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学经验论文

时间:2022-04-16 02:47:27

导语:在教学经验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学经验论文

教学经验论文:新上岗教师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经验总结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任职的第一年,作为一名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经验尚浅等。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教学的两个班级(高一10,16班),两次期末考试成绩都位于学校同类班级前列。以下是我在本学年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这一学年我通过各种比赛、评比活动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诗歌单元就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唐诗、宋词就开展了“唐诗大战”、“决战宋词之巅”两个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就举行了“联合对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保证每个星期都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自费购买了60多本《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课外书在学生中传阅。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向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活动,阅读《演讲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在学校2006年5月举办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演讲比赛中,我班的胡海霞、许璐、包瑞三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此活动的征文比赛中我班的王瑞文同学获一等奖,马莉、陈祥、袁玲三位同学获二等奖。由此可见,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教学经验论文:做新时期合格的校长(管理教学经验)

我叫***,现任***初级中学任校长。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不论是搞教学还是抓管理,本着为教育“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为党扎实工作,把一切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谱写好“教书育人”这篇文章,学校管理、教育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总结自己的管理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五抓”。

一、抓管理,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科学而又高效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我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学部负责,班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

1、更新管理观念,落实“三个转变”,即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为现代化科学管理,克服传统管理简单、粗放、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式做法;变单一管理为多元化、全方位管理,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倾向;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吸纳式管理,克服“夜郎自大”、

“固步自封”的管理倾向,加强校与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沟通。近几年,我先后建立了家长联系学校制度,与新华学校,辛寨二中等成为联谊单位,互相交流管理经验。

2、整章建制,形成制约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来到中学后,根据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的不同特点,重新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近80条。分行政、教学、政教、后勤等四个面若干个点,并带头遵守,狠抓落实,做到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3、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学部管理。2001年我从中心小学调到中学任校长,刚刚接手学校,学校面临许多困难,长期的“大锅饭”思想使学校人心涣散,人浮于事,缺乏凝聚力,竞争意识,为激活教育内部活力,在全面考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实施学部管理,在校长负总责,后勤服务一体化前提下,将三个年级重新分班,由副校长任组长,教导、政教主任为成员的管理人员均衡组成东西两学部,学校按班额、学科需要核定出两楼所需教师数额,由两学部管理人员重新选聘,学校通报聘用情况。教师接受聘用后,分区办公,分区管理。做到了平分学生,平分教师,围绕一个中心实行双线管理,使管理者、被管理者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的调动了学部领导和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改革四年来,经验是可取的,成绩是喜人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4、落实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重新修订了《石家河中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实行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建立完备的跟踪评价档案,为防止出现不良竞争,学校对常规管理做到了“六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竞赛检测,统一安排教科研活动,统一班主任工作考核,统一教师教学工作量化。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工作出现了“四多四无”:即精心备课的多了,不备课上讲台的没有了;认真布置批改作业的多了,突击应付的没有了;出满勤争班上的多了,请假违纪的没有了;办公时间研究教材,琢磨教法的多了,琢磨人际啦闲呱的没有了。新老教师争先恐后,彪着膀子抓教学,确保质量不滑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突破百人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抓教研,培养教育新的增长点。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指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及方案。对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考核评价,资料积累,总结交流,成果推广等各个环节,均建立严格实用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我们重点加强了“三个管理”“两个保证”“一个突出”。

“三个管理”即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计划好订落实难。因此指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落实情况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定向、定度、定势调控,学校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办法,不唯分数,将业务培训、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学生素质培养纳入评价体系,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的教研水平,防止“研”“教”分离,确保教研质量。

“两个保证”即队伍保证,奖励机制保证。抓教研队伍建设主要从抓骨干、促全员入手,让骨干教师先行,带动全员推进,促使学研互动。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争“三优”。建立教改教研奖励制度,设立教研教改专项基金,对于成绩突出、取得成果的个人、学科小组、级部分层次进行奖励。

“一个突出”即指突出重大课题的研究,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科研目标。

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外校的先进经验。我先后到北京参加新课改理论培训班,到浙江学习洋思经验,到寿光参观学习,每次学习回来,都要及时总结,认真传达,做好推广。我亲自带领教师先后到新华中学、蒋峪中心初中、辛寨二中、青州王坟中心初中等学校学管理、学教研,鼓励选派多名教师参加了由市、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各类培训班。学校规定,凡是由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及时安排教师按时参加。这些教师回校后都要把新学的东西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以汇报、讲座、公开课形式在全校进行推广。如在学习推广新课程中,把《新课程怎样教》、《走进新课程》作为教师必修课,课堂教学做到“一引领,”“三渗透”:即以新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渗透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把新课标教学模式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把严格科学的管理策略渗透于自己的班级工作中。真正实现“四个转变”:变单纯知识教学目标为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能动乐学;变向学生加压为教师自我加压;变向时间要成绩为向科研要质量。

三、抓队伍,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

我始终把教师的学习放在工作首位,把教师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重视和加强师德教育,学习中注重发挥校长的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一是抓班子建设,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学校调整领导班子后,人员增加,如何带领校委会人员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我这当“班长”的一件大事,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扬民主,把每周一早上作为班子成员固定学习时间,带头学理论、学管理、学经验,树立“一盘棋”思想,努力协调各方面关系,努力形成勤政务实、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一条主线,三个加强”即以师德教育为主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提出了“三严三高”和“四心”的工作要求。即要有严密的工作计划、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达到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要做到政治上有上进心、工作上有事业心、生活上有责任心、学习上要虚心,使学校出现了人人爱教、乐教、善教的可喜局面。

