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与环境论文

时间:2022-04-13 11:36:29

导语:在人与环境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与环境论文

人与环境论文: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转贴于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投资的额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2;英国电力公司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以达到欧共体SO排放指标;我国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830亿元。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必然是各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应增加补充考虑绿色资产、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绿色利润等诸多问题,特别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

总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目标。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自然环境法论文

一、别法与法律

在分析法的本质之前,作者认为有必要先搞清楚法和法律的区别,这对于认识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此处所说的法是比法规、规章、条例等更加广义的法,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法则的总称;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体现阶级意志的规范总和。早期的马克思从自然法学的某些观点中吸取并指出,“法是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而法律则是法的表现”。这里自由无意识的自然规律所指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法则,而不是主观的认识,法律则是将这种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法规,也就是说法律是立法者通过自己的大脑和笔将自己所认为的法的样子描写了出来,法律的样子就取决于立法者的思想和认识。再后来,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时候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也就说明法的内容都是根据物质条件而变化的,物质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法的表现形式和体现的意志有所变化,但是这不会改变法的本质,它所改变的都是法的表现形式———法律。

二、法的本质与环境法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的体现

作者认为,法的本质是调整关系,调整是促进、抑制、保护、协调等,它有很多种方法;关系有很多种,利益关系、身份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种本质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学者提出法的本质是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的核心是利益,法的本质是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同时发生着改变的,作者同样认同法的本质变化的观点,但是这种变化的根据是物质基础,也就是生产力,这是从意识根源到物质根源的转变。法的本质在于调整自然界中各个生物之内和生物之间的法则。法的价值、目的等都是法的本质的体现,以为在不同时期环境条件下,法的这些体现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基础不同,所以体现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一样。

三、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方法———公法与私法的重新界定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从古罗马时代就有法学家提出过,他的分类标准是根据法律调整的主体和调整对象是否涉及社会利益。这种划分方法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但它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法律公私性质的划分应当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才能够进行的。例如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就超出了传统法律公私划分的边界,呈现“法律理论的基础与社会生活的状况极不一致的现象”。作者想指出的是,这种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对法律的划分,不是对法的划分,是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区分,而不是对法这个客观存在进行的分类。这也就说明,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公法律和私法律。那么,以类似的标准———调整对象,对法进行分类的话,公法应该是自然之法或宇宙之法,私法应该是人类之法,私法调整人之间以及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团体、机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法调整其他物种之间以及人与它们的关系。

四、环境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方法———人的行为

关系如何产生,作者认为在于行为,没有行为,就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人与自然之间亦是如此。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形成依赖关系;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形成利用关系;人类保护自然,形成保护关系。这一切的关系都是因为人的行为而产生的。这也就是作者想要阐述的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通过调整人的行为来实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虽说这种方法还是调整人的行为,但是它所调整的行为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再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后,针对学界各种讨论作者认为,都是法学研究者在对于法的表现形式的一种讨论,是在研究发现哪种表现的形式或者研究方法最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最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稳定和谐。因为法的本质是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他们是客观存在着的,人们只能做的就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来发现它的内涵并不断完善。

作者:郭伟 陈照青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

一、气候失律人为论

重建人与宇观环境之间的生境关系,首先必须达成这样一种全球性共识,即在当代人类进程中,气候失律以及由此造成的当代灾疫之难,融进了更多的人为因素:“生态危机是文明社会对自己的伤害,它不是上帝、众神或大自然的责任,而是人类决策和工业胜利造成的结果,是出于发展和控制文明社会的需求。”[1]43所以,“在现代,灭绝人类生存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灾,这已经是昭然的事实。不,毋宁说科学能够发挥的力量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不可能有不包含人灾因素的天灾”[2]37-38。在当代进程中,频频爆发的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灾疫之难,直接地源于气候失律[3]7-9,气候失律的最终之因是人类的地球活动,所以气候伦理研究必须论证与确立的第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气候失律人为论。气候失律人为论理念是建立在如下互为推动的双重事实基础上的:首先,在当代进程中,任何形式的灾疫之难,都与人类活动及其逾度的作为相关,并且都融进了人类既有目的又盲目地征服、改造自然的强力意志和对地球世界的掠夺性作为力量。换句话讲,当代灾疫之难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强力促使自然向他进行报复的结果:“人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4]518马克思的概括异常精辟,因为人类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基本方式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行为来中介(vermitteln),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过程”[5]P201-202。这一过程“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代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壤成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而且同时还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劳动者的精神生活”[5]552。频频爆发的、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灾疫之难,构成其典型表达式。其次,人类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努力历史与现实作为,一方面导致了地面性质的改变———比如森林的隐退,草原的退化,江河的枯竭,土地的贫瘠,污染的社会化,海洋的富氧化、冰川的消融和缩小,形成了大气环流的逆生态化,太阳辐射的增强,臭氧空洞的出现与扩展———这诸多因素的层累与整合,最终形成强大的不可逆力量,推动气候发生突变,形成持续敞开的和不断恶化的失律状况。气候失律构成最强劲的破坏力量,导演出首尾相连的、暴虐无序的当代灾疫,并由此引发出不断强化的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另一方面,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疫,又反过来构成一种不可遏制的突变力量,推动气候全面失律和进一步暴虐化。概论之,人类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活动所形成的负面效应层层累积达到某种临界点,然后以突变的方式导致气候失律,气候失律推动灾疫失律;由于人类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活动没有停止,没有弱化,而是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强化,所以失律的灾疫又反过来加速推动气候进一步失律。这就是气候失律人为论的双重推力。基于对如上双重事实的正视与反思,提炼出“气候失律人为论”理念,并以此作为重建当代生存认知的启蒙内容,去寻求一种全球性共识,改变人类生活的成见,以形成一种更符合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的生存观念:在人类力量已经达到可以改变自然状貌、地质结构以及地球生态链条的当代社会,气候失律始终与人力相关,并且人类对地球的逾度作为,才是造成气候失律的根本性动力。面对以灾疫为催化剂的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重建地球生境和人类安全的唯一正确出路,就是人类必须在达成“气候失律人为论”这一共识基础上,重建实践理性,学会生存反思,自觉检讨片面的物质幸福论、单纯的经济增长论和片面的改造论,为了存在,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学会在一种共识框架下,废除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行动原则,中止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用行动去重建天(宇宙)、地(地球)、人(人类)的共生循环链条,以重新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

二、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

客观论之,人类对地球的无度作为推动气候失律,气候失律引发灾疫失律,这一连锁反应进程自有其思想的动力。这即是近代以来所形成人的唯主体论和唯目的论思想,这种思想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那里就得到最初的表述,后来经历古希腊和中世纪这一漫长的历史发酵而进入近代,再经过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牛顿等人的努力,最后在康德那里获得了哲学的定格,这就是人是自己的目的,因而人为自己立法,人也为自然立法。人的唯目的论思想,形成了人的立法论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实践表达,就是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行动模式。这种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首先把人与自然界划分开来,使自然与人之间仅获得一种以使用价值为基本诉求和绝对准则的外部关系。在这种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的规范下,最终形成一种二元分离的行动模式。这种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行动模式由牛顿、洛克和亚当•斯密分别推向科学、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实现了对近代以来的人类的实践指导智慧和方法。这种实践指导智慧和方法表现在科学领域,就是机械论世界观;表现在政治领域就是“政府的神圣职责就是给予人民运用他们所获得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去创造财富的自由”,所以,政治的全部努力就是“必须把人们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因为“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向幸福之路”[6]21;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和绝对的经济技术理性行动原则。客观地看,大机器工业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在技术化生存的今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的社会发展观,包括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观,都是建立在这一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行动模式基础上的。由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牛顿、洛克、亚当•斯密、康德等人创建起来的人类目的论和立法论思想,以及发挥这一思想的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行动模式,之所以能够得以建立并发挥全方位的引导功能,是在于人类为了物质性生存而本能地淡漠以至最后遗忘了“人是世界性存在者”[7]244-270这一存在事实,遗忘了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更在于近代以来人类对思想和精神的探索过分地关注现实的、功利的、实践的方面,而片面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效应智慧和方法,从根本上忽视———以至于后来形成自觉地排斥人与世界、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关系。人类思想和精神探索的这一偏激、片面倾向,以抛弃本体论、形而上学、宏大叙事而追求细节正误、局部实证、实验分析为合法性方式,以放弃引导现实而迎合现实政治、经济的需要为根本准则。这种合法性的方式和根本准则,才是今天人类无可逃避地承受由气候失律所导致的各种生态灾疫、环境灾疫的最终根源。反思这种根源,并力求最终消解近代以来所形成的这种合法性的精神探索方式和根本的思想准则,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行动模式,这是恢复失律的气候的前提性条件。但实现这一前提性条件的前提,却是思想、认知及其行动方式的重建。这种重建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关系。

本文所讲的“环境”是指人赖以存在和生存的一切条件的总和。人与环境的亲缘关系,是指人与其赖以存在和生存的一切条件之间所形成的血缘关联,这种血缘关联具体表述为人与宇宙、人与地球、人与生物世界的生命之间的本原性关系,这种本原性关系是自然宇宙的伟力(亦可简称为自然力)在自创生中实现他创生时,赋予给它所创造的每一种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形态的内在性质、存在本质、关联方式。人与环境的亲缘关系是人与宇宙、人与地球、人与生物世界的所有生命之间的本原性关系。这种本原性关系揭示了一个存在法则:在这个充盈生命的世界里,人与他者(无论是作为宇观的宇宙还是作为个体的事物)所建立起来的关联性始终是内在的,并且原本是内在的,是每种存在、每个生命诞生本身就已经形成的,所以它来源于存在本身,来源于生命的内部,构成生命得以创造世界并在世界中存在的根源。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宇宙、地球、生物世界的生命之于人,还是人之于宇宙、地球和生物世界的生命,其最真实的和最根本的价值,不是其使用价值,而是他们各自的存在价值和其存在敞开生存的生成论价值。以此审视人类自身,人并不具有主宰世界的权力,虽然他可能具有主宰世界的能力或想望及野心。因为人原本且最终是世界的一分子,并且人原本且最终必与他者构成亲缘性存在关系。人与他者所构成的这种亲缘性存在关系的最终表述,就是人是世界性存在者。人作为世界性存在者,他既是世界的浓缩形式,也是世界的敞开方式。世界因为人而得到敞开,人因为世界而获得一种照亮性的生存和存在。人与宇宙、人与地球、人与生物世界的生命之间既共在互存,又共生互生。人与世界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内生力,才是人与环境(即人与宇宙、地球、生命)的本原性亲缘关系生成的最终动力。所以,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关系,就是恢复和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生境关系。重建人与环境之间的本原性亲缘关系,这是人类得以实践理性方式展开国际合作、协作减排、自觉于低碳生活的根本前提,亦是人类得以重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开辟生境文明道路的内动力。然而,要重建人与环境的本原性亲缘关系,必须重建“人是世界性存在者”这一认知论视野,必须重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7]28-30这一存在论思想和生存论信念,这是我们努力于自我节制、限度生存、中止掠夺、重建生境气候、重建生态家园和生境文明的最终思维基础和认知依据。

