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04:15:45
导语:在应用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一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教师素质建设
1.1专兼结合,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选、引等措施组建一支专业素养高、理论水平扎实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积极组织团队教师进修、短训,参与科研项目等力度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学位层次、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双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由于要求高、资金投入较大,可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内外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走出去(选派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高等学府进修,或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提高学术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带起来(重点扶持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其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优化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1.2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技能培养为培养适应
新形势下对畜牧兽医人才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直接参与畜牧行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组织教学时,推行“教、学、练、做”一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项目构建和任务整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通过模块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在获取大量知识同时,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其思维,有效地提高了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2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培养21世纪人才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理念,大会指出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中提供信息和知识、技能及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将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自我就业能力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新形势下满足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而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够很好地增强其创业意识。同时,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指导其进行创业尝试等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为其毕业后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广泛调研区域畜牧兽医企业,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围绕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岗位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适应岗位群变化。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应用”为宗旨设置理论教学体系,形成融合“多岗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职业岗位“工学结合”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突破,需符合“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念,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依照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制定课程目标,增加实验实训课程与“双证”课程比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避免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教学。可根据区域畜牧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模块式”教学,改革专业“学科型”的教学体系,进行课程的综合,减少原学科体系中重复的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3完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既是实现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训课时量必须达教学总课时量的40%以上。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如实现“双导师、师徒制”的教学模式,确定一个校内导师和一个校外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3.1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内实验实训室
学校应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例如,根据学科发展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诸如畜牧兽医基础实训室、动物检验检疫实训室、动物疾病诊疗实训室、药物器械室以及相关动物养殖等实验实训室,除满足本专业课教育教学、实训及科研的同时,还可面向区域社会生产、技术和科研服务。
3.2建立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校内各种动物繁育基地、饲养场、动物医院、饲料及兽药企业等。学校对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完全的使用权和产权,能够根据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自由调整、新建、改扩建或者撤销,所建实训基地,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实训过程中事故风险小、工作程序出错后可以重新纠正等特点。校内导师可以按课程需要随时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仅锻炼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3建立多元化的校外合作模式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最终目的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以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如实训资源利用绩效较低,效益产出率偏低等弊端,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形态教育组织的专业分化等。因此,必须面向社会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如学校可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乃至同类高等院校之间准确分析各方利益诉求后探索适合的合作策略,使各行为主体在“产学合作,互惠互利”的平台下,互为要素、互为动力、互相制约、互相激励,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3.4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制度
根据畜牧兽医行业工作岗位需求特点和职业资格工程要求,在完成“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双证沟通”课程体系。要求学生毕业除了获得毕业证外,还必须获得职业能力所对应的2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创建多环节的实践考核体系,强化实践考核,激发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参加自己所学专业的技能考试,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建设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库
培养人才是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调查,摸清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分析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基础上完成的。近年来,各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构建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必然成为一大重点。笔者以为教学资源库应该是以立足地方,为周边区域经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特色资源库。组织专业团队教师根据培养方案集中精力对经典特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形成专业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等模块,而且教学资源要规范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建成的资源库既要有符合当地区域发展需求,又要能被全国其他同类院校共享的特色。
5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考核评价必须依据知识获得与技能形成规律进行,除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评价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必须分别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或办法,教师评价可由督导、同行、学生对于教师的素养、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学生评价可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或岗位评价等组成。同时,考核体系必须灵活化,不求一致的评价标准,摒弃传统“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模式,强化实践考核,创建多环节(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教学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实践考核体系,并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结合专业与相关职业工种,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行“以证代考”的考核体系。
6结语
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求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题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瞄准技能教育,狠抓育人环节,突出特色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行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关键。
作者:周启武 严杜建 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而实践教学对育人又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面对学生,易于采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弥补所缺,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获得个性化的最优发展。所以,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良好的实践教学最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全人教育,发展个性”这一教育思想,促使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智力能力的学生获得自由的发展,并为学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所以,有效落实实践教学,构建相对完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形式陈旧。尽管近年来各学校纷纷加大了实验室建设资金方面的投入,在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实践教学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2)实践教学体系内容陈旧,与社会及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存在差距;(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师实践能力素养不够高,缺乏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4)实践教学软件配套整体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制陈旧;(5)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管理和质量意识,缺少一套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针对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强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构建顺应本校发展思路,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技能目标的研究,设计与课程体系相一致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对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公共管理的技能,在该专业学生的能力构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也应依据其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目标的构成有针对性地确定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本文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目标为:以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全面建设为出发点,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通过打造全新的“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递进的实习实践平台,构建形式多样、目标多元、时间一贯的“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强化学生组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行政执法、调查研究、公文写作与处理、统计分析等技能的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体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为渗透、补充,不脱节的特点,按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知识及能力培养要求,依托“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递进的实习实践平台,构建“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三模块三层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实验模块:
该模块依托基础实习实践平台和综合实习实践平台,包含课内实验、课外兴趣小组实验、课程设计等,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年级本科学生,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上,除保证实验的必要课时,在内容上也要多样化,可结合该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结构,开设办公自动化、统计学实验、管理学实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基础性实验。同时,结合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等专业类课程和能力类课程的要求,为学生购买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软件,构建校内综合实习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内容,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2)学期实习模块:
该模块主要依托校内综合实习实践平台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包含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阶段,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年级本科学生,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可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单位或校内进行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形式上可以为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研实践、校内集中实训等。通过学期实习,学生可将多门专业知识综合在一起解决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问题,既能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职业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助于未来职业的定位和选择。
(3)综合实训模块:
该模块主要依托创新实习实践平台,包含毕业设计、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敏锐度和洞察力,激发其潜在的研究兴趣,提高自主创新和综合研究的能力。该模块强调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自主性实验,同时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渠道。学生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平台,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科研强项以及自身学习的不足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堂外的活动,如热点沙龙、读书汇报、时事热点辩论赛、公文写作赛、政务活动程序模拟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或学生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时事热点、当前执政行为的同时,充分展现自我、发挥创意平台。三模块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相互协调、融合。课堂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学期实习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的能力,综合实训模块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综合研究的能力,由此又构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
(1)深化教学改革,做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教学化。
进一步强调理论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并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又要密切结合公共管理实践,更要联系当地的实际状况。同时强调理论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鼓励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加大学生务实型能力的培养。
(2)完善实践学分制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是一种“虚拟学分制度”,尚未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即学生需要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上课,自主选择性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意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类院校应逐步实施实践学分制度,试行“弹性学分制”,设立创业学分、实践学分,对于参加第二课堂、读书沙龙、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学分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灵活的学分获取途径。
(3)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加强实践环节考核。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从事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从事理论教学为主,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实践课程的授课,且自身实践能力素养不够高,缺乏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实践学习,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承认相关的技术认证,可定期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深入到一线工作环境中学习先进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最前沿的管理模式,并对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的工作量给予承认和鼓励。同时,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可以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增加实践课的比例,每学期定期开设实习实践周,组织学生通过进社区、参观新农村建设、参观实习基地、学生活动小组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实践考核评分制度。公共管理类专业应遵照执行学校相关的实习实践管理规定,根据实习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际完成情况,完成实习实践总结和成果汇报,并要求行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分别对学生在实习期的表现进行评价。实习期结束后安排实结大会,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形式的实结答辩和经验分享,并提交书面形式的实习报告,教师根据二者完成情况给出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以此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实践活动,保证实习实践教学真正收到实效。