四、抓投入,促进规范化学校建设。

刚接手初中时,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内部设施配套缺额较大。我确定了“分步实施,先急后缓,保证重点”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学校主甬道硬化,校园分区绿化美化,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阶梯教室的改建;通过校校联谊、自筹资金等方式建起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自行车棚、标准篮球场,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重新修复校东边的拦水坝,修围墙150多米;为增加学校收入,建立了沿街商品房,进行租赁承包。在校园设立校园景点及警示标语牌,做到“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加快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同时严格国家“一费制”标准收费,坚决治理“三乱”,规范收支行为,做到该收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收的一分不能多。建立校务公开栏,增加收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抓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执政水平。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学校的领头人,我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道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为自己确定的生活工作目标是“四多四少”,“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对学校事务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脑勤、腿勤,脑子中时刻装着教育,装着学校,装着教师,装着学生,为师生甘吃苦,甘跑腿受累。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困。学生病了,我及时探望;老师的房子漏了,我及时找人修补;嵩山救火,发烧39°的我,拔下吊瓶就上山;中考不顾高温同师生同吃同住,三天下来嘴上起满了泡,可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学校工作。我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学习,为自己加油“充电“,先后完成了中高级校长培训,参加了全省创新教育研讨会,北京新课程改革理论研讨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其中国家级、省级十几篇,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教师”。

以上是我抓教学的几点作法,成绩的取得是与领导的支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自己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播下了种子,也收获了希望,但我深知,做得还很不够。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更高,任务更艰巨,我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努力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校长。

教学经验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谈

摘要:本文根据我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案例,从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特色教学等方面讨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1大学计算机基础概况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此课程开设成功与否,将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此,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对开设此门课程的内容、方式及方法都非常重视。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是拓展学生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艺工结合的院校,每年从全国各地招收1500多名学生,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有些学生在高中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我们连续三年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高级的应用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仍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体现基础要厚,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最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现在的整个教学方法和教育体系,还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还是以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为重点,因此只能以教师为中心。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现在教学的现状――教学是追求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系统性的。这种教学方法,在人类社会中持续了很长时间,确实有极大的优点,它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得到很多系统的知识。但是,因为人类的知识日新月异,越积越多,这种方式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就暴露出了它的不足和它必须要被改掉的一面。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以至于让学生上了很多课程,但还是到不了知识的前沿,考试还通不过,还增加了学生负担,使学生感觉到他在上课就像填鸭式的灌输式教育。因此,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发展。如果死守住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全面性不放,基础课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思想,如果从教学思想不放弃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全面性,必将造成学生负担非常重,而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非常少,学生的精力非常多地花在规定的考试内容上去了。当然,能够做到知识的完整、连贯、系统,那是好的,但是,不得已做不到的时候,就放弃知识的完整、连贯、系统。那么,把什么东西放在首位?应该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学生以他自己兴趣爱好和感觉到的长处为中心,学了这门课以后,如果发现他的知识是跳跃式的,他只好去填补这个空白,可以通过自学或者选修课来补充,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毕业之后一生都在自学,一生都在学习新的东西,但学习的新东西,不是靠老师消化传授给他,而是自己学习,自己学习恰好就逼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我校现在提供多种学习计算机的途径,使学生尽快与专业应用接轨,现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3教学实施方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以前是54学时,分为基础理论(30课时)和教学实践(24课时)两大部分,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 软件的使用、网络应用几部分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的一些内容已经很熟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以不适应教学的需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新的教学要求,现教学时数增加到72学时(32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环节),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主,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师更加明确了教学理念,对不同专业类型明确了培养方向,合理处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提供多种教育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使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

下面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说明教学实施方案:(上课32学时,实验40学时)

由于我校不是完全的学分制,采用1+X方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选用一个教学内容比较全面的教材,然后根据全校不同专业选用部分章节进行讲授。按照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实际情况,从难度上和要求上对原来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进行适当的修改。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知识新颖、结构合理,紧跟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讲授内容,并及时将学科最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环节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内容可按“教指委”要求的“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进行分类设计。基础与验证型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巩固并掌握课内所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实验、Windows XP基本操作实验、文字处理软件实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实验、演示文稿软件实验、电子邮件应用实验、文件传输实验、搜索引擎使用实验等基础实验,对于工科学生可以增加“微机基本操作和组装”,艺术专业学生可以增加“动画制作软件 Flash应用”和“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的使用”。在这个实验层次上,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对他们提出基本要求,基本保证绝大多数学生不掉队。这类实验是学生必做的,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进行抽查。

设计与开发型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二到三个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实验完成后,教师应该至少拿出一次课进行作品讲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并进行创作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研究与创新型实验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可设定研究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题目。该类实验可以没有最终结果,但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分析与研究报告,写出有见解的心得体会。

我们要在保证基础与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各种不同的计算机教学环境,以便适应不同专业的个性化需要,进一步为学生开发设计与开发型实验,等将来条件成熟时再为少部分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开设研究与创新型实验。积极提倡和鼓励创新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优秀学生深入计算机理论学习,并以较复杂实验提高其技术和综合应用能力,鼓励他们探究相关领域内的较深知识和复杂综合应用,培养创新能力。

4特色教学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各教学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统一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具有工科,文科和艺术多学科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根据实际教学时数和学生的基础选择教学内容。对各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或自学等方式,除了26学时统一安排的教学计划外,给每位教师6个学时的机动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灵活安排这6个学时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同时使学生学有所得。除此之外,可以聘请名师为学生开设特色课程,纵向贯通和跨学科横向结合,如以“VB程序设计及VB高级开发技术”为主线面向应用的系列课程。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何与专业应用接轨是今后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期末采用机考的方式,既有理论内容又有实际操作,充分体现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人类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变化得太快了,我们不得不放弃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连贯性,要让学生以其自我为中心,以其兴趣、个人的才能为中心,以自己的选择为中心。因此,相应的教材,一定要配合得好,才有生命力。总之,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的改革,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经验论文:武警院校计算机编程语言教学经验浅谈

摘要: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一类重要课程,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作者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从教学模式、辅导计划、应考对策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辅导、应考统一为可借鉴的特色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编程;教学经验

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一类重要课程,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武警部队提出“建设信息化武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设目标,科技强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广大武警官兵的信息化素质、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自我院由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后,学院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与计算机二级考试作为本科学员获得学士学位的两项硬性指标。针对以往过级率不高的情况,本人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从教学模式、辅导计划、应考对策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边摸索,边实践,努力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辅导、应考统一为了可借鉴的特色教学模式。

