戏设计等方向的学生而言,数据结构课程却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某些专业基础课的较高要求,在降低理论要求的同时,我们将一些专业竞赛或者专业活动小组建设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来,鼓励在算法及算法分析设计等方面感兴趣或者在职业规划中有需要的学生通过竞赛前的专门训练提高相应的能力。例如,针对应用型本科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将ACM的竞赛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ACM/ICPC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程序竞赛,其目的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来充分展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在压力下进行创新思维和理性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那些将算法分析和设计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考核方面,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削弱了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践性,而增加上机操作的考核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学生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考试、上机操作和平时表现组成。考虑到不同专业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学生的总评分数计算公式为:总评分数=理论考核成绩×α+上机操作成绩×β+平时成绩×γ,其中α,β,γ为权重因子,且α+β+γ=1。理论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仍为100分,在计算总评分数的时候进行折算,但理论考核不再包含有关编程的具体问题。上机操作考核时间为12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若干题目,考核在无网络环境下开卷考试,允许携带非电子版本资料和书籍。具体的考核环境严格按照ACM进行,只是不再分成小组,由学生独立完成。上机操作考核共设8份不同试题,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并按照一定顺序间隔坐好,保证学生前后左右试题不同。我校对2013级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和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等进行了教学实践。在题库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对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并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了主观题目的录入。题库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共约1500道题目,所有题目已经让修过这门课的学生根据难度分别标记为预习和复习类型,并且开通了基于题库的在线测试,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考核中权重的设置主要从不同专业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进行考虑。软件工程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最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次之,而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等教育的师资,因此要求他们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以满足以后的教学需要即可。
二结语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理论内容有所删减,针对基本概念及基础算法应用的学习实践相应增加,学生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障碍减少,其学习兴趣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加ACM训练队的训练,使那些职业规划与算法分析与设计相符合或者对程序设计、算法分析感兴趣,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得到更为深入的学习。由于增加了上机操作的考核,学生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有所提高。其中,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上机操作考核方面表现得更好一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为明确,认识到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最好,但他们在上机操作方面明显不如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上机操作的成绩介于另外两个专业之间;另外,参加ACM训练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上机操作方面都表现得更优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坚持理论学习底线的基础上,探讨更为灵活的教学和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加ACM训练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继续完善上机操作考核,使考试方式、权重比例、考试时间都趋于合理化。
作者:黄伟陈建孝郑耿忠单位: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1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1.1没有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学科
目前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大都效仿理工类院校,普遍没有将计算机专业的工程特性与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更没有突出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这使财经类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具有竞争优势。
1.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课程结构和体系,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上,出于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考虑[4],一些难度大、应用面小的理论课程都纳入课程体系中,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和汇编语言等,课程体系“大而全”,学生学的“杂而不精”,课程的设置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而实践训练不足,偏重学科建设而应用技能不足”的现象,使学生毕业后感到没有学到什么真东西,其知识泛而不专,无法学以致用,没有形成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课程体系。
1.3师资队伍缺少工程能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
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职业实践经验,技术更新滞后,而计算机专业是个实践性非常强、技术更新较快的专业,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
2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在财经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中,应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实践,从知识体系更新、增强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实际技能的应用为核心,选择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实用技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学校充分利用财经类优势学科,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企业经济管理的情况下,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
2.2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应充分利用财经类优势学科,让学生在主修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辅修财经管理类的主干课程,建立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项目设计的进程为主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财经管理类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三大部分组成。课程体系既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技术基础,又重视培养学生在职场上所需的技能应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经历项目构思与设计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专业方向深入学习,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达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3教学模式
2.3.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以“项目驱动”为主,以具体的实践项目贯穿教学,坚持“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原则,讲解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项目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3.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突出课内、课外实践并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构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课内实践以单元实验为基础,使学生巩固每个知识点。课外实践以课程设计为目标,在开课初期就把课程设计的综合项目布置给学生,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分阶段完成综合项目。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我们在课程教学初期(基础知识理论授课完成后),从企业引入资深专家给学生讲解目前Java语言的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及Java编程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布置实践项目(课外完成),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既培养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分析能力。另外,我们还通过组织校内的技能大赛、大学生全国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积累、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2.4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就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能力,强化专业教师的工程背景。一方面,可以建立校企深度协作关系,每年选派骨干教师,以技术员身份去企业参加项目研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教师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及创新创业实践过程的指导,本校专职教师负责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课外辅导。
2.5学生学业评价
研究制定一个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创业成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要实行多元化,增加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既知晓在知识体系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功,又能清楚不足,找到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明灯。
3结语
将财经类院校的自身特色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相融合,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特色专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学生素质、师资力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惯性延续等因素的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确定培养目标后,应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完善培养体系及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作者:李凌霞 齐景嘉 郭瑞波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1、工学结合,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角色,开展广泛调研,科学合理的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跟据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往的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对大连、沈阳、鞍山等省内城市的IT企业和市场需求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及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中职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即要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取,也要根据学院特色和相应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根据社会、市场、企业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设置课程系统、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努力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懂技术的专门人才。
2、依据专业就业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中职学校本教育是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要以实践应用化为原则,这也符合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但实际上是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胜任本专业的相关工作,甚至连组装电脑、安装系统都不会,office办公自化也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有选择的调整教学内容,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即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大学生实习、实训、下企业实践的机会。接近未来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积累了工作经验,实现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机制的紧密衔接。中职本科学生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就要强,才能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适当减少或削减学时,而动手操作的课程要尽可能的多开,强化C++、Java等课程,增开ASP、Oracle、Apache、C#、等课程。也可以分方向教学,加开英语班、日语班等。因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在软件公司,接触外文的机会相对要多,应该提高计算机专业外语水平。
3、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人才
学不在多而在于精,学院即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某一方面专项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编程语言可能有多种,但对于他来说只要精通一种就足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当然是多多益善。鼓励支持学生多参于工程设计及各种技术大赛。比如动漫制作、手机编程、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竞赛。竞赛的形式很多,即可以是个人赛,也可以是小组赛,近年来,通过技能大赛,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勤奋出成绩,技能走天下“,学习技能热情高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即提升了个人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行业认证证书,为日后的就业也增添了一份法码。
4、加强就业培训实习环节,应对市场挑战,提高就业竞争力
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桥梁,实施校内校外联合办学,学中做和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检验教学成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中职本科是四年制,而且大部分在中职学校的时候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大一大二的时候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大三或大四则是应偏重校外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去完善和提升自己。实习的过程,就是一次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从开始的浮燥到心态的稳定,学会服从,学会收敛,学会遵守规则。
二、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主体,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中职学校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如果按照常规的四年制本科教学方式学生及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即要有雄厚的文化知识,又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讲究教学方法,不但能做学生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师傅。
三、总结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就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的根本所在。所以中职学校本科学校需要改变原有的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用人机制为导向,以就业为最终目的,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实践学习基地,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适应就业的需要。
作者:孟庆伟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1背景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除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应该突出应用。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和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利用计算机”和“解决问题”这两点为主线展开。当代计算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可以多角度使用,它可以像汽车一样,通过简单操作来驾驭;也可以像数学原理或公式一样,需要懂得原理才能深度使用。对计算机多层次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该定位于肩负历史和时代使命,不能只将计算机作为低层次工具开展教学。面对“利用计算机”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从计算机原理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定位并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而是真正将大学计算机回归到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同样基础性地位的过程。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展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就涉及到如何抽象问题的计算特性,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2.1课程设置的调整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是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必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内的课程体系有很大不同,应用型大学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当前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个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学生进校后应进行一次摸查,对确实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其他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是指在统一教学指导的前提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专业进行的,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验等。可以通过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计划的缜密分析,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访谈沟通,特别是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对计算机科学的依赖,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分为社科人文类、理工类、经管教育类、大农类等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重点强调某些内容,这是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所以分类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不仅体现在课程讲授,也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中。
