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班主任优秀论文

时间:2022-04-13 04:15:49

导语:在班主任优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主任优秀论文

班主任优秀论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升产生巨大的影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通过德育提升学生的素养。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有计划的、科学的,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班主任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班主任;管理方法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学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人引导学生正确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而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着手,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一、注意做好示范作用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好示范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价值判断体系。在这一时期,学生会接受教师的评判,将教师的评判作为好坏的标准,同时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注意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就是应该干净得体,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学生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应该观察班级的卫生情况。比如说当地上有一些纸屑或者杂物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主动地捡起杂物,收拾好班级卫生,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卫生打扫。班主任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养成,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基础。班主任应该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成长。班主任应该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应该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要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教师要让学生严格地遵守教学纪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处罚通知,还应该强调学生的时间观念,要求学生上课下课时间都要严格遵守安排。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树立达者为师的观念。现代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原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也要及时地跟进时展的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这也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调整管理的模式

为了有效地发挥好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价值。班主任应该在管理的过程中创新管理的模式,通过创新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道德教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互帮互爱、相互帮助,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因此班主任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用来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调整现有的管理方法,比如说那种要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奖励和考核机制,通过奖励和考核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对于优秀的学生应该进行奖励,对于犯错的学生则应该进行惩罚。此外,班主任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学生积极的帮助,同时在管理的时候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调整管理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注意班级干部的建设

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因此,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班主任的精力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个时候班级干部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凸显。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发挥好德育教育的价值,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通过班干部来进行班级管理,以取得最好的效果。首先,在班干部的培养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学生民主投票来选择班干部,这样可以保证班干部的质量。在课间操和体育课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去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学生的了解,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此同时,班主任在考核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完全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班主任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绩等进行综合的考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评价学生会更加的科学。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何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保证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为日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缪金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

班主任优秀论文: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管理论文

一、把握小学生的心理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心为本”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缘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比如,教师可以多采取各种形式的班会,以及有针对性的主题会、制度化的班级周评小结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如学生之间闹矛盾,作为班主任不能从主观意识上去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谁对谁错,不能有偏袒心理,要让学生讲清楚前因后果,然后指出双方的不对之处,让他们互相向对方道歉,不要让其中一方感到委屈。

二、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和训练,在课堂上要利用一切时间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在读书、写字时,要做到精神集中,不能左顾右盼,接头接耳,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能离书本太近,这样不仅能形成好的习惯而且能避免近视、驼背等状况的发生。其次,学生在发言时要起立站直,双眼要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而且声音响亮,吐词清楚。这样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可以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耐心教育学生,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美

学生难免会做错事,犯了错应该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但批评和惩罚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另外,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班上总有一些学生不用功,所有课堂活动既不反对抗议,也没有积极参与,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既不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也受不到教师的批评,很容易被“遗忘”。因此,班主任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和尊重。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某一问题、某一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方面也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学生交朋友,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因人而异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没考好,不要严厉的批评,向家长抱怨孩子的不足,而要当着家长的面鼓励学生在某些知识的掌握比上次进步了,但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间接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情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校,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应带头去做: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劳动;教育学生搞好团结,自己要先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朋友。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道德来影响学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五、营造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效果。班主任在课堂上要注意营造正确的舆论,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好的生活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的窗户没有关闭就走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在会上学生对小事进行探讨,并且列举了一些身边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实践证明,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德育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爱,用博大的胸怀对学生们进行爱的教育,对他们加以启发、引导,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作者:李霞工作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百盛小学

班主任优秀论文:中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一、造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原因

1.忽视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不断膨胀的今天,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人化,因此,要想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很难的。当前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以及强烈的管理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班主任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在抓学生的学习,努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忽视德育工作的现状,导致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低效性。

2.德育的内容落后、陈旧

造成高中德育落后的原因还有其内容落后陈旧,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效率低下。

3.班主任德育方法不恰当

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的方法不恰当也会造成德育效率低下。要知道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以及示范作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班级德育的手段之一。所以在这里,笔者倡导高中班主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以及模范带头作用来说服学生。

二、应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措施

1.重视班级德育工作

高中学校应该注重班主任对班级内部进行的德育工作。根据学校的实情以及班级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此外,德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实行。

2.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高中班主任在选择德育内容的时候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选择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拒绝陈旧、落后的知识点一说再说。新颖的知识点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就会提高班主任进行德育的效率。

3.科学使用德育方法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应该使用科学化的方法,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身示范,以德服人。综合上述,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德育的效率。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应该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积极寻找影响德育工作效率的原因,找出解决对策,从而全面提高高中阶段的德育水平。

作者:四朗拥宗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班主任优秀论文:高职班主任德育论文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由以往的精英化逐步向着大众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高校学生数量增多,促使国民素质水平整体提升。另外,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进大学校园。但是,由于班级内部学生情况较为复杂,贫富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农村来的学生产生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和自卑感,而城市学生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使得差异明显化。这样的差异情况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很容易出现敌对、独树一帜,或者各自为派等现象,对班级建设与发展产生阻碍。这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要想解决这种差异情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义务,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认识和了解学生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良好互助的沟通桥梁,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心理互动,通过认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提供更多的关怀,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没有隔阂,而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朋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互帮互助的师生关系。

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过于单一

现代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传统教育理念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想,这样不利于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使用隐性课程,导致班主任德育工作过于单一,无法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当前,高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过于注重显性教育,而忽略了隐性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缺乏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使得班主任对班级成员的了解不充分,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使得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无法保证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认识能力不到位

高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行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当前高职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能力不到位,导致高职德育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科学认识,认为德育工作不属于课程教学的一部分,重视程度不够;第二,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德育工作开展基本流于形式,没有遵循“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第三,德育工作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高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其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生活方式都发生重大改变,对于生活和学习中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奇,也很陌生。一些从小就形成较强独立能力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而一些学生则难以适应这种生活节奏和学习氛围,从而时常处于低迷的状态,或者对自身的理想和未来失去了信心,甚至迷失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重要性就需要充分展现出来,高职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育人,还需要为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青年开辟一条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班主任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学生不会感觉陌生和莫名的压力,让学生改变选择高职就失去希望的看法,班主任要纠正学生这种错误的心理。由于很多高职学生因基础条件较差,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缺乏强大的自信心,在遇到挫折时,无法直面对待,容易逃避。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拥有一颗不气馁、不放弃、不自卑的心,在自身发展道路上脚踏实地,终究会成就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二)充分调动班干部的作用

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都会无形中对班主任产生一种畏惧感,班主任很难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相互沟通的关系,使得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在这种情况之下,班主任选择出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在兼顾学生学业的同时,同时帮助班主任有效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在选择建立班干部队伍的过程中,要认真慎重,把所有学生作为班干部人选的主体目标,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考察,结合班主任的考察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出合适的班干部人选。班干部是班级的小老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感染和提高班级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充分调动班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班主任要完善自我修养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发展尤为重要。为人师表,就是需要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树立优秀的榜样,虽然高职学生在这个阶段不需要惟命是从,但是言传身教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与高职学生的接触更多,对学生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积极的引导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工作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还需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四)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和表扬学生

高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缺点,还要关注学生的优点,要平等对待每一名班级成员,绝不放弃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对于班级里的学困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抚慰学困生在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班主任不能一棒子打倒一片人,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并在特定时期让学困生发挥自身的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作为学生,老师的表扬和赞美是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为那是一种肯定。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高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说到底,这种竞争就是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因此,高职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基础。班主任需要紧紧掌握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素养,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钟丽一工作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班主任优秀论文:高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时,一定要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包容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导,进行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一是充分了解学生现状,不但要明确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所具有的性格特征,而且对学生的具体性格以及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加以了解,即:充分掌握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包容每一位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在学生犯错后不要严加责备,而是进行耐心指导和引导,不要急功近利地想要改变学生,要明白犯错是每一位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德育教育模式,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改变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例如,我在刚接一个新生班时,有一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的问题,自己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多问题,当我发现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问题时,没有直接给予这个学生批评教育,而是通过调查等方法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当得知这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异问题而出现不良行为表现时,我通过跟这个学生聊天等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这个学生摆脱了父母离异的阴影,成为班级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感悟德育思想