1 计算机编程语言类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的

机械性。计算机编程语言是人机交流的工具。由于计算机没有模糊思维能力,它只能接收语法严格、表示固定的信息和指令,否则便不予“理解”和执行。

简单性。每一门自然语言的构成都相当复杂。以汉字为例,不完全统计汉字约有10多万个,还有多样的词语构成、俗语、成语,以及不同的句式和语法;英语也同样拥有大量的单词、丰富的句式、时态等。相对来说,计算机编程语言非常简单。以C语言为例,仅具有顺序、分支、循环3种基本结构,32个关键字,它所使用的只有字母、数字及20多种符号。

综合性。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要综合用到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学科做支撑,任何一门基础知识的欠缺都会给学习带来困难。

计算机编程语言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究到根本,学生学的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由于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机械性、简单性的特点,应用这种语言通过编程来解决一定的算法问题,就要求使用者(编程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相对简单、固定的元素来创造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不仅对计算机语言要足够精通,而且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要有科学、严密的设计和掌控。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进行系统锻炼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发现问题,明确目标,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结果检验,修改完善。

2 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特点

基础相对薄弱。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地方生源:高中生毕业考军校;一部分是部队生源:战士考学。从后一部分生源来看,学员的文化知识底子相对较薄,再加上离开学校一二年的当兵经历,使得他们在本科的编程语言教学中突显出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有的学员英语弱,有的学员数学弱,有的学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等等情况,都会为他们进行编程语言的学习带来实际的困难。

思维能力不强。学员因为深受部队成长经历的影响,在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与编程语言学习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编程语言的学习倡导开放性思维,而我们的学员大多数时间是在部队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生活,习惯了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思考解决一个新的问题,认识一个新的事物,从而摸不清解决问题的门路。再有,编程语言的学习需要创新思维,而我们的学员又很习惯了去遵循已有的规章制度、固有模式、优良传统,而慢慢放弃了主动思考。他们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就是等、靠思想严重,对教师依赖性过强。

3 教学改革与实践

结合编程语言学科特点以及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二级通过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在课堂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3.1 课堂设计

教学实践中,笔者的每一堂课都立足于解决学员在编程语言学习中可能遇到的三个问题:不想学、不愿学、不会学。不想学,主要是学员在思想上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员重武轻文,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有些学员的学习目标还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次上,忽视素质和能力学习。不愿学,主要是计算机编程语言难度大,学员相关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不会学,有些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在编程语言的学习中无从下手。分别针对三个问题,笔者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打消学员的三大顾虑,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前笔者从编程语言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获得学位的重要性等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解决掉不想学的问题。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习可以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通过经常性的思想动员与精神激励,很多学员逐步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兴趣,逐步发挥了学习自主性。

不愿意学是因为这门课程难度大,编程语言对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英语水平、数学基础都要求很高,学员难免有畏难情绪,于是笔者在授课中采取化难为简的方法,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分析、讲解复杂的算法问题,带领学员进行系统的思维锻炼,将一些常用的程序报错的英文语句和单词归纳整理方便学员记忆,必要时将算法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帮学员做简要的回顾和讲解。这样化难为简的授课方法深受学员喜爱,帮助学员排解了畏难情绪,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了不愿意学的问题。

不会学是因为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每次授课后笔者都会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方法做详细的布置和安排,从每一个知识点如何记忆、每一个小时如何分配入手,手把手的把学习方法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经过这样的长期锻炼,使得学员在离开课堂后仍然可以延续课堂上的知识脉络和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的提高,伴随学习方法的掌握,学员如鱼得水,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都相应有所提高。

3.2 五步循环教学模式

鉴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是一门操作性较强、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综合考虑学员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及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五步循环”的教学模式:

步骤一:知识讲解

主要形式:教员教授基础知识。使学员对编程语言的步骤、语法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授课过程中,不仅将语言基础做详细讲解,更要对编程思路、算法设计进行重点剖析,以带动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一步骤,是学员对语言基础的“初次见面”。

步骤二:练习强化

主要形式:学员进行考点题型练习。通过自主练习和教员分析讲解,让学员对知识点有进一步深入了解,对考试题型有初步认识。在这一步骤中,学员将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检验,从练习中辨析出模糊的知识点,便于明确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和方向。这一步骤,是学员和语言基础的“再次相遇”。

步骤三:上机操练

主要形式:学员进行上机练习,教员辅导。计算机编程语言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动手编程实践,学员可以更深入的掌握语法规则、语句功能。这一步骤,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的核心环节,学员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都要在这个环节进行实战的检验。这是一个反复且艰难的过程,这一部分在教学中的比重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上机操作的课时与讲解课时的比例不应低于1:1。这一步骤,是学员和编程语言的“实战交锋”。

步骤四:测验总结

主要形式:学员进行闭卷测验。一方面可以检验阶段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员闭卷考试的适应性,让其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考试题目的习惯。到了这一步骤,学员应该对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编程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阶段测验总结,学员再次明确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和漏洞,对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再次强化记忆。这一步骤,是学员“核实战果”的过程。

步骤五:考点汇总

主要形式:教员带动学员总结各章考点。结合测验暴露的问题,通过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再次讲解,使学员对知识点进一步加深记忆。通过以上四步骤,学员已经可以将所学内容划分为已知、半知半解、不知三类,在此基础上,教员将一阶段学习的重点、难点、要点再次重申并作必要讲解,将会为学员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这一步骤,是学员“经验总结”的过程。

五步骤循序渐进,以滚动模式让学员从无到有的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并在每一步骤的实践中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3 教学方法

一是“互助小组”的学习模式。采取一强带一弱,或者是多强带一弱,组成互助小组,基础好的学员负责在平时学习中起到监督、帮助、理论讲解、实践指导的作用,这种固定的帮扶模式,消除了基础较差学员的顾虑,也使他们在课上、课下都得到了所需的帮助。“互助小组”的搭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员阶段学习成绩和个人特点随时调整,保证有效资源合理配置。