三、生态逻辑法则

近代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以来,人类所发动加速敞开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导致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断裂,气候失律是其断裂的宇观表达;灾疫失律,是其断裂的具体表达。换言之,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是近代以来加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成果之一。近代以来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了两个成果,一个成果是今天仍在膨胀的工业文明,一个成果就是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对人类本身来讲,前者是呈正价值取向的积极成果,因为它是人类所期望的;后者却是呈负价值取向的积极成果,因为它是人类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对于人类自身来讲,无论是其正价值成果还是负价值成果,都融进了人类特有的思想智慧,即人的唯主体论、唯目的论和人的立法论思想。如前所述,以康德为代言人的唯人本论哲学,即以人为唯一目的和“人为自己立法,人也为自然立法”的绝对主体论哲学,奠定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基础从两个方面指导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如脱缰的野马狂奔向前,不可停止。这就是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和集权专制的行动模式。在“气候失律人为论”和“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这两节,我们简要地分析了这种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与气候失律、灾疫失律之间的动态关联。此节我们简要考察集权专制的行动模式如何构成了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的根本原因。从实践操作的行动层面讲,当代社会的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最终不过是现代人类集权专制的行动模式得以全面实施的副产物。在人们的习惯性认知世界,“集权”和“专制”这类概念仅用来指涉和评价人类社会生活及其行为,而不涉及到自然社会。但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进程中,集权专制行动模式却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两个领域得到全面施展,获得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人类社会里,集权专制总是伴随着文明的上升而引发人们的本能性抵制,因而,在现代文明的道路上,集权专制遭受全面的限制,并逐渐踏上了自我弱化、自我解体、自我消亡的道路。与此相反,集权专制行动模式却在自然社会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改造自然、征服地球、掠夺物理资源,构成其集中表现。推动人类在自然世界里淋漓尽致地发挥集权专制行动模式的根本动力,是人类那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思想和绝对的经济技术理性原则,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不断上升的物质幸福论,因而,人类对自然世界的集权专制,集中表现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遗余力地改造自然、征服地球、掠夺资源,其最终结果是导致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

进一步看,人类集权专制的行动模式及其连绵展开所形成的改造自然、征服地球、掠夺资源,释放出一种强大的张扬人定胜天的自身逻辑,这就是观念逻辑。所以从根本上讲,气候失律及其所导致的灾疫失律,都是人类自造的观念逻辑的产物。观念逻辑是人类认知的特产,它构成人类特殊的精神方式。具体地讲,所谓观念逻辑,是指人从观念出发———亦可以说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而创造出来的逻辑,它的具体形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由于观念逻辑是人的产物,所以它必须以服务于人为目的。观念逻辑构建的主体是人,是人基于自身的需要而以某种假设为前提而构建起来的逻辑。但是,在人类世界里,任何假设性的前提都是需要证明的,然而人造的任何形式的观念逻辑,都是以其所假设的前提为逻辑展开的最终依据的,所以,人造的观念逻辑始终具有不确定性和待确定的主观性,这种不确定性和待确定的主观性,往往易于导致其认知的虚假性。比如形式逻辑即三段论,总是预设一个大前提,并且人们在预设其大前提时,总是要以全称判断的方式进行。例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洞庭湖里出现了天鹅,所以洞庭湖里的天鹅一定是白的”、“凡人都是要死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必定是要死的”等等三段论中的大前提是需要证明的。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绝对自信地由“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样一个假设的前提而推出洞庭湖的天鹅都是“白”的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更不能将“凡人都是要死的”中的类意义上的“人”与张三这一个具体的“人”之间强行赋予逻辑推论关系,因为作为类意义上的“人”是根本不存在要“死”或必“死”的问题。又比如,辩证逻辑在指向对世界的本原性问题的思考时,往往会将其大前提假设为“有”,例如,精神辩证法所假设的大前提是“精神”,唯物辩证法所假设的大前提是“物质”。人们一般认为,唯物辩证法比精神辩证法要先进和正确,但这只是在思维认知的表层,而在其深层次的认知维度上,无论是“精神”或“物质”,都属于“有”的范畴。而我们何以认为作为“有”的形态“精神”或者“物质”这个大前提就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呢?所以,作为辩证法的大前提“有”,无论是以哪种具体的形态出现,都是需要证明的。当我们意欲于去证明所预设的大前提时,就会面临最终意义上认知困境。为了解决这一认知困境,我们想到了纯粹抽象的数学和数学方法,于是发展出数理逻辑,并使其获得迅速的发展。数理逻辑是运用人工语言来解决人类认知过程中其思维工具———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逻辑所面临的无消解的困境,为解决观念逻辑自身的内在困境,而运用人工语言来代替自然语言,以使达到表意单纯、明朗、精确,这在抽象的观念层面是完全可以做到,但当将这种抽象的观念回返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数理逻辑同样不能解决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所存在固有的内在认知困境问题。观念逻辑之所以在指向生活世界时会生发出认知方面的内在困境,是因为观念逻辑始终是人的意愿的产物。比如,近代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所合谋创建起来的机械论世界观和二元分离的认知模式,恰恰构成了工业文明的认知基石,然而构建这一认知基石的逻辑前提,却是“自然没有生命”,并且它对人类只有使用价值。因而,人类为了自己的意愿性存在和需要,可以否定自然,这合规律的,也是合人的法则的。这就是康德的人为自己立法,人也为自然立法的逻辑大前提,这也是洛克的“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向幸福之路”的逻辑大前提,这更是人类肆意改造和征服自然、创建工业文明的逻辑大前提。但当我们经历300余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而走到今天,面对无处不在的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不得不发现,不断恶化的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毁灭了工业文明的幸福美梦。

追溯根源,问题最终出在创建大工业文明的逻辑大前提上,因为从根本上讲,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自然是一切物种生命和所有个体生命的本源生命。否定自然的生命性,最终是否定人类的幸福之路。由此可以看出,要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生境,必须清算观念逻辑,重建生态逻辑。所谓生态逻辑,是指事物按其自身本性而敞开存在的逻辑。生态逻辑的宏观表达,就是宇宙和地球遵循其自身律令而运行,自然按照自身的法则而生变,地球生物圈中的物种是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而生生不息。生态逻辑的微观表达,就是任何具体的事物、所有的个体生命、一切具体的存在,均按照自己的本性或者内在规定性展开生存,谋求存在。比如平澹而盈、卑下而居则是水的本性,水总是按照其自身的这一本性而流动不息,生生不已;起于地平线而直耸云霄,这是高山的本性。“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这是违背水和山的生态逻辑,并使水和山丧失自身本性的人力表现。日月运行有时,寒暑交替有序,这亦是日月、寒暑按其自身本性而运作的呈现,反之,当日月运行无时,寒暑交替无序时,这就是它们丧失自身本性、并违背自身之生态逻辑的体现。生态逻辑与观念逻辑有其根本的不同;首先,观念逻辑是人为逻辑,而生态逻辑是宇宙逻辑、地球逻辑、自然逻辑、事物逻辑、生命逻辑、人性逻辑;其次,观念逻辑是以对观念的假设为前提,生态逻辑却是以实际的存在事实为准则,即任何形态呈示的生态逻辑,都是以其事实本身的存在为前提,任何观念假设都与生态逻辑无关联性。其三,观念逻辑张扬的是人力意志,追求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或强力意志而设定的目的;生态逻辑敞开的是事物的本性,存在的本性,具体地讲,生态逻辑敞开的是宇宙本性、地球本性、生命本性,张扬的是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人性要求,体现其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概论之,生态逻辑就是宇宙、自然、生命、事物的本性逻辑,更具体地讲,生态逻辑就是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人性要求的生态整合所形成的逻辑。在存在世界里,人类遵循生态逻辑,就是尊重事实本身,就是尊重事物的本性、生命的本性、自然的本性、宇宙的本性,使它们在各自成为自己的同时尊重对方、并促成对方成为自己。也可以说,生态逻辑就是事物与事物、生命与生命、个体与整体等等之间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逻辑,就是宇宙、地球、人类之间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逻辑,就是“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的逻辑。

四、限度生存

运用生态整体的方法来审查气候失律和灾疫失律,最终不过是人类无度地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所造成的恶果。从根本上讲,人类无限地改造自然、掠夺地球资源的激情与行动,最终来源于一种无限度论思想的激励。客观论,人的唯目的论和人为自然立法的绝对主体论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无限度论哲学。这种无限度论哲学将人自己视为世界的主宰,将自己之外的整个世界视为是为自己所用的世界。无限度论哲学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潜力无限和人类创造力无限,正是这种无限论观念和思想,构成了人定胜天的主体条件,亦成为人类追求幸福无限的主体性认知依据。二是自然无限和宇宙无限,这种无限度观念和思想构成了资源无限论、财富无限论的最终依据,亦是人类为自己追求和实现幸福无限设定了最终源泉。因为无限度论哲学让人类坚信,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和自然世界的立法者,他拥有创造幸福、获得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绝对权利,无论幸福论构成了无限度论哲学的人本目的。人为要把拥有、获得和享受无限幸福的权利变成生活的现实,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这两个条件均由近代革命和哲学革命为之具备:因为,近代哲学革命重新发现了人自己:人是拥有无限潜能的个体生命,对任何人来讲,只要他愿意于将自己的潜能释放出来,就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生存幸福来。与此同时,近代科学革命重新发现了自然:自然世界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首先展现为资源无限,因而,只要人类愿意以其自身潜能为武器而开发无限的自然世界,就会创造出无限的物质财富,实现无限的物质幸福。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主体方面讲还是从客观方面讲,无限论哲学都是建立在主观假设的观念基础上的,而近代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发现人和自然所形成的观念,就是最实在地展现了这种假设。无限论哲学的这种假设观念,并不是一个需要证明的问题,而是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事物、自然、世界的有限性这一存在事实,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个体性的事物,事物的个体性本身就决定了事物的边限,即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的界限性;当然,自然、世界是整体的,但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却是由一个又一个个体性的事物和一个又一种个体性的生命、个体性的物种所组成,自然、世界的这种构成性本身,就决定了自然、世界是有限度的,有边界的。换言之,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事物、生命以及其他存在形式,还是作为整体的自然和世界,它们各自的存在始终是有限度的,他们各自永远都是属于自己的有限存在者,根本不可能具有无限性,人的存在、人的潜能、人的能力亦是如此。将事物、自然、世界赋予无限性,这是人类主观意愿上的狂想,当人类将这种主观意愿上的狂想症释放为一种行动,去开辟和构筑无限度地改变自然、掠夺地球资源,征服世界的历史进程,必然会播种下气候失律的恶果,层累起绵绵不绝的灾疫之难。面对这种境况,气候伦理研究要得以正确地展开,必须无情地抛弃这种无限度论哲学,从根本上消解观念逻辑对人类的指控,恢复生态逻辑对人类生活的引导,这需要气候伦理研究本身去担当起一种责任,即唤醒人类为自然、生命、事物担当生态责任而学会限度生存。

为担当生态责任而学会限度生存,首先需要具备一种全方位的限度意识:世界是实然存在的世界,任何实然存在都是有限度的,都要接受数量、质量、时空、空间等方面的规定性。世界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地球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事物的有限性,更决定了地球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当然更包括地球资源、生命资源的有限性。因为,有限性是世界、地球、事物、生命的本原性存在事实。具备限度意识,其实就是对世界、地球、事物、生命的本原性存在事实的尊重。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与世界建立起动态协调的生境关系。也正是通过对这种动态协调的生境关系的重建,我们才可能真正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实现生态幸福。其次,为担当生态责任而学会限度生存,就是自觉培育起一种限度生存的品质、精神和能力。其根本前提就是必须全面确立起“自然为人立法”的存在论思想,努力促进人“人为自然护法”[7]28-30,并以此为导向,学会尊重宇宙律令、尊重自然法则、尊重生命原理、尊重普遍的人性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限制、自我节制。因为从根本上讲,限度生存就是有限制、有节制地生存,就是不伤害他者地生存,就是与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中所有物种生命共在互存和共生互生。其三,为担当生态责任而学会限度生存,必须重新学会承认、敬畏和尊重,因为自然宇宙、地球世界不仅是生命的存在体,而且更是创造生命的存在体。自然宇宙和地球世界的生命化存在事实,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承认,即承认自然宇宙、地球世界及其生存于中的所有事物、一切生物物种、全部生命拥有其存在神韵和生的灵性;自然宇宙和地球世界的生命化存在事实,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敬畏,即敬畏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当然还包括人性要求本身;自然宇宙和地球世界的生命化存在事实,更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即学会尊重自然、生命、事物还有人,尊重它们在生态整体框架下生生不息地存在和生存。从本质上讲,学会限度生存,就是学会遵循人与宇观环境协调的整体原则,万物平等的物道原则,地球、生命、人互为照顾的持续再生原则[8]16-18。