道德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与归纳出来的秩序与准则,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渗透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是注重加强德育和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德育思想。首先,加强德育和书本之间的联系。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蕴含于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并深入挖掘此类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因为学生对书本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要善于从枯燥的书本知识中提炼出具有正能量的精神与理念,借此机会教育学生,真正达到德育目的。其次,加强德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任何道德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并服务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融入德育因素,才能真正赋予道德魅力和生命力。例如,对于“孝文化的感悟”主要来自于家庭,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小事,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身边的小事来感悟人生的大道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我就以此为主题,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身边的孝德故事记录下来,同时把自己的感悟也写出来,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三、加强与任课教师的配合,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要融合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因此,班主任应加强与各个任课教师之间的配合,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积极与各个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并将自己的工作计划告诉任课老师,与他们一起商量工作计划的具体细节,改进其中的不足。其次,要与任课教师一起管理,全面协调学生的各个方面,开展有效德育教育。其三,班主任要及时询问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帮助任课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使任课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渗透德育思想,辅助班主任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同时,班主任要给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优点与长处,帮助任课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各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总之,作为高中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不但要遵循德育教育规律,符合学生需求,还要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全面提高班级的德育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钟林工作单位:广东省河源东江中学

班主任优秀论文:探索高校班主任队伍现状及成因论文

摘要:高校班主任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而目前由于认识程度等方面的原因,班主任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深入阐述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管理层面、观念意识、工作对象以及班主任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辅导员

高校班主任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对于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如何把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重要任务的统一部署落到实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地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班主任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部分高校置国家的规定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于不顾,至今未设立班主任。部分高校认为专职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所以班主任的存在没有价值,于是干脆让政治辅导员兼任班主任,采取凑数的办法,使班主任形同虚设。即使设立了班主任的高校,因为思想观念、政策、经费等原因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1.班主任和辅导员权责不清

班主任和辅导员权责不清、分工不明而产生推诿和消极工作的情绪。这种情形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班主任借口没有固定办公室,除了上课很少在学校出现,有些甚至一个学期都不与班里的学生见面。

(2)辅导员和班主任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学生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相互推诿。

(3)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能统一思想、实现良好沟通,对同一学生或问题的看法不统一甚至矛盾严重,导致学生不知该听谁的,无所适从。

(4)班主任认为自己手中没有权力,从而对班级管理缺乏热情,不愿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2.高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岗位,他们既要接受学生关于学业方面问题的咨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面对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从目前各高校班主任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尚不具备这些班主任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而近年来针对辅导员的各类培训日见增多,专门针对班主任的统一培训却比较少见。这就使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仅限于自身行为,缺乏相关的指导,也造成了班主任的成长过分依赖亲自体验,没有良好的经验总结。

3.高校班主任职业存在感不强

职业存在感是指自身的职业行为对社会、对职业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效果。高校班主任职业存在感不强是指高校班主任认为自身的工作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影响不大,可有可无。由于高校班主任的工作一般没有具体的硬性指标,不少班主任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份良心活,只能凭自己的良心决定精力投入的多少,也导致了他们工作的目标不明确,工作热情不易持久。很多班主任则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职业外的行为上,比如写论文、做项目等。

4.高校班主任队伍流动性大

班主任岗位没有级别,也没有太多限制,从而造成了人员流动性大。不少班主任都是因为职称评审、教学考核等原因而担任班主任,有过经历以后一般一年左右就离开了班主任岗位。再有就是班主任都是由专业教师兼任的,也有一些老师因为外出进修、做课题项目等机会离开学校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得已离开班主任的岗位。此外,当前年轻教师是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军,年轻教师因为结婚、生育等原因离开班主任岗位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5.高校班主任的职业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考核和评价

高校班主任岗位没有明确的上级,因而缺乏明确的职业行为指导,再加上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不多,因此缺乏相关的监管和规范,也造成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评价的困难。对于班主任的考核和评价应该考虑到班主任的工作量、工作成绩、上级和学生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当前也没有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致对班主任的评价考核欠缺、不及时。

二当前我国高校班主任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1.管理层面乏力

(1)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条例。中央的文件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于班主任的指导性意见都是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两个群体的,没有专门针对高校班主任的具体政策。所以各高校在出台本校内部的相关制度和条例上时间、程度都不同,相当一部分高校仍未出台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和条例,对班主任工作缺乏实质的指导和支持。

(2)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不足。目前部分学校根据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人数为班主任发放津贴,还有一些学校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所有班主任给发同样的津贴。不管怎样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班主任津贴一般在每月50~150元之间。这与班主任工作的工作量大、耗时、费心、要求技巧高完全不成正比。

(3)对班主任的管理不重视。目前高校班主任一般是由院(系)党总支从本院(系)教师中进行选拔,一般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物色任命,没有学校层面的选拔机制,也没有任命文件,造成班主任在老师学生心目中工作安排调整不够正规,随意性大,流动性大。

(4)对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竞争激励机制。高校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指标不具体,导致评估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不高,奖惩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存在班主任考核的等级差别小,“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没有与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和职务提拔等直接挂钩,导致“优秀班主任”对教师没有吸引力,评比时甚至出现平均分配、轮流坐庄等现象。

2.观念上的错位

班主任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干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突出的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可是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观念中,还没有建立起清晰正确的班主任用人观。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思想中对班主任的认识也有偏差。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辛苦,没有合理的回报,其实他们没有看到担任班主任对自身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的老师认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应该以自我成长为主,所以过分放心地撒手不管。相反,也有部分老师过分关心学生,变成学生的“保姆”,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在跟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上,而忽视了在方法、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工作对象的变化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群体问题也产生了较大变化:

(1)贫困学生不断增多,学生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在校的大学生中,有每天开车来上课的,也有每月生活费不足百元的。这种校园内的贫富差距易引发心理失衡、道德冲突等现实问题。

(2)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对学校、对知识的信任感逐步降低,“学习无用论”再次抬头,学生方向感严重缺失。

(3)网络交往日益普遍,大学生人际交往矛盾冲突加剧。他们一方面在网上以“圈子”“群”等新的方式聚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出现“宅”现象,现实交往呈现孤立封闭的趋势。

(4)特殊家庭子女和独生子女问题突出。社会离婚率的普遍上升造成单亲家庭大量增加,而单亲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更持久更强烈,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感,不易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独生子女则因为从小被过度关注而滋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意愿,不善于合作。

(5)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解构和重新形成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往往无所适从。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是学生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高校班主任不可能逃避的。

4.班主任自身的原因

(1)认识方面的因素。大多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一些班主任把个人的利益和实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当班主任白干活、瞎搭工,有时间不如做做第二职业,额外搞一搞科研。也有的认为专注于教学科研才是正途,多写文章早点为晋升职称做好准备,比担任班主任更有意义。加上班主任责任又大,不少教师都找种种藉口推脱班主任工作。

(2)能力方面的因素。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和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方法论等多学科联系紧密的工作,班主任需要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出众的工作能力。事实上,大部分班主任在上岗前并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部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中遇到挫折和棘手问题,就容易手忙脚乱和束手无策。

(3)需要方面的因素。高校班主任队伍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固然重视物质需要的满足,但更重视心理需要的满足。从需要层面看,他们对于获得理解与尊重、学生的爱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突出。班主任在生活、工作中,社会现实感清醒,他们并不期望学校管理者解决其无力解决的问题,而是期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明确要求,高校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还要求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高校班主任工作举足轻重,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等多种职能。班主任与大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其思想品德、言谈举止、情感态度、性格气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涉及面广,要求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支持。

