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03:11:14
导语:在实验经济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经济学类各专业实验性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理论教学,
忽视实验教学。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教学课程比重较小,且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这种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使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书本、轻能力。经济学类的金融与贸易专业都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与实验应该紧密相连。
2.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而达到系统的功能。专业实验性教学的一些具体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子目标,从而影响着这方面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如经济学类各专业都对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关的实验环节如果仅限于单纯的电脑打字、数据库操作等内容,没有结合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就容易导致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实验性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究其原因,是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导致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回顾
改革经济学类各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对建设同济品牌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我国金融与贸易领域亟需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其理论和方法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注重定量实证分析的特征,非常适合将该课程的教学作为一个平台,强化课程的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团队着力于改变观念,研究、探索和实施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项改革设想,采用先进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学培养目标明确。
针对本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定位,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善于将各门经济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三是通过实验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拓展研究能力。学生从大量的实验中摸索规律,有助于将专业基本理论加以整合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验中进一步升华所学的理论。因此,在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配合相应的计量软件应用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内容丰富。
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也较难直接接触到很多实例,使得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分析和决策,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欲望。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全国各重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各校均于近年来加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的形式一是配合教学内容,上课时进行相关软件的演示;二是运用相应的计量软件,安排学生直接上机实验。另外,有些高校自己进一步编写仿真实验或编制相关的课程教学软件。根据本校的实验教学条件,采取了根据所用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自己重新编写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大纲和实验教学手册、教学指南以及相应的案例,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和内容,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堂交流和讨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亦纳入对学生的最终课程评价成绩。从近年来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来,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技术学习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能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因为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定量分析能力。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得经济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写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适应社会对研究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2013年刚开始尝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许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比如,实验的指导人员不够,实验的数据不够丰富,不同专业的学生怎样设计不同的案例来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怎样开发编写适用的仿真实验,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实验课程建设中加以完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使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其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选择、设计,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只有教师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应通过加强学习、收集新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能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掌握科研成果的前沿,并把前沿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建立激励机制。
把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在制度上真正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配套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应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支持。
3.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在网络时代实施实验教学必然要涉及到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及其应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结合专业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以及环境,保障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作者:楼永 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案例不够丰富,没有考虑专业差异
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直接运用教材上的案例进行讲授。案例主要涉及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及放宽古典假定的内容,一般都是经济问题分析,如居民消费问题、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等。这些案例的突出特点是适用性广泛,只要学生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都能很好地通过案例掌握相关数据分析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案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和学生的专业基础密切结合,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部分同学会误以为计量经济学只能应用于经济学,而对于以后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应用相关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实践。
2.课程难度大,学生重视程度不一
由于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在经典线性回归理论部分,需要用到矩阵、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大量知识。对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不轻松,文科背景的同学学习起来更加困难。调查问卷中关于计量经济学难度的问题中,有28%的同学选择了很困难,有43%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困难,选择一般困难的有27%,只有2%的同学选择了不困难。从调查结果看,选择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学生高达71%的比例,充分说明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方面,有41%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用,高达54%的同学认为用处不大,5%的同学认为没有用。当今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功利性,如果学生认为某门课程在目前对就业、考研没有直接作用,往往不太重视,也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的”问题中,学生回答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过考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注意,选择通过考试的同学中,有10位同学除了通过考试外,其他的选项均没有选择,说明这部分同学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核,拿到学分;还有5位同学选择了所有的选项,说明这5位同学是希望通过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相关知识。排在第二位的是为以后学习数据分析方法打基础,当今是大数据时代,许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学习计量经济学能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学生对此也有较清晰的认识。此外,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软件使用方法排名在第三和第四,而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排在最后,说明学生对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信心不足。
3.先导课程基础差异大
为了探明学生畏难情绪的原因,在之后的调查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计量经济学课堂上,您能否跟得上授课老师的思路,教学内容能否及时消化?从学生调查的结果看,选择完全跟得上的只有9%,选择勉强跟得上的有58%,有33%的同学选择了跟不上。说明在课堂上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占比例最大的是每节课信息量太大,其次是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第三是先导课程没有学习,理科基础不好。由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征,上课会用到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的知识,学生只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才能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实际情况中,一般院校都将计量经济学安排在第5或者第6个学期,正是学生大量学习专业课的时间,课程压力较大,因此,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每节课的信息不能充分接收。此外,目前本科院校中,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有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专业是在第3个学期学习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课程,但数理统计部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部分授课教师一般不作深入介绍,学生也很少去主动自学这部分内容,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更有个别院校,将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由于存在大量的数学符号,本来就心存畏惧,加上数理统计知识不够扎实,容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对教师而言,在上课过程中需要专门抽时间补充介绍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影响教学进程。
4.课时安排偏少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般的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为48个学时,其中包括40个学时的理论授课,8个学时的上机实验。一些重点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安排多一些,如清华大学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为54个学时。郑州航院计量经济学安排了48个学时,这样的学时安排,调查中有14%的同学认为课时够用,而有39%的同学认为理论课时不够,有47%的同学认为上机时间不够。计量经济学既需用到大量的矩阵和数理统计知识,又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同时又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将理论知识讲授与软件使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面对数理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程度不一、接受能力有别的学生,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经典的回归理论能够全面、系统地给学生介绍清楚,已属不易。通过短短几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软件操作技能,也显得勉为其难。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缺乏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介绍前沿的研究成果,这种拓展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但因课时限制,一般得不到实施。
5.实验教学效果难
以保障现有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性的,教师讲授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SAS等)操作方法,给定学生数据,学生验证经典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掌握具体的软件操作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使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方法,学会利用软件实现数据分析,但对学生而言,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将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专业相关的数量分析,缺乏实践。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1.做好课程衔接和课时安排
从调查的结果看,许多学生觉得计量经济学课程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量太大,另一方面是先导课程没有学习,基础不好。因此,在前期的课程安排方面,一定要做好课程的衔接,学生后期要学习计量经济学,一定要在前期安排数理统计学的课程内容。可以采取增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时或者专门开一门数理统计学课程来解决。从课时安排看,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尤其上机实验的课时。增加理论课时一方面可以讲授如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非经典线性回归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计量经济学前沿知识,如向金融学专业学生介绍金融计量、向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介绍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学相关知识,有条件的院校可将计量经济学理论课时增加4~8个。从上机课时看,一般8个课时的上机基本能保证学生熟悉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经典线性回归的相关验证性实验,如能增加2~4个学时,学生会对软件操作更加熟悉,对相关分析结果的分析更加深入,以后的应用较为得心应手。
2.改革教学目标
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后一少部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经济管理类的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多数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主要是课程信息量太大,难以取舍,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上,应当定位在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相关的软件操作方面。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介绍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的基本背景,在授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介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应用范围,尤其是这些方法的经济背景。在介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和相关检验方法的时候,要把侧重点放在思路和结论方面,而尽量减少或者简化相关的推导过程,要求学生“知其然”即可,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课下自学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3.改革教学方式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因此,要把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堂讨论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前定下讨论内容,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做好课下准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则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案例分析过程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提前选择好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以安排部分同学进行前期的理论分析,部分学生搜集相关数据,最后在教师的带动下完成案例分析的全过程。