2.2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它是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主动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死板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现在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设计好自己的课件,课件要丰富多彩,同时在内容组织上要合理生动,有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而对于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应采用渐进式案例教学,每一部分内容设置两个案例,让问题复杂程度从简到难,从基础到综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驱动,以渐进式案例教学为线索,以服务专业应用为目标,在高度浓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3实验课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就更为重要。实验应注重对已有知识的验证,突出对未理解未掌握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对知识体系的探索,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2.3.1对于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实验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一下,最后让学生去设计一个方案———配置一台具体的计算机。
2.3.2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则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是让学生使用实验平台,每个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练习题,这些是必须提交的,学生是必须完成的,同时每次实验都设计了思考题和实验相关知识,配置了综合学习与拓展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向更深层次拓展。
2.3.3针对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配备一些虚拟实验,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做,这些虚拟实验兼顾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训练,考虑到与现行教学内容的关联,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培养基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意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将计算机科学的本质以及专业知识以有效的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技术途径。这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3结语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广受关注,改革的思路不尽相同,也不乏有建设性的理念和措施。笔者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尝试,分类教学和案例教学收到较好效果。这些改革的实施将全面培养本科生和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学术意识,掌握牢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他们在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中,能够自学和自主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终生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环境和任务变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陈兴梅 庄锁法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摘 要】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学习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专业性质决定了毕业设计教学更为重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环节。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
0 引言
由于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校内外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然而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
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学生不够重视
一方面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过程,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能蒙混过关,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工作、面试或考研中,对毕业设计只能应付了事。
1.2 日常教学与毕业设计没有有机结合
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涉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流程、数据库的设计、程序调试等方方面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或缺乏硬件设备等诸多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达到独立开发系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等,导致毕业设计时多数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指导老师给出的设计任务或完成的质量不高。
1.3 所选的毕业设计题目不恰当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从理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选择,然而多数学生由于起点低,基础比较薄弱,毕业设计做软件或硬件的较多,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很少,我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指导老师给出题目,并指出题目类型、题目来源、题目主要内容、预期目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之后由学生进行选题。二是学生自己命题,然后找老师指导完成。不管哪种方式首先都要由指导老师给出任务书,明确给学生提出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研究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等,指导教师针对选题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任务书,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等,然而学生在选题时,由于老师给出的题目,理论性强或学生不感兴趣。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无法完成。学生自选的题目,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进行切实的调研,所有的功能需求全凭想象完成,导致做出来的成品功能不全毫无应用价值,且题目多为各种类型的管理系统缺乏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规范
毕业设计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其系统的开发过程撰写出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写论文,直到答辩前期才匆忙完成,导致毕业论文大多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更缺乏对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更多是靠粘贴代码或对系统界面进行截图来充当篇幅。
1.5 指导老师缺乏责任感
按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开题之后,指导老师每周都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与学生一起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填写指导记录,设计中期还要进行中期检查等相关工作,然而由于指导老师往往忙于教学或科研,加上学生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进行指导,到最后指导老师只是在设计方向和论文写作上把把关。从而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1.6 毕业设计答辩流于形式
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及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毕业设计做了,答辩就能通过,不重视答辩,对评阅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数量过多,答辩任务很重,答辩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从质量上把好最后一道关的作用。
2 相关应对措施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在本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
2.1 加强思想教育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加强指导老师的思想教育,将毕业设计与教师教学评价挂钩,从而提高指导老师的责任心。
2.2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校企合作基地。一方面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同时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熟悉科研环境及流程,为毕业设计独立完成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命题,让老师、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题目,比如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选择其科研方向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一定研究基础;准备就业的学生,选择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实际开发背景的题目,这样就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就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2.3 加强制度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对老师和学生形成约束,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严格执行各种检查制度,制定规范的毕业论文书写格式,在答辩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设计不仅要检查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还应该从学生调研、选题、毕业设计和论文完成的过程进行监控,尤其对不合格或达不到指导老师要求的毕业设计作品要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对其进行多次的补答辩,对抄袭、买卖设计或论文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在制度上纠正不良的学风。另外,为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该对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
3 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是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环节,毕业设计质量高低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介绍:陈世琼(1981.12―),女,四川西昌人,西昌学院,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先导培训、过程监督、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等方面.针对如何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进行的探索工作。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先导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一、因材施教。恰当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前提保证。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但相对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还是浅层次的,大部分同学还不具有选题、立项的能力,即使能选定题目,也往往难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在选题时,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题目的难度适应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有所创造。应该承认,在学习方面,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难度要有差异性,这并不是一种歧视行为。教师的选题应与自己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选题也要注意连贯性,可以利用前届学生的研究成果,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作深入的研究。当然,学生不仅仅是以上两类,但只要掌握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确定选题。先导培训
课题确定以后.指导教师应给每个同学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以明确整体工作内容、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成果要求,包括论文的开题报告及设计的总体方案,论文及说明书的字数,图样、实物的数量,按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拟定工作进度,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目录等。由多个学生共同参加的课题,必须分别明确各个学生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1)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突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更新观念,从思想深处改变对毕业设计作用的传统认识.对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加以改革。明确地提出:毕业设计不再是单纯地针对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不仅是综合检测学生近四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是对已有教学环节的扩展和深化,更是检验和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展创新活动的试金石,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2)以学生为过程主体的培养原则与模式:毕业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原则。要想学生发挥能动性创造性,首先要使其具有自主性,成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主角,而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配角。只有当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是创造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创造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创造的过程并关心创造的结果i才能进发出想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
(3)把握适度的指导方法与强度:把握适度的指导方法与强度在学生选择了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有了创新的欲望后,导师给予的正确、适度、及时的教学指导,会成为学生创新设计活动的催化剂、助动力和方向盘。
(4)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欲望的产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实现。以鼓励为主的指导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大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三、过程监控。全面育人
学生进入课题后,对每个人应根据任务书,列出时间表,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最后一学期学生课程少,加上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等问题,学生心态比较浮躁,检查督促跟不上,很容易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拖后,有的甚至完不成任务。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应与每个学生保持接触交流,听取学生的汇报,检查进度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钻研的优良学风: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严禁抄袭。
指导过程中,应该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于一体,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教书育人,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期间,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严格考勤。学生因故请假应督促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做事先做人,尊敬别人,科学作风,团队精神等是做事的基本素质要求,要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各方面事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指导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在答辩前两周,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应该已经完成。指导教师应根据课题情况提出最后的修改意见,指出其中的错误,指导并督促学生限期改正,进一步完善。否则,不得参加答辩。最后的工作就是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的撰写。本科生大都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有的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把前期做过的工作写成报告论文。即使能写出来,无论格式,还是内容组织等方面都离要求相差甚远。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直接反映前期工作的质和量,代表设计成果的水平。这最后一个环节.指导老师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五、结语
近几年我们以“因材选题,规范管理,过程监督,全面考核”的原则指导毕业设计实践.从毕业设计论文评审的结果看.方法行之有效。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高校韩语专业计算机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韩语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韩语专业;教学模式
1当前韩语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现如今,韩语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主要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来实行的。此外,韩语专业通常会安排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而第二个层次则是计算机技术基础,通常也被称之为《程序设计》。如果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较为简单,那么计算机程序设计对于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就较为困难。虽然Foxpro或者是VisualFpxpro是最容易学习的变成语言,但这仍然会对韩语专业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在高中时期是文科生,这就使其在遇到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出现为难的情绪,此外,一些学生认为,只利用一个学期的学习是很难真正的对编程语言完成掌握了,而即便他们真的能够掌握编程语言,这类技能也并没有对他们的日后工作、生活起到足够的作用,因此,很多的学生都会对这样的课程产生厌学的情绪。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班级当中很少会有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号编程,很多人对变成课程的学习只是基于得到几个的分数,这就需要对韩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
2改革思路与实施的办法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专业语言软件教学、还应在教学内容当中加入计算机安全以及维护的相关内容,此外,还可以将《程序设计》的课程改为《网络应用》,本文在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2.1允许部分学生免修相关课程