(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开展“校府合作”社会实践。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学期实习多是以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性实习为主,不确定因素多,稳定性差,往往实习内容与实习计划不相符,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经常出现行业指导教师与专业指导教师沟通不及时,导致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很难做到及时指导、解决和纠正,考核难度大。与分散性实习相比,个别有条件的专业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集中实习场所,如,2012年夏季学期,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城市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近40名学生共同对北京市老旧社区代表—西城德胜黄寺西社区和新明社区的民调工作者工作管理及老年需求进行了调研活动,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厉娜 单位:南开大学商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一、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所以说公共管理是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公共管理学科试图通过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找到公共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来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公共管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满堂灌”现象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脱离实际和缺乏科学的情景性、实战性、现场性等,不能胜任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专题讨论法等。
二、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较为简单易行且实用的培训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使用案例教学法。20世纪2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成功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60%的课程都用到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在两年时间里能学习100——140个案例。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案例的展示,组织学生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学习案例,通过分组讨论,总结等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打比方,案例教学不是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不是做游戏、不是讲故事。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实际的例子、案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在这个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材料加深同学们对公共管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例如:(1)讲述什么是“协调”概念的举例(2)讲述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举例(3)讲述什么是政策过程的举例。在这个层次上使用案例教学,不需要召开讨论或互动,不要交流。但是要求老师讲述的案例必须与公共管理的概念、原理相一致;老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素材,而且能够将实践素材与所讲述的概念、原理有机融合。第二个层次是理论运用的层次,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需要模拟场景和区分角色,需要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案例教学的步骤是:案例选择与明确教学目标、预习分发和熟悉案例材料、分组和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因此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需要时间长、耗费时间多、不一定是全员参与,还有大量的观摩者、案例具有模糊性,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产生一定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参与案例讨论者与观摩者——上课人数多于所需案例讨论参与者的关系问题。
三、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教学中,讲授法教学占很大比重,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所以说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出关于案例问题的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解决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创造力。
(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分组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等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对知识的体会。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共管理的模拟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课堂短时间的学习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评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说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传授是不能实现的,而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公共管理实例,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案例中设置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了如何应用公用管理的原理解决案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激励来完成管理的目标,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等。
四、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在应用型二本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占很大的比重,案例教学没有被大面积推广,所以说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适合应用性二本院校教学的高质量的案例素材较少
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教材都是翻译或引进国外的比较有声誉的教材。所以在大多数案例素材都来自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以此事件为基础所形成的案例。由于过别的差异、国情及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大学生很难从国外的案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很难进行角色模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素材,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
(二)典型案例陈旧,缺乏实效性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案例较为陈旧,如在公共政策学中,课本上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部分案例都是十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的案例选编,大都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部分案例比价陈旧,篇幅过长,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到所用案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关度。部分案例情节和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学习者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案例无处下手,逐步对案例及案例教学丧失兴趣,因此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部分教师长期热衷于讲授式教学,不胜任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选择、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又要制作相关的案例视频或动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课堂教学,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较为准确的点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应用型二本院校,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不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提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特征,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经验和惯例,以问题和案例为基本导向,展开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习,构成了其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基本特色。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性二本院校老师首先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不断进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库的建设,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要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写高质量的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要把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起来,成立案例编写组,专门负责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编写工作;最后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符合应用型二本院校实际教学需要的公共管理的案例,组织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整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制作影像资料或视频资料。
(三)加大应用型二本院校师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要想逐步扩大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教学中的比重,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职业和公共生活的需要的职业人。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更可能是一个导演、主持人、编剧、评论家,甚至制片人或者好观众。因此首先应使教师逐步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在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形成方面的要作用。教师应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鼓励应用型二本院校老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进修、参加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外学习,研究案例教学。
(四)配备案例教学设施,实现小班上课,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要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就需要不断的改善教学条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案例呈现或案例展示中,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案例教学,使案例能够清晰的呈现在课堂上,比如可以采用视频或动漫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应该采用小班上课的形式,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应该控制在30人左右,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有自我展示、发言的机会,也有利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作者:李涛 毛粉兰 单位:陇东学院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工程现场顶岗实习,重视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特别是应用型工程师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3+0.5+0.5”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针对建筑类执业资格认证考试要求,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5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习参观、观摩教学相结合,并适当提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视频教学比例。提倡教师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逐步建设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设置3-5门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为学生扩展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将小论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纳入考核体系。探索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撰写环节和课程论文讨论环节,建立课程过程考核环节,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作者:邢妍 邓西录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1职业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挑战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是伴随着学生对学业指导、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诉求下创设的,是做好学生事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辅导员职业化引发的职责分工进一步丰富绩效管理的内涵,也对绩效管理提出新的难题,传统的绩效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辅导员职业化应具备三个方面的内涵要求,即辅导员管理规范化、辅导员职业终身化、辅导员知识专业化。而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中存在职业标准、管理制度不规范、岗位分流严重、辅导员专业背景复杂等现象。
2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困境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受到高校和政府的重视,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还不够准确,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1对辅导员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一致
高校对绩效管理的了解不全面,没有深入理解和挖掘,执行力度不够。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对辅导员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致,以致辅导员的绩效管理水平提高缓慢。根据2006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国内10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在89.5%的高校建立。但仍然有部分高校管理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同学校间辅导员绩效管理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高校内各评价主体之间对辅导员的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一致,辅导员和学生主体对绩效管理的概念模糊,绩效管理知识掌握较为肤浅。
2.2绩效管理过程不完整,重考核、轻管理
绩效管理是包含很多环节的系统,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应用绩效管理,只用其一部分,没有充分发挥其整体作用;在制定辅导员绩效目标时往往缺乏具体明确的政策指导,辅导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不能集中精力对某一个领域深入研究;对辅导员的绩效评价仅仅停留在绩效考核层面,简单地使用同种方法将辅导员与行政管理人员放在一起考核,评价工作成效重数量、轻质量;考核结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应用,对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不能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2.3激励措施与考核结果匹配程度低,激励水平不高
依据公平理论,对辅导员的激励措施应与其付出和绩效成绩相吻合,辅导员才能感到公平,才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考核结果与工作实绩不符的现象,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和同事评价高,但绩效考核成绩却没达到应有的水平。考核完之后,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往往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绩效成绩高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辅导员的表彰奖励水平与其付出水平不对等,以学术型高校的标准要求辅导员,但激励水平却达不到学术型高校的层次,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只会引起辅导员反感。
2.4培训机制不完善,辅导员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辅导员培训说得多、做得少,缺少有力措施。一是对培训缺乏科学规划,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联系不紧密,尤其是没有针对不同的辅导员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辅导员培训方案。二是培训内容仍然以思想教育为主,专题与专题之间内容不连贯。培训形式以传统的专家教师讲授为主,单一的“满堂灌”教学形式不能满足辅导员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培训投入少,规模小,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高校三个层次所提供的培训机构有限。四是时间短,次数少,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基础薄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以致辅导员技能得不到提高。
3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由于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优化辅导员绩效管理,提升辅导员工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3.1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绩效管理的重视,统一认识
提高领导对辅导员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意识,重视制度建设,严格制度执行,发挥制度的导向性作用。对辅导员加强绩效辅导,让其深刻了解绩效、接受绩效,能正确看待学校的常规考核。考核不是仅仅为了考核,而是通过考核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辅导员平时的工作应以考核内容为重要指导,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最终达到满足学校要求和育人的目的。绩效辅导应全面覆盖所有绩效评价主体,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本着对老师负责的态度评价,通过评价活动,学生可以熟悉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遇到问题知道该如何解决。
3.2构建完善的辅导员绩效管理机制,考核与管理并重