4.改革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应以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为目标,对于基本的操作,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加以学习。而学生若要真正掌握具体的应用,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应用的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学以致用。因此,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包含学生在实验室里完成验证性实验的过程,建议增加课程论文。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要求就本专业的相关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成小组,依据经济理论,选择相关变量,搜集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最后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这个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和监督。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整个过程是结合理论教学逐步进行的,也对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起到了有益的补充。
5.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是教学改革的驱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在调查中,有63%的同学反映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是跟不上课程教学的原因之一。学生不及时预习和复习教学内容,一方面可能是学风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眼下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一是要增加上机测试,二是对学生独立完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计、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模型检验和提交数据分析报告等环节也在评价中给予一定比例的分值。建议上机测试、课程论文各占15%的分值,理论测试占70%的分值,这样的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在考试前通过短期突击应付理论考试的现状,把工夫用在平时。
作者:贺书平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实验教学对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类的金融、贸易专业是培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既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又接受过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熟练,同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准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创新工具、规避风险、完善市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创新思维和相应的研究能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二、经济学类各专业实验性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经济类专业人才质量与研究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侧重点是学习,也就是吸收知识,用知识记忆的多少来检验和反映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二是人才总体结构失衡。由于在校期间更多地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其他相关研究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低层次金融贸易类人员供大于求,而高层次人才则明显不足。导致以上问题的关键因素,归根到底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缺乏针对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其具体表现如下。
1.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教学课程比重较小,且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这种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使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书本、轻能力。经济学类的金融与贸易专业都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与实验应该紧密相连。
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而达到系统的功能。专业实验性教学的一些具体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子目标,从而影响着这方面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如经济学类各专业都对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关的实验环节如果仅限于单纯的电脑打字、数据库操作等内容,没有结合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就容易导致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目前,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实验性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究其原因,是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导致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回顾
改革经济学类各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对建设同济品牌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我国金融与贸易领域亟需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其理论和方法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注重定量实证分析的特征,非常适合将该课程的教学作为一个平台,强化课程的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团队着力于改变观念,研究、探索和实施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项改革设想,采用先进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本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定位,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善于将各门经济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三是通过实验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拓展研究能力。学生从大量的实验中摸索规律,有助于将专业基本理论加以整合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验中进一步升华所学的理论。因此,在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配合相应的计量软件应用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内容丰富。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也较难直接接触到很多实例,使得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分析和决策,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欲望。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全国各重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各校均于近年来加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的形式一是配合教学内容,上课时进行相关软件的演示;二是运用相应的计量软件,安排学生直接上机实验。另外,有些高校自己进一步编写仿真实验或编制相关的课程教学软件。根据本校的实验教学条件,采取了根据所用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自己重新编写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大纲和实验教学手册、教学指南以及相应的案例,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和内容,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堂交流和讨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亦纳入对学生的最终课程评价成绩。从近年来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来,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技术学习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能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因为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定量分析能力。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得经济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写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适应社会对研究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进一步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2013年刚开始尝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许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比如,实验的指导人员不够,实验的数据不够丰富,不同专业的学生怎样设计不同的案例来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怎样开发编写适用的仿真实验,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实验课程建设中加以完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使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其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选择、设计,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只有教师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应通过加强学习、收集新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能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掌握科研成果的前沿,并把前沿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2.建立激励机制。把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在制度上真正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配套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应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支持。3.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在网络时代实施实验教学必然要涉及到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及其应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结合专业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以及环境,保障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作者:楼永单位:同济大学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实验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呈稳步增加的态势。较之于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并能可靠地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实验本身具有的可重复性也使研究结论更易于验证。目前学术界仍存在着一些反对实验研究方法的意见,如实验被试的选择偏差,被试所获得的支付水平的高低,观测的数目以及内、外部有效性等。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应用
一、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
理论检验在科学进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者可以利用不同数据源实现对理论的检验。这些数据来源大致可按两个维度进行划分(friedman and sunder,1994):一是实际数据(happenstance data)和实验数据(experimental data);二是实地数据(field data)和实验室数据(laboratory data)。实际数据是未加控制的、自然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实验数据是在受控条件下,为了明确的科学目的而人为创造的。实地数据来源于自然环境,而实验室数据来源于实验室环境。这两种维度的数据可构成四种组合数据。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看作是运用实地实际数据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如失业率、工资水平、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等均属于实地实际数据。既然实地实际数据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实验并创造自己的数据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优势。
(一) 实验研究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
锦标赛理论得名于体育比赛,是指员工通过竞争以获得某项奖励(如薪酬增加或晋升),胜出者由相对绩效排序决定。在锦标赛理论中,员工的均衡努力水平被定义为边际努力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努力水平。边际收益取决于奖金数额以及获胜的机率,并与后者呈负相关关系(lazear and rosen,1981),给定均衡努力的选择就可以直接导出最优奖励的水平和结构。现以锦标赛理论的检验阐释实验研究具有可控制性的潜在优势。
若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的实证检验,首先要求研究者知道参与竞争的员工数目,奖励的确切大小,员工努力的成本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包括误差项的性质)。同时,为了确定最优奖励水平,还需要了解企业的支付函数与员工的参与约束。所有这些信息在实验室实验中都是确定的,研究者可以清楚地予以设定。通过观察实验被试所选择的努力水平和获奖情况,就有可能对最优报酬作出精确地预测并进行检验,而采用实地实际数据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检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使用实地数据时,研究者很少能确切地知道以上提及的各种因素;而且研究者也很难保证实地环境与理论假设的环境高度相似。例如在锦标赛理论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员工在竞赛中有消极的破坏竞争对手绩效表现的行为,努力与奖励的最优水平同不存在破坏行为情况下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
相同的道理,使用实地数据的研究者很少能知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是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然而重复博弈的理论预测往往明显不同于一次博弈的结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如员工彼此之间了解程度如何?员工之间的沟通及同伴压力怎样,有无形成共谋的可能?员工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公开还是匿名?在实地实验中,以上因素及其他环境细节都会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却不能被有效控制。与之相反,在实验室实验中,这些环境因素能够被严格控制,因此能够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对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情形进行比较研究,或者对匿名互动与“面对面”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将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这种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的优势不局限于锦标赛理论的研究。例如,在关于不同行业间工资差异的争论中,很难判断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反映出的真实“租金”,还是不可观察的异方差性 (gibbons and katz,1992)。同样地,几乎不可能依据实地数据来判断失业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即很难判断失业员工在低于现行工资的情况下是否真的愿意继续工作。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采用实验室实验研究,控制员工的外部选择,则能对上述问题轻易作出回答(fehr and falk,1999)。以上例子极具说服力地表明,实验室研究较之于实地研究,能对相关影响因素实施更好的控制。
(二)实验研究能够推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的另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形成因果关系推论的可靠性。在实地研究中,许多有意义的变量是内生决定的,多数情况下最多也只能确认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而很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实验研究是确认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最有效手段。
(三) 实验研究的结论易于重复验证
实验研究具有易于复制的特征。传统的经验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缺陷,即所谓的“历史不能重演”。而对理论的证实或证伪都需要大量的检验。smith(1962)指出,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克服了所有观察结论所普遍存在的一次性的缺陷。其他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复制实验设计,进行独立验证,从而证实或者证伪专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实验数据的应用可避免某些理论没有经过一个可重复的严格证明或证伪的过程而被称之为所谓的“传教士的理论”。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反对意见
首先,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常常为学生,实验研究常被批评存在被试选择偏差,批评者认为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其次,主要针对实验中的支付(payoff)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被试在实验中获得的支付较低?①,他们可能不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决策。第三种批评主要针对被试数目太少的问题,实验研究结论往往受到置疑。第四种批评主要来自于实验研究结论能否推而广之,对现实是否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即实验研究的外部有效性问题。尽管这些批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
(一) 被试选择偏差
研究者之所以选择学生作为被试,主要是出于方便性的考虑。学生容易招募,能够迅速理解实验规则,而且他们的机会成本相当低。但是,并没有根本的理由来排斥其他对象,而且非学生被试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其次,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和与实施,有可能发现不同被试样本在行为上的有趣差异。list(2003)对市场经验是否能消除禀赋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cooper et al(1999)利用中国学生和中国中层经理作为实验被试,检验了起源于效率工资激励的棘轮效应理论。同样地fehr and list (2003)以企业ceo作为实验被试,研究他们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程度以及如何对这种激励作出反应。