二是“量身定做”的辅导模式。有的学员理论掌握较好,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员理论功底薄,上机操作反应快,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将学员的平时成绩汇总,根据阶段性特点以及学员的性格和基础强弱,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告知他们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弱点以及下一阶段学习的对策。总体来说是弥补不足,强化优势,将理论与上机的比例和学习内容做相应调整。从学员期末考试成绩看,相当一部分学员从中收益,成绩有很大提高。

三是“模拟仿真”的考试模式。除平时学习完成6次阶段测验、4次大型上机项目外,在去年期末考试中首次采用A、B卷的试卷发放及填涂答题形式,以及标准的上机考试模拟环境,让学员在平时考试中第一次全方位体验了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真实考试情况,起到了模拟训练的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真正做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学习进度,掌控学生进步幅度”,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真正达到了目的。学员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编程知识,而且能够发挥其最大潜能,改进思维方式,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在这个艰辛的、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方法,不仅得到了技能训炼,更得到了精神和意志的磨练。笔者仍会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努力寻求更为开放、自主的学习模式,让学员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经验

【摘要】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基础会计 课程 教学经验

财会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一门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因为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如果前面没听懂,后面的就别想懂了。比如“借贷记账法”的原理。笔者结合多年e累下来的经验,谈谈自己在以下几个难点方面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具体内容的。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的第三层次划分,第一层次是资金运动,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科目表中罗列了60个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说,这是比较难于理解并掌握的。根据其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五大类,即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这五大类中每一类包括的会计科目,都要熟记。资产类会计科目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排列的,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排在第一个。非流动资产会计科目排在后面。资产类会计科目有三个“特产”:坏账准备、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会计科目初学者容易搞混,应收账款就是别人欠公司的钱,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付账款就是公司欠别人的钱,属于负债类科目。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也容易混淆,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放在一起记,而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放在一起记。负债类会计科目是按照负债的流动性来排列的,流动负债会计科目在前,非流动负债会计科目在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中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如何区分呢?资本公积与利润无关,而盈余公积与利润有关。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不属于成本类科目,而是属于损益类支出科目。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支出科目,而那个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中如何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呢?比如某个企业生产服装的,销售衣服的收入属于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去年进了好多布匹(原材料),今年布匹涨价了,企业就卖掉了一些布匹,那就属于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次要收入。经营期间,有企业接受捐赠的原材料,属于非日常业务,进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在学习编制会计分录前,会计科目一定要熟悉。特别是哪个分类,属于资产类科目还是负债类科目要记在心里,等到写会计分录时就不会搞错,也不会借贷相反。

二、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的格式,尽管各不相同,但一个完整的账户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日期,即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的日期;凭证字号,即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账户的结构为T字形,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她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类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前面提到的三个“特产”坏账准备、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余额在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成本类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的成本。损益类账户期末已结转,没有余额。例如,某企业“累计折旧”科目的年初余额为600万元,假设该企业“累计折旧”当年的借方发生额为200万元,贷方发生额为300万元,则该企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为多少?因为“累计折旧”的年初余额为贷方余额600万元,加上同方向的发生额即贷方发生额300万元减去借方发生额200万元,所以该企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为贷方700万元。企业各个账户的期末余额是编制试算平衡表的基础,而试算平衡表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依据。

三、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收入);其次确定涉及到哪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接着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的借方、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的贷方;最后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在借贷记账法下,编制会计分录的格式是:先写借方科目,再写贷方科目。会计分录为上下结构,上借下贷,借贷错开,金额相等。一般“贷”字应对齐借方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编制复合会计分录时,对于多个贷方(或借方)科目,不必重复写“贷”或“借”,只需写第一个会计科目的“贷”或“借”,然后将相同方向的会计科目对齐即可。例题:企业向银行借款60000元,偿还期限为3年,款项已存入企业银行存款账户。首先分析这笔经济业务事项涉及到资产和负债;其次确定涉及到银行存款增加,长期借款增加;接着确定银行存款增加计入借方,长期借款增加计入贷方;最后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长期借款 60000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些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会在学习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这里讲的教学经验属于理论课程的,当然,这门课程离不开实践,学生从刚开始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只有把理论的东西搞懂了,实践的内容才会理解透彻。

教学经验论文:浅议行政管理教学经验以及创新

摘要:我们要结合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从教学实践出发,对龙门县广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诸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介绍本课程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方法。抓住行政管理教学的几大要求特点,标新立异达到让学生很快的理解认识行政客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经验;方法

多年来,龙门县广播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师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积极推动行政管理学、科研和教学研究,注重教学经验总结和方法创新,获得了一定的好评。现将其中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经验和创新方法总结如下。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经验

1教学态度端正,注重学习和提高

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师要有更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态度对待工作;遵循严格、公正、求实的原则,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一视同仁;勤奋努力,谦虚好学,关注时事,注重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并将重要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2教学内容丰富,注重案例教学的“与时俱进”

行政管理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理论不断地深化,研究对象也不断地变化。同时,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对理论的把握和理解不到位,缺乏兴趣。对此,教师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案例的选择。在内容的安排上,按照详略得当的原则,重点讲解难点和要点,并结合实际进行启发式引导分析;在案例的选择上,注重“新鲜度”和恰当性,很多案例都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结合时政要闻亲自编写。

3教材选择适当,注重权威性和实用性

受学时限制和学生基础较差的影响,国内很多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行政管理学本科教学需要。我们几年来选用的都是在学界享誉较高知名度的、我国著名行政管理学家夏书章老先生的《行政管理学》的最新版(现已更新至第四版)。该教材是国家行政管理学精品课程的教材,是为适应概论性质的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并能较好地体现中国特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共建和谐社会服务。实践证明,该教材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

4培养目标明确,凸出特色

我校播音主持与表演课程不仅对行政管理专业,也对行政管理学课程提出了特色教学要求。本专业培养的是既懂管理又懂专业课的复合型人才,既具有一般行政管理专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并且可以不断创新的专业课知识。因此,教师在课程中应注重凸出专业方向性特色,比如,我们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深入浅出地介绍政府播音主持专业经济发展战略、表演课现状、各门文化课系统体制性问题等。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有关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不断探索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跳出教学方法单一的陈旧模式,努力采用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把“改革和创新”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课程改革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色环节。