本文认为,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这种方法的来源,则是受到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开发。现如今,很多的院校为了提高公共英语教学的质量,采用了先摸底考试再分班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当然也能够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当中,学校可以利用摸底的方法来确定哪些学生能够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我国目前的校园当中,在入学之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已经了解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还有一些学生则并不熟悉电脑的操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允许学生在学期初期提出免修并参加测试,如果测试成绩能够得到一定的分数就能够允许改名学生免修这门课程,并直接将测试的成绩作为这名学生该课程的直接毕业成绩,而如果学生没有通过测试,则必须修读该门课程。
2.2注重应用、培养自学能力
在很多的教材当中,开篇就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授计算机数据表示法、计算机主要结构等等。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这些内容有着很大的学习必要性,但是对于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则没有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很多学生常常会对这些知识不知所云。因此,本文认为,对于韩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来讲,可以将讲解这些内容的时间放在讲授Windows的设置以及操作上,例如如何增加或删除输入法,如何防止某一程序的开机直接运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这些内容在实际的应用当中都能够经常用到,并且还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现如今所有的教科书在介绍Word的过程当中都不会提如何在Word当中安装其他语种的词典,而对于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样内容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在Word当中有一个英文单词的拼写和检查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依据在Word自带的英语词典。但是对于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英语并不是常用的语言,那么如果能够在Word当中加入韩语词典,就能够使得Word具有韩语单词的拼写和检查的功能,对于学生的韩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强计算机安全以及维护列入教学内容当中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计算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更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安全维护相关知识。在计算机的安全当中主要包含病毒防治、黑客入侵等许多内容;而计算机维护则主要是对硬件的保养、软件的安装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而在日常的生活已经工作、学习过程当中都能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之所以会产生故障,软件的故障占有很大的部分,但是,如果一出现计算机故障就需要专人维修,那就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2.4开设计算机技术选修课
在对计算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之后,对计算机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讲,韩语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可能相对的就少了一些,为了能够更好的拓宽这些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的计算机选修课,而对于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本文认为《电子商务》、《计算机英语》等课程都能够作为选修课来开设。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计算机有着范围很广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这就要在“需要”以及“可能”之间找到平衡,从而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就能够使得韩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有一定的选择性。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将应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不断的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
作者:胡杨 佩尧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弊病,即在课程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间存在鸿沟,提出将计算思维引入教学,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危机。通过介绍计算思维中的关键内容,分析计算思维的核心方法,探讨融入计算思维的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模式,提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改革
0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数目众多,办学特色明显。不同于传统研究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地方,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培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信息技术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该课程的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对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其中:211工程高校116所,占9.9%,非“211”高校1055所,占90.1%,新建的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新晋升科学校,共有64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1]。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生源质量和课程教学上都与传统的重点院校有着明显区别。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得到快速的普及,特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进入蓬勃发展期,呈现出以下特点。1)大多数学校都十分重视计算机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确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去深化理论。同时,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论已经渗透进课程中,“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运用。3)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种学科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某一领域的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得以极大的发挥作用,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很多专业课程的前驱课。
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受限于学校的历史沿革和生源质量,该课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课程体系不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1999年以后晋升为本科院校的,以前大都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在课程体系的规划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学校还继续沿用专科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阶段,体现不出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2)学时少、内容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在32至70个学时之间,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可能对应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造成每章的教学只能触及表面即止,不能深入系统的学习。特别是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计划的总学时做出规定后,很多专业在指定教学计划时就首先减少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计算机基础课程首当其冲,有些院校甚至将计算机基础课开设为选修课,不仅学时大幅缩减,其基础性地位也受到动摇。3)陷入“狭义工具论”误区“狭义工具论”就是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2]。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各种软件的使用为重点,教材中的一章就是某些软件的使用手册,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软件等常见内容,教学过程以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为目的,让学生掌握软件工作环境的构成、具体的菜单命令和操作步骤等。“狭义工具论”误区使计算机基础教学丢失了灵魂,学生往往只会使用教会的软件,由于软件的升级换代非常频繁,很多学生又要重新学习新版本的或其他的软件,导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空话。
2计算思维的关键内容
2.1计算思维的引入
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2010年陈国良院士在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上所作的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切入点的开创性倡议。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显性的提出“计算思维”的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问题求解、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3]。计算思维是人类早已存在的思维活动,只是未被发掘提升到理论高度,它引领人类思考问题进行解决,推动人类科技进步。2010年,包括清华大学等高校在内的九校联盟在《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确定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2计算思维的地位
计算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一起构成了人类的三大科学研究思维。计算思维并不是一种新的发明,而是早已存在的思维活动,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技能[4]。以其他思维方式相比,计算思维以抽象和自动化为本质,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强调对问题进行自动化求解。计算机学科是计算思维的代表学科,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是仅仅通过几节课就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而要通过营造环境、设计案例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
2.3计算思维的核心方法
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计算思维是思维过程或功能的计算模拟方法论,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适当的方法,使人们能借助现代和将来的计算机,逐步达到人工智能的较高目标,诸如模式识别、决策、优化、自控等的有关算法都可属于计算思维的范畴。计算思维方法很多,周以真教授将计算思维阐述成具体的七大类方法,有把一个困难的问题简化为如何求解的约简、转化等方法;有控制庞杂的任务或进行巨型复杂系统的设计的抽象和分解的方法;有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选择合适的方式陈述或建模的方法;有对进行系统恢复的采用预防、保护等方式;有利用海量数据来加快计算,解决时间和空间之间矛盾的思维方法。这些方法中既有数学和工程的方法,也有如递归等公认的计算机科学方法。美国ACM前主席PeterJ.Denning教授将计算原理归为七类:计算、通信、协作、记忆、自动化、评估和设计,大多数的计算技术都使用这七类计算原理[5],它们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融入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3.1构建“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采用了“1+X”的课程体系,“1”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推行“分层次、分类别”的课程教学模式[6]。1)分层次“分层次”是值新生入学以后进行计算机基础分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编入层次1班级(普通班)和层次2班级(高级班)。2)分级测试入学后新生参加分级考试,测试系统使用无纸化网络考试平台,测试题型包含理论题和实践操作题,测试题型和期末考一致,难度持平,以我校2015学年上学期的测试数据为例。以分级测试成绩作为分班依据,达到标准的学生编入层次2班级,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编入层次1班级。层次1的学生系统学习公共平台基础知识,层次2的学生通过强化公共平台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快速提升后学习与专业后继课程对接的模块课程。3)分类别根据学科属性,将学科类别相近的院系学生划分为一类,全校分为4类,为每个类别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模块课程。模块课程是在认真分析各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确定的,原则是学习模块课程后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后继课程提供信息基础支持。通过分类别模块课程的学习,打牢了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信息基础,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结构性矛盾,克服了讲授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习效果只能是浅尝即止,更谈不上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方法。
3.2融入计算思维的课程知识体系
针对所有学生利用2周的时间(8学时)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专题教学,主要介绍三大科学思维、计算思维核心概念和方法,结合生活化的例子引入计算思维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思维的兴趣。通过讲授汉诺塔问题说明计算机和人类相比,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所在;讲解图灵机和停机问题让学生理解计算模型和可计算理论;讲解图灵模型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对于层次2学生,理工类模块课程强调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算法多样化训练计算思维;经管类模块课程强调数据库技术,讲授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训练学生的建模思维;音体美类模块课程强调多媒体技术应用,通过制作多媒体体作品和网站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文史类模块课程强调Office综合技术应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出有效的知识。在不同类别的模块课程中以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继续深入介绍计算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抽象和自动化这一计算思维的本质。
3.3考核方式改革
期末考试实施“教考分离”方式,在学校建设的“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实现无纸化考试,该考试平台不但能够实现理论题型的自动评分,也能够对操作实践进行自动判分,操作实践题型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网络应用等。对于层次2的学生,增加了C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和Dreamweaver题库的建设,以适应计算思维内容的考核。推行期末考试和社会认证的双重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在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级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各类行业能力认证考试,如获得考试证书也能获得课程学分,有效追踪了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与能力认证间的有机结合。
4总结
计算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是思考方法和方式的培养,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一种受益终身的教育。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从“做中学”升华为从“思考中学”,而且能让教师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者:岳强 胡中玉 李玲 平大林 黄吉花 单位:昆明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基本要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水平,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展,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及教学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去想象,敢于自己动手。高等教育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首先,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课,目的在于向学生普及大学教育中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必备的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其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应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学习新的技术对解决新的问题所带来的新的思路方法的能力;第三,计算机基础最终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习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Office办公软件(主要为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等。
二、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学生加以部分实践练习。采取类似的教法未能使学生较好的学习此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容易弱化学生动手能力,不易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传、帮、带”的作用。怎样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是教师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授课侧重点不明确,与专业脱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过分专注于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容易与学生专业脱节,往往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使用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授课侧重点不明确,给所有专业的学生制定一样的教学大纲及计划,完成的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并未注重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未发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存在质疑,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学了就忘,考过就忘”的局面。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环节是关键,对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践课大都是由教师先讲,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完成。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理论课依然凌驾于实践课之上,实践环节弱化且实践时间相对不足,未能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形成较为科学的匹配。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对知识点的理解才能更加融会贯通,才能学以致用。