班主任优秀论文:高校班主任队伍问题成因剖析论文

摘要:高校班主任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而目前由于认识程度等方面的原因,班主任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深入阐述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管理层面、观念意识、工作对象以及班主任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辅导员

高校班主任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对于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如何把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重要任务的统一部署落到实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地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班主任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部分高校置国家的规定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于不顾,至今未设立班主任。部分高校认为专职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所以班主任的存在没有价值,于是干脆让政治辅导员兼任班主任,采取凑数的办法,使班主任形同虚设。即使设立了班主任的高校,因为思想观念、政策、经费等原因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1.班主任和辅导员权责不清

班主任和辅导员权责不清、分工不明而产生推诿和消极工作的情绪。这种情形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班主任借口没有固定办公室,除了上课很少在学校出现,有些甚至一个学期都不与班里的学生见面。

(2)辅导员和班主任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学生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相互推诿。

(3)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能统一思想、实现良好沟通,对同一学生或问题的看法不统一甚至矛盾严重,导致学生不知该听谁的,无所适从。

(4)班主任认为自己手中没有权力,从而对班级管理缺乏热情,不愿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2.高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岗位,他们既要接受学生关于学业方面问题的咨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面对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从目前各高校班主任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尚不具备这些班主任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而近年来针对辅导员的各类培训日见增多,专门针对班主任的统一培训却比较少见。这就使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仅限于自身行为,缺乏相关的指导,也造成了班主任的成长过分依赖亲自体验,没有良好的经验总结。

3.高校班主任职业存在感不强

职业存在感是指自身的职业行为对社会、对职业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效果。高校班主任职业存在感不强是指高校班主任认为自身的工作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影响不大,可有可无。由于高校班主任的工作一般没有具体的硬性指标,不少班主任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份良心活,只能凭自己的良心决定精力投入的多少,也导致了他们工作的目标不明确,工作热情不易持久。很多班主任则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职业外的行为上,比如写论文、做项目等。

4.高校班主任队伍流动性大

班主任岗位没有级别,也没有太多限制,从而造成了人员流动性大。不少班主任都是因为职称评审、教学考核等原因而担任班主任,有过经历以后一般一年左右就离开了班主任岗位。再有就是班主任都是由专业教师兼任的,也有一些老师因为外出进修、做课题项目等机会离开学校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得已离开班主任的岗位。此外,当前年轻教师是班主任队伍的主力军,年轻教师因为结婚、生育等原因离开班主任岗位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5.高校班主任的职业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考核和评价

高校班主任岗位没有明确的上级,因而缺乏明确的职业行为指导,再加上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不多,因此缺乏相关的监管和规范,也造成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评价的困难。对于班主任的考核和评价应该考虑到班主任的工作量、工作成绩、上级和学生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当前也没有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致对班主任的评价考核欠缺、不及时。

二当前我国高校班主任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1.管理层面乏力

(1)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条例。中央的文件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于班主任的指导性意见都是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两个群体的,没有专门针对高校班主任的具体政策。所以各高校在出台本校内部的相关制度和条例上时间、程度都不同,相当一部分高校仍未出台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和条例,对班主任工作缺乏实质的指导和支持。

(2)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不足。目前部分学校根据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人数为班主任发放津贴,还有一些学校仍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所有班主任给发同样的津贴。不管怎样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班主任津贴一般在每月50~150元之间。这与班主任工作的工作量大、耗时、费心、要求技巧高完全不成正比。

(3)对班主任的管理不重视。目前高校班主任一般是由院(系)党总支从本院(系)教师中进行选拔,一般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物色任命,没有学校层面的选拔机制,也没有任命文件,造成班主任在老师学生心目中工作安排调整不够正规,随意性大,流动性大。

(4)对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竞争激励机制。高校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指标不具体,导致评估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不高,奖惩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存在班主任考核的等级差别小,“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并没有与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和职务提拔等直接挂钩,导致“优秀班主任”对教师没有吸引力,评比时甚至出现平均分配、轮流坐庄等现象。

2.观念上的错位

班主任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干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突出的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可是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观念中,还没有建立起清晰正确的班主任用人观。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思想中对班主任的认识也有偏差。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辛苦,没有合理的回报,其实他们没有看到担任班主任对自身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的老师认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应该以自我成长为主,所以过分放心地撒手不管。相反,也有部分老师过分关心学生,变成学生的“保姆”,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在跟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上,而忽视了在方法、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工作对象的变化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群体问题也产生了较大变化:

(1)贫困学生不断增多,学生之间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在校的大学生中,有每天开车来上课的,也有每月生活费不足百元的。这种校园内的贫富差距易引发心理失衡、道德冲突等现实问题。

(2)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对学校、对知识的信任感逐步降低,“学习无用论”再次抬头,学生方向感严重缺失。

(3)网络交往日益普遍,大学生人际交往矛盾冲突加剧。他们一方面在网上以“圈子”“群”等新的方式聚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出现“宅”现象,现实交往呈现孤立封闭的趋势。

(4)特殊家庭子女和独生子女问题突出。社会离婚率的普遍上升造成单亲家庭大量增加,而单亲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更持久更强烈,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感,不易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独生子女则因为从小被过度关注而滋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意愿,不善于合作。

(5)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解构和重新形成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往往无所适从。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是学生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一个高校班主任不可能逃避的。

4.班主任自身的原因

(1)认识方面的因素。大多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一些班主任把个人的利益和实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当班主任白干活、瞎搭工,有时间不如做做第二职业,额外搞一搞科研。也有的认为专注于教学科研才是正途,多写文章早点为晋升职称做好准备,比担任班主任更有意义。加上班主任责任又大,不少教师都找种种藉口推脱班主任工作。

(2)能力方面的因素。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和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方法论等多学科联系紧密的工作,班主任需要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出众的工作能力。事实上,大部分班主任在上岗前并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部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没有清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中遇到挫折和棘手问题,就容易手忙脚乱和束手无策。

(3)需要方面的因素。高校班主任队伍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固然重视物质需要的满足,但更重视心理需要的满足。从需要层面看,他们对于获得理解与尊重、学生的爱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突出。班主任在生活、工作中,社会现实感清醒,他们并不期望学校管理者解决其无力解决的问题,而是期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明确要求,高校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还要求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高校班主任工作举足轻重,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等多种职能。班主任与大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其思想品德、言谈举止、情感态度、性格气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涉及面广,要求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支持。


班主任优秀论文:班主任安全教育防范管理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和防范措施,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必须以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关键词]学生安全教育责任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宿舍内财物丢失、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假日要遇到的问题。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已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方法

1.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

(1)安全教育责任。班主任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班主任不仅自己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如山、生命责任大如天的意识,还要努力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观念。

(2)安全告知责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告诫责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告诫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是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

(4)安全防范责任。班主任要对班级活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如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范,对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欺侮、包括隐性伤害在内的预防等。要防微杜渐,而不要亡羊补牢。

(5)安全救护责任。学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除要及时按制度规定上报,还要力所能及地进行自护自救,并采取得力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2.安全教育的方法

(1)多讲

班主任要对学校制订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经常宣传,具体落实。在五一、十一、寒暑假时让学生签定公约。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落实到位。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人人讲,不厌其烦地讲,哪怕每次说的是现话,都要时时向学生敲警钟。因为学生易冲动,自制力差,可塑性大,所以班主任“千万不要忘记安全工作”。利用班会、晨会、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等方式,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我们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

(2)多做

每周的班会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管理,有一定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作为班主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安全工作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而应该脚踏实地、防患未然。教室内,书写安全标语,危险处设置警示牌,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法制知识,演唱安全歌等。班级开展争当“安全星”活动。利用各种活动,不同形式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心,润人细无声”。进行有关安全的主题班会。