list(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表现出了禀赋效应,而在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身上却没有发现这种效应。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之所以没有体现出禀赋效应,不是由于选择效应,而是由于市场经验本身。cooper et al (1999)在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经理和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收敛于混同均衡。因此,被试样本之间的行为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实验的初期,他们观察到不同样本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如果实验指导语用一种抽象的、无关经理决策的具体环境的语言来描述,那么学生的行为较之于经理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相反,如果实验指导书中含有大量的与企业计划者和经理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内容,那么,经理的行为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fehr and list(2003)发现学生和ceo之间的确存在行为差异,ceo明显比学生更信任他人,而且也更值得他人信任。虽然如此,两个被试样本仍然作出了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相同选择,尽管该方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例子均表明,被试样本差异可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也显示出了不同的被试样本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根本性的不同。在cooper et al(1999)的研究中,学生和经理们的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是高度相似的。同样,在fehr and list(2003)的研究中,根据理论推断,如果假定所有实验的参与者是完全自利的,信任行为则不会存在,但作为被试的学生和经理们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信任行为。此外,两类被试样本都显示出大量利他的、互惠式公平的行为。因此,虽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被试样本选择偏差,但是不同样本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却是非常相似的。
(二) 被试所获支付较低
被试在实验中所获得的支付水平(stake level)较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一致认为更高的支付水平能显著地降低被试行为的方差(camerer and hogarth,1999)。这就表明当被试在实验中能获得更高的利益时,他们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参与实验。但是camerer and hogarth(1999)在回顾了大量检验支付大小效应的研究后发现,核心的行为趋势极少因为支付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尽管支付(利益)对于实验被试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利益大小的变化往往不会改变核心行为趋势。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例外出现在holt and laury(2002)的研究彩票选择实验中,随着平均支付从70美元增加到230美元,实验被试表现出明显增强的风险厌恶型特征。相反,在公平偏好实验中,支付水平的增加很少或者不会影响公平行为反应的发生。
(三) 被试样本量太少
关于实验被试样本数量较实际数据过少的问题也是能够克服的。首先,增加或补充实验的观测数目是可能的;其次,以国家宏观经济中的代表性问题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已成为可能。近来,harrison ,lau and williams(2002)采用丹麦人口总体的一个典型样本,推导出了贴现率;而bellemare and kr?ger(2003) 则以荷兰为样本,进行了信任博弈的实验。其研究结论显示并不存在被试选择偏差。
(四)外部有效性问题
对实验室实验更为普遍的批评涉及到内、外部有效性问题,内部有效性指从某一实验中获得可靠性的原因和结论的可能性,而外部有效性是指从试验研究的外部环境联系中归纳出可靠结论的可能性。内部有效性涉及到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实验控制、敏感度设计及正确的数据分析问题,相对而言,外部有效性的问题则更为严重。批评者认为把实验室的研究结论推广到实地中去,其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外部有效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当归纳法原理成立时,外部有效性将会是较高的。根据这个原理,只要绝大部分相关的潜在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行为规则在新环境中也会持续不变。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便保持所有条件不变,也难以保证实验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可以被完全复制。虽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批评也不是仅仅针对实验研究。事实上,没有任何实证研究能够确保在同样的条件下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结果。第二,实验研究是否抓住了现实中的主要条件。置疑者认为某些实验因为忽略了现实中的许多关键性特征,从而不具有外部有效性,也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验研究者的回答往往是尽可能模拟出这些被忽略的条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研究和经济学模型一样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它们都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这种抽象也正是一种优点,惟其如此才能够使人们增加对相关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由于对现实性的强调实际上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理论,或者理解理论失灵的原因。因此,实验证据对理论构建非常重要,但是对理解现实却不那么重要。
三、增加实验研究现实性的途径
(一)实地实验
无庸置疑,实验的可控性是其主要优势。然而关于实验室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是否一致的问题,可能将备受争议。可以说实验室实验不是对传统的实证经济分析方法的替代,而是对其的有益补充。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实地实验,让研究者在自然的环境中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falk and ichino(2003)进行了一个典型的实地实验——将实验控制和现实环境的优点结合起来,研究同伴压力对工作行为的影响。实验是在日常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被试被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其产出被分别测量。在处理组中,两个被试在相同的房间中一起工作;而在控制组中,每个被试分别在一个房间内单独工作。从技术上来讲,实验被试所从事的任务彼此完全独立。研究结论之一显示,与被试单独工作情形下的产出相比,随机选择的配对被试工作时的产出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另一个实地实验中,fehr and g?tte(2002)研究了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努力的跨期替代问题。在某一段时期内,他们对公司的一半员工按照更高的计件工资给付薪酬,而对公司的另一半员工按照固定的计件工资支付。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创造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处理组,用以测量计件工资的增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程度。
(二)“真实努力”实验
使实验室实验环境更贴近现实的另一个途径是进行所谓的“真实努力”实验。在一个典型的实验室实验中,工作努力的选择由一个递增的货币函数来表示,被试不是选择真实的努力水平,而是选择一个有经济意义的数字。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锦标赛实验中(bull et al.,1987)和效率工资实验中(fehr and falk,1999)。然而在“真实努力”实验中,努力代表的是完成一种真实的任务。例如,在fahr and irlenbusch(2000)的研究中,实验被试的任务是剥胡桃;van dijk,sonnemans and van winden(2001)要求实验被试利用计算机解决难度较大的双变量优化问题;在gneezy(2003)的研究中,实验被试需在计算机上解决“迷宫”难题。“真实努力”确实能够增强实验的现实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以失去可控性为代价的——因为如果实验者不了解员工的努力成本,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数量预测。
(三)项目评价实验
实验技术在项目评价领域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幸的是,基本上不能够获得来自随机的大规模社会项目实验的数据,尤其是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对实施这样的社会实验往往持着犹豫不决的态度。尽管如此,研究者自己收集数据也是可能的。例如,falk et al(2002)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项目评价方法,它允许在弱假设条件下确认参加培训项目与被邀请参加面试的可能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基本思想是通过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对参与项目的同一个体实施前测和后测,以此对项目进行评价。其程序如下:首先,研究者招募一些失业者参与一个特定的培训项目,然后在这些人完成培训课程之前,向外投递求职申请书。当这些人已经成功完成培训课程并获得证书后,又发出第二次求职申请。两次求职申请内容完全一样,只是第二次多了一个课程证书而已。由此可以检验参加培训项目对获邀参加面试的概率是否有影响。相似的方法已经应用于对女性员工的歧视(weichselbaumer,即出)和失业粘性的(oberholzergee,2000)的研究。
四、展望
过去的20多年,经济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这种增加的趋势将持续下去。事实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daniel kahneman和vernon smith,可能使实验经济学家们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实验研究方法在诸多经济学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很多领域都与劳动经济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理论与实验方法不可偏废,二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经济理论使我们能够在制度或者参数族(如税率)的框架下对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而实验方法能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运行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从而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人类行为的观察,也将促使研究者更严肃地对待个体动机和有限理性问题。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我们对人的本性进行更现实的刻画。实验研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公平、互惠、损失规避、过分自信、非指数贴现等现实经济社会现象,通过研究它们对激励和契约的影响,对组织设计的影响,以及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可以大大增进对企业、家庭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解。
直到最近,经济学尚被普遍看作一种必须依赖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不能依靠在实验室里做受控制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许多评论者发现受利己主义和理性决策所支配的“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这一普遍假设存在局限性。然而,经济学研究已经开始朝着新的方向起飞。大量和日益增多的科学工作致力于对经济学传统的基本假设的经验检验和修改,特别是有关无限理性、纯粹利己主义和完全自治的假设。而且,目前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来自实验室的新的实验数据,而不是从对实际经济的观察中所得到的传统的现场数据。最近的这些研究源于两个区别显著、但正趋于一致的传统:一是认知心理学中有关个人决策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二是以实验的方法对经济理论预言的检验。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已经跻身于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列。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是在这两个领域从事研究的前辈。
一、实验经济学的基础
传统上,经济学被看作一种完全依赖现场数据的非实验性科学。许多人认为,这一点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继续发展的障碍。除非我们可以进行受控制的实验,否则对经济理论的检验将永远是有限的。仅仅根据现场数据,人们很难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失败或何时失败,并正确地指出失败的原因。在理论与受控制的实验观察两者之间的反馈渠道在经济学中基本不存在。
一种新兴的、被称作“实验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的建立从根本上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在受控制的实验室里,实验者以简单、抽象的形式模仿在市场和其他经济交往形式中出现的场景,以研究这些场景中的人类行为。这些实验的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并应用于市场环境,对此尚有争议。但是,微观经济行为的实验结果能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信息。
早年已有前辈学者从事经济学的实验研究。50多年前,张伯伦(chamberlin,1948)试图通过实验来检验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理论。约翰·纳什(john nash)——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他的同事通过设置一个实验对博弈论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早期研究。
然而,毫无疑问,实验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者是弗农·史密斯。史密斯不仅作出了最重要的早期贡献,而且始终是这一领域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培养并联合了大批从事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年轻人,其中成就最为卓越的当属查尔斯·普洛特(charles plot),他在这一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市场机制
弗农·史密斯的意义最重大的工作涉及市场机制。他对竞争性市场所做的创新性实验
(1962)、对不同拍卖形式的检验(1965,1976,1980),以及对“诱导价值法”(induced-value,1976)的设计,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史密斯第一篇实验文章的灵感来自张伯伦(1948)的课堂实验。当时,张伯伦是史密斯在哈佛大学的老师。他让实验参与者扮成一个虚构商品的买者和卖者,进行讨价还价。张伯伦认为实验结果证明标准新古典理论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是错误的。
史密斯意识到,如果接受实验的人被放在一个与现实市场更加相似的场景中,张伯伦的结论将更加引人注目。于是,史密斯设置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双向口头竞价”(double oral auction)中参与者被分成潜在的买者或卖者两个群体。买者和卖者的角色是随机分配的。为每个卖者提供一个单位将要出售的商品和一个保留价格v。卖者不允许以低于v的价格出售商品,而以p>v的价格出售,卖者可以获得p—v的收益。同理,每个买者也被分配了一个保留价w,这是他们允许购买的最高价格。
史密斯(1962)就此总结到:“只要共谋被禁止,所有的出价和交易都绝对公开……竞争性的均衡就很有可能实现。……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每个时期交易量和成交价一般水平的变化。后者与竞争性价格理论的预言合理相符。”
为了检验与理论的一致是否纯属巧合,史密斯和其他的研究人员后来做了一系列相似的实验,实验结果反复证实了史密斯最初的结论。此外,史密斯和普洛特(1978)的合作研究还发现:市场制度确实重要。他们比较了当买者和卖者被允许在一个交易期内不断改变价格和在整个交易期内必须出示同一价格的实验。结果发现,后一方案向理论均衡价格的集中减慢了。与收集现场数据相反,实验方法得出的这个结论不可或缺:在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改变“市场制度”(本例中关于价格调整的规则)的同时,保持“市场环境”(本例中对保留价的分配)不变是可能的。
在几乎所有市场实验中,对一个假说的明确检验都需要控制接受实验的人的偏好。这是一个主要困难,因为买和卖通常会受到参与者个人对收益和损失的特殊评价的影响,而研究人员不能直接观察到这种评价。张伯伦(1948)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是为每个接受实验的人提供一种货币刺激,这就是“诱导价值法”。史密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方法。
为了说明这一方法,可以考察一个在同质商品市场中扮演买者角色的人,假设实验者想让这个人表现出一个特定的需求函数d,然而,实验者不知道这个人的财富效用u(w)。史密斯的方法是:对以价格p购买q个单位商品的人,付给r(q)—pq美元的报酬,其中r是所选取的适当的报酬函数。根据经济学理论,这个人所消费的产品数量q将使q不断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即r’(q)=p。如果对于任何相关价格,(r’)-1(p)=d(p),只要未知的效用函数不断上升且呈凹形,那么他的需求将与我们所希望的需求函数一致。
2.对拍卖理论的检验
自20世纪60年代初,拍卖理论便成为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中最为成功的发展之一。史密斯用实验对其中的许多主张进行了检验,而且,是他最先在实验室把受控制的实验作为“风洞”来检验新的拍卖形式。
随着拍卖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理论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市场运行的理解。传统上人们把拍卖分成4种类型:英国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微观经济学理论还区分了具有个人价值和共同价值的拍卖。在个人价值拍卖中,拍卖者的评价在统计上独立。相反,在共同价值拍卖中,买者的价值具有共同的成分。
经济学理论对个人价值拍卖作出以下3种预言:(1)就谁将获得该物品和卖主的预期收益而言,英国式拍卖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相同。这一结论源自个人理性;(2)荷兰式拍卖和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相同,这一结论源于对纳什均衡行为更加有限的假设;(3)如果所有买者是风险中性,4种拍卖形式相同。
为了检验这些和其他一些理论预言,史密斯做了许多实验。他发现:关于预言(1),正如理论所说,英国式与第二价格密封拍卖确实产生相似的结果;关于(2),与理论相反,荷兰式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没有产生相同的结果;关于(3),假设买者具有相同风险态度的模型应当被抛弃。此外,他还发现英国式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的平均销售价格高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后者的平均销售价格又高于荷兰式拍卖。
在这些结果中,最意外的一点是荷兰式拍卖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不同。对此的两种理论解释是:在荷兰式拍卖中,效用不仅取决于货币结果,而且取决于“等待的焦虑”;出价者低估了与荷兰式拍卖中的“等待”相关联的风险的上升。
3.实验室是“风洞”
为了研究人们为放松管制、私有化、公共物品供给所设计的制度机制的表现,史密斯和普洛特首创了把实验室作为“风洞”(一种用于检验航空器模型的实验装置)加以运用的方法。由于上述机制往往很复杂,实验方法就尤其适用。史密斯研究了为公共物品提供所设计的激励相融机制。在实验中,他检验了由经济学理论家所提出的机制和自己所作的某些变形的有效性。