(四)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目前很少有高校出台专门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欠佳,仅仅是通过试卷、机试的形式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结合我校来说,虽然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但是仍然没有突出考核的应有作用,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考知识还是考能力界定模糊;教师和学生难以通过考核结果真正认识学生所具备的实际水平,也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自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一直积极寻找和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的过程,成立了“计算机基础研究中心”。当前,本人认为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过程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是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方法和对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改变“教师多讲,学生少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取“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使用计算机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单靠课堂书本教学是不好培养的,而要靠大量的动手实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由“教师多讲”向“教师精讲指导下的学生多练”转移,通过教师的正确说教和学生大量上机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的基本保证。对于计算机基础课这类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表格相关操作问题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个体或分组制作课程表或学生信息表等这些既熟悉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经典案例上来,比如对单元格的合并是怎么操作?表格当中涉及到一些数据的简单计算该怎么进行?课程表中斜线表头该怎么设置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突出专业特点,明确教学侧重,求同存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具有不同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以应用为目的。深入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加强与学校各专业的交流,结合专业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与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召开的教育教学研讨会议、教学例会等及时互动交流,使教学侧重点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不同的专业间开展起来,围绕应用型确立教学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进而体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重要,而且强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所学专业,也就是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更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结合财会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Excel电子表格作为此类教学的侧重,新闻类专业我们可以把Word排版作为此类教学的侧重等,在教学案例素材方面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效果是核心。能力的提升,实践是关键。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学生上机实践,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把握,提高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更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达到在“做中学”。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明确课程总课时数,突出实践环节,理论、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2为宜,与此同时理论课、实践课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调配。在实践课前学生应明确本次实验的任务目标、要求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带着项目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采取模块化的方式,深刻领悟实验要领,这也是我校应改善的重要环节。例如在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设计一个案例,先让学生直接上机操作,如有一些不熟悉的功能操作,可提问教师寻求针对性的讲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提升操作深度与难度,尽量杜绝学生练习教师示范内容,应让学生举一反三,对相同知识点,能够制作出不同内容的作品,使之别出心裁,培养创新意识。
(四)课程实训考核,巩固知识,并学以致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的提升是目的。应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高度实用性是其他基础课程难以达到的,基于此应改变我校传统的考核方式,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进行转变。对此进行课程的集中实训考核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图文混排、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数据表操纵,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动态效果展示等。可合理分配课时,如期末制定8课时时间,让学生全面理解并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单独制定考核计划,定时完成任务,以解决考核问题,最后通过PPT汇报,教师给出考核成绩。不仅能考核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能力,还能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通过现场答辩汇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以此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进而实现学以致用。
作者:洪涛 张富强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实践环节与师资建设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学校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努力形成多元的、以学生为本的、注重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过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5年开始,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工程的这些高校是国家扶持发展的重点,主要由研究型大学和一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组成,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主攻方向。国家的另一发展重点是高职高专学校,它们承担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培养社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两头中间的是一大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的本科高校。这类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与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由多个专科学校合并且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为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我校计算机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努力形成多元的、以学生为本的、注重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过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1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计算机的学科变化与发展相当快,计算机的课程体系必须根据计算机的学科变化而进行动态的修订与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在以下三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
以保证将最新信息融进课程里。增加像Linux分析和Windows分析及流媒体等这样的课程,使课程内容更贴近现实。
(2)整合性原则
对相同或相近学科课程进行大类整合,避免课程划分过细或重复。例如,运算器结构在数字逻辑中要介绍,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也要介绍;虚拟存储器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中都要介绍,从而造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存在许多内容的重叠。因此,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中的部分内容整合成一门计算机系统原理课程。这样,―方面强调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另―方面减少了内容的重叠。
(3)比例倾斜原则
加大实践环节,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从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发,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在“厚基础、多方向、重应用”上下工夫,精心设计“平台+柔性模块”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把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相对稳定的核心必修课程构成平台,其中公共课基础课占总学时40%,专业基础课占35%,而把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意愿的不同、专业依托的行业内在结构等划分为柔性模块,该模块可以随着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变化,专业课比例占25%左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约为6.5∶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达到了42周,从而构建了“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培养的教育思想。
2学制采用“2+2”式的两阶段培养模式
“两阶段”培养模式为前两年是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中大专业的教学注重不同专业的融合与沟通,实施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要求,使同一大专业基础教学具有统一性、普适性、扎实性,努力搭建“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后两年为专门化教育,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学生兴趣、就业意愿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分为软件方向、网络方向、多媒体等若干柔性方向。实行导师制,每个班派一位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自己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方向。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按学生素质和兴趣爱好为其量身定做培养计划。
一方面,根据学生基础和特点,制订阶段目标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阶段学习目标阶梯。一年级高等数学达标、二年级四级英语统考达标、三年级专业基础学习达标、四年级专业或研究生统考达标等等。当学生实现某阶段的目标时,适时调整培养计划,使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不同毕业去向,将学生分为“考研流”和“就业流”实行分流培养。针对拟考研的学生,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设置了政治理论课综合训练、英语综合训练、数学综合训练、专业基础综合训练等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为考研作好准备。针对拟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对口课程,使这部分学生在保证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在某一领域或专业方向有特长,学生可根据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对口课程及业务操作方面课程的学习,并可选择就业实习,为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专业方向的设置,既保证了本科教育的宽口径,又满足了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需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了基础。
3重新构建新的实习教学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按学生专业方向不同,结合具体专业知识在IT企业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归纳出各种类型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安排成系统的实习内容供学生具体实践。实习由针对各项“关键知识点”的讲座、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内容构成,在时间安排上主要以项目实践为主。案例分析采用的内容全部来自IT企业多年来承担完成的实际应用软件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项目,学生有机会体验真实IT项目的开发要求与各种规范。
(2)以现有机房、电脑、网络设备为基本的硬件保证,配以具有丰富企业信息化经验的教师队伍,模拟信息化环境,让学生能在类似企业信息中心的环境下完成实习任务。在校内实习过程中,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习,在已有的试验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对于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实行奖励措施。
(3)部分实习可以采用自行开发的实习平台,一方面自行开发的平台更经济,也能达到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行设计实习设备,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实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实习内容、方式、手段、课程比例由相关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定。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师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实习计划的制定。
(5)实习由学生在实习中心配备的计算机上完成,允许学生借用必要的装置或仪器、仪表,但必须有严格的手续。
(6)在建立计算机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争取实现产学合作,校企双赢。目前我系已在“三帝电脑公司”、“长岭―圣方电脑公司”、“西安软件园”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平台。通过实习,学生反映“在学校期间,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可是面临毕业,我却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究竟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通过实习和专家的辅导,使我明白了专业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得到检验,只有实践了才知道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也就明确了自己的就业目标。”
(7)在抓好实践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使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参加适合自己的科研和创新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我们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瑞林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在大学生科技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近几年来,已累计有30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科技竞赛活动,有30多人获得了奖励。
4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深化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给学生授课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性、条理性比较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把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队伍建设目标,对教师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应用能力,同时对教学实施综合测评。由学生、教研室教师对全系各门课程进行打分测评,再由系教学督导组成员在认真听课与考察教学各环节的基础上结合科研能力,对全系各门课程的教学进行综合测评。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在教学中改正。对前三名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后三名提出批评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结束语
几年来,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手段,实践环节与师资建设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大大提高,一举扭转了过去招不满的尴尬局面,毕业分配达到了90%以上,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韩利凯 (1961-),男,山东济南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基金项目:西安市教育局科研基金项目(JKY205358043);西安文理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 新升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它的教育既非宽泛的工程科学教育,也非狭窄的技术职业教育,而是保证人才基本素质培养基础上的现代专业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专业培养特色的体现。本文针对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制定原则以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 新升本科院校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实施措施
新升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侧重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工程技术一线的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讲更应该体现这些特征。
1 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
截至2005年10月,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布点数已达770个,该专业布点数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竞争最大,包括全行业的竞争和其他专业的挑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利,也不再是优势;二是行业壁垒,目前企业和行业的应用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项目渐与高校无缘,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是既懂专业又熟知计算机技术的部门。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带来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着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讲,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差异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速度明显变缓,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从1994年到2003年,计算机专业生源好,录取分数高,第一志愿居多,但从2004年起,学生录取分数降低,且第一志愿少。对于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生源就可想而知了。
(2) 专业的差异
从计算机学科来讲,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教育型人才。当前国外兴起许多本科专业(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一些本科院校纷纷开办软件学院,开办新专业。而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受到很多限制,不允许申报目录外的其他专业,因此,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专业具有单一性。
(3) 师资的差异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专科强调实践技能的教学。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来讲,教师原来都从事专科教育,教育思想都是专科的,所以讲授基础理论肯定不如其他高校的教师有经验、有水平,但是他们在讲授应用课程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就业差异