(3)做细

安全工作,我们做得多,说得多,这还不够,必须细管理。班主任工作,其中安全工作的细致教育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泰山。的确如此,事实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忘了那少部分时间(即课余时间)。事实证明,我们很多的纠纷,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就疏忽了这一点,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该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空档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否则,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

(4)多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上传下达,而且要左右逢源。要善于沟通,巧妙沟通。学生与学生有矛盾,班主任要沟通心灵,消除隔阂,特别是本班学生与其它班的学生存在分歧时,一定要沟通在先,消除隐患,化干戈为玉帛。班主任要沟通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还要与其他班主任以及学生沟通,互通有无,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合力抓好安全工作。班主任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及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安全教育管理的大格局,我们才能安全到家,平安到位。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班主任优秀论文:班主任赏识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摘要]笔者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以及班主任怎样赏识我们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观念赏识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

做父母的都知道,——我们自己也有感受,当孩子被夸奖时他们表现得“人来胜”;越赏识、夸奖,孩子越表现优秀,潜能越被开发,动力和活力、创造力越强。我们也要学会赏识和夸奖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人来胜”。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事实上,每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优秀人才,这要看我们如何去培养了。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能像说笑话的校长那样,用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比较出色的地方。有些学生理论学习可能不行,但动手能力强;行为习惯不行,但在天文、绘画、音乐、体育、机械、武术等方面有个性和特长。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在学生时期并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他们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可贵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并且得到慧眼的发现,使他们成功。这些实例是赏识教育效力的充分体现。

赏识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以赏识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最终使其享受天地人大和谐的美好境界。

二、班主任怎样赏识我们的学生

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体验,建议赏识教育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调整心态,转换角色:由教导者转变成发现者

传统的学生管理部门习惯被成为“训导处”“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总是扮演学生活动“教导者”的角色;这个角色透射出教师的居高临下的教育心态,不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其实,人在精神上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班主任以欣赏者的角色进行教育管理,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才能吸引孩子们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热爱学习;班主任从孩子的“发现者”“欣赏者”的角度切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班级管理才会处于自然、平和、亲近的状态,才会更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

赏识教育主张接近孩子、关注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发现孩子、夸奖孩子、引导孩子,这是一种平和、欣赏的教育心态,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一种平和、欣赏的心态对待孩子,从一个平等、引导的角度认识孩子。所以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是“好为人师”地尊严说教与训斥;而是蹲下身来,坐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宿舍,融进学生生活,稍有发现,便赞叹不已,——像冒险家发现新大陆而赞叹不已,像父母亲发现新生儿的微小进步那样及时夸奖鼓励,宽容小错,望大方向上夸奖、引领。所以我们要做学生长处、亮点、优点、美点的“发现者”;——不是发现缺点、毛病、短处。不断发现闪光点,哪怕一星半点也要及时表示欣赏。事实证明,往往你希望孩子成长什么样就望什么样夸奖,孩子也真的能望什么样发展;而相反的越是指责、批评怎么能什么样,也会事与愿违地反而发展成什么样。

2.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变批评者为倾听者

尊重和激励学生,是赏识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则和方法。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因此,班主任的心里应充满赏识阳光,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也看成是未来的优点,不断去发现和创造学生的优点,不断夸大学生优点;只有扬长才能补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不断创造机会,抓住时机,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心态中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

更重要的,我们要学会倾听。以低位态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至少要平等对待学生;多问他们的想法,多他们的诉说,多体会他们的感受,多听听他们的解释;即使是强词夺理的辩解也要听完后问问他们还有没有要说的,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说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等。千万改变一味说教和揭短的做法,倾听并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肯定赞扬,委婉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民主宽容,和谐相处:变挑刺者为赞扬者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而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意识,即自尊、自信、自律的精神;二是主动探究的能力,即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应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用爱把蕴藏在学生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民主、和谐中学会学习和生活。

赏识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爱为主旋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给所有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使孩子们在爱的滋润中学会自豪、学会探索、学会请教、学会反思、学会评价、学会欣赏,最终达到让孩子们在赏识中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赏识,最终学会学习。

班主任的教态要亲切自然,不要居高临下;多用商量的语气说话,杜绝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当学生有错误时,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就是批评,也要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优点,就事论事,不“新账老账一齐算”,真正为学生着想,“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学生有问教师必答,不打断学生的问话;课间有意识地跟需要帮助的同学“闲聊”,送去一句问候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偏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细微处体现教师博大、平等的爱。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理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内心世界都潜伏有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基于上述认识,班级管理应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承认个体差异,宽容学生的缺点,用“赏识教育”理念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他们把内在潜能发挥出来,在和谐民主的赏识氛围中自主探讨,学会学习。

卡耐基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无论现在是什么档次的学生,他们都有闪光点,他们将来不管作什么工作,他们都将受到我们教育的深刻影响!如果我们无愧教育者的工作和良心,那么从现在起,转换观念,赏识我们的学生吧!

班主任优秀论文:探求如何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对策论文

摘要:班主任老师是教师的代表,因此,探索班主任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结合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方式、转变育人观念等就怎样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做了一些分析,以期对我们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效率

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班主任队伍是我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关键。作为班主任,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阐述我们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一些见解,请各位同行、专家指教。

一结合课堂教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实验的精神,去优化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教学内容、课堂变化等适时调整课堂结构,不在乎老师讲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老师相对要讲的少一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这样以达到课堂教学“低消耗、高效率”,整体优化的目的。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培养、教育,既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优化评价方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广泛地、及时地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思想、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碰撞,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认知结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或竞赛,实行“小先生制”,提问回答,小检查、小实验、观察学习方式等,即知即传、互教互学,多向交往,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状况,给予激发和鼓励,合理控制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

同时教师要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观,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方法,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和杠杆功能。不仅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身心发展、品德养成进行评价等。评价主体应体现师生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操作与实验、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况与能力水平、态度与情感等。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成绩时应给予肯定,对学生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做。而且要进行社会调查,即使是准备一次班会的发言,也必须收集材料,撰写发言稿。当他们取得成果时,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这就是实践的能力。如果他们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将吸取经验,作为以后实践的借鉴,这也有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能力,既有普通的能力,也包含有特殊的能力。通过举行诸如此类的活动,综合考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这样才符合我们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意识,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班主任更是如此。班主任应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是教学和教育的基础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成材的引路人。自己要时刻牢记是班主任,你无意的一句话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乃至他们的一生。的确,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比其他的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所以班主任只有“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方能“智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以上要求,班主任应从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学生的“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救火队”,时间虽然很紧张,但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强化:一方面要学习政治和教育理论,让自己具有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政治敏锐性,让自己具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人才,更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任务。

班主任优秀论文:小学班主任管理技巧探析论文

摘要:班主任管理艺术是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融汇贯通的结果。

关键词:班主任;艺术;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论文百事通现总结如下。

一、倾听的艺术

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的倾听。倾听的能力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首先要表示出诚意。听就要真心真意地听,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去听他人谈话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其次要有耐心,一是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二是别人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有可能是你不同意的,但应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三要适时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谈话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谈话中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

二、观察的艺术

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可以达到了解其思想状态的目的。《小学班主任》一书中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观察,就越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学生。观察力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观察要求能看出学生个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质,把它们跟表面的、暂时的、非固有的特点区别出来,并能认识学生发展的基本趋向。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性格、智慧、行为特征。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有助于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困惑。例如一个平时上课很专注的学生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萎靡不振,上课走神。我注意到这一点后,私下向他了解,原来是家庭矛盾引起的。通过谈心,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又恢复了以前的学习状态。

三、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功。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一要有充足的准备,要明确谈话的内容、方式、目的;二要拉近距离,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话时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做朋友,以自己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三要“说服”,不要“压服”,学生有不同的的观点,要耐心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婉转,不要用命令的口气。