4.实验方法论
除了关于市场和拍卖的大量研究结论之外,史密斯的工作对经济学方法论也具有重要影响。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实验经济学:诱导价值理论”,为在实验室里设计经济学实验提供了富有实践性的详细指导。近年来,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者研究的范例。
由史密斯开发的实验方法不同于心理学中使用的实验手段。为了抵销决策成本带来的扭曲,这种方法强调为接受实验的人提供足够货币刺激的重要性。他还着重指出将实验设计成重复实验的重要性,从而使接受实验的人熟悉并理解实验环境。
二、行为经济学的基础
大约半个世纪以前,爱德华兹(edwards,1954)引进决策作为心理学家研究的主题,同时,西蒙(simon,1956)也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然而,认知心理学中的研究并没有推而广之,直到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维尔斯基(1996年逝世)发表了他们关于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成果。虽然卡尼曼的研究遵循了认知心理学的传统,但对经济学家也具有指导意义。在讨论卡尼曼的特殊贡献之前,下文将简要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中关于决策概念的某些区别。
1.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决策
经济学家通常假定市场行为主要受物质利益的刺激,经济决策主要受利己主义和理性支配。理性意味着决策者为了在一定的目标和可选择方案下作出最优决策而以一种富有逻辑性和系统化的方式使用现有信息。这些决策是以一种前瞻性的方式作出的,充分考虑了当前决策的未来后果。
在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人通常被看作一个系统,以自觉、合理的方式编码、解释现有信息。但是,其他一些不太能意识到的因素也被认为在以系统化的方式支配人类行为。正是这种更为复杂的观点开始渗透到经济学理论近来的发展当中。
传统上,经济学家给定决策者对可用选择的偏好,并使其保持不变,认为决策者对自然状态和自己行为的效果会形成预期,并根据统计原则处理现有信息。在既有的市场条件下(该条件决定了决策者可选择的方案组合),决策者的行为就被假定为:正确地分配相关随机事件的概率,选择一个使预期效用价值最大化的行动。
相比之下,认知心理学家考虑的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几个因素都会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知觉、信仰或心智模式。诸如感情、态度等内在动机也会影响一项决策。此外,对以前决策及其后果的记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认知函数。在这种复杂观点下,人类行为被认为是局部地适应于一个既定的环境。行为具有适应性,取决于环境和瞬间的感知状态。
卡尼曼等人通过调查和实验收集到的事实,对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至少是对复杂决策情景下的理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例如,现实世界中的决策者不总是依据概率法则评价不确定前景,有时,制定决策会违背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卡尼曼的贡献主要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
2.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直观推断和偏见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发现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是如何系统性偏离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原则的。隐含在他们早期研究中的基本观念是:人们通常往往无法充分分析包含经济和或然判断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人的判断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有时会产生系统性的偏见。
一个基本偏见是:人们似乎会使用“小数定律”,将相同的概率分布用于小样本和大样本的经验平均值,违背了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1971)。例如,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接受实验的人认为,不管是在小医院还是在大医院,某天出生的婴儿中男孩的可能性都有60%以上。总之,人们似乎不会意识到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的方差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大而递减的速度。另一个相关的例子是“赌徒的谬论”:许多人认为在随机机制下第二次抽签与第一次抽签负相关,即使每次抽签在统计上独立。
小数定律与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有关,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发现这一直观推断在人的判断中是一个重要因素。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1973,1974,1982)在几个简洁的实验中举例证明了这种直观推断的功能。他们要求接受实验的人在既定描述的基础上给人归类,比如是推销员,还是议员。如果对某个人(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描述是“关注政治,喜欢参加辩论,渴望在媒体上露面”,大多数接受实验的人会说这个人是一个议员,即便推销员在总人数中占较高比例而使这个人为推销员的可能性更大。此后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1973)为了进一步考察这种思维的直观,为接受实验的人提供了关于总体人群真正比例的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这些信息几乎对人的判断没有任何影响。
另一个或然判断中普遍存在的偏见是可用性(availability),即人们是通过很容易想起的事例来判断概率,结果造成较高权重被分配给突出或容易记住的信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成果是:与陌生的信息相比,熟悉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当中获取,被认为更实际或更相关。仅仅在媒体上重复某一信息而不论它的准确性,会使该信息更容易获取,从而被错误地认为更准确。
这些关于人类判断的事实证明,人们的推理以系统化的方式违背了概率基本原则。因此,卡尼曼的研究对一个传统经济理论基础的经验有效性提出了强烈质疑。
3.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预期理论
现有事实表明,不仅判断,而且决策也系统化地偏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背离了预期效用理论的预言。
对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预期效用理论的偏离首先由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maurice allais)第一个指出,形成了“阿莱悖论”。卡尼曼提供了更广泛的关于预期效用理论偏离的事例。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在一篇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章“预期理论:关于风险状态下决策的分析”中提出了另一个模型架构。预期效用理论是自明之理,而他们的预期理论则是描述性的,是从经验观察中以归纳的方式发展而成,不是从一组逻辑公理中演绎而来。后来,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1986)认为,事实上两种方法都是必需的:预期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预期理论则描述了实际行为。虽然预期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和透明的决策问题的现实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代表,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加丰富的行为模型。
预期效用理论的模型表达是:假定对财富w存在一个实际价值函数u,如果行动a使出现不同wi的概率为pi,行动b使出现不同wi的概率为qi,那么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决策者选择a行动而不选择b行动:
相比之下,预期理论规定了两个函数的存在,即v和π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决策者选择a行动,不选择b行动:
可见,两个理论模型存在三点区别。第一,在预期理论中,决策者感兴趣的不是财富的最终价值,而是财富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δw。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一个决策问题具有两个阶段。为了给眼前的决策确定一个合适的参照点,问题首先被“编辑”,接着选择的后果被“编码”:超过参照点的视为赢利,低于的视为亏损。编辑阶段之后是评价阶段。
第二,就是关于预期理论中的价值函数v(图1)。除了该函数的自变量是财富的变化之外,这个函数还呈s形。凹的部分是收益,凸的部分是损失,显示了对两种方向上的变化的敏感性的逐步降低。而且,它在0的位置上有一个拐弯,少量损失比少量收益上的函数更加陡峭。相反,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在任一点都是平滑、凹陷的。
第三,预期理论中的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函数(图2)是目标概率p和q的变形。这个函数单调上升,在0、1处间断,它系统性地给小概率过多的权重,给大概率过小的权重。
这些区别使预期理论与上文所提到的经济事实相符。既然人们在财富变化的基础上评价风险前景,关于编辑阶段的适当假定将使模型与普遍观察到的、人们根据问题的构筑方式不同而作出不同选择的现象一致。价值函数v在参照点上的拐弯意味着人们的选择与损失厌恶假设相符。对价值函数上变化的边际敏感性逐渐降低的后果是使决策者变成了面向收益的风险厌恶者和面向损失的风险偏好者。而且,决策权重函数高估小概率、低估大概率的事实可以解释“阿莱悖论”。
总之,由卡尼曼等人所做的经验研究揭示了几个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选择的规律,预期理论中蕴涵的思想对解释这些规律大有帮助。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比,预期理论及其扩展在更为准确地描述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现已成为该领域许多应用经验研究的基础。
三、总 结
丹尼尔·卡尼曼运用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的深刻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们制定经济决策的行为。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对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行为的研究最有影响力。卡尼曼还对行为经济学等其他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卡尼曼已经成为近期在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繁荣景象背后的一个主要灵感来源。他的研究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弗农·史密斯是开创以实验作为经济学经验方法论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与卡尼曼不同,他没有以挑战传统经济学理性决策理论而开始,而是检验了关于市场表现的假说。卡尼曼的调查和实验主要关注个人的决策,而史密斯则将实验的重点放在特定市场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他还强调了方法论问题,发展了具有实践性的实验方法,建立了构筑一个良好实验的标准。基于史密斯的成就,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把实验室实验作为一个基本工具。
近来的一股研究热潮利用了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传统的结合,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所有领域意义深远。尽管卡尼曼和史密斯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他们的科学贡献联合起来已经改变了经济科学的方向。最初,经济学界对他们的研究持怀疑态度。在经历了长期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之后,他们的主要思想开始在这个领域渗透。正是他们的成就使今天的许多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的见解和实验方法看作现代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尚未完善的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进行反思,并研究设计构建了具有创新点、具备改良和提高性的新型跨专业实验平台,研究了平台应具备的素质、平台运行的全新模式,探索相关课程内容的设计选择并强调了校企合作在平台构建中的优势。
【关键词】经济学类;综合实验平台;任务驱动模式;框架构建;VBSE
一、国内外跨专业实验平台发展历史
(一)国外的发展历史
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不论发展时间还是实行规模较传统教育仍略显稚嫩。这个“年轻”的教育学概念最早出现在由维斯泰瑞.W和斯洛普P.B所著的《虚拟公司:走向自主、基于能力的学习环境》一书中。1998年,当欧美学者定义了“虚拟公司是一种学习环境”时,“Virtualenvironment(虚拟环境)”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开启了虚拟仿真跨专业经济学科平台构建的先河。进入新世纪,欧美国家对于跨专业虚拟实验平台构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没有放慢,反而加快了脚步,2003年,经过知名学者比特R.M、斯洛普P.B以及杰森.D.对荷兰开放大学的VBL(虚拟商业学习)课程进行总结与归类,得出了“虚拟商业学习是专业工作场所学习的综合化方法”的结论,从此使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正式被列入高校的课程之中,开启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全新时代,开辟了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的新纪元。它将跨专业实验平台的运用由校园直接对接到企业,进一步稳固了跨专业实验平台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实践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时至今日,欧美高等教育系统已然发展出了完备的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课程,包括哈佛大学、荷兰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一系列世界一流名校仍在继续进行着这类或类似的课程平台的设计研究。
(二)国内的跟进探索
相对于国外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国内相关概念无论是提出还是实践探索都出现的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高校都处在虚拟仿真以及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的空白时期,这样的真空期一直持续到2011年,用友新道科技公司首先在国内提出了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相关概念,并陆续与北京、内蒙古、天津、浙江等多地不同层次知名院校展开合作,不仅开创了校企合作的先河,更是将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打造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品牌”。而随着电脑技术以及配套软件的日新月异,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相关企业开始对经济类综合实验平台展开研究与探索,寻求更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以及寻求与各类高校之间的合作。如今,国内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有不同类别的跨专业平台,即便是同一类别也有不同模式可供选择。
(三)日趋成熟的体系
从最早的VE(虚拟环境),到后来的VBL(虚拟商业学习),再到最后的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无论是国外亦或是国内,对于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的探索和发展,已到了全新的高度和水平,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也逐渐形成了日趋成熟和固定的体系,代表性的系统模式便是以书本教学为主、平台教育为辅,相关配套软件直连系统,在同一角色下进行教育的专项综合实验平台,但同时也不难看出的是,随着跨专业理论和VBSE的迅速发展,这一新兴教学方法也遇到了瓶颈,如何推陈出新,打破固有思维,创立更为先进的跨专业平台,实现由一角向多角的转换成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与难题,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仅供参考。
二、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课的研究目的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毕业前的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经济活动相关知识的熟悉、理解和掌握,这不单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校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有效锻练,这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更有效地感悟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并学会智慧投资、科学决策和培养创新思考能力。通过在综合实验中不断地训练和锻造学生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经济学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丰富理论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实验与实训挂钩
在大四实习阶段,经济类学生很多都会选择走出校园进入金融领域行业进行实习。但在实习中,他们往往很难快速进入工作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阶段难以积累到工作经验,而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平台的建立,使得学生在通过以往的实验课程学习后,在进入到实习岗位中时,不至于太过茫然,因为金融市场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在之前的学习课程中都有涉及,所以学生应付起来不至于吃力,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提升与锻炼自己,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态度进入到紧张、复杂的工作中去,同时学生可以对比发现以往实验课程中面临的情况与真实金融市场情况的不同之处,相互借鉴,两相比较,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自身在实验与实训中能得到充足锻炼,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的主体结构
(一)平台开发架构
将学生培养成集多元化、综合型、实践型于一体兼具团队合作能力、社会竞争意识和理论驾驭实践才能的人才是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点,“以点带面”必不可少,而作为这个突破口的一“点”,一定要能够串联课堂知识并关联经济学类专业其他相关理论知识。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数据与资讯瞬息万变,不仅各类市场动荡较大,某些特殊的经济金融事件还具有单向性和单显性,经济金融相关专业投资决策更需要决策者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故本实验平台以经济学类相关金融证券投资为中心,围绕投资这一核心教学目标,将经济学类各个不同子专业的相关知识与金融投资这一核心主题相联接,最终形成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中的决策与投资操作。
(二)平台课程内容构建
本实验平台课程的设计与构建,计划采用以细概全、聚沙成塔的策略,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验平台优先寻找个人投资者这个突破口,不求庞大而求全面,率先将金融投资中个人投资者这个模块建立起来后,再进一步依据相关数据不断扩充和升级。围绕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投资对象的风险与收益测度,再对每个投资人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估计测算,制定投资政策;再进一步选择相适应的投资对象或投资方式。根据各种金融投资分析技术分析的结果,对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投资,再进行金融虚拟仿真交易操作,构建个人的金融资产组合。在对每个学生资产组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其组合绩效,并加以调整。众所周知,国内现存的绝大多数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都存在着数据太过单一化、简单化,又与真实的金融市场不相符的通病。而真正意义上想要实现让在校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的金融市场,必须将数据尽可能真实化、复杂化。该系统和平台上将全部引入金融市场的真实数据和相关动态数据,故综合实验实训的结果必定会与在真实金融市场中实际操作的结果相同,这也将是对现存的绝大多数国内同类实验平台的改革与创新。