由于国内75%的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而且新升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又不高,所以造成就业形势严峻。据2003年统计,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考研的占16%,还有84%需要就业。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问题,几乎100%需要就业。重点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远好于新升本科院校。
2 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工程技术一线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这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社会上对本科教育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要面面俱到。另一种观念则认为应该是深广适度的基础,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扎实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实用对口的高水平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该适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笔者认为前者适合计划经济时期的精英培养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是包分配,学生毕业后不愁没有工作。后者则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时期的大众化教育年代,学生毕业后需凭本事自谋职业。新升本科院校更应该以工程教育为核心,以职业取向为基本原则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更应该坚持第二种观念。
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力的体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应该包括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应该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选择主体教学内容和环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加强能力培养,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3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使人才培养方案能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其次,要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IT人才的中低端人才,大部分为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
为使培养的计算机人才适应企业需求,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科学培养。为此,我们对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急速更新使得教学内容的取舍是许多培养方案制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经过反复调研和全系教师的积极讨论,我院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新教学计划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去掉不必要的课程。面对我院的生源以及今后学生的定位情况,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去掉了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将其中一部分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出。
(2) 保持计算机专业特有的内容。为了与其他的专业区别,体现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保持了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专业特殊课程。
(3) 吸取产学合作的经验,增加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可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紧跟企业的需求,开设了像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一系列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
(4) 考虑系统性和结合性,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考虑系列课程。我们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系列课程。比如,学科基础类系列课程的设置,软件类语言系列课程的设置,硬件类应用系列课程的设置、数学类系列课程的设置等。
(5) 夯实专业基础课程。以前,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C语言)仅在第3学期开设,实际情况是内容多、学时少,使专业学生对编程基础掌握并不牢靠,使得后续课程学得也不好。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这门课改为两学期,另加两周的课程设计。对于数据结构课程,也增加了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6)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了加大独立实训和课程设计外,上机或实验比例也大大增加,仅独立实践的周数就达到了40周,加上课程内的实验,整个计划的实践教学比例达34%。在实践环节中强调设计性、工程性、复合性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指导。
(7) 吸取国外的办学经验,参考国外的相关课程设置,引进先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充实了我们的培养方案。
4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如何实施是关键。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应该有以下主要几方面的保障。
(1) 注重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师型的队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个能力须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到实验室或企业专职锻炼等方式予以提高。为此,我们制定了专任教师必须作科研,或到实验室坐班锻炼等制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自学新知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制定了若干培养教师的考核制度,目的就是让计算机教师能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
(2) 注重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所以应该加强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的CAI教学等。为此,我们以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为教研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目前课题已经结题,该课程已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了计算机本科课程的样板课程。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研制也已经启动并即将完成,该系统的完成势必进一步推动我系计算机课程建设工作。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研讨
由于我系计算机教学机构的设置是按学科建立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又是由系里制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教研室之间的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我们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教研室之间做到了配合默契,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 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
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计算机专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我院计算机专业从2000年开始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东大阿尔派)签订了产学合作培养协议,由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IT行业内是极具潜力的知名IT企业,有着先进的企业理念,为了与该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合作,我们于2005年正式与该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实现了3+1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合作,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十分满意,截至目前,我系去东软工作的学生接近百人。除了东软以外,我们还与昂立信息技术公司等6个企业实行了合作办学。
(5)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我们设置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教学精讲,实验教学精练。课程实验内容做到科学设置,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课程设计环节引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训练;综合实习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到实习基地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结束语
专业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好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从事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的图形学教学中,如何针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两个环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编程能力的若干具体措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促进和提高计算机本科的图形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计算机专业;本科;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学;编程
1引言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本科的专业课程。它以二维和三维图形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图元的生成和填充、曲线和曲面、三维实体的表示、图形的变换、颜色知识、图形的消隐、真实感图形的生成等内容。在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误解,认为是利用一些图形软件进行图形的创作,包括Flash、3DS等软件。而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有一部分在进入该课程的学习之前也有这样的误解,这是错误的。作者在教学中强调了该课程所研究的内容,用一句大白话来说,那就是“我们是做一个3DS,而不是用3DS”。
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程作为专业课,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这个时间上的安排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图形学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刚刚学过,在理解图形学的数学原理方面困难不是很大。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一般是学习物理、电路、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数据结构等课程,C语言或者C++语言的学习还比较浅,至多是对语法的掌握和小程序的编写,没有真正用编程语言实现过一个中等规模的项目,除了少数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的编程能力仍然比较弱,这是学生的基本特点。
作者针对课程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作者采取了若干教学改进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改进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好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课堂
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算法实际运行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图形学算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算法的实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1动画演示与课外作业,培养学习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堂课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堂课的内容是对图形学的介绍难度不大,涉及图形学的内容、图形学的应用和图形学的发展历史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把重点放在图形学应用的讲解上,并且从学生熟悉的计算机三维游戏入手,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并且举了古罗马建筑计算机重建实例,通过展示有关的动画片,学生被其壮丽和宏伟所震撼,接着作者展示了用计算机图形技术重建的紫禁城和老北京的风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虽然计算机图形学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应用于包括CAD、图形界面、艺术、GIS、虚拟现实等不同的领域,但是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接着作者介绍了图形学的若干前沿问题,包括新的造型技术、真实感图形渲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向学生展示了计算机生成的皮肤,和自然的皮肤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最后作者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课外作业,通过互连网调查一下,如何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制作出羽毛、烟花、火焰、烟雾、水等效果,并且提交报告,从实现的基本原理、实际渲染的效果、仍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经过调查,学生对这些技术的理解仍然是肤浅的,但是这样更加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2算法执行效率的比较与算法的优化
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程,具有两条天然的线索,一个是二维图形,一个是三维图形。二维图形研究基本图元的生成、二维填充问题、混淆与反混淆、裁剪、图形变换等内容,而三维图形则包括曲线和曲面、三维实体的建模、投影变换、消隐、颜色与渲染等内容。在课堂教学当中,作者根据上述线索进行内容的重新组织,并不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章节编排来进行讲授,并且要求学生在内容的自我把握上,遵循上述的线索。
计算机图形学算法,需要以数学知识作为支撑,包括线性代数(矩阵的运算)、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内容,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是纯数学的思维,必须把学生的纯数学思考引导到利用数学知识实现图形学算法、并且有效提高算法效率上。在直线段图元的生成算法上,作者进行了这样的讲授设计,首先,让学生自我设计出一个基本的算法,大部分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利用直线段的方程进行算法的设计,根据直线方程,从X-min到X-max,每个X代入直线方程 ,取得一个对应的Y,然后把这一系列的配对作为屏幕坐标,按照某种颜色进行着色,把直线段显示出来。我们把这个算法命名为朴素算法。
接下来,作者首先指出该算法的若干严重问题。首先是正确性,当直线段比较陡峭(相对X轴),那么直线段就会发生断裂。另外一个问题是,算法的效率不高,比系统Windows GDI提供的算法,效率差10~100倍。在一个复杂的场景建模中,需要的直线段不是上万个,而是上亿个,那么累计的效率差异将变得很大,性能差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是学生所始料未及的,对接下来介绍的几个直线段算法,包括DDA算法、对称DDA算法、中点算法等,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一探究竟,为什么这些算法有这么高的效率。这种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破了一些学生的错误认识,同时保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度。
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对于计算机的CPU来讲,定点运算比浮点运算更快,对于函数以及基本运算来讲,加减法运算比乘除法运算快,乘除法运算比三角函数运算快,作者总结了算法优化的基本策略,(1) 用加减法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2) 用定点运算代替浮点运算;(3) 避免三角函数计算以及其他耗时的函数调用;(4) 用迭代计算代替独立步骤运算。同时,让学生思考每个算法做了那些优化,这样学生对算法的效率有了更新的认识,避免了用纯数学的知识来把握图形学算法的错误思想,把数学问题变化成计算效率高的算法。
2.3算法原理的掌握
在学习了基本图元的6~7种算法之后,学生们普遍碰到这么一个困境,那就是对于每个算法,似乎理解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又强烈地感到算法众多,互相混淆,没有真正把握每个算法的真正内涵。于是作者要求学生针对每个图元的生成算法,列一张表,按照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的执行过程(包括开始条件、迭代步骤、终止条件)、算法的应用场合和特殊情况的处理等三个方面来对每个算法进行梳理。所有的算法都依赖于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决定了算法的框架,但是和具体实现是没有关系的,只有理解了基本原理,才能理解算法的各个步骤为什么这么来设计。而对于算法的执行过程,需要从开始条件,终止条件、迭代步骤来把握,而最重要的是,必须对每个迭代步骤的控制机制要有深入理解,每个迭代步骤都有一个判断依据(判据),来决定算法下一步应该走哪条路线,这是体现了算法基本原理的具体步骤。最后必须对算法的应用场合有所了解,有些算法效率高,但是只适用某些情况,而有些算法效率稍微差点,但是却是一个通用的算法[8]。
2.4学生对算法的自主分析和实现,讲解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把讲授和学生自己学习和理解、以及实现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解了若干个算法之后,作者有意把一两个算法留给学生进行自己学习,在掌握了上述介绍的基本思想方法之后,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该算法,并且要求所有学生上机实现。最后,随机选择一两名学生,把其实现的程序源代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做,既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下工夫去学习、动手编程实现,而且可以检验学生在算法的理解上是否有偏差,及时进行点评和改正。
学生必须自己在学习、理解算法的基础上,用编程语言实现该算法,才能参加这样的实践交流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上机环节
3.1小算法的上机实现
对于独立的、复杂度比较小的算法,比如一些基本图元的绘制、图形的基本变换、裁剪、和反混淆技术等等,在推进课程内容的讲授的同时,即布置学生进行上机,并且经过一周时间,把编程的源代码以及上机报告提交上来。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独立的小算法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
3.2大作业的设计与阶段式推进
为了帮助学生对整门课程在理解上做到融会贯通,特别地设计了一个大作业,要求学生建立一个足够复杂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需要两个以上实体,其中一个实体要通过曲面来进行建模,两个实体之间互相有遮挡关系(其中一个物体是透明的作为可选项),实现几何变换和投影变换,实现隐藏面的消除,最后根据现场灯光环境(多个光源作为可选项),进行渲染,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要求其把静态的场景转变成动画,可以起到平时成绩加分的作用。通过把大作业设计成两个层次的要求――基本层次和可选层次(透明物体、多个光源、动画实现等),既照顾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又由于有加分的激励作用,能力强的学生,其积极性普遍高涨,根据作者以往的经验,这部分学生往往做出很好的作品。
大作业把整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个程序让学生都实现出来,难度是相当大的。需要指导学生,适当地对问题进行分割,把问题的解决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现建立模型、投影变换,第二个阶段实现灯光、消隐和渲染。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比较容易完成,实现实体投影的效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有了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3.3团队协作
由于大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是可以,但是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则鼓励他们组合成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大作业,为了避免部分学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要求小组大小不能超过三个人,每个人的任务必须明确,每个人必须完成大程序的其中一到两个模块。