绩效管理系统是一个循环系统,缺少任何一环都会严重影响其效果,考核与管理过程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辅导员职业化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扣职业化内涵制订相应的绩效管理系统,从目标制定到绩效应用,所有的环节都依据辅导员职责分工执行。辅导员能按照自己的爱好、特长、所学专业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集中精力在自己的领域内将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再从实践中提炼研究。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辅导员职责分工体系,需要在实践中细化考核指标,对不同职业方向的辅导员分别考核,共性部分采用同一标准考核。各个学校发展的目标、重点、优势存在差异,制定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必须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能指导实践。
3.3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有效结合
激励措施以辅导员工作业绩为依据,与辅导员主导需求相适应,及时有效地应用考核结果。一是与薪酬激励有效结合,薪酬设计应体现公平原则,与辅导员真实表现相挂钩。二是与荣誉激励有效结合,高校应使辅导员的荣誉表彰与绩效成绩高度匹配,表彰结果在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三是与职务晋升有效结合,高校应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拿出单独的序列和指标面向辅导员职称评定,注重工作实绩,减少科研在职称晋升中的比重,使辅导员能在本职工作范围内有畅通的晋升渠道,某方面工作突出的辅导员有机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3.4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
政府、社会、高校应从不同层次增加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建立层次培训模式。同类院校之间联合建立辅导员培训基地,使辅导员培训常规化成为现实。首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应依据辅导员分工实行分类培训,为每一职业类别的辅导员制定一套合适的技能培训体系。培训的内容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学涯规划、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等。其次,加强专业培训,拓宽专业学历提升渠道,提高辅导员理论研究水平。学校应确保辅导员参加学历教育的机会,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专门针对辅导员的博士专业。辅导员针对自己的分工,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学习团队,如职业规划师培训等,并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针对某一课题,牵头成立研究小组,将相关的辅导员组织起来,指导辅导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4结语
辅导员绩效管理困境源于政府和高校的认识不足、绩效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解决好辅导员绩效管理的问题,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必须加强政府和高校的重视,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使职业化政策得到落实。
作者:颜彩媛 周兴海 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淮阴工学院学生处
一、采取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大学物理课堂中教师一般采取讲授式教学,经常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听着枯燥乏味,没有主动思考,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为何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上讲台呢!我院多年来在物理课堂上一直开设讨论课,讨论课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由教师提出特定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资料,做好PPT,然后在预定的时间各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发表见解,在课堂上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这种方法体现了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实践表明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深受学生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针对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问题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基础和趣味性;另外要针对学生的物理基础,问题难度要合适,不能过于简单失去讨论价值,或者太复杂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把生活引入课堂,增加感性认识
民办高校学生一般理科知识较为薄弱,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纯知识灌输模式,过于重视严密的理论推导,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难学、甚至厌学的抵制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严密的逻辑推导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不得不舍弃一些教学内容而没办法将一幅完整的物理图像呈现给学生。物理学的根源的是现象,而现象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习惯和方式,避免一些枯燥的数学推导过程,多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对物理产生认同感。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小视频进行现象展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淡化数学推导过程,重视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能使物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还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幅比较完整的物理图像和知识框架。
三、分阶段考核评价,重进步而非结果
目前,各个高校对学生物理成绩的考核,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我院期末成绩占比重为70%,以试卷形式呈现。这种考卷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导致一部分同学抱着60分万岁的心理,平时根本不学习,到考试之前抱一抱佛脚,也照样能够通过考试,这有悖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阶段考核的方式,增加考核次数,丰富考核内容。总而言之,考核方式要注意阶段性和多样性。我院近两年也在进行考核制度的改革和探索,选取部分专业进行阶段性考核试点,实践证明分阶段考核的专业对学习的投入度更大,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当前,高校的学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且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忽视个性发展和差异性。因此,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发展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评价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善自己、完善自己,然后求得发展。一方面教师应该采取发展性评价,能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较其他本科院校相对薄弱,教师应该包容、承认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不过分关注学生某一次课堂上的表现或者某次考核的成绩,而应该纵向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和自我学习意识。
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现在教学与科研已成为大学的两大职能,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相结合,把物理科研的内容、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了解物理的前沿发展,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物理科研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魅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如,笔者在讲到光的干涉这一章中的减反膜时,会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减反膜”这一科研课题,指出将减反膜镀在太阳能热水器光接收板上,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增大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接着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这个减反膜的厚度理论上要达到多少,而在实验上又应该如何控制?实践证明这些问题跟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
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人类不断深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是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实验事实是检验物理模型和确立物理规律的终审裁判。物理理论则是对实验观测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去解释新的实验结果和预测新的实验现象。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1.将演示实验带入理论课堂:由于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学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与多样性,对“大学物理”教学尤其显得重要。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演示实验,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达国家在物理教学上演示实验的普及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德国大学的物理讲授无演示不成课,每次课都会安排2~3个演示实验,物理概念的引入都有实验的配合,整个大学物理课程演示实验的配置次数达到120~150之多。我院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尝试,建立了演示实验室,一些小仪器如:弦驻波、陀螺回转仪、音叉等都带入了理论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2.组织实验竞赛,理论教学为实验服务: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形式呆板,步骤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的形成。
目前,一些高校提出了一些新的实验模式,例如:探索型实验、研究型实验、设计性实验等。我院也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竞赛,由物理教研室提出实验的主题和基本要求,每三个学生一组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大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接着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实验总结,包括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分析、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的改进分析等。在此过程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非凭空捏造,一定是以物理理论知识为基础提出的,实验过程中,理论教学时刻为实验提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时刻要注意理论和实验的紧密结合,切忌纯理论或者纯实验式的教学。
六、加强物理模型的教学
在物理学中,大到物理理论的建立,小到求解一个物理习题,都有一个建模的过程。物理模型方法是物理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定律、原理和公式记得较熟,但是却不会将这些定律公式运用到实际的物理问题上。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会简化物理问题,不会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和建模。物理学中的概念、原理、定律等都是借助于一定的物理模型抽象和推导出来的。因此,加强物理模型教学,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例如牛奶皇冠问题,面对看似复杂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抽取出最基本的自由落体碰撞模型进行估算。同时供选择的近似条件。这一开放性的物理模型的解决方案并不唯一,可以把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课后完成,是学生在该过程中学会把复杂现象的模型简单化、简单模型的条件复杂化,从而学会思考,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七、小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所教授的对象特点和需求,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物理的课程特点和知识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导入、问题导入、小组讨论、课堂实验等多种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陶薇 谢柏林 万士保 单位:文华学院
1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和存在问题
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有以下特点:①企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学术性人才。对学术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外语、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需求量十分有限。②不同行业对人才专业需求也不同。从企业需求专业人才看,生产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机械、计算机等专业;服务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信息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③企业在人才选用中,主要注重文化程度、敬业精神、工作经验,其中要求具有敬业精神的呼声最高。对敬业精神的高度重视,表明企业强烈地意识到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其工作表现的制约关系。④企业普遍关注人才的综合技能。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学术能力较强但动手能力不够,与企业需求脱节,矛盾表现为:一方面是企业难以获得充分满足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缺乏;另一方面是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对企业需求及各类应用性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研究不够,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有差距。企业往往需投入很大的人力成本对毕业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再培养,才能使之成为合格的员工。
2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服务地方经济是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事实证明,越是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就越高。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超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除了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之外,当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水平功不可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二者相辅相成。
3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学科建设发展的途径分析
3.1学科专业建设要走地方化发展之路
由于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依存关系,高校学科建设必须走地方化发展之路,坚持地方性、地方化、地方型,以地方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技术能力为本,注重德育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创新性人才。(1)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学科专业。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在本质上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状况决定的,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的根本要求。(2)高校的定位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办学理念和服务对象的准确定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前提。(3)地方高校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如果不考虑地域特点,往往容易造成人才供需失衡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3.2学科建设要走与专业教育一体化之路
学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角度不同、看法不同。从高校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是人类在认识研究活动中,针对特定对象,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人为划分和界定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专业,国际教育标准称之为课程计划,美国高校称之为主修,我国《教育大辞典》称之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学者比较倾向于将专业解释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与专业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学科和专业都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都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依据,都具有人才培养方向的导向。并且,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知识的运用,一个学科可以包含多个专业,一个专业也可能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型院校要重点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要走一体化之路。我国历来重视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在人们认知上,职业教育相比学历教育层次不高,高校职业办学的热衷度较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应用性人才需求缺口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高校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意义,认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应该走一体化之路。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上,应根据市场需求、地方需要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突破创新,逐步吸纳、融合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调整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设置;选择合适的学科专业布局,以需求导向为牵引,更新专业设置,完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走学科建设和专业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3.3学科建设要走合作化之路
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要走校企合作发展之路。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平均就业率只有70%多一点。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的契合度,是高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在,高校都在学科建设上调整方向,把工程领域专家请进来,让优秀教师走出去,走校企发展之路。其中的一些探索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如金陵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型中,学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该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校企合作常规有紧密结合型和松散结合型两种合作办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企业均参与学院专业、学科专业论证与设置并提供部分实践课的师资或实习实践岗位。同时,应用性人才培养还要走校际合作、国际合作联合办学之路。一所高等学校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除了提升学校知名度,还能通过学科、专业的优势互补,优化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拓宽学生就业领域。