四、管理的艺术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小学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世界观的形成、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小到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如果事必躬亲,无所不管,那就成了保姆的角色,容易陷于琐碎,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成长。要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学生能干的放手让他们去干,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五、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处理突发事件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考验班主任的智慧。一般来说,冷静、灵活、公平、幽默、果断等是必不可少的。班里同学的文具总是莫名其妙地不见;刚要上课就发现有一名女学生在哭,没教室就看见两位男生挥拳相向……这些场景在很多班级出现过。如何处理这些事件,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如果说平时的教育、管理是淙淙溪流,那么突发性事件就是一朵朵浪花。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切忌以个人喜恶来影响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要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坏事,要把它看做一个成长的契机,让当事人和全班同学在问题的处理中有所收获,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班主任艺术是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自身教育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经验融汇贯通的结果。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探索,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管理技巧,使班主任管理艺术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班主任优秀论文:班主任帮教后进生对策剖析论文

摘要:本文试着从后进生的形成特点分析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并通过对后进生的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性格和学习动机、学习需要等的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后进生的形成。本文将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帮教和转化方而,试着从后进生的心理方面、学习等方面来形成一种对后进生帮教的合力。

关键字:后进生班主任转化

一、后进生转化国内外研究状况

转化后进学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他们虽然也很重视“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实践,但他们更侧重于“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上海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系统;在深圳,较早系统的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的有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带领的“成功教育”课题组,他们进行的“成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二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资料和启示。1983年,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至今历时20年,它对美国及世界教育产生的影响却方兴未艾。“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2)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能理论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琳达·坎普尔说:“在过去的15年里,多元智能理论己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并为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一理论正在使人们重新设定教育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也为我们解决后进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思路。但我觉得,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在转化相对后进学生(即优生再度提高的问题)的具体途径、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尤其在示范校的层面上通过研究性学习不断探究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和家庭、集体、学生良性互动,全方位、多层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

二、后进生的定义和概述

所谓后进学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高考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有关学习困难的定义较多,目前国内较普遍的看法,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而又没有生理上和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差,而且常常带有一些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据国外调查,在全体学生中的发生率为8%--12%,国内调查约为6%左右,即使按最严格的标准,也在3%左右。

根据学习困难的程度,可分为学习求精困难、学习轻度困难和学习严重困难:求精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较好,但在继续拔高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足难度;轻度困难的学生经过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各科成绩能够勉强及格,或仅有部分课程不及格,在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较少;严重困难的学生虽经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但仍然全部或大部分课程不及格,同时伴有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较多问题。

根据心理特征可分为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动力障碍型和心高手低型:智力迟缓型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和理解能力显得迟钝、缓慢,常常被指责为“脑子不开窍”。他们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方面,都比正常学生要差些,有些学生还有明显的拼写、阅读、计算等方面的困难,对知识不能变通运用,生搬硬套,很难跟上班里的正常教学。他们在班里不爱说话或乱说话,自尊心不强;学力欠缺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速度、学习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成绩较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综合运用己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便束手无策。其中不少人虽然专心致志,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效果并不好,常常顾此失彼;行为一情绪型的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品行问题。由一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下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②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小良导致了各种行为一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动力障碍型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良,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缺少发自内,自的学习欲望,学习是他们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具体,自信心低,自卑感强,对学习感到恐惧、焦虑、厌恶,缺乏对学习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业责任心不强,不知“勤奋”为何物,缺乏坚持性,不思进取等。动力障碍也是中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后进生的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倾向性的形成和发展

人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总会以一定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这种有选择的态度逐步稳固下来,便形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性,(即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对一人的行为和行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是构成人的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系统。一般说来,3岁前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极不稳的,属萌芽状态。学前期儿童开始有了稍稍固定的个性倾向性。这首先表现在兴趣方而,如有的幼儿爱听故事,不喜欢唱歌:有的爱画画,不喜欢跳舞;有的在良好的早期教育影响下,开始萌发了写字的兴趣、计算的兴趣等。其次,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倾向,在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中也开始有所表现。但是就整个情况来说,他们的个性倾向性是耳、稳定的,很容易发生改变。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个性倾向性逐步得到发展,这在兴趣、动机、理想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具体表现。小学的儿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学习兴趣。如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都能激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但这时的兴趣还很笼统,并未分化。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教学因素(教材、教法、成绩等)的分化,学习兴趣逐渐开始分化,只是这种分化尚不够稳定,常因外界条件或某种原因而改变。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和未来生活的愿望和祖国建议的前景相联系。虽然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选择还没有完全确定,但与之相联系的幻想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范围方面,从对课内学习逐步过渡到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从兴趣的对象看,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中直观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相联系,而高年级学生开始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以及非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开始发生兴趣。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学习成绩、成人对不同学科的倾向程度、家庭的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一般地说,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也是成绩最好的科目。当然,总的看来,小学生的兴趣也还不够稳定。行为动机是从直接的、短暂的动机逐步向自觉的、远大的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动机逐步向稳定的动机发展;学习的动机则是由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过程性动机逐步向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结果性动机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动机的外部强制性日渐减少,自觉性日益提高和增强。

小学儿童理想经历着从直觉的、幻想性的、易变的向理性的和分化、明确、深刻、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理想起初都很具体并带有幻想的性质,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远大的、现实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理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个性因素(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能响等)密切有关。在选择某种志向时,还常常受到家庭的重要影响。但是,总的说来,小学生的可塑性还相当大,他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还未真正形成,而只能说是在形成过程之中。

少年期是形成个性倾向性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速、突出,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也是如此。少年的兴趣比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加明确的目的方向性,兴趣的范围进一步扩一大。尤其突出的是,他们的兴趣出现了愈益明显的分化现象,而且爱好日趋稳定卜来,逐渐形成中心兴趣。例如,有的孩子可能特别喜欢某儿门功课,有的可能对某些科技活动尤其偏好,这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提高、生活定向和职业选择都有重要意义。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少年还同时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正确的需要,如学习的需要、创造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与交往的需要等,学习的动机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尤其重要的是,他们还逐渐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理想、比较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态度,所以少年期是形成个性倾向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青年早期是个性比较稳固地形成的时期。他们已具有比较稳固的个性倾向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面貌。青年己形成比较明确的生活理想,并能与当前学习统一起来,因而比少年期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青年的兴趣更加分化而且稳定,例如对某些学科的兴趣往往能和自己的理想、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青年的兴趣范围更广,同时中心兴趣史加突出。青年在系统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各种问题,用一般理论原理理解具体现象,同时由于他们比较广泛地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所以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土义观点也逐渐确立起来。青年渐渐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事物和现象开始有了一定的系统的看法,这就标志着他们己经进入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即个性形成的成熟时期。

(二)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经过努力要直接达到的目标,而动机则是驱使人去达到这个目的的内部原因。例如,获得优异学习成绩,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想达到的共同目的,可是,其动机却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是出于父母之命;有的可能是慑于惩罚: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赏;当然,也有的学生可能考虑到将来长大了要为人民做贡献。可见,同一个学习目的,它可能由不同的动机所驱使。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不但要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看作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学习的成效,与其说是取决于学习目的本身,不如说是取决于学习动机。

(三)后进生的需要

动机是激励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去行动的内驱力。那么,这种内驱力的源泉又是什么呢?人的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源泉,一是外部的源,例如个人所处的环境特别吸引人或扰乱人等;一是内部的源泉,那就是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