3.4引入竞争、促进交流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就大作业的实现,举行程序设计比赛,以大作业的实现效果作为比较的指标,并且组织5人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学生经过推举来选拔,就大作业的实际渲染效果、软件运行的性能、程序的可读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并且打分。选出前三名,由实现的学生或者小组,讲解其实现过程,促进整个班级的学习上的交流。
4其他措施
在作者的图形学教学实践中,除了上文提到的若干方法和措施之外,还通过其他的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3][4][6]。这些措施包括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教学参考书,帮助学生剖析成熟的三维图形系统的源代码(比如Mesa 3D System[9]等),通过分析开源的成熟代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系统的构造,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另外,还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动画展示算法的执行过程,比如通过动画展示裁剪的过程等。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市场需求与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矛盾,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师资培养和与企业结合方面探索了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新时期下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就业率;市场需求;计算机本科;改革
1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署公告,2003年有80万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2004年有100万,2005年已经达到120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形式更加严峻。在这个大趋势下,作为前几年人才市场上最抢手、最风光、最体面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其就业状况也没能走出困境。我们不禁要问,是市场所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饱和了吗?还是质量太差,经过调查分析,事实并非如此。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即在社会需求与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之间出现了供需错位的矛盾。
2人才结构与供需状况分析
我国IT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IT人才每年需求100万,其中仅软件人才缺口每年就达42万,但我国高校每年却有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存在巨大差异,旧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使学生具有胜任岗位职责的技能。实际上是结构性过剩,供需不对路[1]。目前我国计算机求职者的构成比例呈现出不合理的橄榄型结构,软件人才结构中博士、硕士只占4.3万人,占7%;本科生19.6万人,占33%;大专生9.9万人,占17%;其他人员29.4万人,占43%。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这种较为合理的呈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能保证高中低端人才合理的搭配,形成软件产业内部生产的合理价值链。目前的情况是计算机入门级人才堆积,过于臃肿,在软件蓝领方面的培养规模还不够,同时高级软件人才的数量也短缺,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从事项目管理、研发等方面的中高级人也少。从2005年开始,IT行业中的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这方面是出现了严重短缺的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求职人员的意向吻合度有所下降,这种供需不对路的情况造成一方面IT要找的“目标人才”匮乏,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却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出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有业就不成”的一种怪现象,找不到工作,这就造成了矛盾的升级。
3搞活计算机本科人才教育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作为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需要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改革,以促进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要作出改变,就要分析目前高校本科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详细的分析与对比,本人认为,要搞活计算机本科教育,拓宽就业之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1) 明确本科层次重应用型与工程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在明确培养目标上不明确,致使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出现了应用型及研究型学生都是用一套教学方式、方法。社会是需要研究型的人才,但是每年每个高校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考上研究生进行计算机的科学研究、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绝大部分学生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目前的市场要求本科计算机毕业生是一位“熟手”或“成手”,我从几个大型的IT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进行了解,人才市场上一旦出现具有3年工作经验的 IT从业人员,几家公司就会开始争夺。所以本科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紧扣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涉及很多方面,社会上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求有很多差异,因此要对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作一个调查,根据这个调查来灵活的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的目标可以是:要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信息处理、系统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和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的应用型、工程型人才。这一目标除了和市场相一致以外,还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有关,因为计算机学科本质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工程性的学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比高职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从而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要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与学术型人才相比,他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因此高校本科计算机与要明确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和层次定位,制定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工程化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岗位专才”。在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与工程型人才的具体过程中,实施的关键点是要在学生实践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理论应用)等方面加强锻炼和培养。
(2) 做好专业方向规划,进行逐层次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
专业方向的规划是根据计算机学科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规划出如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测控技术、动画艺术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同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采用逐步渐进,一年一个台阶的培养模式:一年级进行基础训练、二年级进行能力训练、三年级进行专业训练、四年级进行综合性工程训练。
(3) 改革教学与教材内容,打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础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内容中普遍是不实用理论较多,而职业基础课程不足,专业技能训练又太少,此种状况从根本上影响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计算机属高科技技术,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在实践中得以迅速发展,而目前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新世纪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开设了太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并没有什么作用,而急需实践训练的环节却又安排得太少,即使在有限的上机实践课上,大多是只完成教材上的例题或老师布置的题目以进行理论上的简单验证,缺乏自主性,创建性的实验,造成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所学与市场相当脱节严重。据报道,某高校的一位计算机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找了几个月的工作一直都不顺利,自己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要求一无所知,甚至于有些计算机的新技术在大学时听都没有听说过,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去著名的IT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进一步充电,结果一年后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相关,高校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已是相当突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课程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据了解,直到目前,还有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依然在使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落后教材。这种课程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于技术潮流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例如,现在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依然在教授的FoxPro课程,是早已经被绝大多数IT企业淘汰的一种落后的编程技术。学校在讲授基本的VB编程技术时,很多IT行业用的是技术。知识结构的落后使学生掌握的技能在社会中没有用武之地,从而让企业对学生的选择显得顾虑重重。面对高校本科计算机中走出的毕业生,企业仿佛是面对“鸡肋”一般,这些学生拥有完整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聪明的头脑,但却缺少实用的操作技能,丢了可惜,聘了无用。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赢得时间为先的企业已经不可能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去花费半年或更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可用之才。一位IT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有很多高校正在使用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整体上已经落后于当前流行的IT技术潮流3~5年,内容的更新远远跟不上技术应用的进步,更不用说紧跟上时代的发展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必须加快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主动地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整个社会特别是IT行业不断提高的用人需求。
(3) 加强师资力量,打造“双师”、“双高”的师资队伍
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学工作必须以教师为本。任何学校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抓住质量这个生命线,而质量的根本所在是教师。因此,师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参与程度。只有教师认同改革理念,参与改革过程,才能使改革成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得以落实[2]。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同时也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计算机课的教师既要像其它学科的老师一样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又要像工程师一样具有“工程能力”。在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打造“双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双高”(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并逐步使这支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趋于合理,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趋于完善。实施的策略是“内培外引”。现在各高校计算机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不仅要承担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要承担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仅依靠教师自学来注入新知识是不够的,而且很多工程性的内容书上并没有,要依靠实际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学校应每年为计算机教师提供1~2次短期学习的机会。定期分批到一些IT行业进行培训,选送到一些大型的企业技术岗位上以解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术的结合问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管理理念,挖掘他们的潜在资源,还要到其他高校以提高学历。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力度从高校和IT部门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4) 实行产学结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教学本应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并重的学科,但如今的大学教育大多以枯燥的理论教育为主,能提供给学生走出去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使有实验课,实验课时也远比理论课时少。很多高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计算机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一点是与其它学科另一个最不同之处,因为其它学科只要写出毕业论文即可,但是计算机本科的学生要做了设计才能写相关的论文。目前很多高校把学生的毕业设计大多安排在第四个学年的第二学期,但是学生找工作和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几乎在同一学期,使得一些学生能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毕业设计上的很少。
以往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常常由老师给出一个设计题目,比如设计一个学籍管理方面的程序,设计一个考试系统,或设计一个选课系统。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设计的方向,不会选题。总体上来说,还是一种封闭式教学。为搞好毕业设计,要把实训课作为毕业设计准备的前提,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合理的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良好开端。为做好实训,高校计算机院/系要努力追踪产业前沿,密切产学关系,与企业合作,密切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衔接,创造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环境。具体做法是,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根据行业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的意向及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拟定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毕业设计课题。计算机系可与多个企业共同合作,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按方向进行“3+0.5+0.5”或者是“3+1”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第四年到企业实习半年,另外半年回校进行毕业设计,或者是第四年都在企业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如果条件允许,可由企业派专门的人来校共建实训基地。不管用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通过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工程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提高实战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思路广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校认可其学习时间和学分,企业可依据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优先选择录用毕业生,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学校、用人单位、学生、计算机院/系这四者都获得了双赢。
4结束语
面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面对严峻的就业情况,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应作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果注重在培养目标,教材内容,师资力量,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进行改革,我们的本科计算机教育将会办得生气勃勃,对就业形式将会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简介
李春梅,女,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义Web与服务计算、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电子邮件:
吴云峰,男,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极限编程是敏捷的和基于实践的软件开发方法学。本文将极限编程引入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并探讨了在毕业设计中引入极限编程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极限编程有效地进行毕业设计。
关键词:极限编程;结对编程;毕业设计
1引言
极限编程[1](eXtreme Programming)是大师级人物Kent Beck于1998年首先倡导的,它是一种经历过实践考验的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学。它以有效的实践规则将整个团队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充分的反馈使团队能随时知道自己目前的状况和恰当地调节实践规则以适应自己的特殊情况,以简单性、交流、反馈和勇气为基本宗旨。极限编程强调我们将系统细分为可以在较短周期内解决的一个个子模块,并且强调测试、代码质量和及早发现问题。通常,通过一个个短小的迭代周期,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个阶段性的进展,并且可以及时形成一个版本供用户参考,以便及时对用户可能的需求变更作出响应。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主要是考查及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考验,它要求学生对各种软、硬件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但是,对于一直在学校学习,很少有实践机会的学生,如果要求每人交一幅作品,则会使一些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无法综合运用软硬件知识而敷衍了事。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效果。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将极限编程应用到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尽快掌握计算机中类如迭代开发,小组开发的方法。
2引入极限编程的意义
极限编程的核心是结对编程[2]。结对编程的通俗含义指的是两个程序员并排坐在一台电脑前,面对同一个显示器,使用同一个键盘,同一个鼠标一起工作。他们一起分析,一起设计,一起写测试例子,一起编码,一起单元测试,一起整合测试,一起写文档等。基本上所有的开发环节都一齐肩并肩地,平等地,互补地进行开发工作。顾命思义,它的核心精髓就在于小组内(通常为2人)成员紧密合作,时刻交流。采用极限编程进行合作的学生能更有效地交流,相互学习和传递经验;能提供更好的设计质量和代码质量;能训练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采取结对编程的学生更容易树立信心,从工作中获取更多的满足感。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在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中引入极限编程的意义[3]。