1以“今天我关注――”为题的“广播一课一讲”

在每次课课前,要求学生以近期自己所关注的时事要闻为内容,以“今天我关注――”为题进行5-10分钟的课前演讲。演讲者可以由教师随机点名邀请,也可以由学生自愿上台,要求内容(以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为内容的时政信息或政策要闻)健康、政治立场端正、思想进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演讲者所做的演讲也可以作为其他学生的学习参考。这种课堂学习形式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行政管理问题的关注。

2以特定教学章节为主题的团队合作表演活动

我们在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也注重提高语言、思维、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行政领导”一章结束后,进行“我最欣赏的行政领导人物”讲演活动;在“行政职能”一章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行政职能角色模拟,表现该部门的职能内容和主要特点。通过活动后的讨论和交流,学生普遍反映这种形式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及对专业技能的培养。

3从热点话题出发的双向互动研讨课

相对于以教师为主体、单向式信息传输为主、以理论知识讲授为根本的传统知识讲授型教学方式而言,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双向信息互动与沟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定位的能力培养型教W方式。因此,我们开创了一种从社会热点话题出发的双向互动教学方式,即由学生和教师平等参与,双向自由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观点总结和理论归纳。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参与,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本科教学中最为重要和主要的内容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的培养。以上是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几点有益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经验论文: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经验

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但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儿童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好强,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的特点,设置游戏教学,正是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一、在游戏中掌握动作技术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因此,在选择游戏教材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其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相适应。如,在进行前滚翻练习时,单纯地让学生记住低头含胸、团身抱腿的动作技术时,学生会很难掌握此动作技术,我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动物的特点,创编了“小刺猬采果子”游戏,设置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情境,要求学生,低头用下颚夹住小棉球,滚动时,身体像球一样圆来完成这个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低头团身抱腿的动作技术就比较容易了,在完成动作后棉球掉了,则算没有采到果子,这样促使本队的同学向其大声呼喊你“低头,夹住球!”使不正确的动作得以改正。

同学间互相鼓励,课堂的气氛会变得非常激烈,每个同学都努力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争取胜利,进过一轮的竞赛,发现个别学生动作存在差距,问为什么没有采到果子,学生在思考后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这样在进行游戏时既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又提高了学生竞赛的激烈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加游戏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动作技术,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目的。

二、在游戏中进行思想教育

作为教师,是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思想教育。如在“春种秋收”中,单纯地让学生进行游戏则不会体验到农民播种和收获时节的辛苦,也就很难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根据游戏的特点,为使学生明白粮食来之不易。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养制定的费粮食的好习惯。我在教这一游戏前,问学生:“你们先想知道农民是怎样种地的吗?”学生会很感兴趣地说“想。”“下面我们就通过游戏感受和体验一次农民伯伯播种和秋收是的情景。”

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种地的辛苦,在游戏中要求学生播种时必须把球放在指定的圈内不得出圈,如果种子出圈要重种,秋收时要把圈内的果实捡起来放在指定的框内作为秋收,看哪队完成得最快、最认真,哪队就为胜。这样经历一轮紧张激烈的游戏下来,请学生自己说说播种和秋收的体会后再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就更为容易的接受,既达到了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奔跑能力,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加强了中枢精神系统的支配力量,而且参加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玩到了,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学玩结合,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寓教育与运动之中,游戏之中,课堂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经验论文: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教学经验总结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小学数学的标准,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的l展,教师应总结自身教学经验,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数学教材教法。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的教材教法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经验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教材教法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教材教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材教法来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变教会为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活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学程序分为五个环节,即设疑、自学、议论、练习和小结。通过这五个环节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要能够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知识上来设计教材内容。例如,在讲解关于“两步复合应用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解答应用题的关键,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教材环节。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内容

教师在导入教材时,应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学习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和推敲。例如,教师在引入新课后, 需要向学生讲解设计的自学提纲:首先是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是什么形式;其次是要想解答两步应用题要做好哪些关键性工作,并举例说明;再次,以“五年级一班植树2 0棵,五年级二班比五年级一班多植10棵 , 则两班一共植多少棵 ”为例, 让学生说明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步骤;最后,在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 教师要思考怎样培养小学生独立分析和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根据这几个教学环节,师生共同思考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另外,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较好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

3.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练习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在遇到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时,教师要加大学生的练习力度。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讨论解惑

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其设计的自学提纲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若课堂讨论过于激烈,教师要适当地对其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让学生从体会到学会,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根据上述对数学教学环节的分析得出,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专项练习。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原有的阅读能力基础上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智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学生进行议论和练习的时候,可以让一名学生回答或阐述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再让全班学生对该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看其回答得是否合理准确,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因素等,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深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回答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扩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学经验论文:英语教学中语文教学经验运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人类世界上的语言虽然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类型学差异,但是具体到语言学习和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听说读写和翻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就像习得一门外语或二语时,母语会对其习得产生正迁移效应一样,一种语言的教学可以对另一种语言的教学起到借鉴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发表在核心期刊上针对语文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今后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英语教学;方法

在彻底批判行为主义语言观的基础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语言学教授乔姆斯基以心智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从生物学角度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思想,改变了以往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所谓的普遍语法是指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具体到语言习得来说,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出生时,大脑中便存在具有生物遗传性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儿童习得语言是语言习得机制和后天语言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按照普遍语法理论,人类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是不同参数设置的结果,其底层结构是相同的,从而为儿童或成人习得语言提供了条件。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本文写作的认识论基础。从语言技能来看,对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最终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都是语言教学,那么一种语言教学的经验肯定对另外语言教学有所借鉴。国内的语文教学历史悠久,形成了比较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完全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方法尝试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以帮助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此为条件,以在中国期刊网络数据库中搜索到的核心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尚待拓展的研究方向。