3.4学科建设要走师资多样化之路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师资力量要走多元化和多样化路线。师资队伍应包括校内教师团队、企业教师、实习实践导师等。由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技能的特点,因此对师资队伍提出多元化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有较强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能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去关注企业的各种技术需求,进行应用研究,将企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的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学科建设的各种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也可以加入到师资队伍中,对校内师资形成有益的补充。为适应国际合作办学的要求,各高校还应提高对教师对外交流能力的要求和训练力度。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还在逐步探索中,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但学科建设中师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求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3.5学科建设要走精品化之路
应用性人才培养院校的学科建设要走精品化道路,学科建设的内容应有别于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学科建设,针对自身发展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按需将学科、专业创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培养有别于学术性人才、具有独特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应用性人才,帮助企业降低新员工再培训的成本。高校只有建立起和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方向,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学科领域范畴,使得毕业生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高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完善真正落到实处。
4学科建设要走未来之路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定位、所服务的地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定位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范围,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这需要长期的实践来检验。为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应用型院校不妨定位低一点,根据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和地点与地方密切衔接,及时预测当地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做到人、才一致,培育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
5结语
当前,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的初期阶段,如何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在应用型院校的建设发展中,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当前形势,根据地方需要,在学科建设和培养方式上与企业密切协同,向优秀高校学习,开展校际、国际合作,多方吸纳优秀师资,建立优秀学科团队,把应用性人才培养和传统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渊博、实践能力过硬的多方位应用人才,把应用型学科建设成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走一条学科建设的新路。
作者:张海涛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实践的制约
1.教学管理制度强调规范性,注重约束监督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针对教学的诸多管理活动基本按照统一规格、统一行动、统一要求的模式开展。如每个系甚至每个二级学院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模版、教学大纲模版、课程导言模版、试卷(答题卷、题型、分值、答案)模版等等;再如统一备课、统一平时作业次数内容、统一阅卷、统一成绩分布等。各类工作包括期末汇总材料、学生论文指导程序、答辩提交材料都是以清单的方式要求师生遵照执行,符合清单内容和数量便是完成。这样统一管理的效果虽可媲美工业化模具生产的产品,但形式上的统一规格、便于管理,实质上已经扼杀了应用型教学需要的柔性评估、素质培育、人文关怀、业务技能等等至关重要的教育智慧,更扼杀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单纯从制度本身出发进行的管理违背管理原理,也背离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方针。
2.教学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务观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应处于服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它应该保证应用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为一线教师和本科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或转达师生要求和意见。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部门的纽带,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具有主辅层次的关系。但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却执行着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稳定性、执行力,忽略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但脱离了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轻教学实践的工作风格。这使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践虽扛着威武的改革大旗,却不知所措地惟命是从,而忘记了真正的方向,谈不上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和自主性。
3.没有真正把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
目前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大多侧重事务性的工作环节,如开学的教学工作是否如期顺利、各项教学资料教师是否按时完成上交、期中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点名册、课件等)是否齐全、期末考场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类归档工作是否符合规格等。工作的标杆便是整体局面的平稳有序,不出乱子,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却忽视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再加上多数应用型本科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所以教师的工作量加到极致,重点关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否满负荷或超负荷,而对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重视不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机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办学定位和目标,这样的教学管理只限于让一个教育机构规律运转,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距甚远,没有实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二、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实践工作的统一是指二者的目标和初衷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当二者的工作目标一致时,才没有谁服从谁的矛盾,只有服从共同的目标。一个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将极大地减少内耗,使各项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背离了教学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将失去对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支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应用型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如果教学管理制度自成体系、独自运作、主次颠倒,那么应社会需要开展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痒,不达目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能为之提供辅助支持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执行灵活有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没有一个与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诸多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课题开发、实践研讨都将是功亏一篑的。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三、建立服务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决定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教育特色,建立一个服务型、务实型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乎教育质量和教育规律。以下建议基于本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从环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教学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环境
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打造互动的保障环境,确保应用型本科的创新性、应用性教学没有硬指标的制度约束,同样也确保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有柔韧度和科学性。目前标准化、僵化、局部单项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是统一的、规范的、严格的,教学制度要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形成的资料和数据符合评估要求;企业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没有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他们可以在人才拥挤的市场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们不能认为改变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现状只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政府和企业的推动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留更多的自主空间给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管理创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开放的大学氛围,才能谈得上实现教育的初衷,回归教育的自然规律。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同样需要政府的促进,只有大环境宽松后,实践层面的改革才富有实效。因此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轻车简从,直达目标。
2.建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上述这些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更适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评估等等,只有教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建立民主参与的动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增强学生应用技能为原则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再设计,有利于开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学改革朝着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努力,也会更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教师学生为本,实行灵活、自由、宽松、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大学精神,才能让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工作符合其自身特点并造福社会。
3.建立适合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教学监控模式
教学监控包括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管理。专业课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适于采用规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从企业认同和学生认同感入手,企业认同、学生接受的教学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场接受的教学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学校各项制度,又有多少社会意义?建立适合专业课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的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对于教学效果的监控管理应该建立弹性灵活实效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和企业说话;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由管理部门限定,约束对学生的评估考核方式就是对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限制。何种方式能评估学生的应用技能并适合专业课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放权给专业课教师,知人善任,给教师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对教师期中、期末的考试题型规范否、题库建设完成否、平时教学资料齐全否进行监控。
4.形成针对应用型教学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文化
教育需要文化氛围,工厂式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特性。应用型本科传授给学生的业务技能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靠硬性、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能达到效果的,相反这样的管理模式将会像桎梏一样约束着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会大大偏离应用型的教学定位。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才能造就积极活泼的课堂,才能引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素养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用行政式的管理手段进行苛责,除了让教育工作围绕管理工作开展外,会让人忘记教育本身的初衷。所以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放手开展各项教育改革实践,有利于教学工作符合应用型的特色,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规范化、程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追求的服从、统一、大好局面会在这种良好的管理文化中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呈现。
四、总结
应用型教育模式的重心是教学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标尺。背离了应用型教育方向的管理制度只能是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而已,科学合理、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相统一的管理制度,需要管理者求真、务实、思辩。应用型本科的基层教师渴盼应用型的教学工作是有创造性的、有社会效益的、有成就感的,同时更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支持;渴盼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能与教学工作的需要相统一,使应用型本科教育呈现社会、企业、高校多赢的局面。
作者:万长云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实践的制约
1.教学管理制度强调规范性,注重约束监督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针对教学的诸多管理活动基本按照统一规格、统一行动、统一要求的模式开展。如每个系甚至每个二级学院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模版、教学大纲模版、课程导言模版、试卷(答题卷、题型、分值、答案)模版等等;再如统一备课、统一平时作业次数内容、统一阅卷、统一成绩分布等。各类工作包括期末汇总材料、学生论文指导程序、答辩提交材料都是以清单的方式要求师生遵照执行,符合清单内容和数量便是完成。这样统一管理的效果虽可媲美工业化模具生产的产品,但形式上的统一规格、便于管理,实质上已经扼杀了应用型教学需要的柔性评估、素质培育、人文关怀、业务技能等等至关重要的教育智慧,更扼杀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单纯从制度本身出发进行的管理违背管理原理,也背离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方针。
2.教学管理制度采用至上而下的模式,缺少服务观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是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应处于服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它应该保证应用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为一线教师和本科生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或转达师生要求和意见。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部门的纽带,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具有主辅层次的关系。但目前的教学管理制度却执行着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稳定性、执行力,忽略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及感受。表面上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但脱离了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形成了重管理形式轻教学实践的工作风格。这使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践虽扛着威武的改革大旗,却不知所措地惟命是从,而忘记了真正的方向,谈不上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和自主性。
3.没有真正把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
目前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大多侧重事务性的工作环节,如开学的教学工作是否如期顺利、各项教学资料教师是否按时完成上交、期中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教案、点名册、课件等)是否齐全、期末考场是否秩序井然、考后各类归档工作是否符合规格等。工作的标杆便是整体局面的平稳有序,不出乱子,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却忽视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再加上多数应用型本科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不得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所以教师的工作量加到极致,重点关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否满负荷或超负荷,而对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重视不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机械化、程序化操作,忽略了办学定位和目标,这样的教学管理只限于让一个教育机构规律运转,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相距甚远,没有实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二、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实践工作的统一是指二者的目标和初衷一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当二者的工作目标一致时,才没有谁服从谁的矛盾,只有服从共同的目标。一个协调运作的管理机制将极大地减少内耗,使各项教育工作更富效率。管理制度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背离了教学工作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将失去对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支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应用型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如果教学管理制度自成体系、独自运作、主次颠倒,那么应社会需要开展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便是隔靴搔痒,不达目的;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能为之提供辅助支持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执行灵活有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没有一个与应用型本科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诸多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课题开发、实践研讨都将是功亏一篑的。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三、建立服务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决定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教育特色,建立一个服务型、务实型的管理制度体系,关乎教育质量和教育规律。以下建议基于本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从环境、制度、方式等方面提出几点教学制度改革的愿望。