2.1极限编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综合能力
合作通常指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它是互相认同、互相接纳、目标一致,情感态度与诚信的结合,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而且只有在愉快的合作中才能更好地完成共同任务。在传统独自为政的毕业设计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准,有不同的设计目标,因此很难进行合作,而采用结对编程方式进行的毕业设计确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这是因为采用结对编程方式进行的毕业论文完成的程度及好坏往往取决于小组内的学生密切合作的程度。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必需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并且时刻了解对方目前的进展。结对编程的内在含义决定了学生必需进行合作,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正是由于学生存在不同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此,在结对编程中双方容易学习到别人的优点,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从而在结对编程中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2.2极限编程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毕业设计,有相当多的学生总是因为怀疑自己能力不够,而处于一种旁观者的位置。而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又总会感觉凭他们一人或者几个人的能力就能解决所有毕业设计的问题。因此,一个本应该由全体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完成的课题,就变成了少数几个人用于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极限编程则能有利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结对编程的方式中,双方处于一个对等的位置,每个人都是毕业设计课题的主角。因此,应用能力差的学生也有动手的机会,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旁观,旁听的位置,并能从与对方的合作中学到许多自己不知道和了解的内容,从而锻炼了动手能力,并最终导致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毕业设计。
2.3极限编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沟通问题是一个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毕业设计项目可能并没有什么正式的软件过程,但是只要团队成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但是如果项目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再优秀,再严谨的软件过程也没有用。从长期来看,内部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组织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反过来,内部沟通不畅的组织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结对编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改善沟通的方法,一对编程人员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沟通单元,而结对编程的中心思想就是组内成员以及组与组之间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沟通。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共进退的方式取代了过去以个人为中心的竞争。有利于成绩差,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有利于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自豪感。通过相互之间具体的合作,从而顺利地建立起两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2.4极限编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成就感
在极限编程的过程中,提倡简单设计的实践。在开发过程中要求过多的设计文档会使学生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而且设计文档没有不修改的,可能在项目结束的时候,设计文档早已面目全非了。
在传统的毕业设计中,学生往往是按照瀑布式模型进行开发,测试会全部放在编码完成之后,其中包括单体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以及验收测试等等,而且大多数的测试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所以依据经验来说,如果编码使用了20%的时间,测试至少要用掉40%以上的时间。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修改,这也是导致测试耗费了大量时间的原因。而在极限编程中,测试是通过编写测试代码来自动化完成的。特别是在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工具软件来快速、有效地进行单元测试。而且编写这些单元测试代码甚至可以是在正式编码之前。每一次修改了程序之后,都要运行测试代码来看程序是否有问题。而且对于程序的集成,极限编程提倡的是持续集成,也就是不断地将编写好的通过了单元测试的代码模块集成到编写完毕的系统中,在那里可以直接进行集成测试,从而保证代码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这样方便学生及时地发现并修改出现的错误。而自动化测试工具保证了学生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过多重复的工作,从而能极大地树立成就感。
3如何有效地在毕业设计中应用极限编程
3.1合理设计结对[4]
团队进行结对设计时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改进沟通质量。不同的团队有着不同的沟通问题,只有找到这个沟通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良好的结对设计,可以减少人员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设计结对的含义是某一模块的设计由双人完成,这里的设计并不是大规模的软件设计,而是某个特性在编码之前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对于整个代码的质量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保证设计符合架构的原则,以及设计的灵活性,一致性等等,还需要保证设计的性能和速度。而某个特性在设计完成并进入编码之后,这部分特性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因此这种小规模的设计往往是软件开发中比较重要的细微点。在设计上配置双人,能够有效地提高代码质量。这种结对的思路是把成本花在关键的部件上,但是小规模设计结对的具体表现往往是两个人对某个问题的某种看法,并不能以代码或是模型的形式来体现,对非编码者一方的约束比较小,而代码实现很可能和设计有所出入,这样,非实现者也难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种方式如果单独使用,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需要其他结对方式的配合。
结对设计时一般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以模块为单位,即是一组人负责一个模块的设计、编码。
(2) 尽量将性格融合的,技术互补的结对。并且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一个严谨,谨慎的人,配上一个喜欢创新的人。
(3) 不区分两者的地位,两者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4) 工作时,两人必须使用一台电脑,并确保两人有足够多的时间一起工作。
(5) 将毕业设计中的难点,分配给搭配默契并且经验丰富的组去负责。
(6) 在设计、编码、测试前双方先达成共同意见,任务出错或不能完成,应由双方共同负责,不能相互指责。两人意见不同时,由上司帮助解决。
(7) 编码前务必先进行测试。
(8) 每次测试必需采用其他的结对人员,而不是负责编码的结对人员,并给出完整的测试文档。
3.2合理分配任务
采用极限编程进行毕业设计时,通常由指导老师或者是项目组中技术和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分解时必需考虑整个项目的复杂度和时间周期,尽量将任务复杂,周期长的任务分配给能力强的结对小组,而将任务简单,周期短的分配给能力较弱的结对小组。避免由于学生本身能力的局限而导致任务无法进行。
对于划分好的任务,要仔细地分析它的难点和工作量,这些东西都是任务分配必须的约束条件。 一定要结合技术含量、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来深入考虑,切不可以表面数据(代码行/页数/功能点数)来评估。任务分割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始任务分配。
任务分配的总则是减少对交流的依赖。分配过程中,尽量把高耦合的任务分给同一个成员,避免把过多过琐碎的无关任务分给同一个成员。此外,分配任务时,还应当把任务相应的知识/技术要点列表,连同其他任务资料一起提交给成员,以便成员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做到胸有成竹,以避免不必要的技术风险。如果工作量实在太大,或是毕业设计要求时间太紧,不得不把高耦合任务甚至同一任务分给多个成员负责,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成员间工作相关知识的同步、信息的交流的问题。选择几个没有结怨的人,让这几个人坐在一起工作,就能使他们方便地交流。
作者简介:刘竹松(1979-),男,湖南邵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李振坤(1949-),男,广东广州人,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工程研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30年,让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成熟的青年;30年,对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来说,也同样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它已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科。回顾30年的历程,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回味。
从浙大计算机系成立以来,历任系领导都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工作。首任系主任何志钧教授亲自制订培养方案,确定课程,选择教材,并倡导使用国外原版教材。1998年“四校合并”之后,特别是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成立以来,本科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社会需求强烈,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二是随着科研经费快速增长,教师的科研任务日益繁重。高峰时期的2001和2002年,仅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本科招生人数每年就达到600人左右,作毕业设计的本科生人数2003年超过800人。另外,学院每年招收30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和近100名的博士研究生。如此规模的学生人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度紧张,对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保证教学质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学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为重点,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手抓,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开创了本科教育新局面。
1适当控制本科生规模,不断优化生源和培养模式
针对2003年庞大的本科生规模给教学质量带来的冲击,由常务副院长陈纯教授提议,2004年开始减少计算机专业本科招生人数,同时计算机专业采取与我校竺可桢学院(培养学校尖子生的荣誉学院)共建的形式,共享竺院的优质教学资源。经过多方的协调,2004级计算机专业仅招生110人,这些学生前两年在竺院注册,以竺院管理为主,后两年回计算机学院培养,其中60%的优秀学生毕业时可能同时获得竺院的荣誉证书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通过减少招生人数和与竺院联合办学,有效提高了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
从2006年开始学校推行大类招生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为适应新的形势,2007年计算机专业放入学校的工科实验班招生,第一年不分专业,与信息学院、材化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工科类的学生一起培养,一年后由学生自主确认主修专业,回到各学院培养。按照学校规划设想,2009年将实行全校的大工科统一招生。当然,新的招生模式,也将对各专业、各学院吸引优质生源的竞争提出新的挑战。
2与时俱进,面向社会需求,不断拓展新专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在一些领域中的创新应用需求不断加强。多年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求,在原来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专业,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990年,时任校长路甬祥教授和计算机系主任潘云鹤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工业设计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计算机系设立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工业设计专业针对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大力培养具有市场意识、高层次的产品创新设计人才;通过加强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工业设计+嵌入式系统+机电-体化”的整合创新理念和专业特色;组织和指导以本科学生为主的多学科的设计创新团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iF材料概念设计奖和日本大阪设计大赛奖等国际顶级设计大赛的三十多个奖项,成为国内获得该类奖项最多的高校;并已获专利授权30项,已申报受理100多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该专业的设立也有利地推动了学院学科的发展,使信息产品创新设计成为学院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相关科研经费每年上千万元,并催生了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2001年,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时任校长潘云鹤院士的倡导下,以计算机系为依托我校率先成立了软件与网络学院(后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化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教师队伍聘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有力地支持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2003年,为满足数字媒体和数字娱乐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时任校长潘云鹤院士提议,我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招生。该专业是融合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培养从事数字媒体开发、制作与设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创办仅三年,已凭实力成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
3质量为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精品化建设
抓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CC2001、CC2004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重点加强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竞争力。首先,重点关注专业主干课程,配备最好的老师,如计算机专业特别重视抓好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并开设系统软件设计课程,强化系统软件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培养;同时对硬件课程加大改革力度,将一系列硬件专业课程加以整合(包括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并将数字电路课程改为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为基础、以FPGA板卡及其辅助设计软件为平台,形成了新的硬件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强化硬件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课程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多年来学院一直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以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推进全院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并以学院自筹资金立项支持各课程的建设。这一思路正好与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的教育质量工程的目标相吻合。所以我们抓住机遇,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各类项目,如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四门:“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2004年,何钦铭等)、“操作系统”(2006年,李善平等)、“嵌入式系统”(2007年,陈天洲、陈文智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2007年,孙守迁、彭韧等),以及教育部首批双语示范课程一门:“数据结构与算法”(2007,陈越等)。2007年,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技术”、“金融信息技术”、“电子服务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获教育部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支持;工业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成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支持。
4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
我院的办学思路之一是与国际相接轨,重视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通过引进智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这里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全球敞开大门,为引进国际师资,拓展国际生源创造必须的语言环境,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专业;二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学生。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推进“双语教学”。这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推动力。我院的“双语”课程建设工作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自浙江大学1978年设立计算机系以来,数据结构等课程就一直使用外文教材。目前我院已有20多门课程使用外文教材,其中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90%以上使用外文教材,并有12门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其中4位教师的5门课采用全英文讲课。2007年,陈越教授负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通过多年努力,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为近年来对外交流的逐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进一步的合作办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2) 拓展国际交流。学院大力推动大学生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已与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法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6所高校签订协议,选派本科生出境交流学习。近年来我院本科生出国出境交流率已经接近20%,加强了学生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学院还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办学模式,推进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海外师资队伍的聘任和教师国际交流,每年聘请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10多位教师为学生授课。通过选派优秀学生参加短期国际交流,学院正逐步达到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赢得国际声誉的目的,已经开始吸引部分国际留学生进入学院进行专业学习。近4年来共接受来自加拿大、美国、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留学生50余人。
(3)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从2005年开始我院与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SFU)合作,启动了我校第一个中外联合培养的、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2+2”计算机本科双学位项目。来自SFU的20位学生已于2006年后陆续来到我校,他们将与我院选拔的60多位同学一起在浙大学习两年,然后,双方学生一起到SFU学习两年,并获得两个学校的本科学位。根据项目要求,双方单位每年还将互派两名教师到对方学校授课。该中外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生国际竞争力培养的途径,而且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互动、校企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开放实验机制。从课程大作业、企业实训/实习到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全方位的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具有研究性大学特色的、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等构成的较完整实验教学体系。