1 . 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回顾

1 . 1 语文教学方法或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从搜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很多论文着重于探讨语文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英语教学中语文教学功能的发挥或者语文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借鉴等等。之所以称它们为理论探讨,是因为这部分文献资料大多只经验性地强调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但是缺乏必要的数据或实证研究支撑。比如:李倚梅指出可以将语文教学中包括朗读、默写和交流运用等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于英语教学,并提出加强课文的语篇分析、结构梳理;引导学生从词句、修辞和意境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优美以及注重通过朗读和背诵促进英语知识的积累等三点启示(李倚梅,2011:50-51)。周辉则提倡运用语文教学的方法开展英语教育,具体包括:通过不断的阅读增强英语语感、通过模仿强化英语正确发音以及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展学生眼界等(周辉,2013:69)。潘正芹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名篇佳作;改变英语学习的基本途径,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消化所学英语知识;以及降低语法学习程度,强调语块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潘正芹,2014:29-30)。陈有和洪文静则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强调语言输入为立足点,提出勤读辞典,记忆单词例句;广泛读听,寻找表达方式;勤于模仿,吸收他人长处;勇于讲述,克服自卑心理;设置情景,进行自我对话;以及回译译文,学习表达思想等六条促进知识内化的英语学习策略(陈有、洪文静,2014:3-4)。

1 . 2 语文教学方法或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上一部分所涉及到的纯理论探讨或经验介绍,这部分研究文献则是关注将语文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到英语教学的某一技能方面的培养,主要包含了将语文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教育中的阅读、口语和写作等技能培养方面。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韦祖安讨论了如何将语文教学渗透到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他指出,用语文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以及实现有效的课堂补充等(韦祖安,2014:78-79)。王康妮则探讨了语文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指出正确认识阅读的价值,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确定阅读文体,根据其特征展开阅读;合理安排阅读步骤,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心理,提高视读速度;对于优秀的文章可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培养语感;以及加强对阅读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提高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等六条通过运用语文阅读技巧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技巧(王康妮,2015:84-85)。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蔡燕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中语文教学应用的价值。她在阐述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语文教学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比如,以语文教学为基础选择英语信息输入材料、选择信息输出模式和进行英语口语实践等(蔡燕,2014:74-75)。程红霞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为着眼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探讨了如何将语文教学法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能力(程红霞,2014:74)。李树刚对语文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比较,通过总结两种语言阅读教学的异同点,旨在发现一些具有潜在借鉴意义的东西(李树刚,2014:79)。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朱晓丹指出英语写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瓶颈,而借鉴语文作文的写作方式来指导英语写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和创造性的努力。接着,作者以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具体探讨了如何借鉴语文作文写作方式指导英语写作(朱晓丹,2014:77)。

此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献搜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探讨诵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或作用的核心期刊研究成果多达几十篇。诵读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手段,其在语言学习方面行之有效的特点已被绝大多数研究者和教师认可,并且也能自觉地践行于英语教学中。比如秦小雅和李红梅以分析背诵和默写的语言输入模式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为基点,按照语言实验的常规流程,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一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学期的分组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背诵和默写的语言输入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语言能力有明显的功效(秦小雅、李红梅,2013)。此外,董卫、付黎旭(2003),戴祯琼、丁言仁(2010),丁言仁、戚焱(2001)等均探讨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2 .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纵观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将语文教学经验应用于英语教学已开始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且相关经验或技巧手段也被尝试应用于相应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方面,经验总结多,实证研究严重不足。从目前发表的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论文偏重理论阐述,而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成果的研究者往往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对自己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反思性总结。当然,这是作为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应该做的。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讲,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的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其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因此而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在这个方面今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拓展当前的研究:在研究语文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时,可先期就语文与英语教学的特定方面进行相关性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选取更多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已成为可能,样本选取得越多,研究结果会更具普遍性;加强纵向研究力度,比如可以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对某些特定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跟踪调查,以确定经验或方法的借鉴效果。

另外,偏重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涵盖的面比较广,文化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笔者在此仅以文化传播为例进行说明。培养合格英语学习者不只是促进其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发展,也不只是让其对英语文化侃侃而谈。我们认为,合格的英语学习者必须首先通晓中国文化,并且能够熟练地用目的语(英语)讲解出来。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习它的文化,这句话一点儿也不为过。所以尝试将语文教学经验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也就意味着广大英语教师要关注如何能够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这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英语教师的责任。

教学经验论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经验

摘要: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原型、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教学;采用词汇分层教学法;加强词语隐喻义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习惯,重视隐喻性习语、谚语文化背景的教学,使用隐喻论分析实义词与介词搭配规律等。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原型;隐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学习的中心与关键。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定义+拼写”的传统做法,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有效、有趣地让学生掌握好、运用好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难题。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交叉学科,于上世纪80 年代兴起于欧美,强调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句法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三者形成一个符号单位的连续统一体。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教师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形成更为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教学

基本范畴词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其构词能力最强,很多下属词汇来源于基本等级范畴词汇[1]。基本词汇一般都是词形简单、音节少,易辨认、用法较多、最先被学习者掌握的单词。对于这类基本词汇(如make,get,do)教师应优先重点教学。根据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教师可以采用归类法归纳、整理单词,形成“语链”,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如,可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植物、食品、服装、交通、自然现象、职业、文具、家庭、教育等等基本范畴,每一个基本范畴下可容纳较多的相关词汇。经过归纳整理后的基本词汇,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条“语链”,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成发散状的网络。

二、采用基于词语原型意义理解的词汇分层次教学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论,作为语言符号的词汇可以划分为基本范畴词、上位词和下属词[2]。因此,可以采用基于词汇原型意义理解的分层次教学法。

1. 强化对词语原型意义的理解。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在所有相关词义中,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的只有一个,是其他词义的原型,具有词义延伸或辐射效应,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围。教师应把词汇的原型意义作为讲解重点,强化学生对各义项间深层关系的理解,培养其根据上下文推断具体意义的能力。

2. 实施英语词汇分层次教学。在初级层次的英语词汇教学中,优先重点讲授基本范畴词汇,为进一步学习打牢基础。在高级层次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基础上学习读音、拼写和语义比较复杂的词汇。在复合层次,注重复合词教学。复合构词法是最有效的词汇构建过程。组合现有语言成分是英语扩充词汇量最为常见的途径,近75%新词是借助这一方法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摒弃对复合词义“1+1=2”简单猜测的传统做法,指导他们按照语境、实时意义构建的需要,发挥空间复合能力,对输入空间的元素及结构进行选择性整合,达到意义理解的目的。