(1)生长需要。生长需要可以说是儿童和少年身体发展的基本需要。有的男孩子经常喜欢登高爬树,走路非蹦即跳,有的喜欢舞棒弄棍,穷追穷闹等等,都是生年需要的正常表现。通常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在各种活动中比试和增进自己的能力。如果家长或教师不是从正面进行积极的诱导,而是消极地加以禁止,孩子就会感到有一种不能理解的束缚,这在客观上就是“剥夺”了他们正常的生长需要。我们知道,凡是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希望能得到满足的欲望就越加强烈;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不能满足,就会用变相的、不当的方式去补偿。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背着教师和家长做出更多使人担惊受怕的举动来,因而变得越加麻烦和不好教育了。

(2)交往需要。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交往需要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但这会给成人带来不安全感,担心他们交了坏朋友会学坏,所以孩子的交往需要也很容易被剥夺。这样一来,反倒使他们对交往需要的满足显得更加急切。另一方而,从后进生本身讲,由于他们在家庭和班集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所以就特别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友结群,有时在自己的班集或跨班、出校拉帮结伙。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人们的关照和注意,从而减轻因交往挫折而引起的严重焦虑。无怪乎后进生体验到的这种需要比一般学生尤为强烈。总之,这种需要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满足,就会使他们走上另一极端而带来许多麻烦。

(3)适应需要。适应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维持和加强。一方而,在社会环境中要维持自己的一定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环境中加强自己,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环境。

四、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对策分析

在学生的所有问题中最严峻的是学习上的落后生问题,因为其它问题多数是直接或间接由此派生出来的。作为班级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无权选择学生,只有正视现实,招进来了好弄都是自己的学生,班主任都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合格人才。为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策略,为落后生启开知识的大门,点燃理想的火炬。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正确认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过程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影响就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和知识。因此我们在对落后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采取和风细雨般的民主对话,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落后生的心坎上,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自己错了,老师言之有理。压服式教育虽可使学生畏惧而凑效一时,但不可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良性转变。所以应避勉采用“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家长制教育方法。

(2)正确认识学生在发展变化中的特性

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都在发展变化,因此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落后生也不例外。只要引导得法,落后生也是可造之材,我们只有这样看待落后生,才能认识到教育落后生的意义,才能坚信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而且必将开花结果。我们还要认识到落后生发展变化的反复性和曲折性,这是因为落后生的意志比较薄弱,长期形成的不良思想和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连根拔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接触到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能导致正在进步的落后生的故态复萌。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育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转变落后生不可能一戚而就。必须坚持对落后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的教育,不要指望立竿见影。

(3)班主任要树立起后进生亦能成才的信念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素质较低的既定事实,这使他们失去了与其他同学较量的重要资本,他们认为,即使“好胜心”再强,也无法实现其个人目标,这时班主任的信念特别重要。班主任应相信他们和其他好学生一样,都学习生活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外部世界对所有学生的热情关爱他们也会感受到,他们也会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急切心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又具有自身不太容易克服的弱点。比如,学习基础差,意志薄弱,易出现“三分钟”热度。易反复,顺利时沾沾自喜,一遇到挫折马上就垂头丧气,心理波动大。不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等等。关键是他们缺乏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表现在学习上惰性大,少耐心,不想付出努力,只想坐等奇迹出现。这严重影响着后进生的精神状态。作为班主任,应当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当好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多向他们介绍历史上“后进生”成才的故事,使之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精神支柱。事实上后进生也并非是“朽木”不可雕,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况且,他们身上仍有许多闪光点,具有很多可以转化的突破口。更重要的,他们仍普遍存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有了这些,就好比有了促使化学反应加快进行的催化剂。使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具有潜力可挖。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一个取得了学生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感觉到言词之间的关心、爱护之意,因而能心悦诚服。如果师生感情相悖,关系对立,那么同样的教育影响,学生给予的反应往往是不理踩,不服气,不配合。所以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大忌。

(1)要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既要了解学生外在的优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对学生的了解就是对学生的关注,落后生也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对学生全面了解才能找到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才能“长其善,救其失”。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后生的知心朋友,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落后生大多受够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和歧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闭锁性,常常以玩世不恭的外表掩盖内心纷乱如麻的矛盾。他们象迷航的水手,不知自己的生命之舟该驶向何方。班主任应以宽阔的胸怀、诚恳的态度,不以教育者自居,主动去与落后生交朋友,从生活小事做起,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健康,解除他们的烦恼,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有可能启开他们的心扉,倾听到他们的心声。

(2)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可以使学生有尊严感,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一般说来,班主任比较容易喜欢优秀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孔夫子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但落后生更希望得到班主任尊重。然而落后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又常使班主任心焦头疼,让班主任很难尊重、信任他们,稍不留神就可能说出伤害落后生的话来。班主任必须理智地对待落后生的缺点错误,要善于克制和宽容。断不可盛怒之下,恶语相加,或动辄处罚。一旦造成落后生的怨恨,再好的道理都无法传达到学生的心灵,一切正面教育都将付之东流,造成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宋学家朱熹讲过:“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教育落后生,适当的批评、训诫、处罚都是必要的,但学生一出事就搬校规、班规未必是好办法。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落后生大大小小的闪光点,在批评落后生的缺点错误时,从表扬他的优良品行切入,采取迂回战术,这样做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效果好得多。对落后生来说,我们往往过分吝惜表扬,而批评太多,这不利于优良品行的强化。“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过消极的命令”,这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经验之谈。我们不妨拿起表扬这个“法宝”,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人情味。

(三)班主任要以爱心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理念,帮助后进生成才

(1)要有真诚、持久的爱心。教师有爱心才会热爱每一个学生,这种师爱,包含着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人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热爱、尊重后进生,一要真诚,二要持久。教师对学生施爱,这种“爱”的信息将会通过种种途径有效地传递给后进生,使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得到了激励,产生了对老师的好感和热爱,这种信息反馈给教师后,又增强了教师爱的发挥,形成了一种促进学生信心增强,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良性循环,“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快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一种成功的教育,是绝对离不开这种“师爱”的。

(2)要有细致入微的发现。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时时存有一颗捕捉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耐心。对后进生一时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行为等积极因素,要抓住不放,并及时表扬。因为,后进生的上进表现,大多具有非稳定性,常常是“一闪念”,如果此时得不到强化,便会很快陷回到消极的泥潭中去。而教师适时地表扬、鼓励,将使他们燃起希望之火,鼓起继续前进的勇气,使这种“闪光点”成为名符其实的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后进生的闪光点有时表现得可能比较突出,有时也可能是微弱的。他们的闪光点的表现也是各方面的,有的表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中,有的表现在他们对“三好学生”的羡慕之情。因而,教师一旦意识到这种闪光点的出现,不管动机如何,背景怎样,都应竭力扶植,使它由小到大,由点及面,直至成功。若后进生心中始终燃烧着不灭的上进之火,成才就有希望。愿我们的班主任做个有心之人,及时地点亮拨大他们身上的上进之火。

(3)要以共同进步的理念,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彻底转化。注意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这是后进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必须具有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能深刻意识到自己和集体以及其他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对班主任来说,如何把集体的教育力量和个人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呢?首先应把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全班学生,使他们强烈意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形成一种合力,使全班集体中大部分同学和教师一起关爱后进生、影响后进生。这样就使受教育的对象兼具了教育主体的功能,使教师个人的教育力量变为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由个体教育变为集体教育,使后进生在参与教育其他后进生的过程中反省自己,改进自己获得极大的提高。因此,班主任要力争把后进生放到集体中实行转化。只有在集体中,后进生才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会有集体的意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才能真正被彻底转化。

(四)关键的问题是提高落后生的学习成绩

差生面宽是当前学校巫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可以说学生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大量学生成绩差。长期成绩不良的学生,心理就经常受到挫伤,因而就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他们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对学习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奈。有的学生是宁可下苦力也不愿再跨人学校大门,但迫于家长压力身不由己来到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很难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试想学生不愿读书,还能做什么呢?事实可以说明,问题严重的学生,多数都是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的差生。因此改变学生成绩差的局面是当前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如果不在这一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就很难摆脱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局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从小学开始到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就一直没有起色。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第一位因素是知识基础差、听不懂课、看不懂书;其次是学习习惯差、不愿学习;第三是学习方法呆板,缺乏创造性。

提高差生的成绩尤其是提高特差生成绩,教师必须要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手段。这项工作涉及的矛盾很多,制约因素也很多。无论如何,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班主任能为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做些什么呢?