(三)配套设施建设
想要构建优秀的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与之相匹配并互相服务的软件与系统是整个框架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成了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学校方面需要与软件开发商合作,进行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专用软件的开发,先行形成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操作系统的建设。通过以任务驱动为课程软件编程的逻辑来达到学实结合的效果,而所谓任务驱动模式,便是通过学习任务的细化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熟悉经济学中的规律与相关知识。在这样的任务驱动模式下,不仅能够极大地方便老师们任务,更能让学生们对这样的一节课更加感兴趣,同样的,在这样一种运行机制下的模拟仿真市场更能够贴近真实商业环境下的投资市场,真正的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学实结合。
(四)平台特色及优势
1.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在绝大多数国内院校中,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仍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像欧美国家那样正式走上高教舞台。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上,平台以个人投资人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思路是创新的,也是可行的。在课程软件的开发思路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更使得整个课程可以将经济学类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并可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在有些知识点上有所侧重,方便经济学类在校学生的研修。2.课程的开放性。在经济学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是每个学生的必选课,因此在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课程的开放性。建设完成后的课程资源将全部上网,所有选修或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综合实验入口也计划采用实名注册后可自由进入的模式,不仅经济类、非经济类在校学生甚至非在校学生都可通过专门的通道学习本课程,充分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3.课程开发上的校企合作性。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采用了校企联合设计与开放的模式,校方课程组主要负责课程内容的设计,合作企业则主要承担综合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课程教学软件的知识产权共享。这一模式仍处于探索中,项目建设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因此,强调与企业的配合与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计划任务。
作者:黄华继 黄欣然 朱锡安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摘要:
课堂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经济学课堂实验主要由实验场所和设施、实验对象、实验控制者、实验道具、实验指南、实验结果分析等要素构成,其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四个阶段构成。为了提高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提高任课教师责任感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堂实验的支持和投入,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激励,也要尽可能优化实验环境,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关键词:
课堂实验;经济学;拍卖实验
众所周知,从学科性质来看,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无法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的学科。但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课堂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与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的软件操作实验不同,课堂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的经济活动,体验作为一名真正的经济行为人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美国教授最先在经济学课程中开展了课堂实验,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高校教师尝试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堂实验方法。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课堂实验方法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实表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尝试把实践教学贯穿在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平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首要途径,课堂并不是理论教学的专属平台,对经济学专业而言,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游戏,其产生和发展与实验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1931年,美国经济学家Thurstone使用心理学研究中通用的实验技术所进行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实验经济学发展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VernonSmith等经济学家的大力推动下,实验经济学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采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们开始将课堂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课堂,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1]。目前来看,课堂实验在欧美国家大学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一、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构成要素
根据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内容和教学要求,经济学课堂实验主要由实验场所和设施、实验对象、实验控制者、实验道具、实验指南、实验结果分析等要素构成[2]。也就是所,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教师为实验的组织管理者,以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教室或计算机实验室为实验场所,以实验道具为媒介,在实验制度和课堂教学纪律约束下的师生间互动教学过程。
1.实验场所和设施
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必须有相应的实验场所和必备的实验设施。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实验都可以在普通教室内进行,利用教室内现有的黑板、桌椅、多媒体设施等就可以进行。还有部分需要软件支持的课堂实验,需要在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2.实验对象
在实验经济学中,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原则上可以是大学生、专业人士、普通人士等任何人。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所以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对象理所当然是所授课程班级的学生。
3.实验控制者
在课堂实验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来负责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秩序维护、实验结果分析等任务。任课教师一般是主要的实验控制者,根据需要,也可以请助教或个别学生协助完成部分实验控制任务。
4.实验道具
与传统实验课程不同的是,经济学课堂实验一般不需要用到特别的仪器设备。除计算机化的课堂实验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实现外,大多数人工控制的实验只需要借助于扑克牌、卡片、硬币等这些常用的道具。
5.实验指南
课堂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完备具体的实验活动实施计划。实验指南就是在课堂实验开始之前向主试和被试介绍实验目的、提供相关信息、明确实验规则的相关说明。
6.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是课堂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利用图表对实验结果进行数量上的描述;其次,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对实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一个案例
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四个阶段构成。这里以2015年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学二年级中开展过的口头双向拍卖实验为例,来说明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
1.实验设计阶段
实验设计是整个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基础[3],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实验目的,编写实验指南。鉴于国内外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的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资源,在此次课堂实验中,我们直接选用了实验经济学中最经典的口头双向拍卖实验,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主要来自于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主编的《实验经济学教程》。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于具体商品市场买卖的参与,来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决策过程,以及供求机制的自发作用如何实现市场均衡。在此次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好了实验指南、实验道具(扑克牌)和用于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的表格。
2.实验实施阶段
在实验实施阶段,作为实验组织者的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实验对象,有效地组织管理实验过程,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保证课堂实验能够顺利进行[4]。在此次课堂试验中,首先将该班级53名同学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为实验参与者,随机选出22名同学,其中工作人员2名,负责发放资料、维护实验秩序和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参与者20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买方和卖方各10人,买方和卖方分别在教室前端实验区的左侧和右侧就座;第二大组为实验观察者,在教室后排就座。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发放并大声宣读实验规则。每名参与交易的同学抽取一张扑克牌,所抽取的扑克牌上的数字(该数字不得泄露给他人)即为其交易底价,并据此计算其最终在市场交易中的总收益。为激励同学们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提前告知大家实验结束后对总收益最高的前三名同学予以与其所得收益对应的物质奖励。在实验正式开始后,买卖双方进入教室前面的空地进行自由交易,大声喊出自己的报价,然后自由商谈,一旦在某一价格上达成交易,两人一起到工作人员处进行审核登记。工作人员登记好相关交易的底价和成交价格后,立即把成交价格写在黑板上,并大声宣读。每轮交易持续5分钟左右,共持续8轮。每轮交易结束后,无论是否成交,买卖双方都要上交其扑克牌,并在下一轮重新抽取。交易双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计算并记录本轮交易的收益情况。实验中给定交易双方的初始信息,即发给买卖双方的底牌分别是数字1到10的10张红色或黑色扑克牌,据此事前就可以画出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规定交易中的最小报价单位为1元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为5至6元,均衡交易数量为5至6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交易价格和数量逐渐收敛,从第6轮实验开始,成交数量稳定在5笔,成交价格也趋近于均衡价格6元,与供求模型的事前预测结果非常吻合。
3.实验分析阶段
实验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汇总整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一方面及时向同学们展示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以及买卖双方的底价等相关信息,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课堂实验中相关数据的特点及变动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用实验结果来检验经济理论,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在所有8轮实验结束以后,我们把相关的交易数据及买卖双方的底价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解释。在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说明数据和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致的,并根据计算出的买卖双方收益总和表明第6轮的总收益为28,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后,根据每个交易者的收益情况,对总收益最高的三名同学给予与其收益相当的物质奖励(此次课堂实验的奖品是三本不同的经管类畅销书)。
4.实验总结阶段
实验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实验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和措施;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三、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从此次课堂实验来看,学生们对于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来学习经济学理论很感兴趣,参与度较高,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理解加深。但从此次课堂实验的实施过程及结果来看,要使经济学课堂实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工作
课堂实验顺利实施的前提是要有详尽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方案。如何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对象选择或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制作实验说明书,编制实验图表,准备实验道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实验开始之前全部完成。这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求任课老师必须具有极高的责任感。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开展课堂实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课堂实验的工作量考核也要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
2.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是课堂实验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5]。学生在参与实验之初往往具有很高的兴趣,但随着实验的重复进行,学生的新鲜感会降低,部分学生会出现简单应付的情况。为了激励学生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必须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常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课堂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另一种是根据实验参与情况及实验收益给予学生一定的现金或物质奖励。具体实施中,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激励效果最佳的某种方式。此次课堂实验中,我们就采取了物质奖励的方式。
3.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具体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实验效果,甚至影响到实验的顺利进行。大体来看,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类问题:一是实验者对交易规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如买方相互之间或卖方相互之间所出现的错误交易;二是实验者存在破坏交易秩序的行为,如买卖双方之间、买者之间或者卖者之间相互串通的行为。对于第一类问题,应该宣布交易无效需重新交易,并重申交易规则;对于第二类问题,应该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扣除一定成绩)。
4.优化实验环境,尽量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教师无论在实验指南的文字说明,还是在课堂实验进行过程中的说明解释,都要尽可能避免明显导向性的提示或暗示。实验人员及实验角色的选择都要客观,尽可能以随机方式确定。另外,课堂实验最好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进行,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先入为主,刻意回避自己的真实选择,从而影响实验的客观真实性。
四、结论
国内外经济学教学的实践及发展趋势表明,课堂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提高任课教师责任感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堂实验的支持和投入,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激励,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要尽可能优化实验环境,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作者:马洪云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作者:储小俊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等综合应用于经济现象,以定量分析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在1998年7月,教育部确定其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八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已成为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该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大量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即使对于初级计量经济学,也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三大数学工具,所以,对于本科阶段的经管类学生来说,其难度较大。在传统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的讲授,而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如何与不同专业需求、专业内容联系起来,如何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应用模型介绍的比较少。学生学了不少理论方法,却不知道怎样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更不知道对模型或计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经济解释。这种培养方法使得计量经济学丧失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具的作用,几乎成为一堆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公式。