1.建立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环境
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打造互动的保障环境,确保应用型本科的创新性、应用性教学没有硬指标的制度约束,同样也确保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有柔韧度和科学性。目前标准化、僵化、局部单项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其形成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如政府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是统一的、规范的、严格的,教学制度要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形成的资料和数据符合评估要求;企业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没有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他们可以在人才拥挤的市场上方便地找到所需人才。但我们不能认为改变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现状只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政府和企业的推动力也是根本性的要素。政府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留更多的自主空间给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管理创新,才能形成自由民主开放的大学氛围,才能谈得上实现教育的初衷,回归教育的自然规律。企业与高校的互动同样需要政府的促进,只有大环境宽松后,实践层面的改革才富有实效。因此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才能促使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制度改革放下包袱,轻车简从,直达目标。
2.建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制度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上述这些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更适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评估等等,只有教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建立民主参与的动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增强学生应用技能为原则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再设计,有利于开创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局面,有利于教学改革朝着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向努力,也会更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教师学生为本,实行灵活、自由、宽松、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大学精神,才能让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工作符合其自身特点并造福社会。
3.建立适合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教学监控模式
教学监控包括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管理。专业课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不适于采用规格化、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从企业认同和学生认同感入手,企业认同、学生接受的教学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不被市场接受的教学效果,即使完美符合学校各项制度,又有多少社会意义?建立适合专业课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工作的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对于教学效果的监控管理应该建立弹性灵活实效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和企业说话;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由管理部门限定,约束对学生的评估考核方式就是对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限制。何种方式能评估学生的应用技能并适合专业课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放权给专业课教师,知人善任,给教师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对教师期中、期末的考试题型规范否、题库建设完成否、平时教学资料齐全否进行监控。
4.形成针对应用型教学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文化
教育需要文化氛围,工厂式的管理不符合教育特性。应用型本科传授给学生的业务技能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靠硬性、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能达到效果的,相反这样的管理模式将会像桎梏一样约束着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会大大偏离应用型的教学定位。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才能造就积极活泼的课堂,才能引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智慧、素养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用行政式的管理手段进行苛责,除了让教育工作围绕管理工作开展外,会让人忘记教育本身的初衷。所以柔性、艺术性、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放手开展各项教育改革实践,有利于教学工作符合应用型的特色,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规范化、程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追求的服从、统一、大好局面会在这种良好的管理文化中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呈现。
四、总结
应用型教育模式的重心是教学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标尺。背离了应用型教育方向的管理制度只能是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而已,科学合理、与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相统一的管理制度,需要管理者求真、务实、思辩。应用型本科的基层教师渴盼应用型的教学工作是有创造性的、有社会效益的、有成就感的,同时更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支持;渴盼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管理制度能与教学工作的需要相统一,使应用型本科教育呈现社会、企业、高校多赢的局面。
作者:万长云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一、教学创新
(一)现状分析
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师、书本、课堂”为主体,即以教师讲授为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识进行授课,然后安排一定学时的实验,期末进行理论考试这种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尽管教师在课堂采用了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但是讲授的一些电气传动原理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对实际的电气设备感到十分陌生,并不能很好地跟课本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且目前这种按照课本编排顺序平铺直叙讲述的方式,使得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弱,各科教师之间交流较少,各自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有时甚至出现专业课程与相关基础课程同时进行甚至超前的情况。这就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分离,无法从整体上掌握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无法具备完备的实践、研究、创新能力。
(二)教学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改革传统的“以主讲教师为中心”、“以课本内容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课堂讲授内容不一定对教材面面俱到,应有选择性、针对性的讲解,讲思路与方法,讲学科前沿发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传达创新意识。建议多用讨论式教学,不是要学生简单认同,而是鼓励学生思考、分析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发现和创造的目的。注重习题课,巩固知识的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上,有科研项目或者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可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法”。由项目负责人选择项目,教师集体备课,根据项目确定讲授的内容和训练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和参谋的左右,强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理论科学与实际的距离,体验实际科学研究过程的复杂与困难,克服长期被动学习而产生的知识吸收性疲劳,有利于开发创新能力。还要特别注意课堂延伸训练,比如课后作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需要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完成。
二、课程创新
(一)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承载着将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中创造积累的科学认识逐步转化为学生认识的责任。科技发展后必然要对课程体系提出丰富其内容、深化其层次乃至取代业已陈旧的知识体系的要求。该院电气工程专业自建立以来,致力于培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高电压工程等方面的工程管理、设计研发、设备运行维护的高级技术人才,其主干课程“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与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高电压工程”等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学习及生产实际中固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该课程体系的刚性和单一性、课程结构的衔接不力、教材内容的不及时更新和大量重复,致使学生自主接收新知识的空间受限,从而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这样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第一线的需求。
(二)课程改革
1.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和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这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重庆理工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过于强调基础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想法,坚持基础教学要为专业教学服务,为相通相近学科搭建基础课程平台,按学科专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置基础模块。以课程群的方式将全部核心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减少学时冗余,同时有利于教师以相互有机联系的方式传授知识。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适度加大实践课程模块学时比例,提高学生从业过程的社会适应性。着力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循序递进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电气工程专业而言,构建以工程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为依托,以综合实践为助推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电气工程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新大纲和培养计划将科学划分专业知识体系、通识体系和相关知识的比例问题;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的结合问题;加强师资建设,优化知识结构;创建高规格的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场所,建立新颖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根据教学计划把企业专家请进教室,丰富行业知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完善教学环节和改革考核制度。
2.提升教材质量。
教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知识载体,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不断实践革新,才能不断提高质量。教材建设方面形成一个专门的教材研究小组,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专业学位论文,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跟踪国内外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结合本专业学科建设成果,将突出的科研项目编入教材,将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材。这样,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做铺垫;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本专业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科专业水平。
三、师资创新
(一)现状分析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实践教学师资。由于电气工程专业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使得学生的就读愿望非常强烈,这就出现了学生特别多,师资很有限的情况。我系每位老师平均每年要承担5~6门课程,同时还需要承担这些理论课对应开设的实验课,因此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暇顾及自身专业方面的素质提升。对于一些缺少工程经历的教师,若将他们定期轮流地送往企业培训,目前还缺乏经费的持续支持和制度的长期保障。这种现状使得现有教学队伍整体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从教师方面就开始与应用脱节,更谈不上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由于专业实践方面的需求,我院尽管也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制约,比例相对较小,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求。对于新引进教师政策方面,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等条件,这无形中弱化了对工程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
(二)师资改革
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应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政策上鼓励那些直接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分期分批到专业相关的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增加实践经历,尽快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从而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企业、行业新技术,了解学生就业的新需求。从政策上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共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项目,激励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要合理利用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他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和实践能力,更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对本行业企业的技术前沿追踪得非常紧密;他们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可替代,同时又可担任青年教师工程技术指导顾问;他们是联系企业和高校的桥梁,对促进校企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强调把“行业企业专业实践经历”作为应用型大学教师入职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还应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创新教育对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的要求。在新近教师培训中,要指导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教师不断接触新事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实践创新
(一)现状分析
为保证应用型人才特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而很多高校在实训基地层面没有太多的财力支持。很多企业受生产压力、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既想让新招的应届生具有工程经验,又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因此学生没有真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工程实践训练,没有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工程意义和价值。近年来,随着强调基础课程的加强,强调通才教育而忽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不容忽视。在系列课程实验的设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都是以成熟的验证型实验为主,成为了理论教学概念的可视化手段,甚至沦为理论教学的附庸,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学生参与思考的部分较少。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大都采用专用实验台进行操作,这将导致学生在面临真正的工程实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无法适应,原因在于他们仅仅是进行机械的操作而缺乏真正的思考。
(二)实践改革
1.将仿真技术引入理论教学进行验证性教学。
在课程的初级阶段,通过理论性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性实验,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规律并从中发现问题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目前,有关电气方面的仿真软件有MATLAB、SABER等,它们各有所长,针对不同层次的仿真。采用仿真教学可以避免因错接电路或电路中可靠性问题引起的失败,提高了学生的仿真技能。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进行理论、结构方面的创新验证,同时也节约了实验平台建设所需要的费用。
2.从教材入手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进行实验教学。
打破以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设备,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实验讲义。以实验项目的形式进行课时分配,每个实验项目根据难度分为不同层次,依次为验证性实验、仿真实验,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又可以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两部分,在设计性实验中只给出设计参数要求或功能要求,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机会;选做实验主要针对那些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通过实验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施展平台。以项目的形式开发实验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工程设计思路,对所学知识体系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材质量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型师资,即对教师从教学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方面进行提升是创新教育的核心;通过将仿真技术引入理论教学、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进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陈艳 郑永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一、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之路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方向的探索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等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府,而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在的高职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很多企业争抢优秀高职生,高职生的工资也水涨船高,让很多本科生都自叹不如。我们学校的形象设计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之路,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抓住专业特色