(1)帮助差生树立人生理想“志不立则事不成”,理想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拼搏进取的力量源泉。后进生的普遍缺点是没有理想,不知该追求什么,稀里糊涂度日。而不间断地刻苦学习是很艰苦的,需要理想作精神支柱。凡是树立起理想的后进生,学习成绩都能提高,甚至后来居上。这在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例子。班主任要千方百计拨亮学生理想的心灯,使他们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拿出恒心来,迎头赶上,立志成才。

(2)帮助差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有的差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有的认为自己欠账太多,现在努力已经晚了。班主任要多为差生打气鼓劲。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如爱因斯坦曾被老师视为低能儿,林肯、牛顿、爱迪生、童第周读小学时都是差生,后来他们都成为了不得的人才。我们周围的同学中也有不少差变优的例子。要让他们知道:“若总认为自己不行,就一定会成为后进生。”要求他们每天以“我不服输,我能成功!”自勉自励,帮助差生消除自卑心理,摆脱畏惧,增强自信。当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班主任也应倍加珍惜,热情表扬,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的进步,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光荣与喜悦,从而激发出追求新的成功的强烈愿望。

(3)帮助差生学会学习差生的共同缺点是不会学习,学习方法笨拙,学习习惯差。我们经常看到差生学习毫无章法,这本书翻几页,那本书翻几页,或者将一本书无目的地翻来翻去,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好习惯是成功的钥匙,而坏习惯则是偿还不清的债务。我们应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八种好习惯:一是好读书的习惯;二是好记忆的习惯;三是好思考的习愤;四是好问的习惯(学贵知疑);五是集中学习注意力的习惯;六是预习与复习小结的习惯;七是按计划有规律学习的习惯;八是自学的习惯。

班主任优秀论文:班主任对学生的赏识策略探析论文

[摘要]笔者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以及班主任怎样赏识我们的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观念赏识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会赏识我们的学生

做父母的都知道,——我们自己也有感受,当孩子被夸奖时他们表现得“人来胜”;越赏识、夸奖,孩子越表现优秀,潜能越被开发,动力和活力、创造力越强。我们也要学会赏识和夸奖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人来胜”。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事实上,每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优秀人才,这要看我们如何去培养了。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能像说笑话的校长那样,用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比较出色的地方。有些学生理论学习可能不行,但动手能力强;行为习惯不行,但在天文、绘画、音乐、体育、机械、武术等方面有个性和特长。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在学生时期并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他们拥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可贵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并且得到慧眼的发现,使他们成功。这些实例是赏识教育效力的充分体现。

赏识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以赏识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最终使其享受天地人大和谐的美好境界。

二、班主任怎样赏识我们的学生

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体验,建议赏识教育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调整心态,转换角色:由教导者转变成发现者

传统的学生管理部门习惯被成为“训导处”“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总是扮演学生活动“教导者”的角色;这个角色透射出教师的居高临下的教育心态,不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其实,人在精神上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班主任以欣赏者的角色进行教育管理,与孩子们共同构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才能吸引孩子们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热爱学习;班主任从孩子的“发现者”“欣赏者”的角度切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班级管理才会处于自然、平和、亲近的状态,才会更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

赏识教育主张接近孩子、关注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发现孩子、夸奖孩子、引导孩子,这是一种平和、欣赏的教育心态,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以一种平和、欣赏的心态对待孩子,从一个平等、引导的角度认识孩子。所以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是“好为人师”地尊严说教与训斥;而是蹲下身来,坐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宿舍,融进学生生活,稍有发现,便赞叹不已,——像冒险家发现新大陆而赞叹不已,像父母亲发现新生儿的微小进步那样及时夸奖鼓励,宽容小错,望大方向上夸奖、引领。所以我们要做学生长处、亮点、优点、美点的“发现者”;——不是发现缺点、毛病、短处。不断发现闪光点,哪怕一星半点也要及时表示欣赏。事实证明,往往你希望孩子成长什么样就望什么样夸奖,孩子也真的能望什么样发展;而相反的越是指责、批评怎么能什么样,也会事与愿违地反而发展成什么样。

2.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变批评者为倾听者

尊重和激励学生,是赏识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则和方法。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因此,班主任的心里应充满赏识阳光,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也看成是未来的优点,不断去发现和创造学生的优点,不断夸大学生优点;只有扬长才能补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不断创造机会,抓住时机,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心态中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

更重要的,我们要学会倾听。以低位态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至少要平等对待学生;多问他们的想法,多他们的诉说,多体会他们的感受,多听听他们的解释;即使是强词夺理的辩解也要听完后问问他们还有没有要说的,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说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等。千万改变一味说教和揭短的做法,倾听并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肯定赞扬,委婉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民主宽容,和谐相处:变挑刺者为赞扬者

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而学生主动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意识,即自尊、自信、自律的精神;二是主动探究的能力,即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应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用爱把蕴藏在学生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民主、和谐中学会学习和生活。

赏识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爱为主旋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给所有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使孩子们在爱的滋润中学会自豪、学会探索、学会请教、学会反思、学会评价、学会欣赏,最终达到让孩子们在赏识中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赏识,最终学会学习。

班主任的教态要亲切自然,不要居高临下;多用商量的语气说话,杜绝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当学生有错误时,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就是批评,也要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优点,就事论事,不“新账老账一齐算”,真正为学生着想,“优点适当夸张,缺点尽量缩小”;学生有问教师必答,不打断学生的问话;课间有意识地跟需要帮助的同学“闲聊”,送去一句问候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偏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细微处体现教师博大、平等的爱。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理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内心世界都潜伏有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基于上述认识,班级管理应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承认个体差异,宽容学生的缺点,用“赏识教育”理念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他们把内在潜能发挥出来,在和谐民主的赏识氛围中自主探讨,学会学习。

卡耐基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无论现在是什么档次的学生,他们都有闪光点,他们将来不管作什么工作,他们都将受到我们教育的深刻影响!如果我们无愧教育者的工作和良心,那么从现在起,转换观念,赏识我们的学生吧!

班主任优秀论文:单亲子女和班主任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国农村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单亲家庭,我校每个班至少有两到三名的单亲学生。而对于一个年级,一个学校来讲这个队伍就不容忽视了,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也就成了学校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单亲班主任品德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令人棘手的社会问题,且有随经济发展而愈发严重的趋势。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有这样的体会:在品德缺陷孩子中,单亲家庭学生比重大,问题多。品德缺陷是指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有攻击、冲动行为,扰乱集体、说谎、逃学,学习上有困难等等。这些行为不是暂时的、偶然的,需要长期矫正。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调查研究所的调查,中学生有不良品德行为者占20%,从我对几位学生品德行为的调查发现,在品德缺陷儿童中,单亲家庭学生占有60%以上。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征有共性也有个性,据我对所教学生的分析大致有下述4种差异:

1.女孩跟母亲生活,家中缺少男性,许多本应由父亲承担的事情,都要由母女完成。因此,生长在这种环境的女孩子胆子大,行为无抵赖,厉害,并善于指挥别人。

2.男孩跟母亲生活,母亲一般视儿子为掌上明珠,尽全力保护。这类男孩子胆子小,貌似脾气大,不可一世,但外强中干,隐藏着怯懦,且不能吃苦,有小公子哥味道。

3.女孩子跟父亲生活,生活懒散,没规律,如果遇上父亲经济宽裕,便总想在经济上弥补孩子的遗憾,但久而久之,便使这类女孩子养成不拘小节,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4.男孩子跟父亲生活,个人卫生差,爱到室外活动,游手好闲,多数父亲忙着第二次组建家庭,顾不过来教育照顾孩子,也不回避孩子,这类孩子易早恋。