笔者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应分两条路走,一是侧重于理论方法的教学;二是侧重于实际应用的教学,而对于经管类本科教学阶段,应以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为主,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证明,但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在这一原则下,实验教学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符合当前高等院校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但在现实中,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软肋,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模式、内容等。
一、实验教学模式的安排
根据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类型的划分,可以把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模式。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某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所以,验证性实验适合于课堂案例教学,即在课堂上讲授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之后,有针对性的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优势在于教学设计简化,学生通过实验能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便于掌握理论。
当然,验证性实验的本质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深化,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的方法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不能结合专业特点,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参与和体验的实验教学形式,是一种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在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专业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实验,独立搜集数据和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模型设定、估计、检验和经济解释。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进而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思想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探索性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施以全新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为其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所以,对于实验教学应该分两步走,首先建立对计量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即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需要实验的教学章节,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接着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例题,然后完成课后习题。通过这样的基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知识、加强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了解,然后进行拓展型的探索性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类实验中实行的是严格的实验方案审核制度,学生要先提交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认为具有可行性后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教学软件的选择
Eviews是EconometricsViews的缩写,直译为计量经济学观察,通常称为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它的本意是对社会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技术进行“观察”。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设计模型、收集资料、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Eviews是完成上述任务比较得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由于Eviews等计量经济学软件包的出现,使计量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成为一门较为实用与严谨的经济学科。另外,Eviews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计量经济学软件里世界性的领导软件,引入了流行的对象概念,通过对象、视图和过程实现对数据的各种操作灵活简便。所以,Eviews作为计量经济学专业性的软件,操作的简便性使其成为本科学习计量经济学首选实验教学软件,而强大的专业性功能为今后的学习、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本科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实验教学中,利用软件来完成烦琐的计算,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计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回归结果的分析上,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计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这是开设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经管类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先从验证性实验开始,最后发展到探索性实验过程,因此,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四、实验教学的考核
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实验成绩直接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不单独开列。实验成绩应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构成。评分标准为:(1)实验准备的充分性;(2)实验过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3)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创新性。
实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对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模型、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一计量方法应用的第一阶段,所以是考核的重要环节。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抽查,主要是在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求得参数的估计值。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验的最终结果具体由实验报告体现。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实验后,根据上机操作结果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
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门学科的方式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力与水平,也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兴趣与把握。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术规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数学语言来表述经济原理,历来是学生难学、教师难讲课程之一;而且《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与把握,也影响到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深入;因此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历来是经济学教师关注并深入探索实践的课题之一。经济学教改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其中把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开展经济学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经济学实验与实验经济学
从科学意义上讲,“实验”是指在确定的条件下,如实验室中,检验某种科学结论或者假设的活动。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重要工具,它是科学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工具。在自然科学发展与研究中,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经验科学,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实验的。实验经济学家对“社会科学不可能实验”的论断持否定的观点,认为经济理论完全具备以实验检验的条件。它具备实验方法的两大优势: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可控制性表现在教师可以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创造与理论假设相符的实验环境,使实验在一定的假设和条件下进行,以使观测到的数据足以用于评估各种理论;可重复性是指任何其它的研究者都能够重复这个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基于此,国外经济学家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将实验方法系统地引入经济学研究,实验经济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普及。实验经济学的作用有四:检验理论、制度设计、发现新的经验规则,同时还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前三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与经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则成为提高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辅助工具。
2开展经济学实验的理论依据
2.1经济学进行实验教学符合认知规律的要求。
从认知角度看,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已形成记忆的东西,学习者才会灵活运用。记忆编码理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记忆加工阶段存在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视觉识记成效为70%,听觉识记成效为60%,视听结合识记成效为86.3%。20世纪9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又提出了“命题编码理论”,主要强调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征的,其记忆成效要比视觉与听觉及二者混合编码要好。经济学实验教学法是让学生亲自参与计算机或实物模拟的常见经济活动,这种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述及计算机或实物模拟中与其他参与者对话的听觉刺激,也有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视觉与编码刺激,与传统的主要通过听觉刺激的方式比较来看,可以提高识记成效。
2.2经济学实验教学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学习者是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知识的;认为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丰富、良好的多重刺激是促使认知结构完善和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在经济学实验教学法中,学生作为实验主体参加实验经济活动,在实际参与模拟的情境中,为适应经济活动的发展,必须认真快速主动思考,得出并验证经济理论。而且这些实验的经济活动一般也是生活中学生能够体验到的,这样,由于实验所创造的情境是学习者所熟悉的,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有密切联系,学生很容易对经济理论产生真实感,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很自然地将教学内容与自己以前的经验、知识进行融通,并熟练掌握与加以运用。
3经济学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从经济学教学的国际趋势看,有两种课堂实验教学体系:一种是以课堂实验为主体,把所有的经济学教学内容变成若干实验,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经济学,这在国外比较常见;另一种是作为辅助,与经济学课堂教学相配合,每学期做5~8个重要实验,使学生深化对经济学的理解,我国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2014年我们建立了唐山学院经济学实验室,在每学期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后,以实验的形式进行经济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枯燥、缺乏实践能力训练的不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济学实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软件系统模拟经济过程,学生以厂方、消费者、银行、政府等主体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经济的运行,最终得到实验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验证理论、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我们经济学实验室应用的是北京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开发的经济学实验系统,该系统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在每学期的经济学理论教学之后进行,为期各一周。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经济学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至少在两个方面弥补了传统经济学教学的不足。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以纯数理的假设与模型推导构建学科体系的经济学,历来是感到枯燥、难懂、头疼的课程,开展经济学实验,模拟现实经济环境,设定一个角色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将干巴巴的“黑板经济学”理论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动的“事实”,在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验结果反馈看,学生在做实验时兴趣盎然,与老师积极配合,使实验得以顺利完成;有学生说,以前对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理论似懂非懂,通过做实验一下子豁然开朗;几乎所有学生对经济学实验这种形式持肯定态度,认为这种方式加深了自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激发了学好经济学的兴趣与动力。虽然个别学生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实验失误,没有取得准确的实验结果,但是学生也能认真分析实验失误的原因,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这也是一种成功。对于老师而言,指导经济学实验更具挑战性。经济学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人,人是有限理性的,当学生非理性出牌时必然造成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的预测值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实验值与理想值有很大出入。因此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实验相比,经济学实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师按照实验科学严格实验监控、防止学生行为异化;一旦学生行为异化导致实验数据与预测值有较大差异时,教师也能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开展经济学实验对教师来讲,是比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更大挑战。总之开展经济学实验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经济学教学,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实现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最终建立独具特色的经济学精品课程。
作者:刘文燕 单位: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
一、经济学类各专业实验性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教学课程比重较小,且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这种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使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书本、轻能力。经济学类的金融与贸易专业都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与实验应该紧密相连。
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而达到系统的功能。专业实验性教学的一些具体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子目标,从而影响着这方面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如经济学类各专业都对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关的实验环节如果仅限于单纯的电脑打字、数据库操作等内容,没有结合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就容易导致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目前,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实验性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究其原因,是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导致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回顾