五、生境利益

根据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关系要求,遵循生态逻辑法则,学会限度生存,这是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生境和人类生境的基本认知进路。然后,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生境和人类生境的这一基本认知进路,要获得生存行动上的全面落实,即要使国际协作减排、构建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和全方位的生存自救运动,需要重建一种全新的利益谋求及其取舍机制,即生境利益机制。因为,世界是一个利益化的世界,人类是利益化的人类,人的存在和生存同样是利益化的,利益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根本动力。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生境和人类生境,不可能忽视利益,更不可能抛开利益,它仍然必须以利益为启动力。然而,人类要重新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绝不可能如过去那样只单一、片面地追求物质利益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欲,必须抛弃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所宣扬的这种物质利益观,而重建一种生境利益观,追求生态整体意义上的生境利益。什么是生境利益?要理解它,首先需要了解“生境”这个概念。所谓生境,就是指环境生态的生生不息化。客观论之,环境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僵化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生成不息的状态,所以环境是生态性的。但环境的生态性在事实上蕴含着两种可能性朝向,即自我萎缩、自我弱化、自我死亡的朝向或自我刚健活泼、自我强健新生的朝向。环境生态的生境化,是指环境的生态取向是朝向自我刚健活泼、自我强健新生并朝着生不息的方向敞开自身的状态及其进程。生境所指涉的范围,包括以为宇宙以及气候运行为实体形态的宇观环境生态、以地球以及地球生物圈为实体形态的宏观环境,以人类存在为实体形态的中观念环境生态和以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之实际关系为实体形态的微观环境生态。生境利益,就是指如上四个维度的环境生态要获得生生不息的朝向,必须一种利益的滋润。这种能够滋润宇宙环境生态、气候环境生态、地球环境生态、人类环境生态以及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环境生态,使其获得生生不息的朝向与自生力的利益,只能是生境利益。所谓生境利益,就是使世界上的一切存在者、所有生命都能够在相向的互动进程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利益,或者,凡是能够在事实上推动或促进宇宙、气候、地球、地球生命、人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利益,就是生境利益。通俗地讲,生境利益是指能够促其生并生生不息的利益,它可具体表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涵。首先,生境利益不是个体性的利益,也不是指群体性的利益,而是指生境关系化的利益,这种生境关系化的利益,当然包括了构筑这种生境关系的个体或群体的利益,但它决不仅仅是个体与群体单方面的利益,而是构筑这一实际存在关系或生存关系的双方共享的利益。比如,在人与地球之间所形成的环境关系中,人追求其任何形式或任何内容的利益,都必须考虑地球环境本身的利益,即人在谋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损害了地球环境的利益,是否同时也赋予了或创造出了地球环境的利益,即使地球环境生态获得生生化的利益。所以其二,生境利益是一种现实的生态关系中使双方利益生殖的利益,即使实际生存关系缔结的双方都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存在朝向和生存动力的利益,就是生境利益。其三,生境利益既是一种谋取的利益,也是一种给予的利益,或者说它是一种谋取与给予同时生成、同时展开的利益形态。比如,采取国际协作减排这样一种生存行动,无论是何方———比如A企业实施协作减排,它的减排行动为其所在的地区以及整个国家低碳化做出了一份实际的贡献,付出了利益,或者说使其所在的地区及其国家获得了低碳利益,它亦必须同时谋取应该谋取的利益,这就是它必须依法而获得实施减排所应该获得的经济补偿,这种经济上的补偿来源于“谁排放谁付费”,具体地补偿方式就是税收的减免或政策的补贴。同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协作减排所形成的生境利益,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现实层面的内容,即在现实层面上,必须根据“谁排放谁付费”和“谁减排谁受益”的原则,减排者享受国际税收减免或国际政策补贴。二是历史层面的内容,即当一个国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实施了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排放者仍然要根据“谁排放谁付费”和“谁减排谁受益”的原则,在过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凡是产生了超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必须为其支付排放费用,以作为现实国际减排的跨国经济补偿。全球性的国际协作减排的问题,实质上是重建一个生境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并且,只有当建立起这样的生境利益机制,才可真正推行和实施全球化的国际协作减排;唯有当全球化的国际协作减排付诸实施,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才可变成现实。

作者:唐代兴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1生态主义的现实意义

人类已经为自己无视自然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工业化的加剧,后工业化时代的深入,竞争饱和性地渗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人类对自然随心所欲地掠夺,完全忘记了自然母亲的感受,贪欲让人类忘记了回馈和感恩,利用自然母亲宽广的胸怀肆意妄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沙漠面积增大、湖泊减少、森林面积缩小、旱涝不均、植被物种消失、城市雾霾、龙卷风、海啸、白色垃圾等多种灾难表明人类一直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买单。许多地区既没有跟上工业化的脚步,也没有因旅游业的开发而脱贫,而祖辈世代依赖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田园牧歌却消失了。全球贫富差距依然在拉大,区域战争从未止息。人类甚至在构想是否可以抛弃这个蓝色的地球家园,迁居到别的星球上。这是何等的悲哀。人类已经麻痹,忘却了自己是自然之子,和万物生灵手足情深。

生态主义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的内涵包括:人和周遭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一花一树、鸟兽虫鱼、山水草地沼泽、多样化的物种共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类不可以对自然环境大肆掠取、涸泽而渔;人类不可以怀着人类中心主义,只图自己生活方便;人类在以自己的家乡物产富饶为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工业制造业时,就该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以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个进步的现代人应该保护环境,一个现代人应该意识到人类的衣食住用行都是建立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做到物尽其用,不应奢侈浪费,应以奢侈浪费为耻。人类如果无法与自然共存共荣,那么“人是高等动物”不过是一种自诩。

2小说内容综览

《野性的呼唤》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容、扣人心弦的情节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成为伦敦五十部作品中被翻译次数最多、读者最多的杰作。在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集中读到了有这样的作者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作家。早年当过报童、工人、水手。代表作有《热爱生命》等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海狼》《铁蹄》和自传性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其作品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人在困境中的自强不息精神。”[2]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尽其用、物尽其才”。这样的价值竞争是残酷的,适者生存,适者才是强者。巴克原本是一条遗传基因良好、生活环境优越、养尊处优的狗。巴克是人的伙伴,而且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的伙伴:它出生在米勒法官家,生在那儿,长在那儿。它陪伴米勒法官散步、陪伴法官的儿子打猎、陪伴法官的女儿嬉戏,它得到了人类社会中地位最高的人的宠爱,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但是月有阴晴圆缺,狗亦有旦夕祸福。米勒法官家一个有孩子老婆要养、却爱赌博的家丁(可以说他是人类社会中的败类),因为急于还赌债,设计卖掉了巴克。巴克无论昔日多么风光,多么得米勒法官和家人的宠爱,但它终究是人类圈养的家犬,它的命运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3用生态批评理论纲要性的剖析小说

人类贪婪预设下的巴克的逆境———这部小说以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克朗代克地区的自然环境为背景。[3]人类是贪婪的,据说在“北方”发现了金矿,于是人们怀着发财梦像疯了一样涌向北方,却全然忽视了自己的生命安危。对于自然,人们除了攫取还是要攫取。家犬巴克———“狼”与“狗”的标签由人类掌控,服从、遵守人类所规定规则的就是“狗”,否则即是“狼”。[4]温良、友善”的巴克是优裕生活的衍生品,是安逸的南方生活的道德观熏陶出的家犬,它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员,是人类的伙伴。它有着美好的心灵,它单纯,对人充满了信任,与人类亲密无间。在优裕的环境中,巴克本是温良可爱的,是人类的朋友,通人性,识温存,有智力,能与人良好交流,和谐相处。人、狗、米勒法官家的优裕生活和南方适宜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自然画卷。然而,危险悄然而至。命运的转折———遭卖。一个嗜赌的园丁轻易葬送了巴克原有的一切。这个人类中的败类有着老婆孩子却嗜赌如命,轻易地把巴克推下了命运凶险的深渊。由此来看,一只狗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它的命运被人易如反掌地掌控,它的命运永远岌岌可危地悬在主人、家人和家仆手中。从一个角度上看,它似乎受宠备至,似乎是人的亲密好友兼家庭成员,但它却毫无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

一个园丁就割断了它原有的与人类家庭的联系,割断了它与人类家庭优裕生活的纽带,割断了它与南方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全新的险恶生活———人类的棍棒。人类的棍棒无情地落在了巴克身上,让巴克深刻地领会到了棍棒法则。弱肉强食,强者支配弱者,人类中心主义让人类无所畏惧,怀着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能支配一切,能战胜一切,能奴役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如果这些生灵稍有违逆,便大打出手,大施淫威。因此,笔者不禁要问:人对自然的畏惧之心到底在哪里呢?人对自然界施加虐行时,不怕自然有一天施以报复吗?人对除自己以外的欣赏之心到底在哪里?与其他生灵的共鸣又在哪里?适应北方的冰天雪地———巴克来到天寒地冻的北方,做政府邮政局的雪橇狗,和其他的雪橇狗踏上了茫茫的北国之旅。巴克和它的同伴们是何等的有灵性,有勇气!它们的身躯和活力是造物主施的魔法,这些生灵和人相比,哪里有相形见绌的地方呢?

定额配给的食物———在冰天雪地里,巴克赖以生存的是两个邮差定额配给的食物,这跟法官家的伙食是天壤之别,它时时食不果腹,忍饥挨饿,而它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为人类服役的。狗是自然界优秀的物种,它们对人类是有益的,人类对它们应该是欣赏的,怀抱感恩之情的。人类的鞭子———人类的鞭子用来阻止巴克和它的同伴们相互掐架。两个邮差在巴克和它的同伴面前俨然一幅世界警察的形象。他们试图干涉巴克和它的同伴们的“业余生活”,其实这是他们试图对巴克和它的同伴们进行全方位控制。巴克和它的同伴们无疑是两个邮差的私有财产,把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当做私有财产买卖、役使和管理,这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关键词。同类中强者的欺辱———巴克和它的同伴是人类临时组建起来的团队,它发现,团队中的伙伴们有强弱之分,弱者不断受到强者的挑衅、威胁和欺辱。所以,巴克要被迫学习如何应对这一状况。巴克不过狗队中的一份子,是所有这些狗的一个缩影。它经受住了这种磨砺,一只经受住这种磨砺的狗和在逆境中求生存的人并无二致。同类间的杀戮———巴克目睹了同类间的杀戮。“一旦倒下,就会被撕得粉碎。”巴克记住了这一点。巴克是只聪明的狗,它会从别人的“以身试法”中汲取经验教训。这点足以让人类汗颜。