班主任在对待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班主任应重视情感在首先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

单亲家庭子女身上毛病多一些,受的表扬少批评多。他们往往对周围人有一种对立情绪,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地对待老师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学生训斥或说教常常无济于事,情感教育则可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在进行情感教育时,首先要求教师提高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洞察能力,班主任只有把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把心交给班主任,才能达到心理交融,完成教育任务。情感教育用得好可起到情通理达作用,但必须注意不能把情感教育混同迁就学生错误,对学生的宽严都应智谋,宽是爱,严也是爱,关键是要用好“宽”“严”这个情感教育双刃剑。我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不和家长讲实话,我带着真情实感反复对她进行多种方式的帮助教育,她不但讲了实话,还有了转变。另一单亲家庭男生劳动非常娇气,我想方设法严格要求他,使他从劳动中受锻炼,取得了进步。

二、主动请单亲家长配合工作

单亲家庭学生的一些不良品质是多方面环境影响,通过学生内心活动产生的,是外因起作用的结果。我们做学生的工作,不可忽视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认真做好每一次家访和来访,认真把握住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每个契机。

单亲家长教育孩子困难多,他们既是父亲,又是母亲,两个人的事一人做。对这些家长,老师应同情、理解、关心他们,取得家长信任,才能对孩子的教育达到默契,促成家庭教育好的氛围形成。有一个学生,母亲因车祸去世,其父精神萎靡,对孩子很少关心,致使孩子自由散漫,花钱如流水,穿衣不适时令,基于过去我与家长关系融洽,当我提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这位家长受到震动,他打起精神立即行动,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孩子的行为有改变。总之学校主动与家庭协调配合工作,可以改善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环境,为他们健康成长多铺一条路。

三、在集体活动中温暖单亲家庭学生的心

人怕孤独,单亲家庭学生,如水中行船少了一支桨,产生不平衡感,班主任应尽量在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坐上班集体这艘几十人划的大船,找到更大平衡。

集体活动不但可以使单亲家庭学生感到温暖,还可以在活动中矫正他们不良习惯。我在教学之余努力多搞集体活动比如“给贫困生送温暖”活动等。活动越多,活动越有趣,班集体凝聚力越强。那几个性格孤僻的单亲家庭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心暖了。集体活动为行为习惯有毛病的孩子提供了矫正错误的机会。集体活动给他们拼搏竞争的暗示,集体活动锻炼了弱者的意志,集体活动补偿了他们失去的许多东西……

单亲家庭学生也是一独立完整的个体,他们的小家是不幸的,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欠缺,但是我们班主任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借助各种有利条件,使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得以矫正。

班主任优秀论文:增强班主任领导艺术水平对策论文

摘要: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增强班主任领导艺术水平,使得学生真正从内心佩服,从而以班主任为龙头,带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个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新课改班主任权威塑造艺术策略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广、消化、吸收,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已经在广大教师脑海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是,施教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的话比各任课老师的话更重要,更有分量,即使任课教师人格魅力再好,也不一定对所有学生有影响力。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班主任的教育权威在起着杠杆作用。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增强班主任领导艺术水平,使得学生真正从内心佩服,已是一个不争的永远话题。

一、特殊的角色地位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权威

教育权威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的一种能力。教育权威是权力因素和威信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权力因素是学校赋予教育者的权力和职责。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影响教育权威的决定性因素——威信。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综合体现。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可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的威信主要不是依靠外部给予他的权力而获得,而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一个班主任威信能不能短时间树立起来,直接影响这个班级的发展方向,进而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自身素质影响着班主任的形象和威信

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自身的威信,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优秀班主任往往具有精通的专业素质、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管理技巧。

1.精通的专业素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懂得评价自己的老师,为自己老师普通话标准、字写得漂亮、歌唱得好而引以为自豪,中学生更是把老师的知识渊博、专业过硬作为首要因素。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班主任特别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关注。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教改的深入,作为班主任,是否具有改革意识、创新观念和教研能力等,也是班主任形成威信的有效因素。

2.高尚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老师,是人们常说的“经师”兼“人师”,其一举手、一投足都对学生产生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良好的风度仪表。班主任老师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行为举止稳重而不做作、与学生交往热情大方而不矫饰,言谈举止谦逊而不庸俗。自内而外的气质会使学生对你倍加崇拜和尊重。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老师对待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会对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做事态度以及责任感方面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还应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学生犯错后,不能感情用事,应该冷静、公正地处理。

3.高超的管理技巧。作为班主任,拥有高超的管理技巧,会使班风积极、学风端正、师生关系融洽。因此,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多听学生的真心话,艺术地处理各项班级事务。也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会赢得他们的信赖,树立起威信。

三、工作方式方法合理实施塑造了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威信在工作过程中,即是一种教育力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班主任要勇于并善于运用教育威信,有效开展班级工作。学生们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个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上级和下级、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和我”“我和你”的主体交互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订班级发展目标方向,建立班级管理系统,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协调师生、生生人际关系等,班主任合理运用威信,正确发挥管理作用。

宽容、期待地对待后进学生。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班主任应该用无私的爱去关心、照顾他们,用自身的言行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关心他们,从而唤起学生对班主任的尊敬、爱戴和信任等回应。“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威信在工作中强有力地建立的同时又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工作是繁琐杂乱的,正确建立和发挥好班主任的威信,会使得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的。

班主任优秀论文:探究合格班主任所必备的素质论文

摘要:班主任掌握了基本的教育理论,就能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利用教育科学的理论力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能。

关键词:管家潜移默化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是学生终身的指路灯。班主任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管家,扮演着几种角色,既是学生的科任老师,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帮助者,还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每一个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对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班主任,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

一、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为此,自身道德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应清醒认识自己教育的是一些正处在不确定性品德发展时期,也是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学生。因此,自己的品德修养、谈吐举止都会对学生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是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其次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再有是成为学生的表率。班主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感染学生,才能把学生教育好。

二、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

要想当好中学班主任,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面对的是整个班级和不同性格特点的中学生,班级工作又是千头万绪。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工作,就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否则,班级工作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教育教学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2)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班级工作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班主任凭经验办事有时恐怕难以奏效。因此,针对新问题,必须机智灵活地进行处理,对症下药才能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蓬勃发展。(3)广泛的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是教育者与社会各职能部门共同的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班主任应协调好与各有关部门及科任教师的关系,充分发挥综合力量,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4)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观察能力。班主任具备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就能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洞察到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科学地预测问题的趋势,采用恰到好处的策略和方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5)充满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班主任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运用充满艺术的语言去教育学生,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相反,班主任语言单调乏味,甚至恶语伤人,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所以,班主任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语言艺术的专家,从而通过自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育好学生。

三、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主要包括:(1)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且思想活跃,他们常常带着种种幻想与理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他们常会向班主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班主任能利用自己广博的学科知识,科学而又准确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或指导其探求知识的方法,将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会非常敬佩你和亲近你,这无疑对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2)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马列主义、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著作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审美观等等,都作了精辟的阐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因此,班主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好马列主义理论,就能更好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教育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3)精深的专业知识。班主任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轻松自如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联结点,才能在讲课时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进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实效。(4)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基本的教育理论,是班主任更好地运用教育艺术,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武器。一方面,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身心正在急剧发展变化的中学生来说,班主任应运用良好的教育艺术和多样的模式去教育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否则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一方面,班主任活动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因此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这时,班主任掌握了基本的教育理论,就能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利用教育科学的理论力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能。

在经济、社会、教育都迅猛发展的今天,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艺术,不断学习和完善班主任工作的好方法,这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