我们的形象设计专业特色就是抓住重点;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因材施教;增加名师讲座和实践环节;面向就业。我们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绘画水平和造型能力。入学后,我们重点抓入门教育,让学生进校后就开始认识职业,懂得专业,进而规划人生。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的授课内容涉及面广,化妆、美容、美发、形象设计等课程都会接触到。同时我们还紧跟就业实际,不断进行调整,加入热门的前沿教学科目,如:色彩诊断、饰品制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广泛接触到所有专业知识后,再因个人的兴趣及职业定位,对其有针对性地深入定向培养。学校对我们的专业也十分重视,建立了实训基地,带动专业发展,同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针对将来的就业领域考取相关的技能证书,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专业活动、比赛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找准就业方向
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对口的职业是化妆、造型等领域,比如影楼影室、时尚品牌公司、影视剧组等工作,还有专业美容机构也需要大量的懂专业会技能的人才,这也成为了我们未来就业引导的一个方向。从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说,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市场需求巨大。但是仍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从业经验,一开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放弃了三年所学的专业和技能,非常可惜。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专业建设的长期规划,借鉴院校成功经验,尝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与一些规模较大、行业正规、信誉好的企业合作,解决学生的一些职业困惑,使他们在学习阶段jiu找准就业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加实习与就业机会。
四、利用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发展
最近听到新闻报道,大学生就业困难倒逼高校改革。意思是以后高校的改革方向也是要以学生就业为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职院校更要以此为契机,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拓展思路,积极探索,走校企合作之路,实现学校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
1.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
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
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3.校企合作最大的优势是推动毕业生就业。
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找到适合的岗位,成为当前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4.教师也有了进修与“充电”的机会
其理论知识可以很好地同实践相结合,不断了解行业中最高端最先进的设备,掌握最新的技术,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高端管理模式,甚至有些模式直接可以引入到学校教学中,使学生上学与就业真正形成了“无缝对接”。
5.校企合作新模式——定制班。
校企合作有很多模式,其中就有“定制”的形式。所谓定制班,就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确定了就业方向。定制班的好处有三方面:一是学生毕业就可以马上进入企业工作,定向培养;二是企业不必担心招不到人才,经过培训的学生可以直接顶岗工作,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三是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更有针对性,还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双培养的形式。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做了很多实践,成果显著。现在很多院校定制班办得非常有起色,定制班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适合企业需要。
五、结语
形象设计是一门发展很快、注重实用性的专业,其专业的特点就在于“创新”,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行业发展就业规划的创新……这给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走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走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对接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就业才有保障,专业才会长期发展。
作者:林琳 单位: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一、宁德师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近年来宁德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进步,旅游产业也初具规模,大量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宁德师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宁德地区唯一的一个培养高素质酒店人才的专业,学生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均获得了当地酒店的一致好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酒店的高度认可,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同时由于宁德南连福州,北接浙江,到厦门、泉州、温州等城市交通十分方便,因此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也受到了福州、厦门、泉州等周边城市的欢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酒店和我校联系,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有着很高的就业率,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很多高星级酒店,如宁德万达嘉华酒店、宁德山水大酒店、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福州万达威斯汀酒店、福州名城豪生大酒店、福州世茂洲际酒店、厦门威斯汀酒店、厦门艾美酒店等。酒店对我校学生都给予极高评价,并每年来我校招聘,我校学生在宁德及周边地区的酒店业界有着极好的口碑。
2.劣势分析(Weakness)
首先,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新升本专业,以前的教学都是侧重于高职教育,升本后大多套用其他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培养方式,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不适宜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对本科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毕业以后去向如何,均模糊不清。其次,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目前酒店管理教研室只有7名教师,其中真正承担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才4名。7名教师中1人为系领导(即将退休),1人为教辅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另1人为我校引进博士,但研究方向为地理学。且教研室教师的职称均不高,除了系领导为副教授外,其余均为讲师,且都是年轻教师,缺乏酒店实践经验。再次,我校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只有客房实训室和中餐实训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场所较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类似于西餐实训室、前台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商务中心实训室等,都尚未建立,无法满足地方企业的实际需要。且在实践教学的考核方面也较为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由于领导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不熟悉,目前专业规模还较小,专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也未得到重视,缺乏学科领头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
宁德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和太姥山景区继续保持着强劲发展的势头,霞浦滩涂风光入选中国邮政《美丽中国》普通邮票,每年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同时2014年宁德市新增1个4A级景区———福安白云山,3个3A级景区———宁德蕉城区上金贝中华畲家寨、宁德霍童古镇、宁德柘荣九龙井景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接待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中之重。宁德及周边地区这几年来酒店迅猛扩张,数量激增,尤其是福州地区,继威斯汀、喜来登、豪生、世茂洲际等国际高星级酒店之后,希尔顿、皇冠等也已陆续签约入榕。未来三五年内,福州的五星级酒店将从现在的16家增加至36家。同时由于中国大众旅游的发展,也拉动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对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4.威胁分析(Threat)
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升本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虽然是宁德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但与临近的福州各院校相比,没有任何的优势,也面临着较多的竞争。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较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不足,对就业前景也较为悲观,认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是从事服务员工作,每天帮人端盘子、做客房卫生,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导致较多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酒店仍然面临着人才缺口大的问题。
二、宁德师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职业认可度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从一线部门开始做起,要在基层服务员岗位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但是学生进入酒店后,工作时间越长,就越会感受到这一行业的艰辛,体会到服务员的卑微,从而丧失信心与耐心,中途退出酒店行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因此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必须贯穿其中,提升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可度和忠诚感,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健康人格,有利于他们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主要包括职业认知、服务意识培养、职业忠诚度教育、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引导。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通常都是在餐饮部、客房部和前厅部等一线部门从事基层服务员工作,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因此在教学中应反复向学生灌输基层服务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要让学生能看到将来的发展前景,能正确认识将来工作的性质和意义。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能对自己的就业有个较好的认知与定位,能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酒店工作。此外,在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职业自豪感,使学生能自觉地发挥主动服务意识并愿意长期从事酒店服务工作。如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强调必须接受领导意识、独创性、团队精神等训练、测试,对于那些对酒店行业缺少敬业精神,难以刻苦者,一律在拒收之列。
2.正确定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型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属于服务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酒店及相关行业中从事一线工作。酒店行业管理层级一般分为非管理层和管理层,其中非管理层主要指各部门的基层服务人员,包括一线对客服务人员和后勤行政工作人员,如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餐饮服务员、销售员、操作员等。管理层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线管理层(督导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高级管理层。目前我国专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非管理层人才为主,本科院校以培养管理层人才为主,但未细化到培养哪一级别的管理层人才,仅是笼统的定位,培养目标不明确。鉴于此,综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企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可以定位为以培养一线管理层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应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能够在高星级酒店及相关行业中从事一线管理工作,或是经过在非管理层职位的短期(一年左右)培训与锻炼,具备一线管理层人才所要求的能力,能承担相应工作。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寻求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本科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其主要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个问题。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必须贴近市场,能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以下几种是目前高校采用的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能给我校提供一些参考。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一般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与用人单位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有效衔接学校与企业的“供需”链条,学生毕业直接去该企业就业,为其创造价值。企业也要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实践岗位,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岗位的服务技能。宁德万达嘉华酒店为宁德地区唯一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意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这对我校来说,是一个创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来说,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校企双方应本着参与、平等、互利的原则,针对双方的实际情况,制订培养目标,形成一整套包括课程和技能培训在内的培养方案,真正做到“适销对路”。
(2)“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取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使高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提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而国外一些酒店管理院校本科毕业生除了学位外,一般可以拿到数张专业证书或文凭,如饮食管理证书、酒店高级管理文凭等,这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内较早引进“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是2003年10月成立的“锦江国际里诺士酒店学院”,由上海师范大学携手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与瑞士里诺士酒店学院联合成立,双方各投资50%,引进瑞士里诺士酒店学院的品牌、教材、师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体系。这使得上海师大锦江国际旅游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学位教育的同时,有机会直接获得国际认可的专业文凭。近年来国家高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而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特殊和悠久的“五缘”关系,在发展对台交流合作中优势明显。因此我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合作,柔性引进对方优秀师资,在酒店人才的培养方面实行“双证式”制度。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学位证、毕业证外,还能拥有职业资格证、台湾合作大学颁发的结业证明或学习证明等。目前福建省内已有一些高校采取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如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我校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开拓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建设。
(3)“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与国外具有专业教育优势的院校进行合作,在以学生国际交流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相互认证、教师交流和分阶段的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国际化的酒店管理人才。天津商业大学TUC一FIU合作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学院目前主要承担天津商业大学(简称TUC)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简称FIU)联合培养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美国优质的酒店与旅游教育资源,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FIU选派优秀师资,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与国际知名集团紧密合作,保证学生就业的高起点,毕业生深受业界好评。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必须走国际化道路。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中外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近两年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但从专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可以考虑在专业规模得到扩大后,与国外院校合作,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师资等,实行模块化教学,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共同培养符合国内外酒店需求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双师”教师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只有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我校教育的成功改革。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首先必须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柔性引进具有酒店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队伍,或是常年聘请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以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定期邀请酒店资深管理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介绍酒店行业的前沿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对于在校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教师利用假期在知名酒店集团挂职锻炼,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积累实践经验。也可利用酒店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借鉴其先进理念,将酒店中现行的员工培训内容和最前沿的酒店服务技能等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训当中。