学会雪地挖洞睡觉,想睡在人的帐篷中遭拒———巴克这只家犬原想依赖主人,去主人的帐篷里睡觉。这里巴克对人的依赖不止是物质上的依赖,还是精神上的依赖。巴克在这点上的表现说明它是只内心幼弱、对人类的友谊和关怀充满渴慕的动物。对友谊的渴望是人的本能,狗也如此。人与狗之间有多少共性之处啊!人类又缘何能认为自己是凌驾在万物之上的,从而冠冕堂皇地劫掠自然呢?岁数大被卖掉———巴克见到同伴中一只年龄较大的雪橇狗因为体力无法满足雪地劳役的需要而被卖掉。人类对自然的榨取手段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偷熏肉而赖给同伴———道德是特定环境下的道德,在异地恪守原生地的道德无法生存。巴克偷熏肉而赖给了同伴,并因自己未被发现而洋洋得意。人类对待狗的态度就是:狗是最低成本的服劳役者。冰天雪地中的苦役———身份的转变:人类的好伙伴———服劳役的雪橇狗(学会拉雪橇)。奔驰过两边遍布动物死尸的雪地———狗的劳动强度通过“奔驰”二字跃然纸上。艰难险境,雪地攀登———狗的劳动环境太过恶劣。无休止的雪地劳役———白日全速前进,夜晚扎营,狗的劳动时间在无休止延长。做邮差狗在驿站中的休整———狗在驿站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整。人加于狗身上的劳役是以强度和时长为特点的,短暂的休整不过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出劳役节奏有多么紧张。全速前进以创造新纪录———劳役节奏紧张到无以附加的程度。休整不过是为了彰显劳役的紧张,而休整之后迎来的不过是“周期加速度后的劳役。”

与史匹兹的决斗,做强者中的强者———高强度的劳役、极端恶劣的环境和定额配给的食物让狗与狗互相杀戮以获得更高待遇。“怜悯适用在更柔和的地方。”———史匹兹死去。狗受的驯化消失了,野性在萌发,高强度的役使让狗失去“理智”。它们不再是动物,它们成了机器,逐步机械化。巴克成为雪橇队的头犬———巴克因其基因优异、精力充沛而成为获得较高待遇的头犬。人类给予少量的食物,让狗群内部产生竞争,从而产生更能干的狗,让更能干的狗带领狗队,以使狗队产生更大的生产力。一个同伴死在北方冰雪消融的育空河旁———这只狗被人类奴役至死。詹姆桑顿的营地———巴克以其敏锐的预感感知前方的危险,决定不再前进,被詹顿解救。雪橇队的其他狗和三个驭狗人掉进育空河的冰窟窿里。狗的聪明与人的愚笨、残忍和刚愎自用形成了对比。狗得到了又一恩主。

救主人的朋友出冰窟窿———狗是知恩图报的动物,人是高级动物,狗也是。主人桑顿死去———狗发现恩主死去时的心情跟我们人类丧失亲人时的感情何其相似!为主人复仇———古人有云:有仇不报非君子,狗何尝不是。回归自然———恩主的离世让狗回到了自己近亲狼群中,在那里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归属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与狗在这点上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巴克”代表着作家激越的精神追求———对社会和统治者的叛逆反抗,对自由、独立、尊严的追求,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常帅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校区外语系公共英语教研室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概况

金鑫住宅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南临四纬路,北侧为市内交通主干线东二环路,整个小区总用地面积60807m2,容积率为1.58,建筑密度17.0%,其中1~11号楼为高层住宅,12~17号楼为多层住宅,在高层住宅的中央围合区是一块25000m2的中央绿地,其余均为宅间绿地。

2设计理念

居住环境是人聚居生活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分析居住环境对设计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只有通过对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以及小区建筑风格等等一系列情况的分析,才能创造出符合居民行为活动需求的合理且极具特色的空间氛围。由上述分析,本小区设计理念为:①在小区环境设计中,以不同类型的空间和氛围来定义场所,布局运用现代手法进行空间处理,强调互相间组合关系,形成完整的结构。②从居民的功能使用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③将生态概念引入小区,通过对植物材料的质感、色彩以及生态习性的合理利用,把“绿色的旋律”这一设计主题在景观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3设计构思

音乐经常被我们称之为人类灵魂深处的呐喊,而本居住小区整体方案的构思就是由音乐中五线谱的高音符演化而来,运用流畅的曲线线条巧妙的将小区的中央绿地与宅间绿地有机的连接起来,使之在具有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构成了合理的交通网络,让小区的环境景观与居民的现代生活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在设计中注重人的感觉与生活化的情趣,强调空间的设计与视线的组织,始终贯彻“大众参与”的思想:绿草地上有汀步,池底有卵石,小朋友既可以在水池边玩耍,也可以涉水嬉戏;浓荫下的铺装广场适于人们坐憩交谈,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让居民在放松的心情下,体味休闲文化。

4详细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包括景观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景观设施、照明设施、竖向设计、植物配植等内容。

4.1景观功能分区

整个小区分为中央绿地、入口空间绿地、西侧较大的宅间绿地和东侧较小宅间绿地四大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4.1.1中央绿地

中央绿地依据平面的线条划分及实用性大致分为中心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安静休息区及闲庭信步区四个区域。中心活动区:是中央绿地的主景,景观采用台地式造型设计,整体地势高于周边绿地,由富于现代感的大面积特色铺装、雕塑喷泉等所组成,为小区的居民提供一个景观环境优雅、方便、舒适的集体活动空间。儿童游乐区:以玻璃马赛克镶嵌的水幕墙涌泉为主景,添加各种儿童游戏活动所需的器械,为儿童创造一个玩耍游乐的美好天地。安静休息区和闲庭信步区,分别分布在主景区相对的两侧,为居民活动休息提供方便。景区通过植物对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其成为独立安静区域,以散置的天然景石镶嵌河岸及造型轻巧的木制廊架为主基调,营造出纯净自然的景观效果。

4.1.2入口空间

小区入口空间的外环境,由一组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中心水景绿地组成。水景墙采用镂空处理,跌泉里水流叠级而下,置身于此,视线不会形成对小区内部的通视,而是无可避免地被水景墙上镂空水幕中若隐若现的小区内部牢牢吸引,使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在这仿若从电影中搬下来的布景中缓缓穿游,细细品味。入口空间的周围是生态坡地区,几组姿态优美的自然坡地围合着凉亭、景墙、置石等园林小品。在西面将地下车库的入口置于绿荫之中,让喧闹的现代机械藏身于自然之中,为小区更添一份安静祥和。整个入口广场尺度宜人,收放自如,规整而不呆板,开放中兼有含蓄,第一眼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小区入口的美观也增强了它的标识性。在中心轴线上的是基座抬高的灵璧石,气势巍峨而又不乏灵秀,沿着广场缓坡向上,小区主景观中央绿地轴线尽收眼帘。

4.1.3西侧宅间绿地

本区域的设计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空间组合,将“感觉园”的主题作深入的尝试和体验,给人以轻松、情趣、惊奇、感悟等不同感受。考虑靠近住宅的绿地更多服务于行动能力有限的老人和儿童,因此设计多为小尺度空间,使老人和儿童在行走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仍能享受到舒适的环境。众所周知,人有5种生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在感觉园里,这5种感觉被划分为2个区域,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最终形成第六感觉直觉。嗅觉、视觉区:该区为老年人活动区,以丰富的植物,按照春、夏、秋、冬排列组合,互相渗透,各个季节不同的香味植物及色彩变化给人不同的嗅觉、视觉感受。春园为椭圆形的休息空地,周边布置丁香、榆叶梅、连翘等春花植物,芳香植物为丁香等,并以入口花坛作为视觉焦点。夏园在弧形的道边间种珍珠梅、红瑞木、小叶女贞,构成夏之景观,秋园是一个矩阵树池的广场,是嗅觉、视觉区景观轴线大道即是视觉区的主要部分。近20m长的矩阵树池,形成人的视线的聚焦。中心的树池植物配置是国槐,将人的视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强了人的视觉感觉,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性,周边植物有火炬树等秋景植物,冬园也不寂寞,有油松、红皮云杉等植物,人们徜徉在这四个园中,连续起伏的地坪,层次鲜明的灌木丛,无论是立体的层次,还是平面的布局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同感受,既对比强烈,又有植物芳香四溢,令人陶醉,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触觉、听觉区:该区为儿童活动区,孩子早期的感知体验都应该源于生活。而听觉、触觉的刺激在孩子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所以在居住区设计触觉、听觉区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通过触摸植物的枝、叶质地(草质、纸质、革质、蜡质等)和形状(锯齿状等)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这就是触觉区。同时,敲打乐器位于该区景观轴线大道,在敲打各种乐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产生质地对比的体验,由此产生好奇心,得到知识和乐趣;鸟声、树叶声、风声交织在一起,则又构成了一曲曲美妙而动听的自然交响乐。味觉区:味觉令人引起食欲,民以食为天。味觉和食欲仅是一种意念,即人们面对结果的植物会产生某种联想。如看到苹果、杜梨、枣树杏等果实,会使人联想到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具有精神疗法之效用。当人们体验了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味觉的感受后,带着回味与遐想,再回到居住区的中心区,坐在水景广场上时,或许会产生第六感觉直觉,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个中滋味细细品来妙不可言,然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最终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无上享受。

4.1.4东侧宅间绿地

本区域由四块绿地所组成,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方面要在整体风格上与中央绿地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息娱乐的功能要求,使其具有观赏性同时实现其使用价值。设计时,硬质铺装与绿地交界的边缘采用将中央绿地道路曲线直接或间接延续,形成平滑的线条,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节。运用园林中的各种造景手法,将此区域的四块绿地进行深化设计。北面的绿地是其中最大的一块,在此区域设计一圆形铺装小广场为居民提供就近活动区域,设一半圆廊架,一方面增加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可为居民提供休息设施,广场一侧设有专为儿童活动圆形沙池,将其下沉30cm,方便管理。沙池中一旱景溪流蜿蜒曲折而过,增添趣味性。其余绿地设特色景墙花架,供居民观赏游息所用,汀步布置于楼间,居民活动行走提供方便。

4.2道路交通

小区内道路的规划根据总体的布局,在中央绿地,集中绿地和互相间的联结地带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道路,并结合居住区考虑无障碍通行。目前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一个问题。“人车分流”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我们采取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的分流方式,所以在小区的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访客停车场,采用自然式布置,在提供60个标准停车位的同时,将停车场隐匿于绿树和花丛之中。结合现有的地下停车场,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小区的需要,更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在道路广场铺装与材料选择上,依据不同的景观分区,道路广场铺装采用五种贴面材料:花岗岩火烧板、斧剁板、碎花岗石、卵石子、仿青石砼铺装和广场转。道路广场的铺装图案及色彩变化是环境绿化的硬质景观,与树木华彩所形成的软质景观相辅相成。

4.3景观设施

居住区内的景观设施和建筑小品的尺度是按照人的尺度进行建造,它们所强调的不是气派的恢宏,而是溶入环境,与人和谐共处。建筑材料多选用本地材料,饰面材料与建筑外墙面所用材料相呼应,并适量的运用原木以加强环境的郊野气氛。

4.4照明设施

小区内主要道路单侧设置庭院灯;集中绿化带、小广场、小游园等场所采用草坪灯、地灯相结合形式;水景下设置水下彩灯;大树及雕塑下设投光灯。

4.5竖向设计

居住区在设计时注重利用微地形设计来营造一种高程变化丰富的景观,这同时为居民欣赏景观提供了不同的观赏点,丰富了空间形态,活跃了空间气氛并改善小气候。

4.6植物配置

小区所在地呼和浩特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在树种选择乡土树种为特色,引进少量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考虑到植物具有丰富的变化,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取充分的考虑突出其季相特色景观。春天连翘、紫丁香、榆叶梅、山桃等竞相开放。夏季树木苍翠欲滴,花团锦簇,红王子锦带、东北山梅花、芍药、牡丹、大花萱草、丰花月季正值花期。秋季五角枫、白蜡、桃叶卫茅、火炬树等秋色叶树种,渲染出色彩斑斓的秋景。冬季落叶乔木苍劲的枝丫,展现着天然的雕塑美。云杉、侧柏、桧柏、铺地柏等植物仍然碧绿,金银忍冬、天目琼花等满树红果,为冬季的庭院增添了一抹亮丽。小区内乔、灌、花、篱、地被、草相映成景,栽植形式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形成复层生态群落。不同宅间绿地栽植重点不同,特色各异,植物群落间的变化,由背景植物品种来统一,栽植手法的统一也使得小区内尽管植物品种丰富,但在视觉感受上依然和谐统一。植物群落与草地间的界面呈现自由曲线形式,典雅而生动。