三、加强词语隐喻义的教学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本体思维方式。隐喻在英语语言中大量存在,加强词汇隐喻义教学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1.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习惯。在词汇教学中提高隐喻思维,有助于学生透过英语语言的表层形式体会异语民族的思维特点和概念模式,将某些看似互不关联的词语与其反映的底层概念结构联系起来,最终掌握语言形式背后的概念理据[3]。以单词board 为例,原始意义为“一块锯薄的木材”。引申为“一块木质的平板”,进一步派生出“板床”、“布告牌”、“黑板”、“棋盘”、“船边甲板”等多个意义。其中“板床”进一步衍生出“住宿”,而“船边甲板”进一步衍生出“上船”、“上车”新意义[4]。讲解时将其本义与层层喻义相关联,引导学生理解由本义派生出一层又一层喻义的过程,把握语言的隐喻思维规律。

2. 重视隐喻性习语、谚语文化背景的教学。隐喻性习语和谚语在英语十分常见,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No rose without a thorn(有乐必有苦)等。词汇教学中介绍这种隐喻性习语和谚语,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内涵,便于学生综合运用习语。在隐喻性习语、谚语的教学中,应注意隐喻文化背景的导入。隐喻具有差异性,同一词的隐喻性含义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已。比如,英语中“dog”含有忠诚、友好之意,一些与“dog”有关的习语(lucky dog,幸运儿)也隐含着褒义。与此相反,汉语中的“狗”一词多少都带贬义。

3. 使用隐喻理论阐明实义词与介词搭配规律。英语中介词数量有限但应用广泛,其中很多是其隐喻用法。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实义词与介词的搭配,很容易混淆犯错。介词的初始意义是表示具体直接的空间位置和关系,随着语言的发展,介词从空间域转移到时间域、目的域等,例如,at,on,in 是表示点、面、体的介词:at 的空间意义为“点、相交”、on 为“接触、沿着”、in 为空间内部。这些介词通过隐喻延伸,可喻指时间、状态、领域/ 范围、方式、原因等。在讲授实义词与介词搭配时(如 influence on, come across, be committed to, be absorbed in),可介绍介词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拓展,先用意象图式呈现介词最典型的空间意义,让学生由空间域联想到其它更抽象的意义,提高使用介词的准确性[5]。

4. 利用隐喻思维方式,掌握新兴词汇。隐喻是词义发展的催化剂,很多词汇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由于隐喻的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domino 的原始意义是“西方的一种骨牌游戏”,现在常用它来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连锁现象。一些科技新词层出不穷,如blackhole(黑洞)、soft landing(软着陆)、aerotrain(悬浮列车)、download(下载)等,其产生表现了隐喻思维方式。

总之,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原型、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它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联想和推理等,把握词汇意义发展和构成的规律,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牢固的词汇知识体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漫谈

【摘 要】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从说话开始就学数数,由此可见 ,人们对数学学习的重视以及数学学习在人类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喜欢探究数学知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而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认知能力;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述,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兼顾到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爱玩、好动,即使他们在玩,也能从玩中接受新知识,观察新鲜的事物。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玩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呢?实践证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自觉地探究新知,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的或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自主发现自己周围的事物竟然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去编题目,自己列式计算,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情景化,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去。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同,教师还可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和故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具,让学生自主观察,让他们寻找教室内的有关数学知识,比如有多少桌子、有多少凳子、有多少小朋友等,还可以带领他们到校园内进行观察,看看校园内还有哪些数学知识,看哪个学生说得又多又好,让学生自主感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教材的改革,很多数学问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初,当教师告诉学生某个问题有很多答案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惊讶。这时候学生可能是茫然的,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能回答准确,有的学生却偏离了方向,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在努力思考。这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尤其要关注差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只要学生敢说,教师就要给予鼓励。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胆怯,动手能力比较差,很多任务都不能自己完成。学到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去,数学学习不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学习它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每次上课,教师都要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买东西,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给了售货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等这些问题。这样,在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真正融合在一起。

五、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恰当、合理的作业评语不但能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对一些做得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教师可以在作业下方写上“你的想法真独特”“你是小天才,计算高手!”“你真聪明,教师为你感到骄傲!”对于作业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你肯定还有高招,加油!”对于差生,教师要努力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比如,“有进步,继续努力!”“你很努力,教师真为你高兴,付出肯定会有收获。”“你努力,你成功。”“你准行,教师相信你!”“只要坚持不懈,你会给教师和同学们带来惊喜的。”如果教师坚持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不放弃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增强自信,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知数学,他们才能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热爱数学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搞题海战术,或者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更不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经验论文:初中物理教学经验点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时候感到吃力,压力很大。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更是在课堂设计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本人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探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1.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抓住“开头”这个关键时期。

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开头一个阶段都会感到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我在教学中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物理课之前,不知道物理要学些什么?是易学还是难学,所以第一节课就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实例,给学生打开一扇物理窗口,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使学生产生要急于学习这门学科的欲望。如在第一节课中,我做了以下几个实验:1、杯水倒置;2、打球入杯;3、两杯水套在一起加热,外沸腾,内不沸腾等。这些实验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惊奇中唤起头脑中的疑问,在以后的每节课的教学中,我往往列举一些生动、活泼而与本节课有密切联系的实例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初中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很容易消失或转移,为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深入持久,在教学中除了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演讲、实验吸引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明确应学懂什么,记住什么,练会什么?对这一点我很下功夫,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因材施教,个别进行辅导,使学生从获得知识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但也通过提问、谈话,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

1.2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是不同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他们往往以近景的学习动机为主。对于初中生来说,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大多学生的兴趣是从实验中获得的,因此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经常围绕实验来组织教学。另外通过实验方法树立概念,物理的概念、规律有的是比较抽象的,不易懂,不易记,所以我就想法通过实验变抽象为形象。如在讲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时,我采用:用厚纸片剪一小纸人贴在小车的边缘上,再把白粉笔立于小车上,讲台的课桌立一纸人,轻轻推动小车开始运动,问车上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归纳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在此过程中,学生满怀乐趣,从乐趣中获得了知识。