5.加快校内高标准实训室建设
校内实训室的高标准建设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保障。学校应充分重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在完善现有实训室设备的基础上,增设前厅服务实训室、西餐实训室、酒吧实训室、会议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同时要注重实训室的建设与设备要采用酒店前沿的技术,符合酒店的发展趋势,如酒店前台的Opera操作系统,就是目前国际品牌酒店普遍使用的系统,我校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就应该考虑采购该系统,而不是选择便宜、适用面小的其他操作系统。同时实训室的建设还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实训室内部不仅要配套相应的操作设施设备,还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系统,以保证教师授课过程中能结合多媒体,讲解—演示—观看—分析—操作—指导都能在实训室内实现一体化,以保证教学质量,又能让学生融入实战的工作环境中去。
三、结语
在酒店业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宁德师院酒店管理专业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作者:詹岚 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
1海南本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
1.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实践性、应用性不足
首先,从整体角度来看,社会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小、学时少,且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未与专业对接,仅是例如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等一些实践项目。其次,从基础必修课设置来看,基本是传统科目,没有特色化开设。与国内其他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对比来看,缺少对数理课程的修习,学生普遍逻辑运算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专业的职业选择。最后,从专业课课程设置来看本专业和学术性专业无明显差别,且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教材仍是以理论性为主,未突出应用型特征。
1.1.2教学评价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学业考核与评价来看,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环节,采取什么样的学业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以及考核与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反过来又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牵制和制约作用。专业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卷面成绩(7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仅以课堂表现和考勤状况为参照系,而忽视了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强化鼓励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另外,卷面成绩所占综合成绩的比重过大,多数学生仅需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便能够取得一份不错的成绩,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无任何帮助。
1.2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加强高等院校内涵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大发展的关键期,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水平竞争已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竞争,而这些方面的竞争都离不开一支优秀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作为后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这就需要一批“双师型”的教师,但目前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教学过程中,该专业以学术性培养层次教师任课为主,缺乏具有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任职经历丰富的“双素质”型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这与学术型本科教学无异,更别说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对行政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希望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中,有59%的同学选择了实践教学,而仅有3%选择传统填鸭式教学。对于本专业的教师来说,进行教学模式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2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的相关性
2013年10月,在海南万宁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万宁)筹备大会上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建议:“海南不仅要建设国际旅游岛,还要建设智慧岛。”智慧岛建设是实质是以高新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系统,提升全岛的感知能力、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为岛上民众生活、旅游选择、农业发展等提供指向。海南是一个人口数量适中、地域面积适中的经济单元综合体。国家已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建设全国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再将海南作为一个大的智慧城市来总体规划、设计、实施,不仅能获得省级管理的权限便利,更能对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示范作用。从新加坡建设“智慧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治理和企业互助开发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也需要智慧的政府和相关技术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而它们不仅需要有能力的学术性人才进行思考、创新,也需要有立足区域实情,站在应用管理前线进行指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未来的发展会与政府、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政府———学校”、“学校———企业”连接式双向关系网。首先,为了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应用性、行业性,扩大实践课程比重也定是大势所趋。其次,由于行政管理对口的岗位有限,大致包括公务员、秘书、行政专员、行政助理、行政主管、前台接待、人事专员等,因此政府、企业行政部门便成了合适的实训基地,开设一定的实训交换课程,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课程内容间穿插政企实训课程,便于本专业学生更早接触政府、企业,能够加深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度和认可度,并积累实践经验。最后,这些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推动政策的落实,紧握政策舆论导向。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代社会,海南智慧岛的建设便成为国际旅游岛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智慧岛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尤其是对面向岗位、应用性强的职业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成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缘由之一。
3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实践课程比重,推动建设“第二课堂”
课程设置是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的关键所在,在构建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有所突出。首先,要调整公共基础必修课与专业课与学科基础必修课之间的学时分配。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兼顾“厚基础”和“强应用”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要适当削减一部分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时,并将多余的学时调整到其他专业性课程上面,保证专业的“强应用”。其次,充实学科必修基础课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范围,侧重于学科建设的实践性、应用性。最后,扩大实践课程比重,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对于课程设置而言,就应当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专业课程学时,调配实践课程比例,安排实践项目。聘请丰富实践经验有较高理论素养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来学校开展职业讲座,增加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知度。
3.2改革学生毕业条件,促进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从业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这对行业性、应用性有突出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来说更是评判其职业能力的标准之一。从应用型本科建设角度来看,可以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把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最大程度上激发应用型本科学生修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人力资源师、企业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可以作为考核标准。
3.3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特别重视英语教学
3.3.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
对行政管理这类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的专业,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启发式教育,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换位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案例学习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学生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课程的认识,积累案例经验。例如,在对地方政府治理、行政管理学、信息管理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的案例,让学生对海南智慧岛建设有初步认识。
3.3.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加快学科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可靠途径,大力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行政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尝试建立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政策分析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3.3重视英语教学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依托“六个平台”,其中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将对海南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要实现《意见》中所提出的目标,必须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就本专业而言,英语能力培养应该被划为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增设一些口语课程,建立英语口语实验室、情景交际实验室、英文写作实验室等,取代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4重视建设实训基地,开辟“第三课堂”,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办学的前提和标志之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一批能适应岗位需求,应用性、行业性强的岗位人才,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便成为教学体系改良的重点。因此,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建议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条件下,开辟以校外实训为主的“第三课堂”。
3.5教师队伍模块化建设
从理论上来讲,建设一批具有强实践能力与高专业知识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确能够满足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需要。然而当前,由于实践层面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双师型”教师发展取向不仅难以落到实处,反而有可能成为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的羁绊。为了满足应用型专业教学需要,可以教师队伍分为实践类队伍与理论类队伍两大模块,分别针对于本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进行教学。通过如此办法,可以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手不足的局面,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作者:盘毅 单位:海南大学
1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整体上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本讲义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讲授,粉笔+黑板+口头讲授,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内容陈旧,在学生来看,是以背书为主,较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2)实验室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分子诊断学实验在所需的硬件设施上往往需要投入的经费较高,加之对授课教师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要求也较高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3)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实验教学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单纯地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传统的分子诊断学实验主要是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学生机械地按已有的操作步骤进行,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因此,为了后续学科的学习和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高级检验医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运用趋于综合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思维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环节。
2优化实验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
根据多年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经验,笔者认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2.1多媒体组合教学
医检专业本科教育开设分子诊断学时间不长,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期待改进的地方,其中实验教学软件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国内目前难以购置较好的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和影像教学片,创作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应用型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提高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为暂时尚不具备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提供较为理想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大屏幕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进行整体组合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电视教学片等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讲解实验理论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或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演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的工作原理和规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知识以及实验原理和步骤等,这样学生可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实验技能的理解。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外,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联合应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向学生展示现代分子诊断学研究设备、新的研究技术以及受实验条件、学时和安全性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直接接触到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最新研究手段,同时同学们还可以掌握规范正确的操作,又可在网络上模拟整个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达到加深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常用疾病针对性实验室检测的目的,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大家共同学习,学习的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改变,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并可实时进行。通过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2分组讨论
在实验前可设置与实验相关的临床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以及结束后,针对预设性问题、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异常的结果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不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和结果的理解,还可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3双语教学
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结合分子诊断的最新知识和学生外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同时教师向学生讲授查阅文献的途径、技能和方法,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文献。双语教学有利于鞭策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专业英语水平的能力,指导学生查阅国际最新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丰富课外科研知识。
2.4实验报告论文