5结束语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小区内所有居民提供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公共区域,我们在设计中全方位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铺地落差、抬高的水景和植物配置等等手段进行高差的创造和空间转换。平面构成线条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再加上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幻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小区的建成,增加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今后居住区的建设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人与环境论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摘 要: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科技、交通都飞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衣食住行的单纯功能已无法满足于人们的日常需求。此时,有一大部分新的事物涌入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不仅仅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科学领域里,它也渐渐地渗入到拥有现代艺术欣赏力和艺术设计者们的心中。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论证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人与环境;艺术设计;城市

一、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背景

对于我国来说,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在这一概念提及之前是以“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的面目出现的。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等一系列新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日本独特的别墅设计,台湾的城市街道设计,公共艺术在澳大利亚的城市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艺术品味,他们都是目前非常前卫的时尚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二、人、环境与公共环境艺术的联系

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使我们对艺术分类系统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观念性的转变为像金字塔艺术系统结构:一,最下面一层的是艺术产品;二,最上层的则是纯艺术作品;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金字塔基底层与尖顶层之间,就是我们现代社会艺术生产最为广泛的中间层即环境艺术系统。他兼具有实用艺术与纯粹艺术的因素,同时以实用产品与非实用产品为审美信息的载体。环境艺术既是一种随时随地都用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产品如建筑,景观,园林,景观,雕塑等等,而且他还是一种作为各种艺术理念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所研究利用。更简单的说,一种作为环境设计,另外一种则还是一种艺术,公共环境艺术。

三、公共环境艺术的特征与存在的意义

公共环境艺术构成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构成是公共环境艺术创造的基础,建筑、人、水、树木等构成公共空间环境的物质形态;公共环境空间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创造是建立在物质构成元素基础之上的。它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从设计史上来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 二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三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四是从文化本身来看,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环境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为了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同一目标,我们要努力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上找到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解决。一个成功的公共环境艺术家应该懂得与人们对话的技巧,通过对话,把公共艺术做成市民的作品、小区的作品、城市本身的作品。城市在发展,我国的公共环境艺术事业前景可观,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我们传递一种精神,一种能把握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我们从事设计行业的莘莘学子,设计艺术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奋斗!

人与环境论文: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1 前言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人,而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环境的形成过程应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室内中地面、墙面、天花板、窗户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设计,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空间,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搞清每个空间的功能,明白人与各种环境的关系,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2 刺激与效应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效应是人对感官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当刺激量中等时,人会能动地做出自我调节;刺激量过大时,人会主动的调整或改变环境,甚至创造新的环境。

虽然构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有许多,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本文主要探讨物理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其他环境作用不是非常大,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由于物理环境主要构成因素是温度、湿度、气流、声、光等,这些对人的刺激,故而使人的行为效应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生理反应。正因为人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效应,对室内各个构成要素设计有了不同的要求。

3 湿热和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湿热环境其实是两个概念,即湿环境和热环境。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湿热主要与人的触觉发生关系。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而且南北纬度及东西经度跨度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但不管哪里的人们对周围湿热环境的舒适标准要求是基本一致的,简单讲就是为维持生命,人体体温必须处于使各器官能够保证正常的功能运作。这个温度成为核心温度,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温度相差不大,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情况下测温所得的温度。但周围的环境却要远低于这个核心温度,以此来使人感到舒适。

3.1 湿热环境对窗户设计的影响

对于室内湿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室内空调及暖气设备,以及人自身的着衣量和活动量。家中的窗户是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地方。因此要求对窗户的设计要合理,朝南的窗户要尽可能大些,以接受较多的光与热,并且要挂有窗帘或百叶窗,以抵挡夏日过高过量的热辐射;而朝北的窗户可以适当小些,减少冬日的寒冷之风。在窗户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窗,这样对室内保温具有很好的功能。

3.2 湿热与地面、墙面的设计关系

同样,室内的墙面、地面的设计也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地面是人与室内环境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卧室采用木质地面为最佳,不仅可以保温隔热,还具有舒适性。但由于厕所、厨房等地湿气过重,应首要考虑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渗入地面,对楼下造成影响,应注意在装修时涂抹防水材料。

墙面与人发生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为了迎合湿热的影响,在不同的墙面设计上应有不同的材质装饰。卧室及客厅,这些人滞留时间长,又相对干燥的地方,可以贴上纤维质的墙纸,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又可以软化墙面,不至于让人们触摸的时候有一种冰冷冰硬的感觉。而厕所等水汽重的地方,要考虑防滑防水的材质。

4 声、光、气与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这三种物理环境主要与人的面部器官发生关系。就室内声音而言,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噪声的控制。室内噪声来源主要是户外的交通噪声及社会喧闹噪声。光环境则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人们依靠眼睛来对外界获得信息的频率最大,占所有感觉器官的87%。而光则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境的营造成了室内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气主要指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包括我们鼻子闻的出的气味(花香、烟气、秸秆燃烧气等),也包括闻不出来的气体(CO2、CO、微生物等)。因此最低限度的噪声影响,适度的采光,保持空气的流通成为家居设计中的重点。

4.1 声、光、气与窗户设计

窗户是所有建筑物环境构成要素中与这三个环境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窗户的功能历来都是采光和换气,随着噪声污染的严重,它又兼具着隔声的作用。首先在窗户开设的位置上就要注意,在南北的方向上要有能够相对的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最快的稀释散尽。在大小上,南面的窗户宜宽大,北面的宜小一些。在材料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对户外的噪声及有害气体可以降至最低。在色彩上一般选用透明玻璃即可,不用彩色玻璃,它会将光过滤,影响人们对物体色彩的判断,尤其不利儿童房。

4.2 声、光、气与墙面、地面的设计

由于墙面、地面是人们在室内中触觉和视觉较为密切相关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其色彩的应用。客厅是一家人用于交流的地方,因此光线应该是最为明朗的,在墙面的设计上,可以贴一些浅色系的壁纸,甚至不做任何装饰,直接是白墙。这样即便是自然光照射不到客厅内部,也可以通过墙面将光反射到厅内,夜晚开灯也可以将客厅的光照度最大化。而地面可以选择稍微深色的材质,不至于让客厅在夜晚开灯时显得过于“辉煌”,给人一种舒适的光反射就可以了。光污染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故不需要将玻璃、镜子等反射折射力强的材料作为客厅装饰的主体。

卧室的墙面就可以适当的暖色处理,毕竟那是私密的地方,休息的地方,柔弱温暖的光,有助于人的休息与放松。就地面而言,选择木质的地板最佳。因为木头有吸声的功能,在这些对安静度要求较高的空间,可以有效的降低脚步声。

对于厨卫的墙面,就要考虑清洗的问题。因为受长期的烟熏及水汽损害,墙面要易于清洗,以瓷质墙砖为佳。

4.3 声、光、气与天花板设计

如今,家居天花板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在吊顶的设计中,喜欢在四周设计成凹状阴角,用以作为灯带,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吊顶本身就具有封闭性,这样做只会令顶部空气不流通,在阴角部位容易积尘、聚集细菌繁殖。再者,那些嵌在吊顶里面的灯具,通过槽口或反射顶棚,转向投光,其有效利用的光只有1/4左右。大部分光都被吊顶“吃”掉了。而设计师为了美观或者照明,会在吊顶某一边甚至每一边都安装这种凹槽灯或灯带,这样长久的开着暗藏灯具,会大大增加热量的散发,使室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

天花不仅作为自家的顶棚,也是楼上业主的地面,这就难免会有些脚步声或者重物落地传下来的噪声。同时室内的湿热之气也会上浮。因此吊顶的设计采用微孔材料或微孔石棉板材既能有效的吸收楼上的噪声,也可以保持一定的透气吸湿性,对室内环境自然调节有利。

室内各环境构成的设计都要依据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作为依据。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效应。如果过分追求豪华、奢侈之感,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那将是本末倒置,注定不会走长远的设计之路。

人与环境论文:气功排浊法对人与环境失衡的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气功排浊法对人与环境失衡的对策。方法:从人与环境失衡是不同传统“六淫”的新的致病因素、人与环境失衡的破坏性及特点、气功排浊法是克服人与环境失衡的有效对策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目前人与环境失衡的现状,以及气功排浊法的功理和具体操作。结论:气功排浊法可以主动排出体内的废气、浊气、病气,可以快速消除内外环境对身心的污染,从而迭到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值得推广。

关键词:气功排浊法人与环境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严重的恶化,无论从文化精神层次还是物质环境层次,商品经济及竞争的社会都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中医“六邪”的新的致病因素,即人与环境的失衡,包括精神和身体的两个方面,而气功排浊功可以减轻环境对人身心的伤害,这是新的社会背景下对中医气功养生学说的发展和补充。

1 人与环境失衡是不同传统“六淫”的新的致病因素

人体健康在于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密不可分,《素问》“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就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又“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则指出了“清净”的苍天之气是练功的条件,顺应自然不可没有良好的环境作为前提。但古代农业社会对环境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瘟疫、洪水、旱涝、蝗灾等,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由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就是指水源污染。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也指出:“斯疾之召,或沟渠不泄,秽污不修,熏蒸而成;或地多死气,郁发而成”,王孟英《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的“臭毒”也是指热气、湿浊、秽气合邪,以别于一般的外感六淫时邪。中医养生对环境污染引起疾病非常重视,如《伤寒瘟疫条辨》指出:“种种秽恶,上豚空明清净之气,下败水土污浊之气,人受之者,亲上亲下,病从其类”。

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六淫”与现代商品社会的致病因素有明显的差异。现代的人与环境失衡,有精神层面与肉体层面。精神层面指社会环境对人精神上的有害因素,比如互联网上淫秽色情内容泛滥,社会上性开放日益严重,未婚同居、未婚先孕流行,试婚闪婚离婚成风、同性恋、艾滋病泛滥……还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人们就业困难,工作压力巨大,购房、教育、养老、医疗的负担、人情的冷漠、爱情的丧失等使人们长期生活在苦闷和焦虑之中,恐惧空虚,传统价值观被摧毁,国际问战火纷纭,弱肉强食,恐怖主义的威胁……在信息化的时代,浮躁的心理更加容易传播,精神层面的人与环境失衡很多就通过信息化途径的传播来损害人类的心灵,影响面更大,这已经成为了过去没有的新的致病因素,严重干扰练功者的清净修为。肉体层面的人与环境失衡是指工业化生产导致的环境的污染,比如大量砍伐森林,过多排放废气,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变暖,气候反常,沙尘暴、泥石流、塌方肆虐,核废料的污染造成胎儿畸形、白血病、癌症……等等,环境破坏直接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成胁。

2 人与环境失衡的破坏性及特点

人体的内环境要顺应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而人与环境失衡则破坏了大环境的生态平衡,对人精神和健康产生了直接的威胁,而且其损害越来越重。人与环境失衡与传统的“七情致病”、“六淫致病”不同,过去属于农业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与人的关系简单,竞争很少,“七情致病”往往侧重于主观,和人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解决,但目前的人与环境失衡,主要是外界强加的压力,人象机器上的零件,无法自主,为了生存而被迫无休止地拼搏,所以外界的强加因素很难客服。传统的“六淫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寒、暑、湿、燥、火,甚至“戾气”都与气候及人体正气有关,在现代,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传统的“六淫”。而环境的致病因素则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随时可以发病,与人体正气关系也不大,无论强弱均可致病。比如核工业废料造成了“海豚儿”,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江河,汽车排出的废气污染空气,地震、海啸、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等对人类的威胁是整体的宏观的,个人力量很难去改变社会性的影响。