1.3要重视语言的直观和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不能用实验的方法,这时采用形象的比喻、通俗的举例,用语言的直观代替实物的直观,使学生听的有味,容易理解。如:讲分子非常小物体所含的分子多时,学生对这样的数没有具体的概念,对此我就是这样打比方:一个分子与乒乓球相比,相当于拿一个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如果让一滴水里的分子以每秒1亿的速度从容器中跑出来,大约需要9000年才能跑完。在讲解电压时,常以水压相比,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做到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起到了掌握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2.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我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一致对待,和他们和睦相处,时常与他们谈心:拉拉家常,讲讲笑话等,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尽快做到,能容忍和接受学生的一些小毛病,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与他们的感情,这样得到他们的信任。如:学生的插嘴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教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往往恼羞成怒,对学生斥责,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殊不知,这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潜力和天份,而不是任意的给予扼杀和毁灭。

3.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3.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

3.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3.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4.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初中物理课程中渗透进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同时要求学生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的机会。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法的前提,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小组学生课前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轮流然让小组成员就本周的讨论内容或者自己关心的其他内容发表小组一致看法,讨论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过去以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突破了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初中物理课教学关注“合作学习”这一新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素质和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有利于教学动态资源的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深化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条件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教学经验论文:教研活动中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反思

去年11月中旬,笔者又一次参加了小金县抚边乡片区教研活动,听了三节公开示范课。三位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精妙的教学设计、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笔者感受挺大、受益非浅。

1 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它包括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确定目标、选择策略、教具与课件的制作等等。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把一节课表演得非常完美,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说一节课40分钟时间,课前需要花费若干个40分钟时间。因此说,课前的准备尤其重要。我们的教学效果始终不明显。很大原因说明了我们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做准备就去上课了。要坚信这样一句话:“有付出才有回报。”

2 教学设计一定要“合理”

教学设计也指教学思路。它不仅要体现新课标理念,又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它集中反应了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的关系。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核心,不能脱离实际,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和价值观。它犹如一块模板,一旦成型,就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否则你整个的教学过程就像是一盘散沙,显得很零乱,不紧凑,因而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3 教学过程要“流畅”

一堂好课,它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流畅而完美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一方面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思路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能力有很大关系。它包括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操作能力、课堂调控及应变能力等。因此,教师能力的高低,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特别是现代社会教师,理应提高自身能力,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掉。

4 教学结果要“圆满”

圆满是指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圆满不是一般的完成,而它包含更深层次的含义,它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价值;理应渗透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还陶冶了情操。这样的结果才算是圆满的。

5 要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往往一个成功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反思要做到认真细致,不能马虎,并且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否则,反思没有任何意义。

综上而言,以上仅仅是笔者参加教研活动后的一些感受,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还望读者们多多指教。说实话,对于笔者一个有近30年工龄的老教师而言,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确实觉得非常荣幸。因为,笔者意识到:“只有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才能找到同别人之间的差距,从别人那里淘到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每当笔者听完别人的课后,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特别内疚,不是说别人上得不好,而是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别人,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掉队了,跟不上形势了。但是,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仿佛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找回了自信心。最起码笔者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去面对每一节课,课前、课后该做些什么了。其实,笔者是非常喜欢听别人的课的,它不仅能带来快乐与自信,而且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就是笔者参加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教学经验论文: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经验之谈

摘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体育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课堂变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践和研究如何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学习方式

1.坚持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充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才可能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锻炼。因此,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能提供给学生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有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进行消化和掌握知识。

例如,小学五年级《篮球之投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的篮圈进行投篮练习。教师则在不同场地之间进行巡回,做个别指导和纠正动作,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始终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投篮练习中。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当然,教师的辅导要正确简洁,做到精讲、多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

2.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体育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使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掌握、巩固体育运动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教学准备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排队方式,给他们指定一个范围,让他们自由选择位置,并自由选择运动进行热身。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利于促进他们继续充满兴趣的进行课堂学习和锻炼。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他们在充满想象的过程中进行锻炼。例如,让学生在做运动时想象春天到了,并让他们模仿植物发芽、小动物出来找食物。在有趣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锻炼,有效提高了热身效率,让他们用更积极的心态和精神进入到接下来的体育知识学习中。通过课堂情境创设,让小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育技能提高的同时,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采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才能感到体育活动无限快乐。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3.1 游戏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有利于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刚开始集中时,这时学生注意力分散,通过趣味游戏练习,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过来,在准备部分,通过安排各种小游戏练习,不仅可以改变单调的定位徒手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3.2 “变一变”法:运用兴趣教学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通过选择多种趣味练习,直观形象的比喻和模仿、新颖美观的场地设计,不断变换练习位置,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甚至师生之间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并适当地配些优美的旋律等手段来启发兴趣,唤醒情绪,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3.3 采用“玩”法队形教学:接近孩子们"玩"的队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小学生过多的集合、站队,会降低他们的兴奋性和注意力分散。

4.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要锻炼身体,又要发展智力

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根据儿童爱模仿的特点,进行仿生、仿物练习,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利用课中学生正在使用的器械,进行拆装比赛,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增加些器具进行分类比赛,培养孩子的记忆、思维、识别能力。采用教师先示范,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练习,并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完成动作的最后方法,然后,再通过问答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体会,说出动作要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体育专业素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进行学习、探究、再创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促使体育课堂高效进行。

教学经验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1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1.2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1.3 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2.开展在实践中"做数学"

2.1 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促进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数学知识只有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生学习正方形四条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一特征。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四条边的长度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用一根红线与正方形的四条边比试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片先进行对折发现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对折发现邻边相等,由此可推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做数学",在"做数学"中建构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是一种手、脑、眼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有利于激起大脑中探究区域的活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

2.2 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让学生到课外去,到社会中去,把课堂上学习的的知识扩展延伸,去解决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3.实行探究式教学的经验分析

3.1 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2 让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然后让学生来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测量、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