改革经济学类各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对建设同济品牌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我国金融与贸易领域亟需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其理论和方法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注重定量实证分析的特征,非常适合将该课程的教学作为一个平台,强化课程的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团队着力于改变观念,研究、探索和实施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项改革设想,采用先进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本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定位,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善于将各门经济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三是通过实验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拓展研究能力。学生从大量的实验中摸索规律,有助于将专业基本理论加以整合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验中进一步升华所学的理论。因此,在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配合相应的计量软件应用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内容丰富。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也较难直接接触到很多实例,使得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分析和决策,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欲望。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全国各重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各校均于近年来加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的形式一是配合教学内容,上课时进行相关软件的演示;二是运用相应的计量软件,安排学生直接上机实验。另外,有些高校自己进一步编写仿真实验或编制相关的课程教学软件。根据本校的实验教学条件,采取了根据所用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自己重新编写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大纲和实验教学手册、教学指南以及相应的案例,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和内容,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堂交流和讨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亦纳入对学生的最终课程评价成绩。从近年来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来,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技术学习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能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因为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定量分析能力。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得经济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写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适应社会对研究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2013年刚开始尝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许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比如,实验的指导人员不够,实验的数据不够丰富,不同专业的学生怎样设计不同的案例来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怎样开发编写适用的仿真实验,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实验课程建设中加以完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使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其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选择、设计,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只有教师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应通过加强学习、收集新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能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掌握科研成果的前沿,并把前沿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建立激励机制。把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在制度上真正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配套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应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支持。
3.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在网络时代实施实验教学必然要涉及到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及其应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结合专业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以及环境,保障实验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作者:楼永单位:同济大学
1实验构造
构造实验时选取若干节点和运输线路,要求学生代表特定运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为了使实验环境更具备拟真的气氛,增加代入感,设置五个运输节点,分别被赋予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的名字,简称京、沪、汉、蓉、广,设计三十条海陆空铁运输线路,其中公路8条,铁路10条,空运9条,海运3条,城市之间运输线路的数据参照08年前后的数据设定。实验过程见。实验开始时,参与实验的学生得到实验说明书,了解实验的规则,并被告知最终的金钱奖励与实验中公司的资产成正比。首先随机将30条线路发给十家公司,那么,在知道下一次线路拍卖之前,每家公司都将能且只能运输持有线路上的运单,积累资产。第二轮开始阶段,进行第一次线路重拍。拍卖的规则为二价一次暗拍。被试者每人交给实验控制者三个心仪的线路及标价,标价最高的被试者获得该线路运营权,而成交价格为第二高标价,并且如果下一轮没有进行重拍,那么该价格将继续作为每轮固定支出成本。掌控者公布谁持有哪条线路,但不公布成交价格,然后,如果有轮空的线路,继续拍卖。最后,由实验控制者宣布停止实验,计算参与者的经营状况并进行分析。
2实验结论
从讲授《运输经济学》的班级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参与实验,并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填写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及作出各种选择的理由。实验结果如以下各图所示。观察(、)两个柱状图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个实验参与者在实验的任何阶段所愿意付出的固定成本代价,是在40000~80000之间上下浮动的,而平均每轮每条线路能够产生的净利润收益大约在100000上下浮动。即固定成本相当于当时利润的20%。而在()中,公司愿意承担的固定成本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则逐轮下降,随后趋于0.10,也就是说实验得到的运输公司理想的固定成本的比重约为总资产的10%,并且这个值是趋于统一,相互靠拢的。有些公司如7号起始投资倾向高达0.6,而有些公司如2号则一直在0.2以下。显然市场存在一个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的作用。这与对实际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调查结论相近。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实验中产生了一定的代入感,促使其从市场的经济变化角度观察和判断,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通过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将经济实验引入《运输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积极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主动参加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有如下经验。(1)设计实验不宜过于复杂。实践中发现,过于复杂的实验会损伤学生参与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产生代入感,教学效果较差。(2)实验应遵循“有偿参与,绩效挂钩”的原则。在实验中,将经营效果与实验报酬挂钩,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实验报酬可以通过经济报酬、学分奖励等方式实现。(3)分组参与实验,要求组内充分讨论后进行决策,效果较好。要求学生分组扮演经营决策者角色,在决策前组内充分讨论,往往会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代入感更强。但每组人数不宜过多,实践中发现,以三到四人组成一组较为合适。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Value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深化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经济学教学研究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课堂实验与实验经济学的渊源出发,从课堂实验的设计、步骤、注意问题、应用价值等方面探讨了课堂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门学科的方式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力与水平,也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把握与兴趣。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术规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数学语言来表现经济原理,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之一;加之目前我国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结构建构,导致学生容易生产疲劳感。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会改变这种状况,使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经济学课堂实验与实验经济学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像在自然科学那样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去解释经济现象和揭示经济规律。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这样写道:“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可控制的实验,但不幸的是,经济学家不容易控制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所做的实验。”这种思维惯性以及人的意识的复杂性,使经济学演变为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20世纪中叶,经济学实验才逐渐起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经济学家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将实验方法系统地引入经济学研究。特别是随着2003年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从事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两位学者,实验经济学得到了迅速普及。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测决策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实验经济学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检验理论、发现新的理论、进行制度设计、提高经济学教学的生动性。前三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与经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则成为提高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辅助工具。
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应用价值
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该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模拟显示经济过程和经济主体的行为,通过这种模拟来检验经济学的相关假设与结论,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参与游戏让学生能够对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有比较直观、深刻的体会和了解;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解释现象,总结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心,是一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观的教学方法。
实验案例一:模拟一个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学生参与到某个商品市场的买卖,来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自发作用是如何促使市场上出现合理的价格水平的。首先选择18位同学分成买卖双方,各9人,分别坐在教室前面。另外选出3位同学担任市场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核对和登记交易的进行。每位同学都将获得一张扑克牌,上面的数字代表买卖双方的底价,当然上面的数值不能告诉他人。每位同学将在课堂上自由讨价还价达成交易,使他们利润最大化。
实验案例二:模拟一个完全垄断市场,市场上有一个生产者和众多消费者(均由学生扮演),厂商公开报价、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价格决定买与不买;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收益随时调整价格,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制定一个最利于自己的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
实验结束后教师展示、公开相关的实验数据与结果,(最好是图形),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课堂实验中数据的特点,解释这些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种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应用至少有三方面的价值。
1、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为后续学科学习提供保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科建设的质量。经管类学生大多是文科生,人文知识比较丰富,习惯于感性思维,对定性分析感兴趣;但数学知识相对薄弱,不习惯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定量分析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和拒绝。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以纯数理的假设与模型推导来构建学科体系,对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难免感到枯燥、难懂。这也是众多经济学教师感到的引导学生“入门难”的原因之一。开展经济学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将干巴巴的“黑板经济学”理论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动的“事实”,在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保证了经济学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感觉,提高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经济学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信息流的局面,而是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由于很多课堂实验是在讲授相关原理之前做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课堂实验,并在课堂讨论中自己发现所要学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在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种智力上的冲击与享受是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
3、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与自然科学实验精确的“可控制性”与“可重复性”不同,经济学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人,是有限理性的,当学生非理性出牌时必然造成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的预测值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实验相比,经济学实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师按照实验科学的要求模拟实验环境、确定实验步骤,严格实验监控、防止学生行为异化;一旦学生行为异化导致实验数据与预测值有较大差异时,教师也能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开展经济学实验对教师来讲,是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大的挑战,能够加深教师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实质
的理解并接触到国外经济学科研的前沿,是个科研和教学双赢的策略。
三、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实施步骤
实施课堂实验之前,应该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可以做实验的。目前,实验经济学主要应用于市场实验、个人选择实验和博弈论实验三个领域。第二,实验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课堂实验的主要职能是一种教学工具,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经济学的课堂实验步骤包括以下五点。
1、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进行的实验。实验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每学期做2—3个重要实验。注意:限于课时,课堂实验不能太多,应简单明了,争取控制在1课时以内。
2、设计实验步骤、规定实验条件、准备相关道具与材料。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设计实验步骤、规定实验条件,制定实验说明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经济学课堂实验不存在人力和物质技术方面的限制,材料和道具不很复杂,通常是卡片、信封、图表以及表格,也可以是扑克牌,作为参加实验者的收益与成本。条件成熟的话,也可以在配有多台计算机终端的经济学实验室进行。
3、在课堂上实施实验。首先,教师站在课堂上宣布这节课将进行一个课堂实验,注意一般不告诉学生实验的主题,以保证学生的行为本能;其次,确定参加实验的同学;然后将课堂实验说明发给同学,大声向全班同学朗读,回答同学提问、确保所有同学了解实验细节;最后,进行并密切关注实验。
4、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努力去解释这些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到达结论。借此机会可以向同学传递如何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和步骤,对同学的思维能力是很好的训练。最后,向学生公布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同学的收益,随机抽取一位同学。支付其所获收益的一个百分比以示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整理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作好相关资料的保存工作;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或设计课后作业,帮助消化相关内容;总结实验经验或新的设计和改进,推动教学的发展。
四、经济学课堂实验应注意问题
为了使课堂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三点。
1、有明确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手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决策环境做极大的简化和对实验条件加以控制,才能在课堂上再现一个可操作的环境,进而促使实验结果更好的与我们设定的预期效果一致。因此,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在参考国内外相应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经济学经济学教学实际,制定出明确清晰的实验手册。内容包括实验环境、被试对象的选择与分组、实验流程、数据处理与收益计算等内容。在这里实验环境的确定、实验步骤的设计、原始数据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证。