气功修炼的环境应该是空气清新、饮食自然洁净、居室优雅、舒适怡乐,这样才能心明神静、无欲无求。但环境污染却是练功的一大干扰。其特点有:①强迫性:就是生存的环境强迫你去接触有害因素。比如日常生活中影视、传媒都宣扬一种负面的价值观,则你很难脱离俗世去找到世外桃源。工作压力无法摆脱,为了生存被迫长期过一种紧张无序的生活。服用过期药品及污染食品都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都有强迫性的特征。②隐蔽性:有时环境失衡的损害是隐蔽的,在精神上对人的损害是潜移默化的,例如长期的宣扬性解放,一夜情等,使人渐渐产生了适应和默许的感觉。工业废物及农药污染、手机辐射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对自身的伤害,但长期下去,当出现症状时为时已晚。③渠道多样性:比如牛奶里出现了三聚氰胺,空气里出现了工业尾气和粉尘、沙尘暴,装修材料里出现了过多的甲醛释放,地板砖过多的放射性,禽类里出现了5一HE禽流感病毒,又出现了非典等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的病种,气候忽冷忽热,劣质食品,假冒药材……,五花八门,使人防不胜防。④分类多样:环境失衡的有害因素可以分为气邪、水邪、食邪、土邪、声邪、网邪……等,气邪指空气污染,比如汽车废气、粉尘,装修材料释放的致癌物等,水邪指水质污染,比如工业废水,也包括冰川融化、水资源的缺少等。食邪指食物污染,比如疯牛病、苏丹红、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也包块暴饮暴食及食用大量的垃圾食品。土邪指土壤污染,包括农药污染、工业废弃物以及电池等含有铅、汞等有害物的污染,还包括争夺土地的战争,比如中东地区的战火和杀戮。声毒,指噪音污染,也包括淫秽色情的影音资料及鞭炮爆竹的噪声。网邪指网络色情、暴力的传播,也包括网瘾、网络诈骗等不良行为。

3 气功排浊法是克服人与环境失衡的有效对策

气功修炼的具体解决办法:在环境污染,人与环境失衡的背景下,气功修炼非常困难,需要一定的修炼方法,具体原则为:①心智抗邪:人禀气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人就不能与扭曲的环境合一,而是要与平衡的自然融合,环境虽毁,但天道永存。在心理上要建立免疫机制,要心存正道,时时内省反观,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以“法乐”取代“淫乐”,强调“以德强身”,这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②以功排邪:人练功的过程也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取万物之精华,排体内之糟粕,在环境污染伤身的时候,在人与环境失衡的时候,要及时通过练功,把体内的邪气排出,脏腑器官的功能完善和彼此的协调是排出各种邪毒的条件之一。通过气功修炼,使人体经脉通畅,人体的代谢废物及各种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就会通过脏腑及经脉排出,将环境污染的损害减轻到最低点,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气功排浊法是从头经过颈、肩、臂、手、胸、背、腰、腹、髋、腿、脚,并从脚底向下和体外排出体内的废气、浊气和病气。具体练习方法为:从头到脚的放松,身体内的废气随意念降到了脚上,意想从脚底向地下和体外迅速排出废气、浊气、病气。意想脚底涌泉穴,反复强化3次,以涌泉穴为中心,向前延伸到中趾尖,向后延伸到脚跟,前后连起来成一条直线。再想涌泉穴“松”就象门锁打开,以涌泉穴为中心点,将向前延伸到中趾尖和向后延伸到脚跟形成一条线,在意导下推开,整个脚底象门窗一样被打开,通透性提高,将废气、浊气、病气从脚底向外向下迅速排出。要求意想、呼气、排出三者为一体。关键点为每排一次,从脚底涌泉穴有向外微微渗透的感觉。

其功理为:人体在污浊的环境中,就类似房间一样,需要天天勤打扫,否则尘埃就会积聚而发病。气功排浊法类似于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排出,使瓶内的水变清。排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排出体内废气、浊气、病气后,才可以在身体内腾出空位让新鲜的精气神补充,这是有利于人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这种生理变化,类似于洗澡沐浴,轻快爽心、机体松弛、气血畅通、新陈代谢旺盛,清净机体,调节全身,可以快速消除内外环境对身心的污染,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圆满。

人与环境论文: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人与环境论文:关于离退休老人与社会\环境及家庭角色转变的思考

【关键词】离退休老人;社会;环境;家庭;思考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必然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共同生活中建立的。人们在离退休之前,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接触的人多,生活也较有规律,社会空间较宽。是主要的活动场所。生产关系影响着人际关系。离退休之后,由于生活环境、条件场合的改变,人际关系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这些变化,从思想上、感情上、习惯上、心理上都要有个适应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坏,将决定今后生活的趋向。如果处理得好,就能较快地适应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人生的价值。反之,将会造成不良的思想情绪。

环境的改变。当一些曾经戎马一生或劳碌一世的老人从他们熟悉的、多年工作的岗位上退下来,对工作岗位和共同工作过的同志都有感情上的依恋。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心理现象。它反映了对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寄托。然而从久已熟悉了的环境中转移出来,从一种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如释重负,但对于久已适应了紧张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有怅然若失的感觉。无论从心理和生理上,面对生活中的矛盾,都要有个新的适应过程。

习惯的改变。退休后,以往多年养成的习惯。形成的规律被打乱了,顿感茫然和无所适从,如果心理不作相应的调节,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失落和惆怅等不良心态。因此。离岗后仍然要多参与社会活动,领会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和生活情趣。对身边的人。应尽力与之和睦相处,通力合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在生活中把握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防止无规律懒散的生活方式和自卑自闭的心理。及时予以调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性。

角色的改变。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分担着某种角色,职工离退休了,他的角色也就发生了变化,由领导者变为普通百姓,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由主要角色变为从属。角色变了。自然地位和作用也就变了。离退休职工对这些变化要有个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正确对待这种变化,克服和防止不良心态,增进人际交往,增长知识才能,丰富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保持身心健康。

夫妻关系是最亲密、最永久的。它将伴随人的一生。人到老年,朝夕相处的不是别人而是配偶。退休后在家的时间多了,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只要本着“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让、互谅的原则,经常沟通和交流思想感情,克服性格上的执拗,在共同的欢乐中深化感情,融洽关系,就可避免无谓的争执和不快。

同子女的关系。由于家庭的组合方式不同,所出现的矛盾也不同,二代三代同住的组合家庭矛盾相对比较多。父同子女之间,婆媳之间等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都有差异。作为父母要认识到子女已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少指责埋怨,多沟通交流,少挑剔唠叨,多关心爱护,对子女交友、恋爱、婚姻尤其要慎重,不能横加干涉,要有长者的气度和胸怀。

祖孙间的关系。当今家庭。有不少儿童与祖辈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疏远,某种程度上成了相互间的精神寄托。这种感情俗称“隔代亲”。老人对孙辈的疼爱,超过对子女的疼爱,除血缘关系外,还有心理因素。但是。如果老人过分疼爱和迁就,使孙辈比较娇惯、任性,就会引起儿女们在教育方式上的不满,发生矛盾。因此,祖辈们要在“隔代亲”上兴利除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影响和教育孩子。

如何调节、适应退休生活,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每一位退休老人所要面对的课题。

勤奋学习,乐于用脑。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关心国内外大事,放开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跟上时代步伐。不要以为老了,学习也没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政治、学技能、学养生、学生活知识。常言说:“水停十日生毒,人闲十日生病”。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用得越少。衰老越快。要做到生活有规律,行为不放松,防止癖怪恶习,体脑运用不偏废。

积极参与,广交朋友。社会交往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退休后也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贵在参与,维持已有的交往,扩大新交往,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为善,要合群,在交往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关怀与感情交流。不要成为离群索居的孤独者。

情绪宣泄,疏导轻松。生活中的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中有欢乐也有烦恼。退休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产生烦恼、怨恨、悲伤、忧愁等不良情绪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人生常见的基本情绪。对种种不良情绪要主动释放,理智宣泄,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而不能摆脱自拔。要将自己的郁闷之气向知己、向朋友尽情倾诉。以求得到理解、沟通和解脱,增进友谊,分担你的快乐和忧愁。

自我暗示,自我劝解。暗示,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在社会中除了自我暗示之外。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他人。用自言自语的办法自我暗示,自我劝解,运用自己潜在的力量排出了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想通了,满足了的时候,自我暗示就成功了。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不喜欢说他年龄比实际年龄大,自己也不妨把自己年龄小看几岁,十几岁,这是年龄的暗示。现在许多老年妇女喜欢穿鲜艳服装,参加扭秧歌,做健身操等项活动。这是服饰和形态的暗示。这些暗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给生理上带来潜移默化的健康作用。

培养情趣,自寻其乐。已离退休的老人们,当你无事可做,感到无聊的时候,你就找喜欢做、能够做、又认为有意义有兴趣的事去做吧!培养兴趣,增加爱好就是另辟渠道,填补空白。如玩球、下棋、看书、旅游、书法、绘画、练功、养花、钓鱼、饲养小动物等等,从中感到轻松和乐趣。同时通过这些爱好,也可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识新朋友。

退休应有利于社会进步、繁荣,有利于老人健康幸福。退休并不是从社会中彻底退出,社会应关注目前在离退休老人在社会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要有效加强对各种问题原因的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和强化执行落实过程,创造有利条件。要通过提高沟通意识、拓展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管理等措施,不断推动孝心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环境。

人与环境论文:从城市雕塑的角度谈人与环境

【摘要】雕塑艺术通过城市雕塑的形式成为人类自身认知生存空间,优化、创造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仅体现出创作者个体的艺术观念,同时作为一个文化支点,它必然联系起由作品、艺术家、公众、环境、自然等多重元素共同构建的综合关系网络。在当前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性、历史性背景下,城市雕塑所引伸出的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具有思考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城市雕塑 人与环境 人文景观 语言形式

北京,这个被称为中国政治、文化、艺术中心的城市,在它的诸多广场、公园、街头巷尾安置着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作品(中国大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也皆是如此)。这是一种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而发生的艺术、文化及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的城市雕塑既是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对生存空间的装饰美化、人文景观,更是地域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雕塑是人文艺术作品,传达了人的思想情感,若将其安放在城市公共环境里,便多了一份功能:媒介工具――人和自然之间的媒介,人改变自然环境的工具。城市雕塑,进而环境艺术,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也就是“天与人”的关系。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时代性、历史性的问题上,艺术家非但不能置身事外,反而责任更为重大。

一、城市雕塑与环境,与城市新空间

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环境艺术,是基于人类对其生存空间环境有着不断改善的理想而发展起来的,通俗的说,环境艺术作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行为等多重需要。艺术家以环境艺术方式创造的人工自然,应该是以保护、改善、优化人们现有的生存空间为前提。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空间美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还关联到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多学科。具体到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可以最形象、最生动地传递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居民的精神品位、审美时尚和文化内涵的个性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国民对生存及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逐渐解决了居住问题之后,对于城市现代化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到探讨重新构架都市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的繁荣,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的认知和重视。城市雕塑是文化空间、人文景观、人工自然,它创造艺术化的人工环境,人们参与其中并通过看、听、闻、触摸等知觉活动,同时感受到艺术创作、现代文明与自然精神相交融的审美情趣。城市雕塑是人和自然,人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媒介工具、情感传达。

作为都市环境中的视觉对象,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了特定空间内的视觉焦点和视觉象征。不论是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或是功能性雕塑,当它们处于环境之中时,必然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切实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城市雕塑的“质量”优劣区别,这种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里所说的“质量”并非单指作品的加工制作质量,更主要的是指作品的设计内容、精神层面,也就是说包括形而下和形而上两方面。