(1) 以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学院利用学校计算机学科的科研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任课教师选聘、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引领和渗透作用。目前,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中,75%的课程由教授领衔;学院鼓励教师将最新计算机技术和科研案例引入教学中,如要求学科带头人为本科生上学科导论课和新生研讨课;再如“操作系统”课程在国内高校中最早开设了操作系统源代码分析实验以及设立专门的实验课程,引导学生边学边干;“软件工程”课程教师利用在国际大型金融软件系统再工程中的实际经验,提炼了真实的软件工程教学案例。
(2)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形式有:
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课程设计――大型综合性实验。目前已有近20门课程开展大型综合实验,并组织编写了一套涵盖计算机专业13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系列教材。
将科研活动引入课程实践环节。例如,嵌入式系统课程依托“浙大-英特尔嵌入式技术中心”,从大量的科研项目中提炼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提供一定的专项科研经费,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方案。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工作。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达85%; 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参与面达88%,其中由科研骨干教师指导的比例约占90%。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比例达90%以上,已是该专业方向科研的重要力量。
(3) 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展“项目实训”教学和企业实习活动。到目前为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42个,学生涉及实习单位160多个,还选送了近30名学生到国外实习。特别是以我院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体的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以及网新恒天公司,近年来在国际金融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方面成绩斐然,被美国“CIO杂志”称为“一朵IT奇芭在中国开放”,每年吸引了近百名学生实习和就业,成为我院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4) 鼓励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积极探索课内外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每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学生电脑节”已举办17届,成为浙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之一。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并频频获奖。学院设计与维护的程序设计竞赛网站,目前已积累题目近2000题,举办全球公开赛66场,在线提交量近300万人次,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程序设计竞赛类网站之一。
6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
针对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研究所体制下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监控和激励机制,保证了学院对本科教学的持续、有效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建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了发挥高水平教授在本科教学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从2002年起学院成立10个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由高水平教授任组长。课程小组的职责是负责课程建设、组织实施教学研究和改革。
为了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专门成立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小组,并开发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软件,从选题、开题报告审查、论文预审、答辩和二次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和监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2) 建立本科教学质量考核小组,制订《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考评办法(试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由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构成,其中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评价权重占30%。同行评价来自督导组、课程建设小组、教学委员会、院领导和本科生科。学院要求课程小组负责人、教学委员会成员和院领导每学期都要听若干次课。学院根据每位教师的考核质量发放教学津贴和奖金。
(3) 设立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为了鼓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学院专门设立了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并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中给予政策倾斜(基本上是高聘一级)。目前学院共有14位教师获得了本科教学骨干教师岗位。在2006年的聘岗中,凡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学骨干教师均保证被聘为7级及以上岗位,其中最高的被聘为9级岗位,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学骨干教师也保证被聘为相当于副高级别5级岗位。
值此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三十周年院庆之际,忆往昔我们感慨万千,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坚持学院“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发展理念,加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理念和教育质量工程,为开创本科教育新篇章而继续努力奋斗。
摘要:本文论述了应用性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了满足社会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1引言
应用性本科专业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应用性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主要培养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但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都是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制定的。在计算机专业范畴日益扩大的趋势下,学生群体也日趋庞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同,学术型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都需要进行改革。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很快,众多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辛勤工作、深入探索,形成了自己得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但由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发展迅猛,现存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专业改革落后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单一,人才结构培养不合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类院校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定位不清,专业定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偏差。虽然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全面,但没有特色,毕业生虽然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但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2) 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陈旧,没有跟踪新技术的发展,专业课教学内容滞后,基础课教学多年不变。教学方法改革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设计缺乏特色,从重点高校到地方普通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
(3)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来源单一,大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
(4) 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虽然实践硬件得到了改善,但软件没有实质性提高。实验指导教师层次不高,缺乏高质量的设计性实验和实践项目库。学生们缺乏充足、系统、综合的训练,影响了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缺乏。
3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领域的变化,教育部、IT企业界、专家及学者普遍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计算机专业”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应根据IT产业发展情况,将“培养规格分类”的核心思想作为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不同类型的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准确定位。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计算机本科专业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研究型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专业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应用型专业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
研究型人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体系中极少的一部分,社会各界需要更多的是能够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型和面向社会各行业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规格分类”思想和我国软件人才需求,我们认为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性人才,专业培养规格应该定位为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两类。
应用性本科人才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类新型本科人才,因此在应用性本科专业设置上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通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综述为: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和软件工程能力或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软件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运行、维护、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项目经理和销售经理等。
4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改革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根本思路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基础课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应用性本科专业应该在岗位与技术之间建立关联,并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所要求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是指完成专业工作应具备或掌握的基础性的专门技术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是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完成专业工作任务所特有的综合能力。专业基本技能是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重要支撑。
4.1课程体系设计
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采用I型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括必修和选修)所占比例相当。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指导思想,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三方面的课程。既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
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与技术关联密切,因此需要及时把最新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加入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体系要着重体现以下特点:重视专业课教学,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课程、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实践等。要与具体应用领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素质。针对岗位、技术所要求的专业应用能力,研究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应用性本科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技能、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技能、软件测试技能、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技能,通过若干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
进一步围绕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为基本依据,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每一项专业基本技能,至少有一门具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与之对应;针对每一项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至少有一组具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或一门综合性课程与之对应。
培养方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专利申请,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技术创新。在培养计划中制定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获奖的学分替代方案。学生参加企业职业培训并考试合格也可以获得相应选修课的学分。
4.2专业课教学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中重要的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虽然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课程组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专业选修课选择范围较大,并且需要根据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除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在有些专业课中可以推行“问题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改进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来加强实践教学:一是强化基础上机实验,使学生在上机操作、编程、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严格的训练;二是强化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开设综合性课程,加强专业实习,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实践环节。
4.3综合性课程建设
实际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和体现素质的关键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通过综合性专业课程来完成。综合性课程是应用性本科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式和一个特色,因此,我们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综合性课程建设作为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改革的一个重点。
综合性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应指向培养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该类课程一般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着眼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要求,重点进行核心专业应用能力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和教学。
我们制定了综合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包括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相应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给出课程大纲和教案。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处理综合性课程与专业课的关系,保证综合性课程与毕业综合实践的有机衔接。
例如,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是一个必备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开设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实战训练”综合性课程,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主要目标。该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CMM工程规范下,按项目形式展开,项目经理由老师承担,分小组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
综合性课程需要真实的实践环境、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和项目资源,一般应通过校企合作来实施,因此需要发挥企业优势,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综合性课程一般可安排在毕业学期之前,用连续8周以上的时间集中进行。
4.4基础课教学改革
基础课的教学涉及到不同教学部门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人数众多的学生,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任务艰巨性。新的教学思想的确立需要一个认识、实践和深化的过程,新的课程内容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真正得到良好的改革结果,与教学有关的各部门、各方面、各环节就必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
5结束语
近年来我们围绕培养IT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2007版培养方案采用“分类培养”模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一的专业名称下设置了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两个应用性本科专业方向,并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作为改革试点。试点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第1学年至第3学年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第4学年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和进行毕业综合实践。从专业改革实践的效果看,新的培养方案是可行的。
进一步改革的设想是:将在企业大规模实践引入到教学中,建立校外集中技术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开设实训、实践课程,合作开展综合毕业实践。以行业实习形式驱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统一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