2、清晰的实验讲解和严格的实验监控。实验开始前,教师可将实验说明书发给学生,告之每个参与者(学生)游戏的规则以及游戏的情景,确保每个参与者能够明白自身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作为主持人,教师应密切关注实验的进行,及时纠正部分学生的违规行为,必要时,聘请其它教师或学生充当实验助手,保证实验沿着正确的路径进行。
3、必要的激励。课堂实验使用激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被测试个体更努力的思考和学习,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选择两种激励方式。一是计算参加实验的同学的收益,随机抽取一位同学,支付其所获收益的一个百分比以示奖励,这是经济激励。二是可以给予其期末考试成绩加分奖励,即分数奖励。经验表明,奖励时分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课堂气氛也空前活跃,毕竟挣老师钱的机会不是很多的。
五、尚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在近一年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进行了五次三个经济学课堂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肯定与支持态度。但也有相当学生反映,由于实验参与人数较少,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实验外,仅作为观察者参与实验,影响其积极性。但如果实行全员实验,既增加实验的控制难度,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学课堂实验中进行新的探索。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Value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该文对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实验的有效性,描述了实验路线,且研究了在供应链管理中完成行为经济学实验的条件。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验证和修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为学生提供企业供应链管理决策的直观感受,让供应链管理更加接近管理实践。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与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降低供应链供需不匹配的成本,提高供应链收益的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某个管理决策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如进行库存、定价、生产或协调决策,以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模型是对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具体的企业运营环境往往被忽略,这些模型预测的最优结果在管理实践中通常并没有出现[1]。要转变这种因离企业管理实践较远,导致的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行为经济学实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行为经济学实验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考察相关经济理论或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过程,对理论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进行验证或者修正的实验方法[2-3]。将行为经济学实验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供应链理论模型离管理实践较远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让被试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复运用,在不断地模拟决策中,体会决策结果带来的利益或亏损,能够很好地加深被试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理解,知道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为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类问题奠定基础。
1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目标及功能
学者和学生都可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参加实验的被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实践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1)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通常都包含有较强的假设,追求数学处理上的方便,用作一般的指导思想比较有效,但是应用于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模型给出的最优化结果可能并不能实现。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后,可以对报童模型、牛鞭效应、供应链合同等供应链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与模型相符[4-5]。2)发展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果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发现,决策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被理论模型忽略的人的行为因素,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如公平、信任、损失规避等加入到研究假设中,建立新的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理论模型[6-7]。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在理论分析模型和经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功能。虽然通过实证研究也可以检验这些模型,但是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来源通常会遇到有效性的问题。比如,问卷调查都是二手数据,即使接近管理实践,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这些数据不能为研究人员进行控制,只能被动地接受[6-7]。但是,在实验中,可以对价格、成本和需求等比较感兴趣的变量水平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
2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
2.1实验的分类设计
为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管理决策活动的区别,可以通过考察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目标函数通常是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决策变量包括订购或生产数量、零售价格或采购价格以及相关的合同参数等,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设计要考察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这些变量的选择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那么,良好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两种方式。1)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只需要一个实验组别就可以进行,主要作用是演示供应链管理中的某种特殊的现象。例如,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需求的波动从供给端向需求端逐级扩大的现象,为了演示这种现象,可以设计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4级供应链实验,让每个被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在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需求等其他给定的情形下,为每一次自己下游客户的需求给出采购数量决策以最小化采购和库存成本,这种被称为“啤酒游戏”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在研究和教学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和采用。2)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至少需要两个实验组别,一个组别为基本组,另一个组别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某些实验条件与基本组有所不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个模型参数处于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以上时,考察两个组别被试选择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的效益是否符合理论模型,也就是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研究性实验还可以通过对两个组别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偏差的原因。例如,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管理模型显示供应链上下游在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和采购等决策会导致供应链的总体利润低于双方一体化决策的情形,即所谓的“双重边际效应”。但是,在文献[6]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相识和不相识的两组被试在双重边际效应上的表现却有显著性的差异,这里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基本组,相识的人组成了对照组,不同的商品成本、价格或需求成了模型参数的不同水平。文献[7]建立了一个以公平因素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型,解释了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成员之间考虑公平交易的倾向可以协调供应链。为了保证模型参数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需要将被试随机地分配给各个组别和角色。例如,如果一个组全部由大学生或女性组成,那么这种具有特别性质的决策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随机地分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实验路线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的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和实验后期3个步骤来进行。在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假设通常来自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为使得实验过程中方便操作,可以对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赋值,通过实验来检验模型的决策变量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则可以作为待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实验指导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向被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现在计算机成为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特别方便于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传输,所以编写适合供应链管理实验的计算机程序也很重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尽量随机性地分配实验角色给被试,其次要让被试熟悉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试做实验以加强熟练程度,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在实验完毕后,则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并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设计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的结果真实有效,必须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避免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3.1实验语境
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向被试描述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实验条件、扮演角色和决策顺序等,这些文字表达的语境框架应该简短而中立,尽量不要出现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等词语,可以用“行动者1”和“行动者2”进行替代;做出“定价”“库存”和“采购”等商业决策,可以用让被试在一个行动集合中进行选择来替代。营造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试出现无意识地决策偏差。例如,在考察公平因素对供应链上下游决策的影响时,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公平类的词语,因为这可能会让实验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的决策行为。另外,不同的研究人员对语义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在实验中使用简短而中立的语言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验证和演示是很适用的。二是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更具一般性,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3.2被试
被试将成为在供应链管理实验中进行反复决策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最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喜欢邀请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与全为企业管理者为参与者的实验相比,这两种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则显得比较重要。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大学生被试非常普遍,因为他们都集中于大学校园中,很容易进行招募,给他们支付的报酬也相对较低。研究显示,大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分别组成的被试,在实验结果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验中做出的决策并不比大学生好或差,因此,为实验方便,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的主要招募对象。
3.3激励
为了激励实验参与者更加认真地对待供应链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酬金奖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发给他们的酬金数量应该基于他们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如实验完成后的平均成本或平均利润等。如果被试在实验中挣到的钱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实验参与者特有的内在特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研究者可以基本上确认实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在进行。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就很难让实验参与者将精力集中到实验中来,实验的数据和因此得到的结论都得不到保证。
4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案例
销售回扣合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协调机制,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证明和修正。它是指零售商售出商品的数量超过给定界限,每超过一单位,上游的供应商就向零售商返还一定的金额。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回扣合同可以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为了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
4.2实验
1)被试的招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大学生作为被试,或者让参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地将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零售商,一人扮演供应商。2)进行实验。让他们先进行批发价合同的实验,然后再进行销售回扣合同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应先进行5轮实验,让学生熟悉决策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在批发价合同中,供应商对批发价格进行决策,零售商对采购数量进行决策,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这时可以计算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销售回扣合同中,零售商决定采购数量,供应商决定返还的单位商品金额,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参与各方的利润也马上得到计算。在两个实验中,商品的市场需求分布、生产成本、零售价格、残值等实验参数都是相同的,与4.1节中的数值保持一致,每个实验都将进行40轮。在实验前,应将撰写好的实验指南发给学生,详细说明销售回扣合同的运作机理,以及上述实验规则。3)激励。根据每个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实验结果,按照他们在每个实验中40轮的平均利润水平与理论最优结果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奖励,发放给每位参与者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4.3验证假设与模型修正
收集得到的实验数据,对4.1节中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可以利用SPSS等软件和统计推断的方法,验证在销售回购合同中,供应链订购数量的均值是否等于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是否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是否为43;还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销售回扣合同下的供应链利润水平是否比批发价合同高。如果假设都得到验证,那么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一致;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则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差距。为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需要对销售回扣合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再次设计合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分析中找到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
5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不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情况,逐渐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结论真实可信,需要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合理的实验路线,在实验语境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尽量地简短而中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合理的酬金激励。
作者:雷东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