不同的公共场所,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优秀的公共雕塑作品必需注重环境意识,它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作品与环境互为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悦目景观,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很遗憾,我们同样能看到许多劣质城市雕塑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这些“菜雕”(特指设计内容或加工水平较差的雕塑)非但不能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劣质城市雕塑一般出自非专业人士或者低水平设计者之手,而投资方的行为目的往往是急功近利、附庸风雅的,他们并不懂得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理论和作用,“菜雕”极其恶劣的破坏了自然、城市环境,丧失了城市雕塑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同时也伤害着公众的视觉和心理,劣质雕塑只不过是表面热闹实质浅薄的舞台化景观,缺乏深层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必然会对这种伪文化现象进行抨击,并协助相关部门组织起开放性的同时又是专业水平的城市雕塑评审机构,目的无非是使人文景观更好的与环境相和谐,尊重公众,尊重自然。

二、城市雕塑的语言形式特征

“从天人合

一、融汇自然并联系受众心理的诸角度出发,环境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语言形式应具有三个特性,即公共性、文化性与多元化特征”。

1.公共性。 城市雕塑放置于公共环境下,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属性,并与之相协调;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体现雕塑与人、雕塑与环境的对话;最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公众精神。

2.文化性。 城市雕塑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塑造、加工,表达雕塑家对世界的看法、自己的观念与认知,并融进历史的、传统的、地方的(或反历史、反传统的)因素,体现人对自身的肯定,体现出雕塑家的人格精神与艺术魅力。

3.多元化。城市雕塑对具象、意象、抽象概念的新界定,并存在交叉,多种材料与多种加工手段的复合运用,高科技的引入,静态与动态,实体与空间,硬质与软质并置,雕塑变得可看、可玩、可用。

“中国的城市雕塑发展到今天,不再是艺术家单纯的对环境有所要求,而是更大程度上环境对艺术家的选择与接纳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公共空间及景观设计的一些基础的硬件性的东西已基本到位,势必就要给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普遍性的方向问题是:共在空间――环境艺术作品与人的共在、与人文环境的共在、与自然环境的共在。

人创造并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人,改造人。好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并完善人的品格和修养,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基本仍处于“量化”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会走到质的时代。城市雕塑设计者也必将从提供单纯的点缀装饰性的初级审美转变为: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境、人文关怀,并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的“共在生存空间”。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艺术学院)

人与环境论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摘要:人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人,环境,室内设计本身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未来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人 环境 室内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意识日益充斥着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生存空间环境的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人・环境・室内设计之间的联系

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森说过:“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这句话也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一种参照。环境,人生存的根本处境,而意识来源于人,人的意识只有和环境密不而分的时候,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室内设计未来赖以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生态规律,遵循人感官意识的舒适性,而不能一味的追求视觉感官去发展。

人是环境的创造物,同时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经济发达和社会繁荣,也导致了世界范围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满为患、气候变暖,能源枯竭,臭氧层被破坏、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沙化、一些生物濒临灭绝等等,人们与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室内设计运用各种设计材料、手法创造了赏心悦目和舒适的室内人工环境,但这是以地球资源和能源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些都反映了工业化时代“人类中心论”“征服自然”的思想。是的,室内环境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然而并不是说以人为中心就可以忽略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以人为本是说在合理利用环境变化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而确保人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室内环境设计师始终要把满足人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放在首位,从人体工程学、空间组织、色彩和材料的搭配、灯光的布置,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直至精神感受,创造一种和谐的既体现科学生活又具有艺术气质的室内环境。

总之,人与环境以及室内设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室内设计本质就是实现室内设计对人对环境的把握,处理好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

二、怎样处理人・环境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人们的环境心态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对空间的形式进行精神创造时,赋予形式以情感的意识。室内环境可以引起人们的不同内心活动,使人们在情感上与空间进行交流,建立起空间形态的感觉效应,满足人的心理选择。而这些都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其次,保护环境、关注生态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探讨未来的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必须考虑保护环境。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综合设计和整体设计在未来的室内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室内设计新的发展趋势也会集中在通过高质量的设备、材料、构造和构件之间的全面协调,装修形式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平衡,以及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尽可能地减少原生能源和灰色能源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让人们接近自然。

所以要处理好室内环境和人的关系就需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有一定的精神创造力,并将人的意识与环境的保护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实现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90年代初起始于欧美国家的“绿色设计”,从环境保护出发,旨在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针对空间环境设计领域,未来的室内设计应该是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和可持续设计,是利用科学技术,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整合,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的一门设计。

1.室内设计的科学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室内环境设计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新成果。包括新材料的使用以及先进的结构形式、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创造良好科学的通风、照明、空调、消防系统的设施和技术。高新技术产品等大量绿色装修材料替代木材、石材等不可再生的资源,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良性循环,既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是社会生活的进步。同时对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利用,可以更加符合人们心愿地来组织空间,设计界面、搭配色彩和光照,使室内环境设计更符合人的心理选择,从而更合理,更科学。

2.室内环境设计应有的文化内涵

室内环境设计除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发展,同时创造出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也是设计的根本所在。设计师应该研究人们对室内环境的不同心理感受和使用要求,从空间、尺度、结构、材质、色彩、灯光、工艺,甚至民族、人性、文化、传统等诸多内容,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以最精练的设计元素,以极其挑剔的线条、材质、色彩的搭配,最大限度地表现室内环境的功能要素,传达富有情趣的意境。

3.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

绿色环保不仅仅指狭义的选择无甲醛、无苯、无辐射的装饰材料,真正的绿色环保应该是指环境资源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设计中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复合型装饰材料,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施工工艺,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通过实施室内环境全面绿化,加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净化空气和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利用像太阳能这样的洁净能源,满足生态型室内环境的要求。合理有计划地利用材料、设备,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创造“恒温、恒湿、新风、低噪、节能”的室内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因素化与复杂化。室内环境氛围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为了创造人们心目中理想而又美好的室内环境,需要室内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室内设计师的艰苦创造。这也是21世纪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人与环境论文:试论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使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发生变化,并催生了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特殊形态。本文试分析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博弈机制的变化,揭示这种沟通机制网络化背后信息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记者 博弈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社情民意的涌动使得公众直接接触新闻源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欲望更为强烈,在此之下网络新闻发言人这一新形式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新闻发言人,指同级党委、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公开党务、政务信息,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在互联网上对相关信息的。”①“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施杰首次向政府提议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7月初云南省委宣传部明确提出将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9月1日,贵阳市政府宣布正式启动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②]新闻发言人与记者各自代表着不同机构的利益,两者的博弈不可避免。但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双方博弈呈现出新媒体的时代特点,较之于传统的博弈关系发生了诸多改变。

一、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创新

传统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会这个实体平台,在政府、组织和媒体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媒体记者作为公众知情权的代表,通过现场提问的形式从政府部门处获取信息,而后将信息转化为文字、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发出相关报道。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体现了诸多新的特点:

1、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交流形式不断丰富

传统的新闻会是在某个事先安排的地点,邀请媒体记者前来,就某个议题向全社会相关信息。通常在发言人发言之后,设置一个回答记者提问环节,旨在更进一步的沟通,增强记者对于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对背景资料的掌握。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上各类社会组织相关信息的者与回应者,其与记者的交流形式突破了以往面对面式的你问我答,而是采用多媒体手段,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均成为双方沟通信息的工具。

2、新闻发言人与记者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改善

我国的新闻会历来采取政府、媒体报道的单向传播形式, 逐渐陷入了政府给什么,媒体报什么的“尴尬境地”。而官方信息披露的范围有限, 内容较单一。这种单纯由政府发出“声音”的形式, 使得媒体沦为官方的“传声筒”,从而造成信息输出终端的公众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互联网时代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被完全打破,各个网络论坛、贴吧等成为海量信息的来源,舆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于政府的信息,记者可以进行多方佐证,而不是盲目地跟进报道。去年2月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称2009年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数字一公布便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诸多媒体记者对官方提出“问询”,试想若没有网络媒体的支持,记者将再一次扮演“传声筒”的角色。

3、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信息共享领域拓宽

从新闻的形式来看, 我国传统的新闻, 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主动的新闻会、记者招待会、吹风会等,其中又以政府举办的专题新闻会为主。新闻会的内容多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新闻,或者是某个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政府的危机公关,体现着一贯的“宏大叙事”特点。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的信息传播领域拓展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甚至使一些原本无法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非新闻信息,得以通过网络这一足以承载海量信息的平台适度传播。网络时代,只要是关乎于公众利益,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信息均应成为记者的报道对象。

二、网络生态下双方博弈的新景观

对于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的关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经有一个经典的表述:“记者既不是你的学生,也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他是你的挑战者”。既然是“挑战者”,意味着两者之间必定存在冲突之处。“而博弈产生的前提就是冲突,它是一个出招和拆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是在信息不明朗,存在隐含信息的时候才会发生。”③一方是新闻发言人站在政府、组织立场极力规避有损自身利益的信息,另一方则是新闻记者秉持着“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新闻价值标准,以自身的专业智慧向发言人“频频发难”。博弈双方角色划分十分清晰。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赋予发言人和记者一个全新的角色―网民。在角色的转变上,无论是发言人亦或是记者在双方博弈中都呈现了新的面貌。

1、从“网民记者”到“公民记者”

网络发言人的职责在于以互联网为平台,对外部门的网络新闻和其他相关信息,采用发帖及跟帖等多种形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解答或回复。“传统新闻会上‘新闻源’面对一批记者新闻,又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新闻,记者面临着一个竞争的问题,要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把握提问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④网络时代的记者面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延续传统做法,以职业记者的身份前往信息机构进行跟进采访,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普通的匿名网民身份借助网络平台与新闻发言人在线沟通,通过发帖、回复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进一步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潜在博弈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殊产物。

网络新闻发言制度促进了一个特殊群体的诞生――“公民记者”。公民记者掌握着互联网传播技术,作为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他们以网络发帖等形式与政府网络发言人进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站在维护公众利益的立场,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从事着专业记者的采访、编辑工作。尽管公民记者不能被称作为严格意义上“记者”,但这个群体与传统记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甚至可以为传统媒体设置某些议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扩大了“记者”的概念,增强了记者这一方的博弈力量。

2、从实体空间到虚拟平台

新闻发言人由传统新闻会这个实体平台走向网络虚拟世界,扮演了发言人与网民的双重角色。一方面褪去了以往的官样色彩,网络新闻发言人既是政府的代言人,也是民众心声的传达者,它面对的不再是少数新闻媒体,而是广大社会公众,因此工作具有空前的开放性。与此同时,失去举办传统新闻会的“仪式”,没有场地、没有纸质的新闻通稿、没有在聚光灯下媒体记者与信息者面对面的交流,网络发言人的权威性较之传统新闻发言人明显弱化。此外,虚拟社区中匿名的发言人还面临着身份被冒用的危险,因此公信力受到挑战。

传统新闻发言人,虽然已经实现了从完全不定期的信息到定期与非定期相结合的信息,甚至做到了突发事件信息的迅速跟进,但毕竟很难实现相关信息的随时与实时反馈,而网络发言人在线工作的特点可以说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信息的传播时效明显提高甚至做到与事件实时同步,这对于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在线发帖、回复的形式,使得发言人者、网民交流的界限被打破,特别是网民群体鱼龙混杂,新闻发言人可能遭遇尖锐的批评和质疑,甚至是人身攻击,因此这对于网络发言人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大挑战。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发言人切忌凭借政府代言人的身份发表个人观点,坚决杜绝情绪性发言,面对质疑之声,不能简单地以删帖、审查来应对,更不能与网民打“口水战”。