采用论文的形式写实验报告,根据原理、操作步骤,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充分论述,借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可为日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5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不断加入的、随技术发展的、能与临床学科通汇贯通的先进性、临床型实验,以疾病为主线,以国家批准的临床常用的诊断试剂盒为材料。另外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到综合性实验中,用新颖、前沿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和主动性。经过这些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按教学规律和大纲要求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选择临床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关键技术为题材。拟为:(1)质粒DNA的提取;(2)真核细胞DNA和mRNA的分离纯化;(3)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4)DN段的连接;(5)核酸的鉴定;(6)重组质粒在体外的表达;(7)表达产物的分离和纯化;(8)Westernblot;(9)转化与转染;(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1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丙肝病毒RNA;(12)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13)CD4+CD8+绝对计数;(14)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15)DNA指纹分析;(16)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其中核酸的分离、纯化、酶切、连接、鉴定与表达是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的技能训练,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临床上用于绝对定量病患体内微生物核酸量的最常用的方法,流式细胞术属于临床常用的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手段,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是综合性实验,包括提取小鼠睾丸组织DNA、匀浆、测蛋白含量、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3结语
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涉及的医学领域和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需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学意识也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胜任和适应现代检验医学的临床实践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作者:程筱雯 徐元宏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安徽医科大学
一
按人才培养的类型进行高校分类,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确认高校具体的类型归属,可以明晰自身的办学定位,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规定了基本路线图。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直作为一种“工程”进行安排实施,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实际上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是不成比例的,改革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我看来,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解决好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与教学改革设计的适配性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当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由于应用型高校的独特性,它处在学术型与技能型高校的“夹层”之中,在实际中不是“就高”偏向学术型,就是“触底”类同于高职教学,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缺乏应有的“定力”,而带来的教学组织设计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因此,应用型高校更需要找准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厘清人才培养类型与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之间的逻辑关联中,夯实教学基础工作,优化教学改革的实施,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应用型高校从数量上看,它占了中国本科高校的大多数,从人才培养的数量看,它培养了大多数的本科人才,因此,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进一步深化这一类高校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基本规律和组织方式,学生通常要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进行分科学习。所谓学科专业其要义是知识理论体系的组织,不同的学科专业其建构各有特异。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同一学科专业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具体存在。从总体上看,它既应当遵循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规律,满足学生对于本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一般需求,同时它也需要注意它在不同类型高校的特殊需求,即要处理好专业学科的基本要求与高校类型的特殊要求之间的关系。关于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章第十六条提出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的“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对各类本科高校通用的要求。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类不同的高校其各自的特殊性如何表达和如何满足它的特殊性。就应用型高校而言,人才的“专业性应用型”是其培养的基本目标,因此不同于“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它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系统性上只要求“必需”和“足够”,而更强化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这就是应用型高校不同于学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显著的特殊性。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应用型高校由学术型高校知识理论的一元教学,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双元教学,由学术型高校的从知识理论到创新,转变为从知识理论到应用,创新与应用,一词之异,彰显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价值取向和追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设计,适配的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知行结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自身培养目标的关键之所在,它应当成为应用型高校的基本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
二
正是在这样的应用型本科的视阈中,我们来探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问题。视阈的设置便于我们能在一个具体的议程中,建构一个理想的模式,由此观察话题存在的现实、问题,思考它优化的种种可能。应用型是我们言说这一话题的逻辑前提。在应用型本科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这组关系中,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中国现代文学这一课程自然应该指向总的目标,而这一课程的教学则关联着实现培养目标的传授内容、教学模式等,即包含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需的“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部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和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支撑着这一专业的基本框架。一般地认为,这一课程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类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史程及其规律,理解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文学史常识等;所以,以往教学只注重其中的知识要素的讲授,没有或很少注意挖掘这一课程中的能力因素的教学。当然,我们言说应用型本科中知识与能力双元教学,着眼的是这一类型高校教学的总体性要求,并不表示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或都可以作双元并置的教学,如文学概论与基础写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基础写作本身就应是一门实践性见长的课程,写作能力培养应当成为这一课程教学的“主元”,而文学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化程度强的课程,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应当是这一课程教学的“主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能力培养。这里的关键是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实际的“有机”联系中,合理把握知识理论与能力教学的“度”。不同于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地考虑适应某些具体的职业或岗位群进行专业的具体设置。这一类型的高校较少设置通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更多地设置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等专业方向,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衍生出秘书学专业。由此可见,在这一类型的高校,通过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从根本上确定了应用、实用成为学科专业基本的价值取向,由此也规约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既重学理也重致用。在这样的背景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应当而且也有可能有所作为。但就现状而言,目前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还悬置于一种形而上的理想,在整体上并没有付之于实际的行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类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因素并不可以唾手可得,在其中有机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教师已有的思维定势固化了教学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依照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安排,目前采用的教材基本是由“211”大学、“985”大学教授主编的注重学术性、体系化,体量规模较大的教材,过重的学科化、体系化,与应用本科的“应用性”相背离,课程的价值依然停留于“为系统知识而组织”的层面。简单地搬用研究型大学的教材,不仅无法实施必要的应用教学,而且也使所谓知识体系教学浅表化。目前的现代(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两种制式,一种是现代与当代分离,分别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另外一种是合体的教材,如北京大学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3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武汉大学陈国恩、樊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册,39章,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山东师范大学发、魏建的《现代中国文学通鉴(1900-2010)》(上中下三册,15章,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16章,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苏州大学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35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些教材的大体量与应用型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对较少的课时形成了矛盾。以常熟理工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为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中国现代文学,师范专业安排课时两学期每周3节,共96节,秘书学专业安排两学期每周2节,共64节。很显然,如果按照通常的学科化体系化教学,这些课时难以承载学术研究型教材的内容,就只能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过一遍而了事。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对于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应用型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学模式上的导入。但在应用型高校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比较多的还是教师的单边主义,以教师讲授为主,有的纯然讲读预制的PPT,缺少师生的教学互动,较少地安排学生作为另一个主体对于教学的参与。三是在学生学习评价上有一种唯知识化的倾向,考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对任课教师所教内容的记忆,以单一的试卷形式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把本为意蕴情趣生动丰富的现代文学简化为毫无生趣的一堆知识。这不仅使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可以应用的能力,而且也会使他们对抽空了具体的文学存在的知识心生厌倦。其结果必然会影响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价值实现。
三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课程教学的基本逻辑,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目前还不适配教学对象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应用型的定位,回到现代文学课程本身,研究改进教学的具体举措。
1.我们需要调整并重组现代文学的教学内容,释放知识教学的空间,为课程的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现在普遍采用的学术型教材,依据现代文学的知识谱系编写,从社会与文化背景,到思潮、流派、社团,按照文体序列,铺排作家作品,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文学史全景。我们可以对这一既成的模式作必要的解构,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实际,建构“模块”化的集成式的教学内容。在模块的组织中,以重要作品为支点和核心,由此推介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及其特色,进而概述一个时段的文学史面貌,由点及面,多面立体,形成一个由个案到整体的文学史教学构架。这样的模块建制用具体作品切入文学史,由作家的独特建树支撑文学史的行进,使学生在感性的文本讲析中,理性地了解文学史建构与演进的基础性知识,这是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的。在这方面已有先行者。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6在这部教材中,作品成为中心和主干,文学史的一般叙述被大幅度地压缩。如第一章《迎接新的时代到来》共四节,其中三节是关于具体作品的分析论述,包括《胜利者的政治抒情:<时间开始了>》、《寻找时代的切合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和《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等。我们可以仿照这部教材的做法,根据自己对于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编制具有一定涵盖面的教学内容模块。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采用模块法重组教学内容后,教学的学科化、学术性会有所弱化。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个性,应用型高校的应用性是其总体性价值取向,但不是取向的全部。事实上,学生向往进入学术型高校读研的也有一定的比例。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利用学科团队学术研究的优势,开设《新诗研究》、《现代戏剧研究》、《台港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部分地弥补了相关专业基础课某种学术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满足部分学生对学术性、研究性的个性发展需求。
2.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可以适当导入“地方性”内容。
应用型高校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征,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地等都以本地区为主。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4年常熟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报道:“本校2013届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6.4%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苏州(51.5%)。”这种情况在应用型高校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根据这种特点,现代文学课程教学除了主要内容应保证具有基本的文学史价值外,还可以将本地区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作家及其创作情况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这样可以增添教学的地方特点和校本特色。以苏州地区为例,叶圣陶、陆文夫、苏童、范小青等可以作为重点的地方性教学内容作深化,对叶弥、朱文颖、戴来、王一梅、杨守松、金曾豪、荆歌、小海等作家可作专题性讲授。适当引入地方文学资源,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有意义。现在的毕业论文选题雷同是一大问题,很多学生不是选张爱玲就是选王安忆,甚至有一些学生抄袭他人论文。如果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性作家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既可以避免选题的趋同,又可以显示出地方高校教学的特色。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即可获得学术研究的真实体验,又可以深入地了解地方的社会生态和历史文化,具有一举多得之功。
3.我们要改变原有只有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建构双主体的现代文学“学习共同体”。
有教育专家指出“:现代课程实施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技能是一种行为,学生个体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和技能完整有效地传送到学生的头脑中,因而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据此,我们需要调整以往的教学主体设置,建构由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的主体。这样就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且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分类发展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组建不同性质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型大学则以学术为中心形成学术共同体,应用型高校则围绕专业学习和实践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业学习共同体里,强调行为主体间共同学习新知识,共享实践经验。”基于应用型价值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以作品主导取代原有的知识系统,以作品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成为教学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在这样背景中,学生对于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情况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模块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作品阅读提出严格的规定。同时,对一些模块可组织“教学共同体”安排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模块的教学要求,预先布置学生阅读并进行备课;在教师的主持下,由学生授课并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评点补充。这样的设计充分注意到了基础知识理论类课程应用要素的挖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帮助。此外,与地方文学资源引入相应,适当组织一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的活动,如邀请本地知名作家来校作创作讲座,并与学生互动交流;组织学生采访本地作家,写作访谈记等,还可寻访与作家创作有关的处所等等。适当拓展教学空间和内容,可使现代文学的教学更加多样丰富。
4.我们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切实改进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
以试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等掌握仍然是需要的,但应降低比重,要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等情况的考核。结合模块教学的开展,着重考核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规定学生完成足够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据此评分。这两块构成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部分。另外,根据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课堂讲读作品和采访本地作家等表现,给予加分。这样的考核评价会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作者:丁晓原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