三、由“合作中博弈”走向“博弈中合作”

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媒体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机制,发言人和媒体记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不言而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称“在这种博弈中,信息透明和信息控制和谐地统一,最终达到的是双赢。”⑤因此,新闻发言人与新闻记者存在着博弈与合作的双重关系。如果说以往双方是基于合作的目标下展开博弈的话,网络媒体时代这种博弈则被无限夸大,并在激烈的对峙中实现合作。

新闻发言人与记者各自代表着不同机构的利益,新闻发言人站在政府、组织的立场,对信息的时机、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试图传播对己有利的信息,规避有损自身形象的信息。作为媒体代表的新闻记者则放眼于整个社会,具有质疑政府发言的意识和监督政府行为的社会功能,而发言人则解释和维护政府利益。两者的“对峙”可见一斑。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并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各部委新闻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会,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媒体多年来与政府博弈的结果。但要知道,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博弈并不意味着两者是完全是敌我关系,博弈的结果并不是一方的完全胜利或者另一方的彻底失败。网络媒体新兴之前,记者完全沦为新闻发言人“御用工具”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发言人与记者的博弈总是建立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共存于新闻传播的实践中,均以传播新的信息为目的。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发言人和记者处于不同的环节,一个提供新闻的来源,一个负责将新闻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相互配合、互相依赖才能完成政府信息的大众传播过程。因此,以往新闻发言人与记者是在合作中博弈,博弈的态势也并不是那么明朗和激烈。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人与环境论文:谈从城市雕塑的角度谈人与环境

【摘要】雕塑艺术通过城市雕塑的形式成为人类自身认知生存空间,优化、创造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仅体现出创作者个体的艺术观念,同时作为一个文化支点,它必然联系起由作品、艺术家、公众、环境、自然等多重元素共同构建的综合关系网络。在当前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性、历史性背景下,城市雕塑所引伸出的人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具有思考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城市雕塑 人与环境 人文景观 语言形式

北京,这个被称为中国政治、文化、艺术中心的城市,在它的诸多广场、公园、街头巷尾安置着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作品(中国大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也皆是如此)。这是一种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而发生的艺术、文化及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的城市雕塑既是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对生存空间的装饰美化、人文景观,更是地域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雕塑是人文艺术作品,传达了人的思想情感,若将其安放在城市公共环境里,便多了一份功能:媒介工具——人和自然之间(文秘站:)的媒介,人改变自然环境的工具。城市雕塑,进而环境艺术,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也就是“天与人”的关系。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时代性、历史性的问题上,艺术家非但不能置身事外,反而责任更为重大。

一、城市雕塑与环境,与城市新空间

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环境艺术,是基于人类对其生存空间环境有着不断改善的理想而发展起来的,通俗的说,环境艺术作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行为等多重需要。艺术家以环境艺术方式创造的人工自然,应该是以保护、改善、优化人们现有的生存空间为前提。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建筑、城市规划、空间美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还关联到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多学科。具体到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可以最形象、最生动地传递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居民的精神品位、审美时尚和文化内涵的个性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国民对生存及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逐渐解决了居住问题之后,对于城市现代化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到探讨重新构架都市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的繁荣,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的认知和重视。城市雕塑是文化空间、人文景观、人工自然,它创造艺术化的人工环境,人们参与其中并通过看、听、闻、触摸等知觉活动,同时感受到艺术创作、现代文明与自然精神相交融的审美情趣。城市雕塑是人和自然,人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媒介工具、情感传达。 作为都市环境中的视觉对象,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了特定空间内的视觉焦点和视觉象征。不论是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或是功能性雕塑,当它们处于环境之中时,必然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切实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城市雕塑的“质量”优劣区别,这种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里所说的“质量”并非单指作品的加工制作质量,更主要的是指作品的设计内容、精神层面,也就是说包括形而下和形而上两方面。

不同的公共场所,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优秀的公共雕塑作品必需注重环境意识,它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作品与环境互为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悦目景观,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很遗憾,我们同样能看到许多劣质城市雕塑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这些“菜雕”(特指设计内容或加工水平较差的雕塑)非但不能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劣质城市雕塑一般出自非专业人士或者低水平设计者之手,而投资方的行为目的往往是急功近利、附庸风雅的,他们并不懂得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理论和作用,“菜雕”极其恶劣的破坏了自然、城市环境,丧失了城市雕塑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同时也伤害着公众的视觉和心理,劣质雕塑只不过是表面热闹实质浅薄的舞台化景观,缺乏深层面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必然会对这种伪文化现象进行抨击,并协助相关部门组织起开放性的同时又是专业水平的城市雕塑评审机构,目的无非是使人文景观更好的与环境相和谐,尊重公众,尊重自然。

二、城市雕塑的语言形式特征

“从天人合

一、融汇自然并联系受众心理的诸角度出发,环境艺术中的城市雕塑语言形式应具有三个特性,即公共性、文化性与多元化特征”。

1.公共性。 城市雕塑放置于公共环境下,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属性,并与之相协调;它是一个开放系统,体现雕塑与人、雕塑与环境的对话;最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公众精神。

2.文化性。 城市雕塑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塑造、加工,表达雕塑家对世界的看法、自己的观念与认知,并融进历史的、传统的、地方的(或反历史、反传统的)因素,体现人对自身的肯定,体现出雕塑家的人格精神与艺术魅力。

3.多元化。城市雕塑对具象、意象、抽象概念的新界定,并存在交叉,多种材料与多种加工手段的复合运用,高科技的引入,静态与动态,实体与空间,硬质与软质并置,雕塑变得可看、可玩、可用。

“中国的城市雕塑发展到今天,不再是艺术家单纯的对环境有所要求,而是更大程度上环境对艺术家的选择与接纳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公共空间及景观设计的一些基础的硬件性的东西已基本到位,势必就要给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普遍性的方向问题是:共在空间——环境艺术作品与人的共在、与人文环境的共在、与自然环境的共在。

人创造并改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人,改造人。好的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并完善人的品格和修养,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基本仍处于“量化”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会走到质的时代。城市雕塑设计者也必将从提供单纯的点缀装饰性的初级审美转变为:努力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境、人文关怀,并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的“共在生存空间”。

人与环境论文: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两个体现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历史文件,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和体制保障,也对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和环境资源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资源法的历史使命

自第一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尝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危机的苦果,而酿成这种苦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干了许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蠢事。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和“十年动乱时期”,盲目推行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海造田和打虎灭雀等征服大自然的运动,在“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搞什么“开荒开到山顶,种田种到湖底”和“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近几十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退田还林还草,治沙治水治山,但由于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恶化的趋势。实践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谁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失衡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影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与自然的作用“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总和的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人类整个进步”及“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更”,即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4]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和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同年秋天由联合国第42届大会审议并接受。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6]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基础的发展,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认为只有当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时,可持续发展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共同的未来》在其第二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李瑞环同志认为:“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他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香港城市大学发表演讲时将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称为绿色革命,强调这种绿色变革“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是一种‘大转变’,需要采取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大战略’”:“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要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爱护纳入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体系中,把生命和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与‘人’一样公正、公平对待的‘主体’,同自然平等相处,崇尚简朴的生活和有节制的物质消费,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10]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强调,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2003年10月,同志在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

目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和重要目标;各有关行业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各有关学科正在努力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环境资源法是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法律保障,应该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资源法学工作者应该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伟大时代和实践对环境资源法提出的要求。

二、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资源法十分有效。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志,也是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性的基础。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和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包括环境资源法在内的法的共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环境资源法的特性。从具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关系;从总体上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的基本原因、发展的决定因素、长期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环境资源法的主导方面、本质方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是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是指作为主体的环境资源法律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特定对象(包括人、人的行为、状态、关系、事项、工作和秩序等)的活动。在这里,主体是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所谓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环境资源法通过其制定和实施,影响、改变、协调(包括建立、产生、确认、赋与、作用、控制、改进、改善、消灭等)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是从法的运作方面描述法的实现、法在生活中如何起作用的一个范畴。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原因或理由是因为环境资源法律是人们的环境行为的行为规则。行为科学认为,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作用下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法律中的人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人等于他自己的一连串行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11]行为是法律世界中最经常、最普遍、最常见的东西,是贯穿法律运行过程的一个最具活跃性、能动性的驱动器和关键因素;法之产生、存在的初始动因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化;行为是法律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法实现其价值功能的立足点;行为是法的根本内容──权利的载体。法律规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规则,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即法律规范规定人应该如何行动,包括禁止什么行为、限制什么行为和鼓励什么行为。所谓人的环境行为(环境资源行为的简称),是指作用或影响环境资源的各种人的行为或活动的简称,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或行为。显然,环境资源法律中的人的法律行为都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结果(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发生联系。人们的行为既可以作用于人也可以作用于物(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下同);作用于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包括形成、维持和改变等,下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作用于物的行为可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直接作用于物的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可能间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前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的关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通过制定、改进并实施环境资源法既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与此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于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以为人调整的关系这一基本性质。环境资源法律之所以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由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一定程度,无论当时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是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会要求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与日俱进的、也是可变的,在某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不愿意或不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成为伦理道德或政策法律愿意或能够调整的关系或对象。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的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达,以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发展,当今所有的环境资源法律或法规,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部良好的环境资源法律就是一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关系网,就是一幅反映、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蓝图。另外,法律具有调整、保护、教育、指引和评价功能,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法的作用或功能。随着法律的发展和演变,法律的目的、任务、作用和功能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任务、作用和功能。环境资源法的作用和功能之一,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是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学与整个环境科学一样,都认为人可以协调或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或调整的方式、途径或工具、手段可以多种多样,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因为在环境资源工作或环境保护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同时产生这两种关系。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2] 恩格斯在批判那种“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主义历史观时指出:“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3]“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5]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

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当代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调整(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随意污染、破坏、浪费、掠夺自然环境资源)调整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为尊重、热爱、保护、改善、合理利用、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法律调整机制。

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主要指环境资源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机理和运作方式。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法律调整方法、调整对象、调整要素和调整过程等内容。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方法是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制是各种调整方法的集合或整合,是对各种调整方法运作的动态反映、系统控制。

随着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兴起,环境资源法正在形成其富有特色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简称环境资源法的调整机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仅指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广义上是指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所采用的各种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所采用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以及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所特有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环境资源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法律渊源的总和。环境资源法律部门包括环境资源专门法或专门法律规范,以及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简称环境资源法专门法)是环境资源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主体部分。环境资源专门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专门机制、主要机制、核心机制。与环境资源专门法相比较而言,其他法律或法律部门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有关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较少、较分散、较单一。研究阐明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的特有的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方法和调整机制,是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化”是原苏联学者创用的一个词,原意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之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资源法调整机制特别是生态化调整机制,是区别于传统法律调整机制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它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主要采用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方式(强调政府行政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结合,提倡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达到保护人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和可持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生态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二是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而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将其他法律部门的传统调整方法和机制予以绿化或生态化(指用生态观点、环境观点进行改造、完善),而新创立的调整方法和机制。运用生态化方法,目前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整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或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具体来讲主要是: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调查、监测、监视、勘查、普查、抽查等制度;环境资源信息显示(报告、统计、公告、牌示等)机制,包括环境资源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公告等制度;环境资源问题预防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功能分区和预警),包括环境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境资源功能分区和其他预防预警等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机制(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行为规范等),包括对环境资源行为的禁止、许可、行政要求等制度;环境资源整治、补救机制,包括环境资源治理、恢复、补救、补偿制度;环境资源行为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各种激励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以及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法律>,!司法监督、环境资源公众参与制度等。

各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环境资源法不仅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环境资源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出发,研究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的主要任务。为此,必须打破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点。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与自然环境这一基础相协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6]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